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心脏搭桥手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脏搭桥手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脏搭桥手术

第1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 介入手术 心理护理

老年人冠脉造影心脏搭桥介入手术患者在不同时期承受着不同的心理经历。通过对我院60 例老年人冠脉造影心脏搭桥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具体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07~2011-04心脏介入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0~80岁,平均65岁。

1.2 方法 主要是进行采取术前访视。主管护士于手术前一天就设立的问题进行调查,项目包括对介入手术了解的情况;对手术感到紧张程度等。采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聊天的形式,耐心细致的态度,对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调查。另外,术中继续加强观察和术后回访对患者心理问题跟踪调查。

2 几种常见异常心理的观察与分析

2.1 恐惧感 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介入性治疗比较陌生,认为年事已高,手术痛苦大,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顾虑重重,常表现为恐惧或急躁的情绪,有的老人身体早感不舒服,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所以耽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期,使身体雪上加霜,增加了心理上的恐惧感。

2.2 焦虑感 因心脏介入诊疗术所用导管、器械大多数为进口产品,价格相对较贵,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因患者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情绪上显得极为不安和焦虑。

2.3 期待感 少数患者由于长期疾病缠身,在药物治疗未能达到预期疗效的情况下,迫切希望通过心脏介入术彻底治愈病痛,提出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的治疗要求。

3 心理护理

3.1 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向其及家属详细介绍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以及本病区的医疗护理水平,尽快消除患者的恐惧感。给予热心周到的护理,以获取患者的最大信任。 转贴于

3.2 术前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思维缓慢的特点,给患者展示心脏解剖图谱,在走廊挂一些相关介入治疗的图片及手术的详细过程,加深患者的感官认识,同时用老年人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解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对手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充分思想准备,在完全自愿、平稳的心境下接受并配合治疗。

3.3 术中心理护理 导管室护士应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面带微笑地向他们作自我介绍,热情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老年患者多行动不便,护士协助患者更衣、摆好。手术开始前向患者讲解术中注意事项及需要配合的方面,尽量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融洽护患关系,以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耐受力,能积极配合手术实施,术中依患者个性特点,因人施以言语、举止、行为的不同积极性暗示治疗。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4 术后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CCU病房后要监测生命体征和持续心电监护12-24小时,指导患者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应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抗凝等处理。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监护室环境和各种监护设备,在同患者接触交流中,强化温馨服务流程,对患者表达的不适给予理解、关注和安慰,回答疑问要明确、肯定,各项操作护理要及时、准确,增加患者安全感。回到病房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局部有无肿胀,右上肢桡动脉或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端颜色及温度。对术后卧床制动的必要性要耐心解释,帮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以减轻由此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在康复阶段,强调病人在治疗中的主动积极作用,肯定手术疗效,淡化患者的病人角色意识,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除了重视常规护理之外,同时须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3.5 出院健康指导 向患者交代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

4 体会

对老年人冠脉造影心脏搭桥介入手术患者予以全程心理护理,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身心获得全面康复。可见,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全程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意义重大。

参 考 文 献

第2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关键词】 心脏搭桥;神经系统;并发症 

心脏搭桥手术是常见手术方法, 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搭桥术后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给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权威文献报道结果显示,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干预效果, 为此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1月52例心脏搭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1月52例心脏搭桥患者,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31例, 女21例, 年龄48~69岁, 平均年龄(59.3±3.2)岁。其中, 冠心病28例, 心包积血12例, 其他12例。合并症状:合并高血压9例, 合并肾功能不全6例, 合并糖尿病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搭桥术诊疗标准[2], 且知情同意。 

1. 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 严格根据医嘱实施护理干预服务,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干预方法 对心脏搭桥患者术前开展访视工作, 及时到病房探望患者和家属, 并详细讲解手术主要步骤、手术目标及手术室环境, 并告知患者心脏搭桥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属于正常现象, 减少患者恐惧感,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1. 2. 2 术中良好配合 术中配合医师开展手术治疗, 有效连接相关输液器材, 方便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患者术中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手术铺巾后,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移开患者头部和面部区域布巾, 增加透明度。 

1. 2. 3 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 心脏搭桥手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两种:①脑血管受损;②缺血缺氧脑病。因此, 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时, 要具备预见性能力。针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 不仅要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也要在术后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状况, 进而减少脑细胞损伤程度。重视患者病房温度、湿度调节, 在降温处理过程中要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干预力度。 

1. 2. 4 综合护理干预 术后, 观察患者意识情况, 由于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不一, 且具有一定弥散性, 因此常常给护理工作的有序执行带来一定局限。因此, 护理人员要对病变位置加强监督, 防止患者出现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与此同时, 术后要重视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护理干预, 严格控制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 进而避免患者出现颅内压上升现象。加强血气指标的监测,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的相关参数。针对气管插管患者, 要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方法, 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 保证患者呼吸系统快速恢复正常水平。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评分)参照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所定标准, 评分范围0~45分, 分数越高, 表面神经缺损程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 仅有3例患者在心脏搭桥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分别为2例脑血管受损、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神经功能缺损, 经过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由术前(41.3±6.4)分下降至(12.9±2.4)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脏疾病属于危急重症, 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等特点。心脏疾病发病后, 病灶区域脑细胞大量坏死, 并出现脑水肿, 进而引起颅内压升高。心脏搭桥手术是心脏疾病常见手术治疗方法, 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但是, 若忽视围术期护理干预, 则容易出现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进而导致认知障碍及智力损伤。权威资料显示, 在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对患者预后创造良好条件[3]。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仅有3例患者在心脏搭桥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分别为2例脑血管受损、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神经功能缺损, 经过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后,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 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心脏搭桥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 不仅能够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也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总之, 心脏搭桥术后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重视围术期护理干预, 对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 杜艳.全麻唤醒下脑功能区监测手术的护理配合.天津护理, 2011, 2(28):126-127. 

第3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1 临床资料

        本组取30例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大79岁、最小56岁,平均年龄68.7岁。其中有1例并发瓣膜病需换瓣合并搭桥。

        2 术前配合

        2.1 术前一日访视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步骤,进行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理解、信任,针对本病患者的恐慌、担心、焦虑不安、心悸等特点,做好细致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增强信心,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的病例,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方法,解除病人紧张,减少其惧怕感,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使其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

        2.2 仔细阅读病史,弄清冠脉搭桥方法、取何种搭桥材料、搭几根桥,结合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及术中所需药品、物品、缝线等。

        2.3 用物预备  器械护士应了解术式,熟悉手术步骤,充分做好物品预备,除常规心脏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外,另需预备:①cts开胸器、冠状动脉固定器,便于充分显露心脏及固定冠状动脉四周的部分心肌,以减少局部心肌的搏动幅度,利于术者操作;②冠状动脉分流栓或阻断带,以减少冠状动脉切口出血,保证吻合口远端血循环,减少心肌缺血;③主动脉打孔器,取血管的钛夹,扩张血管的罂粟碱,备好常规用药硝酸甘油、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铵、肝素等;④7-0,6-0prolene线数根;⑤两台电刀;⑥除颤器;⑦体外循环插管备用。

        3 手术配合

        3.1 病人入室前,巡回护士提前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4℃并维持。病人入室后,巡回护士亲切询问病人夜晚休息情况,以缓解情绪紧张,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患者及随身携带物品,如x片、抗生素等。用18号静脉留置针于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师行挠动脉穿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尿管等。将电刀负极板贴于病人臀部,术中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备好30~35℃温盐水冲洗吻合口,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中需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使用变温水毯,保持病人体温在36℃以上,避免病人热量丢失,防止低温引起室颤。

        3.2 患者准备、安置, 患者仰卧,双腿微曲,膝关节外展,呈青蛙腿状;肩下垫一砂袋,大腿下垫一软枕;脚后跟置于胶胨垫上。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为上至下颌,下至双脚,两侧至腋中线。铺巾:(1)治疗巾四折,遮盖会。(2)躯干两侧铺杰克单(即防水布包于中单内) (3)四块治疗巾界定胸部手术切口,以手术切口上缘为界铺一中单,以手术切口下缘界铺一中单,以手术切口为中心贴1张60 cm×45cm手术薄膜,再铺上大剖腹单。(4)双下肢手术床面铺一层杰克单和双层中单,双脚用大号手套套上或治疗巾包好,双下肢以大隐静脉为中心贴上手术薄膜,再铺上大剖腹单。(5)二块中单悬挂于患者头架二侧,将麻醉区域与手术区域分隔开。

        4 术中配合

        4.1 取乳内动脉(ima)配合 当医生取乳内动脉时,洗手巡回护士要配置罂粟碱溶液(30ml生理盐水+30mg罂粟碱配成),注入ima两侧,解除ima痉挛,使组织水肿便于游离,在游离ima过程中,时刻准备好大小两种钛夹,随时夹闭侧支止血。远端离断用7号丝线结扎近端保留,并用浸湿了罂粟碱溶液的纱布卷好备用,保持湿润,避免牵拉损伤。

        4.2 取大隐静脉(sv) 一组医生取乳内动脉,同时另一组医生取大隐静脉,洗手护士要配合两组医生,这就要求洗手护士业务娴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应对。洗手护士要以配合取乳内动脉的主刀医生为主,兼顾配合取大隐静脉的医生,因为乳内动脉一旦出血汹涌,必须迅速止血,减少失血。洗手护士上台时应准备好肝素溶液(生理盐水500+300ml肝素100mg),取下的大隐静脉浸泡在肝素溶液中,避免锐器损伤。

        4.3 取桡动脉(ra)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医生有时会取桡动脉作为搭桥血管,这时1个洗手护士配合三组医生较为困难,有条件可上2个洗手护士,分工协作,主要洗手护士配合取ima的主刀医生,另一护士配合取大隐静脉和桡动脉的医生,取下来的桡动脉用罂粟碱溶液静水压扩张直到痉挛完全消失,然后浸泡在罂粟碱溶液里备用。

       4.4 搭桥配合

        4.4.1 远端吻合 搭桥材料准备好后,洗手护士要撤下取血管器械,换上搭桥器械,genzyme撑开器既能撑开胸骨,同时又能固定卡线板和冠脉固定器,充分暴露术野。洗手护士在上台手术开始前,要彻底检查genzyme撑开器的螺丝,防止松动脱落。搭桥器械十分精细,如冠脉圆刀、冠脉尖刀、钻石刀其刀头十分精细,用前推出刀鞘递给医生,用后擦净血迹缩回刀鞘;向前、向后鹰嘴剪传递时要准确到位,便于医生操作;精细弹簧针持夹8-0或7-0 prolene针(双针滑线)要按医生要求调整正反方向,一般都是反针便于吻合,医生打结时要用冲洗器向医生手指部位注水,使其保持湿润,避免将prolene线打断,随时收回prolene针,因为其非常小,容易丢失,一定要保管好,最好放在专门缝针盒内。当主刀医生确定目标冠脉后,洗手护士准备好冠脉固定器。冠脉固定器能使心脏局部制动,便于主刀医生吻合血管。洗手护士要了解其性质,顺利配合医生使吻合时间尽可能短,同时缩短心脏局部缺血时间。在吻合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吻合口术野清晰,一般使用吹气装置将氧气和平衡液混合冲洗吻合口,使吻合口清晰可见。

        4.4.2 序贯吻合 用一根较长sv与2~3支目标冠脉吻合,这种吻合的优势在临床上日趋明显,因为使用的桥血管少,减少近端吻合口,尤其适用于主动脉根部钙化的高龄患者。先做远端的端一侧吻合(方法同前),然后做较近的目标冠脉与sv侧一侧吻合,注意桥血管走向的顺畅。

        4.4.3 近端吻合 所有的远端吻合好后,立即做近端吻合。洗手护士要准备主动脉侧壁钳、11号尖刀、主动脉打孔器,及时擦净打孔器上的碎屑,防止碎屑脱落到血管内造成栓塞,用精细针持夹5-0 prolene或6-0 prolene针将桥血管与主动脉根部做端侧吻合,吻合好以后立即用皮试针头排气,防止空气栓塞,全面彻底止血,缝合心包,心包纵隔各放一根引流管,清点器械、纱布后关胸。

        5 讨论

        cabg术在临床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要求吻合技术较高,手术时间越短越好。作为洗手护士,一要熟记手术步骤,技术娴熟,动作利落,准确到位传递器械,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二要注意保护好桥血管,轻拿轻放,避免锐器损伤,剩余的桥血管要保留至手术结束,切勿随手丢弃;三要术前充分检查器械、缝线、仪器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四要随时保持手术台面整洁,防止器械滑落影响手术进展,同时注意保护器械,防止其损坏。此外还要熟记主刀医生的喜好和习惯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五严格按规范使用各种药物及抢救仪器由于cabg手术复杂,用药多,对血压及心率有一定的要求,术者搬动心脏或局部心肌缺血均可导致血液动力学及心脏节律改变,而出现心脏停搏、室颤等意外情况。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熟练把握常用抢救药品的作用、用法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密切配合抢救。在注射鱼精蛋白时,应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以免导致围手术期心肌梗塞,滴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严格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预防感染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反抗力弱,轻易感染,所以此类患者手术所用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更要严格把关,术前1日做好手术室的消毒工作,术中常规使用抗生素,术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开胸组器械与取下肢静脉器械不得混用。 

参 考 文 献

[1]赵波,况成明,付向宁,等.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引人关注的问题和近期临床发展状况[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49-50.

第4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麻醉和管理

作者单位:271233新泰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由于免去了体外转流,不仅简化了手术步骤而且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是,OPCABG术中对心脏的搬动、移位和机械压迫限制局部心肌运动,会发生短暂的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受损和血液力学的改变。本文总结我院近期实施的24例患者的麻醉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因冠心病多支病多支病变择期行OPCABG患者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55~76岁,体重62~82 kg,术前诊断均为冠心病三支以上病变,其中12例合并不稳定心绞痛,1例合并心肌梗死。

12麻醉方法术前用药为吗啡10~15 mg和东莨菪碱03 mg肌内注射入室后。吸氧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10 μg/(min·kg)。

监测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持续检查动脉血压。麻醉诱导采用依托咪酯01~015 mg∕kg,咪达唑仑003~01 mg∕kg芬太尼10~20 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右侧颈内静脉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麻醉维持以05~10%异氟醚,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400 mg +芬太尼05 mg或利多卡因400 mg +维库溴铵8~12 mg:10~20 ml∕h。

13血液动力学控制静脉穿刺后经中心静脉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10 μg/(min·kg),冠状动脉狭窄严重或血压偏高者,泵入尼卡地平03~20 μg/(min·kg),冠状动脉近端与升主动脉吻合时,静脉注射尼卡地平01~05 mg∕次。心率过快时,可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0~30 mg∕次,或泵入10~20 μg/(min·kg)。纠正术中低血压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50~100 μg∕次,搬动心脏或安放心脏稳定器时,如出现严重低血压(收缩压<80 mm Hg)则立即停止手术,将心脏放置正常位置,待血液动力学恢复后重新手术,术中根据中心静脉压和血气,电解质监测,控制输液、输液量和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

2结果

术中在心包吊线,安放心脏稳定器和搬动,移位心脏时易出现血压骤然下降,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50~100 ug∕次或暂停手术予以纠正。8例患者术中心率增快达80~100次/min,间断静脉注射艾斯终尔10~30 mg∕次或泵入10~20 μg/(min·kg),即能控制心率不超过80次∕分。2例患者冠脉搭桥后出现室性早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和泵入2%利多卡因4~6 ml∕h,1例血压低泵入多巴胺5 μg/(min·kg)肾上腺素005~01 μg/(min·kg)予以纠正。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心脏稳定器的应用和手术医师对OPCABG技术的熟练掌握,以及麻醉医师的默契配合,使OPCABG成为比常规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更容易为医师和患者接受的手术。但其实施还受限于心脏对搭桥过程中的移位、稳定器压迫及冠脉血流暂时中断时的心功能维持的能力。搭桥过程中的心排血量下降,低血压,多数是由于心脏移位和受压。术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滞药和β受体阻滞药等,有效控制心率和血压,心功能不全应加强强心,利尿与扩血管治疗,以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第5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2004年8月31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面带笑容,为他的自传《我的生活》举行签字促销活动。两天后,他因胸痛、气短入院检查,经心导管造影成像,发现心脏冠状动脉的几个分支出现狭窄和堵塞,需要用手术的方法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通,以避免因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为克林顿所做的手术,就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分左、右两支,环绕在心脏表面,如同帝王之冠,故而得名。左、右冠状动脉又分出若干小支,担负起为搏动不息的心脏肌肉供应血液、氧气的重任。由于心肌工作量大,对血液供应的要求就比较高,尤其在身体剧烈运动和情绪紧张、激动的情况下,心脏对血液的需求量就会明显增加。如果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出现狭窄和堵塞,通过的血流量就会减少,部分心肌就会受到缺血的威胁。一旦心肌缺血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也就是通常所描述的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是由于胆固醇类物质在动脉内壁蓄积造成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吸烟、过量饮酒和精神紧张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要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根据血管狭窄的程度可分别使用以下方法:①血管扩张药,可以增加血管的内径(如硝酸甘油)。②溶栓剂,用于化解堵塞血管的血栓(如链激酶、尿激酶与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素)。③动脉内支架,能够支撑动脉管壁。④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多根动脉分支堵塞的病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所谓搭桥,指的是摘取身体其他部位的一段血管,并将两端分别联接到内径狭窄或堵塞处的冠状动脉两端,使血液通过新的管道流向原本缺血的心脏部位。如同过路车,为了避开穿城带来的交通堵塞,可以选择走一段城市的环路,绕城而过。

冠状动脉搭桥术创立于1967年,目前,每年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人数已经超过50万。医学界普遍认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防止心肌梗死,提高生活质量。也有许多人认为,目前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适用标准掌握太松,许多可以接受保守疗法治疗的病人也被送上了手术台,毕竟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医疗项目中最为昂贵的外科手术之一。

据报道,克林顿在任中期体重为90千克,胆固醇10.6毫摩尔/升,血压122/68毫米汞柱;任期结束时,体重增长到97千克,胆固醇也升为13.9毫摩尔/升,血压为136/84毫米汞柱。如果精神紧张的程度可以精确测量的话,差别也许会更大。这说明,成功与富贵并不能与健康画等号,每个人在努力奋进的同时,也应该搭好通向自己健康未来的桥梁。

第6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目的:总结分析25例射血分数小于30%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方法:2000年2月至2001年4月进行的选择性opcab手术25例,全部经左心室造影测定射血分数在6-30%之间,平均25.6±5.6%。合并心梗史19例,急性心肌梗塞后1个月内6例,不稳定心绞痛12例。心功能ii级9例,iii级12例,iv级4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两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2例,左主干7例。

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9±0.8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4例,其中10例均在手术中安放。手术死亡1例,于术后2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有2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其中2例为室颤,均复苏成功。

结论: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而长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patients with low ejection fraction

wan feng. chen yu, wang jingsheng, wang xinsheng, chen shenglo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25-case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 in patients with low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method:25 case selective 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from february of 2000 to april of 2001 were analyzed, whose mea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by ventricular angiography was 25.6±5.6%。there were 19 cases with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12 case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22 cases with triple vessels defect and 7 cases with left main coronary defect.

results:opcab surgery were performed in all the cases. the mean number of distal anastamose was 3.9±0.8.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was used in 14 cases, of which 10 cases were inserted balloon in operating room. there was 1 death due to multiple system and organ failure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2 case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nd 2 cases with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fter operation were successfully rescued.

conclusion:opcab had good feasibility and early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low ejection fraction. however, the long-term outcome will be observed.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ff pump, ejection fraction,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严重左室功能低下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危险因素[2]。benetti等[1]人成功开展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避免或减少了体外循环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现代微创冠脉外科的代表术式之一,对于低射血分数的病人将获益更多。然而,严重左室功能低下本身也增加了opcab手术的难度。我院从2000年2月至2001年4月对25例射血分数小于30%的病人实施opcab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资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00年2月至2001年4月进行的选择性opcab手术25例,全部经左心室造影测定射血分数在6-30%之间,平均25.6±5.6%。男21例,女4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64.2±8.6岁。合并心梗史19例,急性心肌梗塞后1个月内6例,不稳定心绞痛12例,介入治疗史3例。心功能ii级9例,iii级12例,iv级4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两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2例,左主干7例,合并轻中度二尖瓣返流5例,合并小室壁瘤2例,无其他机械并发症。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4例。

手术方法:常规正中胸骨切口,暴露心脏,根据病情给予小剂量肝素化1mg/kg或常规剂量肝素3mg/kg,同时常规进行体外循环"湿备",即体外循环机就位,装机并预充完毕,体外循环管道上台,有时根据情况完成主动脉荷包缝合甚至主动脉插管。使用美国guidant公司的cts胸骨牵开器和cts局部心肌固定器固定靶血管部位周围的心肌,切开冠状动脉,使用中空的冠状动脉内分流管阻止冠脉内血流,创造无血手术野。采用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或桡动脉作为血管移植物。使用7-0或8-0 prolene 无创伤线进行血管吻合,远端吻合完成后根据情况可以随时进行近端吻合。最后中和肝素并止血。

2. 结果

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另合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7例。手术时间288±22min,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9±0.8个,其中使用乳内动脉桥4例,桡动脉桥3例,没有全动脉化病例,序贯桥8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4例,其中2例术前使用作为循环支持,有2例术后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而安放球囊反搏,其余10例均在手术中安放,麻醉诱导后即安放球囊反搏者9例,另1例在准备吻合回旋支前由于心脏大,心排量和血压偏低临时安放iabp。

平均监护时间85.0±32.9小时,术后机械通气时间8.5±5.0小时。未使用升压药3例,未输血例数10例。手术死亡1例,为年龄最大的75岁男性病人,术后监护中多次原发室颤,复苏成功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于术后2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有2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心律失常9例,其中2例为室颤,均复苏成功。其余6例为快速房颤,另有1例为频发室性早搏,均药物治疗控制。另有1例胸骨后感染,1例脑血管病,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保守治疗好转。

3. 讨论 

低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这类患者实施手术常常是对外科医生的挑战,一来许多濒临死亡的顿抑心肌无法承受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损伤所带来的打击,未能从血运重建中获益就发生不可逆改变,二来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的全身器官在体外循环后产生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影响手术效果。有文献报道,射血分数低于30%的患者手术死亡率可达到8%[8]。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避免或减少了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带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损伤,使得低射血分数的患者成为最有可能从opcab手术中获益的病人群体。文献证实,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的确减少了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3]。国内尚罕见完成此类手术的文献报道。

作者体会,低射血分数本身也会给完成opcab手术带来一定困难,主要问题在于如何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尽可能完全再血管化。这类病人心排出量低,并且常有心脏扩大,术中搬动心脏暴露冠脉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一方面造成暴露困难和吻合不便,另一方面造成心脏或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良。作者大多使用纱布包裹牵拉心脏而在纱布上剪开小洞暴露冠脉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心脏受力均匀,牵拉幅度容易掌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易发生心律失常,容易耐受。配合使用局部心肌固定器和冠脉内分流管,在大心脏和低射血分数患者多数可以获得满意的暴露。近来使用心尖部真空吸引装置也有助于低射血分数opcab中心脏后方冠状动脉的暴露[4]。本组opcab手术中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达到3.9±0.8个,充分体现出opcab中完全再血管化的可行性。作者还特别强调使用冠脉内分流管,这对于处于缺血边缘状态的心肌尤其重要,避免在心排量低下的基础上发生缺血性心肌收缩不良而不利于opcab手术的完成。此外,使用好冠脉内分流管有助于吻合的完成,保证吻合质量。

体外循环准备是opcab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对于低射血分数病人尤为重要。本组病例均采用"湿备",即做好体外循环机的装备和预充。对于心脏扩大十分明显,开胸后探查发现心脏明显扩大的病人,更要积极进行准备,包括体外循环管道和插管置于手术台上,常规剂量肝素化,进行主动脉荷包缝合,甚至完成主动脉插管。这样可以在手术中随时根据情况改行体外循环下手术。与本组病例同期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有1例射血分数小于30%的病人因为巨大心脏术中暴露回旋支困难而临时改行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合理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助于提高opcab手术的成功率[6]。本组病例中有14例手术中安放了主动脉球囊反搏,多在麻醉诱导后安放。作者体会,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明显改善心脏收缩状态,有助于维持体循环压力,提高周围脏器灌注,在很大程度上为opcab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作者在最近8个月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作为opcab手术的辅助手段以来,全部射血分数小于30%的选择性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可以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其中包括9个射血分数小于20%的病例。作者认为,本组病例中及时而合理的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从而保证opcab手术的实施,无论从病情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样的病人实施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也常常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辅助。

麻醉医师的配合在低射血分数患者opcab手术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从平稳的麻醉诱导到血容量的精心调整,再到心功能和体循环压力的有力支持,都是完成低射血分数opcab手术的要点。作者认为,在opcab手术中麻醉师相当于第一助手的作用。低射血分数的opcab手术中,麻醉对心功能的支持和对有效血容量的调整应该达到很好的平衡,过于饱满的心脏和过低的血压都是opcab手术需要避免的。作者注意到,低射血分数的opcab手术中,在搬动心脏暴露心脏后方的血管时,常常需要正性肌力药物和升压药物的支持,而过多的使用这些药物会引起周围血管的收缩,给脏器灌注带来不良影响。在持续血压较低而不断需要大剂量药物支持的情况下,作者建议重新摆放心脏位置,调整血容量,或者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对周围脏器功能的保护并维持冠状动脉的灌注。

有学者认为,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手术仍然是安全而可行的[7]。在作者同期进行的射血分数小于30%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中,opcab手术占到89.3%(25/28)。本组手术死亡率为4%,有的病例术后不需要使用升压药物,40%(10/25)的病例不需要输血,这充分体现了opcab手术良好的血运重建和微创效果。

总之,熟练掌握跳动心脏上冠状动脉的暴露和吻合技巧,良好的麻醉配合,充分的体外循环准备,以及及时合理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得低射血分数的opcab手术具辛己玫目尚行院徒谛ч6獠糠植∪说某て诮峁杂写徊焦鄄臁? 

参考文献

[1] benetti fj, naseli g, wood m, et al: direct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without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xperience in 700 patients. chest 1991;100:312-6

[2] yau tm, fedak pw, weisel rd, et al: predictors of operative risk for coronary bypass op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9 dec;118(6):1006-13.

[3] yokoyama t, baumgartner fj, gheissari a, et al: off-pump versus on-pump coronary bypass in high-risk subgroups. ann thorac surg 2000 nov;70(5):1546-50 

[4] dullum mk, resano fg: xpose: a new device that provides reproducible and easy access for multivessel beating heart bypass grafting. heart surg forum 2000;3(2):113-7; discussion 117-8 

[5] 万峰,陈彧,张坚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外循环准备策略。中国循环杂志,待发表

[6] craver jm, murrah cp: elective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for high-risk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erations. ann thorac surg. 2001 apr;71(4):1220-3.

[7] arom kv, flavin tf, emery rw, et al: is low ejection fraction safe for off-pump coronary bypass operation? ann thorac surg 2000 sep;70(3):1021-5 

第7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冠脉搭桥; 心肺功能; 影响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025-02

doi:10.14033/ki.cfmr.2016.16.012

呼吸功能衰竭是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若术后处理不当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报道,前列地尔可有效扩张患者肺部血管床,减少肺部循环阻力,改善患者心肺功能[2]。笔者所在医院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后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治疗,发现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予以停用阿司匹林一周,改用低分子肝素至术前48 h,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直至手术当天凌晨,患者均为第一次冠脉搭桥手术,且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患者中,女10例,男20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5岁,平均(64.1±4.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20例,Ⅲ级患者10例。研究组患者中,女15例,男21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78岁,平均(65.3±4.9)岁;心功能分级:Ⅱ级患者23例,Ⅲ级患者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取面罩吸氧和心电监护,同时准备体外循环机预防因术中心脏搬动时出现心律失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经右颈内静脉放置右心漂浮导管;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以及辅助呼吸,并取平卧位,在正中处将胸骨劈开,取大隐静脉和左侧乳内动脉备用,将心包切开后在心脏后面垫纱垫以便抬高心脏,必要时在心包后壁予以缝线牵引充分暴露病变血管,对冠脉病变部位进行探查,选取狭窄部位远端为吻合处,肝素化后,先进行左前降支和左乳内动脉单支搭桥,随后用大隐静脉行升主动脉到钝缘支、对角支以及左室后支进行搭桥;随后予以鱼精蛋白对肝素进行中和,之后予以常规关胸,术后送回心脏监护室监护。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机械通气、营养心肌、预防应激和抗感染等常规处理以及常规使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若心包和胸腔内引流管量减少时予以口服阿司匹林及氢氯吡格雷。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将10 μg前列地尔溶于30 ml 0.9%氯化钠溶液,1次/d,共滴注2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气分析参数(PaO2、PaO2/FiO2)和心功能(PVR和RVEF)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参数比较

术前比较,两组患者PaO2和PaO2/FiO2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患者的PaO2和PaO2/FiO2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术后12 h研究组患者PVR和R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常见和多发疾病,该病出现临床症状或致残和致死性后果常常发生在40~50岁人群,其中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在发达国家中该病发病率更为常见[3]。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我国对于病情较轻患者临床学者多建议采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若发现其治疗效果不理想,则再考虑行内科介入治疗,而且介入治疗也是多数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且死亡率较高的患者,予以口服药物治疗往往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同时远期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此时临床医生多建议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4-5]。但是由于心脏外科手术常较复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术后心脏功能方面的并发症常常具有致命性,因此患者术后心肺功能是否得到较好的恢复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由于多数冠心病患者年龄较高,而且多数男性患者具有长时间的吸烟史,术前也多并发肺部疾病,又加上患者心功能较差,在对患者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冠脉搭桥手术时会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所以不得不采用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6]。然而在体外循环下,血液接触异物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氧合器和体外循环管道会引起血液成分被激活以及脏器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另外在肺部局部作用下以及肺部组织因缺血再灌注等会进一步增强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也是导致行体外循环后患者肺功能受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7]。

体外循环后患者肺功能受损是体外循环下发生时间较早、较普遍以及较为难治的一种并发症,此外少数冠心病患者较为肥胖,在术前其心脏负荷较重,又加上长时间的冠脉供血不足,使得患者心肌长时间处于缺氧和缺血状态,导致患者心功能变差,另外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也会对心脏本身造成加大的创伤,因此冠心病患者在行冠脉搭桥术后会发生心功能降低以及低心排等并发症,严重患者会发生致死性的心律失常,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前列地尔是一种外源性的前列腺E1制剂,其成分主要为前列腺素E1,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刺激子宫和肠道平滑肌收缩、抑制胃肠道分泌以及舒张血管等作用,在临床上常被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类系统等疾病,此外还能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肾病、男性不育以及肝肾综合征等疾病。前列地尔是一种脂微球载体制剂,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为环形封闭囊泡状,与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十分类似。该药是一种药物载体,较易分布于受损血管处的靶位特性,而且具有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强药物作用效果以及减少用药量等优势。临床研究报道,前列地尔作为一种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物质,具有以下作用:(1)升高血小板内的环化腺苷酸含量,抑制血栓素A的释放,预防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的形成;(2)扩张肺动脉,减少肺水肿和肺动脉压;(3)扩张肾血管,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心脏负荷;(4)扩张冠脉,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5)提高心排血量和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6)与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提高VSMC内的环化腺苷酸水平,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改善血液流动学。

本文通过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对前列地尔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术前比较,两组患者Pa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患者PaO2、PaO2/Fi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研究组患者PVR和R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可增加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患者氧合代谢,从而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刘军锋,王雪艳,贾克刚,等.血栓前体蛋白监测在冠脉搭桥术后血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497-1499.

[2]金孝梁,陈志斌,王敏燕,等.高渗预充液体外循环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早期血管外肺水和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4,34(9):646-650.

[3]佟春盛.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9):1296-1297,1298.

[4]祝岩,王辉山,李新民,等.冠脉搭桥手术中桥血管模型建立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5):914-916.

[5]国欣涛,姜楠,陈庆良,等.冠脉搭桥术后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1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4051-4052.

[6]马跃文,朱佳琪,谷天祥,等.心肺康复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1):1010-1014.

[7]张亮,卿恩明,卢家凯,等.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3):216-218.

第8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在这里,先谈一下相关的基础知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在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有专门的动脉为其供应血液,送去氧气和营养。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包括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两支。如果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被堵塞到一定程度(比如超过动脉横截面积的70%),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便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称作冠心病。

冠状动脉被堵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动脉壁上长了“斑块”。如果斑块逐渐长大,使动脉内管腔越来越狭窄,通常会导致医学上所说的“稳定性心绞痛”。有时候,斑块会破裂,在斑块表面形成血凝块(称为“血栓”),使动脉狭窄突然加重,甚至完全闭塞,引起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现在常常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甚至使病人突然死亡。

既然患冠心病的原因是冠状动脉被堵塞了,那么将堵塞的地方通开,就像水管工通开下水道一样不就好了吗。医生们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要从技术上做到这一点,却非常不容易。许多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医生、工程师,当然还有公司老板们,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人们要找到一种方法,能发现冠状动脉的哪个部位发生了堵塞。这种方法,“叫冠状动脉造影”,就是从体外(例如从大腿根部或手腕部)将一根细管子伸到冠状动脉口,再通过这根管子将“造影剂”注射到冠状动脉里。这样,在X线下,便可以看到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哪个部位有狭窄。然后,医生们又发明了一种叫“球囊”的器械,在X线透视指引下,放到血管堵塞的部位,再将原来细瘪的球囊注入液体,球囊充盈扩张时,会将因堵塞而狭窄的部位扩开。但人们发现,如果只是这样扩张一下,当时是扩开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狭窄。于是,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支架”。支架是用金属(多数是不锈钢)编成的网状的细长管子,装在球囊上。将这种载着支架的球囊,送到狭窄的血管部位后,扩张球囊,支架就会被撑开,将这段原来狭窄的血管支撑起来。这种治疗方法,称作“介入治疗”。

可以说,如今在冠状动脉内放入支架,技术上已很完美。大多数情况下,操作起来也很简单。但对于冠心病病人的治疗却远非如此简单。

冠心病病人,通常在他的整个冠状动脉的内壁上,都散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斑块。放置支架,只能覆盖一小部分造影时看起来最明显,也就是最突出的斑块。问题是,斑块的危险性不仅仅在于它明显不明显,更在于它会不会破裂、出血。有些斑块虽然很明显,但却可能只是稳稳当当、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最多是减少了一些血流量。医学上叫这种斑块为“稳定性斑块”。有时候,我们用球囊、支架去挤压这种稳定性斑块,反而可能让它变得不稳定,如形成血栓。而有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斑块,却可能是最危险的东西,很容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将动脉完全堵塞,捅出大娄子。医学上叫这种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目前,医生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出哪些斑块才是真正的危险分子。

因为这些原因,有很多医生对冠心病病人更愿意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例如,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大多数冠心病病人,其冠状动脉狭窄堵塞,主要发生在动脉的近段和中段,而动脉远段常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狭窄。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用病人自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搭起一条桥,绕过狭窄的部位,为心脏供血。医生最常选用的血管,是大腿上的大隐静脉、胸壁上的乳内动脉,或手臂上的桡动脉。从技术上说,与安放支架相比,搭桥手术更难掌握。做这种手术,通常要全身麻醉,在低温下使心脏停止跳动,用机器进行体外循环。一些简单的病例,也可不用体外循环,而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与介入治疗只是局部扩张和支撑动脉不同,搭桥手术重新提供了一条血管通路,因此效果更为可靠,特别适合那些冠状动脉有弥漫性狭窄的病人。但这种治疗也有个问题,就是新搭建的血管可能会在几年内又出现狭窄堵塞。例如,用静脉搭桥,十年内约有30%~40%的桥血管会发生堵塞。用动脉搭桥虽然情况好些,但人体的动脉有限,有些病人还可能找不到适合做搭桥的动脉。

总的来说,目前对冠心病有三种基本的治疗选择,就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具体到每个病人选择哪种方法,常令我颇费踌躇。使我感到有些沮丧的是,很多病人,我建议他们暂时可以不放支架或不做搭桥手术,而先用药物治疗,但到医院后,他们还是被选择了支架或搭桥手术。医疗中的选择,实际上非常复杂,常常会受到很微妙的因素的影响。

第9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

谁需要“搭桥”?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劳累后心绞痛。当冠状动脉病变较轻时,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心前区闷胀痛,左臂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病情严重时,则连吃饭、穿衣等轻微活动,都会引发严重的心绞痛。病情若再进展,则可能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

一般地说,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小于50%时,对血流的影响不大,患者可无症状。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达到75%时,会因血流明显受阻而导致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症状。

凡两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的患者,需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接受过冠脉成形治疗并在冠状动脉内安装支架的患者,若再发生心绞痛,有的也需及时进行搭桥手术。这样做不但可消除心绞痛,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和猝死。

怎么“搭桥”?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以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解除心绞痛症状。简单地说,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达远端。

“搭桥”后感觉如何?

冠脉搭桥术对缓解心绞痛效果明显。许多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可逐渐恢复日常活动,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需要提醒的是,影响冠脉搭桥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术前的心功能状况。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等到发生了心肌梗塞才想到要“搭桥”,因为那时已有太多的心肌细胞坏死,会给手术后的恢复带来困难。

“桥”能保持通畅多久?

一般认为,静脉桥的10年通畅率为60%~70%,动脉桥的远期通畅率会更高。但由于人体动脉数量有限,且有些动脉因容易痉挛、管腔太细或有病变,不适合搭桥,因此,动脉搭桥固然效果好,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

如何护好“桥”?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若不注意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合理用药,所搭的“桥”将时刻面临再堵的危险。因此,患者术后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主食除米面以外,适当搭配杂粮。瘦肉(鸡、鱼)每日100~150克,不吃肥肉,少吃动物内脏。用植物油,不用或少用动物油。青菜、水果多吃有益。花生、核桃仁可常吃,但不宜过量。盐要控制,成人每天摄入5~6克就足够了。

2. 酒尽量少喝,即使是葡萄酒,也应有所节制。最有益的饮料是白开水和茶,不要多喝含糖饮料。

3. 术后早期及恢复期应适当活动。患者术后第一次从事体育运动时,必须测脉搏,运动要严格按运动处方进行,既不“保守”,也不“激进”,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憋气、头晕、心跳加快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饭前、饭后不要立即运动。阴雨天、气候闷热或寒冷时,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运动后,应休息20分钟再沐浴。需要提醒的是,体育运动不能完全取代药物治疗,患者切忌擅自改变心脏病药物的用量和方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