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第1篇: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伦理道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因此培养学生们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尤为必要。学生生态伦理道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中的,因此也可以认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一、在文本研习中熏陶

语文新课程在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教材中编排了非常多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文章。这些课文在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意识,为学生们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传承了大量关于大自然的名篇佳作,这些美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无疑是极好的素材。例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春江花月夜》就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一名句进行赏析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刘希夷所作《白头翁》中“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来引导学生感悟古人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感受:生命与宇宙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展示,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哲学思想。而诗人风格独特的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更是让学生获得了很多启迪。

总的来说,引导学生进行这些文本的研习,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对自然美的世界加以感悟,并树立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对于学生建立起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阅读讲练中渗透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近几年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来说就极具特色。 2002年全国卷阅读题《沙尘暴》、2007年四川卷阅读题《瓦斯的开发与利用》、2007年全国卷阅读题《关于保护生态多样性》、2008年湖北卷阅读题《关于湿地》这些文章都是向学生们渗透生态教育的好文章。因此,教师在知道学生做题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生态教育的影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学生进行古文翻译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选用国学经典中与生态伦理道相关的文章进行训练文本,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古汉语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修养。如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等,学生通过学习或多或少的都可以了解到孟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会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主张,语文课程应该同其他课程、书本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了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的接触社会、认识自然,以实现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以体会,建立起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学习《像山那样思考》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围绕这一课文要求的学习目标与人文内涵来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生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在无意识中也会提高学生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重视,乃至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去。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相关学习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宣传语、广告词,让学生来做出赏析、点评,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创作进行评比。这样一来,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总而言之,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态伦理道德,不但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眼界、丰富社会经验,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也有良好的效果。实践中感悟是校内外沟通的大融合,这一举措势必会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体会也会深深的影响到其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邵建新,朱永芳.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02)

[2]朱永芳.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教育.2010(01)

[3]冯景龙.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双语学习.2007(08)

[4]江红.关于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 2005(12)

第2篇: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是当前德育研究过程中两个容易混淆的名词,它们在概念、内涵、实质、依据和意义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必须正确合理使用。

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是当前德育研究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两个新潮名词。在有些研究论文中,存在着混用的现象。同时,德育生态也是“德育工作生态模式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能否准确把握其概念、内涵与实质,直接影响研究的路径、方向和成果。因此,辨析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之间的区别,正确合理使用这两个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认为,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不同

生态德育是近年来德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关于“生态德育”这一概念的解释,尽管表述各异,但并无实质性差别。著名学者刘惊铎等认为,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开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调控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1]许多研究者指出,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2]或“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3]是“一种新德育观”,[4]或“将一种新的德育观渗透在德育活动中”。[5]生态德育是传统德育在内容上的拓宽,在领域上的延伸,显然属于德育的本体论层次。

目前学术界关于德育生态的研究还不多,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我们认为,所谓德育生态,是指德育工作者从改进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效果出发,借助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消除德育工作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创造一个和谐、快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德育生态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生态失调失衡的反思的结果,是德育方法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属于德育方法论层次。德育生态强调,德育工作一定要有生态观、系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道德生成的规律,协调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社校关系,一切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服务。德育生态重视的是德育的方法,关注的是德育的效果。

2、内涵不同

2.1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作为传统人际德育和社会德育的拓展和扩充,其主要内涵包括生态善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正义观、生态义务观四个方面。生态善恶观就是以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善;反之,就是恶。生态平等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尊重一切生命,即尊重从动物到植物、从有感觉的生命到无感觉的生命。人类必须自觉约束自己干预自然的能力,不能只顾自己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而不顾其他生命的生存需要,应该允许各个物种的生存与进化,以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生态正义是指个人与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生态义务观要求,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也应该履行爱护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义务。人们在占有和享用大自然的同时,还应当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6]

2.2德育生态的内涵

有学者提出,德育生态应以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为其时代使命,以学生个体与所在集体的共生为其作用机制,以策略、措施、技术三个层次的工作方法为其整体构建思路。[7]也有学者认为,德育生态主要包括德育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心理生态等方面。[8]他们为德育工作的生态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有价值的探索,对于我们更新德育观念,改进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德育生态的主要内涵是:德育是一个具有生态性功能的教育系统,德育生态即德育的生态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和自动提升。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德育生态功能的发挥,都要遵从和符合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规律,反映和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心理需要。德育生态环境主要由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四大环境构成。就学校德育而言,学校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德育生态的内环境,家庭、社会、网络环境是其外环境。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的,要求以学校德育为核心和主轴,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网络德育积极配合,形成德育的合力,共同营造学生道德发展的生态环境。

3、实质不同

生态德育是传统德育在内容上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生态德育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9]谋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人类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权利的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0]

德育生态是对传统德育非生态或反生态或生态失调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其实质是借鉴自然生态现象,运用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原理,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树立和强化德育的生态观、系统观,给当前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德育生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都应该是一种和谐的、人道的、遵从自然规律的生态型的德育方式、德育理念。它突出强调学生只有在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活动、快乐成长中才能自觉接受道德信条、道德原则、道德思想,自然生成和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达到德育的最高境界。

4、依据不同

4.1生态德育的理论依据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拥有平等的权利,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形式的权利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对自然负有尊重和保护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的道德要求。即生态德育是以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为理论依据的。生态学揭示出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一些有关的生物相互协助而彼此都能获得某种利益”,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同样以这种关系生存和发展。生态德育不仅关注人际关系,而且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美国学者从强调环境伦理的整体观出发,主张扩大道德的范围。索罗、穆尔等认为大自然及其所有存在物都有价值,因而“大自然拥有权利”,人类必须尊重它。摩尔指出,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物不仅拥有平等的权利,而且拥有所有的权利”。

4.2德育生态的理论依据

人的道德的生成与提升正如人的身体成长一样,如自然生物生长一样,也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的过程,也需要一个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德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内,有“阳光”、“空气”、“土壤”、“养料”、“水份”……,有“花草树木”,有“虫鱼鸟兽”……,有时“风调雨顺”,有时“旱涝成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出不了好钢。一切违反人的道德生成规律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有害无益。自然万物的生长有其生态环境,人类个体道德的生成也有其生态环境。学校德育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规律,构建道德生成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道德的生成和提升。由此可见,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原理、和谐教育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德育生态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点。

5、意义不同

生态德育使传统德育由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到进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类道德认识在时空上的提升,是人类道德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德育生态则是对过去德育做法进行深刻反思和反省的结果,是德育方法论的探索和创新,是一种崭新的德育方法论。生态德育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关注和尊重、保护,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深层认识,是人类对自身活动造成生态危机的猛然醒悟和深刻反思。而德育生态仅是受自然生态的启发,以自然万物的生态系统为参照,认真研究和遵从学生道德生成的规律,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和道德情操为使命,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而构建起来的一种新德育工作模式,一种新思想方法,一种新教育理念。德育生态模式的提出,可以说是德育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一次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4]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9-52

[2][6]罗骋.浅议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01-103

[3]周谷平,孙朝阳.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德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7):11-14。

[5]罗健.加强大学生德育过程中生态德育的渗透[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66-68。

[7]李伟胜.班级德育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6,(1):21-25

[8]郭事军.德育生态:学校德育价值的新取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

第3篇: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根据对诗意化的理解,笔者把固化了的理性思维、唯科学主义;脱离生活情趣,按事先预设好的路径、“范式”、框架进行逻辑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刻板地贯彻某种理念,灌输某种知识,或者掌握某种技能,而缺乏轻松、愉快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刻意把认识对象与我自体分离开来进行观察、测量、研究的活动都认为是“反诗意化”的。就幼儿教育而言,“反诗意化”的活动让幼儿产生“累”“疲倦”“逆反”“厌恶”“淡漠”“被迫”等多种不良情绪;通常这些活动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幼儿教育行政控制、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以及各种针对幼儿设计的教育之中,其中幼儿园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道德塑造、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研究活动、幼儿保育等各个层面。

1.政府层面的“强大的外力”推进

近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颁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未来10年幼儿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幼儿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诸多措施。例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但是,从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工作仍然仅仅停留在入园难、入学率等方面,还是式的命令式的宣言,主要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来平衡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总是强调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却忽略了社会如何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是执行者,往往把教育理论、信仰、观念进行实体化建构———贯彻落实。把所谓“顶层设计”向下落实到实践;把崇尚唯理性、崇尚根据说、信仰、经验等等综合实体扩展至幼儿园微观环境、幼儿个体、教师个体的自由教育情境时,原有的生态和结果必将遭到破坏。

2.家庭层面的功利需求

现在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其重视幼儿教育,普遍把幼儿教育拔高,把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比如唱歌、演讲、跳舞、绘画、下棋、讲故事、认识汉字、认识英语单词、认识数字并会计算、会弹钢琴、读古书经典、习武等等五花八门的内容。林林总总的内容也在各种培训班、民办幼儿园中大行其道,成了他们招生的资本和竞争优势。幼儿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成了家长相互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此种功利逻辑本质上是忽视幼儿生命成长的存在,忽略幼儿生命和生活体验的存在,是违背自由生长逻辑的。

3.幼儿园研究与教学的“泛技术性”崇拜

不可否认,幼儿教育科学化大大推进了教育理性化进程,目前幼儿教育科学化已经成为发展共识。但是科学化的前提是把幼儿对象化,即把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不是主体,所以幼儿研究和整个教育方式中都采用疏远幼儿的方式。“它在本质上是不关心人的,特别是对处于整体性中活生生的人性,它是不关心的。”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教育是一种进步运动,历时性向未来推展,今天的教育现实是教育史长河中的最高阶段,并且还会向未来发展,它始终处于永不停息地向前流变过程中。我们所坚持与固守的教育观是极端的信奉唯理主义建构论的观念,认为教育、人的发展都是被另外的“前者”“家长”“专家”设计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一些科学化的教育论文只看见各种推演的公式和符号,貌似深奥复杂,但说的是浅显道理甚至是常识,论文干瘪瘪的,没有液汁;教育论文本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充满思想和情感的。”

4.幼儿道德教育外在物理化推演

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幼儿道德教育不是从儿童内部品质出发,不是内涵化了的个人品质和人文素养,而是外在的社会交往规约。把道德理解为伦理,是一种外在的一条条约束的规则,毫无生机和活泼性。遵守道德是一个物理过程———按规矩办,而不是一个心理过程。当远离了人群和惩罚,道德问题就集中爆发出来了。从儿童的天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未见过的善良、纯洁、无邪与朴实,就“像一颗散落的种子,远离人类的尘世。”而理性指的仅仅是使外部原则在人内心内化,并以之来修改自我的一套行使控制功能的“操作原则”。理性的这种规制功效保证了“好孩子”的形成,“好孩子”也发挥着理性的这种宰制功效。

二、反诗意化之缘由

教育经历了混沌的自然发展———理性的现代化建构———后现代的逆袭三个阶段。混沌自然发展阶段不知道需要什么教育;理性现代化建构阶段则顶层设计、强势推进、目标明确;后现代逆袭阶段否定宏大,解构整体,回归自然进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教育一般跟随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教育现代化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疯狂阶段,幼儿教育,具有显著的数字刷新、宏远规划、顶层设计、技术崇拜、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强力控制等特征。诗意化教育的提出,明显是不合时宜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观点。显然,幼儿教育的反诗意化问题究其本质而言一定是现代性文明方式的结果。幼儿教育诗意缺乏在于幼儿教师的诗意、浪漫化情感的抑制。

1.专业的社会压制

教师的权威性即职业的专业性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主要是专业知识、专业自、专业伦理三个因素能否得到有效发挥。然而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专业知识严重被学科知识所贬抑,许多人都认为教师知识足够丰富就可以了,至于以缄默知识为主体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可以忽略的。二是我国学校基本实行科层管理,行政决定一切,教师普遍无专业自,无法按自己的方式教学,领导要求怎么教学就怎么教学,教学规范是外推式的,这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执教。三是教师伦理不是教师实践智慧和个人品质的外展,而是社会外在的、舆论式强迫的一道道规则和命令组合系统,从而使教师陷入了伦理困境。教师的专业得不到顺利发展就会产生职业不自信,从而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认识也逐渐脱离健康成长的轨道,甚至对自我生命轻视,致使教师自我潜在的职业忧患意识呈现出现实生命沉沦、疲倦、烦恼状态。这些问题在幼儿教师中更为突出,幼儿教师地位低、职称晋升难、待遇低、学历低、男性少、队伍不稳定等特点不仅意味着幼儿教师专业资质得不到保证和缺乏专业性权利,专业实践常常遭遇外部行政命令、社会家长等方面的干预。比如行政部门经常要求幼儿教师要承担大量烦琐的记载、摘抄、报告等文字工作,配合完成对外的招生宣传和收费任务,有的幼儿教师时常被抽调去参加政府组织的舞蹈、唱歌比赛,甚至被抽调去行政部门搞接待等活动;也有家长建议在幼儿园安装监控设备以监视教师行动;很多幼儿教师身心俱疲,幼儿教师似乎是谁都可以去做的职业,专业性得不到认可。

2.行业的标准规制

(1)幼儿教师培养目标标准化。

一是着眼国家长远的教育功能和人才培育要求;二是以幼儿自身条件为基准的身体发展;三是解决幼儿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引领品德发展;四是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促进其认知发展。

(2)幼儿教师能力评价标准化。

一是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把握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三是能够观察幼儿行为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四是具有和幼儿互动沟通的知识与能力;五是具有设计幼儿教育环境刺激的社会能力;六是具有与社会尤其是家长、教育主管领导的沟通能力;七是组织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园本课程、潜在课程的能力。

(3)幼儿教师教学行为标准化。

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规范实施,如现代性典型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告诫师范教育一样:“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3.思维的形式化限制

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必须深刻认识幼儿,深入研究幼儿,才可能做出专业的判断,才可能教育好儿童。儿童发展所受的相关刺激的制约因素、必须进行微观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做出量和质的结论。这是目前国际幼儿教师教育最为重视也是学术研究最为迫切的需要。认知方法(是什么,内涵与外延)———理解方法(历史、背景和意义)———应用方法(定义域与技巧)———研究方法(根据与改进),从而形成一条准科学的思维路径。从研究成果表达方式上看,教育研究有文学性与科学性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当下,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也直接导致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以叙事研究为代表的文学性表达,它试图挣脱教育学的概念框架与理论谱系的束缚,直接把教育研究指向教育活动的现场与个体的切身体验。有关幼儿教学方面,幼儿教师需要更加规范工作。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建立标准化反思系统,软件化运行,填表式嵌入和拓展,做到可评估、可参阅、可借鉴、可促进。

三、回归诗意化特质

新世纪以来,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整个教育界都意识到了寻求境域性、真实体验感的重大意义,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品德教育等学科的地位仍然是重要的,以统计概率论为基础的追求宏大规律性的教育科学化情结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基础教育界,在教育理念、研究方法、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多个层面也兴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改革运动。一些幼儿教育者尝试使用叙事、日记、随笔、版画、漫画、微片等情感丰润的方式来诗意化幼儿教育。以某些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为个案的情景式问题呈现,境遇式教育遭遇,更加凸显了微弱的个体的现实教育境况。从在台上的宏大理论的宣讲到进入幼儿园、进入课堂、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去考察幼儿的生活路径和聆听他们的生命述说,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分担他们的痛苦的学术和教育理路不断清晰。但是这种后现代哲学指引下的研究和教育方式,仍不是学术界的主流,还缺乏自觉性,常被那些宣扬宏大理论的专家斥责为“小儿科”“非主流”。笔者认为要走出现代性教育科学化藩篱,使诗意化幼儿教育成为一种教师自觉。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必须从生命、人性的高度再认识儿童以及反思与解构当下幼儿教育研究、教学、管理范式。

1.再认识儿童———诗意存在的继续

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并且这也是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长期所关注的焦点。我们这里提出的对儿童再认识,显然不是科学规律、心理发展层面的认识,而是哲学意蕴上的“幼儿存在”精神指向和生命意义的再认识。幼儿不是一个抽象的、现成的、给定的实在,而是一个变动的、开放的、发展的、可能性、延展性个体。在各种活动中,体现自己的性格、情绪、认知和意志,表现出独特的气质特征。各种心理指数的发展,既面向活动本身,又最终体现一种终极的生命意义。幼儿教师、家长、各种幼儿教育组织和管理部门,对儿童的认识是一种“外在式”的推定、估计。对儿童的认识离开了儿童自身,离开了他们神秘的心灵家园,此种认识不是本真的,是一种“评价”。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儿童总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以丰盈年少个体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儿童与自然的交往中的游戏与劳作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想象,构成一个人与自然之亲缘性的原型,开启个人通往自然之生命向度;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游戏与交往构成个人与他人交往之原型,儿童时期与人交往的丰富性奠定一个人向他人敞开的生命之维;儿童时期的童谣、故事、阅读、民俗、仪式等具有文化意味的生命体验,构成一个人向历史与文化世界开启的生命原型。”

2.“后常规”———幼儿教育“前范式”解

库恩与波普对“范式”都有深入的研究,是对科学研究本身理性化的启蒙与反思。科学、理性、形式逻辑、数学演绎确实是现代文明的精髓,用“理性”武装了人们的头脑,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认识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盈。科学、理性的威力得以完全呈现和推进,依靠的是科学研究者即“学术共同体”缄默的“范式”承认,一旦范式稳定存在便成了“常规”。当然,范式、常规不仅仅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在组织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就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方法、管理组织、研究设计基本上都概念化、模式化了,有着清晰的操作流程即“常规”。范式是“学术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等潜在承认的,即同行默认。但是,常规遭遇了“诗意”的困境,一切常规化,诗意便荡然无存。库恩的范式理论使人们研究和管理模式化,思维清晰化,评价标准化,找出了专业与非专业的边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术大生产、组织大发展、圈内的沟通交流从而有了可能。但是,对非专业人士、圈外人士、跨界人士、艺术人士、浪漫主义者、创作者、灵魂存在者、原本主义者却是巨大的桎梏。“后常规”的概念是英国科学与社会联合会主席拉维兹博士在上个世纪末提出的。他说:“科学共同体不像库恩描写的那样平静、单调,‘常规’对跨界成员来说缺乏规范性的力量。”“后常规”在于破解前范式的习惯势力、固定结构和关系。用无序、混沌、模糊、灵感、顿悟、感觉、直觉、创生来获得科学研究和管理的新思维和新力量。

四、结语

第4篇: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了滑坡。文章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标准、存在的问题、建设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素养,建设高效、务实、和谐的高校环境。

一、引言

尊师重教的历史在我国渊源流长,一些名师之所以为世人景仰,不仅在于他们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更在于他们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风范。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科教兴国的神圣使命,其培养的大学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高校老师的师德建设息息相关。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改革和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素养,才能建设一个高效、务实、和谐的高校。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师德是高校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和角色价值决定了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他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兴趣、心理、思想、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教书”、“育人”是同步的,一体化的,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负责。为人师表,决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每一位“为师者”职业要求和历史责任。

(二)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在大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试想,靠抄袭作假得到文凭、不择手段晋升职称的老师怎么能教学生讲诚信、不作弊?满口脏话、满身臭气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讲文明礼貌?向学生索贿受贿的老师怎么能教育学生清正廉洁?一个经常散布有悖社会主义的言论的老师,又怎么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打铁必须本身硬,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有用保障。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高校若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大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谁不注重教学质量,谁不注重学生素质,谁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推向了市场,高校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名片。社会承不承认、接不接收某所学校的毕业生,要看你的毕业生有没有本事,讲不讲道德。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收道德素质低的学生,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分数有多高。如果某所高校的毕业生都不能正常就业,势必要被社会亮红牌,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也必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四)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重要途径

“教风”与“校风学风”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更谈不上良好的“校风”。“上梁不正下梁歪”,“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校风学风,是学校常抓不懈的永恒课题,师德建设当然也就成了学校常讲常新的经典话题。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源,也是精神文明的主阵地。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创造优雅的育人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新时期如何有效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标准

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涵是不同的。新时期高校师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师德标准中的首要条件。高校老师必须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其二,学高为师。师智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没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高校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教师的活力来自于师德风范,而现代高校教师师德风范的内涵,不仅要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更要求具有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和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

其三,技高为师。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学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要有良好的育人技巧,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同时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使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结合,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其四,身正为范。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教师不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将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大学生的引导者,是放飞学生梦想的人,是点燃学生激情的人,是激发学生创造的人,是鼓励学生进取的人,是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高雅品位的人。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应该说,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是高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是好的,他们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堪称典范。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也无可否认,由于受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高校师德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归纳如下几点:

其一,敬业精神缺乏,教学投入不足。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

其二,单纯传授知识,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是单纯传授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忽略学生的人格培养。

其三,自身素质不高,师表作用欠缺。部分教师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讲文明;教学工作中不负责任、备课不认真,应付学生;在课堂上散布有悖于社会道德的言论;甚至有的教师参与招生腐败、学术腐败、假文凭、假学历、假职称的肮脏交易。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2006年5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总书记提出的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契合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要求,丰富了当代师德的内涵,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等提出了指导方针,树立了具体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目标。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建立健全高校师德教育机制。高校师德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要以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将荣辱观的内容纳入教育培训的范畴,一方面要时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荣辱观教育,引导教师学会“慎独”、“修身”;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治教育、制度教育。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教育途径:一是坚持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先导,通过结合各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各种形势报告会,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坚定教师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培养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高尚情操。二是对教师进行培训,不仅加强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还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岗位教育,强化岗位意识。通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让教师充分了解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制度层面进行约束。三是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典型教育、同行教育,引导、激励教师向身边的先进模范学习。

2.进一步完善高校师德建设制度,规范言行。要以明确的制度,施规范教师行为,形成健全的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要求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教师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学校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师德建设的制度,如“高校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上课制度”、“教师行为准则”、“教师监考制度”、“教师考评制度”等,对教师的言、行、上课、备课、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不负责任、不讲师德、不称职的教师作出处理。要把教书育人,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3.正确引导,提高素质,修身养德。

正确引导,就是为教师开辟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途径,这就要有明确的导向机制和适度的激励机制。一所高校,师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历史和现实氛围的影响,而好的传统和氛围又必须有相应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回顾历史,把倍受社会尊重的老教师和违法的教师作比较,让教师懂得一个好的教师必须依附于一所好的学校,而一所好的学校也必须依靠一批素质优良的教师,强化教师的整体意识,懂得散漫不是潇洒,娇艳不是美好,粗野不是能耐。强化积极进取意识,懂得洁身自好,淡薄名利。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讨论、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全体教职工弄清自己的职责,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倡导“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严谨治学、精益求精、诲人不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模范。象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要提高素质,还需要树立榜样,典型带动。高校要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推行“党员、教授挂牌上岗”,把高校师德建设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发掘本单位、本部门的先进典型,及时表彰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注重发挥教师党员和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作用,广泛宣传好人好事,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敬业爱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以此推动全校的师德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此外,还可采用隐性德育的方法,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如师德演讲赛、师德报告会、座谈会、先进事迹展等,让教师在正面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将师德规范潜移默化到心灵意识中去。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师德教育机制,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4.奖惩结合,高效调节。师德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出台相应政策,如职称评聘、进修深造、出国留学、职级晋升、工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师德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高校的领导要把思想教育、师德建设与关心教师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为教师安心教学、乐于奉献搭建平台。其次,要建立督导机制,成立由校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代表共同组成的督导组,通过领导听课、专家评议、自我评价、学生打分、家长调查等手段,及时掌握教师遵守师德校规和教书育人的工作状况,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道德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增强感染力。并且激励教师常修为师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推动师德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要建立竞争机制,网上选课,竞争上岗。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实行高效的人事制度,拉开收入档次,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那些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守师道、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胜任教师岗位的要另做非教师安排。对于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反应良好的教师,要在待遇、住房、工资等方面予以大幅度倾斜,必须彻底打破“教授不教,讲师不讲”的局面,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

四、小结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文明程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不可一蹴而就,也没终极目标。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理念是超前发展的,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进一步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扎扎实实落实高校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只有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以德育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项目成果,编号:XJK06BZC04]

参考文献:

1.盛光辉.师德建设需要综合治理[M].大地,2005(7)

2.杨蓉.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J].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1日

3.郝南.关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