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混淆黑白范文

混淆黑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淆黑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混淆黑白范文

1、含反义词的成语:

始终如一、是非曲直、阴阳怪气、左右逢源、不关痛痒、颠倒黑白、混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是非、举足轻重、无足轻重、礼尚往来、大惊小怪、大街小巷、大材小用、大同小异、东奔西走、东张西望。

2、含近义词的成语:

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南腔北调、南辕北辙、南来北往、南征北讨、南征北战、前赴后继、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混淆黑白范文

1、他这么说是强词夺理,站不住脚的,没有人会信服。

2、你先动手打了人,却还强词夺理要人道歉,真没天良!

3、他个性好强,明明理亏,也要强词夺理辩解一番。

4、此事法官自有公断,不容他在法庭强词夺理,狡辩耍赖!

5、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约翰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6、国王强词夺理地回敬了他几句,随后转过身来拿我出气。

7、对方大喝道[你砍了本大爷一剑就是你不对,现在还强词夺理,今天非得好好教训你不可。

8、事实胜于雄辩,你再强词夺理,也改变不了大家信念。

9、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乔治亚娜好使性子,心肠又毒,而且强词夺理目空一切,偏偏得到所有人的纵容。

10、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11、你这番话摆明着是在强词夺理,我懒得跟你辩了。

12、他的话开头还有些道理,但到后面就完全是强词夺理了。

13、可是博齐泽先生与本巴先生却强词夺理地否认一切恶行,这不得不将两位的大名列入要打击的名单之内。

第3篇:混淆黑白范文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悲欢离合 古今中外 古往今来 天南地北 出生入死 今是昨非

1和2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 始终如一 是非曲直 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1和3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厌旧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舍生求死 七上八下 进退两难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 弱肉强食 水深火热 早出晚归 取长补短 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异口同声 街头巷尾 生离死别 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 眉来眼去 柳暗花明 南辕北辙 洋为中用 前俯后仰 里应外合 好逸恶劳 前赴后继 深入浅出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 转危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 推陈出新 貌合神离 顾此失彼 左邻右舍 惊天动地 开天辟地 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 南辕北辙 人来人往 承前启后 反败为胜 化敌为友 化险为夷 去粗取精 阴差阳错 虎头蛇尾 天崩地裂 一决雌雄

阳奉阴违 乐极生悲 无中生有 有勇无谋 人情冷暖 前仰后合 掐头去尾 左右开弓 左拥右抱 左右逢源 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 大同小异

2—4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 借古讽今 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轻 头重脚轻 将信将疑 尺短寸长 积少成多 瞻前顾后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济私 惩前毖后 自始至终 朝思暮想 飞短流长 返老还童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厌旧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舍生求死 七上八下 进退两难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 弱肉强食 水深火热 早出晚归

取长补短 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异口同声 街头巷尾 生离死别 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 眉来眼去 柳暗花明 南辕北辙

洋为中用 前俯后仰 里应外合 好逸恶劳 前赴后继 深入浅出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 转危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 推陈出新 貌合神离 顾此失彼 左邻右舍 惊天动地 开天辟地 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 南辕北辙 人来人往 承前启后

反败为胜 化敌为友 化险为夷 去粗取精 阴差阳错 虎头蛇尾 天崩地裂 一决雌雄 阳奉阴违 乐极生悲 无中生有 有勇无谋

人情冷暖 前仰后合 掐头去尾 左右开弓 左拥右抱 左右逢源 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 大同小异

3—4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不关痛痒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礼尚往来

第4篇:混淆黑白范文

阳光和煦,推开窗户,望远处,一片繁华,欣欣向荣。顿时,心情明媚,神清气爽;暴风肆虐,躲在窗内,看玻璃外狂风横行,雨倾如注,这边,暖意依旧。于是,窗聚集了门的优点,也弥补了门的不足。文人墨客,咏其者如潮。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透过窗户,是不是可以看见心灵?

李清照哀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丝迷惘,几许凄楚,透过窗儿,道出了多少辛酸,点明了多少惆怅。一如人生,身陷逆境,前路茫茫。推开窗儿,半缕凉风,一滴秋雨,都能勾起无限愁绪。忆过往,满路泥泞,望前方,荆棘丛生。不禁,悲从中来!进退与否,一时间,竟茫然。无奈,只得守在窗前,望窗外山长水阔,问路在何方?独自哀伤!看前路迢迢,驻足不敢前。望断天涯路!不知所措。黑夜延长,无止境。

时过境迁,黑夜终究要过去。当终于迎来黎明,窗就已不再是昨日的窗,昨日遗留的尘埃被夜风一扫而尽。同样,曾经的绝望早已被时间悄悄沉淀。

于是,有歌这样唱:昨天已经去得很远,我的窗前已模糊一片。过去的已经成为回忆,新的生命旅途中,仍要经历许多,作出许多选择。一如面临着两扇窗,一扇感性,一扇理性。开哪扇,又关哪扇,要如何定夺?窗内看不清窗外,玻璃外晃动的树枝不会告诉你风的冷热,室内的温暖不代表窗外不寒冷。似感性模糊了理性。面临抉择,若能避开感性,打开理性的窗,迎接你的会是明媚的阳光和那灿烂繁花。反之,若心灵的天平倾向主现感性,错把夕阳作朝阳,终将自食苦果,甚至步入绝地。如善良的白雪公主从窗口买下巫婆的毒苹果,如乾隆自诩“天朝物产丰盈”,关闭了发展的窗口。不该开的开了,该开的则紧紧闭锁。人总是这样,错过了该把握的,却缠住了该放手的。悔不该!顿悟:生命中的许多东西,即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追求,若不辨方向,混淆黑白,任是执著也枉然。

第5篇:混淆黑白范文

芙蓉姐姐在网上火起来之后俨然成了另类明星!她的出现,犹如一针兴奋剂,激起了大众与媒体的热情,对这个勇于表现自己的28岁女人,人们报以狂欢式地追捧和嘲讽。众多“粉丝”自发组成了“芙蓉教”,尊称芙蓉为“教主”,夜以继日地八卦她的点点滴滴;媒体应声而上,纷纷要求采访这个大红人,据说“还不太适应明星生活”的芙蓉姐姐被大量的采访电话吓到“花容失色”,甚至专门请了一位朋友替自己接电话应付媒体。

“芙蓉姐姐”究竟魅力何在,没有包装,没有策划,就这样轻而易举就抓住了人们的视线?四个字――超级自恋!芙蓉姐姐自称: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以前同学评价我的原话)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点。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就注定了我前半生的悲剧。我也曾有过傲人的辉煌,但这些似乎只与我的外表有关,我不甘心命运对我无情的嘲弄,一直渴望用自己的内秀来展现自己的内在美……

在芙蓉充满热情与自信地展现自己“美”的同时,利用网络无可比拟的繁殖能力完成了无意识自我炒作与被炒作的过程。“芙蓉事件”一发不可收拾地发展成为一出荒诞喜剧,看热闹的、起哄的、反对的、挖苦的、义愤填膺的观众比比皆是。“芙蓉姐姐”有效地抓住眼球,正好顺应了大众的期待――张扬另类,她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颠覆了传统的识别方式,她的先锋姿态恰好迎合了当今年轻一族的价值观。

芙蓉姐姐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快乐,是人们在审“丑”的过程中不由自主迸发出来的。当正统的“偶像文化”被推到极致后,许多人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时候,审“丑”似乎更能激发人们的热情。于是大众追捧的目标渐渐由偶像过度到“呕”像,从孔庆祥到许纯美,从芙蓉姐姐到姐姐、红衣教主,这些区别于传统认知的热门人物不断制造话题,秀出真我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刺激和欢乐,不可避免地被无数双猎奇的眼睛赏玩。

第6篇:混淆黑白范文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

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马尘不及:

比喻趕不上,跟不上

马齿徒增:

《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后因以“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马到成功: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马耳东风:

东风吹过马耳。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或互不相干。语出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之二:“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马腹逃鞭: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马革裹尸:

亦作“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于战场

马工枚速:

谓汉司马相如、枚皋二人为文,一工一速

马角乌头: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於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后因以“马角乌头”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龙车水:

犹言车水马龙

马鹿易形:

变易马鹿的形象。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后以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马毛蝟磔: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蝟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马面牛头:

犹牛头马面

马牛襟裾:

穿衣服的马牛。讥人不明道理、不识礼仪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马前泼水:

元杂剧《渔樵记》写汉硃买臣家贫,卖薪自给,行歌诵书,妻羞之,求去。后买臣拜太守,妇要求复婚,买臣泼水于马前,令妻收回,以示夫妻不能再合。后因以“马前泼水”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马去马归: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马如流水:

形容人马熙攘

马如游龙: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语出《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马入华山: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马上得天下: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后因以“马上得天下”为武功建国之典

马上房子:

谓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马上功成:

犹言马上得天下

马上看花:

犹言走马看花

马上墙头:

指男女青年相恋之处

马首是瞻:

古代作战时,士兵看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别人行动。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杜预注:“言进退从己。”

马首欲东: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马瘦毛长:

比喻人穷志短

马水车龙:

犹言车水马龙

马咽车阗:

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马仰人翻:

形容混乱或忙乱不堪的样子

马中关五:

犹言鲁鱼亥豕

马壮人强:

犹言人强马壮

马捉老鼠:

比喻瞎忙乱

马足车尘:

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马足龙沙: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宝马香车:

名贵的良马,华丽的车子。借指富贵之家出行的排场

北叟失马:

犹塞翁失马。喻因祸得福

持戈试马:

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洗兵牧马:

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系马埋轮:

谓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语本《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瞎马临池: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因以“老马识途”比喻对某事富有经验,能为先导

老马嘶风:

喻人老而犹有雄心

老马为驹:

御老马如驹。喻失敬老之礼。《诗·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後。”郑玄笺;“比喻幽王见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顾念後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一说比喻年虽老而犹有壮心,不虑后之难及。硃熹集传:“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後,将有不胜任之患也。”故亦以喻不以老迈为嫌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

避世金马:

《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后以“避世金马”、“避世金门”谓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谓天下太平

兵荒马乱:

形容战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兵强马壮:

①士兵、军马强壮。指军队强大,有战斗力。②泛指强壮有力

伯乐相马:

伯乐观察、品评马的优劣。比喻有眼力者鉴别并荐举人才

策马飞舆:

谓驾马车疾行

车尘马足:

①谓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车驰马骤:

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车殆马烦:

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

车烦马毙:

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车马如龙:

谓车马众多,繁华热闹

第7篇:混淆黑白范文

一、释名

中国拳术,世称之曰“功夫”,曰“打拳”,曰“白打”,通称“拳术”,又曰“技击”,包括器械及野战术者曰“武术”。

二、立论因缘

余善武术,年十四“1903年”初习南拳,自精武体育会成立,先后聘南北名教师逾六十名,举凡大江南北之少林、武当、鹰爪、螳螂、江阴、粤派各家,无不兼收并蓄,人才荟萃,称盛一时。教师虽有武术功夫,终欠教学方法,为欲保存原来姿势,必须先有拳谱,一如欧西之乐谱焉。余尝研科学,欲求武术刚柔之理,越五十余年之今日,再创斯论,渊源有自也。

三、刚柔界线

未及本题之前,先析刚柔之理。何以谓之刚?何以谓之柔?其界线从何而分?夫坚者谓之刚,软者谓之柔;急者谓之刚,缓者谓之柔;用力冲击者谓之刚,不用力冲击者谓之柔。此刚柔界线之分,极其微妙。

四、源流概论

欲求本源,先考历史,言刚拳者必称少林,言柔拳者必称武当。柔拳,原始于唐,有四家,时人则奉宋朝张三丰为祖,古人惯例,每欲标榜一艺,多奉名人为祖,后人不察,从而递称。

然则梁朝以前。春秋之世,诸雄争霸,械战疆场,此时岂无武术耶?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为古昔战争之见于记载者。推而上之旧石器时代(两万五千年前至五万年前),与曙石器时代(十二万年至五十万年前),蛮荒时期,人与兽斗,人与人斗,未尝无拳术也。近代各处出土之石斧、石矛、石簇之类,皆为石器时代之农具与斗争兵器。有人类则有斗争,有斗争则有拳术,余敢断言,故技击非中古时期之产物,何有于梁宋哉。

五、刚柔一元

余之论定,凡猛力急进者谓之刚;柔力缓进行渭之柔,拳形无分,用力有别。同一拳路以一分钟急练者谓之刚,以十分钟缓练者谓之柔。今以活动摄影为喻:

今取刚拳以一秒钟二十四张之速度摄入,以同一速度放出者,所见为刚拳;若改用一秒钟八张之速度摄入,而以二十四张之速度放出者,即为柔拳矣。

再取柔拳以一秒钟二十四张之速度摄人,以同一速度放出者,所见为柔拳:若改用一秒钟八张之速度摄人,而以二十四张之速度放出者,即为刚拳矣。

此理为历来治武术者未尝言,盲人摸象,所得各异,刚柔派别,由此而分。然则所谓刚者,动作速也,所谓柔者,动作缓也。试观影戏之慢摄镜头,奔马之速摄缓放,其跑蹄之柔美,一如太极拳之动作,岂马类亦有太极步耶?是知剐柔之分,乃在动作之缓急,而非动作之形象。故刚拳可以柔用,柔拳亦可以刚用。

论音乐,高音者刚,低音者柔。每秒钟振动逾千次者为刚,四十次者为柔,亦以次数多少而别刚柔,物理如此。然则所谓刚拳者,在平时练习运动速耳;所谓柔拳者,在平时练习运动缓者。至于手法种种,刚柔两家具备,莫分轩轾,其所不同者,局部出入耳。

刀剑以斩刺为能,少林有“刀不碰刀”之诀。刀剑硬器也,本可以格斗,偏不用刚者,以柔进为上。最妙之对手刀,以不作砰砰之声为妙,用械至此,已臻上乘,太极派之刀剑舞法与少林无异。

六、刚柔功用

世间万物,多相对立,夫有刚则有柔,有柔则有刚,长于此者则短于彼,短于此者则长于彼,刚拳宜于少年,柔拳宜于老年。刚拳为急进之发展肌肉,柔拳为缓进之发展肌肉。刚拳先得斗争力量,后求斗争技术,柔拳先求斗争技术,后求斗争力量。刚拳以搏击为主,养生为辅;柔拳以养生为主,搏击为辅。刚柔之用,取舍由人。

少年不用刚拳训练,则肌肉不易长进,用力愈猛,则肌肉愈强。试取练拳者与不练拳者比,练拳者肌肉胜于不练拳者;再取练拳者与举重者比,举重者肌肉胜于练拳者。

青年人活泼天真,动作敏捷,为其本性,且在长进时期,肌肉待长,自然喜刚拳。及其老也,转趋缓慢。刚拳自可柔练。斯文之辈,本性柔和者,可练柔拳,力用内蕴,肌肉日渐发达而不自觉,功效亦与刚拳等。

人体至三十而长足,有体育者三十五,从此以后,逊于少年。日渐发胖,肌肉渐弛,是为身体退化迹象,届此时期,活泼程度逊于少年。

少年人二十六至四十五岁,宜取刚拳,亦可取柔拳,惟用力之重轻,因身体之强弱,此期练习拳之目的,既为养生,亦可保身。

老年人由四十六岁至七八十岁,血气衰退,血管逐渐硬化,年愈长者,程度愈甚,血压亦随之而高,不宜于猛力。此期练拳目的。专为养生,为求缓和血管硬化,必须运动,同时不要使血压高涨,只许用柔拳,或取刚拳柔练。

七、身体器官

身体器官之见于外形者厥为四肢五官,用以制作者为手,用以行动者为足,用以视察者为眼,用以听闻者为耳,用以嗅觉及通空气者为鼻,用以进养料者为口。

伏于内部者为五脏,运行血脉者为心,助换新血者为肺,消化养料者为胃,助制白细胞者为脾,分析血液渣滓成尿者为肾,六腑各有专司。

人身器官各有所司,本无轩轾,分别论之。心为行血之机构,能使血脉透达各细微血管者心耳,肺则依赖他人以图存,看见他人稍有地位者,则亟图争取而代,社团事业遂每年为自私者所欲争,绝非谋建树,翼图分利而已。平庸者,借此以为啖饭地,不独不能守成,必弄之腐化而后去之。奸诡者,运用地盘以为号召机构,利用信誉,以遂其欺骗之私。上海精武会,自1924年以后,卢君主政,利用精武会以往信誉,出国行骗华侨,此时为精武会最晦暗之时期。虽有参事会,具形而已,不能监督其行动于国外也。甚至由公哲捐出之地产房屋,一手筑成之精武公园,全部概由卢君主政时损失。精武财政之困扰,会员多数不知,经过四十八度寒暑,时至今日,不能不公开以告之国人,若长此秘而不宣,徙令后人不明底蕴,混淆黑白而已。

第8篇:混淆黑白范文

关键词:习语;对比;差异;翻译;直译;意译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的核心,体现了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负载。“习语是指一种语言经过长时间地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词组、短语和短句。它包括成语(set phrases)、典故(allusion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s)和歇后语(rest-ending saying or postpause expressions),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故都拥有大量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 英汉习语的比较

2.1 英汉习语的共性

2.1.1 结构的固定性?

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英语习语如 Wet blanket(指使人兴致大减或大煞风景的人或事),就不能改成wet linen;eat one’s head off (吃得很多)就不能改成eat one’s brain off, 汉语熟语如“四分五裂”就不能改成“ 四裂五分”“有的放矢” 就不能改成“有的放箭”。而英语习语 turn a blind eye(视而不见)只可用 turn a deaf ear(充耳不闻)代替;build castles in the air 只可用build castles in Spain 代替;汉语熟语“颠倒黑白”只能由“混淆黑白”代替;“敷衍塞责”只能由“敷衍了事”代替,表达了相近或相同的含义。

2.1.2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去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somebody?brown(使某人上当),show?the?white?feather(显示胆怯)等。

2.1.3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指习语应用的广泛性,社会成员在各种交际场合和各种文体中经常使用习语,从而不断丰富习语。习语以其简短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全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社会的语言财富,在广泛的范围里为人民大众所确认和应用,因此,很多习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2 英汉习语的差异

2.2.1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 因此不少谚语与农业、天气有关。 如: 瑞雪兆丰年、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勤地不懒(If a man is diligent, soil is not idle)、青黄不接(When the crop is still in the blade and the oldstock is consumed.)、人怕出名猪怕壮(Fame is as fatal to men fattening to pigs. )由于英国地处岛国,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比喻事情危急,要全力以赴),in the same boat(本是水手说的“与....同舟”,后来是人们用来表达“与....境遇相同”), 一帆风顺(plain sailing),准备战斗 (clear the decks) 顺利度过 (tide over),小洞不堵沉大船(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2.2.2 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的底蕴,是习语赖于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 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上。 众所周知,蛋糕、 面包、 馅饼等是西方人的主食, 而中国人主要吃大米、 面食等。因此, 如果把 “a piece of cake”译为“蛋糕一块儿” 肯定令许多中国人费解。这是因为蛋糕是英美人的家常便饭,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东西,因此制作蛋糕或吃蛋糕都是小事一桩; 而对我们而言, 尽管蛋糕并不是稀有的东西, 但自己制作蛋糕毕竟是很困难的, 所以译为 “小菜一碟儿” 比较妥当、 比较切合我们中国人的心理需要。英国人爱狗,视狗为伴侣。因此,常以狗的形象比喻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中国虽然也养狗,但一般人在心理上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仗人势” 、 “狼心狗肺” 、 “狗眼看人低” 、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2.2.3的文化差异

宗教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 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习语就折射出了宗教对文化的影响。英语中与之相关的习语有God helps thoses who help themselves 指 “自助者天助也”; A soft answer turned away wrath“婉言可以释怒”; 也有 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 教堂是英国人常去的地方, 因此就有as poor as church mouth“一贫如洗”这样的比喻。基督教的神论经典是 《圣经》,英语中有不少来自 《圣经》 的习语, 如Juda’s kiss “犹大之吻” (比喻出卖朋友), Bibleoath指“庄严的誓言”; Not know someone from Adam (亚当) 指“根本不认识某人” ; Job’s (约伯的) comforter喻“只会增加痛苦的安慰者” ; Beard the lion 喻“奋勇追敌, 不畏” 。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习语, 如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等。

2.2.4 文化上的空白

这里是指某些说法为某国所特有, 如中国有些说法: 走后门、对牛弹琴、拍马屁、半路出家等等。同样, 英语中也有许多独特的说法, 如:A skeleton in a cupboard 家丑;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Shuttle diplomacy; 穿梭外交;As poor as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等。

3. 英汉习语的翻译

3.1.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下, 尽量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英译汉:sour grapes 酸葡萄;a die-hard 死硬派、 顽固份子;show one’ s card 摊牌。汉译英:“纸老虎”直译成“paper?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正式语言。如“雪中送炭”译为“to?offer?fuel?in?snowy?weather”;“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life ”爱财如命;“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 心不烦;“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等。

3.1.2 同义词借用法

英语、 汉语都有丰富的成语, 有的汉语习语和英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 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 并且有相同的或类似的比喻。在翻译时可以采取借用法,借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 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 事实胜于雄辩; “practice?makes?perfect” 熟能生巧; “burn?one’s?boats” 破釜沉舟;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花钱如流水;“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混水摸鱼” ;“To be out allelbows”捉襟见肘” 等。

3.1.3 意译法

意译法当直译有困难时或勉强译出而英语读者无法理解时就要意译。意译主要是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语义, 牺牲原文习语风格, 结合上下文较灵活地传达原意。如:“rain dogs and cats” 下倾盆大雨;“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一语道破。若把这两个成语译为 “下猫、 狗” 和 “在头上钉钉子” , 那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 也颇令人费解。又如:The teenagers do no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y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a wet blanket” 原意是 “湿毯子”, 但在这里是令人扫兴的人。这样整体上看句子才有意义, 句子才通畅。又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be?shattered?to?pieces”;又如“The?dog?that?will?fetch?a?bone?will?carry?a?bone. ”在译成汉语时其中“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 那就是“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3.1.4 直译、 意译兼用法

这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采用直译可保留原文形象比喻的同时, 又采用意译, 略做补充,使译文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心不死” 可直译为 ambition never dies,“不到黄河” 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想必外国人会觉得费解,不知所云。又如:她孤单一人, 无亲无故……—— 《雷雨》But this girl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无亲无故” 可直译为 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可同时补上to help her,点出含义,使全句述意完整。

4. 结语

总之, 英汉习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要想做好英汉习语的翻译,我们必须要不断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习语知识,包括成语、俗语、典故等语言知识以及各种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性。此外,我们还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遇到不理解的短语要多查资料,避免望文生义。只有这样,才能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真正使习语翻译达到“忠实、通顺、得体、传神” 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单进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74.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8.

[3]郁福敏、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袁燕, 张奕.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分析及其汉译[J].深圳大学学报2008,25(6) :119 120.

第9篇:混淆黑白范文

【关键词】新闻记者 采访权

一、采访权的定义

采访权,是记者自主地通过一切合法手段采集新闻材料而不受非法干预的权利。它是一种信息采集行为,保障和规范这种行为的法源,可以追溯到言论自由的原则。言论自由在狭义上通常理解为意见表达的自由;从广义上说,知情权被解释为言论自由潜在的权利。

二、目前采访权的现状

1、“有偿新闻”时有发生,采访权不被尊重

“有偿新闻”是指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有偿新闻”活动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有偿新闻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有偿新闻的实质,就是把新闻报道工作同小团体或个人的私利直接联系起来,搞钱权交易,把新闻报道异化为一中牟取私利的手段。

2、采访不被理解

2000年中秋节过后,南京冠生园食品厂陆续将未售的月饼从各地回收,运进了糊着窗纸的车间,然后去皮取馅,重新搅拌炒制,入库冷藏。翌年,食品厂又将这些过期原料加工制成月饼推向市场。中央电视台记者暗地里拍摄了整个过程,并在《新闻30分》中播出,舆论一片哗然。这个事件的采访总共历时一年多才完成,是新闻界暗访比较成功的案例。但事件曝光之后就有人质疑,为什么要等这个事情瓜熟蒂落才揭发?为什么不在他们召回陈馅的时候就将此曝光?当时引起的不仅仅是对食品安全本身的讨论,媒体行业也掀起了关于记者“引而不发”的议论。

3、采访权得不到支持

随着新闻活动向社会生活全方位的介入,新闻记者采访权现状不容乐观。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虽然大多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记者被打被骂事件还是屡见不鲜。利用google搜索引擎,点击“记者被打事件”,出现704项内容,并且都是近些年发生的。2003年8月1日,南京《金陵晚报》女记者谈某与《南京晨报》女记者王某一起前往江苏省教育厅采访,结果遭拒,并被保安殴打致伤;2004年,深圳市一商场爆炸事件,记者现场报道被打成重伤。事实上,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有过新闻采访经验的人对“无可奉告”这样的外交辞令并不陌生。可以说,这种新闻采访遭拒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得较为普遍,对新闻活动的影响也大。

三、采访权现状带来的后果

1、有偿新闻的危害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剖析:

(1)破坏了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因为有偿新闻出于以提供信息服务来获取利益的不正当方式。不少有偿新闻为了达到某些个人或者集团的利益不惜夸大、歪曲事实,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

(2)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有偿新闻选择标准是为了其服务对象需要的宣传效益,将一些毫无新闻价值或者新闻价值不高的东西充塞版面和节目,挤占了真正有新闻价值报道的时间和空间,影响了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

(3)腐蚀了新闻工作者队伍。有偿新闻使一些新闻工作者腐化堕落,蜕化变质,也使所在媒体的公信力遭到破坏。

2、在2001年南京冠生园事件中,社会群体之所以对他们产生道德、人品上的质疑,是因为他们过于关注自身的身份,并且放大了记者本身的权利。

3、从近年来记者采访遭拒甚至遇到暴力的情况分析,被打记者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从最初县级地方媒体记者遭遇暴力袭击,到中央台、新华社记者被以侵犯人身权形式侵犯采访权,除了说明新闻舆论监督开展得比较广泛深入,更给世人的一个警示:记者的采访权、人身权需要引起全社会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四、如何还原记者采访权的独立与完整

综上所述,记者采访权现状令人担忧,社会公众及媒体从业人员自身对采访权的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活动的顺利开展。如何才能改变或者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地还原记者采访权的独立与完整?

1、治理“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

(1)“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治本之策是坚持“两个分开”。新闻媒体只有将精力放在抓宣传,提高社会公信力上,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公信力和社会影响,进而提高广告的可信度。新闻媒体只有将广告业务交独立的广告公司,同时不再向记者站或记者下达发行及经营任务,并向社会宣传自己的经营之策,才有可能消除“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滋生的土壤。

(2)敞开监督渠道是杜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重要手段。新闻部门对社会舆论具有导向作用,它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价值取向。只有把监督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才能有效地制约“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发生。

(3)加强对违规违法记者编辑的查处是杜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必由之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闻主管部门只有不断完善行业管理的长效机制,严厉查处借新闻报道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把处理结果及时详细地向社会公布,增加治理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做到警钟长鸣,才能警示那些置法律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于不顾的不法之徒,才能调动广大群众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净化新闻队伍。

2、引导社会正确看待记者采访权

南京冠生园事件,如果只拍到南京冠生园召回陈馅,又如何能够肯定他们会用在第二年的月饼中呢,在证据不充分的条件下,记者又怎能肆意下定论呢?尊重客观事实,不主观评判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这也是新闻记者独立采访报道权实现的条件。

3、从法律层面保护记者采访权的独立与完整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记者的人身权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目前我国公民人身权已被置于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诸多法律的全面保护之下,制裁以侵害人身权形式侵犯采访权的行为并非无法可依,关键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其他综合治理机制没有形成。

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的精神的千呼万唤的喉舌。”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媒和舆论工具的性质,决定了记者的采访权具有特殊性。记者在正当采访中受到的人身侵害,实际上既侵害了记者的采访权这种公权利,也侵害了记者的人格权这种私权利。笔者认为,应加强对记者正当采访权益的保护力度,对那些殴打、残害记者的不法之徒依法惩处,以儆效尤,保障记者合法采访要求顺利实施,还原记者采访权的独立与完整。

参考文献

①徐迅,《分析:我国新闻侵权纠纷的第四次高峰期》,《中国青年报》,2002年2月11日

②魏永征,《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刊《新闻三昧》,2000(5)

③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④魏永征,《大众传播媒介与自然人的法律关系》,《老魏说法》专栏

⑤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