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为文学而生之,但文学非历史而生之,在我们这56个民族里,哪一个民族没有自己民族的历史,哪个祖国没有这个时代的缩影?曾几何时,人类会想到文学和历史是息息相关的?难道这不值我们去深思领悟吗?
在这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一个个伟绩将会记录在历史的手册里,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将会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成功,“神舟”载人飞船的……这些丰功业绩都是因为——文学。
因为有了文学,人们才有了形象的表达和丰富的诠释;因为有了文学,才会给世界添上这这神州大地“福满人间”,因为文学,人类才会倾听到远处成功在彼岸对他发出的真正呼唤!
上初中之后看《史记》。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史记》属于学术著作,我那时是把它当文学著作来看的,觉得《史记》比《三国演义》更加丰富,更加波澜壮阔,成王败寇,英雄一批批死去,不是英雄的也一批批死去,都有理由。《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以及许多列传都非常好看。
在《刺客列传》中,荆轲名气最大,其实武艺不怎么高强,连秦始皇都打不过。他自己也知道,所以开始向燕太子丹推荐了一个武功非常好的剑客去刺杀秦王,只是因为找不到这个人,他才去的。他很怕,但为了兑现诺言而去死,所以悲壮。豫让的故事是《刺客列传》里最深刻的,最有思想意味。豫让多次跳槽,原先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办事,后来投到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赏识,以国士待之。智伯又被赵襄子剿灭,全族被杀,就豫让一个人逃亡。他要杀赵襄子报仇。第一次暗杀赵襄子被抓住了,赵襄子觉得豫让讲义气,把他放了。后来豫让把漆涂抹在脸上身上,伪装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第二次暗杀赵襄子,又被抓住了。赵襄子说,你以前也侍奉范氏、中行氏,智伯把他们灭了,你怎么不向智伯报仇,反而投奔他呢?豫让说,以前的几个主人把我看作一般人,我就以一般人的行为回报他们,智伯以国士待我,把我看作杰出人才,我就以杰出人才的行为回报他。赵襄子说,我因为你讲义气饶恕过你,也是对你有恩了,你又怎样解决问题呢?豫让的解决方法是,要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用剑刺衣,表示已经为智伯报了仇,也算是回报了赵襄子的宽恕。但这样的做法毕竟不是真的报仇,于是豫让以自杀作为最后的解决。当时就觉得这个解决非常诡异又非常深刻,后来我在《论可能生活》中讨论过这个问题。
除了《史记》之类,我也读一些国外的小说。当时图书馆已经被封了,但如果有熟人的话,还是可以拿书看。我有一个亲戚在图书馆工作,所以我看了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之类的。西方小说更会写人,尤其是心理描写,精神反思深刻,是中国小说远远不及的;但有些太嗦,俄国小说就让我看得不耐烦。外国作家中,我最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我先看了朱生豪的译本,后来又看了方平的译本。据说方平的译本更准确,但朱生豪文笔太好了,似乎更传神,更有气氛。
(节选自《在读书中思考――赵汀阳谈读书》,原载《学术界》2007年第6期)
赵汀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15-05
对历史风貌的再现,固然要求老师“据史”而言,严谨精准地描述已经消散的历史云烟。然而,由于历史文献和叙事方式的局限,故去的历史风貌往往言之寥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客观而不失动感的,真实而不失观感的展现历史风貌,就成为许多历史老师迷茫和纠结的难题。笔者以为,运用文学经典透视历史风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正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将历史与文学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被人们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历史教师,要入木三分地刻画历史风貌,需要关注相关的文学经典,从中领悟作品与时代的关系,让历史课更生动与深刻,焕发文学的魅力。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表现作家内心情感的艺术,它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及权威性,经过历史选择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能代表特定时代的文学作品。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民族都诞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历经时代考验至今熠熠生辉的经典,这些经典作品,理应成为我们解读历史风貌的重要资源。
一、经典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
虚构中见真实
要将文学作品引入历史课堂,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文学的“虚构性”与历史“真实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我们要正确把握内容的虚构与背景真实之间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文学作品的具体人物和内容难免是虚构的,但作者的创作都植根于具体的时代,而一部好的作品恰恰能体现作者对时代的深刻体悟和关切情怀,体现艺术与历史的有机融合。当然,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体现这种融合,因此,我们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还是以关注经典作品为主,因为经典作品经历了众人的“挑剔”和时间冲刷的考验,更具代表性,历史价值也相对更高。
其次,我们要正确把握个体作品与创作思潮之间的关系。基于孤证不立的原则,很难断定一部作品,它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就一定是真实可靠的,这就需要我们放大视野,将其置于当时的创作思潮中来看,看其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否符合了时代主流,看其体现的价值倾向是否顺应了未来趋势,看其蕴含的思想哲学是否倾注了悲悯情怀。同时,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的关注重心自然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学创作思潮。例如,从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概括为“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两大源头”是指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六大思潮”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和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如果教师能选择体现时代思潮的文学作品进入历史课堂,显然其与历史时代的关联度会更高。
可见,只要选择精当,历史教师是可以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为透视历史风貌提供有力支持的。
二、从历史视角阅读文学经典:
透视历史风貌
(一)分析创作要素,把握时代背景
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丰富的精神财富。历史教学自然应重视这些财富,但历史课的解读与语文课的解读视角显然不同,如果说语文课重视文学赏析和艺术价值的话,那么历史课应重视时代背景和历史信息的解读。我们应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具体环境,以及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和空间,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解读作品背景和作者情感,从而读懂作品并感悟历史,这也是当前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最主要的方式。例如,在讲到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的内容时,可引入时人李纲的诗作《述怀》:“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教师还可补充李纲其人在当时的处境:南宋王朝建立的初期,李纲一度被任命为宰相,时间只有两个半月,就被主降派排挤出朝廷,他苦心经营的政治和军事革新措施也连带被废除干净。这首诗是作者卸任后被流放到广东边远地方时写的,诗中叹惜自己抗金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对当时的卖国投降分子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还表示了他的奋发图强、抵抗侵略的坚定信心。在铺垫充分的基础上,教师可针对诗中的具体内容设计问题,诸如,胡骑指什么?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中原指什么地方?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通过这些问题的互动,既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深入把握。
(二)解读文学细节,探究社会风貌
史书的叙述方式一般是比较宏大的,其关注的重点大多为政治、经济及思想等维度,但对人们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则较少,也较难深入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要了解各个时代具体的人文社会风情,要更多地贴近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要更感性地把握历史时代特征,文学艺术作品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观察空间。我们除了要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更要珍视文学细节,恰恰是这些细节,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更丰富、立体、富有人性、充满活力的历史空间,其实,也就是一个曾经的现实空间。文学虽然是虚拟的,但其陈述的细节总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历史的意味。
珍视文学细节,发挥历史教师应有的敏锐度,从而融通文史脉络,是培养突破学科思维局限、具有大历史视野及丰厚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的有效路径之一。例如,林镇国老师在执教《两宋新格局》一课时,对各类官修正史、诗词戏曲、小说志怪、笔记文集、考古材料等史料信手拈来,让历史穿梭于丰富的历史细节中,不仅将历史课上得立体生动、灵性通透,而且培养了学习者文史相通的思维意识和珍视文化典籍的厚重情感。他对文学细节的解读,既有提炼出历史本体知识的,如从“《水浒》中的清风寨副知寨花荣无论武艺如何了得,都必须受制听命于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正知寨文官刘高”这一细节,分析出北宋“以文官压抑武人,统辖武人,防范武人”的时代特征地有提炼出时人价值观变化的,如从“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等诗句中,分析出北宋时期“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也急剧变化”。当然,对于推测结论的信度,林老师后续又通过文学作品史料价值方法的提炼归纳加以指导。
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是我们对待文学史料的基本态度。对于如何“推测”,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在对教师的培训课程《古代诗歌中的历史》中进行了方法示范。他对白居易《卖炭翁》一诗的历史解读,使大家对文学作品历史价值的认识豁然开朗。他首先示范了如何从诗歌语言中提取表层历史信息,例如从“伐薪烧炭南山中”和“夜来城外一尺雪”等诗句中推测“南山可伐薪烧炭、长安可能有较大冬雪”。这一细节探究看似简单却极重要,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基本被教师们忽视。接着聂先生示范了由诗歌语言表层信息所引发的思考,例如,关于“一车炭”和“半匹红纱一丈绫”究竟价值是否相当,是否涉及“宫使强买强卖”,并进而引发出对当时个体工商者养老问题的关注。这些都是历史的细节,是历史教科书“管”不到的地方,但我们在文学作品里却能发现端倪。当然,要善于发现文学中的大历史与小历史,不仅在于我们要读懂文字,更要有心、有意识和有方法。聂先生的这些示范不仅从方法上,更从思想上给我们以触动,二期课改绝不仅仅是学一点教学理念武装一下头脑那么简单,而是要内化为行动,要将历史意识贯彻到教学行为中,要反思过往的教学行为,将那些习以为常的做法置于新课程背景下重新思考。过去我们对这些文学本身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基本无视,现在换个角度看文学竟发现了无尽的宝藏。历史无处不在,文学作品充满了历史意味。
(三)发掘内容关联,推演历史特征
如果说从单个细节获取的信息和结论过于单薄和无力的话,那么,善于发掘同一个作品或同时代多个作品的内容关联,对于我们推演历史特征会更有说服力。如前文提及的林镇国老师,在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发掘多个文学作品的内容关联。例如,从唐末总、北宋总兵力及林冲所辖的禁军数量等多个细节,推导出北宋“集权中央”的特征再如,从唐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诗“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及小说《水浒》中“贼配军”成了一句骂人的话等细节资料,推导出北宋“重文”的社会风气。可见,对多个文学细节进行关联运用,或者将文学细节资源与其他资源对比运用,有利于坐实历史和融通文史。
除了通过聚合多个信息推演出一个重要历史特征外,还可以通过多个信息的组合勾绘出历史画卷。如林建明老师在执教唐代长安城内容时,就通过解读唐代三位诗人的作品,来呈现长安城的历史全貌。教师从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及《秋夜吟》“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室有月。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组合出了一个布局严谨有序、商业繁荣但管理严格以及胡汉交融的城市景象。为了提高推演的可信度,教师还通过与唐长安城平面图、唐西市东市示意图等相互印证。可见,聚合多个文学作品中的信息,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全貌是很有裨益的。
(四)知晓价值取向,走进历史深处
文学作品属于艺术范畴,具有主观性,所以作品会反映创作者或传播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透过作品,了解创作者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作品在同时期的数量和受众欢迎程度,包括作品的传播广度等,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态,从而弥补历史教材因宏大叙事的抽象性,以及第三人称叙事的旁观者心态而带来的不足。
透过文学作品,有助于体悟时人感受,养成历史之同情。例如,在讲述汉武帝一课时,教师大多对其评价很高,但如果忽略了汉武帝执政时期时人的感受,那这样的历史就颇有后人立场、过分拔高的味道了。如果能引入社会底层的歌唱――汉代乐府民歌中的相关内容,汉武帝时代就会变得厚重立体。武帝以后,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因此反对战争就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个突出主题。例如《十五从军征》这样写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难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诗中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情景。作品读来,字字皆血泪,虽没有一个字直接谴责战争,但对战争的控诉却非常有力。这样的作品具有穿透性和震撼力,能帮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体悟特定时期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唯有真正回到过去,历史之同情才有坚实的依托。
透过文学作品,有助于再现被遮蔽的情感,理解历史之复杂。例如,讲英国工业革命时,很多老师都会运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的如下表述:“万国博览会开幕式成为整个伦敦的节日,万众喧腾中,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这一材料中的“万众喧腾”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当时大多数英国人都是肯定和迎合工业革命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英国文学上,以乡村田园为主题进行创作成为一种时尚。作家把工业城市描写成丑陋的怪物,尽情歌颂乡村静谧、安适、停滞不前的社会环境,以此反衬对城市工业文明的厌恶”,“约翰・穆勒对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理想持怀疑态度,查尔斯・狄更斯反对工业资本的价值观,安东尼・特罗洛普对商业的作用表示忧虑,马修・阿诺德辛辣地批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约翰・罗斯金强烈地憎恨工业社会”。英国诗人威廉・莫里斯在《地上的天堂》中写道:“忘却六郡天空上弥漫着的黑烟,忘却蒸汽机的喧嚣和活塞的撞击声,忘却那丑陋城市的延伸;我宁愿怀念原野上的驮马,在梦幻中去追忆那小小的伦敦,那白色而清洁的伦敦。”引入这样的文学作品不是为了否定工业革命的进步主流,而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再现被遮蔽的情感,刻画时人在历史洪流裹挟下的纠结,塑造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局限并存的立体现实场景,帮助学生懂得历史发展充满惯性和复杂性。
三、以科学方法运用文学经典:
提升证据意识
(一)明辨文学的史料价值
文学作为艺术作品,它主要的史料价值在于反映创作时期的历史特征和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而其内容大多具有虚构性的特征,因此,究竟哪些内容可以引入历史课堂,要如何运用这些资源,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笔者认为,作为历史教师:一要善于筛选,精选出贴近历史真实的文学细节辅助历史教学;二要善于多维辩证的解读,既看到它不能证史的部分也看到可以证史的部分:三要善于运用多样史料,发掘多则史料细节之间的内在关联,培养探究意识;四要培养学生辩证解读文学细节的意识和方法,从而做到既要利用文学细节的史料价值,也要提高理性判断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为此,教师在如何运用文学资源体现求真价值方面应对学生作有效的引导。如林镇国老师在《两宋新格局》一课的最后,设计了如何辩证看待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教学环节,即通过“《水浒》是元末明初的人所撰,老师在这里用来证明宋朝的历史妥不妥当?”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历史的旁证,但要加以辨析,又通过“如果你们想知道宋代的豆腐卖多少钱一斤,你们可以查什么书?”通过这个调侃式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资源远比正史的书志更为丰富生动。这一环节的活动开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教师示范了拓展历史教学资源的新渠道和新方法。
(二)开展史料的多重互证
从史料价值来说,文学作品只能作为历史的旁证,那么,其反映的历史信息以及我们推演出的历史结论究竟是否可靠,与其他史料、尤其是一手史料的互证,无疑是判断其证据力的重要方法。以下是2015年上海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中的一道试题:
相较于政权更替的骤变,社会风俗的变迁总是渐进的。
材料一: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大总统令内务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
(1912年3月)
1.材料一可以作为研究民国初年社会习俗变迁的( )
A.原始史料 B.转手史料
C.间接史料 D.无意史料
2.民国政府在建立之初就颁布上述法令,试图表明( )
A.对国民卫生状况的关注
B.与清朝满人统治的彻底决裂
C.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效仿
D.以儒家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本
材料二:民国初年剪辫照片两幅
3.从材料二中被剪辫者的神态看,他们对剪辫的态度是否一致?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三:(七斤嫂)用筷子指着他(七斤)的鼻尖说,“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
――鲁迅《风波》
4.鲁迅的不少小说直接取材于他生活的时代,是( )
A.具有回忆录性质的口述史料
B.作者对社会百态的忠实记录
C.再现的直接证据
D.作者对所处时代的历史认识
5.材料三体现出人们对“剪辫”的态度是什么?
6.有人说“后,民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你同意吗?结合上述材料,从“动机与效果”的视角加以说明。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二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立足学科性。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关注鲜活性。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渗透教育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着眼发展性。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三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舞蹈艺术;唐代舞蹈;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A
一
诗歌之所以在唐代得到繁荣,其原因之一是,其它姊妹艺术的繁荣及其艺术因子向唐诗渗透,丰富了唐诗的体裁,丰满了唐诗的肌体,充实了唐诗的内涵,提升了唐诗的精神意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同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即认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高度发达的艺术往往是在物质不发达的时代产生并达到繁盛,如希腊雕塑艺术,反之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艺术却走向低谷。这个判断出现了例外,唐朝是世界文化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达到辉煌的时代。唐诗固不必说,音乐、书法、雕塑、舞蹈等同时出现繁盛景象。舞蹈这门古老的艺术,宛如艺术百花园中盛开的一朵奇葩,娇艳芬芳,带着青春的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在唐代文化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舞蹈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古初期,先民部落便产生了作为图腾崇拜仪式和巫术仪式的舞蹈。《吕氏春秋・古乐》:“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是最早的关于歌舞的记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的门类渐渐丰富起来,于是舞蹈逐渐从与音乐、诗歌等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相互依附中独立出来,形成具有独立艺术品质和优良传统的门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出现了以表演歌舞为生的职业歌舞艺人――女乐,实际上就是表演乐舞的女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宫廷中也备有大量女乐。屈原《招魂》中就有用女乐为怀王招魂的描写:“陈钟击鼓,引吭高歌,美人微醉,满面春色,美目流盼,长发飘飘,苗条丰盈。”十六个女子排成两行,翩翩起舞,进退旋转,挥襟甩袖,节奏鲜明,和谐统一。可见当时女乐之盛。
秦统一六国后,将六国的金银财宝和宫嫔、女乐都掳掠到咸阳,据史料记载,当时宫中女乐有万人之多。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虽有夸张,却并非毫无根据。
两汉时期,舞乐艺术进一步发展,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专管乐舞的官方机构――乐府,创制了一批优美动人的舞蹈,如《长袖舞》、《对舞》、《巾舞》、《建鼓舞》、《七盘舞》等。这些舞蹈多以手、腰等上体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尤其注重舞袖。如《长袖舞》便是由舒展长袖而舞,借助舞衣光滑轻柔的质感,在袖的舞动中创造袅娜飘逸的境界。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舞蹈艺人,如汉武帝的那位倾城倾国的李夫人,汉成帝的那位能在掌中舞蹈的皇后赵飞燕,都是著名的善舞者。
曹魏时期,成立了舞乐管理机构――清商署,以表演清商乐为主。曹后还要他生前的姬妾和歌舞艺人在铜雀台上“每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望他所葬的西陵歌舞。此后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清商乐舞,从而保证了作为“华夏正声”的汉民族传统舞乐文化,在经历了各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之后,仍然得以延续下去。
魏晋南北朝是乐舞的变革时期。一方面,由于东晋政权南移,促进了江南民间乐舞的发展,使得乐舞在“中南旧曲”的基础上,又添“吴歌”、“西曲”等江南新声。另一方面,鲜卑族拓拔氏在北方建立政权,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西北少数民族乐舞传入中原,并在上层社会中迅速普及开来,“胡乐”、“胡舞”风靡一时。胡乐、胡舞的传入,不仅使乐舞形式更为丰富多彩,而且对后来舞蹈的总体风貌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代开国之初,便承袭隋制,在隋《九部乐》的基础上,增制《燕乐》,为《十部乐》。即《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除《燕乐》是贞观年间所创制,《清乐》是汉魏六朝传统乐舞,其余几部都是边疆少数民族或域外乐舞。舞蹈艺术在唐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代舞蹈在盛唐时期达到辉煌的顶峰。一改初唐舞乐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盛唐乐舞具有浪漫情调:一方面,打破了初唐宫廷舞蹈的谨严呆板程式化,表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如《剑器舞》在盛唐时展到高峰,斐将军和公孙大娘将这一舞蹈的神韵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得到诗人李白、书法家张旭、画家吴道子的高度赞赏。同样斐剑舞、李白诗歌、张旭书法被称为“三绝”。另一方面,由崇尚功利转向注重娱乐性。玄宗建立教坊、梨园等专门机构,使得以观赏娱乐为主的舞蹈,摆脱了初唐时难于同礼仪性乐舞抗衡争胜的局面,由附庸蔚为大国。
二
最能代表盛唐气象和唐人精神风貌的是著名的大型舞蹈――霓裳羽衣舞。
唐代的歌舞大曲,即一种由音乐、舞蹈、歌唱组成的多段体大型歌舞。其结构包括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散序就是序曲,由器乐演奏,无歌无舞;中序(或称歌)是大曲的主体,以声乐为主,有时只歌不舞,有时舞随歌入;破为结束部分,以舞为主,伴以歌、乐。《霓裳羽衣舞》是玄宗在《婆罗门》基础上增删、改编而成的,又是唐乐舞中著名的法曲。法曲,是用于佛教法令的法乐与清商乐的融合,其音清而近雅,其器有铙、钹、磬、幢、琵琶。玄宗酷爱法曲,成立了专门教习法曲的机构――梨园,而且亲自教练,号皇帝梨园弟子。相传此曲最早是在玄宗册封杨贵妃之日演奏,并由杨妃亲自舞蹈。
白居易元和二年至十年(807-815)在长安任集贤院校理、左拾遗、翰林学士,亲眼看到过宫中表演此舞。写有《霓裳羽衣歌》。先看舞者的服饰:“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珊珊。”舞服如云霞虹霓,素雅飘逸,使舞者宛若仙子。再看舞蹈的全过程,一开始是演奏散序:“磬箫筝笛递相搀,击弹吹声迤逦。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散序一共演奏六遍,舒缓悠扬的乐曲回荡在舞场的上空,而舞者还未出场,继而转入中序:“中序擘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随着优美抒情的乐曲,仙子翩翩起舞,舞姿轻盈柔婉:“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娥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舞者时而像流风回雪,时而像游龙惊飞。袅娜处如柳丝低垂,舞动时似彩云漂浮。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有情意。接下来是入破:“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曲终时,在有如鹤唳一般的一声长引中,舞者仿佛是飞鸾收翅,结束了全舞:“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可见,此舞从服饰到动作,都力求富有仙意,借助轻柔婉转的舞腰和流动飘逸的舞袖,创造出美丽多情的仙女形象,唤起观者对神话传说中仙子“素练霓裳,舞于广庭”的美好联想。
三
盛唐之舞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具有下面几方面的价值:
第一,历史价值。舞蹈是在音乐的配合下通过人体动作的节奏和姿态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所以最难保存又最容易散失。因而唐代舞乐诗歌保存了大量关于舞蹈的生动形象的记载,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唐代舞乐的珍贵史料。记录舞乐的书籍有乐谱和敦煌壁画,还有像崔令钦《教坊记》、南卓《羯鼓录》、段安节《乐府杂录》等,这些书籍不如诗歌描述的生动形象,因为诗歌大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舞蹈表演和传播的情形,内容真实可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书籍的缺陷。如《柘枝舞》,就有白居易、张祜等著名诗人的作品描述了这种舞蹈表演时的动人状况。像白居易《柘枝妓》:“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张祜《周员外席上观柘枝》:“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金丝蹙雾红衫薄,银蔓垂花紫带长。鸾影乍回头并举,凤声初歇翅齐张。一时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将此舞的演奏方法、服饰、舞蹈的手、眼、身、法、步,单舞与双舞的区别,运用精妙的诗歌语言表现出来了。
一、文学作品的界定和渗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文学体裁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其内容囊括了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涉及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每个阶级阶层,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与高中历史教材紧密结合,并能为教材服务的文学作品也为数不少。在教学中究竟选取哪种类型,采用哪些内容进行渗透,必须根据教材所处的历史时期,结合其阶段特征,以及该时期杰出的文学成就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主动渗透文学材料,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目前高中历史教材,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对事件前因后果的解释、事件过程的说明并不充分,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表现为课堂学习中容量有限,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路单一,最终使课堂效果大大降低。恰当选取文学内容,合理利用,会迅速激活历史课堂生命力,有效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文学作品的选取应本着“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原则,文学作品的渗透应采用“文学鉴赏”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事件和人物,联系教材历史知识,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达到扩大学习容量,把握时代特征,感悟社会发展,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1.成语典故
在具体操作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程度,利用成语典故之都——邯郸的丰富信息,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典故入手。第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如剪报、查阅资料或实地访问等)自主搜集先前所了解的成语典故。第二步,指导学生总结、归类与教材紧密相关的成语。第三步,对自己感兴趣的成语进行再次学习,并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写出心得体会。
2.《诗经》
先秦部分的历史以奴隶社会为主,因此,学生全面把握奴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经济状况就非常重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奴隶社会繁荣时期的西周到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收录的内容涉及到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大量诗篇,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学生对《诗经》的许多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接触,也就容易接受。所以,我选取了《诗经》的典型篇章进行学习,以教案和课外阅读两种方式进行。
我选取了《诗经》中的《诗经?硕鼠》和《诗经?伐檀》,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全面阅读《诗经?硕鼠》文章,为便于理解原文把译文也一并发给学生,让他们对材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新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设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获取有效信息;最后转化成历史术语进行答题。
为了加深对《诗经》的理解,我把《诗经?伐檀》设计成了课下作业,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或按学习小组设计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案。
通过这种做法,学生对奴隶社会的特点、政策的实质、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等问题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激发
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典籍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正确指导,形成方法
为进一步完善文学渗透的教学方法,真正激活历史课堂生命力,提高历史课堂效果,我认为在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学渗透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做到以下两点:
1)文学作品的搜集应鼓励学生动手搜集、整理,然后,由教师筛选使用。
2)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合作。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2.指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原则和方法:
1) 时代性原则:把人物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进行评价,避免跨越时空的“超人”评价观点。
2)阶级性原则:从这个人的阶级立场出发看待他的活动目的,不可戴上“无产阶级”的变色镜去苛求。
3)客观公正性原则:摆脱“先入为主”的倾向,学会由“材料说话”,用“事实说话”。
4)前进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把某个人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评价其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3.文学作品选取以后对其如何设问就成为教学的关键,要做好这一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问应深入浅出,“平易近人”。
2)设问要与教材紧密结合,突出教材重点。
3)设问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
4)设问要具有启发性,体现探究性和合作性。
5)设问要具备发展性,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
这是里奇参与设计和建造的直径152.4厘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望远镜。它巨大的曲形镜面收集来自星云的光线,入射的光子缓慢地将差不多iPad大小的照相玻璃底片上的感光乳剂曝光。之后,一名助理制作了负片,并将其标记为“Ri-0”――里奇那台代表当时最先进技术水平的望远镜拍摄的首个科学图片。
今天,Ri-0是加州帕萨迪纳卡耐基天文台主办公室内存档的20万张天文学底片之一。这些底片的拍摄日期在1892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使用包括威尔逊山、帕洛马山(圣迭戈附近)、拉斯坎帕纳斯(位于智利)、肯伍德(位于芝加哥)天文台的望远镜,底片的尺寸范围从1平方厘米到台式电脑屏幕大小。
这一系列藏品的规模在美国属第二,包含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一些天文观测。正是这些图片,激发了埃德温・哈勃对膨胀宇宙的领悟,引导乔治・埃勒里・海耳发现了太阳磁场,为恒星和星系形成的理论提供了观测基础,也为人类与太空的故事谱写了新的篇章。
以下是其中一些最著名、最令人震撼的照片。
太阳磁场
1908年年初,太阳天文学家、望远镜工程师乔治・埃勒里・海耳开始摆弄专门对红色(长)光波敏感的照相底片。他尤其喜欢在被称为H- 阿尔法的红色波长处观测太阳,该波长的光线是恒星大气层的重要特征。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完善这项技术。1908年,他得到了第一张太阳磁场的清晰图像,显示了围绕太阳黑子的奇怪旋涡,海耳把它们称为谱斑。虽然他错误地假设谱斑是充满旋转电子的气体龙卷风,但这项发现还是使他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即太阳能够产生磁场。
海耳开始通过能够将光线分离成频谱的光谱仪寻找太阳磁场存在的直接证据,这些光谱通过一系列垂直的线条来表示。为了将这些线条展开到能够让他清晰地看见细节,海耳把一台9米的光谱仪放在威尔逊山152.4厘米太阳望远镜下方的混凝土井里。他用43厘米长的玻璃底片来捕捉投射的光谱,就像那张可能是由他本人制作的底片一样。当对太阳表面光谱线和太阳黑子的光谱线进行比较时,他发现太阳黑子在对光进行极化的同时,将其中一些线条分裂成了若干条。在太阳光谱的底片中,被分裂的线条被标注为K 和H。这种分裂叫作“塞曼效应”,为地球之外存在磁场提供了第一个确切的证据。
哈勃有名的“VAR!”启示
1923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埃德温・哈勃对当时叫作仙女座星云的天体进行了45分钟曝光。当时,天文学家在争论他们通过望远镜看到的这个螺旋状的斑点(或者叫作“星云”),是在我们银河系内的小型星团,还是远处大很多的“宇宙岛屿”。哈勃希望能够彻底平定这场争论。
当他拿到底片的时候,以为自己看到了一个处在仙女座一条旋臂上的“新星”,或者叫作星体爆炸。他将小黑点标为“N”。但是当他将这张底片与其他不同日期拍摄的照片做比较的时候,意识到这颗星实际上是造父变星,一种产生有规律亮度变化的恒星。通过测量它相对于其他已知变星的周期和光度,哈勃计算出了它的距离,因此证实仙女座是银河系之外很远地方的一个巨型恒星系统。在激动中,哈勃划掉了“N”,并在其位置上写下了“VAR!”。
为了寻找更多造父变星来证实他最初的发现,哈勃拍摄了数十张仙女座的底片。与他所处时代的很多天文学家一样,他给这些底片加上了彩色的注释,用圆圈和箭头标识出候选的造父变星、参照恒星,以及其他值得注意的天体。他给每一个经过确认的造父变星写了编号,通常后面带一个感叹号,就好像他在抑制内心的激动。在那张1924年拍摄的底片的数字翻印版中,你可以在左下角看到标注“V4!!!”。
“ 我的上帝,全是恒星!”
虽然哈勃证实了仙女座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很可能充满了上百亿颗恒星,天文学家却花了将近20年才最终解析出它高密度中心区域的恒星。第一张照片拍摄在一张17厘米的底片上,它是在非同寻常的情况下产生的。
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期,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在威尔逊山工作。作为一名德国籍公民,巴德被禁止参与战争任务,因此他晚上有时间凝视洛杉矶上方的星空。而此时因为战时灯火管制,这片天空暗得令人欣喜。一天晚上,他将天文台那架254厘米望远镜对准了仙女座,第一次捕捉到了星系中央单独的恒星。这张照片为巴德将恒星分为两类奠定了基础:占据着星系旋臂的年轻炽热的恒星,以及位于星系中央年老冷却的恒星。
在60多年之后,这张照片仍然令人震惊。美国航空航天局天文学家简・瑞格比2015年拜访卡耐基天文台的时候,在小型放大镜下察看了这张底片,惊呼道:“我的上帝,全是恒星!”
奇怪星系里的超新星
刚刚离世的天文学家霍尔顿・阿尔普最著名的成就是他1966年出版的《罕见星系图册》,他为这本图册拍摄了数百张具有奇怪形状和行为的星系照片,其中就包括斯特藩五重星系――远在3亿光年之外、处于激烈碰撞中的5个密切互动的星系。图册在圣迭戈帕洛马天文台发表5年后,在一张新拍摄的卓越照片中,他鉴定出了一颗超新星(右页左上图中标注为“SN”),爆炸于一个月之前。这张底片上其他箭头指向的是参照恒星,阿尔普用来计算该超新星在太空中的坐标。
在一张拍摄于1964年较早期的照片中(右页左上图),这颗闪耀的爆炸体显然消失了。
关键词:新历史背景;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
1.前言
随着社会各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压力的转移逐渐延伸至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上,也就体现在了教育的竞争上。各大高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专业作为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历史背景下,只有协调有效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才能高效展开教学,并充分全面发挥要素功能。
2.“四位一体”模式
四位一体模式在教学中包括了教师、学生、教材与教学媒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作为载体发挥了重要功能,而教学媒介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同样作为学生共同学习伙伴,因此要从宏观与微观多个角度展开教学任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与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知识有接触、互动、加工、反馈的过程,新课标推行的重要目标也包括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教材能够实现知识到学生的传递,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素养与能力中成为联通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与平台。教学媒介则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集合各种外在的因素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牢固掌握。四位一体模式下的四种因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有机的组合,实现创新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率[1]。
2.1教师为主导
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充分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与具体目标,体现新课标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应用能力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致力于每一个具有不同风格与特点的学生展开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习潜力。具体到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历史故事的讲述、网络课件的展示、影视资料的播放等等,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展开跟踪与诱导,及时给予启发,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
2.2学生为主体
其次,要通过学生主体地位设计的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高效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时展的高科技产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与情感,让课堂教学更富有情趣。教师还可以引用问题设置来带动学生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学习角色的转变。另外,要坚持以评促学的原则,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注重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在进行具体的评价时,教师要以激励制为主,对学生的细微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针对学习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及时找到缺乏学习动力的根源,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平台与表现机会,从而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感。因此而建立的评价机制也要包括日常评价、期中期末评价的内容,同时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展现新历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新模式[2]。
2.3教材为载体
再者,针对教学载体的创新,教师要在立足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价值,深入分析,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以及教材的重难点,以提升语言魅力和课堂教学活力的方式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在不断地刺激与启迪下产生学习兴趣。对教材内涵的挖掘也应该包括内容的细节,如挖掘教材中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各种影视媒体方式展现等,让学生意识到汉语言来源于生活,植根生活,帮助学生培养构建意识,并深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价值。知识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内,教师应设计宏观目标,确定具体拓展方法,紧紧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比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以学生的角度对各种未探知的领域进行充分的挖掘,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将其整合构成动态的构建意识,紧密与学生的生活、所要面对的社会、甚至是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另外,要充分考虑到文学本身的生成性[3],蕴藏的教学资源、影视资源、媒体资源、信息资源等内容,都可以贯彻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帮助学生发现并积累更多价值信息,全方位提高学习能力。
2.4媒介为手段
最后,教学媒介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以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的优势,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并集合现代网络媒体、影视媒体,充分发挥容量大、图文并茂等优势。具体到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标准的录音朗读为学生语言的表述与发音起到示范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朗诵技巧,纠正日常生活运用的粗糙口头语,提高朗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各种幻灯片、多媒体教室、语言表达室等为学生带来汉语言文学教学直观性,实现具象化的语言文字教学,增强学生在感官上的体验,以声音、动态画面等形式促进语言的品味提升。教学媒介还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性,比如,幻灯片的辅助教学功能可以让教学课程的开展更有层次,丰富教学容量,增强互动环节,并促进学生之间实现沟通与交流,这又无形中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以氛围的营造、情绪的带动、情感的植入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却有着基础作用与功底的特殊学科与专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教师必须摒弃过去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为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优势,整合四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创新媒介教学手段,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5):256-257.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文学与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备课方式,。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分析,并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对中小学文学与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新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文学与历史 新课改 有效教学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中我们可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心理认同感,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紧扣课标和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课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所以备课要以课程的内容标准为依据,教学活动设计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教师还须转变角色,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教材,以一个学生的眼光是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审视教材,使备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好的脚本,才能有更精彩的表演。
二、培养学生学习文学与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在日常授课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其实“每个年轻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每当课上讲到富含趣味的文学与历史典故时,平常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能够认真听课了,甚至还能够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让我意识到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与历史课的兴趣。例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此外,在讲到枯燥无味文学与历史知识时,也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诸如日本教科书问题、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展开讨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文学与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在授课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他们从不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接受,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思维受到扼制。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老师不再局限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休,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从“舞台剧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最终在教师转换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反思将会使更多的人获得成功。教学反思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它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总之,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熟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反对忽视文学与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
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