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优质护理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外聘教师 教学管理 职业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力度的加强,全国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在各大中城市中,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许多校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有许多教师都奔忙于各个学校之间,他们就是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新兴起来的各个学校无法离开的代课族——外聘教师群体。
一、外聘教师是时代的产物。教育市场的需求给外聘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机遇
(一)外聘教师的队伍是随着社会力量办学的开展、民办院校的兴起而蓬勃发展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在资金到位的前期下,最紧缺的就是任课教师。因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成本高,周期长。解决办学燃眉之急的高效、快速的途径就是聘请社会上的教师。
(二)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传统专业的扩张,特色专业的增加以及新兴专业的开办还有各相关实践技能教学的加强,使原有的在编教师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扩招后所带来需求,从而产生了尖锐矛盾。许多在职教师都是超负荷的工作在紧张繁忙的教学、科研、实践技能第一线,这样一来短期内是可以解决问题,可长期下去,学校将无法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的。
(三)国家对公办行政事业制学校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废除了过去长期以来用人制度的终身制,所有职工都变成了合同制职工。职工因工作需要,能工能干,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制度有力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唯一的途径就是从社会招聘、引进优秀教师人才。
(四)国家对公办学校在财政经费上的改革。过去公办院校办学经费全部由国家全额拨款。经过三年的改革过渡期,现在学校主管上级财政部门只按核定的一定办学经费拨给,其余超支部分全部由学校自筹自支。学校增人不再增拨工资费用。这样一来,改革一方面扩大了学校独立办学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学校加强办学成本的经济核算。
二、外聘教师的主要构成有以下几部分
(一)大、中专公办院校在职正式教师。他们在完成所在学校教学任务后,利用业余时间到其他学校代课。一方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另一方面也可获得比较优厚的代课经费,改善着自己的生活条件。他们年富力强,思想敏捷,教学业务能力强,不但是本校教学的业务骨干,也是代课学校教学的骨干,因此十分受办学单位的欢迎。
(二)大、中专学校的退休教师。在这部分人群中,由于多年工作的惯性,他们无法忍受刚刚退休后在家的寂寞,大部分人一方面是不以获取代课费为主要目的,而为了继续发挥余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少代课;另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身体,丰富生活。由于常年工作在教育教学战线上,他们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专业知识水平很高,工作责任心很强,是各个学校教学的宝贵财富。但是有一部分退休多年的教师,由于社会交往的减少,接收新科技知识机会减少,会出现固守本土、知识老化等现象,有时候会习惯性地在讲课过程中强调理论系统性,跟不上新形势下教改的步伐。
(三)学、科研院所单位的博士、硕士一、二年级研究生。这部分人一边跟着导师理论学习、课题研究,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外出代课,以解决在校期间的生计问题。他们年轻有为,头脑聪明,思维敏捷,接收新科技知识能力强,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系统、扎实,教授理论知识课得心应手。但他们的短处是专业实践技能比较差,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比较缺乏。经常会在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学效果有时不理想。他们随意性、流动性强。有时会出现由于课题研究任务临时变动,突然中断代课教学工作,这样会影响到学校计划性很强的教学工作,给办学单位带来被动局面。
(四)企业、科研院所退休的工程科技人员。他们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具有丰富的专业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是我国职业技术院校不可多得的“双师型”的人才,同时也是我们理想的外聘教师来源。
(五)企业中具有高、中级技师、技工的退休人员。这部分人员过去长期工作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专业生产、基层管理经验十分丰富,他们组织纪律性强,吃苦耐劳,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他们是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培训教学指导教师的主要来源。 转贴于
三、外聘教师与在职教师相比,在思想、组织教学管理等方面有很多不同
(一)部分外聘教师会趋向课时费高的学校。受商品经济社会和各学校教师人才竞争的影响,必然会出现各办学单位付给的课时费高低不一。一些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会很自然地趋向于教学条件比较好,学生素质比较高,代课费比较高,对外聘教师服务比较周到的学校。极个别外聘教师有时也会出现按课时费高低而付出教学劳动的现象。
(二)部分外聘教师缺乏主人翁意识,雇佣思想比较严重。教学代课临时观念强,游击教学。这将会影响到代课学校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三)单纯业务教学,会出现盲目教学的倾向。教师教学工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脑力劳动活动。由于绝大多数外聘教师不(或不经常)参加代课学校的各种政治、教学研究等集体活动,他们对代课学校的办学主导思想、具体教学思路、教研重点方向等不十分清楚,个人整个教学活动都会处于一种盲目状态,出现教书与育人相脱离的现象。
(四)外聘教师由于来源于社会各方面,鱼龙混杂,政治思想、业务素质水平良莠不齐。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很有一套对付和适应招聘学校单位的办法,有时教学试讲很难辨别其真实水平高低,给招聘学校教学管理带了一定难度。
四、对外聘教师的科学管理、强化管理,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外聘教师对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性、组织成分的复杂性,管理的难度性,给代课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认真、要过细、要严格,在强化、科学管理上下功夫。
(一)严把教学试讲、试用关。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士,通过面试、试讲等方式,辨别其学历的真伪和高低;考察其政治思想素质;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经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的高低。挑选外聘教师一定要认真、过细,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外聘教师试讲合格上岗后,也一定要有试用期。
(二)严把平时教学检查、督导关。教学督导部门要按照所任专业的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生座谈会、班主任反馈、不定期听课、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深入的检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不留任何后遗症。杜绝个别教师自行其事,放任自流的教学现象。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方法;效果
作者单位:657000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旨在“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从而提升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2011年3月我科被医院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从转变观念,改变排班模式,落实岗位职责,建立责任制护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与效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优质服务理念[1]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办公会,全院动员,转变观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我科提出优质护理服务口号为“主动服务、微笑面对”在患者入院时,住院中,出院后等几个环节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提供报刊阅读,生日有慰问,重大节日有贺卡。设有科室质量检查小组,每月一次检查指导,确保优质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2 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改革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三段式排版。分别是7:30~15:00 15:00~22:00 22:00一次日8:00交完班。每班2人,每天排一个休息护士机动班。24 h开机,随叫随到。保证危重患者抢救及时保障护理安全。
1.3 落实岗位职责,完善绩效考核。
制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资质要求,按岗位职责完成本班工作。考核与绩效挂钩,考核指标包括:组织纪律、服务态度、节假日上班。夜班数、护理差错、技术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最大限度调动护士积极性。
1.4 护士分层管理。建立责任制护理[2] 为保证优质护理的持续发展,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实行责任组长、高年资责任护士、低年资责任护士。责任组长竞聘上岗。组长承担技术含量高、难度系数大的工作。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每位护士分管8~10个患者。负责所管患者的全部治疗、基础护理、健康指导、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变。为医生开展工作创建了良好的环境。
2 效果
2.1 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护士责任心加强,密切观察病情动态,护士包患者,实施护士在患者身边,密切护患关系,达到护理零投诉,保障了医疗安全。
2.2 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士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工作中不怕累不怕脏做好每一项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达98.3%[2]。
3 讨论
通过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使护士工作的自律性明显提高,约束了护理人员的不良习惯,增加了工作慎独精神,提升了护士对专业的认同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护士通过加强基础护理与家属的健康指导增加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优质护理让患者感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即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工程,又是一个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深化基础护理,带动专业发展的新机遇。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面、系统、连续护理。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3]。
参 考 文 献
[1] 谢凤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现代临床护理,2010,9(8):138.
【关键词】眼科;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23-01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推进,公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我院自2011年3月起在眼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眼科床位45张,护理人员17人,均为女性,年龄24-41岁,其中24-33岁11人,34-43岁5人;护士3人,护师7人,主管护师6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班护士1人,治疗室护士1人,护士长1人。
1.2方法:根据护理部在全院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利用晨会交接班时间组织护士反复学习,护士长与全体护士反复沟通,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完善护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简化护理程序,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患者,便于患者与护士的沟通和护士为患者的服务。
1.3步骤:将45张床位分为3组分别由14位责任护士管理,平均每位护士分管3-4张床位,护士实行轮休,其中夜班护士负责晚上护理,或轮休期间由同组护士代管,做到每一位病人班班有人管,时时有人负责;对病人实施从生活(包括洗头、洗脚、剪指甲、喂饭喂水等)到病情观察(包括生命体征、专科情况等)到操作(包括吸氧、点眼、泪道冲洗、眼内注射等)到安全(包括坠床、跌倒等)全方位的护理。
2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X2分析,P
优质护理实施前后统计结果列表比较见表1。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的实施,既是响应卫生部关于护理改革的号召,也是我国护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是我国原有护理模式的完善和提高。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行过责任制护理,但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多流于形式了,90年代初又推行了整体护理,但没有领会内涵,做的也不够深入,致使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成功的护理模式。在眼科推行优质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感染率和呼叫率,所以优质护理模式是一项适合于时代需要,适用于眼科的护理模式,值得全面推广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转变观念用于探索公立医院护理工作改革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9-21
关键词:安全文化;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16-02
一直以来,护理工作即平凡而琐碎,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差错,甚至事故,也给护士本人及医院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安全文化的应用已成为医疗单位和护理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活动把安全放在优质护理的重要位置,神经内科收治病种以老年、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为特点,容易发生意外,存在很大的护理风险。为了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2010年3月以来,我科将护理安全文化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1方法
1.1完善告知程序:对高危跌倒、坠床、压疮、走失及精神异常的病人,除口头宣教外,制订图文并茂的预防要点告知书,让病人及家属参与预防。
1.2制作各项安全提示牌:制作“青霉素阳性”“谨防跌倒”“预防坠床”“预防压疮”“限制滴速”“气道湿化”“膀胱冲洗”“降压药”特殊标识牌,根据病情需要放置在病人床头,随时提醒,严防意外的发生。
1.3控制重点环节,排查不安全因素:对低年资、性格不稳定、理论基础不扎实、服务态度欠佳的护理人员,护士长经常找重点人员谈心,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强调病人安全,增强自身安全意识。重点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及时评估,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各项安全设施,急救物品等,消除安全隐患。
1.4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①设立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鼓励主动报告,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②建立发生不良事件补救流程:不良事件发生-评估病人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病人问题。③积极讨论不良事件,将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分析,组织讨论、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流程,规范制度,避免下次发生类似事件。
1.5效果评价:①设计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安全措施、护理服务是否满意等10项内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4个层次,满意度按非常满意和满意总数占全部项目的百分比计算,该表的Cronbachassα信度为0.835。②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心理状态调查表,该表的Cronbachasα信度为0.862。调查对象为神经内科14名护士,并进行统计。
2结果
53讨论
医院安全文化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朝着向更安全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组织行为,以及医院内所有员工对待医疗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趋向。医院安全文化的概念是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是医院文化的一个分支,同属组织文化的范畴[2]。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制度,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文化行为,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护理安全文化融入优质护理管理中,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借鉴。
3.1强化安全护理管理,提高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研究认为,大多数护理不良事件可以预防,建立组织安全文化,规范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重要途径[3]。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氛围,把安全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价值取向,牢固树立病人安全、护士安全的思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科室常见风险及预防措施归类,制作各种安全提示牌,随时提醒护士,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加强低年资、理论基础不扎实、安全意识不足等重点人物及节假日、双休日、夜班等重点时段的管理,同时加强急救知识、危重患者抢救程序、应及预案的培训工作,及时分辨各类事件的轻重缓急,提高护理人员随机应变的能力,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定期督查护理质量,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改善薄弱环节。从表1结果看出,2010年病人总数较2009年增加,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反而降低。
3.2提供安全优质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医院的信誉[4]。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个环节造成的,既有系统因素,也有个人原因[5]。本研究通过实施“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制度”,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报告存在或潜在的护理缺陷,不必担心报告后个人受到责备与惩罚,消除护理人员心理障碍,营造积极的主动报告氛围。制订护理不良事件补救流程,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同事间团结协作,优先解法病人问题,将病人的损害降至最小,评估病人或家属对事件的反应,如有矛盾冲突,由沟通能力较强的同事或护士长协助解决,减少当事人的正面冲突,利于矛盾的化解。从表2可以看出,全年护理不良事件呈下降趋势,第二季度实施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后,护士受到鼓励,逐渐思想转变,踊跃报告,并通过认真分析,采取整改措施,改进工作制度和流程,从多方面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使第三、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下降为0,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3.3倡导人文关怀,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医疗纠纷经济索赔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缺乏安全文化理念,以往讨论分析、鉴定护理不良事件时,管理者很少研究客观因素和当事者的心理状态,通常采用责备、处罚的方式为主,导致管理系统方面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病人安全仍然处于种种隐患之中,护士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6]。周立宇[7]认为护理管理者应鼓励和培养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倡导在繁忙的工作中互相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加强医护沟通,充分了解病情,防范护理差错[8-10]。本研究通过开展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分析系统原因,再分析个人原因,通过原因分析,经验分享,不断吸取教训,改进相应的流程和制度,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减轻护士心理压力。倡导人文关怀,调节负性情绪,定期活动,共同营造一种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对发生不良事件的护士,护士长与其谈话,减轻心理焦虑,从管理的角度调控负性情绪,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表3结果显示,护士对发生不良事件后心理状态变化向良性方向发展,特别是主动上报和担心上报后受到惩罚方面变化有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1
[2]黄美珍,兰香.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7):631-632
[3]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4]陈海燕,刘绍芳.实施无惩罚措施对护理人员呈报不良事件态度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9B):25-26
[5]许璧瑜,张晋昕,成守珍,等.创建安全文化保证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52-55
[6]袁晓丽,江智霞,酒井顺子,等.临床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26-728
[7]周立宇.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8]杨辉,王斌全.从人文与科学角度解读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研究,2011,25(6A):1475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经验和体会
门诊部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技术服务最初的重要途径,也是突发公共事件与传染病患者的首诊部门[1]。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患者满意度提高最直接的体现[2]。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患者就诊全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对护士素质和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院在门诊患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现将本院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优化就医流程
1.1增设患者就诊绿色通道专门配备1名巡诊护送人员,一旦发现有年老、体弱、危重患者,就主动迎接,免费护送或为其挂号、预约检查等服务。并建立年老体弱、残疾人士等优先就诊流程及措施。
1.2实施首问负责制首问负责护士必须主动热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搪塞接待患者的咨询,并解答患者的疑义。其受理范围包括:医院业务开展、专家出诊情况,服务项目,检验检查报告单解读,药品、检查收费,健康咨询等。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无助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3增设标识标牌为交费窗口、门诊分叉路口、容易误导患者的死角等区域设置指引牌,增加醒目清晰的标识,减少患者问路次数和时间,从而缩短了就医时间。
1.4增设患者各项检查温馨指导在门诊大厅、各候诊区、卫生间、采血室外增设各项检查的指导及指引。宣教了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减少了患者对各项检查的疑惑,增加了患者对各项检查前后健康知识的了解。
1.5变革护理模式,全程24h无缝隙服务针对我院门诊大量放化疗的患者需要经常复查血象的特点,改变原来夜班不采集血标本的工作方式,全程24h无缝隙服务,并为外地不能取化验单的患者提供电话告知、QQ告知、短信告知等形式,减少了患者因此等待的时间,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1.6实施弹性排班针对早高峰的情况,导诊7:30到岗分流患者,并增设巡诊护理人员,负责协助导诊护士指引患者检查、化验、取药、交费等;随时巡视等候区及诊室患者,了解患者需求及病情变化,与患者沟通并予以解答帮助,减轻患者的烦躁和焦虑,减少了就医等待时间。
2改善就医环境
2.1设置诊区责任制管理每位护士负责2~3个诊室督促清扫诊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房间定期消毒,诊室美化,水电及时开关管理,诊室桌椅规矩放置及各种物品整齐摆放,洗手液及时补充,各种宣传单整齐粘贴,窗帘及枕套的定期清洗等,给予患者一个舒适的就诊环境。
2.2增设候诊区健康读物在各诊疗候诊区内放置报刊阅读架及宣传栏,放置一些健康读物,方便候诊的患者及家属阅读,降低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减轻了候诊区的嘈杂声音,使就医环境更安静。
2.3增加便民服务提供便民轮椅、便民饮水、纸笔、针线、雨伞等物品服务,根据病情需要准备糖水,以备低血糖患者需要时饮用。
3强化护理服务基础,增进护理服务内涵
3.1改变工作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对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一主动迎,二主动巡,三主动宣,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措施,深得患者好评。
3.2注重护士礼仪岗位培训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着装整洁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统一着装,淡妆上岗,与患者交谈时须面带微笑,与患者交汇时须礼让先行。优雅的礼仪与形象为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很好的感受。
3.3持续提高护理知识水平门诊因专科多,患者病情复杂,这要求护士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及法律等全方位知识。因此,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尤为重要。护士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使患者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重视了健康体检,增加了对疾病的认识,减少了治疗疾病的顾虑,并获得了健康指导,进而提高了对我院的满意度。
4小结
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于患者就诊的全过程,提高护士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增强护士语言沟通能力,推行规范服务、主动服务、微笑服务,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也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上升,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实现了护患零距离,护理服务零投诉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护理;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141-02
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提出,护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服务医改大局,做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2010年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马晓伟副部长强调做好这项工作要完善制度,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把患者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标尺。在“创建活动”中本院护理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不断提升医院护理品质,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温馨、安全、高效的服务。
1 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1 营造护理安全氛围
开展护理安全教育,进行专题讲座。明确患者安全目标为:最大限度减少诊疗操作错误,努力提高检查、用药的安全性,严防意外受伤及其他医源性损害,鼓励主动报告护理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通过全员学习,提高了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1.2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开展一切护理工作的参照和依据,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保证和手段,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抓手[1]。结合本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相关规范逐步完善制度、护理流程和护理管理处罚细则。如细化了儿童静点室的查对制度流程,新生儿护理安全制度,输液巡视卡使用规范,重点环节管理流程,应急预案、告知内容等,同时加大监督考核,保证制度的落实,规范临床护理行为。
1.3 加强护理安全重点环节管理
制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烫伤等危险因素登记报告制度;建立患者床尾防跌倒、压疮、管道脱落护理安全十余项重点标识,病房患者防跌倒十知,地面湿滑谨防跌倒标识;各种引流管路名称、日期标识;实施入出分娩室、手术室环节书面护理交接记录表格;为新生儿患者建立了家长联系卡,利用腕带、入出室脚印、入出室护士与家属核对患儿情况签字等多项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新生儿核对、出院等交接的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重点环节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护理安全。
1.4 优化护理安全管理流程
加强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的管理,建立非惩罚性、不针对护理人员个人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激励并便于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重点问题[2]。针对发现的不良事件,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制度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全体护理人员一起找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习以为常的隐患,从源头上抓安全。
2 深化服务内涵 细化服务规范
2.1 人性化服务措施细致入微
开展入院“六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张整洁舒适的床铺、一次详细热情的入院介绍、一张健康宣教卡;护理服务“五个不”: ①称呼患者时不直呼床号、姓名,要说“大妈、小朋友、女士,您是……”。②患者询问时不说“不知道”。③对患者不说“等一会”要说“马上来”。④遇到难办的事不说“不行”、“试试看”要说“尽我最大努力”。⑤患者有主诉时不能说“没事”要说“我们会及时观察”。推行人性化护理文明语言“六个先”:①见面先问好;②开口先称谓;③话前先用“请”;④休息先抱歉;⑤操作失误先道歉;⑥操作结束先谢谢”[3]及“整体护理六项服务程序”,结合专科医院特色为静脉输液小患者发放小勇士奖章、奖状等,在护理服务延伸上,利用“5.12”国际护士节组织护理人员到市第一幼儿园开展“爱心宝贝医院”模拟就诊互动宣传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护理部牵头组织了全员在院儿童书画作品展。使优质护理服务在更深层次上得到宣传和延伸。
2.2 健康宣教形式多样
建立科室护理健康指导宣教本和手术室术前访视图谱,规范护理宣教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护理健康宣教更直观和生动。本年度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水平,开展了院内每半月一期的护理健康宣教示范活动[4],通过不同病种、不同阶段的健康宣教示范观摩活动,使全院护理人员的宣教能力得到带动和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
2.3 舒适护理理念深入人心,制定舒适护理措施22项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5],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为解决儿童静点室护士少、静点患者多,等候时间长的状况,协调爱卫会每日早班6时提前进行卫生清扫,将每日开诊时间提前至早7时,实施接药护士排号叫号静点。增加周末、节假日工作量集中时段护理人力实行弹性排班,减少门诊儿童静点等候时间和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3 明确护理主题 加强细节管理
3.1 加强护理服务管理,公开服务项目
护理部设立质委会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组和科室优质护理服务质控护士,制定了本院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公示了《分级护理标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内容,便于患者监督,建立试点病房护患沟通本,公开护理服务投诉电话、信箱,为便于护患沟通,建立医护人员与患者连心卡,将科室人员、入院须知、温馨提示、出院指导送到患者床边;为保证健康教育和分级护理工作到位,方便患者监督,将健康指导、护理巡视公示到床头;实行责任护士公示到病房门外,护理分组责任包干到病房门口,制定并使用护理人员文明用语规范;为强化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护理部开展轴线翻身、轮椅平车运送、床上洗头等基础护理操作培训,示范疗区切实把落实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做到实处,使护理服务得到了规范和全面提高,全院住院患者服务满意度达到96%以上。
3.2 简化护理表格,增加护理服务时间
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和专科护理要求设计表格式护理文书,经组织护士长多版修改大大简化护理记录单书写;保证护士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高质量的为患者实施全面、全程、连续、细致的护理服务。
3.3 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满足临床一线需求
协调供应科工作向临床一线倾斜,各种大输液和办公用品送至病房,将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增加护士做好基础护理时间;实行供应室下收下送,减少护理人员非临床护理用时,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患者家属的负担减轻了,提升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与主动工作意识,患者得到全面专业的护理,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工作交口称赞,示范病房由于护士配置到位,巡视到位,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患关系和谐,住院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顺秋.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88-203.
[2]梅艳萍.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72-174.
[3]严谓然.以人为本 实行人性化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08-211.
[4]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6):325-327.
【关键词】
临床路径;优质护理;应用
临床路径是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来实施治疗和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1],自从卫生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把优质护理服务和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成人患者1456名进行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同意参加临床路径的患者730人作为观察组,其余726人作为对照组,男732人,女724人,年龄19~76岁,平均(61±3.78)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实施方法
2.1 将1456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临床路径。分析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费用、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2 成立实施临床路径的领导小组,由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各科护士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科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培训。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规范护理行为,每月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考评范围,以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奖惩。
2.3 临床路径专家组以国内外循证护理为依据,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各科路径图表。由护士长负责选择进入路径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取得配合。责任护士实施临床路径,在临床路径患者的病历夹封面贴“临床路径”字样以示区别。做好入院后的接待、完成护患沟通路径、陪诊路径、变异分析、每日路径完成记录,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者的饮食、活动、护理、监测,按照图表对已经完成的打“√”、未完成的打“×”。在变异表中记录变化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分析原因并作出处理,同时在工作中协调医患、护患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在出院日护士长进行全面效果评估,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负责患者满意度调查,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用药进行指导,护理部专人进行评价,进一步改进各种临床路径。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费用、对疾病的认识、满意度对比,经t检验,P
3.2 选择进入路径的患者中有17例发生变异,其中家庭和患者自身原因有9例,医务人员和本院技术条件限制转院2例,提前出院正变异2例,因医患沟通不良未按路径实施诊治3例,因医技科室设备突然停电故障1例,责任护士真实记录变异分析报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析变异原因,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4 讨论
4.1 临床路径是一组医护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和护理运用循证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照护计划,是一个既能降低平均住院日和费用,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化模式[2]。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使护士全面投入到基础护理[3],能够全面准确的观察病情,避免由于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差错事故,尽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周期和医疗费用。
4.2 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切实落实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近年来,不断有文献[4,5]认为临床路径节约了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提升了护 理服务的内涵和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质量。
4.3 传统的医疗模式是医生开具医嘱,护士执行,所以在执行临床路径中,一些医生缺乏主动性。护士在沟通护患、医患关系中受到制约。[6]在本观察组中,我们就有3例因医患沟通不良未按路径实施诊治,所以护士在工作中要主动开展协调工作,取得临床医生及各科室的协助,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使护理路径和优质护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使护理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4.4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护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我院护理部获得了“市优质护理先进集体”称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李彩凤,张焕,孙立红,等运用临床路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9):1791.
[2] 张伟英临床路径概念.上海护理,2005,5(1):7274.
[3] 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4] 王运林临床路径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09,9(11):8284.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法;实施效果;体会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a)-0160-02
针对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本科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包床到护,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方位的优质的护理服务[1],使“三好一满意”工作落到实处,临床效果满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房设30张床位,护理人员12名,床护比1∶0.4。护士年龄21~45岁;学历:本科1名,大专5名,中专6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5名。病房主要收治循环系统患者。
1.2 方法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向住院患者和住院医师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和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卫生、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的技术操作、护士的仪表着装;医护配合、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护士的责任心、护士的敬业精神、护士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等10项内容。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病区环境、服务沟通、护士工作能力、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随访等内容。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护理价值观和护理信念是护理服务的理念。要想让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开展,产生实效,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让护士主观努力是首要条件。
(1)召开全科护士大会,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文件精神,认识优质护理服务的含义和重要性。使护士意识到只有自己做好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才能提高,谈及其他事情才有说服力。(2)把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新契机,把握机遇,创造条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护士的社会价值。(3)充实护士编制,改变功能制排班模式,实施责任制的整体护理,责任到护。优质护理服务不是表面形式,不是弄虚作假就能达到标准的。全靠护士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术、有效沟通、健康宣教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服务来体现。根据本科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将护士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组5名,每组设总责任护士1名, 责任护士4名。每名责任护士分管的患者不超过8名。总责任护士负责本组急、危重患者的护理以及对年轻护士的指导检查,多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担任。责任护士负责所分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治疗、护理、宣教、功能锻炼等。责任护士轮休时,由本组人员负责;实行夜班双岗制,在患者数量多时,随时增加高峰时段的护士人力,保证各班护理质量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确保患者各项基础护理连续、有效地落实到位,为护理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1.2.2 改善服务态度,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 “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态度和蔼,言语亲切,动作娴熟”是对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本科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根据本科护士具体情况,制定业务水平、自学能力、论文成果、“三基”理论、技术操作水平、完成护理工作质量、工作责任心为考察护士素质的指标。责任护士每天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用药、胸痛缓解情况,在生活上给予亲情般的关怀、帮助等,这样不仅拉近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自身的文化素养[2]。
1.2.3 制定相关制度,强化培训机制,简化护理记录,规范护理行为 根据此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工作标准、危重患者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等评价标准。采用本院制定的表格式护理记录,使记录即时、动态、简洁,有效缩短护理书写时间,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与患者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各项优质护理服务。同时依据工作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分层次考核并记录,将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技术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让患者感受到方便舒适、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推进本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关键词】主动报告免责;护理缺陷管理;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78-02
我院从2010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由于护士沟通技巧的不到位,临床经验的缺乏等,致使在护理病人服务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现对近2年来收集上报的护理缺陷46例进行分析,5年内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发生率占68.33%,现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
收集全院范围内2010年4月—2011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以上报护理缺陷46例统计,(见表1)。
2.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原因
2.1 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能力不足:
2.1.1 三查八对意识不强,治疗错误,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占护理缺陷的32.56%。
2.1.2 巡视不及时,评估不到位,占护理缺陷32.55%。
2.1.2.1 管道脱落。病人躁动致输液管脱落、深静脉置管脱出、留置尿管脱出等。
2.1.2.2 压疮。对危重病人的皮肤情况评估不到位,对潜在或难免压疮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病人强迫被动未及时与家属沟通;对院外带入的压疮没有及时发现。
2.1.2.3 热水袋烫伤、红外线烤灯烤伤皮肤。病人或家属知识缺乏,护士的解释沟通不到位;观察巡视不及时。
2.1.2.4 物理治疗中仪使用不当烫伤。如中频治疗仪使用不当,温度、时间、距离、控制不准确,电极板位置不当,病人烦躁等。
2.1.2.5 特殊药物外渗及刺激引起的皮肤坏死。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甘露醇、氯化钾等外渗或刺激引起的皮肤坏死。
2.1.2.6 跌伤。病情评估不到位,没有及时加护床栏,地滑,护送过程中使用轮椅不当。
2.1.3 护理观察不到位占34.78%:
2.1.3.1 输液观察不到位。输液管脱落,输液外漏未及时处理。
2.1.3.2 未按说明书要求,误用石蜡油尿管,增加气囊破裂危险性,增加反复插尿管机会;气囊尿管被病人强行拔出,尿道粘膜损伤,气囊尿管插管不到位,尿道内口损伤。
2.1.3.3 氧气管接头脱落,病人运送途中氧气枕未打开,病人无效吸氧。
2.1.3.4 病情有变化没有及时评估到位未及时通知医生到位处理。
2.2 其他原因发生的护理缺陷占25.67%:
2.2.1 病人无陪护情况下自行外出找不到科室回来;癌症患者跳楼自杀。
2.2.2 气管切开气管内掉入异物。
2.2.3 手术后伤口严重感染未及时处理。
2.2.4 约束带使用不当致臂从神经损伤。
2.2.5 入院宣教告知不清楚,病人误开紫外线灯开关。
2.3 护理记录不完善占6.1%:
2.3.1 抢救病人时医护记录不一致,医生补开医嘱与护士记录时间有误,造成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
2.3.2 关键的词句有误,病变部位左右笔误。
2.3.3 电子医嘱代签名现象。医嘱单低年资护士代高年资护士姓名签名。
2.3.4 特殊药物治疗无起止时间及效果观察,微量泵调整未及时记录。
3.护理缺陷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3.1 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技能培训:
3.1.1 理论培训,入院第一年规定自学,护理总带教老师每月抽查并考核,护士长进行晨间提问。
3.1.2 分层级技能培训,第一年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参加科室总带教组织床旁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每周一天,本科生护士5年内全院轮转,使低年资护士在1一2年时间内基本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及危重病人抢救技能。
3.2 加强对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控制。简化护理文书,强调护理文书及时、准确、真实的重要性。
3.3 抓核心制度的落实。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
3.4 加强护士的礼仪及沟通技能培训。护士的仪容仪表是增强护患沟通的主要环节,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1]。
3.5 抢救病人时加强医护沟通协调,确保医护记录的一致性。
3.6 尽量保证临床一线护士的编制。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保证临床护士的床护比达1:0.4最低配置标准,后勤支持系统及时跟进。
3.7 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免责制。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在一种无惩罚的环境中让人们敞开心扉,主动坦露工作中的缺陷[2]。
3.8 重点关注工作3年内低年资护士工作中的环节质量控制,在治疗过程中的醒目位置给以必要的提醒,实行导师制管理、护理组长重点关注低年资小组成员并给及时指导。
3.9 护理部加强督导,每月组织一次护理质量全面检查,科护士长每天进行巡查督导,夜间护理总值班进行全院巡视。
总之,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3],要降低护理缺陷及纠纷发生,首先,护士自身素质的提升,责任心的加强是关键,其次保证护士编制,支持系统的快速跟进,将时间真正还给护士,第三简化护理文书,责任护士分管床位适当,高年资护士分管危重病人,护士与病人相对固定是护理质量提高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洪君,许占英.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10月第9卷第29期: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