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分析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改革;财务分析;电子商务
1.引言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而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更好的制定管理与运营决策,是复合型电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财务分析》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我校特色,该课程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等与传统的非会计专业如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有所不同。在此,笔者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来开设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情况,分享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2.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财务分析课属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必修课。该课程是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反馈设置,大部分同学在几年内逐渐走上了基层或中层的管理岗位,面对企业的经营考核和绩效管理,作为基层或中层的管理人员,如何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调整管理思路,创造更好的业绩是同学们迫切需要弥补的知识。(2)课程目标。根据该课程的设置初衷以及针对非会计专业同学的会计基础几乎为零的特点,该课程在目标设置中侧重了分析报表,包括构成,比率分析,工具的使用等。而将记账、建账、算账作为了解内容加入。
3.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教学现状。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财会类课程根据课程的总体设置,只有《财务分析》课程,该课程面对的学生都是财会基础知识为零,学生没有基础的会计概念、也无筹资、投资、时间价值等一些基础的财务观念、更谈不上看懂企业的财务报表。(2)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课程设置初衷,目前出版的教材难于满足教学要求,如果仅仅选择《会计学原理》,对于仅仅使用会计信息的非会计专业同学来说显然不合适,如果选择《财务分析》,则基本的会计记账、会计科目设置等了解内容又缺乏,如果选择非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系列,学生对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的关系不清楚,财会知识主线不明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的实施要求要考虑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同时强调操作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要结合行业特色。师资问题:该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有相关的财务实践经验,又要有旅游行业的背景知识,还要具备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知识经验。案例与实训问题:包括案例的选取、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的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案例的分析总结等。
4.财务分析课程改革探讨
(1)改革课程课时设置。目前,我校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了相应的课时量,该课程由以前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48学时中24学时是实训课,24学时的理论课。(2)改革课程教材与内容。目前,该课程无指定单一教材,教材通过参考《财务分析》、《非会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旅游企业财务基础知识》等相关书籍,通过“读会计报表---了解会计凭证---了解会计账簿---学会报表分析-了解相关税务基础知识”这一知识流程,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数据生产由来,然后分为财务报告的构成、阅读资产负债表、阅读利润表、阅读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与规则、会计是如何记账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旅游企业营运资本、旅游企业成本费用、十个项目单元教学,主要讲解如何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学会快速计算相关比率,读懂比率背后隐藏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了解企业记账、算账流程,有一定的税务基础知识。(3)结合行业特色,整合实训内容。在实训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案例教学,结合我校学生大多就业于旅游行业,在案例的选取上,重点以旅游相关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为主,上市公司的数据透明、公开,方便学生从网络直接下载与获取。(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学时文理兼收,学生计算基础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教学与实训中,增加了相关网络计算工具的利用和已知数据官方权威的下载与采集渠道,方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中。(5)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该课程平时小组讨论、发言、实训、自我学习与提问等频繁,所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通过小组对某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提交相关的PPT报告,期末成绩占60%。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通过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潜力。同时,通过本次实训的学习,可以全面考察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潜力,为自己即将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一开始拿到培训资料,看了一系列问题,不知所措,甚至想过放弃。之后拿出自己的理财书籍,逐一查阅了解知识点,然后应用到具体题目中。最后,我完成了每个案例的问题,完成了这个培训报告。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培训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潜力,给了我很好的一课。
在完成培训资料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这里总结以下几点:第一,作为未来的从业者,你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潜力,这是每一份工作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为未来的人,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需要准确核算每一项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我们都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不一样的。可能你学习成绩很好,但工作潜力可能不是很强;也有可能你成绩一般,但工作潜力极好。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任何事情都是完美的,但是现实和理论的差距很大。在实践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理论上需要假设,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些假设,所以没有实践经验我们无法解决很多问题。
现代社会讲究速度,生活节奏快,工作节奏快。企业当然希望员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说白了,他们必须既有经验,又有高学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如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实训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虽然训练时间短,只是在学校的自我训练,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财务管理的综合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财务管理的本质。
实训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体验,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培训是对每个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考验。它让我们在课堂之外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它为我们将来进一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的第一步。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次培训可以说是对我四年大学知识的一次复习,也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我坚信这次培训会为我以后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哦,你办公室门槛真高。”一个在财务室门口差点摔倒的同事调侃道。事实上,在公司财务部实习期间,这种尴尬是经常发生的。的确,无论什么企业单位,财务部门基本上都有门槛。在我看来,这个门槛不仅仅是为了防盗,还象征着更多的其他含义。
所谓“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会计循环是资本运动的链条和环节,所以俗话说“财务不是小事”。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财务人员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特点——严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得到一点知识。所以,我们的耳朵里经常能听到领导和前辈们勤奋的教诲:任何细节你都必须“知道为什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想当然,不能碰运气。严格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合格财务人员的必要条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细心”是公司所有财务人员的共同特点。
仔细回想半年来与财务工作的接触,感觉财务工作很繁琐,小而乱,同时工作量也很大,需要财务从业人员时刻保持头脑清晰,思路清晰,做事有条不紊,反应迅速,计算准确。财务工作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但是如果不去思考工作,不去深入了解工作,简单的像流水线一样重复工作,永远不可能有进步。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记性不好,工作粗心的人。所以,我深深地意识到,如果真的要踏入这个“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东西要学,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有形的门槛让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看到了财务的不同,而无形的门槛存在于所有财务人员的心中,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份责任,一份骄傲,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最新财务个人工作总结
一、职能发展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一是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合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二是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三是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四是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配合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是要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
六是对内进行一次审计,目的是对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七是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八是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二、职能管理
(一)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本部门大量的基础工作,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稽核与报销、会计核算与结转、会计报表的编制、税务申报等各项工作开展都能有序进行、按时完成。
(二)审计工作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宾馆报表进行会计审计,要求财务人员全力以赴做好自查工作,经过10天奋战,完成了自查工作。在自查申报过程中,认真对待税务机关的查询,在统一部署下顺利通过自查申报。能过这次税务自查,我们感到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我们将进一步开展会计规范化,特别是对会计制度和税务政策有差异的问题
多咨询研究,尽可能做好会计处理,在对每笔会计核算都要有统盘考虑和长远的观念。
(三)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工作已开展,但仍处在账面上说明分析,分析深度不够。为提高财务分析能力,把财务分析纳入日常工作中去。要求日常做好财务分析资料的收集,每月有在《会计报表会签单》对财务主要情况进行说明;报表按季度对财务状况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为了提高公司的财务分析能力,较全面地反映一定时期的财务情况,对财务分析内容作了概要说明,主要内容如下:
1、资产结构变动的分析,以资产负责表为主,对资产负债的分析、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的分析、长短期负债和偿还能力的分析,对资产分布和资金营运是否合理、资本结构的是否正常、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
2、损益情况的分析,以损益表为主,对盈利目标是否完成进行分析,对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的配比进行分析,评价其经营活动的绩效和经营结构,反映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对利润的影响。
3、收入情况的分析,对销售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反映当期销售与回款情况;签约情况;分析存量资源的原因、影响回款的因素;其他收入的分析。
4、成本、费用支出的分析,对成本的、费用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实际支出与预算异动的原因分析,成本、费用支出对资金的影响分析,费用之间的比例分析。
5、对外投资变动情况的分析,长、短期投资的收益分析,投资结构的变动原因分析,长期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分析。
6、固定资产变动情况的分析,新增、减少、损坏、报废固定资产情况,固定资产的净值率,固定资产的结构情况,完好情况等。
7、往来情况的分析,关联企业之间往来、协作单位之间的往来分析,变现能力与帐龄分析,催收情况。
8、税赋的分析,税费计缴情况,税费对企业和影响,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四)资金管理
认真做好资金结算的日清月结工作,及时反映资金的流向和存量情况,根据公司的资金需求量做好资金筹措工作,继续与银行密切合作办理协定存款业务,通过采用“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提高公司存款资金增值率。
三、职能服务
财务部门既是管理部门又是服务部门,在加强严格管理的同时又要做好热情服务工作,这是两种不同角色的转换,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不失笑容,在热情服务的同时不失原则,这就是我们工作的要求。
1、在会计审核中,严格按规定办事,一就是一,对审核中发现的非原则问题仔细地向经办人员说明,并告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财务信息的服务,在工作年度初期就向各事业公司征询,需要财务部提供那些信息,由于各公司均未提出要求,所以信息的提供是按财务人员的思路归集的,不一定能满足事业公司的需求,新年度我们将继续做好征询工作,把信息服务工作做得更到位。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沙盘教学;模拟实训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个年轻而又有前途的专业,其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历史不到10年。多年来,围绕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所达成的共识是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全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作为突破口,以期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实际操作能力的具有竞争力和独特个性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究竟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却莫衷一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熟体系,很多院校几乎照搬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外乎增加一点财务分析。其实,众所周知,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其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构建与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迫切性
(一)是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各个高校对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若干不同的定位,但其中都着重强调“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是实务界和学生就业的迫切要求
当前,一方面不少企业找不到熟练、合格的会计,另一方面则存在众多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抱怨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应聘时每每因财会经验不足,屡试屡败。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张英明等,2006)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占90%)认为“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财务管理专业课教学效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此外,76.3%的学生认为应“开展案例教学,增加师生互动”;74%的学生认为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邀请实务界人士讲学”。①这些数据均体现了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迫切需要。
(三)财务管理教学现状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脱离实际是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一方面,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教,以前基本没有理财工作经验,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 课堂教学只能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使学主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另一方面, 在我国现行招生制度下, 学生来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几乎没有一点实践经验, 从而给学习专业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堂单项实训、课堂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环节。
(一)课堂单项实训
课程实训应涵盖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主要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法》、《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专业主干课等,其实训内容要突出联系性。根据《会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整套会计核算基本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其他专业主干课可以是阶段性的分步实训,如对《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实训,不求全过程,根据各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和特征,抓住各自的特点,对技能进行专门的具体化训练,采取分步实训的方式,如《财务会计》主要组织货币资金、存货核算、应收应付往来等分步实训,《税法》各主要税种的申报实训,《财务管理》组织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项目投资等的预测与决策分析实训,《成本管理会计》组织成本核算及预测决策等实训。
(二)课堂综合模拟实训
1.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而言, 会计学属于最基础的专业课程, 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虽然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了会计电算化, 但手工会计仍然是会计处理的基础。只有了解并熟练掌握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 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 以达到财务管理的目的。另外, 考虑到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和社会认知上存在很多共同性,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也是从事会计工作, 其很强的应用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环节,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因此在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实习之前, 组织校内的模拟实训, 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就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效的模拟实训应设计为“双重模拟实训”,所谓“双重模拟实训”是指利用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两种实训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所进行的一种会计实训模式。
在实训过程中, 必须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发掘财务分析和预测职能。在对核算资料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后, 还应当对其结果进行必要的财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资料中所提供的基础数据以及本期核算结果, 运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 借助财务软件的相关功能, 对当期成本、资金周转、报表等项目进行分析。为此, 在资料选取和设计上, 最好能够提供必要的财务指标标准、前期数据、同业资料等, 以便学生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发现所存在的问题, 给出合理的解决建议或方案。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适应创新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流程包括提出案例、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和学习评价等四个阶段。提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的案例。学生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引导、鼓励学生的分组讨论或集中讨论。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探讨;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主题展开讨论, 当偏题时要巧妙引导到被忽视的关键点, 当讨论不够深入时要引导学生视线进入那些尚未深入的关键点。最后,学习评价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
3.财务管理“沙盘”教学
财务管理“沙盘”演示教学法就是以独特直观的“沙盘”来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全过程,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点评等形式,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从事筹资、投资、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将“沙盘”和“沙盘”演示教学法移植到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领域中来,使其在实训教学环节发挥独特的作用。
财务管理“沙盘”演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步骤:第一步,组建模拟公司;第二步,召开年初财务计划工作会议;第三步,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第四步,开展财务活动;第五步,编制年度财务决算;第六步,召开年末财务工作总结会议;第七步,教师分析点评。
(三)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课程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
1.课程认知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指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到企业参观、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感性认识。比如:在讲授《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中的成本核算程序时,学生感觉很复杂、抽象,可安排学生到一些典型的工厂、企业参观其工艺流程及成本核算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和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通过校外实习,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三、实施实践教学的注意事项
财务管理专业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就要求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必须统筹兼顾,具体地讲,有如下方面需重点关注: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大纲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无论采用什么实践教学形式,都须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的内容等。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建立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理论研究先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所谓“双师”是指要建立一支既是擅长理论传授的优秀教师又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队伍,这样的教师既会教学又会做实务,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从根本上保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说理透彻,指导有方。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及时将社会的需求引入教学。另一方面,可通过聘请一批社会知名度高、理论知识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事务所、税务财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其他院校的总经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专业改革、教学、专题讲座,指导实训、指导论文写作、参与论文答辩,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形成一支过硬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
(三)建立专业模拟实训室
通过建立专业模拟实训室,精心设置实训项目,使学生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到财务分析等每个知识点,都能在一种逼真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专业岗位的模拟训练。
(四)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生在模拟实训室中虽然可以进行一些岗位模拟训练,获得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否有用,还须在实践中予以检验。为此,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了解、调研企业财务问题,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学年实习与毕业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管理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
(五)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
在学生认识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应组织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查岗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配合学生实践单位,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完成会计岗位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与企业会计界的直接沟通和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上岗实践中发现的会计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的要求及建议。
同时,及时取得学生实习反馈,是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每年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必须召开“毕业实习交流会”,组织学生与教师参加,让学生畅谈在会计岗位实习、实践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反馈用人单位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通过学生反馈,了解用人单位还需学生加强哪些方面的实务能力,就考虑增加这些方面的相关实务课,同时聘请有关专业人士担任这些课程。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课程建设,使我们开设的课程紧扣职业岗位的会计工作需要。
(六)成绩评定
专业实训(模拟实习) 的成绩,将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加以评定。(1) 学生的实习态度(20 %);(2) 案例报告质量(30 %) ;(3) 研讨发言情况(20 %);(4) 现场实习成果的评价(30 %) 。前三项成绩由校内指导老师给出。毕业实习成绩由校外指导老师给出。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同时又有别于会计学专业的应用型学科,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财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1.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2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2.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12期.
[2]李瑞生.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56.
实习是我们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前必要的一步,它也是一种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式和环境与学校不同。它与学校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我们在实习中不仅能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经过这段实习后,我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知道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差距,这些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有了进一步学习的目标。这次实习重要的不是我学到了多少专业知识,而是我有了很多感受,这些感受没有亲身经历是不会有的,它会让我终身受益。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财务会计实习个人总结,请笑纳!
财务会计实习个人总结1转眼之间,三个月的试用期就要过去,回首展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一下是我对三个月来的工作总结:
实习期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2.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
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 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 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财政部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3) 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 按公司要求对商业公司包租的商业地产进行登记、分析,对各项收入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集团财务管理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新的税收申报要求,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财务部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工作管理者,注意充分发挥财无部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4) 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是集团财务管理部对外的一个窗口。要想做好财务工作,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学习,我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提升。会计工作也如同一门艺术一样,要潜心修炼,提高自身,才能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承认。仅仅有着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会计工作的,还必须有着综合素质的修养,才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位置,肩负的责任,与工作的真实意义。也只有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会计人。
财务会计实习个人总结2本人在这次实习中担任的岗位是财务部的cfo,通过三年的模拟操作,确确实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cfo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审计制度》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了使所制定的制度更符合实际操作的需要,本人先制定了一份比较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审计制度》的草案,并将两份制度草案交由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分别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大家一起对三份制度进行了最终的定稿。
接下来本人组织了财务部的人员进行了岗位职责的进一步明确,并参与了其他各项企业经营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购买帐簿、购买单据、进行税务变更、开设银行帐户等等。经过了企业经营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企业终于开始正式经营了。
企业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做预算,这样才能更好地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业务活动,并有利于控制经营的成本,为企业的最终创利服务。预算的第一步是对企业各部门上交的部门预算进行汇总,第二步是对各部门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看是否属于合理的预算,如若预算不合理,则要求部门负责人重做预算。在实习的三年里,各部门预算都比较合理,未发生退回预算要求重做的现象。进行了企业下一年度的预算后,如若发现企业现有的资金满足不了下一年度的资金需求,则要进行筹资,本企业在第八年和第九年都进行了筹资,而第十年则因为现有资金充裕而未进行筹资。
进行筹资的第一步是编写筹资计划草案,编写完成后将计划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公示,以便各成员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经过各成员的反馈,采纳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并最终确定付诸实际的操作的筹资计划。
编写筹资计划后紧接着就是提出可选择的筹资方案,公司在第八年和第九年通过直接投资、商业信用、租赁筹资等方式筹资不具备可行性,而发行债券亦缺乏必要的发行条件,所以本公司在这两年都只能选择银行借款的方式进行筹资,理所当然地筹资渠道也只能是银行信贷资金。筹资需具有可行性才可以进行,这是企业拥有风险意识的体现,在可行性分析中,本人主要对筹资的必要性、筹资的可能性、筹资的选择性和贷款偿还的可能性这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所谓筹资的必要性,即筹资是否一定要做,因为筹资是需要成本的,如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的成本比筹资低,则不选择筹资。所谓筹资的可能性,是对筹资方案的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分析,主要是将当年企业资产负债率所对应的银行最高贷款额与筹资额进行比较,如果最高贷款额高于筹资额,则筹资方案具有可能性,反之则不具可能性。筹资的选择性是对方案选择的再一次确认,并分析其他方案不予采纳的原因是否合理。至于所谓的贷款偿还的可能性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带了款项却没有偿还的可能,则容易导致资不抵债的情况发生,那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企业破产,在进行这一分析时,主要是采用预期产品销售收入与到期本息相比较的方法,并较量把收入做低,以降低预算误差所造成的影响。
在通过筹资可行性分析这重要的一步后,筹资方案便可以付诸实施了,所谓实施,也就是到银行进行贷款,在填写完要求的资料后,便要进行必不可少的一步——开设一个一般存款帐户,因为贷款不可以用基本存款帐户,而只能将贷到的款项存入一般存款帐户。到这里,筹资业务已全部完成,但有一点非常重要,虽然筹资完成了,但签名的企业预算却仍将继续进行,在经营过程中,各部门仍需对预算进行调整,本人则对各部门的预算调整进行再一次的汇总分析,并调整企业的总预算。
对于一个cfo而言,最繁重的工作不是前面所讲的预算、筹资等,而是年末对一年企业各部门各项财务事项做一个年度的总结,并分析其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而这一工作也是cfo的重要职责之一。 首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第八年,由于各部门对整个业务流程尚处于摸索熟悉阶段,所以年初所做的预算执行情况相当地不理想,公司总预算误差为253.74万元,误差比率为15.34%;在第九年,预算误差高达1571.97万元,这主要是由于银行临时改变了借款回收政策,使原本需偿还的一大笔借款可以在下一年度归还,而企业的偿债压力也就因此而减轻了许多;在第十年,各部门成员经过两年的业务磨练,已经可以做出比较合理的预算了,预算误差比率只有9.74%,预算准确性已比第八年大幅提高了。
其次,对费用构成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这一分析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结果的一个具体化,有利于查明各部门预算误差产生的原因。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对于采购部而言,预算误差往往会比较高,因为原材料的价格是会波动起伏的,同样价格波动的问题在物流部预测运输费和仓储费的过程中问题也会比较突出。同时,对于费用构成的分析也有利于发现企业费用发生的异常现象,以便于及时纠正,合理控制费用开支。
第三,对年度收入进行细化分析。这一分析是同样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结果的一个具体化,也有利于查明各部门预算误差产生的原因,因为预算不仅预算费用,也需要预算可能存在的重大费用成本等,所以收入预算的疏忽也导致总预算不准确。
第四,对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进行分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赊帐现象是在所难免的,而为了更好地回收应收账款,有必要制定合适的信用政策,以股利赊帐方尽快归还欠款,本公司主要采用的信用政策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批量折扣等,在各年的信用政策分析过程中均为发现信用政策误用或滥用的情况,且信用政策收到的效果较好,应收账款回收率较好,坏账损失极低。
最后,编写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在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效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并运用如资产报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进行有限论证。编制的分析表主要包括:年度资产负债表比较表、年度利润表比较表和重要财务比率表等。
至此,cfo一年的工作可以说已经暂告一段落了,第八年的实习让我认识了企业运行的基本流程及cfo的工作,第九年的实习让我进一步的熟悉,而当第十年结束后,更是体会颇多,于是便在此写写体会和总结了,心中确实有学学多多的东西想说啊。前面已经对我在实习过程中经历过的实实在在的业务做了一个汇报总结,接下来便来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吧。
首先,通过erp实习,我提高了自身的协调与组织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cfo在财务部起到了协调与组织的作用,组织好部员的工作是职责的一部分,其次便是做好本部门其他部门的协调,做好必要的信息沟通,使财务部门能更好地向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客观合理的会计信息。
其次,erp实习使我的实际操作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作为一个cfo,除了做好协调与组织外,最重要的是对财务部的各种会计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对已学的会计知识有了一个实际运用的体验,对于相关学科,如财务分析等,更是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财务分析的流程有了一个整体上的了解,这必将使自己更加适应以后的实际会计工作。
第三,熟悉了公司运营的整个流程。由于财务部是公司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与其他部门有各种各样联系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各种原始数据来源于各个部门,并不仅仅限于财务部,所以cfo这个岗位给了我了解整个公司运营的流程,这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 此外,我还想提一提我对erp实验的一点建议。作为财务人员,对于业务流程是有我们独特的敏感性的,因为不论是我们的证、账、表的编制,还是我们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没有一步不是建立在按流程走上的。在实习中我发现,erp实验虽然尽量真实化,但仍存在不足,如业务流程有时会出现错乱,明明是本季度需要交的费用对方单位或企业却拖到了下一季才来通知,筹资正常情况下应发生在预算之后,而有时却先发生了筹资,然后才提交预算。当然,这些情况大多是发生在企业第八年的经营过程中,也就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年,虽然问题出现的原因更多地是由于同学们对实验的陌生,但我认为实验的指导老师们需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同学们中存在的普遍性,需加强对程序化概念的灌输,对遵守正确流程思想的强调。这便是我的一点小建议,希望能对完善erp实验带来一点帮助,希望学校erp实验这个品牌做得更好。
财务会计实习个人总结3来到威高已经两个月零十天了,在公司实习的这两个来月,我感觉自己进步了不少。虽然实习后休息的时间比在学校时少了很多,完全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是很少,但我感觉自己过的很充实。尤其是当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接触到了一些在学校接触不到的新事物后,那种收获的喜悦让我感觉很充实,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下面,我对这段实习经历做个总结。
实习是我们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前必要的一步,它也是一种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式和环境与学校不同。它与学校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我们在实习中不仅能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经过这段实习后,我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知道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差距,这些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有了进一步学习的目标。这次实习重要的不是我学到了多少专业知识,而是我有了很多感受,这些感受没有亲身经历是不会有的,它会让我终身受益。
记得我是10月23日一大早来到骨科的,小姜和丛会计送的我。来到财务,因为活很多,我很快就被安排好并且投入了工作。由于公司财务领导要交接工作,五年的账簿都得打印,因此在骨科的前两周我就帮忙打印装订账簿。当我看到这么多账簿都要打印时,我真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这种经历很难得,它让我体会到了会计电算化给财务带来的方便。在打印账簿和装订账簿的过程中,我开始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初步了解。这段时间,财务真的很吵闹,借调过来的八台打印机几乎一刻不停的在运转,喧嚣的声音充满了整个财务室,时间长了还真是有些烦。不仅如此,这几天财务室还充满了刺鼻的油墨味,呛的嗓子很难受。虽然不是什么重体力活,但忙完之后还是有些疲惫。就这样不停地忙了两周,终于忙完了这些活。这时看见堆积如山的账簿——这几天的劳动成果,一种丰收后的喜悦油然而生。之后财务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人们并没有闲下来,只是进入了相对安静的工作中。这时辛经理也给我制订了很详细的实习计划,按照计划我先去了仓库实习了两周,接下来又去了生产一线。这些经历对我来说很新鲜,因此我也感觉收获特别地多。如果说在没有了解具体的生产活动之前我是一张白纸,那么在了解完这些生产活动后我就成了一幅有内容的素描画。对生产活动的每一点了解都像是用画笔在作画,每一笔画都会丰富画的内容。在数控生产车间的实习虽说很短暂,只有四天半的时间,但我感觉这是我收获最多的人生经历。我不仅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生产活动知识,而且收获了很多感受。正当在数控车间饶有兴趣地学习时,突然接到徐会计一个电话。她说金切车间一个统计最近几天有事不在,让我过去顶几天班。可这一去就是10多天。在顶班的这十多天里,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学习和思考,除了更深入地了解了统计的有关工作外,我还对K3软件作了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这之后,因为德勤要来审计,财务挺忙的,我就提前回到了财务。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他们分担一点工作。半年的凭证都没粘,粘凭证就成了我在财务这段时间的任务。虽然说粘凭证挺简单,但是在粘凭证的过程中我不仅可以对公司经常发生的业务及其账务处理作些了解,还能够认识经济活动中涉及到的各种单据及其审批手续,了解各种凭证的传递过程,当然还能够熟悉K3软件的相关操作。在学校时就学过怎么做分录,怎么做账,知道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凭证。但这些都是理性的认识,都只是纸上谈兵。如果说让我不经过实习而直接把学到的这些登记会计凭证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还真是无所适从。这时我真地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后悔当初在学校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时应付差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真是没错,以后我一定会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从点点滴滴做起。
在财务实习的这段时间,我还对财务与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会计是财务的基础,主要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要发挥会计的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财务管理把这些会计信息提炼出来,服务于企业决策。从这方面讲,财务离不开会计,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的管理职能必将丧失坚实的基础。所以我首先应该努力熟悉会计业务流程,其次再对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最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公司的管理决策贡献力量,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力。
总得来说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还很多,今后的工作肯定还会遇到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将会给我带来新的体验和新的体会。我坚信:只要我有信心,勇敢地去尝试,虚心地去向同事学习,我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进步!
财务会计实习个人总结4不知不觉当中三个星期的财务会计实习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收益或者启发确是让然受益终生。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有了基本认识和理解。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是无法将会计学习深入到应有层次的.
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实习开始了,进入模拟环境,先填制原始凭证。这就是我们的第一关,先不说业务如何,单是那些业务发生日期和金额的大写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其间还涉及一些格式问题,哪里需要划线,哪里用写¥符号,哪里打叉,最后又盖什么样的财务章,这些学过的东西在用时就模糊不清了。经过两天的锻炼,基本扫清了外围,业务上又是一片茫然。在登记记账凭证的时候,会计科目的使用,明细账的确认,以及金额的数量都不是很清楚。只有对购进原材料,或发生一些日常业务时才比较能应付。如果发生资产减值累业务的话往往比较头痛,几张原始凭证不知道用哪个好,金额不知道怎么确认。这都是我进一步提高的方向。最终公司一个期间的经营活动最终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报表过程中也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一般项目无须对帐户数据进行加工,直接根据总帐科目的余额填列。但有些项目需要将几个相关联的帐户数据进行分析、合并构成相应的报表项目,如“货币资金”“存货”“未分配利润”等项目。有些需要根据明细科目的余额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的合计填列。等等。同样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现金及其等价物就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通过此次实习,将学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不仅让我们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有了详细而具体的认识,熟悉了会计核算的具体工作对象,也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同时体会到了会计电算化为会计工作带来的便捷。 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增加了我的实际操作经验,对实际的财务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更加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次会计实习,我对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不仅仅学的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看着自己三周的辛勤成果,心中的沉重石头也就落地了。实践中避免手忙脚乱的前提是打好理论基础。看见自己做的账簿会发现许多漏洞和不完善之处,但今天的每一个错误都是明天突破完美的基础。现在的自己只是个刚刚接触会计两年的初学者,从会计基础到中级财务会计,知识在不断升级,而实践操作也经过了两次的磨练。会计工作是个复杂,需要耐性的工作,也是考验个人知识积累和思维的过程,所以今天累积得一小步,一点滴都是将来运用实践的不可或缺因素。
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服务于更多的实践,那么我更期待下一次实践的历练,为自己以后工作增添些信心和色彩。 总得来说在实习期间,我天天一早起床,也体会了上班的辛苦,和实际会计工作的模式,虽然很辛苦,但是,在这艰苦的工作中,我却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明白,今后的工作还会遇到许多新的东西,这些东西会给我带来新的体验和新的体会。这次实习对固步自封的我们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我们也受益匪浅。
财务会计实习个人总结5财务会计实训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我们的技能。通过财务会计实训,使得我们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们每个人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我们以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会计。于是在大二第一个学期我们开了这门会计实训课。
在本次会计实训中,我们实训的内容以一个较大的模拟单位的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专业教材的内容,对会计主体的必要简介,相关资料的提供,有关经济业务的提示和说明等等。在实训中,我们充当单位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
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训。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比如课本上及会计模拟实验中有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填制,虽然现在还有点手生,但只要细心,一步步的填制,我对自己往后熟练的填写很有信心。然后就要把实训书上各种单子、凭证剪下来附到记账凭证后面,方便以后的查看,最后就是装订成册。
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所学内容的质量。还有就是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学校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让我们学习实训课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更是强者。这样我们在三年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实训的第一天做了分录,虽然之前从来没有实训过,但感觉对这样的工作也不是太陌生,但只是粗略的没有那个“氛围”,而且还是和同学们在底下自己做。老师在上边简单的提点一下!当老师说开始登记凭证时,面对着实训时自己桌上的做账用品,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敢下笔,深怕做一步错一步,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一笔一笔地登记。很快的,一个原本平常上课都觉得漫长的下飞速过去了,但手中的工作还远远未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进度。晚上继续忙当天没做完的任务。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看到自己做的账单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接下来的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填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等的工作就相对熟练多了。不过我知道我离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师还很远很远,但是我不担心,因为我正在努力的学习这些知识。
经过这些天的手工记账,使我的基础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比如自己不够心细,经常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实训中几乎每一笔业务的分录都是老师讲解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围绕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筹资、投资、资金营运、收益分配、财务预算与控制和财务分析等工作,具有合格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
二、《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的育人思路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以应用为特征,在教学中不再强调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性及完整性,而应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就业导向特色鲜明,强调的是职业定位与能力培养。财务管理活动是指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从资金的筹集开始、对资金的使用和分配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正确地处理财务活动中的各种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三、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教学模式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们的《财务管理》教学仍是传统的偏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的掌握,而对于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如何运用到实际中则很少涉及。学生只会运用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指标,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已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即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很多学生学完《财务管理》,只是死记了一堆公式,财务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实用性,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所谓的“应用型人才”简单理解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性,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这一目标的要求。
2、现有教学手段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训教学课时比约为1:1,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课时则严重不足。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课程,涉及的理论比较多,公式比较多,比较抽象,老师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多数老师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手段。老师辛辛苦苦在讲台上讲着,学生们却似懂非懂,只能勤奋地记笔记,以期背下来应付考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本就学习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做了无用功。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实训教学法,但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习惯自己主动思考问题,于是常常是老师布置的案例,最后老师拿出解决的办法,即自问自答。另一方面是由于实训课的内容选取不当,《财务管理》课程的案例资料大多来源于教科书上,主要针对于上市公司及国有大型企业,少有针对于中小企业的案例,让学生觉得财务管理工作似乎很“高大上”,只有上市公司及国有大型企业才需要财务管理,其实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是较低,更需要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是社会对能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是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冷漠应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难免落空。
四、《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进教学模式,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设计
(1)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财务管理》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仿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在企业工作一样,让他们实现角色的转换,从原先的被动接受知识者的角色转换为主动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工作实践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在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进行计算时 ,可以将身边人贷款买房,贷款上学的事情作为教学案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创设一个小企业,例如学校周边的一个打印室。把这个打印室从开业初期的筹资活动,经营期间的投资活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营运活动,资金分配活动都设计进我们的教学内容,使《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抽象理论,与学生熟悉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联系起来,使学生学到的东西有用和能用。把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活动,设计成一个个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将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只为应付考试,毫无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如果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像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师生互动法等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中实实在在的例子。在案例教学中,应以专门针对解决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而设置的案例为主,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实地调查企业的财务信息,以保证教学案例的可操作性。在应用这些案例时,应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针对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经济现象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经济学家的讲课视频,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财务管理理论,让这些著名的专家学者都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新的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多,教师应经常更新教学资料,教学课件。
2、完善校内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岗位适应能力强,角色转换快。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完善校内实训教学。对于学生在财务管理岗位上的职业能力方面的实训,就是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和工作流程。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筹资、投资、资金营运、收益分配、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等环节进行操作,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拟实训把学生从孤立的,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带给他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模拟实训,既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校内实训中,我们最常见的是ERP沙盘模拟实训。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3、完善校外实习教学
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任课教师可以带学生到企业实地实习、通过看、听、问、想、辩进行认知实训。邀请企业财务负责人或财务总监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中企业财务负责人或财务总监、会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与学生互相交流,就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同时,应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社会实践,并能完成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总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会计报表分析;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莫春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管理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46-04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会计报表分析”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但理论体系不成熟,内容变化快,如何在相对较少的课时内确保本课程教学的高质量,是本课程建设与改革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分析
一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教师对课程特点的准确把握是科学设计、有效实施教学方案的基础。
1.“会计报表分析”的性质。“会计报表分析”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面临的职业岗位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一般将“会计报表分析”设定为选修课,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财务分析能力。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可分为初级岗位和高级岗位。其中初级岗位包括出纳员、会计员、统计员、会计电算化操作员等,相应的能力包括电脑操作能力、现金管理能力、账务处理能力、纳税申报能力等,均要求达到熟练水平。高级岗位包括会计主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审计人员等。由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一般都是从初级岗位开始,经过若干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后才能逐步上升至高级岗位,因此,在高职会计教育中,把高级岗位的相应能力,包括财务分析能力、参与经营决策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作为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只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这些能力具有初步的水平。
2.“会计报表分析”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会计报表分析”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会计报表分析”的前期专业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模拟实习》等会计核算课程,主要讲授如何生成、提供会计报表信息;平行或后续的专业课程有《审计》《财务管理》《证券投资》等,这些课程在内容上与“会计报表分析”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其中,《审计》与“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重叠性,都是以财务会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审计》侧重于如何鉴别会计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报表分析”侧重于如何加工会计信息,为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服务。《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如何根据财务分析包括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日常经营活动、利润分配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有鉴于此,《财务管理》应作为“会计报表分析”的后续课程,在学习了“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后开设。然而,会计报表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描述,如果没有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念作为基础,就难以理解会计报表信息的经济内涵。简而言之,会计报表信息既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包括证券投资)活动的重要基础,又是企业财务管理(包括证券投资)活动结果的反映。可见,《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可作为“会计报表分析”的并行课程,也可作为“会计报表分析”的后续课程或前期课程。
3.“会计报表分析”的课程特点。本课程的总体特点是教学难度较大,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教学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理由如下:
(1)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实施会计报表整体分析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行业知识、市场信息、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会计报表和附注等,因此,本课程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学生基础要求较高。
(2)本课程的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发展变化较大。“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会计环境的变化,及中国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高端专业课程,“会计报表分析”的理论体系、具体内容也要随之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目前“会计报表分析”的教材版本较多,不同版本的理论体系、具体内容差异较大,但适合高职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较少,加大了教师备课、讲授的难度。
(3)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会计学属于经济应用学科,“会计报表分析”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高端课程,课堂讲授中既要讲清基本理论,并恰当运用各种基本理论进行解释,又要采用具体的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用真实资料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受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课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难度较大。
(4)本课程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必修课,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选修课的课时一般较少,笔者所在学校的本课程只有32课时,要在这有限的课时内确保本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报表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要有效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案就应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尤其不能脱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能力现状。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能力现状有如下特征:
1.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通过对《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模拟实习》《统计学原理》等前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会计报表信息的生成过程有了良好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加工、分析会计报表信息的基础。
2.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功底不够宽厚。学习“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有较大难度。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描述。分析会计报表信息是生成会计报表信息的逆向思维过程,不仅需要深谙会计报表信息的生成过程,理解会计报表信息的内在联系,熟悉影响会计报表信息的各种宏观、微观因素,熟练运用会计报表分析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还需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限内,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会如何对会计报表的整体作出合理性分
析,难度较大。
3.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具体操作轻视理论分析,不善于宏观思考和综合分析。前期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是会计实务课程,不管是理论讲授还是模拟实习,都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即通过学习会计循环,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这些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必须一环紧扣一环,以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这些会计实务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了较好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实务方面的知识及实践体验,重视提高实际账务处理能力,较偏好具体操作,重视实习实训。同时,通过手工模拟、软件模拟、校外实习等教学活动,学生逐步树立了严谨、细致做事的思想意识。但由于会计实务的每一种会计方法都较具体、简单,加上受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限制,这些课程对学生的理论分析、宏观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较有限。要从前期的会计核算课程转到学习“会计报表分析”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更强、更高的课程,高职会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需要转换和跨越。
4.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难以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由于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必须站在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的需求角度考虑会计报表分析的问题。但由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没有切身体验,因而难以站在这些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会计报表分析”教学方法探讨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围绕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钻研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基于对“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分析及教学对象分析,笔者在教学中探索了以下方法和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将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熟悉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财务分析能力,据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情况作出合理评价。围绕该教学目标,参阅各种教学资源,整合、规划、自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2.温故入新,激发兴趣。相比前期的核算课程,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更强、更高、更综合,可以说,本课程培养的职业能力层次比前期课程跨上了新的阶梯。如果不做好前后课程的衔接和导入新课程的教学环节,对于已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简单操作而又欠缺经验的学生来说,初学时可能会感觉教学内容抽象难懂从而失去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将前后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浅入深地导入新课,使课程通俗易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理清经脉,找准重点。本课程综合性较强,抽象性较高,尤其反对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上课前必须充分备课,要做到像老中医能透过肌肤熟知人体经脉、穴位那样,准确把握本课程的主线和内在逻辑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并在讲授中突出教学的重点,以原理为基础突破教学难点。如在讲第一章《会计报表分析概述》时,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按照以上的框架,引导学生根据会计报表信息生成过程及会计报表的信息内容,推论会计报表分析的意义及内容;基于对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内涵的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分析会计报表信息的基本主体及其分析目的;通过讲解会计报表分析中计算指标、比较指标、分析差异等三大环节,推导出会计报表分析有两大类方法,即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4.精讲理论,强调分析方法。本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内容变化快,课时较少,因此,教师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本课程的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但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够用”为度,以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策略和技巧为核心目标来展开教学,并将该目标贯串整门课程教学的始终。理论方面以引导学生分析思路、帮助学生判断为出发点,重点讲授有助于学生作出分析、判断的实用性理论。
5.化繁为简,复杂问题格式化。会计报表分析工作的系统性较强,高职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还较差。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复杂的问题进行有机的分解,按一定的方法将其格式化、程序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如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析资产负债表时应遵循的基本步骤,然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讲解重点项目的确定、分析方法,并为学生归纳、讲解了分析资产负债表的两个指导性框架及作出分析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是不同资产的流动性、经营风险、盈利能力不同;二是不同来源的资金,其偿还期、财务风险、资金成本不同。总体思路是:教授学生以基本的分析步骤为主线,以重点项目及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观察点,以不同资产、不同资金的性质为基本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作出基本分析、评价。
6.不离报表,抽象问题具体化。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对象就是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如果离开会计报表数据而讲分析,教学内容就会显得空洞、抽象;相反,如果以具体的会计报表为教具,并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抽象的问题就会变得直观、具体、易解。
7.做优课件,使枯燥内容生动化。会计报表的数据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勾稽关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远落后于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使枯燥无味的报表数据变得生动有趣,做优教学课件无疑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有效手段。
8.编制案例,引导实操,使理论问题技术化。实训是掌握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只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财务分析能力,因而不仅安排的课堂教学的课时少,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训课时,本课程的实训只能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笔者以南宁糠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五年的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编制包括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杜邦体系分析、存在问题与对策等内容在内的教学案例,为学生的课外实训与实践提供参考,从而将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实操引导,延伸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会计综合实训 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以社会需要求为导向,为社会输送生产、经营的一线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校宗旨。在这一导向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训中拓展知识,为学生将来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 目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期,笔者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做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都会有一条“要有工作经验”或“有会计师资格证”这类要求。但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刚刚走出校园,这些要求当然不具体,给他们的就业带来压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出现了问题。
(1)加强会计综合实训教育的目标的导向性。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我国目前有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会人员。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即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2)培养学生对会计综合教学课程参与性和积极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会计综全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积极动手能力,所开设的课程有会计基础、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等,所开设的课程专业性都比较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满堂灌,由于理论知识本来就是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消化,会使学生感觉到此项课程索然无味。进而对其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比重较低。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目的,就是进入工作岗位后亲自动手操作,来完成企业的财务工作。这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的。但是,据笔者调查发现,有很多院校不够重度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致使大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理论知识随口就来,但是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却很差,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单位后,不能独立完成工作和解决问题。所以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在校的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是势在必行,十分重要的。
2 应用型本科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流的本院校或重视科研型的本科院校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轻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与其有所区别。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但要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应当适应加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一下职业实践能力。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和现代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1 加强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以人才的培养计划为依托,了解清楚现代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哪方面的职业能力;再就是充分分析要想培养学生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开设哪方面的课程和使用什么样的实训方法,才能达到要求。然后再确定实训课程的名称、内容和时间问题等。目前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实训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综合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审计综合实训以及会计制度设计综合实训等内容。实训时间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一周内,此项实习报告不仅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做一个充分的总结,对于比较好的会计制度设计报告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使用。
2.2 坚持编写会计综合实训的校本教程
要想使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就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训练教程。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编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经济业务罗列出来的教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符合教程标准的。要想达到该教程的编写要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使用某一企业在连续一段时间内的全部经济业务往来,以及使用仿真的原始凭证。(2)将基础财会知识和业务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融入到一起的同时还要涉到特殊业务的经济业务往来,体现出此课程的深度。(3)在分析设计每种产品结转的经济业务时必须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4)税务申报业务亦要涉及到。(5)为了让学生练习利用财务的相关软件记帐的能力,需要提供财务软件以及初始化所需要的所有资料信息。最后,其它信息的编写也一定要有仿真性。
2.3 改革会计综合实训的教师考评体系
科学的开设会计实训课程,并且编写适应会计专业的教程不能完完全全保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只有这样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才能与现代企业中会计岗位紧密结合起来。那么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亦是会计实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一定要改变原先的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成果的传统观念。首先,在会计综合实训期间,工作量不能减少,甚至要在原有的工作量的基础上增加。其实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一项工作,前期准备材料、答疑解惑;后期评价和总结这次的实训结果。所以对参加实训的老师要增加相应的补贴,增加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教学科研成果的结分要重视起来。老师的职称与科研成的结果是有直接关系的。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论文或专著等科研结分比较高,而对编讲义和教材一般都不计算结分,所以一些院校不支持实训教程的正式出版,由于此种原因,使得教师不愿意花大精力去编写实训教程。所以将自编教材一同计算结分,会更能增强教师编教程的热情。最后,应该将在企业工作时间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第四,要改变传统的实训实践老师的做法。一般实践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老师或者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助教老师,没有多少的教授经验,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不是很丰富,同时也缺少实践工作的经验,如果学生在实训中遇到困难他们有时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于实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吴丽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会计之友,2008(8):31-32.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54-02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1 校内实训
(1)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是指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讲练结合、当场指导的实训,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等课程,有计划地设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等课堂实训课程。
(2)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是指职业岗位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的基本要求,属于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数字书写技能、点钞技能、电脑操作技能,进行会计核算所需的账户开设、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技能等。
(3)专业技术实训。专业技术是指能胜任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所必需的专业经验技术和操作技能,是完成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属于专业方向性技术。如出纳核算、往来款项核算、存货核算、工资核算、薪金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核算的技术,涉税业务处理、纳税申报的训练,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的训练等。
(4)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是指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综合经验技术和操作技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专业后续发展能力而将多门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所进行的实训,属于专业拓展性技术实训。综合实训是轮岗方式下的会计综合实习,设置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内部审计等职业岗位,通过一整套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会计职业岗位中的会计处理、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和素养。
1.2 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暑假认知实践、社会调查、毕业顶岗实习等形式。暑假认知实践是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参观企业经营场所、财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情况,初步了解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认知会计的基本资料,使学生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能了解并热爱专业。社会调查是学生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让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内容和结果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调查报告,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顶岗实习是校内教学的有效延伸,最能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教育特色,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最好方式。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2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考核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卷面考试成绩优秀只代表专业知识掌握得不错,其他的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方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则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考出。这些考不出的能力却正是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所以如何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这些“考不出”的能力,成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安排相对较短,考评的内容主要采用阶段式考核模式,考核内容不可能包含改阶段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只能从本阶段学习内容中选取部分,而且考核内容的随机性使得考核项目的难易程度无法很好地把握。
2.2 考核评价方法比较单一
会计专业学生现行的评价标准,往往采用一次终结性考试评价。考核方式模式化、形式化。这种考试评价又是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这种单一形式难以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另外不利于学生平时知识量的积累。导致学生对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的要求不严格,实践教学考核流于形式。
2.3 考核评价给分较为随意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多数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少,甚至没有,只能让学生自己找单位实践实习。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没有教师进行指导,有的实习单位不让学生上手,只有旁观而已,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让学生接触会计岗位,但几乎所有的实习单位给学生的成绩都为优秀;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一天实践教学,找熟人随便在某个单位出具一个实习表现的成绩,以至于校内指导教师没办法相信校外实习企业的实习鉴定。学生最后的实习成绩校内指导教师也只能凭感觉给分。
2.4 考核评价时间相对滞后
会计实践教学涉及部门及人员较多,因此大多以事后即实践教学结束后回收的实践报告为考核依据。会计实践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考核的滞后,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预期效果。
3 对高职会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议
3.1 改革考核评价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核
由于实践时间少,传统的考核内容大多只是选取部分项目进行考核,难以实现会计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对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突出对学生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导向教学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技能教学,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全面内容的考核。另外,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内容应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在毕业之前,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数码字书写证书、小键盘输入证书、点钞证书、办公软件的应用等证书。规定这些证书与毕业证书挂钩,让学生持多证迈出校门。
3.2 拓宽考核评价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探索,采用无标准答案的问题,着重评价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解决不足和完成任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的截取能力,以及参与意识、自信心、主动性等,突出跨学科、跨领域,强调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实践成果外,更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如社会调查、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查找、走访调研等,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突出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根据实践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根据实践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结果评价、课堂记录、学生座谈、统一考核、卷面考试、调研报告、课后作业、项目设计、综合成果展示、口头提问、知识竞赛、情景模拟实操等方法进行组合,综合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评定成绩的时间应灵活多变,不以学期、学年为限制,以实际课程中所含职业技能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变原有的阶段式考核为过程考核,做到实践教学考核全程化。为了激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可以实行证书置换课程,凡是通过专业有关证书考试的,相关课程成绩可直接评定为合格。
3.4 转变教师单一评价,延伸评价主体
评价学生成绩的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学生在实训小组的同学,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这众多的考核主体中还是以每个实训环节的专任教师为主,其他评价主体为辅,全面考查学生“称职”情况,以评定学生职业技能的高低。此外,还应该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求每个情境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必须完成类似述职报告的作业,对完成的这段实训工作进行总结,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3.5 校企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实践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高职会计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是学校本位的。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也有实践教学,但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进行。因此,学校本位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实际的企业会计实务及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欧美发达国家,职业培训都是以企业为主的。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工作及实训环境,充足的实训耗材,完善的实训设施、使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训练、考核得以充分落实。职业能力评价由学校根据学生所开设课程,在学生参加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由学校及培训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学校在制订会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时,应争取得到企业的参与与支持,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与学校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共同制订出合理的评价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研究[J].财会通讯,2009(6).
[2]林松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