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管理考核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项目成本核算管理
一、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1、成本核算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般而言,项目成本管理通常划分为6?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核算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的体现,是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据,同时还是项目管理与财务工作联系的纽带。成本预测和计划的合理性与成本控制的强制性体现在成本核算上,成本分析的准确性和成本考核的公平性以成本核算为依据。成本核算的到位与否最终体现在一个单位的财务报告上。
2、成本核算是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
近十几年来,我国工程建设市场先后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寻租成本”;招标投标制有效建立了工程建设的竞争机制,规范了建筑企业工程承接行为;建设监理制促使业主的技术力量与建筑企业平衡,减少了其在施工中以损害业主利益的行为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合同管理制规范了业主和建筑企业的合同行为,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以合同条款为前提,减少双方不必要的争端。成本核算在这“四制”的管理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使得公平竞争成为可能。
3、成本核算是内部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我国,许多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现在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许多学者提出了成本战略管理的概念。而成本核算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企业不重视信息价值,忽视成本核算工作,将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成本核算与项目合同管理息息相关
1、合同管理与成本会计核算都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
合同管理的原则和特点,使得会计核算成为反映合同管理情况的一种手段。合同作为当事人双方联系的纽带,必须以公平和等价有偿为基础,同时合同还反映了项目管理的目标,调解着当事人双方责权利关系,是合同实施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在这一过程中,项目成本核算起到了载体的作用。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及时与否,均反映了合同实施的控制过程,也反映了项目管理的到位程度。
2、合同管理到位与否关系到成本会计核算的精细程度
工程开工初期,拨付工程预付款,表明合同管理工作处于初始阶段;拨付工程进度款,表明合同管理进入实施阶段,实施阶段过程中对工程承包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扣留质量保证金。所有合同的管理程度,都可以通过会计核算中反映出来。笔者所参与过的引滦入津水源保护项目就通过成本核算过程的变化及时反映工程进展。
3、成本核算直接反映合同管理的到位程度
作为成本核算,不仅要反映合同范围内的项目建设情况,还要把工程合同范围外、实实在在为工程发生、应属于工程建设成本的变更费用、索赔费用都要反映出来。成本核算对这些内容反映的细致与否,直接反映合同管理的细致程度,同时还有利于合同双方对今后合同管理工作的改进。
三、从多个环节入手,加强项目成本核算
1、建立全面的成本管理制度
全面的成本管理包括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建设的每一阶段,如项目设计阶段尽量选择最优方案,既达到工程建设目的又尽可能的降低建设成本;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支出;监督监理人员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2、在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确立成本控制点
项目的成本控制点,主要包括严格审查设计方案、建立适当的的采购管理制度、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加强分包管理。这些控制点,决定着项目成本的高低。严格审查设计方案力争在项目初期就尽量减少成本;建立适当的采购管理制度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个必然途径;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阶段成本管理,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加强分包管理,将合同中风险和成本压力转移,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
3、确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定期分析制度
(1)确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根据项目概算或项目中标价,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预算。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并下达给各机构、各部门进行控制。
(2)建立项目成本统计与分析月报制度,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分析,过程控制,与项目概算明细和项目预算进行对比,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
4、做好会计核算与成本预算的链接,及时反映项目成本
(1)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根据项目预算,结合各部门意见,编制项目成本统计与分析报表和分析说明,并下发各部门执行。
(2)各部门确定专职人员,对每月部门发生的成本进行实时统计,并对部门成本情况总体情况进行预计和分析。对部门发生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针对与项目控制目标有偏离的成本项,进行分析说明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3)项目成本主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成本统计与预测报表,对项目成本进行总体监控,对偏离大的成本项,进行重点分析和说明。
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确保项目成本总体情况不突破项目预算。
由此可见,项目的成本核算对于项目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本核算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乌云娜.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第2版).高等学校项目管理系列规划教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
[2]李启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实用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 海外风险 对策研究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已有三十余年,根据多年的经验,特别是深刻反思某些项目的教训,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形成了影响企业海外经营的重大风险,即经营开发风险、境外项目管理风险、政治风险、合同管理风险、总部管控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
一、海外经营风险研究
(一)经营开发管理风险
在海外经营中,项目的投标价格及投标方案直接决定了项目中标的可能性,如果项目价格较高,所有的投标工作都可能白费,如果低价中标,轻则没收投标保函,重则给公司造成严重亏损。
应对措施:一是明确总部与各二级单位的经营开发职能和权责,建立全公司清晰明确的经营开发体系;二是明确现汇、运作、援外等各类项目经营开发程序,明确各类项目评审程序、范围和内容;三是总部预算管理部门要及时对项目成本进行测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方案及成本进行考核评估,落实奖惩;四是本方人员参与项目的投标,重点是组价、施组安排,主导项目的经营开发工作,有效控制投标风险。
(二)境外项目管理风险
境外项目管理风险导致该项目无法按照计划正常施工,致使工程拖期、人员窝工现象严重、质量不合格、资源浪费、项目严重亏损、面临业主巨额索赔及罚款,带来企业信誉上的负面影响,丧失企业在项目所在国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机会。
应对措施:一是优化项目管理模式,根据境外项目规模、实施难度和自身情况,妥善考虑以何种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二是通过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明确总部及子分公司的风险管理权责,强化二级单位人员配备、机构建设,完善二级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总部对二级单位及项目的支持和考核;三是切实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项目成本目标,强化过程监督,加大项目考核力度;四是加强对项目国内合作队伍的选择、考核和评估,选择实施能力强,信誉好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协议,稳步推进市场开拓。
(三)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项目所在国政治动荡等因素导致项目成本大幅上升,预期收益降低或无法实现,驻外人员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应对措施:一是编制大型项目追踪情况数据库,对拟开发项目进行国别风险调查,从项目开发阶段起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措施和解决方案;二是加强与商务部、商会、口行、中信保、各使领馆经商机构等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项目所在国政治变化;三是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评审管理相关规定,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四是针对存在政治风险的项目,可考虑引入保险机制,转移风险。
(四)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失误将直接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影响合同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甚至造成企业巨额亏损与市场占有率的降低,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市场竞争力与长远的市场布局等战略目标实现均产生重要影响。
应对措施:一是将合同管理的重点前移至项目承揽的前期,注重标前评审及评审意见的落实,对重大的合同项目,法律人员赴业务一线参与商签合同,随时把控合同谈判、签订中的法律风险;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境外一线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各地区、各国家合同管理专才,有效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三是加强对合同履行的后续管理,建立项目实施状况的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合同实施、运行情况。
(五)总部管控风险
总部管理工作的薄弱甚至缺失将影响信息的传递的真实和效率,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二级单位执行力不强将影响公司领导决策的执行,使二级单位经营管理方向出现偏差。
应对措施:一是明确总部对二级单位指导、监督、服务、考核的职能定位;二是以项目型管理公司作为发展方向,总部各部门围绕上述职能,重点是围绕如何有效及时的进行监督监督建立健全总部财务、工程、人事、法律、审计等各项管理制度,发挥总部的管理作用;三是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营造反应迅速的企业执行力氛围,努力把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六)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人员的无效引入影响企业的经营生产;另一方面人才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企业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影响职工的士气,使企业缺乏凝聚力。
应对措施:一是企业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和择优的原则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以产业结构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二是完善薪酬、休假、职评等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类制度,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关爱机制;三是加强青年员工职业规划工作,充分培养锻炼青年人,尤其是加强对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四是积极推进人才属地化方式,大胆启用当地人才;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境外员工的关心和爱护,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二、进一步提高海外风险防范能力的对策研究
风险管理是海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海外经营是利润和风险相伴的事业,国际承包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全面加强风险管理,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严格规章制度、优化工程管理、严密施工组织,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补救,是避免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行之路。
(一)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资料库
进一步建立完善海外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加强项目监控,大于5000万美元的海外项目,强化评审和阶段性的风险管控。结合海外业务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风险管控制度,设立风险管控的专门人员,认真组织实施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使各项具体措施求真务实地落实到位;对于重大风险工程项目,实行紧急状态,直至风险有效化解后解除。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资料库。包括:国内外的风险管理知识、工程风险状态报告、工程风险案例、风险管理汇总数据、各个不同阶段风险检查表、风险应对方案、风险管理工具及模板、项目风险归纳总结、大型项目风险管理协同过程模型(雇主、承包商、咨询公司等)及全面风险管理综合模型等。
(二)增强风险研判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一是开展风险识别工作。要对项目所在地区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业主资信、物资供应、交通运输、自然条件、治安状况、工人来源和技术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对投标文件、有关法律法规、金融保险、贸易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收集与项目风险有关的各类信息,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对风险进行多维度分析,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影响力较大的重要风险进行可量化的综合评估和评价工作,评估、评价尽量做到分析精辟、充类至尽。二是进行风险评估工作。要对风险识别报告中列出的各类风险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每一个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量确定风险等级,为选择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三是采取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要学会风险回避,在投标阶段及时发现招标文件中可能导致风险的问题,争取在合同谈判阶段通过修改、补充合同来回避风险;要学会风险转移,将总承包合同中风险较大的部分及时转移到分包合同中,或通过向社会保险机构投保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要控制风险损失,对一些不可回避又无法转移的自留风险,在报价中要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费用,作为潜在风险的处理预备金。
(三)提升项目管理模式,推进“属地化”经营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不同条件下精细严格的合同管理,资金风险与结算赢余机率并存的财务管理,型号与标准不一的设备物资和施工技术管理,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相异的劳务管理为重点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稳步开展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方案,加强国际利率、汇率及金融产品研究,保障境外资产安全。加强境外应急管理,加大防疾病、防恐怖袭击、防自然灾害等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保障境外人员和机构的安全。
继续推进属地化经营,一方面积极吸收当地高水平人才充实我方管理队伍,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减少境外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非技术性困难,尽早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准确把握当地市场动态;另一方面在项目投标及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当地优势企业的合作,提高项目中标率、有效防范项目风险、控制项目成本。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商贸机构的沟通和了解,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广企业属地化文化,加大企业影响,提升企业形象。
(四)强化合同管理,大力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工程合同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一是要强化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管理各阶段评审管理制度,实现合同管理规范化,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二是要将合同管理的重点前移至项目承揽的前期,注重标前评审及评审意见的落实,对重大的合同项目,法律人员须赴业务一线参与商签合同,随时把控合同谈判、签订中的法律风险;三是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境外一线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各地区、各国家合同管理专才,有效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四是要加强对合同履行的后续管理,建立项目实施状况的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合同实施、运行情况。
海外经营不仅要求经营者通晓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必要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环境和国际市场,还要求对东道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经济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尽快从企业内部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同时,实施人才全球化和本土化策略,在人才的招聘和使用上,大胆使用国外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履约意识不强、项目合同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每个开发楼盘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决定了资金回收的速度、企业产品的自有生命周期和企业的获利空间。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各种合同的履行来实现的。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目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合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计划和实施有决定性作用。
合同分配着工程任务,具体地规定着工程任务相关的各种问题,工程所涉及到的生产材料和设备供应、运输,各专业设计和施工的分工协作关系由签订的各合同协调并统一工程各参加者的行为;合同确定了项目的组织关系,规定着项目参加者各方面的经济责权利关系和工作分配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形态和运作;合同作为工程项目任务委托和承接的法律依据,是工程项目各参加者之间经济关系的调节手段,也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和解决双方争执的依据。
(二)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合同标的涉及的范围宽、内容复杂、金额巨大,通过合同管理,能够落实项目的目标和计划,将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目标有效统一起来。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严格合同管理,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项目的运营,只有严格合同管理,才能按期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
二、建立项目合同管理系统
房地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建设单位、设计部门、监理公司、材料设备供应商、银行、保险、政府职能部门等众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公共关系是房地产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因而需要一些专业扎实、业务精通的合同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务流程后,识别企业各职能部门合同管理要素,系统地分析各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科学的合同要素网络,合同要素网络要确保建设项目合同在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中能妥善处理好与各关系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是建立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的依据。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的设计应能确保提供对合同文本和条款的拟定、研究、审查、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的总体原则和操作方案,合同管理体系的框架应能有效保证在合同“两期”内合同要素网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一)合同形成期
坚持“遵守、补充、审核”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签订的各类合同从过程体系上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1)遵守各类合同标准文本的合同条款,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的特点,保证签订合同的总体方向,维护合同各方基本的责、权、利关系;2)补充合同条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保证不同工程项目、不同时期、不同签约方签订合同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利益;3)审核补充条款由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合同责任人提出,项目部等职能部门参与会签,以保证合同补充条款在合同日后顺利履行。
(二)合同履行期
建立合同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合同标的,实现合同目标。
1.确定合同执行责任人,明确责任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管理目标,并要求合同责任人根据目标制定完成管理目标的工作计划。
2.建立合同责任部门定期汇报和合同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制度,从宏观上监督责任人按计划履行合同的情况,保证合同管理工作计划的落实和合同目标的最终实现。
3.建立合同考核制度,把合同考核标准和指标纳入企业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中,激发合同责任人的工作潜能,保证合同网络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三、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制度化和标准化是合同管理的基础。建立一套适应企业目前发展状况的比较完善、切实可行、合理合法、能有效调动各合同管理责任人积极性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过程中的各类管理标准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能够有效堵塞各类漏洞,避免企业在签订、履行、变更合同时遭受经济损失。程序化是合同管理的保障。把合同管理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转变成工作程序,有利于将合同和合同分析文件下达到责任人;在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落实各合同规定,有利于协调各合同关系,明确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力,执行合同档案管理,监督合同实施过程,调解合同争执,处理索赔与反索赔,从而对工程实施跟踪诊断,来实现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控制。
1.合同台账及档案管理程序:在程序的设计上除要考虑按标准编号收发、归档、保存合同外,还要记录合同从谈判、签订、履行、变更、终止、争议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为合同后评价提供原始素材;
2.合同签订管理程序:要明确各类合同实施的目的,充分考虑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坚持程序化管理和例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同签订管理程序,从源头上控制合同执行的方向,保证签订的合同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3.合同履行管理程序:为及时预测、发现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监督、追踪、反馈各类合同信息,必须在坚持全面履行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合同目标管理与合同考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并优化合同履行管理程序,保证项目相关的各个合同按计划高效率地执行,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期保质地正常实施;
4.合同变更及索赔程序:由于合同的变更和索赔发生后,意味着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偏离了预测的方向,因而在程序设计方面要明确合同变更及索赔的提出方、决策权属的相互关系,明确企业处理变更和索赔的原则,保证按程序办事既能有效减少变更和索赔的发生,又能及时处理变更和索赔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监理人;工程合同;合同管理;管理与监督
1监理人在合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合同是工程当事人双方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所约定的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目前建设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建设单位不重视合同管理和履行、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签订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和合同纠纷索赔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质量、投资和工期。因此,明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目标、积极推进监理人的作用,对合同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1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深入,建筑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更多的建筑施工实行合同制,更多的合同金额和施工单位需要合同管理来协调约束。监理人作为合同管理的主要执行人,充分发挥监督管理功能,有利于建筑市场在法律约束下发展,有利于资金的及时投入,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推动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
1.2推进建筑领域的改革
合同管理制是我国建筑领域推行的主要制度之一,是我国建筑领域实行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合同管理制是各项改革的核心,合同是项目法人制建立的基础,招标投标制是合同拟定过程的要求和目标的体现,工程监理制是合同实施的保障。由此可见,合同管理是各项制度的中心,加强合同管理制有助于建筑领域管理水平的提高,监理人和监理制度是提升合同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1.3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是合同实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也是体现合同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监理人能有效协调发包人和承包人,是合同三大控制目标细化和完成的执行人。监理人按照合同质量标准抽查施工质量和合同完成情况,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监理人按照合同工期要求,细化并监督承包人的施工进度;监理人按照合同金额严格控制工期和资金投入情况,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尽量缩小投资,是发包人权益最大化的实际操作者。因此,监理人做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1.4避免和克服建筑领域的经济违法和犯罪
公开、公正、公平是监理人开展监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职业准则。提高监理人的管理水平、培养并增强监理人的职业道德,是工程建设中有效实施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重要举措。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的招标投标制度,能有效地避免和克服建设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管理,实行好工程监理制,有利于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实施和实现,对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实现起到保障作用,符合各方权益和经济利益的最优化要求。
2监理人与合同管理方法
2.1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的颁布与实施,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但是在实践中,法律的执行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既包括随意更改合同中的施工质量标准、不认真履行合同条款、不按照施工流程作业等,也包括监理单位监理失责、未能有效履行监理义务的情况。作为工程实施和合同履行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主要监督人,监理人要严格依法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依法保障合同履行和工程进度、质量及各方权益,提高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水平,扮演好监督与协调的角色。
2.2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合同管理人才
实行合同管理制,应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从业人员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尤其是监理人作为合同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应当增强合同观念和合同意识。监理人在日常管理中,应始终坚持监理合同订立、履行和后期评价的全过程覆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监理人的预防、监控和处置职能。合同管理制下,要求监理人才具备更多的工程、法律和外文知识,能够胜任合同业务。企业要为监理人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和成长空间。
2.3设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
鉴于合同管理在工程前期准备、中期施工和后期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能给企业带来工期、利润的巨大收益,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合同管理人员。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有助于提高监理人在合同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平衡各方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完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合同管理,通过合同抽查、核实和考核等方法,对工程质量、进度严格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水平。
2.4建立合同管理目标制度
监理人根据合同管理目标——即合同管理活动应当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最终目的,将管理目标分解为管理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在发包人授权的范围内,制定各个阶段的目标实现程度的统计考核流程、评估标准和调整完善。建立合同管理目标制度,有利于监理人协调各方关系,针对合同质量标准和工期等目标,将责任分解到发包方、承包方;如果在工程施工中出现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等问题,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化解矛盾,充分实现监理人的协调作用。
2.5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作为合同标准化示范样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有利于合同制定过程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有利于纠纷的化解,有利于合同管理的正规化。同时,合同示范文本有关监理工作和监理人职能的规定准确严谨,细化了监理人的工作范围和酬金等权利,完善了监理人在工程监理中的权利和义务。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有助于监理人做好合同管理。
3监理人在合同管理中的地位与权利
监理人作为发包人在合同中授权管理者直接与承包人接触,参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根据合同内容和发包人的授权范围,监理人在合同管理中具有如下地位与权利。
3.1监理人在合同管理中的地位
(1)监理人受发包人的授权,代表发包人行使管理职能,是发包人利益的维护者。(2)监理人代表发包人对工程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负责对施工质量、进度进行考核。(3)监理人在合同约束的框架内和发包人的授权范围内发出的指示,对施工方具有约束性。(4)监理人在合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独立处置权,如价格的合理调整等。
3.2监理人在合同管理中的权利
(1)监理人按照合同规定,公平合理行使权利,处置合同履行中的各项事务。(2)监理人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作为发包人和承包人联系人,是双方利益在合同中实现和有效统一的唯一渠道;合同另有规定者除外。(3)体现监理工作的独立性,表现在合同中“商定或确定”条款。
4加强工程变更和索赔管理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工程变更及由此带来的索赔,是监理人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工程变更,监理人尽量协调发包人指示和承包人申请两种变更,在满足质量标准的情况下使双方的意志得到实现,是工程工期和进度按合同要求的重要保证。对于索赔,无论是由工程变更引起还是由合同自身的缺陷造成,都可能引起经济纠纷和工程延误的严重后果。监理人应预防索赔的发生,包括对合同及工程文件的审核,与双方及早沟通,充分发挥监理的协调作用。加强工程变更和索赔管理,监理人应公平、公正地按照法律和合同要求进行处置。首先要根据工程合同文件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只有内容合法的工程签证,才能获得监理的认可资格。其次在按工程签证解决时,监理人应当严格把控工程签证程序,保证工程签证程序的合法性,包括报批时间及报批程序合法与否、报批格式符合要求与否;应对工程签证的合理性和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时掌握工程原料价格波动等信息,制定替代方案和风险控制方案。
5结语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合同管理;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TU7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9904
随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工程项目国际化、市场化的趋势,招投标已成为中国建筑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合同管理也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1]。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各类标准合同文本的应用普及,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已成为工程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更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对其进行案例教学改革探索,对于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一直是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重点,并成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子课程。“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将经过处理、提炼后的实践案例展示给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讨论的教学模式[2]。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既是课程内容特点的客观要求和专业能力建设的需要,又可弥补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帮助学生体验在工程管理实际工作中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经验的积累,内化为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工具的切身体会和实际把握[3]。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案例式教学的案例准备、教学实施、考核测评工作进行探讨。
一、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案例式教学概述
关于案例式教学法,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但通常的概念描述包含以下要点:一是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二是重视情景建设、环境模拟;三是借助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式;四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一般而言,教师首先针对课程教学目标选取具有典型性、实效性的案例进行案例背景和问题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结合理论知识或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或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与传统的填鸭式、讲授式、演示式等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一方面活跃了以往略显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气氛、增加授课吸引力;另一方面,可改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强知识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其它专业学生辅修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之一。目前,该课程在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40个学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授课班级学生数一般为50~65人。通过学习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学生应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有系统掌握,同时获得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把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的各方责任、各项工作流程、风险分析,清楚如何研读、分析合同,如何以合同指导实际工作。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对工程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合同等的系统学习,具备分析其它如委托设计、物资采购合同的能力。学生还应熟练阅读并理解英文工程建设招投标文件和合同范本。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帮助本专业学生将大学前三年所学主要专业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工程质量管理、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课程联系起来,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所需的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维度的知识架构,达到专业知识及应用的融会贯通。
二、案例教学准备工作
案例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与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思辨能力。案例的编写和案例库的构建是顺利组织实施案例式教学并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此项工作也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教学基础材料的丰富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教师通常需要针对所教授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内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感悟,进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实际事例和事件的搜集,编写案例教案,形成实用性和质量性并重的案例库。
近年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调研相关企业的实际操作和经验,精选加工公开发表的典型案例,编制了该课程的教学案例库。案例库注重体现四个特点:(1)专题性,按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知识体系的不同设置不同专题,选取的案例涵盖合同管理各个理论模块和方法体系,有较强的针对性。(2)实用性,案例选取来自工程实际,多选取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并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先进性。(3)简洁性,在充分、清楚的前提下力求案情描述文字精炼、简明扼要,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花尽少的时间了解案例内容。(4)趣味性,案例力求内容生动、有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案例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对该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涉及的案例大致可分为操作型案例、描述型案例和分析判断型案例三种类型。
操作型案例是指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案例基本背景内容、文本或图表信息和相关材料,并且提出具体的分析操作要求,包括案例分析的内容、结果呈现形式等。例如,在工程招投标管理教学模块中,根据招标和投标流程知识点所使用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对某实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研读和交流,根据招标文件分组编制投标文件,通过投标书制作和投标模拟,掌握如何响应招标文件,如何进行投标书的文件准备、内容组织、文本编写和签署封装等。
描述型案例通常是将实际工程项目运作中关于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部分的典型做法(如要约和承诺的期限、项目承发包模式选择、不平衡报价等案例)抽取出来,编制成文字论述的PPT课件,供学生学习和讨论,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运行和合同管理的要领。
分析判断型案例是在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和具体问题描述的基础上,针对有关案例(如招投标违规操作、合同条款争议、国际工程索赔等案例)明确提出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判断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实现理论知识的巩固。
在编制案例库的同时,还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形式上的完善,即形成案例教案,以帮助教师把握好案例内容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案例教案需要围绕一个预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明确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难易程度。案例教案通常可包括:教学目标、相关理论知识点、案例标题(便于案例分类和识别)、案例正文(包括案例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具体内容和争端问题等背景,帮助学生对案例内容及案情有概括性了解)、对案例思维角度的提示(鼓励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开放式思考和不同视角的分析)、教学实施计划、附加的阅读材料、参考分析及评述等。对于较为简单的案例,教师只需向学生展示基本案情和主要数据资料,将大量的问题探索、综合分析工作留给学生;而对较为综合复杂的案例,教师则应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重点问题的判断和分析[4]。
三、案例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教学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一项考验。考虑到本科生大都缺乏工程实务和管理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案例教学组织中,明确教学各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基于案例库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模块整合,案例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案例教学计划和组织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根据课时计划和目标,选取案例库中相关案例,熟悉案例教案。其次,在人员组织方面,受班级学生数量的限制,结合案例教学的可行性,一般可采用小组演示法,这样既有利于个人观点的表达又方便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规定6~10人为一组,学生自由分组、搭配并选出联系人,课程中小组成员不允许变动。
(2)课堂案例展示。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案例,考虑到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需要阐释案例深层内涵,补充可能用到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需要提出案例分析讨论的问题和具体要求,包含涉及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案例分析的形式、内容、准备时间等,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通常学生会在课后进行有关案例参考资料的查询和分析讨论。
(3)案例分析展示。学生经过课后充分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成果展示。对不同的案例类型,教师可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如对于操作型案例,学生课后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按教师要求形成文本或实物,再在课堂上呈现,宜采用小组演示法。小组演示法可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头脑风暴、思维碰撞以消减他们实践经验缺乏的影响,但缺点是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而对于描述型和分析判断型的案例,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在课堂上则可以采用单独回答的形式进行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把控好课堂讨论的进度、深度和范围,创造积极的讨论氛围,并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4)案例分析总结和评价。教师针对学生们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问题及结论的归纳和总结,评价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侧重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点的回顾以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和效果。教师可采用分类图、流程图、归纳图等形式理清知识脉络,将内容系统化,使学生既见树木亦见森林[5]。
(5)案例教学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或可进一步深化的案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之后,上交书面总结。教师还应注意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以及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并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
四、案例教学课程考核测评
根据案例教学课程特点,笔者对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考核和评价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案例分析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主要从理论学习状况、案例分析质量和课堂展示表现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如表1。
例如,在招投标管理案例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某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编制
投标文件。首先考察各小组学生对招投标范围、文件、程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具体考察案例讨论分析的成果,如编制的投标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文件袋封条和签章是否合格等;在课堂上模拟实际开标过程,教师担当主持人,学生担当投标人和评标委员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重点考察学生模拟投标和评标时的表现。又如,在FIDIC合同国际工程索赔的案例中,重点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发现、分析、解决和对知识点的反向捕捉能力,以及清晰表达自我想法的能力。
状况考察学生对于案例涉及知识点的学习是否到位,如能否运用正确适合的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应用,能否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40
分析
质量考察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效果,如能否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并提出有建设性的结论或对策建议,能否就案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40
课堂
展示考察学生的现场表现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如能否将问题和分析论述清晰并重点突出,能否借助多种表现形式(PPT,视频,现场模拟等)进行充分展示并吸引听众。20
五、结语
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工程建设合同管理课程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案例库的建立、案例教学的过程设计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测评是做好案例教学的三个重要方面。案例编写和案例库建设重在适用性和针对性,并通过教案为教师提供辅助支持。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案例过程,充分挖掘授课技巧,使教师更好掌控课堂,保证案例教学启发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改进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将学生案例分析的理论学习状况、案例分析质量和课堂展示表现情况计入成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文献:
[1]李启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方光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315-318.
[3]赵振宇.项目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一、设计及分析物流效率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在问卷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检索万方、中国期刊网、百度百科等相关文献,并走入绍兴一些学校、图书馆访谈,根据调研结果,作出问卷初稿;第二,将问卷进行尝试性调研,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减少问卷中易产生歧义的测量题项:第三,进行问卷的预调研。在正式问卷调研之前,选取了绍兴市学校。图书馆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等人进行了问卷的预测试。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的测量量表不设置负向分数,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数依次从l递增到7,得分越低表示越倾向于不同意测量题目的描述,即表示这些问题存在于学校物流外包过程之中。
设计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被试者基本信息的收集,包括被试者的工作单位、岗位名称、在岗位上的工作年限、以及所在行业四个问题,第二部分是问卷主体部分,主要由外包合同、信息沟通、外包控制、物流协作能力、物流效率五个分量。
外包合同变量统计:包括A1:外包合同的各项条款措辞明确、语义清晰是否毫不影响第二方对本学校及物流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A2:外包合同条款完善、对不确定情况和合同执行标准是否考虑周全,非常有利于对第二方运作绩效的考核;A3:合同条款的精准严密,非常是否有利于进行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分析;A4:对外包中物流运作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的规定;A5:学校合同管理制度健全,是否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各个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A6:学校合同管理人员是否非常专业,能够及时掌握合同的执行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
信息沟通:包括B1:学校有相应的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物流信息的沟通;B2:为实现信息共享,学校和第二方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接;B3:学校会将近期内的物流需求告知第二方,以方便其进行物流作业的协调;B4:学校可以随时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方的物流业务情况,以调整自己的物流需求;B5:由双方对物流需求和物流服务能力的随时沟通,优化学校的物流外包运作。
外包控制变量统计:包括:C1保证外包物流服务的质量,学校对第二方物流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监督;C2:为了及时获取物流运作信息,学校对第三方物流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监督;C3:学校有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来对第二方物流作业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C4:通过对外包合同执行情况的考核,学校督促第二方进行作业偏差的纠正和方案的调整。
物流协作能力变量统计:包括:D1学校配合合第二方的物流远作,会主动帮助第二方了解学校的物流需求情况;D2:第二方非常配合学校的物流需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满足学校物流需求;D3:学校将部分客户信息(如需求量、名称等)与第二方共享,从而实现突况的高效补货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D4:第二方与学校共享相关物流运作信息,以实现学校物流需求和第三方服务能力的协调;D5:学校和第二方已经实现了同步化物流运作,不存在物流需求和供应的不协调;D6:学校物流流样的优化、物流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D7:每次物流运作方案都是学校和第二方共同制定。
物流效率变量统计:包括:E1:与自营相比,采用第二方减少了总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的支出;E2与自营相比,采取第二方保证了货物配送时间;E3:与自营相比,采用第二方货物的配送质鼙得剑保证;E4:与自营相比,采用第二方提高了对突况发货物配送的处理能力。
二、图书采购物流优化方案
利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各因素对物流效率影响序列及程度,提高物流效率。具体包括:(1)提高图书采购物流外包合同设计的专业性,包括外包合同语义清晰度、外包合同条款严密性、外包合同内容全面性。(2)设置学校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已有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物流信息的双向沟通,提高沟通效率。(3)加强外包控制实行全过程的作业监督,进一步细化第三方物流公司绩效考核。(4)提高企业和第三方之间的物流协作能力应该努力实现双方的物流同步化和物流运作方案的共同制定,实现学校与物流公司共同制定方案,提高效率。
三、小结
利用SPSS分析软件,从外包合同、信息沟通、外包控制、物流协作能力、物流效率五个分量全面考察第三方物流效率,明确各因素对物流效率影响序列及程度。实际应用可为大中专院校教材采购、物流配送的成本控制、精确度及时间效率等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执行力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1、管理思想落后
施工企业虽然基本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毕竟脱胎于原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重产值轻效益,重事后分析轻预算管理,重自身利益轻其他参与者的利益,成本管理思想落后。
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由于脱胎于原计划经济体制。在管理上重经营,重产值,这些业绩往往上是企业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重经营任务和施工任务。在经营上不管是否是低价标或亏损标,为了完成任务,亏损也投,中了标拿到就是亏损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无论如何组织施工,也是亏损,导致参与施工人员无工作积极性,从而干得更差,亏得更多。在生产上年施工任务都计划好了,完不成就影响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的考核,还影响项目部生产奖金的高低,从而为了生产任务不计投入很常见,导致亏损很是普遍。
施工企业由于受工程项目自身特点、自然因素、业主因素、施工企业特有的产品价值大、生产周期长等因素影响,造成成本预算性较差,很多施工企业索性就不搞预算管理,只有事后的成本核算分析管理,就是成本核算分析管理还执行的不到位。
施工企业不能很好的平衡工程项目各参与者的利益,导致施工组织不力,甚至无法履约。施工企业公司总部在确定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时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分析。而导致项目责任成本很难完成指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生产考核奖低,甚至受罚,在施工管理上积极性不高,而达不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项目经理部与分包队伍、内部班组在目标上不一致。项目经理部的目标是安全、质量、产值、进度,完成履约和效益目标。分包队伍及内部班组不是履约主体,本身实力不强,不承担安全质量责任,在生产上只追求利润,造成施工生产很大风险。
2、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管理机构设置上看,机构设置上不合理。缺少独立的,承担责任的专门成本管理部门。很多单位都是合同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负责成本管理。毕竟这些部门不是专门责任主体,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成本管理专业性强,涉及工程、合同、安全质量、设备物资、财务等业务。对于施工企业仅仅依靠合同或财务部门,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分析。
从施工组织上看,施工企业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重技术,轻成本”,对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重视不够。很多工程项目没有在充分考虑施工安全、质量、工期、投入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不是最经济的施工方案。
从成本过程控制上看,成本管理还比较落后,还停留在事后成本核算分析上,还未到事前事中的成本控制水平。不能把握施工全过程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工期和施工投入等环节的有效结合。
从合同管理上看,对业主只注重履约管理,没有注重履约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签认,以至于变更索赔被业主打折甚至打水漂的情况。对外分包合同管理上,存在着先进场后签合同,对分包价格扯皮的情况;在施工中重合同内工程价与量的管理,忽视了合同外调概调价索赔的风险,进而引起经济纠纷,而且败诉的往往是我们施工单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部、分包队伍及内部班组之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脱节。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一刀切的考核管理办法。对不同施工难度的工程项目没有区别性划分。项目经理部内部管服人员、生产工人之间没有合理公平的奖惩制度,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分包队伍和内部班组之前在分包单价存在不合理现象,不能提高施工积极性,最终身会导致扯皮,退场,增加施工投入。
二、如何提高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执行力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而项目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就是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如何利用资源,完成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目标的能力。执行力落实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其实就是过程制度化的具体表现。
1、转变管理思想
转变管理思想,不但重产值而且更要重效益;不但要重事后成本分析,而且要重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并且要建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理念。施工企业在投标时不能简单地为了完成经营任务而投一些无效益的工程,要充分考虑得失,企业目标。施工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考虑充分,有弹性,要做到合理有激励作用。施工企业无论多么困难,一定要探索建立一套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增强竞争力。施工企业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工程组织难易程度、社会环境、市场上人力物力等变动造成的成本上升情况来确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提高项目经理部的管理积极性。施工企业只有兼顾社会、公司、员工及其他参与者多方利益,才能发挥所有参与者的集体智慧。“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只有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者获得应得的回报,才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工程项目才能干好,企业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具体上就是内部建立合理的生产分工、收入分配制度。把分包队伍和内部班组纳入一个项目整体来组织施工生产,调动各方积极性,成为一个整体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最大化。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管理机构设置、施工组织、成本过程控制、合同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
在管理机构设置上,提高成本管理部的级别,加大权限。公司总部一级设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和成本管理部。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成本管理部,成本管理部负责成本管理的具体工作。成本管理部要从工程技术、合同、财务与设备物资各职能部门挑选具有丰富项目施工生产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并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办法。
在施工组织上,在施工开始前,项目经理部要高度重视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负责人尤其是技术负责人要从总体上把握工程项目,包括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要充考虑。从而制定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这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纲,一定要充分论证。
健全成本过程管理,科学地认识工程项目,在全过程建立工程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施工刚开始,要充分策划,编制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整体施工计划、年度施工计划、月度施工计划。再根据施工计划编制总体工程项目施工预算、年度预算、月度预算。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预算和会计核算反映出来的实际成本,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施工计划的执行情况,找出在施工执行中那些成本要素控制的好,那些控制的差。并分析出控制好坏的原因,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从而确定管理责任,根据激励制度进行相应的奖罚。要充分总结成本盈亏的原因,好的保持,差的找到解决的措施来进行减亏、扭亏。从而从单纯的事后管理向整个经营管理的前向和后向的过程延伸,以“大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要充分吃透与业主的合同条款,特别是专用条款。要找到工程合同中那有是有利条款,那些是不利条款,做到心中有底。要注重平时资料的收集签认,搞好外部环境,为下步变更索赔调概调价打基础。加强与分包队伍的合同管理,防范不必要的风险。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外分包采取竞标降低标价,把分包队伍作为自己的班组进行管理,严把质量关和成本。同时也要使分包队伍有合理的利润,达到双赢。避免分包队伍低价拿标,后面扯皮,延误工期,投入加大的情况。
转变管理思想是前提,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基础。激励机制也是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只是最后一环。是其他制度执行的保障,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建立健全责权利结合的激励机制是保证制度执行的关键。对于员工,管理者要赏罚分明,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把责任明确到职能部门,明确到个人。考核时,要有明确的考核时间和考核内容及判断标准,使各项制度透明化。一方面利于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保证制度顺利实行。考核之后,要立刻落实奖惩措施,并且强调落实的力度,决不能看关系的好坏或凭借个人喜好乱加奖惩,奖惩的标准要对职工透明。坚持责权利结合的奖惩措施,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是推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健康运行的强劲动力,有助于施工企业管理层搞好内部管理,促进施工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总之,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就是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完成能力,达到成本管理的有效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转变管理思想,加强包括成本管理机构设置、施工组织、成本过程控制、合同管理、激励机制等环节的制度建设,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措施。企业依托内部成本管理,无论市场经济竞争如何剧烈,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毕星;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李楹春.建筑施工管理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15―245.
关键词: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全过程系统控制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总长10.5km,路基宽28m,桥梁75m/2座、大桥2026m/6座;盖板涵及通道11道。合同净价16488.7681万元;主要工程量:路基挖方:78.7万m3;路基填筑:56万m3;砼及钢筋:钢筋7980t;砼:27万m3;浆砌片石工程:6万m3;碎石稳定层:83857m3;级配碎石底基层:40500m2;水泥稳定碎石垫层:78594m2;水泥混凝土路面:17340m2。本施工项目根据本合同段施工内容,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经理部。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项目经理及全体员工都要按照分工不同各负其责,所有科室及人员要协同平衡地进行联动管理,方可实施成本控制目标。
2高速公路合同段成本预测
(1)充分撑控项目的具体情况,以招标文件及其附件等为依据,合理评估各类风险;(2)以工程量清单为基准,搜集成本信息,对大宗材料、人工、机械价格趋势要有足够关注;(3)编制好施工图预算,作为投标报价的基准,同时可根据预算,明确成本管理的关键点;(4)编制合同段成本预测分析表,见表1。根据这个成本预测分析结果,这1.6个亿的项目是“亏损”的项目。根据这个成本预测分析结果,说明此项目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3高速公路合同段成本计划
3.1建设项目成本计划的主要工作
根据该项目做的预算成本,编制成本计划其工作内容为分解合同款—编写说明—决定计划指标—确定成本计划—落实子单元成本责任:①首要工作是做好成本分解工作,一般采用工程量清单作为分解的依据,运用工作结构分解法,来表现成本管理单元的功能及构成;②选择成本计划最合适的表达方式,绘制“成本一时间”曲线,及“累计成本一时间”曲线;③制定成本计划说明,对工程范围、合同条件、责任成本目标、等内容作具体说明;④形成成本计划表:与成本预测相比,成本计划要进行更为科学的预测分析;⑤按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层级落实各项成本责任。
3.2制定高速公路合同段的目标成本
该项目部根据各施工队分包单价情况,按照单价法测算项目成本并对整个项目进行了综合成本分析。经过初步分析结果为:施工预算总额16389万元,经过成本预测之后预算成本为1473万元,利润率为-2.93%是亏损项目;但企业领导层提出此项目经营一定要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成本,确保达到最低利润率5%,因此目标成本必需减少1135万元。
4高速公路目标成本的实施与控制
4.1建设项目成本计划分析
分析项目成本的因素:①骨料价格对成本影响的情况:细砂单价由投标时的60元/m3上涨到了135元/m3;中粗砂单价由投标时的60元/m3上涨到了155元/m3;碎石单价由投标时的28元/m3上涨到了61元/m3;骨料如果全部外购仅这一细目就亏损1000万元;②实际配合比情况要比定额高,仅这一情况亏损378万元;③合同要求项目部管理员超标属于局部不适用条款,需精减人员,降低管理费用;④履约保证金交纳的数额比较大;⑤根据项目经营风险和现场实际情况,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实施合理的变更策略、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净收益、防范经营风险。
4.2建设项目目标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针对成本预测和分析,该项目部组织工程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认真研究合同文件及技术规范,认为如果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能够实现预期利润率为5.26%的效果。经过项目部全员共同努力,实际实施了如下控制成本的措施:(1)建立了砂石骨料生产厂:采用项目部自行开采部分石材,然后自行加工砂石,降低成本达到了459万元,见表2。(2)C20,C25,C30砼优化实际配合比降低了成本25万元,见表3。(3)C15、C20片石砼通过优化配合比减少了成本支出368万元,见下表4。(4)在计量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合同文件中的不完善;发现200章部分工程量缺项台帐,重新申请单价,实际增加了利润225万元。(5)项目部调整了管理人员数量,精减了机构:精减职员20人节约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小计:124万元;实际节省了管理费支出60万元;争取到提早返还履约保证,减少财务费用40万元;综上所述以上几项合计减少成本1301万元;通过在实施阶段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控制成本,确保了目标成本控制指标的实现。
5考核项目部成本管理绩效
5.1高速公路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是将成本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软件生成各类报表以及其他成本费用表,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指标对比,核算出成本差异情况;成本核算另一项工作内容是编制结算,经过业主单位审核后的施工结算,作为最终支付款;该项目的合同价款为16388万元,最终结算价款为16988万元,成本控制效果的第一部分(即结算价款一合同价款)为600万元。在成本控制效果第二部分方面,应当尽可能降低实际成本,使第二部分效果明显。
5.2项目成本考核的体系和内容
施工企业和各项目经理部应当建立建全一个全员化、动态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应当将成本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元。
5.3施工企业成本考核评价
(1)该企业的成本考核上没有严格按成本管理规定程序操作,各责任单元奖惩不明,全员对施工成本没有高度重视。(2)应当要做好以下改进工作:①要依照合同文件,落实各责任单元的成本责任;②健全成本绩效考核的运行机制;③细化分解各成本责任,对全员实施成本绩效考核,推动全员控制成本、节约成本。
6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方面,而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的主干和核心是合同管理和成本管理:
6.1项目合同管理之中的成本控制
首先施工项目的合同价格决定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另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的高低,这充分说明在合同管理中要有较强的成本控制意识。在投标和订合同阶段,要灵活运用谈判技巧拓展企业的利润范围。在合同履行阶段,要充分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耗,保证各细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在项目的完工阶段,要做好索赔工作,维护合法权益。合同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一调两审法”、“不平衡报价法”、“成本分解法”。
6.2项目成本控制之中的合同规范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范围可以纳入项目的内外合同体系,合法有效的合同文本有利于成本控制,从这方面来看合同管理是提升成本管理的关键点。合同的履约事实上就包括了成本发生和成本控制的过程。总包合同是项目管理的最高纲领,各分包合同的条款都要与总包合同不相违背。只有规范各级别合同实际内容,才能为成本控制打下过硬的基础。施工合同一但签订,成本计划的概数也就成定数。
6.3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协同工作流程
根据已论述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工作流程,经过分析和总结得:详见图1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协同工作流程。
7结语
本文按成本预测、计划(目标成本设定)、控制、分析、核算和考核几大方面,以项目成本管理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某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实际案例分析,对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之间关系进行了归纳;系统分析了项目合同管理中施工成本全过程系统控制论以及项目在成本控制上关键环节;经过分析和总结得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协同工作流程;本文的分析能为我国路桥施工企业,从全过程系统管理角度把握项目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柱,张文涛.浅谈高速公路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0).
[2]郑竣,左员凯.论公路工程合同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5(04).
[3]张欣.高速公路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05).
[4]陈岚,罗柱.浅谈高速公路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9).
[5]杨现芳,裴晓燕.浅谈高速公路建设中合同管理的控制重点[J].河南科技.2014(09).
关键词:核电 施工管理 重点和手段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核电厂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强核电施工管理。根据核电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手段来更好的完善核电工程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经济地位。
核电施工管理的重点
核电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核电施工管理可以增强核电工程的运作效率,促进核电工程的发展。
2.可以让核电施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加快核电施工的进度。
3.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可以使核电工程的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
5.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核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可以更好的树立核电行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承包商管理
承包商管理主要流程
(1)资格准入,承包商评审(制定《承包商评定、评价管理制度》
开发“承包商信息管理与评价选择系统” ,成立评价小组 ,文件审查
源地评价(现场审查),颁发证书,录入合格承包商数据库 )
(2)选择承包商(原则: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择承包商 ,招投标方式,采购(单项估算价50万元以上) ,比价方式采购(单项估算价10~50万元) ,非竞争采购 (特殊条件或履行审批手续),市场直接采购(零星小额通用物资))
(3)用合同管理承包商(一系列规范的合同文本,条款尽量固化 ,重要合同有详细的技术协议作为合同附件 ,《检修项目安全质量考核办法》纳入合同 ,廉政协议纳入合同
(4)过程控制(制定《外委项目监管制度》 ,一类和长期承包商成立项目部,指定项目经理,承包商工作人员需接受授权培训和考核,现场监督检查,对承包商违章记录,重要设备和备品备件的采购,做好驻厂监造、质量见证点控制和出厂验收
(5)考核评价(考核范围:大型国内检修承包商的现场服务,制定《大修外委承包商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确定考核负责人 ,成立小组 ,选择考核模块 ,评价结果分级
(6)数据库更新(优秀承包商,合格承包商,不合格承包商 )
承包商管理的改进方向
从管理到培育承包商(打破垄断,主动培育承包商,让承包商融入核电厂的管理体系与文化)
长期合同管理体系化(对于大型、专业的重点承包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形式,结成战略同盟 ,完善长期合同管理体系中的基础工作,如标准工时的建立等)承包商管理信息化(将承包商管理纳入公司总体信息化管理平台,如CEAS系统中,按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以信息流统领物流和资金流,实现承包商管理和公司生产管理的系统接轨,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公司承包商管理信息平台)
建立承包商安全管理体系(把承包商的管理全面纳入到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从制度和源头上遏制住承包商事故的发生,提倡“承包商自主安全管理”的理念,变承包商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加强分包商的管理,对分包商的资质、质保体系、安全措施审查 )
健全承包商考核体系(拓宽考核范围,按分级管理原则确定考核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利用,考核结果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内部核电企业之间共享)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的特点
1对于单个核电站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具有安全质量要求高、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程内容复杂等特征,而核电站多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合同管理执行难度和风险
2核电站的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从设计、采购、安装、调试到商运的全过程,涉及许多环节,而参与核电工程建设的供应商/承包商众多,部分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合同管理水平有限,在多项目合同管理执行过程中,不确定性极易导致大量的合同变更和索赔、项目进度拖期等后果,建设单位的风险大大增加
3合同接口管理和控制复杂化,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控制带来新的挑战
4核电站合同管理除了要满足一般的工程建设合同要求外,还具有很多特殊的条款和合同条件,以保证核电站安全性、可靠性,这样使合同管理的难度加大。
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1现场条件变化。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合同文件未提及的情况,如地下水、降雨、溶洞、地下文物等等,引起原施工技术方案的改变,承包商会提出索赔。
2返工。承包商已按图纸要求完成了合同规定某部分工作,但由于业主要求或由于图纸更改,或为了设备引入的需要,需要承包商将已完成的部分工作返工,从而引起供应商的索赔。
3第三方干扰。存在不同承包商作业空间、作业面交叉的情况,因此,在现场作业过程中,两个承包商作业空间交叉区域,可能发生一方施工作业受到另一方作业的干扰,从而影响其作业。这种情况下,作业受到影响的一方会提出索赔要求。
现场指令。在核电施工过程中,在督促承包商完成合同任务时,由于现场的安全或整改的需要,承包商按照指令完成一些合同范围以外的工作后,供应商会提出索赔要求。
核电施工管理的手段
1提高核电工程总承包的核心竞争力
把握一个根本
核安全是核电事业的根本,是核电事业的生命线。核电厂是利用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发电的核设施,它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多种放射性辐射。在新的形势下,核电工程总承包企业要进一步加深“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这一方针的理解,高度重视核电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按照更高的标准发展更安全、更先进的技术,努力夯实我国核电发展的基础。
推动两个创新
一是要推动管理的创新。现阶段,我国的核电工程总承包普遍同时承担着多个核电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任务。核电工程总承包应变革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推行强矩阵式管理,提升组织的适应性。
二是要推动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是核电工程总承包企业创造领先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核电工程总承包的技术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我国现有在建和运营的二代加核电技术(M310)不断优化和改进,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核电技术,重点是加快对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全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完善三个机制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整合机制。人力资源整合是指依据战略与组织管理的调整,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面靠近,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进而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
二是完善经验反馈机制。经验反馈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核电工程的经验反馈指的是对核电项目的前期、设计、采购、土建、安装和调试等各个过程以及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或完善项目管理。
三是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加强四个建设
一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核电工程总承包应通过推动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在企业、项目内部有效的流通和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是核电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标准化和系列化相对应。
三是要加强专业化建设。核电工程总承包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依靠在核电工程领域,尤其是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和调试方面的坚实的专业能力。
四是加强集约化建设。集约化管理是解决核电迅猛发展与资源紧缺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信息和控制
总的要求
必须设置在能正常运行、预计运行事件和事故工况下对变量和系统进行全程检测的仪表。以获取核电厂现状的充分信息。对安全重要的导出参数,如冷却水的过冷度,必须配置足够的自动记录表。
控制室(1)
必须设置主控制室,以此来进行以下活动:在各种状态下安全运行核电厂,出现事故后一次采取相应的措施。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控制室内的人员安全。防止事故工况下形成的的过量照射或有毒气体险情之类的危害。
辅助控制点②
必须在一个独立于主控室的专用控制点 (二者之间采取电气和实体分隔) 配置足够的检测仪表
和控制设备, 借以在主控室丧失执行基本安全功能时,完成下述任务:使反应堆进入并保持于
停堆状态,排出余热并监测核电厂的主要变量。
应急控制中心(3)
应设置一个与核电厂控制室相分离的应急控制中心,作为发生应急情况时集合应急工作人
员的场所。 应急控制中心内应提供电厂主要参数和核电厂内及其放射性状况的信息
结束语:综上所述,核电施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核电人员上下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必须明确核电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手段抢抓机遇,因势利导,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造精品核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