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室内设计需要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1.知识结构单一
室内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家具安置。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室内设计的知识结构认识出现了偏差,认为只要学会了家具的摆放,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就可以了,这是不全面的。除此之外室内设计还需要注重世界的潮流变化,要与建筑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结合才能展现出室内设计的魅力。但是当今室内设计的课程多数只是学习对室内物品摆放的顺序,很少考虑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
2.学生缺少积极性
学生学习室内设计,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如CAD、Photoshop、3D Max等一系列画图软件。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课程就局限在画图软件的教授上,这对于学生来说枯燥、乏味,不能真正地感受到室内设计的魅力,也无法提高学生室内设计的能力。
3.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轨的现象。虽然教师理论讲了很多,但是没有注重学生的自我实践,最终学生学以致用的很少。甚至部分学校在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只有教师的讲解,这种灌输性的教学并不适合室内设计课程,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的知识,也就无法融会贯通。
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与人文结合,创新室内设计教育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类别的艺术课,不仅具有一定的严谨性,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可以与人文结合。因此教师在讲授室内设计的时候应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到室内设计的人文价值。
2. 运用模拟教学方法,展现室内设计魅力
教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教学时,内容形式应该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运用模拟教学的方式,展现出室内设计的魅力。在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模拟设计,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实践教学知识。
3.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室内设计教学优势
在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实现室内设计的变化、模拟实验的完成等,对学生多维感官的构建和室内设计理念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当今教育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司空见惯了,室内设计本身又需要多媒体设备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容量较大、直观生动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教学,展现出多媒体设备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绝对优势。
4.擅长教学反思,适应室内设计教学新要求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授予者。因此在高职院校改革室壬杓频慕萄模式中,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擅长反思。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室内设计进行教学反思,考虑自己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分析教学目标是否都达到。其次要对学生课堂表现和行为进行反思,依据其行为表现来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反思,采用听评课的方式,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方式,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影响,现如今高职院校室内设计的教学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设计能力,提高其就业率,需要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了更好地完善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丰富课堂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运用模拟环境和多媒体设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不断反思中进步,在不断反思中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孙浩.高职室内设计课堂教学的创新探索[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关 键 词 :室内设计 应用型人才 培养
如今,室内设计作为一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密切联系的行业,已经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室内设计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大量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然而,这仍然不能满足室内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室内设计市场仍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许多其他专业的人才纷纷涌向室内设计专业,不管他们有没有专业基础,只要进行两三个月的电脑软件培训,没有任何系统的理论学习就可以进入室内设计行业。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影响到高校的部分学生,这为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高等院校应该怎样培养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笔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一、室内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
室内设计已经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五十年来,室内设计作为一个艺术类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模式,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实践中,有很多室内设计师认为,大学期间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他们长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用人单位介绍,大凡经过了大学阶段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训练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思路更开阔,设计作品的形式感更强,对新思想、新观念更容易接受。我们知道,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设计师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要求设计师有扎实的手绘能力,这既能反映出设计师良好的艺术素养,又便于和业主进行交流。笔者在对很多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考察中了解到,很多学生都以他们在高校打下的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丰富的知识面赢得了公司领导和业主的一致好评,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
2.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在艺术设计领域,计算机的介入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风暴。具体到室内设计专业,从美国SOM公司首先采用计算机做建筑设计开始,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上世纪后十年,计算机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室内设计行业。
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支持快速地将平立面达到最终效果,真实地展示给业主,可以给业主一个更直观、更逼真的感受。熟练地掌握这些计算机操作技术,是室内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并不是掌握了室内设计的全部。此外,设计者还需要更多的艺术涵养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支持。
3.必备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
室内设计是一门包含建筑结构、材料、电气系统、水暖系统、空调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系统以及现代智能系统的综合性学科。正是由于许多相关技术科学的进步,才使室内设计得以完美地实现。设计师只有掌握了必备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才能更加自如地进行室内设计。
一些装饰公司违反施工规范造成的人员伤亡现象,都是因为室内装修中没有遵循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的操作规范。可见,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是室内设计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必备素质。可是,在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学生对这种理工类课程没有学习兴趣;二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更新较快。由于教学体制的影响,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一定程度上较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也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继续研究和改进。
4.得体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建筑师普拉特纳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室内设计师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道,研究他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在我国室内设计行业中,交流正是其特色所在。室内设计是要为平民和城市创造新的现实生活,因此就要考虑到成本和可操作性,要使室内设计能为平民所接受,这也是室内设计专业超强的应用性特色所在。设计师的作品,必须让业主满意并接受,他的设计方案才能得以实现。设计师的思想和观点与业主多少都是有出入的,这种思维的差距就要靠设计师得体的表达和适当的交流来解决。只有当设计师和业主的思想达到高度的统一时,一份室内设计方案才会完美实现。
在笔者的调查中,很多装饰公司都建议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开设一到两门礼仪或社交类的课程,以增强这些设计者们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能力。
二、高校在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努力应对教育转型
自全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校在校人数急剧增长,室内设计专业也不例外。全国有近两百所院校设有室内设计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的飞速增长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招生人数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和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这对教学质量有所影响。我们原有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以构建全新的、适合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扩招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学校被逐步推向市场,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化,这也是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运作下完成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可能置身于教育转型的浪潮之外。只有适应并积极参与教育的转型,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在参与中求得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
2.加强教学体制改革,构建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在高等教育中,质量是生命,特色是优势。设计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抓好学科特色,深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我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传承着纯美术教育的套路。而艺术设计与纯美术专业相比,其实践性特点十分突出,这不仅体现为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要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实际操作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艺术设计观念的物化,也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属性。因此,在室内设计专业中,教学过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对室内设计高素质运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不断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从实习与考察、课程试验、训练与竞赛、企业项目实践、设计与报告五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再将这五个维度横向展开,分布到室内设计的每个学期当中,使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整合教学资源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很快,师资缺乏、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较不合理等是当前制约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瓶颈。要搞好室内设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高层次的学校或相关设计行业进行实际锻炼,以增强其专业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长期或短期聘用的方式,邀请国内外室内设计行业的精英或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十分密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密切联系。由相关企业提供经费和实验场所,让学生和设计师以及工人一起工作,这既解决了实验场所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直接创造效益。学校与企业、厂家相结合进行教学,既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又为厂家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整合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
结语
随着信息化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设计领域逐步扩大,未来社会对设计人员的全面素质的要求将更加突出。当前,整个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通过学科调整和建设,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导21世纪发展的优秀的室内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
[1]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装饰,2006(12).
关键词:室内设计师,优秀,素质,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室内设计师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但是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社会上并不缺乏室内设计师,但缺乏的是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也就是说,室内设计师要想成为优秀人才,成为被社会认可并能为室内设计做出一定贡献的,必须具备相当的水平。从室内设计师到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室内设计是众多艺术学科中比较综合的一个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室内设计师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范畴是相当广阔的,所以,要想成为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深厚的艺术功底
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必然都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即便是有的设计师没有美术功底,或者说没有学过美术专业,但是他基本的美术潜质必定是有的,只是因为或这或那的原因没有学成美术而已。如果优秀的室内设计师没有基本的审美素质,那也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室内设计师。
最基本的美术功底应该是素描、速写和色彩的基本功。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素描的基本功水平直接决定了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水平。素描训练的不光是素描关系和造型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一种整体观察的方法和整体的观念。很多在校学生和初涉此行的专业设计师进步很慢,收效甚微,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整体观念。
因为室内设计主要针对的就是整个建筑物的空间部分,如果没有这种整体观念就无所谓室内设计。
其次是速写水平。速写是素描的辅助手段,是帮助素描形成造型能力的必要手段,并且速写能够自成一体。速写讲究用线条来塑造形体,用不同线条的粗细、浓淡、疏密、长短等等来塑造形体,并且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线条之中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而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达大多要用线条来表现,所以速写的水平高低也基本决定了室内设计表达水平的高低。
色彩是又一重要的美术功底。色彩是要用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的颜色来塑造形体,色彩无处不在,没有一定的色彩知识和高超的驾驭色彩的能力就不可能进行室内设计,因为室内就是丰富多彩的,室内不可能只是黑白灰,因此,熟练地掌握色彩也是室内设计的必修课。
二、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最重要的内容,所有内容的设计都是围绕在室内这个大的空间里展开并实现的,所以要求室内设计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人的思维能力有很多种,空间想象能力却不是人人都能高度具备的,有的人空间想象能力强一些,有的就弱一些,所以,设计师自己应该衡量一下自己,看是否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有,那么就具备了室内设计这方面的基本素质,假以时日和努力,必定能成大器,否则很难有较好的发展。
三、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不仅包括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还包括艺术领域的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及艺术领域以外的其他专业的知识,甚至包括了所有人类的所有知识。
艺术专业的知识包括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潢设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等等。
艺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文学、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等。
非艺术领域的知识包括其他学科如政治、经济、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物理、化学、心理学、美学、材料学、工艺学、行为学、人体工程学等。
当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人类的所有文化知识,但是这说明了室内设计师应该具备尽可能广博的知识,除了精通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对于其他专业的知识应该有个大体的了解或者尽量深入的了解。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有可能见多识广,才会有更高的修养,才能设计出符合不同受众的有特点的有思想有高度的设计。
四、专业的理论知识
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不仅要求有广博的综合知识,还应该对本专业的知识达到精通的程度。包括:室内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设计的原理;室内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设计的方法及程序;室内设计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室内装饰工程的预算和审计等等。
五、专业的技术知识
1、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熟悉建筑图纸,熟悉建筑以及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的理解和素养。
2、具有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结构、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
3、熟悉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包括水、电、暖气、通风、照明、防燥、温度和湿度、地方差异和隔热保暖等。
4、熟悉室内设计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知识,能够协调甲方和施工队伍的关系,保证室内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六、熟悉材料
室内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能只空谈设计理论。优秀的设计师必须精通装饰材料,才能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材料的色彩、质感和性能,设计出有特色的设计。而且优秀的设计师还能在精通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材料,当然是一种有创意的利用,比如在没有彩色的乳胶漆之前,设计师能突发奇想,把红色的丙烯颜料喷在墙上,在当时各种其他传统材料都达不到效果的情况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多年以后才有了彩色乳胶漆,进入了一个多彩的设计时代。聪明的设计师还能预测将来的材料动向,就像服装设计师能预测前卫的概念服装一样。
七、设计表达能力
设计表达能力包括手绘室内效果图和电脑软件运用能力。传统的手绘室内效果图是优秀设计师必备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反映设计师的设计水平,还能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设计师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设计能力。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使用电脑软件绘制室内设计效果图。设计师必须熟练掌握的是Photoshop、Cad、3DMAX等三个软件。因为电脑绘制的效果图比较逼真,大多数客户都能看明白,而且效果也不错,水平高的甚至能做出与优秀实物照片相媲美的效果,所以电脑绘制的效果图很受客户的欢迎。因此,熟练使用电脑软件来进行室内设计就成了设计师必备的技能。如果设计师有再好的创意,可是电脑效果图绘制的水平不高,不能明确而顺利地表达创意,那么也不能说他是多么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一方面有较强的手绘效果图的能力,同时还应该有高超的电脑软件运用能力。
(一)中国室内设计市场现状
1.住房制度改革为室内设计市场提供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室内设计人才需求随着装饰行业逐步兴起而迅速增加。
2.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的建设为室内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扩建、老百姓住房问题急需解决等现状催生了房地产业的兴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栋栋综合商场以及那些源源不断拔地而起的住宅楼盘为室内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为了缓解城市的压力,提高和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策略,从农村包围城市,美化、亮化农村,这些也为室内设计市场增添了新的份额。
3.人们经济、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人民的经济和物质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精神生活质量,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生活方式逐步地融入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开始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舒适、健康、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理念。这也对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不仅仅是遮风挡雨、栖息修养的空间,更是人们生活娱乐享受、人文交流、赖以生存的环境。
4.行业不规范导致室内设计市场混乱。
中国室内设计行业规范性还有待提升,在公装方面,相对规范,不同场所和性质的设计施工都有明确的相关条例。由于涉及的受众范围广泛,国家相对重视,再者设计施工比较专业、难度大,所以一般的室内设计师难于介入。相比较而言,家装行业却乱象环生,设计图纸的收费、工程质量、室内装修验收认定、售后服务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中国室内设计师现状
室内设计师是专门从事室内设计的人员,其职责在于提高室内空间的功能和居住质量,工作内容包括室内空间的规划、研究、设计、形成以及工程实施,专业的室内设计师必须经过教育、实践和考试合格后获得正式资格。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大体分为室内家装设计师、室内公装设计师、室内软装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等。在欧洲、美洲,分为室内建筑设计师、室内装饰设计师、室内陈设设计师。
1.中国职业室内设计师的来源。
主要来源大概归纳起来有三类:科班出身、从其他艺术或相关技术行业转行的人员、某些培训机构速成的从业者。第一类,科班出身的设计师主要来自环境艺术、建筑土木工程、工艺美术等专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室内设计专业知识方面各有优势,比如环境艺术专业则对光影、时尚、艺术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对空间结构、材料、光影等方面的知识较丰富,工艺美术专业对设计手法、色彩、空间层次、美术方面更有优势。而第二类,其他艺术或相关技术行业转行的人员,可能来自相关的艺术专业,如产品设计、网页设计、美术绘画等专业;也可能以前是工长、工程技术人员,如木工、泥工、水电工等。这部分人员艺术或技术的功底和素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扎实的。第三类,某些培训机构速成的从业者,是就业压力和市场需求带来的产物,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艺术素质的练习,只是在某些专门培训机构学了一些应用软件,如3DMAX、AUTOCAD等,经过短期速成培训,就匆匆进入到室内设计行业中。
2.中国职业室内设计师的整体素质。
中国职业室内设计师从业人员队伍可谓是规模庞大,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也不乏众多的鱼目混珠者。为了适应社会对室内装饰设计的人才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是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每年毕业的室内设计人才堪比整个欧洲每年毕业的设计师的总和。而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合格率不够理想。这些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但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弱。至于另外一些转行或是通过培训速成的人员,由于缺乏扎实的艺术功底,整体艺术与设计素质就更低。
二、中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数量和质量对室内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1.生源数量现状。
近十年,中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数量巨大。全国近1400多所院校每年大概保守估计平均有100名左右的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就算其中有一半的毕业生以后将不从事室内设计行业,每年仍有7万左右的室内设计师进入中国设计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有人戏说“量变引起质变”,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从目前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现状看,虽然出了一些闻名的室内设计大师,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室内设计师队伍来说那只是天空中的几颗明亮的星星,少得可怜。
2.生源质量现状。
当今,在中国高考,一谈及学艺术,大部分人眼里立马就将那些考生视为学习成绩差不得不走冷门的一类,录取分数低,倒是成为许多高中提高升学率的途径。而学室内设计,更是被认为不需要很强的艺术功底,就能踏进高校的捷径。很多高中生只花一年的时间进行突击训练,便可以考上此专业,而真正奔着追求艺术梦想目标的人则少之甚少。这个问题让笔者困惑了许多年,当朋友每每谈及某某的孩子成绩不好想跟笔者学艺术考大学时,笔者无奈只能一笑了之。当然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考生步入艺术殿堂的门槛大大降低,从而鱼龙混杂。纵观中西方艺术发展史,哪位艺术大师不是满腹经纶、博学多才。横向比较我们再看看西方的室内设计专业,不管是建筑工科等综合类的院校,还是专业的艺术院校,学生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和文化功底。学艺术的不是为了追求艺术境界,学设计的不是为了追求能动创新,这样的生源质量怎能提高中国整体的艺术和设计水平呢?
(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方式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室内设计专业自中国的各类大学扩招以来便无节制的兴办,这些新开的专业在许多综合类的院校没有扎实的教学根基,师资力量也不足,教学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没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都本着人有我有的办学模式开展,这样毕业出来的学生与室内设计行业的需求相差甚远,有的毕业生大概只有初步的设计理念,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制图粗陋,方案单调,对于施工技术更是一片茫然。笔者对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分类比较:
1.位于第一梯队的应该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这些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和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这些国内领先的建筑设计专业的工科类院校。
这类大学专业性强、师资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和教学培养计划完备,具有很好的实践条件,并且未受扩招的影响,招生数量虽有增加但严格控制,生源品质优良,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因此培养出来的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艺术功底深厚,职业技术能力超前。
2.其次是原先已有美术专业后来增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
此类院校依托原有的艺术教学经验、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和院校特色,开设室内设计专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后期规模发展较快,生源增多导致品质下降。此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艺术功底较好,但实际制图、施工技术能力缺乏,能看不能用。换句话说就是“能做出看上去好的设计,但是不能转化成现实,缺乏职业技术的支持”。
3.排在末尾的是一批为适应时代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开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
此类院校发展速度很快,不但新设艺术设计专业而且还相继成立了艺术学院或设计学院,开设的艺术专业门类广,招生数量巨大。此类院校场所、设备和师资都匮乏,部分学校甚至把艺术设计专业当成一个产业来做,一味招生,从而忽视了质量问题。在教学形式方面,大部分高校室内设计专业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真实性的实践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后便对所学知识渐渐遗忘,以致对知识点陌生。另外,还存在教材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与现实技术和设计发展脱节,在学生设计练习的评述上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职业能力内容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室内设计知识过于松散,缺乏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探讨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职业能力质量的策略———艺术与技术并重
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确立了现代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倡导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新精神。强调“艺术不应当是一项专门的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家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然而,艺术家的素养与技巧的熟练对每一个艺术家都是不可或缺的,真正的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一)室内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
职业室内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应该是艺术与技术结合,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应具备较好的艺术素养和设计表达能力
艺术素养源于平时的积累,涉猎的知识要广泛。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对提高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对历史文化传统、地方人文风俗、乡村风土人情的学习和运用。设计表达能力是将创意思想有效地转化成设计图形的能力,作为设计师不能只是空想,应该能熟练掌握设计技能,在设计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应具有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结构、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
特别是对室内功能分析、平面布局划分、空间分配组织、形态色彩塑造的必要知识。此外,还必须具备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和素养。
3.应具备建立和改善室内环境设计基本知识
如:声、光、水、电、通风等物理和设备,并掌握与相关技术的协调能力。同时还应了解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相关规章和法规知识,比如,防火与安全、标准与残障、招投标法规、合同标准与工程管理等。
4.应学习并熟悉设计的相关学科知识
如人体工程学、建筑力学、设计与环境心理学、结构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等,以及能及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保持与时代同行。
(二)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职业能力质量的策略
对设计艺术院校来讲,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应是急待解决和重新思考的问题。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普通高校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强调办学特色。
虽然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然而,全国开设艺术与设计专业的高校众多,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名师与之匹配。国内只有少数的几所顶级艺术院校汇聚着大师,对于大部分的院校来说那是遥不可及。这就要求这些高校要切实加强已有的专业老师的培养、人才的引进和学科的建设。
2.制定符合现代职业室内设计师要求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不断修订、更新教学内容,以坚持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艺术创作与设计思维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3.培养学生的发散、联想和创新思维等艺术设计创作能力
从而为提升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在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对原有设计的摹仿上,很少想过如何进行发散和联想,更谈不到创意性设计的问题,势必限制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导致设计只会照搬和摹仿,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室内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创新意识,从基础到专业应该是循序渐进,不能将两者分开。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介绍中外设计的源与流的发展和比对,提供宏观学习的视野。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主动分析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联想和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发展,会用自己的意识去理解来达到创新创造的目标。转变观念,探求如何提高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走出设计与创新困境的重要途径,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4.采用多元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 可持续发展 问题 措施
近年,虽然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室内设计专业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但是教学方法及水平却良莠不齐,以前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已不再适应现代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设计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会画几张图纸已经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经学校三年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到公司后根本不能够直接进入角色,企业不得不花大力气进行专业的再培训,该现象说明职业教育和市场的衔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才能让室内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今要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培养人才的方向不明确
室内装饰行业中也有很多不同设计师、制图员、预算员、施工管理等职业分工。制图员的要求较低,短期内就能培训上岗。现在社会办学及很多自学者都能达到要求,市场上这类人员也较多。但是设计师的要求要较高,除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且实践经验相当重要,此类人员较短缺。施工管理人员需懂得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应当具有很强的现场实践能力,该类人员也较短缺。
1.2 课程设计不合理
目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计都是沿用本科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太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的基本的模式已沿用十多年,有些课程安排已进经不能适应现今行业的需求。此外,原有的课程安排过于注重基础基本功的训练,导致缺乏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
1.3 实践教学理念、方法落后
室内装饰行业非常的注重实践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很多课程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不好,如:施工技术课程,讲了很多,画了很多图,可学生还是不能客观的感受,理解起来有困难,若学生能看到施工的实际过程,理解起来就很容易。
1.4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很多职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高学历教师、中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较少,低职称教师的比例却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对教师相关的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当高,很多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装饰工程的实践活动却没有真正的从事过,对于教学面向市场的商业行为认识不深,无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材料的特性、造价、行业标准、设计规范等的具体应用。
2、促进室内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 与企业建立联系,了解用人需要
该行业在社会竞争的程度非常激烈,企业迫切需要实用型的人才,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来增强手绘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根据目前设计行业的需要所须进行的改革。手绘不同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它能直接而快速的表达设计者的意图。目前,在电脑绘制占垄断地位的局面下,可考虑增加“设计手绘表现”等课程。针对专业的知识结构、企业要求来增加建筑专业课程、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种类。设计理念乃设计之本,“以人为本”已成为流行的设计观念。建筑、室内设计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其起到一种综合的制约作用,但是人们对建筑及其环境的认识出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的共通点,对于具体到室内设计,要求把握包括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在内的新思路,由此而建立起全新的设计理念。所以,通过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十分重要的。
2.2 打好专业基础
(1)基础造型艺术主要是通过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构成等方面训练学生的二维、三维甚至多维的空间概念、美学法则、造型能力、色彩感觉与表达能力,与其它艺术类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同时,在室内空间设计基础教学中,立体构成课程更是强调了空间的构成,除了多维视觉体验外,还须重视多维度的触觉心理体验。为了能强化多维度思维的培养,主张从二维的绘画状态中逃逸,以更好的发展头脑的“虚拟空间概念”。
(2)工程技术基础室内设计是对建筑设计的延伸与深化,设计必须要了解建筑、设计的语言表达,建筑学初步和室内设计制图为主要的与此相关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的风格、结构、材料、建造及形式等基本知识,以及制图规范与技能、建筑形体的表达、投影知识、室内装修施工图、透视图的原理与画法等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2.3 实践课程走出教室模拟实战
实践课程是检验与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深化,通过课堂教学对室内设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之后,必须走出课堂,使理论知识落实在具体空间中,进行立体的实战训练,对实际空间进行模拟实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不仅为模拟实际工程设计,同时也能体验设计任务的行业要求和标准。空间设计实战模拟训练具有几点好处:(1)在学生面对实际项目时,更容易处于主动状态;(2)只有在实际项目中学生才能真正的体会与加强室内设计的尺寸尺度的概念,同时能得训练;(3)只有在实际项目中才可以会体验到室内设计要细致深入的程度,包括对原始场地的考察和测量,设计材料意向,设计方案的综合考虑,设计图面表达等,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作,能够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室内设计专业相关联的环节进行疏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关注,以促进该专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是集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为一体的新型学科。室内设计以建筑空间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手段,将原有的建筑空间形态与设计紧密结合,以创新为理念进行综合性的技术操作。在室内设计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路扩展,以创新精神来完成不同层次人群对于设计的不同需求,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室内环境设计专业优化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改革的终极目标,决定我国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之路。对于室内设计来说,无论是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结合还是创新思路与环境的转化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以创新为主要的专业发展思路,保证了将室内设计资源进行整合,以改革教学内容、模式、手段的方法筛选优秀的设计人才。作为深化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升设计人才层次的重要手段,是开辟具有我国特色设计之路的一大助力。
2室内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应用都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体系,更能够保证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模式。在当前的室内设计教学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一定问题。
2.1基础教育不重视
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来说,一定的手绘美术基础是寻找设计灵感的关键,在创新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部分高校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上来看,学校取消了原有的手绘课程训练,以计算机绘画技术来代替,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不能从真正的艺术层面理解室内设计的内涵,基础教育被逐渐忽视和取代,急功近利的思维正在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中蔓延。
2.2模拟实践教学不到位
在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模拟实践教学的缺乏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磨灭了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导致学生完成的设计局限于生硬的平面之上,缺少创新灵感,没有实践应用价值。这样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兴趣寥寥,难以抛开生硬的知识形成自我设计创作风格,打破现有创作设计思维的禁锢。
3室内设计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通过对室内设计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概念以及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应该走出理论知识以及高校校园的局限,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挖掘灵感,在交流中寻找思路。
3.1培养学生设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专业,设计灵感的昙花一现往往来自设计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设计的兴趣,其创新能力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才能够真正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通过国内外设计实例来引导学生体味室内设计的魅力,运用多种方式探索自身设计风格之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征集学生所感兴趣的日常元素,以设置主题设计比赛的方式将室内设计与学生所向往的国家、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从多个领域扩展学生设计思维,令其在设计探索中真正爱上设计创新,引入自身所擅长的知识结构,为室内设计领域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
3.2开展室内设计实践教学
室内设计作为设计类学科,与建筑和艺术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培养专业型创新人才,就需要真正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锻炼学生室内设计的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学校可以与设计类企业长期合作,锻炼学生在真实设计企业的设计处理方式,以掌握工作、设计流程为前提实践设计项目,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危机处理意识,在真实的环境中摸索创作思路,为室内设计领域传输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设置情景,由不同的教师分组带队来完成设计比赛,在不同的设计风格中进行优缺点总结,最后以领队交换的方式让不同学生都能够理解不同教师的设计风格。在这样的比赛之后,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适合自身的设计创新思路,可以寻找设计思路相同的老师吸取设计经验,寻找思路不同的老师扩展自身设计思维。这样交换式的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设计思路的扩展,有利于在不同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保证其艺术修养与设计灵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到磨合。
3.3采取多学科体系互相渗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育;改进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进了室内设计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兴起。以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室内设计教育课程,其一般是与美术和建筑教育结合在一起,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室内设计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存在问题。室内设计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当前我国室内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我国室内设计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高校并没有结合课程实际设计单独的教育模式,而是沿用了艺术教育课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室内设计教育的个性特征,过分注重基础教育,忽视了实践。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过分注重基础设计理论知识,忽视了室内设计课程的专业知识,这导致室内设计课程成为艺术设计课程,缺乏专业性。
2.重艺术,轻技术
目前的室内设计教育过分注重艺术性而忽视了技术性。室内设计不仅要求设计具有艺术性,还要求其具有技术性,更要求其符合实际。但是,一些室内设计教师将其看作一门艺术,过分注重学生设计的艺术性,忽视了其实用价值。很多教师通过评判学生的电脑设计图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如果学生设计图做得好,就认为学生的设计水平高。这种检验方式过分注重设计图的美观,忽视了其实用性和技术性。如果学生只能在电脑上绘制室内设计图,而不会实际运用,掌握不了运用技巧,便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室内设计师。
3.存在照搬照抄现象
室内设计是一门具有创新性的学科,学生只有学会设计并不断创新,才能真正设计出优秀的作品。但是,目前一些学生乃至教师的设计缺乏创新性。另外,一些教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设计出实用性强的作品,只能通过借鉴他人作品实现教学目的。
二、针对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改进措施
1.改变教育模式,丰富课程内容
教育必须符合当下的社会潮流,也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来说,需要改变不当的教育模式,各学校应结合本校室内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制订将教育、科研、生产三者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同时,各学校还要丰富室内设计的课程内容,在艺术教育的基础上,补充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要保证学生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好专业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室内设计专业知识。室内设计专业要培养专业的室内设计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
2.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室内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课程,也是一门技术课程。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该专业的艺术性,也要注重其技术性,要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室内设计不仅要求外表美观,也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脑制图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相对于纸上制图,这种方式更节约时间,且更为直观、方便。但是,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当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不能只追求美观,更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要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美观的作品,同时能够掌握实际的运用技术。
3.优化教育师资,培养创新型人才
优化教育师资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改进我国室内设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师资对于室内设计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拥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和较高的设计水平,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学习先进的室内设计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在培育学生时要坚持创新理念,杜绝抄袭,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并且能够加以运用。结语目前我国室内设计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优化教育师资,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够尽快改变我国室内教育的教学现状,改进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
参考文献:
[1]江滨.美国室内设计教育现状及评析——以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和芝加哥艺术学院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4).
[2]王冰洋.试论高校室内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体现.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3).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2]魏金水.室内设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设计师网
[3]宁绍强,穆荣兵.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J].桂林: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8.10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
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