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般而言,在项目前期,设计环节常常制约项目能否正常进展。由于设计定义了项目的规模和施工所需的每个细节,定义了采购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同时,设计整合了整个项目所需的所有技术,因此,设计管理位于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虽然设计的成本只占整个项目投资的10%左右,但是设计质量的好坏常常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投资额的大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般需要结合项目的自身特点,以设计管理为龙头,做到项目总体有部署,项目实施分阶段,项目阶段有重点,项目控制按节点,从而保证项目实施整体安排合理,筹划到位,实施得到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安全、平稳、有序的渐进式地推进项目实施和工程建设。譬如上面提到的长输管道建设工程项目,需要在业主、分包商和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分阶段进行管理。第一阶段进行项目筹备方面的工作:项目前期策划,人员设备筹划,营地及预制厂筹划及准备;设计完成采办文件编制,以及部分土建专业设计资料;完成长周期设备订单等。第二阶段进行项目准备阶段方面的工作:完成现场生产临设和临时营地建设,完成正式工程的植被剥离、土方平衡、临时道路等工程,具备正式开工条件。第三阶段一般可以开展土建施工方面的工作:料场及预制厂建设、防腐厂建设、正式营地建设;正式工程土建基础施工,地管施工等。第四阶段可以考虑安装施工阶段方面的工作:砖混及结构房施工,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仪表安装;工艺及公用系统管线试压;达到机械竣工条件。第五阶段开展投产试运阶段的工作:管线清扫、气密以及氮气置换,电气、仪表调试,压缩机及站控系统调试。同时,需要完成初步验收,压缩机调试并点火投用等。设计管理教育缺失是个世界性的共性问题,在项目管理理论中涉及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失败的项目,都常常是由于设计管理不善造成的。在建设工程管理实践中,项目后期成本的增加,60%以上的项目都是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项目是个非常复杂的集合体,涉及到许多专业领域的设计,要求技术复杂;现代大型项目的设计是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管理难度大;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化对于设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多的挑战。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能否顺利运作,常常决定于项目团队文化建设的好坏。因为“一个组织的文化,尤其是强文化,会制约一个管理者的涉及所有管理职能的决策选择”[2],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实现团队协同运作。若业主、承包商以及分包商之间配合得融洽,项目进展就顺利,否则就会冲突。因此,有人提出业主、承包商以及分包商实行合伙制,以建立共同融洽的项目文化。
2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内容及管理创新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于相关不同专业的设计工程师管理,对于项目涉及的多个系统和全部功能原件的设计,并保证能够的设计使用寿命中正常运行。同时,通过管理复杂项目的设计创新,以确保设计采用技术的可靠度和投资收益。1)设计管理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包括设计决策过程管理以及优化方案的选择;设计范围管理以及工序设计管理;界面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保险系数的选择,设计余量的控制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质量和成本;设计变更管理以及设计安全管理;设计的质量决定项目的本质安全;设计与规范一致性的管理;工期和过程管理;设计与采购、施工、试车的综合管理;设计工具的管理以及设计文档管理、设计沟通管理等方面。2)设计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管理组织机构的选择、工艺工程选择等。每个设计决定都有多种选择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供货商的能力、材料的可获得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等,广泛咨询项目利益相关者,统筹兼顾项目工期和成本的要求,评估确认设计所做的每一个决定[3]。设计管理的方法还包括设计变更管理、正确使用现状设计工具等内容。设计是个化整为零的过程,所使用的工具有很多种,目前世界通用的设计工具有模拟工具、分析工具、计算工具等,还有信息管理工具等,保证不同工具的兼容性。对于关键系统还要进行专项设计安全分析,常用的设计安全分析工具有PHA、HAZOP、SIS和SIL等。
3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案例分析
上文提到的某长输管道工程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国境内,主要由两大区域———压缩机生产区以及配套的道路和蒸发池等设施组成;干线全长1304km,管道双线平行铺设,管径为1067mm,干线管道设计压9.81MPa,管线上设有7个工艺站点。2011年11月底,项目两台压缩机正式点火投用,提前实现了11月底开启两台压缩机的目标,项目如期顺利建成投用。该项目为EPC总包合同,社会依托条件差,由于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位浅,施工须采取降排水措施;同时,冬季时间长且气温寒冷,冬季施工势必采取一系列的冬季措施。工艺介质危险性大、压力等级高、探伤比例大、安装质量要求高;工艺管道管径大最大管径为Φ1219mm,管壁厚大最大壁厚30.2mm,焊接难度大,工艺管道的焊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且工艺介质属可燃、易燃易爆介质,压力达9.8MPa,因此,必须确保工艺管道焊接质量。这里主要就设计管理做案例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与创新问题。3.1在设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是详细设计的土建基础和初步设计土建基础存在不一致。工程实践上导致初步设计工程量统计的数据与项目实际完成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变化。原因在于初步设计由国内管道设计院和国外设计单位合作完成,由于合作分工不明确,造成初步设计存在很多设计漏项,设计深度也不够;加之EPC总包商对主合同的评审以及对初步设计的研究不足,导致工程量计算不准确。二是供货厂家和设计方沟通不到位导致设计问题的出现。譬如到货设备和资料不符、设计对厂家资料没吃透、厂家资料不明确等。原因在于供货厂家对资料不重视,产品参数修改后报批资料没有跟进修改;设计部对设计输入控制不严格,导致厂家资料未能及时有效的传递到设计分包商手中等。三是设计专业间协作不充分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四是各专业设计欠缺校审造成错漏问题的出现。原因在于设计分包商设计人员年轻,责任心不足,三级校审执行得不好等。3.2在设计管理方面值得传递的经验教训一是在未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工程所在国家当地规范的消化,降低规范使用和规范自身存在不适应而发生的错误风险。譬如设计分包商和技术部门对工程所在国家规范了解不透,不能适当协调压缩机站项目出现较多关于工程所在国家当地规范的争议问题。二是在未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需要细化设计管理。设计文件总数从开始到项目运作高峰起可能大量增加,而且每次增加都常常是因为设计漏项内容的补充。尤其是仪表、电气、土建专业。在这里,要强调做工程的相似性和类比研究,注意分析导致冲突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客观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的必然的联系”[4]。对于多个场站工程下面管理而言,当一个站发生设计问题时,项目设计部就需要在新项目开展初期剖析设计工作量,制订更加合理的设计计划,以搞好资源平衡与调度。三是要恰当处理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树立分包商之间合作共赢的理念,以促进EPC建设工程项目实现盈利。对于EPC承包商,也许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来完成EPC项目很关键的设计工作,常常只能完全的依靠设计分包商,甚至是跨国性质的,但可以通过团队文化建设,加强人际层面的交流,加强合同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交流,克服冲突,减少磨擦。四是要重视设计输入管理和图纸内审,以便提高设计工作的抗风险能力。譬如协调业主按期提交合格的设计输入,包括初步设计文件、初勘资料、征地文件、业主采购产品的采办技术文件、场区外接道路、管道资料等;协调采办部门提交采办技术文件等等,保证设计顺利进行。总之,要从设计的源头抓起,保证设计输入条件的正确及时,规避设计风险。
4结论
做精做细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决定未来房地产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而影响房产项目精细化管理因素很多,所以提高房产项目设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有很多。本研究从房产项目设计精细化管理概述、房产项目设计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优化房产项目设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等方面做了综述,目的在于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房产;设计;精细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行业也快速发展,
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多,类型日趋多样化,组织机构越来越复杂,影响
项目实施的因素越来越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面临着更大的竞争。传统的管
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项目的成功实施更要依赖于科学的项目管理
方法。在此背景下,精细化管理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在房地产项目的管理中得到
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房地产行业与生产性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其生产周期较长,投资
规模大,容易受政策变化的影响,产品较难实现标准化。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
精细化管理和其它行业相比有什么特点,其他行业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如何有
效地应用到房地产行业中,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及难点。鉴于我国特有的文化环境和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特征,国外的实践经验与
国内相比又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都是在房地产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亟需解
决的问题。但学界和实业界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仍存在差异。精细化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有哪些区别?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企业日常管理中,精细化管理能否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各界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管理的成效。
1.房产项目设计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它是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方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美国的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进行研究,在分析美日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总结出日本工业化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举国实施的全方
位、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
为质量而管理,和以精益生产为旗帜的丰田生产方式。
1.1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房产的精细化管理具有很多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各级管理者,针对核心的、关键的、易出错的工作,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并对其实施进行严格控制的管理。细化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所有业务中。大量的制度规章、条例和细则等正是由于业务的复杂性而逐条设计的。其次,量化既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精细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尽量量化各管理工作。量化的主要方法是数学方法,量化的工作,尽量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处理。再次,管理始于流程。流程化是将某一任务或工作,按纵向细分为若干个前后衔接的工作单元或工序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改进、简化、整合、优化。流程化不能仅限于对工序的分解,还要注意在各部门和各职能之间进行统筹分析和改进。
1.2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精细化管理是从管理随意化向管理规范化的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的转变。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将模糊的工作明确化,将明确的工作流程化,将流程的工作数量化,将数量的工作信息化。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体系。管理工作纷繁复杂,需要进行提升和改进的方面很多,但不可能对每一项工作都实施精细化管理,而必须进行筛选,选择重要的关键工作作为突破口;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第二个目标是对管理要素实施流程化管理,使管理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并落实到位。流程图是流程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其可以对各个工作环节,各环节之间的流转关系以及各环节的相关负责单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信息化是精细化管理得以成功执行的技术保障,而信息化是建立在清晰、规范、标准的管理规则的基础上的。信息化通过提高沟通效率,实现数据共享,易于监控,提高管理效率等。
1.3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
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它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精细化的操作是对企业活动的每一个行为都进行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个员工都要遵守这种规范,使企业的运作更加正规、规范和标准。第二,精细化的控制建立流程来运作企业的业务,该流程要包括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只要对该流程进行了有效控制,就可以减少企业运作中出现失误,杜绝管理中出现漏洞。第三,精细化的核算是管理者对经营状况进行清楚认识的必要手段,这要求对凡是与财务相关的企业经营活动,都要进行记帐和核算,并通过核算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降低企业利润损失。第四,精细化分析主要是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对角度、多层次分析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精细化的分析,研究如何提高企业利润和管理成效。第五,业的规划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企业高层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的运行情况制定中远期目标,该目标包括了企业的规模、业态、文化、管理模式和利润、权益等等;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者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精细化的规划是指企业在有依据、可操作、合理的基础上制定企业运行的目标和计划。
2.房产项目设计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房地产企业管理经历了手工作坊管理、粗放管理、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管理五个阶段。目前,65%以上的房地产企业还处在粗放管理阶段,22%的企业正处在由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过渡阶段,只有不到13%的企业已经开始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连续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打压下,尤其是对闲置土地的收回或处罚的政策,杜绝了投机炒作行为,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面临转型和调整。在内部、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精细化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要的战略选择。一些房地产企业已致力于从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以期通过管理的精细化构筑新的竞争力。在目前的环境下,行动比别人快一步就是竞争优势。
3.结语
众所周知,精细化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房地产企业引入相应的管理方法,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倡导持之以恒的精神,建立健全与之匹配的长效机制,不折不扣地执行,切切实实地落实,可以起到内外兼修的作用,刺激企业迸发新的活力。我国要想加强房产精细化管理就要深入地了解我国房产管理的现状,继而从不断地改进精细化管理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我国房产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使我国房产业可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庆丰,秦旭东.房地产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索[J].甘肃科技纵横,2009
一、加强学习,兢兢业业,提升工作业绩
扎实勤奋工作,提高工作业绩、坚持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工作的新形势要求,体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一年来我还是紧抓业务学习,向领导前辈们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好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能力水平。在多学习、多接触中提升了自己的设计业务水平,提高设计效率。
二、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在日常工作期间,遵守规章制度。按照单位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误工。在内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在外严守工作纪律,以自身言行维护单位和行业的形象。
按要求完成设计项目。今年的设计任务丰常多,时间也比较紧,在设计时间较少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作,高效完成院领导安排的各项设计工作。今年先后负责了《XX项目》从工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任务;参与《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区南浔至练市段工程》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均按单位及业主的要求完成设计工作。
一般来说,项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工作任务能力分析表,围绕工作任务进行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项目课程体系及其内容设计是构建在对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及工作过程的分析基础之上的,以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解决学生就业任职的基础和在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职业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中,要想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实现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工作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三维一体化,关键是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其实质就是寻找合适的载体即反映实际工作情境的项目,让学生不但学习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在整个工作过程的流程中逐步增强职业意识,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形成最终的职业能力。因此,由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项目课程内容设计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前提,项目质量直接决定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设计成为实施教学的关键,同时如何有效地展开和实施项目,以及最终评价体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主要特征为: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要目标,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过程性评价以及评价目标的全面化、多层化。
2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在高职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传统高职的电工技术与实践教学通常以学科体系为主线,注意学科及知识的逻辑性,一般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课程目标,立足于知识量的灌输,而很少考虑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刚性的教学计划也难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注入式教学,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工作情景缺失的情况下,学生可能得到的是知识学科本位而非职业能力本位,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了。总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高职教育项目课程设计按专业自身定位创建特色,在一定的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专业技术应用性项目课程,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要素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职业竞争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竞争力在职业能力构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职业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通过体验式教学、主动型学习、适应性培养等方法,以项目课程的形式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它强调的教学一体化,通过模仿练习、独立操作;进一步反复训练、充分巩固;最后学会技能、形成技巧。突出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评价体系上,项目课程重视过程和反馈。在评价的甄别、选拔、鉴定能力基础上,增加了教育、改进、反馈与激励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提高教学效果。
3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3.1项目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竞争能力”是项目课程总体设计方向和要求。“电工技术与实践”课程设计以形成学生对电路的制作、安装和测试能力形成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培养,让学生在项目实践活动中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3.1.1项目设计的阶梯度
学生是知识和职业能力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学习目标都要由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高职学生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学习方式;善于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比较容易接受“直接经验”而不是“间接经验”,而且每个学生的个体特质、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因此,在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阶梯度,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阶段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项目”要有阶梯度层次感。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相应的熏陶和锻炼。
3.1.2项目设计的关联度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项目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工作任务的解决活动来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各项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例如,在《电气控制与安装调试》这一项目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电气原理图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外观、内部结构、接线原则、接线注意事项和思考问题,并向学生展示本次教学任务结束时要完成的任务,使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理解的方向和模仿的榜样。
3.1.3项目设计的学生参与度
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项目中的任务。例如《,电气控制与安装调试》项目,先让同学们推选一位能力强的同学示范连接电路,一般来说,继电器、漏电保护器很难组装成功,就算能组装,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且需要的时间长,有故障时不会设法排除。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再全班分组进行操作训练,并记录每一组组装所用的时间及出现故障的次数,最后对全班操作进行小结,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加分。从而不仅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避免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1.4项目设计的延伸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趋迅速。项目设计在工作情境的框架下,要考虑学生能构建知识要素和职业技能训练,但不必面面俱到,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开放性任务,有学生自我拓展延伸空间。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参加专业社团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在教学做一体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2组织形式与实施
项目设计完成后,就要考虑采用如何的组织形式和如何有效地展开。组织形式上主要是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在实训室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边讲课演示,边示范指导;学生边模仿学习,边动手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的融合。项目重构课程知识与技能体系,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入到项目中,同时还将重难点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以细化和分解,以利于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保持项目讲授与训练及课程知识、技能学习同步性。实施分三阶段进行。
3.2.1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要做好三个准备:技术准备即完成某一功能要采用哪些技术,知识准备即实现这些技术需要哪些知识,应用准备即这些知识如何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具体操作规程。如根据原理图,怎样画出装配图;根据项目需要,怎样选择适当的材料,准备安装电路;根据装配图,怎样在实验板上安装电路,怎样用万用表对已完成电路进行检测。
3.2.2展开阶段
根据学生个性、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差异进行小组划分,分组时即要考虑防止个别学生依赖性,又要考虑组与组之间的平衡,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作好组员的配备。另外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同学问题和困难以给予适当的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和侧重面要有所不同。总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启发式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当学生连接的电路发生故障时,不要立刻指出错误点,应该提示学生如何用万用表测电压、电阻的方法进行自查,寻找其错误之处。
3.2.3总结阶段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工作、自评、互评和老师点评。同时可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项目内容,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讲解目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产现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某企业的具体电路故障怎么去解决以及怎么样去排查常见的电路故障等等。项目课程注重教学做一体化,强调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边讲边练的形式,步步为营,基础扎实,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容易形成交流和共鸣。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整体过程。
该园林工程占地4.668万mz,建筑面积21.021万mz,容积率3.5,绿化率69%。项目由11栋23~28层的点式塔楼围合而成,总体规划在中心形成了一个近3万mz的中心花园。虽然该园林工程周边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但因附近城区为老城区,四周环境比较杂乱。既然周边无景可看,而物业又定位为高档物业,那么小区内部环境品质必须达到相当的水平。开发商对园林设计的要求为:①有自身特色;②反映较高的审美价值;③园林环境功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园林成为物业最大的卖点。
2方案的立意与构思
因小区北高南低,高差近7m,点式建筑的平面布置亦不规则,从客观的制约条件来看,小区园林形式应该为自然式。但是,若园林形式选择纯自然式,则容易使整个小区园林空间太“软”而使其整个社区空间有失秩序。方案采用通过一条主轴和两条隐轴来控制,以及几个半规则场地(入口广场、泳池、与老年人活动场等)的空间制约,使自然式与规则式园林完美结合,整个社区环境自然而有序(图1)。
3园林空间布局
小区动静分区,人车分流。园区北侧一带以茂密的种植为主,南侧偏重于活动场地与硬质景观,与南侧主入口街区呼应。树林草地沿小区北侧建筑至西而东自然展开,使小区南侧较集中活动场地处在整个绿树丛林的环抱中,动静也有了区分。同时绿树遮挡了视线,避免了南北建筑的对视。车流自小区环路进入地下车库;人流自主入口始,一部分左拐穿越1A栋架空层进入西区建筑。一部分则向前或向右进入小区其它建筑。作为构图中心的泳池和几条小区轴线共同构成整个小区园林骨架。以泳池为中心,其周边景观则呈动态向心之势,或轴线,或主透景线,于泳池内交汇,空间内敛,突出主体。园区分一条主轴两条隐轴。主轴亦是园区一条主人行通道,其走向为从入口前广场经雨道至入口后广场,再经中心方亭转至化石走廊,至老年人活动区后,于东侧次入口结束;沿主入口前广场拾级而上,经广场角道至入口后广场,再登高经中心方亭,沿化石柱走廊至老年人活动场地,于小区次入口结束。两条隐轴中,一条为:4A栋与3号楼间消防车入口至方亭3,再由方亭至泳池瀑布亭4。另一条则为:从泳池架空层内木制平台到亭5再至2B栋塔楼大堂入口。两处隐轴虽与游览路线不完全一致,但对制约各个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游人的视线(强化透景线),同主轴线一样,作用不可小视。在竖向设计上,小区园林在两处巧妙消化因地下车库产生的南北高差,一处在主入口后广场弧线景墙沿线,另一处则在游泳池与自然溪流外边缘沿线。广场背景墙既是地下车库挡土墙,亦是下沉式广场的背景墙,围合空间,形成入口障景。游泳池与溪流水景北面是1.5~3m高地库挡墙,原本不美,园林设计却巧用坡降,设计层跌景,使两水体空间相对独立且具隐私性,同时,为水体边缘沿线丰富的序列景观塑造提供有利条件。除以上高差集中处理外,其余高差则通过设置缓坡或不连续台阶解决。缓坡与不连续台阶的设置方式,则为植物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创造了绝佳条件(图2)。
4重要景观区设计——艺术与健康的体现
主入口至侧入口主轴线位于此轴线上的园林场地有:主入口前广场、主人口后广场、轴线转折节点——中心方亭、化石走廊、老年人活动区、次入口广场。主入口区由前广场、通道和后广场组成。为保证景观的连续性,前广场与后广场间坡降为1.20m。一条水渠由后广场流入前广场,使前后广场贯通成为一个整体。水渠源头是后广场中心高耸的近4m的水钵,水从水钵内流出,跌入广场中心的方形水池,再经层层叠水,于入口圆亭底部汇集,最后跌入前广场水池。最后一次跌水形成一道高1.5m左右的水幕。在通道左侧靠近会所后门处,有一处休息平台与旋转门柱水景相结合的场景。此处场景优美,主要为会所提供借景和休闲之用。主入口后广场为小区人流的聚散地。由广场中,合水池、水钵、雕塑背景墙、景墙前水池、栈桥、石雕、遮荫乔木林等景观元素构成。广场规模宏大但尺度宜人,为较好的社区活动与交流场所。穿过后广场木栈桥,对台阶登局而上,则来到中心点的方亭。该亭为主轴线的转折节点,亦是绝佳观景处。从方亭南望,是规模宏大的入口广场;西望,是波光粼粼的泳池和溪流水景,东北向则是化石走廊与老年人活动区。该亭屋顶面宽6m,占地近30m2,体量为小区七座景亭之最。化石走廊是一条连接方亭、老年人场地至次入口宽2.5m的景观走道。化石柱为人工雕刻的黑色花岗岩石柱,高2m,共12个,表现12种子遗植物的图案,艺术与科普合一体。老年人活动区包括老年人舞池和居民健身区。老年人舞池为一圆形下沉式场地,用弧形景墙和花架围合,虚实相宜。老年人舞池在施工时取消了舞池左边的斜面花池改做水平的木平台,使舞池兼具了小型剧场的功能。围绕舞池是三块铺有塑胶垫的小场地,内安置有健身器材,供小区居民健身用。次入口广‘场面宽相对狭窄,是行人和消防车的出入1:3。因两侧为较高的商铺侧墙,在设计时,一方面增加了两条小跌水打破其单调,另一方面,则用贴墙的怪鸟石雕膨大的尾部对墙面进行装饰。主轴两端高差近6rn,沿线场地众多,景点丰富。拾级而上,景观空间序列如画卷逐一展开,艺术感受强烈。而不时驻足回望,则又是一番奇妙感受。
5植物配置——生态家园
小区北高南低的地势为植物景观多层次布置创造了有利条件,依坡势植被逐层展开,种类、疏密和色彩都呈有序的变化,达到了步移景易的效果。重要场地,如主入口广场区域、游泳池区域,多配置棕搁科植物,保证其视觉效果,亦借此呼应其园林风格。同时,增加高大阔叶乔木,保证遮荫与生态功效。部分坡降复杂的地段,则人为减小植物中间层次(小乔木或大灌木层次),以避免植被杂乱。为体现季相变化,部分地段还种植了落叶乔木,像洋紫荆、大叶紫薇、大叶榕等。为了四季有花香,特在不同地段配置各季节交替开花的芳香类植物。而在一些特别的地段,则选择特别的植物,例如,在入口处使用了加拿利海枣,溪流处配置了垂柳、红干层、鸡蛋花、海南椰子、软叶刺葵等。儿童场地则用了黄金竹.酒瓶椰子、木犀榄仁球、鸡蛋果、桃叶珊瑚等植物。
目 录
一、 概述
二、气调库设计的基本资料
三、 设计依据
四、 气调库系统构成
1、制冷系统
2、控制系统
3、技术优势
五、气调库运转的安全性
六、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一、概述
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 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组织实施成都市青白江区气调库建设项目。项目设计建设3处当地具备带头作用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司,该3处气调库建设的勘察和设计由青白江区农村发展局委托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勘测和设计。
经过实地调查和勘察成都市十里长坡生态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青白江区内,气调库建设属本次建设内容之一。现根据现场房屋条件及实际冷藏物料,提出该气调库设计总体方案,该库的设计技术建设情况如下。
二、气调库设计的基本资料
经过前期实地的勘察和调研收集了气调库建设涉及的建设地面积、冷藏物料种类、电力等资料。
1、设计气调库占地面积
该气调库设计尺寸规格为30.0×6.0×3.0(m) (长×宽×高)
2、冷藏物料种类
冷藏物料主要是十里长坡生态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的腌制肉类及禽蛋(腌腊肉类抽真空包装)。气调库类型属于高温库,库内温度-10——10℃可满足储藏需求。
3、电力供应
建设点能提供气调库运转所需380V动力电
4、土建基础
建设点实施建设永久性混凝土库体,采用半没型库体设计。
三、设计依据
1、冷库设计规范 GB 50072-2001
2、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BJ 11-2000
3、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4、国家现行相关规定、规程
四、气调库系统构成
1、制冷系统
(1)直接冷却及直接冷却系统
在直接冷却中,库内的冷却盘管就是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制冷剂在盘管内蒸发直接吸收库内的热量。由于其热量传递是依靠空气对流作用,空气流过盘管时的速度愈高,则与盘管之间的换热进行得愈快。
直接吹风冷却的特点是制冷剂与库间的热交换率高,降温速度快、温度分布均匀;又因为蒸发盘管组装在一起,其损坏、泄漏的可能性小;在降温或冷藏过程中可以定时融霜,冷却盘管能充分发挥其换热性能。
该气调库选用美的风冷箱式机组,六台5p规格可以满足冷冻冷藏需要。
(2)冷风机(蒸发器)的融霜
由于蒸发器表面温度常低于当时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当空气流过蒸发器表面时就会析出凝结水使蒸发器表面结霜。特别对于果蔬保鲜,由于库内空气湿度较大,蒸发器结霜更为严重。蒸发器结霜后,导热性减弱,增加了热阻,致使制冷效果变差。因此,必须清除冷却器表面的结霜。这种方法称为“融霜”或“化霜”。本气调库制冷系统的融霜采用的是电加热融霜。
该气调库冷风机根据制冷机组型号匹配选择国产DL-50冷风机6台。温度-10——10℃连续可调。
2、控制系统
控制柜正面配有醒目的数字式温度控制器,可以随时观察库内温度和机组运行状况。能够精确控制库温,精度为±1℃,温控范围-10~10℃之间,具有异常报警功能(高温报警、低温报警、故障报警),本控制器为全自动专用模块,控制柜具有电源缺相保护,能够及时地对压缩机和风扇电机进行保护。控制柜内采用先进的电器元件。库灯开关、制冷机组开关、温度设定、除霜、以及各种指标状态,集中控制,一目了然。
3、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本系统采用高效低噪中外合资制冷机组。内嵌芯片式电脑,制冷机组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集温度显示、温度控制、化霜控制于一体,具有缺相、高压、低压、高温、低温、过载等多种警告和保护,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气调库运转的安全性
青白江区成都市十里长坡生态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气调库建设,设计上在安全方面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1、 气调库内部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及接地安全保护装置;
2、 气调库值守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
3、 气调库温度参数可调,针对不同冷藏物料调节适宜温度,延长物料保鲜时间。
六、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我所拥有国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一流的生产设备,采用国内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和生产。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以及原材料的供应均按质量体系文件执行和检查。
关键词:农田水利项目;设计;质量控制
0引言
农田水利项目是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工程项目。因为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搞好农业发展,才能使其他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基础。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无疑成为重点。在进行农田水利项目在前期规划设计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所需浇灌的农作物的特点,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注意项目成本控制和建设质量的控制,充分运用当地资源,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同事节省项目建设成本,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农田水利项目设计阶段的常见质量问题着手,对农田水利设计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重点解析,最后结合项目案例具体探讨农田水利项目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法,为项目设计质量的提高建言献策。
1农田水利项目设计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在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第一,项目成本控制。设计方案将直接对工程的成本控制产生影响,其主要作用有费用把控、投资收益增加、定额管制增强以及限额设计影响等,能够以更为合理的方式实施配额管理,并做好设计环节具体执行情况的把控。如果在设计方案当中没有对成本方面做好规划,则将因此对工程成本产生影响;第二,建设质量控制。通过对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则能够实现工程质量的科学控制,在实现对工程造价积极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投资效益的提升。在方案制定中,如果缺少全面的造价以及影响因素控制,则将从施工技术、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材料方面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第三,项目设计缺乏长远性。在设计方面,一部分设计师只管设计范围内的“一亩三分地”,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缺乏长远规划。比如一味的追求完美的项目设计,对水库投用后可能有淤泥进入等因素未做考虑,致使项目运营期间为了临时解决淤泥问题付出了不少额外的成本。我国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区多丘陵,在这些地区建设水利项目没有太多可参考的理论知识,全凭经验进行自主设计,容易出现更多问题。在将溪流水资源应运与灌溉是缺乏理论依据造成设计的不合理。在同一条河流上只设计一个水闸,在用水量大的时候易造成上下游农民的纠纷。在修建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时可参考的数据比较少,往往造成设计困难或是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而先进的大型水利建设技术又不适用于小型水利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收益小,开发研究者比较少。第四,选址不合理。以往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造成设计师在设计水利工程师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来进行设计。选址的不合理造成刚建设的水库在几年之后便不能正常运转。
2农田水利设计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
第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有土壤、坡度、坡向以及海拔等。这部分因素的存在,则将影响到水利设计。以灌溉渠来说,其具体布置形式则将依赖于当地的地形条件。当在山区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则需要尽可能通过天然河道的应用实现排水渠道以及以及灌溉渠道的布设,以此实现工程量的节约。在山区,因地形较为复杂,耕地存在分布零散情况。且河流较多源于山区,需要能够从河流上游区域进行引水处理,以此加长输水距离。灌区规划方面,干渠多沿着灌区上方边缘位置设置,即沿着等高线进行布设。此时,支渠则沿着干渠的一侧垂直干渠的方向引出,支渠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通过该方式的应用,能够在做好地形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对压力水头进行降低。平原分为山前和冲击平原。其中,冲击平原处于河流的中下游区域,具有集中的耕地以及平坦的地形。山前平原则处于冲积扇位置,具有着较大的坡度。在平原区域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则需要充分把握平原位置。可以说,地形条件将对农田的管网布局以及水源配置情况形成十分重要的影响,即是实际设计当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因素。第二,农业种植结构。对于农业种植结构来说,其将对农业需水量产生影响,且不同种植结构的存在也需要对应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不同作物来说,其在具体需水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根据地区的不同,通过适宜种植结构的选择,将对农业需求量的优化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相对干旱、水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区域,更是在耕作区内存在多种作物并存情况,此时,即需要做好不同作物种植面积的合理安排,做好种植结构的合理确定。此外,灌溉方式也十分关键。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因在节水观念以及技术方面不足情况的存在,通常以大水漫灌方式灌水。该方式的存在,不仅将浪费较多的水资源,且将因此影响到土壤性质。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则需要在做好农业种植结构规划的同时做好先进节水措施的应用,则能够在实现大量水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实现水利用效率的提升。对此,在具体设计中,即需要同时兼顾灌溉方式以及灌溉制度的影响与差异,并以节水工作为中心做好需水量分析。第三,施工条件。在现阶段水利项目施工中,质量问题还是时有发生,该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则同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不足、质量监控不到位情况的存在具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技术含量较低,则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而如果技术人员没有做好施工工艺的充分把握,也将对技术应用效果产生影响。该种情况的存在,即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做好专业知识的把握,即能够充分把握操作施工流程,以此实现部分问题的良好规避。
3农田水利项目设计的质量控制案例
为积极落实国家制定的水利政策,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搞好水利项目建设。在项目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重点考虑项目的投资和成本消耗,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模式,在设计阶段打好底子,为后续的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提供可靠依据。我国南部某水利工程项目,该工程建设目标,即将想去区域建设成设施配套、具有较高标准的节水灌溉灌区,以此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促进,在实现有效耕地面积增加的基础上对当地的水利用率进行提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该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对乡镇区域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提升农民收入。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水利工程、电力工程以及道路工程。该工程在项目设计环节从以下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3.1水资源控制
该工程为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种植为根本目标。对此,工程需求量即需要能够对该地区未来作物的种植需求进行满足。作为一个不可忽略因素,在国家调控下,上游来水量通常为一个规划值,该种情况的存在,即需要将项目的供水量以及需求量间能够形成较好的供需平衡。
3.2管网优化布置
在水利方案设计当中,管网布置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因素,在新型农业建设中,将水资源建设作为根本目标。对此,在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则通过管道输水方式的应用进行灌溉处理。而在少于干旱区域,通过管道输水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对水资源蒸发量进行减少的基础上对灌溉保证率进行提升。联系以往工程建设经验,在具体对管网进行布置时,则需要能够从造价以及安全角度做好考虑,当管网符合该两项指标优化后即为最优值。
3.3施工组织设计
在该内容中,通过施工质量控制方式,在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对工程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其具体内容有:第一,施工布置。总布置方面,要将因地制宜作为重要原则。在进行渠道设计时,应该将安全因素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切忌不顾地形地貌结构就强迫挖深沟或随意填方;若水利项目建在丘陵地区,就必须根据丘陵地形特征重点考虑洪涝灾害,尽可能提高项目的安全性能。除此以外,排水沟、泄洪、蓄水等配套设施也应该在设计阶段进行重点分析。在山岭地带除了水利灌溉功能,还可根据有利地形开发水利发电功能,实现农田灌溉和水利发电双份收益。灌溉渠道需要根据地形落差因地制宜地安装发电设备,充分利用水能造福一方百姓。该工程为土石方工程,在具体布置方面则需要能够同水利工程相对应。施工用水方面,即机井取水、就近渠道方式处理。生活以及施工用电方面,可以使用工程沿线电网进行供电。总布置方面,因工程具有较长的施工工期以及开发面积,且具有较多的灌溉方式,具体施工难度并不大,可以从简布置,以分散布置方式处理。在根据生活、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做好综合平衡处理,在对环境不利影响充分减少的基础上实现同其余工程的科学衔接。考虑到工程投资安排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在项目区的稳流池以及进水池位置各对一个工区进行设置,以此对工人基本吃住问题进行解决。生活区以及临时堆料场都可以根据管线按照就近原则布置,保持施工场地的文明施工;第二,施工进度。首先,要做好施工规划的科学制定,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做好劳动力的积极调动。在工程建设中,以流水线模式施工,以此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将设备全面调动的情况下实现生产费用的控制。同时,要做好精干施工团队的配备,做好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其次,要做好施工进度的协调,根据工程特点,先进行工程道路体系建设,在形成良好交通条件的基础上便于机械设备进场,并同时建设路旁林床土建工程。之后,建设水利工程,最后建设电力工程,避免水利、电力工程同时施工互相间产生影响。
4结论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国家也大力开展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在上文中,我们对农田水利项目设计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项目设计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此,即需要在未来工程设计环节能够引起重视,充分把握潜在影响因素,以科学设计方式的应用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胥欢,雒天鹏.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
[2]袁素勤,杨克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方法[J].吉林水利,2014(08).
[3]黄舒婷.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
关键词:设计流程;有效;难题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36-02
常州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是一家管理相对良好的德资公司,公司内部已经正在使用一套ERP系统。目前,该套ERP系统并不能把设计部门的项目设计过程进行统一管理,使得企业的设计效率低下,与之矛盾的是企业的现有产能非常充裕,使得企业的设备不能高效的运转,从而导致企业面临进一步发展“瓶颈”。笔者应邀开发了一套适用常州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的系统。本项目是属于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费用相对来说比较低。软件后期运行中,在维护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也是比较小的,但是本系统却能够节省大量的项目设计工作时间,大大地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并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产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个系统。
1 系统功能结构
为了实现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的目标,对本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系统功能结构图。
2 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可以采用基于C/S(客户/服务器)的架构模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台应用程序端部分;第二部分是后台数据库服务器部分。本系统前台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只有设计部的项目管理部分,其他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仓储部和领导有系统的原有ERP管理,该文不做讨论。后台数据库配备系统管理员完成数据库维护和日常的处理工作。
3 开发平台
本系统前台的客户端程序采用下的Delphi 7.0作为程序开发工具;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为本系统提供数据管理服务。下面对这些系统开发中所用到技术进行相关介绍。
3.1 C/S架构介绍
C/S(Client/Server也称“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又称为C/S结构或C/S架构,是一种常用的经典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C/S架构把数据服务能分布在后台机(即后台服务器)上执行;把一些程序执行功能分布在前台机(即客户机)上运行。通过把功能分别放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这种方式,可以减轻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瓶颈问题。通常采用性能较高的PC机、小型机或工作站作为系统的数据服务器,并采用大型DBMS,如SQL Server、SYBASE、ORACLE或Informix;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程序。C/S结构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比较而言,C/S结构不依靠企业外网环境就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最大的优点,即无论公司是否能够连接Internet,都不影响使用,而且C/S的执行效率、查询速度和操作方便性都优于B/S结构。简单地来说C/S结构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内部局域网络的应用系统。
3.2 Delphi 7.0开发工具介绍
Delphi 7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方面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提高开发人员的效率、方便开发人员的使用方面也做了很多改进 ;从Delphi特性的历史看,Delphi的每推出一个新的版本都向用户提供了更新更强壮的功能,这一点Delphi 7.0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SQL Server 2005简介
SQL Server 2005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新特性:通过提供一个更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增强企业组织中用户的管理能力,大幅提升IT管理效率并降低运维风险和成本;通过提供先进的商业智能平台满足众多客户对业务的实时统计分析、监控预测等多种复杂管理需求,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同时,SQL Server 2005将提供一个极具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开发平台,不断拓展应用空间,实现Internet数据业务互联。
4 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对非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前期的需求分析,可将用户提出的需求抽象为数据结构概念模型,要更好地、更准确地用DBMS来实现这些需求,必须把在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信息抽象为信息世界的结构。因此在设计概念结构时应遵循能真实地反映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易于理解、易于扩展、易于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
4.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采用最适于描述与表达相应概念结构的数据模型,接着对支持这种数据模型的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对比,选择最终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把概念模型转变为一般的关系模型。
2)把转变的关系模型向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将数据模型进行最后优化。
5 关键技术分析
本系统根据常州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提出的项目设计管理和工时标准化系统的基本需求,要求按照企业当前项目设计流程,把设计部中所有设计工程师根据自己的权限共享数据库,使得所有的设计工程师的能够并行协同工作。另外因为本企业为德资全资企业,有很多外籍员工在此工作,要求本系统必须有双语语言设置功能;通过对机械制造业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中的问题及现状的分析,建立项目设计的“树型”模块化应用模型,设计和实现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系统,将“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能够项目投入生产之前根据已有的项目快速组合设计成新的项目,并继承原有项目的标准工时,快速统计出新项目的标准工时,从而为生产的排程和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提高企业的设计效率。
非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包括身份验证登录界面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基础参数管理模块、项目设计管理模块、查询统计管理模块和帮助模块;本系统界面友好、易操作,具有很好的运行稳定性、灵活性和系统安全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蒋顺达.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15-15.
从业主的角度来说,设计阶段的角色和任务就是对设计的管理。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设计方案(包括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能否与项目实际情况做到最佳结合,不留遗憾;能否排除工期紧张或设计单位内部管理问题难以保证设计质量;能否按期提交设计图纸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对设计单位的沟通、管理与考核来有效解决。业主对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确保设计者准确理解项目定位及意图,设计院和业主共同研究形成设计任务书;二、制定完善设计合同,加强过程管控,促使设计单位内部工作外部化,保障业主监管,实现对设计质量、设计工期的跟踪考核;三、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合同约束,以激励、奖惩等措施调动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
二、抓好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设计的思考
抓好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设计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编好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体现了业主的发展理念、市场导向、项目定位,是设计单位最主要的设计依据。就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而言,业主在内部进行方案设计研究时邀请设计单位参与,进行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对比讨论,双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讨论项目需求和实际可能。业主在充分讨论沟通的基础上编制设计任务书,确保设计任务书的质量与可操作性,其中技术规范部分宜细化。
2.选择好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国家级大型设计院,具备综合甲级或专业甲级设计资质。其特点是市场面向全国甚至海外,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综合实力强,专利技术多,各专业实力相对均衡且配合较好。但可能会因业务量大,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设计方案创新不足,较传统;设计院内部标准做法、通用做法(有时候甚至照抄照搬)较多。二是省级地方设计院,具备专业甲级设计资质。有一定的专利技术。但由于面向地方市场,能力和眼界有局限,导致服务质量有可能不高,设计院内相关专业配置较弱,专业配合及设计深度不足,图纸的“错、漏、碰、缺”等现象可能较严重。三是除上述两种设计院外的其他具备资质的小型设计院,缺乏专利技术,服务市场更为狭窄。其设计费用相对较低、服务态度较好,但设计单位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设计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方案质量和图纸质量)的风险性较大。根据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的特点,服务质量好、水平高、容易合作的国家级大院是选择设计单位的基本原则。同时需结合项目实际,如贵州属于山区,场地平整难度大,土石方工程量大,要选择好为各方所接受的总体院,对项目总体平面布置进行协调和设计优化,保证工艺流程流畅和投资节约。
3.签订条款完善、易于考核的设计合同
建设部的设计合同示范文本(GF-2000-0209)中管理和考核性条款相对缺乏,而合同中增加管理考核条款才能保证业主对设计单位的管理,使业主能够有效监管设计院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促使设计院内部管理工作外部化。双方可以约定初步设计综合进度、施工图交付计划、设计人员名单(包括业绩要求、工作年限、执业资格要求等),约定专业负责人到场服务的时间和次数、设计进度、质量和服务的保证措施,约定设计费的考核细则。合同可要求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成果时提出其节约投资的措施,明确将设计成果低于限额设计指标一定百分比时给予设计师奖励,以控制项目投资。
4.做好设计方案比选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