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人社工作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社工作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社工作汇报

第1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一)就业和创业工作。

截至2014年6月,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7人,完成任务的71.5%(其中“4050”人员127人,完成任务的70.6%;“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76人,完成任务的74%,其中省内新增转移1461人,完成任务的69.36%,市内新增转移1287人,完成任务的64.8%。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265人,完成任务的66.25%。全县三支一扶工作上级下达招录任务20人,计划招录25人,目前正在考录当中。今年期满人员11人,需安置11人,2人通过公务员笔试,服务期满考核工作即将进行

工业园区培训956人,完成任务的53.11%;创业培训300人,完成任务的50%。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180人,完成任务的85.7%。

截止6月底累计发放贷款3235.5万元(其中扶持个人1515.5万元,占发放比例38.27%),完成市下达全年工作目标6600万元的49%,劳动密集型等小企业贷款比例50%,完成全年任务的52.13%。到期还贷率达到100%,直接扶持218人创业,带动593人就业,有效地促进了就业。

(二)社会保险工作。

截至2014年6月,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8.81万人,完成任务数的97.13%,全县参保职工人数达到23227人,其中退休人数5445人、失地农民参保人数3354人(退休256人);基金征缴3586万元,其中清理欠费356万元,基金拨付5996万元。失业保险扩面11350人,完成任务的100%,失业保险金征缴120.5万元,完成任务的70.9%。

截至6月,全县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0897人,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11000人的99.06%,基金征缴完成283万元,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189万元的149%。其中:农民工参保缴费人数为6775人,国有及国有控股关闭破产改制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率为100%,事业单位参保率为85%。

截至6月,全县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5316人,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5000人的106%,基金征缴完成22万元,占市下达医保目标任务40万元的55%。2014年7月6日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下发正式文件,行政与事业单位今年都纳入工伤、生育保险范畴。

(三)医疗保障工作。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财政年人均补助标准已提高到320元/人.年。统筹基金使用率为90%。参保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率为100%。

二、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卡的发放要实行省、市、县上下联通(基层合作金融部门与省制卡合作部门有时不一致,影响缴费和参保。)

2、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应根据现行经济、物价等指数进行合理提高,同时相应出台丧葬补助等配套政策,体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惠民政策。

3、征缴扩面难度逐年加大。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早、开展好,我县是山区小县,按人口比例计算,参保职工、基金征缴等任务重,潜在参保对象少;随着符合参保条件人员逐步纳入参保范围,潜在参保对象在逐渐减少,养老保险征缴扩面难度加大。一些单位及参保职工对养老保险的政策、法规不理解,一些企业主只顾眼前利益,不愿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中小企业用人不规范,参保率较低。在企业参保中还未能完全做到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三险同时缴纳。还有一些企业只缴纳一种或两种保险。

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大。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迅速。2005年至2014年,我县连续十年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每年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及退休人数急剧增长,基金支出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工伤基金支付压力大。上半年当期基金征缴有60多万元的结余,但是工伤基金累计拖欠130多万元,收支相抵,目前仍有70多万元未能支付

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问题较多。养老保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同时涉及到历史沿革问题,情况复杂,社会各界关注,养老保险政策从“无”到“有”,从不规范、不完善到逐步规范、完善,存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导致矛盾多,问题多。

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有待规范。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国家进行了统一规范,全省执行统一的政策,实现了省级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各地执行的政策不尽相同。因各种历史原因,仍有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人事人员等未参保。

7、养老保险业务扩张和与经费人力投入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费和人员比较紧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养老保险认知水平提高、参保单位和人数大幅增长,养老保险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量越来越大,养老保险费征缴成本不断提高,养老保险业务扩张和与经费人力投入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费和人员比较紧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夯实就业创业服务基础,做好各类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加强“一网五点”建设;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绩效考评的星级评定;多渠收集用工信息。开展新一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二)根据贴息资金科学发放小额贷款。一是加强调控措施落实。转变传统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政策调整与完成任务和创业需求间的矛盾;严格按照市里调控要求开展工作,实现逐步缓解贴息资金压力前提下,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实行工作重点转移。以小企业扶持作为重点,新增发放贷款占比至少50%。在有限的个贷规模中,要以“初次、小额、特色和困难群体”为主要元素来展开工作。三是狠抓小贷质量管理。继续抓好绿色通道建设;要根据经济形势做好风险预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贷得出、收得回。

(三)大力加强各项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下半年,我县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工伤、生育保险范畴,方案已于2014年7月6日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今年下半年将会实行财政代扣,参保率可达到100%。下一步将继续采取多种贴近参保对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参与并督促各乡镇做好各项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征收力度,确保《社会保险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组织开展清理整顿用人单位不为职工参保、不足额缴纳社保费等专项执法活动,对缴费不正常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点稽核,彻底摸清参保单位基本情况,确保参保单位如实申报、如实缴纳保险费,确保各项保险费应收尽收。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四)进一步强化基金管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业务经办责任追究制、保险基金内控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加强各项保险基金管理,确保各项保险基金安全和平稳运行。

第2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关键词】社会群体;社会工作;专业认同

一、社会工作行业概述

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是在一般性的助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则要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一个层面是作为一般性助人活动的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另一个层面是专业意义上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个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即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帮助他人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慈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了,社会工作以求助者的需求为主导,并以科学的、专业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目的性。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金华市社会群体

(二)调查方法

调研者自行设计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调查问卷,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社工专业的社会认同度。为了使我们的调查问卷更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在样本中加入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量度。

(三)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金华市的社会群体对于有没有听说过社工,了解途径,了解程度,什么性质,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度如何,社会认同度,社会需求,若遇到困难会不会向社工求助,前景以及对社工的看法和意见等问题进行调查。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

调查问卷经过审核和复查,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不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对金华市社会群体进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社会认同度的问卷调查。最后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96.75%,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占49%,女生占51%。实际样本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本次调查主要从以下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路认同度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得出数据,进行分析。

(一)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这表明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众值是不太高,异众比为50,占调查对象的比例为50%。关于社会群体是否愿意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众值是不愿意,但并没有过半数,异众比为52.66。值得注意的是: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很高或是比较高的社会群体,会比较倾向于报考社会工作专业,反之,则不愿意报考社会工作专业。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比较低,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还未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认可,学生的就业率低,工作难找可能是导致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降低的其中一个原因。

(二)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数据表明,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还不是很了解,其众值是社区工作,异众比很大,为70.21。但是分析表中数据可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对于社会工作这个新兴专业,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并不是很了解,其中也包括文化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并非文化程度高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程度较其他人而言较高。文化程度较高者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不能给社会工作下一个完整而准确的定义。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起步的时间上较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省广大社会群体没有尝试向社会工作机构寻求帮助,无法切身感受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另外广大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也不深。

(三)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假设社会工作者是一名医生的话,那么社会工作者的目标不是为病人输血,而是让他自己造血,就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以更好适应生活以及这个社会。

实际上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度并不高。社会群体对社工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职业操守抱有一定的怀疑,并不是很相信社工,存在一定的疑虑。但是,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是需要社工的,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

(四)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路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其众值是一般,异众比为67.82。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从事社会工作的前途以看清,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而且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才刚刚起步,很多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就算是已建立的体制,也是不完善的,仍需要进一步发展。而且从事社工这个专业,就业后工资不高,提供的待遇、条件不够理想,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一件非常辛苦而且棘手的事情。因此,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路认同度并不是很高。

四、调查小结

本次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四个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进行了调查(以金华地区为例),得到以下结果:

(一)社会群体对专业的整体认同度

从调查数据中显示群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并不高,但是他们对于这个新兴的专业已经开始有所了解,大多是通过大众传媒认识的本专业,被问及他们是否愿意成为社会工作者时,绝大部分的群体表示他们“可以考虑”甚至是“不愿意”,极少部分的人“愿意”。这个结果说明社会工作专业虽然有其独特性,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但是在现阶段它并不被社会广泛接受。

(二)社会群体对专业价值的认同度

大部分群体都认为社会工作的性质是“义工”、“助人活动”、“志愿者”等等,这说明他们认同了本专业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理念,在调查过程中,有调查对象提出社会工作者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我们要尽快将社会工作在我国职业化、专业化,让更多的人加入社工这个队伍。

(三)社会群体对专业需求的认同度

专业需求认同度很低,大多数人被问及是否需要社会工作者时,都表示“一般”,绝大多数人表示如果遇到困难,不太会甚至是不会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他们认为有困难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找自己的家人或是亲友帮忙解决,没必要花钱找人解决。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有义务将社会工作专业推广出去。

(四)社会群体对专业出路的认同度

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的就业前景等持不太乐观的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有人表示“社会工作应该有很多人向公务员、社区等方面发展”,说明在中国大多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很少会向社会工作道路继续发展下去。

总之,要加快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专业化、职业化过程,不仅要依靠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福利体制等等,需要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和支持,加大社会工作教育宣传力度和社会工作人士的大力宣传。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参考文献

第3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一、我县残疾人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有各类残疾人2.53万,约占总人口的6.33%,他们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且家境相对贫困。是全社会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也是最需要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特别关心和特别扶助的队伍。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残联及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高度重视残疾人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残联与民政、人保、卫生、教育、财政、扶贫、司法等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单位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切实履行各自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各乡镇都建立了残联组织,配备了残联专职干部。残联组织建设和救助体系建设及其有关工作已初具规模,努力使广大残疾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得到了应有保障和有效服务。

(二)积极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推进扶贫解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规政策,制定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与集中就业。对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同时,每年举办几期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努力促成残疾人再就业。

(三)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社会救助项目投入。以2014年全年为例,我县为6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累计资金30余万元;为41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救助,累计资金近30万元;免费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368件,累计资金10万余元;为8000余名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资料档案;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户,累计改造资金6万元;为80名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累计发放资金2.08万元;举办了一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城乡残疾人104人;购买了残疾人公益岗位28个,选聘了224名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聘请了256位残疾人为村残协委员;安置居家托养200户,合计资金9.1万元;完成残联系统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5户,累计发放改造资金11.25万元;完成住建系统残疾人危房改造25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超过40万元;为全县826位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护理补贴;为残疾人创业典型提供了100万元的康复扶贫贴息贷款。

(四)丰富了残疾人宣传文体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社会各界关爱扶助残疾人等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利用有关残疾人节日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宣传活动,发放残疾人预防和康复资料。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有关残疾人群众性文体活动,培育和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助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在井冈山报、省残联月刊上发表宣传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新闻报道,发放宣传材料,通过培训体育指导员等方式加大残疾人工作宣传力度。

二、目前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残疾人救助范围不宽。残疾人康复和其他疾病治疗的费用本应该是由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解决,但由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相对缓慢和在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政府、社会和家庭三者承担的能力有限,很多残疾人得不到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尤其是0到6岁的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得不到大力发展。目前对残疾人采取的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以低保划线,只对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给予救助,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或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少获得有效的救助,比如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发放,除了要求是重度残疾人外,还必须是低保户。另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是按家庭人均收入计算的,绝大部分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由于没有收入,又不可能单独立户,而无法获得救助。此外,我县现在残疾人登记持证率只有31.8%左右,加上宣传力度还不是很够,使部分应该获得救助的残疾人游离于救助范围之外,难以完全实现应助尽助的要求。

(二)残疾人救助标准偏低。残疾人中,绝大多数的生活状况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很大一部分残疾人生活仍处于贫困线上,目前,财政缺乏相应项目配套资金支出。近年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也存在较大阻力,以往是由财政代扣,现在改为由单位自行申报,去年仅教育系统的残保金就欠缴20余万元,经费相对不足,影响了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救助工作的开展。现行的低保标准,是根据日常生活基本开支设定的,只能解决最基本生活问题。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残疾人的一些特殊的开支,如精神病人长年服药、拥有代步车的残疾人耗油费用等等,这些开支仅靠低保是远远不够的。再如对残疾人患重大疾病的救助标准,与目前昂贵的医疗费用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难以为济,有的残疾人只好“小病扛,大病拖”,有的患病后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危及生命,家庭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

(三)残疾人救助机构不健全。承担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的主要是残联系统。目前,最突出的矛盾是乡镇残联的机构配置与日益增多的残联工作业务不甚相称。随着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基层残联机构显得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多。现在我县的乡镇残联虽已配备了残联理事长和残联专干,但是乡镇理事长仍是民政所长兼任的,只是挂了个头衔,乡镇残联专职委员是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为500元,他们对政策的把握和业务知识相对缺乏,不能很好的适应残联工作特别是救助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另外我县缺乏相应的残疾人专业医疗和相关的康复机构,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项目建设仍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

三、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

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仍需做好和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保障服务长效机制。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改善基层残联干部和专业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做到人员、经费、场地、职责四落实。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建立XX县特殊教育学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再就业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助残志愿者队伍,拓展救助服务途径,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再上新水平。

(二)扩大残疾人救助范围。一要建立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投入的增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情况,以财政预算的形式,保证残疾人救助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切实提高救助范围和水平。尽快落实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的规定,加强和规范残疾人保障金征收管理,实现应收尽收。二要逐步将目前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生活存在严重困难的残疾人纳入低保,并给予专项救助。在最低生活保障中,应对无劳动能力、需要他人照顾的智力、精神和残疾等级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单独核算,给予全额低保。三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慈善机构,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促进残疾人救助事业的发展。

第4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我局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3名干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有政府信息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顺利进行。

(二)健全制度。进一步健全本部门政务公开管理体制,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全力实行“马上办马上到马上改”,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在局网站上公布。2012年,我局在各媒体播发新闻信息80篇(条)。

(三)规范信息基础工作。我局制定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审核、运行管理、内容保障、应急处置等制度,确保政府信息工作正常运转,年内没有发生因信息公开不及时被投诉和事件。严格按照制度贯彻实施信息公开工作。2012年,我局公布各类信息50多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内容

2012年度,我局主动公开信息共计2059条,其中,机构信息16条,政策法规18条,规划计划11条,业务工作17条,统计数据17条,其他大屏幕流动劳动招用工信息1980条。

(二)公开形式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年主动公开信息公开形式分为:单位网站79条,电子屏信息1980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年未发生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四、咨询、投诉、行政复议情况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咨询46人次,其中现场咨询30人次,电话咨询22人次,网上咨询2人次。

五、政府信息公开机构人员及经费情况

(一)机构人员情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设1个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3人,其中,专职工作人员2人,兼职工作人员1人。

(二)经费情况

2012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支出总数为2.6万元。其中,为政府信息公开职能科室、各信息查询点配备计算机、照相机等设施设备支出2万元;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免费提供查询资料等支出0.6万元。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2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对信息公开重要性的认识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还需注意实效性。

针对这些问题,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加强对《条例》的学习,提高工作认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对信息公开工作内容、流程、要求进行统一和规范,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群众满意度;拓展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5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__*镇2013年工作务虚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继续抓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关系调整三条主线,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保障执法两篇文章,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工作,为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努力,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自身队伍建设情况

(一)思想建设方面

今年我所本着优质服务群众,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结合党的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队伍成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每月召开工作例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爱民、为民、利民的自觉性。11月13日-17日,带领我镇10个村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在泰安参加了全省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并通过了全国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四级考试,人社所两名同志通过了三级考试。

(二)服务质量方面

以基层平台建设为契机,我所大力加强机构设置,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在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监察等窗口,并进一步明确办事职责,简化办事流程,做到即到即办。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合作,勤政廉洁,行业风气端正,职业道德良好,主动、热情地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

二、就业再就业情况

(一)积极开展就业培训,积极推荐就业

我所在区人社局就业办的组织和指导下,邀请__*大姐职业培训学校在全镇15个省级贫困村中,成功举办了10期就业帮扶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农作物种植、养殖等六个专业,参与人数达20__人以上,为农村失业人员将来就业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为促进辖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我所参加了全市“就业帮扶乡村行”活动,辖区内六家用人单位与56位失业人员签订了用工合同,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同时积极与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与全镇的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岗位信息,及时地将岗位信息到各村委会,或根据所掌握的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直接通知失业人员参加岗位应聘。

(二)努力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就业服务取得了新进展

我镇居民户数____*户,人口50370人,劳动力24687人,今年来,我所大力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审核上报就业、失业登记资料,实行失业登记,建立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再就业情况数据库。积极推进困难人员就业。20__年受理失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申请536人,转移劳动力1160人,新增灵活就业924人,新增困难群体94人,并相应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在工作中对他们给予就业援助,积极推荐就业,成功就业12人。

(三)依托平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在全镇内4个村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采取调查、推荐就业、跟踪建档等方式,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三、劳动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支付、社保全覆盖、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情况

(一)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企业用工

我镇企业和外来工人数比较少,为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我所今年加大了对企业的检查与监督力度,对辖区所有用工单位的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农民工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险的缴纳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也加强了用工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二)劳动保障监察得力,民众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来,我所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企业欠薪预警制度和工资支付条例。一是加强宣传,落实制度。加大《劳动法》、《工资支付条例》的宣传力度,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的发生;二是完善监控,严密跟踪。实行工资发放备案、信息报告制度,对问题企业,及时上报和监控,主动介入,控制事态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争将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20__年受理劳动维权1起,协调处理1起,办结率100%。

(三)社保基金征缴顺利完成,参保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我镇继续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针对农村参保意识不强,我所工作人员通过宣传 教育,使各类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真正认识到参加养老保险的意义和好处,增强了参加养老保险的意识和自觉性,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面,促进了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了基金收缴、养老金发放无差错,让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今年,我镇为40余名60岁以上集体企业未参保人员办理了一次性缴费和领取手续,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我镇新增参保职工143人,职工参保总人数达3756人。我镇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20__余人,其中60岁以上已领取养老保险人数9067人,1—10月份,领取金额达______元,缴费人数____*人,征缴基金7732250元。

四、做好技能扶贫招生工作

实施技能扶贫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通过资助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资助对象为:我市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居民困难家庭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就业愿望的子女。我镇今年共招收技能扶贫学生13名,由政府每年每人减免学费3600元,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费80元。三年共为13名学生减少费用达18万元。

五、按时上报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报表,做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

为及时解掌握各阶段劳务输出情况,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切实做好劳动力资源的调查建档、职业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储备情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上报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缺报。同时,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现已把全镇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5月中旬,对辖区内108名退休人员和供养遗属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资格认证,重阳节对75岁以上退休人员进行了“温暖在社保”走访慰问。

六、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劳动保障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建立企业用工、参加社会保险、就业培训、招工等情况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基层平台与市区业务实时联网,业务协同处理。20__年,利用网络及时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失业人员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双零家庭”认证申报等工作,城镇居民和用人单位能够就近享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统计报表的管理,做好劳动保障平台系统的维护工作,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习是永恒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我所虽然人员少,事情多,但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就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劳动保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因此,我所积极参加区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听取区局各科室讲解的业务知识,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内增强了素质,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01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协助企业办理劳动用工、合同鉴定工作,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95%以上;调解处理好发生的各种劳动争议,做到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认真抓好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及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三、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抓好技能扶贫招生工作。继续做好就失业登记证的办理工作。

四、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信息网络,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五、抓好我镇400余人城乡居民重复参保退保申批表及到期领取养老保险人员领取审批表审核上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示范点创建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整理工作,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第6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2013年以来,相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工作主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倾注民生”的工作目标,以“保障360”品牌创建和政风行风建设为抓手,严格依法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

一、拓展深化,人才开发取得新突破

精心组织精英周活动。强化公共平台项目对接、提升嘉宾质量、优化活动设置、落实责任考核,共有148位嘉宾参与项目对接,有30个项目签约,27个项目达成意向。目前,共有20个项目正式落户。深入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相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升格为国家级区域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7个,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14名。全区博士后工作站点总数达26个,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33名,企业博士后工作位列苏州大市前列。成功举办江苏省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揭牌暨产学研项目洽谈会,全省首家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落户我区,达成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意向12项。不断拓宽高校研究生智力服务领域。继续推进清华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共接收22名清华博士研究生赴10家企事业开展科技服务,共完成16个科技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4个,为企业注入了科技活力,搭建了高端的资源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华中科大、同济、北航、南航、苏大等5所高校与相城区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对接、科技服务。积极推进海外智力引进步伐。苏州阳澄湖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园获批市级留创园。久工自动化哈里森博士获评第二届“苏州优秀外国专家”,实现“零”的突破。2名外国专家获得苏州市“海鸥计划”资助,1人成功申领江苏省海外人才居住证。全年引进长期外国专家10人,海外留学人员40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青年高技能紧缺人才提升计划,重点资助并培养27个紧缺职业(工种)1000名以上高级工。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技能竞赛年”活动,共开展竞赛9场;举办区首届技能状元大赛,共有10个板块145名选手参加了数控加工等5个工种竞赛。在首届苏州市状元技能大赛中,我区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综合成绩位列苏州大市第三。通过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共有34人获得“相城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新增国家职业技能资格中级工以上20__人,其中高级工1073人。成功举办2013相城区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恳谈会,共有省内11家技职院校和19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全年新增技能大师工作室区级5个,市级2个,市级大师工作室实现“零”的突破;江源精机祁予青获评“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实现“零”的突破;获评姑苏高技能人才20名。

二、注重实效,人才服务富有新成效

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人才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多层次多渠道深入挖掘人才资源,推动人才资助申报,加强业务指导,组织专题业务培训班。通过局领导挂钩联系制度、“三进三促”、重点企业走访等活动,进行点对点宣传指导和服务。全年共有30人入选2013年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资助、上报姑苏高技能人才35人。评选相城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资助28人。发挥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引才主渠道作用。全年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固定招聘集市91期,共有4009家次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7.06万个,初步达成意向约2.12万人次。各板块分市场举办固定招聘集市315期,共有1840家次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3.16万个。实施相城企业校园引才计划。全年共组团赴省内外9条线路18个城市30余所重点高校举办招聘会,119家次企业提供岗位2574个,达成意向1000余人。同时加强与本地区高校合作,分赴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举办校园招聘会。通过校园引才不断满足我区用人单位对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为全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开展职称评审服务工作。全年累计推荐申报高、中级职称354人,组织评审中级职称193人,初定中、初级职称798人。推荐首批21名“技转专”人员申报中初级职称,获评19人,获批人数列大市第二。强化区级人才优租房服务保障功能。新认定渭塘镇一处区级人才优租房,目前共有区级人才优租房6处,面积3.8万平方米,可供1185人租住。同时,进一步加强指导、强化考核,提升我区人才优租房在聚才、留才方面的服务功能。

三、规范有序,人事管理得到新提升

精心组织各类招聘工作。坚持和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全年共组织各类公开招聘10场,招录各类工作人员773名,其中招聘公务员48名,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6名,各类应聘报 名人数达7664人。率先在大市范围内实行考官全员外聘制度,有效保证了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在大市范围内率先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率先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全面完成全区213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同时加强对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签订、续签、解聘的签证工作,确保不出差错。规范编外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开展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清理和规范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区级机关编外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招聘、录用、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积极做好安置工作。严格实行积分选岗制度,确保干部安置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同时积极做好企业干部维稳工作,及时了解企业干部的思想动态,宣传上级有关企业干部的政策,确保大局稳定。

四、严格执法,劳动管理得到新加强

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法》、《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用人单位合法用工的法律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加大劳动保障日常监察力度。以劳动合同书面审查为抓手,规范企业用工,全年共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5086份,涉及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以强化网格化管理为推动力,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日常监管,全区5466个企业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有力促进了企业规范用工行为。同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检查各类用人单位624户,涉及劳动者4.32万人。加大劳动保障执法查处力度。全年参与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32起,涉及3136人,涉及金额1924万元;组织3次打击黑中介活动,取缔非法职介机构97户。出具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建议书27份,限期整改指令书303份。对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共处罚用人单位29家,罚款43万元。对5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立案3起,其中1名企业主已被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规范案件处理流程,提升案件审理质量,确保案件处理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全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002起,涉及职工2143人,共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工伤待遇、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等3849万元。

五、务实创新,充分就业有了新推进

按照区政府充分就业新三年工程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社会充分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活动。联合团区委成功举办“创业相城 创新未来”相城区首届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大赛二个获奖项目推荐参加苏州市“金穗助业”青年创业大赛,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举办“2013相城创业大讲堂”和GYB、SYB创业培训班6期,共有454名参训人员成功结业;成功举办“2013年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推介会”;开展“创业宣传月”活动,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热情。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调查登记工作,对毕业后未实现就业的468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录入系统进行动态跟踪服务;举办春、夏二次高校毕业生交流大会,定期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桥梁;成功举办两期“高校毕业生就业训练营”活动,共有56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圆满完成培训课程成功结业,其中41名通过专场洽谈会实现了上岗就业。截止目前,全区当年2773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9.86%。积极兑现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年共提供各类就业岗位99787个,帮助本地失业、失地(失水)劳动力实现就业2288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123个,发放失业保险金1190.45万元,发放各类社会保险补贴3844.4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鼓励区公共实训基地积极参与企业内职工培训,严格培训机构管理,进一步优化办班和鉴定审批流程。全年共开设引导性培训班49个,参加培训7720人;开设技能培训班35个,参加培训1974人;开展“培训送企业”活动26场,参加培训1004人次。

六、提质增效,社会保险水平有新提高

稳步提高各类人群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按期保质完成各类人群养老保险待遇上调工作,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年均普调超10%以上,受益人数达到37566人;2013年7月起征地保养金从每月590元调整为680元,受益人数达到61412人。全年共有六项医保惠民政策正式实施,医疗保障待遇特别是居民医保待遇、结报比例得到较大提升。其中,20__年大病医疗和低收入家庭医疗年度救助人员达到7347人,救助金额2017万元。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全区13651名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服务内容和待遇水平全面达到苏州市区水平。维护职工工伤保险权益。全年共完成工伤认定1819人,举办劳动能力鉴定专场7场,受理鉴定968人,其中工伤928人,因病40人,其中28人符合病退条件。完成工伤支付2265人次,支付金额7242万元。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征缴工作。参保人员、缴费基数、基金积累持续增长。截止12月底,全区共有参保单位7696家,各类社会保险保障人数达到141万(人次)。全区企事业单位缴费基数平稳走高,社保基金积累持续增长。全年基金收入31.01亿元,基金支出15.63亿元,累计结余78.77亿元,同比增加2 4.28%。重新编制社保并轨后业务经办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按照“预防为主,监管并重”的原则,健全财务统计稽核管理制度,加强基金安全管理。

第7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一)围绕“人才强区”战略,推动人事人才工作深入发展。

1、人才工作有新突破。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通过考察、争取,引进省“双创”人才14人,海外人才70人。及时掌握领军型人才创业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创业资金和场所。对于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在出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目前,我区人才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载体逐步壮大,拔尖人才初显集聚效应,人才政策逐渐体系化,呈现可喜的局面。

2、人事工作有新发展。一是做好公务员的网上报名、教育培训,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200*年全区公务员录用考试共报名632人,通过面试、体检、政审,现正式录用的14名公务员已走上工作岗位;举办2期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参加的“5+X”公务员能力讲座,700余名人员参加;组织去年转业安置我区的进行区情培训;根据市统一的部署,会同组织部、财政局积极做好规范全区机关工作人员的津补贴工作,预计将在11月20前结束审批工作,并发放到位。二是做好继续教育卫生系统新进人员“逢进必考”的制度并规范国有企业进人办法。三是指导薛家做好村干部的公开招聘工作。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到位,获得了各级的充分肯定。

3、机构编制工作有新成绩。一是受理有关单位关于机构编制的请示报告,拟定提交区编委会讨论的议题。全年召开2次编委会会议,对区各有关部门关于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要求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二是开展全区事业单位的网上年检工作。全区90家事业单位全部通过了年检,年检率达100%。三是全面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全区6个镇领导职数基本到位,各单位均按照规定综合设置了5个事业单位,重新确定了聘用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

(二)对照“和谐劳动关系”目标,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协调发展。

1、就业再就业工作上新台阶。一是招聘措施得力。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固定招聘会、公益招聘月,冠名大型招聘会、赴外招聘团等多种形式,为各用人单位招贤纳才。二是培训力度加强。共开展数控等1*个专业(工种),大小62个班级1326*名学员参加的职业培训。其中包括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培训等。三是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截止10月底,发放《就业证》241*本,《再就业优惠证》936本;灵活就业享受社保补贴1714人次,享受金额为127.17万元;用人单位享受社保补贴370人次,享受金额为66.29万元。共有35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2、劳动关系呈现新局面。一是积极宣传,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发放相关材料2000余份,接待咨询人员100余人次;举办针对一般企业或受投诉举报企业的培训20余次,涉及200家企业的负责人或劳资负责人。二是强化监察,做好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制度、劳动保障定期书面审查工作。到目前共完成了劳动用工备案报告人数41021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全区共有4603家用人单位参加了劳动保障定期书面审查,涉及劳动者125105人。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合同法》情况等专项检查活动。三是做好调处,抓好工伤认定、投诉举报、调解仲裁工作。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716起,完成工伤调查笔录1074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412起,涉及标的数为21*2.96万元;处理了常州力天锦业有限公司等5起集体上访事件;窗口接待来电来访**7人次,当场为劳动者处理解决了593起;受理投诉、举报294起,涉及劳动者195*5人,为劳动者追讨工资等款项约390万元,要求企业为546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为450名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新进展。一是积极做好社保扩面工作。1-9月,参保用人单位624*家,参保职工12*736人,征缴基金4.63亿元,基金征缴率62%。完成历年清欠*40万元,全区扩面养老净增2026*人,医疗净增2*331人,失业净增26214人。二是全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今年实施的被征地农民进城保是全区重点工作之一,涉及13万被征地农民,难度大、任务重。目前全区925个失地组中已有*03个办理了正常缴费参保手续,其中20051人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区建立了被征地农民信息系统软件,建立区、镇(街道)联网的被征地农民数据库,实行数据动态管理;建立了组信息、个人信息,对保障对象中参保信息进行确认和处理,对符合前补条件参保人员进行补缴处理;认定了全区失地农民的工龄。三是扎实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今年1-10月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共审批退休*9人,死亡抚恤金40人,遗属补助20人,离岗退养2*人。统筹单位116家,统筹人员1765人,离退休人员599人,征缴统筹金1214.04万元,拨付基金952.5万元,征缴率、拨付率均为100%。

(三)紧扣“保民生,护民利”主题,推动民政工作全面发展。

1、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上半年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320元、260元;保障城乡低保家庭4932户、1101*人,预计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651万元,对4639户低保边缘家庭发放生活救助金预计463万元;对*77名无固定收重度残疾人实施生活救助,全年共发放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金322万元;强化低保审核、公示和入户核查制度;完善低保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推进救灾救济工作。走访慰问贫困群众,落实好救灾预备金。下拨了60万元雪灾救济款、45万元春荒救济款,安排好春荒贫困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为困难群众修缮危房132间。三是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全区有1300人次享受了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金791万元。四是规范五保对象审批管理程序,切实做好五保对象的调查、公示、审核、审批工作。认真落实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五是落实慈善工作。认真做好支持四川地震灾区专项慈善捐赠接收工作,共接收抗震救灾捐赠款3139万元;开展以“六助”为主题的慈善救助,共有3160人次享受了慈善救助,共发放慈善救助金22万元;管理、使用好慈善救助金,全面加强“慈善超市”建设。

2、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一是推进社会化为老服务工作。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机制。二是抓好福利生产。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指导、服务,督促其落实残疾职工各项政策待遇,积极引导福利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做好老龄工作。组织好《江苏省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工作。统一了全区基层老龄工作统一台帐。

3、进一步完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一是认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抓好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各项优待抚恤经费及时、足额发放。二是全面落实新出台的抚恤政策。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做好对已故老复员军人、老残疾军人无固定收配偶的调查、审批工作,全区新增此类人员22*人,从5月1日起,全部按照每人每月340元的标准落实了生活补助。三是积极为驻区部队办实事。为驻区91079部队营区外十字路口增设红绿灯,保障官兵出行安全;为91079部队营区外建立垃圾中转站,解决官兵的生活垃圾问题;下拨20万元为9213*部队购置班车,解决部队出行难问题;投资10万元为91079部队通信营修建篮球场,解决部队官兵文化娱乐活动匮乏问题;赞助3万元为驻区雷达站进行营区建设,解决部队营区环境差问题。

4、进一步完善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体系。一是切实做好区划地名工作。做好钟新线、新天线、武新线勘界工作以及与江阴线界桩的管理及维护工作,确保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二是提升婚姻登记工作水平。不断规范婚姻登记行为,加强婚姻登记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新婚夫妇婚检宣传。三是继续抓好殡葬管理工作。加强对“栖凤山陵园”建设的业务指导;加强殡葬执法,继续做好关闭“非法公墓”工作,火化率继续保持100%;认真抓好清明期间安全文明祭祀活动。

5、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体系。一是推进社区建设。抓好四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业务指导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中心村社区建设为重点,抓好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深入开展社区创建,出台了《*区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意见》;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二是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做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10周年纪念活动的准备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利,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继续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创建和动态命名准备工作;开展了一季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三是做好民间组织管理。严格按照两个《条例》的精神,继续规范民间组织登记行为,确保民间组织登记合格率为100%,新登记成立春江镇慈善协会等3个社会团体;加强对民间组织的日常监督管理,监督民间组织在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做好民间组织年检工作,确保年检率和年检合格均为100%。

6、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区社会福利中心扩建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建设工作。由民营企业投资1000万天禄康复中心已完成主体、装修、配套设施、室外工程等建设,配备了家具、家电等,已经基本达到了使用标准,10月7日省、市、区三级领导参加了中心落成典礼。

(四)高扬“人道主义”大旗,推动残疾人工作科学发展。

1、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今年全区共安置残疾人150人,其中:按比例安置70人,集中和其他途径安置*0人;培训残疾人145名;承办了全市残疾人扶贫基地现场会。

2、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是创建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先进区,建立完善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台帐,进一步完善了全区7125名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个人资料信息档案,为其中1632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训练服务。二是完成了“三助一免”康复救助工程。为140名贫困下肢残疾人安装了假肢、发放了轮椅和拐杖,为23名贫困听力患者发放了助听器,为33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为31名贫困低视力和盲人患者发放了助视器和盲杖,为273名贫困精神病患者申请了免费服药。三是继续实施了0-6岁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全区有*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被免费送入市指定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全区精防工作,对全区2440名精神病患者情况进行了跟踪随访,及时完善了他们个人档案信息。加强了全区残疾人精防和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举办了全区精防医生和康复技术人员培训班。五是开展了康复星级机构培育活动。新桥镇康复指导站、西夏墅镇的水塔口村康复服务站分别通过了市级康复星级机构的验收。

3、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一是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切实缓解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状况,积极配合做好全区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二是实施了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三个一万”助残实事工程,较好保障了今年我区培训、安置就业、扶贫残疾人各完成100名的任务,并按要求建立了详实的数据台帐资料。三是切实加强对就学补助资金的审批和管理,今年全区共有34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得到了资助。四是助残金制度有效落实。预计到12月底,全区享受助残金的残疾人将达到1697人,发放金额约135万元。五是做好慰问工作。今年春节和助残日等残疾人重大节日期间,区、镇(街道)两级组织和社会各界主动慰问救助贫困残疾人家庭2120户,慰问救助金额共计94.1万元。

第8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工作:

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单位,基层的工作似乎总是与繁重和琐碎相联系。7月10号是我第一次来到盱眙农商行仇集支行,提前通知的工作内容已经让我惴惴不安——今后的40天可能就要与懒觉和装满硬盘的电脑游戏作别,与炎炎烈日和尚且未知的困难斗争。可是毕竟是自己的选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万事开头难。进村走访的第一天,没有拴好的狼狗、不愿配合的老乡、泥泞的乡间小道......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像洪水一样扑面而来。而最让我不能接受的便是自认为辛辛苦苦地下乡走访了一下午,却只收获了两张信息并不算完善的信息采集表。就好像趟在沼泽——没有走到终点,却已浑身泥淖。

一天的工作下来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不过,好在有行内的前辈指点。从走访路线到交流方式,前辈们针对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我们一一进行了指导。比如在说话方式上面,要学会亲和,要循序渐进地与老乡们交谈,同时敞开心扉地交谈才能赢得老乡们的信任,最为重要的是要保持微笑,用最直观的表情来传递出工作中的正能量。

这20天的工作,与天气斗争,与疲倦斗争,虽然被晒黑了,但是耐力得到了锻炼;虽然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老乡,但是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虽然任务繁重,但是也渐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

学习:

成长来自于经验,经验来自于错误。20天的工作,算不上坎坷,但也算不上一帆风顺。

刚开始进行信息采集工作的时候,时常会发生不同小组走访到同一农户的情况。村子里的小道曲曲折折,像藤蔓一样错综,那样的小错误一点一点地累积,久而久之就成了拴在我们脚上的镣铐,路虽然走了,可是效率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这让我们渐渐意识到了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在行内员工的点拨下,每次出发采集前,我们都会对当天下乡采集信息的区块和路线进行规划和分配,尽量做到不浪费人力,不降低效率。

工作中的错误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错误如何去改正错误,并再我遇到类似的困难的时候告诉我如何避免相同的错误。由此所学习并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我在课堂上所不能学习到体会到的。这些经验也使我在这20天的工作中不断成长,也让我敢于迈出由校园到岗位的步伐。

第9篇:人社工作汇报范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四区四高地”的总体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工作方针,突出“规范、创新、发展”的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人才开发引进、就业创业扶持、社会保险经办、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人事管理服务等职能工作,确保全区人社工作始终服务于中心大局,始终服务于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跨越提升。

二、主要工作目标:

构建区“PPI”(人、岗、信息)三位一体高质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就业岗位50000个,其中大学生就业岗位10000个;援助困难弱势群体实现就业50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组织创业培训10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万;推介创业项目100个。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净增参保人员10000人;开展全区老居民纳入社会化管理工作,实现社会化管理率完成90%以上。加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健全“双高”人才服务体系;深化人事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稳妥做好安置工作。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维护保障机制建设,确保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全年劳动保障投诉举报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和案件处理结案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三、具体工作要点:

(一)关注人才驱动效应,推进“三大体系”健全完善。

1.搭建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办好2014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分会场活动,为人才和项目牵线搭桥,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搭建智企合作平台,指导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载体,帮助实施“海鸥计划”,借智发展。建立专业中介机构推荐名册,为企业提供专业意见和合作伙伴。

2.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落实技能人才目标责任制和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机制,积极参与苏州技能英才周活动,建立我区技能人才信息平台。举办10大职业技能竞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内训,逐步完善相应评价体系。

3.构筑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搭建“人才项目实时跟踪服务”与“人才创新创业诱导”两大系统,优化“人才服务直通车”,为企业发展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立足高质就业惠民,加快“三大特色平台”建设。推动“三化”(信息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建设,提升有形的专业服务平台(职介市场)、无形的智能服务平台(网站、热线、触摸屏)和精细的窗口服务平台“三大特色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招聘信息网络辐射实时更新、职业指导一对一服务、特殊困难群体面对面援助、创业能力测评学员全覆盖、家庭服务业中心发挥出品牌效应的目标。

1.做优一个职介市场。抓住市区两级职业介绍市场合署办公的契机,整合资源,搭建职业介绍“PPI”(人、岗、信息)五大良性循环通道,即智能登陆,超市选岗;定点投送,移动供岗;主题招聘,联合送岗;网上预约,365有岗;线上测评,线下指导。打造老百姓“家门口、手掌边、面对面、全天候和高度匹配”的特色职介市场。

2.打造一个家庭服务业中心。建立一个“家庭服务业中心”,打造家政服务品牌,使之成为45-55岁就业弱势群体的托底安置载体。推进“新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通过创建省级示范中心等举措加大农民工工作的力度。

3.做亮一个特色创业孵化基地。针对大学生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群体,建立专业化的孵化基地。同时,全面试点星级测评办法,促进全区孵化基地的提档升级。

(三)围绕服务效能提升,构建社保经办“三化”模式。

1.社保扩面持续化。加强企业参保入口、出口管理,做好政策引导与风险预警,力争实现净增参保人员10000人。不断畅通被征地农民社保经办绿色通道,做好其身份认定与社保补缴工作。

2.经办服务高效化。加强三个社保分中心整合后的快速磨合,打造“高配”服务大厅和业务归档星级标准,抓好服务机制落实,优化窗口服务质量。推进经办“e化”建设,设立网上申报专窗,推进社保网上申报工作,推进网上待遇支付,提高经办惠民效率。

3.退管服务创新化。坚持“携手为老”幸福工程的持续建设,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和老年被征地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引入退管工作CA认证,重点加强对特殊老年群体的关心和服务。开展“乐活夕阳”系列活动,做优做大“爱心联盟”品牌,不断创新退管活动组织宣传模式,实现退管工作整体推进。

(四)着眼劳动关系和谐,落实综合维权“三项机制”。

1.预防机制。开展以“主动送单、企业下单、街道谱单、系统谋单、疑难点单”为内容的劳动关系“五单式”指导,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指导服务针对性。建立劳动监察预警信息员机制,探索聘请企业人事经理作为预警信息员,及时化解劳资纠纷。

2.调处机制。深化劳动争议案件“五位一体”调解机制建设,健全劳调组织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的相互衔接。探索群体性劳资纠纷调处新模式,将“政府主导”变为“政府指导”,调动企业积极性。

3.保障机制。开展“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引导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积极整合法院派驻法庭资源,逐步实现全区各街道仲裁分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