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

第1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 培养

一、大学生素质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被认为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承载着希望,预示着未来。这正如梁启超先生曾讲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素质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先看两个例子。

其一,有位企业家曾讲过他招聘过程中的一个事例。在一次招聘中,有很多的应聘大学生,其中有位男同学的条件比较突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各种资格证都比较不错。于是这位企业家就亲自打电话给他,通话中告诉这位男同学明天可以直接来找他,并告诉这位男同学他的电话号码。一份优越的很有前途的工作马上就要成为现实,可是这位男同学的一个小细节却让这位企业家改变了主意,拒绝了这位同学。是什么情况使得工作机会瞬间丧失呢?原来在对方要告诉他电话号码时,这位同学说:“请您稍等,我拿张纸记一下。”事后这位企业家解释说:连这十几个号码都不能瞬间记住的大学生,不符合我们企业的要求。

其二,每年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要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有些细节也能暴露出些问题。论文指导老师发短信通知学生论文指导的时间和地点后,有位同学回电话问老师是不是准点到。

通过以上事例暴露出当代大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书本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学的很扎实。但是社会生活能力太弱,在待人接物方面没有很好的确定自己的位置。也就印证了“有文凭不一定有文化;有知识不一定有见识;有智商不一定有智慧”的说法。

第二,有些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过重。时时刻刻不忘强调自己的权利,那么也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素质体现。比如在强调任何一个主体权利的同时,都不能忽视其自身义务的履行,以及基本素质和社会道德的体现,比如尊师重教。

第三,有些大学生的心理不够健康。有前几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有最近曝光的高校投毒事件,还有每年都会发生的高校内的自杀、自残等事件。以上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此外,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偏离。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个人功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尺度渐渐向“功利化”偏移。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好多同学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会有些不适应。从原来气氛紧张、监管严格的大环境下猛的释放出来很不适应,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白白让废掉很多大好的时间。因此,要明确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从而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正如《礼记・大学》所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个人修养是作为一个有用之人的第一步。有人说“大学小社会”,大学是从校园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那么,我们就应当好好利用这个过渡。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学习和具备大学生(将来能够顺利步入社会)的基本素质。虽然,因专业的不同大学生所应当具备的素质会有所差别,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有些基本素质是大家都应当具备的。

(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学会做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商品品种、规格、花样丰富,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很大的诱惑。有些人的行为超越了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容忍范围,很多个性化的行为,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对我们的行为造成了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所受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相当重要。

记得我在接受大学入学教育时,系主任老师曾告诉我们在大学里要学会两样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当时不太明白,后来随着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体会,慢慢理解了老师的意思。学会做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若没有才华但他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知道做人的基本原则,能够自食其力,仍然有益于社会。但是一个人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即使他很有才华可能也无益于社会,甚至他越有能力对社会的危害可能越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学会做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正如《孟子・尽心上》中告诫我们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二)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在大学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是首要任务。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求大家对本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能够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所学专业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觉得很枯燥,将来也不想从事这方面工作。那么在保证本专业能顺利毕业的同时,开拓学习第二专业。在第二专业的选择上既要结合兴趣,又要符合社会需求,有益于社会。

此外,结合所学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正如哲人所说“看专业书能增加知识的深度,看非专业书能增加知识的广度。”也就是说“开卷有益”。当然一切真知灼见来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在学习人类科学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有怀疑的精神,没有质疑也就没有进步。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三)求真务实,具有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的诱惑,使得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当代大学生同样也存在着浮躁的情绪。表现为学习目标短浅功利性较强,很少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意识不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当代大学生将来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将必然要逐渐进入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岗位,历史需要他们担负起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从经济方面来讲,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在各方面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们能肩负起建设国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责任是具有广泛的政治、社会、道德内涵的,认识到责任就是一种义务,每个公民都有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并要求他们对自身的所做所为承担行为责任。如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公德、保卫祖国、依法纳税、以及劳动义务、受教育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等等,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去认识,去体悟,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

(四)要有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正如我们主席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无法完成将来的社会责任。据报道山东省将于2012年增加体育作为高考的组成部分。这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广大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因此,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有必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将面临不同于以往的诸多新问题,此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可能头脑一热会有些过激行为。面对这种情况能及时疏导压力,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相信问题中就能解决。为迎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巨大挑战,大学生更应具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先进的知识、科学的技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而且还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

三、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的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悉心培养。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

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基础做起,要打好基础。首先要做到的是专业知识教育,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系统、符合逻辑关系的理论知识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牢固的地基是不行的。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自学,是在老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下,建立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能力。即使是专业必修课程我们都很难仅仅通过课堂时间完成对本课的学习。而且各门专业课共同组成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也是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我们的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鉴于经济和社会现实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期间不可能学完本专业的所有内容,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开展课外兴趣学习,锻炼思维能力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顺利完成的,因此,开展课外兴趣学习,锻炼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学校应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学校还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科学选择选修课,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单靠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全面的。任何问题都和经济活动、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只懂专业知识,面对现实问题时,就无法从整体和全局着眼,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就需要我们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是遵循“开卷有益”原则,大量开展课外阅读。另一方面的科学选择选修课,丰富和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也非常重要。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以上的数据和事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当然,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不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妨借用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语予以概括,大学生应当吸收、传播“正能量”,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抗击打能力。

(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近几年,社会各界都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其中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更差一些。于是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应运而生。同时,不少省份提出中考要加入体育考试,体育不过关学校不予录取。然而,在大学里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督促大家锻炼身体。但是,一国国民的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教育关乎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坚强的意志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学校应成立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等活动团体,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具备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才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米加德,杨爱华:《浅谈编辑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中国编辑,2010年05期。

[2]胡晓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2期。

第2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宪法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即那种“至大无边”的生命自由状态。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特的社会结构,关键在于她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其中人文精神构成大学的特质。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有四项任务:第一是研究、教学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这四项任务构成了大学理想的生命整体,充满着对人的精神的关怀,对技术人才的训练只是培养的一个过程而已。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的核心就是育人,即以人为本,将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一所大学若缺乏人文精神的追求,将无法肩负起引领社会进步,支撑起人类文明天空的重大责任,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需求,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价值内核和价值本源,充分尊重与保障人的人格、价值与尊严,不断满足人多方面的需求,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在法律上体现为对人的权利的承认、尊重和保障。

人文精神是人类长期积淀的观念、思想的总体,它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坐标,是社会发展成熟程度的基本标志,是构成一个民族、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文精神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和价值观,造就了形形的社会体制和制度实体。如果丧失了人文精神,对个人而言,就丧失了个体存在的根本意义;对社会而言,则意味着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丢失,同时意味着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深层纽带的断裂。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社会都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二、宪法学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宪法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洋溢着更为浓厚的人文主义的色彩,具有更深厚的人文底蕴。

宪法体现了对人类的普世性关怀。产生于近代的宪法,是针对传统社会中诸多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而提出的,是人们在追求人权斗争中,讨伐和否定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从而确立起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而出现的,因此它要求在法律上对人的基本权利的给予充分承认、尊重和保障。正是对人类长期所经受的种种不幸的正视,才催生了闪烁着人类理性的光芒和浸润着人类政治和法律智慧的宪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宪法是人类对充满了痛苦和苦难的生活总结。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第1条亦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宪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悲天悯人式的关怀,可以说宪法是迄今为止人文精神在法律方面的最集中体现,因而成为近代历史以来人类政治和法律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类普遍价值的认同。

宪法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人权。宪法首先是、主要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社会主体(人民)对国家既授权又限权、既支持又防卫的“约法”,宪法的最高理念和原则就是基本人权和公民权至上,它从一开始就将人权保障确定为宪法的首要价值。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宪法以保障人权为核心而以规制政府和国家权力为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人的尊严和自由,遏制和杜绝不平等不公正和其他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防范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肆意践踏。人权价值发展至今已经获得了最为普遍的认同,正如路易斯·亨金所宣称的“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人权保障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宪法的首要价值,几乎在当今一百多个国家的宪法中都被奉为神圣。

宪法是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法治是人文精神蓄积、升华最后外化于社会的客观形式,亚里士多德对法治做了最经典的表述:“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法律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生活及行为规律的理性表现,这种行为规律要求法律以人为本,并以保障人的自由和权利为主旨。因此“以人为本”理念乃是法律的应有之意,而且应当是法律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这样“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本身理性的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所以强调正义、自由、权利等人文精神的宪法必然是法治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正因为宪法本身具有人性基础,才能为宪法的执行和遵守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在法治之下,人的自由、尊严才能得到保障,因为在法治状态下,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处于既定的制度保护之下,尤其是国家的强制性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是为了执行某一已知的规则,否则就绝不能对一个个人实行强制。”法治的根本关键在于,国家和政府必须正确地运用权力,并以现实的人的幸福生活为其核心归依。

三、宪法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受市场逻辑的支配——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回报,为了现实利益,高校培育工具性人才的功能正越来越凸显,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被忽视,可代价是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下滑。而中国的法治建设却呼唤着一大批有深厚人文精神素养的人才作为法治建设的人力支持。大学生素质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重视对他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底蕴的关键。挖掘宪法学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和人文精神的价值意蕴,对大学生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宪法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实质是作为国家公民的主体意识,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权是宪法最核心的内容,公民权的主要内容就是政治权利,是“参与国家”的“公权利”,这种政治权利分为:一为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政府的权利;二为政治表达的自由。公民权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使权利人对于国家意志的形成得发生影响的权利。公民权利主要基于宪法的首要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而产生,它表明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全体人民具有平等的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政府的权力基于人民的同意。这一原则是民主的精髓,它是在调整国家与人民这一政治关系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

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要使公民正确地认识到,公民作为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需要具有积极参与国家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以践行宪法权利。只有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形成理性的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以体现公民对于自身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同时公民意识的发育有利于公民监督意识的强化,公民监督意识的强化有助于形成一种自觉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全体民众监督的氛围,这种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这是我们建设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目前的事实状况是,大学生国家公民意识比较淡薄。他们作为国家的主人,对其存在的地位、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还缺乏自觉意识,政治参与与社会参与的热情不高,只关心自己的学业和就业前景,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比较淡漠。然而一个没有强烈公民意识的社会,是不可能实践“人民主权”的宣誓的。对大学生加强宪法学的教育,将能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国家主人翁地位有更清醒的认识,使自己具备一个公民社会所具有的高度重视对自身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珍视的素质,主动、自觉和负责任地投身于社会和国家的公共事务中。

(二)加强宪法学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人权至上观念

宪法不仅确认了人权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更是国家必须承担对它“尊重和保障”的义务。然而,光有权利的宣誓是不够的,法定的权利要转化为实际的权利,不仅有赖于以宪法为首的法律保障,还需要公民人权意识的培养。公民的人权观念是否正确,人权意识是否增强,直接关系到人权是否被享有和行使,关系到人权是否能够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关系到人权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伴随着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公民的人权意识被逐渐激发出来,从“孙志刚案”、到“乙肝诉讼案”、“受教育权案”、“重庆最牛钉子户案”等等,都使公民受到了人权理念的教育,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的人权观念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对大学生加强宪法学教育,尤其是进行人权观的教育,使之逐步养成遵守宪法和尊重人权的观念和习惯,对于带动整个社会形成普遍的遵守宪法、尊重人权的思想文化环境,从而为保障人权提供广泛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持将大有裨益。

(三)加强宪法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发展趋势,一个国家要实现由“法制”国过渡到“法治”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法治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崇尚法律而不是崇尚权力,遵守法律而不仅仅是服从权力;维护法律而不是追求权力。其基本内容包括:(1)良法之治,即国家应该运用应体现公平正义等价值、体现客观规律的法律来治国理政。(2)法律至上,即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不允许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3)权利本位,即法律是用来保障公民自由和合法权利的。(4)一切公共权力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法律至上是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体现。

至今,我们绝大多数政府官员在观念上也片面地从“管”的角度理解法,突出社会民众守法,忽视了法首先是作为权利的保障及对权力的约束而存在的,这就难怪我们这个社会“权大于法”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导致法之权威不足,约束权力乏力。通过宪法学教育,我们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通过他们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文化,提高全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使公民树立法律至上、法保障权利、法代表公平正义和法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观念。

第3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概述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中最主要的品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1]。

强化责任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而责任感又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中都着力加强责任感教育。美国在这方面的教育重在培养“责任公民”,大多数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提倡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现状与现实意义

我国也非常重视对其国民责任感的培养,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观点集中表现为:周茂东、苏岩提出,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征,把大学生由理想的自我过渡到现实的自我,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他们的人格品质,并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首要任务。丁文敏、杨燕提出了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明确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构成,即大学生社会意识包括了国家忠诚意识、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社会问题关注意识、公共危机责任担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与社会关怀精神。学者杨文强调当代大学生主流群体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也不容忽视。而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的专门性研究尚显不足。

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在于引导医学院校大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奋发成才,奉献社会。而且对于医德医风建设,改善现在及未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

三、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加强,是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外部客观环境共同努力的结果。医学院校需要立足于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的社会实际和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利用优势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引导,不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

1.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制度保障。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以总结经验为基础,以规范科学为目标,对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加以概括提高,结合形势发展,形成科学性、综合性的规章制度。借鉴对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方法,建立和完善责任测评制度、责任监察制度和责任激励制度。建立了科学的制度体系,社会责任感教育有了实施依据。责任制度要发挥作用,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进行管理和评价。

2.突出教师责任,多渠道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医学高等院校开展责任教育的重点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教育课。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系统建设之外,还树立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医学院校各门课程的责任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挖掘各门课程的责任教育资源,树立教师的责任形象。除此之外,在我国的某些中医药院校,已经开始进行应届毕业生的德育答辩工作,即教师在指导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指导学生按照规范撰写合格的德育论文。在德育论文的撰写阶段,要认真帮助学生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并对个人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在德育论文答辩前,教师与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相关问题的研讨和梳理。进行答辩时,不仅要鼓励答辩学生积极的总结反思、展现自我,还要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在对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时,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个人责任素质的提高。

第4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师范教育;教学提升

当今时代新媒体发展的大潮有着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其中,青少年在自媒体运用中表现出的弊病和教师行业对媒介教育重视程度的不足。师范生是高校媒介教育的对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方向指向性非常明确。然而,当今高校的课程设置下,高校师范生并没有接收到能够匹配自媒体形式转变的大趋势。对于师范生的教育需求来讲,媒介素养的教育应该得到相应的诉求。

对于教师媒介素养的提高,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达到师范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是在其同时,达到对即将接触这一批师范生的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多样化和高速度的特征,这对教师的媒介素养带来了要求与鞭策。师范生作为教师群体的直接后备军,从高校教育期间入手,对师范生开阵媒介素养培训,是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负责,同样是对教育工作的完善与支撑。

一、提高师范生的甄别及正确运用能力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多元化,集教育、娱乐、传播于一体的特点,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的广度与速度得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对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环境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大学生在新媒体领域的认识水平和安全意识令人担忧。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具备完善的信息甄别的能力,才能在良莠不齐的新媒体环境中建立自主的,健康的认识。良好的信息判断,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还能够对自媒体环境产生反作用,在高校群体中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

自媒体的出现降低了信息的门槛,信息的自由度大为提高。大学生欠缺相应的媒介素养,就会带来信息的随意性。这种高度的自由同时也是对高校学生媒介运用能力的考验。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信息内容的指导是良性的,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良好的网络环境可以反作用于价值观的建立,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信息中对于个人安全信息的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新媒体的自由性也带来了个人信息的泄露的安全隐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网络环境。对于师范生来讲,从大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对于其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将这种意识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有重要作用。

二、师范生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专业技能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显然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以学促教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是对教师群体素质的又一次完善。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助于教师开展网络学习,并利用相关技术进行课题研究,专业实验,利用网络视频实现在线课程的学习,完成交流活动。在媒介素养的辅助下,教师视野和教学能力都能够得到综合提高,而这种能力如果在工作岗位上重新学习显然是不够迅速的。师范生在学习期间不仅应该夯实基础知识与教法教技,同时应该也应该了解扩充知识维度的工具与方法,做到未雨绸缪。

在大学启动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对于公民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下,是一现实可行又功效显著的战略。对于师范生来说,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实践活动将多数运用于教学工作,这是对又一个阶段的,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观的青少年的影响。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会在他们的教学工作中实现二次传播,健康的师范生价值取向会对公民素质教育形成助力,二者形成合力,对教师这个行业的完善和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师范生媒介素养培养有助于辅助提高教学质量

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环境的便捷和自由,教师可运用的信息量大幅提升,这使得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板书与枯燥的说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软件辅助教学,并利用这些媒体进行授课以增强课堂的灵活度和活跃性。学生在新媒体教学形式的辅助下,课堂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和深度可以得到提高,同时课堂兴趣与注意力都大幅提升,这对教学质量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对吉林省实验中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现代教学工具的应用已经成为年轻教师子在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数学,语文等学科中,先进的媒体加工课件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节省了板书时间。同时,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度也得以改善。很多教师在调研中表示需要相关课件的制作和新媒体运用的培训,这对于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与职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新的策略和关注点。

媒介素养的相关培训最基本的体现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调查结果显示,年轻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多媒体的依赖性已经与日俱增。在师范类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同时,这种训练的影响是持续性的。能够适度、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同时能够在技术支持下得到教学内容上的丰富,课堂设计上的创新,给予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在知识传播的同时提升其综合能力。

四、结语

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总的来说不是对于一代人的教育,而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和弥漫性的教育活动。师范生因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向性和单一性而需要在大学期间接受特殊的,更具有人文性的训练与陶冶。对于师范生媒介素养的重视与投入,应成为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有助于推动整个教育事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更有助于新生代的年轻人健康成长。

本论文系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师范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以东三省部分师范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410200018)成果论文,项目负责人为赵竞凡。

参考文献:

[1] 胡征兵,谢小静《信息时代中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建构及意义》.[J].学术研究,2012.9

第5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政治参与 高校社团组织 发展预期

基金项目:此论文是2011年度石家庄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结项论文。

本课题组成员为:宋建卫 石茶 王芳 宋杉岐 程清旭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泛推行,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也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探讨高校社团政治参与的目标出发,旨在研究拓宽高校社团政治参与的途径,并提出其发展预期。

一、相关概念引界

1.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个人或团体以某种方式涉入政治过程并对政治系统的运行及其结果施加影响的努力和活动[1]。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政治参与,则是指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影响社会公共事务的决定及政府决策的行为[2]。

2.高校社团组织

高校社团组织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托,以大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业余爱好、专业兴趣、学术观点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建立起来的,有着既定目标和规范的“公益性组织”或“互组织”,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组织[3]。

二、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分析

1.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现状

据调查显示,一般高校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社团组织,6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过社团,而大部分社团在日常管理、组织活动、学习培训等的过程中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政治参与的内容。可以说,高校社团的存在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组织化平台,成为大学生了解政治、学习政治、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

2.对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的问题分析

目前社团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引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一是文艺性、娱乐性社团居多,理论政策性和学术性社团较少,缩小了学生参与政治的平台;二是缺乏专业的、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社团的政治参与往往是自发的,停留在浅层次的层面;三是社团规模和成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政治参与水平的发挥;四是关于社团的相关制度规定不完善,难以形成对社团政治参与的有效引导等。

三、“软硬兼施”拓宽高校社团政治参与渠道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应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拓宽高校社团政治参与的渠道。

1.“软”件建设

(1)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窗口,是以社团为载体、以个人兴趣为基础自愿结合的学生群体而形成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

(2)开辟社团活动网络专区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政治参与成为一种新型的参与模式,并以其参与面广、信息传递迅速等特点占据了政治参与方式中的重要位置。

2.“硬”件建设

(1)建立“1+x”教师辅导队伍

要着眼于建设一支专门的教师辅导队伍。每个社团都应有一名固定的指导教师,负责社团发展中大方向的把握。此外,还应根据社团性质、活动开展情况、阶段性发展需要等,不定期邀约专业教师、知名教授、社会名人等进行辅导,形成“1+x”的立体式、全方位教师指导队伍,从而提升社团成员素质和社团的整体水平。

(2)完善社团相关制度

健全、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社团政治参与水平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团自身的制度;二是学校对社团管理的制度化规定。正是规范、完善的制度的存在使社团政治参与做到了有章可循。

(3)加强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引导

笔者认为,在高校社团组织中成立党团组织的确可以提升社团成员层次。在有条件、社团发展较成熟的地方可以尝试在社团内成立党团组织,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但在条件不成熟或规模较小的地方则可以通过重视对社团骨干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吸收学生干部加入社团组织等形式实现社团整体政治参与水平的提升。

(4)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一方面应加强社团间联系,使不同社团间可以互通信息,增强社团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有计划的组织各种知识竞赛、理论报告会、专题讲座、讨论会等活动,并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各种有效媒体扩大这些活动的影响,让青年学生在接受社团活动积极影响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4]。

四、小结: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的发展预期

民主政治历来是社会政治发展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5]。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迅速发展并被广泛认同的今天,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其水平高低被誉为衡量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其本质要求人民对政治过程的自觉参与。大学生社团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影响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因而必须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民主政治理念的传播、高校社团政治参与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拓宽高校社团政治参与措施的推进,高校社团政治参与的水平、层次、方式及组织化程度等都将会有所突破,并朝着良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80.

[2]蒋研川,刘佳.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67.

[3]陈旭雯,傅阳栋.加强高校社团建设 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J] .黑河学刊,2011(5):131.

第6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谐校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要求。高等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谈几点做法,以推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荣誉评选、违纪处理等方面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坚持同样标准,执行同样政策,给学生创立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讲究正义,在事非面前要有鲜明的观点和正确的解决办法,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主张正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而是要以“宽容”的态度,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宽容的环境中体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与人为善,追求正义。

一、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和谐、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能否从整体上、制度上得到加强和改进。毕业论文 因此,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道德规范体系、信息反馈体系等,通过发挥各种体系作用,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预防、消除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2.建立和谐的制度体系

和谐校园的正常运行需要多种多样的制度来支撑。从学生主体来看,要建设公平竞争、和谐共进的氛围,必须有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具体来说,应该逐步规范奖学金评定制度、学分制、评优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制度、卫生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创新教育制度、贫困生救助等一系列制度。另外,在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要重视制度反馈。在制度反馈过程中,要虚心听取学生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以便逐步修正制度。

3.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

和谐的育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方式,提高教师的素质;二是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育人效果;三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里充满先进文化氛围及探索真理的理想追求。

4.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去较多地强调其政治功能,而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把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尤其要密切关注大学生中的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切实为他们服务。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增添力量。

二、实施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实施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适应和谐校园建设目标要求的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该强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队伍的“以学生为本”观念、“诚信”观念、“公平、正义、宽容”观念。另外,按照“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的思路,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队伍的学习力、应变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为目的,造就一支“忠诚、进取、求实、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2.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一,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是高校实现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的重要措施,职称论文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民主法治教育,应突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重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为目的,注意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的关系,树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的思想观念。同时,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提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各种复杂事务的能力,并运用法律武器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其三,努力构建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问。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应该忽视对和谐网络虚拟空间的构建。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学习资料,获取生活、服务信息,同时网络也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说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空间的延续。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不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散布不良信息,不沉溺网络游戏,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虚拟空间,避免将网络虚拟空间中产生的矛盾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影响和谐校园建设。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求潜移默化、双向交流和重在引导,避免空谈说教和简单粗暴,由公开教育转变为渗透性教育。留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渗透到学校的教学、日常管理当中,使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管理相互渗透。要加强渗透性,就要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教学管理、服务和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隐性化的教育载体。

参考文献

[1]丁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 (2).

[2]周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报,2005(4).

[3]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8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院前急救”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证明,强化院前急救作用,普及公民的自救与互救知识,并提高公民的相应能力与水平,可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伤残及死亡。本研究通过了解南京市高职高专学生急救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为更好地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构建适宜的急救培训体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1年9—11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市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健康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由于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为主,故理工类专业学生偏多,文科类学生偏少,所以文科专业样本量按适当比例缩减。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94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其中男生282名,女生312名;工科学生226名,理科学生154名,文科学生34名,医科学生180名;一年级学生294名,二年级学生175名,三年级学生125名。平均年龄(19.95±1.19)岁。

1.2 方法 预先在4所学校各选1名教师作为调查者,集中统一培训;调查场所选在教室,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填写并收回。

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关于院前急救的要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咨询相关专家(临床专家2名、教学专家2名、双师型教师3名)修改2轮后形成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学校、性别、年龄、年级、专业。(2)对院前急救知识的认知,包括一般急救常识(3个条目)、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现场抢救(4个条目)、创伤患者的现场抢救(5个条目)、常见伤害的现场救护(4个条目)、突发灾害的现场抢救(3个条目),共5个维度19个条目。采用单项选择题形式,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知识掌握程度越好。(3)对院前急救知识的学习现状及需求,学习现状调查采用单项选择题形式,包括是否参加过急救相关课程的学习、平时是否会自学相关书籍、是否有兴趣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等;学习需求调查采用多项选择题形式,包括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希望采取的传授途径。

1.3 数据处理 问卷经核查后统一编号,用Excel软件录入,经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594名高职学生急救知识总分最低2分,最高19分,平均(11.04±3.02)分。一般急救常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现场抢救、创伤患者的现场抢救、常见伤害的现场救护、突发灾害的现场抢救平均得分分别为(1.50±O.74),(2.40±1.25),(2.46±1.20),(2.34±1.03),(2.34±0.75)。不同专业学生急救知识得分分别为理科(10.14±2.51),工科(10.54±2.91),文科(11。32±2.46),医科(12.40±3.18),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4,P<0.05)。

各问题中知晓率排前5位的依次是:120急救电话(93.4%)、火灾逃生(92.6%)、脊椎损伤病人不能随意搬运(83.0%)、中暑的现场救护(81.0%)、煤气中毒的现场救护(78.6%)。排后5位的依次是:普通伤口止血(20.4%)、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27.6%)、“第一目击者”的意义(30.1%)、轻度烫伤的处理(36.2%)、成人心肺复苏术(41.4%)。

2.2 学习现状及需求

2.2.1 学习现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0.7%表示曾经就读的学校开设过急救相关课程,33。3%的学生表示会在平时自学有关急救的书籍。在问及是否对急救知识感兴趣时,只有3.4%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

2.2.2 学习愿望和需求关于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一些急救知识的问题,51.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7.0%觉得有必要。当调查是否愿意学习常见的急救技术时,只有2.9%的学生选择不愿意。在最想学习的急救知识中排前3位的分别是:心肺复苏术(100.0%)、外伤止血包扎术(96.5%)、骨折的固定和搬运(95.3%)。最受学生欢迎的传授途径排前4位依次是:现场演示(92.3%)、社会实践(91.2%)、讲座(88.6%)和选修课(87.8%)。

3 讨论

3.1 应加强高职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调查显示,只有3.4%的学生对急救知识没兴趣,只有2.9%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学习急救知识。与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急救知识的相对缺乏。有研究显示大部分高校在急救技能培训方面基本没有开展,即使已经开展的高校也存在培训覆盖面窄、培训内容不规范等情况。在校高职学生年轻好学,接受能力强,就业后活跃在生产生活第一线,规范培训后不仅可以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甚至可以通过指导家人、朋友或同学,为急救知识的普及贡献一份力量。

3.2 不同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 在所有调查者中,急救知识得分最高的是医学专业学生,其次是文科专业,最低的是理科专业。医科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需要,急救知识得分最高。文科专业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文社科类知识涉及较多,但急救方面的知识仅限于理论上的简单介绍;而理工科院校很少举办有关急救方面的讲座,校园文化建设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

3.3 高职学生对不同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火灾逃生、煤气中毒的现场救护、中暑患者的现场救护、溺水救护、地震逃生的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均在60%以上。这与汶川地震后,社会、学校、媒体大范围、高强度的救生逃生知识普及和反复的逃生演练有关,而且汶川地震本身也给公民敲响了警钟,激起大家学习应对大型突发灾害的动力。而生活中常见事件如普通伤口的处理、轻度烫伤的处理、四肢骨折的处理等知识知晓率却很低,均在45%以下。会做成人心肺复苏术的同学仅占41.4%。这些知晓率最低的项目,恰恰是专家认为应优先在大学生中普及的项目。应对大型突发事件只是院前急救知识的一部分,如何规范科学的培训和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其内容和形式都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改进。

3.4 学习内容选择的专业性、实践性较强高职学生最想学习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排前3位的依次是:心肺复苏术、外伤止血包扎术、骨折的固定搬运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均属于技能型内容,实践性较强;同时这些项目在调查中也是得分最低的项目,说明高职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急救知识中欠缺的方面,并渴望通过有效途径获得。

3.5 学习途径的选择更倾向于增强实践训练的模式

高职学生最希望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排前4位的依次是:现场演示、社会实践、讲座、选修课。急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仅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视频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据文献报道,选修课在众多培训途径中最受大学生青睐。建议校方可根据自身特点联合当地急救中心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或系列培训讲座,多为学生创造操练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丰富知识结构,增强和提高全面素质。

4 参考文献

[1]张松峰.急危重症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

[2]潘涛,顾勤,顾振华,等.大学生应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J].江苏高教,2010(3):1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EB/OL]-[2008-02-05].http:∥gov.cn/gadt/2008-02/05/content_884068.htm.

[4]张军根.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现况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5]许婷,许勤.高职高专学生院前急救知识与能力指标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27-1128.

[6]游新玲,牟小军,王晓利,等.广州市大学本科学生院前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7,14(12):15-16.

[7]桂莉,曾友燕,陶红.医学院校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31.

第9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信息素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55-02

在迈向信息时代的当今时代,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信息化生存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将极大地影响其生活的质量。一个不具备捕捉、鉴别、处理信息并解决相关问题的“信息文盲”,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培养高师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最初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1]。随着时展,信息素养的内涵在不断的发展。通常说来,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的生存技能,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也就是说,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就是一个具有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人[2]。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方向。一般说来信息素养包含两个层面意思,一是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二是在人文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各个方面的内容[3]。

二、现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途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一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阅读方法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机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在高校教学必须跟上教育形势发展,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从思想、行动上跟上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意识。主要从以下高校、社会环境、学生个人三个方面来加以培养。

(一)利用学校必(选)修课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从高师院校学校教育的形式看,主要包括平时课堂教学、图书馆教育和课外个别指导三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信息检索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1984年,国家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文献检索课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与普及,信息资源日益多样化,检索手段日益智能化,诸如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网上数据库检索已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献检索课逐渐发展成“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侧重于手工检索转为计算机检索,注重通过大量的检索实例对学生进行训练,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务必使学生知道五个“W”一个“H”(借助珍妮特・沃斯(Jeannette Voss)和戈登・德莱顿(Garden Dryden)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画脑图的办法,信息检索可以表达为五个“W”一个“H”:“What”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检索,“Why”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检索,“Who”在进行信息搜集利用的过程中,谁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Where”何处才是信息资源的富矿,“When”什么时候需要进行信息的搜集以及何时可以获得帮助,“How”怎样进行信息检索)。

2.通过其他必(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大学生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为此,各个高校在所开设的必(选)修课程,应该要求各个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在平常课堂教学中能够把信息检索工具、信息资源位置及所授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渗透信息技术的内容,扩展学生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那么大学生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逐渐的提升。使得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通过图书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之一,高校的图书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较多的检索工具,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有热心辅导的图书馆服务工作者,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通识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否具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能力成为一个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具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能力水平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低。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可以通过组织新生入馆教育和指导,并进行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介绍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动力;通过组织信息检索、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来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情报资源的技能。

4.通过大学生科研、毕业论文等提升使用信息的能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科研,除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科学的信息检索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可以深化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视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大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比如有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设计科学试验,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写出论文等环节。完成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写出论文等各个环节中,全面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大学生自身特点完成信息素养培养

网络化的信息海洋把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都连在一起,它既然不属于任何国家、机构或个人,它就能容纳所有国家、机构或个人的观点,所以,在这个海洋中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也有许多不利于稳定、国家安全和个体的信息。因此,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必须强调对学习者的责任心、自尊心、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诚实等品质的培养。

1.培养自我学习信念,提高自控力。在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学校正式教育所传授的部分知识很快就会过时,要保持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学习,将学习当做终身的挑战。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我学习的时候,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有很大的灵活度,开始会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有趣,有很大的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因厌倦而迷恋沉湎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或聊天等。所以,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强化自控学习信念,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使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习惯。

2.培养信息敏感程度,提高抗干扰力。网络信息是庞杂的,鱼龙混杂,作为学生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二次吸收和创新,取决与大学生本身持有的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庞大信息的同时,也承受着大量垃圾信息的干扰。很多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信息资源更新缓慢。这就需要自我学习者具有很强的信息辨别能力,排除信息过载现象的干扰,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准确把握信息的内核,防止和解决信息迷航和信息过载现象,快速鉴别出信息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准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使学生在主观上要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逐步提高自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被无关信息干扰,学会合理分配自身有效的注意力资源,明晰自身需要哪些信息,调整学习步调,合理思考与消化信息,做信息的主动鉴别者、吸收者,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社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更强调人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底蕴、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能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要从全社会考虑,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提高全体公民的信息素养,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处于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环境中,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范围、信息环境、硬件设施上都会有优越的条件,自然容易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反过来,只有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更好地推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互联网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接受信息教育的平台。网络文化、网络技术、网络普及程度和发达程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会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网络,使大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

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面对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将努力探索适合提高其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毕景刚,赵梦笔.从教师视角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定位[J].教育探索,2009,(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