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教育范文

初中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教育

第1篇:初中教育范文

一、初中生“美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对“美育”的认识不够。家庭美育是美育的基础,家庭美育实施是一个逐步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贯穿人的一生。偏偏“美育”的缺失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对“美育”的认识不正确。比如,认为“美育”不如文化课成绩重要;认为“美育”就是培养孩子的特长;认为“美育”就是美术;家庭美育由于受家长自身文化知识、美学修养、艺术趣味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因而各个家庭间的美育活动相差很大。

2.学校教育对“美育”的重视不够。学校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在教育中缺少了美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学校美育工作,沦落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这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几乎完全挤走“美育”的应有地位。

3.教师对“美学修养”的重视不足。美育既不是凭空进行的,也不是仅靠说教所能奏效的。学校美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以及剪纸、版画、地方舞、手工制作等,除了各艺术部门教育外,它多半是渗透在各种教学中进行的,比如,数学、物理等科目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能力,政治可以培养学生体会社会之美,体育更是能直接让学生感受人体的力与美。可是,除了美术和语文课之外,又有几个老师有意识的培养过学生对这些美感的感知能力?不是教师不给学生这方面的教育,而是,教师自己也没注意过,大家的注意力都停留在文化成绩上。

二、本人在“美育”方面的有效尝试

1.从学生的外貌入手,提高学生的环境美意识。初中生到了青春期,从生理到心里成长极快,可伴随而来的还有“青春痘”。抓住学生爱美的心里,从“青春痘”如何防治入手,抓本班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班级卫生建设。培养学生维护自己整洁美丽的外表,和美好环境的意识。效果比以前的罚做卫生,写检查好的多。学生愿意接受,而且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不仅脸上的“痘痘”少了,班里乱丢垃圾的现象也少了。

2.从学生的形体入手,提高学生的身体美意识。初中生在青春期身体长得很快,可随之而来的还有肥胖,或者瘦弱等问题。利用学生爱美的心里,让胖的学生动起来减肥,让瘦的学生动起来健美。

3.从学生的穿衣打扮入手,提高学生的形象美意识。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发育,对自己的外表更加在意,尤其是在穿衣打扮方面。可是他们并不是很懂发型和服饰要如何搭配,只是厌恶穿校服,喜欢穿奇装异服。个别女生还喜欢化妆,涂抹指甲油,打耳洞什么的。为此,可以专门上网查找相关的知识和图片,并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请教,经过前期认真细致的准备,给学生讲讲“脸型与发型的关系”“身材、色彩与服装的搭配”的内容,使学生在穿着打扮方面有了高一级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美学修养。

4.从学生的言谈入手,提高学生的语言美意识。初中生在接受语言方面,容易受到家庭以及电视、网络传媒的影响。对新奇的说法尤其偏好。可是流行语中有很多是“污言秽语”,听起来不堪入耳。为了让学生“净口”,我想了很多办法,我发现用激励的方法比惩罚的方法更有效。比如评选“语言美之星”。

第2篇:初中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赏识教育

初中美术教育所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各自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美术艺术行为或许在成人眼里是荒谬的,但对于初中学生的美术世界来说是合理的,所以赏识教育就是保护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赏识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它尊重每一个孩子作为不同个体的存在。赏识教育不仅只是赞美和鼓励,它更多是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一种认可,是对学生自信的培养。

一、初中美术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敏感的状态,他们的自信心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打击,由于自信是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心态,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都要带有一定的任性和坚定,缺少自信对学习美术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此时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赏识教育对于自信心的重塑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判断一个学生能否学好美术的重要条件,然而影响一个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学习的成果,这是一种循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每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希望得到的是表扬、赞赏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同,此时赏识教育便是保护他们心中学习动力最好的教育方式。

(三)培养学生心理品质

赏识教育是心灵教育的一种,通过激励,使初中生内心深处对自己学习成果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通过教师的赞美和鼓励这些行为一步一步建立的。当美术教师表扬学生的成果时,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从而更加努力认真地学习美术,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美术学习效率。

二、初中美术教育中赏识教育的方式

(一)赏识学生,打破教材

在传统的观念里,教材是绝对正确的,是绝对不容怀疑的。一般来说,初中美术教师对于教材的合理性也不敢质疑,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但初中学生思维大胆,往往敢于质疑教材的内容。我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就遇到过下列这一种情况:一次上美术课的途中,在一个关于绘画颜色对比度的问题上,由于教材上一个字的印刷错误,当时我并没有注意,滔滔不绝地进行着授课,其实如果按照错误的教材上的方式进行绘画,其效果是很糟糕的,当时一位女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打断了我的授课,我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主动地在课堂上承认错误,并及时表扬了那位女学生。自此以后,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挑战意识和超前意识在学生的作品里有着显著的提高,很多饶有趣味的作品被创造了出来。

(二)赏识学生优点,展示不同个性

初中学生处于好胜心很强的年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有包容性,以鼓励为主,不能磨平他们的个性。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当不同对待,做到因材施教,考虑问题时尽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作品的评价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绘画技巧、绘画特点,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品不足的同时,形成相对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赏识学生创意,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变,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的美术作品与自身的理念不符合的时候,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价值,要发现其中的闪光点,理解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发表自身观点的机会,要鼓励他们勇敢地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的思考方向,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四)赏识落后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每一门学科都有着成绩不同的学生。美术是一门感性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现每一幅作品的美,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这是因为初中生处于一个竞争的大环境下,不管是多么差劲的学生,都有着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锐气,如何调动他们不服输的心理,是一个课题。对于所谓的差生,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一视同仁,不抛弃他们,对于他们的作品,每一个闪光点都应该好好地赞扬,这才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好胜心的方式。

三、结语

在21世纪,教育理念应当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展开赏识教育,将学生放在美术课堂的主置上,认同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会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由于美术是发现美的一门学科,所以美术教师也应当是发现美的教师,我们要多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不同的美。

参考文献

[1]赵万泉.“赏识教育”再赏识[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5(04).

[2]高明.赏识教育利弊之浅析[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6(04).

[3]郑呈祥,王东红.推行赏识教育,提升班级管理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

第3篇:初中教育范文

**—**学年是我们*初中充实而又辉煌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面向全体,注重过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育局教学常规和校本教研要求为依据,以《*初中07—08学年度工作目标》为纲领,以《*初中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意见》为指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狠抓常规,有效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全县期末统考中,七年级合格率82.4%,语文、数学、思品、生物四学科获奖;八年级合格率达57.64%,数学学科获得奖励;九年级继去年中考一举撂响后,再展新姿,又一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合格率达76.17%,优秀团队再次扩大,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

连续几年的不断进步,是*人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的有力证明,是*初中步入快车道的根本原因。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明确奋斗目标,不断加强目标管理

新学年,我们根据校情确定了总的奋斗目标,即把*初中建设成*一流初中,逐步向市一流初中迈进。确定了各年级的奋斗目标:即九年级争第一夺三冠;八年级争第一夺两冠,防止两级分化;七年级争第一夺两冠,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我们依据各班人数情况,结合县评估要求,制定了《07—08学年度各班级目标》,确定了班级评价人数,保底目标,奋斗目标和希望目标,并依此为依据明确了合格边缘生承包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07—08学年度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方案》,作为教学过程奖励和学年度评估的依据。目标的科学确定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做?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出台了《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意见》,从“管理、教法、学法、模式、细节、评教”六方面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落实常规有机结合起来。一年来,除日常工作外,我们完成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历史、生物九门学科的教学设计基本模式”的校级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备课环节中的常规问题。第二,推动评教工作,凸现学校特色。听评课活动自学期初开始到学期末结束,全校三个年级周周有课听,课课有人评。听评课直指问题,重在改进。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极力提倡“五”关注——关注教师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活动的组织,关注达标测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听评课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高了课堂效益,形成一定时期内教师的研究专题,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向学生的需要发展。

三、进行科学评估,有力发挥团队作用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总成绩的合格率。这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学校的评估主项。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发挥年级组和班级这两个团队的作用。向年级、向班级、向每位教师要总成绩的合格率成为我们工作的导向。团体协作,互相帮扶,努力解决拉腿班级、薄弱学科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成为我们评估方案的出发点:

对年级捆绑评价:年级组在全县综合评估中获奖,学校给予相应奖励,否则无奖。

对班级整体评价:奖励八个班级综合评估的前三名,不考虑学科名次,向教师要团队成绩,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帮扶,打整体战。

对教师个人评估:重承包生奖励,教师承包合格边缘生,在过程评价中合格一人次,奖励不低于30元。

四、加强班级管理,想方设法提高合格率

一个班级向什么方向发展?能培养多少优秀生和合格生?老师们能否齐心协力?学生能否每天干劲信增?有没有良好学习氛围?这一切取决于班级管理。强化班级学风建设、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是提高合格率、提升优秀生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学校在评估成绩时,重评估班级总成绩,要求各学科教师围绕班主任进行工作,落实承包目标。

1、学校出台《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不断开展“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先管住,后教育”的思路,结合政教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管理细则开展班级工作,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班风。

2、在班级开展“争当自主学习的主人”和“争做优秀生,争做合格生”的一学期四次评价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良好教学环境。

3、针对学生基础不一,存在差异,有潜能、能进步的现状,我们制定教师承包学生制度,实行教师学生捆绑发展的办法,调动了教师的情感因素,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教师承包学生的效果,为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合格率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五、学习先进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不学习不会进步,不改革没有出路,“放下包袱,解放思路,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在深刻理解,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在七年级“数学、英语、语文”三个学科首推进行,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进行。

经过一年的努力,参与课改的七年级在今年全县统考中,荣获综合评估排第一名,参与课改的学科总成绩都名列前茅,合格率遥居全县榜首。

经过多半年的实践,我们明确了三个年级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一是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学习杜郎口模式,历史、地理、生物学习“导学、交流、解疑、检测”的自主互动式课堂模式;二是九年级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的课堂模式,利用小组中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帮扶,解决原后两排学生不学的问题,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半年来的努力,我们形成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对于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四学科形成自己的范示,对于历史、地理、生物三学科形成了自主互动式四环节模式;理清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创设出教研和常规工作的改进点;修订出学生课堂要求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要求;学案、教案、课堂、作业、教研组五项评价标准和搞好班级管的多项措施。

可以说七年级课改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让我们增添了新的勇气和胆量,为*初中下学年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展开科学规划,有效落实九年级工作

九年级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社会地位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第二期开学伊始,我们就详细制定了《九年级教学工作安排意见》,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评价与奖励,面临的挑战,采取的措施”等五个方面全面规划九年级工作。从“管理直指班级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复习阶段;抓常规,抓落实;尖子生培养;学困生培养;调整学习气氛等”六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练习和辅导,有效考试,有效教研,有效学习”六方面提出可行性要求,抓落实。

一年来,各班主任早出晚归,细致周到,实现了“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目标。同学科教师团结在学科组长周围空前合作。教师利用边角时间为承包学生填补空白。整个九年级工作,按部就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复习任务,面对中考胸有成竹。

第4篇:初中教育范文

关键词:弊端;复杂科学;初中生物;特征

一、线性思维方式造成的弊端

1.知识本位倾向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直以来,生物教育强调“刺激―――反应”,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这一简单线性思维方式,仅仅将学生视作个体信息的处理者,忽视了人脑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认知过程这一本质。造成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强调“接受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简单化,偏重于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和整和,教学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由此学生必然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缺乏体验的能力,更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生物教学中的应试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仍很简单―――成绩。教师通常通过加班加点、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短平快的方式来应对各种考试、评比。生物教科书中规定的必做实验,有85%的教师和学生懒得去做,即使考也可以变做实验为讲实验,学生亲自做实验变为听实验。所谓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也只能“望本兴叹”。这种现象严重扭曲了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的功能,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真。

二、复杂科学视域中生物教育的特征

1.生物教育具有自组织特征

自组织是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首先学生作为个体生命,是自然生命,具有自组织特征;能主动地从外界系统中获取阳光、空气、水分等营养物质,自主地生长;同时从学生的精神生命看,学生能主动地获取书本知识、社会经验,不断调整自己与外界的相处方式。在自组织的启示下,教师必须重在引领、激活学生的自组织系统,唤醒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其次,生物教学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这里至少存在教师系统、学生系统、教材系统。这些系统在教学活动中经过其内部和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逐步向合理、有序化发展,呈现出教学的无限丰富和发展性。这里教师要起到优化教材系统,积极激活学生系统的关键作用。

2.生物教育具有非线性特征

一直以来,在线性思维的指导下,人们在生物教学中认为,人的发展是线性的,可以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测定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不连贯的步骤。强调行为的客观性和因果制约性,追求因果的透明和相互作用的简单性为求在每一种情形中都辨认出原因和结果。实际上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可变性。而教育事件的发生与否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等随机出现的条件,基于此我们不能对某一教育结果的出现作简单归因,也不能对即将出现的教育效果作断然的预测。因此要求:①教师要不断提高示范、引领作用,重视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要自觉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鼓励学生的“超越”“质疑”与创新。③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索与亲身体验。重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④重视挖掘和利用生物教育的资源。

3.生物教育具有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系统的整体行为决不是所有局部行为的简单相加,一般情况是整体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因此生物教育不能简单地分离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确认教学是师生精神生命共同生长的过程,不能还原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从生物教学的总体上去把握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师生充分交流这一关键。对生物教学内容不可分离得支离破碎,不管是介绍人、其他生物,还是环境都要从生物圈这一整体去理解把握。生物教育整体性关注青少年生命整体的发展,明确认识生命发展的复杂性,以期实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生物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一是要注重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和自组织性的理念,从而克服传统生物教学的片面性和强制灌输性;二是要以非线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思维方法为指导,优化课程组织、教学过程与方法,使生物教育从简单、封闭、线性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走向健全、科学与高效。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J].课程.教材.教法.1990,(04).

第5篇:初中教育范文

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美术教育中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美术教育的效果,就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手段。文章主要介绍初中美术教育中开展赏识教育的具体方式,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美术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育;赏识教育;方式

美术教育是指通过美术教学,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科目。

一、打破教材局限,解放学生思想

在以往的教育理念里,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具有绝对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不能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教学内容,而且教学进度是经过周密安排的,具有一定的限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质疑教材,学生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学习。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喜欢根据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打破教材的束缚,充分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发散学生思维,赏识学生的问题

没有问题,就无法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主要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灌输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被动、消极地学习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而且,由于部分美术教师有意或者无意偏爱一些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回答问题成为某些学生的“专利”,而其他学生不敢提问、不善提问、不想提问的现象,从而使美术教学质量降低。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与学生建立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三、展示学生个性,赏识学生的优点

大多数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适当鼓励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科学评价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作品评价方面,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绘画特点、绘画技巧以及作品质量等,合理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充分认识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培养创新意识,赏识学生的创意

创新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时展的要求,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赏识学生的创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美术教育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的机会,促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

五、尊重学生差异,赏识落后学生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每门学科都会出现优秀生、中等生和落后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素质不强,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真诚地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落后的学生,初中美术教师应该进行适当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信心,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结语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合理应用赏识教育,积极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赵高红 单位: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

[1]邓文彬.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艺术科技,2013(2).

第6篇:初中教育范文

关键词:爱国教育 古代诗歌 初中 传统文化 引导 艺术表现

《尚书・尧典》有言称:“诗言志。”意思是诗歌为诗人用以表达自己意志、抒发自己情感的载体。所谓文以载道,也是同样的道理。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和归宿,正因为有了情感的重量,中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歌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许多杰出的诗人才为后人所铭记。

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愫和话题,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思想史。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国名篇比比皆是,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艺术魅力的同时,如何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课题。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应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元素呢?

首先,以爱国行为作垂范,以英雄人物作榜样,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宏图大志。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历史的脊梁;也有一些另类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拘一格地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中课本里收录的诗歌名篇《木兰辞》,便记录了一个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胆略、智慧和才能,更应该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论男女、老少、贵贱,都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再如,在学习杜甫《春望》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解读这首诗歌写作的背景,通过这个背景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沉郁心中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歌,明白诗人遭遇国破家亡时的悲愤心情,深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英雄事迹的浸润,通过爱国情怀的熏陶,慢慢就会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高尚,来源于对国家的热爱;真正的情怀,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

其次,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广袤疆土、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初中课本里,还是杜甫的一首诗――《望岳》,诗人用博大的胸怀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而在《观沧海》里,曹操用雄健的笔触描绘了大海的磅礴气势;孟浩然和《过故人庄》则以小巧自然的风格,描写了农家生活的静谧优雅。祖国山河的壮美雄奇,在这些伟大诗人的笔下,透射出了无限的魅力。当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了解祖国多姿多彩的风景时,一种国家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爱国家、爱生活的理念也将慢慢植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另外,中国的古典诗歌本身就体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感染他们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发展几乎伴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课本里,精选了中国古典诗词当中众多的名篇伟作。代表中国古诗最高成就的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作品双峰对峙,如李白的《送友人》、《行路难》,杜甫的《望岳》、《石壕吏》、《春夜喜雨》;有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当然也少不了婉约派的影子,如晏殊的名作《浣溪沙》;有律诗,也有绝句;有古诗体,还有格律诗。总之,内容包罗万象,体裁形形,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巨大的成就和在世界的极高地位。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诗歌学习过程中,断不能将这些诗歌割裂开来,就诗论诗地进行教学,而应该将单首的诗歌、单个的诗人,放诸于整个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上来,让他们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杰出成就和独特魅力,使他们由学诗歌到爱诗歌,由此再发展到爱中国文化以至于爱我们伟大祖国这样的高度上来。

还有,古诗词的爱国教育必须要与诗歌固有的艺术表现力结合起来。

我们说“诗言志”,教学生们品诗读句,要着重于诗歌的思想情感。但是,单纯强调爱国诗歌里的英雄主义、爱国情怀,这也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流于说教和空洞。没有表现力的文学作品,其实不叫文学作品,应该叫宣传口号。诗歌是一种最有张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力是诗歌的生命。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古诗的独有艺术魅力、表现张力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用诗歌本身的感染力感化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爱国主义的情怀。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这首诗歌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写法,来诉说诗人自己在国破家亡时的愤懑,而是采取了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故国家园的花鸟树木当中,每句都没有直接抒发感情,但每句都能读出作者对战争的愤恨,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人民的同情。面对这样的千古名篇,泛泛而谈杜甫的感情,并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而通过对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细腻的分析,让学生细细咀嚼,品读其中的滋味,与作者在感观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就一定能够真切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感同身受经历作者思想的洗礼。

最后,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区别。

诗人和他的诗歌,都是生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思想和内容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的限制。因此,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为这些传统的诗歌赋予新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培养爱社会主义祖国、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要去其糟粕,摒弃陈腐,防止一些落后甚至危险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的古代诗歌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别是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教师们在诗歌教育教学中,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并用艺术的方式开展,达成教育预期。

参考文献:

[1]雷海娟.《春望》教学案例[J].文学教育[J].2006(1)

第7篇:初中教育范文

有了想打虎的热情还不够,你面对一只老虎时,还有个敢不敢的问题。需要有胆子——自信心,而不是犹豫不决,想太多。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成功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愿望。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经历的失败太多,往往一次失败还未缓过神来,又要面临新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甚至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意设置一些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跨越的个性化的“小台阶”,帮助学生感受取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电学的初始阶段,笔者就尝试有意放慢教学的速度与进度,把难点分散,每节课完成的内容少而精。第一节内容就分“电路的四大组成部分”、“画电路图与连实物图”、“电路的三种状态”三大组成部分,从而使每个同学学得扎实,学得愉快,感受到不同的成功喜悦,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经过一段的学习,逐渐使部分同学的自信心得到提高。

除此以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且有安全感的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不断地探索与思考,让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和知己,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足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电学内容设置也是由易到难,一环紧扣一环。如果你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一开始就稀里糊涂,可能起先还能混得过去,到一定难度,就可能措手不及,这时再抓紧,就来不及了,教学进度不会为你而停下。如此一来恶性循环,成绩可想而知了,所以你首先得有“打虎”的热情。

对于有着明确学习目的的人来说,对“打虎”的热情持续时间如果还不够,这时,对于教学者,对于所教学的内容,就应巧妙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来激发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延长“打虎”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卢布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提高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述电路最基本的连接方式时,笔者就准备了两个黑盒子:都有两个灯,一个开关,都亮着。请学生拧下其中一只灯泡,观察,提问:“为何一灯不亮,而另一只盒子中的灯仍亮呢?这样一来,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同样可以增强学生“打虎”的热情。“一首诗应该始于欢乐,终于智慧。”这句话对于物理实验活动同样适用,电学实验多且简单易操作、现象明显。比如在演示“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界限”的实验时,从学生的目光中——始于欢乐——电流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随着时间(加热)逐渐在慢慢偏转;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终于智慧——原来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界限,但需要加点条件——加热。可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尽可能多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会选择适当的方法

打虎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有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死了虎,有的四两拨千斤就打死了。究其原因,关键是方法的选择,平时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归纳一些常用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具备初步的打虎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有时间去深刻理解和思考清楚,并理顺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运用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会做题,但往往对问题的思考过程说不出一、二来,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解题思路的思考方法。

比如说“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电学的一个重要实验装置,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认知其原理作用、接法等,还必须注意其在应用过程中的背景,从而加深理解。

陶知行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例如在判断短路(局部短路),由于电阻概念还未学,笔者尝试用浅显易懂的比喻,把电阻小的导线看作“紧闭的后门”,而电灯则看作“畅通无阻的前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深入浅出的阐述,可以减轻学生思维的阻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常言道:“一图胜千言”。图像是一种直观的表述语言,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物理情景,有一些问题,语言文字表述较长,条件变换较多,研究的对象或物理量间的空间位置、方向关系较复杂;都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提高正确率。因此,笔者倡议,边读题边画示意图,且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哪怕是廖廖数笔。曾分析过这样一道题:有一定阻值的电阻,当它两端的电压由6V变为5V时,电流变化了0.2A,那么它消耗的功率变化了W,很多同学的答案都为0.2W,如果你画了示意图,结果就不一样了!

一些常见的知识点,用简洁的语言,用口诀、顺口溜来归纳,效果实践也是不错的。“串联电路和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而并联电路和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两灯串联,一灯不亮,出现短路故障,两灯都不亮,出现断路故障,而并联恰好相反。”类似的规律很多,只要做个有心人,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学生的打虎本领。

当然,“教是为了不教”。方法传授后,并不是一了百了,需要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消化、运用,逐步成为学生内在的能力,从引导开始,逐渐让其独立,成为身怀绝技的打虎英雄。

四、培养知识迁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老虎种类繁多,况且许多不只是在动物园、马戏团中,更多是野生的。当你打惯了驯化了的,突然有一天面对的真是一只山大王时,你的能力是否足以制服,尚是个问题。同样,当我们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解题能力,当面对一些陌生的题目时,该怎么办?需要我们的学生有知识迁移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法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最高教学技巧所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迁移能力,具备此能力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构建知识结构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遇到以下问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向右移动时,三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V1增大,V2减小,A增大B.V1减小,V2增大,A减小

C.V1不变,V2增大,A不变D.V1不变,V2减小,A不变

这道题的准确率较低,很多同学把滑动变阻器仍当作滑动变阻器,内在的实质未揭晓:此滑动变阻器由于只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很明显,滑片P已失“变阻”的作用。很多学生被表象所迷惑,原因就是出现了“滑动变阻器”,以为还是一只“滑动变阻器”。

“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是21世纪世界教育主题之一,将现代科技和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地渗透到物理教学中,把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吴江市2007~2008年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第32题:

某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请你设计虚线框内的指示灯电路,供选择的器

材有:“220V10W”灯泡一只,“2.5V0.75W”灯泡一只,“2V10mA”发光二极管一只,各种阻值的电阻,导线若干。(1)在指示灯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请你通过计算说明选用器材的最佳方案及器材的具体规格;(2)将电路图中的虚线框部分补充完整。

这是一个和我们联系很紧密的题目,当时的得分率很低,因为它是“野生的”,它要求装一个指示灯要最佳的,从理论联系实际,当然最佳——最省电——最省钱。由此转换到了比较相同时间内,它们的实际电功率,就变化成了“已驯服了的老虎”,这样一来题目就简单得多。

相信,每一个想成为打虎英雄的人,看了上述浅薄的认识,都会有一些感触。而我们广大的一线物理教师,也会在实践中思索,在思索中提高和培养“打虎”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定梁.生活中的物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梁树森.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摘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苏科版物理教材使用的一些想法,本文就初中物理电学教学阐述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第8篇:初中教育范文

 

一、前言

 

初中艺术是学生了解艺术的关键教学时刻,但是现在初中艺术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这是由于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理念造成,因此现有初中艺术教育停止不前,甚至一些学校为了给主课让时间,停止了初中艺术教育课的开展,许多绘画、音乐课程只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具体的教学宗旨,使学生丧失了获得学习艺术、了解艺术的机会,因此本文结合初中艺术教育现今存在的问题,对初中艺术教育进行深刻探究。

 

二、初中艺术教育的问题

 

教实结合不当导致初中艺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偏差,教实结合的“教”主要指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实”主要指实践教学,分析问题时应当根据每一个点进行理论综述,首先是教师问题,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大体一致,中考的分数线有着明确的标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属于艺术系统的教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被排除在主流教学之外,教师也很少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导致艺术教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根据第三次课改当中,针对各个科目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对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目标有原来的“提升学生艺术认知”过度到“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艺术当中”这一理念的转变将单纯的初中艺术学习课程改变成为认知体验课程,主旨从原来的了解艺术过度到了与艺术融合,这一教学目标的转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天赋,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观念,让艺术变成学生修身养性的基础,从而正面激发学生的人文感官及道德感官。但是课改虽然提出了有效的方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却没有按照这一目标执行,传统的针对初中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依然存在,学生知识能够从初中艺术教学课堂上了解到有关艺术的知识,却无法完成融入其中的环节,这从侧面证实了教实结合的教学方式还未成功。最后教学形式过于落后,我国针对绘画、音乐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定,教师按照课程的流程进行教案编写,阐述知识点,阐述知识理论,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的阐述知识理论并不是真正的教学手段,只会让有趣的内容淹没在无聊的重复当中,尤其作为艺术来说,一味的过分追求教学理念的传播让艺术丧失了机动灵活的特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艺术课程教学失败。而取其相反的过于激动灵活的教学虽然能够释放艺术的天性,但是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学生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并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艺术带来的魅力,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也是不可取的。

 

环境限制主要是指初中艺术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水平的限制,现代初中教学中并不将艺术最为主要科目,因此配备的教师素质相对于其他专业科目的教师素质有所偏低,从业门槛以及从业理念也相对较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艺术学校中专毕业的学生都能够当初中艺术教师,造成了较为狭隘的教学环境。我国对这一方面并不重视,教学师资力量不够,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都缺乏有效的教学空间以及教学设备,因此这样的和环境限制了初中教学的发展。同样作为教学机制也是限制初中艺术教学发展的重点,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下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教育知识属于分科,这一理念的形成正是教育机制不讲艺术考核纳入到主题考核内容当中的原因,长此以往下去艺术教育将再此恶性循环中不断的丧失,最终沦为教学的附庸产品。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如何增强艺术教育理念,如何加强教育形式的转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三、初中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当前我国初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对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简单说明。

 

(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宣传初中艺术教育思想

 

要想更好地实现初中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上着手。教育关键是指导老师实际操作的价值标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进艺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共识。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校长开始,并逐层深入到老师和学生心中,层层递进,分步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初中艺术教育机制

 

作为学校,需要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建立起完善的艺术教育机制,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切实重视教育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其次要纠正艺术教育机构中智育教育的倾向,正确处理好艺术教育和智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纠正艺术教育单纯的艺术倾向,要将艺术教育和知识领悟相结合。

 

(三)为初中艺术教育提供恰当的教学资料

 

艺术教育需要有恰当的教学资料,为此需要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创新,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辅助教材的编写,并在教学过程中创立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艺术教学从学校单一个体向着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元化的复合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建立起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科学地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最新的教育管理和学习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四、结语

 

初中艺术教学想要摆脱现在的困境其实还很难,主要在于应试教育体系的存在,这种体系一天不转变对艺术教育的态度,艺术教学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机会,同样社会和教学环境如果不改变也有碍于初中艺术教学的发展,所以作者再次呼吁,我们叫到学生学习艺术并非是培养伟大的艺术家,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艺术带来的人文魅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侧面提升学生的信仰力、道德水准,培养学生接纳他人融合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学会做人,这才是关键,因此初中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锦上添花的理念,更是促进教学提升教学的关键。

第9篇:初中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诚信;教育

高尔基曾说:“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由此可见,诚信是一个人走上成功道路的奠基石。诚信是指对己诚实,对人守信,言语和行动保持高度一致。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诚信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了解诚信的含义,帮助受教育者将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并促使其转化为受教育者外在行为的教育。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学会诚信,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在初中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如何从初中生个人实际出发,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呢?根据个人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学校应把诚信教育与课程教育放在同等地位来看待,除了搞好课业教育,也要有意识地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学校可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课堂渗透、校园广播、宣传长廊、校园内张贴诚信标语横幅等活动,以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初中生进行诚信知识的宣传。此外,学校也应重视学校管理以及教师素质对学生诚信观念的影响。学校应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树立学校诚信形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者诚信示范形象;要建立学校诚信评价体系,规范诚信行为。务必做到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2.组织多样的诚信教育实践

卢梭曾指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对于处于人生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讲,口头教训往往都是无效的,一味地指责、训斥,反而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做出更不理智的行为。爱动是初中生的天性,如果把各类对学生有益的活动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学校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如,邀请专家来做有关诚信的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以增强学生的诚信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志。

二、家庭方面

家庭,是初中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和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初中生的诚信教育至关重要。由于家长对于诚信问题的忽视,使得初中生常以学校要买资料、交费等理由,一再向家长索取钱财去买零食、玩游戏,不仅造成家长对学校的误解,同时也不利于初中生的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信守承诺,给孩子树立诚信榜样,并以诚实守信的做人理念严格要求孩子,适时表扬孩子的优点,及时指正孩子的不足,不断优化诚信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诚信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个人方面

初中生的诚信教育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个体本身。如果学生自身不配合,那么所有教育都是徒劳的。诚信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也是中学生立身的第一要义。教师应让中学生意识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学习生活中,不应为了追求某种目的而急功近利,逃避责任,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而是做到自觉地遵纪守法,以诚待人,将诚信贯穿于行动始终,并切实了解到诚信缺失必然会让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社会方面

由于初中生大多要住校,从上初一开始,他们便要离开父母精心建造的象牙塔,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大千社会充满了好奇,他们对于外界好恶的判断往往是不理智的,稍不留意便容易走上歧途。因此,社会各部门应当致力于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诚信意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让中学生受到良好社会风气的熏陶,并在一个文明健康、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里成长。

五、国家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个人的信用管理,倡导诚实守信,国家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合理有效的失信人员惩戒机制,使得诚信教育有法可依。初中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他们的诚信状况与祖国建设息息相关。建立失信人员惩戒机制,依法惩罚失信行为,让学生看到国家对失信行为的处理力度,可以有效促进诚信教育的有效展开。

总之,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也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品德。中学生诚信教育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顺利解决,但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有关部门的持续关注下,我国的诚信教育建设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梅秋华.诚信在召唤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07).

[2]芮永红.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和培养[J].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