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电视作为一个新生产物,还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含义,仅仅望文生义地认为网络电视就是在网上看电视。所谓网络电视,称为宽带网络数字电视,又称IPTV(Internet Protocol TV/Interactive Personal 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现在的网络电视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是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在计算机下载相应的应用程序如pplive、youku、PPS、网易视频、腾讯视频等可以在线观看各种类型的视频节目;第二是以家庭的普通电视加配网络机顶盒(Network set-topboxes)的形式来实现的,但是高科技的发展也催生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平台,三星、Sony、TCL,创维,海尔等各大厂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网络电视。
1.网络电视的发展趋势分析
1.1 网络电视的优势分析
网络电视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和传统的广播电视不能相比的优势。
1)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自由选择。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一旦错过就只能期待重播,但是网络电视就具有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自由选择的优点,方便观众对工作时间和娱乐时间的自由安排。
2)非常强的互动性。观众在观看网络电视节目的同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在网络上,虽然现在发表意见大都通过留言的形式,方式比较单一,但是这也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没有办法比拟的。互动性可以增进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意识。
3)强大的检索功能。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相比,观众从被动的节目接受者变成了电视节目的选择者。网络电视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需要,通过关键词来检索电视节目,相比以前的传统遥控器换台来说,给予了广大网络电视用户极大的方便。
4)海量的电视信息。网络上有海量的电视节目信息,有品种繁多的节目类型供用户选择。网络的电视的节目是通过硬盘来实现存储的,可以大量存储而且不会出现信号失真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网络的资源共享性让网络电视受益匪浅,全球各个时期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实现在线观看。
1.2 网络电视的发展趋势
在总体上来说前途是十分光明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
1)网络电视的发展前途十分光明的。第一,中国的网络化还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有很大的潜力尚待开发。无线网络的建设又为网络电视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现在中国有拥有世界最为庞大的网民数量,由此看来,网络电视面临的最大问题市场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不仅如此,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第二,技术上也比较成熟。
目前,中国的有线网络建设已经成熟,无线网络的建设正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网络电视的终端设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商品化,由此看出,网络电视发展的已经没有了技术瓶颈。
综合分析看来,网络电视拥有了广大的市场和成熟的技术支持,它的发展前途十分光明的。
2)网络电视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网络电视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还要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第一,有关网络电视的产业链条还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有关的政府部门要抓紧时间订立相关的政策法规,把网络电视的管理规范起来,使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第二,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要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使两者的业务融合起来,网络电视在这个时候应该发挥出构架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桥梁的作用。第三,节目的丰富化要得到重视,虽然我国的网络电视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成功的经验不多,但是从国外的经营商成功开发网络电视的经验来看,保证电视节目的丰富性以及电视节目来源的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网络电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就必须保证以上两点,这也是网络电视的特点和优点。此外,网络电视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要利用现在技术上的优势,制作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类节目,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第四,注意与数字化电视的差异化竞争。与现在各个网络运行商大力推进网络电视的发展形成对比的是,目前的广电部门也在升级着传统的广播电视――全力扶持数字化电视的发展。因此,网络电视要对自己的定位进行正确的分析,与数字化电视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局面。数字化电视的优点是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强、音频效果好、画面清晰;网络电视的优点是个性定制功能和互动功能。网络电视既可以支持直播电视、视频点播和节目时移,还能够提供可视电话、网页浏览、在线游戏、网络交易等各种增值业务。因此推广网络电视必须正确定位,大力推广它的实时点播、时移回看与强大的互动功能,与数字电视形成差异化竞争。
2.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完善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广播电视曾经是广大受众的不二选择。但是网络的横空出世,一时间让传统的媒体支柱广播电视有点无所适从,但是在随后的自我调整过程中,广播电视的发展呈现着新的趋向。
第一,数字化技术应用让广播电视的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数字化电视的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强、音频效果好、画面清晰等优点基本上满足了当代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要求。
关键词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0-0090-02
V播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娱乐内容,其技术自身有着时效性以及快捷性的鲜明特征,在内容的呈现上也是以信息为基础。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网络化技术的冲击,对广播电视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加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就显得比较重要,这就需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研究分析,对实际发展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内涵以及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1.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内涵分析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主要是在信息播出中持续性,在内容上不能进行篡改,保障用户能正常的接收到信息内容。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具体内容上来看,就包含着人员安全以及设备的安全,以及在传输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在播出的信号完整性,保障广播电视节目能安全完整的播出。安全播出还体现在对信号的接收的安全,所接收到的信号是合法的[1]。以及在节目的安全性,对播出的节目内容要保障其安全健康和积极向上。
1.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我国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应用,发挥着积极作用,一些新型的先进技术得到了应用,但是在广泛性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从安全播出技术的投入方面来看还有待加强。有的单位不注重技术资金的投入,使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在业务发展以及技术发展上停滞不前,缺乏竞争力。
安全播出技术应用中的技术发展没有均衡化呈现。在当前依然存在着分割式的管理,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广播电视媒体在技术以及资金投入上还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技术发展应用上的差异性还比较大[2]。再有是比较缺少标准化的体系。对广播电视的安全技术指导力度不够等,这些层面的问题就影响了广播电视安全技术的应用发展。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系统没有重视更新,在技术应用的思想观念上和时展的需求不契合,使得技术系统安全播出的保障能力相对比较低下。再有就是在技术的交流方面不充分,对安全播出技术所带来的益处,以及在技术创新应用上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这些就造成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整体效果比较差。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的挑战以及优化发展策略
2.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的挑战分析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应用在当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就给安全播出技术系统以及安全播出业务支撑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安全播出在信号监测以及告警等一些比较基础性的功能上都能实现。技术系统还在系统的维护以及安全播出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联动性。这些层面的功能虽然得到了有效发挥,但是在数据挖掘以及智能化分析层面就需要进一步加强[3]。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化层面,资源的共享以及调配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还体现在对安全播出的管理思路以及技术措施实施带来了相应变化上。例如在网络电视台以及有线电视数字前端技术的应用,在新技术支持下,就向着双向化集成播出服务平台进行了演变。在技术措施的实施上也向着适应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体制变化角度发展。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技术体系的顶层设计方面还比较缺乏,在数据的共享以及技术耦合的应用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这些层面都需要在未来的技术进步下进行完善。
2.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主要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技术应用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其中的全流程一体化监控技术就是比较重要的应用技术。在近些年对视音频码流以及传输信道多层指标监测技术和自动报警技术的研究比较深入,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而这些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就实现了多种监控系统的集成,在信息的一体化发展目标上得到了有效实现[4]。全流程一体化监控技术的应用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控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技术体系当中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应用技术比较突出,这一技术主要是在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技术基础上,并和安全播出体系的特征相结合进行发展的应用技术。技术应用对安全播出的信息采集以及汇总和分析调度功能可有效发挥,实现了精确调度指挥的目标。并且能有效行程监测以及指挥调度实时联动的技术模式应用。除此之外,技术体系中的应急恢复技术也是常用的技术。这一技术和监测监控技术有着紧密联系,在应急切换场景分析以及判断等指令应用下,就能有效恢复操作。当前的智能化恢复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这些技术进行科学化的应用,就能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质量水平。
2.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应用优化发展策略
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应用良好发展,就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优化。广播电视是大众媒体的范畴,在覆盖面上也比较广泛,信息的传速度比较快。先要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宣传以及安全性方面要进行加强,对其技术的质量评价工作要妥善进行,从技术角度以及艺术角度来评价。广播电视的作品内容制作要保障社会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的呈现。负责人就要在作品的实际制作过程中,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责任心,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质量将得以保障。
构建完善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制度。有了完善的制度,才能更高的指导实践工作顺利实施。要能和时代的发展脚步相跟进,在体制改革方面能进一步深化实施,在工作的职责上能明确化[5]。制订和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管理体系,保障播出的质量。在可视化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以及质量监控系统的应用准则要细化,在技术管理层面以及管理结构体系方面,都要结合实际进行完善化,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完善化,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安全播出技术的 应用。
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新应用技术的认识。处在当前的发展时代背景下,要能从多方面认识到新技术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影响,单位要从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严格执行广播电视规定,将细节放在安全以及健康和无误的播出位置上。安全播出技术的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增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要定期到现金管理单位实施技术交流,保障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软硬件投入上要增加,注重技术系统的更新等。
3 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技术,在新的发展时期,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管理的加强,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发展提供基础安全保障。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对实际就能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苟斌斌.大数据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189.
[2]蓝伟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传播,2016(19):126,142.
[3]吴志敏.研究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的措施[J].科技展望,2016(27).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技术 发展趋势 应用研究
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迅猛进步,逐渐形成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络的综合广播电视技术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6%,由此对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发展虽然有较大进步,但面临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不断进步,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
一、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概述
(一)信源
信源主要是指信息的来源,也可以是人、自然界或者机器的物体等,信源在发出信息的过程中,通常会以某种讯息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是信号,如声响、图像,也可以是符号,如语言、文字等。
(二)信道
信道主要是指信息传递的通道,是传输、存储和处理信号的媒介,信道的关键问题在于其容量大小,对于信道要求,必须以最大的速率传送最大的信息量。信道主要包括地面无线、卫星、光纤、微波等,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包含信号处理环节,如调制、放大、混合、耦合等。
(三)信宿
信宿主要是指信号的接收及显示,通过接收机、天线、显示器或机顶盒等设备进行实现。信宿是信息动态运行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功能是接收情报信息,筛选对自身有用的信息,以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随着SDH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将其应用于传统技术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原有传输技术有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二、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内容
(一)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主要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包括光源、光纤及光检测器。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在有线电视及其他通信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光纤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越发成熟。广播电视系统在传输过程中首先要满足的就是信号传输正确,并保证快捷性,光纤传输系统则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在电视台节目的数字化制作中,光纤通信技术具有高质量的视音频实时业务,是当前最理想的一种传输介质。光纤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平台,在未来的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下,将不断发挥其重要作用,而实现光纤宽带干线传入网及接入网是未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重点。
(二)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传输方式是广播电视发展并覆盖的最初手段,也是广播电视进行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使用范围广泛,发展前景广阔。当前,电视广播的覆盖面主要是视距范围以内,通过提高发射天线的方式能够有效扩大广播服务范围,但仍有一定限制。对于无线传输技术,可以通过电视转差和微波中继的方式实现远距离传输。无线传输与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等传输技术相比,具有传输途径便利、灵活的特点,而且是一种最为有效、可靠的传输方式,未来对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开发也在持续进行,并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广播电视发展中。
(三)微波传输技术
微波通信过程中,波长一般在0.1mm到1m之间,在通信过程中不需要固体介质,只要确保传输两点之间无障碍即可,微波传输技术是国家通信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微波站主要包括调制器、天线、收发信机、自动控制设备及电源设备等。对于微波通信系统的搭建,线路建设时间较短,系统投入使用的周期较短,而且灵活性较强,通信容量的收缩性也比较强,而这也是保证广播电视传输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微波传输,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微波传输之间无障碍性,以提高传输质量,满足广播电视传播需求,也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
微波传输技术是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播电视传输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结果,有效促进了人类信息的传播及国家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保障信号的质量也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光纤、无线、微波传输技术是三种重要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在各种广播电视节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得到动力支持,从而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求。
作为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分支,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广播电视传播者及受众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观众在享受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时,同时还能够通过网络互动,提出自己的要求,由广播电视台及时进行整改,从而实现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强化广播电视的传输效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会更加成熟,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从而对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主要是指将广播电视通过某种传输方式向大众展示,由此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信息技术,此种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因此,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进步来源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当加强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研究,加大互联网技术的投资力度,以更好的满足广播电视传输技术进步,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大伟.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J]. 中国数据通讯网络. 2012(07)
[2] 唐大勇.SDH数字技术及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5)
[3] 吴从军.河南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概况及其建设经验[J]. 有线电视技术. 2011(14)
[4] 张慧,葛红,任晓燕.浅谈SDH微波在广播电视传输网中的应用[J]. 现代电视技术. 2013(04)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国家广电总局在2003年确定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数字化实施的“三步走”策略,从而通过卫星、无线和有线三种方式来实现我国数字广播电视在全国的覆盖。具体说来:第一步是自2004年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数字电视的大力推广,对经济较发达、有线电视网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和城镇等具备数字化条件的地区,通过给用户的电视机安装数字机顶盒来接收数字信号,从有线切入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第二步是自2005年开始,开通直播卫星直播业务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三者具有如下功能:(1)基本功能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2)增值功能为广电行政部门开办的如交互电视和网络广播等增值业务;(3)拓展功能为“三网融合”后可开展的业务。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众多偏远地区和覆盖盲区的广播电视传输,必须依赖于充分发挥这三者的潜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的优化。信息时代,直播卫星、有线网络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的大力推广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1)作为最现代化的传输覆盖手段,直播卫星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推动直播卫星的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卫星数量和卫星业务开展这两个问题;(2)相较于直播卫星和地面无线而言,有线网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是三者中实现数字化最成熟的。在推动有线网络的发展中,新建的有线网络要具备交互功能,已经建成的有线网络要加快进行双向改造;(3)地面无线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收看电视的主要手段,也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各级广电部门必须确保地面无线的全覆盖,加快推动地面无线的发展。
2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必然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开辟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首先,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能够克服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从而拓宽传播范围和改变传播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再次,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在确保传播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降低传播成本;最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国内外进行传播,通过开展国际网络业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有线电视网的效益。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是必然的,网络中的广播影视允许用户进行观看、收听、下载、阅读、检索、评论、存储、剪辑和转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单向流动的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积极展开对策,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来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广播电视时效性、传播速度和容量的提高。
3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的运营
所谓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上,是指将整个网络传输的架构和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架构、编辑系统和平台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网络在这个整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完善广播电视检测网的检测,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音频广播等新业务的检测研究,建设全国安全播出的指挥平台,确保包括信息安全和节目质量在内的优质服务。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运营,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看到高清晰电视节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爱好来进行节目的定制,并且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有线电视网向大众化广播服务,向互动式分众服务直到个性化服务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让信息进入大爆炸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信息,使网络成为信息快速传播的平台,网络媒体如雨后竹笋蓬勃发展。互联网是在纸媒之后而崛起的一种新的媒体介质,这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而存在的媒体,不同于纸媒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纸媒是传统媒体的代表,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中,纸媒虽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的终将被网络的广播电视所取代。在网络时代电视广播越媒体来越不受关注,在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各种软件的开发更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这也就迫使广播与电视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将数据传送至任何想要到达的有网络的地方,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媒体在如此巨大的挑战下,如果不能实施新的有效措施,其发展必将要收到限制,甚至被网络信息而取代。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虽然不及网络传输的迅速,但也比纸媒传输快速,有一定的可发挥其功能的发展空间。
2广播电视的现状
2.1旧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广播电视在20世纪是人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世界形势以及知晓新奇事物的主要来源途径,曾一度被称为媒体传播的新生代,但是,在最近些年网络迅速席卷全球,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直接将广播电视击垮。虽然,目前广播电视仍然存在,除了出行车辆对广播的需求还未衰减以外,电视也逐渐被网络数字电视所取代,在人生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更多的使用率。传统的广播电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有其巅峰时期,在巅峰过后,必将是跌宕起伏的路程,在逐步发展成为弱势媒体的过程中,也相应的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传统的信息新闻传播媒介,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是一个高强度新闻的信息企业,它承载着很多年新闻的灵魂,而在多年运营的过程中,人们从来没有把广播电视当做是一种企业经营需要的宣传手段其实,真正的传播媒介都是一种宣传手段,而新闻的信息也是正是产业需要宣传的内容。而广播电视之所以能够在新闻行列站稳脚跟,必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存在,新闻文化宣传既是它的基础,又是它的前提。电视与广播又有很大的视觉上不同,直观上给人们生动形象的画面,这种激烈的角逐也激发了广播传媒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广播传媒在发生听众减少的前期就开始转变,现在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宣扬新闻信息,还涵盖了市政、汽车、交通等行业,给广播赋予了新的生命。2.2网络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加速了广播电视衰落的进程,因为广播电视已经不再拥有广大的听众与观众,人们逐渐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信息化上来,网络传媒在短时间内收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传统的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作为其主要功能的宣传、教育与监督工作也已经逐渐的失去其价值,这是否意味着在网络信息的攻击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传统媒体需要做出让步呢?那么,我国是否还会重视广播电视,大力主推电视广播的必行性呢?这些问题都关系到电视广播的发展前途,党和政府需要广播电视为其宣传教育,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产业的基准。
3网络时代广播电视的挑战
在电子信息时代,一切物质都在网络化,而电视广播如果不能跟随潮流,可能就会在新的新闻媒介产生的同时逐渐走向没落。因此,广播电视必须要找出一条改革之路,走出泥潭,寻找新的发展途径。网络传媒与传统媒体不同,之所以能有那么高的访问量和点击量,首先说,投资的金额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高投入,高收益,这也不足为奇;然后,技术就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能,网络传媒通过高新技术开发的软件,再加上高效的宣传,高级设备,这些都给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络传媒的网站并不是以此投资,终生受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软件和硬件设备也需要不断的走在科技前沿。所以说,网站建设是与资金投入息息相关的,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没有股市做强大的资金后盾,发展受到了局限,在网络化的现代,电视广播必须将网络融入进来,通过改革,重新登上传媒的舞台。而资金与技术是在摆在发展面前的巨大的两大难题,如何在挑战面前站稳脚跟呢?
4网络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
网络时代,广播电视应该依靠自身的优势,主要包括丰富的内容品牌、大量的听众观众支持者以及专业工作人员等,如果能够再将网络媒介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强大的资金链融合进入传统媒体中来,将双向的优势合二为一,这种理智的必然选择必将能够为广播电视带来巨大的收视效益和价值效益。因为传统媒体的新闻资源来源广泛,又有工作人员明确的现场调查,通过在实际现场的拍照、录像和录音等真实记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现场还原,这是网络媒体所欠缺的最重要的功能。网络媒体在不能完全自己采编、制作新闻的情况下,还需依靠传统媒体的内容、人力资源等成长。网络媒体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依托传统媒体而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走上了合作之路。各种门户网站建设的基本思路似乎正在形成,即内容与经营并重。在“内容”与“经营”这对概念的关系中,内容是基础,经营是手段,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但不同的传播方式使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是不能完全与技术手段相等同的。网络媒体虽然兼备报纸、广播和电视的诸多特长,却并不能将传统媒体的所有功能取而代之。从传统媒体的有限信息到网络媒体的海量存储,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输到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从传统媒体的定时出版到网络媒体的随时更新,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许多质的差别。互联网自身拥有的巨大功能决定了其将在信息传播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新闻传媒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5结论
总之,要把握好机遇,提高媒体的竞争能力,完善媒体网站的建设,寻求媒体之间各种方式的互动与合作,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双赢之路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图谋更大发展的必然之路。可以预测,将有愈来愈多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约携手,而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如果能搭上网络发展的这趟快车,将会重新焕发出灿烂的青春,依然熠熠生辉!
作者:徐纯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参考文献
[1]马赫.媒介融合背景下突发事件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策划研究———新浪网关于云南鲁甸地震的新闻专题为例[J].品牌,2014(4).
[2]叶彤,栾慧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意义与途径[J].新闻传播,2014(6).
[3]戴世富.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J].新闻界,2012(4).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媒体 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进入21世纪,新媒体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在传播媒体中。那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未能跟上技术发展的媒体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销声匿迹。而那些吸收了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媒体形式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而获得了大众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介形态产生了,传统的媒介形式得到了完善,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在这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
1.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
1.1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随着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按照载体的不同,可以将新媒体主要划分为手机族群、电视族群与互联网族群等。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手机电视业务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舞台。2008年,手机媒体作为传播的媒介,第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其便携、互动的优势,在广电媒体中获得了重要的席位。随着3G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各种流量包月计划,使得普通民众在享受低价优惠的同时,还能够享有高水平的画质保障。随着4G网络时代的来临,手机广播电视媒体迅猛发展,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其中,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的现状是指手机广播电视媒体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电视媒体缺乏强劲的发展势头。手机广播电视存在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等问题,行业技术标准与国家的技术标准相互存在,盈利的模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限制了手机广播电视的发展。
1.2网络广播电视媒体的现状和问题
网络视频指的是将网络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以在线直播或者点播的形式,播放网络视频服务商所提供的视频资源,为人们提供可观阅的各种声像文件。网络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中具有多种优势,网络视频取得较为良好的发展形势。然而,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致使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加大管理的难度;缺乏明确的版权,内容重复雷同的较多,特别是存在较为严重的跟风创作的状况等等。因此,大量的视频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经常处于严重亏损的状况。
1.3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量大增,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的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40%。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我国数字电视在发展中拥有较多优势,例如:国家的支持、用户规模较大及盈利空间大,另一方面,我国的数字电视存在问题。在现实中,数字电视的盈利范围依然有限,运营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受众的反应不一,主要表现为网络分散。有些电视网属于地方建设,权力分散,不好管理;内容匮乏。目前我国的受众已经形成免费消费的习惯,对于新兴的收费方式比较抗拒。
2.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1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之一,网络视频具有多种优势。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它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网络视频的画质更好,强烈冲击传统电视行业的运行。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视频的生存形式受到影响。所以,广播电视行业应该对频道进行重新整理,对立台的特色进行重新审视。传统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通过抽选出一部分的用户,进而对收视率进行测定,其所统计的收视率则直接会影响盈利模式。新媒体时期,在统计广播电视盈利问题时,不应使用传统的收视率统计方式。因此,广播电视频道在进行数字化之后,主要收入包括应用服务费、内容销售广告费与政府补贴等多种形式,而不再仅仅依靠广告获得收入。因为数字信号可以压缩的特点,所以宽带说承载的频道数量也大大地提升,这扩大了观众的选择范围,加剧了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所以节目形态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广播电视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应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是因为内容资源是受众接收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新媒体进行竞争的核心资源。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之后,将不存在各种类型的媒介的垄断优势,新颖的、科学的内容将会成为各种竞争中的关键要素。例如网络媒体,受众之所以对于网络如此青睐,除了它本身的速度快、时间自由等优势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丰富多样,而且更新较快。在理想的环境下,新媒体成为集声音、视频等资源为一体的综合工具。广播电视的边界将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其次,渠道与终端融合。在未来,将实现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的融合。三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手机、电视和电脑融合为一体,彼此之间的壁垒不再明显,各种信息、通讯等可以共享共用等。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所掌握的技术还不够以满足新媒体的发展,应提高对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的认识,相应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短短的十年之中,媒体的形态经历了一场大浪淘沙式的变革。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能够实现快速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全国地区都能够实现渠道与终端的融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广播电视 成就 影响因素 对策
0引言
广播电视具有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形象生动、老少皆宜等优势,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可以说,看电视、听广播已成为当前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学习科技知识、了解外面世界、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渠道和方式。近年来,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认真分析影响其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努力探讨应对之策,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现状
1.1无线覆盖现状
无线覆盖是广播电视提供基本服务的基本手段,是各级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无线传输,人们打开电视机、收音机就能免费看到电视、听到广播,不能因为有了有线广播电视,就停播无线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有线广播电视和卫星广播电视以节目清晰、频道多、内容丰富而得到了快速发展,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接受。即使这样,农村的广播电视覆盖率增长并不很快,一些小型无线差转台由于经费不足而纷纷停播。在一些地方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有线、轻无线”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发射机陈旧、很多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同时配套天馈系统年久失修,发射效率降低,发射功率不足,使无线覆盖率有很大滑坡。二是一些地方对无线覆盖存在片面认识,忽视了无线覆盖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对有经济效益的有线广播电视高度重视,对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农村无线覆盖却无人过问。有些乡镇小差转台已瘫痪多年,难以恢复,甚至机器设备已当成废品处理掉了。
1.2有线覆盖现状
近年来,由于有线广播电视以节目清晰、频道多、内容丰富而得到了快速发展,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认可。城市有线覆盖基本上达到了100%,但在农村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的制约作用,地方财政收入高的地方,农民安装有线广播电视的热情高涨;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差的乡镇,农户缴不起初装费和收视维护费而无法安装有线电视。农村经济的不发达严重制约着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的发展。二是农村发展有线广播电视资金严重匮乏。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仅靠广电部门单一的力量是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三是农村用户居住分散,投资回报较慢,网络维护难度较大。一些小前端由于规模小、收入少,维护经费不足,出现了前建后瘫的情况。
1.3卫星覆盖现状
根据广播电视行业的法律法规来衡量,目前能够符合接收条件的用户很少。这种方式对各个用户和各单位无法进行管理,同时卫星信号也经常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使用户不能正常收看节目,即使符合接收条件的用户一般也只能购买一个天线,这样就只能接收一个卫星的电视节目,能收看节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加大对农村广播电视工作支持力度
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既要着力建立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又要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对农村广播电视产业进行投资。同时,可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建立健全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2.2强化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功能
相关部门必须注重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在“看得到、看得起、看得好”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以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抓手,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响”工程建设,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多套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其次,要努力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的收视率。应尽快实施农网改造计划,逐步使有线网络向农村辐射,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和收听效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的有效覆盖,实现广播电视工作在农村的正常运转。
2.3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一,广播电视部门行政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及《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明确精神,知晓内容,把握规定,依法行政;专业技术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从业行为。第二,要按照“三贴近”原则,重点围绕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特点,开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特色节目。第三,要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行风建设,提高人员素养,努力做到文明热情服务。第四,要创新完善机制,如工作机制、分配机制、福利机制、荣誉激励机制等,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为农村广电事业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4加强农村广播电视行业规范管理
要优化措施,狠抓督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的规范管理。在播出管理方面,实行县乡统一联网,所有节目都由县局台统一制作审核播出,从根本上解决未审片源滥播问题,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制定紧急预案,加强技术防范,确保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段节目信号安全正常传送;在市场管理方面,要加大对破坏有线电视网络设施,私拉盗接有线电视信号,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卫星接收设施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和打击力度,规范广播电视市场秩序;在电视广告监测方面,工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独立的电视广告监测工作室,安排专人负责,实现对电视广告的全程实时监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互联网时代
1广播电视后期制作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发展渐趋成熟,制作水平与技术愈加完善,并成为广播电视行业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广播电视制作过程来看,后期制作一般是由编辑、配音、特效以及录制四个方面组成:后期编辑是指对前期采编或拍摄内容进行剪辑衔接、色彩调节等方面的处理;后期配音是指将采编或拍摄所得内容进行编辑,将画面口型与对白内容进行剪辑,以确保画面与声音实现有机结合;后期特效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为采编内容添加特效和特技,使内容更加逼真;后期录制是指将图像和声音的质量与技术指标进行调整,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此外,对广播电视后期制作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项指标,分别是压缩比、编辑精度以及信噪比。其中,压缩比是衡量画面质量清晰的指标,编辑精度是衡量画面与音效有效衔接的准确度的指标,信噪比是衡量广播电视内容接受质量高低的指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信息变革,各项新兴信息技术对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广播电视后期制作更加精细化,面对广阔的受众以及海量的图文、视频信息,后期制作必须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才能有更大的进步[1];其次,广播电视后期制作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软件和硬件设施设备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减少了后期制作人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对后期制作的整体把控和细节处理更为关注;最后,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内容更加逼真、丰富多彩,借助新兴技术可以将过去场景还原、未来场景真实展现出来,并能通过特效使场景更加贴近现实。
2我国广播电视后期制作现状
尽管广播电视后期制作行业发展已有较长历史,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其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正遭遇极大挑战。从我国广播电视后期制作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第一,观念传统,后期制作缺乏活力。纵观当前互联网行业发展,其内容不仅多而且更加丰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难以捕捉。然而,广播电视后期制作较少从受众角度考虑问题,观念较为传统、不够与时俱进,缺乏对互联网信息采编和制作等方面的思考,因而使得广播电视节目难以满足受众要求,更不用说吸引受众眼球了,而更多以自身为中心,缺乏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向相关行业学习看齐的意识,最终造成制作质量达不到要求、收视率难以保持稳定增长、受众关注度和吸引力不够等。第二,整体性不足,后期制作与采编等环节联系不强。广播电视后期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节目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引起高度关注。要做好后期制作工作,首先需要统筹策划好。然而,从当前广播电视采编、后期制作等过程来看,工作缺乏全盘考虑,前后环节之间相互独立脱节,在广播电视内容采编前未考虑到后期制作问题,后期制作受制于制作人员对采编内容理解不到位,导致最终后期制作呈现效果与预期产生一定偏差。第三,专业化、高素质的后期制作技术人才匮乏。广播电视后期制作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后期制作人员不仅要充分掌握整个制作流程、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还要对受众需求、美学知识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当前从事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人员中技术过硬、能力较强的专业化人才较为缺乏。首先是相关院校对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培养体系和标准缺乏严格要求;其次是长期从事后期制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不够深入,从而导致后期制作质量难以有效提升。第四,资源不足,后期制作软件和硬件设备有待完善。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仅要有技术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支撑,还要有现代化的先进设备设施以及高质量软件作保障。然而,面对当前高昂的硬件和软件成本,众多企业不得不望而却步,继续使用相对低端或落后一点的设备设施和软件系统,从而造成后期制作速度慢、效率低、质量不高等现象,后期制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新兴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广播电视节目效果短时间内也难以有较大改变[2]。
3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发展对策
综合上述总结分析出的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结合互联网时代相关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发展对策。第一,转变观念,从广播电视受众角度考虑进行后期制作。时代在发展,技术手段、方式在不停地更新迭代,后期制作人员也一样,要跟随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淘汰,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亦是如此。首先,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人员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多从广播电视节目受众角度考虑问题,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多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最大程度满足受众对信息接收的需求;其次,要尽量多向相关领域后期制作人员学习,了解更多的后期制作内容,树立良好信心。第二,统筹策划,加强广播电视内容采编、后期制作等前后环节间的联系。首先,在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之前,针对节目的重点内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先做好总体梳理,并制订详细的方案,明确各个单位、人员的职责;其次,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有新发现或异常的问题,各单位相互之间要能够展开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定期召开沟通会;最后,要安排好统筹协调人员,要求其在充分掌握节目内容的基础上,全面负责各单位间的协调工作,确保各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第三,强化培训,打造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技能水平的人才是当今企业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广播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因而加强后期制作人员培养成为重中之重。首先,企业可以联合相关院校利用合作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自身需要的内容采编、后期制作等人员;其次,要重视后期制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后期制作技术知识学无止境,只有不停开展学习、组织定期交流,才能增强后期制作竞争力。第四,加大投入,提升后期制作软件和硬件设施质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期制作亦是如此,有了高技能的专业化后期制作队伍不足以大幅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效果,还要有现代化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相配套。首先,企业要加大对后期制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定期更新设备设施及软件,才能确保制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制作质量稳定提升;其次,要积极拥抱新兴技术,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设备设施和软件,同时不盲目追求高科技标准。
关键词:电视;数字化;互联网;发展
1925年贝尔德“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记。从此,电视机开始改变人类的生活、思维方式和信息传播。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现在,智能化、数字化电视正在改变传统电视市场。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震惊世人。如今数字化环境下,互联网与电子科技给广播电视制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大环境下制作出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工作人员需全方面掌握数字化技术,完成有效的信息化采集,更好实现信息的传播与分享。
1广播电视制作概况
从光电技术孕育出电视的雏形,再到用红蓝绿彩色滤片赋予电视更多色彩。电视随着技术的改变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时间、地点利用声音采集和图像采集技术记录过去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实或事件。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直播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足不出户便能看到各大活动、精彩的体育赛事及重要的盛典。毫无疑问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也使得数字化信息技术影响及改变了广播电视制作的传统模式。
2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
互联网虚拟组织和团队的出现,使节目制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及互联网在资源共享平台上分享、沟通、协调各项资源。也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团队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同一项任务或项目。这种工作解决方案具有反应快、弹性大、作业非线性的特性。广播电视在使用数字化技术制作时,素材原有的声音、图像、文字等都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保存、剪切、制作等。处理过的节目或视频片段也可以被多次、重复的使用播出。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不断融入新的数字化技术,在形式及其内容上不断创新,使数字化节目制作水平进入新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在节目制作中运用的十分广泛,自由切换台、编辑控制器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模式都是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音频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电视节目形式更丰富化,节目内容充分得到扩展,吸引观众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电脑辅助协同设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本结构,辅助于电脑技术的支持。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由虚拟的组织形态来共同制作完成一项专案。最终,同步任务的优化方案,数字化制作帮助将原有电视节目制作中一贯的线性流程,通过同步任务的整合,实现了策划、筹备、拍摄及后期制作等节目流程的优化,有效提高了节目的总体水平。
3数字化电视制作发展方向
3.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用户通过该系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交谈及意见交换。在广播电视制作领域该技术主要应用在虚拟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它的实质是将电脑制作出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拍摄的人员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实时整合。由于该系统是由摄像跟踪技术,获得真实摄像机数据,并与计算机制作的场景环境结合在一起,背景成像依据真实的摄像机拍摄所得到的参数,和演员的三维透视关系完全一致,避免了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由于场景大多由计算机制作,可以迅速及多样的变化,大大丰富了演播室环境,增加可观看性。虚拟演播室系统利用软件生成场景和道具,在有限的空间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制作出高水平、更大创作空间的节目。由于电脑制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等。在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涉及医学、娱乐、工业、航天等诸多行业中,我国虚拟现实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普遍运用在数字化电视制作方面。
3.2运动追踪技术
运动追踪技术(tracking)是影视后期合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也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用在电影、电视、MTV的制作中。它主要是通过追踪素材中某个“跟踪点”然后使目标层自动跟随“跟踪点”运动。在追踪过程中噪点问题、运动图像模糊、前景阻塞问题等都是影响画面质量的原因。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提高画面质量。在导入之初,我们要仔细了解观察视频参数。追踪时根据图像的实际情况选择制作方式,图像清晰、分布均匀、特征明确的使用自动追踪,之后手动微调。对于那些图像模糊、特征不足、噪点问题的则选择手动追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制作方法。运动追踪技术主要对于追踪层的画面的修饰与补充方面。在后期制作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3.3PC平台的后期制作
由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数字化技术的诞生,使影视后期制作的质量、节目制作效率及制作周期利益最大化。在后期制作的系统中,计算机硬件平台以MAC、PC、工作站为主。其中PC机以它的稳定性、匹配软件种类、软件升级方式等优点成为当前阶段使用率最高的机型。非线性编辑(non-linearedit)是指对电视、视频等视频媒体或文件进行后期编辑时,所使用的一种编辑方法。配套的编辑软件包括AdobePremiere、SpeedRazor、ULeadMediaStudio,是电视数字化制作后期关键核心部分。传统视频都必须通过特效机、摄影机、录像机等设备进行模拟方式处理,而非线性视频编辑系统摆脱了原来必须使用昂贵的专业设备,只要配合传统摄录设备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完成数字化特技编辑及广播级视频输出。目前,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快速、简单的将制作的节目从不同的渠道进行播出。所以,广播电视制作人员应该抓住这一特性,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节目素材的利用、节目后期的制作整合有效的可利用资源,最大化的提升节目的质量。利用数字化技术渠道自动播放和调整节目播出的顺序,来减轻节目制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制作节目的效率。此外,工作人员利用网络下载有效的素材进行编辑与利用,达到素材合理有效的二次应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趋于成熟化,但节目制作的发射系统、播控系统、传输系统仍需要不断学习改进。从而达到电视节目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性及节目的高水平的目标,明确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目标。善于合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音视频制作过程中,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查询所需资料,可以通过本地工作站的服务器或资料库对工作素材进行保存、查询、使用。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在不同的机房制作字幕、视频编辑等,完成后再利用计算机整合,有效提高了制作节目的效率。在数字化广泛运用的今天,广播电视的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由互联网和电子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同时数字化技术也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合理有效的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广播电视的制作当中,把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推向新的高度,制作出全球化、科技化及观众喜爱的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视制作人员需要面临的挑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制作的发展动向有了初步的了解。节目制作人员对数字化信息技术学习及使用,能更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综合水平,制作出多角度、多层次、多质感的优秀电视节目,向世界展示我国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水平。
作者:张冰 单位: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钟彩琪.关于我国电视数字化进程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