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壤污染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土壤污染呈加剧趋势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中国盐碱化土壤面积约3690万公顷,其中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总面积达624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中国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耕地缺磷面积达51%,缺钾面积达60%。由于过度垦殖,土壤因有机质匮乏而导致养分状况失衡,土壤养分长期的低投入、高支出造成全国范围土壤肥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国家环境保护部此前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因重金属造成的水源和土壤污染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百姓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据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耕地质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国家环保部门的《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严重超标。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如果不修复,重金属一般可以残留几十年,例如铅可以在农田残留100年。

“拯救”污染土地

土壤污染犹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全面启动全国范围内土壤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日前,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已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有望于近期正式对外公布。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将达300亿元。

目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还很不成熟,最快也要两三年才能修复到可耕种水平,而且修复并不等于把重金属完全消除,只是把浓度降低。不久前,环保部启动了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重大科技专项,技术研发和工程试点将成为政策扶持土壤修复的两大抓手。此外,针对城市历史遗留污染土地,中央财政已提出投资补助政策,对于不同原责任主体的治理项目将实施30%~45%的财政补助。

由于农田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国家也将出台一系列财税补贴政策支持农田污染土壤修复工作。

第2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群众呼声作为创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创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建第一标准,全面推进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为建设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作出贡献。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其实环境污染包括了好几个方面: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的人把环境污染的范围看待得很狭隘,以为不乱扔垃圾就能改善环境,的确,这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但单单靠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在调查中,我发现以前的随处可见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上依稀可见有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的是居民以图一时方便,从自己家窗口将废弃物扔出去,这不仅仅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被弃的是较大的重物,不慎砸到了其他居民就造成了人身伤害了。与之相反,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装入一个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楼道下,等社区清洁工来处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好方法,但往深处思考,也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夏天,由于天气很热,食物很容易腐蚀,这样就很容易招引来苍蝇这类飞虫,而且也会发出刺鼻的臭味,影响了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清洁工人没有及时处理好垃圾,那么垃圾袋堆积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有的老人经过时,没有注意到,不小心滑了一脚,很有可能造成伤害。

那如何解决呢?在我们调查中突发其想:在每个楼道底层的楼角处放一可关闭的有盖垃圾桶,居民将垃圾扔入桶中,并随手关好盖子,防止怪味散发,垃圾由清洁工人定时清理,保证不让垃圾过多而造成无处可放的现象出现。

除此之外,噪声污染也需要及时解决。暑期还未结束,很多孩子也未入校学习,而较多的上班族们已投入工作之中,据调查,很多人都会利用中午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很多社区都有健身器材,按耐不住爱玩的心理的孩子们会在饭后集中去健身处,也就无法避免大声喧哗,其实他们已造成了噪声污染,对于孩子们,要剥夺他们玩的权利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此问题的策略就是显得比较令主管部门头疼的。我个人认为建一些室内娱乐场所也可作为一个好方法,但它须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社区宣传教育孩子们要照顾其他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不大声喧哗,那么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就不会造成影响了。

生活是个人的,而环境是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相信很多矛盾都可化解。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居民生活要靠你我他,今天的你做了一件对环境有利的事你并没有吃亏,其实你在给你的生命健康画上一条延长线,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环境问题才能完善解决。

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二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为止,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社区来讲要从小处着手,让居民树立起保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调研,共建社区无大的企业和工厂,不存在工业污染问题。主要是生活垃圾包括固体废弃物清理和堆放问题。

一、共建社区街道情况

一条街:建设街。四条路:广西路,一路、二路、三路和青松路。其余为巷道。

二、垃圾堆放情况

主要四个垃圾点分布在:(1)广西北二路(18组)(2)边疆乡西侧(9组)(3)筷子厂(6组)西侧2个垃圾点。

据统计共建社区公厕9个,分布于居民区。公厕附近有垃圾堆放现象。

三、整改建议

建议政府加大投入,环卫处加大整改力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努力与居民共同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的新局面。以下是从社区实际出发,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和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议环卫处合理分配人员,做到分片专人管理。

(2)由于我社区狭窄巷道多处,环卫车进出困难,希望环卫处可以借助人力,利用好清洁车,使垃圾定点堆放到环卫车可以自由进出的地方。

(3)我社区9处公厕都没有设置垃圾箱,居民在上厕所之便随手堆放垃圾。

以上是我共建社区环境卫生的基本状况和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从社区角度出发,有望环卫处加大整改力度,解决迫在眉睫的垃圾污染问题。

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三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人们所生活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其实环境污染包括好几个方面: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人把环境污染的范围看的很狭隘,以为不乱扔垃圾就能改善环境,的确这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但单单靠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又有多少人会把这种思想融入到行动中呢?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为了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我于201x年对我所住的街道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1 调查目的

通过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2 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 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4.1 在对随机抽取的2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4.1.1 请问你平时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9人,占45%,回答不会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7人,占35%。

4.1.2 平时关注关于保护环境的新闻吗?

大多数回答不会,占55%,回答会的占5%,觉得于己无关占40%。

4.1.3 你将废弃的电池怎么处理?

选择随手扔掉的占30%,选择扔进专门的垃圾箱的占17%,无所谓的占5%

4.1.4 你实行垃圾分类了吗?

选择实行的占20%,不实行的占80%

4.1.5 你赞成用塑料袋吗?

赞成占37%,不赞成占20%,无所谓占43%

4.1.6 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4.1.7 你有没有随地吐痰或扔烟头的习惯?

有的占20%,没有的占50%,有其中一项的占30%

4.1.8 你有没有随时乱扔垃圾的习惯?

有40%人说不太在意,25%说偶尔,25%说不乱扔垃圾。

4.1.9 你认为环境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些人认为环境就是简单的不乱扔垃圾,少数人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5 结果分析

5.1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5.1.1 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与老百姓无关。

5.1.2 小区规划不力,管理不严格不科学,任意倒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处理不及时致使臭气熏天,有些部门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未能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5..1.3 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境工作的难度。

5.2 社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

5.2.1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随地乱扔垃圾滋生了大量细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苍蝇,蚊虫等,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工厂排放废气混合着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气体,使得很多的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5.2.2 使土壤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难以降解的物质,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

5.2.3 垃圾填满,降低了垃圾填埋厂处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有细菌,病毒等物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的健康。

5.2.4 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二次污染,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有毒气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6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6.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多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6.2 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 强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6.3 环境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

6.4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6.5 实行环保奖罚制度,奖励对环保有突出贡献的人,对工厂任意排放行为进行治理管制。

6.6 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机构,

6.7 个人要加强学习,自觉提高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为环保贡献自觉的力量。

第3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近一个星期来,我们有组织地对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做调查,报告如下:

一,河水污染。

近几年来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人们只顾着怎样节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对于在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有害的物质并没有引起重视,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况严重。我们在调查中就看到好几家工厂,把深绿色的、浓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处的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白色泡沫。居住在河边的人们随手将剩菜剩饭、家庭垃圾都装进塑料袋往河里倒,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已经遍体鳞伤,成了一条垃圾河。

二,空气污染。

我镇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向蓝天,企业燃用汽油、柴油,产生的废气及烟尘也弥散在空中。同时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增多,人们燃烧使用的煤,液化气等,能源消耗量增加,产生的废气也成比例增长。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污量加大。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大气污染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 垃圾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明显增多。一次性袋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碗筷,以及被用旧的废弃的生活用品,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需要处理。人们在使用后,只是随手往街头巷角一扔。我们走在大街上,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随处都有丢垃圾的地方。有些垃圾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使你不得不注目观看。这一些垃圾不能及时处理,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不难想象,如果突然来一阵狂风,刮起满地的垃圾,会是一副怎样的图景?

当然,还有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衷心希望有关领导充分关注污染问题,采取有利措施,还我们一个明净的家园。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何为环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人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最近,我发现政府部门、昌邑环卫局开始大力整治环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乡街也定点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来垃圾围绕街道,臭气熏天的状况。各个村庄开始整治村内环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庄焕然一新!而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后代,树立好榜样,奠基好基础,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呢!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有责!看你的行动喽!

小建议: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装饰品,可回收物品可以卖出,换来金钱买实用的东西岂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装饰品,你也能开小店赚大钱了!化废物为贵宝,让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让自己的心灵更纯洁,让自己的家庭更温馨!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

现在,我们科最最的环境越来越差了,空气质量差,河水到处都是垃圾,化工厂排放污水到河里,还有严重的白色污染。因而导致了城市环境恶化。

实地调查

我和几个同学去了在化工厂的旁边排放污水的河上。在路上,我们看见许多的鱼儿、虾儿欢快地游着,许许多多的蝌蚪在成群结队地找食物。可是,到了化工厂的旁边,一条鱼也没有,偶尔看见一两条死鱼死虾,在这片污水中飘荡,我们采了点儿污水,买了8条金鱼,拿回家做实验,我把金鱼平均装入一至四号实验杯中,观察情况,把一至四号杯分别倒入00、20300、400克污水,再倒满水。一号:第一天晚上,表现良好,第二天早上,鱼儿有点儿不爱动了,第二天中午,鱼儿不吃东西了,第二天晚上,鱼儿呈快死的状态。二号:第一条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都不动了,第二天中午,快死了,临近晚上时,死了一条,晚上,又死了一条。三号:第一天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一条死亡,第二天中午,全死。四号:第一天晚上,鱼儿焦躁不安,第二天早上,全死。

调查分析

因为化工厂里有许多化学物品,有时不小心排入污水,导至鱼大量死亡。

经过这次实验,我提出了以下几多建议。

(1)政府要教育市民不能扔东西到河里,要扔进垃圾桶。

(2)要教育化工厂的人不能随意放置化学物品,以免化学物品流进河里。

第4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环境健康;形势;问题;发展方向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健康损害事件此起彼伏,仅2009年就相继发生了陕西凤翔铅污染、湖南武冈铅污染等多起重大环境健康事件。

1我国当前环境健康的基本形势

1.1我国居民疾病负担中环境因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包括营养条件、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伤残调整期望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 DALYs)计算,我国居民疾病负担中有21%是由环境污染因素造成的,尤其是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和癌症等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

1.2化学性环境污染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

WHO认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叫以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传统型环境健康问题是由于缺乏安全饮水、基础设施不良和发展不足等而引发的,环境因素以生物性污染为主,疾病类型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现代型环境健康问题指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不注意环境和生态保护,走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产生的,环境因素以化学性污染为主,相应的疾病类型主要是慢性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

2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健康问题

2.1大气污染与健康

近年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恶化趋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呈现逐步好转的趋势,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中国环境质量报告表明,2007年我国有21.9%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的年均浓度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0.1 mg/m3),14.40%的城市SO2年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0.06 mg/m3)魏复盛等研究了空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可使儿童呼吸道阻力增加或产生通气功能紊乱。金银龙等的研究表明,重度污染区成人发生呼吸系统症状和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危险性分别是相对清洁区的1.7倍和1.5倍,重度污染区小学生非特异免疫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相对清洁区。Guo等研究了北京市空气污染与心脑血管病急诊率的关系,结果显示,PM2.5、 SO2、 N02等污染的升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诊门诊率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在城市,由于建筑装修污染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阎华等测定并比较两组以及不同装修程度(毛坯房、简装修、精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分析两组儿童哮喘的症状和体征,结果表明,病例组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儿童哮喘刺激性干咳、大量白黏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被迫坐位、伴腹痛、听诊有哮鸣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3饮水污染与健康

饮用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包括介水传染病、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等,如肝癌、食管癌等,也叫导致出生缺陷高发。王志强等对福建省11个县饮用水水质与胃癌死亡率的关系研究认为该地区饮用水受有机物污染是引起胃癌高发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余新华等对粤北某农村地区居民饮用水水质污染与该地肿瘤高发的相关性研究认为研究区周边矿山废水已污染附近农村居民饮用水,并与该村人群的肿瘤高死亡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关于饮用水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方法应当引起重视。

2.4土壤污染与健康

相比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我国土壤污染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尚琪研究了云南个旧砷污染区人群砷累积暴露量与砷中毒的关系,当地暴露人群砷中毒发生率己达10.4%;王福琳等的研究表明济南小清河污灌区长住居民血液、唾液与尿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污灌区居民,污灌区居民标化死亡率、标化癌症死亡率分别为0.67%和0.16%,显著高于对照区居民的0.55%和0.07%;骆永明等对长江三角洲某地区电子废物污染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当地长期露天拆卸废旧变压器、电子洋垃圾及焚烧废弃电缆电线等,局部农田土壤表现出较高的二噁英类化合物积累,并且易经食物链而被人体吸收,当地居民二噁英的暴露量已超过WHO制定的日允许摄入量(TDI)标准最大值的16倍以上,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危险因子。

2.5有毒有害污染物与健康

重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污染仍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镉、汞、砷、铅等重金属污染在我国各环境介质中广泛分布,并在人体的体内富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2001年对我国9省19个城市3-5岁儿童血铅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6502名被调查儿童血铅均值为88.3ug/L,其中有 29.91%的儿童血铅>100ug/L,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儿童血铅水平;其中兰州市、海口市、洛阳市、新乡市、郑州市儿童血铅>100ug/L的比例均>50%。

3主要科研方向

3.1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初步筛选和评估

由于我国当前各环境介质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污染物的污染,究竟哪些介质、哪些区域、哪些污染物对哪些人的健康风险最应当引起关注,尚属末知。当务之急,应当采用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结合污染物毒性、我国各地区及各介质中的污染程度、各类人群暴露水平等,对当前我国环境中现存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筛选出我国现阶段应当主要关注和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录,为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等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3.2污染物毒性和生物标志物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环境毒理研究方面,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到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外来化学物的毒性机制,研究环境毒物对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活性(包括基因组决定和控制的细胞分子产物如mRNAs,蛋白质及其调控和代谢)的影响;开展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危害的生物监测研究,建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合于现场使用的监测方法和以生物传感器为探测元件的在体检测;筛选出具有价值的环境污染所致健康危害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暴露标志物、易感标志物和效应标志物;研究基因多态性和健康危害的环境污染因子之间的关系。

3.3新型环境健康问题的研究

城市复合污染的健康效应、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等都是当前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新问题。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和新化学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有许多新材料和新化学物都已显示出明显的健康危害和广泛的环境存在,如纳米材料的大气污染问题,以全氟辛酸胺(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为代表的氟化有机物(FOCS) ,五溴双酚醚(PBDE)等具有POPS特性新环境污染物。从毒理学的研究中已发现这些新材料和新物质均具有较严重的健康隐患,如引起试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甲状腺毒性、胚胎毒性、遗传毒性、发育毒性、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毒性等,但这些物质材料的人群健康危害研究目前均处于空白状况,将是我国环境与健康科研领域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第5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封场垃圾填埋场;土地整理;矿化垃圾

中图分类号:TU824文献标识码: A

Land Arran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losed Waste Landfill Island

Lin Jie1,Cheng Fei2*,Zhang Xiangyang2,Wu Wei2,Gao Quanxi2

(1 Wenzhou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Wenzhou,Zhejiang,325000,China;

2 Zhejiang Bestwa EnviTech Co.,Ltd. Hangzhou,Zhejiang,310015,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land arrangement way of a closed waste landfill island as an example,it is expounded proposed that the plan of outside transportation & incineration and soil remediation is a new plan for the closed waste landfill site with higher land value.It not only has positiv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but also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 closed waste landfill site; land arrangement; mineralized waste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可用土地资源的紧缺,封场垃圾填埋场的再开发和利用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3]。笔者就某海岛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土地整理为例,探索一种更为积极的土地治理利用方式,即填埋物外运焚烧,原场地修复、回填成商业用地。

1某地垃圾填埋场现状

该垃圾填埋场地处某海岛山谷,濒临外海,附近海域有养殖场,该垃圾填埋场距最近的村仅隔一个高程为113.5 m的小山,村庄与垃圾堆放场直线距离约为200 m,位于垃圾场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偏北,目前填埋场周围有大片的居民住宅,其中最近的住宅小区距填埋场库区不足百米。

该垃圾填埋场自2006年6月开工建设,2007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填埋场总占地面积4.279 hm2,填埋库区占地2.655 hm2,至2011年5月填埋场库容量饱和,不再接纳垃圾填埋,累计填埋生活垃圾约14.8万t。目前该垃圾填埋场已实行封场,进入封场后管理维护阶段。

该库区垃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陈、老生活垃圾。这部分垃圾是从原来的垃圾堆场一次性转移过来的。陈、老垃圾产生于1996年至2006年间,现位于垃圾坝内侧库区部分,这部分垃圾还包含当时堆场底部被污染的土壤。这部分垃圾的填埋龄均在6年以上,其有机物已全部或大部分降解,垃圾矿化率较高。陈、老垃圾转移过来后,还在其顶面做过封场措施,就地取土覆盖、绿化。二是近年生活垃圾。填埋于2006年至2011年间,这部分垃圾是在垃圾填埋场建成以后逐年填埋进去的,其降解、矿化率随填埋时间的不同而不同。目前这部分垃圾也已封场,基本上是就地取土覆盖、绿化,部分边坡有土工膜覆盖。

2土地整理及利用方案

该地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收集后运往某垃圾发电厂做焚烧处理,不再在岛上做填埋处置。根据相关规划,该垃圾填埋场区块规划为旅游服务配套用地。

根据国家规范,若要对该块土地重新利用,则需要填埋场达到稳定安全期(3年)后方可进行土地使用,且不能建造永久性建筑物[4]。随着该地的快速发展,其土地越来越紧缺,为了将该地块的土地效益积极的发挥出来,可以对该地块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整理,并进行土壤修复,使其尽快的恢复到可重新利用的状态[5]。将该垃圾填埋场已封场的垃圾挖掘、外运至某垃圾发电厂内焚烧发电,同时将填埋场地块进行土壤修复,使之达到HJ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中B级标准,让该地块恢复成商业用地,并从土地转让收益中抵扣掉土地整理的费用。

3方案实施的条件

3.1 交通运输条件

填埋场所属区块路网成熟,运输条件良好。填埋场距垃圾发电厂约90 km,运距稍远,但道路情况良好,交通顺畅,垃圾转运条件已具备。

3.2 处理场地条件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理规模是800 t/d,可以提供给垃圾填埋场垃圾二次处理的量约为300 t/d。

4外运焚烧工艺

4.1 工艺设计

4.1.1 工艺流程简介

将填埋场内的垃圾挖掘、筛分后,筛上物拣去大块的砖头、石块等不可焚烧垃圾,余下的垃圾运至垃圾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筛下物做矿化垃圾重新利用。

4.1.2 设备及人员配置

垃圾焚烧厂一期设计处理规模为800 t/d,可以提供给垃圾填埋场二次处理垃圾量约300 t/d。人员及设备配备见表1。

表1垃圾焚烧厂一期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4.2 处理周期分析

4.2.1 已填垃圾成分分析

根据国内对已填埋垃圾筛分测定的相关研究,填埋场内垃圾筛分物随填埋年限各有不同,见表2。

表2已填埋垃圾筛分物分析结果

4.2.2 垃圾总量分析

根据表2,结合本垃圾填埋场填埋种类和填埋年限,预测垃圾填埋场中垃圾经20 mm滚筒筛筛分后,筛上物平均占78%,即11.54万t;筛下物平均占22%,即3.26万t。

4.2.3 垃圾处理周期分析

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周期见表3。

表3筛上物垃圾处理周期分析

日处理量/t 处理周期/月 总处理量/万t

300 13 11.54

4.3矿化垃圾的性质和用途

矿化垃圾是指在填埋场中填埋多年,基本达到稳定化的垃圾。垃圾填埋数年后,垃圾中易降解物质完全或接近完全降解,垃圾填埋场表面沉降非常小,垃圾本身已很少或不产生渗沥液和填埋气,垃圾中可生物降解含量较小,渗沥液中COD浓度较低,垃圾填埋场达到稳定化状态即无害化状态。

根据矿化垃圾性质可知,矿化垃圾中有一定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主要用途:①绿化用的营养土;②山地土壤改良剂;③建筑材料;④生物反应床的填料。

5场地修复及土地重新利用

5.1场地土壤检测和修复目的

填埋场库区按区块搬空后,即可对搬空区块进行土壤检测,根据HJ 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中B级标准,按商业用地土壤污染物浓度控制要求取样、分析、给出调查报告,并制定修复方案进行场地修复,使之达到该标准中商业用地的要求,实现地块的重新利用。

5.2常用修复技术

根据《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常用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包括挖掘、稳定/固化、化学淋洗、气提、电动、热处理、生物修复等。

5.3土地重新利用

场址土方填筑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地块规划设计,然后进行场地平整、路网建设、通水、通电等基础建设,建设完成后即可进行土地的重新利用。

6投资收益分析

根据工艺各流程和设备配备,项目总投资约为3717.8万元(含土壤修复费用),其中垃圾焚烧按110元/t计,场地调查和修复按480万元计,矿化垃圾处理按20元/t计。

根据当地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成交公示和当地人民政府文件,目前垃圾填埋场所在地土地价格约975万元/hm2,本项目完成后可整理出商业用地4.279 hm2,预计可以回收土地资金4171.7万元,故按本方案,该垃圾填埋场地块整理利用后,可以产生453.9万元的净收益。

7结论

1)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开发利用,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合理的方案。

2)根据某地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外运焚烧+场地土壤修复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3)本方案给土地价值较高地区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的土地整理和利用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也为垃圾堆场存量治理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吴英博.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利用[J].绿色科技,2011,(12):144-145.

[2] 李雄,徐迪民,赵由才,等.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J].环境工程,2006,24(6):64-67.

[3] 陆鲁.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资源化利用及发展规划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 吴玮,杨再兴,冯猛.封场垃圾填埋场的土地整理及利用[J].环境卫生工程,2013,21(4):16-18.

[5] 李玲,王军,唐跃刚,等.封场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J].环境卫生工程,2013,21(3):20-22.

第6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策略

随着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科技在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日趋严重,而许多污染源与化学有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对世界环境的恶化,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生存状态,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注,环境科学知识将成为每一个人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教育面临的时代任务,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成为了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和义务。本文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谈谈在幼师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策略。

一、制定环境保护教学目标

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师要制定好环保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

1.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环境污染。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学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会运用化学原理消除污染。

2.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和社区资源,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3.培养良好环保习惯。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环境、关爱他人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环保教育

幼师化学教材中包含着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可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环境污染实例,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幼师化学教材中有石油的炼制、煤的综合利用、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化学合成工业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充分的挖掘、整合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环保教育素材,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可及的。通过课堂上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环境保护对人类的生存意义等,对环境保护有较全面的了解。

三、在实验教学中推进环保教育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如在密闭或通风橱中操作有毒气体,对反应后的尾气进行吸收,不让其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随意倒入水池,而是分类回收等,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从环保角度设计、改进、挑选实验方案,选取实验药品,使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从而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上的环保意识。

四、在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仅靠在课堂上的培养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环保活动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来认真有效地实施。

1.专题讲座。结合国内外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重大的环保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如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向学生介绍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结合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向学生介绍臭氧层的相关知识及其被破坏的原因和氟里昂的应用及其替代技术等。

2.组织学生参观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受污染的江河及农村等处参观,与厂里工人和技术人员及江河附近的居民交谈,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环保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写出调查报告。

第7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耕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刍议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问题

收录日期:2014年3月4日

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现状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其中一项主要经济指标是城镇化比率。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其表现为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其发展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及后期。我国已经经历了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自1996年,我国城镇化比率达到了30.48%,当年城镇人口37,304万,农村人口85,085万。自此,迈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表1)

从表1可见,我国自2000年开始,城镇化比率逐年提高。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左右。这表明,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标志着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几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发展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分布格局。从而说明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此阶段特征为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快速发展已能够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有关数据整理计算绘制而成)

既然,我国已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从国外的经验教训看,这个时期也是耕地减少最快的时期。耕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公共资源和约束性资源,数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所以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向来重视耕地保护,2011年8月23日,同志就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三个最严格”和“四个切实”的要求,也分别于2011年7月20日和9月2日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但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并不乐观,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不仅耕地数量不断下降,耕地质量、耕地环境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耕地流失现象未能得到遏制,使得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工业化矛盾日益突出。

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加快进程中,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中国是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尤其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比率的上升,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被不断占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2002~2010年10年间耕地总量由2001年的19.14亿亩减少到2010年的18.26亿亩。其中,耕地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违法、违规建设占用大量耕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建设征用土地已经成为我国土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另外,在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一般是粗放型的,受近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产业园”、“产业区”集中出现,各地普遍在城镇搞新区、产业园区,有些地区经济实力不足,使得很多项目搁置,导致大量耕地占而不用。而且部分项目是地方政府鼓励支持,开发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地价相对比较低廉,因而在建设过程中铺张浪费,出现耕地被浪费的现象;第二,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城镇需要大量劳动力补充。首先,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虽然中央近年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各项补贴等惠农政策,希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惠农政策没有得到最佳的体现。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用地闲置浪费。

(二)耕地总体质量偏低。2009年12月24日国土资源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我国耕地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把我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

近些年来,我国的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其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水土流失使土壤养分流失,土地沙化降低了土地的肥力;人为因素则包括耕种方式不当,耕地占补不平衡(占优补劣,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占用。其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第一,工业和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占用大量的优质耕地,比如城郊的良田、菜地,土壤肥力高,熟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为了寻求占补平衡,补充的耕地往往分布在耕地条件较差地区的荒地,或者是废弃的宅基地,在质量上很难和占用地相比;第二,由于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通常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明显不足,缺乏对耕地保护和管理耕地的能力,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层变薄,蓄水保肥能力降低。这些原因都致使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三)耕地环境恶化。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为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耕地污染、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中国耕地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污染土壤已经占耕地的1/5,即全国有2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业污染。“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如果农民利用工厂污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土壤本身的养分受到破坏,降低产量,更甚者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工厂排放的废水中若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不但危害牲畜的健康,更有可能损害农民自身的身体健康。废气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硫,随着工厂的排放,进入土壤,使土壤酸化。同样,危害农作物及人畜的健康。还有废渣,常常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土壤。

除了“三废”污染,农业污染也不容忽视,如化肥、农药、家畜粪便通过降水或者排水灌溉时产生地表径流,土壤渗进水体,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过度使用化肥会降低土地退化,反而降低产出。

三、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的对策

(一)控制城镇外延增长,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发展阶段,今后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所以我们应对土地进行节约利用。第一,严格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耕地保护意义重大,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衣食之源,而且为农民的生存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第一个写进法律的基本国策。因此,要对农民加强耕地保护的教育,大力提高农户的耕地保护意识,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第二,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和规划土地的使用。在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时,杜绝浪费土地和侵吞侵占的行为。通过舆论监督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保证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耕地保护问题,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杜绝可能滋生的腐败现象;第三,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首先,近一步明确和完善新《土地管理法》,完善土地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土地再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减少一切不合理现象。

(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产出潜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耕地保护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强调的耕地保护不仅仅是保持现有耕地面积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数量下,提高耕地的质量。追求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耕地的使用永远存在着矛盾,保护耕地势必就容易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同样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势必导致耕地的减少。因此,我们要寻求一种全新的耕地保护模式,从而有效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就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内容,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补充相应的耕地,以保证耕地不减少。而先补后占是指在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之前,建设单位先履行补充耕地的义务。补充耕地任务完成后,建设单位方可占用耕地。所以,全面实行“先补后占”,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有着深刻影响。笔者认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与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是“两位一体”的事情,是应对耕地资源紧缺、人增地减长期趋势不可逆转形势所拟订的政策组合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环节;其次,尽可能控制工业“三废”带来的影响,推广新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处理,争取变害为利。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尽可能少的使用,确保土地的养分。对已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壤要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尽可能使损失降到最小。

(三)探索和实施我国特有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和实施我国特有的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稳步发展模式,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土地政策。首先,重视尝试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的市场机制变革,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市场交易,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土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土地价格必然上升,地价较高,自然会阻碍非农土地增加的速度和规模,在某种程度有利于对耕地的有效使用,减少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最终实现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其次,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但土地利用相对比较合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土地的利用开发相对无序。所以,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显然,政府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的耕地保护状况,而应该采取互补的方式,用不同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完善耕地保护;最后,建设“绿色GDP”制度,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耕地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绿色GDP这个指标,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经济“净”增长的概念,能更好地体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能将此指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加以实施,可以促使政府重视资源环境建设,有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减少土地违法现象。应该说,绿色GDP体现了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天君.耕地保护新论[M].人民出版社,2009.5.

第8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耕地质量;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38-3

根据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方案》和关于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工作座谈会的通知精神要求,按照辽源市农业局的统一布置,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9年2月28日,组织土肥科技人员对我市目前耕地质量基本情况开展了认真、全面、细致的调研,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 耕地质量监督

从目前来看,我市各级政府对耕地质量监督工作十分重视,尤其是农业部门更加重视耕地质量监督工作,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06年6月,由建设单位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申报的“沃土”工程吉林省辽源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已上报到国家农业部。此项目宗旨是检验检测土壤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遭受污染情况,研究探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最佳途径,提供耕地质量监督科学依据。

2 耕地质量保护

我市农业部门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得土壤肥力逐渐提高、水土流失得到缓解、土壤肥力监测点初步形成、保护耕地质量方面的一些农业实用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重点体现以下三方面:

2.1 实施有机肥补贴

在2009年实施有机肥直补首先在东丰县进行试点,2010年在东辽县、龙山和西安两区逐渐铺开。实施有机肥补贴的目的是开发现有的有机肥源,扶持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鼓励广大农民使用优质有机肥,保护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避免耕地质量下降。具体实施办法是要求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每亩施肥量达到2立方米以上(含2立方米),直补资金10元,农民购买商品有机肥,凭正式发票也可领取直补资金,直补资金发放由当地的农业主管部门或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有机肥质量、数量的监督管理由土肥科技人员负责。

2.2 建立肥力监测点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拟在东辽和东丰两县及龙山和西安两区组建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总计10个点,其中东辽和东丰两县各有3点、龙山区有2点、民营经济开发区和西安区各有1点。具体有东辽县建安镇安山村、云顶镇湾河村、安恕镇黄羊村,东丰县大阳镇六家村、三合镇蚂蚁村、二龙山乡屯基村,龙山区寿山镇大寿村、工农乡前进村,西安区灯塔镇富强村,民营经济开发区友谊村;总面积30亩,平均每个监测点3亩;监测项目为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养分动态平衡、土壤受污染程度等。

2.3 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近些年,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直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保护耕地质量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每年在全市开展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技术推广或“沃土”工程技术推广,推广面积30万亩左右,因此,缩小了中低产田面积,扩大了高产田面积,土壤不良理化性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得到了提升,粮食安全得到了保证,农业生产后劲得到了加强,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

3 耕地质量建设

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非常重视现有耕地质量建设工作。针对我市中低产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改良难、周期长和见效慢等特点,每年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中低产田实施改良培肥。改良培肥重点放在砂土地土壤、坡耕瘠薄地土壤、低洼易涝地土壤及酸性冷浆地土壤等四种类型的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方法是加大农肥用量、实施根茬(秸秆)还田、推广测土施肥、及时深松土壤、采用客良、施用特殊肥料等一些有益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改良培肥面积平均每年在30万亩左右;改良培肥效果达到了中低产田面积逐年减小,高产田面积逐渐扩大,不良土壤理化性状得到初步缓解;另外,农业科技人员对参与改良培肥中低产田的乡镇广大农民、基层干部、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土肥科技人员讲课、发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召开典型经验介绍会或现场会等。

4 耕地质量管理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耕地质量管理方面,着重对广大农民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加以引导,提倡使用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农业投入品,杜绝使用破坏土壤降低肥力的农业投入品。

4.1 肥料

在有机肥料选择上,重点选择腐熟完全彻底、速效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有害物质(汞、铅、铬等重金属和大肠杆菌)含量不超标的有机肥料;禁止使用由城市、医院、工业区等处排放的有害垃圾、污泥、污水等物料制成的诸种有机肥料或有机-无机复合(混)肥料。在无机肥料选择上,着重选用养分含量高且全面、有害物质含量低、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负面影响较小的化肥;杜绝使用硝铵类化肥。

4.2 农药

由于农药易在土壤中残留,易造成土壤污染,为此,农业科技人员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坚决取缔目前国家三令五申禁止使用的农药,譬如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乙烷、除草醚、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一类的农药。另外,在综合防治植物病虫鼠草害时,提倡“三先三后”的防治方法,即先预防,后用药;先选择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法,后选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先选用绿色农药,后选择常规农药。

4.3 水源

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源,其重金属、硝态物、氯化物、全盐量等一些污染物质不能超标,例如钠含量应在30-75mg/L以下、氯化物含量不超过2-55mg/L、硫酸盐含量应在4-20mg/L、电导率应在50-300之间,总盐量控制在700-2100mg/L。农业科技人员经常深入水稻种植区的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引导广大农民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的水源浇灌农田,杜绝使用污水灌溉农田。

4.4 种子

大力推广使用抗逆性强的、权威部门审定的、适宜本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比如抗病害、耐贫瘠、抗倒伏的一类品种。其目的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和化肥对土壤产生的污染,保护现有耕地资源,加速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

4.5 农具

农机具对土壤造成的负面影响与肥料、农药、污水等农业投入品相比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对土壤物理性状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犁底层加厚、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变缓等。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技术培训中,提倡广大农户在小面积农田作业中,最好使用轻便的小型农机具,譬如手动播种器;在农田运输中,尽量减少压地的次数。

5 农业技术推广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推广农业技术的全过程,始终优先考虑保护耕地质量前提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并在确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上,侧重筛选适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方面的一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项目。辽源地区近几年涉及耕地保护内容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已达到7项以上,其中属于传统的项目有2项、现代项目有5项,且有的项目已经荣获了省政府或市政府的奖励。具体项目有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技术推广、“沃土”工程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玉米大垄双行等距点播技术推广、大豆畦作栽培技术推广、抗旱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及玉米侧垄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等。通过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我市耕地质量不断提升,人们认识逐渐加深,耕地质量保护工作逐步完善。

6 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

辽源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中进行了大胆改革的尝试,尤其在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上表现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七个转型”。第一,由浅施肥向深施肥转型。在施肥深度上,要求深施肥,深度达到10-15cm之间。具体做法是:在原垄沟浅趟一犁,然后破原垄形成新垄;以前没有浅趟一犁的农业作业程序。第二,由小垄向大垄转型。将原来的小垄(垄宽60cm)变成大垄(垄宽90cm),并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每相邻3株玉米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相邻4株玉米构成等边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第三,由稀植向密植转型。主要体现在玉米种植密度上,过去亩保苗在3000株左右,现在开始趋向亩保苗4000株、4500株或更高密度发展。第四,由耕作向免耕转型。着重表现在灭茬上,过去有除茬这道农业作业程序,现在开始不灭茬,在两茬之间或侧向播种,茬留于农田内。第五,由湿整地向旱整地转型。过去水田在整地时,事先需要大量水进行泡田,然后再整地;现在实施旱整地,采用旋耕机进行旱整地,免除泡田的农业作业程序。第六,由传统播种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播种转型。过去播种实行人工刨埯、人工播种、人工踏实;现在推广机械播种或手动播种机进行播种。第七,由施肥次数多向施肥次数少转型。过去施肥有底肥、口肥、追肥;现在采取“一炮轰”即一次性施肥,免除追肥,个别地方口肥也免除。

7 耕地质量保护的做法

辽源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有许多较好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7.1 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维护农业生态平衡,造福子孙万代,辽源市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在领导小组内下设四个分组,即砂土地土壤改良培肥组、涝洼地土壤改良培肥组、瘠薄地土壤改良培肥组和冷浆地土壤改良培肥组;另外,下设一个办公室。旨在拟定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筹措启动资金,开展技术培训,回访相关农户,报送有关信息。

7.2 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实用技术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电话、网络、发宣传资料、科技人员授课、召开现场会等多形式、全方位、广渠道,向广大农民、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农民技术员、基层领导干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宣传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侧重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大垄双行等距点播技术及大豆畦作栽培技术等。在具体培训工作中,做到了“四个有”即每户有一名受训人、有一位明白人、有一份宣传单、有一盘录像带或光碟。

7.3 组建专家系统,推动土肥工作

为加强我市耕地质量的监督、保护、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发挥土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辽源市建立了农业专家系统,成员均为在土肥战线工作达10年以上、具有较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构成。主要研究探讨适合我市中低产田改良培肥的具体方法、增产效果、所需成本等课题,另外,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趋势也进行专项研究。

7.4 完善化验设施,搞好耕地监测

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现有化验仪器设备和化验室进行了初步完善,购置了相关仪器设备,修善了化验室,确定了有关专业人员。使目前土肥化验室初步可承担相关土壤化验项目,譬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项目。

7.5 开展肥料执法,确保肥料质量

每年在肥料销售旺季,肥料执法人员对本辖区内的肥料市场开展肥料执法检查,检查对象是肥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使用者,检查肥料品种系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复合(混)肥等,重点查处是否已登记,其目的是净化辽源肥料市场,保护肥料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不受侵犯,避免不合格或国家禁止使用的肥料产品施入土壤中,避免因肥料使用不合理造成耕地污染,质量下降。

8 耕地质量保护的经验

通过近些年我们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参考外地先进做法,加之开展社会调研,使我们目前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8.1 领导重视,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前提

无论做好哪些工作,尤其是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一定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一事无成。耕地质量保护涉及到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土壤化验、肥料执法、化验室建设、技术培训、工作任务落实等,均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支持,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落到实处、激发人们积极性。

8.2 技术培训,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手段

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密切的工作有很多,例如耕地质量的监测、肥力监测点的建立、土壤养分动态平衡变化趋势、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技术制定与推广、相关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宣传普及等等,真正让实施者全面地、细致地掌握,必须开展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是广大农户和土肥专业人员。

8.3 提升水平,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环节

真正把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切实做到耕地肥力不下降,粮食产量稳产高产,一定要提高土肥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尤其重点要培养具有土壤肥力监测、肥料行政执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综合专业技术的人员。具体方法是让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省或国家级部门主办的一些培训班;邀请省或国家知明农业专家来辽源讲课;给专业人员购置相关一些科技资料。

8.4 完善设施,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方法

为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现状,有效跟踪耕地理化性质变化趋势,正确制定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技术措施,为此,市总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土壤化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新添了一些仪器设备,修缮了化验室,配置了一些化学试剂,确定了相关技术人员,建立了试验室档案。现在基本达到了能开展一些化验项目,且化验结果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

9 耕地质量保护现存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近几年,辽源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先进外省市相比还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9.1 相关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文件较少

有关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或一些规范性文件很少,造成从事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单位或工作人员,很难制止一些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解决对策是有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权威部门,要尽快组织人员着手做好这方面工作,让耕地质量保护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及早出台。

9.2 耕地质量保护专项资金不足

具体实施耕地质量保护的单位,目前尚无专项资金用在耕地质量保护,只拿出少部分办公经费注入到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这与实际需要的经费相差许多。采取办法是国家、省或地方财政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投资力度,保证开展这方面工作有足额资金。

9.3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第9篇: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都给原本趋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等建设能力尤显不足。在许多传统的城市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的同时,许多新的城市环境问题又接踵而来。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着来自中心城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气等污染,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为此,本刊记者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系列调查,并约请专家学者、有关领导和市民参与到讨论中来。本期我们关注的话题――城市垃圾污染。

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区域内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也逐年增加。虽然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年垃圾产生量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其总量却相当高,全国660多座城市人均产固体生活垃圾440公斤,每年总量高达1.6亿多吨,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且以8%~10%的速度增长,少数城市则达15%~20%。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各城市垃圾大多露天存放或简易填埋在城郊附近,历年累积堆存量超过70亿吨,占地约75万亩。现在,全国已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1/4的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堆放。专家预计,我国城市垃圾2010年将达到2.64亿吨,2030年达到4.09亿吨,2050年达到5.28亿吨。

仅以北京市为例,目前日产垃圾就达14700吨,全年生产500万吨。据中新社北京二OO六年十二月八日的一则报道称,2006年北京市政府拨付近千万元人民币对位于朝阳区高安屯的“垃圾大坝”进行了专款治理,并取得阶段性成功。建于一九九五年的垃圾场,十年的时间已变为巨型的垃圾大坝,长达二点五公里,宽高均达十多米高。这个曾用空间探测卫星可以观测到距天安门二十多公里处的“垃圾大坝”目前已得到清理。

与这种“兵临城下”情况类似的还有垃圾填埋场加速饱和的问题。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是1999年10月1日正式启用的,当时设计使用寿命是18年,但现在每日的垃圾量远超设计处理能力。据民革海淀区工委调查,2006年海淀区高峰期日产垃圾达到2200吨。该垃圾场处理海淀区垃圾总量的62.8%。按此发展,预计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在2010年左右就会关闭,海淀区可能面临生活垃圾没有设施和场地进行处理的局面。

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堆放在城郊和农村的垃圾,大量占用并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有20亿亩,如今垃圾堆存侵占的总面积已达5亿平方米,约折合75万亩耕地,相当于每万亩耕地就有3.75亩用来堆放垃圾。垃圾在自然界的衰减时间因质地而异,如烟头、羊毛织物为1~5年,橘子皮为2年,油漆木板为13年,尼龙织物为30~40年,皮革为50年,易拉罐为80~100年,塑料为100~200年,玻璃为1000年。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以其颗粒大,杂质多,可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倘若每600平方米累计使用10吨以上不合理的垃圾肥,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要下降10%以上。有些地方因长期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垃圾肥,土壤中汞的浓度较之本地其它地方超过3倍。不少垃圾中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如随意填埋,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会降解,加上有毒成份和重金属含在其中,对土地资源和地下水的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唯一办法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迁移。很多过去少见的疾病,竟然与我们今天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城郊和农村,明天可能就是城市,今天将垃圾转移到城郊和农村,明天无疑要付出巨大代价加倍偿还。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每年环境污染给中国大陆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亿美元,几乎抵消了经济增长量。

小城镇垃圾污染浮出水面且基本无任何控制和处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王世汶研究员在一份研究报道中指出,当前中国城市垃圾的污染问题除在极个别城市有所缓解外,绝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相当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小城镇的垃圾污染问题日渐浮出水面,由于基本上没有任何控制和处理过程,随意堆放将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构成严重的污染,其对人身健康的危害形势有重于大中城市的趋向。

垃圾“锁”城

地处辽宁省北部的铁岭,这个“农民”眼中的“较大城市”,就曾经历到一次危机――因为城市垃圾堆放场被农民封锁,导致全市大街小巷垃圾如山,市民郁闷了整整17天,城市的管理者也在危机中整整煎熬了17天。

铁岭市目前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有300多吨,多年来一直采取堆埋处理。早在1992年,环卫处便与距市区10公里的铁岭县镇西堡镇李家屯村签订了合同,占用这里的80亩土地,作为全市的垃圾堆放场,合同期为15年,并支付了土地补偿金。开始几年,这里的农民倒也没说什么,但近些年,当地农民却对这处垃圾场的意见与日俱增。

李家屯村的村民诉苦说:“城里人讲卫生,要干净,但农民也是人,也得讲卫生,讲环境保护呀。这几年的夏天,由于这个垃圾场,村里老百姓太遭罪了,做好饭炒完菜马上得盖严实了,不然苍蝇就落一层,纱窗、杀虫药都不好使。村民们抱怨说,一到夏天垃圾场的腐臭气味几里地外都呛人。除了臭气熏天,无遮盖的垃圾、特别是不爱降解的废旧塑料刮得庄稼地里都是。耕地都垃圾化了,农民们还怎么生活?”

村民的举动一时间使铁岭市环卫处措手不及。无奈之下,铁岭市的垃圾只好往调兵山市(县级)的一个地方送,但往返90公里,运输成本实在太高。

满城的垃圾送不出去,市民也是怨气冲天。他们早已习惯了楼院清洁、道路顺畅的生活,一旦看到早晨送出去的垃圾,傍晚还滞留在垃圾箱里,甚至第二天、第三天、第十六天还是如此这般,聚成小山的垃圾,使空气污浊了,让蚊蝇变多了,甚至走路都无处下脚。

被垃圾危机困扰了17天的铁岭,总算新选定了一处临时垃圾排放场,使得全市的垃圾有了新的安身之地。

垃圾处理难题多

铁岭市这次遭遇的垃圾危机,在全国都带有普遍性,只不过是程度各有不同。仅在那一个时期,媒体就先后披露了多起生活垃圾“危机事件”:

据央视报道,山西运城市每天产生的600吨生活垃圾,不经任何防渗漏防污染处理,就直接堆排到一个大坑内。这个大坑是建高速公路取土后留下来的,距市区仅4公里,附近的居民有十几万。运城市环卫处的同志说,垃圾排放场太难找,也承认目前的堆埋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按标准,光是防渗漏层的工程成本就要50元/平方米,运城的垃圾场有80亩,仅此一项就得一千多万元。而按照目前收的卫生费计算,收10年费用才刚够做这个防渗漏防污染工程。

安徽合肥市为了处理每天产生的800吨生活垃圾,则投资1亿多元建起了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选择了国外先进的焚烧、堆肥同传统的卫生填埋相结合的工艺。但是由于论证决策失误,垃圾热值过低烧不起来,堆肥成本与售价相抵每吨要净亏340元。本想建成此处垃圾处理场后,25年不再操心,结果却事与愿违,马上就得四处找地方堆放垃圾。

要“爱邻如己”

广西地处珠江中上游。近年来,这个自治区的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日渐增多的城市垃圾形成了对土地、河流、大气的污染威胁。广西是岩溶地区,四季多雨,地下水与地表水是相通的,如果填埋的垃圾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对珠江流域造成污染。

广西已把珠江中上游支流郁江、邕江、左江、右江沿岸的城市、城镇,列为当前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重点。据悉,广西大部分市、县都已建立了垃圾堆放场,南宁、桂林、柳州、玉林、贵港、钦州、防城港、百色等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已经相继投入运行。根据自治区政府制定的目标,2005年末,“四江”流域新增垃圾日处理能力2890吨,全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南宁市更要达到100%。

水利部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监督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刘晨说:“广西流入广东的西江,是澳门、珠海、佛山、中山、肇庆等沿江城市的唯一饮用水源。广西对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对上述城市的水源保护将起积极作用。”

农村垃圾问题

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广大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过去,农村垃圾以炉灰为主,和人畜粪便一起施于农田。现在许多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上超市、逛商场、大包小包地购物,商品包装废弃物多了,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容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碎玻璃、破石棉瓦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其中许多东西不可降解。农村垃圾成分变化,使土地失去“自我消化”能力,又无人收集和科学处理,造成了对土壤和自然环境破坏。自2000年以来,全国农村城镇化(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等)进程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聚到新建的中心村和小城镇,这使昔日分散在广大乡村的垃圾等随人口集聚而日益集中化。而这些地方的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要么根本没有,要么严重不足,因此垃圾处理难题由隐性呈显性,造成当地环境恶化。

我国垃圾处理尚属初步阶段,每天有数以万吨的垃圾不能有效处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城市垃圾以有机垃圾为主,近年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干电池及各种包装材料的大量使用,垃圾组成日趋复杂。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占60%~70%,塑料占8%~9%,玻璃占3%~5%,纸张占2%~3%。因此,垃圾中的可燃物和可回收物明显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迅速发展和消费类型的变化,导致一些城市垃圾产量和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突出表现在:(1)有机物增加;(2)垃圾容重迅速下降,可燃物增多,垃圾的热值呈上升趋势;(3)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物(纸、塑料、玻璃、金属)迅速增多;(4)可利用价值增大;(5)由于城市煤气化率的提高,燃煤减少,导致垃圾中煤渣和灰土成分明显减少,但有毒有害物逐渐增多。

目前世界各国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堆放、填埋、焚烧、堆肥4种:

l 露天堆放是不对垃圾作任何处理,仅从城里集中运到城郊随意堆放,这样日复一日,在一些城市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垃圾堆,蚊蝇成灾,成为病菌、病毒繁殖地。这种方法上污染空气,下污染水源,还浪费土地。因此,许多国家严禁这种堆放。

l 卫生填埋是世界上常用的处理垃圾量最大的4种方法之一。美国用这种处理的垃圾占总量68%,欧洲一般在50%~85%,卫生填埋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但卫生填埋场的渗出液容易污染周围土地和水体,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

l 焚烧即通过高温热化学处理,将垃圾燃烧成灰渣后填埋。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

l 堆肥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产生热量和腐殖质,成为农作物的营养,从而达到处理垃圾、净化城市环境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很多城市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每天都有数以万吨的垃圾不能有效处理。目前约90%的城市垃圾最终以填埋方式处理,其中约有一半的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填埋、露天堆放、自然填沟或填坑,河流沿岸甚至成了天然垃圾堆放场,不能做到及时覆盖,不具备完善的垃圾渗滤液收集、排导和处理设施,也无完善的填埋气体排导和处理设施。城市垃圾处理只有部分实行堆肥处理,而堆肥处理大都为静态露天堆肥,臭气和污水没有得到严格的处理,焚烧处理的烟气排放控制还没有严格落实。

为了应对城市垃圾给城市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北京市及其周边的县区为例,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对垃圾处理的工艺系统进行科学配比,焚烧、堆肥、填埋比例将达4∶3∶3。据市政管委资料显示,北京市年产生生活垃圾536.93万吨,采用单一的填埋处理每年会消耗500亩左右的土地。截至去年底,北京对垃圾的处理中,3.1%进行了焚烧处理;8.4%堆肥,制作成垃圾肥料;88.5%则实现了卫生填埋。

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分别在朝阳、海淀、丰台、昌平、通州、顺义、房山、密云等区县,规划建设9座垃圾综合处理厂。到时,将拥有13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北京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006年7月北京市规委评审通过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对环境影响及规划方向区选址报告》,确定了24处生活垃圾填埋规划方向区。报告将全市划分为禁止填埋区、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报告在可填埋区和限制填埋区内,优选确定出24处规划方向区,其中山区9处、平原区15处,并按其适宜性大小作了排序。

为了防患于未然,北京市政管委已经完成了北京所有13个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应急预案制定,垃圾山遭遇滑坡、火灾、暴雨均有应对措施,而垃圾填埋后的沼气收集、渗沥液处理和消减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也全部在预案之内。

据市政管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本市居民人均的日产生活垃圾量虽仅为0.82公斤,但全市的日产垃圾却达到1.47万吨,年产垃圾500万吨左右,而其中的近90%是无害化卫生填埋,13个填埋场时刻都在“狂吞猛咽”,而如高安屯、阿苏卫、安定、北神树这样每天都“吞进”2000吨以上垃圾的填埋场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将直接影响到北京的卫生环境。

“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停止运转,将有至少两个城区的垃圾无处‘安身’,而市民都将生活在垃圾山边,这样的场景想起来都可怕,所以《垃圾填埋场应急预案》有着特殊的意义!”市政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市政管委环卫设施处卫潘明副处长介绍,一个填埋场如遇紧急情况,其他填埋场将伸出援手,垃圾处理将实现全城联合调度,“消化”掉其垃圾量,而不使垃圾滞留城区污染环境。目前,市政管委已经建立了垃圾联合调度的指挥系统,该系统能随时启动。同时,预案中也制定出了垃圾填埋场遇紧急情况后完善的处理措施。

不久前开工建设的北京市最大的垃圾综合处理厂――位于通州区台湖镇的董村分类垃圾综合处理厂,总投资1.8419亿元,占地面积约23459平方米,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技术,可将有机垃圾进行资源化、能源化处理,转化为肥料和生物燃气。光是每吨餐厨垃圾就可生产燃气100立方米左右。同时,通过机械、生物综合处理使最终废弃物填埋量减少,垃圾减量达到60%。该处理厂建成后,可日处理生活垃圾650吨,其中200吨为餐厨垃圾。

走近六里屯――大城市里的大型现代化垃圾填埋场

1月17日上午,天空瓦蓝,阳光明媚,在即将抵达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时,记者被眼前的情形足实地“震撼”了,树上、田里以及水塘边,无处不在的乌鸦让本刊记者联想到了某些恐怖片里的景象。

与此同时,一股让人窒息作呕、味道复杂的浓烈臭味穿过汽车的各个密封部位,缓缓地执著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我们明白――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就在附近。

“我来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了,对于这种味道已经麻木了,吃饭的时候只能躲在屋里”,与垃圾场一墙之隔的沥青厂一位李姓的小保安一脸的无奈,“工作就被安排在这里,只好这么忍着了”。

事实上,相比附近的居民,小保安还算比较“幸运”。事实上,从2000年以来,随着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启用,就有众多的社区居民和周边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反映这些情况,并引起了政府的关注。环保局、办等部门也向投诉者进行了解答;2005年底,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前往垃圾场进行考察并提出了相关提案;2006年,包括CCTV2在内的多家媒体也就此做了多方面的报道,但由于种种原因,垃圾场臭味扰民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甚至愈来愈严重。

“我就负责垃圾场前面这条马路的卫生,你们现在来得不是时候,夏天从车上流下的汤汤水水那才叫个味儿”,身着环卫黄马甲,脸上戴着略显旧色的大口罩,肩上扛着一把大扫帚,尽管捂得严严实实,记者还是能感到西六里屯村民韩大姐的朴实爽朗,她指着身后的一块宽阔农田说:“你们不会是丈量厂房的吧,这个电厂我看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韩大姐所指的电厂是根据海淀区总体规划,将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南侧,新建一座投资超过8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此规划让所有关注海淀北部新区发展的社区居民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六里屯垃圾场臭味扰民的问题,还会导致周边地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告别韩大姐后,记者继续向东前行,终于在另一处土坡上看到垃圾场全景:这个场地像一个露天矿,运输垃圾的汽车从坡到下道坑底,倾倒完毕后挖掘机、铲车再将垃圾平整处理,远处的缓坡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物质,显然是防止渗漏所作的措施。在整个坑底的正东方,是垃圾场已经完工的一期工程,平整的黄土层上远近有致地树立着透气口。

一个看上去井井有条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厂,如何成为一个“臭气远扬”的空气污染源,这一切似乎不太可能,但弥散的气味和散落在树梢的乌鸦却又在无声地证明着。

“我到厂里工作30多年了,闻到这种味道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为了能够找到受害最严重的居民,记者决定前往位于垃圾场下风头西南方向的砖瓦厂宿舍区。在一处平房宿舍区,王师傅正在跟邻居们晒太阳,“特别是下雾天,味道更重,工作都没法干了,晚上经常臭气熏醒,有时想吐,脑瓜皮子疼,如果处理效果好,我们也不反对垃圾焚烧厂上马”。

记者打车途中,开车的年轻师傅显然见多识广,“将来垃圾场西边的村子要改造,主要是为了利用垃圾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环境肯定会好起来,这得需要时间”。

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位于海淀区永丰乡,南距海淀镇12公里,西距京密引水渠3公里,占地面积46.53公顷,是在原西六建材工贸公司取土坑基础上建成。填埋区占地面积为357900平方米。工程设计日处理量为1500吨生活垃圾,总填埋高度50米,其中地下26米,地上24米,填埋容量1245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寿命18年。填埋区分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141500平方米,1998年10月开始建设,1999年9月25日竣工,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解决海淀区的生活垃圾消纳问题,投资并委托海淀区政府建设的环保工程。二期工程2002年6月竣工。2004年11月,一期工程地下部分已经填平,启用二期工程。也是北京市大型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之一,每年卫生填埋65万吨生活垃圾。

记者通过调研相关记录并从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现场观察,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属卫生填埋,应当说比较严格遵守了国家现行管理标准。垃圾转运车运来垃圾,经过地磅过称,进入指定作业区倾卸垃圾。倾卸后的垃圾经推土机推平为1米厚的平台,由压实机压实为每立方米0.8吨,再进行二次循环。当垃圾单层厚度达2米时,使用黄土和经过破碎后的渣土当日覆盖。覆盖厚度为0.2米。覆盖过程中同步进行喷水降尘、消毒处理。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在填埋区下风口方向,安装了简易防飞散网。

为解决生活垃圾挤压渗出的污水问题,记者了解到,二期工程填埋区垃圾防渗层采用先进的防渗膜,好像把一个“塑料盆”放进坑里,确保不污染地下水资源。工程曾在坑底膜上铺满了卵石,并按照工艺的要求,将卵石摆成一定规则的几何图案,形成渗沥液导排层,以便垃圾渗沥液的排出。在填埋场周围,布置了8个地下水检测井。

为有序导出沼气,在填埋体中设置沼气收集导管,其间距30米,行距60米,呈品字形排列。沼气经收集导管导出后,排入大气。

尽管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是北京市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之一,但是垃圾卫生填埋方式还是带来一些新问题。在海淀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海淀区委的一份名为“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的建议”调查报告指出,调查组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周边,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看到了污水横流,也看到大量的麻雀、乌鸦等鸟类在垃圾填埋场内觅食。调查组同时了解到,周边居民对六里屯环境,有不满情绪并对垃圾处理有恐慌心理。九三学社海淀区委调查组认为,周边群众强烈反映的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扰民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现有设施或技术问题造成,另外也有一部分误解。

针对附近小区居民反映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垃圾填埋场消纳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有机成分多,在填埋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每吨生活垃圾可产生200立方沼气,需要用收集导管导出排放。沼气又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40倍。沼气还含有硫醇类、硫化氢、氨等气体,异味严重,对空排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填埋区表积污水和作业面水分蒸发也给周边环境带来异味影响。污水处理区在停留和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异味。由此产生对周边环境的异味污染和扰民问题。

目前政府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饱和问题。在海淀区政协委员咨询问政会上,海淀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利华透露,目前六里屯新封闭式垃圾焚烧厂的地质勘探、环保测评和发改委立项均已完成,正在批复之中。新建的封闭式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规划中,将建设2台日销600吨垃圾的焚烧设备,远期目标则是达到日销1800吨以上的垃圾。

关于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污染扰民的问题,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非常重视。去年七月,区长周良洛就主持召开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专项整治专题会。刘长利副区长牵头组织各单位召开了整治工作会,各单位迅速开展了相关工作。环卫中心出动约1300车次,清运填埋场东北侧垃圾堆约30000吨,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环境,避免了垃圾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水务局和环卫中心积极协作,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扩建工程的规划工作;对垃圾喷洒药剂,减少新鲜垃圾填埋产生的臭味;在填埋场下风向安装喷雾幕墙,阻隔臭味的扩散;在填埋场开展植被种植实验,利用植物吸附提高空气净化能力。

针对异味扰民的短期内的解决办法是,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厂迎风口处建设100多米长的水泥墙,阻挡气味飘散,同时加除臭剂并及时附土。填埋场垃圾在经过5年的发酵后,沼气的密度刚好达到了50%,区里已启动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将来,配套建设的小型发电厂投入运行后,沼气可以直接用来燃烧发电,就可以基本免除异味污染扰民问题。

垃圾,其实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库”

城市垃圾出路何在,已成为全国大中小城市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热点。按照传统做法,我们今天所采取的以清运、中转、堆放、填埋等消纳垃圾的处置方法,的确不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如何改变这种垃圾处置现状呢?那就是必须坚持城市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使被人称之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库”的城市垃圾,真正达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目的,不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由此节约了土地,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为了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综合处理,要政府搭台、居民出费、企业唱戏。在选择垃圾处理方案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日产垃圾总量、资金承受能力、城市环境状况、地下水位等等,确定垃圾处理方案。例如,某一县级市仅十几万人口,日产垃圾量只有100多吨,要上焚烧发电项目,为筹措资金跑了几年,耗资数万元,浪费了2~3年时间,结果一无所获。事实上这种规模的垃圾量上发电项目是不合算的。因为,垃圾中可使用的能量相当十几吨标煤,而投资至少要 1亿元以上。日产垃圾在1000吨以下的中小城市可以采用综合处理垃圾方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已经造成土地板结,需要用有机肥来改良土壤。而将垃圾中有机物质白白烧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是不可取的方法。

中小城市垃圾处理采用堆肥的完善与延伸――无害化综合处理,将垃圾中各类物资分类回收循环利用,垃圾中可降解的有机质进行发酵制有机复合肥,可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制定垃圾处理方案时,社会效益也是一项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无害化综合处理是适合国情的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优选方案。

(一)源头控制――减量化

首先,必须对垃圾实行源头控制。从生产者、消费者开始,改变生产工艺,减少消耗有用物资,简化包装,从每个生产、经营单位产生垃圾的每家每户做起,使垃圾产量不断减少。要规范产品的包装行为,制定限制过度包装的法规,限制某些一次性包装品和生活用品的使用,对销量大的一次性生活物品应课以环境税。还应进一步推行城市环卫有偿服务,逐步按垃圾数量征收垃圾处置费,运用经济杠杆,激励市民和单位自动减少垃圾产生量。

(二)综合利用――资源化

使一切有用的资源先从垃圾中分出来,那所剩下的、真正属于需要清运的“废物垃圾”就很少了。有人做过试验,从自家开始垃圾分类收集做起,最后只剩下原有垃圾的20%是真正的废弃物,大部分都可以回收利用。在实施垃圾减量化的基础上,还会有垃圾产生,对这些垃圾应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物资源化。要不断扩大垃圾分类收集的范围,在有条件的街道、商店、学校和单位,可以先提倡收集废旧塑料,消除白色污染;进而对碎纸、碎玻璃、废电池、废金属等有用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收集率。综合利用,大有作为。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下决心,积极扶持、振兴、发展门类齐全的废品回收业,开展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工作。从法规上、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特殊的倾斜、支持和鼓励,尽快提高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比例,真正做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三)科学处理――无害化

经过减量化和资源化后,所剩有机或无机固体废物,再进行终端的无害化处理,同时仍然可以将部分废物变成有用的资源。当前国内外采取无害化处理的措施有:卫生填埋,采用分层压实填埋,在衬层内防渗漏,并设有渗滤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导管排沼气,用于发电或供热等防污染及综合利用措施;垃圾堆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经堆存发酵后形成稳定的无臭味有机肥料,投资较大,但有回收效益;焚烧发电,对具有可燃性的垃圾采用在焚烧炉内燃烧产生热能发电,需处理好排气及排渣等污染防治措施,废渣可烧砖或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