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第1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2)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成长能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3)通过重建信息交流平台,搞好公司网站建设和企业内部通讯的编写工作,以此扩大企业宣传和交流渠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1、 网站升级工作:

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网站的内部使用率、外部点击率和信息量,加强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

方法:可引进杭州慧泉软件公司协助进行网站升级和建设工作。

具体负责部门:综合部。

具体费用预算,另行确定。

2、 内部通讯编辑工作:

内部刊物是员工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媒介。

计划半年出一期。

组织方法:在公司高管领导下,由行政部牵头,组成编辑部,负责运作。

每期排版印刷费用,预计3500元。

3、 企业内部诊断工作:

企业诊断和内部管理改革工作,完全采取公司内部自行组织的方式,不引进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由公司高管牵头指导,按照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培训主讲讲师由

公司高管担任,公司内部有关人员辅助或者协助授课。

与员工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引进美国最流行的企业诊断工具,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以培训的形式,借用各种调查问卷和测试表格,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梳理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企业文化特征和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

培训和诊断相结合的的过程,既是学习,又是寻找差距;既是提出问题,又是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提出企业管理改革措施。

在培训过程中,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深层特征的认识、学习、解析、诊断,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也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路主导,而是由全体参与人员共同进行。

利用这样的工具进行企业诊断的过程,实际上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利用诊断工具,设计多个课题,通过培训的形式,在全体人员参与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每一个研究课题,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在课题研究中唱主角。

所有诊断结果,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由全体参与者共同探讨出来的。因此,大家对诊断结果会有高度一致的认同。同时,这样的培训和企业诊断会产生难得的企业文化效果:可以达到统一认识,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凝聚力的明显效果。员工通过培训,不但学习了最前沿的管理知识,而且对企

业的发展现状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不但参与了企业的诊断全过程,而且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新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与培训相结合的企业诊断工作,由两大部分工作组成。一部分,是培训、讨论、交流、学习和解析案例。另一部分,是测评、测验、填表、统计、整理。其中,统计和整理工作有很大的工作量。这一工作需要组织人在培训课后完成。

每一次培训或集体课题研讨结束后,需要专门安排人完成统计和整理工作。整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课题素材,用以共同学习、分析、研究、讨论。

4、 内部诊断和培训的组织方式:

    组织工作:由高管负责组织领导,由行政部负责协调与配合。

    培训期间,需要分小组,各个组需要指定负责人。

    研讨培训周期:每月2个半天,每半天研究一个课题。一共约10个课题。具体时间表另行确定。

    参加人员:公司全体员工。

    研讨培训形式:(1)授课、(2)讨论、(3)发言、(4)案例分析、(5)测评、(6)资料整理、(7)总结。

    研讨培训预算:1.05万元(lenovo thinkpad 7675h4c 笔记本)。

5、培训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和效果

本次培训的核心主题是团队建设。要达到的目的是:理解团队角色、团队价值、团队要素,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最终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培训要达到的具体效果,体现在三个层次中:

第一, 在全体员工的范围内,形成团队意识、配合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角色意识,培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融入企业的习惯和风气,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

第二, 在骨干管理人员中,通过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培养改善团队建设的能力、带队伍的能力、发现和培养骨干的能力,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第三, 在公司决策层,通过培训和诊断工作的开展,了解公司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不足的各种原因,进而形成改进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对策,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6、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1) 本次培训,是全体员工的必修课。每一个员工必须参加课程表安排应该参加的课程。

(2) 每一次培训,课前10分钟为员工签到时

间。签到表作为培训考核的依据之一。

(3) 在培训课上,要求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参与,积极讨论。每一次培训中,要记录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主动发言次数。记录结果作为培训考核的依据之一。共2页,当前第1页1

(4) 参加每一次培训课程,原则上不可以请假,如果遇到不可克服的原因不能够参加的,须直接向总经理请假。请假后,须通过抄笔记、阅读并交书面作业的形式补课。

(5) 培训期间,将根据需要,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价、问题分析和总结。

(6) 培训结束时的最后考核方式,另行确定。

(7) 培训结束后,将对全体培训参加人员进行最终综合培训成绩考核。考核结果将根据签到表、主动发言记录、课堂参与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培训结束时的最后考核结果等综合在一起产生。

(8) 每一个人的综合培训成绩考核,将和本人当年的绩效直接挂钩。挂钩方法另行确定。

第2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基层农行 现代金融企业 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 文化内涵 资本充足 运营安全

一、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功地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企业制度转化为全体人员的共同理念,再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从而产生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需要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但在目前少数基层行的领导却对此没有足 够的认识 ,把简单的文体活动或基本的形象识别 、规章制度视为企业文化,其实,有了企业文化手册、制度和形象识别系统,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

2.发展不平衡。农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建立了一系列体现价值理念、服务宗旨、经营理念的法规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和标志;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办事风格:有了一定企业文化的雏形。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成功的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表现为能衍生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农行系统内,一些分支行和基层营业机构,之所以存在着思想观落后、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既有客观的、历史的因素,但也与管理不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理念、员工价值观不统一有关。在一些基层单位中,现有的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尚未得到提炼、总结、归纳、升华,从而未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3.联动不够,合力不足。一是各级行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自上而下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各有各的理解和做法,联动不够,合力不足。企业文化建设各自为政,价值观、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愿景的提法各一,各种文化缺乏个性,趋于同质化。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一些领导在任期内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使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连续性,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模仿多,通用理念多,真正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的少,往往是“拿来主义”,缺少自身特色,缺乏农行个性和创意。

4.与业务经营融合不够。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通过得到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践的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如果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与经营实践就成了“两张皮”,就不能使其转化为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建设还应随企业生存环境和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变化加以变革,使之有效融合企业的业务经营,才能保障各项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发展。

5.缺乏认同感。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缺乏一致性,没有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相结合,从而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遵章守法、精神面貌等方面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对加强基层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文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真正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一是要认真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应着力营造一种“在不断为实现农行远景目标奋斗的同时,不断地实现自我进步”的氛围,从而,把农行远景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理想和希望变得清晰、具体,不是遥不可及。

第3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市场;管理

一、企业文化简述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多层次的生态系统,通常情况下其构成主要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层三部分。根据内容形式,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并且在三个层面上,企业文化可以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在企业文化中,针对不同的层面,企业文化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物质层企业文化。

在企业文化中,物质层企业文化属于外显部分,这部分文化主要是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形象标识、服装、口号、标语等,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透过层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审美意识等。

2、制度层企业文化。

在共同的活动中,对于企业全体成员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中间层企业文化中都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主要集中在规章制度、文化习惯、组织机构等方面。从实践的角度看,管理者可以通过培养典型人物、开展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推广、传播需要倡导的某种文化。

3、精神层企业文化。

精神层的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全体员工的最高境界。通常情况下,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工作、生活过程中慢慢积累形成的,往往具有牢固的基础,并且难以改变。通常情况下,精神层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员工的行为,影响并制约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和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价值标准、理想信念、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经营管理方式,是一种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管理新理论。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凝聚力量、振奋斗志,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具有重大作用。

2、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对经营绩效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第一,企业文化当中所包含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易使企业领导层与员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达成共识,通过对企业目标的一致认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最终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二,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一种优质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传达体系最终塑造出优秀的企业品牌,通过企业品牌的辐射和感召力,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资源的聚合,企业得以滚动式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益。

(2)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激励的意义

企业文化激励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要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文化激励模式,同时也应该看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考虑本企业的文化特点,来选择适用于自己企业的文化激励模式。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1、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要建立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规章制度来调整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搞好行为规范,以保证企业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士气,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合理的惩罚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合理的福利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宿感。通过制度建设营造了浓厚的企业管理氛围,实现了文化驱动管理,管理催化文化的良性循环。

2、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改善企业内部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用户和消费者的心里市场,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内增员工凝聚力和外争企业知名度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通过一整套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的个性特征。企业应以真、善、美教育人,用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良好的机制监督人,塑造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的完美形象,在职工中形成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加强文化传播网络,以突出企业文化社会效益

加强文化传播网络,一是把企业内部的组织联系同外部的非组织联系结合起来;二是把有计划的业务关系同无计划的信息沟通结合起来,利用技术交流、互联网等模式,发展企业对外的横向形象宣传网络、企业文化网络。在加强文化传播的基础上,让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共建、企民共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与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培育形成的价值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建立职工的互信培育企业精神,激励职工经济向上,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与企业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 误区 应对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强劲引擎力。

一、目前仍有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与行不统一

传统管理理论在发展中,忽视了企业行为执行者的思想动态,和凝聚企业未来发展的精神,所以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社会公益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忽视了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

2、漠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在多数企业已经得到了的认可,但其管理理念还未完全的转变,部分管理者不能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不了经济效益。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在实际的工作中,只重视市场、技术等经济效益项目,而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使企业文化建设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3、企业道德缺失

企业道德缺失,很大程度体现在企业职工的道德流失,并且自上而下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员工缺乏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教化,企业精神文化未得到企业职工的接受、认同,没有转换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动力,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仅仅热衷于设计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将企业的文化理念展示出来,展示以此来改变和调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而未将企业文化建设付诸实际,金流于形式和表面。

4、企业文化建设中忽略以人为本

大多数企业习惯于将培训作为一项普通的日常事务,其目的是传授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技能,把培训当作单纯的技术工作,他们所做的,只是把选聘来的员工训练为“熟练工”,而不是“观念人”。这种培训往往片面强调知识、技能,因而出现了“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展示和提炼,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是企业家,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造成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5、企业文化缺乏特色

独创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但一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这一点。尽是简单的照搬先进企业的文化建设模式,缺乏对自己企业创业史,文化积累的深层分析、总结和提炼,使企业不能表现出本企文化色彩,没有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

二、企业如何建设完整的文化体系?针对上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几点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1、加强班组文化建设

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系统文化、场队文化、班组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拓展核心理念内涵。加强对《职工行为规范》执行情况督导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引导全员文明生产、文明工作、文明服务。

2、企业文化实施与考核

建立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根本目的是让企业的所有员工认同,并赋予实施,在工作中能够以实际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体系建设后的具体实施及考核。实施和考核企业文化,一般需要遵循先宣贯、再培训,后执行,最后考核的流程。

3、挖掘、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工会参与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公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其整体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管理,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并将其视为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职工中的先进经验,并以此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再是切实抓好民主管理。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是民主管理,只有实施切实有效的民主管理方式,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思,为职工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条件和机会,逐步形成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4、打造企业文化的亮点

企业文化不光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物质文化。提起可口可乐,我们就知道“品牌,是一种情感”;提起韩国三星电子,我们就知道“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提起海尔,我们就知道“崇尚创新”;企业要提高整体素质,内增凝聚力,外增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作用就非常之突出。这就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甚至并不局限于企业自身,也是对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塑,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第5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论文摘 要:指出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针对性地阐述。

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步以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市场竞争、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传统施工企业向现代管理型企业蜕变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家所认识。但在实际中,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或者问题,①重形式轻内容,仅仅把精力花在环境建设、营造场面和统一企业形象上,结果是流于形式。②企业文化不能体现自己行业特点、企业特色,创造性不够,互相模仿的成份较多。③急于求成,缺乏良好的工作基础,把企业文化建设看成企业“包装”的需要,搞短期行为。鉴于此,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有机结合,在求实效上狠下功夫。

(1)突出人本理念,使提高员工素质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提倡以 “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归根到底在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的素质,发挥员工的智能。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就是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尊重广大职工的人格和民主权利,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功能,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挖掘员工的资质和潜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自律能力,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员工的付出与贡献,要注意通过精神褒奖及物质利益,及时多途径、多形式地予以肯定,形成员工奉献企业,企业回报员工的良性循环。要坚持把员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给员工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随着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向文化管理层面飞跃,从过去的施工生产现场组织到以人为本,充分解放生产力、释放员工潜能,最终以文化力推动生产水平、乃至企业的发展,这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流趋向。这种文化力的源泉在于基层,特别是广大员工中,它反映了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业做强做大的追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重要作用,结合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需要,开展有针对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活动,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各项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防止克服形式主义。

(2)坚持突出个性,使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建设企业文化,不能大而化之、整齐划一,这样容易失去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的“标准件”组合,既看不出企业的行业特征,也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个性,不同的企业应表现出不同的企业文化,也就决定了它必定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而不会表现为统一的、固定的某式。因此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有没有个性,也反映了这个企业是否真正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否真正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源于企业传统,体现出自身的行业特征、价值取向以及核心理念,只有使企业文化的种子植于实践的沃土中,它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对于具体一个企业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在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和视觉形象设计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要借助必要的载体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将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来,与各项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按照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要求,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形神统一,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防止盲目照抄照搬,避免表面化、庸俗化和形式化,不搞化架子、不急功近利。 转贴于

(3)坚持提升品位,把塑造一流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企业品位、形象是企业文化外在的体现。①通过抓有形文化展示企业形象。首先,要逐步完善自身形象识别系统,使之成为企业文化标识的有效载体。其次,要注重培养和增强员工的职业及行为规范意识,注重仪表,热情待人,礼貌用语,同时要开展一些有益于增强员工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的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召开工作例会以及体验式培训等,用活动展示员工的精神风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在这方面,应强化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特别是对于大型集团而言,建设集团文化应以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为着眼点,进一步加大集团有形企业文化的整合力度,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集团发展的重要动力。②要通过打造品牌产品树立企业形象,致力于品牌产品、品牌企业的培育。世界知名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企业的发展突破,首先是产品的突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的产品就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我们说的品牌产品是各种“品牌资本”在产品上的综合体现,具体到建筑施工产品而言,是质量品牌、安全品牌、技术品牌,文化品牌等的集合体。也就是说,要把品牌作为企业的运行中心,通过这种产品的综合效应,建立起社会、特别是客户对企业品牌全方位的强烈认同。因此,要积极建立企业专门的文化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施工企业的技术开发及应用工作,努力提高施工的科技含量,加强和提升品牌的内涵和管理能力,合理配置企业优势资源,不断提高企业品牌的附加值和竞争力。③借助现代化传媒宣传企业形象,大力宣传企业品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两个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积极宣传企业的优秀领导者、项目经理,特别是他们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企业的宣传策划工作,做到有计划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宣传,有效益地宣传。

(4)坚持思想引导,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多年来,人们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经历一个长期的认知过程,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产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有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不能崇洋媚外;还有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已经过时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就可以;也有人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看待。其实,这些都是一叶障目的表现。我们所建设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意识形态,它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一致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一方面,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渗透性、有效性,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容易犯的形式主义毛病。另一方面,国有施工企业文化建设还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的政治优势、工作体制和成熟的工作模式,利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把人文观念与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结合起来,努力把先进的文化熔铸于企业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有利于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使之最终服务、服从于企业和谐发展的这个中心。

总之,较好地做到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托,继而形成强大的文化优势。对于企业而言,拥有了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就必定能在市场经济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第6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内涵;不足;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38-02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一个企业广大职工所共有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凝聚企业职工归属感,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集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企业,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集管理与文化于一体的管理文化。

1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要义

作为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电力企业形象文化,是电力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即听可闻、视可见的部分。它包含了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形象设计文化,它们是电力企业文化在物质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可控性最强的电力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第二,电力企业管理文化,则是联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桥梁纽带。它包括电力企业的管理能力、行为文化、积极的人际关系及礼仪文化等。第三,电力企业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可控性最弱、建设周期最长的电力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电力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行业。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整合与提升,体现了每一个企业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含量和思想政治内涵,已成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纵观石嘴山供电局十几年来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努力塑造和建设具有该局特色的、符合企业实际的“石嘴山供电局的企业文化”,用于培育和感召该局全体员工,从而使职工、干部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贯穿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为本局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2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和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企业文化本质理解不深,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或思想政治工作。个别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滞后,履职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百亿电量,一流素质”的企业要求还有差距。

(2)企业文化开展情况不平衡。近年来,该局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个别单位重视不够,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工作局限于党群部门和少数员工,还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工作进展不明显。

(3)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欠缺。一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少考核评价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业绩考评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4)文化建设创新意识不够。新时期企业文化工作中,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文化较为单一,坚持与时俱进和工作创新方面还需积极探索,要切实加强创新机制,推动创新理念,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

(5)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既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诸如,在一些人眼里,经济意识增强了,但政治意识减弱了;商品意识增强了,但道德意识减弱了;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观念增强了,但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减弱了;享受意识增强了,理想追求减弱了,等等。不能够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显然,关键就在于,要想方设法取得干部职工心灵深处价值观上的一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在思想上真正对企业有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自觉与企业结成利益命运共同体,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而通过员工在心灵深处建立起的共同价值观念来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真正达到“心理上相互认同、行动上密切配合”的深层次愿景。

3强化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3.1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重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抓好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向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严峻的挑战,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管理的驱动器,正是现代企业管理先行者潜心研究的宝贵结晶。因此,坚定不移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列入领导日常议事日程,认真计划落实,经常检查改进,特别是根据自身特点对企业精神不断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信念,使之成为战胜艰难困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

3.2全员参与是保证

全员参与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得不到企业职工的认同,没有企业职工的广泛参与,就如同无源之水。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企业领导要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文化建设意识的教育,要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什么,给职工提供参与实现目标的机会,引导职工、干部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并以此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干部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得以发展实现。

3.3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先锋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资本,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以电力企业自身特有的行业特点、实践方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其创新的个性就越是突出和具有不可复制性。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企业创新的关键作用是企业的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总结,同时,员工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现。

3.4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导向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优秀企业文化能培育职业道德,可促使员工在深化企业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变动中,正确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能巩固和发展团结向上、协调稳定的群体关系。要明确员工的个人价值是不可能离开企业单独去实现的,只有融入到企业之中,在实现企业整体价值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在解决好两者关系定位的基础上,强调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的引导,企业员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凝聚力就会建立在较现实和可靠的基础上,从而得到提升和加强。

3.5管理模式转变是根本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的结果,因此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文化管理模式中,员工的工作都不靠人来监督、管制,而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完成工作,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一切基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序都已经潜移默化为所有员工的职业习惯。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在实施战略规划、战略管理,这是每个企业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3.6以人为本是理念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式和价值取向,是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综合体现。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成功,必须使企业目标成为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和坚定的信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念,作为一切政策行动的最高准则。其次要培养职工共同价值观,以形成鲜明的企业精神,同时通过不断了解、引导和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来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7与时俱进是要求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电力企业文化要建立新的竞争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在企业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灵魂,过去由于管理配置不顺,加之所谓电力垄断性的说法,电力企业职工竞争意识淡薄。改制后,随着电力市场的构建和开放,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个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在构建电力市场的过程中,努力建设竞争文化。在战略管理、市场开拓、激励和约束机制、各项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使电力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以此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3.8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先导

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建设企业文化,是塑造电力企业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贤才、吸引客户,也是博得社会认可的有效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名片”和“无形资产”。企业靠物质资源来建立自身发展优势,主要以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设备投入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的发展方式不再是企业最好的发展模式。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动力除科学严谨的管理外,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和企业的团队精神的弘扬。电力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虽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尊重科学,加强理论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必然使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到广大电力员工潜在的意识和行为中,使其在电力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7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在我国,新兴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人性化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适应了当前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式。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具体定义。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企业文化的阐释。每一个国际知名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不能够模仿和移植的。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明白企业文化的意义、作用、目的、切入点等方面问题。

二、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在我国短短二十多年的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五种企业文化基本模式:海尔“三层次说”企业文化、北京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一本三涵”企业文化、广东太阳神“”构建模式企业文化、上海宝钢“客户满意战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三维立体”构建模式。北钢集团如何建树北钢文化,首先必须懂得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积极影响,其次明白企业文化建树的方法策略,选择专业机构,专业人力对企业文化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关键在于“认准一个理、抓住一条线、坚持一颗心”。

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研究、运用、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以下作用:凝聚、协调、约束、塑造形象等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国企业步入国际舞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年月日,中国加入了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国的“入世”,标志着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经济上进一步的崛起,也标志着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彻底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时代,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对手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入世”后,中国的企业面对以上所的变化,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应该采取怎样的变革应对发展问题?发源于欧美,成熟于日本的企业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企业管理改革的趋势。那么企业将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壮大自身实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将是怎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围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主题的要求?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当前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家、企业文化研究者,不能不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弄清这些问题,就能与趋势成功地配合——成功地迈向未来,为企业发展赢得广阔空间。

在我国“入世”以后,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和不断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仍然拘泥于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来经营管理企业,显然是滞后于整个时展进程。为了在新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地管理变革,这就涉及到深层次的方面,企业管理理念化,企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根源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深处,创新建立健全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这种现代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生产者,适合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度的经营,适合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它能够对员工、对顾客、对供应商、对消费者等的需求做出迅速反映。实行企业文化理念化管理的企业,不再单纯依靠具体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会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心底,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自己,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利益随时联系在一起。当然,企业文化管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管理之上的,就和海尔的企业文化理念管理是建立在日清日高的基础管理之上一样,诸多模式企业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长基础。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业文化是什么?专家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它可以分成四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这也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即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这是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这是企业文化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具体从四个方面定义为:一、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二、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语言、行为、奖励等形式)构成的管理氛围。三、由现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四、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使经济学更接近现实,它打开了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这个“黑匣子”,使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西方学者阿尔钦()、德姆塞茨()对于企业文化阐释使我们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在其《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中,他们提出了“团队生产”()的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的意义在于多项投入在一起合作生产得出的产出要大于各项投入在分别生产的产出之和,即实现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等于的功能。他们指出,如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各队员分别生产的产出和加上组织和约束团队成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然而,在团队生产中,参与合作的队员的边际产出并不是可以直接和分别地观察到的。因为,一个团队向市场提供的是整个团队的产品,而不是每个成员的边际产品,而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便会诱致偷懒行为: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团队精神”,是企业赖以成长的丰厚土壤。它能从根本上有效制约生产中的偷懒问题等道德风险,实现了“团队生产”、“联合劳动”的高效率。

在诺思()的框架中,企业文化作为制度的一个层面尤为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在他看来,文化作为秩序的伦理基础,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更是从经济发展史的高度指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个人意识形态的信念强,说明他的意识形态资本大。”一定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诺思等人看来,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更重要的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他可以提供选择性经济动力激励等方面的产出,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日本迅速的崛起,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而这也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旨。企业文化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和评价参照体系,也可谓之“心灵结构”(),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机制,促进和制约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且保证企业发展的连贯性。如企业不会因为公司领导层的变迁而引起公司具体行为的起落,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这就是百年企业的立足根本。当然,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企业文化可能显现出高度的“路径依赖”(),使之在演进中受到自身的障碍,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并能不断再造

,适时创新、改变。

大卫·克莱珀斯()在其《企业文化和经济理论》一文中更是用博弈论来解说企业文化,对其作出经典的解释。企业作为一个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其行为实际就是人与人的博弈过程。人的行为取决于他自己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一般认为效用函数的变化很小,因此个人所面对的约束条件如环境就决定了他的行为主观能动性。克莱珀斯定义其为“”(企业文化),他认为其对企业的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普遍的情况下,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影响,企业作为人们合作的“场所”无法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明确地写在契约中(因为无法估量该事件发生后所带给每个人的损益)。企业需要形成某种“文化”即“决策”环境,使企业的人们可以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容易地找到“决策”的“焦点”,也就是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一种默契和一种微妙的暗示。也可以反过来认为,“焦点”的存在减少了人们选择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能够从人的思想意识中起到管理作用。这里的“焦点”很显然使容易我们想到“麦肯锡”中所指的核心“共享的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随着现代经济管理发展的不断创新实践,诸多西方学者和管理家将企业文化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哈佛大学教授泰仑斯迪尔和麦金赛管理咨询公司专家唉伦肯尼迪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企业文化五大组成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人物、文化仪式、文化沟通网络。在广告大师奥威格的眼中,企业文化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的——传统、神话、仪式、习俗、习惯、英雄、特色和价值观。

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可以模仿的,但企业文化没法模仿,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具有自身特点,根源于自身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和生产者所总结、积淀出文化与管理等方面的成就,为什么海尔的企业文化只适用在海尔自己,而别的企业在学习“海尔”文化之后,盲目的嫁接到自己的企业,没有再产生又一个克隆的“海尔”呢!其实这些企业学习的结果就是学来了“皮毛”,舍弃“精髓”。有这样的一个例子:笔者曾经在一家商业企业亲自经历这样的事情,该企业领导层集体去“海尔”考察学习,盲目以为在取到“真经”之后,千方百计想把“海尔”的文化移植到自己的企业。该企业一味搞“海尔”的“零库存”、“狼来了”等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实这家企业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这样的浅显道路,“海尔”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海尔企业文化的,“零库存”是建立在海尔企业文化中所提到的企业营销体系之上,自己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的生产者根本就没有从思想深处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理念。结果是企业领导者站在台前指手画脚、照猫画虎决策部署,中层的管理干部糊里糊涂执行,下面的职工是不知东西,闹出了一场克隆企业文化的闹剧,这种活动其实

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企业之间推广的“比、学、跟、帮”的模式,其实企业文化不是简单复制和克隆,企业浪费大量财力、物力大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还是原来的模式,没有什么变化,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周围也是屡见不鲜的,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避免走这样的弯路,深刻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功能不是体现在为企业当时能带来几个亿或者几千万、几百万的利益。企业文化功能是间接的,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现在的企业文化与传统不同,但过去的文化所起的作用应该珍惜,而未来必须由新的文化来引导。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以儒、道、佛三家为主,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企业的文化,只是大文化的一小部分,脱离不了大文化的范畴,中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根植与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基础之上,吸收和汲取外来文化的精粹,从而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谈到企业文化切入点,应该从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人、组织与企业、企业与社会这个范畴切入:首先是宗旨、精神、理念;其次是经营、研发、工作上的文化;第三是个人层面上,做人做事的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规范。企业文化的特点大致是:非决策的、非经营的、非制度的、非管理的、非功利的。那么在企业范围内,企业文化的目标就主要指向——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问题。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员工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做企业文化的各项工作都集中指向核心这一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就体现了企业文化所蕴涵潜在的巨大价值。从精神状态这一块产生出一种力量,可以叫企业的文化力,主要的几种可以看作为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这样,在管理通畅、制度贯彻、人才智能发挥、市场开拓、形象展现等各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君子各善其身的同时,又可以兼济天下,企业运转又多了一层最好的剂和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无庸至疑的重要作用。

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传播到我国不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模式,例如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有“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同样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因为企业各自特点及其市场发展空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构建模式。根据目前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

第一,以青岛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三层次说”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海尔张瑞敏指出,“我们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即表象的发展速度、海尔的产品、服务质量,等等;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层是价值观,即精神文化。”海尔人以创新为价值观,构建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包括海尔理念、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和海尔目标等;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制度行为文化,如“管理法”、“市场链机制”和“大脚印”等管理法则等;在此基础上则构建了现代文明的物质文化。

第二,以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为代表提出来的“一本三涵”模式。即“以人为本”,它体现了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主旨;“讲求经营之道”,强调了企业理念与经营战略相结合;“培育企业精神”,涵盖了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作风和企业道德的建设内容;“塑造企业形象”,综合了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员工形象等的建设发展要求。

第三,以广东太阳神集团为先行代表的构建模式。它从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层面,系统地将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还出现了将的营销战略提升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趋势。

第四,以上海宝钢集团为先行代表的“用户满意工程”(即,顾客满意战略)的构建模式。它以企业理念满意为先导,以产品和服务满意为重点,将企业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融为一体,开拓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型模式。新版系列提出了顾客满意度的指标,也将会从质量保证体系上推进这种模式的实施。

第五,以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为代表的“三维立体”的构建模式。即以企业文化为主体,将厂区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三者结合为一体进行系统的文化建设。这种模式虽具有其特殊性,即适用于厂区和社区连为一体的企业,但是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横店集团、江苏华西集团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五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都是根据企业及其环境的特点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所长,但都是成功有效或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并且在我国企业界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或效法。当前,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们企业的目的。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正在兴起之中,新的经验和模式也在层出不穷,北钢集团做为大型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自身发展经验基础上,根据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特点,参考和综合以上几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特点,有选择性建设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去嫁接或者移植一种外来的企业文化。北钢集团在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地扩张、发展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那么北钢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广博的包容精神、创新精神、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的企业文化,但也应该有下属板块企业自身特色文化,两者之间关系是绝对以北钢文化为中心,提倡板块文化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企业文化集成和整合文化。

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建树?要想企业文化有所建树,我们必须清楚知道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有那些方面的影响。首先,企业文化对企业施以积极影响。我们知道,企业是人群组织,更是人性化的组织,而人性化的实质是体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因此,在企业这样的人群集体里要驱动和召引其个体成员齐思一律地沿着一个方向,一个终极目标进发,最基本也得有两套措施:一是“格式化”——即以制度、计划、纲领、文件等约速之;二是“同使命”——即以自发一致的使命感导向之。这两种手法一个刚性,一个柔性,从管理学上讲,二者都不可或缺,都十分有用,但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确是更高的层次,也因其没有固定成模式的操守,故而难度系数大一些。然而无数的企业组织社会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在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企业文化起到了导致局面性问题迎刃化解的作用。我们都曾记得,在工业文明持续发展的几百年间,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经历了“检验——监督——管理——责任——使命”五个阶段。最初大家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只要严于把关,质量就可以保证,后来认为次品是监督失控所致,再后来发现这是管理上疏漏导致品质问题,再后来才发现作业人员责任心强与弱对质量关系甚大,到现代企业竞争阶段,企业

管理者又翻然醒悟,组织文化培养起来的精神主宰——使命感才是维系质量最好状态的法宝。这个认识经历花了几百年时间,它是阵阵巨疼反思与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这在上部分中我们可以从西方学者的论述中体现出来。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工业文明的核心、经济社会效益的核心正是由死板的“硬”制度管束逐步让位于灵活的“软”文化影响。我们不难理解,当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愿望受到寄身组织的真诚关注,当我们个体的孤立思想被先进而优秀的组织文化召引和融合并给予更大释放空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最细致的心思化为种种作业能力去报答这种良好的归属呢?而这个,就正是企业文化生力的基点,也就是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正确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捷径。

其次,是企业文化建树的方法和策略。企业文化建树绝不是请个什么专家大师来培训讲解,那样企业文化就会变成校园文化,而大家都很清楚校园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根本就不具备生产能力、甚至连影响生产的能力也不存在(这里并没有否定校园文化的意思,只是校园文化自有其它价值体现)。企业文化的建树,首先要做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其目的是看本企业组织相比于其它组织的特点、优势和精神导向有何不同,而后加以评价、补充、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是集思广议,能借此打动每位员工个体广泛而积极地参与意识。这样强调的好处有二: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扬了集体智慧、以期提炼出的文化基础更科学、优秀和实用;二是让员工们感觉到其中有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最起码也应使其感觉到组织重视了其建议,这样便于确定后的组织文化在他们中间流通,接受也就快,认同感也就强;第二,须是企业经营者怀着无限激动、真诚和珍视将这份集体智慧互动的结晶(企业文化蓝本和理念)分享给大家,号召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让组织成员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企业亲和力。事实证明,企业经营者尤其是现代型绩优企业的经营者都是受员工爱戴和尊敬的。如果领导都如此重视,下属定是大

受感染,学习气氛日盛。这里需提醒的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许多企业主思想不大气,没有正气,不成熟,带着幼稚病,分不清企业经营何为主何为次,哪是虚哪是实。企业做大,领导被众多商家的利欲缠身,再加上受浮华风气影响,往往不由自主地失去了真实的创业者的身份,只重外面,不重里面。致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组织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实际上,在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视和投入才是真实的。只有这个才会积蓄潜力。

第三是选择组织专业人力对企业文化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综合评价,整理意见,集合思想进行二次修正、二次推行,如此往复,去其糟粕,得之精华,日臻完善。这里又有一点需提示,如此的循环往复,组织成员非但不会厌烦,反而在心中更加尊重自己的企业。因为企业如此尊重个体员工的思想,他们必然十分感动,加倍努力,而且还更敢于直言,提出自己发展企业点、线、面、体的宝贵意见。只要以上三方面的执行到位,做的扎实,企业文化必然顺利建树并能够确立之,而且必然不同凡响,必然会在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感召下,企业员工坚决执行。

企业文化建树说其复杂实不简单,然说其简单也并不难成。关键是要认准一个理,抓住一条线,坚持一颗心。这一个理是:组织文化成功依赖组织群力;一条线是:沿着组织成员议论的焦点一线贯穿跟踪解决到底;一颗心是:对自己的职员(“自家人”)常施以爱心。诚如此,则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之时,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是无限辉煌。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第8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特征;基本要素;功能;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49-02

1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当作专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认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文化看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它不仅谋求利润,而且更谋求人的发展。

(2)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强烈地反映本企业的独到之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自身的社会环境和行业特点,都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职工群体、管理模式、经营之道、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这种客观存在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只能从企业的实践出发,针对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主要环境有的放矢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体现行业特点,形成自身特色。

(3)企业文化具有时代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反映,企业的存在总是受其所处时代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并打上时代的烙印。当前市场经济是时代的主旋律,而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市场充满了竞争,竞争和开放推动企业走向市场,使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广泛,使企业的周围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相互作用。这一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向市场辐射、传播企业文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内涵在时代的影响下不断扩大和丰富的过程。

(4)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亚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不同的国家,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制度不尽相同,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任何企业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都是某一民族文化的微观表现形式。因此,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

(5)企业文化具有继承性。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企业文化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继承了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之与本企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国情厂情的企业文化。

(6)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和企业文化都处于运动变化中,不会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但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信念等是职工理想、追求、意志的体现,它溶于职工思想,作用于职工行动,能形成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一经形成就成了企业发展的灵魂,不会朝令夕改,也不会因企业的人动、机构改组和产品更新而发生根本的变化。

2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

(1)组织精神。作为组织灵魂的组织精神,一般是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也蕴涵着对本组织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成为凝聚组织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2)组织价值观。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

(3)组织形象。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

3企业文化的功能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是生产关系。它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方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落后的企业文化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功能很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导向功能。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起着导向作用,通俗地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行为。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引导顾客的消费文化趋向,领导社会消费时尚和潮流,最终影响物质生产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文化观念。从世界范围看,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体现的导向功能,总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顺应着社会价值的走向。

(2)团结功能。从根本上说,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共存的,但实际上,企业利益与个体利益难免发生冲突。企业借助于企业文化,引导并统一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使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

(3)规范约束功能。好的企业文化规范了企业行为,使之产生于社会之中,服务于社会,回报社会,按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对社会负责。同时,企业文化对员工心理、行为产生影响或约束力。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心理、行为产生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4)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它在追求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允许个性存在,对职工中各种不同的要求、兴趣爱好不强求统一,起到传统激励方法所起不到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4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以企业文化激励、鼓舞员工自强不息,促进企业蒸蒸日上。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意识地建立一套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以此来统一职工思想,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就是要在总揽企业全局的宏观基调下,随着企业形势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努力在建设上求进,在特色上求进,在影响力上求进,促进企业员工与企业心连心,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通过企业形象效应,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使企业市场活力激增,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2)倡导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上求新,就是要在企业与员工中增强情感意识、精品意识、效益意识和面向市场的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追求优良品质的严细作风,倡导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孕育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求新的过程,就是给企业和员工以新的观念、新的精神、新的面貌,把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到更高更新的水平,凸现出崭新的有企业特色的精神风貌,并努力在实现一流的效益上求新,在塑造一流的形象上求新,从而引导企业和员工不断追求高素质、高品位、高效率,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完善。

(3)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精神文化“乐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可靠保证。在大力发展企业生产建设的同时,还应努力为职工修建家属住宅、单身宿舍,提高广大职工的生活质量。另外,还应为员工修建俱乐部、文化宫、图书馆、健身房等,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芮明杰.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第9篇: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范文

摘 要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简要概述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企业会计文化氛围营造、内容更新等方面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要点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文化 建设 氛围营造

高效的企业离不开先进的会计文化支撑,会计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要素。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会计文化是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且被认可、遵循并带有会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会计反映、监督作风、会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

会计文化的建设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在健康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氛围中,才能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最大调动会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会计文化多方面体现了企业会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侧面反映了企业精神,同时体现出企业会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如上文所述,企业会计文化包含三个要素。其中,会计物质文化是一种载体文化,也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表现。它是一种有形文化,体现于会计工作设施的配套上(如计算机、网络设施办公等),这些配套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

现有的企业制度文化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它是企业会计组织中各种法规、制度、会计工作者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可以强制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然而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也容易被非法用于操纵利润。近年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社会价值观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有些企业还因严重违法违纪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不仅给投资者和股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还损害了相关上市公司的声誉,也给广大的会计行业从业者带来名誉上的负面影响。

会计精神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核心,也是会计文化的最深层次结构。然而,仍有少数会计人员或因职业原则性不强,或因法制观念淡薄,为追求私利,丧失最起码职业道德观念,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综上可见,我国当前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基础还相对薄弱。为解决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持企业会计的持续发展,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必需的。

(1)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防范会计风险的需要。会计制度文化规范了会计人员,制度文化越详细,会计人员的行为越标准,制度确保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会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会计工具的发展,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但同时会计数据也存在泄漏可能。因此,需要规避会计风险,规范相关工具的使用。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从会计人员思想入手,从会计人员内心出发,解决会计人员思想的不稳定。可以说,会计文化建设中的各个要素建设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

(2)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提高会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有利于会计工作者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建设一支既有过硬专业知识又满足信息化要求的会计队伍,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3)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诚信度的需要。构建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进而重塑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从执行的主体看,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的主体,负责把经济业务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到财务报告当中,会计部门的工作与其它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会计工作的锻炼,有利于培养会计人员的工作胜任力和诚信度。针对我国企业会计文化中诚信缺失的现状,着力于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会计文化非常必要。

二、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途径

1.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文化氛围

企业会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企业文化这块热土,要想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文化,必须首先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

(1)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会计物质文化是一种有形文化,较易被发现并引起重视,随着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不断加强,会计工作设施在配套(如会计工作的办公条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得到了企业领导者的大力支持,但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要想建设良好的企业会计文化,需要更多的更先进的创新会计工作方式,从落后的“计算机会计方式”向着先进的“计算机内在(会计)方式”和“网络计算机方式”转化,建立“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需求多样化、管理手段电子化”的综合性多元化的会计物质文化。

(2)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会计制度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的中间层,它将企业会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系起来,是企业会计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行为准则。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制度化还存在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执法力度不严、违法处罚力度不够等情况,加强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就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法律制度,实行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刑事追究的“三管齐下”,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单位一旦违法,必须第一时间处理法律上的第一责任人,并将责任由上自下追究到底,进而在法律和制度上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以促进会计制度建设的执行力度。

(3)企业会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树立企业会计统一的职业价值观,形成优秀的群体意识,为会计部门的活动提供行动指南。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的互动交流,为他们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建设和谐的会计文化,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帮助广大的会计工作者树立健康、廉洁、自律的职业精神。

只有建设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指导企业的会计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企业会计文化内容的实时更新

企业会计各方面内容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会计文化内容也需要实时进行更新。

(1)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计算机的普及给会计部门实现电算化、网络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企业应该培养一支精通计算机使用的高素质会计队伍,加大信息化建设。

(2)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纵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企业经营乱象,常常反映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原则性不强、职业操守不高的情况。所以必须加强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使会计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制度监管和打击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3)企业会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会计精神是企业会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形而上的东西。会计价值观是广大会计工作者在长期的商品生产、流通和货币资金管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的的会计文化对会计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起凝聚和激励作用,同时对员工行为也有约束和辐射作用。

要建设良好的企业会计精神文化,一方面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入开展职业纪律和职业诚信的教育,使之理论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大力组织企业会计文化的宣传教育,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提高民主参与的向心力,强化会计工作者对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

3.企业会计文化发展的动态组合

企业会计文化是会计物资文化、企业会计制度文化和企业会计精神文化的动态组合,所以,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些企业会计文化的组成要素,另一方面要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理论来研究这些要素,每一个要素展开研究,则又可以成为一种系统知识。例如,企业会计精神文化就是会计工作者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心理素质、价值理念等的组合体。

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会计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因而,会计文化建设也应该动态的调整,保持与时展节奏同步。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会计文化必然要从传统文化中单一地会计工作向着多元化的会计工作转变,会计人员从单纯的算“死账”转变为灵活的算“活账”,要以不变应万变,不断充实和学习新的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给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带来了冲击,企业只有保持不断完善、开拓创新,才能保持动态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有力推动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

4.企业会计文化国际化的正确应对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领域的国际化也渐渐深入。只有加强企业会计国际化,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软实力,从而成功融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会计的国际化也面临着研究成本提高、研究人才不足和国际化制度不够完善等困难,同时,传统企业文化和会计国际化之间的文化碰撞也影响着企业会计文化的发展,如何吸收和消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差异,从而获得会计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在传统企业文化和会计国际化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过程中,我们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既要吸收各国先进企业文化的优点,又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会计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会计文化传统,又要虚心接纳国外优秀的会计文化,着眼于创新,立足于融合,使“民族的”与“世界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是企业会计文化国际化的正确应对方法,也是企业文化传承、开放、创新,从而提高企业会计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5.适度传承企业会计文化要素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三个要素都是一定程度的企业经济观念形态的反映。虽然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不断创新,但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创新以传承性为基础,只有处理好企业会计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质量。如上文所述,企业会计文化是三个要素的动态组合,只有在相互制约和相辅相成中实现自更新,同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才能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发展,建立统一与和谐的企业会计文化。

三、总结与展望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文章只是结合笔者认识归纳总结出了相关建设要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结合企业实际从各个层面提出建设方案。另外,企业会计文化是一个由多层级和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会计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因此,需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措施来构建起科学的企业会计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晓青.构建企业和谐会计文化浅谈.中国总会计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