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致跳远运动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致跳远运动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致跳远运动员

第1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手里紧握那沉重的铅球,那铅球上凝集了你的希望,

你的理想,汇集全身的力量,推出理想,

推出希望,铅球在空中闪亮,理想在空中发光

—致铅球运动员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连篇,这精彩的弧线啊,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

无伦的弧线啊,寄托着多少热切的期盼。它是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

没有什么遗憾,只会留下一片美的体验。我要永远将你留下让我的心中印上一条弧线

—致跳高运动员

在阳光的照耀下,跳高的比赛场地格外辉煌,

运动健儿们,用那矫键的身躯,冲刺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度。

没有尝试,怎会知道自己是否为强者,超越自己,也许会创造一番新天地!

运动健儿们加油吧,去创造一份份奇奇迹,去创造一份份惊喜!

致跳高运动员

一根细细的杆子横放在半空中,

它细,然而却像你生命中的坎,

不可怕,不要怕,

只要你有决心,

只要你有信心,

这又算得了什么?

没有经历过坎坷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一次次的战胜,

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加油吧,努力跳过这挡在你前面的坎。

去燃烧你的青春!

跳远运动员

离弦箭似的助跑,

蚂蚱似的起跳,

空中的走步表演,

引起阵阵惊叹,

落地的瞬间,

你触到了沙的柔软,

不管怎样,

荣誉永远属于你。

致跳远运动员

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

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

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

致1500米运动员

你是否感到,烈日的照射,那是烈日对你的祝福

你是否感到,彩旗的摇摆,那是彩旗对你的呐喊

人们的注视,那是人们对你的希望

致跳高运动员

一根竹竿,决定了你的命运。

是喜是悲,全在一瞬间。

你矫健的身躯,像一颗流星,划过寂静的黎明。

柔软的铺垫,融入了你所有的快乐。

所有的精彩都在你跳起的那一刻,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弧线——致铅球运动员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联翩。

第2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关键词 排球 青少年 身体形态 专项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现代排球运动节奏加快,对排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青少年女子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女排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市女排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对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为我市教练员提高选材质量、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本人查阅了《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训练学》等相关著作.并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查阅大量资料.为本文提高充足的理论基础.

1.2 测量法

根据《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中的测试项目,对我市女排运动员进行统一规格的测量.

1.3 数理统计法

用最新版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龄分布特征

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波浪式增长。田麦久教授编写的《运动训练学》中表述:青少年11-14岁是耐力素质发展最敏感时期;15-18岁是力量素质发展最敏感时期。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总人数为47人。其中年龄为12岁、13岁、18岁的人数比例较少,分别占6%、2%、6%;而年龄多分布在14~17岁,相对比例较大,占总人数的86%。这说明,我市女排运动员年龄差异较小、年龄集中,便于教练员进行统一、有针对性的训练。

2.2 身高、体重特征

现代比赛中,女排运动员“大型化”和“高度化”已成为影响其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运动技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也成了决定比赛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可以由长度、维度、以及重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因此,本文运用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00),对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并与济南市体校、大连市体校、天津市体校的优秀女排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我市女排运动员平均指数均低于其它三市,但P>0.05,不成显著差异。这说明,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发展与高水平运动员趋于一致,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3 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根据位置特点分析,不同位置运动员之间的各项指标有很大差异,以身高差异性最为显著。副攻作为网前进攻的平衡点,需要运用快速的移动,进行拦网、扣球等多个技术。据调查,在世界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中,主攻平均身高约为185~190cm;副攻的平均身高约为190~200cm;二传的平均身高约为180~185cm.副攻在身高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个结果与个人位置特点紧密结合的。

从表2中可以发现我市女排运动员在几项指标测试中,副攻平均值最高,其身高为181.50cm,同样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主攻、二传,分别为178.80cm、176.30cm。由此可见,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发展趋势与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相一致。但是,存在:二传运动员身高相对较低、190cm以上“高大型”运动员相对缺乏的问题。

2.4 专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根据《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大纲》中要求:对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包括:30米、实心球掷远、双摇跳、v字移动、立定跳远、助跑摸高.通过各项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特点及发展现状。各项测试结果见表3。

(1)助跑摸高和立定跳远分析。助跑摸高和立定跳远是构成运动员弹跳素质的两个重要因素。由表3显示,我市女排运动员助跑摸高、立定跳远排在第二、第四位。与排在第一位的济南市体校运动成绩分别相差0.04cm、0.15cm。可以看出,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相对较好,与高水平运动员没有太大差距。青少年运动员正处在身体发育期,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还不成熟,说明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在弹跳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2)V字移动和30米分析。随着攻防转换速度加快,需要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完成起动、急停等动作.其速度快慢直接影响技战术的质量和效果。v字移动和30m是排球运动员移动能力检验的两项指标。由表3可知,我市女排运动员v字移动和30米均排在第四位。经测试,我市女排运动员这两项成绩优劣差距较大。这说明,我市女排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发展水平虽接近高水平运动员,但个别运动员的水平较差。

(3)实心球掷远成绩分析。实心球掷远作为衡量排球运动员手臂挥击力量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出运动员在完成扣球动作瞬间,腰腹力量以及挥臂甩腕速度的大小。表3显示,我市女排运动员实心球掷远排在第二位。经T检验后,我市与济南市实心球掷远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

(4)双摇跳成绩分析。双摇跳是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各项素质、运动技能等的综合体现。它是考察排球运动员综合运动素质的重要指标。由表3得知,我市女排运动员双摇跳成绩较差。经T检验后,我市与其它市体校平均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以看出,我市女排运动员的上下肢综合协调反应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市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保持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但缺乏身材高大、占绝对优势的运动员。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看,我市女排运动员上下肢力量发展不均衡,协调、反应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加强。我市教练员应该针对各年龄阶段运动员的身体发育特点,结合专项技术,进行科学训练。这样,才能使我市青少年女排运动员得到均衡的、协调的发展。从而为我省女子排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利.21世纪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集宁师专学报,2005.27(4):73-75.

第3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一、速度素质训练

依照运动训练项群理论,跳远属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中的快速力量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对于其跳远成绩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历来倍受跳远教练员的重视,是其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

1、提高跑的能力练习方法:①100、150m加速跑;②100、150m重复跑:③100、150m间歇跑:④100、150m变速跑:⑤参加50、100m比赛。

2、发展绝对速度练习方法:①50m站立式起跑;②行进间跑,可用最快的步频或最大的步长跑完该段距离,也可用最快的速度来跑;③在斜坡上跑道上进行各种跑的练习,运动员可由水平跑转入上坡跑。也可从上下坡跑转入水平跑;④50~60m单足跳;⑤标记跑;⑥参加各种短跑比赛。

3、培养放松自然快速跑练习方法:①150~200m放松大步跑;②100m可控速度跑(80%~90%,强度);③60m平均强度跑(90%~95%强度)。

4、使助跑速度接跑速度练习方法:①在普通跑道上进行全程助跑;②在助跑道上采用标记进行全程助跑:③在助跑道上采用标记进行全程助跑起跳;④在助跑道上后6步放置标记进行全程助跑;⑤在助跑道上后6步放置标记进行全程助跑接起跳:⑥在助跑道上进行全程助跑。

二、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身体训练中普遍受到重视。跳远运动员的力量必须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承受单足落地时比自己体重高5~6倍的负荷量,二是在较大负荷下的连续跳跃能力。

1、一般力量训练手段:①使用杠铃半蹲、全蹲、提踵等练习。②杠铃快速抓举、挺举、浅半蹲跳、深半蹲跳、杠铃前提拉、后提拉等练习。③原地轻负重(20~30公斤)前后弓箭步交换跳练习等。

2、专项爆发力为两种类型:①“力量性爆发力”。这类爆发力是以力量为主,在从静止动作开始或在速度较慢动作状态去克服较大阻力的动作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爆发力的能力。②“速度性爆发力”。这类爆发力是以速度为主,在助跑状态中或在速度较快的动作中克服较小阻力和用力时间极短的动作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爆发力的能力。如:4~8步助跑接3、5、10级单脚跳;4~8步助跑接3、5、10级跨步跳练习;拉胶带摆动腿练习。

3、腰腹肌上肢练习:腰腹肌及小肌肉的练习采用仰卧起坐或负重仰卧起坐、肋木的悬腿举腿练习、仰卧举腿练习、负重体前屈练习等。上肢采用抓举练习、挺举练习、高翻腕练习、俯卧撑或负重俯卧撑练习等。

三、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1、持续训练法。采用它的训练强度小,负荷量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安排匀速持续跑、越野跑、变速跑、法特莱克跑等。

2、间歇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的强度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导致训练效应的改变。采用的训练手段是循环练习,游戏练习等。

3,其他的训练方法及手段模拟比赛的训练、间歇跑等跑类的练习:划船、自行车的长时间的练习;反复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坚持长时间的抗小阻力的练习;长距离的游泳、滑冰练习等。

四、柔韧与协调性练习

1、柔韧性训练。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和肌肉伸展的幅度,发展柔韧素质是防止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容忽视。良好的柔韧性能帮助运动员掌握技术,方法手段有以下几种:①一腿高抬腿抱膝触胸,另一腿充分蹬伸,臀部不后坐。②跪撑上体后倒,两臂伸直。然后上体抬起成直立。③跳跃中做大幅度的踢腿练习。④跨栏坐,上体有节奏地后仰或前倾。⑤大幅度弓箭步跑。

第4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那一刹那,似流星、似闪电,如骏马奔腾,如蛟龙腾空,如猛虎出洞,不在乎名次高低,不在乎成绩高下。

一根小小的跳绳,连接的是团结与友爱;

一根小小的跳绳,传递的是勇气与力量;

一根小小的跳绳,演绎的是奋斗与拼搏;

一根小小的跳绳,留下的是辉煌与永恒;

第5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摘 要 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总决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6名优秀运动员三跳中摆动腿若干角度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诊断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提高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水平。

关键词 女子 三级跳远 摆动腿 角度指标 运动学分析

摆动腿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三跳中跳跃的速度与距离,它是技术动作协调完成的前提条件,也是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中摆动腿若干角度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从中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水平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2011年7月15日—17日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总决赛,选定女子三级跳远比赛前6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6名研究对象基本能代表我国现阶段女子三级跳远的整体技术水平,符合本文的研究需要。

(二)研究方法

1.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

采用两台JVC9800同步高速摄影机同时进行拍摄,拍摄频率为100f/s。赛后用Peak三维立体标定框架对研究动作范围进行标定。影片解析采用德国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采用汉纳范(Hanan Van)人体数学模型,经低通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取得有关运动学数据。

2.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获得相关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起跳脚着地瞬间两大腿间的夹角是三跳中着地缓冲阶段比较重要的角度参数。两大腿间夹角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两大腿夹角过大,虽然可以预先拉长摆动腿的有关肌肉,在肌肉内部积蓄势能,从而增加摆动腿摆动的力量与速度,同时也可增大摆动腿摆动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摆动效率。同时,就起跳腿而言,两大腿夹角过大,虽然可以预先拉长起跳腿的有关肌群,为蹬伸动作做好准备,但不利于缩短起跳支撑时间和快速移动身体重心,从而因支撑时间过长导致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反之,如果两大腿间夹角过小,虽然可以使身体重心快速前移,缩短支撑缓冲时间,但却不利于获得较好的起跳及摆动效果。因此,就摆动腿与起跳腿的协调配合来讲,如果将两大腿夹角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但可以获得上面提到的摆动腿与起跳腿的预期效果,且将有利于尽快前移身体重心,缩短身体重心移动时间,从而尽量减小因支撑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水平速度损失,同时也使跑跳及各跳之间衔接更加紧密。

从表2可以看出,谢荔梅在三跳中起跳腿开始缓冲瞬间始终保持着较大的两腿夹角(108.60°,116.54°,105.23°),大于研究对象的平均值(104.52°±3.2140°,106.92°±5.7273°,94.96°±7.9708°),这与她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有关。分析数据还可以看出,三跳中的每一跳,除谢荔梅外,其余5名研究对象两大腿夹角相对较小,说明训练中在这一动作细节上还有潜力可挖。

起跳腿蹬伸离地瞬间,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衡量摆动腿摆动高度的标准。摆动腿大腿在水平面以上,说明摆动腿的摆动高度较高,摆动效果较好,相反,摆动腿大腿在水平面以下,则摆动腿的摆动高度较低,摆动效果较差;同时,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摆动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间夹角过大,则会导致人体向上的趋势明显,虽然可以增大垂直速度,但水平速度的损失可能更多,身体重心快速向前的效果降低;相反,如果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间夹角过小,虽然可以增大水平速度,但对垂直速度会产生削减作用,不利于身体重心向前上方运动。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起跳腿离地瞬间两大腿间的夹角也越大,这必然使两腿同时保持紧张,两腿肌肉预先拉长,从而增加起跳腿蹬伸的力量、速度以及摆动腿前伸下摆的力量,不但有利于快速完成起跳动作,缩短起跳时间,加快身体重心前移速度,增大起跳腿蹬伸的工作距离,提高起跳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加大摆动腿前摆下压的幅度,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加强,有利于摆动腿与起跳腿协调配合以及技术动作完成的连贯性。

从表2可以看出,谢荔梅在三跳中,起跳腿蹬伸离地瞬间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23.43°,8.56°,15.89°)都大于研究对象的平均值(22.49°±4.1668°,-9.62°±9.7151°,13.58°±1.6510°),说明其三跳的起跳效果优于其他运动员。此外,数据还显示出(见表2),6名研究对象第二跳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都偏小,除谢荔梅之外,其他运动员都呈负值,说明第二跳摆动腿摆动高度偏小,摆动腿没有充分做出向前、向上的摆动动作,这可能与我国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素质能力较差以及将第二跳作为第一、三跳的过渡环节的思路等有关,也反映出第二跳技术训练存在着问题,需要重点改进与提高。笔者认为增大第二跳摆动腿的积极前摆和动作幅度,将是目前快速提高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注:负号表示起跳腿离地瞬间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水平面以下。

三、结论

(一)除谢荔梅外,其余5名研究对象起跳腿着地缓冲阶段两腿间夹角均偏小,不利于获得较好的起跳及摆动效果。

(二)6名研究对象起跳腿蹬伸离地瞬间摆动腿与水平面的夹角偏小,尤其在第二跳时更小,除谢荔梅外均为负值。

(三)第二跳摆动腿摆动高度偏小,摆动腿没有充分做出向前、向上的摆动动作,支撑腿及摆动腿力量有待训练加强,尤其是弱侧腿力量。

四、建议

(一)保持“适宜稍大”的起跳腿着地瞬间两大腿间的夹角角度,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摆动与起跳预期效果,而且有利于尽快前移身体重心,缩短身体重心移动时间,从而尽量减小因支撑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水平速度损失,同时也使跑跳及各跳之间衔接更加紧密。

(二)适当加大起跳腿蹬伸离地瞬间摆动腿与水平面的夹角,避免夹角过小或过大,在保证水平速度损失不大的前提下,促使人体积极向前上方运动,从而获得较好的摆动与起跳效果。

(三)重点加大第二跳摆动腿积极前摆的幅度与速度,着重加强双腿力量训练,尤要以弱侧腿力量训练为主。

参考文献:

[1] 车保仁,李鸿江,邰崇禧.田径(专修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2] 谭新莉,王葱.三级跳远技术的重点、难点及其训练手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41-42.

[3] 李小平,等.序列运动图像采集与解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体育与科学.1997.18(3):28-31.

[4] 宋雅伟,马继政.影响三级跳远成绩的若干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4):66-68.

[5] 曾红辉.国内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某些运动学指标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7.4(1):26-27.

第6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Zhao Feng

(西安体育学院,西安 710068)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2011年参加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比赛的部分参赛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调控训练进行研究。根据赛前心理变化等特点找出对策:影响赛前心理的主要因素、赛前心理的状态、加强赛前心理训练、作好赛前战术心理准备、调节赛前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和赛前心理调节控制的方法等。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pre-game psychological control training of part athletes in 2011 college tennis match of Shaanxi province by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nds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changes. Th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sychology, state of pre-competition psychology,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before competition, finishing the pre-game tactic preparation, adjusting bad psychology response before the match and the method of pre-game psychology control and so on.

关键词:网球 运动员 赛前心理 调整 控制

Key words: tennis;athlete;pre-game psychology control;adjustment;control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306-01

0引言

心理素质在网球比赛中非常重要,运动员赛前心理的控制和调整对运动员比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网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普及面非常广,每年举行的全国、省市级大学生网球比赛是提高大学生体育专项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随着大学生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比赛的激烈,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教练所重视,而运动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表明,许多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球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场上表现。因此,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高校教练员更全面地把握好大学生网球训练的竞训过程,对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具有现实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参加2011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比赛的部分参赛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20人,女运动员8人。

1.2 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并查阅大量与本文相关的论文及书籍,并从网上收集相关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②访谈法。根据研究设计和需要,对参加2011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网球比赛的部分参赛运动员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访谈记录。

2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主要因素①外环境因素。外环境因素包括对手的情况,比赛的规模,比赛所面临的任务,运动员自身赛前的训练情况,比赛的经验,教练员的态度与对运动员的评价,裁判的执裁水平,观众情况,气候条件等等,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变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②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即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如:参加比赛的动机、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意志品质、自我评价、自我暗示等。个体因素可分为先受性和后获性两大类。先受性因素受遗传等先天性条件的制约,运动员生而有之,如运动员个性品质(神经类型、气质特点等)。先受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运动员一旦拥有则很难改变,同时,先受性因素对个体行为表现方式的影响比较直接和、并且比较稳定;后获性因素是运动员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和形成的认识、观念、态度、需要、评价等。这些因素可变性较强,容易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对于易变的情绪状态而言,后获性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从情绪调控实效的意义上讲,应将后获性因素放在调控的首位。

2.2 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与赛前的心理训练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表现出对面临的比赛任务有清楚的理解,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战术运用充满信心,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和夺取胜利的期望。但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兴奋和紧张情绪,导致心神不定,兴奋期聒噪出现等情况。相反,有的运动员可能会出现赛前心理淡漠和盲目自信,导致其难以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教练员应从比赛的需要出发,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训练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心理训练任务、内容、负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赛前两到三周应安排心理训练,具体任务是:制定比赛任务,激发比赛动机,树立必胜的信心,合理运用心理调控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努力消除心理障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提高心理的适应能力,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

2.3 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的方法①减压调节法。比赛之前要客观地分析对手的实力,不要对结果期望过高。对结果的要求越高就越容易引起紧张情绪,越会影响正常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把对结果的期望值适当的放低一些,是克服紧张情绪的有效手段。②语言调节法。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例如某次比赛前张三对李四说:“要适当放松,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别给自己太多压力”。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语言交流的同时一般都表达着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会对他人或自己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和控制力。③注意力转移法。将注意力有意识的转移,让运动员的注意力转移到有积极情绪的事物上。比如某个运动员因为曾经在比赛中出现失误使得其在以后的比赛中信心不足,心态消极。这时就应该引导他把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事物上,例如某次比赛的了大奖。对自己成功时的情景和所运用技术、技巧的回忆,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达到积极状态。④音乐调节法。人的大脑活动在听到音乐时会做出反应,产生兴奋、镇定和平衡情绪。运动员的大脑接收到音乐的“声波信息”后,能够自动消除紧张,集中注意力,让大脑思维有条不乱。比赛之前,运动员可以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来听,这对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适当提高兴奋度有一定的帮助。大量实例证明,很多通过音乐调节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⑤活动调节法。研究表明:肌肉和大脑的传导是双向的,肌肉活动越积极,传向大脑的冲动就越多,大脑兴奋就越高,情绪会越高涨,反之则低。因此,当运动员的情绪不够高涨时,可以进行一些高强度、快节奏的练习,提高大脑兴奋度,慢慢将情绪激发起来;相反,如果运动员的情绪过于紧张,则要采用低强度、小幅度的训练,以此平复情绪。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高校网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分析研究,发现比赛本身具有的应激性,赛前运动员看待对手实力的心理反应,赛前运动员自信心的高低,赛前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想法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这几方面对运动员的赛前情绪有较大影响。因此,建议高校网球教练员在平时技术训练之余,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从多个方面着手,消除赛前不良情绪,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形成赛前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而提高队员的比赛能力及成绩。

参考文献:

第7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摘 要 体育训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手段,在高校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中,如何保证训练质量与训练效率,是教练员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跳绳作为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运动项目,其在高校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从跳绳的含义、特点及其作用出发,对其在高校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以期对提高高校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 跳绳 田径运动员 身体素质 应用价值

跳绳是一种古老的运动项目,在唐代与宋代的文献中均有关于跳绳的记载,而在清朝的《有益游戏图说》中更是将跳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定义。在现代语境里,跳绳则是一种在环形摆荡的绳索中,做出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项目,随着体育项目的发展,跳绳的形式也逐渐更新,并形成了单人跳、多人跳、花式跳绳等多种形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的有效性,则是教练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跳绳的应用则为学生的训练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一、跳绳运动的特点

跳绳之所以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深受民众喜爱主要因为它具备了以下特点:(一)对环境要求低。许多运动项目在操作中都会对时间、场地、器械,甚至运动员的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但是跳绳对于客观环境的要求比较低,任何人都能够利用一根绳索进展开训练,同时它不受时间和天气的影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达到其他运动项目长时间才能达到的运动量;(二)投入成本低。除去对运动员基本装备的要求,跳绳所需的投入几乎就是一根绳子,这样的投入必然会吸引大量的训练者加入其中;(三)富于创造性。跳绳并不是单调的在绳索间跳动,它能够在绳索摆荡中变换出许多花样,而跳绳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设计动作,从而将一个简单的活动变成了富有探索意味的运动项目;(四)适合培养训练者的基础体力,在专业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有许多更高难度的训练内容,但是跳绳可以作为基础运动的主要项目,以帮助运动员在初期训练中提高肌肉的灵敏度和协调性。

二、跳绳在高校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灵敏性

灵敏性既是身体综合素质的表现,也是运动员下意识的反应。在训练中对运动员的灵敏性加以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其更加有效地掌握运动项目内容以及运动技巧,还能够提高其预防运动伤害的意识与能力。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高校运动员的身体灵敏性虽然相对于青少年来讲缺乏优势,但是其可塑性依然很强,而且利用有计划的训练,运动员的灵敏性会在肌肉力量增加的情况下,延缓生理性衰退,从而保证肌肉的灵敏度。人的灵敏性主要由大脑皮层的分析器控制,在跳绳过程中,双脚肌肉的交换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通,改善心肺功能,进而刺激大脑皮层的分析器对身体做出更加准确的指示。基于此,高校田径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可以不断改变跳绳的花样、速度,从而保证运动员能够获得足够的运动量。

(二)有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协调性

我们所进行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肌肉群相互配合的结果。在生活中,我们在做一些有难度的动作时,经常会出现动作与想象不协调的情况,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协调素质不够。肌肉的协调能力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本能的配合,但是它也需要一定的训练,而只有在针对性的训练中,才能够提高肌肉配合的力量、速度、耐力。跳绳运动不仅能够调动我们腿部肌肉,更能够通过不同动作的变换,提高全身肌肉的配合度,例如在单人跳中,跳绳者自己摇动绳索,可以保证手臂肌肉与腿部肌肉的协调一致。在高校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教练员应该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从力量、速度和耐力的角度对其进行培养,如在长跑运动中,耐力是关键,因此教练员可以利用匀速训练的方式,逐渐增加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以帮助其逐渐突破身体极限,提高肌肉耐力。

(三)有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反应能力

反应能力与身体的灵敏性、力量、速度、柔韧性密切相连。在体育运动中,我们通常利用反应时间来计算运动员的反应能力,而反应时间则主要由反映潜伏时、反映速度以及动作时间构成,这三个要素相互配合才能够不断提高反应能力。在跳绳训练中,运动员为保证跳过绳索必然会调动肌肉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并在反复的训练中缩短反映潜伏时。在高校田径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教练员可以利用快慢交替的摇绳方式提高运动员应对变化的能力;或者利用不同花样的混合,让学生根据口令做出相应的跳绳动作,以提高运动员反应的敏捷性。

三、结束语

C上所述,跳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在我国有着极高的普及度,而且由于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特殊价值,被广泛地应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来。作为高校田径运动员的教练,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跳绳的重要性,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强度,不仅让运动员体验到花式跳绳的乐趣,更要让其在循序渐近的训练中,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第8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关键词:跳水;双人项目;制胜因素;高水平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6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716-03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国际游联首次将双人跳水项目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成为双人跳水项目发展的里程碑,使得双人跳水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虽然目前在比赛中双人跳水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飞跃,但相应的理论研究还未引起各国足够的重视,对于双人跳水的制胜因素、训练要求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刻的规律性的认识。对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及相关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研究是我国双人项目今后取得更好成绩所急需研究的问题。

1主要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在利用国内现有专业图书馆,进行国内外文献资料查阅过程中,虽未能直接查到任何跳水双人专项研究资料,但也获得了一些相关研究文献。

1.2赛场观察法2000年奥运会跳水比赛双人比赛情况;

2004年奥运会跳水比赛双人比赛情况。

1.3现场跟踪研究法通过多种现代科学手段记录、分析、对比和论证,研究国家跳水队双人训练情况。

1.4数理统计法通过利用计算机和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整个研究数据分析和处理。

1.5综合归纳法根据掌握的理论和实践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并进行逻辑推理。

2结果与分析

2.1双人跳水比赛制胜要素解析

2.1.1跳水比赛制胜的基本要素

2.1.1.1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是跳水比赛的竞技核心竞技跳水运动是表现与较量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的竞技项目,由裁判员评分来判定运动员参赛的结果。技术分与难度系数是决定最后得分的两个变量。技术分是对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质量水平的评价,难度系数则是对运动员选择的技术动作难度水平的认定。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即是跳水比赛的竞技核心。

2.1.1.2跳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般性结构特征按照项群理论,跳水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对其参赛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是主导性的竞技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的基础要素。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是运动员完成特定难度的技术动作的重要条件,而且,随着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对于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会更加明显。跳水比赛的制胜谋略与实施集中地反映着运动员战术能力的水平,主要表现为在教练员帮助下的运动员参赛设计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

2.1.2双人跳水比赛制胜的特殊要素与单人跳水相比较,同步性是高水平双人跳水比赛制胜的关键。同步性影响因素见图1。

2.1.2.1形态特征的相似度双人跳水两名运动员的身高、体型应该尽量接近。身高相差不要超过10 cm,体重相差最好不超过5~8 kg(表1)。

2.1.2.2技术水平的相似度双人跳水的两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相似程度对于能否组成具有高度竞争能力的双人组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技术水平相似度高的两名选手,在竞技训练的历程中,有着相似的体验;对技术动作的完成,有着共同的感受;在参赛动作的选择上,有着更多的可能;比赛中遇到困难时,更容易共同去面对。

2.1.2.3技术风格的相似度双人跳水的两名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应该力求一致。过强的个性必然表现为个体的突出,这种个体的突出和张扬是单人跳水所应强调的,但在双人跳水中就不适用了,它只能使两个人的动作失去一致性。

2.1.2.4心理特征的相似度优秀跳水运动员应该具有高度发展的自信心、自我情绪控制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力、抗干扰能力等心理品质(丁雪琴 1988,张毓芬 1997,温一静1993)。要注意挑选具有相似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在时间空间的感知力和判断力方面高度相似的选手,结成双人跳水配对组合。

2.1.2.5运动素质的相似度除了外形的相似和技术风格的趋同以外,双人跳水运动员在个人素质与专项能力方面应保持较高的相似性。专项能力决定了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动作难度,并会影响运动员的自信心。

2.1.2.6相互配合高度默契找到两个身体形态、心理特征、技术风格和专项能力都很相似的运动员并不能自然地保证他们在动作时间和动作节奏上的一致,这4个要素还需要依靠高度的“默契”把它们连接起来,才能构成强大的制胜力。

2.2双人跳水训练比赛旨要双人跳水运动员制胜能力的结构特征对于他们的组合、训练和比赛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综合中国和俄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培养优秀选手的成功经验,可以用12个字予以概括,就是相似配对、有序训练和稳定参赛。

2.2.1相似配对在备战特定重大比赛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完成的是选择适宜的人选,结成参赛组合。除默契配合是需要在长时间的共同训练中逐步建立起来外,影响双人跳水比赛表现的形态特征、心理特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专项能力等因素都具有比较高的相对稳定性,因此,在确定配对人选时,就要选择在这5个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相似度的运动员。

郭晶晶和吴敏霞都采用跑跳步走板,从两名运动员走板过程中重心水平和垂直速度的变化曲线图(图2)可以看出,郭晶晶和吴敏霞走板速度在大小和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是配对训练双人项目的适宜人选。

2.2.2有序训练双人配对组合的训练工作须完成3项训练任务。即选定比赛动作;使两名运动员都按统一的技术要求掌握跳水动作;使两名运动员同步地完成跳水技术动作。

以高质量地同步完成选定的比赛动作为目标,双人跳水训练过程通常分为陆上辅助练习、分解动作练习、单个动作配对练习、全套动作的配对练习以及全套动作配合状态的实践检验这样5个环节的练习序列来组织训练(图3)。

2.2.3稳定参赛双人配合参加比赛,要求运动员除了把自己的技术动作跳好外,还要与搭档默契配合,同步完成好每一技术环节,可以说双人比赛时运动员的要求在心理和技术上都高于单人独立作战,因此,力求做好以下方面:1) 参赛前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2) 参赛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3) 制定好参赛方案;4) 准备在比赛中可能需要的的策略;5) 训练和比赛期间教练员的相互配合。

雅典奥运会女子3 m板双人比赛前,教练组为郭晶晶和吴敏霞制定了具体的参赛方案:

雅典奥运会女子3 m板双人决赛参赛方案

参赛选手:郭晶晶、吴敏霞

比赛时间:2004.08.14

参赛动作:第一轮:101B 401B第二轮:201B

第三轮:205B第四轮:405B第五轮:305B

参赛心态:摆正位置,冲击对手。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在进入自选动作比赛时,若出现俄罗斯女子3 m板双人对手分数领先的情况时,要积极暗示自己不受影响,相信自己,发扬韧性,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上。

双人配合要点提示:第五个动作是唯一有走板的动作,要求积极呼应,感觉统一,动作尽可能同步。

比赛结果表明,参赛方案得到了理想贯彻,实现了稳定参赛的预定目标,取得了金牌。

2.3中国双人跳水项目成功的奥运训练与比赛实践

2.3.1我国双人跳水比赛制胜的训练体制要素――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双人跳水来说,长期集训制度更有利于来自不同省份的配对运动员长期共同训练,获得更多的比赛机会,得到更好的磨合与锻炼,达到更高的默契程度。

2.3.2我国双人跳水奥运选手训练的周期安排

2.3.2.1备战奥运会4 a周期的框架安排在4 a的奥运会周期中,中国跳水队双人跳水训练一般将第一年和第二年作为观察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员进行双人组合选手配对训练和参赛观察,不断调整改进。在第三年予以基本确定,奥运会年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和配合技术的精雕细刻。

2.3.2.2奥运会赛前的封闭式集训在奥运会赛前的封闭式集训历来是中国跳水队备战奥运会最为关键的训练阶段,通过此阶段的科学化训练,要确保双人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都逐渐走向最佳状态。

2.3.2.3奥运会赛前双人跳水周训练安排经过两个奥运会周期的训练实践和研究分析,我们注意在一周的训练中,协调地安排好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

2.3.2.4奥运会临赛前双人训练课的基本训练内容奥运会双人比赛一般集中安排在比赛开始的前两天。因此,在到达比赛地点后,积极适应比赛场地等环境因素的同时,突出双人训练,以单人训练为辅,通过比赛实际场地的配对强化训练,巩固了训练水平,强化了双人之间的默契程度。从雅典奥运会的比赛发挥状况看,围绕双人项目的系统性训练和赛前调节联系效果显著。

2.3.3双人跳水组合运动员相互间的认知适应和心理调节在双人配对过程中,运动员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走板跨跳步的节奏不同时,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这时,运动员相互间可能会有磨擦,教练员要及时引导运动员进行相互的思想沟通工作,使运动员努力做到相互理解,积极主动去克服困难,共同前进。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双人项目成功的核心是:“心灵感应的统一”。

2.3.4我国选手备战奥运会双人训练的综合科研保障

2.3.4.1对双人项目重点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动作分析 在雅典奥运会备战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根据技术环节问题,对重点运动员进行了系统技术诊断和技术分析反馈,为教练员强化和调整有关关键技术环节提供研究参考。

例如,为研究3 m板双人项目运动员郭晶晶、吴敏霞的走板起跳和配对同步性问题,我们经技术分析诊断提出了相应技术分析报告。对两名运动员3 m板双人跳水过程中的步长与步速、第三步技术、前跨步技术以及起跳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定量的运动学分析。

2.3.4.2赛前的中枢疲劳诊断在跳水项目中,中枢神经活动情况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实践表明,跳水运动员的疲劳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肌肉的疲劳而是神经的疲劳。

表2~表3为各运动员具体的测试数据,数据表明这几名运动员的大脑唤醒水平和能量比值均达到理想竞技水平。

2.3.4.3利用蓝牙技术对参加双人项目的运动员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在备战雅典奥运会的赛前集训过程中,中国跳水队还引进了目前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十通道十六参数无线蓝牙生物反馈仪,其训练指标包括:24 h动态2EEG,脑电,2EOG眼动,2SCP缓慢皮层电位,1SPO2血氧饱和度,2EMG肌电,2ECG心电,1SC皮电,1TEMP皮温,1BVP血容量搏动,1HR心率,1RESP呼吸等。为此,专门编制了配合这一系统的心理调节配乐指示语光盘,训练运动员的注意集中、自我心理放松等心理能力。

3结论

1) 双人跳水比赛除较量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及动作质量之外,动作的同步性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动作同步性的主要因素为两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素质、运动素质及默契配合。2) 双人跳水同步性的训练旨要为相似配对、有序训练和稳定参赛。相似配对时应全面考虑两名待选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素质、运动素质5个方面的相似度,同时需考虑运动员的合作能力。3) 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成功参赛悉尼、雅典奥运会的科学实践说明,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科学安排奥运选手不同时间跨度的训练周期和训练内容,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奥运选手开展科技攻关服务,对于我国竞技跳水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3] 田麦久,主编.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4] 普拉托诺夫(前苏联,现乌克兰).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5] 哈雷(前民主德国).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6] 马特维也夫(俄国).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7]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8] 车文博,主编.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9] 吴延喜. 跳水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10] Wilson,G.V. & Kerr,J.H.The Effects of Elevated Arousal and Mood on Maximal Strength Performance in Athlet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1,13: 239-259.

[11] Dorney,L., Goh,E., & Lee,C.The impact of music and imaginery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arousal: Studies of coordination and endurance.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1992,15:21-33.

第9篇:致跳远运动员范文

摘要:跳远是一项技术性强的项目,它要求学生必须在快速跑动中准确踏跳将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起来,有良好的助跑节奏运用信号反馈方式,能有效改进跳远的助跑节奏,提高助跑准确性,才能跳出好成绩。本文试图通过对跳远踏跳准确性问题的研究,为提高跳远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如何把握新时期跳远教学的特征,对于提高跳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跳远;助跑;准确性因素;方法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3.3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在2010年对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高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收集大量关于跳远项目的资料。

2.统计分析法:在2010年对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高一学生进行抽样抽取高一(1)班男生10名人、年龄16—18、身高在1.68—1.80米。高一(3)班男生10名、年龄16—18、身高1.68—1.80米进行实验了对比分析

(三)实验法:将抽查对象进行实验对比。

二、实验和分析

(一)先在不加任何人为因素的均等条件下,分别测定参与实验的20名学生,六次跳中的平均成绩和踏板的成功次数平均值。将测得的数据作为实验前的材料,供分析时使用。

(二)对两组分别进行15天30学时的助跑踏跳的专门训练,两组训练基本条件和要求相同,方法有区别。对照组按一般方法进行训练,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每个队员的练习情况,及时指出练习的缺点错误及纠正方法,不采用其他的辅助手段,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步数、助跑距离、速度相应标志。

(三)实验组先根据每个队员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较适当的助跑距离、步长、速度及相应标志,在反复的练习中调整,从中优选出较为理想的练习为标准,用掌的方法形成完整的助跑节奏。

(四)结果分析

1.影响跳远踏板准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技术而言,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则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跳远中的助跑踏板技术是连贯统一体,准确踏板是建立在良好的助跑基础上而合理的助跑节奏是核心。只有助跑准确才能上板,否则就会失败。这是由跳远的技术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准确助跑是准确踏板的前提。跳远的助跑是在固定的步数和相对的步频去完成。在这种条件下,节奏就成为反映步频快慢和步幅大小的一项有代表的综合指标。

2.助跑的起动方式与节奏

站立式起动技术容易控制身体的姿势,使双足站立距离、双膝关节弯曲角度、上体前倾角度等,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增长的规律等保持稳定;行进间起动,虽然不如站立式起动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但容易发挥出速度,动作放慢、且有弹性。助跑的节奏因个人而定,通过大量文献提出过三种意见;第一,起跳前的倒数第二步步长应稍大,目的在于适应心,加大起跳的工作距离,增加垂直速度,第二,应加快起跳的几步频,目的在于继续增加速度;第三,与第一种相反,应提高身体的重心,使起跳在较高的重心条件下完成,减少制动[4]。可以看出以上三种意见都是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提出的。如果是速度好、爆发力差的运动员,则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而爆发力好、速度差的运动员,则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

正确的助跑技术应在起跳前不改变运动员跑动的已形成的节奏规律和身体的重心的高度。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在训练中就应该重点发展薄弱环节,使运动员得到全面发展,而不应用改变技术动作以弥补身体素质的不足,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助跑准确性,但总是一种因小失大,牺牲自身优势环节,最终将是一种阻碍运动员成绩和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做法。有助跑中节奏变化大,步点的错乱也大。因此,在训练中,应力求做到速度与爆发力的平衡,素质与技术的平衡,以建立完整技术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5]。

4.心理因素

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受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不能全神贯注的进行训练和比赛,这正是踏板不准的重要因素[1]。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除具有敢跳的心理素质外,对自己的助跑技术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准确步点要有坚定的信心。出现踏板不准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心理状态:害怕犯规,最后几步拉大步或捣小步;助跑时眼睛盯着踏板;想取得好成绩而心情又紧张,形成技术变形,打乱了原有节奏;助跑时受环境影响,注意力不集中。运动技能是复杂的、连锁的,运动员在助跑中获得感知信号,对助跑准确性影响很大。

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跑道情况:天气状况和风向风速的不同,会引起助跑动作、速度、节奏发生变化。前苏联波夫提出,假如在较软的跑道或在煤渣跑道上和逆风条件下进行比赛,优秀的跳远运动员之所以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自己最好运动成绩,这都与平时他们的训练密不可分。可见优秀跳远运动员也要用时间去适应环境,争取能在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中积累丰富的应战经验,在任何比赛中随时保持稳定的助跑准确性[5]。

三、如何提高踏跳准确性

(一)依据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几个因素来谈

1.跳远运动员起动姿势不稳定

2.运动员助跑节奏不稳定

3.没有固定的助跑距离和步点

4.心理、环境因素也影响运动员踏板准确性

(二)助跑技术的稳定性对跳远的准确的影响

助跑是跳远运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了获得可控制的最大水平速度,为准确踏板起跳做好准备。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一般都会作到助跑的快、准、直。高水平是运动员和较低水平的运动员差别就在于高水平运动员经过反复的助跑技术准确训练。形成了良好的助跑技术,在比赛中每次助跑速度和节奏和前几次都几乎一致的。而那些较底水平运动员刚好相反,他们没有从事训练。动作定型没有达到,所以他们会在比赛中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因此运动员必须反复地进行助跑技术准确的训练。形成整个助跑技术的动力定型以提高成绩[2]。

四、结论

(一)结论

1.随着跳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把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因素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要想达到高水平和不断地提高成绩,必须具备正确的助跑踏跳技术。

2.运动员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掌握完整正确的助跑技术和准确的助跑步点,并通过训练不断深化固定,达到提高跳远运动成绩的目的。

3.造成准确性差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运动感知觉、注意力、情绪变化、环境因素、意志努力等。心理因素是造成助跑踏板不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和运动技能的形成一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训练中利用各种心理训练,注意培养和激发正确的动机,加强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诸多方面的培养,才能形成和固定踏跳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贺国钦中学生跳远踏跳准确性的探讨体育教学[J]1997(1)

[2]夏华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田径指南[J]1997(2)

[3]赵国雄提高助跑准确建体育科技[J]1989(2)

[4]王清唐礼中国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研究体育科学[J]体育科学[J]1986(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