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建筑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倾向
1、民族形式的设计不是新生事物。它是历史上传统复兴思想的延续,由于建造的不经济性和施工的不合理性,以及新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体量的巨增等因素,“民族形式”的设计显现出不适应性。
2、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现代主义”设计像开闸的洪水,迅猛发展,遍地生根。许多建筑几乎都按“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设计,这一实用经济的设计思想仍将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量建筑设计的基础。
3、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4、新西洋建筑开始出现,运用西洋古典建筑片段形式作为建筑的造型手段。这些局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或是一种商业标志,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副现代建筑的面目,出现这一设计倾向的社会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崇洋心理。
5、“乡土设计”指在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筑的形式、空间。建造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这一倾向试图留住地域文化的根,但在追寻地方性的同时逐渐失去地方性。
6、智能化设计己有萌芽。随着高科技成果的不断出现,人们将完全进入全信息社会,高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流。
20世纪末的建筑界表现出浓重的怀旧情绪,被普遍认为影响美国设计领域的四大设计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过程设计及智能化设计,其中前三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倾向。中国建筑尽管处在方兴未艾向成熟阶段发展时期,但20世纪末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同样较大程度表现出对历史传统情有独钟。
关键词:建筑施工;预应力;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预应力波纹管质量检测
预制好的波纹管实验室需要做刚度试验,抗渗漏性能试验,气密性试验。现场试验做法:A、选取单根波纹管,将波纹管慢慢弯成半径为10m的圆弧,检查波纹管外观,并从外部用光照射波纹管,检查管内是否又露光现象。B、球通球检查波纹管内径。C、单根波纹管弯曲,向管内注入水,中间弯曲部分水注长度为2m,检查是否露水现象。
波纹管外观检验:外观应该清洁,内外表面无油污,无引起锈蚀的附着物,无空洞和不规则的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
二、墙体波纹管安装
施工顺序: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安装波纹管,具置、标高、间距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安装。固定好波纹管后进行搭接,在搭接处拷上胶套。有的构件为竖向波纹管的位置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检验事项方法:
1、水平波纹管按照设计标高固定好的基础上,可以远观每层波纹管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确定波纹管连接相应的锚座位置是否正确。采用尺量,全站仪等工具检查,水平波纹管的标高和水平位置和设计要求偏差在范围之内。
波纹管和钢筋平行作业时防止钢筋直接压迫波纹管,防止工人踩踏变形。波纹管时应该绑扎牢固以防浇注混凝土时位置产生变化。
3、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拉杆要与波纹管应有一定的间隙,不能紧靠波纹管。安装好模板后在浇筑混凝土前,采用球体进行通球。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覆盖后的波纹管再次通球来验证是否被振动棒等将其波纹管变形,或是有混凝土浆流入波纹管内。如发现及时整改,清洗。
三、预应力穿束
1、在钢绞线穿束前检查钢绞线表面是否有锈蚀,断股,断丝烧伤,展开后应该平顺,不得有弯折。钢丝表面不得有油污,氧化铁皮,裂纹或机械损伤,表面允许有回火色和轻微浮锈。
2、穿束过程为了防止钢绞线散开,穿束每根时钢绞线端头带上子弹头。为了确保钢绞线在波纹管内弯曲,在穿束到另一端时要多于设计预留长度,然后缓慢抽回达到设计预留长度。
3、穿束水平钢绞线时可以从结构两端分别设一组工作人员,同时进行穿束,做好记录。
4、在穿束过程中每一盘钢绞线即将完成时,预应力工人应该计算好所需要钢绞线的穿束长度,掌握好所剩钢绞线是否满足穿束长度。以防穿束后预留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达不到安装千斤顶末端工具夹片足够的咬合长度。
四、预应力张拉
1、张拉施工工艺:稍加力张拉(主要是起到拉直钢绞线)—在千斤顶末端钢绞线处喷漆作为观察点和固定测量伸长值用的横尺作为基准点—张拉(张拉值为设计阶段张拉力)—测量伸长值,记录,观察是否有断丝、断股、滑脱等—张拉(张拉值为设计阶段值)—测量、记录、检查—千斤顶回顶——把千斤顶后的工具夹片完全打入千斤顶工具锚内咬住钢绞线—张拉(张拉值为设计阶段值)—同上—泄压到设计要求测量伸长值。
6、钢绞线切除: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焊。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
五、预应力灌浆
1、灌浆配合比:按照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
2、水泥浆检查:随机抽查浆体的流动度,其应该控制在设计值之内。如浆体未及时灌注超过1小时需要做灌入度,如果观察浆体有变也可随时测其流动度,也可随机抽查入口处流动度和出口处流动度。每批灌浆必须做水泥浆同条件试块和用50mm直径量筒做泌水率,观察其体积变化。浆体同条件试块7d、28d时达到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泌水率3h后以及体积变化相应的数值都要符合设计值。每灌注一批浆体留置二组试块。
3、(1)水平预应力灌浆:当灌浆筒内浆体多出单根水平波纹管用浆的20﹪时可以进行灌浆。在灌浆前一定要对每根波纹管进行气压试验,防止安装的灌浆冒不严密漏浆,气压不大于设计及规范要求。当灌浆前先用水打入灌浆机内起到的作用,当进行灌浆时在等水完全排除后才能把灌浆管安装到灌浆帽上进行灌浆。等浆体从另一端完全流出关闭阀门,然后浆体完全从排气孔流出再次关闭排气孔,灌浆机持压1min,看是否保持在设计要求以上。
(2)竖向预应力灌浆:竖向预应力顶端安装好泌水桶后,泌水桶用胶管和锚座上的泌水管相连。灌浆应该从每根波纹管的底部开始,当浆体流到顶端泌水桶边缘20mm后停止灌浆,底部关闭球阀。在灌注完以后每隔15min用木棍搅动一次,用手捏泌水管和泌水桶连接的软管使气泡完全排除,持续3小时。泌水24小时以上可以拆除泌水桶。当水泥浆试块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打开灌浆帽上的泌水孔,用手指按压波纹管内浆体是否硬化来判断是否可以拆除底部球阀。拆除灌浆帽时,要考虑到浆体时间不要太长浆体容易完全硬化不容易拆除灌浆帽,但也不易过早,过早拆帽时容易损坏初凝的水泥浆保护层。
六、预应力封锚
竖向预应力:当竖向预应力拆完灌浆后,对灌浆帽内成型的水泥浆进行清理和打毛。然后把预留的钢筋按要求布置好,然后采用与墙体等标号的混凝土封住。
水平预应力:水平预应力拆完灌浆帽后,对其构件两侧进行打毛合格后,把预留钢筋绑扎布置好,然后支设模板。浇注与墙体等标号的混凝土
七、预应力工程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1、配合比试验:失败原因分析:a配合比是否符合实际工程条件。b、原材:现用水泥质量、品种,以及水的质量及温度。c、气候情况:实验环境温度是否偏低。d、下料顺序不同,水泥分次加入以及外加剂的添加顺序及时间。
2、预应力张拉出现滑脱原因及补救措施
主要产生原因是夹片齿形硬度不够或是夹片内没有齿形,当预应力张拉到一定力时达到夹片齿形硬度破坏极限后就会出现滑脱现象。补救措施:采用小千斤定张拉卸掉破损夹片,安装新夹片。然后张拉到与其他钢绞线同张拉力和张拉长度后。再次使用大千斤顶对其整束同时张拉到设计长度。
3、水平预应力钢绞线断股原因及补救措施
原因分析:造成断股和断丝的原因:钢绞线质量部合格;千斤顶张拉值超出设计范围;波纹管内靠近张拉端处,波纹管内出现钢筋、高强螺杆压迫波纹管内壁变形凸起,钢绞线张拉时此处受剪力、摩擦力较大;钢绞线在穿束时出现叠压现象(既辨辫子形状),当钢绞线受拉力后将其某单根夹死,张拉时只有被夹处到锚座外缘这段钢绞线受力会出现断股。
避免措施:加强钢绞线质量抽检制度,按照技术方案张拉步骤控制张拉力,避免超张拉。施工过程重点检查波纹管是否被压扁变形,安装好波纹管候及时通球。
4、预应力波纹管进入混凝土的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
原因分析:支设墙体模板时由于预埋锚座上的螺栓支撑住留有空隙,在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入。处理措施:浇筑混凝土后及时通球检查,如若未能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检验出现波纹管被堵死现象,可请专业人员采用小型钻机,钻头螺杆采用每根150mm活连接可以转动一定弧度。当钻通后使用穿束机穿束单根钢绞线来回撞击,采用吹风机吹出脱落的水泥粉。最后通球带出石块,穿束,张拉,所造成的损失及责任由责任方承担。
5、张拉时锚固端出现滑脱,缩进。补救措施:使用小千斤顶在张拉端张拉取出夹片,下端采用导链将内缩钢绞线拉倒原位即可。然后采用大千斤顶张拉到设计值。
关键词: 新闻学 理论体系 公共性
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时常被人质疑,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新闻学学者深思。郑保卫教授扛起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大旗,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比较明确,回答了中国新闻学的特性问题,有助于明确中国新闻学的个性价值和努力方向。新闻学只有充实了自身的内涵,凸显了自身特色,才能进一步巩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12]乔治·E·马库斯:《中文版序:〈写文化〉之后20年的美国人类学》,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页。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关键问题;解析
1、工程技术管理概念
施工现场就是完成施工、生产的活动场地,即为建筑施工提供的活动场地或者是服务建筑生产的场所,利用劳动者运用一定的劳动方式以及各种劳动手段,针对施工对象进行施工活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是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的秩序所进行的技术管理活动,提供各种技术保障,与此同时,针对施工技术管理的各种问题,提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地进行解决,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对施工的相关劳动者、劳动工具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控制及协调。
2、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调高建筑企业对签订的相关合同的履行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公司信誉,就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效益得以实现。根据相关建筑施工企业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质量监控,突出控制整个建筑施工安全以及质量,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管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建筑施工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尤其是在高空作业的情况下,不同工种的反复、联合施工以及现场作业人员多、流动量大等等因素造成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性增加,安全隐患变多,各项事故容易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作业安全性,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3.1、缺乏配套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大多都把时间精力放在工程建设成本、资金回笼等方面上面,对于技术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工程技术管理的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内容不配套,对于各个项目都没有进行有效技术上的控制。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只注重工程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工程技术管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造成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较为低下,难以满足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运作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2、施工设备较为落后
施工设备较为落后,会给施工技术管理造成困难。从机械设备的方面来说,机械设备较为良好,运转效果好,对于工程的质量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对于设备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就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说,还存在着设备机械不能配套、设备老化破损的情况,这对于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长时间持续这样的运作容易导致资金紧缺,由对设备造成反作用的影响,降低设备的更新速度,造成企业的运转陷入恶性循环。
3.3、施工设计与施工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勘查设计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质量。在施工前,未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没有深入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细节不够明确,就随意的设计图纸,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不准确,后期更是任意修改施工图纸,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为施工留下了隐患。许多项目人员都缺乏理论基础和施工经验,对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对于设计的内容,只能做到生硬的照搬照抄,而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并且,有时施工的设计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常常导致理论与实际不符,不能够付诸实践,造成施工图纸毫无用处,不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最终导致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质量下降。
3.4、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现今,我国许多建筑工程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监督体系,缺乏组织效率,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缺失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组织,没有专职的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只做到表面功夫,没有落到实际,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难以实施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手段。在施工安全管理项目有很多,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以便实现保障施工的安全。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4.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技术进行认真的执行,建立起责任制度,每个项目的都有其负责人,那个项目技术施工出现问题,找相应的负责人,做到责任的明确化,实现谁管理,谁负责,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组织、设备检查、技术准备、材料检测、施工工作、安全保证等。还应组织专门的人员,建立一个工程技术团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反复的勘察,优化设计图纸,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4.2、编制现场施工方案
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现场的项目经理应该组织施工技术人员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对于施工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研究,找出解决对策,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单位进行工程分项,对于施工质量的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操作进行有效的编制。对于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在进场前需要进行检验。将施工技术人员集合起来,签订劳务合同、施工合同以及安全操作合同,在人员入场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将需要注意的事项交代清楚。
4.3、控制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的质量
对于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进行控制,确保工程的技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施工设备对于施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比较大型的设备以及大规模建材,都需要依据国家相关的要求以及规定,对于这些出厂规格性能、材质型号、质量合格证进行有关的检测,当具体的施工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有关的验收。在材料验收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于材料的规格、型号与质量等标准进行详细的检查,在所有的材料入场前,应该严格对其进行清点,根据材料的型号与规格对其进行存放。另外,当配件、材料以及接卸设备等经过严格检验后,在材料入场前,应该对材料的三证进行严格的检查,还要对配件、材料的安装以及步骤的操作进行严格的检测,倘若检测的结果不合格,那么材料一定不能投入使用。
4.4、提高安全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应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技术。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避免出现由于经验主义带来的问题。有一些施工人员由于长时间的施工,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施工经验,能够彻底地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现实是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地发展,传统施工的安全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使施工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施工意识,以免由于经验主义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还应积极鼓励施工人员不断更新施工知识,加强施工技术,并将其实践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效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施工的数量以及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在建筑施工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江峰.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科学之友,2013.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壁画是在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开始寻梦之路的,它在诸方面与传统缺乏有机的联系,存在着严重的断裂。本文从中国现代壁画的滥觞与断裂、困惑与尴尬两个部分探讨了中国现代壁画的现状,并作出展望,认为它是面向公众、美化环境、传承文脉、塑造和强化环境、改善场所氛围的一种创作活动。
一、滥觞与断裂
谈到中国现代壁画的滥觞,首都机场壁画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尽管早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就曾向国内介绍墨西哥现代壁画家里维拉,并明确指出:“壁画最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但当时国难深重,民不聊生,几乎无人响应。而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壁画只是宣传和批判的工具,建筑业只能与当时温饱型的社会同步,虽有壁画之兴者,但力不从心。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壁画的兴起只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建筑飞速发展,中国现代壁画也开始如梦初醒,充满生机地匆匆登堂入室。
然而,中国现代壁画是在严重营养不足的条件下开始寻梦之路的,并且这种营养不足,在机场壁画之后二十多年来的壁画创作中不难显见。一般而言,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而对于中国现代壁画来说,人们却很难找到它与传统建筑、与古代壁画之间的某种渐进式的、承上启下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壁画创作在一开始就面对全新的语境,它在诸多方面与传统缺乏有机的联系,在源流上存在严重的断裂。wWW.133229.cOm
首先,是中国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之间的断裂。在现代建筑以前,建筑的概念是宽泛而具有包容性的。无论从建筑的研究范畴还是设计内容看,建筑是包括壁画、雕塑以及其它建筑装饰的一门学科。一部建筑史,很难将壁画、雕塑剥离开来;而一部壁画、雕塑史,更是难以脱离建筑本体而独立成章。这种情况在寺观、墓室、宫殿、石窟等建筑中尤为明显。中国传统建筑以梁架式结构为主要特征,千年来形成了完善的营造法式,并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作为依附于建筑墙面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壁画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工艺材料等方面都较好地服从于建筑的性质、功能以及结构的需要,成为建筑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壁画、雕塑与建筑一体化是传统建筑非常突出的特征。而中国现代建筑的产生,是在国门被打开,西方列强及其文化对中国入侵时,以一些城市或租界所建造的“洋房”为起始的。这些“洋式建筑”从一开始就远离了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使中国的现代建筑在产生之初就中断了与传统的内在联系。这种情况有别于欧洲,其建筑发展是一种渐进式的演变过程。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到中世纪的罗马式、哥特式建筑,再到后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建筑以及发展到现代主义直至后现代建筑,其间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作为建筑装饰的壁画、雕塑,也伴随建筑的发展形成了某种渐进式的转换和逻辑关系。而在中国,人们找不到由传统建筑跨越到现代建筑的中介,传统建筑的梁架式结构和布局样式,仿佛是在突然间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功能的要求。“所以,事实上,对一切现代功能的建筑来说,当它们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之日,中国几千年的建筑传统就中断了。”不言而喻,包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海、沿长江、沿铁路线所建的一些洋房,或是在五六十年代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名义下建造的折衷主义建筑,以及八九十年代在强调“必须继承传统、保持文脉”旗帜下的仿古式建筑,到现在盛行于全国的“欧陆式”建筑等,它们在样式、结构、空间、技术等方面都与宫殿、庙宇等传统木构梁架式建筑形成了断裂,而现代壁画在生长背景、文化职能以及创作指向上也同传统建筑的需求相去甚远。
其次,是现代壁画与传统壁画的断裂。中国有着丰厚的传统壁画资源和遗产,但多兴盛于寺观、墓室、宫殿、石窟等特定的建筑环境中。这些壁画与传统的梁架式结构和布局样式构成了某种固定的装饰法则,壁画本身在内容、形式、技法等方面形成了某种程式化。由于建筑的现代功能的要求,使人们难以找到古代建筑装饰与现代建筑装饰的某种联系。现代壁画面对的是全新的诸如交易所、银行、俱乐部、车站、码头、机场、地铁、学校、文化馆、体育馆、剧场、博物馆、办公楼、会堂、宾馆、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建筑的转型必然导致壁画的转型。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现代建筑环境中,套用敦煌或永乐宫的壁画样式来装饰,将是一种什么状况。由于建筑的断层,现代壁画无法从传统壁画中找到承上启下的逻辑关系。因此,中国现代壁画家从一开始就在无法承袭的条件下匆匆粉墨登场。他们既不可能套用传统建筑与壁画所形成的定式,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积累新的经验。这种情况不同于西方,西方现代壁画如同西方现代建筑一样,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经过了百年的时间,中国现代壁画进程缺少这种过渡阶段,它必须迅速地应对现代建筑功能和空间结构的特定要求,建构全新的壁画创作理念。
再次,是创作队伍的断裂。中国传统壁画的创作主体是匠人,寺观、墓室、宫殿及石窟中的壁画几乎全部出自世代相传的工匠。这同欧洲众多艺术大师参与建筑设计或进行壁画创作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欧洲壁画的发展是与一个个响亮的艺术大师的名字相联系的,如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丁托列托、鲁本斯、德拉克洛瓦等,他们几乎代表着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在古代欧洲,建筑师和画家、雕塑家的合作是一种传统,有的大师本身既是建筑师又是画家和雕塑家,这也形成了壁画创作队伍的延续和传承关系。在中国古代,代表着绘画最高水平的是文人画家,他们追求清净自为,“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多远离尘俗。而当代壁画家均为西式的新型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画家,同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主体的工匠无血缘关系。他们或许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但他们不具备传统工匠的技艺,同时对于壁画所依附的现代建筑空间、环境特性以及对作为公共性和公众性的现代壁画性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如杜大恺所说:“中国没有职业的壁画家,中国壁画家绝大多数都是客串到这个领域的。”他们在一开始就必须在全新的语境中,去探索现代壁画的创作之路。
因此,尽管机场壁画开启了中国现代壁画的兴盛之门,进行了飞跃式尝试,如张仃的《哪吒闹海》、祝大年的《森林之歌》、袁运甫的《巴山楚水》、李化吉的《白蛇传》、袁运生的《生命的赞歌》、萧惠祥的《科学的春天》等壁画作品,体现了一种开放后的激情冲动,充满真诚和生命的节奏,在内容题材上富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表现手法和材料工艺方面也很丰富,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但是,在壁画复兴之春,不难看到其起步的趔趄和蹒跚,以及所存在着的特定时期不可避免的缺憾。如壁画家以画家的心态作画,较少考虑特定建筑环境的要求,更缺乏与建筑师的合作关系。这些问题在后来的壁画发展中逐渐凸现出来,并引发了壁画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在性质、功能和创作观念上的思考。
二、困惑和尴尬
现代壁画创作的困惑和尴尬表现在壁画创作观念和壁画创作的环境中,首先,是将壁画作为精英式艺术,还是作为公共艺术或公众艺术?这个从理论上并不难回答的问题,在壁画创作实践中却一直难以协调和把握。
壁画是一种具有科学因素的公共环境艺术。建筑作为壁画的载体,势必将建筑师推向环境设计的主导地位,壁画家不能抛开建筑环境的诸多关系以追求纯艺术的自由创作,而应与建筑师进行密切合作。因而,壁画创作的焦点,从一开始就集中在画与建筑的关系方面。建筑是以实体围合分割出虚空间的,虚实是建筑最重要的语言。壁画虽然是建构在“实”的墙面上,但它不仅仅是对“实”的墙面的审美处理,也是对虚空间效应的关照;不仅仅是以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等绘画形式在建筑之间寻求虚与实的联想式的结合,而是应从整体语言的视角渗入建筑语言之中,使之从属于建筑的整体环境,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习惯于纯艺术创作的大多数壁画家而言,如果不明确壁画在整体环境中的地位或作用,不明确壁画只是建筑环境中的参与部分,过分强调其意义,甚至抛开建筑环境的种种逻辑关系于不顾,完全以画家的自由创作方式和情感介入环境建设,势必会造成壁画与建筑环境的相悖,导致对环境关系的曲解。事实上,多年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人们不难看到一些壁画作品非但没有增进建筑环境的精神性,而是损伤和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关系。
另一方面,壁画的公共性、公众性特征,决定了壁画创作必须反映大众的需求,充分考虑其审美水平和接受能力。这势必将壁画创作推到一个属于大众文化建构的范畴。但是,“大众文化是一种美的平均值的文化,是一种缺乏个性的审美文化,是一种媚俗的审美文化,是一种以美的名义来绞杀个体的审美感悟力的文化。”特别是在后工业经济时代,大众文化和艺术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以及内容题材的媚俗性越发突出,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壁画的创作。不少人简单地理解壁画的公众性特征,不求艺术质量和艺术精神含量,更不求艺术的原创性,许多壁画创作模仿风气盛行,模式雷同,形式语言单一,甚至出现了明显的矫饰之风。毋庸置疑,大众的审美层次不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满足这一层次并非难事,壁画家为了得到创作墙面可放弃自己的艺术准则,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创作主体的情感冲动和精神意向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不得不让位于公众性。但是,壁画的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低层次的审美需求,还应该肩负着提高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在壁画创作实践中,如何把握“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既要避免精英式创作的孤芳自赏、惟我独尊,又要以真诚的社会责任心和严肃的艺术态度创造和提升大众的艺术品位,同时还要在形式风格和艺术个性上有所追求,创作出既能被大众接纳又有较高审美层次的独特的壁画作品,这确实是摆在每个壁画家面前的难题。
再者,当代壁画创作的另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壁画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金钱和权力的“婢女”,许多壁画无疑是被某种艺术之外的观念和意志强制出来的。由于中国特殊的壁画运作和管理机制,使作为创作主体的壁画家被置于十分被动的尴尬境地。甲方往往依照现代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普遍承认的交换原则驾驭壁画或壁画家,使壁画创作落入商业性操作和金钱的桎梏中,甚至有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选定壁画的内容和形式,用自己的审美品位来替代壁画艺术的评判标准。无怪业内人士把壁画称为“遗憾的艺术”,甲方的制约常常使得壁画家既无法回避又无可奈何。
然而,今天我们在评判壁画时多习惯于将矛头指向设计创作者。当然,在壁画创作中,确实有一些人崇尚拜金主义,只顾商业赢利或个人的实惠,缺乏社会责任心和严肃的艺术态度,这需要予以谴责。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与壁画创作直接相关的壁画运作、管理机制却束手无策。严格地说,当今壁画艺术的最大问题并非是出在壁画家自身,而在更大程度上是壁画产生机制的问题。一幅壁画的产生,与投资商、行政部门、建筑设计、制作单位以及公众关系密切,其产生的环境是否合理、健康,直接影响壁画的创作水平。中国当今的壁画创作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市场秩序的非正常化、投标放标的暗箱操作、非公正公平的竞争,以及在运作、审核、管理等方面的非艺术的干扰,这些往往是严重制约壁画创作的瓶颈。然而,环境的真正净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不健康现象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下去。
三、趋向与展望
从机场壁画复兴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现代壁画经过了一个从寻求、实现壁画梦的激情和创作冲动,到反思、反省、创作更为理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为壁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加上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多元的艺术渗透,壁画创作在整体上呈现出思维多向、形式语言更为丰富的面貌,壁画家的创作心态更趋成熟。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两方面,壁画家们也不懈努力着。中国毕竟是个传统文化深厚和壁画艺术资源丰富的国家,尽管在传承关系上缺少直接性,但如何继承并发扬光大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常常是壁画创作中人们思考的问题。但就总体而言,大多数人只是把传统文化解读为某种图形、样式,只注重某些表象的东西,而对传统文化中那种博大精深的内在精神认识和把握不足。因而,整体上看,许多壁画缺乏内涵,形式也平庸。另一方面,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借鉴,使中国壁画家在艺术观念、创作思想以及表现形式上获益匪浅。西方现代壁画虽然在与建筑结合、表现形式、手段上与中国传统的形式差异较大,但与现代生活、文化、科技方面以及现代建筑与壁画创作的对应性方面更为贴近。这无疑使面对现代建筑环境进行壁画创作的中国壁画家更易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和形式。不过,在这种“拿来”或“借鉴”中,如何判断、把握其精髓,如何在吸收外来有益元素的同时,建构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品格也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总之,人们在积极寻求建立与新的历史条件相协调的新的壁画价值观。
壁画对建筑环境的参与,往往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人类心理因素的驱使和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当代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如果说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评价体系和价值判断发生了新的变化,那它无疑是向着包容着人性、人情味——即精神含量方面递进。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作为现代人类之精神需要在生活中的位置不可低估。壁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中丰富细腻的感性认知和艺术享受,唤起人们感情的共鸣和灵魂的沟通。因而其创作指向已不是政治式的歌功颂德或宗教式的顶礼膜拜,也放弃了精英式的极端个性和远离大众的倾向,而是面向公众、美化环境、传承文脉、塑造和强化环境特色、改善场所氛围的一种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