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儿古典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69年春天,正是“”的时期。我们按照上级“深挖洞”的部署,在一个相当大的土丘下挖掘防空洞。这土丘上面长了许多大树,我们满以为是一个原始的土丘。挖进去十多米,没想到挖到了一处不知什么年代的房屋遗址――土丘原来是堆积起来的。我们挖到的是这栋房屋的厨房,里面有许多厨房器具。木制的橱柜都已经腐朽,只剩下一些残余。还存有不少铁器,有铁刀、铁锅、铁温水罐之类。再就是许多陶器,如陶罐、陶钵、水缸什么的。仔细检查这些器皿(mǐn),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铁制的器具都已经锈蚀(shí),没有一件完好的,连内壁很厚的铁温水罐也已锈穿,不能盛水了。而那些陶器,只要没有打破就都完好如初。
我当时想,这些器皿置办的时候,铁制的肯定比陶制的昂贵,铁器也远比陶器经得起敲打。但这些东西被埋葬若干年后,情况却大不一样了,铁制的锈蚀了,而陶制的却非常完好,只要不把它打破,它就能保持原貌。我由此想到,世间万物,各有特点,谁强谁弱,不能看得那么绝对,它们是可以变化的。再进一步想到我们人,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同样不能看得那么绝对;只看自己的长处,因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是没有道理的。
我把这一想法,写成了寓言《陶罐和铁罐》,把两只罐子拟人化。为了使故事有点儿趣味,也为了更加发人深省,我把场地写成古代的御厨。当时在御厨里,铁罐肯定比陶罐强得多,如果撞碰,陶罐必然被撞得粉碎,铁罐因此瞧不起陶罐。但随着世事的变迁,“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埋在地下。经过许多年月,铁罐锈蚀了,而陶罐却完好如初,两只罐子的强弱发生了质的变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培养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在高中基础上,一步提高文章的阅读、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众多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约占三分之二的篇目。而不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重视甚至厌倦,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行的分析论证。
1 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久远,而且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多是重“言”而轻“文”,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名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读起来艰涩难懂,因而产生厌倦情绪,学习非常被动。针对这种心理,我引导学生参与搜集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资料并展开讨论。
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是十分丰富的,像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经常挤时间来学习汉语,并且已经具备了阅读中文原版名著的能力;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最喜欢中国的唐诗和宋词,甚至还计划写一个关于李白的电影剧本。一个日理万机的总统,都要抽空学习、研究中国的文化,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争论达成共识:中国的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所以产生了世界学习汉语热,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学生从思想上转变了对文言文的看法时,我又不失时机地给他们讲了“一字千金”、“千金市骨”等成语故事的由来;从“段于鄢”、“燕昭王求士”等一波三折的文言经典人手,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大师们语言的精炼,构思的巧妙,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学识,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学习。
2 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美术专业、音乐专业、教育专业使用同一本《大学语文》,同样的教材面对的却是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需求,教学时就要有不同的侧重。
美术专业的不少学生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提高“诗”与“画”的构思能力。所以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时,教师可以可为他们搭建一条连接诗与画的桥梁。如,学习了诗经《采薇》之后,借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联古今有名的对句,让学生体验一下写对联的感觉以及鼓励他们画画时用上对联,会锦上添花,妙趣横生。
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创作诗一般的歌词和旋律。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等等,既是可以吟唱的歌,又是流传千古的诗篇。古代少儿读物《幼学故事琼琳》早有孟浩然“踏雪寻梅”的记载,并有歌曲流传至今:“岭南初放一枝梅,片片晶莹入酒杯;却遇骑驴人早至,儿童背负占春魁”。这首诗在40年代被音乐家刘雪庵重新谱曲,唱响大江南北。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熏陶,会让音乐系的学生用诗化的心灵和专业技能表现美、创造美。如,一次音乐系二班的同学举行歌咏比赛,一位同学唱的是毛宁的《涛声依旧》,在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唱完后,我问大家,这首歌的歌词是依据一首唐诗的意境创作的,同学们知道是哪首唐诗吗?这首唐诗的作者又是谁呢?见同学们面有难色,我微笑着告诉大家:“这首诗叫《枫桥夜泊》: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可以看出文学素养对词作者、曲作者、歌手来说有多重要。
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大学语文》帮助他们打开祖国教育资源的宝库。中国古典文学可以堪称是一部丰厚的语文教育史。像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司马迁、张衡等等,不胜枚举。在给教育系的同学讲《先秦诸子语录》的时候,我把孔子列为讲授的重点。让同学们思考:孔子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了,为什么热度不减?同学们认可孔子热的原因是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非常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一部论语,有一百多处提问,问仁、问礼、问政、问教、问知、问耻等等,问题的覆盖面相当广,包括社会、人生的各个侧面。因此,孔子才会培养出不计其数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我鼓励教育系的学生问卷调查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焦点问题:为什么我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提问能力,还比不上两千多年以前的学生呢?同学们干劲十足地接受了挑战。
3 学思结合,提高素养
一、通过引导学生画画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感知诗意
小学阶段的诗歌,教材典型生动,充满童趣又寄意深远;具有诗歌文字省略、跳跃的特征,极富想象的空间;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感情真挚,意象优美,图文并茂,儿童喜闻乐见;诗歌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用儿童的生活装点世界,所选内容都是古诗中的少儿经典。教师在教学时,便可以依着小学生喜爱画画的天性,让其动手描一描、绘一绘诗中所描写到的景物,这样犹如让学生步入优美的诗境中去亲身体会诗歌意蕴,进而起到激感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时,首先,我让学生们从诗句中找到诗人描绘的景物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然后让他们在自己的想象中把这类景物画出来,同时在画画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点,使其胸有成竹,挥笔自如,并对画的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展示、表扬,从而使他们感受到黄鹂的可爱,白鹭的圣洁,翠柳婀娜,青天碧空,雪山巍峨等。这样便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欢快之心、赞叹之情也会油然而生,从而促使学生迅速进入诗境,初步感知诗意。
二、通过配乐导入的情境创设,抒感,陶冶情操
优美和谐的乐曲人人爱听,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一首新诗之前,教师不妨事先根据诗歌大意选用涵义相仿的乐曲作为教学导入,而且尽量选用学生熟悉的乐曲,在课前播放,学生们自然跟着哼了起来,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和谐的学习情境。比如在教学母爱的颂歌《游子吟》时,可以事先根据大意选用学生喜爱的优美乐曲《我的好妈妈》来作为课前导入。经过这一乐曲的导入,学生们会触景生情而浮想联翩,孝敬父母之心油然而生。接着我便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同学们,听了歌曲后,我们都明白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孝敬妈妈的吧,那我们又该怎样报答自己的妈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颂扬母亲的诗歌《游子吟》,学会了,把它送给亲爱的妈妈,好吗?”这句话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热潮,从而为学习理解诗意做好了铺垫。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情境创设,激趣促学,渲染情感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声光色为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这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领会瀑布声、形的雄伟壮观。于是我把这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运用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就不言而喻。这样,既缩短了学生对古诗理解的实际距离,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通过亲临大自然的情感创设,促使观察,诱发想象
作为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的她,还是广东湛江海洋大学中国歌舞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华环境保护绿色形象大使。她一直秉持对舞蹈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也正是这份热爱与执着使她从一个偶尔走上舞蹈之路的小女孩儿,逐渐成长为一颗耀眼的古典舞蹈之星。
“注意手的动作”,“脸上要有微笑”,“注意节奏”……
在北京财贸学院的礼堂里,王文莉正指导几十位学生和老师排练舞蹈。她一会儿下台看队形,一会儿上台为学生纠正动作……直到最后一次排练,学生们的表现都不错,她的脸上才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将是一场长达几个小时的舞蹈晚会,演员都是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和老师。”而王文莉正是整场晚会的编导和总策划。
筹划这台晚会,源于王文莉想要在学生中普及舞蹈教育的想法。“其实,舞蹈是人的一种天性,你高兴的时候,自然想要手舞足蹈,只要你四肢健全就可以跳舞。但一直以来,我们的舞蹈教育都是很专业化的,除了科班出身的演员,一般人很难想象自己也可以跳舞。”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舞蹈的乐趣”
不久前,王文莉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出访美国马里兰大学,那里的所见所闻让她耳目一新。“我发现在美国很高端、很专业的舞蹈学校里,很多都是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医生,还是工程师……只要他喜欢舞蹈,他就会很认真地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有些人体型很胖,没有基础,这都没有关系,你可以随性地舞蹈,还可以参与创作,加入你自己的想法。”
这让王文莉感到,“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舞蹈的乐趣,是一个舞蹈演员的使命。”
她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因为舞蹈是美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很多学生从小就近视眼、驼背,而说起民间舞蹈,他们惟一知道的可能就是扭秧歌儿。所以,我意识到在学生中普及舞蹈教育是最迫切的。”
回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文莉认识了北京财贸学院的校长,王文莉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于是这台特殊的舞蹈专场晚会便酝酿而生。
为了让舞蹈的美和财贸学院的经济氛围有效地结合,王文莉颇下了一番功夫。在节目编排上,她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京商京韵,一直演绎到现代的商业社会。整场晚会既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韵味,又是一条商贸文化的时空之旅。
为了这场不太专业的晚会,王文莉付出了很多心血,从舞蹈的创作、编排、挑选演员到指导学生排练,每个环节她都参与其中。“我想证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一样可以表演出很美的舞蹈。让舞蹈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展现他们的青春与活力。”
这场晚会只是王文莉舞蹈普及计划的一个开始。“通过这次为大学生们排练舞蹈晚会,我发现他们内心对本土文化是十分喜欢的。大学生是高素质、高智商的一代青年人,他们不仅有知识,还有蓬勃的朝气,和敢闯、敢拼的魄力。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我国十分火热,保护是活态的保护,博物馆式的封存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而学校教育却恰好可以起到一个承接的作用,大学校园是发展中国舞蹈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今年,她又与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基金会合作,开始筹备舞蹈少儿普及班。“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舞蹈的快乐。而且我们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学费不像外面的舞蹈学校那么贵,让低收入的家庭也承受得起。”
为了自己心中的事业,王文莉每天忙忙碌碌。联系资金、场地、找老师,对于以前生活在纯粹的艺术世界中的她来说,这一切并不容易。“我还是想一步步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做完孩子的普及班,我们还会办成人舞蹈普及班。这是很大、很长远的一件事。”
“我一定要做到最好”
“人生就像一条路,刻着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我就是在很多次偶然和机遇的指引下,在很多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王文莉说。
第一个机遇发生在小学。那时候的王文莉爱跑、爱跳,是学校里的体育健将,长跑、跳高都很拿手。有一次在学校操场玩的时候,被来挑演员的舞蹈老师看中了。
老师问:“你想不想学舞蹈?”
“想啊!”王文莉脱口而出。“因为文艺好的女孩子在学校里都很受欢迎,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她笑着说。
走上了舞蹈之路的第一步,王文莉才发现,学舞比一般的学生要苦得多。“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0点熄灯就寝。每天十几个小时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排得满满的。现在回忆起来,小时候练基本功,真的很像电影里演的‘酷刑’。扳脚背的时候,因为受不了那种疼痛,往往随着老师的手在地板上翻滚。还有一次,老师给一个女同学扳腰,觉得她很放松,状态很好,后来才发现,她已经疼得昏死过去了。”
这种苦让幼小的她感到有些吃不消,但一件突然发生的事却坚定了她的舞蹈之路。“在舞蹈学校寄宿的时候,奶奶听说我很苦,就准备好很多好吃的去看我。她当时的想法是,要是孩子太苦了,就把她带回来吧。可是,还没有上路,奶奶就突发急病去世了。”家人怕她伤心,一直向她隐瞒。
直到放假回到家里,王文莉才知道了这个消息。“没有见到奶奶最后一面,当时很受不了。但从那天起,我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她的眼神变得遥远起来,“我一定要做到最好,作为给奶奶的礼物。”
怀着对亲人的承诺,王文莉更加坚定地在舞蹈的路上走下去,也比以前更能吃苦了。每天惟一的一点午休时间,她还要加课练习足尖舞。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优异的成绩,她接到了北京舞蹈学院的通知书。
大三时,王文莉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桃李杯”舞蹈大赛。
一位民间老艺术家为她度身创作了舞蹈作品《双缠怨》,并在老师宝力格指导下进行编排。这个舞蹈大胆地将古典舞和民间舞融合起来。为了能够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王文莉收集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来揣摩研究,体验古代女性对双足被缠的幽怨,还有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双缠怨》获得了所有评委的关注,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因为比赛中对舞蹈的分类是很严格的,我们这样的尝试能不能被接受?当时是个未知数,也是对评委们的一个挑战。”
最终,王文莉出色的表演还是征服了评委,并以此获得第四届“桃李杯”“优秀十佳演员”称号。这次参赛让年轻的王文莉崭露头角。同时,她“开始意识到,舞蹈要注意内心体验,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毕业后,王文莉进入东方歌舞团成为一名独舞演员。从蒙古族独舞《吉祥树》、《回头的马驹》到独舞《追春》、《春江花月夜》、《渔歌唱晚》、《梦回草原》、《沂蒙情》、《欢乐的筷子》,三人舞《两只山羊》以及她参与创作的舞剧《额吉》……王文莉陆续将“荷花奖”、“文华奖”、全国舞剧比赛、全国单双三人舞比赛大奖揽入囊中。作为古典舞蹈家中的佼佼者,她更是传播东方文化的使者,在日本、荷兰、德国、法国的演出每每引起轰动。一次在泰国演出时,她的曼妙舞姿征服全场,泰国公主更是兴致盎然的用古筝伴奏,与她共同演绎了古典舞蹈《春江花月夜》。
然而,与大多数人看到的舞台上光鲜亮丽的那一刻相比,舞蹈演员的生活简单而枯燥,光环退去后,是一个个动作的重复。“一段舞,每天从早到晚练10遍,一连练几个月。不夸张地说,有时候真的是练到要吐了。”王文莉说,有时候练得太烦了,一听到音乐声响起就想尖叫。
但是,这些枯燥与辛苦并没有磨灭她对舞蹈的热爱,她的“心里总有对舞蹈的牵挂,永远都有,舍不得放弃”。
之行让她与心灵对话
对于舞蹈者,舞者的心灵是单纯的。有位大师曾说过:“舞蹈是个纯净的世界,在这里没有虚伪,没有世俗,只有真诚付出,执着追求,过程艰辛而美丽。用心灵跳出的舞蹈才能感动观众。”
2001年,王文莉随以主席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赴庆祝和平解放50周年。演出团到达拉萨后,要分小组,到不同地方去演出。其中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是路途最遥远,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站,不能派大队伍过去,于是,就要挑选少而精的演员。经过分组,王文莉作为惟一的舞蹈演员和另外6名演员一起赶赴阿里演出。
从拉萨到阿里的车程差不多要有四天,沿路还要跨越雪山和冰河。他们白天赶路,晚上在简陋的兵站休息。在寒冷和颠簸中行进了两天后,严重的高原反应开始折磨王文莉:头痛、恶心、身体乏力。坚持了几天几夜到达演出地点后,王文莉才感受到他们此行的意义。“那里的藏民,还有几千名驻藏官兵。知道我们要来演出,眼巴巴地盼了好久。这对他们来说是太难得的机会了。”
舞蹈演出是最耗费体力的,旅途劳顿加上5300米的海拔,呼吸都很困难,在上台的前一分钟,王文莉才拔掉氧气管。“但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我是不能偷懒的。”演出不到两分钟,王文莉开始觉得喘不过气来,眼前白蒙蒙一片。“我不能倒下,不能掉下台。”她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支撑着自己的每一动作。终于,这段《筷子舞》表演完毕。她谢幕后刚走到台边,就眼一黑晕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里,几个女同伴在她身边哭。当天晚上,王文莉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刚巧又停了电,四周一片漆黑寂静。“我从来没有那么近地和自己的心灵对话。那天,我想了很多,想到生命的短暂、脆弱,想到这个地方的贫穷和人们的无奈。我问自己能做些什么。”
之行让王文莉多了很多对生活的感悟。“那天以后我开始懂得,生命的中的一切,如果我们不能选择发生什么,那么与其消极地接受,不如积极地面对。我开始排除一些生活中的杂质,选择更朴实,更实在的东西。父亲也说我以前像个氢气球飘在空中,现在更脚踏实地了。”
感受到那里环境的恶劣,王文莉就开始想着要为环保做些什么。后来,她当选中华环保绿色形象大使,足迹踏遍新疆、、甘肃、安徽等地。她每每推掉报酬丰厚的演出,参加义演,“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改变环境做一些事情”。
喜结姻缘
杨洪基,1941年2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2年考入北京总政歌剧团。在工作期间,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等大奖。
杨洪基和爱人刘文玫是文艺圈里出名的恩爱夫妻。刘文玫原来在北京变压器厂工作。1972年初,刘文玫认识了杨洪基,那时他只是总政歌剧团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介绍人对她说:“你别看他长得高,其实人很内秀。”刘文玫经不起旁人的劝说,就答应处处看。半年后,两人就订下了结婚的日子。结婚前,杨洪基给了刘文玫一笔钱,让她去选购一些结婚用品。当刘文玫在商场选好商品,准备付钱时,包里却空空如也。原来,钱不知啥时弄丢了。刘文玫急火攻心,她一边往回走,一边哭,回到住处,见到杨洪基,她又哭了起来。杨洪基劝她说:“钱丢了不要紧,我们再挣钱。”在杨洪基劝说下,刘文玫心里畅快了许多。第二天,他们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手续。结婚后,杨洪基宽厚仁慈,对妻子关爱有加,爱人跟他耍小孩子脾气,他不在乎;朝他发无名火,他也不生气。生活中,杨洪基从来没有对刘文玫直呼其名。他说:“你这个名字我不能喊,一叫喊玫,人就没了,那可不行。”
杨洪基说:“我爱人不会唱歌,但是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上世纪70年代,录音机还是个很紧俏的东西,那时候,我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元钱。一个录音机得拿出两个半月的工资才能买下来。当时,我就和爱人商量想要买一个,没想到爱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也是总政歌剧团第一件现代化用品。在这台录音机的陪伴下,杨洪基一步一步走上歌唱领域的高峰。
杨洪基如今已成为我国男中音领域里的专家,他曾自学了钢琴、声学、视唱、意大利语等课程,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对于自己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杨洪基坦言:“在妻子默默的支持下,我才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刘文玫怀孕7个月时,杨洪基随歌剧团下部队慰问演出去了。1973年11月14日,孩子在北京出生时,杨洪基接到家里传来消息说:“你当爸爸了。”直到一个半月后,杨洪基才在上海看到孩子的照片,儿子长得白白胖胖的,令杨洪基陶醉,他高兴地拿着照片给人看:“你看这照片,这是我儿子!”从那天起,他才觉得时间太漫长了,希望早日见到儿子。三个月后,杨洪基回到了北京,才见到了儿子。
为了培养儿子的文艺兴趣,刘文玫送儿子去学弹钢琴、学拉提琴。也许是遗传因素使然,儿子杨鸥嗓音高亢清亮,稚嫩的童音中带有金属质感。6岁时,他就能将李双江演唱的《北京啊北京》《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歌曲模仿得惟妙惟肖。杨洪基心想:儿子音乐天赋不错,好好培养,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一名歌唱家。自那以后,杨洪基开始教儿子识五线谱,让他学唱歌。9岁那年,杨鸥考进了北京银河少年合唱团。经过几年的调教,1985年,北京市教育系统举办少儿歌唱大赛,杨鸥荣获二等奖。那时候,儿子杨鸥是杨洪基的骄傲,现在,儿子长大了,对爸爸、妈妈特别好。
一唱成名
1979年,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杨洪基被选中担任男中音独唱。之后又在几十部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1993年,他演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深得广大听众喜爱。
在当时的流行歌曲备受宠爱,很多电视剧都是用流行的、通俗的歌曲演唱,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组为主题曲选歌唱演员,作曲家谷建芬让杨洪基去录音,他去了一看,好多人在里面唱,还要选拔,他看竞争这么激烈,就随便唱了一遍。他想,《三国演义》这种古典作品哪用得上美声,觉得没劲,就不太愿意唱,一唱到高音的时候就低八度,可谷建芬觉得他唱的味儿还行。过了一个月又让他去试,这时候就剩两个人了。这次唱完,剧组觉得他唱这个合适。又过了一个月后让他去,这次录音后,杨洪基很快就接到通知,确定由他演唱这首歌。
当时唱的时候,他采用古典作品的风格,也吸收了中国戏曲的风格,于是,他就把昆曲的感觉再加进去,它又不完全是戏曲,还要发挥美声的高音特点,经过一番努力,最后都加进去来唱,就觉得特别合适,音色还真的挺好,最后大家全都认可了。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算是杨洪基的成名作。他很喜欢这首歌曲,这种喜爱与他从小就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有关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他看了无数遍,每看一次都激动不已。每当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眼前都会想起《三国》中那一幅幅豪情万丈的画面,当时他已经完全进入了那种意境中,演唱起来会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很快《滚滚长江东逝水》红遍了大江南北。
他还为几十部电影、电视剧录制主题歌,如电视连续剧《包公》、电影《血溅画屏》以及《别了莫斯科》等,都给广大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总政歌剧团今年排练《党的女儿》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多部歌剧,杨洪基都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他还经常在国内各地演出,到电视台做节目、出国演出等等。虽然演出活动特别多,但是,古稀之年的杨洪基精力充沛,喜欢挑战,充满了快乐。
虽然刘文玫不会唱歌,但这些年听得多了,也能提出点意见。杨洪基在家里唱歌时,刘文玫坐在一边听着,告诉他什么歌老百姓喜欢听。这次唱《不怕不怕》,刘文玫当时就说这个歌好,过年听了热热闹闹的,观众肯定喜欢。
2011年2月,北京电视台春晚剧组找到杨洪基,希望他和另外两名歌手一起唱一首网络上很红的歌《不怕不怕》。他没听过这首歌。那天,北京电视台就把歌先传给他,他一听还挺欢快的,没多想就答应了。可是到了录音棚里一唱才发现,这首歌,不好演唱,平时唱一遍就通过,这次唱了好多遍,录了1个小时才结束。以前,杨洪基从来没有唱过流行歌曲,没想到,这么多观众喜欢他唱《不怕不怕》这首歌,有的朋友见到他就说:“你老了老了又火了。”这首歌他后来在中央电视台也唱过,反响同样不错,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欢乐英雄》找他又去录了一个节目,让他唱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他发现自己还挺喜欢唱流行歌曲的。以前是没有机会体验这种新的流行歌曲,现在唱一唱还真挺好玩儿。
晚年快乐
2011年4月,中央电视台第三套《欢乐英雄》录制现场,节目组请杨洪基去做嘉宾,有一位山东选手朱之文模仿他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模仿得非常像,他非常喜欢这个选手。杨洪基说:“朱之文这个大名他早就听到过,很多人给他说过,山东有一位农民模仿我那个《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唱得非常像。”
杨洪基现场面对面点评朱之文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演唱,现场观众惊叹于歌唱家杨洪基和农民歌手朱之文高手过招带来的美好享受,同时,感叹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的大家风范。杨洪基现场教朱之文歌唱技巧,那场面真是感人。杨洪基的功力深厚,歌声沧桑感特强,音调雄浑高昂,能发挥嗓音的九成。朱之文的中音浑厚明亮,中气十足,但每次只能发挥嗓音的七八成,最后的高音也不及杨洪基演唱的完美。在现场,他给朱之文指导了几次,朱之文很聪明,又肯学,提高得非常快。对杨洪基的精心点拨、指导,朱之文感动得直掉眼泪。几个点拨后,马上上了一个台阶。杨洪基也兴奋不已,盛赞朱之文进步神速。
总政歌剧团的宿舍紧挨北京新街口,院子的正门前是二环马路,杨洪基的家就在这个院子里,他的爱人刘文玫总能从车声中分辨出丈夫的车子开回来的声音。不出几分钟,就会从四楼赶过来开门,不管多晚,只要丈夫说定要回来,她都会等着。
杨洪基今年70岁,他还觉得自己挺年轻的。和年龄比他大的朋友相处得很好,与比他小很多的年轻人也很谈得来,他有很多文艺界的朋友,每次聚会大家都很亲热。
我一愣:自己的工作经历简单,几十年如一日,既没有什么升迁,也没有向其他更好的单位流动,是自己缺少能耐的表现。这与时下所说的“工匠精神”有什么联系?此前,倒是有人说我身上具有“儒雅气”,我便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聊以;不少人说我身上尽是“书生气”,我就以“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陡生感慨;也有人干脆说我“半傻”――我听后哈哈一笑,无以言对。但后来仔细想想:我哪里是“半傻”?简直就是“全傻”嘛!
1983年从河大中文系毕业,我就被分配到原省计委经研所。不过,只一年就要求调到了正在组建的黄河文艺出版社――理由是“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从政”。此后,看着同龄朋友纷纷升迁、买房、买车,而自己也从实习编辑到编辑、副编审、编审像蜗牛一样“进步”着。至于生活,则长期住在一个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建筑面积65平米的旧房子里。说实话,自己也曾不甘心啊!凭什么我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但每每想到,自己从一个纯粹农民的儿子,完全凭着个人的努力,不仅在省会有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且还评上了高级专业职称。房子虽小,但却是著名画家李伯安老师曾住过的地方――这可是大艺术家的故居呢!于是,一种由衷的“满足感”,终究还是把“不甘心”拼了下去――不傻的人,会这样阿Q吗?
从到出版社工作至今三十多年,很少有过节假日、礼拜天。书出慢了,让作者等待太久,自己会心里不安,也觉得读者需要早日看到新书。所以,每编一本书都像催命似的往前赶。记得1989年前后,国家刚刚开始实行休假制度。我第一次请休年假,被批准了一周的时间。但这个假期里,我却在硝滩当时的家里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大浩劫》的编辑工作。后来,很少再有请假休息的机会。不瞒朋友,当时为了“台港文学艺术丛书”的选题上报,我曾经与时任的领导吵架争取;为了这套书的宣传发行,还自己出钱在第四届中原书市上做展板、打广告。当时的《中华读书报》,曾以《中原书市亮出个人展板》为题进行报道――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1996年6月18日,河南文艺出版社在原河南人民出版社文艺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之前,当时的河南教育(大象)出版社、河南少儿(海燕)出版社,先后邀我到他们那里工作,却被我婉言谢绝了。理由是:“自己学的中文,还是应该做文学出版更合适。”现在想想,无论是哪个出版社,其待遇肯定要比待在文艺社高出许多倍。
1996年至1998年,我与张宝明、王中江两位博士合作,策划出版了三卷本的“新文化元典丛书”――《回眸〈新青年〉》。期间那个艰苦,真正是一言难尽啊!整整近两年的时间,面对办公桌上几十本《新青年》原版的杂志,一个人默默地编啊编……有位当年一同进社的朋友感慨道:“国钦,你天天这样,简直从新青年编成老青年了。”是啊,仅仅两页的《编选出版说明》,稿件在我这里就前后修改了二十遍之多。为了读者就这套书与原版文章的对应查阅方便,我在编辑过程中萌生了请作者编撰整理《〈新青年〉总目录》的想法。但两位作者太忙,却把这个任务安排了给我。最后,当作者认为我应该就《总目录》的整理署名时,我却以“自己只是责编”为由婉辞了――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1998年5月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回眸〈新青年〉》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我不仅为此打前站,而且扛着书、流着泪在北京街头打的请专家。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在给本次座谈会的贺信中说:“祝贺北大百年校庆,必不能忘记‘五四’;而纪念‘五四’,又必不能忘记《新青年》。《新青年》实为‘五四’先驱的火炬。河南文艺出版社有此眼光出版《回眸〈新青年〉》,敬佩无量,感谢无量!”那时候,发自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感,使我原来所有的辛苦与委屈都已经荡然无存了。后来,这套书在获得河南省优秀校对奖的基础上,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这可都是河南省的图书专业最高奖,也是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奖哟!
为了发挥自己爱好诗词的专长,1998年我又认真策划了“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丛书(十卷),并找到中国社科院的古典文学专家陈祖美做主编。陈先生掩饰不住喜欢这套丛书,爽快地答应担任主编这套书并组织专家分别编写,但是希望我做这套书的副主编以便协助她。考虑作为这套书的责编,我又坚决地婉辞了――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诗词鉴赏》一书原在外省某出版社发行了十年,但我2003年取得“增订二版”的修订版版权时,才发现书中的内容错误与技术错误太多了。在对书稿差错校订与原作者出现不同见解时,我顶着极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做好了被作者的准备。付印前的一周时间了,我莫名其妙地头痛难忍,无缘无故地双泪长流――我怎么了?为什么要这样?――我无法说服自己不坚持,所以只能自己熬煎自己,这不是太傻是什么?对于长篇小说《天幕流星》的修改与出版,是在原创书稿中修改得比较艰苦的。连续两个春节,当别人带着全家返回家乡或者外出度假的时候,我却在自己的蜗居里加工、编辑这部书稿。即便从2005年竞岗成功担任本社副总编辑之后的十多年里,我每年的责编工作量起码在一百万字以上。尤其是在套书《焦裕禄精神文献典藏》的主编(执行)过程中,自己就责编了全部三十一册中的五册――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其实,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很傻。傻在总是相信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所以就要求自己务必善待他人;傻在“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傻在总不计较任何荣誉,也不计较别人的歹意。总把自己的一切荣辱都与单位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也不知道通过经商、炒股等渠道赚些外快;总是“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尽管因此吃了不少亏、受了不少苦,但还总认为“吃亏是福”“难得糊涂”。自己从不长记性,就只好一如既往地傻着、傻到现在!
其实,傻也有傻的好处。不计较别人,自己没负担;不计较荣誉,心里就坦然;凭工作领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的什么地方,只要稍微安定下来,马上就能进入睡眠状态。问题是自己的心虽很宽,但身体却总也胖不起来,便只能因“不能为社会主义增光添彩”而遗憾不已。
2016年6月18日,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二十周年的日子。一下子又二十年了?算一算自己被吓了一大跳。刚刚毕业来到郑州的情景如在眼前,简直就是昨天的事情嘛,很多东西还都没来得及做呢!
比如当年颇受市场欢迎的“台港文学艺术丛书”,一直想在学术和文化的层面上延续下去;比如诗词系列,除已出版的《诗词鉴赏・增订二版》《诗词唱和》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题可能填补国内相关空白;比如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出版之后,那个《全民国诗话》的合同才刚刚签订;比如策划出版《20世纪中华诗词大典》的计划还一直没有机会开始进行;比如一直期望着在没有音乐课本的前提下,让本社图书有一个很好的市场表现;比如让数字出版成为本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什么时候也能获得个国家图书奖什么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得奖,而是想为本社争取一个应该得到的荣誉!
当然,前后三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也使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文艺出版社可贵的“工匠精神”。
我依然记得: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康雍乾帝王”系列,最初就是从我们文艺社开始推向社会的。我当时的导师顾仕鹏先生,多少年如一日,帮助作者一字一句地修订、改稿、加工,终于让一个只有“中学水平”的业余作者成为了著名作家,同时也成就了一套当代文学史上数十年畅销不衰的历史长篇名著(遗憾的是,二月河老师当年期待与我进行合作的愿望,却因为种种情况而没有实现)。想想《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当年在全国图书市场那个“火”,让外地发行商带着现金在郑州等书都等不到――那才叫“牛”啊!
也依然记得:我到出版社工作就有幸参与其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文库》,先后推出了六十种之多。如巴金、茅盾、老舍、叶圣陶、贺敬之、冰心、王蒙、宗璞、魏巍、王愿坚、蒋子龙、郭小川……一大串著名作家的名字闪闪发光。那可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出版史上的第一套大型作家文库,其影响之大,至今还让一些读者在旧书摊上发现后奉为珍品呢!
我同样知道:作为我社名满全国的著名刊物《名人传记》,创刊三十多年来不仅团结了大批的作者队伍,而且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群体。在图书市场、期刊市场多年来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要维持一个刊物成长到三十岁靠什么?不就是杂志社编辑同仁那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与高质量的稿件吗?!
还有《大秦帝国》,从开始出版到全部完成,前后整整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当年,第一次选题会上就进行了热烈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功,其中不仅有编辑辛勤的汗水,更有历届班子及全社人员的共同努力!包括后来《大秦帝国(点评本)》的出版,若没有编辑包括发行人员共同的不懈工作与持续努力,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社出版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曾经在国内同类书的市场上名声远扬。《民间经典文学书系》的出版,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文以图配、图以文说、文图并茂的特色,而且第一次把“民间文学”“经典”化,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散文诗九十年》一书的出版,对把散文诗列入“鲁迅文学奖”的评选序列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小说家的散文”的策划同样十分精彩:除选题独特、编辑认真之外,版本的精致与封面的精美也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必须为本社多年以来在装帧设计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感到骄傲。在2008年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的装帧设计排名中,本社竟然排在了前十一名。而每一种优秀封面的设计,无不体现了设计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对美学观念的艺术阐释。像《看草》《杂花生树》《我的单词薄》《说食话》等图书的设计,那确实是需要以“工匠精神”去进行阐释的。
我社正在进行中的“思想者文丛”,其每一位作者的学术品味与影响力,那可都是“杠杠的”。正在进行中的“民俗文化全典”,正在进行中的“现当代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以及“当代作家评传”,其规模、其阵容,应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还有长篇小说《焦裕禄》《中国红旗渠》,其中所弘扬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正是当下社会所特别需要的!我还特别想说的是《汪曾祺集》这套书,主编李建新对书稿内容十多年的精雕细琢,让我这个项目人不得不特别变动了社里正常的编校流程;装帧设计者张胜对封面每一个细节的用心与考究,让读者真正体会到了爱不释手的感觉。这套书部分图书出版之后,在读者中引起的轰动效应使我不由想起:“工匠精神”这个词汇放在他们二人身上,也倒是名副其实的!还有年轻编辑提出的“私历史”概念、所策划的“贺岁书”出版,年轻编辑与河南大学作家合作的“作家签约”行动,也分别具有各自特色的执着精神……当然,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还体现在我社的照排与校对环节。每一位员工兢兢业业并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错字别字等微小错误的态度,不仅令人欣慰,而且令人感动!
所谓的“工匠精神”,我理解就是工匠对自己产品严谨认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真正的工匠,对不断雕琢产品、不断提高品质的过程是非常享受的。而这种“工匠精神”的内涵,我觉得应该包括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着持续、极致完美等方面。任何的轻飘浮躁、投机取巧或短平快行为,都是与“工匠精神”格格不入的。
英国航海钟的发明者约翰・哈里森,先后历时40余年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的“哈氏4号”在六十四天的航行中只慢了五秒,比当时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二分钟还少一分五十五秒。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在日本被誉为“寿司之神”。许多世界各地的美食家,慕名而来品尝这位“寿司第一人”超过五十年的精湛技艺。但让人惊讶不已的,是他的餐厅只有十个座位,小小的店面从来没有扩张过。他肯定不是不能扩张,而是执意坚守着不扩张。据说: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其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
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全世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在日本有3146家(居全球之首),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而在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从纯专业的角度看,为什么德国、日本的产品一直受全世界客户的追捧与信赖?这与他们所长期奉行的“工匠精神”肯定有着重要关系。
千万不要以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都是什么著名人物,是什么领导、富翁、老板、教授,其实多是一些身份非常平凡的刀工、钳工、捞纸工、研磨工、技术工、泥瓦匠等普通工人甚至小手工业者。许多人学历不高甚至没有学历,但他们都有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正是靠着对专业技术的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靠着在日常工作中无比娴熟的专业技能,才最终成为了一个个不可或缺的顶级人才。
其实,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并不缺少这种工匠及“工匠精神”。如水滴石穿、磨杵成针、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步穿杨以及卖油翁等典故中所记述的,都是古代“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杭州丝绸、汴京刺绣、景德镇瓷器、朱仙镇年画、洛阳唐三彩、安徽宣纸、云南蜡染以及著名的茶具茶叶、竹器漆器、金银器等产品,千百年来也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争相购买的物品。如赵州桥、故宫、天坛、万里长城、江南园林、都江堰、雕版印刷乃至我国特有的甲子历法,在世界上不都是独具特色的伟大工匠成就吗?
如果说工业、手工业、制造业、建筑业需要“工匠精神”的话,那么我们的文化出版事业就更需要这种可贵的“工匠精神”了,因为文化是真正需要“传之后世、利在千秋”的精神产品。如茅盾、鲁迅、郭沫若、叶圣陶、邹韬奋、傅璇宗等,都是从普通编辑成长为具有巨大影响作家或学者的。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上海辞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文出版社等,都曾出版过许多的经典学术著作、文艺作品、世界名著。以中华书局的《辞海》为例,正是经过几代编辑的辛勤劳作、近万名编写者的几易其稿,最后才编就了世界出版界的鸿篇巨制。再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先后修订达十一版之多,不仅获得了“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在质量上实现了“零错误率”,从而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广泛好评。有一年在北京参加春季图书订货会,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展台旁边整整的一面墙上,喷绘出了数十位在该社出版过作品的著名作家。洋洋大观的队伍中,都曾在这里出版过煌煌巨著――那阵势,真叫“牛”!
所谓“工匠精神”,不过是一种比较文化、比较好听的说法。其本质上,也就是一种“笨”与“傻”的精神。“笨”,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严苛严谨的状态;“傻”,就是心无旁骛、拒绝诱惑、持续执着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有人说:一个人的工作状态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说:工作是一种修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的一种信仰,也是对自己从事工作的敬畏态度。唯有敬畏,才觉神圣;唯有神圣,才须专注;唯有专注,才见严谨;唯有严谨,才有可能追求品质与境界啊!
一直有朋友问我:“当年从省计委到出版社,几十年固守贫穷,后悔吗?”
“不后悔!”我真心地认为:文学出版事业,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事业。数十年来能够为社会奉献出那么多的好书,能够帮助一些人成就了他们想当作家的梦想,自己不是很幸福吗?!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传承则是一个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方式。我参与了文化的传承,实际上不就是参与了历史的传承吗?你说傻吧?确实傻!你说高尚吧?确实高尚!
“高尚多少钱一斤?”又一句话问得我无言以对。
其实,我只是一个傻得可以、不懂变通的“编辑匠”而已――尽管,这个“编辑匠”与朋友所说具有一定精神的“工匠”还相距甚远。凭心而论,在当下的编辑队伍中,本人也算是有些追求的――追求每一本图书的编校质量都能合格、优秀!追求书稿的内容更多一些正能量,追求作家的作品能够抑恶扬善、扶正怯邪,追求更多的读者通过我编辑的图书多做些好事、善事,追求读者能够从好书中找到自己积极的信仰与精神的归宿!当然,好在我距退休还剩有几年时间,自己还有机会继续努力工作。最起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啊!
因为有人说我“半傻”,所以曾在坐公交上班的路上写了一首《“半傻编辑”的傻人歌》以自娱。忽然觉得拿来作为本文的结束也行:
这个世界不得了,精明人多傻子少。
仕途艰难风险多,你勾心来我斗角。
哈腰点头基本功,脸肿大来鞋子小。
河边岂能不湿鞋?贪心失足不如草。
商家赔赚不得了,斤斤岂能不计较?
不拐不骗不想蒙,牛市房租向上炒。
真情问他值几何,有钱不赚是傻鸟。
别嫌心黑手段毒,无人监管鬼知道。
八两半斤不得了,初一十五哪里跑!
一脸笑容一把刀,笑里藏刀多烦恼。
两个黄鹂翠柳鸣,你一拳来我一脚。
什么流水与高山,悲乎管鲍死得早。
记者而今不得了,光明阴暗不讨好。
妙笔欲写能量正,人送一顶马屁帽。
焦点访谈剜毒瘤,黑脸包公哪里找?
但愿今后傻人多,雷锋旗帜永不倒。
傻人傻编不得了,为人作嫁心不老。
赋诗荡胸生层云,上班阴阳无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