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第1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实验;创新思维;培养

现今的化学实验教学,有许多方面是事先统一规定的,如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甚至连实验报告作业本也是统一印制的.学生只为做实验而实验,他们边看课本边做实验,只为了得到课文预先所描述的实验现象,或者教师演示一步,学生做一步,实验完毕,把课本里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填入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是模仿式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容量少,实验效果差,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与“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勇于创新”的教学思想是相违背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尝试了对化学实验教学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做实验前无预习,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不注意实验安全,这是化学实验不良习惯的主要表现.我在大多数化学演示实验中让学生上台演示,要求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以及规范的动作操作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要面带微笑,从容镇静,有条不紊地完成实验.同时,向其他学生说明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之后,再让其他学生与台上演示的学生共同检查实验结果,作一简单小结.刚开始试验时,学生神情紧张,各方面协调能力差.这时候,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心理指导,对学生实验时的一些小失误,尽力加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再辅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经过反复实验和锻炼,学生上台演示的心理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应变能力得到了培养,克服了实验的心理障碍,由怕做实验,转变为热爱化学实验,对实验的热情大大加强,情绪得以稳定,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保证.其次,还要对学生提出药品用量的要求,定量实验应按取规定的量,定性实验应以达到实验目的即可,尽可能节约用量,例如,把一条pH广泛试纸分成几小片,多次用于进行检测溶液的pH值.另外,还要使学生掌握常见安全器械的使用,如灭火器、防毒面罩、化学药箱等,使学生既懂得安全知识,又会使用安全器具,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的习惯.

二、树立开放性的思想,扩大化学实验的时空

化学实验是学生真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生实验所处的环境对学生的实验效果和思维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发现,当前的实验教学只需按既定程序完成就行,无灵活的时间、空间,这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传统形式所进行的是班级化学实验课时,五、六十人挤在一个化学实验室,学生之间的干扰很大,有的学生只是应付完成了事,甚至有的无预习,边看书边实验,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对传统的组织形式作了改进,先让学生自行分组,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视分组情况,把能力较差的同学也作了适当的安排.通过自行分组,很自然地使同一层次的学生成为一组,这样的分层分组法,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分组后,让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如一星期内)自选时间(实验前先知会实验教师),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准备时间充分,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创造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每一实验的功能.

三、改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演示实验很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尤其对变化快的实验,更难观察出其变化的过程,如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白色沉淀的出现只是一瞬间,只由教师演示绝大多数学生是难以观察到这一非常细微的变化.而把这一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后,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个别学生的实验中看不到白色沉淀的出现,实验后让学生们共同分析原因.通过分析,使学生们更清楚Fe(OH)2的性质和完成实验的关键———尽可能除去NaOH溶液和FeCl2溶液里的空气,也使学生对实验设计的要求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达到实验效果,应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环境,这是实验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四、重视实验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对实验设计的教学与其他创造性问题的解决一样,关键是方法的引导和思维的启发,方法的灵活运用是能力强的具体表现.如装置的设计实验,可指导学生先理解实验目的,然后再根据实验目的找出重要的几个装置,且把这几个装置排列好,再根据实验要求,把其余装置插入其中.例如,连接一套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找出发生、收集和吸收三个装置,再把除去(HCI)和干燥装置插入其中.在实验步骤的设计时,指导学生把若干步骤划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大块,然后再把每一块的步骤按照要求排列好.如实验前的步骤通常包括有:仪器连接,检查气密性,验纯等,加热使反应发生往往是实验的主要步骤,实验后的步骤往往是实验后期的处理,如CO还原Fe2O3时,最后继续通CO,直至被还原出的铁冷却和继续把多余的CO燃烧等.在实验设计教学时,使学生明确找关键.形成象建筑上的框架思维,学会寻找问题的突破点,这是实验设计的关键.通过上述实验教学的改革,有效地克服了那种普遍存在的既不认真又不积极思考,结果热热闹闹兴趣很高而又一尤所获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改变了学生的实验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素质,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史俊.感悟化学教学中的艺术[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年06期

第2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教师应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要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展示创新潜能方面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力是人人皆知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以往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很困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在完成作业时常常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而出错。而创设趣味实验,教学效果较理想。例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将一块棉手帕放在盛有3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引起一片哗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进入了最佳状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1.设置悬疑式导语,激发学生求知、探索、创新的欲望。在教学中利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实例,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利用点燃湿棉布和干棉布及魔棒点火实验,给学生设置问题:“湿棉布为什么不燃烧,而干棉布为什么能燃烧?魔棒为什么能将酒精灯点燃?”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思维得以深入发展。

2.设计情境化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演示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利用化学实验,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讨论和钻研,引导学生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感到化学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例如,在学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时,可以提问:“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药品才能较为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样的物质具备怎样的性质?”“如果选择其他药品能否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如果能请给予解释,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这些问题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3.多角度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这一节内容时,课本上通过对火柴梗被折断、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及食糖在水中溶解现象的观察,给出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通过对火柴梗燃烧、镁条燃烧两个现象的观察,给出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在总结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时,给出了这样笼统的结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常常同时发生。那么这两种变化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提出这一问题后,我鼓励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要动脑筋,认真分析,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物理变化的这几个现象中,除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外,其共同点是变化过程中都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相比之下,在化学变化的这两个现象中,都生成了新的物质,同时物质原来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再以火药爆炸这一化学变化为例,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两者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者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改进实验仪器,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3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因此,化学教学应该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和核心,以学生的学习实践和主动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还是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环境。

一、通过化学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实验设计是学生动手、动脑并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进行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NaOH固体溶于水要放出热量时,学生都能进行以下实验,把一定量的NaOH固体加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后,用手去触摸烧杯外壁,从而让学生体验NaOH固体溶于水时要放出的热量。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提问:同学们还能设计实验来证明NaOH固体溶于水时要放出热量吗?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大胆设想,认真设计、努力创新。有学生如此设计: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状态,熄灭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立即取一药匙NaOH固体加入到烧杯中,能观察到停止沸腾的水马上又沸腾起来,NaOH固体消失在水中。还有这样设计的: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把一温度计挂在铁架台上放入热水中,然后记录热水的温度。接着向烧杯中加入一药匙NaOH固体,观察到NaOH固体逐渐消失,温度计读数逐渐上升。此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和煅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材中的一些化学实验,由于设备或药品等因素,会遇到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情况。此时,我们应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实验的装置、反应条件等因素,然后激励学生去改进、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去进行实验操作。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可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勤于动手、动脑。例如,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学生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时,实验很久都不能看到明显现象,根据反应条件,引导学生更改加热仪器,换用酒精喷灯。改进后,在实验中也没看到明显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引导。把碳粉和氧化铜按比例混合后,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进行实验。学生按老师的提示改进了实验,此时学生表现为异常兴奋。但是实验时间还相对较长,接下来我让学生再观察我的演示。我的演示和学生操作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碳粉和氧化铜混合后,用酒精把碳粉和氧化铜调成糊状。实验后,现象要比学生的实验更为明显,此时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又让学生重新拿起了仪器。实验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和完善教学过程,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验教学

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优化和完善实验教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实验教学,它通过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境,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勃勃生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和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进行,但是借助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氯化汞受热分解”试验中,分子和原子非常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利用多媒体播放氯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氯气的动画过程,既突破了实验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中使用CAI课件,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创造不同的实验条件,显示出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实现人机的交互练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重视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4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由照着做、试着做到自己设置自己做,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上的改变,更是能突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我把演示实验改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让每位学生都有演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意义上来锻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学生对实验比较重视而且很感兴趣,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做演示实验时要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引导学生概括得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次优质课大赛中,我讲《物质变化》就选择了三个实验来创设情境:汽油的挥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镁带燃烧。我把这些实验变成小魔术:无影有踪、清水变“牛奶”、光芒四射。师生共同配合做魔术,学生来展示。在展示中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谁能描述出这些变化?”通过学生思考分析概括来决问题。

2.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采取多种形式,把分组实验变成小组实验竞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对那些不太重视学习实验的学生来说,就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为小组增光。实验结束后要求每组学生通过表达概述得失,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培养学生能力,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来体验创造过程。

3.在实验教学中通过一些实验游戏、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充分的利用第二课堂增进实验教学,并且还要重视家庭实验。让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家庭小实验,由于学生家庭条件不同,可以进行分期规定学生把成果拿来共享,一学期最少一次,老师检查展示评价和鼓励。记得有一次做“捉迷藏”实验游戏,用酚酞溶液在滤纸上画不同的数字,让学生分别放在呈有浓氨水和盐酸的烧杯上变来变去。这样不但有趣味性而且有科学性。通过新课改的实验教学,学生能主动的去创造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更有创意的装置、教具、实验设置等,这些学生的创新火花是最值得肯定、赞扬、鼓励的。在动手动脑中体会知识和整合知识,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这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这样学生才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在创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不断提高。用学生的话说:“很有成就感,越学越有劲。”

二、化学实验教学,可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课程目标对于实验能力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化学科学知识与化学科学实验的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做实验,要求学生对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会更高,这就要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创设情境,通过实验学生能获得更多知识与能力,学生就会把这些好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知识态度、能力带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当然学生有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力差有时达不到理想效果,但毕竟学生都进行了科学创造,学生是有收获的,他们都去体验创造的过程。平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对实验教学进行整理,做好随时记录,多写心得体会,注意把学生好的创新成果、思想火花进行整理、积累,可装订成册,作为今后的教学资源使用,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做好指导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做出示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设置良好的创新氛围。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做出假设,进行探究活动方案设计及实施。实验教学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教师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做实验,掌握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该怎样做,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把实验照着做出来,照葫芦画瓢,这样何来创新?我就提出一些有价值有研究性的问题,扩充实验,让学生来思考设计,并动手实验,让学生学会取舍,这样他们的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学知识的范围会更深入,通过长期的锻炼养成良好的思维创新习惯,学生就会具备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学生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增强学生学习追求知识的欲望。在一次探究实验中,探究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吸热还是放热?这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要求学生去设置合理的实验方案。我先进行提示为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设置要注意哪些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思考画出装置图进行展示,让学生讨论评出优秀设置。学生们的收获很大。

四、注重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第5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育工作者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成为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者和塑造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化学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一、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观察能力是一种学习并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精细、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学生将来的事业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注重学生敏锐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在实验前,先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求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观察:

(1)质的变化――黑色的固态物质木质消失,生成二氧化碳。

(2)反应条件――高温或加热。

(3)能量变化――放热、发白光。

(4)反应速度――剧烈燃烧。

只有要求学生从上面四个方面进行观察,才能观察到瞬间即逝的细微变化,才能反映出他们有无高度警觉性,而这正是观察能力应具有敏锐性的重要标志。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启迪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产生问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他们会带着问题不断地去思考、探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迅速发散,从而提高了观察的积极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二、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等能力和科学方法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指导方法,做好学生实验的全面指导工作,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生实验中,我采用了美国的一种“木匠教学法”,这种方法是:给学生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它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给了学生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强化实验习题训练,谋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鉴别题训练,营造创造空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探索解答习题捷径,设计解答习题新方案。对每一道鉴别题,要求学生不依常规从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力求得到多种可能的方案。如,鉴别碳酸钠、盐酸、氯化钡三种溶液,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大胆地探索,他们会轻而易举地想到多种试剂鉴别法,经过探索又得出了用一种试剂鉴别法,不外加试剂,被鉴别物质相互鉴别法,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训练。

第6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111-01

中学化学课本中的大部分实验过分注重知识的验证和实验操作的规范。而在实验的探索和创新方面的要求则削弱了,虽然经过了多数人反复地探讨和修改,但对于每个实验,对不同条件的学校和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都是最完美、最好的。因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对有些实验加以改进和创新,实验才会生动有活力,并保持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魅力。

一、将现有的化学实验进行合理组合,使之具有新的功能,这是一种创新

案例1: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最后,试管中收集的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层现象不是很明显,如何才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呢?联想到四氯化碳有机溶剂萃取溴水中的溴的实验中明显的分层现象,是否能给乙酸乙酯染色呢?通过实验验证,用胶头滴管向液面上的乙酸乙酯中滴入几滴浓溴水,就能观察到层次分明的酯和下层的饱和Na2CO3溶液。该实验通过联想,将萃取实验和乙酸乙酯的制取组合起来,使实验立刻生动起来。

案例2:氯、溴、碘活泼性强弱比较可以这样做:(1)在一张滤纸的中心处,滴一滴饱和的无色溴化钾溶液,待其湿润后,再滴上一滴氯水,滤纸呈现黄色的斑点(即单质溴)。(2)在呈黄色的斑点处,再滴上一滴饱和碘化钾溶液,滤纸上斑点颜色变为浅褐色(即单质碘)。(3)在浅褐色的斑点处,再滴一滴淀粉溶液,滤纸上的斑点变为蓝色。该实验用滤纸代替了常规的试管,操作极简便,变间断性实验为连续性实验,在投影下进行,实验现象明显而又有趣,不象常规的那么呆板沉闷。在实验中溶液间反应的操作与试纸实验有机地组合起来。

化学实验的组合式设计,需要熟悉课本上的典型实验设计的原理和装置,并对各装置从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装置的科学性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创新性实验方案设计的最优化目的。

二、将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是对原有实验的一种创新

案例3:乙醇和钠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这两个实验是定性实验,可以改为定量实验即利用实验推测乙醇和乙醛的结构。选择给定仪器,设计最简单、最合理的实验来推断乙醇和乙醛的结构。

将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需要学生积极运用己有知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将化学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设计为较安全的实验,加深学生印象

案例4:在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确碱液要盛装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老师在演示实验时,当着全体学生将两个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塞上玻璃塞,将两瓶溶液放置在实验桌上。两周后的下一次学生实验时,将四个试剂瓶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动手打开试剂瓶,亲自体会错误操作的后果。然后在学生的质疑下解释原因,不仅纠正了错误的操作,更是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案例5:稀释浓硫酸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要将浓硫酸慢慢地沿着器壁注入水中,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老师强调的“不”没有印象。

所以,老师不妨将其设计为比较安全的“错误操作”。具体如下:平铺一片玻璃,在玻璃上放一只盛有约25ml浓硫酸的小烧杯,烧杯外罩上一去底的无色大可乐瓶,在其瓶口插上一吸有水的胶头滴管。实验时,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慢慢挤入到小烧杯中的浓硫酸中,观察液滴四溅的现象。让学生亲身体会这种错误操作的危险性。

四、将验证性的实验设计为微型实验

第7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〇前言

在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到化学知识,因此这是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化学实验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要不断的创新,以便化学实验教学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下文中,笔者详细的探究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的措施,比如教师要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注重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重新设计或改进实验装置、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以及适时的用微型化学实验替代常规实验等。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

1.1化学教师要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若想有效的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教师首先必须做到自身具备很高的创新素养,只有如此,教师所进行的创新才会具备较高的水平,能够赢得学生的崇拜和尊敬,教师的创新精神才能够感染并带动学生创新。化学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化学知识,不断的探索实验的新方法,多学习一些新兴的化学科学,多了解新的化学发明。

1.2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新课改要求教师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对于化学教师也是如此,比如学会实验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不能一味的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化学课程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实验操作课不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化学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观念,做到理论的讲解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1.3尊重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动手实验机会不多,教师往往以演示实验代替正规的实验操作课,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积极参与,尊重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把实验操作方法教给学生并向学生演示如何具体操作,提醒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并给出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实验的神奇,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实验创新的探索。

1.4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演示实验,并把它录下来,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步骤清楚、节奏适中,同时要随着每个步骤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在实验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这样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实验步骤,知道实验过程中该注意哪些事项,然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如果有做错的地方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或者再次观看视频,分析错误原因并及时改进。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得到加强。

1.5重新设计或改进实验装置: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装置虽然非常规范标准,但是使用步骤过于繁琐复杂,学生观察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这样的装置实验效果未必理想,很多时候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没有觉得感兴趣反而觉得化学实验很困难,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化学学习。因此,化学教师可以适当的对装置进行改进,或者依据课程需要对装置进行重新设计,以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增加实验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6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是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家庭小实验虽然是学生在家里进行而非课堂,但是它对化学教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家庭小实验能够增加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化学知识和实验进行探索的欲望。而且家庭小实验涉及到的实验用品大多是家庭中常用的物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好化学的坚定信念。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完酸和盐的性质之后,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回家把醋和小苏打融在一起,观察其反应,并将反应速度和状态记录下来,下节课时和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明白了酸和盐的性质,又体会到了亲自动手实验的快乐。

1.7适时的用微型化学实验替代常规实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化学理念逐渐的被倡导,因此,化学教师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既符合新时代下教育发展趋势,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微型化学实验采用微型仪器,而这些微型仪器多数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品废物,比如点滴板是利用不用的胶囊板。由此可见,微信化学实验既能够做到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提高。

2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初中化学教师要顺应我国教育发展潮流,懂得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素养,注重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作为化学教学目标,实时的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希望以上我的建议能够对其他的在实验教学创新方面存在困惑的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2012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2]刘知新,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化学教育,1991,3:22~23.

[3]李文会,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策略初探,网络,2012,5.

第8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家庭实验;多媒体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提倡创新,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行业同样也不例外。那么,鉴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型的化学实验教学呢?笔者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归纳,认为教育工作者可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实验教学中适当融入家庭实验,增强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新课改提倡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这是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日常过程之中可适当融入一些趣味性显著的家庭小实验,因为这既是顺应新课改“增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发展趋势的必然措施,同时真正可将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相关理念落到实处。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家庭趣味小实验:首先提前准备家庭中常备的碱面与食用白醋若干,随后,将适量碱面置入盛有水的器皿之中,用筷子均匀搅拌,确保其充分溶解,待到其初步形成澄清液体之时再往其中注入适量家用白醋。这时,便可以看到,器皿所盛有的液体中会生成大量的气泡。如此,借助上述家庭小实验,学生就能对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的关于“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化学知识点形成更为直观且深刻的印象,既实现了夯实、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的目的,与此同时,更使他们更加直接地感知到所学化学知识与自身现实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很显然都为他们日后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实验、化学学习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有利于加快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改革进程与进度。

二、实验教学中适当进行实验设备等的改进,增强化学实验的呈现力度

实验设备及装置是高中化学实验顺利进行操作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对于最终呈现的实验教学效果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可是,鉴于某些实验中的设备及装置不尽合理,导致无法获取真正意义上高效率、高质量的实验结果。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恰当而灵活地进行实验设备的创新及改进,这也不失为创新高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

例如,在鲁教版“钠的燃烧”这一化学实验中,其主要的实验装置为不透明的蒸发器皿或者是坩埚,由于操作仪器的不透明,学生并不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时刻关注该装置中钠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仅能看到最终呈现出的实验结果。如此,便大大制约了该实验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点,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意进行了如下实验,即:提前准备一个透明效果较好的玻璃管,将其放置在酒精灯上进行适当预热;紧接着用钳子夹出一小块实验用钠块,并将其放置在滤纸上,以便钠块表面附着的煤油被该滤纸充分吸收;用刀片将该钠块的外皮祛除,并用钳子将该钠块放置于之前准备好的透明玻璃管中。如此,借助该玻璃管学生便可以清晰且直观地观察到钠块燃烧的整个过程,从而大大弥补了之前实验用设备上存在的显著不足,有利于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良好提升与进步。

三、实验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大大减少了化学实验的危险性

化学实验不可避免会涉及众多形色各异的化学药品,这其中不乏一些危险系数较大的化学药品,教师在日常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若是按照教材进行操作,就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可是,假设不进行实验的话,又担心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该实验背后蕴含的化学原理。如此,具有一定危险性质的化学实验就成为横在高中化学实验上的一头拦路虎,极大地制约了化学实验的最终教学成果。

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笔者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例如,钠、钾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放出热量。为了证明钠、钾的这一性质,高中化学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发达的多媒体教辅设备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并将其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既避免了实验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带来的危险,同时借助多媒体教辅设备直观、形象的特征,学生又能最直接地观察到钠、钾遇水反应的化学性质,真正获得一举多得的良好实验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想方设法进行实验教学上的创新与改进,如此,方能在显著调动学生实验参与兴趣及积极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这方为高中实验创新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第9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

1 引言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阶段是学生逻辑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借助于高中自然学科锻炼学生创新能力。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实验,实验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若脱离了实验的支撑,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新的理论的创建也是建立在实验旧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然而理论是无法实验的。人类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试验和实验可以说是自然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新课标也指出,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挥化学学科的社会和绿色价值,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化学实验能力简述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为化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力佐证的发言平台。化学实验能力并非单只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它既包括化学实验的思维能力又包括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二者不可偏废。

2.1 化学实验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通过思维不仅揭示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又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式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创造性思维包含并高于一般思维。它的特征有:灵活性、独创性、变通性和批判性。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衡量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可以通过速度和准确率两个指标来评定,它是指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能正确快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智力理论的解释,创造力思维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过程,是创新智能的关键,是创新的核心。因此,化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创造力思维的能力。

2.2 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属于化学教学基本技能,包括识别、选择正确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的能力和组织实施完成化学实验操作,实验化学反应的能力等。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实验活动的过程性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过程技能属于模仿学习阶段,包括观察、记录、选择、识别、控制、处理实验细节,综合技能就是在过程技能的基础上,对有关资料和报告进行预测、推理,选择新课题、形成假设、寻找文献、提出问题、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评价方案的过程,是创新能力拓展阶段。

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设计探究

化学是一门融入化学概念、事实、原理和实验技能为一体的学科,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制定有层次的实验教学,满足化学教学的要求。

3.1 分阶段实验教学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化学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师手把手的指导,熟悉实验史实,体验科学实验过程,掌握化学基本理论。(2)综合训练阶段。综合训练是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化课程的知识对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训练的教学。(3)开放式教学,自主创新设计阶段。运用开放式实验室,打破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改变以分数为准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激情,自主选择、设计、操作实验,磨砺学生意志,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自主创新发明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自主查阅文献,利用综合知识和技能,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探寻新技术,应用新方法。这三个阶段是循序渐进,不断拓展延伸的过程。

3.2 利用相关教具和数学化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教具是知识传递的媒介和载体,它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一章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为了更好的演示实验,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的针筒演示该实验,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有可重复操作性。在现代科技时代,运用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是教学发展的需要。传感器技术由数据传感器、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组成的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对于结合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如食醋和水果的总酸量的测定,因生活样品多带有颜色,给滴定判断带来不便,利用PH传感器能避免滴定溶液的影响,使结果更加精确。又如在学习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为了突破传统的环形玻璃搅拌器和普通温度计测量技术的局限,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化学创新教学数字化。在上课的前几天让学生用传感器代替温度计进行小组训练,正式上课时将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以及计算机连接好,量取50mL0.5mol・L- 1盐酸放在泡沫保温杯,观察并记录准确测量出的反应前起始温度(精确到0.05℃), 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设定,最后上机实验,量取5OmL0.55mol・L-1 氢氧化钠,点击开始按钮,采集数据,然后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保温杯,轻摇液体密切观察温度变化并记录最高温度,等温度下降时,单击结束按钮完成一次实验。这样的话记录的数据准确有效,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做出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