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企业纳税筹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纳税筹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纳税筹划

第1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本文主要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原则、纳税筹划的方法及切入点、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个税种具体的筹划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浅析企业纳税筹划

【关键词】纳税筹划;增值税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原则

纳税筹划的意义可从如下三个角度来看: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利用纳税筹划对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选择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的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货币本身有其时间价值,有效的纳税筹划可以让企业延期纳税,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从经营管理角度来看,事前的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投资、筹资和生产经营决策,获得最大化的税收利益,而且能够让企业减少或避免税务处罚,降低涉税风险。

进行企业纳税筹划也要遵循如下的一些的原则:

第一,纳税筹划必须事前筹划,未雨绸缪。企业应该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在现行的税收法律规定下,调整自身的经济业务,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以达到节税的目的。如果事前没有筹划好,等实际业务已经发生了再去筹划,则为时已晚。因为实际上业务发生则应税收入就已经确定,此时再筹划就可能演变成逃避、偷税了,加大了企业的涉税风险。

第二,因为纳税筹划与其他管理决策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就必须遵循经济原则。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可能会筹划出很多种不同的方案以供选择,这期间人力、财务、物力的花费一定要以筹划出的税费的减少额为限额,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纳税筹划才有意义,才算是成功的,切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纳税筹划还要遵循适时调整的原则。纳税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合法合规,而国家的具体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不违法违规,降低涉税风险,纳税筹划方案也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筹划方案的顺利实施与完成。如果企业想长期地获得税收筹划的节税利益,就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及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并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地修订或调整纳税筹划方案,使之符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达到涉税零风险和节税利益的双丰收。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及切入点

纳税筹划的核心就是通过对经营活动方式的选择达到直接或间接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我国税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同时每一税种都有其一定的优惠政策。据此,降低税收负担的纳税筹划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税基减免法。税基即是计算税额的基数或依据,是计算税额的重要因素。税基减免的形式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加计扣除以及跨期结转等等。如果能将现行经营活动符合上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的优惠条件形成不予征税收入或减免税收入则可以大幅降低税收负担。例如现行个人所得税工薪起征点为3500元,劳务报酬起征点为800元,达不到起征点就不用征税;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收益为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益,不用交税;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费用可以按150%加计扣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以上这些措施均是通过减少税基的方式来降低税收负担。

第二,税率差异法。税率差异法主要表现在不同税种或同一税种不同税目间存在税率差异上,通过税率的差异来影响税收负担。例如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混合和兼营业务中,不同的经营模式将涉及不同的税种,交增值税可能是17%税率,交营业税可能是5%税率,这样不同经营模式的选择造成了税收负担的的巨大差异;印花税中合同签署方式的不同将会导致涉及不同的税目,例如在加工承担合同中,如果在合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和原材料金额,则加工费按“加工承揽合同”万分之五贴花,原材料按“购销合同”万分之三贴花;如果没有分别记载则要把全部金额按万分之五的“加工承揽合同”来贴花了。

第三,推迟纳税法。这种方法主要起因于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收以到节税目的。例如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不同产生暂时性时间差异,进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延迟企业的纳税时间。推迟纳税可以减少企业现金流支出,可以使企业节省下资金用于其他业务的周转与利用,而且在现行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式下,延迟交纳税费的本金不变,折现率的存在使其现值随着推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针对第一、第二两种纳税筹划方法我们从税收法律的弹性规定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入手,以此作为切入点寻求对自己有利的纳税方式。掌握税收政策弹性区域的界定、充分利用优惠条款,把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切实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针对推迟纳税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对本企业最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暂时性差异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尽量使企业延期纳税的项目多元化,延期的时间长远化,这样才能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具体税种的纳税筹划

1.增值税

从2011年起全国范围内陆陆续续推行了交通运输业、电信业及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政策,增值税的范围急剧扩大。增值税作为流转税的重要税种和企业税费的重要组织部分,筹划好了将对企业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从企业身份方面考虑。一般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平衡点来选择哪种身份对自己更为有利。当企业的增值率大于税负平衡点时,就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当企业的增值率小于税负平衡点时,就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这样才能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根据我国税收法律规定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将不能进行进项税的抵扣,所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企业要及时地进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这样一方面可以有利于自己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切实降低税收负担。 其次从销项税额方面考虑。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要恰当地选择销售方式和业务处理方式,因为不同的销售方式和业务处理方式其计税依据是不同的。例如如果企业采用销售折扣方式,折扣额不能从销售额中扣除,但如果采用销售折让方式则折让额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在同为折扣销售方式下,只有当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同时体现时才能用销售额减去折扣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依据,否则无论财务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都不能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从扣除。这些销售方式的不同和业务处理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了销进税额的大小。

再次从进项税额方面考虑,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在销售价格相等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选择纳税人类型为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即使对方对小规模纳税人也要尽可能地取得税务局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进项税的抵扣凭证,减少增值税的纳税基数。但现行市场中提供不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价格一般会比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价格低,这就需要企业综合考虑价格和税费的对利润的合计影响以抉择哪个供应商。

最后从延迟纳税方面考虑。因为不同的销售方式其对应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不同的,而直接收款销售方式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所以企业应尽量避免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而选择特殊的结算方式,如托收承付、委托收款、赊销或分期收款等方式。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以上这些方式都能延迟税款的交纳。另外税收法律还规定“先开具发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所以企业应尽量避免先行开具发票提前交税,浪费资金的占用。

2.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中最复杂的一项税费,其计税依据是收入减支出后的纯收益。而因为成本费用范围、分配和确认都有一定的弹性,这就为我们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提供了空间。以下我们便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和税收优惠的利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关于存货计价方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这样企业各期的存货价格会比较均衡,不会有较大浮动,特别是在各项存货购进时价格差异比较大时,更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使产品成本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影响企业各期利润的均衡。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先进先出法对企业存货进行计价,这样能够提高企业本期的销售成本,减少企业当期利润,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同样,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因现已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故建议采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这样能相对减少企业当期收益,降低当期收税负担。而在物价极不稳定、上下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存货的计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存货的价格波动太大对销售成本和当期利润的影响,可以减轻企业对应交税费资金安排的难度,更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关于折旧方式的选择。根据我国现有制度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不同每期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额就不同,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采用平均年限法时,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会平均分摊至余下的受益期间,但采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在开始使用的几年会加速折旧,折旧额会较大,而在后续的几年折旧额会逐渐降低。所以当企业需要利润时,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而不需要利润时,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增加企业成本费用减少利润。

以上存货计价方法和折旧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为我们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合理筹划。

第2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 筹划

一、区分纳税筹划与避税、偷逃税

纳税筹划与偷税、逃税、避税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本身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其目的都是纳税人以少缴税款为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行为。虽然三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

(1)纳税筹划的特征。纳税筹划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也就是说,纳税筹划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其一,合法性,这是纳税筹划的前提,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法及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超越规定之外,逃避税收负担,则属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其二,目的性,那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税收利益。税收利益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纳税的绝对额,即直接以减税、免税形式减少应纳税数额;二是延迟纳税时间或获得税收的时间价值;其三,筹划性(超前性),纳税筹划是一种有计划、有安排的经济行为,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通过充分研究分析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涉及的税种、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的利用空间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等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否则,纳税筹划就会失去意义。

(2)纳税筹划与避税。避税是相对于逃税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纳税人采用不违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行为。纳税筹划与避税的区别主要有:一是范围不同。避税的范围比纳税筹划的范围要广泛,包括一切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行为。二是目的不同。避税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常情况下,减轻税收负担有助于增加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二者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不一定,为实现财务目标,纳税筹划有时可能选择税负较高的方案。三是采取的手段不同。避税可以不择手段,而纳税筹划的手段必须不违法。

(3)纳税筹划与偷逃税。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法,通过对已经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采取隐瞒、虚报等欺骗手段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逃税是指纳税人采取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手段,达到不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目的的税务违法行为。纳税筹划与偷逃税的差异在于:一是本质上的差别。偷逃税是违法行为,纳税筹划是不违法的。二是发生时间的差别。偷逃税是一种“事后控制”,是在应纳税额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纳税筹划是一种“事前控制”,是在应纳税额没有确定的情况下,采取合法的手段,使其应纳税额最小。

二、纳税筹划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事实上,中小企业通过纳税筹划不仅仅是可以带来节税的税收利益,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有着其它更多的现实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纳税成本。纳税筹划的直接作用是可以减少企业税收支出,降低企业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短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纳税筹划来减少直接支出,相当于为企业进行间接融资,为企业增加收入。

(2)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因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诸多制度不规范、惯例无秩序的状态。而一个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必然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这些条件的改善,必将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力和追求盈利、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从企业经营战略上看,企业应通过尽量增加收入的来源或尽可能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投放,来达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之目的。渗透于企业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纳税筹划既可以有效合法地减少企业的纳税支出,增加企业的利润,又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4)有利于减少中小企业违法风险。正确有效的纳税筹划,是建立在企业对有关纳税事项的周密分析,判断和控制,以及对可能触犯税法的经济行为进行的纠正和防范的基础之上,纳税筹划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以合理合法为前提的。虽然企业也可以通过偷税、逃税等手段减少税务支出,节省纳税筹划成本。但采取偷逃税等手段规避赋税,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经税务等相关部门查处,将会面临严厉制裁。而纳税筹划经得起税务稽查机关的查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纳税筹划减少税收违法风险,同时也为增加后续税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中小企业纳税筹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1)树立全面长远的规划眼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目的在于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利益最大化。虽然税收成本是战略制定中需要考虑的一项,但是当面临税收筹划与企业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考虑,如果仅仅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因小失大,从整体上损害企业利益。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为中小企业资金、人力资源薄弱,一旦偏离了长远发展战略,就会导致全局性的失败,例如有些中小企业为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地加大成本费用,推迟盈利年度,忽视生产经营,造成连续亏损,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2)着眼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着眼于企业全局,考虑企业长远、整体税负的下降。因此,纳税筹划活动要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税金的环节,均应进行。另外,纳税筹划活动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要顾及企业外部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因为纳税筹划也影响与企业有关的各种关系人利益,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而关系人的行为,通过与企业的不同契约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因而纳税筹划不仅限于本企业,应同其他单位联合,共同寻求节税的途径。

(3)服从企业的总体管理决策。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在法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的纳税支出并获得最大的节税收益。为此,企业一般是通过选择低税负的纳税方法和递延纳税期这两种方法来获得节税利益。但每个中小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都有其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政策。可以说,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纳税筹划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企业政策的一种手段。有时候,减少当期的纳税所得,递延纳税的时间,可能与当期的经营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情况下,纳税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中小企业总体的管理决策,应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一味强调纳税利益而放弃经营目标的实现。

(4)注意中小企业的相关成本。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因为企业纳税筹划,作为筹划人的筹划费用最终也要归集到企业资金成本中去,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所取得的纳税筹划利益是所取得的名义收益与付出筹划代价的差额。任何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在获取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实施该方案付出纳税筹划成本,这里所指的成本不仅包括税收筹划所需要的人力、信息收集等显性成本,还包括税收筹划的机会成本,在税收筹划实务中,企业常常会忽视筹划的机会成本从而产生筹划结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只有在充分考虑筹划方案中的隐含成本的条件下,且当纳税筹划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时,该项纳税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因此,在纳税筹划时,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纳税利益和相关成本之间作出权衡。

(5)考虑产生的风险因素。纳税筹划的风险首先来自于政策变化风险,税收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总是在不断地适应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税收政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所以纳税筹划需要专业人员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事前筹划,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调整税收方案。于此同时,还有来自于纳税筹划方案本身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操作不善导致的风险。即使纳税筹划方案本身设计得很正确,但如果操作不善,方案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很大。第三种风险来自于税收筹划目的不明、方案不严谨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是以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管理为目标。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是一种方法与手段,而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四、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建议

(1)关注税法政策的时化。税收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法律法规,掌握税法的细节变动,建立税务信息资料库,同时通过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把握宏观经济动态,合理预期税收政策及其变动,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深刻理解、领会内涵。对税收政策及优惠政策有了全面、最新的了解,才能积极灵活应用政策,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进而做出对企业最有力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或筹资决策。

(2)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纳税筹划都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充分执行前提下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如果本身存在缺陷,或者制度完善而没有切实执行,都是纳税筹划风险发生的隐患。因此,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科学既是企业纳税筹划的基础,又是规避纳税筹划风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证。中小企业自身要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提高实行的自觉性。中小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就要以加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一项经济活动之中,从中小企业的计划指标到盈亏和奖惩,都应该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才能加强中小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进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有效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的偏差和一些不合法行为的发生。

(3)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管理和决策水平。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个人能力都比较强,但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对税务、财务、法律等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认识,提升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充分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从而由上至下思想统一,形成合力,从而推动纳税筹划的合理、正确进行。其次,提升财务及纳税筹划人员综合素质。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最基木前提就是把日常的会计业务工作做好,杜绝假发票,杜绝各种人为的会计处理错误,减少因错误利用会计政策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税收风险。财务管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财务人员用心、细致地去做,需要各个会计岗位上的人员积极配合与沟通。同时,引进高素质的具备综合理财能力纳税筹划人员对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合理涉及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将纳税筹划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4)建立纳税预警系统。纳税筹划只能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作用,所以无论是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都应当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预系统,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税收筹划预警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信息收集功能。通过大量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市场竞争状况、税务行政执法情况和企业本身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是否预警;危机预知功能。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引起发生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因素时,该系统应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筹划者或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风险演变成客观现实,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风险控制功能。当税收筹划可能发生潜在风险时,该系统还应能及时寻找导致风险产生的根源,使筹划者或经营者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遏制风险。

五、结语

成功的纳税筹划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减少税收支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深刻理会宏观经济走向和国家政策方针,帮助中小企业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动向;同时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加强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以此为中小企业长远发展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只有在提高对纳税筹划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理解纳税筹划的含义,走出纳税筹划误区,正视企业自身存在的纳税筹划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发挥企业各方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纳税筹划水平,不断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地经济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晶生.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0).

[2].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策略[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1,(7).

[3]来丰收,胡玉玲.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初探[J].财会学习,2009,(4).

第3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税改;风险

一、中小企业加强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在缴纳税款时,根据国家相关税法规定,尊重相应法律法规,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纳税方案。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实行既定的纳税方案,一方面,可以保障自己的纳税方案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避免纳税过程中由于违法行为导致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维护企业在市场上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另一方面,企业采取科学规范的纳税方案,可以做到合理避税,有效降低其在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减少税收占企业资金的比例,从而提高其在会计年度的利润。并且企业可以拿节省下的成本用于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发放更多的员工福利,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扩张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切实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国家而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保证,是国家维持基本运转的保证,中小企业采取纳税筹划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纳税过程中发生的违法乱纪的现象,比如降低偷税、漏税等对国家税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企业实行税务筹划,可以更好地响应国家现行的税收政策;企业实行税务筹划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能够帮助国家做出更优的税收政策。

二、中小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纳税筹划认识不足虽说纳税筹划在我国企业的普及程度较高,但是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很多人并没有把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并且他们认为纳税筹划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并没有建立起财务部门同企业的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其他部门有效的信息交流通道,这就导致涉税人员在纳税过程中的运作效率低下,出现错误的概率较高。甚至部门企业管理者认为,纳税筹划就是偷税、漏税,是一个违法的活动,同时也严禁涉税人员进行纳税筹划相关的活动。即便个别企业管理者注重纳税筹划,但并没有详细比较纳税筹划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和纳税筹划所能带来的税收减免,有时候可能发生成本大于税收减免的现象,这就违背了纳税筹划的初衷。企业管理者对纳税筹划的漠视,是企业不重视纳税筹划的根本原因,长此已久,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二)缺乏纳税筹划方面的人才纳税筹划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它要求进行纳税筹划的人员必须熟知企业内部的情况以及外部情况,如税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等,除此之外,还要求其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税务方面的经验。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原因,无法引进高质量的财务人员,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的涉税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并且对国家、地方税收政策了解少,即便存在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他们也不知晓,更谈不上使用这些政策去帮助企业减免税款。会计事务所以及税务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存在这种高水平的人才,但是企业迫于预算以及成本方面的考虑,不会进行相应的咨询,这就导致了企业的纳税筹划水平不会进步,甚至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还是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纳税筹划中监督力度不足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员工也较少,以至于在最初的部门设定中,大多数企业就没有设立对纳税筹划进行监督的部门。并且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是家族产业,有的企业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都是“一家人”,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部门的纳税情况不闻不问,很容易出现涉税人员以权谋私,把通过纳税筹划的减免税款放进自己的口袋,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科学的纳税筹划方案,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务人员以权谋私情况的出现,就是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监督部门的严格监管引起的。假如中小企业想要完善纳税筹划措施,就必须对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做出足够的重视。

(四)纳税筹划目标不清晰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一个重要的环节,同财务管理的其他环节一样,需要以明确的目标作为引导,只有这样,企业的纳税筹划才能通过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逐渐趋于完善。许多大型企业参照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为纳税筹划设立专门的目标,将纳税筹划的目标同公司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基本的做到按时报账,不做假账,不虚假申报,没有对纳税筹划作更深层次的要求;个别中小企业虽然也参照大型企业设立了纳税筹划的目标,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丰富的经验,或者设立的目标过大、不切合实际,并且也没有将税务筹划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预期带来的税负减免结合起来。总的来说,中小企业普遍不重视纳税筹划目标设立这一环节,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企业纳税筹划的进步。

三、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素质第一,企业的管理者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应当建立纳税筹划管理意识,将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环来看待。除此之外,在制定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时,管理者也要将纳税筹划考虑进去。同时,企业管理者可以参考大型企业纳税筹划的成功案例,吸纳他们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先进的纳税筹划管理理念,用来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纳税筹划管理意识。第二,企业的涉税人员作为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者,一定要加强他们的纳税筹划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实操经验。企业可以聘请外面高素质的纳税筹划人员定期对企业内部涉税人员进行培训,也可以组织涉税人员参观纳税筹划施行较成功的企业,让他们进一步加深纳税筹划意识。这样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纳税筹划的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可逐渐形成一种企业文化,使纳税筹划深入人心,成为企业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可以通过互联网,让企业涉税人员及时了解国家、地方新出台的关于中小企业的税收地减免政策,加深他们对相关政策的熟悉程度,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应用到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中去。

(二)制定科学的纳税筹划体系一个科学的纳税筹划体系涉及到纳税筹划方案的初始制定、方案的执行以及实施结果的反馈三个阶段。在方案的初始制定时,制定者一定要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必要时也可聘请外界高素质人才参与方案的制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企业要保证财务部门同企业其他各部门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外,企业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监督是方案实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纳税筹划按既定方案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反馈阶段,制定者根据纳税筹划实施过程的顺利程度、实际实施的效果和预期的成果进行比较,对纳税筹划方案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优化,使得纳税筹划方案在一次次改进后更加完善。

(三)聘请中介机构进行纳税筹划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关于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政策较为频繁,中小企业的涉税人员即便经过培训,也很难对所有的政策做到充分的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公司以外的税务中介机构的指导帮助。税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专业性水平较高,对国家出台的相关税收政策了解性也较多,企业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高级人员对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进行指导。另外,凭借着对高级人员的咨询,也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纳税筹划的实施效率,节省不必要的成本。积累够一定经验后,企业可以灵活把握聘请中介机构咨询的频率,这样既可提高公司内部纳税筹划的效率,也可以规避一定的税务风险。

第4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财务战略;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9-0059-03

纳税筹划活动最早发生在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才从西方引进纳税筹划。由于纳税筹划能够为企业节约税收成本,直接增加企业的净收益,因而引起了企业的广泛关注。但是,纳税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在许多时候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单纯运用边际法则决定是否实施纳税筹划未必符合企业整体利益。笔者考察了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并就纳税筹划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一、战略、企业战略、财务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trategos,最初仅用于军事领域,其本义是“将军”,也有“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的含义。中国的《辞海》对战略一词有两种基本解释:一是特指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二是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性的谋划。可见,战略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两大基本特征。把战略应用于企业领域,便构成了企业战略。学术界对企业战略进行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对什么是企业战略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企业战略是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确立竞争优势,而对企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所进行的总体和长远谋划,它至少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

1.企业总体战略,又称为公司战略,主要研究企业长期经营目标;企业在哪些行业或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决定发展或收缩哪些经营领域、进入或退出哪些经营领域,等等。

2.竞争战略,主要研究企业在特定行业如何确立竞争优势的问题,如企业应开发哪些产品或服务;将这些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哪些市场;如何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满意度,等等。

3.职能战略,主要研究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如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如何为上述两个层次的战略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确立竞争优势。

显然,就企业战略的一般构成来看,财务战略属于企业职能管理层次上的战略,它是“对企业总体和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陆正飞,2000);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进行全面性、长远性和创造性谋划的职能战略(张兆国,2002)。因此,企业财务战略首先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战略,贯彻企业战略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资金的及时供给、合理运用和有效流转,对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持、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中坚,是综合性强、作用面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影响力的综合性子战略。

纳税筹划属于财务战略的研究范畴,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负、增加收益的目的,需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对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及交易等事项进行周密筹划、科学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各种优惠、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的目的。但是,纳税人在开展纳税筹划活动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税收利益最大化作为单一的筹划目标,而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如何从单纯的节税论向经营战略论转变,通过税务战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已成为管理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纳税筹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一)纳税筹划服从于企业战略

当企业决定是否实施某项经济行为、是否进入某个市场时,考虑最多的往往不是纳税筹划问题,而是首先要考虑这项行为是否符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这个市场的潜力如何,企业能否在短期内占领这个市场。比如,许多外国投资者在考虑投资中国时,其看重的并不是中国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而是广大的消费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当然,优惠的税收待遇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是投资者作出是否投资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但它很少会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更多的时候,企业进行战略决策主要考虑的是行业利润率和行业准入障碍,税收因素只是附属的、次要的影响因素。有时,投资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如扩大市场份额、击垮竞争对手、归避政治经济风险等,可能不惜增加税收成本、做出投资决策,如把投资由低税区转向高税区,等等。

(二)纳税筹划反作用于企业战略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决策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但是,这种服从不完全是被动的,有时,纳税筹划有可能反作用于企业战略,尤其在以下一些情况出现时,企业有可能出于纳税因素的考虑而调整或重新制定发展战略。

1.税收法律法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了行业或产业内原有的竞争格局,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以及其他重要财务指标受到严重影响时,企业为适应这种变化有可能主动进行战略调整。比如,2001年中国的消费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一是白酒和卷烟的税率由原来比例税率调整为复合税率;二是对外购或委托加工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其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时已纳消费税税款不再予以抵扣。这一法规变化极大地增加了白酒类企业的税收负担,为此,很多白酒类生产企业及时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原独立生产白酒的企业纷纷并购为其提供白酒或酒精的上游企业,从而变原来的“外购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为“自产应税消费品”,而“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不征消费税,这就有效地归避了因为税收政策调整而增加的企业税负。

2.税收法律法规带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为此,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充分关注和合理利用这种导向、顺应这种导向,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税收法律法规的政策导向,往往体现着一定时期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顺应这种导向,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经营的稳定性,不至于因为缺乏预见、有违法规而经常性地被迫做出重大战略调整。比如,企业在选择经营地和拟进入的行业时,一般都要充分考虑税收政策的导向,选择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和地区,这样既能避免承担高税负,获得节税利益,也便于在发展中确立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三)纳税筹划是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工具

企业战略是与企业整体价值、长远发展相关的一种综合性筹划,每一项战略决策都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自然也包括税收因素,虽然税收在

许多时候并非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一个经营有方、管理高效的企业不会无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任何可能,纳税筹划亦为企业提供了这种可能。在大到象行业或地区的进入或者退出,企业或产品的市场定位,企业并购重组等,小到象产品或服务定价、交易方式的选择、分支机构的设置等,诸如此类的战略决策,纳税筹划均能为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提供有效帮助。在现代企业,纳税筹划能够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财务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企业制订和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企业的任何一项战略决策,如果不考虑税收因素,不进行适当的纳税筹划,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都会大打折扣,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纳税筹划对于制订和实施企业战略的不利影响

纳税筹划对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固然具有促进作用,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果筹划失当,也可能给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纳税筹划有可能加大企业的投资扭曲风险

税收在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部门的过程中,势必会对经济发生影响,若这种影响仅限于征税数额本身,那么,此乃为税收的正常影响;若除这种正常影响之外,经济活动因此而受到干扰和阻碍,社会利益因此而受到削弱,这便产生了税收的额外负担。按照现代税制优化理论的观点,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中性”,也就是国家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运行机制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决定性力量。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能只限于征税数额本身而保持“中性”。一旦政府对企业的某种投资行为课税,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往往会放弃先前不存在税收时效益“最优”的项目,而改投向其他的“次优”项目,从而承受一定的利益损失。如果纳税筹划失当,有可能加大因避税、改变投资方向而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造成更大程度的投资扭曲。

(二)纳税筹划并不能创造企业绝对的竞争优势

纳税筹划不同于企业其他的经营活动――可以通过自身行为创造价值,它要依托于企业其他经营活动,主要通过节税或降低涉税风险,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确定相对的竞争优势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国家在某一时期可能会针对某一行业或产业制订出税收方面的特别优惠政策,企业通过纳税筹划、规范管理、精细运作,用好、用活、用足这类优惠政策,有可能降低税收成本,实现成本领先的战略目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那些不享受或没充分享受优惠者则处于相对竞争劣势。但是,纳税筹划不同于技术创新,没有多少诀窍和秘密,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当同一产业或行业的企业都重视纳税筹划、取得了大致相同的筹划效果时,企业的这一相对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此时的纳税筹划只是企业保持不处于劣势的手段,但它很难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难以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过度依赖纳税筹划有可能会损害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纳税筹划的主要手段就是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的确可以使企业在降低成本等方面占得先机,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确立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因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没有因此而大幅度提升,相反,一些企业因为享受税收优惠而自满、自傲,丧失了改进技术、提升管理的积极性,其真实的企业竞争力反而被削弱了,一旦政府取消优惠政策,这些企业将很快丧失竞争优势。

第5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税收筹划;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利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缴纳税款可谓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说是见证历史长流发展的标志之一。而随着现代化的加剧,各种税目以及税款的增加,纳税筹划亦成为纳税人极为关注并极力探索的领域,当然,其中是不乏误入歧途或巧取捷径的。本文从实际出发,以纳税人的角度来分析纳税筹划的风险,引用实务案例警示纳税人,以期供纳税人借鉴。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又名税收筹划或税务筹划,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美国南加州大学梅格斯博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科尔斯和沃尔夫森以及我国的盖地、计金标、宋效等众多知名学者都对“纳税筹划”一词的概念给出系统详尽的诠释。譬如,梅格斯博士解释为: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

把握了概念内容是执掌之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合法性、筹划性、多样性、风险性、专业性、综合性集于一身的纳税筹划中,合法、少缴、经营是专家们归结而出的关键之处,掌握这些关键词便能体会纳税筹划的真正含义。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

一家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款包括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允许免征、少征除外),税种众多繁杂,税款高昂,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因此企业从纳税筹划入手减少成本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譬如税收递延、税负转嫁便是管理者从优的方法选择。

1.费用分摊纳税筹划

部分企业为收缩企业冗多的支出,减少负担的费用,实现最小利润支付一般企业会选择实际费用摊销、平均分摊、不规则分摊三种方法,若能善加运用,自然是利于企业发展的。实际费用摊销法,即根据实际费用进行摊销,没有就不摊销;平均分摊法,就是将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分摊在每个产品的成本中;不规则摊销法,即根据经营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产品的成本中,也可能在一批产品中,一分钱也不摊。实践证明,只要企业不以短期发展为目的,而以长期为目标,平均费用分摊是能让企业最大抵消利润、减少缴税的最佳选择。在比例税率的税制体系下,费用应该采取法律所允许的最快摊销的方法,实施有效的“缓税”筹划。

某企业为房地产项目公司,其业务就是开发土地,所以利息支出可以全部归集在这个项目上。房地产开发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资金量极大,仅依靠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该企业的外方股东会筹措其投资的中国境内其他全资子公司的富余资金暂借给该企业周转,此时关联方之间的借款如何操作对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是否要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关键在于实际发生的利息支出占税法规定的比例。如果实际发生的利息支出比例超过5%,则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是较为有利;如果没有超过5%,则不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较为有利。

该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28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41400万元,则利息支出的临界点为(28000+41400)×5%=3470万元。如该企业实际发生的利息支出超过3470万元,达到3700万元(该利息支出未超过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且关联方之间借款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委托贷款),则按有关税收法规、规章的规定可得应缴土地增值税税额8252.685万元。因为利息支出能够全额计入扣除项目金额中,且金额大于(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5%,使得扣除项目金额增加到16640万元。

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2013年某保险公司业务开展如下:该保险公司为某出口货物保险,其保险保费合计2800万元;境内运输企业保险保费共计2300万元,但因风险过大而分包给一家国外保险公司,分保500万元;个人投资分红保费合计500万元。

第一笔业务,该业务属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境内保险机构提供给出口货物的保险业务,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能够免缴税款。第二笔业务,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相关规定,该笔业务营业额为2300-500=1800万元,即以全保额减去分保额的款项为营业额。第三笔业务,根据相关规定,该业务即个人投资分红保险也属于营业税的免征范围,能够免缴税款。

企业全面运用各种纳税筹划的方法,因时制宜,多样化、多角度从事纳税筹划,方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从宏观上看,纳税筹划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它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促使经济规模、结构优化调整,从而对税法立意宗旨有效贯彻。然而,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纳税筹划均有些误区,本文就是主要针对这些误区展开的探讨。

三、纳税筹划与企业整体利益

在国外,古典学派和自由主义学派以及和一些其他经济学家,都一致认为企业是“赚钱的工厂”。因此,追求利润是企业唯一的目标。现在,更有许多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就是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而这一财务管理目标是离不开税收的。依据我国现行税法,任何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至少要涉及十来种税费,所以,企业如果不进行税收筹划,对各种纳税方案不进行对比分析,就有可能面临更重的税收负担,或因为一味地追求减轻税负,导致企业总体收益损失,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当做出多种纳税筹划方案,并做精确计算从中选出最优选择。

案例一,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从事安装工程作业的安装设备,其价值可作为安装工程产值,营业额包含设备价款。因此一家建筑安装企业在营业收入2600万的情况下,如果提供安装设备且设备价款400万,那其所缴纳营业税额为4000*3%=120万;反之,该企业只负责安装,不提供设备,其营业税额为2600万*3%=78万。对于企业来说,单笔业务就可节省42万,确实起到纳税筹划的正面作用。

案例二,某市税务机关在对某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在“开发产品”科目列有“会所”明细。经核实,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的一期项目中,单独建造了“会所”200平方米,作为以后物业用房,在一期项目完工后,开发公司取得了“会所”的初始产权。由于开发公司本身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一直租用其他单位的房产,在一期项目完工后,开发公司将管理部门搬进了会所,作为其办公场所。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总的开发成本为5000万元,“会所”分摊的开发成本为20万元。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和国税发(2006)31号文件规定,开发企业在开发区内建造的会所、停车场库、物业管理场所、电站、热力站、水厂、文体场馆、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①属于非营利性且产权属于全体业主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的,可将其视为公共配套设施,其建造费用按公共配套设施费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②属于营利性的,或产权归开发企业所有的,或未明确产权归属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的,应当单独核算其成本。除开发企业自用应按建造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外,其他一律按建造开发产品进行处理。

据此,开发公司自用“会所”应分摊的开发成本不能在税前直接扣除,而应以固定资产折旧的形式分期扣除。因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缴企业所得税。为此,税务机关对该公司做出补缴企业所得税、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万元。

上述案例均说明了纳税筹划对企业的影响力,案例一、正面说明纳税筹划举足轻重的地位,案例二却是反面烘托出正确运用纳税筹划的必要。财务人员必须对其高度重视,以防止光看缴税减少,不看企业损失。

四、纳税筹划与国家利益

纳税筹划绝不仅仅是企业和个人少缴税款的手段和方式,还和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毕竟纳税人所减少的是国家的税收,这不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还会反作用于纳税人身上——影响身为纳税人却也为中国公民的民生。个人利益依附于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也离不开个人利益,二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

然而有果自有因,而了解因由才可对症下药。依据我国现行税法,任何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至少要涉及十来种税费,所以,企业如果不进行税收筹划,对各种纳税方案不进行对比分析,就有可能面临更重的税收负担,或因为一味地追求减轻税负,导致企业总体收益损失,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纳税人积极从事纳税筹划绞尽脑汁少缴税款也就自然有驱动力,在内因——对财富的追求和外因——法律空缺及政策优惠的双重诱惑下,往往只顾自身利益,无论是合法还是违法,某种意义上说是减少国家税收,或许合法的纳税筹划如本文“纳税筹划的作用”一节中所说,当前使得国家税收减少,长远有助于国家说经济发展,但违法的纳税筹划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据调查,2011年全国税务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1.2万起,入库查补收入(含税款、滞纳金和罚款)923.5亿元,波及江苏、广东、深圳、天津、河北、浙江等多个省份、直辖市。其涉及地域之广,案情之复杂,手段之高明,危害之庞大,都令人震惊。

上文说明部分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缺乏,有意漠视国家税法、税制,但也有些在一知半解下误入陷阱,因为茫然的缺憾而导致经济损失乃至锒铛入狱,着实令人唏嘘,而从调查看,除却从事税法工作的相关人员外,一般百姓甚至企业管理层都对纳税筹划有或多或少的误区,这也是国内外经济学专家们致力于研究它的主因,在此也希望提醒纳税人对税法的关注,切不可想当然。如果加强纳税人的纳税信用,展示税务机构的完善稽核制度,讲明以上严重的后果,巡回普遍地阐明纳税筹划、解答疑难杂问,或许是可以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的,而首当其冲的是要先树立起纳税人完整的纳税筹划概念意识。毕竟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企业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纳税筹划不能单单以少缴税为最终目的,而是要服务于财务决策过程,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策略及财务环境。对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对比,兼顾短期与长期利益,对企业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纳税筹划是几乎每个纳税人都会实施的环节,唯有实施纳税筹划才能合理避税、节税,才能少缴纳税款,才能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纳税筹划过程中的误区重重,犹如瘴气迷雾,使纳税人迷茫而陷入困境,怎样开启指明方向的灯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关键,在掌着灯看清形式的情况下,还必须从多方面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唯有建立这一系列的完善措施、健全机构,方能走出迷宫,豁然开朗。纳税筹划是一门深奥且需要永无止境探索的学科,是伴随税法油然而生的学问,无论是我们的先人还是我们的后辈,都仍会坚持不懈的完善纳税筹划的课题。在归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识别纳税筹划的概念,避免进入陷阱,有效计划筹划方案,从而提升我国财政指数。

参考文献:

[1]计金标.税收筹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2]何其智.税务筹划疑难问答[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艾华.税收筹划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陈新.纳税信用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第6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业;纳税筹划;方法

一、引言

在房地产市场日趋理性化的今天,财务管理已成为房地产企业控制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纳税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其经营利润,合理避税显得愈加重要。

二、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意义简述

(一)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标志之一

短期内,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安排,减少交税,节约成本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企业自觉地把税法的各种要求贯彻到其各项经营活动之中,使得企业的纳税观念、守法意识都得到强化。因此,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都是很有意义的。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很显然,高质量的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过程中,税负实际上是企业既得利益的流失。这就启发和刺激了房地产企业作为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运用各种税收政策的同时,达到使自己税负最轻的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同时伴随大量外资的涌入,跨国、涉外企业的增加引发了大量国际税收管辖和冲突的问题。各国税法制度、规则的差异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的利弊,也是刺激各企业纳税筹划的需求,从而促进了纳税筹划活动的发展。

(三)是企业减少或延缓经济资源流出的手段之一

如前所述,企业税负是企业经济资源的重要流出项目,是企业的成本支出项目。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就是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业的税负率。目前,房地产业既是我国的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也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之一,因此,税种众多。当前地产企业应负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等。除了以上各种税收外,房地产企业还要承担大量的费用,以土地为例,这其中需要产生的费用便包括土地出让金、挂牌出让服务费、土地使用税、征地管理费等近十项费用。税费负担一般要占到商品房成本的30~40%,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的减轻,是地产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思路探讨

(一)合理、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营业税、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等3个方面的税,这些优惠政策在相关税收法规中均以列示的方式体现。事实上,由于我国税收法规体系庞杂、表现形式以法律、通知、批复等等形式体现,如果企业对于这些相关的规定不清楚,往往多交了税,因此,笔者认为这应该作为企业纳税筹划的首要任务。如:对于企业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 又如: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客户进行房地产开发,开发完成后,向客户收取代建收入的行为,免于征收土地增值税。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客户代建房屋,房屋的产权并没有发生直接的转移,也不符合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条件。但房地产开发公司应注意形成代建行为的各项条件,才可以充分利用这项优惠政策。

(二)临界点法策划方案

1.税率、应税所得额“临界点”。《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土地增值税实行4级超率累进税率。该条例还特别规定,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率未超过20%的免缴土地增值税。在这里,20%就是“临界点”,同样,增值额达到扣除项目金额50%以上,其适应税率就会从30%变成40%,增值额达到扣除项目金额100%~200%,其适应税率就会从40%变成50%,这里的50%和100%也是“临界点”。比如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可供销售的5000平方米同档次的商品房两栋:甲房每平方米售价是2000元,转让收入是1000万元,它的扣除项目金额为835万元,增值额是165万元。乙房每平方米售价是1070元,转让收入是1070万元,它的扣除项目金额是838万元,增值额是232万元。我们可以计算出甲房的增值率是19.76%,按照税法规定,甲房的增值额没有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不缴土地增值税,企业获得的利润为165万元。乙房的增值率是27.68%,要缴纳土地增值税69.6万元,企业获得利润是162.4万元。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甲房售价要比乙房售价每平方米低70元,而且可依法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所得利润反而高于乙房的利润2.6万元。由于价格上的优势,甲房的市场竞争力将强于乙房。所以企业应该考虑以后多采取甲房的销售方式进行销售。

2.人员“临界点”。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7]92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调整后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政策。对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实行最低比例和绝对人数限制,具体比例为25%(含)以上,且安置人数不少于10人。这里的残疾人员包括盲、聋、哑、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六类人员。充分利用这一临界点,单位只需要多用几个持有残疾证的人,如单位的食堂、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等都可以雇用该类人员,便能达到享受优惠的条件。

(三)分解法策划方案

案例:A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普通标准住宅,房屋总面积为7800平方米,成本费用支出为1700万元,根据有关税法规定,土地增值税其他扣除项目金额共计1500万元。

方案1:销售毛坯房,同时送精装修,售价为3000元/平方米,装修费约合400元/平方米,共计312万元。那么,该企业应纳税额计算如下:应纳营业税额为7800×0.3X5%=2340×5%=117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共计117×(7%+3%)=11.7万元,扣除项目金额为1500+117+11.7+312=1940.7万元,增值额为2340-1940.7=399.3万元,增值率为20.58%,应纳土地增值税为399.3×30%=119.79万元。共实现利润2340-1700-117-11.7-312-11979=79.51万元,应纳所得税为79.517×25%=19.88万元,合计纳税金额为117+11.7+119.79+19.88=268.37万元。

方案2:房屋售价为2600元/平方米,装修费由其关联的物业公司单独收取,然后再以同等价格对外承包。应纳税额计算如下:应纳营业税额为7800×0.26×5%=2028×5%=101.4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共计101.4×(7%+3%)=10.14万元,扣除项目金额为1500+101.4+10.14=1611.54万元,增值额为2028-1611.54=416.46万元,增值率为25.84%,应纳土地增值税416.46×30%=124.94万元。共实现利润2028-1700-101.4-10.14-124.94=91.52万元,应纳所得税为91.52×25%=22.88万元,合计纳税金额为259.36万元。物业公司将装修工程转包给他人实现零营业额,不用缴纳营业税。该方案比方案1减轻税负9.01万元。

(四)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的收益与成本转移行为

通过设立第三方具有税收优惠、税收比较优势,方便资金转化的企业,达到成本转移,降低目标公司税负的目的。一是资产转移法。比如门面房,出租房,这些将为房地产公司带来大量收益的,这部分优良资产形成的收益都将在房地产公司交税,而且所得税没有任何免税机会。要将这些资产,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转移,承包、租赁、投资、买卖四种方式,将资产转移到免税公司或者是地税公司。二是收入转移法,由免税公司将房产、办公楼租给房地产公司用,并且向房地产公司收取房屋租赁费,或者车辆租赁费,这样房地产公司支付租赁费,就形成它的开支,但是收取租金的一佛,肯定形成它的收入,这样利润就从房地产公司转移到了租赁公司。或者:销售、 服务、 咨询、 广告公司,把楼盘的销售工作剥离到销售服务公司去完成,从而争取到优惠政策。

四、结论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家调控手段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地产企业通过“开源”,即营销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存在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应该把策略重点放到“节流”,即公司内部财务成本的控制上。而对于地产企业来说,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却因为固有的刚性,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乃至企业高层重视纳税成本,即如何通过纳税筹划予以控制。房地产公司涉及的经营活动广,其财务关系很复杂,涉及的税种也很多,也存在筹划的空间,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徐阳光. 实质课税原则适用中的财产权保护[J]河北法学, 2008, (12) .

第7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税率筹划;扣除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68-02

对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不是只有我国实施,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早有出现。西方国家很多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所得税,很多人甚至以此为生。它的产生有其历史条件,可谓是历史的产物。对企业所得进行征税,也是我国税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构建和平和谐的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企业纳税筹划的意义

我国很早就实行对企业所得税的调整,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因为税法的改革会关系到每一个企业,所以如何进行正确的税制改革,避免税改对企业的影响,不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事情。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没有来自国家的支持,主要是自我融资,所以其经营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在执行自己经营活动的同时,企业也应遵纪守法,依照法律办事,不能偷税漏税。要明白税收的作用,要明白税收作为国家经济调控杠杆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促使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作者主旨在通过剖析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结合企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其进行深度的分析,希望对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有所帮助,又不触碰法律的底线。

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具体实现

2.1 税率的筹划

全新的企业所得税最基本的改变就是对基本税率的调整,原来的税率是33%,现在全新的基本税率是25%,明显降低了。企业要想减少税收的负担就要适当的减少自己的利润,应将利润放在附加值上。可以的做法有,对技术进行投入,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销售收入的确认要推迟,对设备的更新要跟上时代,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要及时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将企业的利润往后顺延,税后的利润才能最大化。

①推迟收入的确认时间。之所以对收入的确认时间进行推迟,主要原因就是一旦收入确认了,不管你的资金是否在自己的手中,所得税都是要上交,所以要尽可能的推迟收入的确认时间。这会牵涉到很多销售结算的方式,如果结算方式不当,很有可能企业就需要对政府先行垫付企业的所得税。所以推迟收入的确认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缓解交税的压力的。

②税率的变化的筹划。我国原来的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是33%,特区和高校技术是15%。现在全新的法律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都是25%,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行业的基本税率还是15%,小型利润不高的企业的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0%。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企业应该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条件,使自己符合低税率的企业。比如将自己的企业注入全新的科技,成为高新技术行业。将自己的大企业分为小型企业,这样税率就能很好的降低,缴税减少,利润才能最大。

2.2 企业税基的筹划

我们所说的税基就是收税的基础,我们进行的所有的税收筹划都是对企业所得税的税基进行调整。在不触碰法律底线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减少应纳税的金额。所以基本税率越小,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是越少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的依据应该是企业经营的所得。根据法律,其计算的方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减少企业的税额,只能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企业的收入,一个就是税前的费用支出。

2.2.1 收入的筹划

①应该被筹划的收入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各种收入,货币收入,也包括非货币收入。不征税的收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行政拨款的收入。免税收入是属于企业的收入,也属于征税的范畴,但是税收免除。这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在对外进行投资的时候,企业可以先将一些符合免税收入的东西购买进来。比如将一些闲置资金用来购买国债等。

②利用分期确认收入筹划。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有规定,在计算纳税人应该所缴纳税额的时候,原则应该是权责发生制。对于可以分期确定的税额,计算方式有三种。第一种就是用分期收款的方式对商品进行销售,这个日期的确定就应该是合同上规定过购买人付款的日期。第二种就是对于一些持续时间比较久远的工作,比如建筑、安装等,应该在每一年度按照完成的工作量来确定收入。最后一种也是持续时间比较久援的,但是是再制造产业的话,也要按照完工的进度来确定企业的收入。

分期确认的原则就是法定的收入时间不能早于实际的收入时间,这样企业才能有充足的钱去为国家纳税,才能避免偷税漏税的可能。

2.2.2 扣除项目的筹划

企业利用现行的法律对可以扣除税收的项目进行筹划,是企业税收筹划的重点,这个空间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很宽广的。我们从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可以看出,只要是与企业获取利润所进行的经营活动有关的,包括成本、损失等,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都是应该扣除的。

①关于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筹划。为了做好纳税筹划,平常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业务招待费与会务费、差旅费应严格区分。企业在进行花费的划分中也有自己的技巧。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是不与会务费和差旅费等同的,否则对于企业的税收是很有损失的。因为后者在法律上是不征收所得税的,只要你有合法的证明,但是前者就要征收。其二,合理转换各项费用。不仅仅是将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用与企业的会务费、差旅费分开。同样是业务费用,是招待费用还是宣传费用,企业也应区分清楚。因为在预算执行的时候,二者合理的进行转换,也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很多的费用。其三,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增加扣除费用额度。按照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律,无论是业务招待费,还是宣传费,还是广告费,在对其进行征税的时候,计算的基础是以营业收入为前提的。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将公司的销售承包给另外一个专门销售的公司,那么无疑就多了一个关卡,企业利润不改变的话,那么税收是增加的。

②研发费用的筹划。就研发费用而言,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律中有规定,对于企业研究新技术所产生的费用,在计算税收时应该是加计150%进行扣除的。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优惠的政策,所以企业应该将一部分的资金用于研发。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研发费用产生的认定条件,应该单独核算。如果研发还没有成功,但是费用已经花出去,那么是会算成损失的在100%扣除的基础之上,研发费用是另外加计50%进行扣除的。如果企业的研发已经有了成效,那么就按照研发成果的150%进行加计,但是需要有合法的证明,不然是不能享受税收优惠的。

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上的筹划。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时候,目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线折旧法,一种就是加速折旧法。前者是根据平均年限和工作量来进行计算的,后者是根据双倍余额递减和使用年数进行计算的。企业在进行税率的计算时如果采用不同的计算折旧方法,那么折旧额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固定资产的折旧不是一次性计算的,是会平摊到每期产品中去的,或作为管理费用的一部分或销售费用的一部分直接减少纳税所得。因此很多的企业也会花费大力气在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上。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那么企业的固定资产每年折旧的数额是一样的,这样的好处就是比较均衡。使用第二种折旧方法就是前期折旧数额比较大,后期就相对来说比较小一点。因为前期的折旧已经转移到了销售产品之中或者企业的开支中,所以最大的好处就是企业延迟交税的时间。

3 结 语

作为企业与国家经济利益分配的一种方式,作为国家调控经济发展的杠杆,对企业所得进行征税是利益分配的一种,对企业目标的实现也有部分约束作用。因为企业众多,所以税源还是比较广泛的,在进行调控的时候,有很大的筹划空间。本文根据税收筹划的理论,对税收的筹划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帮助。企业所得税法律改革,纳税筹划全新的方法是否可行,具体怎么运用,笔者在文中也做了阐述,希望为纳税人在有效合法避税上提供借鉴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方昌飞.新企业所得税法操作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2] 雷建.新企业所得税法讲解与新会计准则转轨操作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8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纳税;纳税统筹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628―01

引言

企业纳税是法定的,是受国家执法机关保护的,是没有道理而必做的一项经济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纳税筹划日益成为企业理财或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记得美国知名大法官汉德曾言:“法院一再声称,人们安排自已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是无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做,不管他是富翁,还是穷光蛋。”这句话足以说明合理避税是正大光明的,是合法的,所以我对“企业纳税与纳税筹划的理解就是:缴我该交的,避我能避的,达到企业与税务的双方共盈。

要做到以上观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应正确认识纳税,对本企业的经济业务行为有个正确的界定。

纳税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再去发掘其纳税筹划空间,达到企业即不多交税,也不少交税,合法、合理纳税的目的。做到在事先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报告风险。所以说正确纳税的前提是对事件定性。有这么一个实列:税务局到XX房地产公司去查账,发现该公司设有“生物资产”账户,税务人员经过细问,会计表示说:公司购买了几棵大树,手续齐全,栽于公司院内。由于其价值达到50多万,所以放入“生物资产”账户。这样处理明显会计没有定好性。这个问题应问老总的意图是什么,如果是定性于企业的环境绿化,则应直接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即可;如果是定性于土地美化,则应入土地价值资本化。由此看来,业务的定性很重要。

其次,筹划本企业的纳税平台。

到底什么是纳税筹划,怎么才算合理的纳税筹划,我先说以下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白毛女》即,杨白劳与黄世仁债务纠纷的故事。整个故事以《白毛女》的名字讲述了多年,以卖豆腐为生的杨白劳借了财主黄世仁的钱,因家境困难,无法偿还,只得外出躲债。大年三十回到家里,本以为这笔债务今年就躲过去了,想过一个安稳年。没想到大年三十的晚上,黄世仁还是派了管家穆仁智上门讨债。在杨白劳无法偿还的情况下,强迫杨白劳同意以其女儿喜儿抵债,并强行将喜儿带走。杨白劳走投无路,喝卤水自尽。喜儿在黄家受尽欺辱,逃进深山,头发变白,成为白毛女。我们以现在法制社会的角度观点来瞧杨白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假如现在我们给改本成这样:杨白劳为让自已的豆腐生意兴隆,扩大经营而向黄世仁借款,以喜儿抵押。黄世仁因中意喜儿而同意借款。到还款时还不上,杨白劳走投无路,喝卤水自尽,作为黄世仁的会计该如何处理此笔业务?不外以下三种方案:

第一:不管世人眼光,强行将喜儿带走。

第二:给喜儿一笔补偿金

第三:雇喜儿为本企业员工,将补偿金变成工资发放。

以上三种方案,第一种,给企业带来什么形象,不言而喻,除非企业不想开了,不可取。第二种方案,老板黄世仁则需交纳个人所得税,老板心疼。第三种方案,则即解决了赔偿问题又免了税,所以第三方案作为最可取的方案采用。这就是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总体来分我认为可分以下四个方面的筹划:

1、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纳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当然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国家也只能采取不断地完善税法,填补空白,堵塞漏洞。

2、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常用的纳税筹划,只要有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就应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在利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尽量挖掘信息源.多渠道获取税收优惠以免自己本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却因为不知道而错失良机。第二、充分利用有条件的应尽量利用,没有条件或某些条件不符合的,要创造条件利用。第三、应尽量保持和税务机关的关系.争取税务机关的承认。再好的方案.没有税务机关的批准.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

3、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各种调整将税负转嫁他人承担的一种经济行为。

4、实现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但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规模扩大。

最后,打好财会基础业务观,加强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正确进行纳税筹划。

我们大多数的财会人员在学习中,感觉到什么都懂了,都会了,但一到工作单位,才发觉:税务业务几乎无法处理。原因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综合业务素质不高,他们没有按照税务的思维考虑问题,也不知道税务人员在考虑什么,更多的是从企业内部财务核算中去考虑问题,这样的会计会把老板“害死”的,即根本不会正确的纳税筹划。下面举一个典型的因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造成税收筹划失败的案例:

某物资企业主营业务是经销生铁,每年为某铸造厂采购大量的生铁并负责运输。为了减少按销售额征收的地方税收附加和降低按增值税税收负担,该公司设计了这样的税收筹划方案:将为铸造厂的采购生铁改为代购生铁。由物资公司每月为铸造厂负责联系5000吨的生铁采购业务,向其收取每吨10元的中介手续费用,并将生铁从钢铁厂提出运送到铸造厂,每吨收取运费40元。通过该方案可以节省因近亿元销售额产生的地方税收附加,同时,由于手续费和运输费征收营业税而不征收增值税,也节省了大量税费支出。

年末,该市国税局稽查局在对该公司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经过比较、核对发现,该公司该年度生铁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巨大额度的减少;检查该公司“其他业务收入”账簿,又发现其他业务收入比上年大幅增加,并且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5万元手续费收入和20万元运输收入。经询问记账人员,得知该收入是为铸造厂代购得生铁的手续费和运输费;经进一步到银行查询该公司资金往来情况,证实了该公司经常收到铸造厂的结算汇款,且该公司也有汇给生铁供应厂某钢铁厂的货款,但二者之间没有观察到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检查人员认为该公司代购生铁业务不成立,涉嫌偷税,并要求该物资公司补交近千万元的增值税。

根据相关规定和该公司的会计记录,税务机关提出的处罚方案是符合以下规定的: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1994]财税字第026号)第5条规定:代购货物行为,凡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不征收增值税,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征收增值税:

(一)受托方不垫付资金;

(二)销货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发票转交给委托方;

(三)受托方按照销货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由于该公司的账务处理不能清晰反映与铸铁厂、钢铁厂三方之间的资金往来,使得税务人员有理由认为上述业务违背了“受托方不垫付资金”的规定,从而不认可是代购货物业务。

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5条第1款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当该公司的上述经济业务不被税务人员认同为代购货物时,理所当然地会将收取的手续费、运输费作为价外费用征收增值税。

本案例所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失败的原因就是因“受托方不垫付资金”这个形式要件不符合规定。不垫付资金并不代表不做业务,在本案例中,只要在会计记录中做到在未收到铸造厂资金的前提下不支付钢铁厂货款就符合了“受托方不垫付资金”这个形式要件,同时还要和铸造厂签订代购合同以证明代购业务的存在。因此,在设计税收筹划方案时会计的业务素质相当重要。

第9篇:企业纳税筹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税收;税金

引言

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主要是为了通过安排企业经营的活动项目,减少一些税收和成本的支出,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了符合我国经济法律的要求,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节省税收,纳税人员应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本文将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方面入手,具体谈谈如何进行企业经营中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含义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定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指的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根据政府规定的税收政策为基本导向,对企业经营的各种活动项目进行事先的筹划。简单来讲就是经营中的企业为了减少纳税负担,在法律范围之内对企业经营的各类活动项目做出科学的分配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已经成为控制企业费用支出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企业还会专门成立一个税务部门进行纳税筹划,从而获得税收节约的收益。在整个纳税征收的过程中,征税人与纳税人属于对立关系,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义务和职责。征税人在纳税征收过程中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要求纳税人应当严格遵守我国税收法律并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与权利,而纳税人在纳税征收过程中,在不违反税收法律规定下,可以对所得税需要纳税的项目进行合理筹划安排,体现出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价值。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纳税计划,从而增加企业近期可用的流动资金,促使企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合法利用企业所得税当中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一些可选择性的经济条款,充分解读企业所得税法律规定,有效实现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二)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重要作用1.合理控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风险经营状态下的企业在整个纳税过程中的成本有两个特征:第一,使用现金进行纳税;第二,企业收益变现的非对称性。从企业的观点来说,企业在经营各类活动项目时现金周转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支出纳税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灵活度。特别是针对一些大型的企业或上市集团,多个子公司在现金纳税方面的筹划与安排会比个体公司经营更具灵活。因此实施纳税筹划能够合理控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纳税的成本。2.优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水平企业通过合理筹划所得税能够优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促使企业的资金资源得到有机整合与优化,确保企业当中各个部门或是大型企业集团中各个子公司的资金都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不仅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实现了重要的管理目标,同时也体现出经营中企业协同管理的公司拥有市场竞争的优势,展现出企业经营的价值。3.降低外界因素对企业财务部门的影响企业在规定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外界的影响因素,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利用政府规定的税收政策,以及各地区之间存在的税率差异性等进行税收筹划,从而保障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促使整个企业的利润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具体操作应用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经营企业应该将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个项目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能够实现减少本期应纳所得额,就会让企业延缓或减少缴纳所得税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

(一)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实施纳税筹划企业一般是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通常来说,企业收入是靠销售商品或服务而赚取利润,所以税收筹划的核心就是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对交货时点的把握和调整,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从而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每种销售结算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标准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企业的销售收入实施纳税筹划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采用分期收款或者是赊销方式。该种结算方式是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企业收入的确认日期,当企业在产品销售的过程当中,应该收取一部分货款或者是无法收回货款时,可以选择分期收款或赊销的方式,延缓收入确认的时间,从而延缓纳税。第二,采用委托销售的方式。委托商品销售就是将产品给他人进行销售,根据合约要求将货品售出之后再开具相关的销售证明并交给委托的一方。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以先销售后付款的方式延缓纳税时间,从而达到纳税延缓的目的。

(二)对企业的投资环节实施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筹划所得税纳税的过程中主要围绕企业的资金运动而开展,可以说资金是企业经营与生产的核心。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运营,笔者认为还可以从投资环节实施纳税筹划。1.选择投资的行业和项目开展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投资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以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目前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此外,对于农林业、牧业、渔业等给予减半征收或免税;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享受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等等。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仅优惠力度大,且全面支持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在筹划纳税的过程中,可以合理选择有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业或项目进行投资。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投资行业和项目时,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纳税筹划有机结合,全面考虑企业未来发展,从而选择适合企业本身发展的投资项目。2.选择成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子公司是指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持有或通过协议方式受到另一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的资格,独立承担企业风险与民事责任,单独纳税。因此,子公司也能够享受免税在内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而分公司指的是直系下属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需要由总机构承担法律责任与义务,但是能够从事一些项目上的经营活动,属于分公司机构或是总机构的附属机构。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若是盈利,则选择子公司形式,单独纳税;此外,根据税法规定,我国居民企业在境内所成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应将相关业务收入汇总到总机构统一纳税。因此,当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发生亏损时,选择分公司形式可与总机构汇总纳税,使得总分机构相互弥补亏损,减少利润总额,进而达到减税的目的,而子公司因为具有法人资格,需单独纳税,所以不能享受这一项优惠政策。但是如果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发生亏损且能在短期内扭亏的,可在五年内用自身所得进行弥补亏损,则适合采用子公司形式。因此,企业可以根据享受的免税期或者是优惠税率,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成立分公司或者是创办子公司。

(三)对扣除项目及其标准实施纳税筹划扣除项目是应纳所得额的减少因素。在税法规定的合理范围内,扣除项目越多,应纳所得额就会越少,合理递延纳税时间来获得税收利益。扣除项目分为三类:一是按照实际发生额扣除的项目,包括工资薪金、社保、向金融企业借款利息、汇兑损失、劳动保护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限定用途)等,企业应将该类支出列足用够。二是按照限定比例扣除的项目,包括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等,企业应尽量控制该类支出的规模和比例,不要超过其扣除限额,限额以内的部分充分列支,以免增加企业税收负担。三是可加计扣除的项目,包括研发活动中的研发费用、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等,企业可适当增加该类支出的金额,充分发挥扣减作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