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政治学习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7601
由于政治课程内容枯燥、知识单调乏味,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其学习主动性的提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利用兴趣激发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措施,并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而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来自教师的一切命令,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心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即便想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在教师的威严下也只能S声附和,无法从内心真正产生学习兴趣。
所以,激发高中生对政治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确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让自己充分地融入学生之中,并与其打成一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内心消除对教师的惧怕心理,实现身心的放松,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为激发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幽默点燃学生热情
说到兴趣,人们首先会想到幽默和笑话,这是因为幽默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拥有极高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高中政治教师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和笑话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和愉悦,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政治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传统笑话、小品、相声和影视剧中的幽默元素,并与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时,教师可以讲这样的传统笑话:“从前,有一个非常迷信的人,凡事都要翻阅皇历,占卜吉凶祸福。有一天,他在家里的院墙边坐着,突然墙倒塌了,把他压在下面,他便大呼救命。他的儿子跑来一看,立刻翻阅皇历说:‘父亲,书上说今日不宜动土,而五日后可以,我等五天之后再来救你。’”
笑话虽然短暂,但是学生在笑声中认识到了教条主义的危害。通俗易懂却内涵深刻的笑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合时政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因此他们很少有时间去关心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事件。而政治学科和时政热点的结合度非常高,需要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时政热点,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理解政治理论知识,也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一般而言,很多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事件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但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将时政热点和政治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师在讲解“文化与社会”时,可以引入网络文化、山寨文化以及“限韩令”等内容为学生进行介绍。
除了时政热点,教师还可以将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社会新闻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由于这些新闻和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在关注新闻的过程中发现政治理论在生活中的价值。比如教师将当前的雾霾问题和辩证唯物法进行联系,可以让学生理解人们的实践活动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另外,由于环境和雾霾的普遍联系,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后果。
四、通过文学实现知识融合
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如寓言、典故、诗歌、谚语中蕴涵着非常多的政治思想理论。在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将这些内容与课本知识进行结合,可以充分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能把师德建设年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研究制定师德建设年活动方案,成立师德建设年领导小组,部署师德建设年活动,每项活动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的暂行规定》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吉林市教师师德五条禁令》、《昌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的十条工作纪律》,学校并将禁令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每位教师和学校签订了三个责任状。
(1)严肃工作纪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责任状。
(2)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责任状。
(3)杜绝乱收费,乱办班责任状。
3、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了《我的师德观》录像,学习了马宪华、林占春同志的先进事迹,并组织了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去昌邑区一实验小学听全国十杰教师林占春的事迹报告,林占春朴实、生动的报告深深地感染了每位教师。回校之后,学校组织了讨论,谈感想,谈体会,特别是教师听了贾局长的讲话,决心以林占春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内,成为一名林占春式的名教师。
4、学校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年学习材料汇编》为蓝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校师德建设年领导组组长高校长从北京学习回来,进行了《顺应时代改变思维模式,更新观念达到教育创新的》师德讲座,学校还聘请了吉林市小学校长主编李博生同志进行了《学习型组织》的辅导讲座,会后教师进行了师德论坛,通过论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此外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自学,并写出千字文师德体会。同时,学校认真向教师传达吉林市教育局20xx年16号文件,组织教师逐条学习,并将《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暂行处理办法》复印,每位教师人手一份抄录在政治学习笔记本上,做到入脑入心入耳,并落实在行动上。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市教师师德禁令及其他师德规范均公示上墙,教师人人熟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真正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处。
通过学习,对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年工作的动员部署,每位教师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师德修养计划。20xx年10月15日,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教师公开承诺大会,在会上学校领导传达了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方案及学校的活动方案,举行了教师公开承诺签字仪式,教师代表、区师德标兵王洪迎宣读了教师公开承诺书,全体教师把庄严的承诺留给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在教师中实施了“五师”教育工程:
(1)铸师魂,要求教师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育师德,要求教师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要求教师实现“四三二一”目标: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强——强化为人师表意识。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准备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展示教师的师德水平。
[关键词] 分层教学;理论缘由;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27-1
广美附中在09级美术生政治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中,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该实验实施一定阶段后发现学生的政治平均分有所提高,且优秀率明显高于以前。虽然A层(中差生)的政治教学压力很大,但是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B层(优等生)学生竞争更激烈,但是在你追我赶的政治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水平又上了一层楼。可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针对艺术生政治水平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促进全体艺术生提高成绩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 、艺术生政治课分层教学的理论缘由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新课程理念,以其通过建立科学、完善、有效的政治教学模式,从而实施分层教学。透视历史,我们发现我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美国学者卡罗尔也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者学习机会,在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一)“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艺术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三)“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练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
二、艺术生政治课分层教学的建构路径
艺术生政治课分层教学要本着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协作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着重解决好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环节。根据不同艺术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和教学手段,照顾到全体艺术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艺术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的学习之中。
(一)确定目标,针对实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从艺术生实际出发,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后进生,低起点,多鼓励,陪着走。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对中等生,定目标,多关注,多激励,领着走;对优等生,寄希望,多指导,重能力,自己走。
(二)把握差别,分层备课。在教学准备过程中,针对艺术生不同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及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运用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在备课中设计知识内容要把握层次性。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要有不同的要求。真正从艺术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层次备课,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三)课堂教学,分层练习。政治教学中有很多较抽象的理论,比如物质、矛盾等哲学概念,在强化训练类似这样的试题中,就要筛选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就会使潜能生消化最基本的知识点,优生更能触类旁通,使得不同层次的艺术生都学有所得。在政治练习中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艺术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使各层艺术生在各自学习可能性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四)课外辅导,分类指导。课外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对中下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对中上生实行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政治兴趣小组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政治思辨的能力。
(五)课堂讲评,分层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与赞美。”现代心理学也认为学生对学习成败的主观解释,影响着他以后学习动机的强弱,影响着他以后学习的成败。而分层评价正是建立在尊重差异、公平性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评价策略,它能使学习能力较强的艺术生勇于攀登,超越自我;使学习能力中等的艺术生,收获信心,继续前进;使学习能力较弱的艺术生摆脱自卑,走向成功。在政治作业的评讲中,要根据不同层次艺术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孙金峰.对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再认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学生 兴趣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90-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对学习材料充满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断发挥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内在学习潜能,这时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但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强,即使被迫进入学习状态,其内在的潜能则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果依然很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要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一 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很难得到有效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高职思想政治内容较为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性较强,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而高职学生学习都凭感觉,普遍不喜欢枯燥的思想政治学习,学习不积极、不主动。(2)高职学生的个人素养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卑心理较强,认为自己不如其他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较低,同时,看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学习目的性不强,在政治学习过程中时常表现得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会抵制学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要正视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发展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诚实守信的态度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爱国热情,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在教育的路上要能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为学生的未来成果发展创造条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职业人才。
二 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能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时常给予学生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点。另外,教师要爱护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困难,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重视,只有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和对自己的重视,才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步骤,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有效提升。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2.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学生不喜欢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喜欢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多的限制,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需注意这两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的不断思考完善中,学生可有效掌握有关内容,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依据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能在研究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通过互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不断研究教学,不断形成新认识、新观点的教学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提升、思维得到发展、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应通过互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互动课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交流,不断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探究话题,搜集整理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研究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原因;搜集整理本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了解自家的收入情况,为自己的家庭制订更合理的理财方案等,这些话题都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学生搜集到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活动,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较突出,学生的认识在不断的探究中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不断激发内在潜能,有效学习政治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心理学认为,无意注意是人们在某种刺激的直接影响下,感受器官自然而然地转向这些刺激物的探究定向反射。它不受意识所控制,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是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政治生活远离同学们生活实际,那么怎样提高同学们对政治学科的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呢?我认为,一味地要求学生自身保持专注,对学生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自觉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则会使教学活动变得有趣味,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实现“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和谐的教学境界。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提高认识,增强对无意注意规律的重视
一般认为,老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课堂要集中注意力,认为学生上课跑神纯粹是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问题,实际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认识是偏颇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般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10――3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走神并不都是学生的错,这是规律使然。
政治学科理论性、教育性较强,面对高考,不少老师和学生都以为学好政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讲讲划划背背记记,试想按这种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很枯燥,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视频、图片、热点,给学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自然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整节课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学生心理,重视心理学规律在课堂上的运用。
二.遵循规律,把握无意注意的运用技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无意注意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依据无意注意的特征、规律,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充分利用那些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积极因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刺激物强度、大小、颜色、声音高低方面的变化,都能引起无意注意。如果长时间地用同一种方法进行单调的活动,会引起人的大脑皮层的疲劳而使神经活动的兴奋性降低。政治学科理论性教强,如果不注重方法的运用,难免陷入空洞的理论说教。因此,我们组织政治课教学时,方法一定要讲究灵活性、多样性和启发性,要努力使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刺激物具有新颖、强烈,多变的特点。要加强直观教学,使用的教具,图表要特点突出,尽量防止单调呆板,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如,高一《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的选择》中商业保险这一知识点,对于那些没有参加或经历过商业保险经验的同学,对商业保险的相关知识,如:保险合同签订的内容、原则以及商业保险的功能等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安排学生课前走访保险公司,课堂上请一些参加过或获得过保险理赔的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在课堂上展示各种保险单,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学生对这部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兴趣就会更强,学得会更加轻松,保险意识也会随之增强。
2.创新内容设计,增强理论说服力
教师上课要力求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前后联系紧密,做到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生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讲得太深,学生无法理解,自然难以保持注意;相反,内容太浅,学生一听就懂,也容易使学生分心。如:高一《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关于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内容,很多老师在介绍这一内容时总想把它讲深讲透,但由于高一学生刚接触《经济生活》,有些理论如“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等知识比较晦涩难懂,讲多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不理解还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压缩知识要点,大胆舍弃,同时可以创造性地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知道二者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即可。
3.讲究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感染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绪会影响人们注意的选择方向。引起惊讶、赞扬和喜悦的客体可长时间地吸引人的无意注意。如果在课堂上有效利用这些刺激就能很好的唤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使学生屏气凝神,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政治理论相对抽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要使教学内容切实地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获得较为真实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高的驾驭教材、课堂的能力以及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教师能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并辅以适度的表情和手势,就会增强讲授内容的情绪感染色彩,就会引起学生对这些教材的无意注意。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选取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素材来组织教学。如:我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框题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会获得大众的青睐”,给学生这么一段话:“自行车太累、小轿车太贵、公交车太挤、摩托车太费。”,要求学生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们看过后都会心的笑了,讨论的非常热烈,总结的也相对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消费心理和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学生不仅对该理论的印象非常深刻,我给的那段话也成了学生课后津津乐道的口头禅。
三.因势利导,实现无意与有意间的自然转化
1.巧妙穿插,让“无意”稳定“有意”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可以相互交替或转化。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处于有意注意状态下。但是,在教学中,过分要求学生依赖有意注意来学习,易引起疲劳和注意的涣散。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注意状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考虑到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或一节课内)呈有节奏的轮换和交替,即当学生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下疲劳了,注意要分散时,利用一些可以诱发无意注意的学习材料,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心理活动保持在连续学习的水平上。如,我在讲到《政治生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第一框中维护民族团结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时,在强调教材理论的同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新疆7.5严重烧事件的一些触目惊心的视频、图片,以及9月2日和3日在乌鲁木齐发生的大约2-3万汉、回等族群众走上街头抗议前些天连续发生的歹徒在街头用针刺无辜路人事件的图片,使同学们清晰地看到骚乱给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使同学们非常直观的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我们决不能做那些让仇者快、亲者痛的事,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从而轻松的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目标。
2.因势利导,让“无意”生发“有意”
利用注意转化规律,适当地在学生的有意学习中串插一些无意注意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但是无意注意必竟不是学生获取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依赖的心理状态,因而教学中仍需注重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根据注意转化规律,利用无意注意的目的是要诱发和加强有意的学习。如: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影像图片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设置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有意注意。我在介绍《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中《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目时,展示了三鹿集团成长、发展、危机到破产的几组图片,形象的图片使同学们清晰地看到一个明星企业由辉煌到陨落的轨迹,并表现出几多愤慨和几分惋惜。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企业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企业破产有什么经济意义?通过图片与设问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诚信经营和风险意识自然会深印在同学们心中。
3.趋利避害,巧用“无意注意”
一、各校(园)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和法律法规。学习《2020年师德学习材料汇编》中关于师德方面的文件。
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中开展的重点工作:
1.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党小组会议,认真传达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
2.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自查自纠。
3.依据上级有关要求就加强师德修养、规范从教行为与每位教师签订责任书,并要求将自存的一份张贴在办公室显要位置,随时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
4.在花圃、走廊等显目的位置制作了宣传标牌,规范教职工的从教行为。
5.通过网络组织教职工向“最美教师”、“中国好校长”入选先进人物学习。
6.由德育副校长牵头,开展师德帅风专项整治巡查活动。
7.除正常使用外,学校所有功能室平时要上锁;学生宿舍、空闲房间等一律上锁。
8.建立师德师风个人档案,一人一档。并将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的、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
三、自查自纠、查摆问题主要从以下十五个方面进行:
1.查有无散布有损党和国家声誉和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言论,传播违反互联网规定的不良信息,参与等非法组织及反对党和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行为;
2.查有无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后进生,谩骂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或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利,将学生逐出教室,或以辅导、谈话为名,带异性学生单独到教师办公室、宿舍、功能室等行为;
3.查有无不备课、上课应付,批改作业不认真,辅导不用心等敷衍塞责、马虎从教、误人子弟的现象;
4.查有无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现象;
5.查有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现象;
6.查有无在插转学生、考试、考核评价、教研科研中虛作假、营私舞弊的现象;
7.查有无教育理念陈旧、教法死板,不读书不学习,不思进取,不愿接受新方法、新课改等行为;
8.查有无教室内吸烟、上课时间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等行为;
9.查有无拒不接受学校正常工作安排,消极怠工,甚至擅自脱岗等违反工作纪律的现象。
10.查有无接受家长的宴请或索要财物、向学生推销资料或学习用品、乱收费用、违规补课、有偿家教、调人情座位等行为;
11.查有无在校时间酗酒闹事、在职经商、行为不检点等违反职业道德和违法违纪的行为;
12.查有无不服从工作调配和管理,或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破坏团结,或在校内外制造事端、打架斗殴等行为;
13.查有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迟到早退、无故不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旷工的行为,上班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4.查有无传谣、造谣,利用网络发表不负责任言论、搞人身攻击的行为。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政治;情景式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3.2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它以现代知识观和学习观为理论基础,要求我们所实施的课程体系也必须符合总体教学大纲目标的要求。在新课程目标要求中,最明显的要求便是政治理论知识要与社会经验、现象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知识。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情景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够促进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探索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与要求向匹配的教学实践。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往往十分枯燥无味,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消极的知识传授模式,那么教师便可以依靠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以此逐渐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高中政治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情景式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刺激学习主体,使其产生一定情感反应,从而构建出有利于课程学习的心理景象和外部环境。情景式教学可以贯穿整个课堂,也可以穿插于课程之中,其对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情景式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材的安排作为上课的依据,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必须进行改革。这种以问题研究与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课堂交流的平台,对达到教学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而在近年来,我国高中课堂中也逐渐兴起了一场"赶时髦"的风潮,教师盲目跟风模仿,都在强调多元化教学,而实际上却往往忽视了最简单、最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最后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尽如人意。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手段。
二、创设情境的原则与要求
课堂情境的创设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它必须根据一定的原则来实施,其主要原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启发性。课堂情景的创设首先必须要能够确保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处于兴奋的情绪之中,并且能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有所启发。
2.贴近现实。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课堂情景的创设一定要使情景贴近生活、源于生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体验度。而通过对情景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生可以逐渐学到知识、验证知识,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3.层次性。政治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创设情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从教材内容出发,构建有层次、有梯度的情景模式,考虑好每一个情景问题的衔接与知识的过渡。
在创设情景过程中,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地区社会现实都对情景具有不同的要求,要创设优质、高效的情景,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其一,创设情景的材料要新、精,而不能滥和旧,情景模式不能全盘固定不变,要注重创新;其二,政治教师须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在教学中能够大胆改革,并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想法,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如此,方可创设出教学效果好的情景。
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情景式课堂
在教学中构建情景式课堂是一门既复杂又简单的学问,情景的构建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去思考,如教学内容、要达到的目标、设问等。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构建情景式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1.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开展教学内容分析。
政治课堂教学目标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来设定,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要超脱出教材的限定范畴,尤其是知识的更新上,一定要与当下社会现象相结合,并紧扣教学目标。传统政治课堂教学大多过于依赖教材,情景内容与模式过于简单或者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来创设适合学生的情景模式,一定要认真开展教学内容分析,使情景内容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讨论热点。
2.教学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政治教学素材在社会中十分常见,但大部分都是学生熟知的,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一定是学生熟悉或者可以理解的东西,但不能简单地重复与照搬书上的素材与生活中的实例。教师要成功地创设教学情景,那么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结构,积累有用素材。
3.情景创设要多角度、多层次挖掘知识的外延与内涵,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对于政治课程情景的创设不能一个情景多个主题,教师在创设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去立意,如讲解"价值规律"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当前社会的物价、房价等角度来创设情境,将价值的含义、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等逐渐涵盖,从教材原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举一反三,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4.巧妙设置问题,"煽动"学生热烈讨论,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完善情景要素。
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在情景中,教师巧妙地设置问题能够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在解决或者思考问题中能得到较大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情景之中要鼓励、"煽动"学生开展主题讨论,可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自由式讨论,并在课堂上开展辩论式演讲。同时,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图片、影像、音乐等,为学生展示和构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政治 实践活动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既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予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内化。传统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脱离实践活动,远离学生生活经验,常常流于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无法深入实践活动,缺乏实效性。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政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增强政治课程的有效性。
中学政治实践活动是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对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它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时要确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理念,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凸显中学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政治教师应植根于社会实践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实践活动。
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也不是为理想生活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比如,在讲价值观的内容时,都以伟人、模范、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化精英作为典型人物,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就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理解“案例”本身,而是理解“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体现政治教师的专业特长。
二、在组织学生的实施上要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中学政治实践活动,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体验、社会小调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要注意调动学生参加中学政治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治教师要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根据实践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组织实施方式与辅导方式,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与教师的有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中学政治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让学生亲身经历与实践,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立足实际做出自主选择。通过各种途径让中学生走出政治课堂,置身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等获得丰富体验。政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学科知识的用处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相关知识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中学政治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如果有了新的目标和课题,政治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研究。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诱发探究动机。围绕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社会小调查、小组讨论、上网查找、实践探索等有效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简便方法和简单技巧。
三、在实践活动的结果上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充分肯定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
中学政治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加强引导学生,可适当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入一个已有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注重探究学习过程,注重知识综合应用和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掌握,注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立性、创新性、开放性。如组织开展调查时,政治教师不能要求不同组别学生形成统一的调查结论,而应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视角、别出心裁的想法和不尽相同的收获或结论。
四、在课堂结果的评价上由结果评价转变为全程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实践过程。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学科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经验、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充分体现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的高度统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普通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在体系构建上也已改变了置学生于“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的状况,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注重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强调生活是学生生存的一种背景,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因此,实施生活化教学,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这一先进理念,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二、教学主体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传统的政治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极少联系生活实际,这使得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失情感陶冶和生活能力提升,思想政治课也就成了单纯的说教课,严重缺乏时代活力和德育功能。生活化教学则以情境式教学为依托,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为基础,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目的。生活化教学来源于生活,密切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打破了教材与生活的隔阂。但它又高于生活,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思想政治课重新散发魅力,最终使学生能够应用于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开展“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切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课堂。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关键
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不会对枯燥晦涩的理论、脱离生活的资源感兴趣。陶行知则强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而传统的政治教学偏重于课堂上直接讲授抽象的知识,远离社会生活,把学生当成一个纯粹的知识接收容器,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运用不当,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实,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前者是后者的集中体现,那么后者则是前者的源头活水。如果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被孤立或者独立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外,它就不可避免地会变得简单而机械、枯燥而生硬,进而出现“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的现象。相反,如果有了社会生活的滋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则会越发变得鲜活丰富和形象生动,并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元素,这就使得教学内容生活化,成了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教师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哲学现象和规律巧妙地融入课堂,精心提炼和利用生活实例,尽可能挖掘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让学生对知识真正做到“学进去,讲出来”。
四、教学方式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接受数量和接受程度,学生缺少真实感受,所掌握的只不过是空洞的理论。这种“注入式”教学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厌学,学了也不会运用,以至于最后丧失学习信念。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生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以顺利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等多元开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见,教学方式生活化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途径,通过这一途径,避免空洞说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然,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欲望,坚定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