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林产化工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产化工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林产化工论文

第1篇: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创新能力;开放式教学

林下经济资源利用课程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在全国各大院校开设植物资源学课程基础上,适应林业行业“发展林下经济”而开设的具有林业行业特色的本科生课程。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是一门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种植业、采集业、森林旅游业等的课程。林下,主要指树林中林冠以下的相对有限的空间。林业行业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是发展林下林菌、林药的种植业。广义的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1-5]。林下经济资源利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总结,为基于课程学习中心和翻转课堂的东北林业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的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1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1.1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类教学设计的依据

2017年,全国首个“林下经济”博士点学科在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主要研究方向分为林下动植物资源高效培育、食用菌资源抚育及利用、林下资源活性成分及深加工利用,依据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定义以及相关博士点研究方向,林下经济资源利用主要是发展林下林菌、林药的种植及其利用,涉及较多的是非木质林产品,非木质林产品、经济植物学的含义[6-14]如表1所示。表1可为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的非木质林产品种类等提供参考。

1.2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类的教学实践

依据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的定义和表1,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分为林药、林农药、林果、林菜、林菌、林精油、林油脂、林树脂、林树胶、林纤维、林色素、林淀粉、林鞣料、林草、林花等15类,每一类细化为林下、林中、林上等3小类。主要参考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编写的《中国植物志》讲授资源植物的植物学名、科、属、主要利用部位形态特征、资源分布与生境等,吉林农业大学杨利民主编的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资源学》的植物资源分类、张以山等的《林下经济概论》讲授,如林药资源利用、林果资源利用等。

2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1课程论文教学设计的依据

林下经济资源利用课程第4学期开课,第5学期学生将接触到更多专业课,专业性和实践性增强。第4学期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利用自己4学期所学知识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来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需要写申请项目的申请书,设计实验方案等。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学科归属植物资源学(经济植物学)学科,所以课程教学可以参考植物资源学和经济植物学课程教学。北京林业大学经济植物学课程采用了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15]。林下经济资源利用课程应用性较强,比较适合锻炼学生写课程论文,来增强自己实践能力。第4学期,学生具备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能力,依据课程内容锻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是比较合适时机。能力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学生需要在文字表达、方案设计方面加强练习。第4学期依据课程内容锻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对学生大四撰写本科毕业论文也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2.2课程论文教学实践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查阅文献,撰写课程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国际视野、沟通、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论文,不占用教学学时,单独组织。题目自拟,以林药、林果、林菜等一种资源植物为例,综述林下经济资源利用研究,结合植物资源的特点以及林学专业特点(如森林植物资源等),谈谈你对林下经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林下经济资源利用,如林药种植模式案例分析等或科研项目综合性实验方案设计等)。

3理论联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与实践

3.1开放实验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能力培养的依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资源学课程在森林旅游、林学、林产化工等林学院、创新学院、农学院相关专业开设。将最新的学科动态及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16]。开放实践性教学在其他大学植物资源学课程均有体现[17-19]。

3.2开放实验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通过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验等(不占用教学学时,单独组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实验仪器获取数据,提取信息,具有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等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放实验主要是设计综合性实验,锻炼学生利用自己学的理论知识去设计解决实践中的科研实验项目问题,为生产实践服务。自己设计,自己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到实验室验证,可以预约,老师给予指导。验证性实验,已经在课程学习中心都有,课程学习中心有实验关键步骤的微视频(1-3min)、学生开放实验照片,供学生网上在线学习。分层次教学,感兴趣的学生就看一下,不做硬性要求,愿意实践一下就预约去实验室体验一下。开放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学生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每个人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依据理论课程,增加学生设计综合性实验能力,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考核学生设计科研项目能力,还有网络在线学习能力,可以在闭卷考试体现,加强这方面的应用题。理论课也一样能培养学生能力,现在互联网发达,学生可以多渠道获得知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累积实践经验。开放实验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利用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尤其是综合性科研项目设计中的一个体验机会,闭卷考试时侧重原理应用和方案设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大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板书辅助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讲解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开放实验等教学环节共同实施。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百花齐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以山,曹建华.林下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全国林下经济实践百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3]李荣和,于景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新模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4]王海英.课程学习中心网络资源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24):162-163.

[5]王海英.课程学习中心在线学习教学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13):282-284.

[6]胡延杰.非木质林产品认证[J].森林与人类,2016(3):136.

[7]WickensGE,王维荣.什么是经济植物学[J].世界科学,1991(7):18-21.

[8]杨利民.植物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9]杨雨晴,万志芳.黑龙江省发展林下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6(6):17-21.

[10]王孟生.浅谈如何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7(1):119.

[11]梁珍海.新时期发展林下经济的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7(1):83-84.

[12]张玉柱.黑龙江省林下经济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5(12):101-102,104.

[13]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2013年院士龙江行暨林下经济发展咨询会在伊举行[J].中国国情国力,2013(9):2.

[14]李娅,陈波.我国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3(3):36-38.

[15]贺康宁,赵云杰.进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水土保持经济植物学”教学改革尝试[J].中国林业教育,2000,18(1):48-49.

[16]蔡靖,张文辉.“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4):73-76.

[17]任玉锋,魏玉清,周立彪.“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应用于植物资源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5(16):194-195.

[18]黄宝康,秦路平,张宏,等.《野生植物资源学》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0(6):1169-1172.

第2篇: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引言

低碳经济就是要求能源利用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环境保护水平都有质的提升和转变,是对传统能源利用、产业结构的挑战。森林在低碳经济模式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林产加工等可通过新技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开发生物质能源来达到低排放,减少因非法采伐等引起的森林破坏、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通过科学规划增加森林面积,利用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功能;建立造林与更新长效机制,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使经营主体保持积极性,使森林经营与林农致富紧密结合,实现持续碳汇。本文就森林低碳经济的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1. 发展森林低碳经济的作用

1.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体内和森林土壤中。同时,森林固定二氧化碳持久而稳定。同样,木材及木制品也是十分重要的碳库,固碳的时间可达几十年、上百年。统计分析表明,通过植树造林方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核能、风能和生物质燃料等各种工业活动减排的成本。

1.2森林是地球表面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

森林每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占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固定太阳能总量的多一半,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宝库。树苗长成大树,不仅吸收、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和储藏了太阳能。因此,选用那些易繁殖、萌发力强、能固氮、生长快、热值高、用途多和抗性强的树种,以大密度造林的方法,使薪炭林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阳光,就可以达到固碳储能的目的。

1.3消除各种污染源排放

很多森林植物由于结构复杂,树叶表面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大量飘尘。杜鹃、木槿、紫薇等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氧化锌等有害气体。松属、圆柏属、云杉属、桦木等许多森林植物能放出大量杀菌素,可杀死各种疾病的病原菌。采用人工措施或者喷洒各种杀虫剂或杀菌药来消除环境污染,不仅要付出能耗,而且需要较高的成本。

1.4减少了人工措施的土石方工程

人们投资、投劳耗用水泥、钢材以及其他材料和化石能耗修建各种拦水、蓄水工程,不仅耗费了大量化石能源,而且产生了污染。当使用寿命结束时,清理报废工程仍然需要消耗能源。森林拦蓄降水,调节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成本远低于修建水库的成本。森林蓄水的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林业发展对化工产品和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了化石燃料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

1.5降低生态系统调控的物质与能源消耗

近年来,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采用人工措施增雨、调水、防洪、减灾,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更需要大量的物质与能量投入。森林能够调节气候,降低或减缓洪涝、干旱灾害,保持和维护有利的生产环境,减少了化石养分或能耗投入,使农作物和畜牧业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并获得高收益,从而降低了灾害控制和恢复成本,减少了生态系统调控的物质和能源消耗。

1.6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森林所形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人类生存有着良好的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精神放松,增进人体健康。同时,森林也是人们旅游、爬山、远足,甚至探险的场所。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意味着用于调温、调湿、滞尘的各种人工设备使用数量和时间的减少及其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降低。

1.7林产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森林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而且还有占地少、一次种植持续利用的优势,是大有希望的新兴的绿色能源。森林提供的木材作为生物类的材料,以及各种非木质林产品,不论作为能源,还是作为生产、生活资料,都是一种低碳经济材料。在石油、煤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

2. 促进森林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和沿海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湿地及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商品林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制定和实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油茶等木本粮油等林业重点工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实行木材加工产品“下乡”补贴试点,推动低碳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增加森林碳汇。

2.2实施森林经营工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森林属于生物量密度较低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森林蓄积很低,这是增加森林碳汇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森林经营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既符合国际林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未来气候谈判增汇减排的重要筹码。因此,应尽快启动《全国森林经营工程》,同时应积极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

2.3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在现有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碳汇造林试点。碳汇造林即在设定了基线的土地上,对造林和森林经营以及林木生长的全过程都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的营造林活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营造林模式。建立与“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相匹配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增汇固碳和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开展“三可”奠定基础。

2.4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2.5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结束语

第3篇: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从东汉蔡伦发明“以木造纸”开始,木材便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对于造纸的原料、工艺也都有了新的要求。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秉承我国古代文明精髓,始终站在造纸科学的发展前沿,不断解决国家有关重大需求和造纸行业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造纸科学的进步和我国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科技造纸,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润仓教授对于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有着切身的体悟“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为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依托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设立的研究开发实体。”

成立以来,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技术进步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现阶段,他们主要在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制浆化学与技术、造纸技术与功能材料、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数字印刷与纸媒传播技术等六个方向开展相关的研究。

近年来,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非木材纤维分离、转化和利用为特色,在原料、加工过程以及废料利用等方面,积极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中浓度纸浆清洁漂白技术与装置研究

环境保护的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每个行业中,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当然也不例外。他们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开展“中浓度纸浆清洁漂白技术与装置”的研究,该研究旨在解决我国造纸工业对环境存在污染这一难题,在制浆漂白过程中采用新技术以控制对环境的污染。该研究从我国造纸工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明了中浓纸浆清洁漂白技术,以用于我国造纸业各类纸浆的漂白。该研究使纸浆漂白废水减少60%,COD排放量减少50%,已在国内制浆企业普遍推广,并建成国内外首条7万吨/年麦草浆全无氯漂白生产线,获得“中浓纸浆稳压双升流塔氧气漂白方法”及“年产5万吨以上纸浆生产线的全无氯漂白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该方面的研究成果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荣获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绿色造纸过程节能降耗理论与技术研究

绿色造纸过程节能降耗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方面,他们对制浆造纸工艺过程耗能和产污主要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绿色造纸过程节能降耗、节水减排的理论与技术,为造纸工业实现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该方面的研究成果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非木材纤维超微结构与分离转化研究

在非木材纤维超微结构与分离转化研究方面,他们成功完善了非木材纤维超微结构、主要组分在细胞壁各层中的区域分布规律及组分间相互结合化学键特征等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了提出了非木材纤维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清洁高效分离与转化新方法。该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二等奖各1项。

特种纸与高性能纸基复合材料研究

基于高性能纸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有重要应用的功能与结构材料,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了特种纸与高性能纸基复合材料研究,在特种纸与高性能纸基复合材料功能与结构设计、高性能合成纤维湿法成型技术、纸张防伪技术,高性能涂布纸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梯次结构高性能过滤纸,蜂窝结构用纸、电池隔膜等多个品种的特种纸材料,并成功产业化,成果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此外,还开发了多种市场急需的特种纸,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高速造纸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研制高速造纸机,对于跨越式提高国产造纸装备的技术水平、提升我国造纸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造纸工业关键装备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在高速造纸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方面,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在高速流动状态下纸浆纤维的分散机理、纸浆纤维悬浮液流体动力学特性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研制高速造纸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技术支撑。

可再生资源――工业木质素高效利用研究

在可再生资源――工业木质素高效利用的研究领域,他们提出了对造纸制浆废液中回收的木质素磺酸盐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了木质素磺酸盐表面物化理论,建立了其在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模型,探索了强化吸附分散性能的新方法,研制出性能优异的木质素磺酸盐系列精细化工产品。该研究成果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成绩,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则是新时代的“蔡伦”。在千年之后,将中华之古老发明发扬光大,这是他们的理想,更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希望!

精兵强将,共促团队新发展

人才创造奇迹,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是一班精兵强将之组合。

现任实验室主任由“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润仓教授担任。他曾先后主持了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973”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及重大项目等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20余篇,论文被他人在SCI期刊中引用1100余次;同时还被国外专家邀请主编英文专著1部,参与编写Hemicelluloses;Chemistry and Technology等英文专著9部和英国科学分离百科全书1部;参加了24次有关该领域的国际会议,其中在美、英等国做过7次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3次以被邀请的身份作了大会报告,申请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6项。此外,孙教授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一届生命学部二审专家(林产化工与制浆化学),英国化学会Fellow,教育部植物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带头人,Bioresourcas Journal副主编,还被聘为三种国外期刊编委,同时还是美国,英国、德国等20余种国际期刊的兼职审稿人。培养的博士生中一名在2007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另一名在2008年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个人的成果对于一位科研工作者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孙润仓教授来说,集体的荣誉则更为重要。在为着这个目标行进的旅程中,团队中每位成员的努力和执著都时常感动,激励着他。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港,是华南理工大学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及产业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造纸协会特种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作为一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陈港一直致力于高级纸张和特种纸领域重大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把开发特种纸与功能纸制品、推动我国特种纸技术进步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另一位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现任轻工与食品学院副院长武书彬教授也同样有着精彩的表现。他在2002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计划,目前主要从事植物纤维类生物质化学结构,植物纤维类生物质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等方面的研究。

加入到团队的,都是钟情于这个专业的,如同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付时雨教授,他主要从事生物质生物转化成化工产品及清洁能源、生物制浆与生物漂白、生物酶催化合成化学,生物处理造纸废水等领域的研究。

陈怊,行政主管,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目前,她主要从事于重点实验室行政、财务等日常事务的管理。

一个个名字,都是团队的骄傲,是实验室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心系造纸事业、心系环境工作的群体,这是一个团结向上、欣欣向荣的团队。也许,他们对于实验室,对于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正是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成立几年来飞速发展的秘诀。

科学机制,领航造纸新气象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是目前我国轻工造纸领域惟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截Z2008年底,实验室有固定人员42人,聚集了我国制浆造纸科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其中教授23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千百十”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珠江学者2人,获博士学位人员占研究人员的81%。将这些各行各业佼佼者汇合在一起的,除了科学家共同的职业使命感以外,还有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特有的管理体系和学术氛围。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并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国际高级访问学者基金课题,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2002年10月成功主办了“制浆造纸新技术国际研讨会”,2006年承办了“第五届国际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会议”暨“第三届制浆造纸新技术国际会议”。实验室不仅与国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造纸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还与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等国家的著名大学、研究单位和企业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北卡罗琳那州立大学合作主办了学术刊物Bioresouroes。

第4篇: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纤维素 氧化 重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中图分类号:Q5.1 T3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重金属离子污染物被排入江流河海和渗入土壤深层。重金属离子难以被自然降解,可长期潜伏在土壤和水中,并随食物链进入植物体、动物体甚至人体,在人体内不断蓄积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当前越来越多的重金属中毒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工业废水废渣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和回收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1-2]。

常用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有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等。活性炭和各种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常用的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其价格昂贵且不易再生。

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用作吸附、分离、提取过度重金属离子和贵重金属离子,从经济和环境保护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环境友好等优点;另一方面,纤维素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棉花、木材、竹子、麻以及各种植物的秸秆、壳皮等都是纤维素的重要来源[3-6]。

但自然界中获得的各种纤维素材料,如棉、麻纤维以及各种秸秆中提取的纤维素因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纤维素大分子排列紧密,葡萄糖上众多羟基间形成了大量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从而影响了纤维素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纤维素基衍生物材料,其中氧化纤维素因在制备过程中破坏了纤维素内的氢键等次价键,使大分子结构更加松散,同时在纤维素大分子链上引入活性醛基或活性羧基,从而具有更加突出的吸附性能。

我们选用高碘酸钠溶液氧化棉纤维素的方法制备氧化纤维素,氧化后纤维素上的醛基基团对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同时,氧化后的高碘酸钠溶液经简单处理后可重复利用。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精炼后棉纤维;高碘酸钠,丙三醇,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铜,氯化锌,铬酸钠等均为AR级。

1.2 样品制备

(1)氧化纤维素制备

称取一定质量的棉纤维,置于棕色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一定浓度的高碘酸钠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持续搅拌避光氧化一定时间,然后将反应后的棉纤维于0.1 mol/L丙三醇水溶液中浸泡半小时(除去未反应的高碘酸钠),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后浸泡24 h(以充分去除氧化剂和丙三醇),最后干燥平衡后封袋保存待用。

(2)吸附试验

1.3 测试仪器及方法

1.3.1 氧化纤维素醛基含量测定

2.1.2 红外光谱分析

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棉纤维素的反应方程式如图2所示。棉纤维素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为葡萄糖,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棉纤维时,将纤维素大分子葡萄糖环C2-C3键劈开,两个仲羟基被氧化成醛基,得到二醛纤维素。同时,高碘酸钠中的高碘酸根被还原生成亚高碘酸根,经氧化处理后,亚高碘酸根能重新转化成高碘酸根,因此,高碘酸钠能够重复使用。

2.2 氧化条件优化

2.2.1 高碘酸钠浓度的影响

2.2.2 氧化温度的影响

2.2.3 氧化时间的影响

氧化纤维素中醛基上的未成对的孤对电子可与重金离子形成络合物,同时,氧化纤维素中处于临位的二醛基具有明显二齿螯合效应。但当氧化时间大于一定值后,氧化纤维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达到一个相对平衡值,这是由于低氧化程度下,棉纤维表面不断出现的剥蚀刻痕有利于高碘酸根向纤维素内部渗透和发生氧化反应;而随着纤维素中醛基含量的增大,其与邻近位置上羟基形成的半缩醛结构增多,同时醛基的增多也增加了氢键等次价结构的形成,从而产生收缩和褶皱,一是醛基含量相对减少,二是纤维结构变得密实,两者都对氧化纤维素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产生弱化作用。

2.3 吸附条件优化

3 结语

(1)棉纤维素经高碘酸钠溶液氧化后可获得二醛纤维素,其醛基含量主要受高碘酸钠质量浓度、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影响。结合氧化纤维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较优氧化工艺为:氧化时间24 h、氧化温度45 ℃、高碘酸钠溶液浓度10.7 g/L。

(3)当氧化程度较低时(高碘酸钠质量浓度和氧化温度较低、氧化时间较短),棉纤维素表面出现剥蚀刻痕,对氧化纤维素醛基含量的增加和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提升有利;当氧化程度加深后,棉纤维素氧化得到的二醛可与纤维素大分子中未被氧化的羟基发生羟醛缩合而形成半缩醛,纤维纵向出现收缩、褶皱,从而影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4)氧化纤维素在偏离中性溶液中的稳定性不佳,所以中性的重金属离子溶液有利于氧化纤维素吸附性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曲荣君,孙向荣,王华春,等.纤维素基吸附剂的研究进展[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102-106.

[2] 王,,商士斌,等.纤维素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41(1):49-54.

[3] 许云辉,陈宇岳,林红.氧化纤维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26(2):1-6.

[4] 解战锋.用产品废弃物制备纤维素强阳离子交换机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

[5] 王虹,王军.氨基硫脲纤维素对Pb2+、Ni2+、Co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4):35-37.

[6] 邹君,凌秀琴,张国春,等.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J].人造纤维,2005,35(4):24-25.

[7] 许云辉,陈宇岳,黄晨.胶原蛋白涂覆棉纤维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7,28(5):23-27.

[8] 钱爱民,李旭祥.高碘酸钠氧化纤维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1,21(7):27-30.

[9] Paolo Calvini,Andrea Gorassini,Giorgio Luciano,et al.FTIR and WAXS analysis of periodate oxycellulose:Evidence for a cluster mechanism of oxidation [J].Thermochimica Acta,2006(40):177-183.

第5篇: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造纸 节能减排 中国

依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科学调查显示,到本世纪末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超过700ppm,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上升1.4℃至5.8℃,从而造成环境灾难。在这样一个高碳的社会里,如何来计算它的低碳机会,实现低碳生活由此显得至关重要。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1、“低碳”的源起

事实上,低碳(low carbon),是指减少或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早在199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温室气体咨询小组就指出,全球气候正逐渐变暖,必须将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2℃的范围内,否则将面临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种种恶劣状况。2℃已经成为自然界最后的安全阀,一旦被突破,其所带来的环境灾难难以想象。

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自身,其无节制享受物欲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造成了在过去的100年当中,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三分之一,严重破坏了地球臭氧层,从而导致全球平均气温节节升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共同呼吁降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才有了“低碳”一说。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协议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也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二、我国造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

1、我国造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1)国际背景

早在1896年,瑞典物理化学家阿累利乌斯就已发出“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的警告。传统的造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和粉尘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也为地表温度的升高增加了可能性。全球地表温度数据表明,20世纪地球升温约0.5℃。大部分高温年份都出现在近些年,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科学界才开始注意和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到1990年代初,各国政府、科学界和工业界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是全球温暖化的主要原因。2007年5月,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证据显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百年(1906―2005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74℃,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与1980―1990年相比)可能会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极其严重。据IPCC的合理估计,从1990年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49厘米左右。同时,诸多研究也表明全球变暖可能使地球上有些自然干旱地区的耕地逐渐变成荒漠,从而粮食生产能力下降。《自然》杂志文章宣称,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即一百多万物种在未来50年内灭绝。

(2)国内背景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又是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过多地依赖单一能源,其中煤炭高达70%,这一事实已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亮起红灯。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特征非常明显。这一特征意味着中国在较长时间内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报告,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据近五年工业统计资料介绍,全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10%―12%,居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学耗氧量(CODcr)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45%,居第一位;同时,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位居前列。造纸工业是中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

多年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从1986年到2008年的23年全部出现了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与强度明显增大。另据2006年年底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我国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3℃。气候变暖将造成严重的损失。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沿岸海平面可能的上升幅度为l0cm―16cm,导致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而且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l世纪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农业生产也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

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990―2003年,中国的GDP增长大约占全世界的10%,而同期能源消费增长却占世界的27%,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占世界的34%。中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净增长趋势显示,中国有必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已经成为限制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需要在未来20―50年间,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进行平衡。中国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2、我国造纸业发展过程中能源利用及其排放现状

(1)纸浆等原料结构的不合理

以安徽省濉溪县为例,这个地区的造纸厂,全部采用草浆造纸工艺。由于长期的无序生产,污水使庄稼根部腐烂,河里的鱼虾死光,井水要过滤5次才能饮用。这样的生产、生活环境,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诸多不变甚至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传统造纸业以草浆为主,其比例高达80%以上。而世界造纸业发达国家木浆比例高达90%。这种不合理的原料结构造成的严重污染,主要来自麦草化学制浆的排污。目前,草类制浆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整个造纸工业排放量的60%以上,仍然是主要的污染源。只有增加优质长纤维的供给,提高木浆比重,淘汰落后草浆生产线,优化我国造纸原料结构,才能解决我国造纸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造纸过程中高居不下的耗水量

传统造纸工业是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也是能耗大户,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低碳经济下造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造纸业居我国5大高耗水行业之首,其国内纸厂吨纸水耗高达100立方米以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随着工业用水价格的不断提高,节省这方面的开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大有可为。国内大型造纸企业近年来纷纷投入巨资,用于节水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改造,深入挖掘节水潜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大批的小型造纸企业的耗水量仍然高居不下。

(3)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节水的同时,如何解决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造纸行业是我国进行污染排放控制的重点行业。造纸工业是山东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新出台的《指导意见》确定,到2011年,自制纸浆产能、机制纸及纸板产能分别控制在700万吨和1800万吨以内;逐步增加商品木浆和废纸浆比重,非木浆、木浆、废纸浆三者比重调整到15∶35∶50;逐步淘汰落后产能100万吨―150万吨,全省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达8万吨/年以上。《指导意见》规定,到2011年,山东省造纸产品综合能耗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降低5%―10%,自制草浆平均综合水耗达到50-60立方米/吨,化学机械木浆平均综合水耗达到20―25立方米/吨。

山东省要求,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港口优势,重点发展木浆和废纸造纸,鼓励企业加快行业兼并、联合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利用木材采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等生产木浆,充分利用废纸资源,使全省废纸回收率由目前的35%提高至40%以上,利用率由45%提高至50%以上;鼓励采用封闭循环用水、中段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采用废渣燃料化处理、固体废物回收处理、沼气发电等环境保护技术和手段。

三、对我国造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1、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绿色技术创新

(1)选择低碳环保型原材料

其一,选择可再生木材原料。第一,可再生木材资源是今后人类应该充分依赖的资源,木材和纸产品是可再生和可循环使用的产品,林产工业可以扩大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二,木材和纸制品在碳循环过程中是储碳的载体,有“碳储存效果”。其碳储存作用可以净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藉由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转化有机碳成为生物量储存于植物体中,所表现于外的形式则为植物的总蓄积,对木材资源的再利用,对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所贡献。

其二,选择可循环生物质燃料。第一,木材利用和林产工业具有“替代化石燃料的效果”。在木材的生命周期内,林地剩余材、加工剩余材、产品废材及循环利用材等林产品,以及制浆造纸业等林产工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如黑液、边皮木屑等几乎都可有效利用为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从而减少造纸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第二,可循环燃料的选用一般认为由生物质(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可循环的,而由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才是大气温室气体的增加量。从这个角度看,现代造纸工业在由生物质能燃烧生产的选择上在低碳经济中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2)开发与应用节能的工艺与技术装备

第一,在造纸流程中使用蒸汽动力系统能量梯级(多级)利用与集成技术;能量转换环节与利用环节各级能流的耦合与最优匹配技术;全厂热、电、冷三联供优化耦合技术,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能大大减少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气体及粉尘的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第二,使用低位能能量的利用技术,低能耗打浆技术、耗原材料替代技术、强机械脱水节能集成技术、高效干燥技术、软测量与优化控制技术、变频驱动技术的应用能为现代造纸工业的节能减排实现质的突破,减少碳排放量、改善水污染状况。第三,开发与应用过程余热回收集成技术,这样能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后,为了减少制浆方面的污染,扩大造纸原料资源,提高废纸再利用率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以废纸制浆技术为主。废纸制浆主要难题在脱墨技术,即利用脱墨剂(NaOH、Na2CO3、H2O2等)和分散剂(Na2SiO3等)破坏碳墨及颜料粒子在纤维上的粘附力。国际上造纸的废纸用量日益增加,如美国的废纸回收率在30%以上,日本的废纸回收率达43%,英国的废纸回收率达45%。美国明文规定,造纸厂原料投放量必须含25%以上的废纸。近几年,我国废纸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广东省的废纸回收率目前已达30%以上。

(3)造纸厂管理机制革新及争取政府扶持

造纸工业应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严格控制新建厂和扩建厂。目前轻工总会、林业部、农业部均管制浆造纸厂,应相互配合,制定统一的法规。对于日产化学浆50吨以上的制浆造纸厂,产品及经济效益较好的,政府应予扶持,建立碱回收和无污染漂白系统及“三废”处理系统,做到达标排放,文明生产。

2、绿色技术创新下环境容量资源竞争

(1)绿色技术创新与环境容量资源竞争的三种结果(见图1、图2、图3)

图中,横轴代表碳排放量(W),纵轴代表成本和价格(C+P),S与D线分别代表排放量的供给与需求曲线;MAC线(即D线)与MEC线分别代表边际治理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排放权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特点:由于政府发放排放许可证的目的是保护环境而不是赢利,因而排放权的总供给曲线S垂直于横轴,表示排放许可证的发放数量不会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但因公众意愿逐步减少。由于排放者对排放权的需求取决于其边际治理成本,所以可以将图中的边际治理成本曲线MAC看成是总需求曲线D,它移动的幅度取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水平。

(2)正确处理环境容量资源竞争与排污权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环境容量资源竞争与排污权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发展仍然是其首要目标,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其次要正确处理公众愿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社会公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美好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所能容忍的碳排放量越来越少。第三要适度控制排放权证的发放,对于已经使用的排放权要直接减少排放权总量。以上三点导致政府所能供给的碳排放许可证数量减少,从而排污量越来越少。

3、对造纸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

(1)从低碳视角看待造纸工业的发展模式

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动和发展以及我国“碳交易”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低碳运行特色的造纸产业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应该用低碳经济的理念、站在低碳经济的高度去审视我国造纸产业,赋予新的概念和认识,构建低碳造纸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制定有利发展低碳造纸产业的“碳交易”政策法规,研究造纸产业的低碳技术。

(2)发展低碳造纸工业的关键是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着手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将推动全行业的发展,受益面广,还将带动一批新的产业发展。因此,要加大对研发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我国造纸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使我国造纸行业真正成为低碳行业,为发展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3)加强国际合作,实行科研国际化战略

加强国际合作并实行科研国际化战略目的在于加强与国际领先者的合作,更多地利用国际科技力量。首先,要重视与发达国家合作,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在新能源研发和应用领域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它们有发展新能源的动力和需求,同时也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其次,从长远来讲,也要密切与发展中国家在研究、教育和创新方面的合作。利用中国的研究与创新力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解决气候、资源、健康、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而努力。科研国际化战略将为中国搭建一个未来对外科技合作的平台,为我们的科研和创新在国际环境中加强协调和信息交流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颜小苗:算算你的碳排放[J].大武汉,2010(6).

[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09―2020年最行业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中固标准出版社,2009.

[3] 郇公弟:德国新能源产业10年“蔚然成荫”[N].参考消息,2009-10-15.

[4] 马燕合、黄晶: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迎接低碳经济到来[J].中国科技产业,2008(3).

第6篇: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产学研 广东地方高校 合作

一、引言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产业乃至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而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创新主体,如何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现今面临的新问题。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最早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地区之一,当前,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不断深化发展,数量持续增长,结合面不断扩大,涉及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领域越来越重视深度与广度,区域创新化程度不断提高,已与广东省部产学研发展模式形成良好对接。与此同时,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研发合作深度不够、缺乏成熟的运行机制等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从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经验借鉴,进而为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共同利益点尚未达成,研发合作深度不够

目前,在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彼此之间认识不清,缺乏有力联系纽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责、权、利的划分比较模糊,缺乏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利益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多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与被动的状态,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化的“公益支持”。

具体而言,一方面,广东地方高校承接大项目的能力和实力不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局限于理论研究层面。参与项目更看重的是项目完成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以及项目对职称评审所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却并未重视。另一方面,科研实力较强的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主要以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课题申请等短期形式存在,这种短期合作的技术针对性较强,企业只是通过这种形式节约研发成本,短期内解决技术需求。但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这种缺乏前瞻性、战略性,偶尔“碰撞式”的合作既不利于广东地方高校对于高新技术的研发,也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实力的提升。

2、省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2010―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中大、华工“985工程”专项经费各10亿元,广东给予等额配套经费,中大、华工可得到至少20亿元的财政投入。广东其它地方高校与中大、华工的经费资助差距将越来越大,并且广东尚未将地方高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当中。此外,教育部一些基本科研业务费只对部属高校开放,广东地方高校没有资格申请;以及一些人才建设项目,平台建设项目等指标和比例明显向部属高校倾斜,如长江学者和新世纪人才的选拔、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科研课题和科研奖励、省部产学研重大项目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竞争局面。此外,广东学科专项资金并没有向省内地方高校倾斜,使得大多数地方高校日益被“边缘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徘徊不前,最终必将使广东社会经济建设遭受影响。

3、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不科学

现有大部分广东地方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主要源于体制的工资和津贴,其次源于科研项目的提成,分配上注重“大锅饭“和“平均化”,对一些创造力强,科研成果多的优秀人才没有区别对待。考核结果与津贴、奖金、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直接挂钩,造成科研活动的浮躁和功利主义十分明显。这种考核分配体制和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不利于广东地方高校内部、广东地方高校之间、广东地方校企之间的研究合作,难以形成群体优势。

此外,多数广东地方高校都存在配套经费、配套奖励等不到位的现象,教师和科技人员搞科研出成果的积极性和紧迫性仍未真正调动起来,现有激励政策注重分配均衡、“按资排辈”,对年轻人科研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人性化激励机制,结果导致教师和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后劲不足,且难以形成学术团队,产出大成果。

三、国内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经验启示

1、上海高校开展产学研经验借鉴

(1)高校正确定位自身角色

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产学研合作,大都是高校同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相互将局部或整体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更多地追求长期利益。上海高校积极当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的“编外研究院所”,自觉自愿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上海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是上海高校正在积极努力实践的模式。

(2)设置地区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

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是在上海市产学研工作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成立并开展运作的,是一个专门为上海高校开展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的机构。一方面,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动机构在各高校分散进行自主成果转化工作的基础上,将他们的优势领域组织起来形成互补,建立起一个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成果转化联合体系,进一步推进上海高校与企业、行业间的对接交流。如华东理工的精细化工、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上海大学的冶金材料、上海理工的动力工程、水产大学的水产养殖、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香精香料等等,已在上海乃至全国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上海高校成果转化机构为高校产学研合作搭建专门化的平台,充分发挥技术媒介的作用,弥补校企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不通畅与不对称,通过成果转化服务提高供需双方合作的成功率。

(3)建立产学研联盟

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实现有助于更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的建立实现这几大优势要素的互补。首先,产学研联盟依托大学科技园区形成。上海交大与徐汇区政府全面合作,共同投资建立了“慧谷”信息产业区;复旦大学与杨浦区政府共建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建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这些大学科技园普遍通过引进“资金加管理”的投资模式,建立畅通的融资渠道。例如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区设立科技园种子项目孵化基金,评估高校师生科研成果,对其中技术指标先进、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给予注资。其次,产学研联盟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上海高校已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近50家,当中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技术条件,同时研究开发机构作为企业的科研基地和智力库,二者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上海硫酸厂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隧道公司等共建10个工程中心、研究中心等科研开发机构,增强企业和高校的竞争实力。上海汽车(集团)总公司还建立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设立6000万元的基金,支持上海6所高校的研究与开发。

2、江苏高校开展产学研经验借鉴

(1)强化高校产学研的公共服务职能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其内在的目的本来就在于服务地方,推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在江苏,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具有较高的普遍性,而且近年来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扩宽、合作层次不断加深。尤其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江苏地方高校做出很好的示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通过官产学研共建研究基地,高校内研发团体提供决策意见,技术转让及委托开发等多种合作模式参与到公共服务之中,如南京大学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充当“智囊团”、“思想库”重要角色,南京大学总结的“新苏南模式”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做出重要贡献。

(2)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

江苏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现象非常明显,所有地方高校都同时开展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知识转让、委托开发这种零散、短期的合作模式在全省各个地区全面开花,同时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研究基地这种的深层次、长效的合作模式也同步进行,而且有进一步深化、向综合性产学研发展的趋势。虽然这些模式在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上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有效地契合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3)推进地方官产学研构建

通过高层互访、科技行等活动,江苏省内南京理工、苏大等22所高校与江苏苏州市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通过与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进和深化全方位高层次的“官产学研”合作,提高地方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为此,地方市政府还专门设立校市合作经费,每年由财政拨出专款扶持与地方高校的科技合作活动。以江苏苏州为例,苏州市与苏州大学的合作中,市政府按把苏州大学纳入苏州市总体发展规划,列为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双方发展,实现双赢。为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苏州市科技局还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于2007年成立苏州市产学研合作中心,使得苏州当地企业在家门口就找到与地方高校合作的平台,从而使企业与各地方高校的联系更加密切。

四、广东地方高校发展产学研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着力建设核心平台

广东经济总量从1989年开始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经济强省,完全有能力和有必要参照中央财政的做法,制定相应的政策,由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设立“广东地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对地方高校进行稳定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投入。与此同时,省财政应逐年增加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并重点关注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应更多地向地方高校倾斜,以防专项资金向部属高校的重复投入,避免由于投入过于分散而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不良的“马太效应”以及地方高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广东应大力建设产学研核心平台,包括同行业联盟,跨行业联盟,某行业同地方高校、研究院所的联盟等。产学研组织形式可通过“创办校办企业”、“参与组建产学研联盟”、“加入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渠道建立核心平台,合作对象可包括各级政府、高新区、科技园区、中小型企业以及某个行业主管部门。在此阶段只要实施差异化战略,肯定能找到产学研的空白区域。

2、地方高校转变思想观念,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能

广东地方高校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视程度,产学研结合各方应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尤其在对教师的管理和认可角度,应从政策的高度给富有能力、积极开展产学研的教师足够的支撑和鼓励,不能留于形式。

具体来讲,首先要优化广东地方高校科技管理机构设置,实行规范管理,提高科技管理效能。可以考虑聘请一批相关学科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组建一支科技管理与规划研究队伍,充分发挥科技规划的导向作用。其次要建立高层次创新引进人才跟踪服务和培养机制,重点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更好地发挥职称评审条例的“指挥棒”作用。建立校级科技成果年度评审奖励制度,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奖励与国家、部、省级科技奖励的有效衔接,营造自主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合学科优势,突出特色

广东地方高校瞄准某个产业和行业,结合优势学科,完全能够在产学研某个领域做出特色。在广东40所本科院校中,研究型和教研型大学约占四分之一,而占大多数的教学型大学一般综合科研实力相对较弱。例如位于粤西地区的广东海洋大学,其离省会城市广州距离较远,但瞄准海洋产业,结合涉海学科优势,由校级领导牵头带队和各地海洋与渔业局以及水产企业开展海洋生物疾病防疫、海洋环境评估和远洋渔业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学校的产学研成果排在全省前列。所以类似农林类院校瞄准农林产业,医药类院校瞄准卫生医疗产业,师范院校瞄准教育培训产业,都能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推进产学研工作。

4、坚持国际化、可持续化发展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濒临港澳,开发、兼容度高,国际交流密切频繁,经济实力强大,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地缘优势,以现有的国家和省部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为龙头,整合相关研究力量,重点投入,形成亮点,使之成为地方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和基地。首先,地方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力,每年投入一笔经费公派一批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如“建设出国进修工程”等);其次,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国际交流合作多、合作层次高的学科领域与国外共建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实现人才、项目、平台在高层次上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地方高校科研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201411846064)。)

【参考文献】

[1] 赵剑冬、吴天生:广东高校产学研组织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

[2] 陆瑾、谈顺法: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动机构的运作实践[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4).

[3] 陈立泰、张祖妞: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对重庆市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

[4] 刘锋:苏州产学研合作全面开花[J].科技日报,2007(11).

[5] 秦小鹏:苏州市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区域[J].华东科技,2009(9).

[6] 易俊:关于广东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6).

[7] 孙健: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4).

[8] 徐瑾、蔡则祥: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9] 李兴华:大力发展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加快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

[10] 罗建锋、刘毅:高校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分析――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11] 赵丹萍: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

[12] 陈英杰:基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江苏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13] 钱敏、芮振: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8).

[14] 盖锐、杨正宇: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

[15] 刘洋: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大学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3(8).

[16] 杨风: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

第7篇:林产化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脉膨化胶囊;生脉胶囊;人参皂苷;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脉膨化胶囊和生脉胶囊处方均由红参、麦冬、五味子3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胸闷、气短、心悸等症。本实验将红参膨化后用于生脉胶囊制剂,得到一种优于传统生脉胶囊的新胶囊制剂——生脉膨化胶囊制剂,对生脉膨化胶囊和生脉胶囊质量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中药膨化技术是借助食品的膨化原理,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使中药内部的液体迅速升温汽化,形成海棉状空心网状结构。膨化可使中药质地疏松,形成空心网状结构且细胞壁破碎,细胞内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有效成分不经过渗透压的浸提过程,而经过溶解、胶溶或洗脱的过程溶解出来。据文献报道,红参膨化炮制后薄壁细胞破碎,厚壁细胞散离,故质地疏松,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红参膨化前后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其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1]。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SPD-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KQ5200D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L-302电子天平(上海民桥公司);层析缸(20cm×10cm);层析柱(内径10mm);ZF-2型三用紫外分析仪(天津市富兰斯电子科贸有限公司)。

1.2材料人参、麦冬、五味子购于成都市荷花池中药市场,由本院王盛民鉴定,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之标准;人参皂苷Re、Rg1对照品(中国生物药品检验所提供,Re:110754-200421,Rg1:110703-200424);五味子醇甲对照品(中国生物药品检验所提供,批号857-20010);红参、麦冬、五味子对照药材(中国生物药品检验所提供);生脉胶囊、生脉膨化胶囊及相对应的阴性样品(自制);乙腈(色谱纯);正丁醇、甲醇、氯仿等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方法与结果

2.1胶囊制备工艺本实验研究的生脉胶囊和生脉膨化胶囊皆为自制胶囊。处方:红参330g,麦冬660g,五味子330g,制成1000粒胶囊,3粒/次,3次/d[2]。生脉胶囊的制备工艺为:红参粉碎成细粉,过80目;麦冬用70%乙醇提取;五味子水煎煮,麦冬、五味子提取液喷雾干燥成细粉过80目,与红参细粉混合均匀,装入0号胶囊。生脉膨化胶囊制备工艺为:红参膨化后粉碎成细粉,过80目;其余同上。

2.2薄层色谱鉴别

2.2.1红参薄层鉴别取生脉胶囊内容物、生脉膨化胶囊内容物、红参对照药材粉末(过80目)及红参膨化品粉末(过80目)各3.0g,分别加入70%乙醇30ml,水浴回流提取,温度为80℃,回收乙醇,残渣用30ml蒸馏水溶解,再用乙醚脱脂两次(30ml,15ml),合并到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过的正丁醇萃取两次(30ml,15ml),加入15ml的蒸馏水加热浓缩至干,残渣用2ml的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3];另取无红参的阴性样品3.0g,按同样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溶解至每毫升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各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正丁醇∶甲醇∶水(13∶10∶10∶8)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再放入碘缸中至斑点清晰[4~6]。见图1。

2.2.2五味子薄层鉴别分别取生脉胶囊内容物、生脉膨化胶囊内容物、五味子对照药材粉末各3.0g,各加三氯甲烷5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各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五味子的阴性样品3.0g,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再取五味子醇甲对照品,加甲醇溶解至每毫升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各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2]。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见图2。

2.2.3麦冬薄层鉴别分别取生脉胶囊内容物、生脉膨化胶囊内容物及麦冬对照药材各3.0g,分别加入三氯甲烷-甲醇(7∶3)混合溶液30ml,浸泡3h,超声处理30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各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麦冬的阴性样品3.0g,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分别吸取上述各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冰醋酸(80∶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2]。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见图3。

2.3含量测定

2.3.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ymmetryC18(4.6mm×250mm,5μm,美国Waters);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体积比19.7∶80.3);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1.0ml/min[7~8]。

2.3.2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4.1mg,人参皂苷Re2.0mg,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定容到10ml,摇匀,待用。

2.3.3标准曲线取“2.2.1”项下制备的混合对照品溶液2,4,6,8,10μl,分别注入色谱仪,测得各峰面积。以人参皂苷Rg1进样量为横坐标、以人参皂苷Rg1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为:Y=23974.6200X-46.0200,r=0.9999(n=5),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进样量在0.82~4.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人参皂苷Re进样量为横坐标、以人参皂苷Re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为:Y=11737.8275X-234.0950,r=0.9999(n=5),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e进样量在0.4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4精密度精密吸取“2.2.1”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10μl/次,测定人参皂苷峰面积,得出人参皂苷Rg1其RSD=1.02%;人参皂苷Re其RSD=1.19%,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3.5生脉胶囊人参皂苷含量测定

生脉胶囊供试品:分别取6份生脉胶囊内容物,每份2.5g,精密称定,分别加入70%乙醇各50ml,密塞,称定重量,将6份样品分别按10,20,30,40,50,60min,超声处理,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溶液:取不含红参的阴性样品2.5g,加70%乙醇,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滤液作为阴性样品溶液。表1生脉胶囊人参皂苷含量(略)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生脉胶囊供试品”项下超声提取40min样品20μl,分别在0,2,4,6,8,10h进样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RSD分别为1.96%和1.75%。

重复性实验:称取生脉胶囊内容物5份,每份2.5g,按“生脉胶囊供试品”项下超声提取40min,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RSD分别为1.16%和1.05%。

加样回收率实验:取已知人参皂苷含量的生脉胶囊内容物6份,每份约1.0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适量,按“生脉胶囊供试品”项下超声提取40min,测定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0.89%。

2.3.6生脉膨化胶囊人参皂苷含量测定

生脉膨化胶囊供试品:分别称取6份生脉膨化胶囊内容物,每份2.5g,其制备方法与“生脉胶囊供试品”项下制备方法相同。

阴性样品溶液:制备方法与“2.3.5”项中阴性溶液制备方法相同。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生脉膨化胶囊供试品”项下超声提取10min样品20μl,分别在0,2,4,6,8,10h进样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RSD分别为1.01%和1.09%。

重复性实验:称取生脉膨化胶囊内容物5份,每份2.5g,按“生脉膨化胶囊供试品”项下超声提取10min,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RSD分别为1.03%和1.07%。表2生脉膨化胶囊人参皂苷含量(略)

加样回收率实验:取已知人参皂苷含量的生脉膨化胶囊内容物6份,每份约1.0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适量,按“生脉膨化胶囊供试品”项下超声提取10min,测定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0.65%。

按上述方法测定,得到生脉胶囊样品、生脉膨化胶囊样品、对照品溶液及阴性样品的HPLC图,见图4~7。人参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2。

2.4生脉膨化胶囊和生脉胶囊人参皂苷含量比较

从上述表1和表2生脉胶囊和生脉膨化胶囊中人参皂苷含量,可以得到如下图8,生脉膨化胶囊和生脉胶囊在同一时间的人参皂苷含量。

3讨论与结论

TLC色谱鉴定确定了生脉制剂中红参、麦冬、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从图1~3可以看出,红参、麦冬、五味子在相同的位置都有相同的斑点,说明膨化并没有使生脉胶囊有效成分缺失。

从表1~2及图8可以看出,生脉膨化胶囊和生脉胶囊中人参总皂苷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但生脉膨化胶囊人参皂苷溶出速率明显快于生脉胶囊,这是因为生脉膨化胶囊中红参经膨化后,内部的液体迅速升温汽化,形成海棉状空心网状结构,使其质地疏松,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故其人参皂苷溶出速率更快。生脉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脑血栓等症,病人发病时需服用速效药物以减轻病人痛苦,而本实验制备的生脉膨化胶囊比传统生脉胶囊释药快,且不影响传统生脉胶囊的药效。

本文通过对生脉膨化胶囊和生脉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确定了中药膨化技术用于中药制剂的可行性,为在中药制剂中推广膨化技术奠定了基础。新晨:

【参考文献】

1]张翠英.人参膨化炮制及膨化饮片的质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级研究生学位论文.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24.

[3]高彩霞,王成章.人参皂苷的提取和精制工艺研究[J].林产化工通讯,2005,39(5):5.

[4]周漩,冯毅凡,郭晓玲.主成分分析法用于人参皂苷薄层色谱分离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101.

[5]陈英杰,窦德强,赵春杰,等.人参的新成分、新活性和质量规范化研究[J].人参研究,2002,14(1):3.

[6]张崇禧,郑友兰,张春红,等.不同方法提取人参总皂苷工艺的优化研究[J].人参研究,2003,10(4):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