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关键词: 智趣共生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已经注意到了课堂上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好处及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教学方式,让学生上课时感到十分新奇有趣,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很多小学语文课堂出现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不高的现象,许多学生虽然喜欢语文课,但仅仅觉得语文课有趣。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智趣共生问题,让学生不仅对语文课感兴趣,还可以学到真正的语文知识。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合理的情境是能够让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前教学准备时就需要注意课堂情境的准备工作。创设情境可以使用到多媒体设备,通过在课堂上采取为学生播放视频、幻灯片等方法,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材内容及应该学到的知识。在创设情境后,学生可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与教材的距离也得以拉近,学习兴趣达到较高程度。这时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传达知识,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兴趣最浓厚的时候接受教材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学生这时掌握的知识会更牢固。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林肯生前事迹,及当时美国社会对出身贫寒人民的歧视,通过一些纪录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国社会的歧视情况是多么严重。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林肯总统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竞选上议员及总统的。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后,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文章中林肯的宽容大度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对于教材含义的理解更容易。

二、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进行优势互补,往往能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知识漏洞可以进行很好的补充。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是实现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并且在讨论结束后让小组派出代表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以相应的点评。由于分组讨论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因此进行分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知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养成报的好习惯》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家中因为读报而发生的一些趣事,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些读报的好方法,及如何在生活中养成读报的习惯。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代表上讲台为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将一些读报的好习惯及好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在这种方法下,学生一方面会因为讨论对教材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由教材内容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学会读报方法及如何在生活中养成读报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课文展开的方式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选材十分有趣,因此可以采用发散方式进行智趣共生的课堂教学。通过对课文的展开,对教材内容的发散,学生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语文课更感兴趣。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明天,我们毕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六年学习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上及身边的趣事,学生由课文展开,对自己六年学生生活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其他学生分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未来生活展开畅想,为学生介绍一些中学学习生活经验。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对教材内容产生兴趣,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

四、智趣共生的小学课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智趣共生的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打造智趣共生课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智趣共生的课堂要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生成学生智慧,以智激趣,以趣启智,努力实现智与趣互相交融。

2.智趣共生的课堂要成为生成智慧的课堂。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增强教与学的互动生成,引领学生认识、辨别、顿悟,不断规整、发现、创新,逐步成长为智慧型少年。

3.智趣共生的课堂要成为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师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认知、理解、探索的兴趣,进而碰撞情感和思维的火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佟晓博.新课标视野下如何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J].学周刊C版,2013(12):139.

第2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一、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1、抓好纪律教育

一个班级能否正常的发展,纪律的好坏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开始我就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校规制订出适合本班实际的班级公约,使学生有规可循。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下基础。

2、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健康发展

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我不仅注重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且从多方面着手,力求使他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确立自信。在所举行的一对一互帮互助互学、成功心理培养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逐渐拥有了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理,养成了读书读报的好习惯。

3、鼓励竞争,共同进步

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我让班里的学生结为竞争伙伴,这个竞争伙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不断更替,当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又要重新选择一个有实力的竞争伙伴,所以他们在超越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和时间赛跑,和成绩赛跑的班训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及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上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以德育为主,重视养成教育。

常规管理是德育的重点,只有常规管理跟上去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养成教育工作,而习惯的养成也利于常规的建立。

1、勤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 耳濡目染。开学初,学生随手扔纸片、将水果皮在厕所乱扔的不良习惯很普遍,我只是躬身一一捡起,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从此,教室地面开始逐渐清洁起来。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比如随手排一排桌椅;放学随手关上一扇窗;学生生病了递一杯热水……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第3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一、错误生成美丽

雨果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犯错有时真的不好,会贻误时机,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但是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何况初始学习的孩子们呢?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让他们感觉犯错不可怕,反而使他们在错误中生成智慧,追求卓越,

平时的生字教学,我基本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请小老师教大家识记。记得在教学 “制”的时候,民主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由于“制”左边一半无法用读音表示,只能请孩子书空记忆,左边部分的笔顺是难点。当我范写完毕刚把手放下时,只见宸宸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得到允许后,他很有素养地说:“刚才周老师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 “什么错误?” 我心里咯噔一下。 “制左边的第四画应该先写中间一竖,再写下面的‘竖’、‘横折钩’。”幸亏课前已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了,我已是心中有数,于是示意学生拿起语文书,微笑着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请教这位不开口的老师。”学生一看,顿时明白了原来出错的是宸宸。再看他,脸上泛起了一丝惭愧,更有太多的无辜:怎么错的反而是我了呢?我真诚地对他笑了笑:“没事,多勇敢!会思考!能让大家把‘制’的笔顺记得更牢。来,伸出小手,再写一次!”孩子们乐意地举起小手,一笔一画地写起来。

莎士比亚说得真好:“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那我们就让错误变得不再可怕,而是变得美丽且有意义吧!

二、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同时体验了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了获得知识和方法的过程。”我对这个观点是感同身受的。这学期,结合“三会”课题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绝大部分的孩子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一小部分学困生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例如,我上《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篇独立阅读课文,课前明确让同学们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上台做小老师。大家的交流很有见地,我稍作记录如下:有同学抓住设问句展开教学,归纳每段大意;有同学抓住比喻句、反问句,强调报纸魔力之大;有同学抓住“惊天动地的新闻”“回肠荡气的故事”“形形的消息”等结构相同的短语,体会世界变化之快,社会发展之快,从而突出报纸上令人着迷的东西之多;有同学抓住数据对比,突出社会信息量的增大,强调报纸内容的丰富;更有同学还和大家进行了互动,调查同学们最近阅读了什么报纸,有哪些新闻和大家分享?然后强调读报意义和呼吁大家从小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最后还给同学们推荐了两份报纸――《人民日报》《科学周刊》……不试不知道,一试还真让我对孩子们刮目相看!上台和大家分享的孩子们讲到了我备课中所有的知识点、训练点。实践证明,教师的“懒惰”实际是放手和引导,可以使孩子们更加会学、善学和乐学,使他们变得更加“智慧”。

三、学贵有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有了探究才会有创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诱导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

我在教学《世界真美呀!》一课时,孩子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有丰富情感的儿童。学习第一段时,孩子质疑:1、世界是有许多颜色的,蛋壳中的小鸡怎么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尽管,提问的孩子没有深入理解课文,问题似乎多余,可正好让其他孩子自己解答,是语言实践的好机会。2、我们孩子都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而母鸡怎么只会生蛋,还要孵鸡蛋,才能孵出小鸡呢?我是这样处理的:这可是一个高深的问题哦,推荐大家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只要坚持多看课外书,一定会变成一个小博士的!

又如在教学《奶奶的白发》一课时,文中“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的感悟理解是个难点。引导孩子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一脸的疑惑,装作不懂其中的意思,请孩子们谈谈体会。一开始,他们一知半解或者云里雾里、答非所问;我也不紧不慢,表示自己越听越不明白了,还用上激将法说:这是一个难点,老师都不懂,也难怪你们读不懂。孩子不服气,于是我建议小组讨论。有的说:奶奶年纪大了,总会有白头发的,以后,我们年纪大了也会有的;有的说:爸爸小的时候,也问过这个问题……终于,我听见了激动的喧哗声,快步走上前急急地问:有新发现吗?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发言:“我觉得课文中的我和爸爸都很顽皮,让奶奶操心了,所以,奶奶的头发白了!”多么精到的见地,我感慨地连声夸赞:这个孩子真会读书!是呀,孩子的朗读感悟是教师无法用讲解来代替的呀!

第4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

外书报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三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第l页图面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朗读课文的?

二、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让学生明白朗读姿势的规范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垂直

眼睛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

三、模仿练习。相互评判

教师:

图中的小朋友在朗读课文时个个姿势正确,读得多专心,多投入呀!我们也和他们比试比试,怎么样?请大家学着他们的样子做做。(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姿势)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

2.其他同学给予评判。

(评判中,教师相机指出:朗读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四、集体训练

教师:从刚才同学的演练中,我们明白了朗读姿势的一些规范,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教师走下去进行指点、纠正。从班级中选出姿势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为其他同学作示范。)

五、指导学生学习朗读。

1.请两位学生朗读课文片断。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小评委。

2.指导学生进行评议。教师参与评议,并相机揭示朗读要领。

朗读要领:

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字字入目,句句过心;

正确,流利,有感情;

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同桌合作,相互评议,看是否达到要求。

4.学生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教师巡视,倾听,作指导。

六、听录音。激发朗读兴趣

播放一段精彩的朗读录音(最好是学生熟悉的人或班级学生的朗读),听完后,请学生谈谈听朗读录音的感想,教师相机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朗读的要求。刚才还听了别人优美的朗读,我相信,只要我们天天坚持练习朗读,自觉训练,你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提高,你的语文学习水平也会提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来进行比赛,看谁最勤于朗读,看谁的朗读水平提高最快。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引导学生说图意。

第一幅图:全班集体背诵。

第二幅图:老师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第三幅图:两个同学在互相背诵,一个同学在自己背诵。

第四幅图:一个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第五幅图:同桌相互背诵。

3.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

(1)教师提问:背诵时课文和文具盒怎样摆放?这些同学是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看着什么地方,神情怎样?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背诵时应做到:

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神情自然。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模仿练习,深化对要领的认识。

请一小组同学背诵一段课文,其他小组同学当评委。背诵后,引导学生从姿势、神情、熟练程度、感情等方面进行评议。

(5)全班学生模仿练习。

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4.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他们是怎么背诵的?

(明白这些同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图片背诵的。)

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一边看图,一边回忆书中的语言,边看边想边背。)

(出示挂图)我们也试着借助图片来背诵相应的课文。

5.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那么,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背诵呢?观察下边三幅小图,想想。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感受从而明白一些背诵的方法。

(背诵课文,可以在安静的地方,一个人边读边想,熟读成诵,或两三个好友合作,互相背诵,切磋记诵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熟记的课文从容自信地背诵给家长听,让家长检查背诵效果;还可以同桌相互合作,像右下方图中的小朋友一样,一个认真背诵,一个仔细倾听,相互指正。)

6.小结。

这一课我们通过看图学习,掌握了背诵正确的姿势、要领,了解背诵的形式,知道了背诵的许多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得多开心啊。)

阅读课外书一定有很多好处,一定让人感到很快乐!要不,他怎么那么开心呢!

你平时看课外书吗?有什么收获吗?

(请学生谈自己通过读课外书了解的知识,懂得的道理等。)

看来,多看书,真的好处多多。咱们再读两条名言,看看名人是怎么谈论读书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师小结:

多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对我们学写文章帮助很大呢!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2.看第二幅图,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读报的?你有什么想法?

(他们看报时专心致志,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知识和信息,也不会影响别的同学。)

3.观察第三幅图。

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你对课外阅读又了解了什么?

(当我们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可以去查阅一些资料,但是,在公共场合,要注意安静。)

4.小结。

第三幅图上,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是那么高兴;在阅览室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又是那么认真。书,一本好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所以我们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

1.从第一幅图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挑书——借书——看书。

3.观察第二幅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图上的小朋友正在津津有味地交流,一定是他们看到什么有趣、精彩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呢!)

4.小结。

阅读课外书报,勤于交流都是学习的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会使我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寻求知识,对今后的学有好处。

第5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一方面,可以借助语文课程中的阅读课堂,安排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名著、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描述来为学生构建有趣的阅读场景,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和动力。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读书,通过自己的示范,来引导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写读书笔记等,在全班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阅读习惯,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读书观,切实改变为读书而读书的功利读书观,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自觉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多动笔、多思考、多用心。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切实提高阅读成效。

二、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教授给学生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觉练习,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合理选择泛读与精读的方法,在阅读什么样的文章时需要泛读,在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时需要精读,要给予学生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而且要培养学生如何实施泛读和精读。具体来说,一是要教会学生略读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指泛读的方法,是按照学生在课内写作或学习上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二是教会学生们精读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报纸或文章的过程中,要采用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由表及里的阅读策略,而且要集中全部精力进行阅读。三是培养学生默读的方法,默读法意在引导学生们联系快速浏览的能力训练,可以达到利用较短的时间对大量信息进行获取的目标。

三、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力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学生在阅读一份读物之后,首先需要对阅读文本进行整体上把握,而且要学会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刻地反思和评说。阅读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不应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真正有效的阅读来说,必须要依靠学生全部的情感意向活动和态度,对书面语言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在阅读中的良好体验,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充足的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感。能让小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扩大阅读范围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讲授,更加需要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不仅仅需要在课堂内容进行阅读能力训练,也需要从课堂内容走向课堂外,实现一个开发的阅读课堂。举例来说,当我们学习了《我的战友》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英雄人物的资料,尝试为我们的英雄人物建立档案,这样就实现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社会实践中扩大阅读知识面,可以利用看电视、听广播等方式来拓展阅读渠道。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课文阅读资料,尤其是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精品的阅读资料。

第6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展需要的人才,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展开。新课程的核心就是要求学校教育要抛弃传统的仅仅追求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观念,要把课堂教学放到教育对象——学生身上,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关键学科,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尤为关键的。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事实上,在学生们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学校和孩子们的家长都是非常重视的,学校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专门安排了阅读课,很多家长也经常光顾书店,及时地为孩子搜集各类读书。但是,教师在进行着种种努力的过程中却经常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快提高,甚至是没有任何成效。那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因而培养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喜欢模仿教师的声调说话。教师可以在读书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可以范读经典篇目,领读重点语段。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可以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共编阅读小报等,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二)创设读书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大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搜集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教室四壁、学校橱窗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如“好读书,读好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大量的标语充斥着学生的视野,会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要及时赞同和肯定,如夸赞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为“小书迷”“小博士”“成语大王”等。作为教师要努力让学生轻松地阅读,不要让学生为了阅读任务而阅读,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地享受阅读的美,也就是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读书环境。

(三)活动激趣

教师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展示阅读成果的过程中,享受赞赏的目光,同时也达到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迪,互相学习的激励效果。如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读书笔记”“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课外综合阅读的气氛,养成了学生动脑筋阅读的好习惯。

二、指导阅读方法

要学生爱读书,更要会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好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一)课内外结合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例如,教学《果园机器人》前,我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积极发言。有的同学说:“我想发明一辆智能汽车,只要主人输入要去的地方,它就能安全地到达。这样我就能省下时间在车上看书。”有的同学说:“我想发明能指挥交通的机器人,只要这种机器人在马路上,就不会再有违章行驶的车辆,也不会出现堵车现象。”涌出各种奇思妙想。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阅读相关的文章,会使知识纵横沟通。

(二)教给学生“三读法”

选读法。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是对于一本书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时,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官,逐步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速读法。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指导阅读上,教师要求学生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语,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同时还可以阅读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裁剪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这样阅读才会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作为教师不但要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而且要教给学生如何筛选读物,要求学生选择思想健康,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课外读物。

(一)以教材为出发点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展阅读渠道,尽可能选择与所选用教材程度相当的,甚至略比教材浅显的内容,让学生基本上能读懂。如可以向学生推荐新美南吉的作品《狐狸阿权》《小狐狸买手套》《白蝴蝶》等。这样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二)利用网络查询适合孩子阅读的读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读物,如《宝葫芦》《童话大王》《木偶奇遇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等。这些书籍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进他们完美的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第7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能拓宽视野,挖掘智力,陶冶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这一点已被语文教师普遍认可。课外阅读要靠内驱力,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我认为要把我们的学生带进飘香的书屋,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始。

一、自由择读――激发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作文水平”上,把课外阅读“神圣化”“庄严化”,唯恐学生在娱乐性读书中影响思想进步,影响学习成绩。于是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要求明确,目标一致,学生完全按老师的意图,在规定的模式里读书,用一种要求、一种方法,去达到同一个目的。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这是对学生个性的摧残。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人的兴趣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有一项研究调查认为,对初期接触阅读的儿童来说,他们的阅读倾向于幻想性题材和故事情节中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等内容的故事,他们喜欢描述他人哀伤、痛苦的读物,喜欢节奏明快、富有刺激性的故事。所以,对刚接触书籍的儿童来说,让其自由择读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武侠小说、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通过半年的实践,我们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有《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神话故事》《安徒生童话》《名人故事》《寓言故事》等。阅读量较大的学生,主动请老师帮忙推荐书籍。教师对学生的自由择读应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因势利导――保持兴趣

由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在激起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为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并“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

1.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书籍

(1)根据小学生学习实际,推荐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育相结合,我注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课前推荐读物,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如教《》《在花山》等课文前,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书籍,使他们对名人、伟人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二,在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学之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教完《长城》《黄山奇石》等课文以后,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介绍祖国美好河山的文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深化,做到举一反三。

(2)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推荐读物

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因此必须选择适合他们个性的、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格林童话》《365夜故事》等。此外,还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数学、史地、天文等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2.教会阅读的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要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栏目、标题,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他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读思相结合

要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摘抄与圈点结合

学生可准备一本摘记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新问题、新知识,以便以后查阅,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在书上圈点批注,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三、展示成果――巩固兴趣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因此,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对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

1.比赛

可采用故事赛、朗诵赛、知识赛等形式。如我在班中推出“故事大王擂台赛”,每周评出一位故事大王,并授予自制的徽章,让其佩戴,为期一周。这样一来,评上的同学想保持,评不上的同学想争取,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召开“读书会”

每周用一节语文课,召开“读书会”。要求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及体会、收获。并评选出上台讲演最好的一位为下周“读书会”的会长,主持下周活动。

3.表演或游戏

形式有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或成语接龙等。

采用上述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阅读量大大增加,学生书读得越多,就越会读书,越喜欢读书,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第8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9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

二年级三班现有49名学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经过一年半的学校教育,学生们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常规表现、学习风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班干部队伍已经建立起来,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小学生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男生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个别学生缺乏主动性,书写有待于加强。

二、管理目标

1、继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4、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班干部分工明确,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5、健全和完善班级的科学管理制度,班规奖罚分明,落到实处。

三、管理措施

(一)常规教育方面

1、开学初的常规训练非常重要,要严格要求,违者必究,便学生尽快收心,恢复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温上学期制定的班规,对于校规也要条条落实。课堂、课间、上下学的纪律非常重要。

2、充分利用班队会及读书读报时间强调”三不一弯腰”等一日常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根据上学期班干部表现确定班干部分工。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班干部做工作记录,及时记在家校本上,每周一班会进行总结。教师根据总结完成每日的学生评价表,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3、利用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升旗结束后,对上周得流动红旗的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学校主题班队会安排开展相应的活动,继续开展综合实践研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4、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电视节目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板报的教育作用,根据每月教育宣传主题分组办出小报,开辟一块语文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收获;根据一月评价,将班级之星的照片粘贴在教室的显眼处。

(二)班级纪律方面

1、潜在班规,每日一语。

根据班级的纪律情况,写一句习惯儿歌,表现好的给予奖励。好习惯,天天有:星期一,礼貌日,早晨见面要问好,下午放学说再见,有礼貌,人人夸;星期二,排队日,下课排队要迅速,上下楼梯要安静,课间做操要用心;(班主任 )星期三,读书学习日,大声读书,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天天向上;星期四,卫生日,不丢垃圾,教室干净,热爱劳动,我们开心;星期五,友好相处日,不说脏话不打架,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同学情深,开心相伴。每天这样简短的一句话,每天早晨让他们齐读一次,孩子们就牢牢地记在心里面了。习惯儿歌的内容根据班级的纪律情况而定。

2、课堂纪律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如果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则将名字画哭脸在黑板上,表现好的同学则写在笑脸板上。

3、课间纪律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开展”跳绳、做游戏、踢毽子”等活动,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课间违纪,由班长、中队长记录,楼内不大叫、不跑跳、不打闹。

(三)卫生方面

1、个人卫生

每周一检查个人卫生,平时抽查,要求衣着整洁,桌屉干净,物品整齐,由劳动委员记录,表现情况记录在“卫生劳动”中。

2、班级卫生

每天下午分派值日生清扫,由劳动委员负责。设立卫生监督岗,由卫生委员负责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表扬加星,记录在“卫生劳动”中。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是不够的,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每个班干部都做工作记录,每周五班会总结,进行班干部工作评价,不能胜任的同学要进行调整,期末与优秀班干部挂钩。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家校结合,分类施教

1、经常主动找学生谈话,点出不足,提出希望,明确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对于学习和行为习惯落后的学生更要不定期谈心,尤其在抓住问题时。

2、对于学习后进生,每节课都要提问,作业中有错要单独进行辅导,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提高学习兴趣。

3、对于行为后进生,发现闪光点要大力表扬,树立信心,在教师和家长共同督促下改进。越是表现差的方面,越要让其引起重视,比如当班干部。

4、家校互动。

(1)电话联系。除了家长咨询外,要主动与家长联系,把孩子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2)面谈。基本不采用此方式。如实在需要,先上报教导处,再与各科教师沟通好,让家长来有所获。

5、其他方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