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第1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第2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管理模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近10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如朝阳东升,辉煌灿烂,方兴未艾。

由于种种原因,各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要探索出一套特色鲜明、科学实用、效果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方略,下文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为例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管理四大方略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真正科学实施,最重要的是得到领导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与实施,必须依赖如下四个领导管理策略职能作用的发挥。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领导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直接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领导包括各系、各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心理专职教师。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各项心理工作的领导、监控、考核,协调各种大小工作事项。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称“心理咨询中心”)。由专家型成员和通过高级心理培训的兼职心理辅导成员组成“心理咨询中心”机构组织,领导和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策划、预算与施行。“心理咨询中心”的所有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积极开展的大型活动,必须依靠学院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各个部门的鼎立协助与支持。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机构。正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室”,(简称“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负责为大学生开设合理、实用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和配备心理专用功能室与活动场所。经费和场地是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高校大学生年人均心理健康费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日常经费,除此以外,心理咨询中心的办公费用、心理各功能室的设备购置与维护费用、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费用、心理教研室的教学与科研费用都应该有专项经费保障。另外,为了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备心理中心专用的各种心理健康功能场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精彩八块,五级关爱”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模式探析

我院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归纳出了“心灵关爱,领导挂帅,五级管理,精彩八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简称“精彩八块,五级关爱”模式。所谓“五级”指的是在学校设立五级管理,从上到下依次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一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一各系心灵关爱站一班级心理委员一宿舍心灵使者。“八块”即学校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八个基本心理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咨询中心、系心灵关爱站、心理互助朋辈、学生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使者及心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在这个模式体系下,我们科学有效地设置了八个职能部门,通过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激活和发挥各个心理职能部门的本质功能,显示各自的魅力与精彩。各心理职能部门的设置与职能属性描述如图表。

其中,《心灵春草》编辑部原则上纳入心理朋辈的组织机构内,所以它不能单独作为块职能机构之一,另外校外心理顾问一般也不在学校编制体系内,其对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管理起建议、参考、指导的功能,所以,也不将其算作块之一。“五级八块”的心灵关爱模式,系统科学、一目了然,对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心理三青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略

有了行动的模式指引,还需要有具体实施和执行这个模式的行动方略,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合理、实用而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方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三大常规工作: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教育与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心理常规三青树”。

“心理三青树”的第一青枝就是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这是学校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在心理中心设置了八块心理健康职能部门,其目的和宗旨也在于做好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特别是建立五级关爱,目的就是在于全方位了解、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和在宿舍楼设立心灵使者,在心理咨询中心要安排心理专职教师值日、值班,在学生心理协会安排咨询部的同学值日,在心理互助朋辈里轮流安排阳光辈、雨露辈和彩虹辈的心理小助手在晚上值班,他们一是接待来访大学生,二是提供简单咨询,三是安排特殊个案和重点个案的专家咨询接待,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放松与情绪宣泄,五是做好值日记录与感悟体验日记。

第3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性质、目标、职责与任务、对象以及方法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心理教师相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时空的灵活性、防治的系统性、施教的权威性、实施的可行性等优势。在班主任工作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开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班主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完成育人的重任。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类,按照对策研究、原则研究、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思路简述如下:

1.对策研究

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李景梅提出,确立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目标;构建与完善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协调高中班主任的双重角色冲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优势等的对策。吴绍永提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培训,加快促进班主任角色转换,促进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由时代型向未来型转换的对策。郝丽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理念;细心观察、了解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形成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创设条件,坚持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的对策。

2.原则研究

对班主任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吴绍永提出了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主体性、整体性、保密性六原则。陈映兰提出了防重于治、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和非指导性的原则。周爱军提出了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展现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示范性的渗透原则;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体现潜隐性的渗透原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基础性的渗透原则;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体现主导性的渗透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体现活动性的渗透原则;坚持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体现灵活性的渗透原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体现因材施教的渗透原则;建立三维教育网络,体现整体性的渗透原则。

3.途径与方法研究

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赵炜总结出了在班集体建设、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教育力量的整合中渗透。李景梅总结出了用高中班主任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感化高中学生,在高中班主任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定期召开有关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开展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引导家长做好高中生的心理辅导,而具体的方法有谈话法、故事启迪法、主题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激励法。陈映兰指出,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与优化班级群体心理,细心关注每个学生并及时主动开展思想劝说,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制订适当的奋斗目标,重视学生偶发事件并及时进行心理补救。

三、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将成为趋势

班主任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中小学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问题的隐蔽性及心理发展的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深化的重点在班级,班级将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班主任也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班主任工作经历是优秀专职心理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受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专职心理教师兼任班主任,有利于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和观察学生,防止教育的片面性;有利于持续地对学生实施专业的心理干预,防止教育的中断;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防止教育的单一性;有利于专职心理教师的综合发展,达到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相促进;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真正融合,为广大班主任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1).

[2]崔永萍.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8).

[3]李景梅.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周爱军.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5]陈辉梅.论班主任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6]赵炜.班主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的意义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7]陈映兰.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第4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岗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优秀高职毕业生,首先就要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还能够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积极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构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心理素质体系,将教学改革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点滴,使课堂、咨询、实践、社团、活动、社会服务互联互通。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在条件保障、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多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五级工作网络,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制度健全保障,运行高效规范

凡事预则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是各高校的常规工作,做好计划、实时监控、及时总结必会事半功倍。通过梳理每学期的特色工作、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及时调整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争取领导的多方支持,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学生。每学年的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都要听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切实解决潜在问题。学校党政领导和各二级学院领导都会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主管领导、学生工作处处长都会亲自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进行专项的梳理与检查。为了贯彻执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先后制定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系统、有效地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五级网络覆盖,师资配备优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五级工作网络健全,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学院院长任组员,统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学工处处长任主任,各学院副院长为成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按照教育厅要求,及时建立了院系心理辅导站,班级设心理委员,宿舍设心理信息员。中心直接指导并规范心理健康协会建设,指导其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骨干队伍,形成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模式,五级工作网络运行高效有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先行。提高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业务水平,正常、有序、科学、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努力的重要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26 名,都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专业学历,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梯队,师生比例达到了1:382 。学校每年都邀请区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到校为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等做培训,积极选派中心优秀专兼职老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心理中心每年都把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设立专项经费,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术会议。同时还通过申报科研课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等科研实践形式,锻炼专业队伍,培训相关工作人员。

三、经费落实有保障,优质资源共享

注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的同时,也要及时更新、完善硬件设施,为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供物质保障。心理健康中心不仅作为学生日常咨询、团队拓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场所,还是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场地,以及辅导员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的素质拓展场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四、课堂教学与心理讲座结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向第二课堂延伸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心理健康教研室设在学生工作处下,依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考试办法等。在教学中加强集体备课,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讨论、团体游戏、互动体验式等方法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往往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及创造性来感悟与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与能力体系,从而内化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抓住不同时间节点,提供不同主题、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使课堂教学与讲座有机结合,与实践教学、心理活动融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从而形成具有复合功能、整体合力、协同效应更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和育人平台,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参与度,增强活动实际效果。充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线上资源,通过疫情期间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线上心理教育主题班会、线上团体辅导等形式,打破了空间屏障,及时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五、心理普查与咨询扎实细致,素质拓展训练凝精聚神

心理普查是帮助学生自我探索,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科学手段。通过测试前的宣传动员,测试中的培训指导、集中施测,规范有序地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对筛查可能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反馈各学院心理辅导站并进行追踪访谈和跟踪记录,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起完备的心理档案,健全学生预警对象库,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心理健康中心和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做好咨询跟进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咨询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扰,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根据心理测评反馈数据和心理咨询收集大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根据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与方式。其次,注重服务学生的未来成长发展,如悦纳自我、生命探索、人格健全等。内容体系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普查与咨询,完善全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从2018 年开始,中心注重对心理咨询老师的督导工作,帮助咨询老师更好地掌握心理评估、咨询和转介等注意事项,分清咨询的边界问题和法律责任。在关注个体的同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开发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团体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协作与竞争,让同学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体验分享、合作与坚持的团队精神。

六、以学生为主体,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活动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体系构建的一个有力抓手。在保留经典活动的同时,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了心灵长卷绘梦想活动、心理健康微电影大赛、心理微博大赛、心理展板大赛、心理健康专题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征文大赛、心理美文朗诵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团体心理游戏等大型学校活动和各学院特色活动,学生广泛参与,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延伸、扩展。

七、引领带动、辐射示范,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中心在立足本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示范中心作用,坚持服务工作指导范围内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联系实践,实现了师资、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进行信息传递与共享;就学生心理社团建设工作、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心理网站建设与维护、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与高职园区内高校交流,提供借鉴经验。同样,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通过社会服务过程的实战参与,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自己心理状态中出现的情绪波动和困难,亲身体会工作的艰辛和收获,完善自我认知,巩固锻炼大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慧.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6 .

[2 ]李墨音.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123+6 ”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传播力研究,2018(27):184 -185 .

第5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工作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建设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维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全面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1.落实领导体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于2005年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于2007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小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工作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督查,并负责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奖惩机制,以确保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落到实处。学校定期听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解决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以上举措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健全规章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完整、成熟、合理、科学、先进的制度,反映了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机制,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的思路、模式与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境界与综合水平。我校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实施办法》《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制度》《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规定》《心理委员工作手册》等系列工作制度,为做好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

3.加大经费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咨询设施、心理咨询场所建设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目前,中心有预约等候室1间,个体咨询室2间,沙盘治疗室1间,团体辅导活动室1间,心理测评室1间。同时配备了瑞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管理系统,箱庭(沙盘)治疗设备、心理减压训练系统、情绪宣泄(调节)系统等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系统。良好的环境和先进的设施,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注重队伍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校对此始终高度重视,在政策、制度、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力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首先,加强专职队伍建设,发挥咨询中心专业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其次,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加强学生骨干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构筑“五维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1.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构筑“教育”维度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立足正面教育,主要围绕“四学”开展了以下工作。

(1)课堂牵引规范学。2005年,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所有新生入学后必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校还面向学生开设人际交往心理学等系列公共选修课,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2)主题教育引导学。自2007年以来,我校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站、校报、板报、橱窗、网络等宣传媒介,广泛开展多项富有创新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并蕴含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特色活动。

(3)新型媒体拓展学。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职能,巩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心理咨询中心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网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从心理专题、心理测评、心理知识、趣味心理等多个角度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在校报开设“心理氧吧”专栏,刊登相关指导性文章;在校广播站开辟“心灵有约”栏目,畅聊大学生心理话题。通过对新型媒体的充分利用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学生的关注,成为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新平台。

(4)课外实践锻炼学。2004年,我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了“舒馨心理协会”,心理咨询中心一直给予协会很大的支持,让其成员协助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积累经验。经过几年的发展,“舒馨心理协会”不断成熟、壮大,在学生中的影响日渐深远。

2.坚持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有机结合,构筑“咨询”维度

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具体和最直接的工作,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特殊的作用。我校多年来坚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服务,及时化解潜在危机。

3.坚持三级工作网络有机结合,构筑“服务”维度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专兼职人员相结合、咨询师与辅导员相结合、教师与学生骨干相结合的道路。近年来,我校一直着力构建三级工作网络,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级网络:心理咨询中心;二级网络: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三级网络:学生“心灵使者”“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的建立不仅弥补了当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数量的不足,更有助于实现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真正过渡到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矫治性为辅的工作目标。

4.坚持心理普查与危机排查相结合,构筑“排查”维度

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我校始终坚持心理普查与危机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并实施动态监控,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5.坚持理论研究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构筑“研究”维度

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始终坚持政策上倾斜、经费上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心理学相关课题研究。2007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共承担相关课题17项,公开60余篇,获奖成果3篇。同时,在教育教学研讨方面,咨询中心每周进行一次专题讨论,每位教师将各自工作中的特殊案例、上课心得、中心活动等方面的收获进行交流和分享。

多年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结合时展特点及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特点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方法,努力开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真正把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陈丽云,樊富珉,梁佩如.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国文化与团体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第6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1.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下设于学生管理部门的,很多工作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分管和领导的,所以出现了完全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多是简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没有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独特的学科性和实践主体性[1]。还有一些高校把心理咨询或心理干预工作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身上,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补救性目标层次上,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2]。

2.师资人员多元,专业素养较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方面的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配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较为普遍,配备多元,结构复杂,而且兼职人员相对较多,专职人员缺乏。屈正良等人调查我国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师生比约为1:10985,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名学生[3]。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转型而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少专业资质,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3.课程教学随意,忽视学生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公共课形式开设,课时少,覆盖面窄;任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课程内容设置随意,缺少针对性,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切身感受,而且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

4.机构机制不完善,运行效果不理想。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同时,仍然存在一部分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学校的教育与咨询工作机制不完善,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工作经费、专用的团体训练室以及团体辅导和培训设备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作内容和形式多是走过场,覆盖面窄,缺乏针对性,以上种种原因,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和学生心理发展需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方法和途径。经过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总结得出,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和系统化,才能提高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1.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当前高校里几乎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早早接触到了网络,熟悉网络操作,能够灵活运用网络,所以很多人也依赖网络。他们的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到2013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人,网民中年轻和高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但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4.64亿,手机是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在当前网络普及和发达的前提下,网络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平台。大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接受这种学习的模式,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及时运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扩展了宣传和教育覆盖面。传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主要依赖于发放心理健康图书资料、印发宣传纸质材料和开展心理咨询,利用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橱窗、宣传板等媒体,这些宣传方式会受到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它是新形势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4]。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和博客等网络载体具有覆盖面大,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特点,扩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和覆盖面。

3.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预防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每一个学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主体,因此,自我调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电子刊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推行,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学会有效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达到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循不同时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讲授、课外知识宣传和咨询中心干预的被动状态,实现了网络宣传、网络教育和咨询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不仅对传统教育方式是有益的补充,而且促进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

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助于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等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层策略,即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浮在表面,应该面向在校的全体学生,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高校要严格执行“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成立专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级主管领导工作小组和二级院系主管领导工作层面,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统筹领导,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反馈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危机预防工作体系以及“发现、监控、干预、转介、善后”五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系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2.规范心理委员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作用。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5]。在大学生中间朋辈心理辅导的开展主要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较少的重要补充。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需要规范和完善心理委员的选拔、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心理委员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可以从自评、班级考评和辅导员评议三方面进行,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认可度,促进心理委员工作的主动性。

3.做好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培训,扩大培训面,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中纳入学生宿舍的宿舍长,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链。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是建立在舍友之间,他们同吃同住,彼此深入了解,相互倾诉,建立信任关系。因此,宿舍长扮演着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倾听、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的角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心理档案的建立、朋辈辅导的技巧、沟通技巧、心理问题识别、心理危机干预流程等。通过定期对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培训,提高了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胜任力。其次,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要应用各种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基层力量作用,契合自身生活实际与班级同学心理状况,以班或宿舍为单位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活动,建立班级心理档案,并实施动态信息更新等。

第7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心理健康教育 调研 现状 对策 建议

The research about status quo and strategi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Yunn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Zhihong Yang Guofu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Yunn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gave some suggestions on ways to improve the job.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Status quo Strategie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53-02

1.云南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为全面了解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促进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研究课题组认真编制包括领导管理、队伍建设、配套设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内容的调查问卷,在云南各高职院校中开展了相关调研,2009年9月,课题组召开会议,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全面的了解到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对心理健康教育比较重视,设置了专业机构、解决了必须的工作场地,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多数学校都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运用网络、组织各种活动等渠道积极开展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学校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公设施的配置、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云南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机构设置不规范,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调查中我们发现,机构设置不规范和经费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多数高职院校虽然都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机构设置不规范,有的是独立机构,有的归属学生处,有的隶属社科部,有的归属不明确,有工作任务临时抓差;多数高职院校虽然都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并未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没有设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没有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导致工作条件,硬件配置非常有限,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2 专业队伍缺口较大,师资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同时有适宜的心理品质――真诚、善良、热情、乐观、自信、坚忍、耐心、宽容、助人、责任感和探索人生的兴趣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调研中我们看到,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只有12.5%的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师生比达到上级要求,41.7%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兼职人员完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62.5%每年只能接受10学时以上的专业学习培训,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缺口较大,师资队伍学习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2.3 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有限,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目前我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开课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教材使用和课时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

总体上看,目前各学校没有形成主体课程、兴趣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群,影响了课堂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4 科研工作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开展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对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科研的氛围,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非常有限,科研工作现状与本课院校差距很大。调查显示,58.3%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专业人员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3.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研究制定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制定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体系势在必行,只有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中,同时建立奖优罚劣的配套制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才会落到实处,才有制度的保障,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更加规范、更加稳步快速健康的发展。

3.2 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进程。

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与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历程的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差距很大。目前云南一些高职高专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没有专业专职人员,没有专项经费,没有工作场地和必要的条件,工作流于形式,满足于完成上级检查,其工作水平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促进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然选择是走专业化之路,这是进一步规范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是满足高职高专学生健康成才需要的现实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从业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实际需要。

3.3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5555”服务机制。

建立起“5555”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具体为:五级塔形工作模式,依次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宿舍心理健康观察员。五级目标体系,依次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疏导、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依次为:寝室―班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五位一体工作方式,依次为: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咨询辅导、治疗控制、危机干预。

3.4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工作,素质优秀、数量足够、成员稳定的专业队伍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按照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但目前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兼任,专职专业人员数量与上级文件要求的师生比差距很大,从业人员专业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把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入口关、使用关、提高关,按照素质高、业务精、师德好的要求加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5 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渠道,它可以通过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调动自身的心理机能进行自我疏导、自我教育,从而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心理行为,提升心理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云省高职院校中只有37.5%的学校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在教材的使用,课时的安排上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包主干课程和兴趣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群。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案例教学,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

3.6 加强科研工作,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渠道。

目前云南省高职院中58.3%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普遍存在科研学术氛围不浓的情况,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要把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列入科研计划中,加大支持力度,采取各种办法激励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申报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探索日常教育与管理的新思路、总结好的经验,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把科研、教研和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科研和教研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建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王建中、金宏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第8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几年多来,我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多心理健康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心理健康组织机构

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科学、有效,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

长:

副组长:

员:

(二)落实责任,分工明确

校长xx: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工作。

书记xx:负责教师心理健康工作。

副校长:xx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

德育主任xx: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教务主任xx: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安排和资料收集,

德育处副主任:xx与学校行政分别负责协调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后勤主任xx为心理健康教育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充分保障

教务处副主任: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

负责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校医xx:负责心理咨询工作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抓好心理课程的自学工作,提高教师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指导下,以班主任为骨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开设心理信箱,建立心理咨询室,学校有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三名,积极开展个别辅导,指导广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工作。同时利用家长学校的辅导时间,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针对学生青春期的特征,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面授和函授资料辅导,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为此,需要提供完善的心育制度作为保障,形成从相关管理部门到心育教师到班主任老师等一套系统的规范管理制度。我校的做法是:

1、每学期初根据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调整,明确理健康教育领导组、完善我校教育心理研究室组织机构。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整体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件,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学期初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我校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许灵韬对下个阶段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总体部署,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

3、期初明确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并研究制定各项相关制度。

4、期中对上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跟踪,并进一步落实学期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要求。

5、期末对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总结和反馈。

四、加强心理健康环境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才是有源之水,教育学生才会产生正确的积极的影响。学校可利用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有选择地选学一些理论书籍,多订阅一些相关的杂志让老师借阅,也可以请专家给老师们进行专题讲座。

2、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专家。每一个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多取它山之石,多加强自我修养,多关注心理卫生知识,这样才会发现并及时诱导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3、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软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健康的老师往往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会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老师的恶意,专横的态度,不妥的言行,这些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康的教育,必须有健康的老师。学校应重视对老师的心理健康的咨询活动,了解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疗治教师的心理。

4、重视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

营造平等民主的心理氛围。学校大力提倡学术民主、教学相长,鼓励教师和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师生关系既为师长,又为朋友;既是领导,又是同志。学校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老师和同学。

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精神。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团结合作互助的才是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学校形成了上下一致、互尊互爱、互帮互助、精诚合作的校风班风,那么,学生也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和班主任、老师都要在这方面作文章。

几年多来,我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多心理健康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心理健康组织机构

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科学、有效,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

长:

副组长:

员:

(二)落实责任,分工明确

校长xx: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工作。

书记xx:负责教师心理健康工作。

副校长:xx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

德育主任xx: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教务主任xx: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安排和资料收集,

德育处副主任:xx与学校行政分别负责协调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后勤主任xx为心理健康教育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充分保障

教务处副主任: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

负责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校医xx:负责心理咨询工作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抓好心理课程的自学工作,提高教师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指导下,以班主任为骨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开设心理信箱,建立心理咨询室,学校有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三名,积极开展个别辅导,指导广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工作。同时利用家长学校的辅导时间,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针对学生青春期的特征,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面授和函授资料辅导,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为此,需要提供完善的心育制度作为保障,形成从相关管理部门到心育教师到班主任老师等一套系统的规范管理制度。我校的做法是:

1、每学期初根据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调整,明确理健康教育领导组、完善我校教育心理研究室组织机构。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整体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件,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学期初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我校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许灵韬对下个阶段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总体部署,提出了十项具体要求。

3、期初明确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并研究制定各项相关制度。

4、期中对上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跟踪,并进一步落实学期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要求。

5、期末对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总结和反馈。

四、加强心理健康环境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才是有源之水,教育学生才会产生正确的积极的影响。学校可利用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有选择地选学一些理论书籍,多订阅一些相关的杂志让老师借阅,也可以请专家给老师们进行专题讲座。

2、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专家。每一个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多取它山之石,多加强自我修养,多关注心理卫生知识,这样才会发现并及时诱导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3、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软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健康的老师往往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会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老师的恶意,专横的态度,不妥的言行,这些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康的教育,必须有健

康的老师。学校应重视对老师的心理健康的咨询活动,了解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疗治教师的心理。

4、重视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

营造平等民主的心理氛围。学校大力提倡学术民主、教学相长,鼓励教师和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师生关系既为师长,又为朋友;既是领导,又是同志。学校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老师和同学。

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精神。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团结合作互助的才是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学校形成了上下一致、互尊互爱、互帮互助、精诚合作的校风班风,那么,学生也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和班主任、老师都要在这方面作文章。

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学校中学生敢说敢想敢做,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是遵章守纪的楷模,做致合理奖惩,形成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的良好风气。

5、我校广播站每周四有一期《心灵驿站》栏目,心理老师给播音员提供稿件,已播出《自信的力量》、《轻松迎考》等内容。这种形式听众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从学校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入手,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裨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此,学校要加大软环境的建设。

五、加强心理健康科研工作

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来,通过理论学习、问题讨论、专题讲座、工作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剖析、典型分析等方法、引起大家对心育工作的重视,逐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实践与探索打下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积极倡导学习之风、反思之风、研究之风,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去,反复循环,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的大环境。继续加强对校本课程教材的修订,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教育科研将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推动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向进一步发展。

一年多来,组织教师参观学习了市内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听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心理沙龙,参与省级课题研究的工作,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的工作。

六、反思及改进

1.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待进一步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向各位心理教师前辈学习,向其他的教师学习教学,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现场请教、网络请教、书信请教、电话请教等。

2.心理咨询有待完善。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心理老师有必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并积极地参加培训和交流,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实践、反思、总结,不断的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为来访者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

第9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

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化,其实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替代。通常情况下,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的一种,既然有了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不用单独进行,或者既然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可有可无。在这样错误思想的引导下,要么心理健康教育代替了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广泛;要么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了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惑或者疾病被简单处理,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者会产生厌世、痛苦、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用性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现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强的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项针对北京市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最需要的课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与此同时,学生最不满意的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许多学生抱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枯燥无味,内容陈旧,严重脱离实际。为什么教育部要求大力推广而且也是大学生们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却最终遭到学生们的反对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导致的后果。有些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于是纷纷把它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给予一定课时和学分,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正规课程来对待。教学方法上采取的是专业学科教学模式,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一节一节地学,学完后考试。教学内容大多是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上课过程中表现为过多地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心理学知识,注重其系统性,而较少或只简单介绍应用性知识和方法,忽略其实用性。教学效果是学生们考完后万事大古,一切又还给了书本,并没有真正内化为有效提高学生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力量。这种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为基础,增强其实用性。

(三)队伍不齐且缺乏专业化

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心理会收到更多的挑战和影响,尤其是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方面产生的因素影响,会让大学生心理日渐复杂,这就需要高校应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师,还应该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学习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心理沟通方法,如此可以有效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也能够配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

眼下,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或者咨询者都是由非专业人员任职的。他们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并不十分丰富,而且缺乏专业化的训练,大多数心理教育都是流于形式,没法产生很有效的教育效果,甚至有的能够对学生产生误导和心理负担。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有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利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利用心理健康只是讲解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品质进行优化、引导、咨询和纠正的一种教育过程。只有教育工作者有效的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才可以使得学生学会调节心理适应能力,能够勇敢正确的面对社会生活。从而有效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质量,让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开设专题讲座

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注重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异常现象。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当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些院校还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了教学计划,大部分是选修课的形式,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教材版本也是多种多样,内容比较陈旧,远远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和师资队伍的缺乏,教学往往偏离目标,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都有课程化倾向,至使原本学生最欢迎的课变成了学生感到仄倦的课,并没有实现使学生心理压力得到有效释放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加大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力度,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

(三)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总结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系统而又长远的教育工程,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它不仅仅是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鉴于此,我们就应该正确的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解决问题,促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走系那个,只有如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一步步迈向成熟,走向科学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丽荣. “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22)

[2] 王丽荣.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略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11)

[3] 王丽荣. 心理―道德教育的文化智慧[J]. 教育科学研究. 2010(06)

[4] 周围.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