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个性化
“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性学科,如何依托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关注文本、深入学生、开放课堂等策略打造个性化教学设计,使学生自由快乐学习,茁壮健康成长。
一、关注文本词句,引导品味内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解析文本核心词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品味文本内涵。如《麻雀》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导入课文时,教师出示文本情境贴图,设置悬念:“当凶猛的猎狗张开大嘴,就要吞食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时,你能想象可能出现的情形吗?”,从而点燃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带着疑问和文本展开对话;在引导学生潜心会读,领悟情感环节,通过抓住对关键词语“无可奈何”的解读,再现了小麻雀的弱小无助的形象,继而引导学生学习“落”、“绝望地尖叫”、“安然”、“一种强大的力量”,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感受到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在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延伸:“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曾感受到如此的爱呢?”,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爱,升华文章的感情,使母爱这个话题得到了延伸,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珍视动态生成,呵护课堂开放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展望教学,珍视师生互动之间擦出的智慧的火花。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适度的留白,智慧的调整,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自由发言,这样使课堂走向开放、自由。这种开放不仅有目标、内容的开放,还有过程、思路的开放,充分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如:在教学《掌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跳跃性地出示四个模块:一、寻找掌声。文中一共有几次掌声出现?分别在什么时候?二、了解掌声。分别读描写掌声的句子,想想掌声有什么特点及区别?三、剖析掌声。掌声产生的效果有哪些?四、生化掌声。掌声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最想把掌声送给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然后再叫同学起来回答,最后总结同学们的答案加以补充。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不是原封不动地传授知识,而是留给了学生自由讨论、想象感悟的空间,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有效地、积极地、愉快地在互动的氛围里享受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使教学课堂在开放中充满活力。
三、个性设计作业,放飞学生思维
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 而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它具有促使学生认知、能力以及情感全面发展的功能。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让学生有发挥和体验的空间。
如:在学完《变色龙》时,可以让学生将文章内容以用漫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或者是让学生续写文章;学了冰心的《纸船》时,与学生一起折叠出各种各样的纸船,并引导学生课外查找阅读冰心《繁星》、《秋水》等,呤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学完了《惊弓之鸟》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形象地画出鸟的模样来,也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学了这篇文章后的心情和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思想等;学完了《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文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带孩子们到校园里,田野里去寻找秋天,让他们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爱。有的同学拍下了秋景,有的同学写了一首小诗,还有的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画成图画……个性化作业,把孩子带到了一个实践的乐园,带到了一个体验的实践场,既解决了老师为学生不交作业的问题而发愁,也解决了学生为交不上作业而担惊受怕的无赖与恐慌。孩子的真情实感,都融入到自己的个性化作业中去。个性化作业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四、科学合理引导,促进和谐发展
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w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同时通过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阅读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个性的主要阵地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则是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导火线,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只有突显其个性,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曾倩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2课《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文本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二、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是每个独特的生命表现自己的场所”。诗歌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并有所感悟。
三、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整体感知阅读体验,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感受,首先去体验作者所创设表现的四季特征。然后,以“一季”为点,以仿到创,提升原有文本的内涵,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韵味与语言的美感。最后,以点为面,引导学生在再读诗歌的基础上,再度创造,再次超越文本。(其实,我的设计过程与思路就是从读到写、以仿到创,三次与文本碰撞,并提升、超越文本。①把诗歌改变成儿歌。②以“春”季为例,创作诗歌。③以全文为范,创作诗歌。)
四、教学流程
(一)让心灵接近美
当我把这首小诗念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也跟着我念起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早就会读、会背了。其实学生是十分喜欢这样的小诗的。我就用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并伴有配乐朗读录音。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最喜欢的季节的段落,并把它读好。从抽读的情况看,学生已经内化了诗歌的内容,读起来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这样师生一起仿编儿歌就顺理成章了。我和学生一起把小诗改编成儿歌:草芽尖尖,我是春天。荷叶圆圆,我是夏天。谷穗弯弯,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我是冬天。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做起来。这时,学生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雪人大肚子一挺”一句,学生也挺起了肚子,一摆一摆地,左右走动。学生的心灵已经接近了诗歌的内在美。诗歌的美与学生的心灵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评析: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课文的内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用朗读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教师借助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带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去体验并读好课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读好课文,更应有所超越,并有师生独特的见解。诗歌改编成儿歌可谓是对文本的一次碰撞,能产生文学的火花。
(二)让心灵去寻找美
我随机根据学生的朗读表演,出示课文第一段让学生重点理解与体会,并根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图片有禾苗、田野、大地、花朵、小鸟、风筝、青蛙、河水、蝴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发现了什么?我随意根据一幅图片编出了一首小诗:
禾苗青青,
他对大地说:
“我就是春天”。
这下子学生更来劲了,纷纷举手。
生:小草摇摇,
他对风儿说:
“我就是春天。”
生:蝴蝶飞飞,
他对花朵说:
“我就是春天。”
生:青蛙哇哇,
他对田野说:
“我就是春天。”
……
评析:从学生所编的这些诗句来看,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积累欲望是比较强的。学生能模仿创作出这样的诗句,说明其已经寻找到了诗歌本身的美,体会到了诗歌本身的韵味。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感受,提升了文本所蕴含的内容,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三)让心灵去创作美
我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与四季有关的生词卡与图片,让学生把生词卡上的词教给大家,把图片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我提问:“你能根据自己的词卡或图片,像刚才一样用诗歌的形式说出来吗?”于是学生以课文为示范,你一言我一语,一首首生动有趣的诗歌诞生了。
生:花儿朵朵,
他对蜜蜂说:
“我就是春天。”
知了知了,
他对大树说:
“我就是夏天。”
玉米黄黄,
他对农民说:
“我就是秋天。”
北风呼呼,
他淘气地说:
“我就是冬天。”
生:风筝翩翩,
他对白云说:
“我就是春天。”
西瓜甜甜,
他挺着大肚子说:
“我就是夏天。”
秋风飘飘,
她跳着舞说:
“我就是秋天。”
灯笼高高挂,
他高兴地说:
“我就是冬天。”
……
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
评析: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有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教学中创设了生活中识字,认识事物。小作者在编诗歌的情境中,不但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知识,在品味诗境、体验诗感的基础上,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激活了作为“主角”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课后反思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两节课中,哪节课教学策略运用更得当,教学效果更好,我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打通由表象到字形的通道
两位老师都关注字的演变过程,由图画到象形到正楷。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但初始的意象又是简单的、零碎的,如何让学生把这些零碎的东西编织成一幅生动的画,象形就是连接图画到汉字的纽带。
马老师这节课仿佛在编织一张网,刚开始找准织网的点,也就是让学生认好每个象形字,织网的过程也就是当这幅画动起来会怎么样,同时,抓住这些象形字之间的联系,由两个词之间的联系扩大到三个词甚至更多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练习说话,由单个的词扩展到句子,甚至一段话,构建学生内部思维。
葛老师这节课由画山水导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然后出示象形字“山”和“水”,通过对比及背诵有关山水的诗,强化学生的意象,接着引出正楷字“山、水”,最后出示汉字图案让学生认一认哪些字藏在里面,始终围绕“一个字就是一幅画”这一话题,传递给学生中国字的渊源及奥妙,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兴趣。
不同点: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两课都能够关注低年级儿童已有的生活体验获取新知,但略有不同,前者是先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象形字,接着由象形字联想到生活中的实物,再由实物推到象形字,推到正楷字。而后者直接由实物通过学生简单的绘画走进象形字,缺少一个疑问预设的过程,虽抓住了学生已有的体验,但目的性不强,学生处于一个游离的状态,课堂展示虽很精彩,但学生只是盲从,由教师牵着走,教学效果显然不好。
二、 通过绘画的形式,激发兴趣,巩固联系
马老师在训练说话的基础上,安排四人一小组合作为一幅画上色。
葛老师全课安排两次画画,第一次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画的特点由画山水导入,第二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象形字构建意象,自主画画,并向同桌介绍自己的画,推荐代表介绍自己的画。
不同点:前者能够把握一年级学生绘画基础,只要求学生为画上色,在课上节约了时间,虽强调合作意识,但学生没有充分参与,效果欠佳;后者学生自主创作,留给学生想象的自主空间比较大,突出的是审美的差异性,虽费了不少时间,但留给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
三、 识字、写字紧密结合,是低年级应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
相似点:马老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汉字,记清笔画,补充 “燕”字歌:草字头下一横……四点水在最下面;“舟”两点不能碰到横等。然后通过同桌互评的方式,找出书写中的不足,较困难的字由师范写。
葛老师在识字写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清每个字,注意写字姿势,不仅给写漂亮的字加红五星,而且坐端正也送红五星,注重写姿和坐姿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写,教师投影现批,师生共同评价。
不同点:前者利用“燕”字歌,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便于记忆;后者侧重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汉字的每一笔画的书写上强调得都很仔细,做得更扎实有效。
四、 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马老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抓住一些修饰词语“火红火红的”“高高的”,让学生学会把语句说得更生动更具体,同时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请大家不要乱采花”“请不要乱扔垃圾”等。
葛老师为学生引入规范的句式:“我想画。我想画 的 。”强调把话说完整,注重训练的层次和深度。
不同点:前者训练设计的意图很明显,抓住不同字之间的联系,由两者之间的联系,递进到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扩大到整体之间的联系,学生练习说话由单个字和单个字之间,过渡到句子,甚至说一段话。这些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交代得很清楚,整体的组合很紧凑。这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的作文练习打下基础,而后者没有在意这样的联系,导致学生说话的时候,把握不住这样的联系,不能把零碎的意象整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美生动的画。
通过四个方面的分析,显然前者在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方法上略胜一筹。
通过这两节同课异构教学的观察,思考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怎么教,怎样才能扎实有效,我的看法是:
一、 以生为本,重体验,巧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以学生为本”,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采取模拟、创设情景的办法让儿童乐学。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二、 识写结合,重指导,巧点拨
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识记汉字可以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过程应是十分有趣而巧妙、充满智慧和充满快乐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运用具有个性色彩的方式识记生字;同时,也要根据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运用形象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和习惯。如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或者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还有一种就是用游戏的方法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如:两个月亮交朋友(朋)等。又如教学“吃”字时,有的同学把右半边“乞”会写成“气”,师可这样点拨: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把筷子卡在了喉咙里,这样还能吃吗?学生就记住了不能多一横。
三、 化繁为简,重直观,巧创设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语文教学 情景式教学法
引 言
语文情景教学法即应用语文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课堂知识教学的一种形象化与具体化的语文教学策略。学前教育即为儿童教育。其中婴儿教育为0到3岁,幼儿教育为3到6岁,又称儿童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能力稍弱而且不好管理,正处于模仿期,因此学前教育中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予以特殊的训练。所以对儿童语文的教学过程不能过于深奥,也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利用情景使其体验到知识所表达的意思,并产生学习兴趣,以往成为学前的启发式教学目标。
一、情景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其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一)情景式教学法内涵浅述
情景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它是以构设现场情景为教学内容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法,即通过老师本人与学生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的互动,进而完成教学设定内容的一种教学法,其目的是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对学习科目的兴趣,进而让其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
目前情景式教学法在小学各阶段多个教学科目中均已得到了有效的实践,而本文则基于这种创新式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以教授语文知识为内容来探析情景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情况,其目的是为情景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得以更好地运用做些努力和实践探索。
(二)情景式教学法应用于学前教育的现实意义
1.有益于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课堂容量。传统的语文课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学前教育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这一年度更是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与兴趣,如果能够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前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要通过声音和图像来创设情景,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知识面得以拓宽。因此,可以说,情景式教学法在学前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扩大语文教学信息量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有益于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师生交流。我们知道情景式教学法,就是通过现场互动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从这个层面上看来,应用情景式教学法进行学前语文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新的互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唤起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
3.有益于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课上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与课本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之中,学生们可以从视听觉、肢体互动、模仿等多个方面来接受信息,从而能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不仅如此,情景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从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老师讲的课产生了兴趣,就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样就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情景式语文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可行性
我们知道,情景式语文教学法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情境,将所讲的课堂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旨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具体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整体概念的把握。这种情景式的语文课堂设计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亦是将教学目标变为孩子日常可接触到的场景,令其亲身体验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在学前教学中,语文教师还要在学前教学课堂上保持游戏性和直观性,带动孩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兴趣。在进行词语或知识教学时,应该予以引导,促使学生提高理解和学习能力,并创设问题情景和表达情景,让学生对这一感受切合情感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实现学前语文教育在德育方面的教学目的。
基于上述,情景式教学在学前教学中的引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具体实践的可行性元素,笔者认为情景式教学法在学前教学中的应用有两个可行性条件:
(一)情境式教学法诠释了学前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性质
学前语文教育注重结合实际状况的听、说、读、写等训练,并对教材里的优秀文章予以通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传达作者写作之目的,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目的,利用情感体验和情景表现,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从而理解文章主旨与词语用法。
(二)情景式教学法满足学前教育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情景式语文教学正好可以给予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理解和吃透知识要点。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情景创设行为,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能令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三、情景式教学法在学前语文教学中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景环境,体验式授学
情景式教学通过直观的展示,让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在学前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环境,笔者认为应立足如下两个层面:
1.扮演角色感悟情景。创设教学情景可由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编制节目,自编自演,投入情感加深体验过程,从而让语文学习和生活情感互相促进。譬如《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教师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做出各种动物的面具,戴上面具表演各类动物的语言和心理。最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评议各个角色的性格和神态,激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加深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以及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2.扮演角色体会情景。在情景式语文教学中不能只令学生进行表演,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予以学生引导。在合演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出现的角色心态和心理活动。在亲身体验过程中理解和渗透中心思想与情感表达。
(二)探索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教学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上的内容。恰当地应用情景式教学法进行语文科的教学能够全面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会对这些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深化教学主题,诱导式教学
1.语言描绘创设情景。教师还要注重情景教学中课堂设计与课堂表现的结合。不但要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习兴趣,还要利用课堂活动和道具实现学生的情景创设。譬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插图和描述来促使学生的脑海里出现秋天的美丽情景,在短时间内理解课文所表述的意境。期间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自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出问题和感受。然后教师拿出插图让各小组代表进行语言描述的比赛。最后再来读课本,感受作者的优美文笔和丰富想象。教师将课本里的好词好句予以点评,使得学生有一个生动的对秋天的感受,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2.巧用图画现情景。情景创设离不开教学道具的使用。譬如课文插图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图画的情景再现作用使学生拥有深刻的教学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设图文中所描述的意境,达到情景感受和图文理解的学习效果。还要课堂设计中通过启发和设疑、点拨与对比等教学手法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譬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教师可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令学生在情景创设中理解诗中所描绘的伤感场景。在三月的楼阁与滚滚的长江中体现独自一人登台望孤舟的情感与意味。
(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化式教学
1.音乐渲染。在学前教育中可采用音乐模式与文字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直感式的情景体验,为学生打造一个美好的享受过程,从这种音乐抒情中激发学生的感知与联想。还要在情景式的教学中将音乐与文字相配套,强化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对感观能力的把握。譬如新课标里的《识字3》,这篇课文全篇以三字经为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这便为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和语文魅力又多了一种可观感受。教师配合三字经内对祖国统一愿望的内容,予以音乐《大中国》的情景播放,使得学生立刻在动人的音乐中理解爱国情感。
2.生活显示。学习语文离不开日常生活的教育。教师必须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将课堂中的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在生活中找到知识。将教学教材与生活感受相联系,促使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本中所讲的道理和情感,并借想象力实现生活中再现语文情景。这种将学生引入社会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与自然相比较,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可以在自然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学习热情。
总之通过本文如上论述,不难发现,善于运用整合身边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情景式教学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也让学生在嬉戏中学习掌握了教授的知识点,有力地实现了情景式教学法的教学目的,为探索学前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丽 幼儿语言获得的建构机制及教育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05,16
[2]刘苏 幼儿教育市场化热点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2,04
[3]王立琴 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会[J].华章,2011,21
生活 实践 探索 活动 兴趣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贴近生活,增进友情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思品课的核心,所以课程与生活的结合应该成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例如,我在上《生活在集体中》一单元时,增加了一项教学内容――走近残疾人(当时学校里有一位腿脚不利索的学生,在平时我会时不时地听到有同学在取笑他)。上课时,我就让学生开展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因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我把学生就按座位分成四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第一组,单手穿上外衣;第二组,把腿绑在一起走路,体验肢残人生活的艰辛;第三组,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第四组,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如我要上厕所,感受聋哑人生活的不容易。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项模拟活动顺利进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在班级中交流自己在活动时的切身感受,从心底里同情残疾人,从真实感受中乐意去帮助残疾人,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残疾人,对残疾人产生友爱之情。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校园中主动为腿脚不利索的同学服务,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节课就在这热烈而开心的气氛中结束了,学生得到的教育远远比教师讲的多得多,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观察生活,培养习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才能让学生积累经验,扩大视野。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现实中的一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教学生如何仔细观察生活,不断改变观察生活的视角,时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及他们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我就带他们去寻找秋天,学生来到校园的草地上,通过观察周围的变化来感受秋天:学生看见地上的草变枯变黄了,树叶被风一吹就纷纷飘落下来。再往远处看:田野里高粱红了,稻子成熟了,水果挂满了枝头,农民在田野里紧张地忙碌着……学生经过寻找,把自己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进行了积极而热烈地交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从而产生了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三、培养兴趣,勇于探索
上好一堂品德课,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要学知识感到新奇、有趣,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善于探索、乐于学习。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从小爱科学》一课时,我提早一周布置大家,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动脑筋、找材料,收集资料,动手做实验或者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把收集或创作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交流,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制作过程。于是学生的劲头十足、兴趣特浓,都积极地进行了准备。上课了,一位学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盖在杯子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学生们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坐在下面的学生更是揪心地睁大眼睛看,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仍然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心思很快就集中到学习上来,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大胆探索的勇气也在此凸显,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有兴趣,教学获得很好的效果,到达了高校课堂的目的。
四、走出校园,体验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习,去体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如教学《我也会当家》时,我就提早半个月的时间,就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期间与父母一起到集市上、超市里购物,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品价格里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体会父母经营一个家庭的不容易,懂得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上课时,我让学生谈经历,说感受,一节课下来,大家谈了许多,议了许多,收获远远超出我的意料。因此,我们要知道良好的品德形成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在实际教育时,着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实际,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揭开生活中的秘密,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让他们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但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有效阅读 追求品质 智慧生成
审视阅读教学,老师们追求高效,期待立竿见影。有效阅读要提高实效,我以为要追求阅读品质,提高语用能力。追求有品质的阅读,追求有丰富内涵的、有创造的、有境界的教学。
一、有效阅读追求“品质”
语文本是“慢”工夫,这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要提高语文素养,急不得,不是上好一两节课,一朝一夕形成的。欲速则不达,训练能快速见效,基础仍不实在。内在的品质需要自然的琢磨,需要熏陶、积淀。
1.过程要重视品质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现象很普遍,知识灌输,强调记忆,只要把标准答案交给学生就行,结果学生还是不会阅读理解。部分教师无视主体,把着“话语权”,把自己的解读直接塞给学生,合作探究走过场……核心价值没有体现,教学含金量不足。新课改后,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不少教师对学科具有独到的感悟,教学设计体现了匠心,语言灵动充满着智慧……但教学过程应重视品质,运用先进的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策略打造灵动的课堂。过程中的品质因素是多样的,如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是否进行创造性教学,是否改变教学方式,是否积极对话展开教学等。
2.有效阅读重视学习策略
积极学习十分重要。一言堂、填鸭式等教学法已过时,大多教师苦于无处借力,劳心劳力,收效甚微。孔子论教育时说过,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如果教学中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维度,信息便被两个传递系统强化。可见,在学习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语文味浓郁,学生全身心参与、体验,智力、情感、社交、身体等全方位投入,教学效果必然明显。现在,多元智能悄悄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语文课要培养个人的各种智能,只重视语言智能培养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是不够的,实施多元智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那些阅读有障碍的可以尝试音乐智能,如引入情境激发兴趣,可以绘图表现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发挥交际能力促进语言实践。
二、有效阅读提升品质
1.有效阅读引领智慧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和谐的课堂要抓住矛盾的切入点,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段中寻找矛盾的突破点,在动态平衡中抓住文本的“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应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共同发展。现在的课堂,思维能力训练重视不够,问题浅表化、直线式,学生思考缺乏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太少,问题密度大,提问质量不高。应提问一些需要一番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阶梯太小,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另外,如思维空间小,问题答案从文中就能找到,则启发价值不大。真正有效阅读应让学生在文字中虚心涵咏,让学生经历发现与收获,促进学生更高层次思考,可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课堂教学从看似流畅走向历经困惑再到畅通无阻。这样的实践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从矛盾中突围,让思维螺旋上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才能协同发展。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师: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曾说过:“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找到这把钥匙,就能走进扫路人。”这时,孩子从喧闹走进静默,走近人物。
师:这位扫路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整体感知,寻找人物表层印象的过程,走近人物,拉近与文本的语言距离,实现由远而近的认识目标。
生:精瘦、朴素……
师:从哪里看出来?
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继续寻找,摸索文字,人物有了形象,有了性格,看得更加仔细,和文本距离也缩短了,体现了高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有效阅读张扬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叶圣陶说:“只有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品味、欣赏、咀嚼、体会、思考,才有所得。”我讲《三打白骨精》一课时,学生读“悟空见到白骨精笑道”一句话,我问:“你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笑’字后面的意思是什么?”“笑里藏刀!”我又接着问:“‘刀’是怎么理解的?”“这次一定打死白骨精!”“笑得自信,有把握。”一段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中,读进人物心里。交流中,我认真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品味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促进思维能力,个性化阅读,培养语感非常有效,长期实践自然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三、有效阅读促进智慧生成
有品质的阅读教学是生成智慧的教学,让阅读和表达同构共生,加强读写训练,促进文本感悟,同时在语言能力上得到锻炼。
教学《夹竹桃》时,师:让我们走进夏天的夜晚,站在夹竹桃下,对月吟诗遐想,你想到了什么?
生:花香浓烈,沁人心脾,花气袭人。
生: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师:让我们跟着幻想,体验妙处,这景色呀,亦真亦幻,妙不可言!可以静的,还动呢!你看:这美丽的景象就是一幅活动的图画,多么有想象力啊。动静相生,有了趣味。请大家静静思索三分钟,还能幻想到什么?
生:我幻想它是宇宙中的星系,眼前就真现出一个星系,碰巧几只飞虫飞过,那就是宇宙飞船在宇宙中自由翱翔。
生:我幻想它是一个村庄,眼前就真出现一个村子,几只飞虫爬过,就是村里田头忙碌的景象。
孩子乐于在你的课堂自由表达,乐于和你合作,释放自己的能量,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回到语言的地面,感悟语言的同时加强表达,在实践中习得语言。
有品质的教学有境界。“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是心灵的故乡,是人的精神的构成。人们不仅要习得语言,在实践中积累运用,还要催生思想。激发思想是激发学习潜能,提高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其效果影响深远。苏教版每篇课文都体现出优秀的思想:民族魂、报国志、师生情……一个个人物形象激励孩子成长。如坚强不屈的于谦、充满智慧的孔子、不媚世俗的王冕、豁达开朗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联系生活,体验文中情感、思想,挖掘价值,生成新的资源,在自己的田野萌生鲜活的思想。
教学《夹竹桃》时,
师: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
生:从春天一直到秋天……花朵无不奉陪。说明开花时间长。
生:生命力顽强。花开得旺盛。
生:“奉陪”还有比一比的意思。
师:春风里花开,暴雨里花开,清秋里花开。花儿有种韧性,让我们想起一种什么精神?
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师:暴雨里花开,让你想起?
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坚强不屈、不屈不挠。
师:这精神同院子里的花比一比,显得可贵。比一比,夹竹桃很普通,可贵之处是什么?
生:它的韧性。
师:仅仅因为韧性?仅仅歌颂的是花?同学们还想起了谁?
从《夹竹桃》一课教学,我觉得学生不光学到知识,而且能触及语言后的意象。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发现夹竹桃的韧性,体验到内在的价值,发现内在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乐意探讨,从中受到启发,精神上有了收获。
教无止境,艺无止境。我期待着一种更具品质的教学,一种师生走向自由,达到生命层面精神气质提升的境界,师生有尊严地、有理想地、幸福地走向创造,走向生成,对话民主,走向圆融之境。
参考文献: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以本(教材)为本,“我的眼里只有你”,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往往把解词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下大力气解决。先是逐字逐词逐句地解释,再串讲整首诗的意思,最后理解诗人的情感,到此便达成了目标。而学生自读感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造成了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遭忽略,成了雪泥鸿爪。
那么,如何走出误区,找准突破口,让小学古诗词教学灵动起来?
一、美读,增强情韵
“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顾况《行路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应当成为“正宗嫡派”之法。这一点,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优秀的经验,自无须赘言。再者,《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故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1.美读中演
要使古诗词语言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美读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在学生想象、画出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僧人,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表演中,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用得好,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感情的潮汐,此时,一字、一顿、一挥手、一顿足,都是传递感情的符号,达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2.美读补白
“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象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正所谓“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而许多古诗在字里行间都有留白,引导学生补白无疑是用语文学语文的一个突破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引诗。如教学张籍的《秋思》,教师引导“诗人会在家书上写些什么呢?”结果,有的写出了对家人的深深牵挂,有的问家长里短,更妙的是,有的旁征博引原有的诗句“家乡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名句,轻松幽默。在这样的创作中,既丰富了学生积淀,又享受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二、欣赏,授人以渔
我们可以这样说,古诗教学其实是引导学生完成古诗的一个鉴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诗意、诗境、韵律、意象的营造等方面做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
1.想象画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词往往在色调、动静、数量的搭配上就是一幅妙不可言的图画,通过反复的吟咏,甚至是一唱一和、一唱多和,再组织画诗,既能再现诗中的意境,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对优美语言的领悟和诗意的进一步理解,此何乐而不为?如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时,我配上古筝曲,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空间,把学生带进秋天月夜的世界,接着让学生互相畅谈各自所见所感,最后趁热打铁,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画下来,还原作品当时的情景,结果是每个人所画的画面、情景各有侧重,多么有情趣的学习啊!久而久之,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个“例子”,以后只要遇上山水诗,就能够“依葫芦画瓢”,用这样的学法自主学习,如此,既突出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又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词的境界、诗人的世界,真是一举多得。
2.品味用词
诗的语言精美。许多优秀诗篇看起来好像是诗人信手写成,不费力气,其实诗人在语言的加工上都是下了大工夫的。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精妙,“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扶、失”两字用得精妙,如此,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敢于推敲精言妙语,从而学会鉴赏,内化语言,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则能提高语文素养。
三、开发,滋养性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古诗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链接阅读
在古诗中,同一题材的古诗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苏轼的《题西林壁》后,可以链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这样链接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庐山五老峰》等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再如,学习完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后,再链接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等。如此,久而久之,量变引起质变,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学习,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2.巧用妙用
熟读、理解、积累的诗句,别让它们总关在学生的脑海里,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用时更觉趣。踏青时,吟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遇到难题时,吟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难题解决时,来一句“柳暗花明又一村”;沉默时,吟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此,让诗自然地走进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诗,在自然地运用中享受到了“诗趣无穷”。
3.学科融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策略
恰当的指导,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由于学生正处于起步阶段,进行作文训练会存在许多困难,这时,通过恰当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明确写作文的目的,即明确为什么写,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作文的材料,即知道写什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完篇的方法,即了解怎样写,可以让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作文的热情。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
小学阶段,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形成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1]。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而忽视了作文的审美性和个性,这是违背作文规律的。这些老师把花季雨季的学生的作文自觉不自觉地定位为狭义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误导下,在作文里,学生根本不是写自己的生活,而是写成人的生活,而是说没有真情实感的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假话。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目标的含混
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含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目标时有时依据“作文”的性质,有时又依“写作”的性质,尽管二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仍不可避免地给人以“拼合”之感,模糊得使人难以把握。二是作文教学的目标到底是培养学生写作的技巧、写作的能力还是仅仅就是“育人”?虽然这二者并不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须弄清孰先孰后,孰“显”孰“隐”[2]。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的是“作文教学”,而不是“写作教学”,因为语文教育并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作文仅是一种写作练习,它既不同于应用写作,也不同于文学创作,因而要培养的首先是学生的一系列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而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极力“净化”学生思想,不仅会导致虚假文风盛行,还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失去创新能力,这将是作文教学的莫大悲哀。
2.作文中“教”与“学”的颠倒
作文是一种操作活动,作文教学是以作文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与一般知识性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理性知识讲解过多、过深,让学生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了作文的兴趣,最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不恰当地运用话语指令和规则,对学生话语权利进行限制、束缚和剥夺,教师常常以真理代言人的口吻发出“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的话语指令,简化了学生自主思维与情感体验过程,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自主与创新意识,养成了学生顺应与盲从心态,使作文训练成了纯粹的技巧训练,完全抛弃了“育人”的宗旨,使学生成了面目不清、思维情感雷同、毫无个性差异与创造力的“克隆人”。事实上,作文教学更应该体现“教”为“学”服务、“教”辅助“学”的思想[3]。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应对措施
1.拓宽思路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多的素材。为此,应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生活。在作文教学的整体设计中,要将各类活动与写作挂起钩来,引导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拓宽思路、感受生活,从而丰富作文的内容。
例如,围绕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活动主题:尽心尽职,学会管理――争当小主持;热情大方,礼貌待人――扮演小主人;能歌善舞,无私奉献――甘做小演员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搜集材料,并引导他们充实和扩展已经获得的材料。这样做,既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又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热情[4]。
2.定向观察
借助于必要的途径,让学生对有关的对象进行观察和体验,这是作文教学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如写作文《秋天的图画》前,让学生的观察对象从教室扩展到校园。校园里的景色很多,我们就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进行全面的观察。在此基础上,抓住几处主要的景色,进行重点描绘,通过此,引导学生有点有面地来表现校园里的秋色。
3.捕捉素材
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以表达往往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学生习作要有一个“模仿”的过程。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保证写作激情的前提。于是,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广开渠道,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
结论
总之,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思想情感、价值取向方面的毛病,教师也不必大惊小怪,应以诚恳、耐心的态度,进行正面引导。
参考文献:
[1]张秀兰.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2:67-68.
[2]李怀志.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文学教育(中),2014,05:99.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策略
恰当的指导,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由于学生正处于起步阶段,进行作文训练会存在许多困难,这时,通过恰当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明确写作文的目的,即明确为什么写,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作文的材料,即知道写什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完篇的方法,即了解怎样写,可以让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作文的热情。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
初中阶段,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形成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1]。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而忽视了作文的审美性和个性,这是违背作文规律的。这些老师把花季雨季的学生的作文自觉不自觉地定位为狭义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误导下,在作文里,学生根本不是写自己的生活,而是写成人的生活,而是说没有真情实感的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假话。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作文教学目标的含混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含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目标时有时依据“作文”的性质,有时又依“写作”的性质,尽管二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仍不可避免地给人以“拼合”之感,模糊得使人难以把握。二是作文教学的目标到底是培养学生写作的技巧、写作的能力还是仅仅就是“育人”?虽然这二者并不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须弄清孰先孰后,孰“显”孰“隐”[2]。
中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的是“作文教学”,而不是“写作教学”,因为语文教育并不以培养作家、文学家为首要目的。作文仅是一种写作练习,它既不同于应用写作,也不同于文学创作,因而要培养的首先是学生的一系列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而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极力“净化”学生思想,不仅会导致虚假文风盛行,还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失去创新能力,这将是作文教学的莫大悲哀。
(二)作文中“教”与“学”的颠倒
作文是一种操作活动,作文教学是以作文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与一般知识性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能力是不能仅靠教师讲会的,重要的是要多实践,因而作文教学应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以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为主,而不应以教师讲授为主,更不应完全以教师个人的喜好为尺度。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话语霸权”现象就是教与学主次颠倒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理性知识讲解过多、过深,让学生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了作文的兴趣,最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不恰当地运用话语指令和规则,对学生话语权利进行限制、束缚和剥夺,教师常常以真理代言人的口吻发出“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的话语指令,简化了学生自主思维与情感体验过程,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自主与创新意识,养成了学生顺应与盲从心态,使作文训练成了纯粹的技巧训练,完全抛弃了“育人”的宗旨,使学生成了面目不清、思维情感雷同、毫无个性差异与创造力的“克隆人”。事实上,作文教学更应该体现“教”为“学”服务、“教”辅助“学”的思想。
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不良学风和文风的影响,写作文说假话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为了得高分,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不愿用自己的语言,作文中充斥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成人化的语言,唯独丧失了学生自己的思想和个性[3]。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初中生认识水平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于各种方法,为学生的作文内容“开源”。
1.拓宽思路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多的素材。为此,应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生活。在作文教学的整体设计中,要将各类活动与写作挂起钩来,引导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拓宽思路、感受生活,从而丰富作文的内容。
例如,围绕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活动主题:尽心尽职,学会管理――争当小主持;热情大方,礼貌待人――扮演小主人;能歌善舞,无私奉献――甘做小演员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搜集材料,并引导他们充实和扩展已经获得的材料。这样做,既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又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热情[4]。
2.定向观察
借助于必要的途径,让学生对有关的对象进行观察和体验,这是作文教学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如写作文《秋天的图画》前,让学生的观察对象从教室扩展到校园。校园里的景色很多,我们就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进行全面的观察。在此基础上,抓住几处主要的景色,进行重点描绘,通过此,引导学生有点有面地来表现校园里的秋色。
3.创设情境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是一种好方法。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游戏结束后,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哪些内容最精彩,描述其他同学是如何做的,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身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是如何的。接下来,让学生把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由于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切地体验了其中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就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这样,学生再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学生们都乐于写作,通过此,作文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启发想象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完整地刻画人物的形象,需要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作出合理的推测,另外,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5.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是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淡化文体意识,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提倡写生活笔记、观察笔记、随感笔记,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要改革命题作文,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让作文的题目更加个性化。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教师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以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每次命题,都可以多样化,可以多命几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给出命题的范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5]。
结论
总之,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思想情感、价值取向方面的毛病,教师也不必大惊小怪,应以诚恳、耐心的态度,进行正面引导。
【参考文献】
[1]董富智.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 学周刊,2013(35):174.
[2]侯俐. 让创新之火点燃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3):16-17.
[3]田彦臻.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分析[J]. 科技创业家,2013(1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