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才教案范文

口才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才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才教案

第1篇: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发展汉语・口语》 新版《实用视听华语》 语音 词汇 语法

一、语音的编写

在这两套教材第一册的开始部分都安排了零起点的语音教学,包括声母、韵母、声韵拼合、变调等。不同之处在于,《发展汉语・口语》将语音学习融入课文,而新版的《实用视听华语》将语音部分另置于课文之前,待学完语音后,才正式进入第一课的学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实用视听华语》在语音阶段伊始,就说明了“汉语方言”和“官方语言”的情况,并且概括了汉语言在语音方面的总体特点,这是大陆教材中应该补充的部分。

新版《实用视听华语》在语音部分与大陆地区口语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教材编写中同时使用了三种注音方法,分别是国语注音系统、台湾通用拉丁化拼音以及汉语拼音。

国语注音系统(或“注音字母”)是在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的,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共计40个字母。目前仍在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中国大陆地区自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后就不再使用这套注音系统。

台湾通用拉丁化拼音(或“通用拼音”)和汉语拼音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些不同。例如:汉语拼音中的zhi、chi、shi、ri、zi、ci、si后面的i,在通用拼音中使用ih,即zhih、chih、shih、rih、zih、cih、sih。

三种注音系统同时出现在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这一点上,台湾地区的汉语教材应该选择汉语拼音作为注音标准,顺应国际汉语学习的趋势,放弃其他注音形式。

二、词汇的编写

大陆地区的汉语水平考试将8822个基础词汇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其中甲级词汇(最基础词汇)1033个,乙级词汇2018个,丙级词汇2202个,丁级词汇3569个。台湾地区“华语测验推动委员会”在2008年公布了台师大国语教学中心张莉萍老师编撰的TOP词汇表,共计8000个词语,其中初级词汇1500个,中级词汇3500个,高级词汇3000个。海峡两岸汉语教材在词汇的编排上有各自不同的依据。

对比两套教材每课的平均词汇量后,我们发现《发展汉语・口语》基本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是每个级别下册书的词汇量相比于上册明显增加。新版《实用视听华语》在初级阶段每课的词汇量就保持在26-28个,对于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来说可能偏多。到了中级阶段,每课平均词汇量显著提升,达到40-46个。可见,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这一过程中,台湾地区的华语教学对于学生的词汇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词汇编写方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由于曾经地域和政治的隔绝,海峡两岸的通用语――汉语(台湾地区用“华语”)随着各自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差异,而作为反映社会生活最为直接的方式――词汇的差异尤其明显,比如:课室――教室、部落格――博客、凤梨――菠萝、数位相机――数码相机、网咖――网吧、塞特瓶――矿泉水瓶、班联会――学生会等等。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地的词汇会相互影响和交融,台湾地区的汉语教材可以在差异较大的词语后面标注大陆地区的通用说法,或在注解中指出。

三、语法的编写

口语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主,每课除了一定的主题和相应的词汇外,语法点的教授也是必需的。一部好的口语教材在语法方面应该做到:科学选择语法项目;合理编排语法项目。

《发展汉语・口语》以国家汉办颁布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为参考标准,在语法项目的选择、量的控制以及难点的处理上表现得较为合理。下面就以两套教材中的“比”字句为例进行对比。

《发展汉语・初级汉语(Ⅱ)》第十课中的三个“比”字句的例句都是来自对话课文中的原句,并没有另造新的句子。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初级阶段的学生应该注重模仿和反复练习。三个句子代表了“比”字句的三种结构,分别是“A比B+形容词”“A比B+形容词+补语”以及“A比B+形容词”的否定形式,这样的语法编排在量和难度上的掌控是较为合理的。课后第三题练习“替换词语说句子”中依然以这三个句子为基础,进行语素替换的训练,让学生牢牢掌握这三个“比”字句。第三个例句“坐什么车都没有骑车方便”更是突显出口语色彩,值得肯定。在随后的第十一课中,进一步给出了“比”字句的另一种否定形式“不如”,用到的句子还是第十课中的例句。

新版《实用视听华语》在“比”字句这一语法项目的编排上存在欠缺之处。首先,在教授“比”字句最基本的否定形式时,先出现“不”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作为否定词常隐含着主观上的情绪,这里应该先出现“没有”。其次,“比”字句的最基本式“今天比昨天冷”之后应该紧接“A比B+形容词+补语”,但是这一部分(“她比我矮五公分”)则出现在课文靠后的部分。另外,第二个结构(S1+(VO)+(V-得)+(不)+比+S2+(V-得)+SV,你说话比我说得快/你说话,说得比我快)太过复杂,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造成了认知负担,可以简化为“你说话比我快”。最后,下面的六个句子散漫无章,没有突出重点,既出现了“没有”也出现了“不”,在结构式中不曾出现的“A比B+更、还+形容词”也出现了。

以“比”字句这一语法项目的对比为例,可以看出《语法等级大纲》等参考标准对于口语教材编写的重要性。台湾地区的口语教材应该加快制定出规范的大纲标准,避免出现类似的不合理的语法编排问题。

第2篇: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3+2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实训条件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与高职、本科培养目标比较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通过四年理论学习、实验及实践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材料、轻工、医药、食品、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艺操作、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掌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中级)岗位操作能力,面向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化工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验及化工生产一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从培养目标对比看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宽广,主要就业覆盖面有层次;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具体,就业面向更有针对性。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目标是两者的综合和有机结合,体现了省教高(2013)13号等一系列文件的意图,既实现了人才分段培养的灵活性,又体现了人才联合培养的贯通性。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与高职、本科课程体系比较

通过“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与高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可以看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执行方案共有35门课程,合计157学分;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共有课程57门(选修按5门计算),合计184学分;“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拟设置61门课程,合计223学分。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方案的学分数比本科方案高出21.2%;比高职方案高出42%。由于“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学制为5年,比普通本科修业年限高25%,比高职修业年限高出67%,所以课程设置数量在合理的范围内。

从课程设置模块来看,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数量都在15门左右;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区别较大,“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比本科、高职相应专业要多,说明通过“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循环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

三、山东理工大学与淄博职业学院实训条件比较

1.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训条件与特点

(1)产学研合作平台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本条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约6000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2300万元,拥有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工仿真等8个实验室。本专业在15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在校生校内外实习实训基本要求。

(2)“三层次、四模块”的创新型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多年来致力于开创全新的集知识传授、技能培训与开拓自主创新潜力于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按阶段、分层次构成,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着力构建“三层次、四模块”的创新型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实践课比例,增设现场课教学、综合设计讨论课等特色教学手段,建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懂与会用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等课程中增设综合设计讨论课,从课堂讲课、现场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精心安排现场讨论课及综合设计大作业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针对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现有的实习实训条件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有较大空缺。对现有的实验实训室进行改建、扩建,提升功能以满足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需要;尚无或仍缺少部分实验实训条件的,力求逐年新建或补充建设,逐步填平补齐,以满足学生基本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以准工厂模式,模拟企业化生产环境,构建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平台,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练实习实训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2.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学工艺专业实训条件与特点

现有实训室面积3000多m2,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拥有无机物制备、有机物合成、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工单元设备操作、管路安装、化工仿真、化工仪表、化工工艺流程等20多个适应教学要求与各种技能培训的实验室与实训实习场所,能够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本专业注重校、政、企三方合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设有淄博市环保分析检测中心、淄博市离子膜烧碱生产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化工人才培训基地、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3.实习实训条件共建共享

第3篇:口才教案范文

教学语言是教师上课讲话的基本功。课堂上注重语言艺术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对踏上教学岗位的新老师尤为重要。

大家知道,各行有各行的行话,各科有各科的术语。那么我们作老师的行话是什么呢?广而言之,是指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运用的专业术语和一般用语;狭而言之,是指教师传授知识时所运用的课堂语言。课堂语言不同于我们教师日常生活交往所运用的语言,它应该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科学性、逻辑性、形象性、趣味性,有时也不乏幽默感的艺术性语言。一种有艺术性的课堂语言,必须吸住学生的注意力,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有序,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艺术性语言是课堂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为这种语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启发性和诱导性。

语言是科学更是艺术,语文教师尤应掌握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无论是急风暴雨、推枯拉朽,还是和风细雨、润无物声,均应以饱含情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畅想,以调侃的语调激发学生的幽思,以机警的言辞廓清学生语言与思维的迷惑。这样,学生才能体味出语言的奥妙、情趣。可以这样理解:语文课训练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永远是语言艺术课。所以,教师语言素质的提高是语言艺术性教学的核心。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注重语言的训练,使自己的课堂语言逐步具有艺术性。具有艺术性的课堂语言可以有相同的因素,却没有绝对相同的风格,这是因为谈吐风格是因人而异的,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有无法替代性。能学会别人的语言,却很难学像别人的风格,就是这个道理。正因如此,不同风格的艺术性课堂语言,却能收到相同的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呢?

首先,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而且要备语言,要有语言的设计。比如课前导语,课中联语,课末结语等等。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知识,又备能力;既备全面,又备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语文教育家罗大同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必须把学生教会能读、会写、会说,才算完成任务。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应该表现在精心设计各种说、读、写的教案,这一点对于一名新教师尤为重要。有了教案,使之有章可循,有利于克服课堂语言的随意性、口语化个非科学性、知识性。

其次,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是课堂语言艺术赖以产生的坚实基础。因为知识是口才的内容,口才是知识的载体。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能说会道的口才。教师正是因为有了口才这架播种机才把知识的种子播进了学生的心田。因此我们教师要博采多学,一专多能,既深入钻研专业知识,又努力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论,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全面,成为名符其实的“杂家”。有了丰富的知识,便会水到渠成,妙手偶得,讲起课来,要么神采飞扬,出口成章,富有文学性、形象性,要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富有逻辑性、科学性。

第三,注重课堂秩序和气氛的营造。课堂秩序和氛围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应该处理好的基本环节,也是艺术性语文教学建构的基础。课堂秩序混乱,气氛不和谐艺术性语文教学就缺乏基础。民主、开放、全员参与、师生融洽的和谐的课堂,是语文艺术性教学建构的肥沃土壤。只有师生融洽和谐的课堂秩序和氛围,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谱写出诗意的旋律,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果教师不能更新观念,在课堂上总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那么语文教学就会走进死气沉沉的胡同,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果了。今天的学生,信息来源异常广阔,其思想也异常活跃,他们不需要绝对的权威,更不需要命令和呵斥,他们喜欢的是平等的交流,真诚的理解,合作式的对话。而全新的课堂秩序和氛围正是艺术性语文教学的基础。

第4篇:口才教案范文

提到备课,大家都会首先想到备课本上那一个个由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精心设计好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教学方案。大多数教师都很重视教学方案的编写,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工工整整、面面俱到。教学管理者也通常以教案的字数、篇幅、整洁度等来评定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敬业精神,常称之为“教案详细,备课认真……”

但面对着自主意识日益强烈,个性日益张扬的新一代学生,这种认识让老师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尴尬与疑惑。

尴尬镜头一:教师害怕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一讲到底,搞“一言堂”教学,结果台上神采飞扬,台下昏昏欲睡。

尴尬镜头二:学生总是提出教案设计以外的问题,让教师手足无措,教学秩序一片混乱。

疑惑: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怎么这么不尊重教师的劳动?学习怎么这么不投入?素质怎么这么差?

疑惑多多、牢骚多多,其实原因很简单――

你备课不充分,学生想听的你不讲,你讲的又不是学生想听的,学生为什么还要听?

老师们更疑惑了,翻开一页页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教案,委屈重重:我没备课?这是什么?

这是教案,是教师从个人角度出发,先入为主,一手包办的教学过程设计,但它只是备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可视可感的那一部分,我们暂且称之为“显性备课”,真正决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另外一些蕴涵在教师情感与思想深处的,不可视的、不易感的部分,我们称之为“隐性备课”。

二、隐性备课怎么备

一备先进的理念,二备渊博的知识,三备真挚的情感,四备流利的口才,五备儒雅的气质,六备学生的参与,七备机智的反应。

1.备先进的教学理念

过去的语文教学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却确定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教师应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的地位,把学生看作自主的学习者,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兴趣,得到了乐趣,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会变得容易。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投入中和兴奋状态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

2.备渊博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语文新教材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想上好一堂高效的语文课,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应比其他学科教师高,他必须有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底蕴。如古文中的“山水阴、阳”说,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运用地理知识,给学生讲明白我国地理位置大部分处在赤道以北,北回归线以南,太阳是由南向北斜射的,对着太阳的面称为阳,背着太阳的面称为阴,故山的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称为阴,而水正好相反,因水低山高,它南面被山挡住了称为阴,它的北面对着太阳称为阳。

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日常的积累,多读、多看、多写,不仅要读文学类书籍、政治、哲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各类学科都应有涉猎。唯有如此,上课时才能旁征博引、随手拈来,这样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同时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又调动了学生主动扩大课外阅读量的积极性。

3.备真挚的情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艺术,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定为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如果教师对文本的情感有深层理解,并能调动自身的相关经历及回忆,就能产生一种深层的心理愉悦,这种愉悦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引起他们的内心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情感目标。

4.备流利的口才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而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传给学生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缺乏良好家庭环境和适宜社会环境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几乎成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唯一范本,因此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口语素养,一个字正腔圆、音色柔美、娓娓道来的语文教师,能让所有学生有如沐浴春风之感,学生的思维因之而启迪,精神因之而振奋,效率因之而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5.备儒雅的气质

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绝不仅仅依靠语言来表达信息,他的仪表、眼神、举手投足都在无言地传达信息。一个综合素质好的语文老师,着装应整洁素雅,眼神宜亲切柔和,举止须落落大方,既是智慧的使者,更是美的象征。这种美绝不是单纯的外在美,而是在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中那种由内心洋溢出来的、儒雅的气质美。这种美会在不知不觉中折射出老师的风度、修养。学生在认同之后会不自觉地效仿,正可谓“观其行,察其言,悟其德,思其道”,其效果怎一个“好”字了得!

6.备学生的参与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在缺乏文化气息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文化信息的传递和精神交流。而语文学科又有别于数理化,它是日积月累的,每天45分钟绝不足以完成丰厚底蕴的积淀。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提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查找信息等,他们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后,在课堂上才能动得起来并动出效果。

7.备机智的反应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且有了一定的提前积累后,由于学生的多变性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堂教学的动态感更强了,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学生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是摆出师道尊严压制住学生,还是既解决问题,又把握住大局,让语文教学这列“开往春天的地铁”继续前行呢?这就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教学机智。我在讲授《致橡树》一课中,引导学生讨论橡树所象征的男性美与木棉所象征的女性美时,学生们纷纷就自己所搜集的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各抒己见。这时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女性的阴柔之美就是像老师的秀发那样的美。”学生们都笑了。我先是一愣,继而从那个孩子手足无措的窘态和天真无邪的眼神中感受到了诚挚,于是莞尔一笑:“谢谢你的夸奖。”接着用德莫克利特的“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毫无价值的”及歌德“心灵如果不美,就不是真正的美”等名言引导学生体会女性的阴柔之美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应包括外表素雅,线条和谐匀称,气质温婉静约,内心独立坚强……

这样不仅化解了尴尬,而且引妙地以此作为新的契机,带领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体验。这本来是课堂教学交响曲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但教师的机智却将它艺术处理为一个滑音、一个颤音,不仅和谐,而且让乐曲更丰富、更动人了。若平日不备,急中如何生智?

若说显性备课让教师拥有了一桶水,足以供学生各取一瓢饮,那么隐性备课便可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一泓清泉,泉眼无声,汩汩地泛涌着阵阵清波,让学生不仅能畅饮一番,且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荡涤尘埃之畅与通灵达悟之快。

第5篇: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机会;时间;兴趣;能力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不好的教师只是奉献真理,好的教师是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作为语文教师,责任不仅仅在于教育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会学”,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正如《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

在大力提倡课改的今天,完全有必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把单纯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的“群言堂”。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引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动起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记,变机械训练为积极实践呢?下面,就来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应该扎实备好课,让学生有机会动起来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说过:备课是教学中“根”的工程。确实,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堂。现在不难发现,有些教师把语文教案写成单纯对教材分析的教案,写成对教材进行讲解的教案,写成对问题组合的教案,或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写的教案。这些都是不行的。那么教师该如何 “备”呢? “备”,就是备课要备学生,不能光备“教参”。我们教师备课时要多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的有利条件与存在的困难,做好提供有效指导和具体帮助的准备。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除了备教材、教法,还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实际,从内容上、形式上、手段上尽量开放,备出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有的放矢地备课,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机会让学生动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备”学生,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各种形式的小组组成对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以便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条件构建最优化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动起来

提供机会,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把多点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考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满堂灌、满堂问,要通过各种方法创设虚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研讨,提出对问题的看法作出假设,让学生在头脑中明析探求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亲自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尝试的:早读课,我让学生轮流上讲台用标准的普通话放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读出味道,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晚读课,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猜字谜、猜脑筋急转弯等,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活动课,我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说新闻、讲故事,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课前,给学生预习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圈、点、划、查、注、评,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上课时,我给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简单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质疑时,我给时间让学生讨论争辩,允许各执一词,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课外,布置少而精的作业,给时间让学生多写日记,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好词佳句。时时刻刻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要,做到教师服务好学生,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间动起来。

三、多用掌声、微笑、表扬、鼓励,让学生有兴趣动起来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学生缺乏自信心,总害怕因展示出错而出丑,就算会的也不敢说、不想说。这时需要我们老师多给他们掌声、微笑、表扬、鼓励,鼓起学生自信的风帆。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是付出了代价的,很不容易的。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我们教师应该做到允许学生插话、允许学生失败、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课堂上学生不活跃,不敢大胆发言,主要原因就是怕失败、怕丢面子、怕挨批评。所以,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意见。学生的回答如果有错,也要表扬他敢于回答的勇气,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兴趣动起来。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主动帮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多鼓励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比如有的学困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

四、为学生拓展运用语言的空间,让学生有能力动起来

第6篇:口才教案范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修养。我国《学记》中就有这方面的专门论述,指出教师要善于运用精简扼要的讲述与适当中肯的比喻,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同志提出了十大教授法,其中谈语言的就有四条:说话要通俗,要明白,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

我们知道,教师活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积极思维的活动过程。教师将自己内在的知识意向外化为语言(包括动作、表情)作用于学生,使他们不仅领会,并能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那么,教师的语言就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言之有物,就是教师讲课忌废话连篇,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而应该将“言之有理,授之有据”作为授课语言的起码要求。其次,概念的使用要确切,判断要科学,推理要合乎逻辑,以期达到既让学生理解、信服,又引人思考,给人启迪,充满力度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言之有序,就是教师要精心设计说话的内容、层次,而不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惹人生厌。同时,要分清主次,做到详略得当。

言之有情,一是教师要力求讲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语言,二是语言要清晰流畅,而不是吐字含糊不清。音量力求适中,也应快慢适度。

第7篇:口才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感触颇多。在X天的实习生活中,我上了节课,作为实习班主任,带领学生参加锻炼,带领该班学生参加运动会,读报、课间操时维持秩序,做了几名后进生的细致的思想工作,筹办了"学会关爱"主题班会。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做如下实习工作鉴定: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学会关爱”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为了办好这次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

在这些天的实习中,我受益匪浅,让我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站在教育的最前线,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心中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一定要不断努力学习,要为人师表,争创光辉。

第8篇:口才教案范文

【关键词】士官教员;执教能力;对策

2011年7月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明确提出,军队院校部分军事技能型教员岗位改由士官担任[1]。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当前,大批士官教员走上了教学岗位,成为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和基础教学力量,在教学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岗前培训,他们常常不能适应教学实际,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对士官教员应加强培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 士官教员现状

1.1士官教员来源 当前,我军士官教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从部队士官中选拔出有一定特长或参加过重大军事演习的优秀士官,或专业技能比武获奖者。二是从士官院校的毕业学员或院校教练部队中选拔出思想品质优秀,有较强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士官学员留校任教。

1.2 士官教员特点 他们大多兵龄较长,在单位是班长或业务骨干,参加过重大军事行动,有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及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且技术精,业务熟,热爱教学工作。

1.3 士官教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学历层次偏低,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士官教员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受兵员成分限制,目前,士官教员学历层次偏低,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和丰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教学规律知之甚少,这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影响了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自信心。

1.3.2 教学功底薄弱,课堂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士官,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师范院校的专门教育,缺少从教的基本方法和经验,虽说是单位骨干,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讲评工作,但讲课和讲评工作还是有很大差别。不少士官教员缺乏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或是自己掌握的知识无法充分表达、传递给学员。

1.3.3 文化基础偏差 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士官教员学历普遍偏低,文化基础偏差。一些士官教员授课时语病较多,对所讲专业术语表达不准确,有的语速过快、口头禅较多。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士官教员,难以规范、生动的讲授教学内容,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解决对策

为适应教学形势发展需要,院校应根据岗位任职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士官教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任教能力。

2.1 健全士官教员岗前培训机制。组织、制定士官教员培训大纲,编写士官教员培训教材,在院校建立士官教员培训基地,对其进行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作为一名士官教员,不仅要精通自己所讲授的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教学法知识。通过举办理论培训班,对士官教员进行教学基本功、教育学理论和专业理论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培训使士官教员掌握教育规律,并自觉地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学会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努力把自己锤炼成善于教书育人的教育者。

2.2 完善士官教员培养制度。 新生力量的成长要靠老一代的积极扶持,因此,对每名士官教员,都要请教学专家以及任课专业对口的老教员组成“导师组”,负责对士官教员进行授课基本素质的岗前培训。一是要对士官教员的授课姿态、教具应用、教案编写以及语言表达和板书表达能力等教员基本功进行培训;二是授课前要组织士官教员进行试讲,全体教员集中听课,现场点评,互相沟通,从教姿教态到板书、课件、讲授内容。三是定期组织教学竞赛和观摩优秀教员公开课,学习他人独到创新之处。通过老教员帮带、集体备课议教、讲课观摩、个人自学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士官教员的教学水平。

2.3 提高士官教员语言表达能力。 所谓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指教员进入课堂后,能迅速连贯、有条理地表达有关信息,使学生立即进入思维状态的能力。口才好的士官教员上课时,往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深受学员欢迎,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士官教员多向口才优秀、表达能力强的教员学习,从书面语言中汲取营养,掌握多种多样的口语修辞手段,使士官教员的授课语言做到简明准确、生动活泼、富有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的探究知识的状态,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9篇:口才教案范文

一、评比竞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评比选拔重突击轻经常

一名“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既要有良好的形象气质,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独到的授课技巧,这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过程。由于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将参加评比视作短期行为,没有把参加评比当成是提升政治教员队伍能力水平的一个强有力抓手,平时不注重发现苗子、培养人才,为了参加评比,便存在种种“突击行为”:遴选人员乱“点鸳鸯”,随意指定人员参加评比,甚至派遣一些本不是政治干部或者不在教育岗位的人员参加比赛;准备教案不“接地气”,没有深入基层进行思想调查,摸清官兵底数,而是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甚至是抄一份教案便仓促上阵;评比结果“无所谓”,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好坏无影响,只求完成过程而不追求结果。一旦评比活动结束,部分单位又将评比过程中发掘培养出来的人才束之高阁,放松对基层政治教员的检查督促,时紧时松,没有建立起评比活动长效机制。

(二)评比过程重硬件轻软件

提高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离不开健全的评价体系作支撑,主要包括内容、标准、评估“三个体系”。“四会”涵盖政治教育的四个方面,既有硬性指标,又有软性任务,是构成一名合格政治教员的基本素质,切不可有所偏废。由于其他三项无量化指标,导致在评比过程中往往更看重“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讲课”这一项,评委往往更加亲睐课件精美、表演充分的选手,而对课程授课内容、授课效果考虑不多。于是,有的参赛选手将心思花在制作课件上,甚至把课件外包给地方专业制作公司,课件流光溢彩,变幻多样,着实抓人眼球;有的参赛选手将重心放在演讲技能上,花重金请专业人员进行封闭培训,导致授课表演意味过于浓厚;有的参赛选手将心思放在课堂设计上,一味求新、奇、特,形式大于内容,诸如此类。

(三)评比结果重成绩轻推广

为了取得好成绩,有的单位提前指定人员重点准备,并为之组建一整套参赛班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有人负责撰写思想调查,有人负责撰写教育计划,有人负责撰写授课教案,有人负责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人负责演讲培训。参与的人收获颇丰,没有参与的人却是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评比成为机关和个别参赛选手的事业,未能达到一人参赛,受益众人的目的。“锻炼了少数人,却忽略了大多数”,偏离了活动的正确方向。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部队各类教育繁多,大项任务较重,部分基层政治干部坦言“四会”教员授课精彩、好看但不实用,与日常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二、对策及建议

(一)端正指导思想

要坚持“四个导向”:坚持基础工作的认识导向,真正把活动作为提高政治教员能力素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坚持以评促建的目标导向,把活动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放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打牢官兵思想政治基础上;坚持抓先带后的思路导向,切实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政治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价值导向,通过全方位考评,引导政治教员言传身教并重,既靠真理的力量也靠人格的力量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确保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各级党委、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把主要心思和精力始终放在经常性培育工作上,真正打牢人才队伍基础,确保人才梯次涌现;政治机关要广泛宣传“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评比的重大意义,制定有效地奖惩措施,提高群众参与度,扩大“四会”政治教员评比遴选范围,切实把四会教员当成是单位和个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成为政治教员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真正达到“表彰一个,带动一群,辐射一片”的效果。

(二)注重平时培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各级主管部门要将精力放在平时培养过程上。一要培养政治干部对政治教育感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政治干部热爱这份职业,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认真准备教育,精心筹划教育,严密组织教育。二要及时总结推广。机关要经常组织一些小观摩活动,定期组织“四会教员”集体备课、巡回授课等活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将各单位政治干部拉出来溜溜,用外在压力促生内在动力;要广泛开展“争第一、登奖台、上灯箱”活动,充分利用横幅、板报、网络等手段搞好优秀“四会”教练员典型宣扬,并对参加上级以上“四会”教学比武获得名次的人员实施奖励,激发广大官兵争当优秀“四会”教练员的练兵热情。三要加大奖惩力度。逐级选拔出的优秀政治教员,优先考虑晋职晋级、送学培训和评功评奖等,并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对作用发挥不力的,进行批评教育或降低(取消)等级资格。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