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制度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度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度管理体系

第1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 医疗保险制度;医院管理体系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动法》的普遍实施、国务院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病人选择医院、医药分开、全新的医保政策,都将医院推入了市场竞争。目前城镇医院的就医患者仍以公费医疗为主,且私立医院的不断扩张,已使医疗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将决定医院的生死存亡,每位医院管理者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1 当前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之间的关系 

旧的公费医疗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前是卖方市场,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医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患者与医院间的关系是“求医”与“被求”的关系,医院始终有种衣食无忧的感觉。随着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医保政策,并且新的《社会保险法》亦在制定之中,随着法制的完善,医患间的关系亦随之改变,患者作为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并且中间多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对医院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转变立场,重新定论,加强自身管理以适应市场。加强医院管理,主要在于管理好人才、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3个方面,培养和吸引高级人才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前提,也是决定医院能否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保障,而物美价廉则是吸引客户的不败策略。绝大多数的医院提供的是普通医疗服务,同样是阑尾炎,很难区分出不同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在此时价格则成为病人的首选。在降低成本方面,以前医院做的远不如企业,这也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而随着医改的普遍推行就迫使医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医院应当在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病人的基础上,还应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根据国务院的精神,各省纷纷出台了不同的医保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城市享受医保政策的职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成了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谁能把这块大蛋糕的主体弄到手,谁在医疗市场上就占有了主导地位。于是医保定点就诊医院的确定及适宜于医保政策的管理模式就成了各医院的竞争与改革的方向。 

2 医疗保险对医院管理体系 

提出了新的要求医保对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保实施中,给付和汇总核查工作需要医院的配合,做大量的工作。对于门诊病人来说,各地就诊基本都采用了ic卡,这就要求医院门诊起码要拥有ic卡读写设备。比较理想的方案应该包括医院给医保部门上报就诊病人的费用细目,以供审查和汇总分析使用。这样,医院就需要建设功能比较完整的门诊收费系统和培养一批熟练使用计算机收费的操作人员。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建设了医院与医保中心实时联网的收费系统,起到了实时反馈参保患者费用的作用。因为脱机处理不能及时了解患者保险费交纳情况、就诊资格、费用超支情况,可能还有假冒用户就诊。但是,我国城市通讯公网的质量、服务、价格普遍不能令人满意,价格高、速度慢、服务质量差,安全和可靠性不高,在此基础上建设大型实时网络风险度极高,尤其是大型城市。ic卡付费系统与医院门诊收费系统互联有一个十分突出的技术问题,就是ic卡写卡权利是否可以向医院计算机部门开放。如果不开放,医院很难将门诊收费系统和ic卡读卡机互连,造成门诊收费双重操作;如果开放,众多人员拥有写卡权利,很难保证密码不被泄露,不能保证系统安全。如果由医保部门统一配备门诊系统,很难满足不同医院的不同需求,与门诊和医院信息系统其他模块互连又成为难题。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的方法。对于住院病人,医院需要分别计算自费部分和医保费用,向医保部门上报病人费用细目。病人在住院处建立计算机病案首页,病房护士每天将病人的全部医嘱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划价收费,病人出院时由计算机结算并打印费用细目。患者持费用清单到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报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费用计算准确及时,同时强化了住院病人费用管理,堵塞了大量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药品丢失和浪费、检验检查的漏费和搭车开药等问题。这种模式可以很容易地与医保部门连机,通过网络直接报审,满足当前医保细目审查的要求。 

第2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1.企业年金的税优政策可以合理的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在建立福利制度的同时,为员工争取尽可能多的合法避税机会是绝大多数参加年金计划的企业的初衷,同时也是企业年金在薪酬体系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企业因此可以合法节约不少的企业所得税,消化内部资金积累或自保资金的转移。

2.企业年金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整体薪酬战略优化的需要。企业的薪酬战略必须兼顾短期和长期激励措施。企业年金可由企业根据整体薪酬战略的需要进行设计,在缴费率、筹资和支付方式、可携带性、期限、退休金计算等方面均具有灵活性,这就为人力资源部门在组合激励工具时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和空间。

3.企业年金是解决人力资本折旧、满足员工未来养老需要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员工在注重短期收益的同时,开始日益重视自己人力资本折旧后的未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企业年金可根据需要调整未来员工的养老金替代率,缓解了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折旧问题。

4.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能够推动企业的薪酬制度与国际接轨。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对拥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国外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年金制度是维系人才、减缓企业劳动力流动的“金手铐”。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若想实现人力资本的提升,与国际接轨,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就是必经的渠道。

二、薪酬管理体系中企业年金机制的构建

1.实施企业年金调查。企业年金调查是整个制度设计的必要和基础环节。具体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内调查主要是围绕员工养老需求和参加企业年金的意愿进行调查。企业年金是企业给予员工的一项养老福利,其能取得多大激励功效取决于员工有多高的养老需求。对外调查则主要是考虑同行业中同类型的组织他们企业年金的运行情况,采用模式,运行效果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出有的放矢的年金制度,从而合理控制企业年金的水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持本组织的竞争力,为企业年金激励机制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2.构建企业年金的等级制度。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得知,人都是具有追求较高层次需求满足的动力,设置出不同层次的需求等级可以促使员工产生向上奋斗的进取心,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现代企业薪酬等级制度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设立的,它是整个薪酬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不论是计时或者计件薪酬都要按规定的标准计算,员工薪酬的定级、升级也依靠其进行。薪酬等级制度在改善不同工作和员工的薪酬关系、鼓励员工提高业务能力、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年金也应该贯彻这种等级制度的思想,使企业年金等级制度成为整个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的核心部分,也成为企业年金方案制定的基础,这对解决企业年金激励机制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设计的方法导向可以包括:岗位技能导向法、职务职能导向法和工龄导向法。

3.企业年金方案的制定。企业年金方案作为整个年金计划的实施核心,是企业薪酬战略实施的重要部分。企业年金方案的核心点主要包括覆盖人群、缴费比例、归属方式、企业账户的分配等核心点的具体制定。

根据企业年金的相关规定,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范围一般要求在符合条件人员的70%-75%以上。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企业依据自身的薪酬战略决定需要吸引或留住的员工,将其纳入企业年金计划。

按照规定,必须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在企业年金的缴费上限之内,企业可以自主确定缴费的额度。个人缴费额度的确定。企业在确定员工个人缴费额度时,可以考虑企业自身员工的缴费承受能力、年龄层分布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个人缴费额度。

企业缴费的权利归属设置是年金计划中薪酬战略的激励、留才作用的重要体现。可以按照企业设置的归属比例逐年归属员工,以达到留才的作用。充分考虑自己人才的流动性以及希望员工为企业的最低服务年限等指标进行具体设置。

企业年金账户中企业账户用于归集个人账户未归属权益及投资收益的尾差。基金积累可以用于员工的二次分配,而且再分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依照薪酬战略,向核心员工或绩优员工进行缴费倾斜。

三、加强其他企业年金配套设施建设

1.及时做好员工的沟通和必要的宣传。设计企业年金等级制度就是要合理拉开不同素质员工之间的报酬差距,公平是必要的,但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员工对新制度的理解程度至关重要。沟通的不充分,员工可能对新制度就难以接受,制度的作用很难体现;沟通得好,员工对新制度就更易接受,制度的正面作用就能发挥得出来。

2.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系统。由于企业年金的等级制度依赖于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因此在这之前,加快形成新型人事管理的思想,从员工岗位评价、员工素质模型建立、人力资源获取、员工绩效管理等诸多方面入手,从而构建一个各环节互相配套、传导畅通的人力资源系统。

第3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而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是上市公司依据国家相关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建立起来的一套符合其内部控制要求的内控制度体系。它包含了组织机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18个方面。其中社会责任篇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

可见,QHSE管理体系与内控制度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是两套既相互关联,而又互为补充的管理体系。

但是,由于两个体系发展历程和关注焦点不完全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多个体系并行的局面。企业需要及时作出决定,是继续各用一套,还是将两套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摆在企业各级领导层面前的一道难题。而要作出科学的决策和正确的选择,就必须首先分析两套体系是“各自为政”好,还是融为一体好。

两个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或提升内部管理的需要,运行多个管理体系已十分普遍,多个管理体系的并行,必然给企业带来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各自为政”增加企业工作量。不同的管理体系由不同的管理部门进行分头管理,增加了职责划分与职责衔接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各管理体系间同样的文件可能会相互引用,却又难以做到同步修改,必然造成文件对同一工作要求不尽一致的问题,影响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和运行效果。而每个体系均有各自运行的基本要求,如文件修订、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工作,如一个企业建立运行两套或多套体系,试想在一年的时间里,需做多少重复工作,而很多是可以并行开展的。

诸多体系文件和过程记录重复。两个体系均有各自执行标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属于交叉部分。如企业单独运行两套体系,各职能部门则必须按照两套体系各自标准要求,建立起两套文件和两套记录。体系管理的核心要求就是强调过程控制,实施控制就要留下相应的记录。体系文件的重复只是涉及少数文件编写人员,影响还不是太大;记录的重复则无止境,不仅涉及范围和人员极其广泛,而且这种重复将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两个体系整合的可行性

两个体系整合,具有可行性。

一是两个体系都是应用过程管理方法。QHSE管理体系应用过程管理方法,要求在体系建立时进行过程识别,识别出各业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HSE风险点,制定措施加以控制;内控制度体系则要求进行流程梳理,识别出各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制定措施加以控制。

二是两个体系对应的业务流程大部分是一致的。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一种客观存在,企业无论采用什么体系,业务流程是不会有大的区别的。

三是两个体系运行维护的方法是相通的。QHSE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式,对体系加以维护改进;内控制度体系则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方式,进行体系的维护和改进。

四是两个体系程序文件的基本格式是一致的。QHSE管理体系对程序文件的格式没有严格的硬性要求,习惯上包括范围、术语、职责和管理内容、相关文件和记录等部分,而内控制度体系也是围绕以上几方面展开的,只是内控制度体系对其格式模板有硬性的要求。因此,为了保持一致性,企业可对交叉部分文件采用内控制度体系文件格式。

五是两个体系要素设置与要求是一致的。如QHSE管理体系的“策划”要求公司识别生产、经营过程中的HSE风险,从而制定合理可靠的控制措施。而内控制度体系的“风险评估”要求公司识别和分析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风险。还有如内控制度体系的“监督”要求对内控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与监督,以确保其持续有效。QHSE管理体系的“测量分析与改进”则要求对QHSE管理体系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进行监督与测量。

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见图1。

综上所述,两个体系在过程方法、业务流程、运行维护、文件格式、要素设置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这也足以说明两个体系的整合是完全行得通的。

两个体系整合实践

领导高度重视

鉴于两个体系整合存在诸多便利条件,以及可对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同意两套体系责任单位提出的体系整合思路。要求各级领导充分认识整合工作的重要性,并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确保整合工作顺利推进。

健全组织机构,保持良好工作沟通

为了把两个体系整合好,海油工程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牵头建立了体系整合的组织机构,多次召开整合工作分析会,从体系文件整体构建到具体文件编制和交叉审核均提出了明确要求,目的就是让各体系单位切切实实感受到体系整合的好处。

加强了成型文件的审核管控力度

为提高文件质量,海油工程要求各级文件需要编制负责单位进行专业讨论,横向业务需要相关单位审查,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核,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签发。横向业务的异议或矛盾主管领导之间协调;主管领导之间异议或矛盾由主要负责人协调。

第4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1深刻认识企业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在军工企业中的地位作用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先进适用的企业管理制度,没有扎实可靠的基础管理“内功”,任何闪光的企业战略都是空中楼阁,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也无从谈起。目前军工企业集团化也好,军地一体化保障也好,都离不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军工企业本身就不同于地方企业,存在着其特殊性。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提高军工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管理没有统一定型的模式,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管理经验,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通过标准使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推行,通过修订这些标准使经验更加深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持续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现实需要。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强化生产经营手段,使广大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章办事,保证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有了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定编、定员,有利于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使企业分工明确、职责明确、要求具体,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是融合不同归口的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也为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新保障能力的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艺管理等多项不同归口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融合的平台,成为木桶管理除短板管理方法之外的横向贴合度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交叉重复的管理环节,避免部门间各自为政同一工作不同要求的现象出现。

2以国家标准为指导,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标准)体系

军工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存在着其特殊性,应该说管理水平与地方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缩小管理差距的最佳途径就是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企业标准体系框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则是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首先,企业应以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13016—2003《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等标准为基础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体系管理规定》等基础标准,具体规范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编写要求;标准分类、标准工作范围;企业标准体系结构,从而确保企业标准体系的结构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最终保证企业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合理不出现缺漏项。其次,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尽量将体系表的“果肉”部分充实。因为企业的成熟度不同,某一时期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不同制度的指挥方向会有所调整,进一步细化分类根据本企业实际充实框架形成制度(标准)体系表,该项工作无法通过国家标准或相关参考书籍确定,所以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同时具备标准化知识和熟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流程,利用关联图和鱼骨图等统计方法分析各部门主要工作事项和简要工作流程之间的关系,确保各制度(标准)内容间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从而为制度(标准)的适用性打下基础。

3标准制定要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突破地域、文化的障碍

军工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也有大多数企业所具有的普遍性,任何一种管理方法和模式都不能完全依靠“拿来主义”,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适用、实用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为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别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个企业的员工构成地域文化不同,比如南海的地域文化和天气炎热带来了企业职工、在修舰船的官兵穿拖鞋、吃槟榔等习惯,这种习惯在北方的企业是无法抵御严寒也不可能长期存在的,但在南海地区企业却是一个顽疾,为企业的现场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问题是无法去照搬和模仿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或者找到某个企业的成功经验的,只有充分了解习惯背后的成因,在管理的规范化和人性化中间找一条通道使二者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制定出既符合本企业实际又不违背管理初衷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制度被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管理不考虑职工的接受程度可能最后会形成一种对立和抵触情绪最终阻碍了制度的执行,出现制度无法落实的尴尬局面。因地制宜疏堵并进,把习惯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比如在标准设计时可以把吃槟榔问题和吸烟问题同时考虑同时管理,安全防护用具、工作服设计和更换周期充分考虑天气等原因进行适当调整,使管理和习惯的矛盾最小化,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员工接受程度。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管理制度编制前我们要对正、负进行区分。对于正面的文化通过不断地总结管理经验,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标准使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推行,通过修订标准使经验更加深化。对于负面的阻碍企业发展的习惯、文化,要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加以明确、引导、限制,不宜照搬照抄,使标准执行难,最终阻碍了企业保障能力的提升。合理把握制度的“度”。制度的惩罚措施必须适度,如果超出了某个限度,制度的作用将走向反面。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制度(标准)体系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相反,如果标准、制度不适合企业或者制度自身“不靠谱”,那么这些制度必定会成为害群之马,在客观上损害了制度(标准)应有的权威和尊严,从而使企业管理制度变成“文件”束之高阁。人们常常把制度当作约束和控制人行为的工具,认为控制力度越大,制度就越先进,效果就越好。于是在制定制度时主观地将标准定得很高,要求过于苛刻,最后导致制度在执行环节出现各种问题。标准定得过高,使执行的人员因过度敬畏而产生的负作用或者最终执行难度过高而导致人们产生精神疲劳而不再理会。就像长在树上的苹果,我们跳起来可以摘到的,人们会努力去摘争取摘到更多,如果跳起来离苹果还是很远,最终人们要么会选择放弃,要么会选择“捷径”,可能会出现为迎合制度来投机取巧。再如现场管理制度因专业不同标准要有所区别,对于轮机修理车间如果把标准定得和MTU车间相同,那么对于轮机修理车间来说肯定会因为标准过高而无法执行。管理学上的“超限效应”也能很好地说明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度”的把握的重要性。同样,制度不能过于松懈形同虚设,也要有约束力。应该宽严有“度”。

4制度要落地生根,真正发挥管理制度的“预警”功能

企业应对制度后的后续工作做出明确安排,应该说标准的制定只是完成了企业标准体系的一半工作,实施后的培训、跟踪、监督、修订也在标准化工作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就像好的战略规划关键在于合理的战略实施计划一样。任何工作只有设计没有好的落实,那么也只能作为文件束之高阁,成为人们思想上的标准而不是行动上的标准。将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评内容在《标准化管理办法》中做出明确要求,定期检查考核。得力的跟踪和保障措施也能为管理制度的修订收集信息,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标准化办公室要在准备阶段组织好标准化国家标准及标准化专业知识的普及性培训;在体系构建前期随着基础标准的,要适时地对的标准进行宣贯、内涵解读、要求讲解。标准大量后要明确各业务处室在标准培训工作中的分工及培训广度和深度。很多企业依靠咨询公司制定了华丽的管理制度,符合标准化工作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合企业的,但因为标准后咨询公司撤出,本企业没有能做好后续的培训、跟踪、考核进而导致管理制度没有落实成为真正的“文件”,花费了人力物力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新的管理制度的推行在企业内可能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前期也会有抵触情绪,需要管理层下决心并以身作则。管理制度不适用可以在发现后对不适用的内容进行修订,尽量避免标准不适用为了生产而绕开管理制度的要求,领导带头违反规定走捷径的情况发生,不要到需要“灭火”时才想到管理制度,才想到用标准去处理责任人,救火员身份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制度推行的失败,要将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其“预警”功能。

5持续改进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5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本质安全管理;电力企业;公司管理层;改革创新

1本质安全、本质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涵义

1.1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持久型安全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目标。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1.2本质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管理以危险源辨识管理与事故分析为基础,以人、机、环境系统协调为着眼点,从本质安全型人员、机器设备系统、生产环境、安全管理和企业文化等五个主要方面消除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整个实施过程以安全信息与经营管理系统为实施支撑平台,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本质安全。它与传统安全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靠经验和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按企业各类事故发生规律进行主动治理,即变被动的事故分析与事故处理为主动的事故预测和安全评价,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是主动的超前管理,其实质是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从总体出发,实现人、机、环境、制度的协调统一,实行系统安全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对系统进行预先安全分析与评价,是一种先知先觉的主动管理,是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和自觉执行,是系统的自我检测与完善.

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企业安全文化及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础;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支撑平台。

1.3本质安全型企业

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是建立在对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超前的、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工程体系。

2电力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建设改进措施

2.1公司管理层上下合作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公司上下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效。特别是电力公司各级管理层面,一定要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带头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本质安全的要求决策和指挥。特别是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是,一切要让位于安全:当生产与质量矛盾时,要坚持质量优先;当生产与培训矛盾时,要坚持培训优先;当生产与基本建设矛盾时,要坚持基建优先;当生产与接续矛盾时,要坚持接续优先。同时,为保证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推进,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要加强教育引导和培训,为员工搭建学习平台,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阶段性目标,把这项工作切实融入到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去。

2.2强化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要求员工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思想意识。只有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才能真正摆正安全工作的位置,增强抓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因此,我电力企业要时时顺应不同时期的客观要求,制定符合本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教育手册条例,加大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深度和力度,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做到责任安全生产。

2.3创新管理理念

当前,电力公司在部分供电企业开展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正在大力推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这一体系的提出,彻底打破了注重事后管理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供电企业的无形束缚,为供电企业实现本质型安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道路。建立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就是要一切从风险开始,真实地动态地辩识和分析及评估企业所面临的一切安全风险,针对风险,制订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小风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并加强作为应急的“事中管理”,同时要做到管理过程的闭环,按照PDCA原则,以安全结果为导向,更加注重过程的控制,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另外,在生产一线班组提倡自主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实现班组管理的自主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班组建设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主观能动性,让体系建设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也应作为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要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六大机制”的常态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体系建设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风险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这“六大机制”分别是:风险预控机制、责任传递机制、有效培训机制、过程品质与创新机制、安全督查机制、应急保障机制。通过以上管理理念创新,电力企业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逐步建立了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2.4创新机制,实现企业安全本质文化升级

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创新务实管用的安全管理文化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要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开展机制创新,形成“知行合一”、“严谨管用”的安全管理文化。一是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考评机制,激发员工创精品的主动性。根据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要求,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构建精品化管理体系。完善员工思想、语言、行为及操作的标准化建设,使员工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文明生产、规范化操作、精细化施工的安全行为。二是健全安全目标管理机制,激励员工安全生产自觉性。细化、量化岗位工种安全责任制,优化、实化企业安全目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段队、班组、人头,形成逐级负责的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安全风险预警预防机制,树立超前防范的危机意识。要组织排查识别,确认风险等级,落实整改措施与进度,切实消除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四是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对企业安全信息进行整理,以弥补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事故几率。

3结论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电力企业只要切实加大安全机制创新,增加责任意识,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整治,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对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本质安全。为促进电力企业繁荣和谐提供坚实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强化安全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性水平-大众企业管理

【2】王钦方-企业本质安全化模型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3】齐鲁-安全技术促进本质安全-现代业安全

第6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管理;制度保障;董事会制度;学术自治;终身教职

美国的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世界公认,无论是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人数还是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都在证明美国高校在知识储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其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美国健全的高校管理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的高校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其完善的管理体制助推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通过对美国高校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大体上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那就是美国高校管理比较规范,制度化程度较高,一切活动都是在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的。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邦法律为高校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

美国的联邦制国体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分权制原则,法律没有赋予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直接管辖权。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外交、军事、安全等事项,高等教育权分属联邦各州管理,高校对自身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自。但这并不意味着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负有任何责任、不施加任何影响。作为中央层级的联邦政府,虽然不能直接管理高等教育,但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成败关系知识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关系经济、社会、安全等所有重大领域的发展进步,所以必须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和调节,避免其偏离政府所希望的方向。二战以来联邦政府借助于立法、经济手段日益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调控。

美国人的法制意识比较强烈,决定了高等教育及管理方面的法规体系也比较健全和完善。美国国会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法令以立法的形式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据国会通过的法令和相关法案,联邦政府通过向高等学校投资、向学生发放贷款并给予物质资助等形式鼓励高校按照政府的意图开展对国家有利的教育活动。法制方面首先要提及的是联邦高等教育法,这是美国高等教育方面的最高法律,它决定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联邦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中的责任。除此之外,与美国高等教育相关的法案还有:1862年的“土地赠与学院法案”(The Morrill Land Grant Acts),根据该法案的规定,各州获准用出售联邦土地所得收入资助至少一所公立学院。许多著名的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密西根大学、康奈尔大学、密苏里大学等相继成立,为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平等的机会。1914年通过的思密斯—李文法案(Smith— Lever Act)支持和鼓励与农业、家庭经济和农村能源等相关专业教学及科研的发展进步。1944年美国制订并通过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案”。该法案对退役军人接受高等教育进行资助,借助于这项资助,退役军人可以到任何地方大学学习,法案保障了退伍军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据不完全统计,在该法案实施后的50年间,联邦政府用共争取到的600多亿美元资金,为850万退伍军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63年“高等教育设施法案”(Higher Education Facilities Act of 1963)出台,该法案对联邦政府用资金资助学校设施建设、维修改造、改善设备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改善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法律保障。紧接着1965年又颁布了“高等教育法案”(Higher Education Act of Nov.8,1965),通过直接为高校学生拨款、创立联邦贷款担保以及补贴的做法对所有高中后教育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实施资助,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1]。

财政资助也是联邦政府影响和指导高等教育的常用手段。联邦政府一方面通过项目拨款来资助高等学校的科研及某些学科的发展,比如对关系民生及国防安全等关键领域如健康卫生、国防军工、空间技术等方面提供特别基金;另一方面以发放学生奖学金等资助学生的方式减轻学生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鼓励人们接受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为了实现工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目标,联邦财政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联邦政府对公立院校的拨款一度占院校财政收入的20%以上,后来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即使这样,20世纪90年代联邦政府的财政拨款也占到高等院校财政收入的10%以上。

各州依法实施对高校的管理

除联邦政府外,美国各州管理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一方面州政府采用与联邦政府类似的手段即运用法规和财政拨款的形式来对高校、尤其是公立高校实施管理。州议会可以制定本州的教育法案影响本州高等教育发展;可以为本州的高等教育确立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同时州议会有任命公立高校董事会成员、决定校长人选和一些重大事项的权力;另一方面,美国各州的立法机关强化对高校的评估责任,运用各种审计形式来控制大学各项计划的实施。对公立院校而言,受州政府影响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分别是州政府具有制定和批准建校规章、为新学校发放许可证以及为州公立院校提供经费等权力。私立院校主要由其董事会控制,自主性更强,但其建立也必须由美国各州政府根据法令、法规和行政规章来审批注册资格,以此来获得州政府颁发的执照。

各州政府根据联邦宪法和其他法规,成立或授权机构对本州辖区内的高等院校实施管理。上世纪60年代各州纷纷成立高教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管理高等院校事务。各州还专门成立协调委员会,进行高等院校的预算评估、项目评审、计划制定以及向州长和州议会提供有关高等教育拨款的建议。除此之外大多数的协调委员会还负责新学科项目的评审、颁发学位的批准。获得各州政府广泛授权的各州高等院校管理委员会不仅行使上述所有协调委员会的职权,同时还负责学校管理。内容涵盖:任命和评审学院和大学校长,实施预算,必要时干涉学校事务,对新课程的设置、学费及服务标准、学位授予数目、甚至学校规模等等都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对高等院校进行监管的目的。

以董事会为主的管理体制

美国高校董事会管理体制是美国高等院校管理的亮点和特色所在,是美国高校管理体制的特点和优势。高校董事会在美国高校管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①在美国高校内部管理上起民主监督作用;②在高校和社会之间起桥梁作用;③董事会在高校与政府间起缓冲作用。美国的国情决定了董事会管理体制对高校的深远影响。美国的分权制决定了高等教育由各州主办,董事会管理体制实现了高校的管办分离,使学校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免于政治干预,大学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促进了高等院校的良性发展。

董事会是美国高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公立高校来说,其董事会成员通常由州长和议会任命,主要以校外知名人士组成。随着形势的发展,部分高校的董事会中出现了学生和教师代表担任董事的情况,不过他们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极少且没有表决权。对公立院校的董事会而言,虽然董事会是高等院校的法人,州政府是高等院校的主办者,因此,董事会在自主管理大学的同时也要服从州的法定管理规章和管理程序,与州的协调委员会分享某些管理权力和责任。“私立高校董事会是由学校创办者或其人组成,有独立经办学校事务的权力,不需要对州政府负责,但私立高校董事会中有政府官员,这样可以保持高校和政府的良好的关系”在董事会管理体制中[2],董事会成员的校外人员身份赋予了他们代表广大社会利益对院校的长远发展进行指导。法律赋予董事会以管理高等院校的最高权力,但它并不过问学校具体的日常事务,主要任务是负责制订所管高校的方针政策,然后交由校长去实施。同时保留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的权力以及高校管理的最终法律控制权。高校的校长是高校的行政负责人,由董事会任命产生,向董事会负责,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和行政管理。通常情况下校长不直接参与学校的事务性管理,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诸如聘任副校长,处理学校与董事会、政府、社会的关系及广泛筹措办学资金等事关学校整体运转的关键事项上;学校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则交由副校长及各专门委员会负责办理。美国高等院校的董事会管理体系,一方面使决策系统内部以及决策系统与执行系统之间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同时又使董事会和以校长为首的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着高校管理的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高校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保障制度

有人把美国高校的优势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学术自由、终身教职和大学自治。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美国高校内部管理的“三剑客”。大学自治和终身教职是学术自由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实现大学自治和终身教职原则,才可以避免外界包括政治对学术发展的干扰。一方面满足了政府依法管理教育的目的,同时大学按照自己的章程拥有了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自[3],增强了高校适应市场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美国高校的独立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聘任教授、招收学生、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财政开支、筹措经费等校内管理和发展的各种事项。美国高校所拥有的这种独立自主性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的办学积极性,确保大学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重点和方向,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1940年,美国教授协会与美国学院协会联合发表了《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明确指出:“在一段时间的使用期后,教师或研究人员应该有永久或继续任职的资格,除非由于年龄原因退休或是在财政危机的非正式情况下, 终止这种任期必须有充足的理由”[4]。声明对终身教职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试用期的年限、终身教职评定的程序、对获得终身教职教师的保障制度安排等。美国高校的全职教师履行完试用期合同后,可以申请终身教职。“终身教职的获得,要经过严格的甄选程序,要经过学科主任或学科教授会、系主任、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及大学理事会层次许可,并辅之以先进的学术成果质量评价体系”[5],如此严格的评选体系,确保了这一制度的严肃、公正和权威。从终身教职的实践可以看出,该制度实现了对学术自由的保护,以为教师提供职业安全的方式保障了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据2003 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美国584所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中,94%的高校实行了终身教职制,实行终身教职制的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的比例分别为99%和87%[6]。

学术自由历来是高校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早在1915年就发表了著名的《1915年原则宣言》,确立了学术自由的主要原则。随后的岁月中,学术自由不断得到法律的尊重和支持。1952年,道格拉斯法官在审理“阿德勒诉教育委员会案”时,根据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条文精神,要求高法院应该考虑学术自由,减少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学术自由的不当干预。这是美国司法界首次提出“学术自由”的概念。1957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弗兰克福特在“斯威齐诉新罕布什尔州案”中对学术自由做出明确的界定,指出学术自由包括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谁来学等四个方面。至此,大学教授的学术自由权利成为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一项特殊自由权利。此后,学术自由受到越来越多的司法保护,逐渐深入人心。

对我国高校的启示:①尽快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使高校管理做到有法可依:美国完善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一方面增强了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引导和调节,同时各方的权责明晰,在享有明确的管理权利的同时,各管理方能充分负起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国内高等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少而散,不能自成体系,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行政部门及专家学者的权责缺少明确的规定和划分,导致管理边界模糊,管理效能低下。②完善保障教授学者学术自由的制度体系:美国的终身教职制度从制度和法律的层面保证了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不受干扰,为教师独立自主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们国内的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干扰,比如教师研究项目要力争和政府的关注点保持一致,研究成果最好和政府保持一致,不能发表和政府意见不一致的观点等。正如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曾经指出的那样:应该坚持学术无的观念,鼓励科研的自主性。而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完善健全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规则体系,使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的制度保障。③借鉴董事会管理体制,赋予高校更多的自治权:美国的高等院校董事会管理体制是美国国家体制的产物,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但是该管理体制显示出来的优势和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方面,董事会管理体制使高等院校的主办权和管理权得到切实的分离,避免了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不当干涉,提高了高校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效率。同时又开拓了高校获取资金支持的渠道。随着高校的发展壮大,政府的财政拨款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于是就需要高校广开门路,吸收社会资金、捐款、赞助等,满足高校急需的资金需求,于是董事会制度就应运而生。国内高校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进行改制的步伐已经开始,但是力度不大,高校领导还主要由组织部门任命并规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由此决定了使高校独立、自主办学的愿望难以实现。这些都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和完善。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为高校良性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借鉴美国高校管理的法律化制度化原则,尽快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法律制度体系,我们国家的高校管理水平就能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钟秉枢.解读美国名校办学,感悟大学管理精髓[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45—148.

[2]付姣.美国高校董事会的历史起源及作用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27.

[3]范文曜,刘承波.大学制度建设:加拿大、美国高教考察与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6.

[4]生云龙.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与终身教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79.

第7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至今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工程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建设工程质量各责任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单位、检测、材料设备生产供应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建设监理和风险管理为代表的社会监督保证体系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技术经济保障条件,包括建设监理的质量监管体系、社会担保和保险质量监管体系;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驱动力。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必须全面系统地建立健全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监督管理,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站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整体立场上,依据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实施具有权威性的强制性监督管理。

1.我国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建立二十年多来,各级监督机构和广大质量监督人员忠实履行监督职能,为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遏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弊端开始逐渐显露,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状况可以用“总体受控、问题频现、基本稳定、形势严峻”几个词来描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企业诚信机制滞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应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大部分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建筑业信用体系已非常发达,而我国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建设工程参与主体各方的诚信机制还未健全,信用危机矛盾突出,再加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矛盾加剧。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开始制定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并得初步成果,社会反响较好,但由于还不适合全国施行,无法形成有足够影响力的机制运作。

(2)工程咨询服务业管理有待加强。总体来说,我国现有的第三方工程咨询服务机构普遍只有监理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在这些工程咨询服务行业中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自律性不强,加上行业过度竞争,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健全,政府管理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导致国内现有的工程咨询服务业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未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3)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适应。在过去几年中,我国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城市扩张与基础建设,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迟缓之间的不适应带来的矛盾越来越剧烈。设计施工一体化、超大的建筑工程集团的出现带来了工程质量监督形式的不适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宏观监督和微观监督与受委托执法带来了工程质量监督地位的不适应。

(4)政府监管力量相对萎缩。由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事业单位性质,各地监督人员的数量一直保持在编委批准的“常数”内,而且在取消监督费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收入减少,带来了人员流失、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的局面。监督人员减少与承担监督任务的剧增存在巨大的落差,给监督工作带来更大的负担。

2.提高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水平的对策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执行已有 28年的历程,但是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始终仍处于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质量监督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参与建造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特别是监管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各负其责,各尽所能,本着为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监督好每一个建筑产品。同样,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监督管理模式,朝着依法监督、科学管理、保证质量的方向不断努力。

2.1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作为政府委派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职业道德是从事好监督工作的首要条件。作为监督人员要能正确处理与建设各方主体的关系,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坚持原则、公正廉洁,不参与有损质量监督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业务行为,不,以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同时,监督人员还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但要熟悉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还要不断学习,以了解不断更新的技术和规范要求。

监督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熟练掌握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了解和掌握建设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应不断学习检测手段和方法,监督与管理抽样检查方法,了解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建立和健全对监督员监督工作能力和绩效考核、考评制度,不断完善考核、考评的指标体系,把监督员监督工作能力和监督绩效同其工资、奖励待遇结合起来,以考促管。建立良好有效的用人机制,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结合,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构人事管理激励机制。

2.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借鉴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其建筑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建立在严格、健全的法制基础上的。因此,应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积极探索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体系。

1.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工作指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2. 针对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地方建筑工程的法规、制度。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出台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重点在于明确监督机构的地位、性质、职责和义务等;要制定明确各方主体质量责任,落实市场主体质量责任的有关规定;要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罚则的内容,结合个地方现状制定合法、可操作性强的处罚实施细则;要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相关部门规章的契机,进一步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

2.3规范建筑市场

要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格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机制。要明确企业是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把建设工程的质量责任还给企业。新出台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把检测机构也纳入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范围,可以认为检测机构作为新的责任主体的身份已经确认。《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对责任主体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结合这有关规定及本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拟定各责任主体在工程中的质量责任,为监督人员加强建设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提供详细的依据。

2.4加强检测手段,为质量监督作技术支撑

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工程规模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质量监督管理也应由原先落后的“眼看、手摸、锤敲”发展为通过新进的设备、仪器进行准确、数字化的现场检测。在工程实体监督、使用功能系统模拟试运行测试中,通过现场实测,以具体的数据为依据,改变原来仅靠观感判断工程质量的传统模式。

3.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加强,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根据新时期提出的要求建立新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单位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也才能让用户用得放心,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成灿.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J].建筑经济, 2001,(09) .

第8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技术创新

1.前言

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直接关乎着企业的发展与命运。而产品质量的取得又与其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密不可分。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过这样的名言:在产品质量上“ 不是100分就是0分”的理念是“差不多”理念的天然克星。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刚上市时,一位用户在使用洗衣机时不慎被进水口上的一个小毛刺划破了手,就是这样一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海尔洗衣机内部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海尔人认为,这个毛刺扎伤的不仅仅是用户的手,而是刺伤了用户的心。一个小小的毛刺让“产品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位海尔洗衣机员工的脑海。10年后,海尔洗衣机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入选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古希腊英雄阿基里斯有着超乎常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之躯,但全身唯一的弱点脚后跟却成了留给对手的致命一击之处。市场如战场,产品任何一个局部的、细微的质量问题,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攻击的突破口,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因此,在市场上进行质量竞争时,我们必须追求产品质量的“零缺陷”用心、用全力做好每一个产品局部的、细微的环节。无数事实证明,成功的企业按照这样的质量理念才能生存和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理信息的应用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充分,意义更加深远,地理信息工作在现代化进程中地位愈显重要。因此,如何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质量,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容丝毫的懈怠与疏忽。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技术的创新。

2.加强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行业规范的不断提升也在要求我们的质量管理制度,在具备制度本身基本要求的同时,更要贴切行业需求、融入时代元素,并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与创新。使之成为规范管理、服务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激励员工奋发上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工具。

2.1 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由制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具备以下特点:符合性、唯一性、系统性、有效性、预防性、动态性、持续受控性和最佳性。

符合性就是要有规范的行业标准和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欲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必须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制度。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依据规范标准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决策负责,对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提供适宜的资源负责;管理者代表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建立和运行负直接责任。

惟一性就是应结合组织的质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制定具有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制度。

系统性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①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②程序――规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过程运行和进行活动的依据;③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通过其过程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的;④资源――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料件、能源、技术和方法等。

全面有效性即质量管理制度的运行应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满足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组织与顾客的合同要求,还能满足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和注册的要求。

预防性是质量管理制度能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有一定的防止重要质量问题发生的能力。

动态性是最高管理者定期批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审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改进质量管理制度;还要支持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从而完善体系。

持续受控性是质量管理制度所执行过程及其活动应持续受控。

最佳性是组织应综合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其最佳化。

2.2 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来源于实践

任何一个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总结和完善。我院在质量管理制度推出了几个创新举措。

针对管理中出现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行驶职能不得力的现象。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出了一条有错能究、有错必究、追究有则的制度化管理之路。

有错能究:要建立定期更新机制。紧扣质量管理制度的动态性特征,由院长负责定期组织进行院质量管理制度审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改进质量管理制度;支持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从而完善体系,做到有错能究。

有错必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时,必然涉及到相关责任人的经济利益。为防止讲情面不讲原则。制定了一条以《测绘工程任务单》为主线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首先由计划经营部在承接市场任务之初,将项目名称、设计工作内容、预估工作量、委托方要求、工期、提交成果资料等基本信息填写后,签发质量管理部;再由质量管理部根据项目要求,依据相关专业规范和规定,对产品质量目标和主要技术要求进一步明确后转发测绘工程部安排生产;测绘工程部根据作业工期、工作量、质量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同时将生产中的过程检查结果做出判定后转质量管理部进行最终检查。通过最终检查的产品,由总工程师签发后才可以提交项目验收或发送给客户。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由第一责任人签字。《测绘工程任务单》既能结算工天费又是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我院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质量。

追究有则:就是质量问题追究要有原则,原则制定上的合理性、适度性,不仅关系到相关责任人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热情,更影响到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为此,我们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原则的合理性,要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尽量全面考虑到。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客户的特殊要求制定各类补充细则。其次是原则的适度性,好的制度能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智慧,使企业的发展永运充满活力。既要赏罚分明、又要合理有度。并将预防和业务培训作为主要控制手段。根据测绘产品的质量要求,对可能产生质量缺陷的环节及早提醒,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知错不改、弄虚作假的测绘成果,根据制度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3.加强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管理技术的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不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技术。而技术创新的根本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作业小组或检查人员在检查某一质量元素时,是采取低效率的原始作业的方法,还是借助先进的软件平台加以开发来取得全面高效的检查效果呢,我们不言而喻地会选择后者。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技术创新的理念和技术创新举措。近年来,我院从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种种举措,有效推动了我院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作业人员技术素质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篇:制度管理体系范文

环境管理的产生源于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资源耗竭、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已成为各国政府有效处理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几个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从产生到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程度在不断加深。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遏制环境问题的蔓延呢?经济学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人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一)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们的环境成本。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的负效应。它既存在于生产领域,也存在于消费领域,如工矿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行为,居民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及排出的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均有负效应。这些负效应并没有计入到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并没有由行为人承担,而是转嫁给了他人和整个社会,从而构成负外部性。在存在外部负效应的情况下,由于外部成本不能被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市场机制并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使得市场并不能达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引发“市场失灵”。

2.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公共物品就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指可以供多人享用,无论个人是否支付费用,都无法排除他人享用;非竞争性是指享用人数的增加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享用。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没有排他性,想要使用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没有竞争性,一个人享用并不减少他人对它的享用。公共物品可以免费使用的特性使得环境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3.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之一是资源具有明晰的、专有的、可转让的产权。在我国,环境资源的产权名义上是清楚的,由国家和集体所有,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具体的产权代表,产权不清、产权虚置的情况却大量存在,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严重。此外,有些环境资源难以确定产权,如大气、水、环境容量等,由于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产,也由于它们特殊的物质形态,使得法律意义上的权属难以确定,市场机制难以引进,也就难以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二)政府失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只要政府出面,通过各种措施就可加以改进。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与“市场失灵”一样,也往往存在“政府失灵”,当政府的干预政策不能纠正甚至反而造成或加剧“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政府干预失灵。在环境保护领域,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上存在弊端,表现在:

1.环境监管中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即行政等级,如省、市、地、县等)、分部门(即政府部门,如交通部、建设部等)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经过了从部门分管到统分结合的两个阶段。统管部门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它们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即上级和下级关系。分管部门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一方面环境污染防治或对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统管与分管部门在环境监督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二者之间不是行政隶属关系,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它们在环境监督管理中都是代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其执法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环境监督管理中的分工有所区别,即监督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有差异。这种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发挥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又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整体协调。然而,由于环境保护专门机构的地位和权限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平行,加之部门立法、地方立法的权限与关系不清,以至于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权力设置的重复或空白,只有分工缺乏协作,既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又不能形成整体效益,造成统管与分管部门权限不清,关系不明,统一监管难以实现。

2.机构设置存在交叉重叠。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从部门分管发展到统分结合。在环境管理模式转化的每一阶段,国家只着重于成立或撤销环境管理机构,而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从而出现了某些机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的现象。如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设置有专门的自然保护司,而国家林业局也设置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其实,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仅是自然保护的一个方面。这种机构的重复设置必然造成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又如对水资源的保护,目前的水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多龙治水”的现象。“多龙”,是指有权管理水资源的部门众多,水利部门、建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环保部门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行管理。除此之外,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部门,渔政监督部门也都享有一定的管辖权。这些分别对水体的利用和保护拥有国家管理和监督权的机关,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往往使得工作中对同一客体的保护难以达成共识。权力分散、政出多门造成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各部门间职责权限划分不清,且相互间出于部门利益关系难以协调,执行分工职能时难免发生越权与冲突现象。由于政府内部部门职能的错位、冲突、交叉、矛盾,引发了国家公共利益与部门行业利益的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国家环境管理的制度选择

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国家环境管理要做出多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其中主要的有两种:环境行政管制和环境经济激励。

(一)环境行政管制

行政管制也称为命令控制方法,是政府通过运用 规章制度来对环境污染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如发放许可证、颁布环境标准等。管制的优点在于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污染者别无选择,要么服从,要么面临法律仲裁或行政程序的处罚,最后的环境效果具有确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环境管理方面采用较多的就是这种以政府直接管制为主的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现行的一系列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等为基本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上是以行政管制为主的管理体系。

政府的直接管制对中国的环境管理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的,它避免了大量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的直接行政管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也在逐步显现,表现在:第一,灵活性差。对于新的生产工艺、新的环境状况或企业间存在的技术差异、控制费用差异,管制方法想做出相应调整需要一段适应期。这是因为,命令与控制的本质是制定规则,而制定良好规则的前提是掌握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了解公共行业和生产技术的细节。而在短时期内,获得所有相关是比较困难的。第二,成本高。政府部门监测和执行的管理成本较大,经常难以执行。第三,缺乏对控制污染方法改进的激励机制,不能为开发减轻环境损害的新技术提供激励。第四,罚款的设定水平过低无法阻止违规。第五,可能会引发其他违法行为,如以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不正当收益。违法者通过向政府行使贿赂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监测结果,从而逃避应交纳的排污费或罚金,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还会增加廉政成本。

(二)环境经济激励

所谓环境管理的经济激励,是指依赖于经济刺激而非规章制度来起作用的一种政策工具。经济激励是一种间接调控措施,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开发活动改变人们的相关费用和效益,使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激励人们保护环境和资源。经济激励主要包括四种手段:

1.押金退款。购买具有潜在污染性产品的人将支付一笔附加款,这笔附加款将在他们把产品或其包装返回到认可的回收或适当处理中心时退还给他们。

2.补贴。通过采取拨款或贷款等形式为实际或潜在的污染者提供财政资助,用来鼓励其削减污染。

3.环境税费。环境税收或环境收费可被认为是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及环境污染行为支付的“价格”,是政府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或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而征收的一系列税或费。

4.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的原理在于:首先,确定某一区域环境容量即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其次,把环境容量或排放总量分割成若干排污指标,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排污指标在市场上交易。环境容量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为人类活动提供消化吸收污染物的条件。从属性上讲,环境容量本身难以具体分割和确定权属,不能在市场上交易。但是,排污指标具有确定性,通过界定环境容量和排污指标,抽象的环境容量转化成具体的排污指标,排污指标分配后,持有人对它就拥有了一定的排他属性,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排污权交易的意义在于允许排污者通过市场转让节余排污指标,刺激排污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总量控制,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比较于行政直管,经济激励有许多优点,表现在:第一,成本较低,它可以减少政府政策推行的成本。它不需要设置庞大臃肿的部门机构,不需要花费高额的执行监测费用。它以市场为基础,通过间接调控改变市场信号,影响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引导其改变行为方式。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对资源有限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第二,灵活性更强作用范围更广。它可以通过市场,把保护和管理环境的责任从政府转移给环境责任当事人,从而使环境管理模式更加灵活。它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宽泛,不论是在末端治理还是在清洁生产领域都能得以有效利用。第三,经济激励由于充分利用了市场力量,透明度更高,相比行政强管提供的违法机会就会减少,所以,它可能既更有效又更公正。

三、国家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在选择环境管理手段、进行制度安排时要注意制度的创新。

(一)环境管理行政制度创新。

1.坚持统管与分管相结合,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亦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分散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与统一监督结合的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的管理权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行使。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熟悉本部门的工作,容易把行业管理与环境管理协调起来,不足之处在于这些行业主管部门既有业务目标又有环境目标,出于部门利益可能会以牺牲环境利益谋求业务目标的实现。集中管理模式的环境管理权由从事环境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统一行使。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有一个专门机构对环境实施全面统一的管理,不足之处在于此专门机构由于不太熟悉其他行业部门的业务,难以和其他部门协调,难以有效的推行既定的环境政策。分散管理与统一监督相结合的模式是把环境管理权赋予与环境相关的各行业部门,同时创设一个中央机关负责实现环境质量标准并协调环境保护各机构之间的工作。我国采用的乃是此种模式。采用统管与分管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是由环保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地域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对环境的管理统一指挥、宏观调控;另一方面,环境的复杂性又要求相关各部门都必须参与到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来,因为仅靠单一的主管部门不可能完成环境保护这样一个长期宏大的工程,所以,环境管理必须坚持统管与分管相结合。此外,在坚持统管和分管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理顺统管和分管部门的关系,通过立法加强统管部门的统一性、权威性,完善统管部门对分管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环境监管体制立法,实现机构设置与职责配置的法制化。世界各国均注重环境监管体制的立法,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职责的配置,均有详尽的成文法规定,以避免和消除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任意性和盲目性,而我国目前还无环保机构的组织法。立法的欠缺是导致环境管理工作低效率的首要因素,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主管部门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明确各分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的标准和原则,明确不履行职责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责任追究的方法和途径。

(二)环境管理经济制度创新

1.强化经济手段的运用,加强经济手段使用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是在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以行政管制为主,经济手段地位薄弱,因此,无论从制度设计的理念还是制度本身,体现的都是“环保靠政府”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单纯依赖行政规制手段,依靠政府管理,会造成行政成本高等后果,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我国的环境政策必须从以规制为主向规制与经济手段并存的方向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经济手段应用范围较窄,手段较为单一。如押金退款制度,在部分西方国家作为一种污染控制手段应用较为广泛,但我国环境保护法领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该制度,在理论研究中也较少涉及。即使是已有的经济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条件也存在很 多问题。经济激励手段的有效实现还要依赖于一些重要的条件,如不受干扰的市场竞争的存在、灵敏的表明稀缺的价格信息、安全可转让的产权等,以及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来为使用经济手段提供法律权威。同时还要求政府行为的合理化,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引导、规范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运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