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

描写初秋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初秋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初秋的诗句

第1篇: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

塞路初晴

雍 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本诗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这两句与前面的诗句是否有点脱节?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二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特别是重点突出了“带雨痕”(即“初晴”),具有统摄全诗的作用。(2)示例:这两句初读时似觉与前四句有些脱节,但细细体味诗意可知,它是承上“新水乱侵青草路”而来,由于雨水充裕,草原上青草茂盛,因而想到羊马南牧。从内在联系上看,非常自然、紧密,在突然的跳跃中,隐含着细针密线的连缀。

【赏析】

既然以“塞路初晴”为题,这当然是一首边塞诗。而一般的边塞诗,总是着重写激烈的战斗,充斥着烟尘烽火和刀光剑影,给人以苍凉、悲壮甚至恐惧感。这首诗却迥然而异,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前四句以简练的笔墨和浓丽的色彩,写作者在塞路上的所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图画:在草原上,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流淌,袅袅炊烟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不去。这一切,是多么动人的景象!作者是成都人,他以南方人新奇的眼光,来审视这塞北的美景,字里行间充溢着欢悦的感情。

第五、六句是作者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这是警戒北方游牧民族,休得南下侵略,因为强大的唐军正驻守在北方。诗句显得义正辞严,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概。为了加强气势,作者使用因果倒装法,将“胡人羊马休南牧”的警告语前置,以逆笔取势,读来更为有力。最后两句,前一句是紧承第三联。如果说上一联中还隐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戒备心理的话,那么,经过打听,证实现在确实停止战争了,作者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一个“喜”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此时的高兴情怀。于是,他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心情轻松愉快。一个“闲”字,与上句“喜”字相对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秋原”二字,又将读者的想象引回到前四句,那雨后初晴的美景,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在前四句静景的描写上,又增加了动态的游骑。动静结合,使整个草原更富生气。于是,那明丽清爽的画图,愈益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那悠然的韵味情致,也令人回味无穷。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写下这首悼亡词。

(1)这首词多处运用借喻手法,请举例略作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二句是全词的,也是最感人的地方,试简要赏析“挑灯夜补衣”这一细节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比如“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写词人孑身独存的苦状——我像遭了霜打的梧桐,白发苍苍;又像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寂寞之情,溢于言表。(2)示例:从末句“挑灯夜补衣”的典型细节的描写上,可见妻子勤劳贤慧,对丈夫温存体贴,这份情意令人感慨难忘。

【赏析】

第2篇: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

一、美读感受――半学修心半读书

“所谓美读感受,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实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

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的劳动中喊出来的吗?表达他们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平时养成良好的美读习惯,加大文学底蕴的积蓄,带着激情品读诗歌,深入体味诗作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在美读感受中体味“芳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的山路寂寞之感;“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游子不归、红颜将老的心中情;“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过晓烟低”的初秋晨景的凉意……在美读感受中,揣摩山水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的趣味。

二、意境品味――不畏浮云遮望眼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歌是对意象意境的分析,加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诗歌作出多义性的解读并揣摩诗人的情感。这就可以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朱光潜论诗时说,“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须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这里的“画境”或“戏景”就是构成诗歌全篇的整体形象画面,往往由几个画面组合而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如《竹里馆》选择竹林与明月描写周围景色,选择弹琴与长啸抒写自我情怀,以声响托出静境,表达出全诗清幽澄净的意境;而《送元二使安西》则从整体勾勒,细处刻画,描绘出一幅春雨湿尘洗柳,古城客栈外诗人与朋友饮酒话别的形象画面。

又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意境,表现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如“折柳”,这是古人送别的习俗,因而“折柳”也就成了赠别的代称。“亲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就是写的送别的情况。又如“羌笛”本义是羌族人吹的一种歌曲,曲调哀怨,多含思念。后来就用“毛笛、竹笛、羌管”作为思乡的代名词。另外还有以“鸿雁、雁族、尺素”来代书信,更多地在这些词句中寄寓了思念的意思。

三、诗眼推敲――心有灵犀一点通

古代诗人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之说。“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不拘在腰在膝在足。诸如“孤灯燃旧梦,寒杵捣乡愁”的“燃”、“捣”,“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闹意”的“闹”,都是论家津津乐道的著名的“眼”。好的诗歌往往妙在一字一词传达出全诗的精神。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末句“应是绿肥红瘦”就是诗眼,经李清照这一组合,其色泽和韵味便油然而生,委婉地表达出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一首融合起承转合结构的脍炙人口的七绝。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如平地春雷破空而来,一个“飞”字,振人心魄;承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句式和节奏转入从容和舒缓;“此夜曲中闻折柳”却是陡然一转,“闻”字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更是用“折柳”点染一种场景,一种情绪。具体地说,在诗歌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壮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的“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状出视觉感受,“滴”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渲染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所以,鉴赏诗歌时,我们应抓住重点字眼,作诗点眼,犹如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尽失。

第3篇: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

那繁花似锦的春日,没有从这里虚掷一分一秒;那烈日喷火的盛夏,为闪光的金轮增添了更浓烈的色彩;那硕果盈枝的秋天,为世间贮蓄了更多的力量;那冰雪的缄默为明春埋下伏笔……

春意融融

春天的脚步,急促而和暖,轻轻掠过大地,大地呈现一片青绿。

冰雪消融,桃花梨花便在料峭的风中粲然开放,招蜂蝶嘤嘤地飞行其间,于是在一片片白的、红的花瓣中颤颤地跳出一个“春”字来。

春天的脚步把河水都踩碎了,于是,荡起一道道波纹和涟漪,而水面上还浮动着冰雪的残骸。

田野上,麦苗返青,柳丝起舞。老牛奋蹄,骏马抖鬃,马达欢呼,一粒粒闪光的种子,像一颗颗珍珠,伴着农家的希望钻进泥土。

冰冻的小河,冲开封闭的闸门,带着一冬的委屈“哇”地一声哭了,泪花闪闪,奔向远方。

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长队,振动两翼,欢叫着,从南方飞来,嘴里衔着绿色的信盏。

燕子也在“三月三”如期而至,它们要筑巢养儿育女,但瓦房换成高楼,找不到家了,只在院子上空盘旋。

岸柳,像美女的长发,散发着青春的魅力和韵味,像沉思的诗人,构思着迎春的诗句,准备朗诵给葱茏的世界。

植树节到了,道路两旁,河渠湖畔,院落宅旁……到处挺起一排排青绿,涌起一股股春潮。

春寒料峭,春意融融,人们脱去棉衣的束缚和桎梏,象游鱼那样自由,象鸟儿那样欢畅……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地是绿的,水是绿的,人是绿的,鸟儿是绿的……放开喉咙高唱一曲“春之歌”,那声音也是绿的……

夏日炎炎

酷暑的夏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点燃起万只火把,世间如同被一个大铁锅严严实实地扣住,人们大汗淋漓,只是无奈的叹息。

在居高不下的炎热天气,人们非常关注每天晚上七点半的电视天气预报,希望得到明天的降温的信息,但是,从预报员那言之凿凿和橙色画面上得到的信息是:明天又是强对流天气,遇到几十年来未有的高温。预报员提醒人们防暑防暴。偶尔一天,应验了“降雨”的预报,忽而晴天一声雷响,暴雨倾盆而下,人们乘兴被淋成“落汤鸡”,因雨是热的,正好洗个热水澡,可雨过之后,太阳立即露出脸来,又义无反顾地把热浪倾下来。

在溽热难耐的夏日,风是热的,雨是热的,一切都是热的。有诗云:“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就是描写农民对社会的不满和在夏日劳作的感受,但这已成为遥远的历史。

回忆小时候,天热了,光着屁股和同伴们一起到水塘里游泳,为了摆脱酷热和蚊虫的叮咬,人们扇着扇子,到街上和田野路旁寻求凉爽。

面对这酷暑难耐的季节,人们尽情地领略着,感受着,享受着。十里长街,一把把遮阳伞下,传出一对对情侣的甜言蜜语,无意被雨滴打湿;舞动的裙裾,甩丢了拘慬,亮出了女性的风情;赤胸露背,丢掉了顾及和羞涩,展现出男性的魅力和青春。哲人云:“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夏天的太阳有暴烈的一面,它把整个空间充满炎热和焦灼。但也有它温柔平和的一面。当夕阳依依不舍翻过山脊,月神就踏进小溪粼粼微波冉冉而来。“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于是,夏夜就似清凉的雪花啤酒,伴着幽幽胜境流淌出来。田野林荫是青春的花圃,卿卿我我孕育了多少神秘的故事。马路两侧的闷热慢慢散去,人们搬出椅子,仰面观星;或席地而坐,谈古论今;或下棋打牌,争赢斗趣;或拉起二胡,说拉弹唱……

夏日犹如一个神奇无比的魔术师和万花筒,当你从烂漫火暴的夏季镜头走出,让雨水、汗水荡尽美好的享受与记忆,你便匆匆进入了秋天凉爽的境界。

秋果累累

汉字中有许多会意字,两部分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生发出其含义。“和”字是由“禾”和“口”组成。左边“禾”是说有饭吃,右边“口”是说能讲话,合在一起就是“和谐”、“和善”、“和气”。“旱”字是由“日”和“干”组成,日头当照,日下一片干燥,便是“旱”象。又如左边是“水”,右边是“目”,眼睛流水,当然是“泪”。

按着这个造字规律,“秋”、“心”为愁,但由于时代不同,心情有异,“秋”、“心”并不“愁”,这也许是个例外吧。秋天博大高远,宇清气爽。看吧,初秋的阳光温馨灿烂,大地一扫酷夏的闷热和浮燥,人们不在挥汗如雨,一切变得凝重和成熟。到了中秋,秋风把谷子吹得点头哈腰,把棉桃逗得裂开了嘴,秋风把万物吹得朝一个方向起舞,把原野吹成山和海。“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生长在大地上的粮食和青草,无论是攀附的、直立的、挂在树上的、埋在地下的,不论是丰盈沉实的、零星单薄的、形状大小的,都举起果实,如同运动员向教练和观众举着奖杯报恩、致谢,回报大自然,这哪有“愁”景呢?

秋天是春夏的延续和释放,到了深秋,落叶告别母体,种子积蓄下希望,蝉鸣埋下伏笔……这哪有“愁绪”呢?

秋是光彩夺目的,苹果的秋是红青黄的融合,柿子的秋是金与赤的和谐,葡萄的秋是紫的水绿的,石榴的秋是粉红的白的,这五光十色的秋构成一幅色彩斑烂的风景图,这哪有“愁色”呢?

秋天多彩而亮丽,浓郁而深沉,丰富而含蓄,怡人又醉人,这又有何“愁”呢?

另外,还有许多与秋相关的文字情趣:

有一种女人叫秋水伊人;有一种账本叫秋后算账;有一种耳朵叫秋风过耳;有一种等待叫望穿秋水。

啥礼物不能明着送?答:秋波,暗送秋波嘛!

哪个季节最忙?答:秋天,多事之秋嘛!

啥时候最公平?答:秋天,平分秋色嘛!

什么最简单?答:秋天,一叶知秋嘛!

什么季节最短?答: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秋天是人生最壮丽的感人心弦的一幕,让我们领略秋的风采,接受秋的馈赠,抛掉伤感和愁苦的心绪,拥抱明年更加美妙的春天。

冬雪飘飘

冬日,没有缤纷的色彩和浓烈的阳光,大地呈现出少有的静谧与空旷。就在这时,一场冬雪掩盖了原野袒露的一切,为春天埋下了伏笔。皑皑的积雪在脚下发出欢快的“咯吱、咯吱”的声响,松散得如细砂。

雪花绽放于九天之上,她是碧空之仙女,苍穹之公主,宇宙之天使。它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轻轻盈盈铺地而来,覆盖山脉和草原,便有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宏伟气象;她覆盖田野,便有了“万亩麦苗雪中青”的勃勃生机;她覆盖树木,便有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风光;她覆盖道路,便有了“万径人踪灭”的佳境。

小的时候,每当下雪,那是最好玩的时机,一群同伴不顾刺骨的西北风,在飞雪中喊叫着,跑跳着,有时仰着头张着嘴接落雪花。在野外狂跑不止,直到身上出了汗才停下来,冷风一吹,身上冷飕飕的。一场大雪后,雪像厚厚的被子把麦苗严严实实裹盖起来,预示着明年小麦又是一个好收成。这时候,整个世界披上了银装,一切都鼓胀起来,马路上已少了行人和车辆,万物噪声,连鸟儿也迷失了觅食的方向,在空中划过,发出饥饿无助的鸣叫。

大雪过后,田野的坑坑洼洼沟沟壑壑被填补得平平展展,这时野兔无处躲藏,大雪成了它们的“灭顶之灾”。人们牵着猎狗在雪地上寻找野兔的足迹,一旦发现目标立即追上去。野兔虽然平时跑得很快,但这时由于在深雪里跑,后腿容易蹬空,使不上劲,很容易成为猎中之物。

第4篇:描写初秋的诗句范文

每个人都有一段对于书的情结或怀念。“不是《红楼梦》,也不是唐诗宋词,而是19世纪德国一个浪漫主义中篇小说把我带进了文学世界,令我着迷,陶醉。”这是著名作家赵鑫珊先生对“茵梦湖”的情结,这句话自然也让我想到了《茵梦湖》这本书。《茵梦湖》是一本算不上名著的名著。无论是从书店的名著栏还是从作者的知名度排行都找不到它的位置。早先年,我还是在一本《外国抒情小说选集》里读到这篇小说。岁月更迭,其他一些名著小说在记忆里殊无印象,唯有《茵梦湖》,如我曾亲身经历的一个美好梦境,至今念念不忘。

《茵梦湖》是德国19世纪小说家施笃姆的成名作。在我国,自从1921年《茵梦湖》第一个汉译本(郭沫若译)问世以来,陡然间,文坛轰动,仿佛一泓清水,碧浪翻涌,波峰迭起。施笃姆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最受中国翻译者和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坊间译本的出版,一种跟着一种;为之倾倒的读者,一代而又一代。 从那之后,直至今日,80多年间,已有20多种译本,其中不乏有巴金、梁遇春等这样的大家作译。施笃姆的语言朴素优美,长于叙事,他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使其作品具有如梦如幻的浓郁的诗意,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把捉不住。正如郁达夫当年曾说的那样:“我们读完《茵梦湖》之后,无论如何总不能了解他何以用这样的文字,能描写得出这样复杂的感情来。”

选 段 重 读

老 人

晚秋的一天午后,从城外倾斜的大道上漫步走下来一位衣冠楚楚的老人,看样子是散完了步准备回家去;在他穿的那双眼下不再时兴的带银扣的鞋上,已经扑满了尘土。他腋下夹着条细长的金头藤手杖,神态安详自如,时而瞅瞅周围的风景,时而望望面前山下静卧在落日余晖中的城市。他满头银发,奇怪的是一双眼睛却依然黑黝黝的,恰似那业已逝去的青春韶华,如今全都躲藏在他的这双眼睛里。他看上去颇像个异乡人,过往的行人很少有谁跟他打招呼,虽然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要注视一下老人那双严肃的眼睛。终于,他在一幢带三角墙的高大楼房前停下来,掉头再望望下边的城市,然后就跨进门厅里去了。门铃响过以后,房里能看清门厅的一个窥视孔上的绿色帘子拉开了,出现了一张老妇人的脸。老人举起手杖来向她致意。“怎么还不点灯!”他讲话微带南方口音,女管家放下了窥视孔上的布帘。老人走进宽敞的过道,来到一间在四壁的大橡木柜中摆着各式瓷器花瓶的客厅,穿过一道正对面的门,进入一条小走廊,这儿有一道狭窄的楼梯,通到后楼的卧室去。他慢慢爬上楼,打开一扇房门,走进一间不大不小的房间。房中舒适而宁静,有一面墙几乎全让书架给遮住了,另一面墙上则挂着一幅幅人像画和风景画;一张铺了绿色台布的桌子上,随意摊着几本翻开了的书;桌子前面,立着一把配有红绒坐垫的结实笨重的扶手椅。老人把帽子和手杖放到屋角里,然后就在扶手椅中坐下来,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像是散步走累了,想要休息休息。他这么坐着,天便渐渐黑了;终于,月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来,落在墙头的油画上;明亮的月光缓缓移动,老人的眼睛也跟着一点一点转过去。这当儿,月光正好照着一幅嵌在很朴素的黑色框子里的小画像。“伊丽莎白!”老人温柔地轻轻唤一声;唤声刚出口,他所处的时代就变了――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儿 时

转眼间向他跑过来一个模样儿可爱的小姑娘。她叫伊丽莎白,看上去五岁光景;他自己年龄则比她大一倍。小姑娘脖子上围着条红绸巾,把她那双褐色的眼睛衬托得更加好看。

“莱茵哈德,”她嚷着,“咱们放假啦!放假啦!今天一整天不上学,明天也不上学。”

莱茵哈德把已经夹在胳膊底下的石板飞快往门后一搁,两个孩子随即冲进房前的花园,穿过园门,奔到野外的草地上去了。这突如其来的放假真令他俩喜出望外。莱茵哈德在伊丽莎白的帮助下,已用草皮在这里搭起一间小屋子,他俩打算在里边度过夏天的黄昏;不过目前还缺少坐的板凳。莱茵哈德马上动手干起来,钉子、铆头和必需的木板反正是准备好了的。这其间,伊丽莎白却顺着土堤走去,一边走一边捡野锦葵的环形的种子,把它们兜在自己的围裙中,以备将来串项链什么的。莱茵哈德尽管破弯了不少钉子,到底还是把板凳做出来了;当他大功告成后跑到外边阳光灿烂的草地上时,小姑娘已经走在离他远远的草地的另一端。

“伊丽莎白!”他喊,“伊丽莎白!”女孩应声跑来,头上的鬈发在风中飘动。“快,”他说,“咱们的房子已经全部完工啦。瞧你跑得多热,赶快进去,咱们可以坐在新板凳上。我将给你讲个故事。”

两人随即钻进小屋,坐在刚钉成的凳子上。伊丽莎白从围裙中掏出锦葵籽来,把它们串在长长的线上;莱茵哈德于是讲开了故事:

“从前,有三个纺纱女……”

“嘿,”伊丽莎白打断他,“我都已经背熟啦。你可不该老讲同一个故事哟。”

莱茵哈德不得不丢开三个纺纱女的故事,讲起一个被人扔进狮穴中的可怜人的故事来。

“……这时候已经是夜里,”他讲,“你知道吗?四周漆黑漆黑的,狮子也都睡觉了。可不时地,它们在睡梦里打着呵欠,还吐出红红的舌头;那个人吓得直哆嗦,以为是快天亮啦。这当儿,他周围突然一下变得亮堂堂的,抬头一瞅,一位天使站在他面前。天使对他招招手,然后就照直走进岩石中去了。”

伊丽莎白专心致志地听着。“一位天使?”她问,“他该有翅膀的吧?”

“这只不过是个故事,”莱茵哈德回答,“实际上压根儿没有什么天使。”

“啊,呸,莱茵哈德!”女孩说,同时呆呆地望着他的脸。当莱茵哈德不高兴地瞪她一眼以后,她又怯生生地问:“干吗他们总这么讲呢?妈妈,阿姨,还有在学校里?”

“这个我不知道,”他回答。

“可你说,”伊丽莎白又问,“狮子是不是也没有呢?”

“狮子?有没有狮子?有,在印度;那儿的异教祭师把它们挂在车子前头,驾着它们拉的车穿过沙漠。等我长大了,我要亲自去看看。那儿比咱们这里美好不止一千倍。那儿压根儿没冬天。你也得跟我一块儿去。你愿意吗?”

“愿意,”伊丽莎白回答,“可妈妈也得一块儿去,还有你的妈妈。”

“不行,”莱茵哈德说,“那时候她们太老了,不能跟着去。”

“可我是不许可单独出门的呀!”

“他们会许可的;你那时已真正当了我的妻子,其他人再不能命令你什么了。”

“可我妈妈会哭的呀!”

“我们还会回来嘛,”莱茵哈德着起急来,“你干脆说,愿不愿意跟我去?不去我一个人去,去了再不回来啦。”

小姑娘差点儿没哭出声。“别这么生气呀,”她说,“我跟你到印度去就是。”

莱茵哈德高兴得忘乎所以,一把抓住女孩的双手,拽着她飞跑到草地上。“到印度去啊!到印度去啦!”他一边唱,一边拉着小女孩转圈子,使她脖子上的红绸巾飘扬起来。唱着转着,他突然放开小姑娘的手,一本正经地说:“不行,去不了;你没有勇气。”

“伊丽莎白!莱茵哈德!”这当儿从园门边传来家里人的唤声。

“这儿呢!这儿呢!”孩子们边回答,边手拉着手朝家中跑去。

记 忆 语 录

人的成长,岁月的流逝,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最初的记忆当然会如泉涌般浮现。明亮,暗淡,还是后悔,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读到这样的凄凉、愁苦和忧伤。在老人莱茵哈德的记忆中他找回了少年时和伊丽莎白的一段纯洁、甜蜜的爱情。

一个终身未娶的寂寞老人,每天靠着回忆初恋情人度日。在无数个清冷的月夜,面对一张嵌在朴素的黑镜框里的女子小照片,孤独的莱茵哈德在轻轻地呼唤:“伊丽莎白!”那一声声呼唤里有着多少苦楚,多少哀愁,在那千般离绪和万种惆怅里,我想起了爱尔兰诗人叶芝《当你老了》的那一首诗: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乐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也许是出于对《茵梦湖》的喜欢,施笃姆在书上亲笔题写下了四行诗:“从书页间飘出紫罗兰的芳香/这朵我故乡原野生长的小花/年复一年,没谁知道它的来历/走南闯北,我也再不曾找着它。”有些事,要亲身做过才有体验。同样,这本书需要人细细去读,读它的语句,读它的诗,读它的艺术。简单的语句,简单的情节,却道出了一段复杂的感情路程。这是这本书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选 段 重 读

伊丽莎白

第二天下午,莱茵哈德和伊丽莎白一道去湖对面散步,一会儿穿过树林,一会儿走在高高的伸入湖中的堤岸上。伊丽莎白受埃利希委托,在他和母亲外出期间陪莱茵哈德去观赏周围的美景,尤其是要让他从对岸看看庄园的气派。眼下他俩正从一处走到另一处。伊丽莎白终于走累了,便坐在一棵枝叶婆娑的大树下;莱茵哈德站在对面,背靠着一根树干。这当儿,蓦地从密林深处传来杜鹃的啼叫,莱茵哈德心中猛然一惊:此情此景当初不已有过吗?他望着她异样地笑了。“咱们去采草莓好吗?”他问。

“还不到采草莓的时候,”她回答。

“可这时候也离得不远了呀。”

伊丽莎白摇摇头,缄默无言;随后她站起身,两人又继续漫步。她这么走在他身旁,他的眼睛总一次又一次地转过来瞅着她;她的步态太轻盈啦,宛如被衣裙托负着往前飘去似的,他情不自禁地常常落后一步,以便把她的美姿全部摄入眼帘。终于,他们走到一片长满野草的空地上,眼前的视界变得十分开阔了。莱茵哈德不停地采摘着地上生长的野花,一次当他再抬起头来时,脸上突然流露出剧烈的痛楚。

“认识这种花吗?”他冷不丁地问。

伊丽莎白不解地望着他。“这是石南,过去我常常在林子里采它,”她回答。

“我在家里有一个旧本子,”他说,“我曾经在里边写下各式各样的诗句;可我已好久不再这样做啦。在这个本子中间,也夹着一朵石南花;不过只是朵已经枯萎了的花。你知道又是谁把它送给我的吗?”

她无声地点点头,眼睛却垂下去,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拿在手里的那朵野花。两人就这么站了很长时间。当她再抬起眼来望他时,他发现她的两眼噙满泪水。

“伊丽莎白,”他说,“在那一带青山后面,留下了咱们的青春。可如今它又在哪儿呢?”

两人都不再言语,只默默地,肩并肩地,向着湖边走去。空气变得闷热起来,西天升起一片黑云。“雷雨快来了,”伊丽莎白说,同时加快步伐。莱茵哈德不出声地点点头;两人便沿着湖岸疾走,直到他们的船前。

渡湖时,伊丽莎白把一只手扶在船舷上。莱茵哈德一边划桨,一边偷看她;她的目光却避开莱茵哈德,茫然地望着远方。莱茵哈德的视线于是滑下来,停在她那只手上;这只苍白的小手,向他泄露了她的脸不肯告诉他的秘密。在这手上,他看见了隐痛造成的轻微的抽搐;经常,在不眠的深夜,这样的抽搐惯常出现在抱着自己伤痛的心口的一只纤纤素手上。伊丽莎白感觉出他在看她的手,便慢慢地让手滑到了舷外的水中。

回到庄上,他们在住宅前看见一辆磨刀人的小车;一个披着满头黑色鬈发的汉子用力踏动砂轮,嘴里哼着一支吉卜赛人的曲调;一只链子挂着的狗躺在一旁喘着粗气。门廊上站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凄凄惶惶的神气,模样儿原本挺俊,她伸出她的手向伊丽莎白讨钱。

莱茵哈德刚掏衣袋,伊丽莎白已抢在头里,急急忙忙把自己钱包中的一切全倒在了讨饭姑娘摊开的手中,然后飞快转身走了;莱茵哈德只听见她抽噎着,跑上楼去。

他想上前拦住她,但一转念,停在了楼梯口。穷姑娘仍站在那里,手拿着布施的钱发呆。

“你还想要什么?”莱茵哈德问。

她猛一哆嗦,忙说:“不,什么也不要了。”说完就慢慢走出门去,只是脑袋仍转过来,一双眼睛傻愣愣地望着他。他喊出一个名字,但姑娘已经听不见;她垂着头,双臂抱在胸前,走过院子,下坡去了。

死亡,唉,死亡

将带给我以孤寂!

一支古老的歌又在他耳中震响,他几乎停止了呼吸;一会儿以后,他便转身回房去。

他坐下来工作,可是思想集中不起来。他努力了一个小时仍不成功,便走到楼下的起居室里。室内空无一人,只有一片洒脱、阴凉的绿意;在伊丽莎白做针线的小几上,放着她下午戴过的那条红围巾。他拿起围巾来,心中顿觉一阵痛楚,又赶快把它放回去。他心慌意乱,不觉走到湖边,解开小船,划着船到了对岸,把他刚才和伊丽莎白一块儿走过的路全部重新走了一遍。等他再回家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在院子里碰见车夫,车夫正牵着拉车的马上草地去,出门办事的两位刚刚到家。跨进走廊,他听见埃利希在花厅中来回踱着。他没进厅去见埃利希,只在外边悄悄站了片刻,便轻脚轻手走上楼梯,回房去了。他在房中靠窗的扶手椅中坐下来,极力想象自己是在听楼下园中紫杉篱间那只夜莺的鸣啭,实际听见的却只有自己的心跳。楼下所有的人都已安寝,夜也如流水般逝去,只是他不觉得。他这么坐了好几个钟头,临了儿,才站起来,把上身探出敞开着的窗外。夜露在密叶间嘀嗒着,夜莺已停止歌唱。渐渐地,东方出现一片黄色的光晕,驱开了夜空中的墨蓝;一股清风随之起来,吹拂着莱茵哈德灼热的前额;就在这时,第一只云雀欢叫着,跃上了太空。

莱茵哈德猛地转身走到桌边,用手摸索铅笔。铅笔摸到了,他便坐下去,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几行字。写完,他取过帽子和手杖,轻轻拉开房门,留下那张字条,下楼去了。屋子里还到处是一片蒙昏暗;家里养的大猫在草褥上伸着懒腰,莱茵哈德下意识地伸过手去,猫便把自己的背耸起来。不过,外边院子里的麻雀已在枝头叽叽喳喳叫开了,告诉大家,黑夜已经遁去。突然,他听见楼上一扇房门开了,接着又有谁从楼梯上下来;他一抬头,伊丽莎白已站在面前。她一只手抚着莱茵哈德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几下,却无半点声音。

“你不会再来了,”她终于说,“我知道的,别骗我,你永远不会再来了。”

“永远不会,”他说。她垂下手,再也说不出任何话。他穿过走廊,到了门口再一次转过身来。她呆若木鸡般站在原地,两眼失神地紧盯着他。他跨前一步,朝她伸出双臂;但突然又猛一扭身,出门去了。外面的世界已静卧在朗朗晨光中;挂在蜘蛛网里的露珠给朝阳照着,晶莹闪亮。他头也不回地快步往前赶去,那座宁静的庄园便渐渐落在后面;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辽阔广大的世界。

老 人

月光不再照进玻璃窗,屋里暗起来了;可老人依旧坐在扶手椅中,手握着手,呆呆地凝视着前方。渐渐地,在他眼前,那包围着他的黑暗化成了一个宽阔幽深的大湖,黑黝黝的湖水一浪一浪向前涌去,越涌越低,越涌越远;在最远最远那道几乎为老人的目力所不及的水波上,在一些很大很宽的叶子中间,孤零零地漂浮着一朵洁白的睡莲……

记 忆 语 录

这是一种安静的诗意。那一朵洁白的睡莲,那片茵梦湖,那个叫远方的神秘地方,那永远也不会再回去的家乡。在合上《茵梦湖》的最后一页后久久都感到内心的某种低落与哀愁。郁达夫先生在为郭沫若译《茵梦湖》作的序文中这样写道:“我们若在晚春初秋的薄暮,拿他的《茵梦湖》来夕阳的残照里读一次,读完之后就不得不惘然自失,好像是一层一层的沉到黑暗无光的海底里去的样子。”郁达夫还将施笃姆的小说譬喻为“春秋的佳日,薄暮的残阳”,是深得施笃姆诗意小说的精髓与神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