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第1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阅读教学由于其自身特点,很难完全通过教师在讲台上授课提升学生的能力,只有将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因此,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将学生当成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前进行自主预习。

二、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互动

对比改编之前的教材,新型的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彼此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存在疑问时,可以主动向教师提问,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课文的内容或是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给这样的学生以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对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要给予勇气,并在保证课堂教学课程进度的同时,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理解与表达。除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有所加强以外,学生之间交流在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所加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所有的学生分成几个教学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虽然每个小组的具体学习方法并不相同,但是相同点就是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教师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要适当给予指导并认真倾听,并在学习结束后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三、创建活跃性的教学舞台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外,还在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课堂上单纯的阅读、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虽然方法众多,但是画面感并不强烈,教学也不够直观。课改后的苏教版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师又提出了创建活跃性教学课堂的要求,建立情景教学模式,构建画面式教学。

四、加强课后的拓展知识积累

语文阅读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知识储蓄量逐日上涨,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除了学生的课前阅读预习、课堂教学以外,学生在课后还需要自行积累,包括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除了课后的阅读任务布置,教师还应该为学生适当布置一些阅读练笔任务,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将自身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结语

第2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一)拓展阅读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拓展阅读训练的重要材料,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体,以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为辅助开展拓展性阅读,将课内阅读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完美结合。

(二)拓展阅读的空间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拓展阅读时间,充分挖掘和利用阅读资源,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容量,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拓展阅读的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使阅读内容能够更加的直观而生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创建轻松、愉快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课堂教学氛围。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灵活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展阅读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再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推荐。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狐狸与乌鸦》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课文阅读,在课文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书籍进行阅读,这些故事集与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能够满足小学生喜欢故事的心理特点,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小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扩展小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生动的课堂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母亲》这本书籍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你们的母亲吗?在你眼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带动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小学生积极回答的欲望。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母亲”的电影、视频片段,使小学生直观的感受母亲的伟大之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今天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本书,名字叫《母亲》,希望你们能喜欢,并通过阅读,从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更加热爱你们的母亲。”

(三)创建读书交流活动,展现阅读的乐趣

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将每一个学生喜欢的书籍、能够学习到知识的书籍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展现阅读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将4-8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坐在一起进行读书交流,分享读书中所学习的知识和读书的乐趣,互相展示阅读的成果和阅读的心得,比如“最近我阅读了《母亲》,我从书中学习到了……”,真正展现“以书会友”,增进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方式能够在不断丰富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量,增添小学生拓展阅读热情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第3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是,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如教《一分试验田》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种一分试验田?为什么要种一分试验田?一分试验田有多大?怎样种?种的结果怎样?”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我引导学生注意敌人说的“飞过来吧的”“飞”和题目中的“飞”,使学生对两个“飞”字的含义产生疑问,经过查字典,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阅读课文、议论,终于弄明白两个“飞”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抓住反复推敲,才能更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对《梅雨潭》《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思”、“多读激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树立自学的信心 [ ]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误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自已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教给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如《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练习,通过外貌看特点,理解语言知特点,分析动作抓特点,体会心理明特点,对比之中想特点,最后归纳出:闰土是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农村少年。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文章时,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住人物的特点。

    对《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则让学生围绕“怎样飞”“怎样夺”这两个重点去读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读懂课文。凭借这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读写事的文章时,应住抓事情的经过这一重点去品词品句,精读有关片段,弄懂课文。

    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对《蛇与庄稼》一文的教学,先精讲第一段,让学生了解蛇与庄稼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运用分析“蛇与庄稼”的关系的方法自学第二段,老师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弄清楚猫与苜蓿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放手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独立自学第三段,弄明白随地吐痰与人生病的复杂关系。在引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得到的知识,举了不少例子。可见,学生对某些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

    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教学生通过对重点词或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还教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还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方法是能力核心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所以我常常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自学,读懂短文,在班里还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同学们能互相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因此,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此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

第4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可谓十分重要和关键。首先,阅读教学是对“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理解和巩固,是语文基本功上升到最高阶段“写”的最关键的过渡。因而,阅读教学是否有效,在一定意义上会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活动的成败与否。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几乎没有一个教师不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他们总结出了很多创新教学的策略,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我将其中一些主要的创新性教学策略罗列如下,希望能给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好阅读教学的创新性教学带来某些启迪。

一、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

这是从求异思维角度进行阅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策略。让我们来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课文,它们都是介绍某人(或动、植物等)在偶发事情面前,或在困难问题面前,或在特殊情境中如何急中生智,如何镇定自若,寻找到解决问题或难题的方法。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课文中的“扩散点”,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有位教师教《称象》一文时,扣住曹冲称象之法,启发学生想象: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可以让随行的官员一个一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这是从发掘发展文本的延伸点角度进行阅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进入后,由于作者处理的匠心,嘎然而止,留下空间让读者去体会、去想象、去发展、去延伸。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入情入境,自发地去发掘发展延伸点,去想象故事的发展,去延伸故事的情节。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利用思维惯性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去发展、去升华。如:《凡卡》一文中,凡卡信寄出之后,照着作者的思路,因为地址不详细,爷爷肯定收不到信。那凡卡非人的生活该怎样继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依托发展延伸点,多角度、多层次大胆想象。还拿凡卡信寄出之后来说,爷爷不也存在收到信的可能性吗?假如无巧不成书,那位醉熏熏的邮差正好与爷爷是同一村子里的呢!那凡卡的命运又该如何呢?爷爷会接他回去吗?他能过上好日子吗?

三、融入性阅读教学策略

这是从发掘文本的换位情境点角度进行阅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策略。

(1)换位想象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身在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二是易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与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紧扣小女孩飞走了,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假如小女孩飞到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情境点。即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通过放大形象思维,能够想象出当时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抓住作者描写大戈壁用的“浑黄一体”一词,可引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想象大戈壁的恶劣环境。

(3)换位情境点。即教材中既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又易于想象当时当地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草原》一文,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就可引导学生既换位,又想象情境。

①换位想象:假如你是主人,你会说些什么?你是客人会说些什么?东西南北中的客人又会说些什么?②情境想象:当时,环境如何?人们的神态、语气、心情如何?

(4)图画还原点。即教材中可还原成优美或直观图画的地方。通过阅读,想象还原作者所见或所示。如:《林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可引导学生还原图画:作者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教学《詹天佑》可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段落,想象画示意图。

四、质疑性阅读教学策略

这是从发掘文本的空白拓展点角度进行阅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策略。“学成于思,思源于疑”,阅读中常有疑问和问题,才能够常有思考,才易于引发想象。所谓“空白处”,这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文章中的简明处、省略处、概括处、暗含处等。它是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结果。这些地方往往能够引发学生质疑,从而使他们有想象的空间和创新的余地。注意发掘,便于学生历练想象。

(1)简明处。即文章的略写之处。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扩展。如:教学《赤壁之战》,抓住黄盖写信给曹操诈降,引导学生想象:谁能想象出黄盖信的具体内容呢?

(2)省略处。即文章中可能发生的情节、细节、结局等。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还拿《赤壁之战》来说,开战之初,可让学生补充想象:周瑜和曹操会分别怎样鼓动手下兵士呢?战斗结束之后,周瑜和曹操又会分别怎样小结经验与教训呢?

(3)概括处。即文章中总写、归结之处。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具体。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可抓住“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引导学生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你能说具体,说清楚些吗?

第5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那么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来讲,该如怎样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思考和看法。

一、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进行对话、交流,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如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的内容提出);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的见解;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

二、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和交流的主要形式。低年级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中高年级可以围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就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的火花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申或拓宽,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但教师一定要加强调控、引导,避轻就重,不能只图形式上热热闹闹,不讲实质效果,一定要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逐渐学会学习。

三、进行有效的自我建构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作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那么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个体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

再次,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将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投入情境,引发主体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面向生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要实现有效地自我建构还要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建构的渠道,努力实现学“活语文”。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维发散,把内容相关的、结构相似的、内容相同而方法相异的面状或球状的阅读资料,通过有效的组织,扩展学生阅读,拓宽建构的渠道。

练习是巩固知识、积极建构的重要途径,有效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充满智慧的练习。练习要把握重点、难点,要带有一定的方法指导,要具有显著的语文素质培养导向,要符合学生的练习水平和练习兴趣。

第6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的主要学习方法,主要内容是由字词句段篇所构成。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要将学生听的能力放在主要的位置上来进行培养,将学生们倾听的习惯培养起来,让学生们能够一边听一边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说话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能够将阅读中的内容,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而给学生们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能够使学生们听老师讲解完之后,再通过自己的加工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根据文章的特点,将适合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并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动手记画,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能够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很好地提升上来,这样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就会知道怎样去听老师的讲解,进而培养和锻炼属于孩子自己的阅读技巧。

二、对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上进行培养

按照语文教学的特征,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充分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进行注意,在学习中,对学生的独特体验上要予以尊重。为了将学生们对阅读文章理解的独特和多元性展现出来,对体验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充分发挥语用的作用,要引导学生们多读、多思考。不管是对何种阅读方法进行选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是其根本所在,比如,只读文章,对语言材料进行吸收,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能够同文章直接对话,对文章中的语言材料进而做到由外而内的吸收;其次,利用学生自行阅读交流反馈,对学生阅读中的仔细认真程度上能够很好地进行培养,将一边思考一边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起来,自我品味文章中的内容,要比教师强制性灌输效果明显。例如,某位教师为了能够将孩子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提升上来,引导孩子们对主题阅读中《天才比尔•盖茨》进行阅读时,先介绍了他的主要的重要事迹,之后让孩子们带着兴趣去阅读文章,并且告诉孩子们要想成为富翁,能够从其中获取到什么经验。这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就会非常浓厚。同时,教会学生正确地运用技巧和语言进行阅读,对于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技巧上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并且按照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上也能够很好地进行调整。同时,教会学生们去精读文章。阅读一些知识丰富、教育意义强的文章,这样对于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会更快、更明显。

三、将美学思想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将美从阅读的意境中挖掘出来,是对小学生审美意识进行培养的开始和关键所在。对文章中的环节和写意怎样引导学生们去形象地体会,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上一同前进,对这个思维过程予以完成,进而向着文章的意境中迈进,是通过美育使学习者进行接受的前提条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实践中引导学生们对美和丑要正确地进行区分,对什么是美有一个正确的衡量标准,进而带着美的思想去对文章进行阅读,很多题材的课文在小学语文中,都有效地统一了形式和内容的美,所反映出美的意境和美的形象,形式上都非常的合理,结构上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文章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对儿童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思想素质上都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们以美的高度出发,去体验、感受和领会文章中的美,使高尚的情操、品德和理想能够有效对学生们的身心进行陶冶。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特别的爱”进行阅读中,教师从美的角度上对孩子们进行引导,让孩子从中将“美”挖掘出来,进而对整个文章上进行了解。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水平,丰富了孩子们阅读情感。

四、结语

第7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感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语文阅读的语感培养的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1.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作用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就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学科向导的作用。加强语文阅读,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助于学生把握情感,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1]。

小学语文阅读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有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增强阅读效果。加强对学生语感教学的培养,将对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影响因素

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学生语感培养的情况看,一些因素对学生的语感培养有很大影响。其中在语境的因素方面,对学生阅读语感的培养强化有影响,语境也就是语言所处的环境,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语境是通过语言活动进行建立的,所以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的[2]。如果没有语感,对语境就很难把握,这将对学生理解阅读内容产生阻碍。另外,文化素养也会对学生的阅读语感培养有影响,不同的文化素养在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在语感的培养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实施

第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要注重遵循相应的原则。在语感培养中老师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原则要遵循,通过阅读语感的教学培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方便学生通过语感的培养养成思维习惯[3]。要充分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对语句的揣摩,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第二,注重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阅读内容反复朗读,在语感上积淀,有助于学生语感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文章的反复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吟咏及朗读有利于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学生形成语感,从而准确把握阅读的节奏,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为促进学生语感的培养,要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是离不开具体的语境的,这就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加强锻炼。对每个词语的运用及每句话的内涵等,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真正扎入文章的深入加以理解领会。

第四,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由于文字是抽象的,在文章的情感体会方面,不仅要靠对每个语境的理解,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促进情感的升华,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深化,在语感上得到相应的促进[4]。只有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才有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3.结语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语感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应用,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研究,促进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加强,才有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景祥.小学语文语感漫谈[J].外语教学,2014(01).

[2]王恒俭.语感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第8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重要性;问题;有效方法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得到了加强,但目前的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也需要得到相关教学者的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性

1.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小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进行提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的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开展拓展阅读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以及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对其语文素养的良好塑造、语言知识的积累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2.要想使小学生写作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是很必要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地提高组织能力,并从根本上解决写作过程中缺乏阅读能力的问题,另外拓展阅读教学在帮助小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也帮助了他们对丰富写作材料的收集,这对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和提高阅读的兴趣都是很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的问题,并且很多学生参加拓展阅读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要求下去读的,因此小学生阅读的效率低,造成不理想的拓展阅读教学效果。

2.小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大都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并且大部分是童话故事、漫画或者笑话等相关的书籍,并且很少对相关的名著进行阅读,因此小学生正面阅读的书籍不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且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拓展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良的阅读方式。而阅读方式对于拓展阅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忽视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还有甚者,对阅读的速度比较重视,造成对文章的主旨思想无法真正领会的现象,进而使得阅读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相应的特征爱好进行分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欢快有趣的课堂氛围,并将中外名著用有趣小故事的形式给小学生介绍,这样既能让他们易于理解接受,还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课余休息时间,可用广播对相关的阅读书籍和优美的文章进行播放和相应的介绍,这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校园阅读文化的营造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在班级中建立读书小组和采取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阅读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情况,来设立相应的情境来使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体验。而在设置情境课堂时要做到这样几点:

首先,设立新奇有创意的导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课堂阅读氛围中来,然后用多媒体等现代设备来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角度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并增加互动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欢快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要想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角色、时间和思想,在具体的语文拓展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带领学生融入作品中去,发挥想象,走入作品中去,理会主人公的感受,从而来更好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的能力,并且更加理解作品表达的主要思想,这对提高拓展阅读教学的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

3.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练习和积累,从而对学生的能力充分地发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非常的关键,但语文阅读拓展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小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还要帮助他们将阅读和相应的练习和积累结合起来,而这对语文素养和语言应用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相关词语的理解要加以讲解和测试,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加深,这不仅能够开拓他们的思维,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4.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帮助他们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们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在开展阅读拓展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让他们了解到阅读的益处,从而对他们传统的教育孩子成绩至上的观念做一定的改变,并且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启发,同时制订相关的阅读计划,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进而促进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近些年,教育事业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进行尝试与改革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学人员应加强教学理念的创新,并提高拓展阅读的教学质量、效率和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探究性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水平已取得一定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探究性阅读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注重循序渐进。不同的阶段对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不同要求,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需要对学生的自由阅读进行引导,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乐于与他人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需要引导学生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他人交流想法与感受;

第三阶段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揣摩文章大意,体会其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判断;

第四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阅读课文方面的问题,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解答问题。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念

(一)在阅读中由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结点进行探究

探究,始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时,教师要注意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结点展开探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二)在学习兴趣与阅读内容的联结点上进行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发展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如果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则很难达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没有阅读兴趣关系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在阅读存在争论的问题上进行探究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分析同一个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答案可能是存在差异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乐趣,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获得知识。

(四)在阅读课文与生活的联结点上进行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不能将教师的观点简单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需要营造充满智慧而又平等宽松的阅读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知识,陶冶情操。

三、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方面

教师在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要遵循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推荐阅读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要保证阅读内容的思想健康向上,语言规范,能激励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推荐不同的阅读内容;要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指导,阐明阅读的目的、方法与要求,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指导,对学生所作的阅读笔记进行指导;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阅读情况。

(二)学生阅读方面

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一定的步骤。阅读步骤是否科学正确影响阅读的效果与效率。阅读步骤可以大体分为以下方面:浏览阅读内容的目录,对需要阅读的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了解;对每一个章节中起过渡作用的文字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思考作指导;通读整篇文章,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复述、概括,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对阅读的课文进行复习,掌握阅读内容。

(三)评价机制方面

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否很好地实施,能否达到探究性阅读的目标,与是否有合理的评价机制密不可分。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设计如下:班级内部分组学习,对每个小组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不同小组间进行相互评价;小组内部成员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师统一作出评价。

(四)课外教学合作方面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项语文社团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交流空间,让学生就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拓宽知识面。

(五)阅读积累与总结方面

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总结班级学习小组的阅读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承担好教书育人的使命。另外,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

四、结语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其最高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可以独立进行阅读学习的人。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对策。所以,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理解探究性阅读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并注意探究性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发现并改正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努力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祝囡.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