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熟读成诵
熟读成诵这种记忆方法是最古老、最常见的方式。不仅语文课使用,品德与社会课中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运用此种方法要做好与语文课中阅读朗诵的衔接,掌握其中停顿、轻重缓急的方法技巧。除此之外,品德与社会课中哪些问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是一大关键。
如在六年制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有一课是《谢谢您,爸爸妈妈》,文中有一道题是爱是什么,答案是这样的: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爸爸的爱是谆谆的教导;奶奶的爱是幸福的摇篮;爷爷的爱是满意的微笑。这道题的答案是一首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生读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关键词应该很快能达到背诵的程度。
二、因人列答
我们先来看一道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浪费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老师总结几条答案让学生去背,有时学生背诵的顺序颠倒了,老师也不允许。细想此题,答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应该有成百上千个,那么在这么多的答案中列出几条让学生用上一种方法熟读成诵是有难度的,也是不科学的。针对此题,应该鼓励学生用脑去想、去记,而不是用口去背。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应把此题展开,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己的答案。这种私人订制的答案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在后面的背诵记忆中是轻而易举的,同时也为学习下一题“你有哪些节约的好办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辩证论述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题名称
语文园地三《了解中心句》
教学目标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抽象,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分析课文的文段意思,归纳文段主要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难抓关键信息。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阅读中善于想象画面,但难于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
1.
通过“知识回顾”,“知识探究”,“知识演练”三步从易到难逐渐深入学习。
2.
从学过的熟悉课文中举例子,结合课件动态图进行直观分析。
3.
扮演学习小伙伴“小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知识回顾
1.
对比分析三年级上册这两个段落找出共同点: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也是非常保贵的肥料。”——《富饶的西沙群岛》
“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海滨小城》
总结出“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的共同点。
2.
牵连点明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语,要求“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导入中心句的学习。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知识探究
1、中心句的含义
①展示“太阳系”图片直观讲解:文章的中心句就像是太阳,是文段的中心,其他内容就像行星都是围绕着中心句来写的。
②总结中心句含义:它是概括全文或全段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全文或全段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它来展开的。
2、深入探究学习
(1)同学们和小喵一起找找这两段话的共同点?(课件展示文段)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
学习伙伴小喵总结发现的共同点:
老师,我发现了两个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这两段都有一句中心句,进行了先概括的描写。第二个共同点是,这两段都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进行具体的描写。
(3)
老师深入分析这两段:(结合课件动态直观展示)
①第一段话“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这一句是中心句,进行先概括写。然后运用五个“有的”排比句式具体地写了“骑、挑、赶、推、溜达”等各种不同姿态动作的人,写出了街上的热闹。
②第二段也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先概括写了“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然后也运用了排比句“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地描写了三种不同姿态的龙,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
小喵总结学习心得:我终于明白了,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给写清楚的了。我也想来写一段试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知识演练
1、小练笔导入:同学们先来欣赏几幅美景找找灵感吧!(课件展示烟花、鲜花,房屋的美景图。)
要求:照样子,先概括后具体,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式写一段话。
2、学习伙伴小喵的展示: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有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有洁白无瑕的梅花,有灿烂夺目的向日葵,还有逞娇呈美的蝴蝶兰……美丽极了!
3、阅读另一位同学写的文段,找问题。
“夏天的清晨,公园里可真热闹。有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的叔叔阿姨在跑步,有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踢毽子,还有的人在远处的亭子专心地看书。”
小喵修改段落中有语病的地方,引导同学更深入理解“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段落内容。
4、教师示范文段,巩固认识,结合时事,情感教育。(结合图片,配乐朗读)
今年,本人担任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发现:有极少部分学生还算喜欢写,但写出来的内容过于简单,基本上是一件事情,几句话就完了,而且常常前言不搭后语;有一部分学生是想写,又不会写,不知从何写起,无头绪,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顺序弄不清楚;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有些怕写作文,甚至一到作文课,就大声说:“啊!又写作文了,老师,不写行不?”真让我哭笑不能。针对这些现象,我不断总结方法,找出应对以上问题的一些方法,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动力,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再难的事也愿意做,并且都会想做,作文也不例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要把学生当作好朋友,多亲近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多与他们沟通、谈心,从中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在备课时结合学生的各种特点,多准备一些和学生兴趣相关的素材,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另外,我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放宽“政策”,不限定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只要想说,说长说短都可以。出现语病时,教师随时纠正,这样一来,学生没有了语言限制,消除心理的压力,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学生胆子大了,语言多了,这时,教师再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话语以书面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就成了简单的作文。例如:在本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也就是本学期最后一次作文。上课时,我让学生回顾交流这学期以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学生们都纷纷举起小手:“写过《我的课余生活》、《我最熟悉的人》、《我最好的朋友》......”于是,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作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学生听到老师的赞许,都乐滋滋的。在学生兴致勃勃的时候,趁机试探:那,最近,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的吗?人、事、物或景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想对他说”的同学,把事情告诉他,注意要把内容说清楚,然后听的同学再告诉大家自己听懂了些什么。大家再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才说清楚。然后,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相互议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修改方法。最后学生自选内容进行写作,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这样,学生就觉得容易多了。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爱写
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身边的人、事、物景都是学生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手所做的,他们有真切的感受与体验,这样,学生写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三、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学
会修改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5-0046-02
[作者简介]钱雷(1982―),男,江苏沭阳人,本科,江苏省无锡新区实验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单元整体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摒弃了传统单篇教学各自为政的教学方式,以单元整体为视角,借助对单元内各篇课文教学的整体感知、课文精读、串联回顾、单元总结等环节,贯穿单元内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单元结合成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
一、找出单元课文内在联系,把握单元整体教学主题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按照主题单元的理念进行选材和编排的,各单元内的课文之间具有潜在的联系和共同的主题,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之前,一定要找出和紧扣这个共同的教学主题,把握好单元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组为例,《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和《古诗两首》这四篇课文看似在讲述不同的故事,实则都隐含一个共同的主题――“春天”。把握好这个“春天”这个主题,就有利于对这个单元整体的感知和理解,就找准了课文教学的切入点,也能够从“春天”这个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搜集教学资源和素材,理顺教学思路。
有时候,还可以对单元的教学主题进行多方位、深层次挖掘,深化教学主题。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组为例,《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四篇课文的共同主题是“名人故事”,在教学上可以选择这个为切入点,搜集和联系其他的名人事例。但如此就过于肤浅。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发现,这四篇都是在歌颂名人坚持不懈同困难作斗争的故事,如此就可以将普通的“名人故事”主题升华为“苦难中的坚持”,并以此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树立对苦难的正确认识,并培养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二、明确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合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找出和确立单元教学主题之后,就是对单元整体教学思路的规划和设计了。一般的教学思路是,按照“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的教学方式,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单元课文进行整体的快速感知(可以是对单元目录的大体把握,也可以是单元课文的初步通读),然后再于具体课文的精读讲解中将单元主题联系和烘托起来,最后在单元结束后再进行一个整体回顾,将前面所学的课文整体串联起来,贯穿单元的教学主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组中,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个课时的单元整体感知课,带领学生对《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和《做一片美的叶子》这四篇课文进行通读,在通读中发现和领略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波光粼粼的北海、炙烤大地的骄阳、惊涛拍岸的大海、红叶深深的晚秋、暮钟沉沉的寒山寺……通读的过程,能够满足学生先睹为快的好奇心理,也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单元主题的最初认识。
应当明确的是,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有主有次。教师在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教案设计、备课时,要在突出单元教学主题和满足教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重点讲解课文、重点讲解段落,而不是一概而论,都采用精讲精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必然会使得本来有限的教学课时更为紧张,甚至最终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全部完成;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教师和学生信息接收的负担。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虽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但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或人物来帮助学生进行主题学习。
三、注重前后的联系和对比,有机结合“听说读写思”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注重前后课文的联系和对比,加深对单元教学主题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如三年级上册的《做一片美的叶子》《蒲公英》《石榴》,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和对比,认真总结课文中关于植物的描写段落,“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籽儿”,从中学习比喻、拟人等多种写作技巧。
在实施单位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将“听说读写思”的教学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组为例,在讲解《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克隆之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讲一下自己脑海中的未来世界或想实现的发明创造。在讲完《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和《古诗两首》后,教师可以布置作文任务,让学生描述一下春天里自己身边出现的事物。总之,单元整体教学要始终立足于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培养上,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意识。
另外,要指导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并且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完成“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教师要加大读书宣传力度。围绕“读好整本书”这个主题,笔者在读书宣传上加大了力度:首先是设置“书香心语”等栏目;在黑板报上及时将班级和“读书小标兵”的读书事迹、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相关文章在全班学生面前亮相,给学生一种心灵的触动。其次是组织学生成立文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并将学生的读书习作、生活感受等优秀作品展览在班级文学角上,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动力。
参考文献:
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教学?笔者以为,阅读就是通过有声的朗读或无声的阅览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事物特点、思想情感、人生哲理、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阅读教学就是教给学生提取这些信息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李时珍》一课主要讲述了李时珍立志为穷人治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情,表达了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课文后列了两道思考题:第一,《本草纲目》这本书是怎样编写出来的?第二,第四自然段写了哪几件事?找出主要的几个词语。
下面是朱凌燕老师的教学过程,共有五个环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李时珍特别喜欢学医。(学生围绕下列内容进行了交流: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父亲一时想不出的药方,他能及时说出古方。)
(2)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标注记号。(旧药物书的缺点有: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全;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况,不详;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不准。其中,“不全、不详、不准”,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概括得出。)
(3)为了完善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几件事?用刚才的方法在第四自然段中标注。(组织学生交流,归纳出:采药、品尝、访问。在此基础上,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总结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4)出示自学提示:默读李时珍写书过程的三件事,在感受深的词语下面标出“”,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时珍?用一两个词语写一写。(组织交流。抓住这一段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如“山高路远、严寒酷暑、亲口品尝”等,并播放下雨、下雪的视频,补充李时珍品尝“曼陀罗”药的文字资料,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5)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一个词说出对李时珍的印象。(结合“二十七年”、“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等数字,品味“伟大”一词。)
《江苏教育》杂志主编张俊平等专家将京派教学风格概括为:扎实、严谨、稳健、厚重。笔者以为,朱凌燕老师的课体现了京派教学风格,而这节课所体现的教学风格又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相融合。
朱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教给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学生从文本中提取的信息包括: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他发现了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准的缺点,通过采药、品尝、访问来完善旧药物书,最终完成了伟大的《本草纲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培养了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等。这样的训练过程扎实、严谨。教学过程不急不躁,显得稳健;教学内容丰满,显得厚重。
听了北师大实验小学朱凌燕老师的课,笔者想到了江苏的课以及苏派教学风格。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专家认为苏派教学风格是:清简、灵动、精致、厚实。反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苏派十分重视朗读训练,重视写字指导,重视品悟人物特点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重视教学设计的精巧。当然,现在还重视品悟文本的表达方式。
笔者以为,京派与苏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下面以《李时珍》为例:
一、 教材编排方面
个人以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要比苏教版难一些。《李时珍》编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在四年级上册编排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主要采用了叙述的方法,逻辑性很强;《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法,抓住了师徒的对话,故事情节更浓些,文本更生动些,在理解上相对容易些。就是同一个文本,两种版本安排也不同。如《装满昆虫的口袋》,北师大版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北师大版同样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可见,北师大版教材的难度要大于苏教版。笔者以为,北师大版教材更加符合“跳一跳,够得到”的理念。当前,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教师觉得教学难度增大了,因为不少课文学生读了一两遍就能理解,这就给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带来了困难。因此,不少课堂教师所教的往往是学生已懂的,或学生能够顺利学懂的。而北师大版教材因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就能容易地捕捉到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内容,即比较容易确定教学内容。
二、 朗读指导方面
苏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视朗读指导。通常情况下,朗读占课堂教学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有的甚至达到一半时间。苏教版教材,几乎每课的练习都有朗读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简称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但不等于所有课文都要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并不适合于所有文体,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李时珍夜宿古寺》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而《李时珍》一文主要是叙述,不宜提“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朱凌燕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是以默读、自由读为主,是符合文本特点的。这样的课,如果让江苏的教师上,会有不少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且花的时间不会少。这是需要警惕和正确对待的。
三、 写字教学方面
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都安排了描红,教材还编写了与课文相配套的仿影、临写作业本。江苏省对写字教学是十分重视的。现在,几乎在每天的小学语文课上都安排了写字指导与练习环节,这就将2011年版新课标规定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的要求落在了实处。北师大实验小学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了写字练习与指导这一环节。笔者以为,这个环节是需要补上的。时间从哪里来呢?应减少教学内容分析的时间,减少非主要内容的教学时间,如:让学生用“不怕……不怕……”句式说话,过渡句的认识,李时珍尝“曼陀罗”药这一补充内容的阅读与分析等。
四、 能力培养方面
苏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视对人物特点和情感的深入感悟,即更加注重品悟关键字词的“微言大义”,往往使人产生“过度”之嫌。这需要警惕。朱老师的课务实、简朴、稳健,课上,没有过多地挖掘人物品质的伟大,而是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师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激昂的情感抒发,从容,沉稳,但学生学得扎实。苏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悟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的能力,但对提取多种信息能力的培养显得不够。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就是一个“读”字。事实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用一个“读”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剩下朗读指导与练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朱老师所执教的《李时珍》,在思维能力训练上是扎实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识字写字能力是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占了很大比重。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对生字和词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自学字词,这是不科学的,教师科学高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生字词的学习事半功倍。
1 预习指导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单元主题教学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 朗读课文,圈字画词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养成随手圈出生字词的习惯,为下一步解决障碍做好准备。
1.2 再读课文,注音组词
再读课文时,学生需要对照课文中的读音、查字典等方法解决生字。这样,在读课文的时候,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3 解释词语,尝试造句
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拆词法等方法解决难理解的词语,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字词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呈现在预习单上。首先,让学生根据在一二年级掌握的各种认字识字的方法,将本单元的生字根据字的间架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等)分类。其次,让学生找出难记忆的字,并且思考记字方法,上课时交流。也可以让孩子用彩色笔在预习单上写自己觉得有难度的字。再次,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
2 课堂教学
在学习生字时,要真正学会一个生字,就要学习一个字的语音、字形、字义。在小学阶段,大纲对生字词的要求程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涉及到读音、字形、意义三个方面,而且要对一些字词的学习设计形成一定的梯度。在生字课上,学习的重点是记忆、理解和运用字词。因此,生字课可以分为导入新课、分类认读、理解运用、熟记生字、指导书写、竞赛反馈等环节。
2.1 导入新课
在本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猜字谜、识字儿歌、顺口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分类认读
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生字的具体特点,从字音、字形、词性、含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分类,然后进行指导。把本单元的字词按照读音上的相似点分类,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对生字字音的掌握,通过字形分类可以加深对字形的记忆。根据词性分类的话有助于学生对于词语的运用,而根据字义分类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字含义。在教学中,我坚持引导学生进行形近字联想对比记忆,同时指导学生给形近字组词,效果显著。比如,辨、辩、辫、瓣,难、推、堆、准等。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可以自主进行联想对比记忆,效率非常高。
2.3 理解运用
一般情况下,学生遇到生字词主动拿起字典、词典来查阅,可是,在没有工具书时,就必须教给学生理解词义的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拆词法、联系上下文等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利用拆词法来理解词语。比如,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中有词语“不约而同”,教师可以这样指导“不,没有。约,约定。同,一样。连起来就是,没有约定却一样。同学们,一般人们干什么需要约定呀?”生:“说话、做事情。”师:“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说话、做事情没有约定却一样。”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路旁的橡树》中最后一段,师问:“这坐车过往这里的人见过面吗?交谈过吗?”生:“没有。”师:“不过他们说的话是一样的。没有见过面,没有交谈过,他们的说法却是一样的,这就是不约而同。”再次,出示字典、词典中的意思进行对比记忆。如此反复进行这类方法的教学,学生渐渐就能掌握解决词语的方法。另外,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出示近义词,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相应的句子中。用选词填空的方法区别近义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方面,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词语造句。学习是为了运用,学生理解词义之后就可运用词语说话,慢慢积累,便可以将这些词语运用到写作中。
2.4 熟记生字
(1)认字儿歌、顺口溜、猜字谜。引导学生读认字儿歌,编识字顺口溜,编字谜识字,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训练思维。如:碧:王大妈,白大妈,一起坐在石头上。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石头上,坐着两棵树。善:小羊很善良,两个眼睛(点),一个口。
(2)动作表演。用动作表演学习生字的方法十分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中的生字“攀”,教师可以说边说边进行动作指导,“一只大手在林中爬呀爬”(说爬呀爬时,两只手握拳,双臂在胸前交叠,摆出“爻”的字形),学生一下子就记住生字“攀”了。
(3)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在教带偏旁的生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沿用一二年级学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记字方法来记忆新字。
2.5 指导书写
在小学阶段,对于中高年级学生,不需要面面俱到地指导书写。学生可以交流生字词,教师有针对性地从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分析字形等方面给予指导,通过归类指导对比学习。
2.6 检测反馈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能力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寻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启迪思维、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一、在文章标题处“寻疑”
如教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在引入课文、出示课题后,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课题,然后很自然地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略一思考后,很快就想到:“苹果里面怎么会有五角星呢?”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处,教师立即给予肯定,但是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学生跃跃欲试,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主动讨论探究,最终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学生们还读出了一个启示:换一种角度想问题,就会有新发现。学生体会到不让老师牵着走的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在课文中心句处“寻疑”
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看海》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看海是件愉快的事,尤其是看上潮时的海。”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并弄懂中心句的意思,明白句中的关键词语是“愉快”和“上潮”。“愉快”的意思是快乐、开心的心情。“上潮”是大海涨潮。中心句的意思是:看大海涨潮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这样,学生就对全篇课文有了一个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中心提出问题,学生很容易抓住要领,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看大海涨潮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涨潮时大海是什么样子?学生的问题已经清晰地体现了学习的思路,整体把握了文章的框架,便于进一步深入细读课文。
三、在课文关键词句处“寻疑”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找出文中重点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第一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第二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这两个问题就是概括全文的关键问题。在这里,老师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关键句子,联想生活体验,指导学生主动寻疑问难,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亢奋的状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在标点符号处“寻疑”
文章中标点符号以省略号、引号、破折号中表达的意思较为复杂。这几种符号往往藏着作者写作的巧妙构思和深刻内涵。如果学生能抓住这些符号在文中的用法及独特意义,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深刻领悟课文的意义。
中年级学生对作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幼小,语文功底弱,基础词汇掌握的少,写起作文来还是会比较吃力。本文将通过对中年级学生写作的研究,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方式。
【关键词】
小学 中年级 作文 教学 指导
小学中年级一般是指小学三年级到四年级的阶段,这个时间段的同学们已经对小学语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并且也已经拥有了一些语文写作基础。这时,进行写作教育便成了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任务之一。小学写作的教育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加强训练的项目。经过一二年级略微的接触,此时的中年级学生对作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幼小,语文功底弱,基础词汇掌握的少,写起作文来还是会比较吃力。本文将通过对中年级学生写作的研究,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方式。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育学家经常说到: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当年龄幼小的小学生对某一件事情有了兴趣之后,就会自主地去探究和学习,这对于老师来讲也是一件可以减轻负担的好事。在保证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因此提高,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在此,我们将激发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教育指导的第一位,既可以将前期工作做好,减轻老师后期教学的负担,又可以让同学们在更好的状态下进行写作学习,提高写作的水平和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呢。首先我们要考虑到中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学习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是进行写作教学的前提,老师可以利用板报、手抄报、剪贴画等辅助工具来进行学习情景的创设。中年级的学生阶段,正是思维逻辑发生转变的阶段。由原来的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上的过渡,需要老师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正确可行的指导。创设情景作为一个引导手段,实行办法有很多种。例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板报、手抄报、剪贴画等等。
小学语文苏教版的教材中,三年级的作文题目有一个是《我的老家》,老师可以收集一些各地有特点的风景建筑的照片,张贴在教师的墙上或者分发给各个同学们轮流观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小学生们在图像的视觉刺激下,勾勒出自己家乡的风景画。除此之外,多媒体也是一个可以好好利用的辅助工具,给同学们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图像、幻灯片等资料,都可以激起同学们写作的兴趣,当然,激发兴趣的前提是创设好情境,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
二、重视平时写作积累
重视生活中的积累可以丰富同学们写作时的素材,还可以培养同学们发现美的眼睛。中年级的小学生们,年龄尚小,在生活方面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因此,在进行作文描写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对事物进行描写,作文写得也不够丰富,内容缺乏真实感。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视平时的积累。注意积累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两种效率最高的方法――1.坚持记日记;2.坚持摘抄名篇佳句。这两种方法实行起来简单有效,对中年级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莫大的帮助。
四年级上册的佳句积累中,有很多可以运用在作文中的句子。例如与读书有关的句子: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这些句子流传时间久,且意义深远,如果中年级小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加以运用,那么一定可以为作文增色不少。不管是什么方式的积累,需要的都是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积累的东西再好也没有什么效果。在这个积累的阶段,老师要做好监督工作,将日常积累的任务布置下去,先强制性的让同学们去做,然后慢慢培养成习惯之后可以让同学们自主积累,自主写作。积累名篇佳句是如此,坚持写日记也是如此。任何与学习相关的事情,都需要坚持,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
三、渗透学生写作技巧
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应当根据同学们自身对写作的理解,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的进行。小学中年级阶段是一个过渡和转变的阶段,小学生们对于写作没有完整的定义,不知道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点滴渗透。从原来的学写字、造句,到学写一段话、写作文,这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渗透学生的写作技巧,需要老师的实时讲解和督促。例如在小学生上交作文之后,老师找几个典型的例子向大家进行讲解,以此来渗透同学们的写作技巧。
例如四年级的同学对玫瑰花的描写:我表姐的小花园里种了许多花,有海棠花、杏花、桃花……姹紫嫣红,它们迎着三月和熙的春风,徐徐摆动,有的含苞欲放,犹如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绽放开来,热烈奔放……那白的纯洁高雅,紫的高贵张扬,黄的轻盈典雅……一朵朵,一串串,在春天绚丽多彩的阳光下竞相展示自己的曼妙的舞姿,而那灼灼如火的玫瑰更是春天的宠儿。这位同学对玫瑰花的观察细致入微,并且利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作文写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老师可以以这篇作文当作优秀范文来讲解,给同学们渗透写作技巧。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升。
上面所提到的是针对三到四年级的中年级小学生现状所总结出的建议。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无论是语文作文还是其他别的科目,想要进步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知识就像一片大海,我们就是海上的船只,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不到边际,但是却会见识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刘霞.浅谈小学作文启蒙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01)
【2】任祥春.当前小学作文的症结及改变策略【J】. 科学大众, 2007(05)
【3】庞益菲.小学作文误区解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2)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02-02
一、引言
小学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能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1]。然而,以“教师为中心,学习形式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在一些学校中广泛存在,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2-3]。因此,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
在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环境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是广大小学教师的共同心愿[4-5]。“教师独占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等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调节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科学探究活动之间的关系,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目的。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指的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地主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创造一种自主求知的学习气氛,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年、月、日”单元时,首先启发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重要节假日的具体时间,如国庆节、植树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还可以列举家中父母的生日、自己的上学日期等,然后学习公历与中国农历的区别、每年的月数、每月的天数、闰年等知识概念,最后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鸡毛信》课文时,引导学生学习海娃机智勇敢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爱国热情。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观看抗战电影或电视剧,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撰写简单的观后感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一起完成一项学习任务。通常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交流。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集思广益,全面透彻地解决问题;认真听取各小组的交流意见,取长补短,可以深入学习掌握所学知识,获得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过年”单元时,引导学生在每组中讨论中国过年的风俗习惯,如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还可以比较全国各地的过年风俗,如北京过年时的庙会、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正月初一早晨的拜年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政治三年级下册“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单元时,将学生分组后,引导学生列举学校周围不同的商店,然后每组分别针对不同的商店再列举其中的商品种类,如超市,包括日常用品、蔬菜、熟食等商品;电子商场,包括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商品;衣服专卖店,包括保暖内衣、西服、裙子等商品。最后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的有关商店的知识。
3.培养探究学习能力。探究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根据自己的假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并获得创新思维发展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直观体验到理性分析的过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锻炼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探究学习能力。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诺贝尔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科学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还可以结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写作经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体会,掌握课文所要传达的真正思想精神。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单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世界标志性建筑物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中国的万里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英国伦敦的大本钟、埃及的金字塔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照片中的圆形图样。然后启发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圆形图样,如汽车车轮、自行车轮、篮球、足球等,进一步建立圆的概念。最后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归纳总结圆的特性。
三、总结
在小学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建立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还能通过充分体现各个课程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下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在娣.“自主感悟、合作探究”课堂学习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1):63.
[2]符秀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J].新教育,2009,(Z1):21.
[3]祝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J].新课程(中学),2009,(12):49.
[4]曹晓青.生物课教学应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J].林区教学,2010,(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