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变压器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变压器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变压器实训总结

第1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到学生就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到:火电厂,高压变电所,变电所,电业局等输变电单位进行调研。与有关人员:工段长、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的建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应加强哪些内容。总结各用人单位对招聘的人员基本要求是: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到工作岗位能较快的适应工作,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有好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二、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实践教学,我们从培养目标制定开始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包括电路、高压电技术、电机学、数字电子、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电工工艺、仪表安装与调试、断路器拆装检修等实习,增加了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去变电所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内容,包括隔离开和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长用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无功补偿和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为去电厂工作的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了“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内容,包括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

三、实训教学内容的落实

增加培训场地和设备,根据强化实训的内容,对已有的电工工艺实训室、电能计量实训室、PLC实训室、输电线路工艺实训室进行了评估。根据需要增添了部分实训设备,包括高压隔离开关、气体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测量仪表等。新建了输变电控制实训室,购置了10千伏电气控制系统,包括10千伏输入系统、电力变压器、低压输出系统。在利用学校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我们还与一些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的关系,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培训。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选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动手能力的培训。教师负责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不仅会操作,还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这样操作。师傅的指导作用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拆装检修;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安装等方面提高动手能力,达到熟练的程度。时间安排。专业岗位的训练时间安排采取了如下办法:一是充分利用实习时间。二是利用好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最后一学期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岗位培训结合进行。学生可以搞毕业设计,也可以不搞毕业设计,而进行提高动手能力负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并写出半年岗位培训的经验总结即可。三是结合专业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按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把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分成相对应的小组来进行,这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在白天进行,也在早、晚和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进行。培训制度。为保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训的质量,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定。一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包括人员的选择要求,在培训中的责任,对学生的管理要求。二是对受培训学生的的要求,包括按时参加专业岗位培训,在培训中虚心学习,认真刻苦。培训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保证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质量。检查。按照培训制度,输变电系对专业岗位培训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学院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认真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教学人员和学生进行表扬,对教学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培训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及时解决。结果。通过强化的“变电所运行与维护”和“电能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专业岗位的训练,使经过训练的学生在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拆装检修;各种测量仪表的安装与调试;防雷接地和无功补偿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电厂仿真运行实习;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发电厂防雷接地和电力电容器等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受提高动手能力培训的学生普遍感到:通过这样的培训,个人在一个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强了许多,毕业后在该岗位工作,心里有把握多了,这样的培训好。

四、结论

第2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视机;故障;检修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以电视机为例,分析电子产品常见故障检修方法,通过案例讲解,介绍了电视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2.电视机常见故障现象

(1)开机后或使用时,听到“啪啪”的响声,甚至有臭味,此时如不立即关机,则有可能损坏元件或使显像管炸裂。这是电视机高压部分在打火,使空气的氧气在电火花作用下生成少许臭氧。

(2)使用过程中电视机突然冒烟或有焦烟味,严重出现明火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周围可然物品,用细沙或湿棉被,毛毯等纺织物包住电视机,以隔绝空气流通,扑灭火苗,同时防止因燃烧而引起显像管爆炸伤人。但严禁用水灭火,以免显像管骤冷爆裂。

(3)电视机亮度突然变暗,整幅画面缩小,这是电源故障所致,要及时关机,以免故障扩大。

(4)开机后,屏幕上出现不规则的黑点或黑线,较长时间地跳动,可将频道选择钮拨到空挡观察,如仍不消失,应立即关机。

3.故障分析步骤

(1)切断电源,打开电视机后盖,切勿碰高压嘴部分,从电源线开始检查,观察整体电路,看看有没有异常现象,比如电阻烧断或电路板线条烧断等现象;

(2)若无明显外部故障,通电,根据电视机的光、像、色、声几方面的情况,确认故障现象,从故障现象推断故障所在的范围;

(3)通过检查和分析确定故障部位;

(4)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发现故障元件;

(5)用合格的元件更换故障元件或进行必要的调整来排除故障。

图1-1 故障检修流程图

4.故障分析过程注意事项

(1)集成电路(IC)的引脚间距很小,测量时表棒容易发生短路,造成意外的损坏。在此特别提醒:检测时,一是建议采用单手操作;二是不宜直接测集成块引脚本身,而应测引脚外延的焊盘;三是表笔不宜过于倾斜,以防止短路;四是严禁带电测电阻和焊接元件。

(2)在拆除显像管高压帽之前,-定要对显像管的阳极残留电压进行放电。放电方法:关机后将显像管高压嘴串一个10k(2W)电阻,对显像管玻璃外壳进行多次放电。放电时,应对显像管地线放电,切不可在机内地线上打火放电,更不能用打火法来试验有无高压;否则,会引起集成电路(特别是解码集成块)的损坏。

(3)在发现开机断保险丝时,未经查明原因,不急于换上保险丝通电(特别不能用比原来规格大的保险丝或金属丝替代),否则,可能会使尚未损坏的元件(如电源调整管、行输出管、基色输出管等)烧坏。如果不通电无法发现故障,可用规格相同的保险丝换上去再试一下,此刻要掌握时机,观察故障现象。最好先切断电视机稳压电源的负载,然后检查稳压电源。

(4)将底板平放在桌面时,要预先检查底板下面是否有金属物,以防止开机时时造成短路。不要带电移动电路板。

(5)当扫描电路不正常,屏幕上呈现一条水平亮线或垂直亮线时,应将亮度关小后再进行检查,以免烧伤屏幕。

(6)检修时,不可盲目调试机内可调元件(如磁心、磁帽、可变电阻、电位器等),否则,会使那些本来无故障的电路工作失常。

(7)在通电检查时,如发现冒烟、打火、焦臭味、异常过热等现象,应立即关机检查。

5.更换元件注意事项

(1)集成电路的更换

集成电路损坏后,一定要用同型号的更换。更换集成块时,务必确定正确的插入方向,切不可将管脚插错,必须在关闭电源之后进行,拆装集成电路时,烙铁外壳不可带电以免损坏集成电路。

(2)晶体管的更换

更换晶体管最好用相同型号的管子,或者用晶体管对换表中所列功能相同的管子(但要注意管脚排列是否相同)。对于低频管,其耐压和β值应符合要求。对于高频管,其耐压和fT值应符合要求:对于功率管,其耐压和功耗应符合要求;在更换中还要检查绝缘用的云母薄片有无裂损,替换后再用万用表检查绝缘情况。

(3)线圈、变压器的更换

因为各种电视机所用线圈、变压器多数不尽相同,所以更换时应用与原机相同规格的线圈或变压器。但换上同规格的线圈、变压器后,需作适当的调整。若无成品更换而需自行制作时,则应该用同样线径,同样长度的导线(有时就可用原来的导线),按同样的工艺绕制和处理,以确保电感量相同,绝缘性能良好。应特别注意其引出头位置应与原来相同。

(4)彩色显像管的更换

彩色电视机通常采用自会聚彩色显像管,其偏转线圈是由厂家配套供应的,并已事先调整到最佳状态。显像管衰老或损坏了,需用同规格的显像管连同偏转线圈一起更换。如果只更换显像管,则更换后需要进行色纯度与会聚的严格校正。

6.检修实例

(1)无光栅、无伴音、无彩色检修

此故障一般是电源电路或行输出电路有故障所致。检修时,首先应检查机内两只熔断器是否熔断(可只观检查或用万用表R1×1Ω挡测量)。0.5A熔断器串接在电源变压器的一次(初级)回路中,也可以在不打开电视机外壳的情况下,测出电源变压器一次回路是否开路。其方法是:将万用表至于R×10Ω挡,两只表笔分别接电源插头的两端,然后接通电源的开关,正常时能测出几百欧姆的电阻值,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则是0.5A熔断器熔断、电源变压器一次绕组开路、电源线断线或电源开关损坏。

若0.5A熔断器熔断,则应检查电源变压器是否烧毁、整流器是否击穿。若电源变压器和整流器件正常,则是市电电压不稳定(瞬间偏高)所致。若2A熔断器熔断,则是电源稳压调整电路或负载电路有短路故障,应检查是行输出管、行输出变压器等负载电路短路还是行频偏移使行扫描工作电流增大。

若熔断器完好,则应测量稳压电源的+12V输出电压是否正常。若+12V电压为0V,则是电源调整管或复合放大管开路、复合放大管基极的偏置电阻器开路、稳压二极管击穿损坏等。若+12V电压偏低,仅有3V~5V,则是整流电路或稳压电路中有元器件损坏。

图1-2 “三无”故障检修流程图

(2)有图像、有伴音、无彩色故障检修

有图像、有伴音,表明信号通道中自高频头至中放部分是正常的,当然电源电路、伴音电路和扫描系统也是正常的。如果图像质量和伴音质量都较差,无彩色的故障还有可能在公共通道(如天线接触不良或通道增益下降等),如果图像和伴音质量均较好,故障范围可以锁定在解码电路或色度控制电路。

图1-3 有图像、有伴音、无彩色检修流程图

(3)无光栅、无图像、有伴音故障检修

图1-4 无光栅、无图像、有伴音故障检修流程图

有伴音,表明公共通道和电源电路正常。根据本机开关电源是采用行逆程脉冲反馈锁定振荡频率的特点,可以基本判定行扫描电路也正常。

7.结束语

本文是作者长期维修经验总结,仅供初学者和电子爱好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妮娜主编.电子技能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

[2]华容茂,闫军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实习与课程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3.

第3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机学;教学方法;实践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关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纽带,对后续专业课如电机拖动、电力系统分析、电机控制等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1]。电机学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学科门类多,且与实际工程问题结合紧密,掌握电机学课程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辅助理论理解的学习过程。为了能让学生从总体上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门课,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以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为基础,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状分析

电机学主要内容包括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磁关系和运行特性[3]。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电机的等效电路、基本方程、相量图、绕组连接规律等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完成电机参数计算任务要求,能解决电机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本课程在教学中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容抽象、公式繁多,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不多,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对电机基本结构不够清晰,难以将抽象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仅通过电机课堂和实验教学,学生难以具备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了解电机最新发展前沿,参与到实际项目工程中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索。

2实习实训与理论课的有机结合

电机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从理论教学到实验验证的过程,采用实践引领理论教学的反转模式,培养学生通过现象探索本质的能力[4]。学习电机首先要了解电机的主要结构及作用,学生在刚开始上这门课时,要先进行一周的认知实习。校内参观电机科研及教学实验室,校外参观生产现场,学生通过听取工人师傅对电机结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的讲解,对电机产生直观的认识,对其结构有初步了解,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学习兴趣。当课程讲解到异步电机章节时,安排两周的电机实训实践环节,时间为每周的周六周日。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台异步电机的拆装和组装任务。实训主要内容包括电机拆装工具认识、电机拆装、绕组重绕、绕组嵌线与接线、电机安装、电机检测等。通过实训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对电机结构和原理进一步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电机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工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进

3.1引入工程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方法

在每章开始学习之前,首先引入工程问题,使学生带着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如电机内部电磁关系比较复杂,为什么常将电机磁场化成简单的磁路进行分析?三相交流电机的绕组为什么常采用双层短距绕组?举例分析24槽4极三相双层叠绕组展开图绘制步骤及规律?定子漏抗的大小对三相异步电机的性能有何影响?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如何提高其效率?让学生学会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每章学习结束做总结时,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讨论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2对比结合推导式教学方法

各种类型的电机运行时的电磁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该部分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各种电机类型之间的电磁分析过程。为此,可以采用对比式教学方法[5],将关系属性相近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对电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总结概括,方便理解记忆。如为了更好地理解磁路的基本定律及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将磁路和电路的基尔霍夫第一、第二定律进行对比,将磁路和电路中相关参数及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变压器和异步电机基本结构、等效电路、基本方程、相量图之间的类比关系;讲解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定转子磁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将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与交流电机绕组的连接方法进行类比;将电动机与发电机能量传递过程进行类比等。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对电机整体类似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知识点更系统化,加深学生对相似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容易混淆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电机学中有很多理论推导过程,将对比与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于电机的等效电路、电磁参数计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为反映变压器的内部空载和负载的电磁关系,将既有磁路又有电路联系的变压器经过绕组归算,推导出变压器的T型等效电路,类似于变压器电磁分析方法,异步电机因定转子频率不同,需经过频率归算和绕组归算推出其T型等效电路。在推导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时,步骤为首先分析一根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然后推导一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再计算一个线圈组的感应电动势,最终推出单相绕组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对比电动势的分析方法推导正弦电流下单相、三相绕组的磁动势,先分析整距线圈的磁动势,然后依次分析整距线圈组、短距线圈组,最终推出单相、三相绕组的磁动势。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对比与公式推导相结合,目标明确,概念和思路清晰,有益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3.3引入课外兴趣小组结合有限元方法研究

典型案例电机学课程中采用数学推导结合图解法得到对称三相绕组中通入对称的三相电流时,在气隙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电机电磁场理论抽象,磁路中磁力线的走向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随着科技发展,有限元方法在电机仿真应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弥补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不足,加深学生对复杂电磁理论的理解,是对当前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目前用于电机有限元分析的软件主要有Ansys,Flux,JMAG和MAGNET。以24槽4极永磁电机为例,通过对电机进行前处理结构建模、剖分,后处理仿真分析,得到电机结构剖分图和磁场分布如图1所示,并进行参数计算、优化设计。用以上有限元软件,可将抽象的电机旋转磁场以图形和动画形式直观展示,极大方便了学生对电机电磁现象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前电机新技术和新材料快速发展,知识日益更新,结合电机最新发展技术前沿,利用目前流行的有限元软件辅助电机分析,让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以三相异步电机设计仿真与实验为典型案例教学训练项目,同时引入特种电机的设计仿真与实验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教研项目活动。通过案例教学辅导,完成电机的资料收集、方案设计、性能分析、实验验证、数据处理、撰写报告等一系列工程化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运用综合知识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第4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电机与拖动基础》 课程背景 改革方向

一、课程背景

《电机与拖动基础》(以下简称:电机学)是本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由于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且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学习难度大,长期以来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二、改革方向

考虑到本三院校学生的基础问题,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同普通本科相比,更强调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同专科相比,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就有必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这个层次学生的教学路子。具体措施如下:

1.降低理论难度

电机学的概念抽象且推导繁琐,公式和结论众多。其中,最为枯燥的莫过于绕组和磁路两个方面:前者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良好的几何基础;后者是整个电机学的理论基础,它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数学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较好的物理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两个方面内容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十分困难,继而大大减少乃至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

为此,笔者认为既然本三院校更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也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电机和拖动在实践中的应用,而不是去设计、制造电机,那么就很有必要掌握好电机学的理论深度、难度――既能满足电气专业要求,又不至于过深、过难;既能使学生掌握好电机基本理论,又尽量贴近电机应用的实际要求。在教学时,一些与实践联系较紧密的知识点可详细讲解,而对某些枯燥难懂的理论可只引出概念,不做详细论证。例如,在讲述直流电机的换向概念时,会涉及电磁场,非常抽象,这时可以仅对换向的电磁过程进行简单分析,把重点放在火花对电机运行危害和如何改善换向等内容上;在讲述直流电机绕组这个知识点时,可以以比较简单的4线圈绕组为例,不深究单叠、单波等绕组的连接规律,只要求记忆这两种绕组形式下的支路对数与磁极间的关系式即可;在讲述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时,可把重点放在利用气隙磁密曲线分析电枢反应对主磁场的影响上[2]。这样处理所带来的好处就是既降低了理论分析的深度,又建立了必要的知识框架;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突出了电机的应用特点。

2.补充实际应用知识

前文已经提到,“应用型”的教育特点决定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加强实用性知识的传授,而实用性强正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为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应该补充大量的生产实际中必需的基本知识。比如,电动机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它有哪些种类、形式,额定电压与额定转速的选择标准又是什么,额定功率的选择又和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在讲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时,可以以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三峡水电站或其它大型项目为例。又如,对电动机在运行时必然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故障,教师可以简要讲述处理这些问题的大致方案。比如,对于电动机在运行时有异声的问题,教师可以讲述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果是因为定子转子相擦,那就检查轴承、转子是否变形;如果是因为电动机两相运行,那就检查相应的接线处以及故障点等。这样,就大大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为其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实验课教学

就本课程而言,增强实验环节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实验不能仅限于连连线、读读仪表,而应该根据课程内容[3],增开实训项目,作为课堂知识的又一补充。具体来讲:

其一,增开电机拆装实训内容。学校可以专门聘请来自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技师或者由经过培训的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人手或者一个小组一台电机,从常用工具的使用开始,逐步介绍电机的拆装步骤、工艺等,通过边演示边练习的形式,对碰到的问题采用个别指正与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如此,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二,增加或改革实验环节。电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传统的实验课总是在理论课之后,例如,在上完直流电机及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后安排认识电机和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的实验,测试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以及电机的调速特性、能耗制动等;在上完变压器一章后安排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的相关实验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通过实验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但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即教师在讲述电机工作原理时,学生会因没有感性的认识而存在很大的理解困难,为此,可以尝试改变某些实验教学的次序,比如在讲解电动机的结构、绕组等各部分组成前,可以先让学生进实验室看看实际的电机,并由实验教师负责讲解一下其物理结构,然后,回归课堂讲述原理。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被动盲目地接受理论的现象,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在讲完理论之后,可以让学生再进实验室进行深层次的实验。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形成一个从实验到理论再到实验的过程。

4.完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而如何使课堂更为精彩、更有效率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很有必要强调的:

其一,充分利用“对比教学法”。“对比法”是教师在讲授众多课程时常用的手段之一。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前后联系较多,教师在讲授时多采用“对比法”,多注重前后、上下知识的对比,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对比,两者都是以电磁感应为原理进行工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静止的,而后者是转动的,且完全可看作是一台有气隙的工作在旋转状态下的变压器,二者的理论有很大的相似性,变压器的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相量图、方程式几乎都可以不加改变地推论到异步电机中;直流电机与异步电机的对比,直流电机实质是一台装换向器的交流电机,只是结构比异步电机复杂,使用、维护也较难;异步电动机与同步机对比,两者的定子相同,都是三相对称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只是转子有闭合线圈与电磁装置之区别。通过大量的对比,学生可以在轻松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掌握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其二,用好课件。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直观效果好、条理清晰的特点,把它引入到《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地解决部分教学难题[1]。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产生,是电机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如何确定通入三相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导体如何切割磁力线产生电磁转矩旋转等这些问题,如果一味用文字描述,学生常常难以理解。如果根据它的特点制作出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使之能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地表示出线圈中通入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转子电磁转矩的旋转变化,从而使学生感觉很抽象的感应电势变化的关系非常清晰地体现出来,学生就能够很快地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且印象深刻。此外,课件里面可以插入大量的图片,例如,在讲变压器结构原理时,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讲铁心、绕组、附件,学生就很难想象里面的结构形式,根本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如果先让学生看看变压器的外形、结构等相关图片,再对着图片来讲解各部分的结构、功能等,学生就会很直观地对变压器各部分产生很直接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眼动、口动、脑动,以及合作、交流、讨论等愉快的情境中完成整个教学内容,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的讨论并将其付诸实践,在本课程的教学方面产生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锻炼。当然,《电机与拖动基础》的教学是个长期的、细致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才能不断完善,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真.浅谈《电机与变压器》的多媒体教学.职业教育研究,2006.3.

第5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压器耦合并联型;开关电源;检修

彩色电视机的电源系统包括开关稳压电源和行输出变压器脉冲整流电源两大部分。开关稳压电源具有效率高、重量轻、稳压范围宽、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多路电压输出和遥控开关等优点。按稳压控制方式分调宽式和调频式,按开关变压器与负载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型和并联型,按振荡启动方式分为自激式和他激式。不同类型的开关电源电路,工作方式不同,在电路结构上会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开关电源电路的损坏在彩电维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现具体讨论变压器耦合、并联输出、自激式、调宽稳压型开关电源的检修注意事项和检修方法。

一、检修注意事项

由于开关电源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情况下,所以为了实现安全、快速的检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检修时必须才取必要的措施。在被检测电源输入端外接1:1隔离变压器,将检修整机与电网火线隔离开来。另外最好把工作台铺上绝缘胶垫。

2、检修时应注意人身、仪器的安全。由于“热底板”存在着与电网火线相通的可能,因此应注意电源部分“热底板”和“冷底板”的区域范围。

3、市电输入回路的延时熔丝管或供电回路的保险电阻烧坏,不能采用导线短接的方法进行检修,以免扩大故障范围。

4、开关电源未起振时,大部分彩电的300V供电的滤波电容会在关机后存储一定的电压,必须先将存储的电压泄放掉后再检修,以免损坏测量仪表或扩大故障范围。

5、检测开关电源不同部位的电压时,要选择好接地线。即测开关电源初级部分的关键点电压时,应选择300V供电的滤波电容负极为“地”,而测开关电源输出端电压时,应该以高频调谐器外壳或与其相通的部位为“地”,否则会导致所测电压不准。

6、开关管击穿后,必须检查故障确定原因后再通电试机,以免更换后的开关管再次击穿。

7、检修过压保护电路动作的故障时,不能轻易脱开保护电路进行检修,以免扩大故障范围。

8、需要暂时断开负载,以判断故障是在负载的行输出级还是在开关电源部分时,必须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接上一个假负载才能开机。假负载需接在B+电压的滤波电容两端或B+供电的整流管负极与地之间,而不能接在B+整流管正极与地之间。当采用断开稳压电路检修时,应在交流电压输入端串接一个100W灯泡降压,防止输出电压过高而烧坏元件。

二、检修时的检测要点

不同类型的开关电源电路,由于工作方式的不同会在电路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但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框结构比较相近,检测要点也基本相同。

1、输入端“交~直变换”的检测要点

输入端的“交~直变换”是指220V输入回路、整流、滤波这部分电路,它的任务是把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输送到开关管的集电极。因此,通过检测开关管集电极上有无250~340V左右的直流电压,来判断这部分电路工作是否正常。若此电压为零,表明电路出现断路故障,应先对其进行检修,使其达到正常后,才能检修其他电路。

2、开关振荡电路的检测要点

开关振荡电路是开关电源的关键部位,它包括开关变压器(主要是初级绕组和正反馈绕组)、开关管、启动电路和正反馈电路。

(1)开关振荡电路是否起振的判断方法如下:

1)直流电压检测法:检测开关管基极有无0.1~0.2V的负电压,有负电压即表示已经起振。

2)“dB”电压检测法:用万用表的dB挡检测开关管基极或集电极有无dB电压,有dB电压表示已经起振。如万用表没有dB挡,可在表笔上串联一个0.1μF/400V的无极性电容后,用交流电压挡去测量。

3)示波器观察法:用示波器观察开关管基极或集电极有无开关脉冲信号。注意:用示波器检测时,必须在220V输入端加接1:1隔离变压器。

(2)若通过以上检测确定开关振荡电路没有起振,则应重点检查以下电路:

1)启动电路是否开路。检查方法十分简单,用万能表的直流挡位测量开关管的B极,在开机瞬间如开关管B极电压有跳变则说明启动电路正常,如果按动开关时表笔没有摆动则说明启动电路开路了。

2)正反馈电路中有无元件开路或短路。检修时,只要对正反馈回路中的阻容元件测量或采用代换法就可以查找出故障根源。

3)由取样绕组、取样比较、误差放大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组成的稳压电路是否有故障。必要时可暂时断开稳压控制电路,使振荡器单独起振。

4)保护电路是否有故障,必要时可断开保护电路。

3、输出端“交~直变换”的检测要点

输出端的“交~直变换”是指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的脉冲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形成的直流输出电压。一般开关电源有多路直流输出电压,检测各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值,可以判断开关电源的工作是否正常。

4、稳压控制电路的检测要点

稳压控制电路一般包括取样绕组、取样电路、基准电压、比较放大、误差放大和脉冲控制电路几个部分。它的任务是通过自动调整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从而调整高频脉冲的占空比,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负载所要求的电压值上。检测稳压控制电路的方法是用万用表检测输出端的直流电压,然后微调稳压电路中的可调电阻,看输出端的电压能否变化,能否重新稳住,从而判断整个稳压电路中是否正常。

三、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保险丝熔断

开机就烧保险丝,且烧断的保险丝内部呈现出黑色烟雾状,表明电路中有严重的短路性,且一般都发生在开关电源本身,这时应检查消磁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或是开关管等重要元件是否被击穿了;如果烧断的保险丝还呈透明状,通常是电流过载而造成的,多数为行输出有短路性故障。

维修方法:先采用串联灯泡法简捷地判断出是开关电源本身故障还是行输出电路的问题:在交流输入端串入一个100w/220v的灯泡,开机观察现象。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接通电源后,灯泡会瞬间很亮,随后变成暗光;如果灯泡没有发光,则说明是保险丝或是电源开关损坏;如果灯泡在瞬间很亮后就再没有发光了,则表明消磁之前的电路正常,应把重点放到整流以后的电路;如果灯泡长时间保持很亮,则说明电源部分有短路性故障,应着重检查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如果灯泡亮了一下,随后又变得较亮,则很大可能是行负载有短路,这时可对行输出电路进一步检查。

如果判断出是开关电源本身故障。先用观察法检查电路上有没有烧焦或是炸裂的元件,闻一闻有没有异味。经看,闻之后,再用万用表进行检查。首先测量一下电源输入端的电阻值,若太小,则说明后端有局部短路现象,然后分别测量四只整流二极管正、反向电阻和限流电阻的阻值,看其有无短路或烧坏;然后再测量一下电源滤波电容是否能进行正常充放电,再就测量一下开关管是否击穿损坏。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因是在路测量,有可能会使测量结果有误,造成误判。因此必要时可把元器件焊下来再进行测量。

2、无直流电压输出

如果保险丝是完好的,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各级直流电压无输出。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电源中出现开路,短路现象,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出现故障,振荡电路没有工作,电源负载过重,高频整流滤波电路中整流二极管被击穿,滤波电容漏电等。

维修方法:首先,用万用表测量开关管集电极有无300V直流电压,若没有应往前查交流输入,保险丝、整滤波等电路是否正常;若集电极电压正常,则检查开关管b极电压。测开关管b极电压或者在关机瞬间,用指针万用表R×lΩ挡,黑笔接b极,红笔接整流滤波电容负极(热地),听电源有启动声音,说明电源振荡电路正常,仅缺乏启动电压,是启动电阻开路或铜皮断。若无启动声,在测be结后,迅速将表转到电压档,测c极电压是否快速泄放。若是,说明开关管及其放电回路均正常,正反馈电路存在故障,包括反馈电阻、电容、续流二极管、正反馈绕组及其开关管故障。若c极电压仍不泄放,说明开关管及其回路有开路故障或b极有短路接地故障。

3、有直流电压输出,但输出电压过高

这种故障往往来自于稳压取样和稳压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所致。在开关电源中,直流输出、取样电阻、误差取样放大管、光耦合器、脉冲控制电路等电路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稳压控制环路,任何一处出问题都会导致输出电压升高。

维修方法:由于开关电源中有过压保护电路,可以通过断开过压保护电路,使过压保护电路不起作用。用分割法以稳压环路中的光耦为分水岭,对电路实行分割,确定故障范围。将光耦件热地端的两控制脚短路,观察B+变化,B+严重下降或停止输出,说明热底板部分正常。故障点在B+取样电路及光耦;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说明热底板部分有故障,要仔细检查此部分的脉冲控制电路。检查脉冲控制电路可采用调整交流电压法:用交流调压器调整交流输入电压,监测+B输出电压。然后测脉宽调整电路中各级三极管的b、e、c极电压、光耦端子间压降变化,看其是否与稳压原理相符或变化趋势一致。测到某一点与稳压原理应得值相反,说明被测点的这一级有故障,应逐一检查相关元件。注意振荡定时电容容量下降也会使输出电压过高。

对于具体的开关电源电路故障现象,可因故施修、因机施修,灵活掌握,采用不同的检修方法和步骤,以达到准确、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检修任务为目的。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和步骤,原则是不能造成稳压电路开路、开关管失控,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升高,造成大面积元件损坏,反而将故障扩大。如果掌握了开关电源各电路和元件发生故障的规律,就能够迅速地排除各种故障。

参考文献

[1]章夔.电视机维修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詹新生.彩色电视机检修与技能实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梁建华.电视机维修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第6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59-02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电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具有基础性、工程性、实践性的特点,主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已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此,课程组成员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主要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做有机结合在一起。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是目前适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1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原因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高职类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难度增大,而传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理论讲解多实践课时少,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和实践脱离。理论课放在教室上,内容抽象晦涩,教师主要教授电子电路的原理、公式的计算方法、各元器件的参数等知识,学生往往觉得很难,学得很费劲。实践课时相对较少,实践课放在实训室里,教师在上理论课时学生由于基础差或者内容枯燥而提不起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等到上实训课时,理论知识又忘了,完成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学质量不理想。总的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重视教师如何教,而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学了多少。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教完整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实际操作,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操作的验证,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加强。

2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1)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将理论、实验、实训等融入同一门课程中,形成理论与实践课一体化的教学大纲。

(2)理实一体化教学要对教材进行改革

原来的大部分教材理论知识较多,实践动手操作环节比较少。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组教师对该课程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的需要,结合学生和实验设备实际情况进行校本教材的编著,突出项目化教学。教学内容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大模块构成,每个项目各自独立又互相兼顾,难度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内部培训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让教师走出去,派遣教师去企业学习,了解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以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高级技能人才,联系企业生产实际为学生教授相关技能课程。通过相互听课、培训教师实践能力等方式加强内部培训[1]。鼓励教师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多种方式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4)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需求,学校建设了一体化综合教室,该教室既配备了黑板、投影仪等传统教学所需设备,又配置了电子模拟仿真平台、电子制作平台、电路检测仪表等设备,力争让学生体会到接近实际的生产环境,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

(5)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改革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以往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加入实践操作考核。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平时做实验的情况和最后上交的作品来确定分数,这个比例占60%,而最后期末的理论考试占40%。新的考核方式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切实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基础,通过有层次、有步骤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技能的培养。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教学环节的密度,让学生能够及时将间接经验进行消化并通过实践转化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进而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从枯燥、局限的教学讲解中解放出来,通过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将学生的直接经验很好地与间接经验相互融合[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较为灵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教学内容甚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拘泥于固定方式的教学方法应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教师可以先讲授知识点,再让学生动手实践;也可以先让学生实践,再总结知识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仅要求完成最基本的部分;对于学习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完成难度比较高的任务[3]。对于一些暂时缺少实物的项目,可以采用在计算机上通过相应的软件(如Multisim等)来完成模拟仿真实验,在软件的仿真应用过程中,学生既获得感性认识,也对电路原理的工作过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基于工作过程,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大实践环节,减少理论内容;加强器件应用的讲解,减少器件工作原理介绍;加大集成元件使用,减少分立元件讲解;加大实用电路的实验,减少基础电路介绍。在器件选择上要考虑器件的普遍性、代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如:在介绍三极管时,削弱甚至放弃对载流子运动规律的理论分析,将课时尽量分布在三极管的应用电路上,尤其是三极管实用电路,如声光控电路;在介绍计数器的时候,应弱化其内部逻辑原理的分析,课时较少的情况下甚至直接介绍其外部特性,重点介绍计数器的应用,如交通灯控制电路等。以项目“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为例,介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先以学生每天生活中都用到的手机充电器为例导入项目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对本项目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探究手机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手机充电器是把220V、50Hz的交流电转换为手机所需要的3~5V的直流电。此电路由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部分组成。其中,变压电路由电源变压器将市电220V电压降到电路所需的交流值,整流电路把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变换为脉动直流电压,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电压变换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输出所需要的稳恒直流电压。在整流电路中引出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由其构成的单相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让学生自己搭建不同的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之间的区别。

在滤波电路中提出“滤波电容的容量对输出波形是否有影响,以及有什么样的影响”的疑问,让学生自己去仿真或是在自己搭建的电路上用示波器进行测量观察,最后总结给出答案。在稳压电路中重点介绍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使用。就这样边讲边学边做,有关直流稳压电源的理论知识讲解完,学生自己在实验箱或面包板上搭建的电路,或是用万能板焊接的实物也就完成了。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对电路的整体功能进行测试,看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如果没有实现预期的功能,还需要进行检修;教师对整个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总结、点评。此时的学生是带着兴趣进行学习,效果比起硬生生的理论授课明显好很多。学生为了完成感兴趣的实训项目,很乐意去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为了顺利实现项目预期的功能,会按照技能要求来操作,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完成设置的相应任务。

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实例可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开展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开发学生学习思维,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在做的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还可以指导别的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差的学生,通过做找出自己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从而形成一个集体学习的环境。这样既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做到把学生推向学习主体地位,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4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知识围绕技能实训展开,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既能很好地完成理论教学,又能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组织教学过程,要避免其流于形式化。因此,要真正发挥其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真正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炳,王安福.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2]邓乃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运用于高校《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J].学周刊:A版,2014(5).

第7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more advanced electronic products. In face of such a market,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skill talent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high operational level.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teach students in the electronics well, train e-skills and 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grasp the teaching link of e-training courses.

关键词: 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training courses;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77-0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与设备愈加先进,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为此,做为一名现代电气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专业技术,练就一手过硬的基本技能是职业教育和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电子专业技能谈析下面几点。

1 基本功训练要扎实

先进的电子科技与先进的电子产品都是由电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而来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就必须把基础环节打牢,否则将一事无成。

电子基本技能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焊接技术;第二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判断;第三是分析产品线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作用并组装电子产品,第四是故障点查找与修复。其中焊接技术为电子操作技能中的基本功。一个电子产品焊接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寿命,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关,为培养良好的技能水平奠定好基础。

焊接技能要让学生分几步来掌握:一知道焊料与焊剂的种类,会依焊接产品性能来合理选用;二会依据焊件规格熟练选用烙铁型号;三熟练掌握焊接技能中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烙铁吃上适量焊锡下焊,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一定要多加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第二种是用焊锡丝放在焊点处熔焊,此种方法较易掌握;四是训练去焊技术,这一环节不可轻视与焊接技术同样重要,要快速准确去掉元器件才为合格。具体焊接标准如图1。

2 电子产品组装与制作

产品组装训练实质上是将焊接技术与元器件检测判断合而为一的一个系统操作训练过程,然而,最好的电子实习产品是收音机,因为它包含了弱电的方方面面。现就我院校制作产品超外差收音机为例,阐述一下此环节训练要点。

第一步,训练识别检测元器件。在产品组装前,首先要将坏元器件一个不少的检出调换,否则组装的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训练学生会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中周、二极管、三极管等技术数据,筛选出好的元器件组装产品。

第二步,使学生熟知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训练,为组装和调试及下一步维修工作打好基础。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总体到具体,循序渐进的步骤实习。如图2,首先让学生熟练学会并绘制方框图工作流程,知道信号在每个环节上的变化,接着学习图3收音机工作原理,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应着两图来掌握,例如方框图中的天线,在原理图中学生马上要知道是T1的a、b 端,本机振荡是由CB与T2构成等。然后再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作用是什么,信号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变化过程要清楚。

第三步,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担负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在产品出现错误时,能正确分析原因并找出故障点,提高检修速度及准确性。例如图3中电容CA与CB主要是用来调整谐振频率f大小,电容C2、C3等是用来通交隔直,C8是退耦电容等,这些学生一定得熟练掌握。

第四步,组装产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焊接技术把不同元器件规范正确的焊接在线路板上。遵循安装工艺要求操作,即先装低矮和耐热元器件,再装大元器件,最后装怕热元器件。

这部分教学尽量把相关的无线电常识介绍于学生,如信号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其它类型收音机又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心里就很清楚,很透彻,培养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3 故障检查与排除

故障排除实训,主要结合学生自制产品出现异常现象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查找、学会排除。教会学生应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种技术数据,具体分为两个步骤步,第一步测静态值,第二步测动态值。以两步测试数据值就可断定功能模块是否正常,也就是找出故障范围。

例如我院校一学生组装图三收音机,整体检查正确,测静态值,得出结果为A、B、C三点正常,D点无数据,经检查功放输出部分元器件都安装正确,焊点也较好,但无静态值,不用说此部分肯定有故障,继续测试电压值,发现测到a点处有电压,b点处无电压,显然变压器输出断路,然而观其元件,焊点、管脚都完好,问题判断为线路内部,拆下测试,线圈断开,经排除修复,收音机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发展与提高,实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强电子理论课教学力度 电子实训课一般安排两到三周时间,除去基本功训练,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阶段中,深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因电子产品是一个非线性器件,不知因果关系就无法准确查找,同时实训当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对技能帮助明显要好些。

4.2 变动实训中不合理环节 如焊接训练阶段需增设焊具体元器件,如可买些便宜的电阻、电容让学生练习焊接,这样可以为下一步学生制作打好基础。另一个是增设故障检修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制的故障产品和专门设置的故障产品为例,强化调试与检修环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检修技能水平。

4.3 制作典型产品 市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实训要尽量从典型产品入手,教会学生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保证部分产品在实训课教学中精益求精,符合高职教学要求。

4.4 实训教师技能经验有待提高 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就带不好学生实习,只讲实践不讲理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解决,更引导不好学生,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途径,一是老师自身要多多钻研,二是教师尽可能多接触实际总结经验、开阔眼界,这样教师将会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高职办学特点。

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008.

第8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考试改革 动手能力 实践

一、指导思想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我们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拖动、低压电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传统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以讲授电机的各种理论知识为主,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电机电气控制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很欠缺,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相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适应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我认为应当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进行考试改革:在课堂以多媒体讲授为主,配合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身能力的储备。

二、课程改革目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在电机与拖动实训室进行理论教学与大量的实训教学穿行。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边学边做。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多做多练,学做合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即定的培养目标,最终逐步取消中、高级电工考证培训,课程改革进行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

三、课程改革措施

1、教学条件

每次课由老师主讲,在多媒体教室理论教学,在电机拖动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规划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许主编)教材。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穿行,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的理念,以技能培养为主线,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技能。

3、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教学手段,考核考试改革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拖动性能,掌握低压电器的选择和常用控制电路的分析和维护,达到中级电工的考核要求。

1.基本知识教学效果是:

(1)电机、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分析;(2)电机拖动中典型问题分析;(3)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2.能力效果是:

(1)具备中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认证所必须的电机与电气控制理论知识与技能;(2)能处理电机和电器控制电路的简单故障;(3)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4)能阅读电气原理图,并能设计出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

3.思想教育效果是:

(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四、课程改革方案

1、考核考试方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理论考核以够用、实用为基本原则,降低了理论考核的要求。重点突出考核学生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设计任务考核实施过程中全面倡导“4自”性实践,即自行抽选实践内容,自行设计方案,自助式发现问题,自检实践结果。注重能力考核,强调实践效果。

理论考核以闭卷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电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的了解。实践考核在电机拖动实验室进行,每一位学生随机抽取任务工单,含有设计和安装接线。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定。考核成绩的60%记入期末总成绩。

2、考试方法:

理论考核+实践设计+安装操作

(1)理论考核

本着学习理论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理论考核以笔试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电机、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卷面分值为30分。

(2)实践设计

按要求设计一个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图。卷面分值为30分。

实施方法:随机抽选考题。即在多个设计任务题中抽选一个题目作为每个考生的试题。

(3)安装操作考试

考生根据在以上设计考题中所画的电路,完成实物安装接线,并能使电动机按照要求正常运行,记录电机运行数据。卷面分值为40分。

五、课程改革预期成果和效果

培养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达到中、高级电工水平,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备中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认证所必须的电机、变压器、电气控制理论知识与技能;(2)能处理电机和电器控制电路的简单故障;(3)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4)能阅读电气原理图,并能设计出简单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

六、验收要点

1、平时考核记录

2、课程教学方案、课件

3、课程教学总结及调查表

第9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电气类专业 工厂供电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改革基于的理论依据或现实问题

工厂供电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研究如何向工厂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并保证其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一门科学,要求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具有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职能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术的人员。结合此目标,教师在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时需将内容渗透于实践当中,但工厂供电课程所需要的实践的设备电压等级高、价格高、外形结构较大型、也不便让学生操作,且电工作业为特殊工种,使该门课程的实践训练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只能采取以理论课为主,结合图形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极易导致高职教育向学科型教育靠拢,而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而高职学生本身具有基础较差,学习约束力较弱等特点,最终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课程没有根本的认识,甚至对于基本的高低压器件都没有根本的认识,导致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不具有到相关供电单位实习的能力。

结合工厂供电课程教学的现状,学生学习后不能直接适应劳动岗位的要求,为了改变一味传输式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为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锻炼学生的计算、设计、绘图、实践等能力,必须对工厂供电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2 改革的意义

本项目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以此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为宗旨,达到“动手快、后劲足”的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中突出实训环节占更大比例,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练习与操作的机会的特点。通过对工厂供电教学改革与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具有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最终显现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更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专家针对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改革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行为引导教学法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论中的一种新思潮,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所推崇。行为引导,是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提出三段式教学方法即课前的预习自学、优化课堂教学和加强实践环节这三个阶段,改变以往课堂上采用的“直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孙琴梅根据所在学校实验实训条件和地区特点,对工厂供电课程进行分析,找到合适项目,提出项目教学法,注重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根据本课程与生产实际的关系找到一个或两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找到一个能贯穿课程的工程项目,要完成该项目,可通过几个贯穿整个项目的能力训练模块(即能力训练项目)来实现,而能力训练项目中所用的知识就是本课程的知识要求,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一系列方法都忽略了课程设计环节,没有将课程设计结合到整个教学任务中,本项目以课程设计为导向,结合行为引导、项目任务教学法,将课程设计各部分设定为每一个任务并与实践充分结合,建立模拟化教学,完成所有任务即完成整个课程设计,使学生真正地对工厂供配电流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研究。

4 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改革研究的是工厂供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针对工厂供电课程特点,结合课程设计要求,即工厂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变配电所及主变压器的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选择、变配电所及柴油发电机房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设计、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设计,设计图纸的绘制等,在整体组织上,吸取项目驱动的特点,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围绕每一个单项行动(任务),展开相关技能的教学,一步一步,环环相扣,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最后将整个设计模拟化,在模拟工厂的供配电房中完成,采用实例和“真实环境”方式教学,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充分锻炼学习与思考能力,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绘图的能力,并能够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学生的责任心、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模拟工厂、各种实物等教学环境与教具,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5 课程改革目标

改变一味传输式的教学,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勤于动手,动手、动脑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走出传统课堂,但又不完全脱离课堂,采用模拟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作用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进而成为一个指导者,达到教学双赢目的,同时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实现高职学校职能教育的目标。

6 改革创新之处

本项目以课程设计为导向,结合行为引导、项目任务教学法,将课程设计各部分设定为每一个任务并与实践充分结合,建立模拟化教学,完成所有任务即完成整个课程设计。以“学院10kV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为例,以学院10kV变电所为主线,从变电所的选址,主结线、高低压开关柜到继电保护,基本包含了工厂供电课程的全部内容,将课程按综合项目进行分解,即分解为若干项目任务,将课程中的知识纳入到各项目中去。使学生积极参与,清楚了解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真正地对工厂供配电流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研究。建立模拟实验室,不同于以往的供配电实验室,变电所模拟屏、变电站模型、变压器模型等,实现动态模拟配电装置仿真,使学生在实训室内可以完成认识高低压设备、一次、二次保护设备等各类器件,完成设计、计算、定址、绘图、组装与维护等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录像讲解供电安全、防雷知识等,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