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拓展训练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多证制”为培养目标,注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营销专业基础理论,重点掌握营销专业知识和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企业基层和中层岗位,富有敬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教学方式。根据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提倡学生辅修跨专业课程,鼓励考取一些基本素质证书(如普通话、商务英语等)和职业资格证书(如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物流师等)。在教学方式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举措。“请进来”包括聘请校外专家、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到学校开设讲座,让学生们直接感受企业决策者的经营思路和实际经验;“走出去”包括让学生承担企业的调研与营销策划项目,如编写调研计划书、设计问卷、实地调研、数据处理、撰写调研报告等。
(三)建立“导师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一定的师生比,在学生中配备专业学习导师,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引导,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基础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二、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大学生一般都是从高中直接考上大学的,接触社会机会不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很有限。但是现在企业招聘的人才多数要求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或实践能力,许多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招聘需要,出现毕业即“失业”或学非所用的“怪象”。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要从市场第一线做起,在两三年内基本都是负责区域性市场的产品销售、市场推广、分销管理等工作,包括铺货、与客户打交道、终端管理、导购员管理、甚至货款回收等。因此,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主旨,培养学生一线工作的能力。在理论教学上,应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如减少大课程数量、增加讨论课和实践课、增大信息量、增设小课程(如半学期的课程)。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
(一)公共基础课程。该部分课程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社会要营销人员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学校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素质方面,工作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学生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在基础课程部分,一定要开设文、史、哲、艺等类型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要本着“少、精、宽”的原则进行,这部分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诸如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研等课程,但需要把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讲细、讲透。这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基础,没有这些基本理论,深入的课程将难以开展。
(三)准营销实践课程。这部分课程是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之后,进一步学习的课程,是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活动做准备,所以称为准营销实践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与动手能力,诸如营销英语、商务礼仪、商务谈判、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广告学、营销策划、零售管理、物流管理等。这些课程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合一”的方法,进行案例教学或者分模块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做中学”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课程的本质。
(四)专业强化和提升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一些实战系列的小课程,如《销售经理》、《区域市场》、《业务员教材》等,这也是许多企业在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时所采用的教材。同时,教师要收集最新的、中国特色的经典案例,利用实战小课程中所列出的技巧,让学生扮演案例当中的营销角色,进行营销决策,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三、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有关调查表明,市场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营销心理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商品鉴别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电子商务技能、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出口业务能力等。为使学生获得这些技能,必须构建一个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四个技能模式构成:
(一)专业基础技能。专业基础技能指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基础技能。具体包括:①英语能力,能进行简单对话和文字翻译;②计算机应用,即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进行网络管理等;③财务分析和统计分析,能看懂资产表、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能把报表上的数字与企业的业务活动联系起来;④经济写作能力,可以准确撰写通知、报告书、计划书、总结、合同文本等;⑤法律知识,如要熟悉《劳动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经济类法律法规。
(二)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指的是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主要有:
1、市场调研能力。能够拟定调研计划,进行调查表与问卷设计,组织实施市场调研活动,能够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汇总调研数据,评估调查报告,根据调研数据计算市场需求潜量,并进行销售预测。
2、客户管理能力。能根据客户类型设计服务计划,管理应收帐款,妥善处理客户投诉,建立客户档案,进行客户拜访。
3、商品鉴别能力。能够区分商品的标识,并说明其内涵,用感官鉴别一类以上(如食品、日用品等)商品的质量。
4、推销能力。能够寻找潜在顾客,进行销售谈判、售后服务,并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激励。
5、商务谈判能力。能制定商务谈判方案,安排组织谈判活动,营造和调节谈判氛围,把握谈判的基本原则,促成谈判。
6、公共关系能力。能与新闻媒体建立联系,撰写公共宣传新闻稿,进行公关危机管理,消除不利因素。
7、电子商务能力。能制定网络广告与公关策略,利用网络进行销售服务与客户管理,协助设立企业站点和设计网页。
8、营销心理能力。能根据顾客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的不同表现调整营销方案,熟练运用心理沟通技巧与客户建立关系。能够在挫折情绪中及时调整自我。
还要具备其他如物流配送、市场开发、广告、铺货、现场管理等能力。
(三)营销核心技能。营销核心技能主要指能够制定营销战略、进行营销策划的能力。主要包括:编制企业营销目标与任务书,分析现有业务并编制发展计划,了解整个营销活动过程,根据不同需求水平采取不同的营销对策,根据新业务计划制定市场营销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并分析、评估市场营销活动的效果,总结经验。这是进入营销中高层岗位所必须具有的技能。
(四)专业拓展技能。专业拓展技能指的是能运用营销知识和技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使营销与具体的专业模块进行结合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营销技能,拓展到消费品营销、工业品营销、服务营销、保险营销、银行营销、证券营销、旅游营销等。实践教学的安排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从专业基础技能、基本技能到核心技能与专业拓展技能,通过课堂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和社会实践训练等来进行。训练的内容可以采取实地考察与观摩、模拟仿真、经营竞赛、综合营销案例分析、制作营销策划方案等方式。
四、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校内技能训练。
1、“读10”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读10部经典名著,既可以是经济管理类书目,也可以是人文、历史、传记等书目,让学生从第二学期至第六学期,每学期选择阅读两本,由“学习导师”负责检查笔记并考核。
2、“做20”活动:专业课程结束后(即第三学期至第七学期)要做20项事情,包括10次营销案例分析,4次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4次课外推销,1次模拟谈判,1次营销策划。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有效地将专业基础课程、准营销实践课程以及专业强化和提升课程融会贯通,实现“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技能拓展训练。
这部分的拓展训练虽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无直接联系,却是学生进行市场营销工作所必须具有的社会能力和意识,如团队协作、体能、表达能力等。
1、素质拓展训练。开展户外拓展训练,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而又不乏人生智慧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训练目的,有效提升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团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2、体能训练。健康的身体是高效工作的基础,可以在校外进行越野拉练活动,以锻炼、提高学生的毅力、体力和个人意志力。
3、表达能力训练。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每学期至少进行1次公开演讲或主持大型活动,以提高其表达和应变能力。
(三)实施“五个一工程”。
1、组建一个学会———师院营销学会。举办营销沙龙活动,邀请营销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个案点评、学生演讲、辩论会等,不仅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也可以吸引全校的营销爱好者前来参与。通过研讨、思考、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心理调节与平衡能力。
2、参加一个竞赛。学校组织举办营销技能大赛或创业大赛,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竞争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营销大赛、创业大赛。
3、策划一个项目。组织学生承担企业庆典、新产品推广、节日促销等主题策划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也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公共关系能力、策划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抽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117-03
一、实施目标
拓展训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它能有效地提高人在体能、毅力、智慧、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可把其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峰,培养参与者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于挑战自我极限的勇气和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活动的目标(详见图1)注重于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提升。[1]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疏通和拓宽了德育渠道,调动了德育力量,最大限度发挥了素质拓展训练中心的育人功能。
二、工作过程
(一)组织开展基地建设的调研论证
学校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服务”的要求,采用最新的“体验式”教育产品设计理念,考察北京等多个素质拓展基地,咨询建设相关要求和细节;聘请拓展基地建设的专家论证策划书,对项目选择、安全包裹、攀岩墙的朝向、整体的功能及拓展课的课程设置等细节进行现场调研,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推进情况。
(二)项目运行
以分析在校各年级学生具体问题为前提,以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创设相应的情景和规则,设置特定的训练项目,使学生通过完成系列任务,强化内心体验,做到训练有针对性。
三、条件保障
(一)制度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素质拓展中心不断完善文化和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素质拓展训练中心管理制度》《素质拓展中心安全管理制度》《素质拓展中心场地器材管理规定》等,编印了《安全手册》,规范中心的运行。
(二)师资、经费保障
学校先后投入经费97.45万元,保障了基地建设顺利运行。同时,还通过组织培训、考察、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培养德育团队,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目前,学校有国家高级体验教育师2名,国家中级教育师11名,CS教练4名。
四、主要成效
(一)创新了德育形式与载体
素质拓展活动通过设置趣味性很强或新颖刺激的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更易理解、感触蕴含在游戏中的德育目标。学生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接受思想教育,成效显著。自拓展中心建成以来,通过对全校2500余人次学生的培训,他们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沟通、协作、互助能力明显提高,学校违纪事件明显减少,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相关活动中获奖。
(二)增强了德育工作活力
素质拓展训练中心组织了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和班主任队伍培训后,管理队伍更注重合作,执行力明显加强。教师能够注重平时工作的沟通与协作,并能及时完成。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再单一,形式多样,让学生更多时候在体验中感悟道理。
(三)拓展了校企融合途径
自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建成以来,先后为合作办学单位富士康(淮安)科技集团、达方电子有限公司、徐杨中心小学幼儿园、淮安市委党校、淮安深兰公司等培训共计539人次。
(四)提升了学校美誉度
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淮安市职业教育创新工作先进集体、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五)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全市各大中专院校的肯定,尤其是周边职业学校均来校参观学习,与德育教师相互交流。由于素质拓展训练中心规范的运行,2013年在“体验中国”年度评选活动中学校被评为“全国素质拓展教育优秀培训机构”,徐钦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体验教育培训师”。
五、体会与思考
(一)积极意义
1.素质拓展训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调控自我。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自我体验,映照自我镜像[2],通过互动与交流去发现自我认识中的问题,澄清内心业已存在的自我意识问题,最终实现调整自我认知。
2.素质拓展训练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形成积极的自我品质。学生在培训中能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获得直接或是间接的劝告,模仿其他优秀学生的行为。素质拓展训练中营造的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学生反省自身的不良品质,学习交往技巧,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增进相互信任,拉近心理距离[3]。同时,通过特定的活动形式,帮助克服同学之间交往过程中的敏感心态,破除可能出现的隔阂现象。
3.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有效提升集体凝聚力。职校学生容易出现集体责任感不强、归属感缺乏等问题。素质拓展训练中,在培训师的调动、鼓励下,学生能够逐渐构建和谐的团体气氛及团体凝聚力。
(二)主要经验
学校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不同的训练计划,针对性较强,训练效果显著;建立了培训师评价考核体系,提高了训练师训练能力;定期组织培训师外出学习,拓展了培训项目和行业发展方向;始终坚持将安全放在首位。
(三)不足和思考
1.对受训学生特点研究不够。目前,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只按年级层次分类训练,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班级学生性格特点等方面考虑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心将结合各专业特色,分析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特点,调整制定更合理、更科学的训练计划,力争最大化、最优化发挥素质拓展训练的功能。
2.素质拓展训练与德育课程衔接不够。素质拓展活动作为一项新的活动,没有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体系中,各班级平均受训次数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心将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力争将素质拓展活动作为公共基础课,纳入常规教学中[4]。
3.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对社会宣传力度不够。今后,将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做好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静.素质拓展训练引入职业观课程之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3(26).
[2]辛志勇,姜琨.论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J].人民教育,2005(18).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255-02
一、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出:“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创业精神,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曾明确提出,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而在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与此有很大的差距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社科院2008年12月16日的《社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2%,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30%,并且我国大学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2%―3%。大学生创业者、成功者少,失败者众,主要原因有:
1.缺乏创业意识。我国虽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课题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活动,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正由于此,不少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甚至毫无创业意识,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等、靠、要”的依赖情绪。
2.创业教育滞后,造成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创业方面知识和经验。创业教育主讲师资属于“学院派”师资,这些师资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就业的经历,为了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或创业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实践证明这种安排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这种模式却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加之一部分创业者或企业家缺乏教学经验,因而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3.创业资金匮乏。
4.缺乏创业环境,政策舆论支持不够。如果大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完成创业前的一些准备,如创业知识,技能的培训,风险资金的募集等,那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自然增大,由此我们就引入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活动,包含着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是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是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同时也是创业教育的形式、平台和依托。
二、构建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
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实施创业型就业教育必须在课程和课堂的实践体系上进一步深化,在大学生创业型就业能力培育上设计更加合理的体系和培训方案。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完善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关系极大,直接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竞争能力。
打造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三大模块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目标三个层级。从这种创业教育理念出发,我们可以构建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一)创业认知体系
1.参观企业。感性了解各种类型企业的一般运作过程及其营销环节的运作形式。
2.聘请校外企业家和营销实战工作者进入课堂,为学生讲授当前营销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生动、直观的实际营销经验与创业经历的介绍。邀请企业家、业绩突出的毕业生与学生进行在线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品格等方面的教育。
3.组建营销实训室。利用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营销决策软件系统进行模拟决策,通过组建虚拟的模拟公司来组织学生熟悉和了解实体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并以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和执行营销决策。通过这样的营销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在复杂的模拟现实环境中演练他们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充分体验企业从市场调查、竞争企业分析、营销战略制定到具体的营销战术的决策组织的全部过程,熟悉和了解各种市场调研预测工具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所学市场营销知识的认识、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二)创业素质情感培养体系――素质拓展训练
创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丰富的内涵,对创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还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牢固的法制观念和丰富的法律知识等等,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教育中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创业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经济头脑;还要有管理才能、组织协调能力,需要有勇于开拓,富有进取心,面对失败和挫折能不屈不挠的品质。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营销能力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一种适用于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的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手段,它利用户外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项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挖掘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通过营销能力拓展训练,提高了营销专业学生的意志和智慧,挖掘了潜能,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拓展训练”课程,让营销专业学生真正和挑战自我,团队协作来了个亲密接触。每次训练都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和深刻的印象。正如学生自己说的:“仅仅五天的拓展训练,却有太多美妙的景象深深烙印心底;太多动听的声音回旋在耳边,太多鼓励的眼神难以忘却;每个项目开始的时候,队友给你充电,搭在你背上的不仅仅是温暖的掌心,通过掌心,传输给你的是信心、力量、勇气和期望。站在风中摇晃的天梯上,指导你前行的声音,一声声加油鼓励的声音,犹如你黑暗中前行的路灯;当人站在艰难处,进退两难的时候,更容易被感动,更容易铭记住此刻的情景。这次拓展训练让我们由“行”而“知”,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学以“知”导“行”、以“行”验“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创业技能训练体系
1.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创业教育。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发挥其教育主渠道以外的辅助功能,营造富有创新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申请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组建学生社团,成立学生营销俱乐部等。如我院市场营销专业2006届学生的《营销训练与创业实践》和2007届学生申请的《学校二手市场之运作》都获省级立项;举办了商业讲座、校园策划、产品促销、营销策划、营销培训等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各项营销技能得到了提升,加强了对市场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的能力,能对某种产品提出建设性策划方案,对产品促销活动方面提出建设性计划建议,在产品分销渠道方面提出创新建议。第二课堂教学把对学生创业能力与实战能力的培养延伸到课堂之外,为学生创业教育拓展了新的阵地。
2.以大学生超市为平台,构建由校园走向企业,由理论关注实践,由课堂过渡到岗位再回到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我院的大学生创业园由学生承包超市,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关课程组织经营,承担经营的风险,自负盈亏。学生在课堂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到与这段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大学生超市的岗位中去顶岗实习,将前段理论知识转化成岗位技能,然后根据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回课堂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回到相对应的岗位实践,实现学习目标基于岗位工作目标,学习任务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学习过程基于岗位工作过程。
3.依托行业,推行工学结合。社会实践环节是培养专业能力的主要环节。建立社会实践环节,与企业保持广泛联系,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实习基地或企业、市场进行专业实习,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习岗位技能,学会适应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题调研、课程实践、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等。通过这些有组织的实习,增加学生对营销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我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实行弹性学习制。上半周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下半周在商场超市、电器商城顶岗实习。用工学结合的见习或实习机会,深入相关企业,真正与企业实现零距离面对面的对接,消除学生对企业的距离感和对创业的恐惧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提高创业能力。
4.建立创业实践环节。(1)阶段性创业实践。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模拟市场的营销活动,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模拟公司,通过创业培训,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从组建创业团队、筹集资金、工商注册、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店面设计、采购货物、市场经营财务管理、照章纳税等企业经营流程的运作的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会寻找和把握机会。在校园模拟市场的实践活动中,每次运营部需要提前完成校园模拟市场的规划工作,包括商铺搭建、招标、管理、主题活动的设计、资金的预算及使用、与学院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从而掌握了商贸城的运营流程。校园模拟市场作为一个商业实践平台,不仅可以锻练一部分同学的商业街、商城等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力,还能训练一部分学生实体产品的营销能力。(2)长期的创业实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和指导的营销团队。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际的训练和演习场所,引导学生创业活动向长期化、社会化、实战化方向发展。建立实体营销公司(、代销、办事处等),在此基础上围绕营销岗位群,剖析岗位能力,结合相关课程,以老带新实施滚动教学,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进入真实的职场环境。
总之,提高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必须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规律,按照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单一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培养相兼顾的原则,既有教学中实践又有阶段性集中实践,既有单一技能培养又有模块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实践。按照认知实践教学体系、情感实践教学体系、创业技能培训体系,循序渐进,全方位地思考、设计,形成一整套既有操作性又有灵活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从就业能力到创业能力、从创业意识到创业实践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联民.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2%―3%[N].中华工商时报,2008-01-29(4).
[2] 王群.预创业: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ing major in the vocation school-Taking the marketing major of the Jiangsu finance vocationl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SON Li-hua
(Jiangsu finance vocationl technical college,223001)
Abstract: Venture can promote the employment and the Chinese colleges of education lag in entrepreneurial obviou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mmon people.In Jiangsu financ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in marketing for example, as cognition systems, emotional and entrepreneurial capacity training system of the three major system t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busines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venture, business will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勇者发言
竹林风:
我们单位去年组织了一次,玩着特爽。不过我觉得这游戏都是男的喜欢,不太适合女的玩。
小蜜蜂:
我特喜欢玩野最CS,上回知公司的同事一起玩,最后把老板打得落色流水,感觉特带劲。每年春秋两季最适合玩野战CS下次我准备带儿子去玩。
螳螂:
我是女的,但是我也特别喜欢玩,感觉太刺激了。玩了之后
回家立刻累得趴下,但现在一觉醒来,感觉神清气爽,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减压锻炼的机会。
冷剑:
我玩了几次,而且还赢了好几次,感觉挺有成就感。因为这个游戏不仅仅是稿炼体能,还很锻炼脑力和配合,我觉得挺适合团队一起玩
时尚牲+大众牲
真人CS野外游戏,是现在比较热门和时尚的集体野外游戏也叫集体野外拓展游戏,是一种模拟军队作战的训练。
在真实的战斗中,策划部署、分工合作、部队士气、上下级沟通、体能以及应变能力等都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野战真人cs游戏,模拟战场上紧张刺激的气氛,能促使参加者发挥更大的潜能,从中学会控制情绪,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领导才能,快速适应环境,锻练资源调度能力以及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能力。
健康性+趣味性
它突破了传统体育比赛的模式,将比赛、娱乐、旅游和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的综合素质。是对个人生存能力和意志力、应对挑战和困难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考验,能让参与的成员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和脑力素质的培养,是一种极度紧张而又充满娱乐性的运动。
春季野战注意事项:
1、参加人员要听从领队的指导,不要私自行动,以免发生意外。
2、在活动中应注意环保,爱护环境。
3、参加队员必须没有不适应激烈运动的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若您对自己的身体有疑问,应该在活动前请教专业医生或活动领队,确保安全。武汉专业户外真人cs野战地推荐:
1、武汉北坡户外真人CS野战拓展训练营
M公司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员工入职。20xx年又有新一批员工加入公司,希望通过培训让他们彼此加深了解,增强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积极向上、轻松的组织气氛,增强团队精神,激发高昂士气。了解公司及分公司组织结构及文化,及各项规章制度,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同时,通过各部门针对部门的情况自行组织部门培训,帮助新晋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更快适应工作。
二、培训需求
依照本公司每年新员工入职惯例,公司的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新员工培训、员工拓展培训为必备内容,此外,结合招聘阶段新员工通过素质测评,结合新员工对培训的期望与想法构建培训规划。
三、培训目标
对新员工来说,一方面,通过培训,尽快提高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新员工在企业中工作,不仅期望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更希望能伴随企业的成长,个人也那迅速成长;另一方面,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员工在企业中工作,除了满足其生理以及案例层面的需要外,还希望得到归属感、自尊、受人尊敬甚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合理利用公司培训这种形式,能使员工的这些需要得到满足。通过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发现员工在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而找出提高员工素质与技能、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提高工作绩效的方法。
对公司来说,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时候,公司希望通过培训,使新员工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推力。要求新员工配合公司的总体战略的实施,加强团队凝聚力以及战斗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发现公司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深入全面的改善公司的不良状况,使培训真正的起到作用,使公司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四、培训项目
培训的对象:20xx年校园招聘员工
培训内容:态度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
备注:
态度培训: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岗位职责、职业规划、福利待遇、奖惩制度等
知识培训:产品知识培训、业务知识培训等
技能培训:各岗位需要的技能如英语、计算机、软件等
五、培训实施过程设计
项目流程:前期准备——项目实施——项目后期工作
前期准备
1、成立策划小组,由人力资源部门为主导,由各个部门派人员参与
2、由策划小组进行拟定整个新员工培训计划
3、物资准备:包括晚会、见面会、拓展培训布场用品,企业手册,员工手册等
4、后勤准备:包括交通工具、培训设施与设备、座位安排、费用(场地、餐费)
5、人员准备:包括每场培训负责人,讲师,后勤人员等
实施阶段
(二) 具体计划
第一天
上午:
1、到部门报到后,由各部门负责人带领新员工到指定地点集中
2、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带领参观公司各处
3、结束参观行程,到见面会地点,由总经理致辞
下午:
1、短暂休息后按通知在集合点集中
2、由负责人带领到基地进行拓展培训
第二天
上午:
1、人力资源部经理对新员工按原定计划进行培训
2、培训会完后安排员工共同进餐
下午:
1、对拓展培训中表演出色的团队进行颁奖
2、新员工表演晚会
第三天
由各部门自行组织进行内部培训
后期工作
1、组织人员进行清场
2、检查设备是否有所损坏
3、进行项目总结
六、培训效果评估
考核
考核主要是针对培训第一讲:“公司简介与企业文化”这一专题进行统一笔试,笔试结果作为员工考核的一部分,放入员工档案袋
PPT分享
拓展培训每个团队将此次项目过程和团队活动进程感受等相关内容制作成PPT,进行全员分享
培训总结书面报告
每个新员工每个培训项目后都要进行培训总结书面报告,呈给各部门主管
七、费用预算
注:拓展培训冠军奖品规格100元/人,共9人,总计900元;
包含:培训费、助教费、摄像摄影、培训纪念短片设计制作。
赠送服务:饮用水、训练队服、意外伤害保险。
其他费用按实际消费客户独立结算,预算总计RMB 3600元;
用餐:午餐300元/围*11人,午餐6围共计1800元
交通:豪华大巴1辆,1800元/辆, 全天全程往返接送,共计1800元
其他费用主要为布置场地费用及笔试考核费用,预算总计500元;
八、 应急方案
1、户外拓展培训当天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户外拓展培训改为室内拓展培训,培训游戏视场地条件进行,由培训师视情况而定;
2、如果原先确定要进行培训的负责人因事无法到场,应提前一天告诉策划小组,由策划小组再确定培训负责人;
3、培训场地出现问题,无法支持培训活动时,
九、培训注意点
参训人员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无故缺席培训。如有事情,必须提前请假;无故不参加者,对年终绩效考核产生影响;
关键词:素质拓展活动;课外生活;中小学生
素质拓展,原意是小船驶离港湾,进入未知的旅程,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素质拓展起源于国外的户外体验式训练,通过设计独特、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精神。
一、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相关的几个问题
现阶段的我国教育制度,决定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学校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升重点学校的大环境压力下,努力学习,利用了所有的课外时间,参加各种补习班,特别是大城市表现更加突出。为了孩子将来有一份好点的工作,家长们虽然怨声载道,也只能屈服于压力,承受着这种极不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竞争。中小学生课外生活中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很少。当前中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非常少,部分学生就连寒暑假都被课程学习填得满满的。调查发现,学校和家长安排的学习任务过多,学习活动占据了中小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小学高年级作业做到9点30分以后,初中作业一般到11点才能完成,做得慢点就要到12点,做得快的就是几个学生互相协作分工完成的,周末当然是进两三个补习班。
(2)可以自主发展爱好的精力很少。“为中小学生减负”已经提出多年,形式上看,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样,实际上其内容仍然是文化学习。绝大部分精力要做作业、看规定的课外书。看电视、自由玩耍基本没有精力,因为要尽量多睡一会儿觉,恢复第二天学习的精力。所以,减负效果并不明显。
(3)课外活动场所和设施不足。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需要足够的场所和设施,然而中小学生课余活动场所不足,就近活动场所更是缺乏。一般学校的活动设施与场所是有规定的,要求学校设置200米~400米的环形跑道、100米~35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以及相应数量的篮球场和排球场。但许多规模较大的城市学校也是严重缺乏的,课间操只在教室的过道上做,跑步安排更是无奈:只能安排星期一星期三由一、三年级跑步,星期二星期四由二、四年级跑步。大城市的中小学生的校外活动场所有限,在家附近的活动场所很少。青少年活动中心是理想的去处,但因为场地有限,所需费用不低,参加兴趣活动的学生不到10%。
(4)青少年不良课外活动有害健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得到了优越的知识学习环境,但像黑网吧等大量出现,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严重不良环境之一。 影响表现在:一是网络游戏极易让玩家成瘾;二是网络中还有很多不健康的网站,监管难度大。
二、素质拓展活动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1)素质拓展活动的意义。人们有个共识,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孩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挫折。因为农村孩子的成长过程已经经受了很多困难挫折,所以从生理和心理上已经能很熟练地应对了。但城市成长的孩子,因为没有机会经过这些教育和磨炼,所以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素质拓展活动可以给学生补上人生的这一必修课。素质拓展训练课程通过设计好的专业户外活动,培养学生耐力和忍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素质拓展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
(2)素质拓展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素质拓展活动形式,主要有水上活动、野外活动和场地活动。水上活动有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潜水等;野外活动有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溶洞探险、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活动有高台跳水、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娱乐性,因为一般是通过游戏形式和团队合作方式安排任务的,参加者在娱乐中接受挑战,体会道理。如“背摔”“断桥”“天梯”等项目能够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团队质量。二是主动性。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全身心投入、努力完成任务。在体能活动过程中,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三是挑战性。项目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向能力极限挑战,重点是跨越心理屏障。克服困难后,学员能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四是深刻性。素质拓展活动使参加者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3)素质拓展活动的实施。素质拓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这样的:体验是开始,参加者以观察、表达和试行的形式投入活动。有了体验以后,再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在交流当中,分享心得,发现不足。再从经历中总结出经验,提取出精华,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体验中得出的结果。最后进入应用阶段,策划如何将体验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素质拓展活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很好应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体验、感受、分享、交流、总结应用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团队意识的形成,并借助训练后的触动,感悟和思考。
设计素质拓展活动必须注意:训练项目必须有安全保障,所有户外活动应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实验,周密安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必须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更好地融入群体中。
总之,素质拓展活动对中小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不仅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让他们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所以,应该将素质拓展活动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完美。
参考文献:
[1]张冰,余豪.对初中生耐力素质练习的拓展研究[J].科教文汇,
2010(6).
[2]李富民.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拓展型人才[J].北京城市
学院学报,2009(2).
[3]李淑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新举措拓展训练[J].科技信息,
【关键词】建筑装饰 理实一体 课程体系
建筑装饰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建筑装饰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职业院校以课程改革为突破,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专业教育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构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院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现状
我院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基础普遍偏弱,在学习专业课时感到很吃力。同时大多数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感到难学易忘,怕学厌学心理严重,从而专业系统知识得不到形成,以致专业理论考试只能应付。进入专业实操教学阶段,由于专业理论知识当初掌握不扎实,现在只能限于盲目性、模仿性的机械操作,因而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难以形成系统技能。以专业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产生“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良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也出现了理论和实践在时间与空间及教学内容上的脱节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以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为例,突破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的弊端,加强理论教学的适应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增强专业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找准市场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二、我院建筑装饰专业“三阶段、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院建筑装饰专业采用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依托,以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职业能力为引导,实施以“三阶段、双导师”为重点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双导师就是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组成学生工学交替学习阶段的导师队伍。
双导师贯穿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主要分3个阶段形成:
教学第1阶段(第1、2学期)——专业初识:一方面通过专业导论将市场、企业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利用校企合作资源让学生进入企业了解家装设计师、施工管理、家装策划等岗位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以及岗位职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同时学生掌握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知识与能力。
教学第2阶段(第3、4学期)——专业形成:通过由企业导师到学校给学生作专题讲座,了解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同时校内导师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融合到教学过程中,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此时,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教学第3阶段(第4—6学期)——专业提升:学生跟随企业导师完成真实的工作过程,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强化并拓展学生专业能力,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家装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并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考查,给出阶段性考核意见,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鉴定与评定考核。此时,学生重在综合能力培养与应用。
三、我院建筑装饰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专业未来所面临的职业岗位群的现状和发展分析,我们采用“倒推法”构建融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内容,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日常教学过程设计,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理论实践课程体系的一体化。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根据建筑装饰专业的发展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以满足行业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道路”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按照就职岗位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分析,基于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发展,突出建筑装饰能力培养,确立“基础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素质平台+专业平台”课程建设的原则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平台原则上以家装设计为主、以施工管理和家居策划为辅,针对三个岗位群采用“专业基础、专业提升、专业拓展”模块设置的方式进行设计。按不同岗位群特点设置课程组合,供学生选择,以保持课程体系的弹性,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我们对装饰企业对应的岗位进行筛选和归纳,确定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为:设计师、施工管理、家居策划。通过对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解出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而确定出建筑装饰专业教学需要覆盖的主要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规律对这些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进而确定出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以及支撑这些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的其他相关课程,系统的构成专业课程体系和基础课程体系。形成专业基础、专业提升、专业拓展三阶段课程。
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干核心,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安排了贯穿整个高职教育阶段全过程的家装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家居策划等课程,建筑装饰专业教育是一个逐步累积的渐进式过程,学生对家装到公装设计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综合的认识过程,因此在课程组织上应采用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方式逐步展开。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从简单的造型设计训练到复杂的家装设计,再提升到公装设计、从初级的美术训练到高级的设计表达,由基础的施工管理提升到项目管理,循序渐进,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螺旋形的上升运动。以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思维、方案创新、自主交流、明晰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w育教学;拓展训练;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生启蒙教育阶段,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家长和学生的要求,在新课标全面改革后,社会对于学生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培养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而是要求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生体育教学也要发生目标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教学新理念,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的小学已经将拓展训练列为体育教育的内容,笔者结合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育教学的效率。
一、拓展训练的概念和发展
拓展训练首先产生于美国,是战争时期研究出来的一项军事训练,后来又发展为全新的教学模式,被不少国家的教学所引用。距今已经有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拓展训练结合当今先进的教学水平,吸引了不少教学团体的追捧,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和培训机构,在如今的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不仅仅是对传统运动项目的延伸,更是将体育内容和自然科学相互结合的体现。
二、将拓展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和老师的教育都有着独特的认知,所以说在课堂中增加形式的多样性是很重要的,在体育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趣味性和交流,也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拓展训练丰富了体育课堂的运动项目,运用简单可取的道具制造场景,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科学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生体育教学的主旨就是丰富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只有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才能更好地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任务。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新型教育模式,在学生参与和完成拓展训练任务时,需要在设定的情景里完成各类活动,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体魄训练,保证了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挑战性的训练任务有利于平衡学生心理健康
在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往往比较在意学生体育安全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教育,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将拓展训练应用于体育课堂,也可以弥补现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拓展训练中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去完成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且促进了师生交流,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创新水平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师生交流,而拓展训练主要是以不同的形式将学生紧密的联系起来,比如通过分小组的方式去完成特定的任务,这样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配合,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拓展训练许多项目也是根据人的想象力实现的,这就需要参与者发挥才智去想象和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也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水平。
三、将拓展训练应用于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点
(一)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内在联系密切
拓展训练和小学体育课程也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从以上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来分析,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为了完成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而且都是基于相关体育技能来完成的一系列任务,两者都是为了让学生参与进特定的情景中去,以此来强健学生体魄。
(二)拓展训练可以有效保障学生安全
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在体育运动中很有可能受伤,而开展拓展训练时会有专门的组织者保障小学生的安全,以专业科学的技术来确保训练有效进行,因为拓展训练的每一个项目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无数次实验,每个活动都有着高度精准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将拓展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消除一些不安全因素,从而使体育课堂更佳有序的进行。
(三)丰富学生体育学习资源
拓展训练的相关项目所需的硬件设施较为简易,投资建设和维护的开支成本都不算高,实践性强,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教学资源需求,使得课堂丰富化,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在拓展训练中得以释放和发展。
(四)迎合了小学生的人性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当代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已经不止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他们还更热衷于现代化和时尚元素,追求挑战性和运动激情,拓展训练本身就具有丰富、多彩和灵活等等优势,将其科学有效地引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也可以使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四、总结
在新课改的趋势下,小学生体育教育也要改变其教学方式和内容,在小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拓展教育,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健全的体魄和人格,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也要求小学教师更加重视和不断探索拓展训练,将其更好地应用于课堂和教学中,最大化地发挥拓展训练在小学生体育课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剑靖.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8):116-117.
(一)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系统性
因为学生在校三年期间,接受的是系统化的专业教育,总共要学习十几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核心任务,逐步深化,因此《会展服务》课程紧紧围绕会展服务这一核心,选择教学内容。
(二)与真实工作情景相结合,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会展策划和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实践环节,包括课堂模拟实训、真实展会服务、学生自办展会、社团活动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课程教学
职业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指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通用素质和职业专属素质。职业通用素质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应具备的素质,德国培训公司与教育协会将职业通用素质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即组织与执行工作任务、交往与合作、学习与知识的可迁移、与人交谈的技巧、解决问题与判断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感、承受压力、创造性与适应性。而职业专属素质是劳动者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会展服务》课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协调会展各方的活动,尤其需要很强的职业素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注重设计各种情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内容
紧紧围绕“会展服务”这一课程核心,安排了概述、会展推荐服务、会展现场服务、会议服务、商旅服务、节事现场管理、客户跟踪服务、会展危机管理等8章内容,在教学中穿插策划新闻会、策划招展方案、策划专业观众组织方案、布置开幕式现场、策划开幕式流程、设计观众接待方案、展会突发事件处理、制定清洁服务细则、布置会议现场、制定会展服务细则、为嘉宾安排食宿、为参展商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制定客户跟踪服务制度、设计会展危机管理方案等14个实训项目。
(二)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式为师生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穿插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不断创新的态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组织
在教学组织上,按学号顺序,两位同学一组组建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专项课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按照学号顺序随机分组,是考虑到毕业后同事的不可选择性,同学们在合作过程中的一些不愉快在老师的引导和考核制度的约束下慢慢解决,这一过程也让同学们意识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加强沟通,就可以解决。
(四)实践教学
1.课堂内实践教学在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相应的情景和任务,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进行相应的活动策划或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得到职业能力的训练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职业心理和职业纪律。
2.大型展会现场服务学校跟一些专业会展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他们所主办的展会进行过程中,学生分组参与不同的服务项目,实际体验会展服务的具体操作。
3.指导学生成立“唯展会”社团,拓宽专业视野,实践会展理论该社团学术性和实践性兼具,主要业务有:创办“唯展会”会刊。每学期两期,内容涉及会展领域前沿理论、会展业动态、经典案例、疑难解析、专题征文等。定期举办专题活动。如围绕会展领域热点话题举办专题辩论会、邀请企业人士和学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座谈等。承接校内各类会议、活动的策划、筹备、组织和服务。承接校外力所能及的专项课题,如调研、数据统计、策划方案、展会现场服务等。
4.筹备、主办大学生用品展本展会每年一到两次,从主题策划、资金筹措,到招展招商、开幕式与新闻会、现场服务等,完全按专业展会实际流程运作,全部由学生亲力亲为。
(五)课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