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导入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教学创设情景建构新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下面,笔者就初一代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
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生2:零下15摄氏度
……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同类项
授课时间:2002年10月22日
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三分钟后。
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
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生3:8.3元。
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
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
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
师: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梅里尔<I>&#</I>8226;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常会出现特有的兴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积极地思考,千方百计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认知特点,采用疑问的方式导入,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教学目标。案例2: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教学片断。师(板书三个“1”,设疑):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个“1”相等吗?生:相等。师(在第二个1后面加个0,成为10,在第三个1后面加两个0,成为100,继续设疑):现在这三个数还是相等的吗?生:不相等了。师(设疑启发):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三个数仍然相等呢?学生疑惑着思考起来。师(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通过设疑的方式,层层启发学生的思维,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有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生活导入,迁移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数学知识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小学生对于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因此,若从生活的角度进行课堂导入,将有助于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入手,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迁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案例3: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很多数,谁来说说,我们都学了哪些数字呢?生1:有1、2、3、4、5、6、7、8、9等等。生2:还有33、57、170、280等等很多很多。师: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了数,但是这些都是整数。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光用整数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如我们要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或者4个小朋友,则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蛋糕是多少呢?学生一脸疑惑状。师:还是整数吗?生:不是。师:没错,很显然不会是整数,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板书)。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以分蛋糕的事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出“分数”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迁移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结语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对一些新颖的东西总想看个究竟.这样,在导入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设置一些疑问或矛盾,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从而实现数学知识在问题情境中生成,同时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例如,在讲“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在初中时,我们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2+b2=c2,了解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那么斜三角形的三边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是a2+b2+x2=c2,还是a2+b2-x2=c2呢?如果存在这样的关系,那x=?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启发,引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二、趣味导入法
1.游戏导入通常,游戏活动人人都喜欢.游戏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学习的紧张心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增加游戏,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不断高涨.例如,在讲“排列”时,教师可采用游戏导入法来导入.首先,要求A、B、C、D、E五名学生上台进行朗诵表演;其次,选出两名学生作为评委,为他们逐一打分,决出名次;再次,鼓励C、D两名学生去询问评委关于自己的比赛成绩;最后,要求一个学生对C学生说:你与D两人都没有能拿到冠军,我深感可惜,又对D讲:你并不是他们中最差的.当学生完成所有的表演后,要求全体学生分析他们五人的名次排列情况.这样导入,学生感到好奇,迫切希望知道结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2.竞赛导入
竞赛能够满足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通常,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而通过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抢答赛、小组赛、排位赛、男女赛等,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男女竞赛的方式引入新课,将男女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根据前面所学习过的“椭圆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与“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知识,比较哪个小组能够分析出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结果,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总结,完成了课堂上的教学任务,扩充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是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的知识点是紧密相联的,若所要讲解的新内容与前面所学的内容存在着某种联系,教师则可以抓住这层关系运用类比法进行新课导入,以旧知识促进新知识,从而训练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运用某一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很好地将旧知识与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四、动手导入法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动手导入法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思考.在数学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来导入.例如,在讲“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教师可进行以下设计:事先准备好一根绳子与一本作业本,要求学生将绳子的两端各系上图钉,且图钉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绳子的长度,然后将图钉固定于作业本上,用笔将绳子绷紧并沿两固定点画线,这时呈现出一条封闭式的曲线,也就是将要讲授的椭圆.
五、结语
【关键词】日语教学 文化 兴趣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17-01
日常教授日语过程中,语音、词汇、句型结构、语法等语言知识以及日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的训练普遍受到重视。为在各类日语等级考试中获得较高的通过率,许多教师极少把教学的精力和内容放在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上,也忽视了学生日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其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导入对于日语教学的重要性。长期下去,这种教学方式必将违背外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极其必要。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语言也逐步演变发展,并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人类使用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和语言有着紧密联系,为了交流,人类充分利用语言,为了更恰当地使用语言,必须了解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只有掌握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掌握好一种语言,才能正确理解语言的内涵和精妙之处并准确应用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日语教学就不可能不涉及文化介绍。
二 日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真正精通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它的文化,了解其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同之处,否则无法真正使用这门语言。因而,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日两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历史,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颇多,所以有人以为两国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不大,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日本因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如果用中国人的思维去理解日本人,必然会引起双方的误解,从而不能正确充分地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日本人的国民性,了解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按照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交际。而作为日语学习者,就有必要在掌握语言形式、结构的同时,正确把握语言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正确使用日语进行交流。随着全球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越来越多的日语教育学者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大学日语教学课堂上加入了文化内容,不过,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研究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另外,大学本科生对于内容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而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涨,总体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过于注重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的讲解,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日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三 实用日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方法研究和教学实践
为了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思维,掌握与日本人进行交际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安排上刻意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简介,增加文化教学内容。以下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文化导入方法和思路:
1.中日文化比照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一个极为常见且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因为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大多来自对目的语语言结构和母语语言结构差异、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间差异的不了解和误用,因此运用对比法对两种语言和文化进行比较和鉴别才更可能关注语言和文化的异同,从而让学生自觉产生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2.文化内容与课堂学习材料融会贯通法
有些课文本身就是介绍日本国家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因此,如果采用文化内容与课文内容相融合的方法来讲解课文,自然比参照教参直接进行讲解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第二课堂补足法
日语课堂内的文化教学毕竟课时有限,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文化导入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多利用第二课堂。为此沈阳大学近几年专门组织、筹划和举办了外语文化节。文化节期间,沈阳大学开展了中外文化知识竞赛,举办有关文化知识和中外国家风情的专题讲座,创办读书活动来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放映日语原版电影来了解日本的文学、教育、艺术和风俗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切实地成为课内文化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得以开阔,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得以加强。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日本语言具有多重性、社会性以及民族性等特点,日语教师应结合社会的信息化、国际化发展需要和日语教育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思考和认清日语的本质,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日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10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目标展示”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直观教具”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你在哪里》。我首先朗读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转入正课。
(五)“动手操作”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学习诗歌《渔歌子》,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渔歌子》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又如,《小桔灯》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桔灯,从中体会小桔灯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导入艺术的“活”和学生的“动”。“活”与“动”工作做得好,就能既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化。
(六)“演示实验”导入法。
实验,并不只是理化课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是一名实验员。用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看到所发生的一切,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诱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学习《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一朵喇叭花,一杯肥皂水、一杯醋。课上,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来变魔术。哗!语文教师变魔术,学生的心儿一下被“吊”起。于是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马上变蓝,又放进醋里,又变红,学生纷纷问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对本课就产生了兴趣。又如《同志的信任》这一课,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我也采用实验导入,既诱发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当时的背景----下采取的秘密革命活动。因此,实验导入新课不愧是一种“催化剂”。
(七)“讲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人民的勤务员》导入就讲述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等等。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九)“讲文学史”导入法
许多文学家的感人的事迹,不但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如《榆钱饭》一课,作者刘绍棠,当我介绍到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在1953年被编入高中课本,而他本人当时还正在读高中时,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又如朱自清“抵制日货”,“不为五斗米折腰”事迹,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等等,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文学的共鸣。
(十)“幻灯投影”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导入方式,条件好的学校可充分地利用。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均可采用现成的投影材料导入。“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既可用“语感传送”法,又可用图示的直观法,还可用白求恩事迹导入。这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佳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笔”,又扣“心弦”。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关键词:浅析 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
传统的外语教学缺乏西方文化环境的配合,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语法结构,但在实际交际能力上却很缺乏。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语言与文化有机的结合,使外语教学只是单纯的培养了“纯语言能力”。要改善这种局面,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事。笔者根据其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种文化导入模式。
一、 典故引入模式
英语中有很多固定搭配有其固定的意思,这很类似于中国的成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语却很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对于这样的习语,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典故向学生引入其意思,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语境下,加深了学生对习语的理解。例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就决不是“把每块石头都翻遍”的意思。这是出自于一个历史典故。波斯与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大战于古希腊的普拉特亚城,波斯战败。事后,有传言说波斯军队留下了大批珍宝。一个叫波利克雷兹的人东挖西掘,但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跑到阿波罗神殿去问神。神谕:“Leave no stone unturned!”。波利克雷兹照做,果然找到了珍宝。此语现在被引申为“千方百计”、“不遗余力”、“不错过任何机会”。
二、 实践经验积累模式
记得一位外国朋友问我,当他问中国学生“How are you?”,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使他非常的费解,难道他们都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感觉都一样吗?从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口语教学太过于模式化,缺乏灵活性。那么除了了解课本知识之外,还要通过实践,即与英语国家的人接触,从交往的过程来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同时学习异国文化。中西之间打招呼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中国人见面往往会说“吃了没有?”,而西方人则很简单,仅“Hello!”或“How are you?”。中国人喜欢问一些在外国人看来是属于隐私的问题,如“你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多少钱?”等。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喜欢谦虚,总喜欢说“You are flattering me!”这会让西方人摸不到头脑,甚至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仅这几例日常用语,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通过实践,学生们既学会了如何与西方人交际,也了解了西方文化。这要比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对话收效大的多,达到了双重目的。
三、 对比分析模式
东方文化含蓄、婉约,而西方文化则是开放、外露。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习俗、价值取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导入这类文化时,就要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别,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The Present”中的“marigold”(万寿菊或金盏菊)为例,绝大多数学生特意为老太太的生日献上一束“marigold”,以表示对她的关心,这与老太太女儿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可是,中国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marigold”,而不是“carnation”(康乃馨)?这里就涉及到西方文化源泉之一,即宗教文化方面的信息。众所周知,carnation表“祝福”之意,而且是母亲节的花卉。实际上,marigold意为“圣母玛利亚的花”之意。据说古人以此花献给因失去耶稣而悲伤的圣母玛利亚。更重要的是marigold的花语是grief,而这不正是象征着老太太的凄凉晚景吗?至此,学生对整个课文的悲凉基调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综上所述,文化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化差异使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在交际中受到了限制,但这种差异并非不可逾越,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应该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语言的学习中。因而,这对语言教师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教师既要教规范的语言,又要教不同情况下的语言使用方式,因此必须兼顾语言的个体和社会性。语言教师除了教语言以外,也应该是外国文化的介绍者和教育改革的促进者。语言教师应对其职业进行思考,从而将语言教学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巧,而且成为新型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1.使教学成果转变为企业产品
“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社会上实际应用项目通过加工完善,生产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这个生产过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生产出的产品既是企业的商品,也是教学模式的成果。
2.促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高分人才向培养高能人才的转变,是教育的永久课题。应用技术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将来的设计工作能力符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方式,实践证明,它适合于培养应用技术型环境设计人才的教学模式。
3.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千人千容貌,万人万性格。由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格秉性的不同,决定着人们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的状态和效果也不同。“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协作通过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创新思维能力、技能表现、施工现场跟进等能力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因材施教、深化锻炼,达到专项专长综合能力的提高。
4.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生产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这样的生产过程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和影响: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以致用的真实感,自我社会价值体现的愉悦感,对今后工作价值取向的清晰感,以及看到工作成果的成就感等,从而再次点燃学习兴趣的火花,增强学习动力。同时,这样的生产过程对教师来说,教学实践与科研研究进行相辅相成的融合,使产、学、研、做真正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1.教师理念的转变
观念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作为。教师要从专业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设计市场人才供求关系。企业更需要实战型人才,充分认识到只有实践才能有创新,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以时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以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开放式教学,课堂向社会延伸。
2.转变教学方式
环境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战性极强的课程,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是使学生学以致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如室内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可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设计,转变教学方式,把教室变工作室,把工地变课堂。扩大应用型学院与地企、设计名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院及环境设计专业的知名度,也能使学生更快地转化角色,为毕业以后顺利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工作室模式培养了多个大三、大四学生,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中,有一名2010级的大四学生培养效果比较显著,成长的历程也比较具有普遍性。该生从一开始(第一个月)怀着期待而紧张的心情进入工作室,在软件技能和工作心态的转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通过工作室的平台能够将设计效果落实到真正的空间中,发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和缺乏推敲的设计细节,使学生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这比教师唠叨百次甚至千次都更有冲击力和实质性的教学效果。进入工作室中期阶段(第3月至5月),不仅可以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并且体会到了做设计师的乐趣,也是一个实习生向一个设计师转变的重要阶段。该期间由于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的要求等多方面客观因素而进行反复修改图纸,使学生从心里和情绪上都体会到设计不是主观的绘画,而需要懂得总结和客户及时沟通的重要性,这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锻炼阶段,也是设计经验积累的阶段,更是慢慢了解设计、学着怎样做设计、怎样通过设计手段解决项目中的问题,从而将项目圆满完成。进入工作室末期阶段(半年到一年期间),是检验阶段也是再深入学习阶段,在此期间,基本上导师较少操心,并能高效完成项目,也是从设计方案过渡到项目负责人的阶段,尤其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如图纸和现场尺寸有偏差,导致大部分图纸需要修改;材料工程量有误差,由于没有及时去复尺,增加了工作量等情况,这不仅要将空间设计得漂亮,更重要的是项目实施期间要经营、管理好每个环节的衔接及监管工作。更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全面能力。在该生毕业离开工作室锻炼时,学生这样表述:“要问我在导师工作室学到了什么,我还真说不出来,但是我不惧怕未来,这就是工作室给我的最大最好的礼物。”这也是对“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的莫大肯定和教育成果的真实体现。
3.发挥院校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大庆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根据这一定位,我们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首先,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其课程体系体现的是专业导向而不是学科导向,教学中基础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其次,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通过产学研做结合,建立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合作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提供一线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应用技术型人才。最后,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充分重视和突出学生的就业导向,构建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三、“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环境设计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环境设计教师实践设计能力
“实战导入式”环境设计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最核心的是设计教师要不断进行社会实际项目实践,达到一定的设计高度,形成社会影响力。设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身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2.设计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沟通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决定了教学的高度和深度,这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这是“实战导入式”教学模式论的应用前提。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无从谈起,有了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师德,用耐心和热情对待学生,这是因材施教的必备素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师生共同实践、彼此探讨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位,经常与学生沟通,才能使教学过程有效落实。
3.由理论型向运用型、需求型设计方向发展
“实战导入式”环境设计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战”。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与把握彻底改变空想理论型设计观念。“实战”不是虚拟的,是社会实际项目的真做,以满足社会企业需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实战项目带动教学,二是以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三是实践应用启迪创新能力。
4.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要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旧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讲解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他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的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营造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营造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到: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至此至57岁逝世,其间20余年全是聋疾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是在这段时期产生的。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端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扣住文题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在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的回答到。“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克服自己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为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的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制造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的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的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七、借助媒介导入
一、认知:通过问题解决启迪学生思考
从认知角度来讲,导入是具有启迪学生思考作用的。这是因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利用问题来启迪学生思考的。具体来说,教师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这样的心理过程来启迪学生思考的。
上海市嘉定二中钱梦龙老师的导入可以体现这一作用。在钱梦龙老师开始讲《论雷峰塔的倒掉》一课时,他让一位学生把题目写在黑板上,结果这位学生将“雷峰塔”的“峰”写成了“锋”。钱梦龙老师对此先表扬了这位同学字写的好,然后说这位同学出现了错误。一位学生对此做出了回应,说“峰”字写错了,这体现出学生发现了问题。然后钱梦龙老师询问“峰”字写错的原因,这是钱梦龙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说“受了雷锋同志名字的影响”,这是提出了一个假设。一位同学说“注解里有说明的,这座塔建造在叫‘雷峰’的小山上,所以叫雷峰塔。它跟雷锋同志没有关系的。那是山名,所以‘峰’字是山旁。”[1]这位同学利用课文注释解决了老师的问题,并对之前那位同学认为是与雷锋名字有关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之前的那个同学的假设是错误的。因此,从这个例子可看出,导入是具有通过问题解决以启迪学生思考作用的。
二、情感:通过移情过程拨动学生心弦
从情感角度讲,导入具有拨动学生心弦的作用。这要从移情这个概念开始说起。移情在心理学上主要来源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移情说,最早是在心理咨询领域提出的。在心理咨询领域中,从移情对象来说,是指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的移情。求助者在咨询中无意识地将心理咨询师看作是以前的一个熟人,这个熟人既可以是给他留下好印象的,也可以是留下坏印象的。当这个熟人是留下好印象时,求助者l生的是正移情,对咨询师表现出喜爱的态度。反之,则是负移情,对咨询师表现出仇视的态度。心理咨询中的移情可以迁移到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移情,教师通过研读教材上的文本,对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移情,从而为引导学生移情,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打下基础。
其次是学生对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移情。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学生一般可以通过阅读课文移情。具体来说,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情感体验,再结合学生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想象进而达到移情的目的。但学生有时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无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到课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导入环节通过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解读文本,从而使学生实现对文本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移情,进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在学生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语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和通过导入体现课文中心的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并体验到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对文本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移情,进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移情的过程中,学生还可能会发生对教师的移情,这种移情可能是不自觉的,是受到教师的感染引起的。
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王建福老师的教学实例可以体现这个作用,他在讲《乡愁》一课的导入时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他讲故事的语调是低沉的,缓慢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黄埔军校第37期毕业的34岁的年轻军官,于1947年随部队去了台湾,从此与大陆亲人音讯全无,直到1987年经过千辛万苦从台湾回大陆的重庆江津白沙探亲。这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啊,这位当年年轻英俊的军官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终于回到了期盼已久的故乡,他来到长江边,长跪于沙堆里,两手紧紧摸着河沙,失声痛哭,老泪纵横。此情此景,令在场围观的人随之落泪。可惜呀,他不是一位诗人,不能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他此时的心情,此时借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形容他此时之心情再恰当不过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2]
王建福老师在讲这个故事时运用了低沉、缓慢的语调,渲染了思乡的气氛,并通过移情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班级的住宿生由于长期在校住宿,思念家乡很容易拨动学生心弦。而不在校住宿的学生在听完王老师这个故事,再学《乡愁》这首诗也更容易拨动学生心弦,因为这个故事使他们对乡愁有了体会。所以从王建福的教学实例可看出,导入是具有通过移情过程以拨动学生心弦的作用的。
三、行为:通过调动动机调节学生学习
从行为角度讲,导入是具有调节学生学习的作用的。这是因为导入是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但是导入是如何调动学生动机的呢?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学生刚上课是要转移注意力的,也就是说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这是为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因为“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而离开或忽视其他对象。”而“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停留在被选择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保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3]而学生在上课前往往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因此学生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但仅仅转移注意力是不够的,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激活。因为从脑神经科学来说,脑神经研究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是存在负诱导规律的。因此当学生上课前从事一种活动,与这个活动有关的神经细胞是兴奋的,而这个细胞的邻近区域则是受负诱导的影响从而受到抑制。因此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关于上课的神经细胞是要被重新激活的。而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始具有通过转移和激活学生的注意力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唐海燕老师的课例可以体现这一过程。
唐老师在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导入时,她“播放了歌曲《明月几时有》,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学生都跟着歌曲哼唱。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教学效果非常好。”[4]在这里唐老师通过歌曲吸引学生注意力,完成了注意力的转移和激活两个过程。导入后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教学效果好说明学生通过导入快速进入有关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状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而学习动机是从为学习行为提供动力、提供方向、提供维持行为完成的意志三个方面调节学习行为的,也就是说,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具有引发、维持和提供方向的作用。湖北省江陵县实验中学蓝蓉老师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设计的导入语体现了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调节作用。“本文作者的父亲喜欢养一种花,有一天这些花枯萎了,为什么一向喜爱花的父亲会对这些花不管不顾呢?文章的题目又有什么深意呢?”[5]
这段导入语紧扣文章中心并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失调。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喜欢花的人,花枯萎了仍然不救治,与常理不符。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兴趣是动机的一种,只是对象更具体,对所从事的事物更加专注。在这个案例中,认知失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动力;动机的作用是要持续到问题解决的,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维持作用;解决问题这个学习行为是指向问题的,又为学习行为提供了方向。所以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是可以进行调节的。因此,导入是具有调节学生学习的作用的。
综上可知,导入作用的产生是有其原因的。从认知来讲,导入启迪学生思考的作用是通过问题解决产生的,从情感来讲,导入拨动学生心弦的作用是通过移情过程产生的。从行为来讲,导入调节学习行为的作用是通过调动动机产生的。因此我们要认R到导入产生的这些原因以善用导入,让它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彭尚炯.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建福.“导入”苦下功 教学多收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6).
[3]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