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人才培养

第1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视野;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06-02

一、创新与视野:创新成果生产及杰出人才成长过程的分析

关于创新人才的特征已有多种解读,如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有创意”首先必须有思想、有主见、有批判和独创精神,杰出思想家关键都在于“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自我把握和自我解放”,杰出人才通常有多样化的经历,等等。新思想、独创性是怎样来的?创新还可以源自何处?创新人才还有什么核心特征?通过分析创新成果的生产及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发现创新与视野有着密切关系:创新经常是视野开阔的结果,杰出人才往往具有大视野。

1. 创新源自大视野:创新成果的分析

“视野”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眼球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二是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如扩大学术视野。解读人类文明史上很多有影响的成果或创新行动,经常是创新者个体或群体开阔视野的结果。就专业研究而言,一部著作,引发他人阅读兴趣的通常是“发”阅读者“所未发”,它的读者越多,说明其发现越多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即它的作者视野更加开阔,比其他人看得更多,知道更多差异,思考得更全面与深刻。见他人之常见,便只能云他人所云,不可能有创新。

知识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开阔视野的过程展开的。突出的例子是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对科学发展的影响。15世纪以来,由于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地球,开阔了视野,活动范围和知识领域由此扩展。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为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事实。在欧洲,随着这些经验事实不断涌现,引起哲学家、地理学家、自然科学家的争论和思考,从而推动了科学观念的突破和新学科的建立。假使没有航海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人们仍各自偏于一隅,视野闭塞,知识的发展便是另一番进程。

我国近代以来历次改革都是由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名人学者倡导的。他们见多识广,产生创新思想和行动,由此推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及新行动,出自他们广阔的视野。

2. 杰出人才具有大视野:杰出人才成长的事实表征

杰出人才各有各的精彩,但纵观他们的成长历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或“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或更多是两者兼而有之,心理视野与物理视野宽广。如孔子周游列国及以“游教”“游学”方式培养出“贤人七十二”;司马迁“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伟大的史学家和杰出的思想家;徐霞客博览群书,28岁以后开始游览名山大川,留下集地理名著、旅游巨篇、文学佳作于一身的《徐霞客游记》。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家,很多都是经历过跨国旅行的人。达尔文在22岁时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博物学者离开英国,在持续5年的海外航行后,他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家回国,他称这次航行为“一生中最重要的经验”。这说明杰出人才都游历广泛,具有开阔的视野。开阔视野与创新相辅相成,视野越开阔,越能为创新找到思路。

3. 旅行与阅读:开阔视野及创新成果形成的途径分析

从上面列举的例子和事实看,杰出人才往往有到远处旅行和深度阅读的经历。由此可见,旅行和阅读是开阔视野的主要方式。旅行和阅读相得益彰,旅行是身体的阅读,阅读是心灵的旅行,知识者的旅行把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拓展统一起来。

考察人类文明成果的获得,更可以凸显“旅行”的意义。有学者指出,人类“重要文化基型都脱离不了旅行的表述范式,或与旅行交融在一起,或因旅行实践产生的结果:史诗传奇、考验苦行、冒险拓殖、骑士文学、英雄武功,旅行把文化之道活脱脱地‘走’出来”。“理论(theory)一词源自希腊语(theoria),意思是‘观点’‘视域’,theoria的动词词根为theoreein,本义是‘观看’‘观察’。在古代希腊,‘理论’原指旅行和观察活动;具体的行为是城邦派专人到另一城邦观摩宗教庆典仪式。其原初意象指在空间上的离家与回归,强调不同空间差异所产生的距离、转换。简言之,理论即旅行,指脱离中心、离开家园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异己的文化空间的旅行。旅行作为空间实践,是经验的积累方式,是以自然之道求取文化之道的途径。”旅行是空间的移动,通过旅行,开阔了视野,也形成了知识的田野。新理论往往是个体身心处于不同空间、不同背景、不同理论流派中“看”出“差异”而形成的。

二、视野促进创新的机制分析

为什么视野开阔可以促进创新?为什么旅行和阅读是开阔视野的最好方式?这源自人性,也与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有关。

1. 拓展视野:内在于人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的基本需求与表现

人性具有局限性,也有超越性。人的局限性与生俱来,人的超越性根植于人的局限性。从原始生态看,正是生活时空的有限性决定人的认识局限性。但是,人是要寻求超越的。人具有“向广度进军”的种种需求和行为,具有走出狭窄空间的种种冲动。

人也正是通过拓展视野来实现超越的。人的成长是时间在一定空间中的展开,空间存在具有时间性,时间进程也是不断拓展空间的过程。如胎儿瓜熟蒂落来到这个陌生好奇的世界,婴儿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其有限的环境。这个环境,随着他自身能力的增强,不断扩展。拓展视野是人类超越自身局限性的行动与结果,是人性超越性的基本需求。

人在拓展视野实现超越的过程中也体现人的创造性。文化哲学的观点认为,创新也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是人克服自身“缺陷”的必由之路。与其他动物对比,人在进化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有缺陷的生物,如既无生来可以御寒的皮毛,更无翅膀可在天空飞翔,也无冬眠动物与候鸟那样的自然地适应环境的方式。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人必须设法“争取”自己的生存。这个设法争取生存的过程,便是创造、创新的过程。人只有凭借创造性才能使自身具有完整性,使人从本能中解放出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可以决定自身的行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能发明和运用各种“符号”。人是文化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化与人的发展互为因果。发明和运用各种“符号”,也是人突破物理视野限制,从有限走向无限的过程,体现人的创造性。人的超越性与创造性通过视野的拓展来体现或实现,其内在于人性的基本需求。

2. 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

为什么大视野可以促进创新?为什么旅行与阅读是获取大视野及创新成果形成的途径?这还可以从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说开去。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本质上是心身关系的具体化。心身问题即探究心理的与物理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去获得一种不仅是对心理世界的本质的,而且也是对物理世界的本质的更好的理解。目前对心理物理关系的观点有相关论与同一论,后者认为“心灵的本质是心理的东西同一于物理的东西”。语言分析也可以得出相同的观点。如“井底之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反映的便是这样的概念。正如心身不可分一样,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密切相关。个体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他的内在体验,自然环境造就了精神环境,通过开阔眼界可以打开心胸。从物理视野上看,人类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生存,生存的物理空间决定人的心理发展空间,心理空间反映人的物理生活空间。正如经常国际旅行的人,你让他有“小农意识”不容易;足不出户的人,你让他具有世界视野,有时也不大可能。一个人长期处于一成不变的单调环境中,会渐趋保守,缺少创意。伴随眼界的开阔,人看到差异于是引发惊讶、比较和思考。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指出,“生活经历在不断改变大脑”“益智是大脑在对比反差环境中产生的积极的生物反应”。

从心理视野看,知识面广的人其心灵也容易通达;知识的狭窄会造成心灵的狭窄,心灵的狭窄又会妨碍我们对其他知识与观念的吸纳,影响智力与生活的品质。如斯诺说,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两极分化“对于我们个人,对于我们社会都是损失。同时,还是实际应用上的、智力和创造力的损失”。狭窄易产生保守,狭窄不可能产生创新。所以,人领悟或经历的文化时空越广阔,差异越大,即视野越开阔,越容易产生创新性冲动和成果。旅行和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正可以满足人性对拓展物理视野和心理视野的需求,满足人的身心协同活动的需求。

三、拓展视野: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之一

大视野容易产生创新,杰出人才都有大视野,拓展视野也是人之自然的渴望。因此,拓展学生视野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之一。人,既需要通过身体的活动,也需要通过符号学习,来开阔视野,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相互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让学生不但用心灵,也用身体去接触广阔的时空,即要同时致力于开阔学生的物理视野和心理视野并使两者相互作用。比如,洛克倡导旅行是必要的教学科目,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解放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时间)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书本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单一的课堂或书本知识学习不利于理论和生活结合,因此要强调课内和课外两种学习生活或教学组织形式的同等重要性,促进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互动,以有效开阔学生视野。

要让学生或引导学生多到“别处”“看看”,多接受一些新异的环境刺激和新异思想的心灵冲击。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离开舒适区(Comfort Zone),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通常状态下的成长圈子,认识更多的人,到不同的国家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获得开阔的视野。

当前的大学生经历单一,名牌大学招生越来越地方化,一流大学的生源也越来越集中于有良好家庭背景的人。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在差异中交流和开阔眼界的。学校应该认识并努力去改变这种“劣势”,同时把人才成长的道理告诉学生,让学生自主去旅行和阅读,自己去交往,自己去寻找“风云际会”,自己去增加生活阅历和开阔视野。

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牛津、剑桥,很少谈创新教育,但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西南联大,也是如此。由此应该认识到,创新不只是技术问题,不是浮在表面的现象,创新人格、创新思想等都有深层次的生成规律,不是集中优势资源把好学生“包办”起来就能让学生“创新”的。开阔视野与创新相辅相成,视野越开阔创新思维便越活跃。拓展视野,符合人性的需求,也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致力于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多获得一些新鲜的有差异的视觉冲击与心灵惊讶感,可以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思想的独特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2](英)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

[M].任钟印,诸惠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彭兆荣.走出来的文化之道[J].读书,2010(07).

[4](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9.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高新民,储昭华.心灵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美)EricJensen.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M].杜争

第2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一直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积极卓越的贡献。2012年12月12日,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于华北电力大学举行,来自国内一批在能源电力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型高校,在十精神的指引下,以“行业大学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为主题,对产学研合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

观点荟萃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行业特色型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都必须重新思考定位。从对行业的依托服务到走出行业,实现对于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协同,是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有效推进协同创新、支撑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的实践能够极具实效,极有可能产生亮点。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应建立董事会制,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以不同形式参与大学的建设与管理,共同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产学研合作的几个要点:行业主导,企业主力,学校主研,应用主题。以增强“产”的竞争力为核心,形成行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

第3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教育如何走出简单的知识传授的狭隘,学校如何冲破沉重的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如何摆脱唯书本的窘境,学生如何避免缺少个性和创造的局限,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重大课题。

一个瓶颈问题是: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青睐程度越来越高,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实却缺少有力的回应,更缺少改变的路径。

有着良好基础和发展态势的杨浦基础教育,要在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转型中有所作为,让在全区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得到创新教育的启迪,获得创新精神的滋养,取得创新方法的实践,从而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人才。

于是,经过深入的调研、长期的谋划,杨浦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提出了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构想和规划,力图以区域推进的方式,面向全区学生,通过有效渠道和载体,在中小学全程、全面、全体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和试验。

有意思的是,杨浦区教育局提出的申请,很快得到了市教委的认可,请示与批准吻合在同一天。这种高度认同,有着事业的责任感、推进的迫切感、试验的可行感的共同“感应”。2009年9月,杨浦区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三年规划正式启动,一项全新的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如今正在“大杨浦”大推进。

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创新试验区”探索印迹》专栏,作一个概览式的介绍。

重大信息杨浦“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在一年中,有着工业传统、产业优势和教育基础的上海市杨浦区,迭出两项重大“利好”消息:一是2009年4月,市教委批准杨浦区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成为全市基础教育目前唯一的一个创新试验区。

二是今年1月1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杨浦区被命名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

虽是来自不同渠道、不同部门的“批准”与“命名”,但“创新”却是同一个“主题”。

虽是不同对象和层面的“创新”,但“试验”却是同一种“方式”。

创新,让杨浦基础教育扬起优质的风帆;试验,让杨浦创新人才培养构筑新的熔炉。

如果说,“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是一条长河,那么,“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就是一叶飞舟。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恰是杨浦区区委、区政府打造“知识杨浦”、实现“创新杨浦”的“好事成双”。

杨浦选择“创新”,勇于“试点”,这是底气与勇气的联姻,是实力与智力的携手。这是一件于基础教育、于城区建设、于未来发展“功德无量”的大事。

区域推进:将优势的“潜在能量”变成现实的“整体优势”

既然创新是民族之魂,那么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不是哪一所学校的校内事,从区层面说,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育的大局。因此,杨浦区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不是从几所学校的个别试点考虑的,而是站在整个区域的层面,着眼中小学,实施整体的创新教育。

这样的定位,实际上是把创新教育从某些学校的“特色”局部上升为所有学校的“普及”全部,从少数学校的“个体行为”提高为所有学校的“集体行为”,不仅仅简单地追求“星火”耀眼,更追求“燎原”璀璨。

选择区域推进,是政府的有力导向与责任主体的汇集,是创新的教育普及与均衡发展的汇聚。它的作用,不仅表示创新教育的推进方式,而且对所有学校和社会是一种良性的昭示。

创新教育的试验,在杨浦区有着区域的优势,采用区域推进,就是将潜在的区域优势变成现实的整体优势,将创新教育由点到面推向全部,优势让众学校和众学生分享。

优势1:四大“优势”“得天独厚”

杨浦区自身的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定位优势明显,其中独特的科教资源和厚重的人才优势更为突出。区域内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4所全日制高校,有100余所科研院所,6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9名院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1700余人。

独特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既是杨浦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地区实际,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改造力度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创新型城区的重要支撑,又是基础教育依托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坚实基础。

优势2:基础教育与高校合作办学“源远流长”

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高校附中与高校共同办学已有悠久的历史。复旦附中依托高校,形成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以及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机制,多年来与复旦大学联系越来越密切,几乎融为一体。

杨浦区基础教育与高校合作办学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从2000年起,已有10年的实践探索。以区域内5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重点,以10余所与高校合作办学的中小学校为基地,在资源共享、师资培养、社团互动、通识教育、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如20世纪90年代,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教育实验基地。大学和小学的合作研究在上海是第一家,为小学老师探寻一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途径,为大学老师建立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实验基地,促进大学和小学在教育与科研方面的合作。打一小学与华东师大合作至今已15年,华东师大的老师和学生来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参与科研和调研,完成了许多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的写作,两校师生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这种合作与研究是原生态的、真实的、积极的,当然也是富有成效的。

优势3:基础教育与高校合作办学重点研究“屡有成果”

杨浦区对基础教育与高校合作办学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寻找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在这基础上,已经申报成为全国重点研究课题。

杨浦区承担的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项目《依托高校合作办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在杨浦区范围内,借助高等院校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涵括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和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课题的研究,基本实现“一个体系框架、三个显著提高”,即一个体系框架:基本建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中小各学段纵向衔接、政府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中小学与高校共享资源、促进互动、实现双赢”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三个显著提高:一是显著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二是显著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三是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潜质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项课题的研究结果,必然是全区性的,取得的成果,也必然由全区共享。

点评:区域推进创新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区域推进,使创新教育实现普及化。

面向全体:将尖子的“点上独养”变成面上的“满仓丰收”

创新教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创新人才,不是少数人炫耀的“家产”。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有层面、有层次的批量概念,而不仅仅是拔尖的个别概念。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这类人才。

况且,从深层次角度上说,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更多的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内化及创新能力的习得,具有向所有学生和教师普及的必要。

基于此,杨浦区在申请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时,对受众面进行了缜密的分析和判断,显然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和教师的,是在杨浦区范围内,对在校的中小学生和教师实施的一种普及性教育。

创新教育面向全体,不仅有了均衡推进的方向,也使试验更有群众参与的现实基础。

三年规划:从面向全体着眼

杨浦区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三年规划,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分项目标和措施的确定,也是从面向全体定位的。

如在联合高校开展课程建设试验项目方面,具体目标设定为:①在小学阶段,建设具有开放性和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实验课程。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增加观察、探究、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和形象思维的培养。②在初中阶段,建设多样化、可选择的实验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创新创造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着重进行抽象思维、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③在高中阶段,整体推进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材改革。

建设个性化学校课程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与有创新价值的学习内容。着重进行辩证思维、独创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些表述,都表明了面向全体是一个前提。

推进有序:点面结合各取所需

杨浦创新试验区工作的推进由点到面地进行。有17所试验校的试点和创新,也有面向全体的“名师讲坛”和“通识教育”。在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指导下,在课程建设上各校都不断思考,力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同时,还在高校实验室及其他社会教育资源中寻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拓展型区本课程。

前不久,杨浦区“名师讲坛——漫游星空”和“探知学堂”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召开,标志着面向小学生、初中生的两大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实质性启动。

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向复旦大学参与“名师讲坛”讲座的教授颁发了主讲专家的证书。“漫游星空”网络课程,是由复旦大学、复旦二附中、区教育信息中心、区教育局相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团队历时三年多,对“名师讲坛”中的经典讲座进行二次开发而成,具有“课程内容结构化、课程学习网络化、课程管理校本化”三大特点;而“探知学堂”是杨浦教育网现有的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集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功能完善,而且界面形象生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两门课程建设的实施将极大地丰富区中小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体系,从而更大范围地实现全体学生共享区域优质的教育资源。

点评:面向全体,这是一种着眼于所有学生的教育思路,也是进行创新试验的战略选择。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创新能量,这样的创新教育才会有更大的前途。

感言创新试验是一个“大教育”

邵志勇

如果说杨浦是一个“大杨浦”,那么这次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就是一种“大教育”。之所以这样定位,首先是因为创新教育不是局部性的“特色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师生的“普及教育”,其次是因为创新人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角度说是有层面、有层次的批量概念,而不仅仅是拔尖的个别概念,再次是因为创新试验不是“开小灶”,而是“设熔炉”。显然,这样的教育,肯定是“大教育”的范畴。

区域推进和面向全体,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创新试验的基本方略,是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方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出发的。因此,全社会、众家长都来全面关心和支持这项试验,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将创新试验做到深处,从而真正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路,使教育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和提升国民素质中起到大作用。对此,我们科学有序地前行。

试验历程回放

杨浦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从筹备到启动,经过了周密的谋划。从2008年8月项目启动至2009年4月正式挂牌,经过了调查研究、专项研讨、方案申报、批准挂牌等几个阶段,确定了“3+1”试验内容。根据区域教育特点及学生培养的需要,杨浦区邀请市教委领导及有关专家商议,召开2次高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从试验目标、内容、措施、步骤和保障几个方面对试验工作进行规划,于2009年4月向市教委申请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并获得批准。此后,召开校长、专家各类座谈会8次;聘请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专家7名、课题专家5名。杨浦区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方案”三年规划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

第4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模式;高等教育;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02-02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扩张的高速发展阶段后,目前进入主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正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

一、发达国家的发展得益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欧美日主要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处于世界前列,与他们长期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有很大关系,而其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成为了重要的人才培育手段。

美国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如,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创新工作计划(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学分制(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这些常态化的科研培育制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美国高校通过国际间学术交流、科研协作攻关等方式加强学生国际视野训练,发掘国际领先型人才。[1]

另外,学校实施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杰出教学成就奖激励教学创新,设立项目研究经费用于教师指导本科生项目。

英国教育提倡革新、鼓励创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际顶尖人才,造就了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英国大学最具特色的是团队协作学习方式,通过交流、沟通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英国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研发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区别于全日制大学的“工业大学”的新学校形式,激励企业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3]伯明翰大学通过设计产品制造系统设计工程(PAMS)项目来实施特殊的工程教育。项目以虚拟的公司为平台,工程师由学生担任,以设计一个新产品作为项目任务,任务完成后提交工作报告。通过实施“理论―实践―理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人才培养。[2]

日本的大学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高年级学生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能力。[4]

综合国际发达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氛围创新人才的重要外部环境。麻省理工学院(MIT)鼓励学生去“搞怪”或搞“恶作剧”,例如,“hack”行动产生了黑客。这些“创作成果”编辑成册,有的还放进了博物馆,以鼓励学生创新。剑桥、牛津采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对学生进行追问式交谈,一直到学生创意火花出现。“下午茶”是剑桥、牛津师生的习惯之一,孕育出许多最大成果。像美国、英国大学强调学生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与研究,为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环境与氛围。

二、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现状

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临终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这句话折射出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缺失问题。问题已经提出了近10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5]

南京大学启用的“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本科生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的“三个培养阶段”,学生在完成专业学分之后,可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一,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南京大学[6]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训练学生科研技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5],政府部门给予高校更多的自,给予产学研教学改革更多的空间,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天津大学[7]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8]依托“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探索构建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施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两者互动,倡导师生交流、研讨,鼓励学生自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学习一级课外活动,实施创新、创造与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选拔低年级本科优等生进入创新实验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的学生提前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或自主选择学科方向课程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还有就是成立创新能力强化班,低年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或导师的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招生规模大都在100人以内,招生门槛高,学生受益面非常窄。清华大学[9]设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大一、大二两年学基础,大三开专题研究课程,大四进行科研训练;北京大学[10]通过选拔高考尖子生设立元培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分段式培养,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实验班实施弹性学制以及导师制,强调创新培养。中山大学通过高考成绩选拔100人左右的学生进入逸仙实验班,学生免试本博连读,日常教学管理采用全程导学制,促进精英人才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11]通过测评学生成绩,选拔5%的新生进入励耘实验班,采用贯通式培养,强化技能与综合素质,加强跨专业交流合作,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12]

三、专业内涵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为其重要的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在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实施了卓越培养计划,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专门计划。

面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迫切需要,促进高校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与品牌专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分批立项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正是国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特色专业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高校培养特色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此,我国许多高校把特色专业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专业优势,通过特色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高校特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可见,对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特色专业进行创新人次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四、展望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改观,但培养的创新人才还是极其少数,很难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原创性创新型人才外,还需要工程应用等各类人才,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其中,针对分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对于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则成了主阵地。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在得到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质量工程项目支持下,具备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需要在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复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李勇,张敬,彭卫红.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9,11(1).

[2]王延年.英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启示[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2).

[3]干武东.改革创新是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Z].今日浙江,2007,(5).

[4]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唐景莉.为优材提供沃土――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人文社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报,2010,(8).

[6]王均义,张序余,陈如松,鞠国兴,金国钧.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培养创新人才[J].大学物理,2006,25(11).

[7]郁道银,常辽华,滕建辅,武星.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8]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5).

[9]刘红宁,朱卫丰,康胜利.厚基础 重传承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ECM,2014,33(3).

[10]谈小`,沙丽曼,张庭芳,等.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第5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美国;高校;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84-02

主席在2012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1]。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发明、新学科创建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美国由于一直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拥有独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使其综合国力始终处于世界前列。笔者将对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所启示。

一、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教学管理制度特点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普遍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它随着选课制的出现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美国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以学分的形式进行衡量,只要达到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数,就可以毕业,不明确规定修学年限。这种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还可随时改变专业。其特点是学习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等。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2]。这种教学管理制度非常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

美国高校专业众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任何专业。各专业教学计划大都设有专业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要求。例如,学生必须在专业类必修课程之外,选修一定学分数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方面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促进文理渗透,优化知识结构。自由选择专业促进了大批创新人才的产生。

(三)多种选课形式

美国学分制中主要有四种不同的选课形式。第一种为全开放形式,也称自由选修;第二种为半开放选修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在工科院校实施,通常规定选修课比例在20%―40%;第三种为主辅修课程并行式学分制;第四种为分组选修学分制,是一种专业课与基础课并举的方法,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选修不同专业的基础课,广泛涉猎,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得到不同专业思维的训练。目前,美国高校大都实行这种选课方式。这种选课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开发。

(四)弹性学制

与学分制配套的是美国高校弹性的入学时间,学生可在1、6、7、9月不同月份申请办理入学手续。学生按照其所修学分数决定所属年级,没有严格的年级与班级,一般按照所修学分数决定所属年级。美国大学的教学计划也富有弹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个人规划、兴趣爱好等安排个人的学习计划,既允许延长毕业年限,也允许提前毕业。只要修满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不明确规定修业年限。总体上,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五)学分转换的认可性

美国大学采取学分转换的方式,大学之间的学分均相互认可,甚至社区学院的学分也可得到一流大学的认可。在学生学习过的每一所大学里,都保存着学生的课程成绩及学分等级等记录。当学生从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接收大学经过审查,将承认其中的有效学分并计入学生总学分中,学生不必重复学习已学课程。美国这种各个大学之间学分转换的机制,便于学生对大学的选择。

此外,美国高校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平台与机会。奖学金的种类繁多,金额从几千到几万美元不等。奖学金的获得与具体金额通常根据学生的GPA(平均成绩点数)、教育背景、社会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来决定。特别是美国公立学校普遍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甄别和特殊教育,设立专项的奖学金。

总体上,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充分体现了美国大学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理念,使学生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安排学习内容及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潜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特别是将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体现了重基础与加强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制度特点

通过训练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美国高校行之有效的做法。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实践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制度化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训练,并制定了相关制度。美国高校为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大都设立本科生创新科研学分,以保障学生科研训练的落实。社会也提供专门的科研机构和场所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形成常态化。这些制度对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通过奖励制度调动教师自身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美国高校大都设立教学资源服务以及各种补助金制度,帮助教师提高学术创新水平,资助教师创新经费,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明文规定,教师每指导一名本科生,学校给予500美元项目研究经费[3]。该校还设立最杰出教学成就奖等鼓励教学创新。指导本科生科研也是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指标参考。

(三)鼓励大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

美国最主要的竞赛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与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等,竞赛的内容涉及广泛,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和应用潜力。竞赛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以此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此外,美国高校还十分注重国际的学术交流,美国通过大量招收海外学生,加强校际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创造机会,以形成互动关系。很多大学设有多样性奖学金,以吸引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这种互动有利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三、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本,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带动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我国高校大都学科较多,学科综合化为推进学分制创造了条件。高校要以教学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完善学分制为龙头带动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建立个性化的选课制度,推广校际学分互认制度, 扩大学生学习自。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创造,优化智能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加大学生参与科研力度,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步伐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加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力度。可以尝试在高年级以科研为主进行人才培养。首先是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将隶属于各个不同管理体系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倡产学研用相结合,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次是拓宽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和平台。第三是创造条件,使特色人才脱颖而出。研究型大学可以尝试在高年级以科研为主进行人才培养,可实行导师制、校企合作制等多种培养模式,设立科研学分,建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激发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三)鼓励大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来发现拔尖创新人才

大力开展“创新杯”、“挑战杯”等学科竞赛活动,还可举办以创新为主题的“科技周”、“文化周” 、征文、 演讲、 成果展览、 艺术作品大赛、学术报告等活动,将这些都纳入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成果列入人才培养的评价内容。此外,应完善大学生竞赛科研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勤奋研究、勇于创新、奋发成才。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其培养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学生交流、科技合作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国际交流的机会,提升国际化程度。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实质性合作,可借鉴其先进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建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外交流渠道。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派出学生到国外留学。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1-04-25.

[2]李祖超.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中国

高等教育,2011,(18).

第6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我国滞后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加上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比较薄弱,使得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

美国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该理论把高等教育入学率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小于15%)、大众化阶段(大于15%而小于50%)和普及化阶段(大于50%)。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19%,虽然已初步达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但是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早在1997年,英国和法国都达到了50%左右,美国达到了80%,加拿大更是达到了90%。据统计,亚洲44个国家或地区中有近50%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日本、韩国已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即使在亚洲也处于中等偏后的水平。由于从总体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不足导致了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我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2000年,我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仅12人,日本136人,俄罗斯133人。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人才状况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创新人才的缺乏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二、影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在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及人才培养结构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尚未构成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不少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对于在本文中提到的“制度”这一概念,笔者倾向于把制度理解为人们(个人及组织)行为的规则,一种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行为规则,并认为制度是由人们有意识创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和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组成的。

1.现行的国家宏观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

从国家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高等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活力,办学自不够。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制度下借鉴苏联教育管理的计划体制模式,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一元化”的纵向垂直管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对高等学校的控制,高等学校没有办学自。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虽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深度与广度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模式,从投资办学、管理权益,到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等都还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强化控制。同时,高等学校为了服从行政管理和达到考核目标的要求,其制定的制度和发展目标都会受到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的限制,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制约,高等学校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办学。高校办学自的缺乏,不利于高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

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来分析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教育评价考核制度,导致了学生过于重视书本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难以发掘其潜在特长;二是行政权力的强化,压制了学术权力,抑制了教师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发挥。试想一支本身就缺乏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同时,在教师的聘用和选拔上,很多时候都没有跳出“近亲繁殖”的圈子,这样就抑制了学术的争鸣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交流;三是陈旧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选择缺乏自由,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和调动学习的兴趣。较重的课程负担,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科研活动和从事培养创造力的实践活动,也就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是不合理的教学组织制度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我国高校多采用学年制和不完全学分制,这种对教与学统得过死的教学组织制度整齐划一的管理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易造成部分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3.以校园文化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既能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又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给学生以崇高的文化享受和精神启迪,具有强大的潜在教育影响力。可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加关注设备、设施等硬件的建设,而对软环境即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却不够重视。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首先,我国高校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营造中依然没有足够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使得学生一走进校园无法切身感受到文化、科学的氛围,不能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其次,在学术上的自由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促使大学生多元性、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激励大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以及促进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程度,而且在鼓励大学生在专业学术创新上也缺乏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指导、激励等相关制度。再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往往流于形式,也不能满足多数渴求多方位知识的学生需求。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制度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缺乏创新活力,制度失衡导致了创新人才培养滞后,使创新人才培养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着手。不仅创新教育法规、政策等正式制度,而且对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和校园文化氛围等非正式制度进行创新,从而使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1.适度放权,寻求政府宏观调控与高校自治最佳结合点

大学自治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完全自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利于高等学校发展的。因此,我们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与高校自治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目前高校办学自不够的情况下,政府应适度放权,要从根本上变革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现状,进一步转变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由以往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树立起为高校服务的理念。突破政府办学为主导的办学体制,实行政府、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办学,实行公私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弱化政府直接管理高等学校的职能,建立一整套高等教育管理中介组织,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只有通过这样的体制变革,才能使高校在更宽广的范围内确定办学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来确定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2.除旧革新,从根本上变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社会和政府只是作为外部因素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看,创新能力不足,高校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革除不利于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切围绕学校创新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首先,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考评制度,建立既有利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又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评估内容、方式方法和标准,将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列入学生综合成绩中。其次,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学生以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染,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时,可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采取聘任制和合同制相结合,挑选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也要从教育者、学习者、创造者等多方位去评价。再次,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保证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形成一种鼓励科研的激励机制。最后,大力推行完全学分制。通过推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给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走向及发展作出选择。

3.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观念创新重在对知识经济社会的高等教育理念进行重新构建,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发展、突出人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高等教育应从传授知识教育转为启迪智慧教育的开放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体现学生主体性。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观念创新先行,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就需要革除那些存在于现行教育制度中且仍然在发挥作用的旧观念,并通过制度变革,真正破旧立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

第7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课改 创新 人才 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知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将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更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共同探求新知,而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型的科学知识能够直接推动技术的创新,其作为技术创新的平台,为之提供了动力。正是创新实现了科技进步,使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各项事业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因此,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

2.创新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内驱力

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和经济增长都是变革和创新的结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创新,就无法发展和壮大,只能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落后和衰亡。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民族,而创新技术使人类科学地认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文明,从而推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

3.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增长前提

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知识经济受到各国的重视,知识获取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的智力因素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关联因素,通过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国家的知识资源,能够缓解我国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局面,快速融入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

4.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

首先,我国的现状是人才缺乏,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亟待加强,只有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才能快速推进;其次,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等元素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青年才俊;最后,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多媒体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社会和科技需要,必须加强教育,培养更多高科技创新人才,同时还要控制人才外流,积极争取人才回归,稳定国内优秀人才。[2]

5.培养创新人才是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除了重视学生对必要知识的积累,更加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以及创新品格的锻炼;创新的主旨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教育模式上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而更注重启发,寻求和探索;评估创新人才的标准不能只凭成绩的好坏,而是要看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要注重其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相长

教育的初衷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使得学生非常被动。而新课改追求的是教学相长,即师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从而在实践上超越了“教师中心论”,使学生学得生动、主动、活泼,而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2.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对接

所有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有立足社会、有一技之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人才培养的创新同样需要从模式入手,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参照行业发展状况来设置主体专业,主动适应市场,培养专业人才。

3.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养成教育的推行。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规范教育,而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可以借助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4.结合实践,自主学习

实践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大胆创意,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实践部分占据比重非常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淡化了实践这一理念。而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检验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也能加深记忆,修正错误,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有创意的根本来源都是真实的生活,因此,实践应当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5.集体培训,互帮互助

集体培训具有针对性强、连续性好等特点,每个参与者作为一个单个主体在培训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任务。对于技能熟练的成员来说,培训能够使其得到巩固和温习,而对于新成员来说,完整的课题训练能够检验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时发现不足。[3]

三、结论

课改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构建,要通过各个教育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创新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务必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并对监督反馈信息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还要注意各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参考文献:

[1]何小溪,仲伟峰,周威.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黑龙江教育,2014,(1):75-76.

第8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整合医学;医学创新人才;医学教学改革

一、医学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医学创新是指在医学领域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医学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谓医学创新人才的内涵,是指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宽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的创新实践、活跃的创新思维、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医学应用型人才[4]。

二、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医学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医学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勇于接受各种挑战的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在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救死扶伤的决心基础上,更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医学创新人才能够对复杂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且根据诊断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正确的评价疗效和判断治疗预后,减少复发风险。所以说,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医学体制转变的必然要求[5]。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培养医学人才大多沿用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传统医学教育常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被忽视,而忽略了对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多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等模式,重视理论,忽略操作,严重束缚了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完整性而忽略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这就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内容结构陈旧,抑制了医学生的创造发挥能力[6]。在此传统教学结构基础上,其评价体系多采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缺乏有效医学能力评价,以至于考试作弊情况屡禁不止,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适用于医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不足。故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重点和难点[4]。

三、整合医学理念的提出

2009年,全国六大学会联合举办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医学整合”会议,明确提出了整合医学的概念[7]。整合医学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将医学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将各学科连接成为科学知识的有机整体,建立较为直观整体的知识构架[8]。整合医学的提出,旨在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专业学科划分过细、知识碎片化所带来的诊疗繁琐和局限性问题。整合医学模式是建立于对医学史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医学发展的走势和态势判断未来的前进方向,适应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基于整合医学的理念下,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优势,即要求医学创新型人才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医学知识,将医学知识体系化,重在操作,勇于创新,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9]。这对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整合医学理念下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对策

以整合医学为向导,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牢牢抓住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在新形势下不断地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高校创新人才教育体系,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医学创新人才。故结合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具体实践,对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做了初步探索。

(一)树立创新型教学理念

医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然后,传统的医学教育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和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难以胜任现代医学所赋予的重任,难以与时代医学更新接轨,更不可能赶超世界医学科学先进水平。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教育模式也应当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更新而动态更新。因此,以整合医学理念为向导,树立创新型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性人才,这是医学教育本身的需求,这也是时展的需求。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树立创新教学理念。医学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始终围绕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开展;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始终将创新能力和创新培养这一理念放在首位,以此为基本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不断拓展和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

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属于被动学习,缺乏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整合医学是以大器官为中心,以形态-功能为线索、以临床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将各系统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在整合医学理念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达到对系统内的基本知识、原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和较好掌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ning,PBL)模式问题导向学习模式是1969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次实行,即教师围绕某一典型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这条主线,以问题为中心,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以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融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0]。置身于学科整合的背景下,问题导向学习是通过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积累经验的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提出问题,拓展思维,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以组织学课程观察肝组织切片为例,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作业,提出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学生在课下围绕教师的问题搜索相关资料,课上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进行讨论,提出不能解决的相关问题,教师再进行答疑总结;学生在老师指点的基础上针对引起黄疸、肝纤维化、肝功能生化检查指标异常的病变结构基础等问题进行讨论,开拓学生的临床思维,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2.Workshop教学模式Workshop是国内外医学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全能型互动式教学法。这种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11]。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并且以引导老师、辅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为核心。Workshop教学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有机的安排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先由大班教学进行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解剖学讲座,将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有机结合,重点讲述手术相关疾病背景及临床应用解剖。在接下来的实验课上,把学生分组,每3-4位学生为一个解剖小组,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以Workshop形式进行手术教学的相关基础解剖。这种Workshop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了传统教学,是一种补充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能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学生手术无菌观念等。Workshop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其创新思维。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与PBL教学模式、Workshop教学模式可以共存,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在这种整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达到系统内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联会贯通,有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为医学创新提出新的可能性,成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优化创新人才综合考核制度

医学创新人才综合考核制度应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旧的学习质量评价办法,而适用于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整合医学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强调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创新能力,与整合医学课程相对应的考核即形成性评价应是促进和衡量这一能力。在整合医学理念下,以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为目标,可以尝试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一的应试考试制,将医学专业学习成绩划分为基础理论分和创新能力分,并且通用实验操作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

第9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立足高等院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线索,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和研究意义,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探索了从人才选拔到人才培养帮扶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

电子设计竞赛;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社会日益进步,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正是这一因素近年来企业及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为第一目标,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的的培养,重视理论、实验、实践的统筹,尤其需要提高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来说,各类各级电子设计竞赛无疑为大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平台,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面向大学生群众性科技活动,既不单纯的理论检验,也不是实验操作竞赛,而是设计制作完成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题目。既有理论设计,又强调实践操作。有力推动高校电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利于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近年来我们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电子设计竞赛,也获得一些可喜成绩,但整体是仍存在许多不足。立足于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构建新型的、完备的、可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同时对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依托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有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以致于接受理论知识能力强,研究创新能力差,尤其是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这些负面影响也直接让我们的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显然这一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加强创新教育才能改变这一窘境。2006年以来,我院多次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还有每年举办一次的江西省“南科杯――电子设计制作大赛”。有学生这样评价“每参加一次电子设计竞赛,专业知识量就成几何级数增长一次,强过四年的苦读”。也有硕士生导师这样评价过“参加过毕赛的学生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也很强,研究生阶段很容易进入状态”。可见电子设计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影响之大。在各类各级电子竞赛的引导下,我院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也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包括优化传统基础知识、引进前沿技术、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通过电子设计竞赛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程素质的教育,同时也为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导向作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更新教育观念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现代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示也越来越高。切实更新教育观念,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首先,要从单纯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务必使得我们的学生上有深厚理论知识,下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次,教师要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1]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实践创新意识及内在的积极因素,为培养大批优秀的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工程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2.2构建高水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和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可承担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工作,涉及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路,模拟电路,电工电子基础等。对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增强实验室的通用性,一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二可以有助于开设更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创新型实验,避免因为实验设备的原因而导致很多综合性实验开展不了。同时实验教学可采用模块化设置,主要基础实验模块、工程设计实验模块和综合训练实验模块三部分构成。对于不同的实验模块可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基础实验以帮为主;工程设计实验引导为主;综合训练实验以咨询为主。也就是称之“先帮后扶再放手”的实验方法。[2]另外,加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形式,上学生定期到企业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从产品设计到具体生产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指导教师继续教育问题,鼓励指导老师走出去加强交流,参加各类教学研会,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业务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探讨现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导向,制订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部分。另外,加强校企合作,可定期安排指导老师到企业学习、接受培训;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相关企业请一些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做为学校师资力量的补充,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学校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中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指导与支持。

2.4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借鉴竞赛的基本理念、试题设计思路、考核专业知识的范围以及考核的规则,进行主要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包括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2.5建立完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备赛机制,将比赛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比赛每一环节,从选拔人才到赛后总结都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中来。实现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手段,把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实际项目进行电子设计与工程制作能力为目标。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

3.1建立人才选拔、人才储备的长效机制人才选拔、储备工作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大学前两个学期,主要完成对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宣传、普及工作。指导教师可以从最早的专业介绍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强调实践创新能力在本专业的重要性,而电子设计大赛是获得、发挥个人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平常课堂中适当地宣传和介绍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并播放一些以前的参赛图片,介绍往届参赛学生目前良好的就业或深造情况。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请以前参赛的一些获奖学生开一两次专题讲座来介绍电子设计大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新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好,可以挑选一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做为储备力量。第二步,在新生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进入人才选拔第一次筛选,依据各种形式的考核结果,例如理论知识的掌握,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等,选出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了电子设计大赛团队,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第三步,电子设计大赛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贯穿所有专业课程,难度大,知识面广,指导老师可根据电子设计大赛赛制定期举办校级竞赛,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自身在专业上不足地方,以便及时补充,修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而我们指导也可以有依据选拔出顶尖的人才。

3.2建立赛前培训模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证电子设计大赛顺利进行,应当把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教学活动来对待,因为电子设计大赛涉及的课程非常多,尤其是数电,模电,单片机这些课程,而我们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这些课程,我们的指导老师可以把比赛所需的知识点融入到这些课程的正常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江西农业大学在赛前几个月都会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师,采用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解、演示操作、软件仿真各种形式)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效率的集中培训。根括学生的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各异的实际情况,培训教师可进行针对性教学。合理的培训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拓宽思路,学生应不打折扣完全吸收消化,尤其是对一些非电子类工科专业的学生。

3.3强调赛前实践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操作,一切学习活动都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江西农业大学开放式实践教学实验室进行,这里有完备的种种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际电路,包括基本电路、省级校级历年赛题,进行设计及制作。参赛学生都应该十分珍惜实践机会,刻基钻研、细心充分理解各个元器件性能和功能,并参考其典型应用电路进行设计,制订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最后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求学生需赖心细致地对照原理图逐项查找帮障原因,切忌急功近利或半途而废。

3.4建立可持续发展帮扶机制在组织比赛前的培训,实践练习过程中,可以将参赛学生进行分组,每3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安排1到2个有参赛经验老学员,或是高年级学生,为电子设计大赛的新生力量提供一对一,或是二对一的训练,形成帮扶机制,我们的新队员可以在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电子设计竞赛相关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还有备赛经验,而老队员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中榜样的力量,为新队员树立信心,帮助团队新生力量迅速适应备赛培训的节奏。[3]帮扶机制不但可以使得新生力量尽快融入竞赛团队,而且可以为电子设计竞赛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昌彦,费名瑜.工程专科实践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1).

[2]段哲民,徐建城,宗瑞良.构建电工电子实验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优秀人才[J].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