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普小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 媒体 科技普及
中图分类号:G3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89-02
1 引言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以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是切实发挥科技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科普知识的普及措施比较单一,不够新颖,而且,科学的普及的涉猎面极其广泛,科普知识普及的效果不是很好。
2 大学生科技普及的必要性
人类进步史已雄辩地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动力。而科学普及作为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是国家的主力军,高校普及大学生科普知识尤为重要,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科普工作。网络、电视、报刊和广播是我国公众获取各种科技信息的渠道,这些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主要并且最感兴趣的途径之一。本文认为高校除了举办一些特色活动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3 利用校园媒体进行科普知识普及的有利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校园中构建了以报刊、广播、网络为主的校园媒体。为了更好地普及科普知识,需要充分利用校园各项媒体。
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结果:“报纸杂志”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通过校园科技期刊获得科技信息来改变知识结构,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引导研究方向,推动社会进步。
广播科技节目能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舆论、提倡科学生活、起到教育受众的作用等功能,科普广播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制作方便灵活性强等优点,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广播电台对科普广播栏目的制作与开发不足,采用新的模式对广播电台进行开发,制作丰富多彩的科技广播栏目,使大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在休息娱乐的同时了解科技资讯。
目前,网络及网络电视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和获取知识的模式,对大学生科技知识的增长和科学信息的获得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弥补了传统电视所欠缺的即时性、交流性和高度自由性,由于报刊携带及传阅不方便,而且,在电视等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广播收听缺乏视频与文字,不便于传播抽象的内容,而网络及网络电视也具有可控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曾《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30.9%的中国网民属于网络科普用户,会定期通过科普网站、科技博客或者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获取科普知识。对大学生而言,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科技。
2011年10月17日网友“方可成”在其新浪微博中上传了一段“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该视频随之迅速在微博上走红并受到很多人士的关注,可以说这是对科普知识的普及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它把科技和音乐相交融,使大学生在娱乐自己的同时,逐步树立起爱科学的信念,进而投身到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行列之中,更利于大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科普知识普及的目的。
4 校园新媒体普及科技知识的开发及利用
4.1 丰富科技期刊的内容,拓宽同学们的科普知识视野
(1)大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刊,但是,要使同学们能更多的关注科技期刊,学习科普知识,就必须创立科技独特的品牌。结合实际体验和最新的学科行业信息写作科普文章,并且要加强原创稿件和再创作稿件的质量管理。(2)鼓励校园科技工作者策划原创栏目和选题。要根据读者需求精心设置原创文章的栏目,且经常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如对读者进行一些有抽奖活动的问卷调查等。(3)科技类报刊一个重要部分是科技新闻,而综合型科技新闻要及时准确的报道,通过有效的方式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寻找让科技新闻走进大学生的路径,把科技新闻通俗化,结合大学生日常关心和专业相关的问题,结合相印的科技新闻事件不断延伸出来报道。
4.2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普及科普知识
科普广播在运作中解释自然现象,报道科技新闻,介绍丰富的思想和鲜为人知的科技事件,了解科技人物,传达科技政策等等。
科普广播中如果有意识并讲究方法地渗入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等科学精神内容,就能使科普广播增加人文色彩,增加可听性与感染力。科普广播在内容选择、形式安排上应该通盘考虑,要因对象不同而异,尽量做到各种层次的内容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在主要面对某种层次受众的安排中,又要精心处理科普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使更多的受众也能受到影响,选择好所传播的内容,以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受众。
目前,广播业提倡创新,节目要常变常新。需要经地进行收听率的调查,根据对同学们的满意度、最喜爱的栏目及建议等调研,定期的对广播栏目进行调整和创新性的改版,吸引更多的听众,使更多的大学生在娱乐中收获知识,了解科技,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氛围。
4.3 大力发展校园科技网络
4.3.1 电视科普栏目的质量切合大学生,吸引受众
(1)提高电视科普栏目的制作能力,保持创新性,增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特色栏目。创新性表现为电视节目的创作者时刻以创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以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去修改现有的节目,时刻保持节目的新颖性,以满足受众日益变化的要求。强调科普栏目制作的科学性,有针对的满足不同兴趣,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的科普需求,使得栏目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普及工作。(2)学校需要加大一些对科技普及的投入,在普及科普知识的同时,进行一些提升高度的栏目,拍摄事宜电视传媒广泛宣传的专题电视科普栏目及科普电视片。
4.3.2 网络新媒体对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的开发,营造科技普及的良好氛围
新媒体是应运信息技术飞跃发展而生的一类新的媒体,使各种科技表演也成为科普宣传的有力武器,科普歌曲等科技类文艺表演是新近崛起的科普文艺品类,它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主题。通过新媒体,做好以下几点,把校园科普歌曲等科技类文艺科普潜能的有效开发推上更高层次。
(1)学校各级领导重视科普歌曲和表演的开发和推广,招募学科教授、音乐教师、校园歌手、科技和音乐爱好者等进行创作团队的建设,通过平面媒体的宣传和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体将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2)充分发挥学校科技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普歌曲演唱和表演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其中,让科普歌曲的演唱提升到“唱红歌”那样的规模。在网络中上传科普类的文艺表演视频,让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3)在网站上开辟视窗,让包括科普歌曲在内的科普文艺作品出现在我们科协系统的网站系统中,更让其它网站、及至知名网站能从我们的网站系统中下载这类科普资源,扩展我们的科普网络阵地。
综上讨论,各个高校大力推广运用各项媒体宣传普及科普知识是一项有意义并且势在必行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翟杰全.科技传播与知识经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04).
[2] 陈维瑶.强化公共关系意识,重视科技期刊形象建设[J].中国期刊研究,2003,14(2):216-217.
[3] 陈辉.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特征解析[J].中国音乐学,2009(3):113-119.
[4] 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25(13):30-33.
关键词:综合素质 交流表达 普通话课 教学模式 “一二三四”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规范语,也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普通话的普及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也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素质和修养。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时代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普通话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说流畅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是其求职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为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高职院校大多开设了普通话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讲授普通话语音知识,包括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声调、音变等,同时也兼顾朗读、说话等训练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强调语音的标准性,说话训练也只是一种单项自我式的线性语言实践活动,缺少思想交流、思维碰撞,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虽然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合格,但实际的语言交际却依然有词不达意、层次不清、表意不明等问题,更不必说生动形象、文采飞扬了。这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极不相称的。
语言表达是综合能力的体现,除了语音标准外,还要有内容、有思想,语音是语言的外壳,内容和思想才是语言的内核,要使内容和思想被人接受、深入人心,还要运用修辞、逻辑等手段,可以这样说,语言表达就是一座冰山,语音只是水面上的九分之一,思想、修辞、逻辑等是水面下的十分之九,缺少了这水面下的部分,水面上的部分便会失去它存在的根基。因此,我们探究了从静态的个体语音单位的训练,逐步过渡到动态的整体语音单位的训练,即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纯正的普通话语音,更要培养学生普通话交际能力,开拓一条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以实现提高交流表达能力的目标。
遵循高职院校全面提升人才质量的教育方针,结合普通话教学的自身特点,经过探索,我们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一个目标、两个层次、三个切入点、四个层面,简称“一二三四”教学模式。
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两个层次,根据普通话水平基础,将学生分成两个层次——基础层次和提高层次;三个切入点,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基本点,以语音训练为切入点,以普通话课为突破点;四个层面,以课堂教学为主导面,以宿舍为补充面,以校园为扩展面,以各种活动为推动面。
一个目标
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是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交流表达能力是语言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包括理解能力(听、读)和表达能力(说、写)两个方面四个要点。这两面四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我们侧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探究“说”的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实现“三性”——准确性、艺术性、逻辑性;做到“三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准确性,即规范,是指语音标准,词句正确,表意明确;艺术性,即得体、生动,做到“准确”不难,但要达到“艺术性”不容易,其中“得体”是第一要求,即表达要根据对象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词、句式、语气……其次是“生动”,即要有生命力,有变化,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语句的整散结合、语音的韵律和谐等;逻辑性,即思路清楚、条理清晰,它是准确性、艺术性效果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语言素养的隐性成分,它体现的是表达者的思维品质。
言之有物,是指表达要重视思想内容。因为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不管你说的话有多么优美、动听,大家毕竟不是把它当成音乐来听的,并不是为了陶醉于你的音质、语调、韵律,那些精彩的演讲和讲话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内容,即通过语音形式所传达出的意义信息。
言之有理,是指话语要有逻辑性。如上文所述,它是说话者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它会决定话语是否严密、是否简洁,思路是否清晰,是表达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言之有文,是指表达要注意修辞。即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子,以求得到最佳表达效果。
两个层次
根据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将其分成两个层次:基础层次和提高层次,即分为二级甲等以上和二级甲等以下两个层次。分层的作用有二:一是便于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辅导;二是可以将学生编成“一帮一”学习小组,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同学之间相互切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也有利于课后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个切入点
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基本点,以测促训,以训保测,全面检测学生普通话水平,督促并推动普通话教学工作;以语音训练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具备基本的语音听辨能力;以普通话课为突破点,根据学生方音和普通话标准音的对应规律,对重点、难点音进行强化训练,努力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委要求的二级甲等以上。
在规范语音的同时,训练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三。一是学生上讲台面对同学讲话,这主要是训练单向表达能力。讲话的内容分三个阶段:自选话题阶段、规定话题范围阶段、规定具体话题阶段。按从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析到综合的“阶梯式”顺序,循序渐进逐步展开。二是设置具体话题,组织小组讨论,主要是训练学生双向和多向交流表达的能力。三是设置具体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这是训练学生职业语言的表达能力。情景模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但训练了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还对专业技能进行了实训。比如教育专业,设置一个教师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场景,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一方面要求双方普通话语音标准、语速语调恰当,同时对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组织能力、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以及因势利导的能力进行了实训。以上三种方式,起步于单向自我式的线性语言实践活动,提高于双向互动式的圆形语言实践活动,成熟于行业应用式的职业性语言实践活动。整个训练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由在静态语言环境下的表达能力训练过渡到在动态语言环境下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前者的发展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形成是前者的目标。
四个层面
以课堂教学为主导面,让普通话成为课堂教学语言;以宿舍为补充面,使普通话成为生活交际语言;以校园为扩展面,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以各类活动为推动面,使普通话成为艺术语言。建立“教—学—练—赛”的训练序列,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普通话的使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普通话教学是一种通过美的声音传递人类美好情感的教学。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训练途径。每节课安排三位学生各做三分钟的口语表达练习,让同学们在语言实践中增强语言能力。要求:速度适当、吐词清楚、说普通话、语言流利。方式:学生自由命题;教师命题。按照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内容:故事会、说见闻、说感受等,可复述、评论、讲述、介绍。
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言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言素材,把语言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来学习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根本上有所提高。因此,我们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一是否定“以教师为中心”,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是否定“以课本为中心”,不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在用好教科书的同时适当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三是否定“课堂为中心”,反对把师生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实现语言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
利用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等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展示语言能力的舞台,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普通话的无穷魅力,感受普通话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健康知识普及;肛肠科;有效运用
肛肠疾病发生在和大肠上,其主要的的症状有痔疮,肛裂、肛瘘、皮肤病等30多种疾病,由于其患病部位的极其私密,很多患者由于羞于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知识在网上搜索一些患者的建议进行简单的处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从而留下严重的后患。特别是痔疮在当前的痔疮,常有“十有九痔”的说法,痔疮的出现长伴随着出血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
1健康知识普及对肛肠并患者的作用
对肛肠疾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就是通过开放的方式向人们讲解关于关于肛肠疾病方面的问题,同时给人们讲解肛肠疾病的形成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等,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促进肛肠疾病在人们心目中的观念。
1.1改变人们对肛肠疾病的态度,勇敢面对肛肠疾病:肛肠病对人们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同时加上人们对肛肠并常常羞于启齿,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肛肠病觉得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会很没面子,这种想法大大的阻碍了人们对肛肠疾病的观念。因此,肛肠病的健康知识普及是一种有效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在肛肠健康知识普及宣传过程中,广大患者能够更多的接触更加正确的、科学的肛肠知识,从而能够从新认识肛肠疾病,改变肛肠疾病在心目中的管你,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肛肠疾病。生病是人之常情,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知识普及,人们会更加勇敢的去面对肛肠疾病。
1.2鼓励肛肠病患者积极治疗,解除身体病痛:肛肠疾病是一种顽疾,其从开始到出现明显的症状这一阶段对人的危害不是很大,然而在出现之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则很难愈合,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痔疮中的外痔就是如此,当期出现之后患者只感觉在处多了一点东西,没有任何疼痛感觉,注意保养的话能够自动复原,然而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让人感到十分的痛苦,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其周而复始,因此,通过肛肠知识普及能够鼓励患者在发现病患后及时的接受治疗,早日解除身体病痛。
2将肛肠科进行知识普及的几点建议
肛肠病的健康知识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的部门及医院应该积极的对肛肠并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从而更好的为肛肠病的患者服务,排解他们的痛苦。为更好的进行肛肠病的健康普及,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肛肠病患者带去福音。
什么是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是一种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简单来说就是分散投资目标指数的成分股,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拟合该目标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平均收益率。
指数基金的优点操作简单,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根据每一种证券在指数中所占比例购买相应比例的证券,长期持有就可。费用低廉,指数型基金是采用持有策略,不用经常换股,费用远远低于积极管理的基金,有时会达到1%,在熊市的时候这个对收益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业绩透明度高,很简单,投资人看到指数型基金跟踪目标基准指数涨了,就知道自己投资的基金大概能涨多少。有效规避非系统性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指数基金广泛地分散投资。另一方面,指数基金所盯住的指数一般都具有较长的历史可以追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指数型基金的风险是可以预测的。
指数型基金拆分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小编买的那个基金是达到1.5元拆分,即把净值调整为1元,只是在清算的时候,会显示为1元,而拆分的份额要1个工作日左右才会显示回来,所以收益会显示为负,这期间的基金收益也是一分不会少的。小编,这只其实半天就算好了,所以买了指数型基金的小伙伴,可以淡定一点!最后,牛市祝大家收益多多。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普惠金融;电子支付;信用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74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1 深入拓展电子支付,强化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支付,尤其是互联网支付,是综合性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它能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电子支付,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支付服务。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芜湖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芜湖中支行)不断加大对电子支付的创新力度,建设了“支付交易实时处理平台”(公用事业缴费平台),把推进电子支付作为支持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1.1 打造基础平台
建立了“支付交易实时处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分为前端、后端及中端三个部分,前端是银行机构、收单机构以及非银行专营机构,包括其自身系统、受理渠道及产品。后端是相关公共事业单位及其账务(或MIS)系统。中端是平台的核心――信息交换中心,它既作为网络接入平台中心又承担报文转发功能,同时接入中国银联,实现银行卡实施支付。平台建设后,实现了“水、电、气、有线”等行业的支付服务,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1.2 拓展支付渠道
平台建设后,芜湖中支行积极持续拓展支付受理渠道,促使全芜湖市所有商业银行柜面和ATM机都能实现缴纳公用事业费用。另外,芜湖中支行还成功开发了“互联网支付通系统”,实现了互联网上缴纳公共事业费用,且这些渠道的业务量已经超过银行柜面缴费的总和,既方便了公众、极大地优化了老百姓公用费用缴费的体验,又解决了银行柜面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银行服务水平的提高,还提高了银行为民办实事的形象,社会百姓满意度大幅提升。目前平台业务量稳步增长,被评为“安徽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
2 建设联合信用体系,夯实普惠金融的信用基础
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用缺失。例如,对个人或小微机构进行贷款时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财务信息既不完整又不透明。为此,芜湖中支行立足辖区的实际,牵头芜湖市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平台的建设,其一期项目“芜湖市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已完成开发,进一步夯实了普惠金融的信用基础。
2.1 系统建设目标
以典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三类非银行类金融组织信贷或融资担保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将各非银行类金融组织主营业务信息汇集成借款人融资信用数据库,生成芜湖市非银行类金融组织借款人信用报告,供借款人自身查询,实现全市非银行类金融组织融资管理工作信息共享,帮助非银行类金融组织脱离信息“孤岛”。
2.2 系统的主要优势
一是有助于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利用技术手段对三类非银行机构实施监管,为监管部门尽快察觉风险、发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渠道,便于监管部门建立三类非银行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切实解决了监管部门对三类非银行机构进行业务监督、风险预警、监管年检缺少有效抓手的问题。二是有助于三类非银行机构提供客户资源,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将帮助三类非银行机构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解决其信用风险管控中的关键性问题。帮助三类非银行机构免于使用“人找人”的传统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业务成本。
3 推进金融IC卡应用,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芜湖市作为全国金融IC卡应用首批试点城市,在芜湖中支行强有力的推进下,本着为民惠民的理念,切实做好金融IC卡的应用与推广工作。近年来,金融IC卡在芜湖市的行业应用不断拓展。一是医疗行业,“银医一卡通”系统运营平稳,有效缓解了老百姓就医“三长一短”的难题,系统不仅利用金融IC卡实现了医疗行程的各类支付,而且利用银行卡“主体识别”功能,还实现了医疗流程的服务,其包括挂号、预约、检查、取药等,并应用于就诊整个过程。二是积极拓展了近场支付。已在芜湖市中石油加油站和银行营业网点布放100多台小型自助缴费终端。目前,金融IC卡已在芜湖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进行应用,有效提升了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普通高校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8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招生数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这对高校来说,是新时期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是对高校办学水平的一种挑战。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如何保证办学质量,对高等的硬件建设、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人才质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全面启动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工程。蚌埠医学院以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蚌埠医学院质量工程建设成果
学校依照国家和安徽省质量工程建设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深入开展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2年12月,立项建设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4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24项、校级项目286项。内容涵盖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团队、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学管理个人、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等绝大部分质量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
(1)进一步强化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风学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全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安心教学,学生专注学习、经费优先教学的良好氛围。广大一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建设,质量工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进办学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专业建设成绩斐然,专业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我校是教学型大学,也是以医学为主的地方普通医学院校。加大社会竞争力,就要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办学优势。2007年以来,传统的优势专业全部获批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如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护理学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新建的专业中,药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均为省级特色专业。通过专业建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很多专业生源充足,志愿报考率在20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持续稳定在97%以上。
(3)全面提升了师资水平,为打造优质的教学团队提供了保障。学校通过各类教学比赛,如教育软件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等评选表彰活动,全面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师参加的各类评选和四百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共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有3名教学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有4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坛新秀奖,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管理个人。有32项教师作品在省级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中获奖,有2项作品在国家级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中均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有1名教师在全国医药院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由70多名教师在校级青年教室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4)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优质教学资源逐年增加。通过多年建设,共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加上近年来构建完成的多门网络课程,优质教学资源逐年增加,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平台,在全院课程建设工作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使课程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5)大力推进教改力度,教学研究成果丰硕。截止2012年12月,获批各级教学研究项目263项(含省级重点项目12项),获批各级教学成果奖60项(含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个、10个、14个),通过教研项目立项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并积极进行成果总结,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0多篇。随着质量工程工作的逐步推进,广大教师的申报积极性越来越高,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数目,获批数量、获批等级均逐年提高,并在很多综合性大项目上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2 蚌埠医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经验总结
(1)广泛宣传,认真学习领会精神[2]:质量工程建设的思想保障。为了深入落实好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通过组织专家专题报告、组织人员专业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专题研讨会、编印《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工作手册》、构建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校广泛宣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牢牢把握质量工程建设的实质和内涵,使质量工程思想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师生员工心中。
(2)健全机构,领导重视,质量工程建设的组织保障。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成立“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各系、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管理和协调。并对项目经行督促、检查、考核和验收。
(3)加大投入,专款专用:质量工程建设的经费保障。为切实搞好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学校加大对质量工程项目的经费投入,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作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经费和配套经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全部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校级项目给予相应的建设经费。所有获批的省级以上项目,学校给予5%~8%的奖励经费,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质量工程建设的政策保障。蚌埠医学院以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下发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并制定和修订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蚌埠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办法》《蚌埠医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等10余项制度和办法,确保了质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校质量工程工作,及时编印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指导手册》,将国家、省、校相关质量工程的制度文件、建设标准汇编成册,下发到相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同时将相关制度和建设标准上传于质量工程网站,以方便广大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调阅和学习。
(5)严格管理,赏罚分明:质量工程建设的绩效保障。为了加强各级各类项目的管理,对于获批的各级项目,从制定任务书入手,学校及时组织项目编写项目任务书,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各级项目在建设当中均执行严格的年度进展检查。通过检查,总结前期建设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建设意见和建议。对于建设成效较好的项目组给予后期建设经费划拨,建设进展不力的项目限期整改,做到惩罚明确,监督得力。建设期满的项目及时组织严格的验收,建设成效好、建设成果丰富的部门和人员,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限期整改,加强指导。严格的管理有效保障了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绩效,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 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
(1)改革质量工程管理机制,逐步由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模式转变。随着质量工程工作的逐步推进,获批的各级各类项目越来越多。实际工作中,要重新界定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的管理职能,逐步由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将管理重心下移到系部,加大系部的监管力度。学校一级管理应从日常事务性管理中解放出来,侧重于宏观指导、调控,系一级的教学管理侧重于贯彻和落实。
(2)定期开展质量工程专题研讨会,以加强多部门交流和协调。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为了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定期开展质量工程专题研讨会,研究部署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对建设成效、经验、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总结和反思。
(3)严格检查验收制度,惩罚分明,确保建设成效。当前,“重申报,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已成为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就要认真落实检查和验收制度。严格按照任务书进行检查和验收。不能将检查和验收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真正建设成效显著的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建设不力、未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的项目,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处理。只有奖罚分明,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达到项目建设目标,进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4 结语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贯彻实施质量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蚌埠医学院在质量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全方位推进质量工程进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使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日前,在腾讯主办的Mindstorm和Connector活动中,“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与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进行了对话。科特勒提出的“CMO核心职责”,以及刘胜义结合中国市场实践的营销经验,为中国企业和营销人提供了一个融合东西方营销智慧的独特视角。
营销组织和沟通价值
数字化趋势改变着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和营销思维,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的最新需求。科特勒提出CMO的组织职责应该重申并明确客户需求、廓清企业市场环境,这将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与消费者沟通的机会。同时CMO的监测职责要呈现VOC——消费者的声音,指引企业进一步的营销决策和活动。
对此,刘胜义表示营销的组织价值应该体现在突破部门界限,在企业内部树立“营销为本”的理念。腾讯的经营理念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所以从产品研发、运营到客户服务,“营销为本”已成为腾讯每个员工的首要使命,每个人都承担“营销角色”的职责。
同时,“沟通”是营销过程的首要元素,作为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营销的沟通价值体现在营销人要学会担当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者和创造者,不断增加不同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营销如何驾驭技术潮流
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85%的公司和品牌主管认为,当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时,大数据会带来超过一半的营销主动权。信息技术正在逐渐和营销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大数据作为数字时代不可或缺的营销工具,正在为营销部门提供精确的用户原始信息。
科特勒认为营销部门的员工要掌握大数据、数据挖掘、市场分析等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分析用户在多大程度上购买自己品牌的产品,从而对企业运营提供指导,这是CMO的技术职责,“驾驭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营销人的必要素质。
大数据帮助企业和公司更深入地了解用户体验,进而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刘胜义认为这正是营销的监测价值所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正在颠覆企业的营销方式,更颠覆着企业的组织方式。营销人员一定要充分拥抱数字技术,释放大数据营销的力量。
未来营销发展趋势
营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特勒提出CMO的两大战略职责:为产品策略提供消费者洞察;评估产品营销ROMI(营销投资回报)。营销战略的成功制定将直接提高企业及品牌竞争力。
刘胜义对此表示认同,企业要用商业指标而非营销术语明确衡量营销对于组织长远目标的价值,量化标准是效果衡量的基石。
由于经济落后,财力匮乏,黄圩镇基础设施及教育发展极为落后,全镇没有一条象样的路,晴天车子一过,黄尘滚滚,后车观前车,黑车转眼成了黄车;雨天土路则成了泥浆路,车子进得去出不来。全镇25所中小学教学设施极其简陋,近一半校舍为危房,许多适龄儿童迫于家境贫困而辍学。
理思路 深情绘蓝图
“晴天白苍苍,雨天水汪汪”,面对黄圩这片贫瘠的土地,面对黄圩3万多干群满怀希望的目光,1995年,由省国信集团组成的驻黄圩进行挂钩帮扶的工作队员明确表态,“不脱贫不脱钩,不达小康不撤兵”,他们来到黄圩刚放下行里,就一头扎进乡村、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调查了解农民现状,及时掌握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理清扶贫工作思路,制定详实的扶贫工作计划。在工作重点上,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请本地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帮助干群换脑子、理路子、出点子,从而激发干群致力致富的内在活力;在资金投向上,坚持效益优行、择优扶持,不搞“天女撒花”,无论是乡镇主导产业还是一般产业,不论是社会事业项目,还是经济发展项目,只要当地干群自身有积极性,项目有效益,有市场的,就尽力帮扶;在资金使用上,坚持无偿资金有偿使用,除了对改水、铺路、草危房改造等社会公共事业项目采取无偿投入外,对经济发展项目大多采取抵押担保贷款的形式投入。实践证明,无偿资金有偿使用的资金使用方法,不仅可以将扶贫资金用于再投放,扩大扶持面,提高资金利用率,又减少部分村、户过于依赖扶持的现象;在激励机制上,坚持有奖扶持,项目补贴,对困难村、户自身积极发展致富项目的实施“奖励+补贴”的办法,多上项目的多奖多补,少上或不上的,少奖少补或不奖不补,对讲信誉守信用的村、户,逐步提高奖励额度和补贴比例。这种用市场经济理念进行帮扶的方式,极大的增强了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意识,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两年的扶贫,基本实现了村村脱贫的目标。
1998年根据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围绕三年达小康的目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为民办实事上。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次论证后,认为要让黄圩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必须采取强根固本的方法,决定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希望工程、安居工程、甘泉工程来构筑黄圩村通道路、教育、草危房改造、降氟改水的主骨架,使黄圩经济再次实现历史的大跨越,开创了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
办实事 情暖百姓心
14.9千米交通闭塞,道路不畅也是阻碍黄圩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彻底改变黄圩镇交通落后的面貌,驻黄圩扶促工作队员深入乡村,走进农户,调查情况,了解哪条路需修,哪条路要建,据此而形成的一份份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接连不断地送到后方单位领导的手中,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扶贫修路资金源源不断地汇到黄圩,这些扶贫款,款款情深,流淌着帮扶单位对老区的一片深情,黄圩镇三万多干群将感激化为热情,在全镇掀起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军万军修路忙的“大会战”,通过两年的努力,黄圩镇全镇24个村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落后的状况。据统计,1998年至今,省国信集团先后为黄圩投入资金60多万元,为黄圩镇铺设砂石路60公里,混凝土路面47公里,从根本上改善了黄圩镇落后的交通状况。
实施“希望工程”,为黄圩的明天铺起了希望之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黄圩要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黄圩中小学教育设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中小学校舍60%已成为危房,这不仅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学习,还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队员迅速将这一情况向后方单位领导作了汇报,作为在黄圩定点帮扶的省国信集团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时刻牵挂着黄圩,公司专门拔出资金用于黄圩镇改造中小学校舍,为中小学添置办公设备,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总经理赵国桢、副总理徐祖坚、蒋旭升等主要领导多次亲临黄圩视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在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工作队员的努力下,省国信集团先后为黄圩投入扶贫资金180万元,兴建了黄圩中学教学楼和操场、报廊等附属设施,兴建了湾圩小学教学楼、改造了龙马、大拐、高庄、仇堆等5所小学,同时,国信集团还向黄圩中小学捐赠累计价值50万元的电化教育设备及其教学用具,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教育条件。
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这是省国信集团工作队员的心声。进驻黄圩几年来,国信集团干部职工自发组织先后为黄圩失学儿童捐款捐物15次,累计捐款近80万元,先后资助特困生733人,使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1995年以来,省国信集团扶促工作队在按计划实施安居工程、甘泉工程等几大工程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及时调拔资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2000年8月30日一场暴雨给响水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特大灾情牵动着国信集团领导和员工们的心,公司副经理徐祖坚、袁裕法和黄圩工作组长李小石在第一时间水中驱车赶到黄圩,与黄圩人民并肩作战。公司董事会也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在扶促资金外为黄圩追加50万元救灾款项、捐赠40万元救灾物资等决定,并在洪水稍退后将救灾款物送到灾区,及时地帮助黄圩人民渡过难关。
调结构 铺就小康路
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制约了农民致富。1995年,省国信集团驻黄圩扶促工作队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抓“双增”,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变粮棉二元结构为粮、棉、菜、经四元结构,加快发展多种经营,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南藕、北林、中间桑”的格局,帮扶黄圩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加快主导产品的培植,以农民联办、村户联办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创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初步形成了工业农业并驾齐驱的强劲发展态势,促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4000立方米木材、浅水藕、蚕茧等加工企业的引进,给黄圩农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至目前,黄圩已初步形成了林业、浅水藕、蚕桑为三大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急性胰腺炎;治疗时机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急腹症,其主要是由胆道疾病发生病变,从而出现胰管梗阻,胰液外流等现象[1]。本文旨在探索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别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观察组:35例为男性患者,25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0~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8±3.62)岁,其中35例患者为合并胰腺出血性坏死患者,25例患者为合并胆道梗阻患者。
对照组:34例为男性患者,26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1~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06±2.32)岁,其中36例患者为合并胰腺出血性坏死患者,24例患者为合并胆道梗阻患者。
观察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对照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抑制胰腺分泌治疗,抗生素治疗,胃肠道减压治疗等常规治疗,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比如,对于合并胆道梗阻患者,应选择在手术过程中将患者胆道内的结石全部清除,对于合并胰腺出血性坏死患者,应选择在手术过程中将坏死胰腺组织全部清除干净,并留置引流管。
对照组治疗时间:在患者发病72 h后给予患者相应手术处理。
观察组治疗时间:在患者发病72 h内给予患者相应手术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t检验,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胆囊炎症或胆道结石诱发的,易产生胰液外溢、胰黏膜屏障受损、胰管梗阻等现象,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现象,至今为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方法之一为手术治疗,但不同时间段进行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显著[2]。
手术时机可分为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早期治疗指的是72 h内采取手术治疗,晚期治疗指的是72 h后采取手术治疗。其中早期治疗,可将机体创伤度降至最低,且可有效将毒性胰腺渗出液排除体外,在72 h内施行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冲洗引流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死亡率[3]。除此之外,早期治疗可彻底清除损伤性炎症介质和渗入腹腔内酶性积液以及胰周坏死组织,从而可阻断胰腺炎的病程进展,减轻急性反应期对胰外周围重要器官和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的损伤[4]。而晚期治疗可加重机体水肿程度和充血程度,从而造成胰周围损伤,且加大手术风险,延长手术时间,对患者预后也具有一定影响[5]。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在患者发病72 h内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杨瑾,邵钦树,徐继,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时机及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6):3691-3693.
[2]许志伟,陈胜,朱坚,等.重症急性胰腺炎首次手术指征与时机的研究[J].腹部外科,2013,26(3):155-157.
[3]彭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干预时机与预后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