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诊断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2―0001-02
吴宗柏,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名中医。1938年12月生,天津武清县人。1965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曾任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云南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诊断学会委员。曾兼任中医诊断学杂志、云南中医杂志、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等编委会委员。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主编出版了《新编中医临证手册》、《藏象学》、《中医诊断学》、《滇南本草附方研究》、《常用中医方药手册》等专著;参编出版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疾病诊疗纂要》、《中国名医名方》、《中华效方汇海》、《中医诊断学高级参考丛书》等多部论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两项、省卫生厅科技表扬奖一项。
我1965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经统一分配来云南中医学院工作。同年去上海中医学院进修一年。从此便与执教业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任教以来,曾先后担任过社来社去中医班、工农兵学员班、专科班、本科班、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研究生班等不同层次班级的多门专业课程。主要的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中医辨证治疗学等主干课程。由于工作的需要,使我养成了集学百家,笔耕不辍的学习习惯。曾先后主编或参编出版了多部专业论著;在省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在科普刊物上发表科普文章150余篇。由于学术有成,于1985年被特批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之余,参加临床和实习带教工作。上世纪70年代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昆明市中医院参加临床带教。特别80年代以后.则长期在云南中医学院直属医院和云南中医学院尚义街门诊部从事临床工作。临证过程中,我尤其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双重诊断,长于将传统诊法与现代检查手段相结合、局部病理变化与传统病机认识相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与传统用药经验相结合。在谨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前提下,注重吸收运用现代有关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对于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诸如:发热、咳嗽、头痛及现代所言的冠心病、胃肠道疾患、泌尿系感染等皆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体会。曾主持参加了“愈疡灵”、“胃炎宁”、“前列片”等的研制,并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两项、卫生厅科技表扬奖一项。1996年被授予云南省名中医称号。
回顾几十年所走过的历程,多少还是有些值得回味的心得体会。
古往今来,凡有远见卓识之士均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高尔基也曾说:“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就是做一个人民教师”。任何一个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通过几十年的教书体验,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要有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储备,俗谓“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传给学生一分知识,他的头脑里就要有十分的知识储备”。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谈何容易,对于教师来说休息与工作的时间是难于分开的,为了讲好一节课,教师随时都在冥思苦索、积累资料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有人将教师的日常工作喻为“蜜蜂采花酿蜜”。其次,教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有人将其形象地喻为“春蚕”或“蜡炬”精神。是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在做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正如全国特级教师李玉芬所讲:“一个好的教师绝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思想上以启示”。若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的奉献精神绝不为过。
在长期教学和临床过程中,我深感中医药学确实是先贤们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结晶,她源于实践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她不但对我们伟大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和实用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瞩目。一些科学技术发达国家中的专家、学者研究中医药者也越来越多。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光荣,也是我们对世界人类保健事业的贡献。当然,也应看到中医药学的某些不足,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中医药理论多是用直观、假想、推理等方法而得出的,这就难免给后学者造成一定的困难。事实证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正在向传统医学渗透。作为现代的中医药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科学发展的潮流。只要能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保持中医特色。那么现代的医学检查手段,不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均可采用。任何一门科学都没有顶点,中医药学也不例外。科学之所以永葆青春,就在于其不断更新与发展。我认为中医药学要发展,开展多学科研究、发掘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
【摘 要】:针对中医病名的现状,从历史和临床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从认识论和方法学上比较了中西医病名的异同,阐述必须坚持中医病名,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规范中医病名学术体系,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医病名;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41-02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 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病证结合诊断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特色。
2 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但又不等同。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 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4 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3]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4,5]。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2]苏玉仑.中医病名应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0,5:31.
[3]朱文锋,王永炎,王 沛,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1997
[4]刘理想,张其成.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3):
1.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知识的综合体现。由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对毕业论文态度不认真,思想上不够重视,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真正属于自己原创的论文不多,缺少亲身实践、病例资料不详实。从近几年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发现,许多学生中医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规范的中医术语,没有完整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思路,毕业论文的立题依据、中医机理阐释不明确,仅一笔带过,大片幅的是西医内容。这种中医理念逐渐淡化现象必须予以纠正。同时论文引文数量少、吸收信息能力不足。引文数量是衡量论文作者吸收信息能力的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引文量愈大,说明作者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就愈强,引文内容反映作者的研究动向和理论依据,引文数量则反映出作者的研究环境和所掌握的相关信息量,引文年代是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但大多数论文引文数量太少,有的只有3~4个,综述引文也不足10个,说明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查阅资料太少,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没有全面了解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当然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综述的意义不大。
由于缺少相应激励奖罚政策,指导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对一般学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合格与优秀对毕业证、学位证的获得影响不大,从这点来说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认真撰写。个别指导教师临床工作较忙,指导力度不够,对指导教师也缺少相应奖励政策,指导毕业论文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没有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也是影响指导教师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2.思考与对策
2.1 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是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经。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加深了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熟悉和初步掌握了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撰写过程,锻炼了文字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毕业生对中医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实践,是对教学成果的综合检验。对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责任意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要强调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2.2 强化中医基础知识教育、增强中医药研究信念
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药人才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中医药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医基础知识教育奠定了学生今后从事中医学的基石,应该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增加基础课比重,注重挖掘、提练中医宝库的精华。因为只有在领会透彻、掌握中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中医创新思维有所启发,也才有可能找到发展中医质的飞跃之起点。
从跨入中医药院校大门开始就要让学生树立中医理念,热爱中医药学,对新生进行中医药辉煌历史及未来发展的形势教育,让其有信心、有责任从事中医药研究。在中医理论意识尚未建立之前,西医课程最好晚些加入,一方面在强化理解阴阳五行、藏象理论,一方面又溶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会使学生思维混乱,相信其一,难解其二。要求学生必须重点掌握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基础课程,适当延长教学课时,以便学生理解记忆,有些内容强迫背诵也是必须的,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不但强化了中医理念,也有益于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中医学研究思维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本门课程熟悉的基础上,要有自信,充满热情,对中医药研究充满希望,要让学生对中医学有骄傲感和使命感。强调中医药研究的优异成绩,客观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及中西医的差别,不要片面扩大、过多流露中医学的不足。每门课程可根据学科人员研究优势重点讲授部分章节,更好地达到熟练自信,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更加有兴趣、有热情,也可能从此就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终身为之奋斗。
2.3 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质量意识、强化过程管理、抓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措施。应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终把做好此项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形成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要经过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临床观察、编写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几个阶段。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写作规范、文献资料查阅、病例收集、数据处理等提出全面的规范要求。程序勿过于形式化,真正做到选题、开题、指导、完成、答辩过程的完整性。
2.4 举办论文写作培训班,提高学生撰写论文水平
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举办中医药科研选题与设计、临床研究方法、医学统计等相关知识讲座,了解中医药研究的有关规范标准,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药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等。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书写格式,熟悉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开设图书馆和医学文献检索方法教育课,充分利用校图书馆资源,让学生了解本校图书馆、专业资料室的馆藏和服务项目,了解馆藏位置索取号、区别目录数据库,学会利用作者、题名、关键词进行检索,充分利用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维普引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电子教学参考书等,知道如何根据所选课题去调研文献、收集资料,学会如何选择和利用信息。
2.5 正确指导、启发学生科研思路
可采取双向选择,由各学科组拟定一些论文题目并对选题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召开座谈会,组织与题目相关的学术报告,使学生对选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加强对选题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选题应该以中医学方向为主,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切忌完全西医化。
2.6 建立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提高学生积极性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中医学文献,提高文字水平,不断提高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撰写并,进行大学生论文竞赛评奖活动,并可作为奖学金评定指标之一。积极开展优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对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一定奖励,并颁发优秀毕业论文证书。
2.7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责任心
指导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一方面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增加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精力投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选拔对工作高度负责、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任指导教师,并对指导教师工作有具体规范的要求,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多指导毕业论文,对指导教师举办毕业论文指导、选题思路、科研方法等相关知识讲座,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 舌下络脉;血瘀证;相关疾病诊断;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4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b)-0194-03
Research situation of diagnostic method of sublingual vessels and disease related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
PAN Ying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wan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50,China
[Abstract] Diagnostic method of sublingual vessels is a diagnostic method of understand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human body observing sublingual longitudinal two main vein and its branches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morph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diagnostic method of sublingual vessels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motherland medicine and is chief component of tongue inspection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to provide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deficiency and excess of zang-fu,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qi and blood of human body,diagnosis,prediction,prognosis of disease,usually,two purple veins of both sides sublingual lacing is called collaterals and fine vessel is called winding.The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ion of diagnostic method of sublingual vessels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for nearly 20 years is reviewed now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gnostic method of sublingual vessels and disease related blood stasis syndrome(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diabetes,cancer,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so on).
[Key words] Sublingual vessels;Blood stasis syndrome;Diagnosis of related disease;Review
舌下络脉诊法历史悠久,是通过观察舌下络脉的形态,判断人体血气运行是否通畅以及瘀阻程度的一种古老诊断方法。舌下络脉即舌下淤筋、舌下脉、舌脉等。现代医学称之为舌腹面静脉、舌下小血管,是舌下静脉的分支。
现在舌下络脉已作为新指标应用于临床中血瘀证的相关诊断。现就舌下络脉与血瘀证相关疾病的诊断作一综述。
1 舌下络脉诊法的源流与络属关系
舌下络脉诊法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称其为“舌下两脉”“足少阴舌下”“廉泉”等,并将舌下络脉总病机概括为“经络凝涩,结而不通“,邪入络则“络脉盛而色变”[1]。针刺舌脉放血治疗疟、心病、狂、忧恙无言等,以“盛”作为粗张施术指征[2-3]。晋代以后将其发展为诊法,葛洪用此诊法以预测虐黄病情的浅深,并提出“病已深,应看其舌下两边,有白脉弥弥处,芦刀割破之,紫血出数升亦歇”[4]。“弥弥”意为充盈饱满粗张,是病情深重、病毒深入的表现。隋朝巢元方将舌下络脉的变化,即络脉青黑色以及充盈饱满粗张,作为诊断噤黄的必备体征之一[5]。在预测难产的医籍中,《医心方》最早用于预测难产母子的诊断。
舌下络脉即舌下两根静脉,其经脉与脏腑气血尤其是心肝有直接关系。“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为心苗”“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少阴肾经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太阴肺经虽无络脉所系,但肺系上通咽喉连于舌,因此,各脏腑气血通过经络皆上通于舌[1]。
2 舌下络脉的现代医学研究
舌下络脉位于舌腹面,是舌下静脉的分支,正常人舌下静脉若隐若现,纹理清晰,多为线状或条状,欠饱满、不充盈,少分支或无分支。舌下静脉如表现充盈怒张、颜色加深,或迂曲隆起,或呈囊柱状、粗支状,或变长变宽时,则为病理现象。
根据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舌下络脉压力升高,可使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发生改变,舌血流量增多,瘀血、缺血等出现程度不同的静脉怒张甚或侧支静脉瘀血点,陈群等[6-7]是从现代病理学角度研究舌脉变化的,探讨舌下络脉异常的变化机制,从而发现血液流变学、生物学、微循环、末梢血象、免疫学及舌质等方面的变化,微循环的改变,是红细胞聚集和形态的改变,表现为缓粒流、线粒流、断粒流等,舌尖微循环还可见管襻增多,随着舌脉的异常发展,血液也渐呈高浓缩状态。
3 瘀血证与舌下络脉的变化特征
血液流变学研究,李白羽等[7]从中医对血瘀的认识出发,认为祖国医学所指的“血”,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血液循环,而中医学所指的“血瘀病”,即是血液循环障碍,尤其是微循环障碍及其他所致的病理变化,证明了血液流变学及检测与中医“瘀血证”的有机联系。
舌下络脉诊法可作为观察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盛衰和瘀畅的指征,其变化与血瘀程度密切相关,对诊断瘀血证有重要意义,王媛等[8-9]的研究显示舌下络脉粗长,血管迂曲或囊泡,细络血瘀。舌下络脉粗张是指静脉主干外径增宽,细胞瘀血,为瘀血扩张的微小静脉血管腔内常见的红细胞聚集,管壁可见内皮细胞增生扩大,主要为微循环障碍的一种表现。柴雅倩[10]对舌下络脉瘀血曲张者作研究,其舌下静脉曲张颜色、数量与病情、血液流变学等指征呈正比关系,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舌下静脉曲张的颜色恢复正常,瘀血渗出减少或消失。罗大中[11]认为有瘀血时,舌脉下络的长短、形态、颜色等会发生变化,常见青紫、淡紫、粗胀或络脉紧束,甚至挛曲、怒张,并有小结节,显示如舌下络脉黯红、青紫、怒张,呈囊柱型者,为气滞血瘀之证;如舌下络脉紫黯伴粗长挛曲,为热壅血瘀或气滞湿阻瘀血之证。刘梅[9]认为,血瘀证患者舌下络脉变化程度高于非血瘀证患者。刘占厚[12]对居住在海拔3703米以上地区的200例藏族、汉族青年进行了舌下络脉的对比调查,参照王榕平等[13]舌下静脉的观察分析,结果显示,高海拔下的藏族青年和汉族青年的舌下静脉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高原特有的寒冷、缺氧环境是血瘀形成的特殊条件,因此,高原环境下的瘀血证发病率偏高,舌下络脉会显示相应的变化。
4 临床常见病的研究
舌下络脉诊法与血瘀证相关疾病: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肝病、妇科等。
4.1 心脑血管肺系疾病
根据曹蕊[14]将冠心病患者的舌下络脉变化比例与正常组作对比得出结果:冠心病组舌下络脉的变化程度及比例皆比对照组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舌下络脉变化程度也逐渐加重;早期单纯高血压患者舌下络脉多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着年龄和病程演变,舌下络脉呈现扩张、增多、增粗、延长、迂曲,色泽呈深紫等有规律的变化[15-16],尤其当患者伴心脏或心脑血管损害时,异常率显著上升,故舌下络脉异常,可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作出早期诊断[17]。冠心病患者的舌质以暗红或紫黯为主,并伴有明显的舌下络脉粗张,甚至挛曲呈瘤样,形似葡萄粒,色紫黑,可能与患者明显的高黏血症及心功能损害有关[17] 。郑洁等[18]通过观察86例肺心病患者的舌下络脉情况,提示舌下络脉的增粗、迂曲、延长、扩张、色泽等程度变化与年龄病程呈正相关。肖子杰[19]的研究显示,络脉瘀阻,脑脉失养,长期大脑灌注不足可形成老年获得性智能损伤综合征。
4.2 糖尿病
袁洁[20]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舌下络脉显示,病情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的患者,舌下络脉迂曲越严重,舌底积分越高,提示舌底瘀血严重。黄星涛等[21]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初期只见舌底静脉变粗、变暗,病久舌底可见瘀斑成片,甚或严重的静脉迂曲。杨亚平等[22]观察了300例糖尿病患者的舌下络脉,结果显示其中288例的舌下络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红、紫黑、绛紫或舌下络脉曲张,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状,甚至如紫珠状瘀血结节。
4.3 肿瘤
邱国钦等[23-26]研究肝癌患者,其舌下络脉宽度与肝门静脉系统中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及其血流动力学、甲胎蛋白指标密切相关,为临床观察舌下络脉,并为预测门静脉高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曹德胜[27]则发现舌下络脉的异常病理改变,以恶性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消化系统的发生最为多见,其次为乳腺癌、五官颌面部肿瘤、颅内肿瘤,而在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又以原发性胃癌、肝癌、食道癌最为显著。随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情加重,舌下络脉发生异常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4.4消化系统疾病
王啸等[28]观察肝硬化舌下络脉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提示舌下静脉曲张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门脾静脉内径呈正相关,随舌下静脉、食管静脉怒张程度的加重,门脾静脉内径增宽,出血危险性会增大。王丽娜等[29-31]观察了肝硬化、慢性肝病、肝病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发性肝癌共50例的舌脉变化,分析得出舌脉Ⅰ度占18%,Ⅱ度占38%,Ⅲ度占44%,其中一些患者的舌脉宽度达到10 mm以上,有的则迂曲多枝,有的呈葫芦状或囊泡状。韩文等[32]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的舌下络脉,发现舌下络脉正常者40.7%患胃炎,同时患有十二指肠球炎和胃炎的仅有19.1%,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迂曲和充盈延长。
4.5妇科
梁文娜等[33]分析研究的5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中,肾阴虚和肾阴阳两虚型患者的舌下络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说明两型在一定程度上与血瘀相关。区绮云[34]也对25位子宫肌瘤患者、85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30位健康人的舌象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除了患者与与健康者的舌像有明显差异外,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舌背瘀血舌象的病理变化类似,但不同证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舌下络脉与对照组及子宫肌瘤组的差异显著。
5结语
舌下络脉诊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对血瘀证的辅助诊断,病程的转归,治愈情况的深浅起重要作用,尽管舌下络脉诊法不是一项特异性的诊断指标,但舌下络脉的异常对临床上疾病的诊断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大量的研究证实,舌下络脉诊断将被更多的医者所接受,应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乃民.中国舌诊大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1025-1212.
[2] 靳士英.舌下络脉诊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80-81.
[3] 靳士英.舌脉诊法传统理论的探索[J].中医杂志,1995,36(1):9.
[4] 区绮云.应用DME方法探讨舌下络脉诊断血瘀证的准确性[J].甘肃中医,2007,20(8):8-9.
[5] 李寿山.初论“舌下络脉”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J].新中医,1982,14(5):4-6.
[6] 陈群,王静,路艳,等.中医舌诊的现代研究概况[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7] 李白羽,岳小强,高静东,等.舌下络脉诊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9,41(6):78-80.
[8] 王媛,杨亚平.舌下络脉的观察研究方法概述[J].中医药导报,2010, 16(5):125-127.
[9] 刘梅.五脏瘀血舌象共性特征和舌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及诊断规则提取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0] 柴雅倩.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瘀血舌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1] 罗大中.数字舌图色标准化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2] 刘占厚.高海拔地区健康藏汉族青年舌下络脉比较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2,12(1):62-63.
[13] 王榕平,陈利铭,林宝桑,等.1463例正常人舌下静脉观察分析[J].福建中医药,1986,17(5):39.
[14] 曹蕊.冠心病患者中医舌象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15] 王发渭,刘毅,王治宽.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对照观察[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4):455-457.
[16] 刘乾,于幼梅.400例高血压病人舌下络脉观察分析[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1):36.
[17] 史琦,陈建新,赵慧辉,等.212例冠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征象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2):855-859.
[18] 郑洁,洪广祥,徐友妹,等.肺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变化的临床分析[J].江西中医药,2008,39(6):30-31.
[19] 肖子杰.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舌象与舌下络脉特点[J].福建中医药,2009,40(3):33.
[20] 袁洁.糖尿病舌下脉络观察200例[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10-11.
[21] 黄星涛,林琦,曾露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舌下络脉变化的临床分析与震动感觉阈值测定[J].光明中医,2012,27(7):587-588.
[22] 杨亚平,岳沛平,申全宏,等.300例糖尿病的舌象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6):338-339.
[23] 邱国钦,罗鹏飞,陈玉强.原发性肝癌合并静脉癌栓介入治疗的现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汇编[C].2011.
[24] 赵洁,盖国忠.舌下络脉与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高尔基体蛋白73的相关性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2,135(4):263-265.
[25] 吕书勤,邓伟哲,岳小强.1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络脉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变化的相关分析[J].江苏中医药,2009,41(12):15-17.
[26] 邓伟哲,郎庆波,凌昌全.原发性肝癌异常舌下络脉的特征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性研究[A].首届国际中西医肿瘤研究论坛论文专辑(2008)[C].2008.
[27] 曹德胜.中医舌质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28] 王啸,赵文霞.肝硬化舌下络脉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6):9.
[29] 王丽娜.不同门脉高压模型犬的舌下络脉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30] 赵文霞,王振静.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与门脉血流动力学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2,27(1):98-100.
[31] 张治国,杨杰,张智,等.舌象与肝病关系临床研究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103.
[32] 韩文,李杰,赵成忠.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舌下脉观察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1995,30(10):463.
[33] 梁文娜,李灿东,高碧珍,等.围绝经期综合征舌象与舌苔脱落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关键词】中医学;辨证论治;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以上是笔者对中医发展存在问题的一点点拙见,但不意味着否定中医,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局限性,提出中医的不足,目的是希望中医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渐近完善,西医亦然,中医亦然。
[关键词]临床药师;知识结构;临床思雏
[中图分类号]R1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110-02
2002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提出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其目的是与国际社会接轨,要求药师走出药剂科,面向临床,与医生和护士一起组成专业团队,共同为患者服务。我国临床药师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目前发表了许多有利于药师建设工作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促使我省的临床药师工作进一步开展,笔者根据卫生部在宣武医院举办的ICU临床药师学习班培训内容写成此文。与我省即将进入临床的临床药师们进行讨论。
1 临床药师的基础知识结构要求
临床药师是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医疗文书、药物治疗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践存在的用药问题。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专业人才。这是临床药师的职业定位。这就要求临床药师除了要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临床病史采集、临床观察和临床诊断等医学基础知识,这就形成了药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共有,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结构。
传统的药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使药学生走出学校大门后能胜任药品调剂、药品制剂、药品分析、药品采购与保管等方面的日常工作,缺乏临床实践。目前,在医院工作的药师离校绝大部分在5年以上,接受的是传统的课程设置,未过多地涉足临床专业知识,即将进入临床的这部分药师需要学习临床方面的知识。
基础方面,对于从事西医药的药师来说。在学校已学过《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需要补充的专业知识有《临床诊断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检验学》、《临床影像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学科;对于从事中医药的药师来说,必须学习的有《中医诊断学》、《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两书最好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两书集诊断用方为一体,历代中医大家都尊为诊疗用方之祖。除此之外,还应了解中医各派学说,熟悉历代中医各家对本草的诠释,中医古有“为医者必懂药、为药者必知医”,如张仲景、李东垣、陈修园、唐容川、沈金鳌、郑钦安等无不是I临床诊断用药治疗的高手,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医药学巨著。
进入临床无论是从事内、外、妇、儿科、五官、肿瘤等哪个专科的临床药师,都离不开病史采集、分析、诊断、用药的过程,各专科诊断内容虽然不同,而诊断方法却是一致,都是医药学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的结合。
2 临床专科知识和临床思维
2.1临床专科
无论是中医药或是西医药,其专科知识都是在基础理论上发展起来,并深化形成的,因而各科之间既有相连的共性,又有分开特点,作为临床药师,我们认为首先要花大力气去找出你从事医学专科的特点,各专科的临床特点皆不同,因而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诊断方法、鉴别诊断、用药种类及方法均不同。应对本专科用药范围有全面的了解,掌握该专科常用药物的药效学、药物治疗学、药物的禁忌证、药物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这样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临床药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准确,才有说服力,也容易被医生和护士采纳,同时医生和护士只会尊重业务水平高的临床药师。
2.2思维方面
无论目前是已有临床背景医学知识或是刚刚进入临床的l临床药师,其思维方式应从单纯的药学科研、药物制剂、调剂、药品检验等思维转向临床用药治疗上来,临床药师的思维应是临床与药物两者要相互融会贯通,并努力去找出临床与药学两者之间的最佳知识结合点,并去读懂它、研究它,并以这个点为中心向药学知识和临床知识扩大思维。临床药师正确的用药前提是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是“医学理论、临床实践和科学思维”三者的结合,临床医生的思维也是如此。
其思维方式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两种学科,中医的诊断思维方式,其病史采集主要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四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辩证思维,其临床思维丰富多彩,多元性,思维方法多样性。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维方法,它以长期的临床经验为基础,以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思想的中医基本理论为根据,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基本特点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辩证结果,并以之指导处方、用药,用药的特点绝大部分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汤头加减。整体观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基本特点之一,中医认识疾病既不是只从一个症状、一个体征,也不是只从一个角度、一个层面去思考问题,而是全方位、多角度、整体地思考辨析。西医的诊断思维,是建立在患者不适的自我感觉部位,疾病过程及现状,生命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借鉴循证医学资料进行全方位地考虑治疗方案的诊断治疗方式。
2.3临床药师临床思维的培养
临床药师有自己的定位,不应与临床医师等同。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临床药师进入临床后,应摒弃以前单纯以药品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建立医药全方位的思维模式,在参与l临床活动时,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线,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基础是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包括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体征,病理,生理及诊断的分型、分期、分度和并发症等,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其他病史,如过敏史、并发症和治疗前用药情况等。除此以外还应对药物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的知识全面的掌握。
有学者认为,药物治疗临床思维的关键点有药物品种的选择、药物剂型的选择、给药途径的选择、给药间隔的选择、剂量的调整、疗程的制定、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考察目。
3 良好的素养、与团队和患者的沟通
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时,包括医生治病,都希望获得最大利益(最大限度地治愈疾病),避免损失和麻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对身体的永久性伤害)。自古以来,医药不分,不知何时,医药分离,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成为定式,而现在为同国际接轨,药师进入临床,组成由医生、药师、护士组成的医疗团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对患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医生和护士也是一件好事,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式或是某种原因,可能有的医生难以接受。临床药师首先要与医生和护士沟通,对患者也要进行沟通。沟通是建立信任,发现问题,提供方案,推进行动,创造效益(患者满意)的主要手段。要达到此目的,临床药师应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及良好的素养,事实上,临床药师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你参与临床会诊或病案讨论,对于良好的医药资源谁都会利用。
医生和患者对临床药师本人的素养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可能也会拒绝你的参与,患者相信医生是由于医生在长期与患者的交往中,已经建立了一种社会和个人信任关系,对疾病本身而言,有些疾病都会或多或少地与这样或那样的私人秘密有关,其病因,患者对医生他(她)们会坦诚相告,不存在任何秘密。如果临床药师在采集病史时,患者可能会拒绝告知这些秘密,那么临床药师采集的病史就会脱离病源。判断可能就会产生偏差,用药也就无准确可言。因此,临床药师的个人素养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条件,也是l临床药师应花时间去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原因。
在中医院校,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渐壮大相比较,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则逐步萎缩,给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7]。而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学科的发展水平、师资力量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结合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特点,重新审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保障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设置的意义及其研究生培养特点
1.1临床医学专业设置学术学位的重要意义
临床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有赖于高水平临床执业医师的培养,更有赖于医学理论研究的突破及临床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两者之间互为支撑、互为依托。学术研究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主要来源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对中医临床医学的学术创新研究是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即培养具有从事中医临床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中医临床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科研能力培养,注重中医临床理论和临床诊疗的科学探索及从诊疗、保健方面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的开发与创新研究。简而言之,中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学术与研究素养不仅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考核指标,更是学科学术水平、学科导师队伍水平乃至整个医学院校综合学术实力的直接检验和体现。
综上所述,中医院校设置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有机整合中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资源,有利于改善学科结构,有利于跨学科学术交流,催产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中医院校设置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培养中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深化中医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学科学术活力的需要,也是中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1.2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其培养有明显的中医气息。中医背景下的临床医学,与中医学息息相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有中医学的学习经历,研究生阶段又在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中生活、学习,从事科研和临床工作,研究生指导教师虽从西医院校获得学位,但在中医院校从事科教研工作多年,对中医理论体系也具备一定的熟悉度,这些都给中医院校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打上了深刻的中医烙印。
其培养不能脱离中医临床实践。从西医西药的发展模式来看,借助于发达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技术,其基础研究往往是先行于临床实践,且独立于临床实践之外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则是围绕临床现象建立的,其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孕育离不开中医临床的土壤,两者难以分割。对中医学来说,某一理论不能被自然科学证明,其概念模型不能在实验室中复制并不重要,关键是该理论所表达的信息有何临床指导价值,以及如何临床运用。因此,中医院校的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应紧贴中医临床,应设置_定的中医临床诊疗实践和规范的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培训要求。
其培养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如何增强研究生学术与研究素养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本质和核心。中医临床医学是技能学科,也是经验科学,但不能仅仅理解为临床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地“思考”,学会对临床现象信息的认知、分析、综合、推理、归纳总结、推陈出新。因此,其研究生培养改革措施须围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来开展,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2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
广州中医药大学于2010年获准新增临床医学_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首批开展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的中医院校。作为该校最大的研究生培养示范单位之_,其第一临床医学院目前有临床医学_级学科项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检验诊断学7个二级学科,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7名,招收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5名。
研究结合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的研究生培养特点,重新审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对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战略意义,围绕“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增强研究生学术与研究素养”为核心进行了中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2.1注重学科内涵建设,推进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学科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主体。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水平的提高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必要支持。构建学科体系。通过专家论证,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特色,形成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检验诊断学7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推进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通过研究生导师资格认定、遴选,强化学科师资队伍力量,制定并完善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遴选和考核机制,强调导师“三导”职责即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实施导师指导问责制,导师是研究生临床和科研活动的第_责任人,在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须由导师承担相应责任;组织研究生导师开展业务培训、指导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
构建学术平台,强化学科队伍。整合优势资源,培养以学科带头人领导下的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和人才梯队;学术交流促学术的发展创新,促进研究生导师学术知识结构紧跟学术前沿动态更新,活跃学科学术氛围,进_步促进了学科学术科研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近三年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共取得主持各级科研项目17项,可支配项目经费达166.3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教学论文32篇;其中临床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经费25万元;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教学论文4篇。
2.2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系统规范的研究生培训和考核制度
研究生培养确立了“三位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学科专业教研室、临床科室和实验室为培养载体,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临床轮训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规范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为辅,涵括了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学习内容;编写出版了研究生选修教材《现代中医内科研究》。
修订和完善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科研工作与学位论文、培养方式与方法、医疗、教学、社会实践环节的培养、德育、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等要求;研究生第一学年集中学习公共课程;第二学期进入教研室(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准备工作;第二、三学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和撰写学位论文。
制定了各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借鉴卫生部普通专科医师培训模式,包含了思想品德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专业临床要求等方面,建立了合理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训考核量化指标,实施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轮科考核与阶段考核、毕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考核小组评价与专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注重科研能力培训和考核。制定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训管理办法(试行)》,针对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为研究生开展临床科研培训和实验技术培训,让研究生熟悉或了解临床研究的基本要求、质量保证以及专项实验技术,为研究生开展临床相关科研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动态跟踪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情况。实施能力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查阅文献与综述报告情况、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情况、实验课操作能力以及研究进展及情况考核。形成一系列管理制度。如《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研究生临床轮训管理规定》等,汇编成册,利于规范管理。
2.3创新学术环境建设,增强研究生学术和研究素养
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科研探索精神,除了需要在直接参与具体的学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更需要一种氛围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熏啕和影响。创新学术环境建设,是增强研究生学术和研究素养及实现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积极推动临床医学各二级学科专业,定期开展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做到“定期、系列、优质”,如每月一次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系列学术沙龙,肿瘤学学术讲座等;鼓励学科专业扩大学科学术影响力,主办或承办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近三年各临床医学专业共组织举办院内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共30场,省级专科学术年会4场,如《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高研班暨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的学术会议4场,如《麻醉科主任困难气道处理培训交流会》、《全国小儿麻醉暨第三届中美小儿麻醉暨南方麻醉学术交流会》等,为专科人才的培养搭建了—个视野宽阔、气氛浓厚的学术平台,以学科学术建设带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研究生自主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以研究生管理部门主办,各年级研究生或各学科专业研究生团体承办的方式,定期就研究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在读博士生发表SCI论文经验谈”、“博士生出国学习交流经验分享”等,邀请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院内外专家、研究生导师、在科研或临床上有突出成绩的在读或毕业研究生前来交流,活跃了学科学术氛围,强化了研究生理论探索、自主创新意识,也促进了研究生学术讨论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鼓励研究生“走出去”。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等交流活动,借助其他高校和学科的学术资源开阔学术视野,促进跨学科培养和学术创新;鼓励研究生以联合培养的形式到国际知名大学进行访学研究和短期交流,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如麻醉学专业研究生已于2012年7月赴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
中医院校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是新生学科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其在跨学科学术交流、学术资源优化与共享、学科建设发展空间上享有很大的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有助于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
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植根于中医药的大环境,与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其相近之处,两者均涵括了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其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则不同,前者注重临床实践技能,培养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医生,而后者注重科研素养,为高等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输送高素质师资和科研人员。
该研究以探索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主线,围绕学科内涵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学术平台建设等要素,注重和突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施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管理制度和科研技能培训制度,形成了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和科研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以临床和科研实践带动研究生学术和研究素养的不断提高;研究始终围绕实践开展,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有利于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发挥效益,在实践中完善提高,通过实践反馈不断完善提升,有利于保证各项培养改革措施按计划实施。
目前该研究项目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已在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各二级学科中全面应用,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各学科内涵建设逐步完善,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感逐年提高,专业思想曰益牢固,专业学习兴趣不断增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掌握得到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2014年首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前景看好。前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大多偏重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要求授课教师逐步摆脱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行研讨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化师生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为此,研究生院大幅增设了诸如《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技术及应用》、《生命科学研究进展》、《质谱分析》等为代表的实验技术类、医学前沿动态以及跨学科应用类课程,使研究生的知识视野、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强化。
3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的思索与探讨进一步推进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构建合理的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结合作者所在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和经验,笔者认为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强调跨学科培养研究生,重视相关学科课程研究生教育模式应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应大力提倡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应特别包含新兴学科,重视边缘学科,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的专家应至少有一个来自交叉学科,避免学生专业视野狭窄。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部分交叉的学科进行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并逐步过渡为设立跨学科的创新培养平台进行研究生培养。
3.2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教材质量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的师资与教材建设,培养_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学术上有新思想、勇于创新的研究生课程教师队伍。加强研究生课程的管理,特别是对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要把好“准入关”,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改变目前部分单位存在的因人设课的现象,促进研究生课程的正规化建设,体现出研究生教材专、精、深和前沿性的特点,使硕士生课程教学与本科生拉开档次。
3.3调动研究生主观能动性,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研究生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本科阶段那种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上。应针对不同类型培养研究生,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法,如PBL教学互动,计算机模拟,问题式研讨等非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4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重视实践类课程紧跟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即时修订更新课程设置,尽可能多地开设实验技术类、医学前沿进展类课程,定期举办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为研究生与医学领域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创造交流平台,使研究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培养研究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3.5加强研究生思政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通过进行党课培训、时事政策教育和专业讲座等,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社会需要与自身价值取向相统_,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寻找实现个人价值的结合点,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开展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等教育,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_系列集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_体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一选题与立题
选题就是想研究或准备解决的问题,如某一疾病尚未解决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选定要研究的问题后,才能确立研究的题目,进行设计,制定计划。立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临床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针对疾病,特别是危害人类最多见,造成后果最严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也可研究国内外新出现的疾病。研究内容包括探索疾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机理,解释某些临床现象以及在诊断和判断预后上的意义,探索或评价新的诊断方法、技术,观察新的治疗措施的效果、毒副作用或探讨影响疾病的预后或病死率的因素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改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以提高医疗质量和防治水平,总之,研究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课题要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性,要有保证完成的手段。用最简洁明确的文字写成题目,立出的题目基本上就是后来研究论文的题目。必须全面考虑,作出决定。
一个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经验的医师,应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临床科学研究,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发展医学事业,为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题目来源:供研究的题目很多,从疾病的发生到防治有许多环节,各环节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值得研究探索。在过去,这些题目可以由研究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条件选题、立题上报、申请资助,也有很多是上级下达任务给以条件、单位或协作进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开展了科研招标,招标的题目也就是疾病防治中的各方面问题,以决定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国家、卫生部、各省每年都有各自的招标项目,如2000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指南”招标,可以在“项目指南”上选自己欲研究的题目,写科研设计与进行投标,一旦中标,可获可观的研究经费,确保研究任务的完成。
二查找医学文献
临床医生为了更好的认识和处理疾病,需要学习前人及当代专家学者的经验教训,就须要查阅医学文献,临床研究人员在进行某一临床课题研究时,在立题之前,为了少走弯路,出高质量成果,不去重复旁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也须要查阅医学文献,了解国内外对该题目已作过的研究工作的成就,现状、动态及其方法学,进行比较选择和借鉴,改进或创新,在研究过程、资料总结和撰写论文时还须要查阅最新医学文献,以利自己研究工作的提高。总之必须查阅文献资料,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各主要刊物上的有关资料。要认认真真的查阅,不能草率从事。查找医学文献是研究者应熟练掌握的经常性工作,如何能花较少时间,较快的找出所需要的文献也是研究人员应具有的基本功。
传统的医学文献形式是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医学资料,仍以印刷出版物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计算机储存阅读形式,以及缩微胶片、幻灯片、投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等声相资料。
医学文献按性质可分为1、原始文献(一次文献)来源于各种医学杂志,学报及学术会议论文等。2、文献索引(二次文献)将分散的文献加工、整理、编排、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文献目录,即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等,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通过它可以找出原文的出处。3、综述、专著、进展、指南、手册等属三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的系统整理,有选择地加以概述并进行分析综合,使之更具有条理性,对问题阐明更为详尽深刻。4、由光盘记录的书目、刊物索引,由计算机进行检索,属四次文献。
若按医学文献的种类分为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杂志、学报、文摘、综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等。
查找医学文献的方法:可以用手工检索,条件许可亦可用计算机进行检索。
1、查找引用原文的出处:从论文、专著、综述教科书等参考文献中追朔,查找引用原文出处,可先国内后国外,由近及远,查有权威性,有代表性刊物。
2、查阅期刊索引,大多数期刊为每年一卷,全年原始文献一查即得。
3、查文摘有分类,查阅较方便,查到线索后再选所需要的进一步查原文,如〈〈中国医学文摘〉〉现有15个分册,它们是中医学、内、外、儿、计划生育妇产、耳鼻咽喉、眼、皮肤、口腔等学科及卫生学、肿瘤等,基础医学、放射诊断学、护理学和检验与临床等分册。〈〈国外医学〉〉现有46个分册,该刊采用综述、译文、文摘三种形式,全面介绍国外医学各领域中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是学习国外医学经验重要情报刊物体系。
4、利用检索工具,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学)〉〉〈〈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学)〉〉,用手工检索亦可用计算机检索。
计算机检索服务,凡是计算机普及程度较高的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医学中心、大中型医院的图书馆大都已经建立这种服务项目,由于计算机对文献储存数量大,使用代号检索甚快,目前都由专业人员操作联机检索系统,不需用户自己去操作按键。交一定费用,即可获得所需文献资料。
1整合优化中日传统医药教育资源,培养满足中日市场需求的国际化医药人才
中日两校充分合理的利用各自的传统医药教育资源,大胆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基础理论课程在日本校学习,各类实验、实训、实践课程学生来华完成。目前日本部分医科、药科大学以选修课程等不同形式开设传统医药讲座,但与中国有所不同,目的不是培养专门的中医药人才,只是使部分医学、药学学生能在适当范围内正确运用传统医药学疗法[4]。日本校的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与此不同,改变目前日本中药教育重药用、轻理论、一切以西医诊断为是非标准、向西医学一边倒的弊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中医思维导入中药学教育体系,用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中药的应用。同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现行的教学大纲为基础,又不全是照搬中国的教学课程,而是针对日本国家资格考试做适当、合理的设计和调整,教学科目及学时符合参加日本国家资格考试的标准,在保证总学时和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将德育教育、计算机及部分选修课程替换成中药专业课程,最大限度的满足日本学生的需求。日本校的很多教师都是在中国的医药大学毕业后,取得日本的国立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还有来自日本当地医科大学的外聘教师,再加上天津中医药大学定期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日授课,使得教师队伍汇聚了中日的医药教育专家,最大可能的整合优化了中日教育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日本校毕业生全部参加了日本药品销售师资格考试,很多学生在医药品、化妆品企业找到了理想职位或是计划独立经营药店,还有学生选择继续在华深造,将来从事中日传统医药的研究工作。
2探索中日双语教授中医药,打造“日语入学、汉语强化”的中医药国际教育新模式
学习中医药的外国留学生因为语言障碍、文化背景不同,学习中医药的困难很大,很难接受中医的思维方式。日本校采用中日双语教学,70%课程日语授课、20%课程汉语授课、10%课程中日双语授课。前3年学生在日本校学习,入学初期汉语相对薄弱,采用日语授课使学生很快就能适应中医药的教学,期间不断学习汉语基础课,还利用每年暑假来中国短期强化学习汉语和部分专业课。第4年学生来中国学习,1年专业课及实训实习阶段采用汉语授课,并用汉语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还有部分学生提前来中国先进行半年汉语强化,加强对汉语能力的培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随后进入1年专业课学习及实习。通过4年循序渐进学习汉语,特别是在中国学习期间强化,最终圆满完成中药学专业本科的学习内容。“日语入学、汉语强化”的新模式使得外国留学生克服了学习中医药专业之初的语言屏障,缩小了文化差异,提高了中医药国际学生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吸引了医学类国际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医药。
3加强中医药行政、学术的全面合作,摸索“跨文化、跨院系”的创新管理方法
日本分校是中日两校众多部门全面合作的产物,需要两校行政系统和教学单位的密切合作。中日两校每年多次在两国召开教育教学会议,对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选用、考核方法、教学评估、教师资格认证等进行严格监控,同时探讨机构组织和学生管理的高效合理的运营方法。两校的行政部门经过几年的磨合,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管理、住宿管理各个方面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后1年在中国学习阶段管理模式由单独编班授课,转变为与中国学生合班上课,实现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在教学单位增设了一名日语流利的辅导员,不仅可以帮助行政部门管理学生,更能在生活中、思想上时刻关心帮助日本学生。“跨文化、跨院系”的管理方法可以发现不足、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留学生管理体制,推动了学校行政管理模式和后勤配套改革,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深化了中医药院校国际化进程,树立了中医药来华留学的良好品牌。
4日本分校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