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雷锋说过的话范文

雷锋说过的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雷锋说过的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雷锋说过的话范文

青山区钢城十小三(二)班/袁如梦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被称为“文明之帮”,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不仅要学会讲文明,树新风,而且要懂礼貌,爱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公共文明对于社会是很重要的。不污染公共场所的环境,在公交车上为别人让座、在任何情况下尊老爱幼,都是公共文明。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我曾经听妈妈说过: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抱着我座公交车,在车上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给妈妈让座,妈妈当时很受感动,希望我长大后也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牢记妈妈的话。有一次和爸爸一起坐公交车去中山公园,因为我们是在起点站上的车,车上人很少,我和爸爸都有座位,可当车行驶到建设二路时,车上已站满了人,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我看着老奶奶很吃力的样子,想起了妈妈对我说过的话,我赶紧把我的座位让给了老奶奶,老奶奶连声说“谢谢,谢谢”,我连忙说:不用谢,不用谢。爸爸表扬我,说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听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原来做好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却出现了下降,人们对社会的冷漠日见突出,老人摔倒没人敢扶,见义勇为反被讹诈的事情缕缕发生,使善良的人们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敢抻出援手。

最近广东小悦悦在多人的冷漠和无助中离开了我们。祖国的花朵过早的凋谢。“小悦悦事件”带给社会的道德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倡导见义勇为,弘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责任。“小悦悦事件”提醒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使命光荣,又任重道远。我们作为新一代少先队员,应继承雷锋同志的精神,让雷锋的“大手”拉住我们的小手,拒绝冷漠,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做为一种快乐的事情。

第2篇:雷锋说过的话范文

仅仅是没有新话,一般说来不影响见报,新话不是那么很容易说出来的。然则总是不可以跟有新话的评论相提并论。在我看来,一家媒体的评论员同志,能够做到写出来的评论,不用改来改去就能够见报,或者说就达到了见报的一般水平,纵然没有新话,也得算是一把好手了。如果能够时不时地写出一两句新话,那就实在很难得了。

或曰:什么样的话才是新话?我因孤陋寡闻,不知谁人说过。那么我就试着给出个定义,但愿不谬或不是太谬。照我想来,所谓新话也,顾名思义,就是过去没有的话。从原则上讲,须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者,是谁都没说过的话。这里的“谁”,既包括古人,也包括今人,还有就是此前的自己。一者,是正确的话。这里的“正确”,意思是说,有着合乎事实、合乎逻辑、合乎人情事理(有的则只是合乎艺术创造的要求)的内涵,不是胡说八道、奇谈怪论、醉语、梦呓、撂瞎丁。有的同志,不是把工夫下在把不容易说明白的话说明白上,而是下在把明白话说得让人不明白上。他们的话也不是我所谓的新话。换言之,新话不能没有其真理性或艺术性的价值。加以分类的话,也许可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或者是对于新生事物的解读,或者是对于既有事物性状的别一种描摹,或者是对于人情事理的新的认知与开掘。

按照这样的定义,我说,新话是新的知识。对于知识的积累而言,新话是知识的增量部分。作为文化形态的人类知识的积累过程,说到底,就是这样那样的新话积累的过程。新话一经说出,他人知晓,也就变成了旧话。挂在人们嘴边的,大抵都是旧话,这是正常现象。载于新闻媒体的,新话也不多见。这也很难说不是正常现象。但是,从追求的角度而言,无论说话为文,又特别是为文,自然应该讲新话。

人类所有的正确的话,在第一个人首先说出来的时候,应该说都是新话。比如,“人吃饱了不饿,睡足了不困”这样的话,当第一个人说出来的时候,就是新话。同是新话,其含“金”量或曰含“新”量,是不相同的。有的有真理性,有的有哲理性,有的有艺术性,有的则既有真理性,也有哲理性,还有艺术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雷锋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凡此种种,我相信,这些如同珍珠一样的话语,在他们各自说出之前,是没人曾说过的,故当他们说的时候,无疑都是新话。他们的这些话,虽然久矣乎都成了旧话,但因真理性、哲理性、艺术性俱全,所以常说常新,历久弥新,至今挂在人们嘴边,有着永恒的生命力。这合乎唯物辩证法。说新话,当然应力求说出这样高水平的新话来。

或曰:作为报人,怎样才能说出新话来?杜甫的两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可视为重要的答案之一。所谓“读书破万卷”也,或可这样理解。其一,读书要多;其二,好书要反复读。目的是积累知识。荀子有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是量的叠加,量变导致质变。就像土积到一定的高度,便有风雨兴作;水积到一定的深度,便有蛟龙生出一样,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审视实际的过程中,必然相互影响,碰撞,激荡,悟性发力,灵感降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文化形态的“物质”:新的认知、新的感悟、新的理念,等等,将之付之语言或行诸文字,便就是新话。抒写新话的状态,庶几便达到杜甫所谓“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了。

第3篇:雷锋说过的话范文

孩子的天性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说“玩是孩子的天性”。的确,玩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孩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天性,比如说好奇。任何一个人,对新鲜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而对孩子而言很多事物都是新鲜事物,所以他们的好奇心也容易被激发出来,而成为最具好奇心的一个群体。那么为什么具备好奇心的孩子对天上的月亮和水上的船儿就没有好奇心呢?它们到底有几分相似?或许很多孩子没有见过船儿,甚至没有仔细观察过月亮,他们只是记住了课文,记住了老师说过的话。似乎所有的学习都是在激发这孩子们的记忆力,而教育之所以重要恐怕不只是因为它能开发人的记忆力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畸形、如此片面的学习形式呢?笔者认为,原因不在孩子身上。

曾经见过一个在“自然教育基地”长大的小孩,没有人强迫他去背书写字,天天穿着开裆裤、玩石头、捏泥巴,但是《弟子规》他却能倒背如流,而那些天天背着“一去二三里,乡村四五家,儿童六七个,八九十之花”的孩子呢?知道《弟子规》是什么吗?这还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而玩呢?是不好的,是要耽误时间,浪费学习时间的,所以千方百计地“充实”孩子本来应该玩的时间,上辅导课,上兴趣班,请家教……凡是可以想到的方法都想到了,也的的确确是无微不至,良苦用心。虽然有些家长也不愿意这么做,但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这样的,谁也不敢逆流而上,“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啊。的确啊,别的小孩会说英语,而自己的孩子不会,就是“输了”,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输不起的。但是笔者认为,恰恰只有孩子输了没什么,因为他们还有机会,有时间去赢,他们还有时间去成功。家长们的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太过急切了,但是“揠苗助长”的故事已经流传几千年,难道还要再说吗?

那么老师是怎么想的呢?考试啊――“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啊,这个法宝用了好长时间,即使有时间发现不好用,但是也舍不得舍弃,原因是“找不到更好的法宝”了;看分数啊――所以又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啊,分数不好,你其他能力再强,也是个“差生”,只要考试的时候能得到好的成绩,哪怕其他的能力一无所有,也是优生,注定成为老师的掌上明珠。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的吗?笔者不这么认为,大多数老师这么做也是身不由己的。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只有分数,我们评选先进的标准只有一个优秀率,或者对一个学校而言只有升学率,如果不然孩子能考个好的成绩,优秀率达不到,升学率太低,那么一个老师,甚至一个学校该怎么立足于天地之间?再看看我们的考试题目吧,“万变不离其宗”,而这个宗就是书本,要考好成绩,不狠记课本,死记课文,还有什么办法?最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就是所有的“参考答案”都是标准答案,所有的得分点都是唯一的得分点,所有的评分标准都是不可改变的框架。这样的机制,不把人逼疯就是万幸了。多元的答案变成了唯一的,用了“比喻”手法的不能说“以物喻人”,说是“李白”说的就不能说是“诗仙”说的,说是“3+2=5”就不能说“1+4=5”,说“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就绝对不能考虑他的无奈,说“雷锋是个英雄”就绝对不能质疑;所有的作文都是“五段式”,所有的事例都是司马迁,所有的作文开头都要是排比句,所有的结束语都要是呼吁;哪怕你写出了小小说,也是语言不美的,得不到高分的。评分老师只是在看你用了多少比喻,引用了多少的名人名言,哪怕你说的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还有很多老师非常引以为豪的总结出“考试公式”,这是什么状况?八股取士不是遭人唾弃的吗?为什么会有“考试公式”,并且还是屡试不爽的公式呢?这真是个耐人寻味的事情。

当然,很多老师也是不愿意这么做的,但是前面也说过,他们是被逼的,老师不得不这么做啊,否则可能为千夫所指――学生会骂老师不会教书,家长会骂老师不负责任,学校甚至直接让老师回家,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老师还有什么办法?唯一的出路不就是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去考高分。层层加压,当所有的压力都落在老师肩上的时候,老师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把部分压力压到学生的身上了,逼着学生去背课文,啃书本,逼着学生去考试,去训练,逼着学生考好成绩,拿高分。那么孩子又有什么办法呢?唯有接受,无条件的接受,不需要去思考正确与否,因为老师在重压下已经找到了规律,按老师说的都不会错了。那么孩子错了吗?没有,不那么做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孩子能做什么呢?孩子能做的就是服从,服从,还是服从。服从家长的安排,服从老师的教诲,服从学校的规则,服从课本的知识,有时甚至达到了盲从的地步。自己做了题目,当老师对答案时,那怕觉得自己写的和老师说的没有太大差别,也不敢坚持自己的说法,因为不一样就会扣分,扣分了就考不到高分,考不到高分可能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久而久之,自己的个性被磨灭了,自己做出的答案几乎和“参考答案”没什么差别了,就得高分了,老师高兴了,家长也高兴了,自己受到了表扬,也高兴了,皆大欢喜,不好吗?能说是孩子做得不对吗?

但是结果呢?结果呢?!孩子的好奇心没了,好奇的东西不一定要考试;孩子的创造性没了,创造的东西可能会扣分;孩子不思考了,思考似乎没有价值了,思考得来的结果不会得到鼓励,可能会被无情的否决……既然如此,那么还去思考个什么?去你的思考,就好好记忆就可以了;去你的创造,好好记忆就行了;去你的好奇,好好记忆就行了……什么都不需要了,只要能够记住老师说的,书上说的,就可以考个高分,这样的事情谁会去质疑呢?谁还会记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最后,孩子们的思维似乎就一个模式了,行动几乎都是一个模式了,北京某大学学生在假期做了一个调研,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结果让他们瞠目结舌――孩子在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也就算了,但是放假回家的活动也是出奇的一致:首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是帮父母做家务,实在没事了就是看电视、玩(女生跳皮筋,男生打篮球,玩沙袋――活动都是惊人的一致)。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说的都是那么一致,并且很多都会说“我们班上大多数人上网,玩游戏,但是我不去”,只有极少数被在网吧抓个现行的孩子,坦言自己上网,但是也是说在完成作业之后。这样的默契,这样的心有灵犀,真正让人震撼。

出现了这种状况,估计人人都会想到底什么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笔者不想到处找原因,不想再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这一现象作为原因,也不想说老师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因为我已经说过他们也是被迫的,也是受害者。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笔者认为最最重要的原因是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学习评价标准――这种唯分是从的评价标准,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这套根深蒂固的标准,让教育界尤其是初等教育承受了太大的压力,让孩子承受了如斯之重,造成了恶性的循环,如果不加遏制必将愈演愈烈。孩子的创造性被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被扼杀了,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到底怎么培养?我们的“Made in China”何时才能完全转成“Made by China”?再回头看看,“岌岌乎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