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文

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

第1篇: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文

Abstract: The new management measures of business trip expenses has greatly standardized the universities' business trip management of Yunnan province, and has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business, which is a measure to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especially the reform in education field, to attribute to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ability.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about how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new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he business trip expenses in Yunnan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new and old business trip management measures of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ree improvement, two restrictions and one relax in detail, and proposes the attention problems in formulating implementation affairs of business trip management measures of Yunnan province's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关键词: 高校;差旅费管理;三提两严一放;实施细则;具体建议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siness trip expenses management;three improvement,two restrictions and one relax;the detailed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164-03

0引言

2014年4月24日,云南省财政厅印发了《云南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云财行〔2014〕65)号(以下简称新办法),明确规定了省级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新差旅费管理办法的突出亮点是对因公出差所涉及的批、行、吃、住及问责进行了明确规定,较老办法相比,大大提高了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标准,放宽了乘坐交通工具的条件,严格了报销管理要求,首次从法规的角度规定了虚报冒领差旅费要追责。这是新时期新环境下云南省财政厅切合实际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强和规范差旅费管理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云南省差旅费管理法制化、人性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和惠民利民措施,对全面规范云南省省属高校公务出差的管理和报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新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重大变化

与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的《云南省省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云财行[2008]325号)(以下简称旧办法)相比,新办法具有以下“三提两严一放”五大重大变化。

1.1 提高了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包干标准

新办法明确规定因公出差人员一律不分职务职称级别,所有人员公务出差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制并执行统一的标准,并首次明确了包干天数的计算口径。

与旧办法相比,新办法因公出差伙食补助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天补助50元提高到每人每天补助100元,市内交通费由原来每人每天补助30元提高到每人每天补助80元。这一规定和标准的提高对解决因公出差人员吃、行问题非常有效。因是包干使用,无须提供相关有效票据,多用不报节余归已,这与因公出差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使得相关出差人员一改昔日“出门打的,想吃就吃,回校报销”的铺张浪费行为,确实起到了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反对浪费的有效作用,符合办法制定和实施的初衷。

1.2 提高了住宿费标准

新办法沿用原规定按因公出差人员的职务等级规定适用不同的住宿限额标准,但较旧办法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取消了特殊地区高住宿费标准的规定,并把有无住宿费发票作为能否报销出差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的依据。新旧对比详见表1。

1.3 放宽了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规定

新办法继续实行按职务等级不同乘坐不同标准的交通工具,但取消了厅局级人员出差仅限乘坐单边飞机,其他人员出差不能乘坐飞机的规定,也即放宽了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条件,其他人员也可乘坐双边飞机了。因公出差人员不仅可以报销飞机票费用,还可以报销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和每人次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所涉及的费用。同时明确规定了未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不得报销出差人员使用机场贵宾休息室、“百事特”的费用;因公出差所乘坐出租小汽车发生的出租车费不得报销(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制)。

1.4 严格了差旅费报销管理

1.4.1 首次明确了差旅费范围

新办法明确了能够作为差旅费报销的仅仅是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而在出差期间发生的餐费、礼品费、药品费、食品费、物品打包费、通讯费等是不能够混在差旅费中报销的,从而杜绝了以出差为名大肆购买礼品、食品、宴请等浪费行为。

1.4.2 首次明确了差旅费应纳入部门预算并单独列示

新办法通过规定差旅费列入部门预算这一措施彻底改变了过去公务出差无预算无安排、想去就去、想到哪就到哪的随意性、无序性、隐蔽性,通过单独列示和省财政厅、审计厅的日常监督和审计,真正能够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4.3 首次严肃了差旅费报销应当提供的凭据

新办法对差旅费报销应当提供的票据、报销标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第二十三条 “城市间交通费按乘坐交通工具等级及相应的车票、船票、机票等凭据报销,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乘坐交通工具的交通意外保险费凭据报销。住宿费在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及公务卡刷卡凭条报销。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规定标准报销。市内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报销”;第二十四条“出差人员差旅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差旅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船票、住宿费发票、公务卡刷卡凭条等凭证。住宿费、机票支出等按规定以公务卡方式结算”;第二十五条 “省级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对未经批准的出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1.4.4 首次严肃了报销标准、公务卡结算方式和补助计算口径

从新办法的规定中可以明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因公出差必须经过批准,报销时提供领导批准的审批单;第二、因公出差发生的车票、船票、机票、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交通意外保险费、住宿费可以凭据在标准限额以内据实报销;第三、报销差旅费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船票、住宿费发票、公务卡刷卡凭条等凭证。超过限额标准部分的住宿费、机票、车票和船票费不得报销。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第四、因公出差支出的住宿费、机票等款项按规定以公务卡方式结算。若特殊情况无法使用公务卡刷卡结算或没有公务卡而使用现金方式结算的,必须做出合理的说明和提供有效的凭据(可以由收款单位出具证明);第五、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按实际天数和目的地标准计算,不得扣除乘坐交通工具期间的市内交通费;当天出差当天返回的,同样可以报销100+80=180元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第六、因公出差人员报销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不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5 严肃了虚报冒领差旅费等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

新办法首次明确规定了省财政厅、省审计厅日常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并采用列举法对各种违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

1.5.1 首次明确规定不得使用虚假票据、非法票据报销差旅费

新办法第二十六条首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差旅活动和经费报销的内控管理,对未经批准擅自出差、不按规定开支以及使用非法票据报销差旅费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这对有效遏制虚假票据、非法票据报销的泛滥现象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1.5.2 首次明确规定了上级部门对差旅费日常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新办法第二十七条明确了省财政厅和省审计厅负有对各单位差旅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职责,并列明了日常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即:①单位差旅费审批制度是否健全,差旅活动是否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②差旅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③差旅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④是否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⑤差旅费管理和使用的其他情况。

1.5.3 首次严肃了差旅费禁止行为和违规行为

新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了禁止行为,即“出差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不得在出差期间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游览和非工作需要的参观,不得接受礼品、礼金和土特产等”。第二十九条明确了违规行为,即“单位无差旅审批制度或差旅审批制度不严的;假公济私,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差旅费的;违规扩大差旅费开支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的;不按规定报销差旅费的;转嫁差旅费的”等行为即是违规行为。

1.5.4 首次严肃了对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办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了有上述违规行为的,将由省财政厅、相关单位和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2云南省高校贯彻实施差旅费管理办法的建议及措施

云南省高校除部分人员有行政职务外,其他大部分人员只有专业技术职务(即职称),由于新办法只对省级机关相关人员的行政职务级别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而没有涉及到职称等级的规定,这就导致云南省高校在贯彻执行新办法时需要根据本校实际和财务管理要求制定《XXXX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或办法》,除沿用新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在细则中建议明确下列问题:

2.1 因公出差如何审批

在新办法中因公出差需要审批,但没有明确如何审批。因此云南省高校根据新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时建议在出差前审批出差事宜,出差后审批报销事宜,审批时根据资金性质和行政职务级别不同分别进行审批,不考虑职称。

首先,根据出差使用的资金性质,分为预算资金和课题资金。预算资金是指学校年度内预算安排的所有资金,既包括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又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资金。课题资金是因完成科研课题任务而由课题负责人管理使用的纵向、横向课题经费。

其次,按行政职务级别不同分别进行审批。若使用预算资金的,校级领导出差应由校长办公室备案,正处级干部(不含调研员)出差应由分管校领导审批,副处级干部(含正副处级调研员)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应由正处级干部审批;若使用课题资金,则由课题负责人审批,如果是课题负责人自己出差,应当报科研管理部门备案。

再次,应特别规定本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不适用本校教职工经批准外出且时间超过10日(含途中来回天数)的进修、培训、挂职锻炼、基层锻炼、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抽调、借调、调研等事宜,该类事宜学校应另行制定相关的办法。

最后,应明确具体的审批程序并提供固定样式的审批单供审批之用。

2.2 因公出差如何乘坐交通工具

云南省高校在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时建议采用“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即职称)等同,就高不就低”原则。

首先明确,学校相关人员因公出差,既有行政职务又有职称的,应根据下表选择适用高级别的交通工具乘坐标准。

其次,应当规定,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出部分由个人自理,不得报销(包括课题经费在内)。为厉行节约,鼓励节约,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可以规定:应当乘坐上一等级的交通工具而没有乘坐的,除据实报销差旅费外,还可按上一等级(平均价)与本等级(平均价)交通工具票价差额的50%给予补助。

再次规定,因公出差应当统一乘坐社会交运机构提供的交通工具,特殊情况需要自行驾车出差的,必须报经校长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出行,且明确规定报销时可以报销合理范围内的汽油费、停车过路费,不再按人头按天数计发市内交通费。

最后明确,乘坐交通工具原则上应当优先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

2.3 因公出差费用报销范围

高校在实施细则应当明确以下两点:一是允许报销的费用和应提供的票据:交通费、住宿费、订票费、退票费、会务费、公务卡刷卡凭据;二是不允许报销的费用:超过标准限额的交通费、住宿费部分、无实质作用的参观考察费、游览费、风景名胜区门票费、餐费、接待费、礼金、礼品费、食品费、药品费、医疗费、土特产品费等。

2.4 因公出差如何计算“两补一费”

新办法所规定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质上是一种出差补贴性质,住宿费是一种限额控制性质。高校在制定本校细则时,应明确如下内容:

①伙食补助费:按允许报销的交通费票据上注明的去回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100元,在差旅费中报销,不得独立于差旅费之外报销。

②市内交通费:按允许报销的交通费票据上注明的去回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在差旅费中报销,不得独立于差旅费之外报销。

③住宿费:按出差期间实际住宿自然(日历)天数计算,在限额标准以内以住宿费发票为依据进行报销。为准确计算住宿费是否超标,建议在此明确住宿自然天数以住宿费发票开具的且在会议期间内的天数为准,去回途中天数不得作为计算住宿费的天数。

总之,高校应当全面贯彻执行《云南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并结合高校实际制定较为详细的实施细则,以明确标准、口径、计算方法和报销要求,避免因规定不明要求不细可能产生的争议,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全面促进云南省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财政厅.云财行〔2014〕65号,云南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事办法[S].

第2篇: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文

一、会计核算

(一)财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做到帐目清楚,核算准确,手续完备,内容真实,及时处理账务,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财务收支情况,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内容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要素不齐全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换。

二、资金管理

(一)严格财经纪律,励行勤俭节约,经费实行统一核算,指标管理,一支笔审签。局机关经费开支实行经办人签明事由、办公室初核、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签制度,财会人员凭合法合规的票据列收列支,接受监督。

(二)收入管理

单位的代收资金收入(档案装具收入)由财务人员统一开票、收款,每月月底按时缴存财政,每一季度末申请拨付,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

(三)经费支出管理

1、经费支出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各项支出遵循先预算后支出。

2、经费支付方式:原则上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或公务卡支付,不具备公务卡支付条件的零星支出实行现金支付。

(四)有关经费管理

1、办公用品、设施和设备购置管理。实行“股室申报、领导审定、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物尽其用”的原则,建立领、销、存台账制度的管理办法。由股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分管领导审核,报局长审批后,由办公室会同财务室按程序统一采购、配发和管理,并以股室为单位建立台帐,年终公布。集中采购目录内的货物,按程序申报政府采购,严禁未批先购。如更换办公设备的必须交旧领新。物资采购原则上由办公室会同财务室按照“二人同行、货比三家、批量批发”的方式采购。

2、办公电话费。公务活动电话费由局机关统一支付。

3、差旅费。差旅费报销严格执行《县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按出差人级别、出差地对应标准,凭据报销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凡超标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所附票据必须与差旅费的性质一致,不能用生活费发票代替交通费、住宿费发票。职工因公出差,必须请示局长批准,并批注出差人数及天数,出差人凭批准后的《出差通知单》送办公室备案,方能出差。出差回单位后,凭差旅费报销单和《出差通知单》由办公室签审报销金额后,送局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主要领导审签。出差回单位报销费用的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4、培训费。报销培训费用时,必须附领导签批的文件,按文件规定标准报销。

5、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县档案局用车管理制度》。

6、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县档案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7、职工带薪年休假管理。严格执行《职工带薪休假条例》,根据工作情况,并考虑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五)公款借支制度

职工因工出差或者工作需要借用公款的,由借款人填写“借款单”,按程序由局长审批同意,财务室方能借款。在回单位后5个工作日内按程序报账并还清借款。

(六)费用报销制度

1、票据要求:报销票据必须合法,发票种类与费用性质相符,要素填写清楚、完整,大小写金额相符,不能涂改,有收款单位签章,公务卡支付的必须附POS小票,且支付的内容与发票内容一致。

2、签审程序:由经办人签字说明,财务人员审核票据,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签。

3、费用报销要求:各种支出的报销,必须当月开支当月报销,原则上不得跨季度、跨年度报销。

(七)现金管理。

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条例》,按现金使用限额支付现金。由出纳经办现金收支,做到日清月结,逐笔记账,按月报账,按时对账,保证现金使用安全。

三、财政票据管理

财政票据由会计管理,负责票据领取、登记、核销,按收费性质使用票据。不得将票据转借他人。

四、财务印鉴章管理

财务印鉴章指定专人分别保管,严禁在空白凭证上加盖财务专用章和单位负责人印鉴章。无特殊情况不得携带财务印鉴章外出,若必须将印鉴章携带外出,需请示主要领导批准。

五、财务档案管理

1、单位会计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财务会计凭证、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定期整理,装订成册,并负责保管,严防失火、损坏、丢失。

2、内部任何人员调阅会计档案须经局长批准。外来人员调阅或复制档案,要凭介绍信并经局长批准。

第3篇: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文

【关键词】 财政 预算执行 计算机审计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部门单位的所有一切资金运作均要通过现代的电子银行信息支付系统,财务会计核算实现了电算化,财政也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必须及时转换审计模式,改进审计方式,创新审计方法,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积极应对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强化分析法、比较法等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全力提高审计监督的层次和水平。

一、预算指标系统中预算分配、调整、执行及结余结转审计

1、年初预算分配情况

(1)审计思路:在“指标来源”表中查询明细摘要中含有“年初预算”的记录,与报人大批准数、财政报表决算数相比较,检查年初预算分配情况以及验证财政决算报表数据的正确性;是否存在预留预算指标未按规定报经人大批准、没有按照人大批准的预算及时、足额向各部门批复、部分资金没有批复落实到具体部门和项目而是在年度执行中通过追加的方式再进行分配等问题。

(2)SQL语句实现。

Select [bh] as 文号,[mxzy] as 明细摘要,[ysje] as 预算金额 From业务_指标来源WHERE [mxzy] LIKE '年初预算%'

2、调整预算情况

(1)审计思路:查询“指标来源”表中明细摘要中含有“追加”的记录,得出该年度追加数,与报经人大批准的追加预算数进行比较,判断有无未经人大批准的支出金额。另外,计算当年追加支出预算数为占年初预算金额比例,是否存在预算执行中调整预算金额较大、年初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的问题。

(2)SQL语句实现。

Select [bh] as 文号,[mxzy] as 明细摘要,[ysje] as 预算金额 From 业务_指标来源 WHERE mxzy LIKE '%追加%' OR mxzy LIKE '追加%' OR mxzy LIKE '%追加'

3、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1)审计思路:一是上级专项拨款的使用情况。分别查询“指标来源”表和“指标通知单明细”表中上级专项补助情况,并进行核对,看当年上级专款是否全部拨出,将当年未拨出项目款项及未全部拨出项目款项与“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表中明细再进行核对,无结转下年支出的款项则说明已被挪用或调剂使用。二是专项拨款配套资金落实情况。根据“指标来源”表查询出上级专项资金明细,查找相关指标文件及涉及的农财科、企业科财务帐,看需要该市配套资金的项目是否将配套资金落实并支付到位。

(2)SQL语句实现。

第一,上级专项拨款的使用情况。

第一步:Select [bh] AS 文号,sum(ysje) AS 金额 INTO 来源中上级专项资金 From 业务_指标来源 group by [bh]

HAVING bh LIKE '苏%' OR bh LIKE '常%'

第二步:Select [tzsbh] AS 通知单文号,sum([hds]) AS 金额 INTO 通知单拨出上级专项资金 From 业务_指标通知单明细 group by [tzsbh]

HAVING tzsbh LIKE '苏%' OR tzsbh LIKE '常%'

第三步:Select a.[文号],a.金额,b.[金额] INTO 来源中上级专项当年未拨资金 From [来源中上级专项资金] a left Join [通知单拨出上级专项资金] b On b.[通知单文号]=a.[文号] where b.[金额] is null or a.金额b.[金额]

第四步:Select a.[文号],a.[来源中上级专项资金_金额],a.[通知单拨出上级专项资金_金额],b.[je] as 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_金额 INTO 上级专项未拨付到位资金 From [来源中上级专项当年未拨资金] a left Join [业务_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 b On a.[文号]=b.[wh] where b.[je] is null or a.[来源中上级专项资金_金额]b.[je]

第二,专项拨款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Select [mxzy] as 明细摘要,[ysje] as 预算金额 From 业务_指标来源 WHERE bh LIKE '苏%' OR bh LIKE '常%'

4、预算结余及结转情况审计

(1)审计思路:由“指标来源”、“指标通知单明细”表分析净结余及当年应拨未拨上级专款金额,是否存在当年上级专项拨款滞留财政部门,未及时拨付有关单位的问题;应拨未拨金额减去上级专项补助结转下年支出金额是否存在差额,差额可能是上级专项补助用于平衡预算金额。

(2)SQL语句实现。

第一步:Select SUM(ysje) as 指标来源合计 From 业务_指标来源

第二步:Select SUM(hds) as 指标通知单拨款合计 From 业务_指标通知单明细

第三步:Select SUM(ysje) as 指标来源中上级专项资金 From 业务_指标来源 WHERE bh LIKE '苏%' OR bh LIKE '常%'

第四步:Select SUM(hds) as 指标通知单中拨出上级专项资金 from 业务_指标通知单明细 WHERE tzsbh LIKE '苏%' OR tzsbh LIKE '常%'

第五步:Select sum(je) as 上级专项结转下年支出 From 业务_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

第六步:Select ?鄢 From 业务_指标来源 WHERE mxzy LIKE '上年结转%'

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审计

1、国库拨款计划执行情况审计

通过审计,促进财政正确反映预算结余,减少预算单位沉淀财政资金,有利于增加财政库款结余、调度和运作财政资金。

(1)审计思路:根据当年预算指标执行进度及情况分析当年一般预算支出进度情况,发现年末预算支出比例较大,于是想查清年末预算支出的项目内容及资金去向,是否存在年末突击拨款而专项资金未形成实际支出的现象,因此,将年末由国库集中支付实拨至财政局各业务处上的预算支出查询出来,与国库处市级财政储备、预算列支账(原预算外资金账)、农业处账、企业处账核对,年末应下拨企业或部门的专项资金是否挂暂存款,并汇总各业务处账面滞留资金余额。按查询记录与各业务处账面核对,拨至各业务处的专项资金是否挂暂存款未及时下拨使用,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

(2)SQL语句实现。

select 预算月份,编号,a.单位代码,b.单位名称,日期,收款人名称,金额合计,说明 into 年末预算内实拨至各业务处账上资金 from 业务_拨款凭证 a inner join 业务_系统单位表 b on a. 单位代码=b. 单位代码 where 编号 like '%实%' and (单位名称 like '%常州市财政%' or单位名称like '%常州市%非税%') and str(预算月份)>10 order by预算月份

2、国库资金支付管理方式执行情况审计

检查有无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方式管理,以促进提高财政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1)审计思路:第一,检查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等支出金额及占比情况,分析支付结构的合理性。第二,从拨款凭证表中查询生成“授权支付中提取备用金表”,筛选大额提现单位,分析落实大额提现原因。第三,将拨款凭证中从零余额账户划单位基本户的记录检索出来,包括:直接支付从财政零余额账户划单位基本户和授权支付中从单位零余额账户划单位基本户两种情况,并分析确定疑点单位,延伸审计单位划入基本户资金真实使用情况。

(2)SQL语句实现。

第一,直接支付、授权支付情况。

第一步:按国库集中支付类别分类检索直接支付的记录生成“财政直接拨付”新表。

select bh,jehj into 财政直接拨付 from 业务_拨款凭证 where 编号 like '%直%'

第二步:汇总“财政直接拨付”表中支付的发生金额和拨付笔数,再计算直接支付占总支付额的比例。

select count(?鄢) as 财政直接拨付笔数,sum(jehj) as 直接拨付金额合计 from 财政直接拨付

第二,备用金提取情况。

第一步:先从拨款凭证表中查询生成“授权支付中提取备用金表”,汇总授权支付中提取备用金总额,从而计算提取备用金总额占授权支付总额的比例。

select ?鄢 into 授权支付中提取备用金 from [业务_源_拨款凭证] where 编号 like '%授%' and 说明 like '%备用%' order by 金额合计 desc

select sum(金额合计) as 提备用金总额 from 授权支付中提取备用金

第二步:检索汇总新表“授权支付中提取备用金表”中单笔提现5万元以上合计金额。

select sum(金额合计) as 金额合计 from [授权支付中提取备用金] where str(金额合计)>50000

第三,财政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划入单位基本户情况。

第一步:从拨款凭证表中查询生成“授权支付中从单位零余额帐号划单位基本户”表并汇总划款金额。

select ?鄢 into 授权支付中从单位零余额帐号划单位基本户 from 业务_拨款凭证 where 收款人标识='1' and 支付类型代码='0202' order by 金额合计 desc

select sum(金额合计) from 业务_拨款凭证 where收款人标识s='1' and支付类型代码='0202'

第二步:从拨款凭证表中查询生成“直接支付中从财政零余额帐号划单位基本户”表并汇总划款金额。

select ?鄢 into 直接支付中从财政零余额帐号划单位基本户 from 业务_拨款凭证 where收款人标识='1' and支付类型代码='0201' order by 金额合计 desc

select sum(金额合计) from 业务_拨款凭证 where收款人标识s='1' and支付类型代码='0201'

3、公务卡执行情况审计

促进公务卡使用管理,进一步扩大公务卡支付范围和比例,规范公务卡使用,使财政部门对日常公用支出实时监控,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使用。

(1)审计思路:首先通过查询两年使用公务卡实际报销金额的对比分析近两年来公务卡的使用趋势,然后再根据《某市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具体分析公务卡结算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较大数额的一些未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公务支出,分析延伸审计有疑点的大额支出。

(2)SQL语句实现。

第一,查询近两年全市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实际报销金额同期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变化趋势。

select sum(金额合计) as 公务卡报销金额 from 业务_拨款凭证 where 编号 like '%授%' and 结算代码='71'

第二,查询未使用公务卡结算的一些公务支出情况,如全年预算单位差旅费金额、会议费金额、餐费招待费住宿及食品金额等情况。以差旅费查询为例,其他SQL查询语句相似。

第一步:select ?鄢 into 差旅费支出记录 from业务_拨款凭证 where 编号 like '%授%' and 说明 like '%差旅%'

第二步:select ?鄢 into 差旅费支付未使用公务卡记录 from 差旅费支出记录 where 结算代码'71'

第三步:select sum(金额合计) as 未使用公务卡合计金额 from 差旅费支付未使用公务卡记录

【参考文献】

[1] 马茹:关于预算执行审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2(4).

[2] 李顺国: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当好公共财政卫士[J].审计月刊,2013(3).

第4篇: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文

【关键词】 农业科研; 课题经费; 财务管理

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承载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之一。“十一五”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课题经费迅速增长,如何管好、用好科研资金,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某农业科学院及所属三个代表性研究所为例,分析了近年来课题经费的变化特点,总结了这些单位在课题经费管理方面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经费的变化特点

(一)经费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科技的重视,近年来对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研院所年科研经费迅速增长。以某农业科学院及所属3个研究所为例,该院2003年科研经费只有1 550万元,到2012年则突破2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1.4倍(图1);所属A、B、C三个研究所2012年的科研经费总量也较2003年分别增长了12.3倍、2.6倍和12倍(图2)。

(二)资金来源途径多样

在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的同时,其来源和途径也日趋多样化。以某农业科学院为例,2012年科研经费来源有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人社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以及其他厅局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与社会企业单位的合作科研项目等。分析该院经费途径和来源,发现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国家级课题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该院国家级课题占总经费的比例2003和2004年分别为20.6%和22.8%,2011和2012年则分别上升到66.3%和66.9%,说明省级农科院越来越重视承担国家级课题;其次是横向课题经费增长很快,该农科院横向课题占总经费的比例2003和2004年分别为3.9%和3.8%,2011和2012年则分别上升到15.1%和15.7%,总量比2003和2004年分别增长了46.7倍和53.9倍,说明公益性科研单位越来越重视与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合作;最后是基础性研究课题经费增长显著,该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973等基础研究课题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2003和2004年只有3.9%和3.8%,2011和2012年则分别上升到15.1%和15.7%,说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开始重视基础、应用基础和原创性研究,而不是单纯开展应用和集成研究。

(三)不同课题经费管理的要求不一

“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为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和其他部委对不同的专项经费,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等,都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但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方法各不相同,各级主管部门对经费使用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且各类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办法不配套、不统一,执行难度大。

二、课题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管理脱离项目管理

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大多实行课题制管理,课题经费多由课题主持人负责,以课题组为活动单位开展科研活动,财务人员不参与课题项目的管理,只限于会计核算,无法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从而弱化了对农业科研课题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而课题主持人不熟悉国家财经法规、课题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及承担单位资金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个项目混用资金,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做不到按照预算执行,专款专用。这些都是经费管理脱离项目管理的主要原因。

(二)预算编制脱离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执行过程控制不严,财务决算存在困难,这是普遍存在的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脱节的表现。从客观上看,农业研究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可控性差、周期长、连续性强,不可预见因素又多,造成预算编制脱离实际需求的可能性大;从主观上讲,课题负责人只管科研进展,不理财务规定,为了争取项目的把握性大些,凭经验预计支出,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存在较随意的现象,导致实际支出与预算差距较大。财务人员不了解科研需求,无法适时指导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也是造成实际开支与预算不符的重要原因。

(三)项目支出脱离科研实际

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科研立项不确定性和农业研究跨度时期长、研究连续性强的特点,使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原有的工作基础。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昨天”的钱干“今天”的活,用“今天”的钱为“明天”打基础。农业科研人员形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更注重科研进展需求,项目的实际支出往往与项目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部分农业科研人员置科研计划经费预算于不顾,项目间经费混用,随意安排支出,超范围、超标准使用专项经费。

三、加强课题经费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为加强财务收支管理,规范财务报销审批手续,严肃财经纪律,更好地为科研创新服务,农业科研院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真正做到用制度管钱、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如C研究所就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其中涉及科研经费部分明确规定:课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课题开支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日常计划内开支由课题主持人批准,课题主持人不是课题组长的须由课题组长批准;大额(项)开支、固定资产开支和必需的计划外开支等应首先经单位财务负责人审批后方能支出。

为提升规范项目资金的管理水平,以促进项目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从源头上采取措施,从核算上加强监督,实时公开项目执行情况,让公众参与监管。一是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账套,核算课题项目资金,做好课题项目的资金管理,避免将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从账户源头上避免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二是建立课题项目会计核算体系,按照项目预算科目明细进行科研成本核算,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课题项目的实际成本支出;三是健全项目资金管理流程,增加预算执行比对环节,把加强监管贯穿于项目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切实保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四是构建项目和财务信息沟通平台,便于科研人员随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进度,及时发现课题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加以纠正调整,以便于项目验收与资金管理。

(二)科学编制课题项目预决算,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课题组要先与财务部门沟通,然后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设立项目任务及目标,制定一个项目基本预算;财务部门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从财务角度提出指导性的修改意见,并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经费并跟踪服务,使科研人员从财务问题中解脱出来,专心搞科研。农业科研经费支出因编制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在编制课题概算时,应结合具体情况再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保证课题的各项实际支出都能体现在概算中,为概算执行奠定基础,防止预算与执行相互脱节。在课题立项、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时,要让财务人员全程参与,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事前参谋和监督管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三)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课题经费的监督管理

为加强对课题经费的监督管理,要根据农业科研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明确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严格规定项目资金的使用原则和开支范围。在科研项目执行期内,按年度向财务主管部门上报使用情况,接受财务检查。科研项目结束,实行项目执行情况验收和项目经费审计“双查”制度。

课题经费管理中还应充分考虑农业科研项目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农业科研人员经常下乡蹲点、调查和试验,有时无法提供票据的情况,应在严格审核的原则下灵活把握。如C研究所针对在基层试验站和海南三亚进行田间工作就餐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就餐规定:科技人员在试验站工作期间,由试验站聘用炊事员按照每天30元(早、中、晚分别为5元、15元、10元)的标准提供用餐。参照《山东省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科技人员直接付款,由炊事员签收后将确认单附在差旅报销凭证中报销。科技人员在海南南繁基地工作期间,鉴于当地无法统一提供用餐的实际情况,允许科技人员自行解决用餐,按照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直接补助,不再报销住宿费和伙食费,不发给公杂费。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保障农业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工作的重视,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经费呈现出资金总量大幅度增长、资金来源途径多样、经费管理要求不一等特点。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要形成新的科研经费管理理念,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自觉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检查,提高课题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锐.浅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J].现代商业,2010(36):149-150.

[2] 刘烨.建立农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探讨[J]. 教育财会研究,2012(1):38-40.

[3] 李晓峰,谭兵,孟威.科研院所中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2):100-104.

[4] 韩海斌,刘悦,尚建库.对农业科研院所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33-35.

[5] 田长山.强化预算理念,推进科研项目管理[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9(11):57-58.

[6] 张跃明.浅析科研事业单位专项课题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2(18):31-35.

第5篇:单位差旅费报销制度范文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回顾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及其作用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这一制度的本质在于实现了两个“直达”,即“收入直缴,支出直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将财政支出以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的方式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及操作的每一环节都置身于制度规定,从而规范了财政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解决财政收入容易流失,财政支出监督弱化,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具有突出的监管作用,从而确保财政资金最终支出前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行,接受管理和监督,增强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 为了规范我国财政收支行为、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务院于2001年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陆续在各省市、单位及部门全面推行。从2001年至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经历了10多年的改革与完善。2011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中央各部门及所属13684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基本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目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得以深入开展。

(三)顺德、广州、清远三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情况 广东是较早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省份。顺德区政府早在1994年就开始推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顺德区开始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时间较早,并且分批落实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不断深化执行制度的力度,目前对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执行在广东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广州市政府于2003年开始试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于2005年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清远市在2004年才开始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经过近8年的应用和推广,到目前为止,各部门已基本习惯和接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操作。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清远市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比较低。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措施

当前,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正在继续深化推进,改革的一些配套措施必须积极跟进,否则会阻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深化改革。结合实地调研成果,笔者主要从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切实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加快推广无纸化操作的使用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内容进行研讨。

(一)公务卡使用增强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监控作用 具体体现在:(1)推行公务卡使用的积极作用。公务卡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银行贷记卡为载体,使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进行还款申报,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国库单一账户与银行清算系统进行结算,是预算单位替代现金结算的一种结算制度。公务卡是指专供公务员使用、可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的信用卡。持卡人使用公务卡结算后,单位财务人员可以直接查询到公务消费的每一笔信息。随着公务卡的推广应用,其监控功能正逐步完善。目前,通过财政部门统一协调与有关部门签订代扣代缴协议,单位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和财政财务管理属性,可以直接代扣代缴费用,还可以实时检查单位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单位首先做好这部分资金的预算编报及用款计划的申报,单位财务人员收到银行的扣缴凭证后,登录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做直接支付的支出申请,款项直接划入单位公务卡。通过银行卡这一现代支付结算工具,避免了单位零余额账户不能办理银行托收,也不需通过单位的基本账户代扣代缴,减轻了工作量,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另外,通过这些支付业务让管理部门直观地看到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为了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的实施,财政部对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决策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各级政府及所属预算单位要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省、市两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预算单位差旅费、招待费和会议费等公务支出凡具备刷卡条件的,一律使用公务卡消费。(2)顺德、广州、清远三地公务卡的使用情况。国库集中收付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直接支付一般是大额的采购支出,一般由国库直接付款给供应商。授权支付一般用于工资和零星的公用经费的支付,包括银行清算和公务卡,实施公务卡制度主要是对公用经费进行监督。目前,顺德区正在试点实施公务卡制度,在日常业务中几乎不存在现金交易。另外,还实施了备用金制度以支付专家劳务费、交通补贴等日常零星费用的支出,之后再由报账员上报核算中心审核,审核后加以补充。待试点推广后,这一制度将在区内各预算单位得到广泛应用。2008年3月,广州市正式启动公务卡改革的试点工作。截至当年8月底,8家试点单位共开立了近500张公务卡。在程序上,只有核对发票、银联小票上公务消费的时间、地点、金额等信息后,才能完成报销,从而避免了多报、虚报业务的发生,显示了公务卡的监控作用。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广州市将公务卡试点扩大到全市500多个单位,2009年市本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公务卡,2010年全市实行了公务卡结算。2010年,公务卡制度在清远市市级单位开始试点实行,监控效果立刻显现。目前,市政府拟在县级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并规定了专项经费结构的限额,明确具体项目的预算额,避免某项经费的超额使用。

(二)实时监控系统的使用强化了集中支付的力度 包括:(1)推行实时监控系统的积极作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实时监控系统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而开发的软件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财政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都可对财政资金从指标下达、拨款管理、用款计划下达到用款单位申请审核、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监控,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有力促进财政资金的分配效率和使用效益的提高。具体而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时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首先,监控系统可以做到防止预算单位违规将财政资金划入本单位的自有账户,违规大额支付、超额或一日多次提取现金,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其次,通过定制监控规则,监控系统能自动发现财政内部岗位出现停滞的数据和银行与预算单位未及时上传下载的数据,捕获到督办信息后,以醒目的标识或者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督办人员。再次,系统能在区分不同资金性质前提下,提前将需要支付的金额与银行划款清算专户余额进行对比,发现银行存款不足及时预警,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追加拨款或暂时中止支付指令,防止银行存款出现赤字。最后,系统有能力对监控数据开展智能分析,通过自动收集整理违规数据,建立和完善预算单位信息资料库,实现不同条件下支付历史查询及对比等多项功能。进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深入改革,关键是强化集中支付的力度,这样,才能体现监控的作用。因此,财政部在2012年的全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会议上强调,在2012年底前初步建立起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要不断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达到系统实时动态、智能预警、综合分析、实用兼容等核心主体功能目标。(2)顺德、广州、清远三地实时监控系统的使用情况。目前,顺德区政府已经实现了财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银行三方的联网,能够实时监控每笔款项的缴拨情况。对于集中支付业务设定了支付条件的监控程序,若出现不符合的情况则发出预警,然后再实行人工复核及处理。对于支出指标的监控是细致到项目管理的,在资金的申请和计划时已将资金的使用细化到每一个项目中,以便在实际划拨时能够更准确地掌控资金状况。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国库集中支付执行的高效率,人民银行、银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总预算及集中支付中心之间会进行定期对账。通过对拨付、审核的不兼容分工和账务的核对,进行财政资金的监控。广州市在国库集中收付的系统建设中,实现了网络加密、实时监控、专线化,建立了政务网络,实现了物理隔离,以保证信息的安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曾经出现过输送方面的问题,每当发现问题,都会深入了解原因,排除隐患。监控的程序是:预算——支出——监督——评价,这一过程相互合作、各施其职、综合作用。近2年来,清远市一级预算单位实现动态监控,进行财务核算,设定了相关的现金预警(5万元),并且,每年都有专项资金对实时监控系统进行升级。目前动态监控系统的省内横向已经实现,省内纵向正积极实现联网。市财政局运用财务核算集中监控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免费为127个一级预算单位提供财务软件,国库科可通过使用该系统联网进行实时监控,可随时查看每一个账务处理,实现事业单位、人民银行、银行及财政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由此,从资金的划分到使用实现了全过程的监控,而资金的使用绩效方面则由专门的科室进行评估。

(三)无纸化操作的使用提升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效率 包括:(1)推行无纸化操作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办法》(银发[2002]216号文)、《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网络支付清算业务处理手续》(银办发[2003]199号文)、《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为提高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支付清算业务工作效率,国家金库总库与中央财政集中支付银行支付清算业务自2010年1月1日起实行网络化、电子化和无纸化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与人民银行清算实行无纸化传输,替代了之前人工纸质清算,既提高了集中支付工作的效率,又确保了预算单位资金的及时达到。对于集中支付中占绝大部分的财政直接支付业务的无纸化管理,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网络传输与加密技术,优化了国库集中支出流程,提高了支出资金的拨付速度,达到了国库集中支出业务数据传送无纸化、对比审核自动化、业务处理标准化、资金拨付安全化,为财政监管部门和预算单位进行情况分析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2)顺德、广州、清远三地无纸化操作的使用情况。在参考中山市和珠海市财政局的做法基础上,顺德区政府对其国库集中收付业务进行了无纸化改革。顺德区计划将银行与核算中心实行完全无纸化运作系统,系统将会加上电子密锁以保证支付指令信息的安全,并且会对系统的使用进行测试以保证运作畅通。目前,系统的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将要进行实际的运用。广州市对于无纸化的改革也进入到试运行阶段,在国家正式验收以后,将会全面推行,届时将进一步节约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的成本。清远市无纸化操作尚未实现。基于安全问题,银行仍需纸质凭证,因此,集中支付业务需要银行的进一步配合,待条件成熟,将试点无纸化操作方面的改革。

(四)三地进行国库集中收付深化改革的差异 通过对三地进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情况的分析可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完善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是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成果分不开的。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收支业务繁多,更需要强有力的监控机制和工作效率;而经济越发达,公务经费的使用也就越多,监控的漏洞也多,更需要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和提高人员素质。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现状

(一)现有国库政策、法规、制度不适应 在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国库账户体系、财政资金的收缴方式和程序甚至预算执行机制等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现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补充仍不够到位。从改革的内容看,需要规范的程序主要有:收入收缴、支出支付、资金清算、国库现金管理等。并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的关键是要求政府提高资金的管理、应用、预测和研究,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并未真正为财政资金的监管权提供有效依据。

(二)对财务人员素质提高重视不足,相关设施未跟上 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执行的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对集中支付的监控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不断增加。公务卡、实时监控系统和无纸化操作的实施,更需要财务人员掌握相关的系统知识和运用,这需要投入相应的培训力度和设备设施作为支持,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该方面的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省内纵向信息系统发展滞后,不利于监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时监控系统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当前的实时监控系统涉及的范围尤其是纵向还不够广,在相当一部分地区还不能做到纵向监控,如清远市。还有,虽然广州市财政局已建立了实时监控系统,但行政事业单位是独立行事的,并没有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反馈沟通,造成监督的力度不足以及绩效评价的程度不足,凸显了财政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四)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量占支付总量的比重偏低 从实际调研及有关数据可看到,由于部门预算细化程度不够,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部分工程项目支出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等因素使得直接支付的比率偏低,影响了财政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而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推广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库集中收付中直接支付占总支付量的比重偏低的情况尤为严重。

(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程度有待深化 目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只是在省、市、县实施,还没有推广到乡镇、街道全面实施,也没有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只在名义上实行国库集中收付。一些乡镇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虽已出台,但尚处于试行阶段。

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议

(一)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当前,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制定程序性制度以及落实实施细则迫在眉睫。笔者在实地调研中看到,各地都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很多相关方法、条例等,但国家层面上的规范性文件少。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系列制度的出台,相关部门要配合做好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研究制定《财政资金支付条例》等工作,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深化改革有法律、法规的保障。

(二)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全面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要对预算单位提供有用的帮助。在硬件上,政府应为各单位配备全套的电子设备;在软件系统方面,应紧紧围绕国库集中收付的特点,充分考虑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层次关系,软件相互间的衔接程度,各主体内部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等展开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要及时掌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操作技能,为实时监控系统的操作和无纸化操作打好基础。

(三)加强财政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严格的实时监控体系 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确实发挥着很大的监控力度。应将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收入管理系统、国库收支总分类账系统和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等与国库集中支付密切联系的业务都纳入实时监控体系。同时,实时监控体系要与相关部门配合,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建立健全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支出清算业务的商业银行的监控;审计部门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请款、用款的年度审计检查。

(四)扩大直接支付范围,提高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比例 提高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所占的比例,要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就予以明确。在这一点上,顺德区做得比较好,他们通过完善政府采购办法,使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尽量与部门预算同步,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实行,把游离在直接支付执行范围之外的采购项目和工程项目纳入直接支付,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五)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改革的步伐 按照《财政国库“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深化改革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到县、乡镇和街道的层面上,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覆盖到县以上各级所有预算单位以及有条件的乡级预算单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县级、乡镇和街道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不断深化改革。据调研资料显示,顺德区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到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已在街道全面展开。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传统的财政资金银行账户管理体系和资金缴拨方式,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水平,减少了现象的滋生,符合我国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对政府会计改革有很大的促进。进一步开展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深化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实时监控体系,将进一步增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运行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以及实施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井然有序的进行,确保国库收付能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政府会计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燕:《对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思考》,《中国农业会计》2012年第1期。

[2]郑伟:《财政信息化改革》,《电子世界》2011年第12期。

[3]刘瑛:《构建国库集中收付内控机制的思考》,《经管视线》2011年第9期。

[4]左晓敏:《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财务透视》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