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测量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设工程;检测技术;规范;标准;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处于空前繁荣状态。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行业中必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意识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也逐步被重视起来。但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发展至今,仍旧以建筑行业的附属工作出现的,并未形成自我独立的体现,也没有形成覆盖建设工程全阶段的规范检测体系,不利于工程质量检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作用与特性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指的是检测机构对于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原材料、机电设备、金属结构、中间产品进行质量度量,并将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施工生产质量的合格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作用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能够进一步的精确化和数字化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类材料、施工技术的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提供给施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重要的控制管理依据,促进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其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能够进一步约束施工单位在对施工材料的选购行为,在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不能一味以工程造价低为主要选择依据,而是应该以材料各项性质达到建设标准为选择依据。能够有效防止伪劣建设材料的使用,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消费者的权益。最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还能起到评价工程质量的作用,这是由于工程质量检测全程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所检测范围涵盖了所有与施工生产有关的事物,其检测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物实体质量,为工程质量的评定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检查具有四个极其明显的特性,它具有一定是合法性,其检测过程是合法的,检测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它具有一定的公正性,由独立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之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执行,以检测数据为判定原则,客观、公正;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所有信息应该真实、准确,能够依照相关标准保证检测结论的规范性。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检测结果只能针对送检试样,只能代表一个平均水平,并不能表示全部产品的质量特性。
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分析
现代社会对于建设工程质量以及功能的要求日益增高,建设单位为了适应现代化建筑的需求,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力度,并最终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应用效果,为建设工程的质量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之相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却没有随之得到深入的发展,因而导致了检测特性的大打折扣,其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原有的检测技术、技术标准、检测指标、检测参数已经不能适用于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检测,从而留下了大量的检测空白区域。
第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没有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检测项目和参数,致使在不同的建设项目的指令检测过程中存在许多的检测缺项,这些检测的缺项也使得对应项的监管容易出现缺失。
第三,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标准过旧,这些标准参数与现阶段实际建设工程的各方面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导致了检测质量的精准度有所下降。
因此,研究与时俱进 、 统一规范的检测项目及参数成为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行为规范,为全省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1. 检测标准的规范化
检测行业是一项精细、科学的行业,验收规范化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检测标准的规范化是进一步推行建设工程检测工作的必要。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已经不能适用于建设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检测要求,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空白。为了避免这种技术空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该与建筑技术研发部门取得良好的信息共享,能够在新材料的应用实践同时中,找到对其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再者,检测标准规范化建设工作应该根据地域发展因地制宜,根据相应的法律依据,以及建设检测行业的标准,制定出符合本地发展实情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细则,以适应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2. 积极探索建设质量检测监督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是独立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管单位的,但这并不意味这检测机构与这三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实际上,这4个机构都是为了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实际上对于建设项目是一种监督作用,因此,监管单位应于检测机构形成相关联的质量监督体系, 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 多层次 、 全方位实施工程质量监管,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
3. 进一步科学化检测标准
建设项目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追求的安全质量都是相对的。但在许多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里,为了进一步强化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在许多落后的验收检测体系中对各类的新材料的参数设计偏向于更安全的方面的设计,往往会提高材料的用料来保证安全。而建设项目中材料成本是建设成本中所占比重最重的一项,这种验收规范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工程造价,导致建设项目的经济利益有所下降。通过研究找出适当的分类标准和相应指标, 编制相应的质量检测规定、规程和标准来实现规范化,降低由于检测项目和检测内容不明晰、 不明确、不存在所导致的额外材料消耗,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节约工程建设成本,降低后期维护的成本。同时通过降低工程造价,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4. 制定体系化的检测标准
建立规范化的验收体系,要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监管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建设工程检测项目及检测内容的规范化研究,检测单位能够制定一套覆盖工程开始前、过程中、竣工后的检测指标体系,它能有效地弥补质量检测领域监管真空区,明确各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职责。
结束语
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是现阶段我国建设行业亟待解决的事情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建设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关系到社会效益。 促进工程检测规范化对于完善我国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建筑质量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阎 平,刘建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应用探讨[J],施工技术, 2010, 39(5) : 108-110
关键词:建筑工程 资料管理 质量监督 质量管理
0.引言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每个施工单位的重要目标,为促进工程质量提高,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加强工程资料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策略之一。但一些施工单位对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工作水平提升,导致难以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效果。今后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有效规范工程资料管理,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1.建筑工程资料对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
工程资料详细记录建筑施工基本情况,包含很多重要的数据和图纸资料,对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工程资料能反映工程的质量状态。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施工基本情况要进行细致全面的记录,以掌握工程基本情况,为后续施工质量认定、维修等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促进该目标实现,需要严格做好工程资料记录,全面掌握其质量状况,促进施工质量提高,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通过工程资料能反映质量状况,为采取措施加强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1.2资料为质量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工程资料的查阅。通过认真仔细查阅工程资料,能为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为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为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1.3有利于发现不足并弥补质量缺陷。查阅工程资料,并进行认真仔细检查,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结合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采取措施进行完善,及时弥补施工质量存在的缺陷,然后采取有效对策修复和改进,及时处理质量问题,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高。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很多单位明白工程资料的作用和意义,注重采取措施加强资料管理工作。但由于资金缺乏,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工程资料管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2.1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市场拓展,资金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方面,忽视采取完善的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未能结合工程资料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导致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和规定,制约施工顺利进行。或者即使建立完善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但没有严格落实这些制度和规定,难以有效规范工程资料管理各项工作。
2.2工作人员素质低。工程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由其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兼任,缺乏专业技能,难以有效规范工程资料管理各项工作。对相关制度、流程、目标不熟悉,难以严格遵循工作流程进行工程资料管理,影响工作水平提升。
2.3资料收集不全面。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施工过程中没有加强每个步骤的质量控制,导致资料收集不全面。难以有效反映建筑施工基本情况,需要使用资料时也没有及时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影响施工水平提升。
2.4资料分类不完整。对收集到的资料没有及时分类和整理,资料存放杂乱无章,或者存在遗漏,不能全面反映建筑施工基本情况。装订工作不到位,难以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整个建筑施工也带来不利影响。
3.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为弥补工程资料管理的不足,更好发挥其重要作用,结合建筑施工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对策。
3.1完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根据工程资料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和约束各项工作。明确工程资料管理的目标、流程,严格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和权限,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建立并严格落实施工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职责,使他们严格遵循管理流程开展工作,全面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并且工程资料管理独立设立岗位,配备工作人员,推动工程资料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2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引进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工程资料管理队伍,为提高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工程资料管理人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组织观摩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胜任工程资料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3.3注重资料的收集与记录。做好各项资料收集工作,确保资料收集到位,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对新进场的原材料做好取样试验工作,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收集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等资料,试验合格的材料也要保存好测试报告。现场施工人员就每天完成的工程做好施工日志,对完成的工序及时检查,报请验收,整理好报验资料,做好整理归档工作。施工人员重视每道工序检验,做好相互衔接和配合工作,促进施工有序进行,保证工程资料和工程进度同步,详细记录施工基本情况,确保工程资料完整。
3.4做好工程资料分类工作。建筑工程资料繁多,内容比较复杂,管理过程中要尽量细化,分门别类,做好存档和整理,方便以后查询和使用。可按照电气资料、图纸资料、监理资料、土建资料、竣工资料等分门别类,做好装订工作,保证资料完整,避免出现缺页和少页情况,满足资料查询需要。
3.5保证资料真实性可靠性。工程资料不得弄虚作假,要如实反映建筑施工基本情况,确保资料真实可靠。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程资料管理符合要求。施工中要明确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保证资料严肃可靠,要求本人签字的必须亲自签字,不得代签。如果因失误而造成数据错误,需要修改数据的,需要在修改处签字盖章,避免弄虚作假。
3.6重视资料管理的信息化。重视计算机技术应用,提高工程资料管理信息化水平。规范资料格式,采用统一模板,开发资料管理软件,应用电子化表格进行工程资料管理,提高数据录入速度和准确度,有利于统一打印,让整个资料整理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建立工程资料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库建设,便利工程资料输入、查询和输出,促进管理效率提高。
4.结束语
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能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作为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工程资料管理水平。进而更好发挥参考和启示作用,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严明汉.以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促进工程质量的管理监督[J].中华民居,2013(33),267
摘要:隧道的顺利贯通,洞内控制测量至关重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对隧道洞内控制测量进行了论述,引发思考。
关键词 :隧道贯通洞内控制测量测量方案
1 概述
隧道贯通时,贯通误差的影响值,由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两部分组成。由于洞外控制测量现如今多采用gps 静态观测控制网,精度高,且观测条件不利影响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小,易于控制,本文主要对洞内控制测量方案进行论述、分析。本文以作者主持施测的G314 国道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公格尔隧道工程为例进行论述、分析。
2 测量方案的要求及精度
2.1 洞内导线测量。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洞内的平面控制网宜采用导线形式,并以洞口投点(插点)为起始点沿隧道中线或隧道两侧布设成直伸的长边导线或狭长多环导线。导线的边长宜近似相等,直线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段不宜短于70m,导线边距离洞内设施不小于0.2m。当双线隧道或其他辅助坑道同时掘进时,应分别布设导线,并通过横洞连成闭合环。
本次论述、分析的实例公格尔隧道全长为2.3km,根据测量规范要求,本次洞内导线测量的等级应为四等。2.2 洞内水准测量。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洞内的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隧道两端的洞口水准点、相关洞口水准点(含竖井和平洞口)和必要的洞外水准点,应组成闭合或往返水准路线。洞内水准测量应往返进行,且每隔200~500m 应设立一个水准点。
本次论述、分析的实例公格尔隧道全长为2.3km,根据测量规范要求,本次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同样分为四等。
3 测量方案的设计对比及选定
3.1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设计。由于隧道内施工场地狭小,控制网布设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导线端点的精度,在不增加较多工作量的前提下,提出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支导线法(单导线)。传统的支导线布设方案(如下图)简单,观测工作量少,布设灵活,但由于没有多余观测和其他约束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即使发生错误也无法检查,同时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端头点横向误差随机迅速变大。
支导线法控制点布置对隧道贯通误差预计的影响计算如下:结合洞内施工条件,洞内导线平均边长200m,从洞口至贯通面设7 个导线点,按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2.5义,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
①测角中误差对贯通的影响:
②测边中误差对贯通的影响:因为支导线控制点基本在隧道中线附近布置,测边中误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极小,故将测边中误差对贯通的影响忽略不计。
所以公格尔隧道支导线法布置控制点洞内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为±45mm。
方案二: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沿洞内布置控制点形成闭合导线环,沿隧道中线布设主导线,在主导线旁靠隧道边布设副导线,构成主、副导线环,组成一个闭合导线环。观测闭合环的所有内角,进行角度检核,测量各条导线的边长,通过角度闭合差可以评定角度观测的质量和提高测角的精度,对提高导线端点的横向点位精度非常有利(主副导线网布置见下图)。
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控制点布置对隧道贯通的影响:
结合洞内施工条件,洞内导线平均边长200m,从洞口至贯通面设7 个导线点,按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2.5义,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
①测角中误差对贯通的影响:
②测边中误差对贯通的影响:因为双导线导线控制点基本在隧道中线附近布置,测边中误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极小,故将测边中误差对贯通的影响忽略不计。
所以公格尔隧道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布置控制点洞内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为±24mm。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①导线横向误差随导线延伸成递增趋势,导线越长增加速度越快,当采用双导线法方案时,横向误差精度明显提高。在上述两个方案中,支导线的精度最低,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精度较高。②在工作量方面,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较高,支导线法较低。结合以上两方面,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规定,本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横向贯通中误差的限值为45mm,本隧道采用支导线法横向贯通中误差影响值已经达到45mm,故本隧道不可采用支导线法布置洞内控制点;本隧道采用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布置洞内控制点,经计算横向贯通中误差影响值为24mm,小于《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规定的45mm,故决定本隧道洞内应使用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布置洞内控制点。
3.2 隧道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设计。为保证隧道竖向施工的精度,首先对隧道洞口附近至少2 个已知高程点进行附合测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高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布设直接利用双导线置的平面控制点,布置图见前文双导线法布置示意图。
本隧道高程测量设计为四等水准,每公里(km)高程测量高程中数中误差m塄=±5mm。
则m塄h=±m塄姨L =±5×姨2.4 =±7.7mm。
结合以上计算,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规定,本隧道洞内控制测量高程贯通中误差影响值的限值为25mm,本隧道采用四等水准高程测量设计经计算高程贯通中误差影响值为7.7mm,小于《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规定的25mm,故决定本隧道洞内高程测量采用四等水准。
4 技术总结及结束语
由于隧道洞内施工条件的限制,隧道洞内施工控制网在保证隧道顺利贯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而如何合理、严密的建立隧道洞内施工控制网,便成了决定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益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国内外各种长大隧道施工中,测绘工作人员之间也对如何能够建立满足更高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进行了各种论证研究。本着为工程服务的原则,本文以作者主持施测的公格尔隧道控制测量方案的研究简要归纳出以下提高隧道洞内工程控制测量精度的现场施测方案、方法。
通过对两种导线控制网方案的分析比较最终确定采用双导线法(主副导线法),因为此种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又能检核测量成果。此种方法可以使长度在1000 米以上隧道的控制测量取得良好效果,可长期运用到隧道控制测量中。不过隧道工程洞内施工控制网的建立都大同小异,很难找到具有突破性质的新方法,但并不是说所有施工控制网的精度都一样,而相同的最佳布置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因此,控制测量没有定论,如何选择更好的布置形式不单取决于外界等因素,也要依靠测量工作者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大量的知识积累。
参考文献:
[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
[关键词]UTM投影 投影变形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82-2
1引言
加蓬利伯维尔防波堤码头(PORT MOLE)整治项目位于非洲加蓬利伯维尔市区中心,经度为009°26′E,纬度为0°24’2N,整个项目分为LOT1(造地)+LOT2(护岸)两大部分,规划建设为加蓬的海淀游乐中心,是加蓬城市现代化改造建设的一个形象工程,本工程所使用的坐标系统为WGS-84坐标系统,投影方式为UTM投影,经现场测试,如果投影经度为9度,每公里投影所引起的变形值达37cm,远远大于《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UTM投影
UTM投影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如图2-1所示,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地球于南纬80度 和北纬84度的等高圈,投影后投影经度两侧的割线投影变形为1,即割线没有投影变形,投影经线的投影变形为0.9996,为了减少投影变形,UTM投影也采用分带投影,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将地球划分为60个投影带,其投影计算公式见公式2-1。
式中,N为该点卯酉圈的曲率半径,B为纬度,S为该点平行圈所截的中央子午线距离赤度的长度, 为该点与中央经线的经度差,此外:
3UTM投影变形对工程的影响
为了检查测区UTM投影变形,在测区选取两个控制点P1、P2,表3-1为这两个控制点的大地坐标及UTM投影的坐标,表3-2为其在WGS-84参考椭球下的投影长度和用全站仪现场测量的长度。
从表3-2可以看出,如果使用UTM投影,经投影后坐标反算的距离为710.681m,而现场采用全站仪往返测量4个测回,平差后计算出的水平距离为710.944m,两者相差26.3cm,即每公里的变形约为37cm,投影变形远远大于工程测量规范所要求的2.5cm/km变形允许值,这种变形导致使用GPS放样的坐标和全站仪放样的坐标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特别当放样距离比较远时,相差特别明显,对于精度比较高的安装来说,这种变形直接会导致测量工程事故。
4UTM投影产生的原因
(1)水平距离投影到高程面上的变形:
(2)椭球面的距离S投影至UTM投映面的变形:
(3)地面水平距离按照UTM投影的长度总变形:
从表4-1可以看出,理论上计算出的投影变形为为-0.267m,现场实际测量的变形值为-0.263,两者相差4mm,说明采用UTM投影,投影经度为9度,投影变形量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值。
5解决措施
从公式4-3可以看出,要减少投影变形,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是改变投影面的高度,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测区至中央投影的距离,本工程采用后者,也就是改变投影经度,把投影经度从原来的9度变成7度48分30秒,其投影坐标及根据坐标反算的距离见表5-1,从表中可以看出,修改投影经度后,投影变形由原来的每公里37cm变成0.8cm,投影变形比原来大大减小,而且小于《工程测量规范》所允许的投影变形值2.5cm/km。
6结论
UTM投影和高斯投影都是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不变,使用UTM投影,要注意UTM投影所引起的长度变形,如果测区在中央投影经线附近,使用自定义投影,减少投影变形。
参考文献
[关键词]GPS 高程测量 精度 借鉴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34-1
地质工程的测量时工程测量一个分支,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帮助工程施工做了铺垫工作,能够布置测量工程的施工图、测量工程的点位、控制施工的区域等等工作。比较适合在地形条件复杂、通讯较为困难、经济比价落后、交通比较闭塞的地区,这些地区GPS的高程测量优势比较明显。
1地质的勘探在工程测量中对精度要求
1.1控制点精度的要求
在《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中规定控制点的高程误差要小于0.0.5倍的等高距,如果使用的是0.5的等高距时候,不能大于0.1倍的等高距。这本书规定一级点高程的精度是±0.02m、 二级精度是± 0.30 m 。
1.2工程点精度的要求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中规定的地质点、井口的取样、坑口、探井、探槽、剖面的控制点、转孔的精度指标,如表1所示。
《地质调查 GPS 测量规程》中规定:要先调查各个类别的物理点和地质点(其中包括供电点、地震的炮点、放射场地、地热和电磁场、直流和交流电的场、地震、磁力、重力等场所)、重要物质地点、独立的剖面端点、工区的边界、异常的标志点、转孔、水文点、物性的采样点、化探的采样点等等这些位置定位点的GPS精度指标如表2所示。
2 GPS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使用方法
GPS的测量有三维定位、远距离、高精度、快速、实时这些优点,最近几年再各个行业的应用都很广泛,而且是我国测量技术行业一个破时代的技术。可是此种测量技术需要使用的坐标是WGS84这种坐标,此种坐标是三维的地心坐标,可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坐标是独立坐标、GDZ80和BJZ54坐标系统与正常的高(假定的高程系统、国家在1985年制定的高程标准、1956年的黄海高程的坐标系统)。转换的区域和精度决定了平面坐标的精度,在理论上讲师很简单的,实际上操作也比较简单;可WGS84的大地高与正常高间高程的异常具有不确定因素,不容易使用统一固定的模型树去表达,这样就造成了转换较为困难,
上述体现了如何把GPS的测量优势更好地应用在勘探中。大家都很熟悉,正常高要想精确地被大地高转化,重点是要确定高程的异常,可是高程的异常数值和岩石的密度、地球的引力息息相关,这就是导致高程的异常值有区域性和范围性的特点,同样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一般情况下认为高程变化在平坦的地区较为平缓,在高山区域变化很明显,有许多参考文献都有准确的记载,得到了应印证。
GPS测定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利用各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成果,利润山西省的似大地的水准面的精度达到 ± 0.043 m;第二是使用国家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的精度是CQG200达到± 0.3~± 0.6 m;第三是利用的等级高程控制点联测后拟合,把测区小于100 km2平坦的地区宜用的平面拟合法,所制定的精度高于3~4 cm,把那些测区较大面积的山区适合采用的是第二次的曲面和高次的曲面拟合,其精度高于3cm.
3 GPS测量高程的精度分析
GPS测量大地高的精度一般为公分级,高于±0.05 m。利用省似大地水准面拟合后控制点高程精度为:
利用的省似大地的水准面的拟合后的控制点的高程精度表示为:
利用国家的似大地的准面的拟合后的控制点的精度表示为:
4 结论和建议
地质工程测量是为了地质找矿而做的基础工作,基本上都是山区作业,通讯不便,交通困难,各种成果也多建立在BJ54系统下,原国家等级三角点、导线点破坏严重,高等级GPS点、水准点分布严重不足,使得布网困难。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i贝4量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测站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仪器操作简便、成本低、提供三维坐标等特点,近几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为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测量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赢得了广大地质和测绘工作者的青睐。因此,讨论如何合理地利用GPS定位技术布设控制网,取得适宜的精确度,达到地质工程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2应用实例
2.1工程概况研究区位于新疆鄯善县境内,面积为26.47km,属南湖戈壁滩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较为平坦,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m。考虑到海拔较高、工作难度大、工期较紧、降低成本等因素,决定采用GPS进行控制测量、碎部测量以及工程收测。
2.2GPS控制网的设计
2.2.1技术标准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主要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及工程设计有关要求制定的。以1/10万地形图为参考图件,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投影面为高斯平面,中央子午线90。,3。分带,控制网等级为C级,以白石包国家二等三角点和黄山三等三角点做为起算依据。
2.2.2设计精度
GPS控制网宜以边连接为主,辅以点连接,这样可减少工作量,又可达到多检核的目的,布网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国家一、二等三角点,最好是同边邻点,这样的点位精度基本相同,能够很好地将WGS84坐标较严密地转换到BJz54系统,而尽可能地少选用三、四等点。根据研究区情况和工程需要,选择二级GPS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要求平均边长小于1k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GPS接收机标称精度的固定误差a≤15ram,比例误差系数b≤20×10。
2.2.3控制网布设
研究区采用c、D、E三级GPS网作为基本平面控制网。控制网共17个节点,其中c级GPS控制点1点,D级GPS控制点4点,E级GPS控制点13点。其中联测已知平面控制点2个,高程控制点5个(其高程由四等水准测得),采用3台中海达GPS单频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2ppmxD)观测,网形布设成边连式(图1)。2.2.4观测计划根据GPS卫星的可见预报图和几何图形强度(空间位置因子PDOP),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卫星多于4颗,且分布均匀,PDOP值小于6),并编排作业调度表。
2.3GPs控制网作业
2.3.1选点
GPS测量测站点之间不要求一定通视,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因此,点位选择比较方便。但考虑GPS测量的特殊性,并顾及后续测量,选点时应着重考虑:(1)点位要显著,视场周围15。无障碍物,以免信号被遮挡或吸收;(2)每点最好与某一点通视,以便后续测量工作的使用;(3)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应选在视野开阔、交通方便、有利扩展、易于保存的地方,以便观测和日后使用;(4)点位要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电线和微波传送通道等,其距离不小于50m,以免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5)选点结束后,按要求埋设标石,标石规格按规范要求执行,埋石后应填写点之记。控制点的编号按顺序编排,并在前冠以大写字母“GPS”,如:“GPS1”表示一级GPS“1”号点。
2.3.2观测
根据GPS作业调度表的安排进行观测,采取静态相对定位模式,卫星高度角l5。,时段长度4O一60min,采样间隔15S。在3个点上同时安置3台接收机天线(对中、整平、定向),天线安置采用脚架对点器精确对中,对点误差均小于2rOiTl。量取天线高,测量气象数据,开机观察,当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时,按接收机的提示输入相关数据,则接收机自动记录,观测者填写测量手簿。
2.4GPS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
GPS网数据处理分为基线解算和网平差两个阶段,采用随机软件完成。经基线解算、质量检核、外业重测和网平差后,得到GPS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引。
2.4.1基线解算
测量过程中,对于当天采集的GPS数据,应及时通讯至计算机进行外业数据检查。而后利用中海达公司随机商用软件进行基线处理,处理过程中卫星高度角大于15。,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处理方式。根据自动处理基线向量的结果,检查基线向量方差比均大于3,边长中误差均小于20mm。
2.4.2外业质量检核
外业质量检核是确保平差精度要求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同步环检验、异步环检验、复测基线。
2.4.2.1复测基线
复测基线为两个不同时段所测的相同边的边长,复测基线长度较差d。≤2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指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对于互差超限的,应重新检查基线的方差比值,对于方差比值较小的,特别是临界的要重新设置参数,重新解算,解算后仍然超限的,应在异步环和同步环中进一步做分析,以确定哪条基线含有粗差。研究区经检查,复测基线的不符值最大5.12ppm,最小0.64ppm,达到相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地质勘查工程测量需要。
2.4.2.2同步环闭合差检核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中对同步闭合环的要求为wx,Wy,Wz≤/5叮,《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中Wx,wy,wz≤√n/2盯。在一个同步环中的基线解算组合方案应相同,这样可以取得最小的闭合差,反之,则容易超限。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应在异立环中继续分析。研究区检验同步环C级1个,D级4个,E级14个,经检核实测值,Wx最大1.6mm,wy最大3.6ram(13=4),Wz最大1.1m//1,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地质勘查工程测量需要。
2.4.2.3异步环闭合差检核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中对独立闭合环的要求为Wx,Wy,wz≤2√n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Wx,Wy,Wz≤3√n盯,o为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如异步环中是包含有同步环超限的基线,应重新审查该基线观测段的星历预报,检查卫星分布状况是否长时间近似成一直线运行,以及PDOP是否接近限值,然后回忆野外观i贝4时是否在不合理条件下强行观测;若无同步环超限的基线,则将环中基线置于别的异步环中观察残差,或复测基线,则可判断环中哪条基线可能含有粗差。研究区中检验异步环D级6个,E级19个,经检核实测值:wx最大18.3mm,Wy最大35.6mm(n=4),Wz最大30.7mm,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地质勘查工程测量需要。
2.5GPS网平差计算
在基线向量和各项质量检核符合要求后,在WGS84坐标系内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在BJ54内进行二维约束平差J。无约束平差精度反映了GPS测量的真实质量,约束平差结果反映了控制网点转换精度。研究区中WGS一84坐标系基线平差56条,中误差最大21.9mm,最小0.5mm,平均1.97mm;相对精度最高1/3074万,最低I/II万,均高于1/2万。在WGS一84坐标系的椭球体上,进行了大地坐标平差,单位权中误差为0.076nl,大地高程内符合中误差最大为0.0167m。BJ54坐标系二维约束平差,使尺度、方向和平移都受到了约束,平差结果单位权中误差为0.001ITI。总之,GPS网平差计算后,C、D、E级GPS点点位中误差均小于5cm,边长相对精度均高于1/2万,符合相关规定,能够满足地质勘查工程测量需要。
2.6工程测量
利用GPS控制网成果,对研究区内14条1/1000地质剖面、槽探工程、工程点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南方RTK定测检核。地质剖面点位差AX=8mm、Y=4mm、AH:42mm,方位最大较差为28”。地质勘探工程点和探槽的定’狈4,使用南方RTK就其附近的控制点做检核,G012:AX=一14mm、aY=一27mm、AH=7nlm;G017:X=6mm、AY=一1mm、aH=21mm;G013:AX=3mm、Y=一3mill、aH=6mm。从以上检查控制点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次测量的精度可靠。
【关键词】狭小基坑 水平位移 基点选择 变形分析 资料整编
1 变形观测的概述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在我国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他是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为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工建筑物工业与交通建筑物,高大建筑物以及为开发地下资源而进行的工程设施,安装了许多精密机械、导轨、以及科学试验设备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工程建筑物及其设施的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一定限度之内,应认为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必须对它们进行监视观测,即变形观测。
2 工程概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门诊保健大楼是由中建八局承建,此工程位于东大直街与鞍山街交叉口处(详见附录)。哈医大门诊保健大楼由主楼和裙楼组成,主楼高26层,地上22层,地下4层,裙楼高8层,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大楼基坑深20米,长101.6米,宽70米。基坑周围由护坡桩加固。
3 施工监测的内容
自基坑开挖时起至主体出±0.000,基坑围护结构(地连墙己灌注桩)的水平移位变形监测。自基坑开挖时至主体出±0.000,基坑周围原有建筑物的水平位移监测。自主体出±0.000起至主体竣工后的一段时期,主体的水平位移监测。自主题出±0.000起至主题封顶,裙楼水平位移监测。
4 精度设计与监测的方法
无论水平移位变形,还是沉降、倾斜(或垂直度),其监测的精度均为二等。根据国家建设部联合的《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对于二等水平位移监测,位移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2.0mm;对于一等沉降监测,沉降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5mm;对于二等倾斜监测,测斜相对误差不超过1:20000。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以轴线法(亦称视准线法)为主,并以小角度法作检核。
采用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首先在沉降区域外建立若干个(一般不少于三个)基准点和一些工作基点(工作基点个数视沉降区域的大小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而定),在沉降区域内(一般在周围原有建筑物的墙体上核主体的首层柱墙上)布设沉降点,然后通过精密水准将基准点的绝对高程,进而传递到沉降点上,比较沉降点两次所得的绝对高程即知沉降量。
5 监测的周期与期限
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1)在开挖取土的高峰期,一般一天一次,若出现特殊情形(如位移量以异常速度猛增或超过设计值而仍未趋于稳定),可缩短监测周期。当水平位移趋于缓慢稳定时,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直至稳定为止。(2)基坑周围的原有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变形监测:其监测周期与期限和基坑围护桩的基础保持一致。主体的沉降倾斜监测:一般情况下,每上增一层监测一次,主体封顶后的第一年每季度监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监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3)基坑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由于初始阶段,护坡桩不够稳定,产生位移量相对较大,因此观测要频繁,需每隔五天观测一次。
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的方法: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统计法、数学模型法。(2)资料分析的内容:1)对观测物理量的分析:①分析观测物理量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性。②分析观测物理量特征值的变化规律性。③分析观测物理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变化规律性。从分析中获得观测物理量变化稳定性、趋向性及其与工程安全的关系等结论。2)将巡视检查成果、观测物理量的分析成果、设计计算复核成果进行比较,以判识土石坝的工作状态、存在异常的部位及其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与变化趋势等。还应特别注重土石坝施工期和初蓄期的资料分析,其中尤应注意对坝体裂缝、变形、渗漏、有感地震、暴雨反应等情况的分析。
6 结语
本论文是对哈医大门诊保健大楼的跟踪观测,说明水平位移观测对点的选择要求极高,精度必须符合国家建设部联合的《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观测中的每一过程对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每个点的位移情况可以反映出周围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水平移动情况,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必须对位移量超过规范要求的建筑物和基坑围护结构进行及时补救。通过以上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哈医大门诊保健大楼在施工初期由于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致使周围建筑物产生了相对较大的位移,但建筑单位采取适当方法,往周围建筑物内灌注大量的混凝土砂浆,并没有造成更大影响。观测后期数据表明基坑维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水平位移全部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并没有影响到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李青岳,陈永奇.工程测量:测绘出版社.1982.
[2]天津大学工程结构现场测试组.天津国际航运大厦工程施工监测实施技术方案:1995年6月.
[3]孙明.岩土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4]天津大学工程结构现场测试组.天津国际航运大厦主体施工监测总结报告:1998年6月.
[5]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测绘出版社,1991.
关键词:竣工测量;质量控制;CORS基站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永吉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9年,是吉林省首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近年来,永吉经济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建设成为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功能完备,主导产业集聚,综合环境优越的吉林省一流开发区。
城市竣工测量是指工业或民用建筑物竣工后,为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对各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的实际完成工作量,所进行的测量,其内容包括面积、平面位置、高程等相关数据资料。同时,竣工测量也是对规划验收和管网信息动态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对规划审批新建、改建的空间位置和属性所进行的测定与调查。竣工测量质量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城市动态基础信息的更新工作。本文结合我单位竣工测量工作实际内容和竣工测量质量情况加以分析。
1竣工测量的涵义
竣工图测量主要有:建筑物竣工图测量,交通运输竣工图测量,给排水管网竣工图测量,动力、工艺管网竣工图测量,输电及通讯线路竣工图测量,综合管网竣工图测量等。本文主要结合建筑物和综合管网竣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
2技术标准依据和精度保证方法
2.1 CORS基站网络系统
为了保证竣工测量的质量要求,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测量。我单位竣工测量是在永吉经济开发区C级GPS控制网基础上,结合吉林市CORS基站网络系统进行,CORS基站系统能够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 ,全面取代常规大地测量控制网。在参考站所覆盖的区域内,用户只需一台GPS接收机和一个随机手薄即可进行厘米级、分米级、米级的实时、准实时的快速定位及开展各项测量工作。全天候支持大地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数字地形测量、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施工放样等各种类型的GNSS测量、定位等工作。
2.2 技术标准依据
主要作业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卫星定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等规范、标准。
2.3精度控制手段
精度控制内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碎部点、距离量测等几个方面。竣工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应满足三级以上导线精度要求,根据2010年国家测绘局实行的《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中之规定,GPS-RTK动态测量方法已能够符合一级导线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因此可利用动态RTK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城市竣工测量碎部点精度要求,对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来说,受观测条件影响,应采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对于需丈量的数据,应采用电子测距仪进行数据采集;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范》和《城市测量规范》中之相关规定。
3竣工测量的具体工作内容
城市竣工测量应参照建筑规划图纸和资料进行。建筑物竣工测量部分,其测量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占地范围、名称、结构、层数、房基标高(±0高程)、坡户顶或女儿墙标高、竣工建筑物边长、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范围和高度等,根据实测的数据,利用专业软件计算面积,并绘制竣工平面图。综合管网竣工测量部分,其测量内容包括管线的类别、管线材质、管径尺寸、管线埋深、管线走向、管线转点坐标等。对于综合管网竣工图绘制,可有两种成图方式:①根据管网类别,每类管线单绘制平面图;②各类管线可综合绘制竣工平面图。
4竣工测量和竣工图绘制的质量关键点控制
4.1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编制竣工图和竣工文件的依据,因此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数据采集,所有外业采集的数据都应实地测量。对于有些作业人员无法到达的点,可利用无棱镜全站仪采集数据。坡户顶、女儿墙、高压线的标高和走向也可利用无棱镜全站仪测量,并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4.2竣工图绘制
竣工图是规划部分实施监督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竣工图上所有数据必须真实,无错误数据。根据规划图纸和资料进行绘制竣工平面图,工业和民用建筑物竣工图及综合管网竣工图应按1:500比例尺进行绘制,建筑物竣工图应在适当位置标注相关联的房角坐标,根据建筑形状进行边长标注;综合管网竣工图应标注管线转角坐标,并且对不同类别管线进行分层次和分颜色区分,管线埋深、材质、尺寸等应标注在图内合适位置。
5竣工测量成果检查
作业小组对所做成果必须要全面地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交专职检查人员,在实行小组自查互校基础上,指定专职检查人员、技术负责人二级检查制度。对成果质量检查的比例是:作业小组必须达到100%;专职检查人员室内检查100%,室外不低于20%的检查。
6结束语
竣工测量外业所采集的数据直接影响到内业成图的质量,内业所成竣工图能够直接反应出施工建筑的实际完成工作情况,为规划审计部门提供工作依据,是一项具有法律效益的测绘工作。因此,竣工测量是施工结束后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一项具有很高的科学性、技术性的工作。
参考文献:
技术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等功能,现已成功应用于工程测量等诸多领域。全站仪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野外测量仪器,精度高、应用广,但受通视条件、测量距离等因素制约。本文通过滑坡变形监测来讨论了两者的有机结合,探索出GPS 与全站仪相配合进行变形监测的作业方法,使用这两种仪器在实际测量中,提高了监测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外界的干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点位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证。
关键词:GPS 技术;全站仪;变形监测;应用
1、变形观测
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间域或空间域的变化。变形监测又称为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变形测量则是对设置在变形体上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地重复观测,求得观测点各周期相对于首期的点位或高程的变化量。变形体用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位于变形体上的离散点(称监测点或目标点)来代表,监测点的变形可以描述变形体的变形。
1.1变形分类:
1)变形体自身的形变。变形体自身的形变包括:伸缩、错动、弯曲和扭转四种变形,
2)变形体的刚移。刚移则含整体平移、整体升降、整体转动和整体倾斜。
1.2变形监测分类:
(1)静态变形监测,静态变形是时间的函数,观测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间内的变形,静态变形通过周期测量得到。
(2)动态变形监测,动态变形指在外力(如风、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表示的,动态变形需通过持续监测得到。
2、 平面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2.1平面基准点的布设
布网的总原则:首先,基准点要布设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基岩上,且基准点不少于3个,通视条件好,便于观测,校核基准点位于较远点与工作基准点组成基准网,并满足变形测量规范的技术指标要求。其次考虑到测区为条件复杂,难以布设稳定的工作基点,因此在基准点布设在离滑坡体较远且不受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干扰的稳定基岩或山体上。
2.2 平面基准网的测量
鉴于平面基准网点间的通视条件较差,基准网的测量采用GPS 测量,按GPS D 级网要求进行施测。
2.2.1 基准和系统
空间基准:GPS 2000 历元,ITRF97 框架;平面基准: 1954 北京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 国家高程基准。
2.2.2 仪器及仪器检验
基准网的观测使用4 台中海达8200G 型双频GPS 接收机进行外业数据采集,所用的GPS 接收机在开始观测前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正常,可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了常规检查,在观测期间未发现异常情况。
2.2.3 外业数据采集
选择有利观测时间,编制观测调度计划,在作业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调度计划。
天线的圆水准气泡始终居中,观测使用光学对点器对中,光学对点器在开始观测和结束观测后进行了严格的检较,观测时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不超过1.5mm,脚架架立稳固。
观测时正确量取天线高,并记入观测手薄中,天线采取每时段测前和测后各量取一次,每次应从天线三个不同方向(间隔120°)量取,量高误差不大于2mm,取其平均值;详细注明天线的型号,半径及量测方法,并画出天线量测的示意图。
观测结束后,保存其原始观测文件,观测文件以观测日期为文件夹进行整理。并详细编制观测信息表,观测信息表包括观测日期、点号、仪器类型、仪器号、开机时间、关机时间、原始数据文件名、观测者、天线类型、量高方式、仪器高信息。
2.2.4 数据处理
基线处理软件采用随机解算软件。基线解算采用广播星历进行。当天采集的数据应立即计算,并根据基线残差分布图的分布情况,对观测质量不佳的数据予以剔除,对产生的周跳进行修复。
基准网平差计算软件为科傻系统(COSA)GPS 工程测量网通用平差软件包进行平差计算。该软件具有在世界空间直角坐标系(WGS-84)进行三维向量网平差(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在椭球面上进行卫星网与地面网三维平差、在高斯平面坐标系进行二维联合平差、高程拟合等功能,并带有常用的工程测量计算工具,可以实现各种坐标转换。
3、监测网布设、测量及数据处理
3.1 平面监测网的布设
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和各种荷载的分析布设监测点且编上序号以便数据整理分析。
3.1 平面监测网的测量
水平位移监测网按二等边角网观测。测角测边采用拓普康TC800全站仪同时进行观测,标称精度:测角2″、测距3+2ppm。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12 个测回,测边观测6个测回,每测回是指照准一次读数4 次。,各项限差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执行。观测时使用拓普康原配棱镜,在观测中严格读取测站和镜站的干、湿温度和气压并将其和仪器常数直接置入仪器中。
3.1 平面监测网的数据解算
平面监测网的数据解算采用内业平差计算采用清华山维“NASEW V3.0”软件。
4、精度评价
4.1 平面基准网的精度评价
在三维无约束平差基础上,将基准点作为已知点成果进行约束平差计算。三维约束平差结果精度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可以作为成果使用。各项精度指标见三维约束平差精度指标:
4.2 平面监测网的精度评价
水平位移监测网按二等三角网的测量技术要求边角同测,各项精度指标均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要求。平差以平面基准点为固定点进行起算,边角的权配比用迭代法确定,经平差后各点的精度均要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