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师先进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优劣的关键。作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我积极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事交流,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他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形势下的教育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制作课件,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带领全体教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积极开展建立“书香校园”特色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全校掀起了“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书香溢满校园”的读书热潮,并借此时机在09年带领全体语文教师申报了市级小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荣获三等奖;
在近六年的工作中,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课标和课程,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了解学生实际,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他多次承担学校公开课教学,外出培训后的汇报课等,并获得表彰奖励。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所任教学科成绩名列前矛,由于教学效果好,本人受到了学校,社会的一致好评。07年——09年连续三年年终考核为优秀教师。
我并不认为当老师一定要投入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爱校如家、爱学生超过爱自己的孩子。但我认为当老师需要你投入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把学生近似地当作自己的孩子,尽你所能地付出你的智慧和爱心。这对任何一名教师都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持之以恒,总是这种心态,总是这种精神,总有与这种心态和精神相应的行为。我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我一直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曾经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严格要求是我对学生的第一要求,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纪律上,还是在活动中、交往中和假日中,我都坚持“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着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主动融合到集体中来,主动参与建设维护这个集体。
##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自2006年8月到##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一直从事学校培智部的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十二年。“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这一句话一直是##的座右铭与口头禅,她也默默的用十二年行动来诠释这一句话。
培智班的学生是一群智力有缺陷,同时伴有自闭及精神缺陷的孩子们,他们的认知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有的都比不上正常幼儿园的孩子们。做这些孩子的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十二年如一日,把班级的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往届生眼中的“@姐姐”
2006年8月,##从##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第一届培智班的班主任以及语文教学工作。当时她才二十三岁,班上十五个孩子年龄参差不齐,认知水平也有很大差异。有个别孩子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不怕苦,不怕累,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在生活上更像一个“知心姐姐”,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那时班上的学生们私下都会亲切的喊她一声“@姐姐”。
班上那时有个女生,姓杨。她是个住读生。一天,杨同学走进办公室,犹豫不决的找到##说:“@老师,我遇到了一点困难。”“什么困难啊?”##和颜悦色地问她。看见杨同学面露难色,##把杨同学拉学校的走廊,亲切的说:“你说吧!没关系。我也比你大不了几岁,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以后私下就叫我姐姐也可以。”听完##的话,杨同学落下了眼泪,说:“我已经几天没有大便了。解不下来,肚子总是疼!”说完,撩起衣服,露出小鼓似的肚皮。##听完,二话不说,就去药店买来了开塞露,拉着杨同学来到女生宿舍。帮助她将药水打进体内,还叮嘱她一定要趴一会儿再起来解。看着杨同学在厕所里一副释然的样子,她才悄悄的离开女生宿舍,继续回到办公室工作,就像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可是“@姐姐”的称呼却在孩子们之间叫开了。
在校生眼中的“@妈妈”
##从一毕业就担任培智班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到2011年5月,当时她已经怀孕了八个月,临盆在即,可她依然没有离开她热爱的班主任工作岗位。那天在上语文课,##突然觉得肚子一阵不舒服,可她强忍着不作声,坚持到下课。以后的一连几天,晚上睡觉她都觉得肚子一阵阵的不舒服。第二天,##实在忍不住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帮她仔细检查完,一脸严肃地说:“立马请假,回家保胎!不然你会有早产危险。”“可是我上班怎么办?我班上的学生怎么办?他们离不开我啊!”##为难地说。医生立马大声训斥道:“你不要命了啊!都这样了!你还不休息。是你肚子的孩子重要,还是你班上的学生重要啊?”一下子,##被问住了。班上的孩子,她早已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最后,在家人和校领导的坚持下,她终于同意回家休息保胎。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做了母亲,她对这帮特殊孩子的爱又多了一些母性的色彩。这样“@妈妈”的称号也就出现了。
前几年的班上有个姓华的女生,她是个插班生,性格很孤僻,不爱与人交往,还经常爱发脾气。##就特别的关注她。没事就拉着她聊聊天。“华同学,你早啊!”“华同学,你今天好漂亮啊!”“华同学,你今天早上吃的是什么啊?”##每天都会找一些话题故意逗她讲话。刚开始,她总是无动于衷地看看,一点不配合。有一天语文课下,##给孩子们发奖励物时,对她说:“华同学,你今天上课坐的笔直,@老师要奖励你一块糖。”只见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过了糖。又过了不久,班里的一位学生过生日,家长带来了蛋糕,##分蛋糕给学生们吃。每个学生都分得了一块蛋糕,当大家都津津有味的吃着的时候。她发现华同学坐在那里,看着蛋糕发愣,##走过去,笑眯眯地说:“华同学,你怎么不吃啊?来!@老师喂你,好吗?”当##端起蛋糕,挖了一勺放进华同学嘴里的时候,她隐隐地听到一声怯怯的“妈妈!”##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继续喂她。“妈妈!我想妈妈了!”##这次听清楚了,一把抱住华同学,小声地说:“在学校,你就把@老师当成妈妈,好吗?”华同学顿时满眼泪水,轻轻的点点头,叫了一声:“妈妈!”这声妈妈让##激动的热泪盈眶。
在她的眼里,这些孩子是世界上最纯洁无邪的天使。只要给她们与温暖,他们就用最真挚的笑容回应你。就这样,“@姐姐”正式升级为了“@妈妈”。
“@妈妈”在现在培五年级孩子的眼中是“无所不能”的。作业不会,找“@妈妈”讲解;有心事了,找“@妈妈”说说;有困难了,找“@妈妈”帮忙。班上有两个学生韦同学和王同学家里母亲均为智力障碍者,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经常自讨掏腰包帮他们购买一些生活用品。今天帮王同学买双袜子,过两天帮韦同学带套秋衣秋裤……每当看到孩子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时,##的内心都感到无比的满足。这些点点滴滴的感人场景每天都在培智五年级的班里上演着。
即将升级的“@奶奶”
因为担任班主任往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艰辛和劳累,白发早早的躲进了她的青丝。每当班级孩子大声的叫到:“@老师,你有白头发啦!”##总是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老啦老啦!有了白头发就是老奶奶了!以后你们就要叫我‘@奶奶’了。”“不!@老师!你在我们眼里永远是最美的!你是最美的老师!”每当听到孩子稚嫩的回答,##总是热泪盈眶。
“2003年之前,我还是在__小学的一名普通生活教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奋斗,我获得了一个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去__中学,还有一个就是去特殊教育学校。”__回忆道,“我当时想都没想,就选择了特殊教育学校,因为我相信,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帮助。”
选择特教事业,年轻的__遇到的困难可不少,“2003年才来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时候,我还是一只‘菜鸟’,因为这里的一切,都超出了我的想象,特别是教育孩子的辛苦程度和难度和以前更是完全不能比。”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和__以前任职的学校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能够快速融入这个新集体,成为一名真正的特教教师,__在学校跟着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如何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学习如何理解这些孩子的想法,学习如何与他们沟通,学习如何教育这些孩子,不仅如此,__每天回家还查找资料,结合教学实际继续学习,很快,她就从一名副课教师成长为一名主课教师了。
“后来,学校的聋哑学生逐渐少了,智障孩子越来越多,教起来更不容易。”__说,除了课堂教学变得困难,很多孩子的自控能力也非常差,“于是我们开始着手开发校本教材,除了文化课,生活习惯和礼仪也是我们教授的重点。”__将每天的授课经历先自我总结,然后和同事们一起研究、修改、打磨,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一套属于他们的校本教材终于完成了编纂。“我们的教材是从给孩子上课的实践中、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更加具有针对性。”__说。
现在,学校每到休息日还会组织教师送教上门,“能来我们特教学校上学的,我们全力争取;实在没办法的,我们会送教上门。”每到休息日,__都会坐上一个小时的车,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来到____的家,__是一名下身瘫痪的孩子,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不能来学校上课。__不仅教会她一些生活常识,还凭借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给她成长的勇气和信心,“在我们学校,有一本特殊的花名册,不论能不能来我们学校上课的特殊孩子,这本花名册上都有记录,我们一个孩子也不会放弃。”
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但那些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关心和帮助。__的班上有一个孩子叫__,生活、学习都很不错,但是有一个缺点:花钱大手大脚,总是嫌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太少。“我没有责怪他,而是经常和他谈心,告诉他生活的不易,应当尊重父母的劳动,好好学习,以后靠自己的双手赚钱,还不断表扬他的优点,让他找回自信,找回自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段时间后,__主动来到__办公室说:“__老师,我错了,谢谢您……”
__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从依赖老师到相信老师,再到亲近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逐渐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一天,学生小刘向__请假,说是回家过生日。谁知上午兴匆匆地回家,下午就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学校。一问才知道,他的父母出去打工了。“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悄悄地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晚上,当他看到丰盛的晚餐、装扮一新的教室、大大的蛋糕、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__回忆道。从那以后,小刘变了:学校里的事情,不分大小,他主动去做;放学了也不着急回家,等__老师走了才走;下雨了,__老师没带雨伞,他去和同学借……直到毕业了,他还经常到学校去看望__老师。在他的心中,学校就是他的另一个家,__就是他的另一个妈妈。
还有一个叫__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还经常与同学闹矛盾,虽然多次教育,但效果甚微。__决定从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着手,逐步改变他的性格和习惯。一发现他做好事,__就及时表扬;犯了错误,__也从不大声训斥,而是以一颗宽容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一段时间后,__的家长看到孩子变化,他们激动地对__说:“把孩子交给__老师,我们一万个放心!”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是住校生。这些孩子远离父母、亲人,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没有了亲人的关怀,他们常常会不适应,甚至会彷徨、失落,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孤独感等负面情绪。__告诉记者:“教育好这些孩子不仅仅是对一个个孩子和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如何走进这些孩子的内心,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使他们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健康成长?__以她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母爱。
在课堂教学中,__积极采用表演课文内容、观看相关资料、合作交流、集体探究、动手操作、拓展运用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她告诉记者:“由于特教学校的孩子们接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多时候口头的嘱咐对他们没有多大的用处,我就经常借用排练节目的方式教育他们,让他们在表演中领悟道理,从而做到‘寓教于乐’。”普通的孩子排练一个节目,都需要教师忙前忙后地指导,而在特殊教育学校,想要让孩子们演出一个简单的情境都十分困难。
一、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二、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一是采用千分量化制,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制定并实施了《千分量化管理制度》、《岗位聘任制度》和《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按照教职工自愿选择、竞争上岗,学校择优聘用的原则,与教职工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岗位聘任制和岗位工资制,每月按量化打分情况,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并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学习积极性,确保了教学质量。二是采用星级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以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特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60条》为标准,制订了《学生星级管理制度》,从学习、劳动、助人、守纪、礼仪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由分管校干检查监督,班主任和教养员具体负责,评出班级“每日一星”、学校“每周一星”,学期结束时评出“校园之星”,并张榜公布,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自我约束能力。三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积极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配备了专业职劳教师,在启智部开设生活技能课,在聋哑部开设服装裁剪与制作、计算机等职劳课。同时,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到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学院进行一对一的实践培训。通过这种
“教、学、做”合一的培训,使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甚至是多技之长,增加了他们就业选择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
三、改善校园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和谐校园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以“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为抓手,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教研兴校、艺术惠校,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改实验,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先进集体、庆阳市绿色学校、庆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正宁县六星级学校、正宁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校长连续六年被评为市、县模范校长, 4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甘肃省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10名教师被市、县教育局评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改能手和学科带头人,24名教师受到市、县政府的奖励, 40多篇于国家省市县刊物,15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
科学人文的精细管理
加强过程性管理,全力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十字”方针和教师备课“五备四精”、学生作业“四精四必”的要求,坚持班子成员包级包组制度,不断完善各种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结合工作量、工作业绩及师德规范对绩效工资合理分配,力促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
追求卓越的高效课堂
学校始终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统揽,以教学研究与实践为途径,以高效课堂为切入点,注重在“新”字上求突破,在“研”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做文章,在“广”字上显成效。结合各年级课标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努力探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整理编纂了《西关小学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资料汇编》,经常性地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电子白板共享课、“同课异构”、学科带头人评选等活动,以教促研,以研助教,做到了备课有模板、上课定模式、课堂多方法、学习高效率。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学校把大课间、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纳入课程体系,以5套校园集体舞为依托,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以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为目的,组建了“七彩桥”社团,形成了舞蹈队、花样跳绳队、创意呼啦圈队等25个各具特色的活动项目,学生自愿报名,全员参与,定期活动,阶段展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组织好每周的班会、队会、科技小组活动、年级组活动和每期的书画展、主题演讲赛、文艺汇演、英语故事会和运动会等,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月度小明星”,报送学校统一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典型示范和激励引导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农村;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前言: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并最终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其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我国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正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大规模地开展高水平的现代远程教育,这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快捷途径 。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教育的施教者――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据统计,全国有70%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在农村学校承担着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受到自身水平、教材、学生实际、经费、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困扰,影响了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速 。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令人堪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部分中小学教师中毕业于师范中专和大专的较多,本科学历以上的相对较少,相当一部分都是通过进修或函授达到学历要求。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师范院校教育,文化水平、专业水平不高,知识面窄。教师学历不够,文化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大瓶颈 。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过程中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培训质量要求提高,培训师资难以适应,反映在:一是培训的内容上要有高质量的专题;二是教育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不断创新。但目前我市的师资队伍的总体状况还难以适应这种培训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数量不足,不少培训单位的培训师资缺编,二是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这种现状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解决。培训课程内容丰富,而教学信息、资料贫乏;培训需求增长,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培训技术和手段落后。就目前的培训现状来看,培训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只是偶尔开展一些交流研讨,另外就是缺乏现代技术的应用。培训时问相对集中,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影响了培训工作,另外,教师培训虽有统一的规定,但激励措施缺乏力度,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为 :敷衍应付、走过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经费紧缺。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就必须加强培训,而培训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则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三、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的作用
要想在短期内对全国农村教师进行大规模、高水平、多层次、开放式的培训,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的学历、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仅靠一般的培训模式是绝对不可能的。现代远程教育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可以克服工学矛盾,快捷、高效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较为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有效地开展远程教师教育。由于农村教师缺编严重,所以很多地区往往是一名教师承担着教育全村孩子的重担,一人独挡一面,他们更迫切需要接受培训,可是繁重的工作,艰苦的条件又不允许他们接受离职、脱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一定要以远程教育为突破口,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继续教育的课堂,使教育内容更富时代气息,以更丰富、更活泼的形式为农村教师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四、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的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跟传统教育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势:面广量大的优势,以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传播渠道和文字、声像制品等载体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大容量、广覆盖、跨越式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快捷便利的优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快捷、准确地把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师无需离校、离岗,以最便利和经济的途径获得知识、技术和能力。机会均等的优势,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匮乏,使很多人失去了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重组教育资源,能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习媒体先进性的优势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平台,使学习信息呈现数字化,教学媒体交互化,教材编制软件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媒体操作的简便化,教学传播的网络化、多媒体化等,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总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的多样性和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系统的开放性、教学手段和学习材料的先进性、学习模式和学习进程的民主性、学习环境的优越性和趣味性、学习效率的快捷性等特征,特别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的需要。
五、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的实施方法
从实际出发,加强投入,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教师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争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投入,促进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现代化。
开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既是教师培训的内容,也是沟通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培训部门内部与外部的重要手段。培训课程是培训信息开发的重点,要面向2l世纪,立足中小学的实际,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大纲、计划作为教师培训的依据,必须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具有针对性和适宜性。教材是教师培训的重要信息源,要按照培训教学计划要求,用好统编教材,选编专题教材,制作音像教材,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传媒扩大培训信息总量。
结束语:
【关键词】解决对策;教育科研;问题
【中图分类号】G335.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112-02
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很多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水平仍不够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观念上来看,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了,但是,从整体而言,部分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事。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书匠,充其量“传道、授业、解惑”,搞教育科研只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管理人员只是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把科研工作的进行作为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这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工资的一种手段,是换取名誉的一种途径。
误区三,不少中小学教师把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的数量多少。他们盲目地通过在各种期刊上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为了增加的数量,不惜把钱花在不知名的期刊上。
(二)学校教育科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科研的管理方面来看,学校管理者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很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时的管理,忽视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立刻进入停滞状态,申报人员将其放置一边,学校管理者也没有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至结题阶段,申报人员才开始找资料,补记录,编写研究报告,东拼西凑,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个国家、省级或市级的奖状或证书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课题的监督、检查、成果的鉴定上。
2、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不足。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中小学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论或方法,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这些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三)科研经费不足造成教师参与科研主动性不高。
一般来说,对于各级规划的课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科研经费现状是,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数量,中小学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研究成果价值偏低。
中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曾经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
教育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许多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有的还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科研的宗旨是要改进实践。教育科研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并不多。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不高,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求。
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论及的各种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我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误区,不断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新形势下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时代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把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实践与理论分析创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向“研究型”转变离不开教育科研。
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既不同教育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是在研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创新。这样,既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化、专门化,又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在发展自身、发展学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摒弃科研是为了“晋级评优”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认为,从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现状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选择、评审、立项开始,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整个教育科研过程需要不断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师刚开始申请课题时,学校表现很积极,整个科研过程却不闻不问,加上教师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松散,科研成为空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整个科研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取消其研究资格,结题时不予上报。
严格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资格。有的教师平时教学工作质量不高,考核成绩较差,但数量不少,申报课题很积极。对于这种教学工作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课题申报或者验收时不应给予过高评价,必要时取消其上报资格。
可以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同时打通科研、教学、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得到必要的指导,从而营造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的科研环境。
(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培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科研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加强理论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对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或教育创新进行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的经验总结。具体说,中小学可以聘请教育理论工作者进校指导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培训,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教育素养。
(四)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要改变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进行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
一方面,学校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评价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发表文章数量来评职晋级,否则会挫伤一部分真正想从事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研成果价值偏低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应该看其对本校甚至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否有帮助,其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教育要“三个面向”思想为指针,以不断提高全体教师政治、业务素质为宗旨,建立与完善继续教育体系,逐步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正确教育思想、较强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方针是:
(1)坚持为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的正确方向,全面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业余、自学、短训为主,形式灵活多样。
(3)面向全体教师,分类指导,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努力优化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4)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继续教育的有关要求与登记制度
1、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省具有合格学历的中小学在职教师。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数,凡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每年培训不少于48学时,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以每五年为一个周期,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中小学新教师一年试用期培训不少于120学时。
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以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政策和法规,专业知识扩展和更新,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及现代化科技教育等。
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类型有:新教师试用期培训教师岗位职务培训或全员培训;骨干教评培训;其他类型培训等。中小学教师参加与教学业务对口的高一层次学历或第二学历进修视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5、建立和实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中小学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学时效并获取相应的学分,由有关培训单位登记后,由任职学校归人教师业务档案,经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发给中小学教师有关继续教育的凭证或证书(有关凭证或证书由省教委统一印发)。
凡按上述要求和程序获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凭证或证书的,作为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聘任、续聘等必备条件之一。在评聘教师时,教师继续教育的凭证或证书作为必备的申报材料之一提供有关部门审查。未按规定取得继续教育凭证或证书者,不得晋升、聘任、续聘教师职务。
三、继续教育的职责与分工
1、省、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是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省教委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政策;制定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有关意见,负责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组织编写相应教材;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办学标准,审批有关培训机构的办学资格;确认全省性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资格,审验相应的教师继续教育凭证或证书;指导、检查、评估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市(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落实相应政策;实施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有关意见,负责本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确认本辖区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资格,审验相应的教师继续育凭证或证书;指导、检查、评估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2、对中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是有关教育学院、高师院校及经过省教委批准的其他培训机构;对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是经省教委批准备案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和省、市(地)两级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及经省教委批准的其他培训机构等。省小教进修教研室、省、市(地)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要加强对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与监督。上述培训单位要按照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要求,认真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做好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有关工作。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专、兼职师资应当由具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担任。
3、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教师任职学校的职责。各中小学应当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继续教育规划、本单位发展目标和工作需要以及不同层次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制定年度计划和管理制度,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其学习时间和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其他条件。同时要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做好有关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并把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结合起来。
4、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中小学教师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服从任职学校和培训单位的安排,努力完成继续教育所规定的任务;接受继续教育后应按有关规定继续为任职学校服务。此外,凡由任职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付学习等费用且脱产或半脱产学习1年以上及派出国(境)外进修学习的中小学教师,应当与任职学校就受继续教育后的服务等事项签订书面合同。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带经费按财政管理体制,由省、市(地)、县(市、区)的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分级负责落实,教师进修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业务经费在“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经费”列支,教师任职学校支付的培训费用在学校相应的经费项目列支,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四、继续教育的奖惩办法。
1、对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及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并在实际工作中作出较大贡献的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在单位要予以表彰与奖励。
2、对侵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单位及其负责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情节轻重,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3、对办学思想不端正,培训质量差,或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而乱办继续教育班的单位,教育行政部门要责令其检查,停止办班,或取消其办班资格。
4、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服从任职学校或培训单位安排的;未经批准,擅自放弃学习的;学习期间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未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修业不合格的;弄虚作假,骗取培训成绩;接受继续教育后不按规定为任职学校服务的等,任职学校可根据不同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不予报销学习费用和责令退还学习费用、缓聘或解聘其教师职务等处理。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32―03
张家口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立于笔者所在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承担着大量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对接受培训学员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培训中的问题整理分析,发现目前的培训中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培训效率不高,未能实现预想效果。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
农村教师是指工作地点在乡镇和村落,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主体是农村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师。根据2010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为15,606,476人(不含高中和中专)、农村中小学教职工总数为4,963,132人,农村中小学师生数量占全国中小学师生数量的50%以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均有很大的提高。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未改变,脱离土地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依然从事技术水平不高、就业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成为自身参与竞争的障碍。城乡之间基础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导致高校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逐年下降,农村中小学学生获得的公平教育的权利无法体现。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农村教师工作环境条件一般、生活乡土化,教师课程多、负担重,工作量超常,学习时间有限,特别是在人口密度低,学区、校区跨度大的地区,工学矛盾突出。由于环境的原因,农村教师拥有的教师教育资源比较贫乏,经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量寄宿制学生的存在,又使他们比其他区域的教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和管理责任。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的繁荣与稳定,城市的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一支能够符合我国实情、解决农村教育症结、长期稳定工作在比较艰苦环境下的教师队伍,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更是关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根本性问题。立足于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比较稳妥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均实施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计划,力求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形式与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参加各级培训的农村中小学校、各层次教师接受教师培训的现状,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师培训内容、形式、时间、效果等。
由于国家的重视、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参加过各类培训的比例达到80%,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愈加丰富。
培训形式包括:
(一)新任教师就职前培训,即担任教师正式上课之前的培训教育
师傅带引式。这种培训主要由指定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其掌握工作技巧,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于教学实践。内容通常为听老教师示范课,与老教师一起研究教案和研讨问题等。
集中培训式。集中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长短不一,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作为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内容;具体教学指导,课堂教学指导,观摩公开课。这种培训形式有两个优点:培训内容正规,按国家对新教师的要求来培训;学习时间集中,便于教师深钻细学。
(二)以课程为基础的在职培训模式
1.单科课程培训式。即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课程和教育方法课程。其目的是让教师掌握新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科发展的新知识。
2.专业教育课程培训式。也称为补习课程或补充课程培训。它侧重的是学科专业的新知识和应用方面,强调从学科专业教育的角度开设学科新知识与应用性教育课程,培训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
3.短期进修课程培训式。多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部门根据教育和教学的需要而开设,目的是解决当时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类培训课程的时间一般很短,仅2~3天。教学形式比较灵活,有讲座式,有研讨式,也有问题解答式。短期进修课程培训的层面分两类:一类对普通教师,即对所有在职教师开设;另一类则是专对骨干教师开设的。
(三)“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本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教师培训由学校自身组织、领导,依靠校内优秀骨干教师去带动其他教师,互教互学,共同启发提高。但是,“以学校为中心”这一培训形式很受学校自身条件的局限,即在一些自身规模小、师资和设备条件差的学校很难实施。同时,这一培训形式重在校内,不太考虑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故难以起到全面提高的培训效果。
(四)短期进修在职培训模式
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的“短训班”是根据教育发展需要而开展的短期培训教育活动。常见的“新教材备课会”、“教学方法研讨会”均是这种模式,一般采用脱产集中时间学习。它的形式包括:
1.“老教师培训”。就是将需要进修提高的老教师集中起来,帮助他们总结教学经验,指导他们学习教育理论,将他们的教学先进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并以此来促进老教师的提高。
2.“备课培训”。备课培训,主要是为新开设的学科或教材新补充的内容而开办。主要采取集中讲解和自学的方式进行培训,目的是使这些教师尽快熟悉和掌握新教学大纲和教材。
3.“一般性培训”。这种培训就是集中几天的时间,对参加者进行一般性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方面的培训教育,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4.“专题研究式”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个方面的问题而开展,目的是提高教师对这个方面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时间大多只有2~3天。如“数学教学方法探讨”、“教材新内容教学研究”等,都属于这种专题研究式培训活动。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讨论,也有实践性的课堂教学观摩、教师互相听课等。
5.广播电视网络讲座式培训。主要是利用各种先进媒体远程进行培训指导,具有高效、经济、实用的特点。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培训使受训者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制约了学习者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其次,接受培训的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培训,灵活性、机动性不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明显影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时间短,强度大,工学矛盾难以解决,集中脱岗培训困难,使培训容易流于形式。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容易使人产生职业疲倦,培训的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形不成应有的激励机制,仅仅被当作评聘职称的跳板。培训的专家脱离实际,不完全掌握学员需要,忽视农村教师特定的工作环境,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实际操作中容易避重就轻。培训机构把培训当作任务,造成培训的形式化。参加远程教育方式学习的教师对培训认识不足,对网上学习的培训教育模式不适应,对网络教育平台操作不熟练,不能积极参与交流。这些均是在培训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三、网络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与培训策略
网络技术的应用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分支,不仅改变着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也改变着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网络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学习培训模式,它使培训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切实利用网络环境,实现从单一培训向训管结合模式转变,从单一文化知识传授向综合实践培训模式转变,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实现培训目标,全面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多年来不断探索并积极寻求解决路径的课题。基于网络条件的培训,花费较低的成本来获得较高的培训效益,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解决了他们的工学矛盾,它具有社会强化功能和信息交流功能,应用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能解决培训过程中交流与协作困难的问题。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可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网络教育提高教师素养,进而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一)在线式学习模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以国培项目培训为代表的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严密的教学管理体系,过程式评价体系,便捷的交流交互,被广泛使用。但依然存在评价方式程式化,没有创新;评价时间集中,避免不了一刀切,培训效果无评价,不进行反馈与修正,不利于教师自我完善;重视全体,忽视个体;受训者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真实性不高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培训者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在培训前对受训教师的情况加以调查评判,根据实际选取安排内容,建立贯穿培训始终、连续不断的完整的评价体系。将资料的积累与收集贯穿培训的始终,及时根据受训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修正,依据不同人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结束后不间断地进行跟踪评价,将问题及时反馈,建立个人培训档案,为后续培训建立基础数据。通过网络平台跨地域、时间的特点,增加培训后的后续评价与反馈工作环节,敦促教师将培训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加强对小学教师培训的后续评价的研究。在教师培训评价中应该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考虑受训者依据自我需求接受培训后获得的结果。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式学习模式
现存的各类培训对于师德素养、个人科研能力没有进行关注,导向性不强。自主式学习模式要求学习者拥有高度的自主能动性,在基本祛除“教师”引导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与设计者设计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交互来达成某种既定的目标。自主式学习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可以满足对象对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它的学习内容不是标准的,而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可以根据教师工作的具体实践加以选择性地学习。对于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处理学生的新动态有很大帮助。但是这种学习基本依赖学员的自觉,测评体系和评价方式一直没有好的办法解决。我们需要构建大量的学习材料,成立专家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鼓励一线教师参加科研活动,为其提供各种便利,通过科研活动使教师获取专业学位。
(三)教师培训资源与教师培训的矛盾
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落后,许多乡村学校计算机的配置较低,没有宽带接入,管理维护跟不上,制约了远程培训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教师研修网站的资源由于版权问题无法下载,教师在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也无法和其他人共享,大量的研究型高校没有与之对接。中国教育网没有接入中小学,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农村中小学无法使用高校大量的数据资源。国家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更新电教设备;立足于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对教师培训的新命题进行研究,组织专家参与培训,解决辅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辅导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建立基于教师教学和培训的大规模信息资源网络;制定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培训,鼓励教师多使用网络教育平台。
四、结语
伴随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教师培训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培训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培训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于资金的投入、制度的建立、人员观念的转变,都需要极大地重视。
[参考文献]
[1]张丽,伍正翔.引领式在线教师培训模式理论创新与实践机制――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平台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0(01).
[2]刘朋.构建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的理论思考[J].师资培训研究,2002(03).
[3]贺安溪,胡惠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