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 成人教育 统驭型二级 管理体制

在终身教育的国际大趋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终身教育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以下简称成教)是普通高校依托学校高等教育资源对成人实施的专门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成教管理模式并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对高校成教职责的履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统驭型二级成教管理体制的提出

我国普通高校的成教管理主要有两种体制:一种是综合实体型的管理体制,也称一级管理体制,又分为独置型和依托型两类;另一种是行政职能型的管理体制,也称二级管理体制,又分为分立型和统驭型两类。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成教规模不大,高校多采用一级管理体制,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在学校领导放权的情况下独立运作,具有独立的教育资源,既有成教管理人员,又有专职教师队伍;既有利益上的分配权,也有对干部、教师的任免和聘任权。在一级直接管理体制下,学校各院、系(部)事实上被解除了对成教办学的直接责任和直接参与权。在成教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一级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力量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尤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学质量保证、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往往力不从心,产生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

在成教发展快、规模大、教育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下,分离型二级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成教学院(处)作为学校的一个职能管理部门,统管全校的成教工作。但最基本的教学过程则主要是由学校各教学院系完成的,成教学院(处)和各教学院系分别履行不同的管理职能,并从不同方面对管理对象共同实施管理,可以说是利大弊小。但变革之初,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院、系(部)在成教工作中会发生各行其是的不协调现象,甚至互相掣肘,而整个学校的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监管常显不足,顾此失彼,其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办学管理主体分块,垂直多层管理,出现多重招生宣传和学生人数统计重叠或遗漏等现象。

一些大型的地方高校提出了采用统驭型的二级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于更直接地依托学校普教的办学优势,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由各院、系(部)分别组织和管理,但学校的一切成教工作由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统一扎口管理,各院、系(部)在成教学院的统一管理和部署下,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在工作部署和步调上也会更加统一和一致,减少了分离型的二级管理体制下各行其是、相互扯皮的情况。

笔者所在的院校属于地方大专院校。2002年以后,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紧密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按照教育部成教司构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均应贯彻统筹、归口管理和质量、效益、活力相统一的原则,开始了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形成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路。

二、统驭型二级成教管理体制建构

1.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的内涵。第一,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的含义。“统驭”即统筹驾驭。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是一种学校成教的教育教学工作由各院、系(部)分别组织和管理,但学校的成教工作的办学指导思想、规章制度、评价标准以及运作进程等均在代表学校成教的职能管理部门——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的统筹驾驭下进行的成教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主要由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划分三个要素所构成。在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下,成教由包括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和相关的院、系(部)两个并行的管理主体,两者共同接受学校的领导。其中,相关院、系(部)主要负责组织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主,对学校的成教办学工作进行统驭管理。因此,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校的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与各院、系(部)的关系更加密切,工作上的协作、交流更多更频繁,学校的成教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运转。

第二,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的特点。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为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教学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使学校成教工作有序、高效、优质运行,以确保教学质量。各院、系(部)在成教办学的总体管理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十个统一”:统一开学(含新生开学典礼)和学期结束(含期末考试)时间;统一排定总课程表以及教室、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的使用安排;统一学生的学籍(含转、退、休、复学等)管理;统一审定和上报学生申请免修免考的课程;统一组织省统考课程的报名和考试(含补考);统一成教的基本规章制度;统一评定学生的年度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及优秀毕业生;统一公布奖惩决定;统一安排毕业班学生的各项工作进程;统一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要求、程序和格式以及计划和大纲的统一管理;学纪律要求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

2.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下的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的职能。在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下,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的工作职能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各院、系(部)对成教的方针、政策、办学规律和学生特点等方面的指导职能;在学校领导下,对各院、系(部)成教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监督的职能;对各院、系(部)在办学和教学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有效协调的职能;为提高成教工作效率,帮助各院、系(部)解决困难,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职能。

三、统驭型二级成教管理体制的运行实践

针对当前成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高校成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处理好学校、成教管理部门和办学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与权利,处理好权力与利益的分配关系。为此,学校在“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思想理念指导下,以育人为根本,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1.健全成教管理组织结构,明确责权利。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机构是体制的保证。在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下,各院、系(部)除有一名负责人主管成教工作外,还须建立成教管理办公室(其工作人员的职数由办学规模而定),具体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班主任或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各院、系(部)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同样应向成教学生开放。至于成教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繁的计算机房和各种电教设备,可由学校教学设备处负责管理;也可由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派专人管理,教学设备处则发挥指导作用,并协助安装、调试和设备维护。

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中枢,在院长领导下,全面履行各种职能。此外,还应成立全校性的成教教学指导委员会,其成员由院、系、部、处、室有关负责人和教授、专家、学者组成,作为权威性的咨询机构,在分管校长领导下,参与指导、监督成教教学工作;同时,可另设成教督学组或巡视组,具体实施成教的教学指导、检查和监督。

为保障二级管理有效运行,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与办学的各院、系(部)都应在学校领导的主持下签订《联合办学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并作为今后成教办学的依据。当然,在责任书上,不可能将整个办学过程中的职责分工情况详尽地罗列出来,因此有必要另外制定一个《教学管理工作流程》作为协议的补充或附件。这个《工作流程》应从学生入学一直到毕业,对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以及职责范围和工作时限等作出具体规定,作为双方参与共同管理的工作准绳。

2.建立以各院、系(部)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在明确了各自的职能和职责之后,必须建立起一个以各院、系(部)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工作的实现主体是直接办学的各院、系(部),因此,各院、系(部)对每一个与保证教学质量有关的环节,都必须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并加以落实,这是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部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审定、实施、检查、整改等方面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的完善和规范;考试的组织和成绩评定;毕业课题的选定、指导、检查和考核;教师的聘任、评价和考核等。

对于教学质量保障来说,监督是主观重要的一环。在学校领导下,成立成教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最后审批专业教学计划,委托有关专家、教授审定课程教学大纲,并定期召开会议对各院、系(部)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在成教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具有权威性的教学质量监督组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秩序、考试纪律、毕业实践、成绩评定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监督,进行调查研究并定期向教学指导委员会报告。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部(或教育管理科)作为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质量监督组织的办事机构,配合做好监督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

3.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在统驭型二级管理体制下,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需要对院、系(部)之间进行协调管理,使各院、系(部)在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方面加强管理,实现统驭型二级管理在人员聘任、任务安排、工作质量检查、考核奖惩及酬金支付等方面的一致性特点。

首先,强调课程要求和教学管理的一致性。各院、系(部)对专业相近、课程名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课程,应执行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期末考试使用统一的试卷和评分标准。各院、系(部)按照成教教师开课资格规定负责聘任教师,下发授课任务书,提出工作要求,任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周内上交学期授课计划表,其中一份交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教学部保存。在授课过程中,如出现迟到、早退、无故缺课、擅自换课等现象,或发生其他教学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由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协同相关院、系(部)按相关规定统一处理并公布。其次,实现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聘任、评价、考核标准和待遇的统一。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根据成教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制定全校统一的成教教师开课资格规定,经学校成教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交各院、系(部)实施,并负责监督和检查。制定全校统一的成教教师工作条例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条例,并作为各院、系(部)在期末或年终对成教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评价、考核的依据。各院、系(部)依据工作条例对成教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由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汇总并发文公布。各院、系(部)教师授课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报酬的基本统一,各院、系(部)之间互派教师兼课的补偿金,由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合理的统一发放标准,供各院、系(部)参照执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酬金也应参照以上办法处理。

4.扎实做好成教生的毕业课题工作。高校成教生的毕业课题质量是体现高校成教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毕业课题的形式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在具体安排时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但为有效确保毕业课题的质量,学校对毕业课题的基本教学、实施步骤、工作进度和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尤其对校外教学点毕业课题的教学要求与校内保持一致。

首先,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建立健全关于实施毕业课题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毕业课题工作条例,印制统一的毕业课题任务书和成绩考核表,印发毕业课题计划报告表等,以规范全校的毕业课题工作,并及时掌控各院、系(部)及校外教学点的毕业课题进展情况和工作动态,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并协同教学质量监督机构对各院、系(部)和校外教学点开展毕业课题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按照毕业课题工作条例的要求和毕业课题工作计划报告表的进度,进行中期检查(或抽查),以确保全校的毕业课题工作按时、有序地顺利开展。其次,明确毕业课题的考核方式。根据专业性质,可采用答辩、质疑、交叉考评等不同的毕业课题考核方式,且具体要求须在毕业课题工作条例中就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考核评分工作必须严格进行,并认真填写格式相同的考核表。学院对各院、系(部)包括校外教学点要加强检查和监督,严防毕业课题的考核工作走过场。再次,做好成教生的毕业课题成果存档工作。在适当时间举办优秀毕业课题成果展示会,既可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还可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扩大社会影响。

第2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整合式与综合式。所谓的整合式,是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要求把原来一些科目教学内容做整合式的课程开发,即以原有的学科体系为基础,结合实践因素。实践课程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即综合基础课以问题为中心,技术课程以任务为中心,设计课程则以技术开发能力为中心,微型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等。这种开发模式在每门课程中融合了理论与实践操作内容,并且对具体的理论课学时以及实践课学时的数量与比例均有所规定。

而综合式的开发模式则是指不受学科体系的制约,完全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情境进行课程开发,即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均按实际的工作任务来进行,把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技术性学科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不同案例组成不同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又设计不同的工作项目,通过设计几组模块组成一门综合实训课程,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资源建设

1.自主选修

远程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其核心能力、发展程度均各不相同,因此远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考虑到这一差异性,原则上尽可能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学习。

2.综合课程

远程职业教育整体对象的特点有所不同,因此开设综合课程模块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初级训练。社会在职人员会受到学习时间、自身学历的限制,往往知识基础比较弱,因此开设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以及数字应用的方法能力模块对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理解知识的逻辑能力。根据职业需求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最终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强化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的核心仍回归到职业技能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是远程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促使个人就业的关键能力之一。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要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与企业及时沟通,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强化职业核心技能中的某些内容。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培养方案时,也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教学。

三、远程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校企合作

发展远程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提升教学质量,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而经过大量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就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任务与企业的责任。

1.学校的任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远程职业教育学院在制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与评价标准时,要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基于企业实际所需的技能为基础,设计出实用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对任课老师专业素质及个人素质的要求,为企业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在企业工作场所的培养领域,远程职业教育学院要遵循“将员工的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教学。第一,学习计划要与工作计划紧密结合;第二,组织学习小组,使学生融入到实际的工作情景中,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第三,提升学生在工作场所同步学习的能力,比如经验学习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学习等;第四,远程职业教育也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与学习计划、学习活动相结合,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以提高远程教育的有效性。针对职业技能鉴定,则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企业培养出拥有较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

2.企业的责任

第3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学校教学工作 微环节 细节

为了提升长春汽车区中小学教学校长与教研员的综合素养,汽车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联合举办了本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从2013年11月25号到12月3号,共10天。培训内容是围绕综合素养提升,进行校长与教研员专业情意与职业信仰、课程与管理、教学与教研三个模块(十六个专题)的学习,并附之北京文化体验式学习,旨在提升综合素养。培训期间,通过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参与式研究、学校考察等学习方式,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唤醒了激情,明确了方向,真可谓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在专家精彩务实的讲座报告中,最重要的是我在思想上有了转变。

一、科学定位,坚定使命

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十八界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会超过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会超过教师的发展。

二、反思不足,提升素养

著名教育专家和教授对我们进行了风暴式培训,紧密联系最新教育理论和教研动态,结合精彩课例,通过这次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同行的商讨与相互学习,通过转变、拓宽、更新、丰富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的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使我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使我更加坚信要想出效益,就要抓管理,只有做到了精细化管理,才能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中,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化;简单的事情要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要定量化。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一个学校要生存和发展,要追求完美和卓越,要适应市场竞争,打造学校品牌,精细化管理是其必然选择。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解决认识问题,要以观念转变为基础,突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教师在这方面存在误区,一谈精细化,就认为是有意整人,想办法将教师管牢盯死。我认为要通过组织学习,统一思想,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认识到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一种体现,是使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程序化的一种制度,是解决“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做”的有效机制,是建立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是人为制造工作随意增加工作环节,而是把事情办得更实在、更全面、更理想,增强真实性、避免虚浮作风、提高精细性、减少工作失误的需要。通过学习,这两个学校对思想观念的更新都高度重视,所以要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营造舆论氛围,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思想认识的提高,如开展精细化管理大讨论,张贴宣传标语口号,收看有关精细化管理的讲话与录像,等等。以计划制订和制度建设为根本,推进精细化管理,目前,我校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学校、年级、处室甚至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计划制订得越全面,条款写得越具体,就越有利于管理计划的执行与落实。

所以推进精细化管理,抓好落实到位是关键,我认为:(1)目标要细化,制订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2)建立机制,特别是检查反馈与考核、奖惩兑现机制,通过机制的建立与实行,做到工作有布置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反馈、有反馈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奖惩。机制的建立,要以人为本,以激发工作热情为出发点,对工作的完成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目前的工作距离精细化管理还很遥远,我们今后将在这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工作的落实方面要做到严格考核,严格督查,及时考核,及时反馈。另外,我们将在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工作的布置,二是方案的制订与落实。工作的布置,做到以书面形式,每月进行一次详细布置,内容包括任务项目、责任人、完成时间、具体要求等,本月要完成的工作计划发放到每个相关人手中,并张贴在教师办公室醒目处,进行随时提醒、督促。对工作实行过程性督促,每周例会,各人对负责的工作进行汇报、督办,对完成工作的结果要以书面形式拿出来。方案的制订与落实是搞好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每项活动都要求制订方案,方案要详细具体,要把整个环节考虑周全,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要分配到相关责任人,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北京教育学院曹新美教授的做幸福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是使理解到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培养出在今天能够享受幸福的学习生活,在明天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学生。现代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所以学校在管理中要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教师自己应先成为幸福的人,一要善待自己,自觉执行“”,积极适度休闲,做一个身心和谐、健康的人;二要善待学生。教育家塞里格曼说:“培养孩子不是更多的修正他们的错误,而是识别和培养他们最强的品质,帮他们发现使他们生活得最好的力量。”三要善待同仁,开辟一方适宜生存发展的乐土。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群而不党。

北京教育学院马宪平书记关于校长的使命与责任的精彩讲解使我认识到校长的使命是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校长要对教育本质有更深刻认识。校长管理学校的最高境界是用心管理学校。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赵学勤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让我们体会到要有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评价要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展示个性潜能,关注学生认知和非认知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中央教科所的韩立福教授的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把我们引入了深深的思考,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他的问题导学三部曲;一放、二扶、三退、四隐;展、思、论、评、演、记、展讲六字诀;教师的形、身、心、神转型等高招我得慢慢吸收。

何光峰教授的课堂观察很亲民,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改善。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整个观察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课堂观察将课堂中连续性的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一个个复杂的情景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每个老师记录其中的一部分,课后汇总分析,这样使听课不再辛苦,评课不再迷茫。我喜欢上了课堂观察。准备下学期在学校实践中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幽默诙谐的郑克强教授让我深深理解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让我深深理解了全体教师应该立即学习三中全会。记住8、16、60。记住顶天立地。北京14中的王建宗校长教会了我们怎样培养上“好课”的优秀教师。教育的均衡、公平主要落实在质量上,质量的保证重心在教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把知识还原成生活,让学生亲近生活,走进生活。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让听评课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带领我们走进课堂,听评课是学校日常教学最普通,又最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指导未来工作改进和发展的方向,带着思考听课,课后有理念引领。

北师大刘坚教授的连续追问,唤起了我们的对教育高热情,唤醒了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本质的思考,为了孩子终身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基。海淀区进修学校罗滨校长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规划与实施的一连串问题使我们对校本研修感性上认识,理念上提升。讲了些什么,研究什么;讲得怎么样,怎样研究。发人深省。走进府学胡同小学,见识了一所具有中国文化情怀,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府圣殿,是一所有将近八百年建校历史的保留孔庙建筑的现代学校。感受到了博学与文的课堂文化,感受到了“爱国、向善、崇礼、尚学”的校训。

总之,生命是长期累积的过程。此次培训十天头脑风暴,紧张充实,给力。研讨、交流、论坛、考察,在专注的聆听中我们感悟,思考。是一次启迪智慧、洗荡心灵、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我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学校实践下去,坚持下来,则能够对自己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极大推动。我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农村小班化教学管理,为农村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梦工厂,而不是考试知识的加工厂。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教学方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222-02

1 澳大利亚21世纪职业教育的体系特点

1.1 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建立起政府、企业、行业和个人间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使职业教育经费总额逐年增长。其中政府投入占60%,企业行业投入占30%,个人投资与学院自筹经费占10%。同时澳大利亚政府鼓励教育输出,吸引海外学生就读各级各类学校,对学校盈利部分实行免税政策。另外,澳大利亚政府全额投资建立了许多水准较高的实训基地,使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训练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从而保证TAFE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完整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建立了相当完整的职业培训体系,每年为各行业150万以上的劳动人口提供各类培训,用于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即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有力补充,澳大利亚还有许多社区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和私立学校。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主要承担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培训,社区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主要承担员工培训、失业人员短期培训和其他较低层次的培训任务。私立学校自筹经费,以市场为依托,靠竞争来发展,不过它可以平等参与政府培训项目的招标,竞标成功也可获得政府的培训拨款。

1.3 与学历证书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澳大利亚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资格及认证框架、国家资格认可标准等,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能力认证系统。各州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培训机构都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培训考核,劳动者取得的资格也被各州各行业认可。这样既提高了培训质量,又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标准与能力考核标准是高度统一的,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标准统一,取得相同职业资格证书则表示劳动者具有相同能力;二是突出了能力要素,突出了现场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历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通,国家建立了与学历证书相衔接的、各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1.4 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订的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各行业和社区的需要,TAFE学院联合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设置了多种灵活的正式与短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以满足各行业的人才需求。可供选择的不同程度的文凭课程、证书课程和短期课程高达1000多种。为了确保培养的学生能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澳大利亚政府严格规范对课程设置的审批管理。TAFE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体系标准。课程模块要根据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能力标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以及企业团体提供的课程需求信息和就业市场反馈信息来决定。

1.5 全国联网的就业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业行业关系协会、家庭以及社区服务协会等提出总的就业指导思想和工作计划,各州政府的相应协会根据其总的思想,制定所管辖范围内的就业计划;对联邦政府就业政策中不适合本辖区的条款进行修订,同时在分析研究所辖地区行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就业计划和项目。全国就业服务网(Job Network)有效地建立起行业部门与求职者之间的联系,利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作网点,以及互联网和电话网等多种网络信息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免费的就业服务系统。使求职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迅速获得他所需要的就业和培训信息。

2 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2.1 采取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来支持和扩大学校职业教育培训,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2 企业、行业应加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合作参与力度

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要在各个层面上与行业委员会、企业等建立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国家应该设立职业教育培训管理局,负责协调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关系。并设立咨询委员会,为政府提供企业的需求信息,同时把政府的政策下达给企业。为了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企业可以为学徒支付较低的工资,其他的保险、福利、培训费等由政府支付。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学徒的工作表现,来考察未来的员工,这样有利于企业招收到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员工。同时我国要加强立法,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和政策,加以引导和规范,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鼓励行业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来,吸纳社会优良资源,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3 建立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作为职业资历、学分转换的主要参照,并为各类教育提供灵活的衔接方式・由于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缺乏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因此必须改革国家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同时,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制,制定学分互认制度,架起职业院校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

2.4 产学研合作教育

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所,参与实训指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最重要的是,让企业积极参与专业设置,实训室安排、考核评估等教学活动,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第5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一、注重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指导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美国教育行政管理实行分权制,各州教育管理机构或州内教育机构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美国高校教育实习在基本设置上呈现诸多差异。但是,经过分析发现,美国高校如UW-Madison、VU-PC等均注重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指导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见表2)。UW-Madison初等教育专业培养学前班至八年级(P-8)教师。延续该校教育学院注重教育实践的传统,初等教育专业设置四门预备实习课程及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实习课程I为社区实习,每周四小时,通常将学生安排于日托中心、社区中心参与课外活动及辅导活动等;实习课程II-IV为校本实习,为期九周,每周进行三个半天,学生在中小学进行观察及小组指导,结合各学期教学法课程教授语文(367)、数学/艺术(373)、社会研究/科学(440)学科内容。第五学期为18~20周的全日制教育实习,分为三个阶段[4]:了解阶段,实习教师进行课堂观察,与指导教师讨论并确定实习工作任务,参与部分课堂活动;参与阶段,实习教师完成从观察、协助到开展小组教学再到承担少量课程教学责任的过渡;独立教学阶段,实习教师作为主导教师负责全部课程及单元的教学任务。在此期间,实习教师需参加每周一次的研讨会,按照要求完成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录像、进行个别儿童的案例研究、组织对教育问题的讨论或开展行动研究等多种类型的任务。VU-PC初等教育专业培养幼儿园至六年级(K-6)教师。与UW-Madison相似,该校初等教育专业在进行教育实习前,需完成三门预备实习课程。其中,EDUC2216于大二学年春季学期在不同的学校进行,旨在提供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EDUC2210于大三学年秋季学期在不同学校、年级及教育情境中进行,旨在帮助学生整合、应用社会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所学教学技能;EDUC2250则于大四秋学期将学生安排到当地一所学校中,为其提供课堂观察、课程规划与实施以及有指导的反思性实践机会,旨在帮助学生整合、应用数学与科学方法论课程中所学教学技能。[5]由此可见,上述两所高校在课程整体结构的设计上均采用“多级预备实习课程+教育实习”的模式,并以学分的形式对教育实习之前的多门实习课程以及教育实习期间的研讨会课程给予保障。通过前期3至4个学期的预备实习课程,实习教师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定期、规律性地开展见习活动,既可以发挥理论指导与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又为后期的全日制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二、明确划分参与人员的职责范围,积极构建教研共同体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6]而实习教师兼具“学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其专业发展是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相促进的结果,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及所需指导与支持均有所不同。美国高校明确划分实习参与人员的职责范围,积极构建教研共同体,为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MSU初等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幼儿园至五年级(K-5)全部学科及六至八年级(6~8)特定学科教学知识及技能的教师,实行五年制培养模式。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学士学位课程规定的教育见习任务后,需于第五学年完成秋季、春季两个学期的教育实习以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实习期间,该校注重教学、研究共同体的构建,在初始阶段便提出将此作为中心任务,以为实习教师提供全面指导。除研讨会外,该校开设“专业角色与教学实践”及“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两门实习同步课程,以帮助实习教师回顾、拓展所学知识、将其应用于当前的教育实践,并基于标准进行课程规划教学、开展反思型教学实践与评价。这意味着实习教师将在实习学校及大学指导教师、课程教师三方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实习:中小学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共同决定、规划,开展合作教学或为其主导教学、教学反思提供帮助;课程教师按照课程安排及时提供课时和单元计划反馈,向实习生及指导教师提供基于标准的学科实践信息及当地教学资源建议,向大学指导教师及实习生提供现场实践时间的使用建议;大学指导教师负责组织研讨会,帮助实习生反思其当前经历并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实习生教学观摩并就课程的组织及教学进行后续会议,帮助实习生建立并完善档案袋,于实习学年结束时,与中小学指导教师为每个实习生准备退出性表现描述,并参加最终的实习生会议。UG初等教育专业(EarlyChildhoodEducation)旨在培养学前班至五年级(P-5)教师。该校重视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大学督导、实习教师三方的共同合作。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承担主要指导责任,帮助实习教师明确工作职责、开展教学观察与评估、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参加不同年级或科目的学习活动,鼓励实习教师观察并参与课外或社区活动、结合个人兴趣制定实习计划、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而大学督导则作为学院与实习学校的主要联络人,负责实习教师培训的主体工作,为指导教师或实习教师提供教育实习相关信息,视察实习教师工作并帮助其开展教学行为分析,组织研讨会就实习教师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出具体建议,参加指导教师与实习教师会议,基于实习教师课堂表现、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报告、评估表、研讨会参与情况等因素进行教育实习成绩评定,与实习学校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共同帮助实习教师实现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为实习教师提供最大发展机会。

三、基于规范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多元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以本校教师教育标准为依据,MSU、UW-Madison两所大学均采用标准化终结性评价方式进行实习成绩评定。MSU初等教育专业实习成绩评定重点强调以下四项标准:(1)作为专业人员在学校开展工作与学习;(2)了解并进行学科教学;(3)以恰当方式接近学生、开展工作;(4)组织并管理课堂研究共同体。而UW-Madison初等教育专业则通过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基于实习教师实习表现,采用四点评价法,依据教师教育标准逐项进行量化等级评定,更具操作性。但除进行标准化终结性评价外,MSU、UW-Madison初等教育专业均注重建立规范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发挥多元形成性评价在促进实习生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MSU初等教育专业实习期间:(1)实习生与指导教师、现场教师或课程教师共同制定沟通交流计划,保持密切联系;(2)将建立实习生档案袋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并不断收集多种类型的实习材料加以完善;(3)举行五次实习教师、指导老师及现场教师三方会议,包括学年初始的首次会议及各学期期中、期末评估会议;(4)评估会议结束后,实习教师依据MSU项目标准及课程教师、现场教师的指导意见制定或修改个人专业学习计划,对下一阶段教育实习的开展提供指导;(5)实习结束时,指导教师及现场教师均会为实习生填写退出性表现评述。UW-Madison初等教育专业实习期间:(1)实习教师与其合作教师定期举行会面;(2)补充、完善电子档案,记录实习教师依据标准所取得的进展;(3)大学督导至少进行四次观察访问,进行书面评估并计入学生永久档案;(4)期中、期末举行三方正式评估会议,对实习教师进行评估,制定下半学期行动计划;(5)学期结束时,合作教师及大学督导共同评定实习成绩,并向项目主任出具教学认证推荐;(6)实习学期结束时,各实习教师将借助档案袋中的证明材料,就其如何提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促进社会公平进行30分钟(包括讨论)的展示,对自身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反思。二者均通过定期进行交流、定期召开评估会议、建立实习档案袋等方式将单独的外部检测转变为个人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标准化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

四、对我国教育实习改革的建议

作为历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教育实习制度经过多年实践逐步趋于完善。对美国高校教育实习特色及成功经验进行解析,可为我国教育实习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建立校级教师教育标准,关注实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若教育实习在社会对新型教师需求及实习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等方面关照不足,会导致整个教育实习过程在没有目标指引、监控及评价的状况下被迫卷入实习学校的秩序和轨道之中,使得教育实习诸多价值、功能被搁浅于形式之上,引发教育实习质量的下降。”[9]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与“育人为本”“终身学习”相提并论。一方面,如何依据国家规定及指导文件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教育标准值得深入探究。另一方面,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理念、知识、能力三个维度,高校在完善教育实习目标的过程中应关注实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需求,注重体现理念、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理念指导、促进知识及能力的发展,并在知识及能力的发展中丰富理念的内涵。

(二)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系,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首先,美国高校将教育实习研讨会作为一门课程,对其所占学分及时间设置均作出明确规定,为实习生定期开展有指导的实践反思提供制度保障,值得借鉴。其次,在保证必要实习时间的前提下,除研讨会课程外,我国高校也可尝试开设一门实习同步课程(如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法律课程等),定期于实习学校举行,由大学专职教师结合实习进展进行授课,旨在通过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节省人力资本,实习理论课程教师无需驻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几所实习学校中循回授课。此时,实习生将在大学、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实习课程教师三者全方位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实践(见图1)。在理论课程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反思,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并拓展教育理论课程知识,有助于实习生密切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之间的联系,在二者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借鉴专业发展学校的成功经验,发挥教研共同体的积极作用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是大学的教育学院与附近地区的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资的一种公立学校,其实习教师有一年时间作为研究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参加各种研讨活动、交流自己教育工作的得失、咨询教育实践问题解决的方式、聆听在职教师的教育智慧。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高校在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改善实习条件的同时,应当将平等、互利的教研共同体作为大学教育学院与附近地区中小学开展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师资的一种方式,给予大力支持。通过教研共同体使大学及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沟通、对话、合作和研究的过程中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意味着实习生可与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实习工作计划、团队合作规范等内容从协商、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为其成长为反思型、专家型教师创造条件。

第6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校长 提高培训 师资队伍 干训质量

校长提高培训是在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以继续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和任职能力为目标,以知识更新补缺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等的再培训、再提高,因而,它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知识补偿性教育相比,更注重于针对性、研究性与实效性。

按照教育部要求,专题培训是校长提高培训的基本形式,其培训方法也应由过去的理论学习、案例教学为主向研讨交流、科研实践为主转变。根据这个前提和成人教育的特点,福州教育学院在干训教学环节的管理上,抓紧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注重教学质量管理。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领导认识到,在各种教学条件毕备的情况下,有选择地让高素质的教师上讲台是保证校长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证。而要建设好师资队伍,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福州教育学院是一所地市级成人高校,与其他兄弟院校一样,也存在着专职教师短缺的问题。学院干训处现有四位同志,而一年之中最多的要办6个班次。院长及干训处的同志都担任讲课任务,也无法满足培训发展的需要。而同时,福州教育学院地处省会城市,有众多的省、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和达标中学可供依托,这是优势,更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师资资源。因此,在干训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坚持采用“专、兼、聘三结合”的办法,即干训处的同志在做好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尽可能登台授课,此为“专”;学院中所有的教师,包括书记、院长在内的领导,尽全力对干训班予以支持,只要有需要,就尽心尽力备好课,上讲台,此为“兼”;此外,还要依托众多的社科机构、兄弟院校、达标中学、特色学校,聘请高素质、高水平、高职称的教师,共同努力,完成培训计划,此为“聘”。事实上,我院在校长提高培训中,外聘教师达20人,均为副教授或中学高级教师以上职称,绝大部分是名教授、名专家、名校长。这些教师都来自教科研的前沿或学校管理的第一线,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讲授,往往能够现身说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所以深受学员的欢迎与好评。至今,我院基本上已经造就了一个有30余人,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专、兼、聘三结合”的干训师资库。

除此之外,为了使校长提高培训班的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并能运用于实际,我院还高度重视教学创新,创设氛围,创造条件,放手让每一位学员既当学生,又当“先生”。无论哪一位校长,只要他在学校管理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做法、新见地、新成就,就尽可能安排上台讲演,抛砖引玉,引发讨论、质疑、问难、争论、研讨,努力做到“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官兵互教,共同进步”。

二、注重干训质量管理

在抓紧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干训处在校长提高培训中,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力求通过下述七个结合,努力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提高培训教学创新的新模式。

(一)讲授辅导与预习反馈相结合

校长提高培训教学上的主要矛盾是时间紧、专题多、涉及面广。教学中如果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施教、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从学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全部已经参加过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都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过教育理论和学校管理科学,在提高培训班上再泛泛地讲授实属没有必要。再者,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在提高班内强调运用学员预习反馈与教师讲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明确要求学员按照课程进度预习教材,在预习中联系实际提出疑难问题,交干训处汇总整理后反馈给任课教师,或从中选择那些与学校管理实际联系密切的重点、难点、热点、亮点问题,作为选题安排专题讲座辅导,对其他部分则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员自学或研讨去解决问题。这样,无形中学员也参与了教师备课,从而加强了教学针对性,也发挥了学员预习的主动性,更使教师得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解惑专长,教学相长,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讲授辅导与自学指导相结合

自学是讲授辅导的基础与前提。在教师讲授辅导前学员自学是一种必要的学习准备,在教师讲授辅导后学员自学则是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扩展和深化。为了使学员的自学不流于形式,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加强对学员自学的指导,如根据需要编发自学提纲、给学员确定参考书目,提出自学要求等等,干训处还专门为每一位学员配发了自学专用笔记本,要求学员做好自学笔记,并在适当的时候统一收缴检查,或组织自学交流座谈会,交流自学心得体会,提出疑难问题共作研讨,以此来检查落实学员的自学内容、进度,保证自学效果。

(三)讲授辅导与研讨交流相结合

校长提高培训班的学员一般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研讨能力。因此,干训处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任课教师讲授时不必面面俱到,对知识性、常识性的内容基本上可以不讲,只精选某些重点章节,以研究性分析为主,作示范性学习辅导,而对专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则更多地组织学员合作学习、研讨交流。实践表明,那些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内容,不但非常适合于师生间的研讨交流,从而调动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使教师深受启发,收集到实践中的好案例,学习到学员的好经验,真正起到教学相长,智能互补的作用。

为了保证研讨的质量,使研讨成为教学辅导必要的延伸和补充,要实实在在地让学员在研讨中针对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我们在每次研讨实施前,都事先与学员一道,结合教研专题,明确研讨目的,确定研讨范围,提出研讨题目,并要求学员事先准备好发言提纲。研讨时有关教师分头下组,与班干部、小组长一道做好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体作用。要求人人发言,并作好记录。教师则指导学员将研讨中提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对多位学员感到困惑的问题,还在教师集备会上提出,集思广益,统一意见后再由任课教师到班上作小结,进行解惑。这样,就使得每一次研讨都能做到中心明确、气氛热烈、内容深入。

(四)讲授辅导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

地市教育学院开展校长提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而引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正可弥补这方面的欠缺。为此,学院建起了校长培训专用多媒体教室,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从此,任课教师的授课提纲和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等声像资料均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既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状况,又活跃了教学气氛。师生之间还可互动,合作学习,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总之,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校长提高培训中实现信息沟通、双向交流、增大教学密度、增加辅导信息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使课堂讨论质疑答疑、释疑辩疑成为可能。

(五)讲授辅导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提高培训与任职资格培训的不一样,还表现在学员的教育科研意识与课题研究水平的提高与否。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又正是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最薄弱的一环。因此,干训处非常重视在班级营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氛围。每期学员一报到,就要求他们自报科研选题,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学习、去思考,然后在《教育科研专题》讲授结束后,布置作业要求人人完成《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练习,交教师审阅并讲评;学员再结合课程内容学习的延伸,修改调整选题,确定课题后再写《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并请教师给予指导;结业前夕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整改方案》或学术论文,最后参加论文答辩。这一过程贯穿提高培训的全过程,使学员紧紧围绕着自己的研究范围学习、思考、分析、交流,从而保证了培训班的科研气氛,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六)讲授辅导与考察调研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依然是教育部提出的校长提高培训的指导原则。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除了要组织好班级授课以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员进行实地考察、下校诊断、现场咨询、易校挂职。现实的典型、鲜活的经验、明显的特色、强烈的对比,有形的示范无一不给身临其境的学员以深刻的启发、教益。为此,必须在理论讲授之后很好地抓紧考察调研这一环节。

为了使校长提高培训的“教育管理实践课”上得更直观、更形象,切切实实收到实效,干训处在市县(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动态筛选出十所左右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校长提高培训班教育管理实践的基地校,归其特色,分别有:培养青年教师,建立激励机制,领导班子建设,目标量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等,各具不同的办学特色。

干训处在每次组织学员下校调研考察之前都制定出计划,确定考察调研内容并印发提纲,考察调研中引导学员认真学习,考察调研结束要求学员各自写出考察报告(调研报告、诊断报告),并对照本单位实际,找出差距,制定出整改措施与方案,以备回原校工作时施行。

(七)理论考核与训后跟踪考核相结合

考核是检查学员学习成效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校长提高培训是在学员已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更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过程,又是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所以,这种培训不单纯只是指导学员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指导学员学会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增长领导能力。因此,校长提高培训的考核应从理论与能力两方面进行。

理论考核从时间上分为平时与结业两个部分,平时在一个专题或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由任课教师根据学员所学内容拟定数道思考题目,临考时由干训处指定其中的1―3道题目进行开卷作业;结业考试则以撰写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实验报告、诊断报告、整改方案等的形式出现,要求人人有成果。从形式上,又分为笔试与口试两种,笔试如上所述,口试则又分为小组研讨发言与班级校长论坛,同样要求人人过关,一则培养学员“说”的能力,二则可以反映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题目有观点的鉴别、案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教育措施的选择诸方面,以求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员的学识水平与诸方面的能力。

在结业论文缴交以后,紧接着的是进行论文答辩,我们先将学员所撰论文按照选题分作3―5个专题,打破班级小组的建制,按专题分小组研讨。每一位学员的论文先在小组宣读,由教师与组员进行评头论足,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共同讨论,形成意见,然后分头修改。在定稿的基础上,各专题小组分别推选2―3篇有代表性且质量较高的论文复印数份上交干训处转交主问教师评阅,并拟定需答辩的问题。然后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按专题展开答辩。答辩者为辩手,其余同专题的学员均为自由人。每篇论文均经过紧张而热烈的答辩程序,最后由评议团写下评议意见与成绩,答辩才算结束。

第7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教育评价 资料收集 评价资料处理 教育研究 收集方法

教育评价是评定教育价值的过程,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就包含在整个过程之中,教育评价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评价信息的处理阶段、评价结果反馈阶段。下面对四个阶段作简要介绍。

一、评价准备阶段

教育评价的准备阶段主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成立评价组织,确定参加评价的组成人员。

二是是确立该方面的评价标准。

三是制定评价方案,确定评价方法。

二、评价实施阶段

一是要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数量。

二是要全面收集信息。

三是收集的信息要有代表性。

三、收集评价信息的常见方法:

(一)观察法

(二)文献法

(三)调查法

(四)统计法

(五)行为研究法

(六)历史研究法

(七)比较法

(八)分析法

(九)实验法

(十)个案研究法

四、评价信息处理阶段

评价信息处理阶段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评价信息汇总,形成综合评价结论。

用数学方法综合成评价结果。定量处理评价信息的技术主要有:

(一)信息测量技术。

(二)信息统计技术。

(三)模糊数学技术。

二是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

对评价结果的解释通常可以有定量解释,即用分数、等级来解释;定性解释,即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解释;定性定量结合的解释。

五、评价结果反馈阶段

教育评价结果的反馈是指评价者将收集来的评价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判斯而形成的结论,返回到评价对象手里。评价结果反馈是评价部门有效调控评价对象的重要手段,它影响和激励着教育的发展。对于评价对象来说,可以通过评价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目标,修正工作计划,改进工作方法。

进行反馈时,可以直接反馈给教育评价对象,这是主要的反馈。一般来说。评价组织在评价结束后还要将评价结论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以便作为决策依据。有些项目的评价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方式公布。

反馈可以采取口头传达和书面送达两种方式。由于口头传达缺乏严肃性和正规性,所以,一般都采取书面送达评价报告的方式进行反馈。

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对于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最有效的途径。它们充分的揭示了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科学的各个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是一项探索、揭示教育运动、教育现象本质与规律的活动。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可以分成两种:一是以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各门学科为基本研究范围,就是所谓的基础研究;二是以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存在的问题为最基本研究对象,就是所谓的应用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的一些特点:(1)控制情景。(2)排除无关的因素。(4)反复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3)实验的结果可以有精确的数据记载,其所表示的准确性,其结果都是一致的。

(二)经验总结法

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法,对实验程序的要求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科学实验研究课题与研究对象。(2)广泛搜集查阅资料、制定实验计划。(3)全面收集实验有关依据材料材料。(4)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概括事实材料。(5)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三)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教育科研人员为了深入了解教育现状,也是为了更准确的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采取的系统的教育科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汇总。这种科研方法是通过对原始材料或者是对原始现象的观察,研究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促成对教育科学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很广泛,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研究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和调查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康万栋.素质教育研究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2,(12).

[2]朱怡青.创新教育:21世纪的呼唤[J]二.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8).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启中平的“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一文(《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14一17页),作者理解“科学的方式”为“统计与测量、实验与试验等科学方法”,而“人文的方式”等同于“体验、感觉、直觉与思辨等方式”。

第8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家长学校;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指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幼儿园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形成, 幼儿园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育, 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如何使幼儿获得最大的发展, 如何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信任, 都成为幼儿园当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对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 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为此,我园十分重视家长工作,重视家园沟通,始终坚持 “启蒙明天,播种未来,涂人生最佳底色,创幼教优异成绩”的办园理念,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家长学校工作。现就本园的家长学校工作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制订家长学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家长学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管理制度的保证。为了使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家长学校的性质、任务有明确的认识, 做到目的明、任务清、效果好, 我们先后制定了《家长教育规范》《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等规章制度,各项制度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

二、成立校务委员会

为了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管理, 成立了由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保教主任、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后勤组代表等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其中园长任校长, 负责组织、召集、开展活动等工作。如召集校务委员会成员开会,安排教学内容, 组织各项活动, 聘请教师等。家长委员会代表根据家长的需求, 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提出建议, 并及时反馈家长的意见和协助活动经费的筹措等。教师代表根据当前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向家长学校提出意见、建议, 并督促各班老师做好本班幼儿家长出缺席情况的记录。[1]后勤代表为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做好经费的筹集、使用等财务工作。校务委员会成立后, 根据“章程” 制订工作计划,并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以保证教学内容有序地进行,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

三、管理到位,活动落实

1.制订计划

每学年初,我们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幼儿园实际每学期均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确定工作方向和活动方案,拟订并印发《家长学校培训登记表》、《家长行为规范》等,并通过各班开家长会把幼儿园当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家长学校需开展的各项活动内容,传达给家长。

2.加强指导

采取集中学习、分散学习、交流、家教知识测试等活动方式,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作了书面记录。家长学校的成功举办,一方面我们得到各级各部门及家长的关心、支持,另一方面幼儿园不但关心、重视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组织和领导,更重要的是幼儿园在每一期家长学校的工作中做到了“五落实”。即:(1)办班和教学时间落实。确定具体日程,并按日程表进行教学;(2)教学地点落实。(3)办班计划和授课内容落实。授课教师根据要求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知识性、指导性、实用性。(4)培训对象落实。每学年我们都把小班新生的家长作为培训重点,孩子入学,家长也随之入学,中班的家长则采取分班办学和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5)授课教师落实。幼儿园领导小组邀请市幼教专家、教子有方及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家长代表参与授课,高级教师为家长学校培训班的班主任兼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各班孩子家长的学习指导、考勤记录、组织讨论、检测、总结等工作。

3.特色管理

为不断深化家教工作,我园注意收集有关的家教资料,并汇编成册,成为自己的教材。同时定期向家长下发培训材料,介绍家教知识和经验,为家长学习家教理论,提高家教水平 提供了平台。幼儿园还要求班主任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经常到孩子家中进行家访并通过电话、QQ等方式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以便及时教育引导孩子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确保经费正常使用

为使家长学校能正常进行活动, 支付讲课费和奖励金, 需筹措一定的经费。经费筹集后, 由校务委员会讨论使用的办法, 做到经费来源明、账目清, 最后由校务委员会审核向家长公布。

五、检查反馈,进行总结奖励

总结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我园的家长学校采用定期向家长分发问卷、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 既总结前期工作, 又为下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2]为了激励家长参加学习, 家长学校建立考核、奖励制度, 一般一年考核奖励一次, 对考核成绩优秀、出席率高、教育子女有成效的家长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我园的家长学校自成立以来,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家长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 认识到对孩子要从小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这是家长应尽的责任。许多家长在观念上从培养孩子成为知识型的人才转变为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有的家长以前只重视对孩子进行知识灌输, 现在也重视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 不少家长还重视了对孩子的全面培养, 克服了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除此外,家长在学习中还接触到大量的家教案例,从其他成功家长那里借鉴到可学之处,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自己孩子教育问题,而且还提高了自身素质,提高了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我园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反映出所举办的讲座内容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使家长教育观念、教育意识有所增强。同时,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给我园家长学校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3]由此可见, 家长学校的成立对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和幼儿园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深深感到: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敞开心扉,将那些热心的家长请进来,真心实意与其交流,才能够和家长真正成为事业中的朋友、合作中的伙伴,而整合家园教育合力最有效手段正是家长学校,也是促进家长学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正科.浅析家长学校的现状及其对策[J].小学校长,2008(4).

第9篇:通识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 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Impl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arning System

ZHONG Zhibing[1], WAN Zhili[2], HE Zhifang[1]

([1]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Jiangxi China Traditional Medical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2]Nanchang Mental Hospital, Nanchang, Jiangxi 330002)

AbstractBy using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skills, combined with schools and social resources,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ork system engineering, construc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warn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oughts, reflect multiple preventive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use and 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emphasized, it is to create a safe campus important 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warning system

1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构

危机干预的对象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遭遇重大挫折的学生(恋爱的挫折、就业压力过大、重要考试失利、个人尊严严重受损等)、有严重的身体心理疾病的学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学生、生活上有严重困难学生,非常内向且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有重大丧失的学生(如丧亲、丢失重要东西、父母离婚等)等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

(1)组建危机干预组织体系,由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危机学生所在学院、校医院和保卫处的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组成。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其中的心理干预。对可能涉及人身伤害危机的学生,校医院及保卫处要协助参与干预。涉及身体疾病的学生,校医院要参与干预。对生活上有严重困难的学生,学工处贷款办要参与干预。

(2)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专门负责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危机评估和测量、危机干预实施策略的制定等工作。

(3)各学院心理保健部要建立健全危机学生的预警机制,建立相应学生档案,对其实施动态观察。危机学生的名单要上报学工处和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4)如果发现学生处于危机状态时,危机干预的程序如下:①保证危机个体的人身安全。视具体情况,保卫处和校医院要参与。②及时约谈危机个体。如果需要应该允许其社会支持成员(如父母、班主任、辅导员、同学、心理保健员等)的陪同。③对危机个体进行心理干预。步骤如下:让危机个体进行适度宣泄;对危机个体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对危机个体的情况初步评定与归因;为危机个体提供可能的危机应对方式;与危机个体共同协商制订应对危机的方法、计划;为危机个体尽可能提供不违背咨询原则的心理帮助;要求危机个体做出避免危机的相关承诺。④多渠道了解危机个体的全面情况。⑤召集心理卫生专家进行会诊协商,进行危机评估,确定危机等级并协商干预方案。⑥在各种社会支持成员的帮助下,对危机个体实施干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方案。⑦危机干预后的效果观察与巩固。

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

2.1 面对灾害相关部门启动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地震给地震灾区的学生们带来了特大的心理负担。在灾情发生的第二天校学工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联合启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并制定了工作计划。

2.2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及干预结果

(1)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及评估工具。心理危机干预以四川、重庆、陕西等地震周边地区来源学生作为对象进行筛选,实际发放心理危机评估问卷355份,收回问卷355份。以SCL-90、SAS、SDS三个量表作为心理危机评估工具,以SCL-90的总分大于200分或SAS或SDS分别达到轻度焦虑和轻度抑郁标准以上即为心理干预对象,共59人,其余296人为不需干预对象。其中,SCL-90:危机干预对象(n = 59)211.12 ?40.32,无需干预对象(n = 296)161.63 ?29.07,t = 3.17**;SAS:危机干预对象(n = 59)42.03 ?18.24,无需干预对象(n = 296)36.57 ?14.09,t = 2.63*;SDS:危机干预对象(n = 59)45.56 ?12.78,无需干预对象(n = 296)39.96 ?7.97,t = 2.51*。

(2)心理危机干预形式多样、成效显著。①团体辅导:将59名干预对象按自愿原则分成4组,每组由1-2名心理老师组织团体辅导。辅导时将学生围成一圈,然后顺序倾诉,表达内心感受,引导观察主动捕捉信息,获得心理支持,认知重建等;②个别辅导:对于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团体辅导之后采取个别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③网络咨询:利用心理咨询中心网站进行网上咨询,专门开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为受灾害家庭的学生提供网络在线咨询,随时帮助他们解除困惑,走出危机。

(3)心理危机干预结果。从5月14日第一次心理危机干预后10天进行了第二次心理评估。第1次评估时有23人轻度心理问题、27人中度心理问题和9人重度心理问题,第2次评估时轻度46人、中度6人和重度1人。从结果来看,重度和中度心理问题的效果非常明显,而轻度的则仍多维持原来水平,这与这次地震持续时间长、余震不断、救援进展艰难等应激因素持续存在有关。一年之后再次这59名学生进行随访和测量,结果显示各项指标良好,说明他们基本上走出地震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阴影,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 结论

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目标按紧急程度可分为:一级――降低精神病发作的人数,或者降低因心理问题而退学或自杀的人数;二级――使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得到缓解或解决;三级――及时发现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帮助其解决;四级――正常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适应大学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处理学校危机事件时,应与学生家长、同学等人员优先沟通。学校应定期安排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的活动;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我们对于危机事件的认识要客观,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学校存在危机具有不可避免性。学校应本着预防为主、科学处理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采取科学有效地危机应付方案和办法,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L芸翁庀钅浚褐泄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管理工作评估方法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6AIP005003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与评价体系的实效性研究”成果之一(编号:XL1013)

参考文献

[1]邵灵红.论高校大学生“问题群体”的危机干预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8):150-151.

[2]邱观建.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S].光明日报,2005.7: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