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月光曲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探究法;新课程;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27-01
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习惯,在课堂上大胆采用一些新的做法。
一、突出学生的“学”
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而不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实践中,就要破除传统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敢于放手,多给时间让他们去安排,多给机会让他们去把握,多给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多给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多给是非让他们去明辩,多给疑难让他们去探讨……让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从而积极主动的求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大胆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
传统教学设计太过严密,问题答案是唯一的甚至连学生该用怎样的句式,词语来回答都预先设计得天衣无缝,对于这样的教学过程,执行得又过于呆板,教学就了教师一厢情愿地演示自己设计的教案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牵到自己预设的哪条道上来。来不得半点变通,容不得一丝意外。学生的思维稍逾常规,回答稍有偏差。教学就急急忙忙地点拨引导,唯恐偏移教路。根本没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主动创新的余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就像一个个瓶口大小方向不一的瓶子。教师居高临下向瓶子里漫天洒水,这样进瓶子里的水到底有多少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在平淡中一帆风顺,实际上丧失了其应有的活力和灵气,扼杀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根据这类传统的教学根基。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给学生预留探究创新的空间,营造“天高鸟飞”的自由环境,让学生的潜能,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让“合作和交流”成为习惯
在语文课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课堂上,可以将学生按前后座位分为自然小组,按学习水平的高低搭配分为学习小组,每组选出调控员和发言人。在思考问题时,小组成员自由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在分角色表演时,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很投入,争取本组成为最佳表演组,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尤为强烈;在做练习时,小组成员互相监督、帮助;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学习,充分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如在学习《春雨的色彩》一文时,我说:“我们都见过春雨,可是你们发现过没有,春雨有好多色彩呢!你们想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年色的吗?就快快读课文吧!”我把学生分成了几组,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小组内读课文,讲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言语深处,经历体验,触摸作者的心灵。在课文的情景和情感中“悟”,在人物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了带有个性的思想和语言:有的同学说“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在草地上,在柳树丛中飞舞,还唱着欢快的歌,春雨沙沙地落下来,小草,柳树更绿了,所以春雨是绿色的。”又有的同学说“小黄莺飞舞在田野中,春雨落下来,油菜花黄了,所以春雨是黄色的。”……说完了课文的内容,小朋友们意犹未尽,一些学生又抢着说:“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是白色的”“春雨落在花坛里,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蝴蝶花以所以春雨是彩色的”……
四、积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老师与学生的地位要求是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伙伴,成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有益帮助者和引导者,从而形成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地位平等的关系,清除以往在学生心目中老师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观念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用寻常、委婉的语言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来影响学生,同时学会倾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流露出来的情感或阐明的观点,有道理的给予赞赏和肯定;不正确的决不嘲笑、批评。教师应常常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敢说,乐于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
五、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特别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并且具有交互性,能让教学活动变得直观、形象而有趣,还可以达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效果。
例如:教学《月光曲》一课,导入新课时可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同时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然后老师加以引导:“同学们,你们能用几句话来描述画面上的情景吗?”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继续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英俊潇洒的青年男子是谁吗?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美妙的钢琴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学生摇头漠然,老师又指着画面说:“他就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贝多芬,刚才播放的美妙钢琴曲就是他为身边这位姑娘即兴创作的《月光曲》。此时,再出示课题、贝多芬像,像的旁边配上贝多芬简介,老师进一步引导:“这里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来聆听这神奇的《月光曲》,了解那感人的故事。课堂伊始 ,利用贝多芬美妙动人的《月光曲》创设情景、强化意境、诱发心境,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又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时候,让学生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并与送总理灵车的人们产生心灵的共鸣,心中升起对总理的崇敬、热爱之情。
以上,就是笔者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后的一些认识。在此,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开放的语文课程意识和语文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终身发展对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为要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采的教学活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构建人人参与、多样并存、随机变化的课堂生态,这样,新课程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做起来并越越好!
参考文献:
深圳市教育局领导曾经这样点评过她:一位始终在发展中的优秀校长。
这是一位拥有特别故事,却又穿越一代教育人共同历史的好校长。在长达两天的深谈中,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30年前参与课改时的选择与追求,描述了15年前初到深圳的忐忑与奋斗,回忆了10年前第一次走上校长岗位的挑战与筹谋……
尤其人惊讶的是,在完整度过了30年教育生涯,取得了出著作、办名校、全国巡讲这些教育人所能企及的一切成绩之后,这位“创造家”依然精神抖擞,觉得理想的教育才不过“刚刚起了一个头”。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30年求索,她“起了一个什么样的头”?
魔力好教师,泼辣教研员
尽管已经离开湖南省溆浦县多年,张云鹰仍然是当地教育界的传奇。
1982年,年仅18岁的她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语文。不过,自己还像个中学生的张云鹰很快就遭遇挫折。当时初中生的作文水平让她十分头疼,于是调整教学思路狠抓作文练习,来来回回一年时间,初见成效。还获得了溆浦县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奖理由是——她春雨般的情感,诗意般的教学,童趣般的率真,让学生无比喜欢与信任。
但她不得不停下脚步寻找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低下的原因:原来从小学开始,孩子们阅读量有限,知识面狭窄,导致写作基础十分薄弱。
年轻意味着大胆,她回头就主动向教育局领导提出申请,调到小学执教。很快得到了消息,她被调入湖南省重点小学——警予学校,也是她从小离开长沙后就读的母校,开始了小学教学的生涯。
“人往低处走”,不计得失的她赢得了校领导的欣赏,一去就被压了担子:出任自然分班的实验班班主任,开始“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实验。
事实也证明,张云鹰与教改就是“天然的伴侣”。五年时间里,她记录下了不计其数的实验计划、学生原始档案、测验数据与实验设想。即便初为人母,她也仅仅只休息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回到课堂,继续实验探索。
其中一个小插曲是,当时张云鹰向校领导提出实验班取消单元测验与排名的建议。校领导不解缘由,她却说,那些学困生越考越没信心,越考越不想学,不如放慢学习进度,减少考试次数与频率,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夯实已学知识,扩充课外阅读。
改革步子跨得太大,她不得不立下军令状:拿期末成绩说话。校领导勉强答应了。
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必然,实验证明学校对学困生的“等待”是值得的。这个班级最终的毕业统考语文平均分数高达94.2分,是怀化地区的第一名。这个班的数学也遥遥领先,稳居第一。而且,通过重组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进度超前了,全班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六年的教学任务。
可以想象,“语文名师”张云鹰顿时炙手可热。实验班的家长们纷纷给教育局写要求信,请求张云鹰继续执教自己的孩子。教育局也组织专家、家长调研,当时的张曦局长亲自走进课堂听课,最终竟然得出一个结论:张老师教学生有魔力。于是局党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张老师带着实验班直接升入中学。
于是,溆浦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一幕:张云鹰与48个孩子一同整班进入溆浦第二中学。为了深化教改,张云鹰又与华东师大附中联系,开始合作进行中小学衔接实验的“双轨教学”。
1991年8月,张云鹰27岁,却已是省教学大赛一等奖、地区教学骨干、语文学科带头人了。也正是在这一年,她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27岁做怀化地区教研员,肩上扛着13个县(市)的教研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张云鹰把孩子全托给了幼儿园,把家务也全部交给了保姆。
也许,张云鹰就是一位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活的人。
一上任她就争取领导支持,做了两件新鲜事:创办了一份双月刊杂志——《怀化教育》;建立了一个跨地、县、学校三级的教研网络。
这两个平台成为推广引进与自创实验课题的窗口,而且平台化效果可以让她同时进行12个实验项目,包括“注提”实验、“集中识字”实验、“六步教学法”实验……每一个实验都成立了核心小组,有方案,有措施,有结论。她甚至整合资源开展了优势互补,把“注音识字”与“童话引路”两个实验合并,在整个湖南省予以推广。
这段时间,成为张云鹰大批量出成绩的黄金期。她参与编写了《小学语文参考教案》、《小学69篇课堂作文指导》等等书籍,撰写的论文、指导的公开课,参加湖南省大赛更是获奖频频,实现了学科比赛获省一等奖的零的突破。
望着年纪轻轻“一骑绝尘”的张云鹰,同事们苦笑着给她下了定义:干一样成就一样,工作泼辣,对教育一片痴情。
深圳往事
1997年2月,张云鹰离开湖南,南下深圳。她随身携带的书从《大众哲学》、《教育人类学》,变成了极具深圳特色的《华为的世界》、《第五项修炼》、《在第二级台阶上散步》。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机遇与压力并存的选择。
4月,她在深圳沙井镇(隶属宝安区)上了一堂六年级语文课——《在仙台》,并做了一场专题讲座。台下坐着主管教育的副镇长,听后为之一振:“没有想到小学的课还有这样的艺术性和高度!”副镇长当场表态:“沙井今年只招一个人,那就是你张云鹰了!”
就这样,她成为深圳沙井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头”。然而,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她很快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苦差事”。
那时,宝安区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上上下下都理直气壮地抓分数。张云鹰专门用半个月的时间进行课堂调研,结果发现大多数老师仍然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比如一位老师讲解生字,12个生字可以讲错一半!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不得已必须使用一些“笨办法”:一所接一所学校地跑,给老师们开讲座,上研讨课,上公开课,有时候竟然要从拼音教学讲起,从训练老师的普通话做起。她还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免费给学生们开设“快乐作文”的辅导课,孩子们自愿报名参加。
不过,这并不代表她的教育创新之旅已经中断。沙井的老师们至今仍然难忘张云鹰的《月光曲》一课,堪称素养与知识水融:她使用反刍教学法,从聆听《月光曲》开始,分析它为什么时而高亢而轻柔、时而低沉而缓慢;再到文中描写“月光曲”一段的文字寻找对应点,从而推演贝多芬在莱茵河畔的小路上散步、听到兄妹的对话、遇见知音盲姑娘这种心情的变化。这种明线与暗线的交织,解开了贝多芬为何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疑问……这样的创新构课思路,是老师们前所未见的。仅仅一年的时间,张云鹰完全打开了沙井教研的局面。1998年6月,宝安区对三年级学生进行统测,沙井镇小学语文成绩竟然前所未有地成为全区第一。
按照教育局领导的原话来说:“张云鹰是有功之臣。”
2000年8月,张云鹰被宝安区教育局调往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专职小学语文培训教师,直接对接全区2000多名语文教师。
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张云鹰的书架上,回归出现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的专著,她希望从阅读中寻找到“在研究中培训,在培训中研究”的办法与策略。
三年时间里,她听课300多节,培训的小学语文教师达到两万多人次,培训教导主任1000多人次,开设了《小学语文典型课示例》等专题讲座42场……针对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既要备好教师的培训课,又要做出示范课。
正是这段时间的探索,她形成了后来在全国多地实践推广的“教师培训五大模式”:信息传输模式、观察借鉴模式、互动参与模式、任务驱动模式、行动研究模式。
凭什么当校长?
2003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政府在《中国教育报》上刊登启事,面向全国招聘西乡中心小学校长。其中有一条“硬杠杠”:年龄40岁以下。
“上,还是不上?”这一年张云鹰刚好39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发现自己渴望有一块完整的“试验田”。
“39回首,40有梦。”在领导的鼓励下,她毫不犹豫参加了竞聘。结果,在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竞聘者中,她笔试第一名,竞聘演讲又博得满堂彩。然而,台下有的评委依然并不看好她,在答辩环节抛出来一个问题:“张老师,你从未当过校长,何以如此自信,你凭什么当校长?”
张云鹰脱口作答:“有时候,过去的教育管理经验也许正是今天教育发展的障碍。有没有当过校长或许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在办学思想理念上有所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教育个性,才有独到的教育哲学。创新比经验更重要!”
这样的回答,联想到过去的业绩,让人无比信服,答辩环节张云鹰再次获得第一名。2003年8月,张云鹰终于以校长的身份走进西小的校园。
不过,与其他新上任者一样,她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仍然是:我究竟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那时,沿海地区颇为流行“培养狼性人才”,或是“成功主义”的教育思潮,学校无论大小都热衷“大而全”,或是“走向国际化”。
张云鹰的选择是什么呢?
“办学要联系地域环境,实事求是寻找定位。”
事实上就在开学第一天,张云鹰便找到了方向。那天,她好好打扮了一番赶到学校,满怀喜悦之情准备着开学典礼,却看到台下:有的家长穿着拖鞋,有的穿着睡衣,还有的只穿着短裤;学生的衣服也参差不齐,有长袖配短裤的,有扣子系错位置的,场面就像个乡下的菜市场。
典礼过后,她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深圳虽然是一座改革之城,但是移民占据人口多数,文化底蕴有限。而宝安区更被称作“乡下”,城市化进程到来,然而“农转非”的市民们从精神上却还没有进城。
她意识到:学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现代城市人”,并在第二天的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料台下顿时议论纷纷:“宝安就在深圳,很快就要城市化,人人都是城市人,为何提出这样的目标?”有的家长甚至说:“这个新校长看不起我们农村人呢!”
张云鹰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正是因为城市化,农村地区的农民与其子女,不仅要“洗脚上田”,更要“换脑进城”,我们要让这些“准市民”具备真正的城市人的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生活技能,让他们成为城市化的建设者。
多年以后,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认为,西乡中心小学的这个定位,不仅需要勇气,更是开创性的探索。相对学校的封闭、保守与落后,张云鹰的探索目标,是由此“打造一所开放式的学校,践行一种开放式的教育”。
例会的特殊效应
开放的第一现场,就在校长例会。
张云鹰回忆了自己以往参与过的例会,它们几乎都是一个样子,几张熟悉的中高层干部的面孔,一张冰冷的圆桌,内容无非是学习与传达上级文件,各部门轮流汇报工作,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这样的例会如何能够成为她施展抱负的工具呢?
这当然成为首先改变的环节。第一步,例会的参与者增加了,圆桌旁多了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甚至还有主管部门的教研员、督学、社会知名人士。
张云鹰的讲话也总是简洁而率真:“我就说这么简单的几句,下面大家交流!”经常地,她还会组织分享一本自己最近看的书,或阐述一个管理寓言,或讲讲出差时的所见所闻。
刚开始,大家都愣了,“这校长怎么不说官话呢?”
什么是校务公开?张云鹰渐渐让教师们明白:例会就是为大家而开,大家都是主人翁。她常说一句话:“我们在这里是做事的,谋事不谋人。”
因此,在学校的例会上,有时还能见到兄弟学校的同行们,大家一起交流工作经验,研讨教育教学。
冰冷的格局渐渐消融,张云鹰又通过例会进行中层干部培训。中层干部由于身兼教学,往往缺乏管理经验的摸索,可是在例会上,她会直接告诉你“值周校长的要求三部曲”,“常规工作的三步走”。
有时,她会直接邀请知名校长、专家学者接管她的例会,对管理团队进行专题培训。几年下来,学校通过例会就培养出四位正副校长,十几位中层干部。
这样看似偶然的课堂,是张云鹰与教师们共同研讨、备课,一堂堂得出的结果。张云鹰经常会提出具有开放性意识的构课思路:《狼和小羊》最后一句写,狼不想再争辩了……说着向小羊扑去。很多孩子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善良的孩子甚至会流泪,教师如果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向相反的方向想:小羊得救了。到底小羊是怎样得救的呢?以“侥幸的小羊”为题目,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张云鹰常说:“真正的开放,就蕴藏在对引导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之中。说到底,它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
今天,坪洲小学开放式教学的探讨已经全面走向了项目化管理、课程化实践。张云鹰通过子课题向教师招标,课题指导小组开展听课、测试等形式加以提炼,并于每学期定期开展课题成果交流,以及评优奖励等手段,先后开展了开放式习作教学、开放式活动教学、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研究,逐步构建起了开放的教学课堂文化。
当开放成为课堂的特征,学校教学教研的创新想不活跃也不成了。
坪洲一年
教书30年,创新30年,今天的张云鹰仍然没有闲着。
从2011年年底开始,她又开始忙着在坪洲小学启动“配方课程”的构建。她希望把全体教师都激发起来,利用教师们的个性专长,创设条件开出尽可能多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这个体系下,教师们需要自己申报“配方课程”,就主要内容、招生范围、课时安排、保障措施等方面发表演说,评委老师随即质询,给予打分,最终按照分数高低得到入围的“配方课程”。最终,“电影语文”、“小天使英语”、“电声乐队”、“小小金话筒”、“广东茶艺”等重点“配方课程”脱颖而出,成为开放性教育新的组成部分。
随后,张云鹰又设计出基础性“配方课程”,每天早上各10分钟的经典诵读与唱歌;每天中午20分钟的书法练习或经典诵读……
而一项涵盖小学全部学科,几乎每位老师都有份参与的课题研究计划又刚刚摆上她的桌案。
在采访的过程中,张云鹰也坦诚自己很忙,从2008年起每年必看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再也没有看过,甚至连“小沈阳”是谁也是别人告知的。
“坪筑杏坛传演经史诗云,洲立学府培育才俊雏鹰。”
一、课前预设与现场生成
在当前的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几乎已升格为“敌我矛盾”,因为“预设”是指“预先的设计和筹划”,而“生成”则是事物“即时的发生和形成”。一个是“预先”,一个是“即时”,如此“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真是“针尖对麦芒”,难道真要来个“点球决胜负”?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语道出了“预设”的重要性。但是,课堂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本体、媒体等的关系随时都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何谈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呢?
怎么才能实现“双赢”?笔者认为,从“治标”的角度看,教师在进行“预设”时,可多一些并联式的弹性步骤,少一些串联型的线性设计;多一些充分准备的“紧急预案”,少一些粗放随意的“临阵磨枪”,让“预设”既能萌发于课堂生成之前,又可游走在教学生成之时。而如果从“治本”的角度看,教师则重在练好自己的“内功”,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使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位。有此功底,不管什么的课堂,什么样的情况,教师都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都可在“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让课堂在随机推进中留住鲜活、展现精彩!
二、专题探究与多点解读
常有惊人之语的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曾说:“‘带着问题读’这一曾立过功劳的方法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先天不足’,因为问题是教师提的,所以这样做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从属的被动地位,给他们阅读、思考套上了‘框架’。”为了例证“不提问题也能上课”,我曾听过支老师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就不提一个问题,只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反映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之间血肉深情的语句后,再加上自己的感受来说服老师动情甚至流泪。为了说动老师,学生阅读泳文本时欲罢不能,发言陈述时则声情并茂,真正实现了多点解读和畅所欲言。浙江名师屠素凤最近执教的《燕子专列》一课也没问什么,但学生的话匣子全打开了!
“不提问题、照样上课”的思考和实践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实际上,“带着问题读”虽然可以“集中火力”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支老师本人的《月光曲》等经典课例就提了问题),但也会限制学生生动活泼的思维、丰富多彩的想象和富于创造的表达,最终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缺陷,妨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铁的课例表明,语文课上,教师不提问,学生的“探究”常因“自选”而显得更显自如、更有创意、更加精彩,这种“多点开花”式的导读策略常让课堂显得“满庭芳华耀眼明”!那么,多年来一直“为‘问’痴狂”的语文教师们是否可以自问一下,以“零提问”的身姿潇洒走进课堂,到底敢不敢呢?
三、书声琅琅与静思默想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而我们的阅读课堂的一个误区就是曲解了阅读的本质和内涵,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只注重朗读而忽略默读,都在不知不觉之中犯下了重“读”轻“阅”甚至只“读”不“阅”的毛病!所谓“阅”,简言之就是用眼看,用心想,也是静思默想、细品慢析之意。其实,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读书更多的是默读而非朗读。现在的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掌握了不少,会让你听得很满意,但日后一旦离开校园,真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用“阅”这一“快捷方式”从书中汲取营养。真若如此,学生可不就是“长大未成人”了吗?
怎么培养学生“阅”的能力?最好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静静思索、细细品味的“场”。可惜现在即使在带有示范性质的名师观摩活动中,也少见学生默读这一环节,大概是教者担心课堂“气氛不够热烈”,有负“观众”的缘故吧。这方面,有“对话教学的开拓者”美誉的孙建锋老师的“默读――批注――对话”式教学值得我们关注和钦敬。在他所执教的《最大的麦穗》《只拣儿童多处行》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课上,学生的心灵感悟和精彩发言主要都是依靠平时的默读批阅、潜心阅读而得来的,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气势!我想,语文课堂应该世世代代追求那种准确而丰赡、全面而完整的“阅读”!
四、随机点拨与快捷导航
现在不少地方都要求语文老师的普通话水平为“二级甲等”以上,这从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口语能力对语文教师的重要性。但是,即使能在这一点上“达标”的老师,他们也会有烦恼!当前,语文课堂最不“感冒”的就是教师的“讲”,似乎一“讲”便是个人作秀,一“讲”便是越俎代庖,一“讲”便是不懂规律。与此同时,“随机点拨”则成了“万能O型血”。新课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指示”更是“变本加利”地对教师的“话语权”都设下了限制,以前教师“说不好话”,现在则是“不能多说话”了,真让人感到“上一堂课好难”!
当学生由于对文本的特殊背景不够熟悉而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时,老师应当机立断地采取“告诉”的办法。试想,如果此时教师还是指望着“随机点拨”能最终奏效而让学生继续“自力更生”,那只能是白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在当前的语文课中,由于学生的自读探究及合作互动已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教师的确已不必、也不能再以大密度地讲解去“教给”学生,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读时的个别疏通及交流时的随机点拨上。然而事物不是绝对的,语文教师有时候也需要“该告诉时就告诉”式的“快捷导航”,让“随机点拨”和“直接讲解”一起将课堂打扮得“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