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课堂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27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一)“271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及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
(二)“271”的含义:学习内容部分:20%自学;70%合作学习;10%老师教会。学生组成部分:20%优秀学生;70%中档学生;10%后进生。课堂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约5分钟)学生总结、巩固、检测。
(三)“271高效课堂”模式环节“271高效课堂”模式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是: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当堂检测。
(四)构建“271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方面。1.建设高效学习小组。就37中而言,先将班上学生按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分为6个人一组,每个小组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徽、组歌、口号、寄语等,每个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2.导学案的编制。导学案由老师在上课之前编制,内容包括教材助读、预习自测、合作探究三大部分,然后老师们在备课活动中讨论改进,定稿印制之后会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上作为预习作业。
二、“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优点
(一)增加学生自信。传统的课堂模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使得学生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不善于展示自己。而“271高效课堂”将大多数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答疑,使得很多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就本人经历来说,在37中看到的学生相比于其他中学生要有自信得多,这就得益于课堂模式的转变。
(二)课堂氛围活跃。传统的课堂要有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比较困难的,而“271高效课堂”使学生发言、展示的机会增加,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相互提问解答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三)后进生也有很大机会进步。“271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强调学生全体参与课堂,避免了传统课堂上只看好学生表演的不足,使得后进生更容易融入课堂。这些后进生缺乏的往往是机会,而“271高效课堂”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向别人交流、学习的机会。
(四)学生复习”有料可查”。“271高效课堂”模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包括了教材上知识重点以及相关的例子,有较强的系统性,是学生复习的好资料。
(五)教师上课更轻松。“271高效课堂”不再像传统课堂一样需要老师大量讲解,老师只需要为学生解答他们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三、“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反思及建议
根据本人经历,觉得这个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就37中而言,有很多地方都值得老师们反思:
(一)学生负担加重。导学案作为预习作业,在上课之前下发,学生在做导学案之前,必须要完整地阅读教材预习,而且根据本人与学生的交流,得知他们每天要做的导学案至少有三张,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针对这个问题,个人建议老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布置作业,不硬性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全部内容,而是因人而异,或者可以减少导学案的内容。
(二)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不是很好。学生课前一般都是先阅读教材,然后完成导学案,但是很多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时候直接根据导学案的问题来找答案,这使导学案的作用不能体现出来。本来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新内容,带着问题去上课,而有的学生却把找答案当成了目的。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建议老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多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而不都是在教材上能直接抄下来的。
(三)小组讨论变成了趁机聊天。在37中听课期间,每次到了小组讨论的环节,一些同学并没有认真参与,而是趁机聊天,本来该相互交流学习的时间被浪费掉了,学生学无所获。个人认为,在这段时间内,老师应该尽量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做到师生一起学习,同时也起到监督作用。
(四)小组展示点评由老师指定。这个模式中小组展示点评应是自愿的,但是本人在37中听的地理课堂上,看到的都是由老师指定某些小组的C层同学展示,A层同学点评,本人认为这样并不利于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其他同学大胆质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才有利于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进来。
(五)课堂有“模式化”的倾向。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模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能模式化。37中的地理课堂都是严格按照“271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的,首先老师结合导学案的预习自测部分简单介绍新内容,然后就是小组讨论,学生的展示和点评。在这个环节,就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成绩好的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和讨论,成绩不好的学生明显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否则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另外,课堂完全按照导学案来进行,老师很难有自己完整的思路讲课思路,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不会很连贯,但是如果只讲导学案上的内容,这节课就变成了一节习题课。这样的课堂未免太过于机械化,看似热闹,但学生并没有学到多少具体的知识。本人认为,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讲课时间,而不是忙着让学生讨论。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弊端,在效仿它人的模式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研究,不断完善,使之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学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参考文献
[1]潘森云.一场教学革命――“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思考,2009,(4).
[2]杨登明.昌乐二中与“271高效课堂”,教育旬刊,2010,(9).
[3]赵丰平,徐振升.不维模式维高效――详解“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1,(2).
[4]谈振宇.我眼中的高效课堂,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96-01
一、指导思想——行动的纲领
“163”高效课堂就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作用的教学思想。始终体现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快乐学习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确定学生的成长理念是:健康成人,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并享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二、163高效课堂物理新学课的基本环节
“163”高效课堂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三段五环节”,所谓“三段”,是指从教学过程看,教学内容往往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构成;“五环节”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互学,研学,帮学,测学”的课堂学习过程。
1.预习自学
(l)教师展示“学习目标”,提醒学生自学时注意重、难点内容。学生利用导学案,依托问题导学,研读教材,学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约15分钟。
(2)用10分钟左右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案,对不明白、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
(3)教师提纲挈领的解读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进行介绍式或引导式的讲解;对教材中的实验可以展示给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为教材中重点内容做铺垫。约15分钟。
(4)学生修改自己的预习案,并做好笔记。约5分钟。
(5)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探究案部分,并及时上交完成的导学案。
(6)教师认真批阅学生上交的导学案,统计分析集中出现的问题。
(7)根据导学案批阅发现的问题,精心备课,突出能力立意,科学设计课堂。
(8)课前培训,对本节普遍重、难点的问题针对性培训,指导方法,加强理解。
2.课中探究
(1)展示导学案批阅情况。教师结合批阅导学案统计的情况,对优秀个人和小组给予表扬,从而达到激励效果。对问题个人和小组在课后进行交流。约1分钟。
(2)预习自测。在引入新课前对课本基础知识,用1-2题进行检测,不断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专注的状态,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自学时的掌握程度。约3分钟。
(3)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解读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学习的主体内容。约1分钟。
(4)课题引入,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充分研究课标和教材,制定学习目标,利用与新课相关的生动的实验、视频或小游戏等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让课堂充满生机。约5分钟。
(5)合作探究。教师出示小组成员讨论的问题和达成不同目标的要求,学生每个小组在组长组织下全身心地投入。A教B,B教C,A层要做好拓展,B层要注重总结规律、方法,C层要注重基础。约8分钟。
(6)规范展示。老师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可以安排口头展示,也可以是黑板展示。如果是黑板展示,则展示小组迅速派出展示同学到黑板上板书。约3分钟。
(7)激情点评。点评内容包括规范(步骤、书写、布局)、对错、思路分析(易错点关键点)、总结规律方法、拓展变形。非点评的同学迅速记录问题要点,注重问题总结,学会质疑、补充。点评拓展言简意赅,高度概括,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同学们都明白了吗”,“那位同学还有补充”。对点评精彩的同学,要掌声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的点评,表扬好的方法,也要指出同学点评时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模棱两可的问题,指导学生反复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确实不能解答的,教师再给出正确答案。约18分钟。
(8)反刍总结、当堂检测。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梳理所学知识,指导学生总结,构建知识网络。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提前设定2-3道题,检测学习目标完成度,发现问题,立即予以纠正,以期全面达到学习目标。约5分钟。
(9)及时评价。学科班长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表扬课堂上表现的优秀小组和个人。约1分钟。
3.课后拓展训练。
针对本节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并会加以运用,能够举一反三,拓展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炳成.昌乐二中教学模式[J]. 高中物理教研网.2009
自从我校开展“三部九步”教学模式以来,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应该严格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课前备课,形成导学案
实施“三部九步”教学模式以来,我们同年组的老师群策群力,首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设计的学案,老师再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修改学案,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们明确学习任务。自学提示不能流于形式,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1)在你的眼中她是怎样的女孩?(2)小女孩几次擦燃了火柴?她都看到了什么?反映了她怎样的现实?(3)“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什么意思?(4)“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自学提示的层层递进,抓住了本课的重难点,也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课中创建民主,合作的高效课堂
这是“三部九步”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自学,每节课从课堂自学开始。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1.导学提示。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示,学生对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字音词义、文章内容大意等进行课堂自学。文章体裁不同,预习内容也应该有所区别。2.小组讨论。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在本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对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产生共识后个人修改。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点评,如有必要,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做好记录或修改,达成全班共识。3.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的结果。一节好课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应该由课堂走向生活,因此拓展训练尤为重要。此时可采用如下环节。环节一:拓展练习。可结合课文及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如教学《“美极了”与“糟透了”》一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行动;可对生活中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感受自然》单元,让学生摘录有关大海的写景片段,诗句,增加积累;学生可以口答、黑板板书、讨论、辩论等,环节二:达标检测。精选《资源评价》或《小阅读》上的习题,题型难易程度要兼顾优、中、差生,当堂检测。环节三:纠错温习。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如对语句的品析是个难点,易考点强化训练,单兵训练,达到人人过关的教学效果。课堂任务已基本完成,在即将下课的三分钟内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感想。最后教师兼顾优、中、差三类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便让学生自主、独立、高效的完成。
三、课后学情反馈,教师反思,修改学案
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实践探究所谓“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善诱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的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是指课程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简言之,高效课堂效益评价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核心是目标的达成。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乐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做了如下探究。
一、教师层面
1.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学习目标。上课时要把学习目标板书出来,向学生作简要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亦要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并且各个学习环节都要紧扣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防止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回顾重要知识,加以强化和落实。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组长负责具体事宜,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可以先在三个不同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再打破层次界限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对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当中去,调控讨论过程,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展示和点评是“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
(1)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展示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严禁老师点名,老师可提前帮助学生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
(3)学生展示时,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和小黑板,多个小组同时展示,板书认真工整,点评规范大方。
(4)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个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安全环境,让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勇于点评,不怕说错。
(5)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与恰当帮助,可以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给出一个肯定结论;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完善答案并总结方法技巧;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结论。
(6)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问题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7)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是否合适、声音是否宏亮、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
4.布置作业,预习新知
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下发新的导学案或者训练学案,对下一节课的自学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完成学案的时间、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二、学生层面
1.制定目标
每一个学生都要根据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制定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明确展示内容和点评内容,酝酿情感,极度热情地、主动自发地投入学习,让自己“跳一跳够得着”,不断挑战,不断进步。
2.积极讨论
讨论开始前,要再迅速浏览导学案,明确讨论重点,讨论时要做到:
(1)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2)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置每层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ABC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3)所有小组成员起立,将凳子轻轻放到桌子下面,开始站立讨论;
(4)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安排组内“兵教兵”,例如:可A1准备拓展,A2教C1,B1准备展示,B2教C2;
(5)讨论要全员参与,要积极表述自己的观点,杜绝不参与讨论的现象,讨论完后立即坐下,迅速巩固落实。
3.认真展示
(1)书面展示各小组要同时进行,展示要围绕学习目标;
(2)根据老师安排的任务,展示小组迅速派出展示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3)展示脱稿,板书工整、迅速,抓住要点;
(4)展示同学不仅展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也可展示问题、疑难;
(5)既不展示又不点评的同学马上落实当堂内容。点评同学看展示的内容,准备点评,小组长搞好控制,确保效果。
4.踊跃点评
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点评是课堂画龙点睛的关键环节,要集中精力,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分析,善于借鉴他人或老师的点评,对点评中新生成的疑难要善于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要及时做好笔记,力争当堂学习目标达成率100%。
(1)点评、拓展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还有补充吗?”对精彩的点评,同学们要掌声鼓励。
(2)非点评同学迅速记录问题要点,注重问题总结,学会质疑、补充,点评人搞好主持,灵活调控课堂节奏(如其他同学或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不会,可先求助同学,也可求助老师)。
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正走入教与学矛盾冲突的发展瓶颈。既要改革以教师为主角不顾学生感受的注入式教学,又要反对以学生为绝对中心的散漫式教学。于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试图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
一.以人为本,教学相长
传统的教学,真正忽略的是人的发展。过去的我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精雕细琢了每个教学环节,尤其是上公开课、评比课,更是耗尽了全组乃是全校老师的集体智慧,课堂上学生按教师预设的套路走,老师成了出色的领衔主演。结果是学生成了老师的最佳配角。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为实现我们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首先我们通过自学、研讨等方式多次再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核心理念;利用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的机会学习、探讨课改名校的做法,从而使我们对全国及整个上海课改的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增强了改革的紧迫感。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则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我们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着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空间,促使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敢说、会说,愿意并善于同他人合作。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由过去被动地接受、自我封闭、等老师教,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教有目标,学有方向
所谓教有目标,就是指在教学设计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堂进行目标的设置,这是语文课堂从单调平面的教学向丰富立体的教学转变。三维教学目标,是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把握和调整。因此,在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着眼点。
其次我们通过多种途径的摸底调查,力求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等等。
另外我们还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时,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前提。
三、以学定教,自主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往往是思路宽阔、思维活跃的学生,这时便出现了教师的既定目标与学生的旺盛求知欲之间的矛盾。为了调和这种隐性的教学矛盾,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份讲学稿通常包括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等几部分。学案是讲学稿的核心,它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文本,学会自学,激励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体现教师必要的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鼓励,学习艰苦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步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积极尝试,小有成效
1.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以往常规的课堂,活动展示更多倾向于个别学生,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每一位学生必须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环节,即使小组成员不进行全班展示交流,但每一位学生也至少经历了两次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在课上就成了积极主动者,参与学习的投入程度大大增强,从而达成了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目的,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提高。
2.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新模式下的课堂已不再由教师主宰,学生们有自己自由的学习活动空间:他们可以或自由诵读,或角色表演;或默默静思,或大声发言,不必“循规蹈矩”。学生人人可以发表独到的见解;发言不必老师点名,展示自己的机会明显增加。智慧的火花因合作探究而生,迷茫的困惑因集体讨论而豁然开朗。学生敢于发言,不再拘谨呆板,乐于自我展示;展示能力逐渐增强,小组活动更加积极,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3.自觉践行课改新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尝试,我们明确了在课堂的角色,接受了课改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实践,并有自己的思考。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载体,通过导学案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各学科学案在结构上都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练习三个必备栏目。学案上出示的学习目标是经过一节自主课和互动课的学习要达到的终极目标。高一、高二年级要根据课标和学情制定,高三年级要根据考纲和学情制定。目标不是课标和考纲的原版展示,是转化为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加行为动词的表述,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知道学到什么程度。学习任务的呈现方法和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要真正能带领学生阅读、思考、记忆,不能只是简单搬运,不能简单从课本上抠空让学生填写,尽可能减少书写量,增大思维量――留空的内容应该是一些关键词,需要学生记忆的,可以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并记住,或在课本上标出重点语句,或构建知识树,或表述为“请从几个方面概述什么内容”。学案上必须要有整合后的练习,练习要分出难易层次,分必做题和选做题(自助餐),确保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饱”,一般学生能“吃好”,学困生“有的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
“1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型分两种――自主课和互动课,每次课的基本结构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这三个主要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紧紧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正因如此,每堂课学生的学习也就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自主课上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这就要求教师:(1)要重点把握好自学的时间。课堂教学的管理,首先是对时间的管理,没有时间要求,自学就变成了放任自流。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自学时间,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时间也不宜过短,这完全是在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2)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内容上要十分精心。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自学的内容重点是新知识部分,要抓住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之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范围和要求。(3)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在答案下划线,在重点词语下加着重号,难点、疑点划双线或“?”号。可以质疑问难,但不宜边读书边讨论。(4)自学的标准。要明确自学以后达到什么标准,是能模仿例题做习题,还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标准不明,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5)自学后的检测。自学以后要完成老师精心编制的自主学案。
“检查落实、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讲解、学生总结深化”是互动课教学的必备环节。检查落实是针对自主课上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来说的,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落实,如:默写、提问、同桌互查、构建知识网络、做变式练习等。对于那些部分学生能学会,部分学生学不会的内容,要交给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教师要走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针对学生讨论的效果,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展示合作讨论的成果了。这时教师对要展示的内容进行选择,学生通过讨论都会的不需要再展示。展示那些有价值、有代表性的知识。学生展示的目的是暴露思维过程,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有偏差的;可以是浅层的,也可以是有深度的。对于正确的有深度的思维过程,教师给出鼓励性评价即可;对于学生展示中有思维偏差的,教师要进行精当点拨和规范校正;对于浅层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进行恰当追问。教师还要启发、组织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度探究知识原理,总结一些学习规律和方法技巧。对于学生合作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恰好又是重点问题,教师要当讲则讲,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要坚决摒弃不加选择的为讨论而讨论、为展示而展示,华而不实的现象。
同其他的模式相比,“1121”这种教学模式是很便于教师操作、很实用、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暴露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讲评,加以解决,当堂背记,完成作业,达到教学目标,这就为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课前准备
要构建高一地理高效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
教师要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构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但不能面面俱到,同时,要在导学案中体现班级中各小组的资料搜集任务,以便在课堂展示时有明确目标。另外,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坚持先学后教。高一学生学习时重点在于抓住基础知识,学生利用导学案预习课本知识,可以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导学案可以使学生在预习时有目标、有方向,从而提高预习的效率。
二、课堂实施过程
1.创设良好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情境,可以理解为导入新课。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导入时间一般应控制在五分钟之内。教师可以用提问方式复习导入,直观明了,并且强化知识记忆;也可以利用一些图片、音频、视频、影视剧等资料创设好的课堂情境,充分唤醒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探究
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明确的定位,接下来应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问题并互相解答,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传统“你教我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3.学生成果展示
在强调高一地理基础性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自身搜集整理资料并较好展现给大家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将课前搜集的与课堂有关的资料通过演讲、解说、表演等形式向全班展示,小组派代表评价其他小组搜集的成果。
4.教师适时引导并全面评价学生的成果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课堂点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直接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课堂展示的同时也要适当指明不足,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在课堂内容完成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整理本节课堂内容的总体思路,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5.当堂检测,练习巩固
当堂检测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七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节经典的当堂检测题,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三、课后练习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有效模式
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国民的政治素质,有利于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一、高中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学生行为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教学效果,只为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期望值下降,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产生质疑,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大部分从事政治课程的教育者没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关注和需求的重点,不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在定制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时,过分强调一些政治性的知识。学生作为一个有特色的独立个体,他们对思想政治是需求也会不断变化,而从事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社会需求的重要性,淡化了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这种情况下,导致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严重缺失。高中政治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训斥,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多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观念,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气氛低沉。教师总是摆出一副是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而学生却又被动的接受教师观念[1]。长久以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
二、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有效模式教学策略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许多政治问题还是要靠教师的引导。各种先进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只作为教学辅导工具,不能依靠它们来实现教学目标或完成教学任务。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制定的教学计划一定要突出重点,对于学生难懂的知识点要单独进行讲解。善于提出问题,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把握好讲解思路、讲解方法,保证学生能跟的上你的步伐。要增加提问次数,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提醒学生认真听课,缓和课堂氛围。
(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使高中政治教学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教学质量有待考究,各章节知识的快速转变,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对于难懂的知识也不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出现教师在读课件、学生在记课件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2]。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教师借助传统板书和口头教学,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政治课堂高效教学。
(三)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教材、学生学习水平、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把握程度等都要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重点,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对于学生易混淆的内容要有明确的区分,在同一问题采用多种提问方式,让学生多侧面的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此外在提问时尽量避免一些判断性的提问,多用质疑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开设主题式教学活动
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机会,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更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3]。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能力培养。
(五)制定激励机制,改变考核方式
对于定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其质量一定要做出严格的规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向目标靠近,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对于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多关注。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有效模式方法多种多样,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制定激励机制,改变考核方式、开设主题式教学活动等。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工计划,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晶.高中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王赛中.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综合素质;高效课堂;主体意识;教学模式
教育是通过培养各类人才服务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与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提高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育人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科学构造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三学生进行阶段复习时,做了如下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 构建高效预习模式
倡导生本互动,实施“三提前”的学习方法。在讲新课之前先留预习作业,从旧知识衔接、新问题发现、难问题探究三个层面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高效预习;鼓励学生在教师提问之前先发问,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高效课堂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检测之前先自测,确保课后高效复习。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之后,再指导学生写好学习预案。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先从语文和英语学科入手指导学生写学习预案,其他学科教师直接布置最基本的预习作业。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带着自己的疑问上课,通过课堂上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学生学的愉快,教师的轻松。
2 “一、二、三提问验收法”
班级按学科分成学习小组,运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机制搞好自主学习,教师在提问学生基础知识或验收学生讲解习题时,真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不同,按照“上、中、下”三个层次进行提问。首先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看哪个小组能够抢先。对抢先领取疑难问题的小组,教师伙同全体同学热烈的掌声,对这种勇于探究的精神给予表扬;接着教师提问难度较轻,但却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问题,请下一个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对领取问题的小组及时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加以赞扬;最后的三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教师要从所回答问题的数量多,时间少,来激励最后领取问题的小组。提问时,让学生“各取所需”,量力而行。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创造了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改变过去教师耗时费力的辅导方法,而效果却是传统教学的逐个提问无法相比的。
3 构建“二、二模式”
初三复习阶段要把握“两条主线”、坚持“两个反复” 两大主线:针对学生优生做到:感知理解记忆运用探究;针对差生要做到感知记忆讲解记忆理解反馈。为了能准确的把握两大主线,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两反复的运用,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问要反复,教师讲解、学生反馈要反复。在认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所学知识之间的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多种形式的联想,去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教师围绕知识点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设置障碍,激起学生追求、探索、解释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回答问题,讲解问题。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为自己的设疑、解疑、答疑的能力。让学生能疑,能问,能讲,能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与习惯。引导与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发现中学会发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现在与未来的命运
4 “三变三”的复习课模式
初三复习课教学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还可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命运与前途。而我们在以往的复习课上常常面临这样的窘况“优等生得没滋味,中等生听得模糊,差等生听不懂”。针对这一情况,课题组教师经过反复论证大胆尝试,逐步形成了“三变三”的复习课模式。
这一模式是在坚持“两个反复”的基础上,以三节课为一单位,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及运用。把原来老师需讲三节课基础知识的课,变为学生理解记忆基础知识、教师讲解、学生反馈的三节课。第一节课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分解把基础知识以板书或小提纲形式发下去,让学生达到理解记忆,这一节学优生很快完成任务,学差生需教师帮助理解,让学生差生完成记忆、理解、记忆这一过程。第二节课要求教师配备考点习题给学优生自主完成,对学差生需教师讲解,然后再配备考点习题进行训练。第三节课给学优生配备拔高习题,学差生需要给教师讲解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