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管理会计发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会计发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会计发展论文

第1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论文3000字(一):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挑战,企业一定要形成认识,通过合理的对策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论文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首先针对管理会计的内涵展开分析,然后论述了目前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会计;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1引言

管理會计最初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两部分组成,即管理控制功能在成本会计上的叠加。管理会计在会计上比较灵活,运用使用的会计方法比较新颖,并利用统计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企业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在考虑到会计的及时性和相关性特点的基础上,为财务会计、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这也主要受益于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

2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对大数据在管理会计的运用认识不充分

提到大数据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大家会很自然地将其归结为大企业的专利,许多中小企业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与自身关系不大,没有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大数据的正确认识。目前数据处理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如何将其与管理会计融合,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很多企业管理者人还认为财务会计为主,管理会计作用可有可无。由于对大数据认知不足,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效率较低,在中小企业的现象更加明显,这些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达到管理会计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以上对于管理会计的忽视和对大数据运用的不充分直接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2.2信息储存空间有限,分析方法欠缺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企业信息收集加工的能力。在信息海量增长的今天,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数据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信息。信息技术分析方面的短板致使企业自身难以保存太多的数据量,让数据分析变得困难。目前管理会计和数据处理没有取得很好的融合,或者没有很好地利用数据技术的强大处理能力,这也是让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帮助企业决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的原因。想要使信息化取得显著的进步,需要海量的资源分享平台作为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其核心云计算刚刚起步,发展距离实际运用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必然会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

2.3有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作为一种管理技术,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基于成熟的人才。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基于传统技能的数据处理和现代的分析技术能力。只有两者都具备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将管理会计带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我国这类人才很少,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情况是,许多管理和会计职位仅从财务会计转移到会计或直接兼职。这些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导致管理会计的效率低下和绩效低下,并且无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还有一类员工,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程度低,甚至更多会直接抵制新知识。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2.4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存在风险

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合通过网络搜集海量的信息,并将其分类汇总,这给传统管理会计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网络收集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有待商榷,过度的寻求网络信息会不会侵犯企业的隐私信息也值得关注。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核心秘密,高难度的数据处理、病毒、黑客攻击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导致会计信息的丢失或泄漏。要想确保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不被窃取,需要面临的困难重重。首先,企业的信息越来越多,保证所有信息的安全成本巨大;其次,移动智能产品的层出不穷让企业的信息接入端口和接入设备增加,难以对所有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后,外部获取信息的手段在不断改进。以上三点造成目前的现状就是企业信息安全性不高。

3大数据时代下解决管理会计发展问题的对策

3.1树立对大数据的正确认识

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一的传统财务会计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多样化的会计管理模式已成为许多业务会计改革的重点。管理会计服务于公司的管理,并集成了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功能,在公司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会计的转型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其带来了思想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带来了管理技术上的创新。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如果公司希望在复杂的经济浪潮中快速发展,则必须实时更新业务管理的概念并增强关注度。因此,经理层需要更新观念,发展创新观念,增进对行政会计理论的理解,制定有效的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和公司章程[1]。

3.2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化的发展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想要实现管理会计的发展就必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不断涌现,用科学方法整理数据,从不同角度准确分析和判断企业管理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设具有较强数据共享能力的信息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把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信息、财务数据、人力数据等进行处理和共享[2]。企业需要哪些信息可以随时从平台获取,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3.3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加速转型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解决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关键。首先,轉变轻视管理会计作用的意识。如今,许多业务经理专注于在公司任职期间的短期利益,忽略发展管理会计和员工培训。这将导致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阻碍管理会计的发展,并不可避免地给公司带来不可控制的风险和损失。其次,进行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培训,招募高级人才来培训公司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技术水平。这样随着其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将为公司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型和概念,提出创新的想法,并增进对管理会计和大数据的正确理解。最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促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3]。

3.4加强会计信息安全管理

会计管理方面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为有效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遵循实施[4]。首先,有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可以开发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系统,并引进相关安全技术人员,不具备自身开发信息安全系统的中小企业,可从可靠的供应商购买安全的技术软件,并运用到信息安全防范中去;其次,企业应提高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加强网络的安全监管力度,对管理会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存在风险的环节及时预警,这样可以尽早发现会计信息中的安全问题;第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去约束泄漏和盗取企业信息的行为,对违反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单位按照法律严惩。

大数据时代对社会的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等都受到了挑战。要积极面对和解决管理会计在大数据时代遇到的问题,转变观念,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保证信息的安全,促进管理会计的高质量发展,以进一步在新时代背景下增强管理会计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如何实现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力量,而且还能引领员工思想状态和价值观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在以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的同时,更要密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开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保障企业管理,为企业营造和谐氛围。

关键词:政工工作;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研究对策

一、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重要意义

政工工作不仅可以促使企业员工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获得教育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提升企业凝聚力,更好的发展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推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开展政工工作,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精神的提升以及企业内部文明精神的提升,可以通过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系列的文化宣传和企业活动;加强员工之间在交流以及思想的统一,减少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的距离,以达到强化凝聚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开展政工工作,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以及积极性,挖掘企业的增长潜力,以达到提升竞争力。同时党员要在政工工作开展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等形式,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将工作有序的推进。可以说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实现企业长效发展是至关重要。

二、企业政工工作现状

(一)政工工作理念僵化

政工工作被忽视,政工人员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很多企业由于政工工作的滞后导致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部门之间关系没有理顺,员工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没有形成健康、和谐的工作关系。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主动性差、随大流的思想,个人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动力不足。政工工作的不被重视,与部分企业落后的、僵化的工作理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政工人员素质不高

大部分企业的政工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不高,导致无法提升政工工作的质量,再加上政工人员本来就比较少;另外企业对政工工作的忽视,导致政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政工人员也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在工作上趋于形式化,创新的力度也不够,严重的形式主义再加上专业知识的退化,导致政工工作在企业的成效显得微不足道。

(三)政工工作方式缺乏创新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信息互动的方式也越来越媒体化,网络已改变了多数人阅读的习惯。而企业没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仍停留在以学习报刊、纸质文件等为主的宣传模式来开展工作,导致上令不达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政工人员到生产现场较少,与员工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不了解员工真实想法,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针对性,工作效率低,而且也难以有效激发员工参与的主动性。

(四)政工队伍建设不重视

企业忽视对员工思想的引导,导致企业内部出现小团体等不和谐的情况,甚至可能还存在一些比较自私的政工人员,对自身的小利益斤斤计较且不顾全大局,由此阻碍了政工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政工工作的奖惩机制,从而导致政工人员的热情降低,从而导致政工工作的效率降低。

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政工的思想认识

要重视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并对企业员工做到人性化且科學化的管理。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作为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不仅仅决定了企业的运行生产,还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所以应当对企业员工积极的开展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并且重视政工工作的价值及其作用。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起到领头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政工教育,为企业的政工工作做好表率,结合自身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转变企业老旧的管理观念

管理人员应当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并对于员工所提出的建议适当性的进行吸取,从而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企业的运作当中;员工通过参与培训,从而了解到自身的价值,充分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充满热情的情绪下更加配合企业的管理,使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提升企业凝聚力

很多企業都只注重于业务的发展,从而忽略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导致政工工作人员素质都普遍较低。政工工作对企业业务有着积极的因素,不仅促进了企业业务的发展,并且提升了员工的政治觉悟,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这样不同部门的合作效率也会随之也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工人员能够具备高的工作素养,并且对企业内部的业务工作越来越熟悉,使员工能更快的融入到其中,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实际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做好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且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得政工工作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更好的开展,保障了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对政工工作积极配合的员工进行评选,针对这些优秀员工进行适当性的奖励机制,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促使其他员工对自身要求的加强。

(五)完善企业政工工作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企业的评价管理机制上的工作实效性,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经济效应,但是政工工作的开展却总是被忽视,甚至有的企业管理项目并未包含政工工作,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完善政工工作,另外还要及时转变企业思想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方法,并积极鼓励创新,不断地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使得政工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能够达到理想的发展效果。

第2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百年以下的历史并且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更是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已。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研究,管理会计理论都未能形成一套标准的,公认的理论体系。最初的“管理会计”名字,在H·W ·奎因坦斯教授出书的代表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出现,之后西方国家的各个会计学者和相关组织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了解程度,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会计进行描述和分析[1]。1997年美国会计学者罗伯特·S·卡普兰在他与其他学者合作写的《管理会计》第二版中定义:管理会计能够为各级管理者和组织中的员工提供财会和非财会信息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组织内部全部职员对相关信息需求的推动,并有助于员工们设计出各类投资和经营决策方案。1970年到1980年之间,我国决定引入国外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中国对管理会计研究非常优秀的学者有汪家佑和李天民[2]。

 

二、管理会计主体

 

管理会计主体通常是指管理会计为其办事的某一特定单位[3]。众所周知,管理会计大部分是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有效决策信息的内部会计,不需要遵从公认的会计准则,所以管理会计的主体是具有层次性的。依照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需求,管理会计的主体既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单位,也是一个企业。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无体企业是可以依照交易的需求,在短时间内能把若干个体由网络连接起来一起工作,交易结束便可以告知解散;再比如有些上市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而每个子公司又有许多联营企业、关联公司等。在这种情形下,有些学者建议,有必要拓宽管理会计主体的空间领域。不仅是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单位或单个小企业整体,还可以是多个个体的联合体,如母子公司或者是无实体公司。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

 

(一)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初期阶段的基本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启用“科学管理”模式来解决日益严峻的生产问题。泰罗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利用与会计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资本管理。他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控制和规划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所以他把成本会计的管理机能交由计划部门来执行,这样做有利于在一般的生产设备的条件下可以推进企业用稀少的材料和较短缺的工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泰罗的研究成果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后对管理会计的兴起起了关键性作用,逐渐构成以泰罗学说为基本方向的管理会计。在这一期间,管理会计以成本节制为基础,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为目的,关键内容有三个方面:预算控制、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二)预测决策是管理会计决策阶段的重要特征。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开始兴起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派别认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应该由最初的以事体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这同时也是管理思想的一个重大改革。行为科学之后便是管理科学。在管理过程中管理科学流派采用科学的方式并运用数学来攻克问题的方案,偏重解析了管理中的科学和理性等。之后,管理会计合并了管理科学中大部分内容。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战略管理会计是随着信息普遍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本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跨国企业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管理环境都很重视,他们认为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并且,企业为了能实现最终目的,得到核心的发展能力和逾额利润,就得分析企业本身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包含竞争者、 客户和政府机构等) ,并及时传递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斯在1981年提出的,他将“战略管理会计”解释为:“用于监督与构建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4]它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研究结果表明这不仅扩展了传统管理会计学的研究范围,还联系了竞争者经营管理的分析来对本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进行探察[4]。

 

四、战略管理会计特点

 

(一)适用范围:较为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管理,跳出仅关注企业内部管理的固定框架,能为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财务信息,尤其注重各种相对指标或绝对指标的分析和计算。

 

(二)决策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比较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超出了较为单一的期间范围,还能利用它了解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动态变化。

 

(三)研究对象:战略管理会计一般分析与企业经营策略有关的非财会信息,例如生产指标的弹性、产品品质、客户的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与战略资本有关的数据、企业资产的规模和基本产业布局对企业的影响等。

 

结论

 

战略管理会计是由传统管理会计的延伸而来,近几年来它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运用较广[5]。随着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由发展空间较大,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自主决定其投资、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问题。加之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快速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能更好地收集,整理和使用这些信息,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企业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来制定合理的战略方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最大化,为企业赢得经济市场上的优势。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在当今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对我国企业原有的内部管理依然具有广泛地实用性。所以,我们得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承,互相补充,进一步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

第3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介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入手,剖析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因素,最后对其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我国会计界对财务会计,尤其是对财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但是却缺乏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了管理会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会计得以在国外大中型企业中迅速的推广与应用。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计量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会计体制改革,会计学界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领域,造成了管理会计的理论相对滞后,并且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

二、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因素

(一)我国社会制度及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我国目前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转轨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为政府对于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①。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通常出于政治目的。正是这种特殊性造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但是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仍旧处于对外国理论的介绍与引入阶段,所以使得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在我国“水土不服”。

(二)没有形成规范、健全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偏重于方法而忽略理论结构,偏重于具体问题的分析而忽略了整体性。但是理论体系作为任何学科的基础,它的全面与系统是其独立存在并推广应用的关键。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并不注重体系的研究,而我国管理会计仍处于对西方理论的翻译和介绍阶段,并且和企业管理实践相脱离。所以,我们重复别人的多、开创性少,专题研究多、理论体系研究少,使我们在管理会计研究上难有更大作为②。

(三)学术界缺乏兴趣,实务界缺乏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会计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都集中在财务会计方向,例如对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还在围绕量本利分析、预测、决策、绩效评价、激励机制而展开。同时,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虽然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仍未在实务界得到全面的推广与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帐、报帐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③;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④;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⑤。

三、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建立管理会计协会

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均早已设置了管理会计协会,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建立管理会计科学并且提供一个管理会计的专业组织。

1.建立管理会计协会可以加强会计学术界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和体系的构架。同时,未来管理会计会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管理会计学界可以依托协会进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活动。

2.管理会计协会的建立可以加强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的交流,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学术界可对实务界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深入调查研究,从而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实务界可以将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学术界相互沟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可以将学术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帮助指导下迅速的投入生产实践。

(二)加强管理会计教育

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只有让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具备一定的基本认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共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真正的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超级秘书网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理论和方法必将得到完善。通过广大会计人员和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⑥,相信未来管理会计在我国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注释

①Roland,G,TransitionandEconomics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2000

②潘飞等:《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和展望》,《上海会计》,1999年11期。

③孟凡利等:《管理会计应用: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

④暨南大学会计系管理会计课题组:《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

⑤何建平:《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透视》,《会计研究》,1997年6期。

⑥原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于1983年1月召开的“学习外国管理经验的座谈会”上提出的学习外国管理经验的16字方针。见1983年1月22日的《经济参改》。

参考文献

[1]潘飞,文东华。《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2期

[3]潘飞,徐健儿,张丽萍。《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和展望》,《上海会计》,1999年11期

[4]孟焰。《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会计研究》,1999年10期。

[5]王建胜,朝来东。《知识经济下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北方经济报》,2007年8月2日23版

第4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一)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企业对内部网络的构建和信息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可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了跟上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和在飞速变化的客观环境中生存,企业必须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和提供的资源来提高企业综合营运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邵维佳、孙航,2010)。目前,网络信息数字化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先已经习惯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引进现代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企业积极推广、建设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开发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使用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等现代管理会计思想,使企业的经营与网络结合得更加紧密(邵维佳、孙航,2010),改变了古老的管理理念和组织架构,精简了各项工作流程,降低了成本费用,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增强了会计数据等信文秘站:息的准确度和质量。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企业管理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处理和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边志新,2012)。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看成是管理会计和信息系统的一个集成,即认为是通过系统的现代化方法,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非财务综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等处理,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企业各个环节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计划、控制与反馈的需求,以帮助各信息使用者作出一切决策的统一系统(韩东平,1999)。它可以满足管理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客观环境,帮助管理者建设相吻合的激励机制,以促使企业各层次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任务;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风险分摊。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目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ERP软件中的一个子系统,独立于ERP软件,具有独特专一性,主要通过电子表格等辅助软件实现决策管理功能等形式存在。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生产厂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以SAP、Oracle为特征的国外ERP软件供应商,以用友、金蝶为首的自主研发本土化ERP软件供应商以及以海波龙为代表的专门财务管理软件供应商。

三、国内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典型案例

(一)烟台万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后,烟台万华与时俱进。为实现公司未来3I国际化战略,解决企业资源分配问题,其首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全预算组织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成立相应管理委员会,引进先进的预算编制工具;然后结合公司内部战略规划、经营计划、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需求,在数字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革新,实现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烟台万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实施历程是规范化预算管理,即基于Excel表格辅助软件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设置预算管理岗位执行相应职责等;全面预算管理与信息化初步结合,即引入OracleHyperion预算管理软件,简化手工操作、提高效率、实时考核并实现预算编制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与ERP系统融合,即采用SAP软件覆盖全面预算管理循环的全过程,再与SAPERP软件集成,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李俊彦、耿云江、何玲,2012)。烟台万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第一,实现了公司战略与业务计划以及预算的动态联动,使得公司战略目标得以科学地、合理地、量化地贯彻落实。第二,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全额、全程”得以实现,全员参与,思想行动高度统一。第三,搭建了融入企业现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和人资流的管控平台,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数据高度集成,为公司提供实时、快速、高效、准确的信息保障。第四,信息化作为实施预算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各系统集成,可以实现预算的事前控制和执行的事中控制,以推动目标的达成和对业务的约束。

(二)许继电气

成本管理信息化由于受到公司内部实施的部门绩效评价体系EVA与其成本体系无法兼容和外部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许继电气不得不开始寻找更好的成本体系取而代之。因此通过需求分析和意见采集后,许继电气确定实施ABC(作业成本法)来确定成本信息和实现其战略目标。许继电气实现成本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思路是先厘清各事业部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再选择部分事业部进行试点后,在许继电气全面实施;最后把ABC理论模型建成电子数据系统,选择软件公司设计作业成本管理软件,系统生成产品成本报告(潘飞,2008)。通过许继电气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适时地进行成本查询、动态地控制和有效地分析企业成本,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和规划,为企业决策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过程中对预算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可以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与此同时,还能够满足内外部不同层面的成本信息需求;能够提供变动与固定成本、可控与不可控成本、闲置与非闲置成本等不同分类标准的成本信息。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

纵观上述两个国内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典型案例,可以直接分析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视度不够目前,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只有一些现代化程度高的大中型企业或集团才实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例如一些上市公司(王大江,2012)。而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深刻且没有给予重视,又由于自身的弊端和发展的阻碍,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有着一种望尘莫及的感慨。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并不理想,许多中小企业并不实施或极少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使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受到阻碍。

2.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已进入各个领域。基于国家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得到飞速发展,并且惯性地认为财务核算重要,轻视管理会计。此外,管理会计软件的功能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管理会计的公式和模型无法应用(陈宏丽,2013)。另外,戚啸艳、胡汉辉、赵红英(2006)对ERP效能进行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管理会计功能信息质量满意度显着逊于财务会计,客观地证实了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低的事实。

3.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经营机制不匹配如今,全国各地各种行业类型的不同规模大小的企业众多,其自身经营理念和机制的设计也大相径庭。而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已经实现其根本转变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的责、权、利并没有真正统一,缺乏相应的激励、监督和约束。部分企业只重视眼前效益,忽略可以借助管理会计规划、决策与评价能力来站在战略层面上关注长期目标。因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程度与企业管理水平相关,所以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即使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也难以得到其应有的效果。

4.会计人员水平不一据财政部统计,中国目前已拥有1400万财务工作者,其中80%的人在从事财务会计记账等基础性工作,但在中国需要既懂财务知识又具有战略决策思想的管理型会计人才竟达到300万的缺口。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不高,在实务中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受阻。

5.管理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目前,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考评系统等的不完善使内部控制在责任会计方面流失于形式,相应环节的调整和流程的优化十分欠缺,建立的速度和进程缓慢,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弱化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王昱,2012)。

6.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原模式并存正如许继电气从开始变革企业管理到实现作业成本法(ABC)管理会计信息化这一过程中,公司起初实施ABC时,考虑到此方法的新鲜性,一直是处于尝试和实验阶段;然后进一步应用,采取先局部后整体的推广方法,给大家一个过渡期与接受期;最后为弱化不适应性和谨慎性原则,将原有模式和新方法并存(崔国萍等,2012)。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症结之原因分析

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也尚短,所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必然会受到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不同系统差异性短板的制约。

1.外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与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国家经济走势、习惯做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息息相关。大环境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一个从适应到融合的中间期以达到齿轮的完全啮合。此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也会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意见,规范管理会计行为,而我国相关体系的建设仍待调整与完善。

2.内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具体对象是企业自身,故企业内部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是为企业管理进行规划与提供决策和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其首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内部环境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广。

一是企业管理者、管理会计信息化执行者等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效果的好坏与否,一定程度上与企业领导者对其态度相关。懂得管理会计知识,具有卓识远见,并愿意花费巨资进行研究与建设的企业人,最后可以实现系统的完美兼容并提高企业价值。

二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和设备等投放也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快慢。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与信息系统的使用程度首先使企业进入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时代,在此基础上较容易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

三是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的定位及其内部岗位与职责的设定深深地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应用。如注重成本的控制、预算的管理、绩效的评价、长期的经济效益、国际化的战略等,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就将会被推到核心位置。

3.不同信息系统间的差异性鉴于国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为响应号召和自身对利益的追求,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开始将多种不同的应用系统引进企业管理中,例如OA办公自动化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因为我们正处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所以这些系统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开发技术、来自不同的软件厂商、启用的时期不同,导致了系统间兼容性差。需要系统的使用者再投资研发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信息数据链。此外,软件供应商之多、企业引用管理会计系统方式的不一样、开发技术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来自不同系统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等基础数据的不统一,阻碍了信息化前进的脚步。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对策略

经过上述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国内典型案例的介绍、应用现状的总结和实施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对

策略。 1.构建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其中法律环境是重要的外部环境,加快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变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形成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成长的良好培养基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只有在健全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才能实现,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才得以有效地运行。

2.营造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应从企业文化、企业人才、资金保证和内部控制体系四个方面来完善。首先,构建一种正确的可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上至股东、董事下到每一个员工都正确地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感受先进管理理念带来的氛围,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储备足够全面的管理会计人才,提供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功效,将其带到企业管理的制高点;再次,提供强有力的后台资金保障;最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供管理会计信息化赖以生存。

第5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问题探究;对策探讨;企业管理

管理会计主要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资料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率以及科学化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根据管理会计的需要,管理会计在财务会计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融入了企业管理、数理统计等基本内容,进而通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会计理论。但是现阶段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进而相关的问题也不断地显现,因此现阶段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研究者应当积极地探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探讨有效的对策,以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再次优化发展,并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与工具。

1管理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文章在本节首先对管理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进而结合其实际的应用情况探究管理会计本身的不足,以为管理会计的优化探讨提供相关的切入点与参考,最终提升文章整体分析的有效性。

1.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对于管理会计的探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却还十分的短暂。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的情况。一方面,很多人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往往会偏重于单一财务会计的探讨,进而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很难形成有效的认知与独立的体系;另一方面,部分的探究又过分地重视其管理职能,对于基本的财务管理以及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忽略,进而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并没有获得完整的推进,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这一方面来讲,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并需要结合更多学科的支撑来保障其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1.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定位并没有被明确,管理会计独立发展缓慢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分支学科,其实际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科学管理的需求,管理会计的实际开展也是建立在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的,因此很多时候,学者对于管理会计的探究都会借鉴财务会计的探究成果,这一部分探究工作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很多研究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管理会计大多时候被认定为是财务会计的一种简单转换或者变形,这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独立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1.3理论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到位,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与促进不明显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现阶段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管理会计认识的不到位以及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界定的不明确,很多时候管理会计的应用也与财务会计混为一谈。因此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的对接并没有完整的形成,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实际的运行结果也没有很好的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进行验证和促进。这一方面造成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理论体系的优化以及应用性增强的困难。

2以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优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管理会计理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学科界定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到位等问题,进而为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文章在本节以之前的分析为基础,探究优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基本对策。

2.1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的界定,明确其分支学科的地位

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学者首先应当对其学科的地位进行明确的界定。管理会计属于会计学的分支学科,其具备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显著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界定仍然存比较模糊。因此现阶段管理会计理论探究与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不仅要对管理会计本身的探究,更应该以会计学科为着眼点,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界定,进而明确其分支学科的地位。

2.2加强数理统计等学科对管理会计的支撑,强化理论发展的科学性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建立在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但是就其实际的作用来看,管理会计涉及对财务信息以及相关资料的加工、整理和报告的工作,对于财务资料的整理以及客观的分析是管理会计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根本。所以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会计处理技巧外,数理统计的知识、数学分析的方法也应当作为学科的重要工具进行有效的探究与补充。因此在研究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优化的过程中,学者应当将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并结合管理会计的本身寻找最佳的切合点,以保障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实际应用性的强化。

2.3加强对企业的运营的调研,以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推动理论的发展

理论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实际应用的检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了长时间的运用。虽然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管理会计工作在企业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的开展起来,但是企业实际的运行情况和运行资料对于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因此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与优化的过程中,相关学者还应当加强对企业管理的探究,并客观记录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而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行的不足点来进一步探究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和着重点,以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发展,以实践推动理论的优化,最终保障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的重要学科获得进一步的优化发展。

3结论

管理会计的有效发展对于企业内部决策者分析企业运营状况,做出科学决策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通过文章的分析,文章发现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不完善,对于管理会计的探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学科与财务会计的定位并没有被明确,管理会计独立发展缓慢;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到位,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与促进不明显等问题,进而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相关学者应当积极地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的界定,明确其分支学科的地位;并通过数理统计等学科的补充应用,强化理论发展的科学性;同时相关的研究者应当再次加强对企业的运营的调研,以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推动理论的发展,进而实现管理会计理论的再次优化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德,姜鹏.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3):123-126.

[2]陆晓红,郑超,耿云罗,等.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管理观察,2015(6):137-138.

第6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1管理会计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会计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企业管理层对内部计量的运用,只体现在纺织、铁路、钢铁业对成本会计的应用。论文百事通泰罗制的建立,使科学管理运动为成本会计实务及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之后,杜邦公司和通用公司对管理控制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创新,纵向一体化的多元经营活动公司出现,管理控制实务技术方法的需求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管理会计实务性技术方法革新较少,取而代之的是理论上的研究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追求零库存,零缺陷的弹性管理政策,另一方面,企业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使得企业对内对外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不过在近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且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深化,我们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顿国际CIMA研究中心了负责人说:“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更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财务领军人才将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将会是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师具备了较新的管理技术,已成为一个公司整体运作不可或缺的角色。”可见,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作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虽然我们国家的会计队伍与日俱增地扩大,但是在发展中叶存在很多问题,会计团队的数量多,但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相对较少,在我国的部分企业开展管理会计存在一些难点,难度的存在只要是因为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到位;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当然,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部分也是由管理会计标准难以确定规范这一特征决定的;我国的市场目前较缺乏对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使管理会计发展的相对比较滞缓。

文章认为目前管理会计发展存在的两大绊脚石,一是管理会计基础教育有待提高,会计不能单纯地被动地反映企业的运作情况,更应该主动地参与企业的决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目前,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缺乏统一、规范性。比如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从结构体系到内容,很多种教材的词语,方法不尽统一;另外,管理会计的教材难度没有分层次,不想普通的会计教材,分门别类,适应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但是管理会计教材,基本上大同小异,在难度上也没有很大的参差。这也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未与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一个原因。同样的,这些管理会计教材的理论有些仅是外国教材的翻译版,在某些发面不具有实用性。理论与实践案例的分析也不够。二是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有待发展,虽然说,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会计展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但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仍然是我们管理会计发展的不二法门,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中,我国缺乏将理论与我们的国情相结合,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3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趋势展望

从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方面来说,首先是管理会计的教材的修订。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化的教材,这是我们应用管理会计的前提条件。这套教材的修订不仅是外国教材的翻版,同时也要融入中国元素,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在教材中多运用一些中国管理会计成功的案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本土化的特点。其次,我们要加强我多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我们甚至可以模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一个“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中注协的发展,使得近几年中国注册会计师的队伍不断扩大,相信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如果成立发展,会成为会计师选择的一种潮流所向。会计证考试,CPA考试,极大地推动了会计的教育发展,我们要发展管理会计,也可以开设管理会计师考试。再次,结合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力开发有关管理会计的软件,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将结合,设计出诸如ERP沙盘模拟的软件让学员们有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

从管理会计理论实践方面来说,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7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经济环境;停滞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1925~1985管理会计发展停滞的原因

余绪缨教授在《管理会计》中阐述过,一门新的学科的创立不仅要有本学科的一些新因素的成长,还要有邻接学科的配合和它赖以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或条件,所有这些在当时是不具备的。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管理会计在20世纪二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的基础条件就是企业的发展,而在1925~1985这段时间里,人类历史上经历一次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一次空前的世界大战,直接导致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崩溃和大批的企业倒闭。据统计,银行破产的数量从1929年的659家增加到1930年的1,352家,到了1933年时,破产加上停业整顿和改组的企业已经高达4,004家。在银行业大面积的破产情况下,实体企业发展十分消极,1932年制造业的开工率仅为1929年时的一半,尤其是制造业从同期的88.5%降到19.5%,而管理会计的思想是起源于并发展于制造业,在制造业发展如此凄凉的情况下,管理会计思想当然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从管理会计发展所需要的理论基础来看,在20世纪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学术界过多地关注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当人们去追溯这段经济危机的原因时,许多学者都认为由于美国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缺乏金融监管,导致股价持续上涨,进而经济泡沫化,最终股市崩盘,于是呼吁加强金融监管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政府这时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规范资本市场。例如,国会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56年的《银行持股公司法》、1966年的《银行合并法》、1966年的《利率限制法》及其之后的《消费者信贷保护法》、《社会再投资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市场,但是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随着金融监管力度越来越强,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也越来越困难,企业为了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运作就十分关注其财务报告,导致管理会计的相关性首先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消失,以至于Caplan在《管理会计的兴衰》中写到:“今天的管理会计信息是被企业的财务报告系统的循环程序牵着鼻子走,这是落后并歪曲了企业管理者计划和控制决策的相关性。随着企业盈利目标的增加,内部会计系统的主要职能集中在编制每月的利润报表。尽管企业每月或每季都要计算企业的盈利情况,但是这些数字并不能真正衡量在这一时期发生的经济价值的实际增减额。”M.Bromwich和A.Bimani在《管理会计:发展方向》一书中也认为北美管理会计缺乏革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首先关注的是证券市场的短期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报告所列示的结果。在实务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淡化的同时,学术界也没能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虽然在这段时间内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以及1958年美国会计学术界的一份研究报告对管理会计意义和方法等做了说明,但是这些基本上停留在对原先的管理会计理论完善阶段。

二、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虽然从国外引进的时间比较早,但是至今仍然停留在介绍国外的理论,自己独创的理论研

究基本上是没有的。李玉周在其博士论文中写到,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在理论研究方面只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研究的出发点不是问题的导向,而是空洞的概念,既解释不了管理会计现象,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了。在研究方法侧重于财务分析、投资分析等方面,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也只是为财务会计而设计,而且许多学者沉迷于数量分析技术,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下,构造一个貌若天仙,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

针对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这种落后的现状,我们更应该在认识历史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管理会计的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中,特别是从那段发展停滞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思想的发展与经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相关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从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管理知识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即当前经济发展不仅快速而且更趋复杂化,对管理的需求应该更强烈,但现实是无论管理会计的研究抑或是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均处于下降的趋势中,管理会计与其本质形成了悖论。这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更多的是注重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像集约型经济注重内部的管理。粗放型经济只一味地追求生产要素的投入,淡化了人们管理的意识,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需求,管理会计研究才能够有所突破。

2、企业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因为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思想与会计理论融合的一个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管理工具,所以要想管理会计有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必须重视在企业中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但是,我国目前许多企业为了能够资本运作,往往只注重财务会计的研究,而忽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因此,目前应该尽快让企业转变这种思想,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就政府机构而言应建立一个管理会计准则,让管理会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在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上,我国大部分学者都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较少,所以应加快引进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的研究力度上,我国的会计学界和政府机构不够重视管理会计的研究,在会计的核心期刊上,基本上都是发表财务会计的文章,因此我们应加大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力度;在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上,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为管理会计自身学科建设还不健全,导致许多大学忽略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大学的教育者也很难分清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区别,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做好管理会计的学科建设,注重培养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Caplan.管理会计的兴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余绪缨.管理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M.Bromwich,A.Bimani.管理会计: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李玉周.基于成本视角的管理会计重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症结剖析

(一)管理会计本身的弊端。

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是会计的、统计的或数学的方法,但用得最多的是经济数学方法。它将管理会计复杂的经济活动用简明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揭示有关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最优化的数量关系,为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至本世纪70年代初,在管理会计思想发展中出现了“信息经济学方法”,试图将成本会计的“绝对真实方法”和“条件真实方法”归结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体系中。这种微观信息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使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试图用理论来改变实践。他们在书斋中为实践工作者设计了一些复杂的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经济数学模型,有些模型直到今天还难以在实践中运用,因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二)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的弊端。

在中国会计史上,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早已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类似于管理会计的核算和管理方法。目前我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仍然倾向于注重理论,追求科学化,而忽略对可操作性的探索,而且大多是借鉴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理论来说,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是其得以构建并付诸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这些都会对管理会计目标产生影响。

二、出路探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应该以研究管理会计的实践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组织体系中的管理会计系统为保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企业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专门机构从事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转变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笔者认为,该系统可由以下3个层次构成:

1、建立由管理会计方面的专家组成

的独立的民间机构———管理会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应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职责是作为政府会计管理机构的辅助力量,协助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全国的管理会计工作。

2、建立地方和各行业管理会计协会。

其职责是遵循有关管理会计原则,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总结本行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促进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咨询等。

3、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设立总会计

师领导下的专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的机构,或在财会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会计人员。作为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或专职的管理会计人员,其职责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有关决策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

(二)管理会计实践要加强

1、取得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无论什么工作,只要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将会大出成绩。管理会计的实践也不例外。为此单位领导应多关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工作,工作人员也应多向单位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思路以及要求,使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单位领导心中日益得到提升。

2、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管理会计师队伍,管理会计师由财务会计师承担。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师的素质要求要高于会计师。面对市场竞争,管理会计师作为既懂管理又懂会计的专门人才,应具有战略头脑,判断准确,勇于抓住机遇,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当然,做到上述几方面并非简单之事,应博学多识,一专多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地更新知识。同时,应加强思想修养,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思想境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1995年就有48%的管理会计师走出办公室狭小的空间,深人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了解企业的情况,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也有助于管理会计师上述素质的培养。

3、学术界积极参与

学术界将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管理会计实践。企业为学术成果提供试验场所,并能促进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管理会计的实践又反过来有助于提升管理会计的理论,形成理论、实践交替上升的良性循环。

我国在推动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开展过一些工作,如1997年《会计研究》杂志举办了“安易杯”管理会计论文的有奖征文,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有关管理会计研究的规模较大的论文征集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信,随着管理生产要素的逐步深入人心,管理会计逐步得到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层次、规模将出现一番新的景象。

总之,要使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既要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更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探索,以找到能够解释、指导、应用于我国企业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这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推动研究成果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上海会计》2002年第8期。

第9篇:管理会计发展论文范文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本质

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ManagementAccounting以下简称SMA)是对管理会计的发展,但目前人们对SMA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许多人虽然对其有所耳闻,却缺乏一个清晰的理解。这里笔者从战略管理与SMA、SMA的发展及含义和SMA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三个方面,阐述SMA的本质。

(一)战略管理与SMA

SMA的形成和战略管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管理由传统的仅注重内部管理,发展到现代的既重视内部又重视外部的战略管理,发展到现代的既重视内部又重视外部的战略管理,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必须加以扩展,管理会计向SMA方向的发展才成为必然。

“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以下简称SM)是1976年由美国学者安索夫在《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现论及实务界对战略管理的主要描述是这样的:

1、SM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企业的战略竞争力。一旦企业取得战略竞争力,将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超额回报,而这种优势是难以被模仿的,即使被模仿,其模仿成本也是巨大的;

2、SM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环境的变化,因此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战略灵活性,而战略灵活性的取得是与整个战略管理过程相关的;

3、战略管理过程是SM的核心,主要包括战略投入和战略行动两个部分;

4、在战略投入阶段,企业应平衡“以外部环境为基础”和“以自身资源为基础”的两种战略形成思想,才有可能获取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回报;

5、在战略行动阶段,战略的形成及其表述与执行、补充不是相互割裂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交融、互为促动的。

由此可见,为了维持整个战略管理过程的顺利运转,最终达到战略目标,获取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回报,企业必须研究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还要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竞争者、客户、政府等,并及时传递环境变化的信息。而提供这种重视外部性因素和长期性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SMA。

(二)SMA的发展及含义

1981年,Simmonds在其论文《战略管理会计》中最先提出SMA概念。认为SMA就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

1988年,Bromwich在《管理会计的定义与范围:从管理角度的认识》一文中阐述了自己对SMA的观点,推进了对SMA的研究。Bromwich认定SMA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是未来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管理会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与Simmonds相比,Bromwich更进一步认为,SMA不仅仅是收集企业竞争对手的信息,而更应该是:(1)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2)研究企业产品或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从企业长期决策周期看,对这些产品及劳务的营销能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

1989年和1994年,Bromwich和Bhimani相互合作,分别发表了《管理会计:发展还是变革》和《管理会计:发展的道路》两篇论文,进一步讨论了SMA,并给SMA下了如下定义:“SMA是这样一种管理会计:它收集并分析企业产品在市场和竞争对手方面的成本以及成本结构的信息,并在一定时期内监察企业和竞争对手的战略。”

(三)SMA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

从以上对SMA的形成、发展及含义的阐述中,我们不难总结出“强调对外部因素的重视”和“强调长期性”是SMA的两个最重要的特性,这也是其与传统管理会计的最大区别。

作为管理会计的发展,SMA的外部性和长期性特征是渗透在管理会计所涉及的各个“毛细血管”中的。从管理会计方法看,在现代的许多管理会计领域(或方法)中,SMA理念都已有所体现。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和竞争的加剧,SMA将包含一个更完整的、体现SMA理念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在传统管理会计中,一些管理会计方法也包含着一定的战略思想,但从整体看,这种战略思想并未全面体现在多数管理会计中,或成为采纳这种思想的管理会计方法的核心。如标准成本法。“标准”可以依据企业最优水平、行业平均水平、企业可实现水平等制定。这里,分析企业及行业的做法就具有SMA特点,但相对于以市场成本为依据的目标成本法、或是结合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作业成本法、或是结合价值工程、以实现客户需要的“价值”为出发点设计的成本分析方法等,标准成本法仍是以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而不是对企业成本进行类似价值链分析的战略分析,即还不是以SMA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方法。而以采用标准成本法为特征之一的30年代至50年代,管理会计的其他方法,如预算管理、差异分析等,也都类似这种情况,即管理会计还未从整体上体现出SMA理念。

SMA的其他特征还有如下几个方面:SMA与其他职能部门(如营销、人事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信息的提供、人员的作用等。这与SMA讲求全局性、灵活性相关的。其中,SMA与营销的关系格外特殊,两者都重视外部性因素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产品、客户、竞争对手,并且都重视长期性问题。但相比而言,SMA的内涵更为广泛,它要求将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和产品生产部门进行系统的结合。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管理会计与SMA的界限并不是清晰的,涉及管理会计发展的有关论文及著作也少有关于区分两者的论述。本这样的比较,目的在于更清晰地论述SMA的本质。事实上,SMA理念是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逐步成为管理会计系统核心理念的,而以这种理念为核心的未来的管理会计,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战略管理会计。

二、SMA在21世纪的发展与完善

SMA的形成是以企业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为背景的。展望21世纪,这种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大,SMA也必将会有长足的发展。21世纪企业所处的竞争境况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技术方面;二是在经济全球化方面。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产业著名的“摩尔定律”认为:信息技术产品以平均每6~9个月的速度更新一代,而目前有迹象表明,“摩尔定律”的有效时间跨度正在缩短。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从中国VCD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可见一斑,当某一制式标准才被某一厂商提出后不久,众多厂商就能够推出基于这一标准的产品。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作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SMA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SMA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结合下文所述的经济全球化趋势,SMA系统将为企业的全球化运作管理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SMA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作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入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

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使企业的SMA系统在分析自身及竞争对手的资源情况时,不能再是静态地分析所处时刻、所处狭小地域的资源状况,而要动态地分析资源的未来流动趋势。这种考虑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

市场机遇的全球化还要求企业的SMA系统关注全球的市场动态,以便更早地进入市场,获取利润。一方面,网络交易的推广将使企业更直接地面对客户,获取有关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人类需求层次的提高,造成需求个性化发展趋势加强,利基市场的开发将成为企业未来争夺的焦点。SMA系统就要一方面加强收集此类信息量,一方面注意分析企业产品或服务被消费的全球性变化情况,以尽快调整其全球的战略部署和寻找新的客户需求方向。

总之,SMA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在企业生存环境日益不确定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展望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SMA将有长足的发展;SMA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竞争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分析

战略管理会计(SM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支新的会计学分支学科,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内外部条件,企业资源在内部如何分配与利用,如何使企业内部之间协调行动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效果。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具有丰富的内容,本文主要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作出阐述。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企业竞争地位的上述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3、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入、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5、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由于未来企业的竞争充满风险,信息使用者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未来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即对那些相对不太可靠但又相关的信息,只要在披露的同时披露其计量方法和假设即可,这样,信息用户可据此评价信息风险,调整其战略决策。同时,随着高级制造技术(AMT)、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ZMS)等先进、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日趋普及,以及适时生产管理系统、零存货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技术的广泛运用,迫切需要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实时信息,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此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