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时间管理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时间管理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时间管理教案

第1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开展实践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涉及的内容较广、较杂,如药品研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现代药学等[1]。因此,药事管理学教学的开展比较枯燥、乏味、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药事管理知识。对此,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合理的穿插案例,将抽象的、乏味的理论知识简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日后灵活运用药事管理学知识。

1案例教学法的说明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明示和隐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思考、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需要按照实施原则来具体应用,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进行安排,选择性的使用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开展案例教学活动中,以案例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环节来引出知识、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实现教学目标[2]。

2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活动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具有较高的应用性,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提高药事管理学教学水平。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2.1讲授教学内容

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应当向学生说明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药事管理知识,再引出相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案例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药事管理学知识。因此,基于案例教学法开展药事管理学教学活动,第一步便是教师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教学内容,如药事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等,促使学生了解本次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向学生传授假劣药品及几种论处情况的知识内容时,教师需先将假劣药品定义、假劣药品论处情况等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

2.2案例分析与探讨

在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多媒体投放案例视频及案例内容,促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识来分析案例和思考案例,如此学生将会对教学案例有深入的理解和判定。此时,教师提出几个与知识相关的案例问题,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每个小组进行案例讨论,给出问题的答案。在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思考、知识的探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有较为深入了理解。

2.3做好案例总结,梳理知识

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之后,教师需要进行的教学工作就是做好案例总结,梳理知识,促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药事管理知识。在案例总结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对学生案例讨论加以说明,褒奖学生正确之处,指出学生错误之处;在此基础上按照案例发展顺序,有序的、全面的总结案例,并说明其中涵盖的知识点。在药事管理学知识梳理中,按照“树形”梳理知识,说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等,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3]。

3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实践

以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假药认定及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为例,教师组织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3.1课程开始

教师讲解假药定义及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依据,使学生熟悉本次课程开展的教学内容。

3.2案例引出

在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教学案例。如案例内容为“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批准的A制药厂生产阿司匹林,在生产过程中,为节约成本,与B化工厂合作,B化工厂利用水杨酸等化工原料作为药品阿司匹林的原材料,生产劣质假药阿司匹林,被公安部门查处。”教师在给出案例的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即案例中违法主体有哪些、违法行为是什么?依据《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违法主体会受到的法律制裁?

3.3案例分析与讨论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分析和思考案例,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非常活跃,畅所欲言,说出所思所想,完善问题的答案,最后每组都给出各自认为正确的答案。

3.4案例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案例总结及假药相关知识的梳理。教师提出类似案例来检测学生知识理解掌握程度,最后确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和掌握是否较好。由此看来,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活动实践是必要的[4]。“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引导性,将其正确、合理的运用到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药事管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珂珂,吕青志.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730-732.

[2]连佳芳,赵素新,郝勇,等.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65-66.

第2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建立与管理

高校教师业务档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身形成的业务材料,它是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

师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对教师评职、择优、晋级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教师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在个体上集中反映了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在群体上则反映出高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所以做好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档案的建立方法

高校教师档案的建立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师专业技术的评审所形成的个人材料,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该教师一定时期内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有本人详细的多方面的内容填报,更有各级评审组织对该教师的全面评估。第二,年终教师个人的科研统计表,反映了该教师该学年度的任课任职、科研工作量、课外活动等情况,以及考核小组的量化评估。这项材料及时反映了该员的动态状况。逐年积累,也是评职的必备材料。第三,学历证明,主要指教师大学本、研究生、博士学位毕业证复印件。第四,各类荣誉证书的原件或复印件,包括各级表彰的优秀、论文获奖,以及各种竞赛获指导教师奖等,这些材料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第五,学术成果复印件,主要指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以及在各级学术教研会上交流的论文、编写的教材的复印原文外,还必须有书刊的封面和目录,以保持其真实性。第六,公开课教案,每学期学校以及教研组都要搞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公开课,老教师上的示范课、观摩课以及校级以上的优质课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首先离不开教案,最好收集2份,业务档案、教学档案各1份。第七,每学年教学实习经费中学生和教师经费的开支情况表,应该有明确的费用使用数据。第八,每年教师指导毕业生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选题,优秀毕业设计及论文指导情况。

教师的业务档案材料,因为是随时产生的,不可能一次搜集完备,而且要随时积累。如现在高校评估,每年都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并逐一验收。这些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有利于在评估中的主动性,也具有了可靠真实性效果。另外,要加强档案工作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要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必须完整地归档保存,不得占为己有或随意丢失。只有使他们对档案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他们重视和参与档案工作。

二、教师档案管理要落实到位

对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应该从以下两点加以认识。

一是随时收集。对材料必须当场验收核实,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必须按规范再提供。得到的材料随即装入,要做到不错失,不残缺。

二是定期整理。每年年底都要对收集的材料以个人为单位按规范分类清理编排,材料不规范的要进行裁剪、裱糊、折叠,再编造目录活页装订,这样整理的业务档案,对今后查找利用十分方便。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不像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会计档案那样固定,具有随人流动,人在档案在,人调离档案随之调离。另外有它的特殊性,它既不像个人人事档案那样保密程度较高,非经一定的组织手续不得随意查阅、摘抄、复印和调离,但又不像文书,教学档案那样可以公开提供利用,教师业务档案既有一定的透明度,又有一定的保密程度要求。学校领导因公务要调阅教师业务档案,这是很正常合理的事情,应及时提供;本人需要利用应尽可能提供;其他人员不论出于何种动机要调阅他人业务档案是不准许的。这就要求档案人员按档案保密制度提供利用,既要做到热情周到,同时又要坚持保密原则。对教师档案保存的始终是在职教师以及从本校离退休教师的业务档案。总数有一定的量,不会无限积累。这一特殊性决定着管理工作需要频繁的转移接交,否则遗失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组织程序办理转移接交手续。对于新分入、调入的老师,应急时接交和建立新档案;对调离人员在学校办手续时应妥善,将该员业务挡案密封后移送接收单位,学校档案室应有教师业务档案案卷目录,档案接收、移交清单。

总之,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为正确评估教师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工作实绩和贡献大小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强化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激励教师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以实际行动来书写自己的光彩历史。它还弥补了人事档案的不足,对合理调整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总体案质,提供了依据,使学校教育管理趋向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黄金莲.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初探[J].甘肃科技,2005(5).

2、倪慧敏,柯友良,黄文卿.高校评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探索[J].档案学研究,2006(5).

第3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公共管理

自哈佛大学开创案例教学的先河以来,不同层次、各个专业的教学都试图采用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中为了说明一定的理论或者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新型的教学方式。现今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也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使案例教学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如同“鸡肋”。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直在积极推进案例教学实践,对案例的情景模拟教学、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本土化以及案例教学学习小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案例教学中需要结合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案例教学实践。

一、问题导向的学习与案例教学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本科生培养目标由通才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综合型的教育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的创造型人才。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无论是问题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以下简称PBL),苏格拉底教学法(质疑提问式案例教学法)或探究性课程(inquiry-basedcourses),都强调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存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角色的不同。案例教学与PBL比较而言,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必须熟悉案例,提出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实施,对过程予以指导并进行点评总结。PBL更多的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由学习小组组织课堂进展和分配细节,主导者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PBL中,教师是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传授者。其次是教学逻辑的不同。案例教学法选择的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全局性的完整案例,运用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中的问题。PBL教学是首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来收集材料,学生的一切学习是以问题为主轴进行架构的。随着问题的讨论和总结,所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被学生主动掌握和吸收。再次,是教学目的的不同。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完整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PBL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考察学生的文献检索、查阅资料、逻辑分析、综合归纳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2]这两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可以借鉴PBL教学法的方式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PBL的关键在于从问题出发,问题是学生初始学习的挑战和动机,也是建立后续学习的需要和联系。在案例教学中,有效地将问题导向的学习与案例教学有机融合,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改进案例教学实践。

二、抓住案例重心,布置案例引导思考题

能做好案例教学的教师首先是讲故事的高手。一个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案例必然是富有故事性和感染性的,能让学生在情感和情境上快速进入。一般认为,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类案例必然有起承转合,有矛盾冲突,有迭起,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型案例比那些缺乏吸引力的叙述型案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案例教学绝不仅仅是讲故事。具有各种矛盾冲突的案例中隐藏着许多问题,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在布置案例预习时,将这些问题提炼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些案例中,教师常常用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市长会如何做出决定?”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案例预读的时候,迅速将自己代入“市长”这一角色中,感受案例故事中所叙述的情境,尽可能地掌握案例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并依此做出分析和决策。这样还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当在案例中掌握的信息和资料不完全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或者类似案例,完善自己的角色设定,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有了主导性的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案例中关键的事实是什么?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可以选择的行为方式有哪些?选择的标准应该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把公共管理的问题、途径、目标等串联起来,让学生对管理理论有完整的、系统的理解,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案例教学的效果是案例讨论的领导者、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和案例本身三者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案例文本在课前发给学生预读的时候,为了使案例材料更加能够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授课教师需要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导到课程需要的方向上来。这样对有效实现案例分析课程的目的有重要的意义。

三、做好课堂管理,设置案例冲突关键题

案例教学若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完备的教学组织实施计划。这个计划是围绕案例聚焦的问题做出的有效的过程设计和时间安排。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最终是达到让学生掌握某种理论或者某些知识点的目的。但是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生活、学习和工作背景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在案例分析中可能会出现脱离主题或者陷入困境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堂管理,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案例教学的基本目标。第一,要做好时间安排。案例教学课程一般为两个标准课时,也就是90分钟。合理地安排好这90分钟能够使得课堂重点突出,过程圆满。首先,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案例情境。无论学生是否熟读案例,在课堂上要通过生动的讲述或者重要场景的展示和再现让学生进入案例情境,完成角色带入和思维转换。其次,是案例分析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根据事先安排的角色或者任务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各种假设、行动、挑战和预测都会在这一环节出现。要安排充足的时间来实施这一阶段。一般而言需要40~50分钟。最后,是案例的总结。无论分析讨论时多么激烈和精彩,都要在适当的时候结束讨论,留下15~20分钟来进行总结。一个良好的结尾是案例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样一个结尾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案例设计是成熟而精致的,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第二,要做好内容安排。一个案例往往是具有多个问题中心点,可以同时用于多门课程的教学。例如一个公共政策的案例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危机管理的案例,同时还是一个政治学的案例。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来集中教学内容:首先,在进行案例介绍和再现时,有意识地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本课程的需要上来,可以采用关系图、流程图的形式使得讨论内容集中;其次,教师除了根据所授课程的需要,布置案例引导思考题以引导学生外,还应该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设置一定的问题,从而引导课堂讨论集中服务于本课程的学习;最后,设置一些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冲突性问题,以便于学生在案例讨论时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聚焦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实际上,做好案例教学需要一系列的中心问题引导课堂朝教学目标前进。在案例教学中,适宜、良好的问题的提出是课堂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课程教学需要呈现的理论或原理也呼之欲出。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答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和原理分析问题的方法,既加深了理论学习同时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

四、让位于学生主体,启迪案例多元反思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案例讨论进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但是当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中时,教师应该让位于学生,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反思案例。当教师以问题的设置和讨论引导案例分析课程的进程时,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受到重视,鼓励学生提出多元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也就是说,教师预设问题,但是不要预设答案。“学习不是教师和学生单线联系的活动,更不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共同合作的活动,即合作式学习,通过加入、联合和批判性地考察别人的观点来学习,通过互动产生各种新见解。”[3]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性思考题和冲突性关键问题的设置,已经把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自己的主要观点融入教学过程,但是没有学生的回馈,教学不能实现良性循环。案例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讨论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要在合适的环节让位于学生,营造自由民主的对话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辩难,提倡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这种反思有利于对案例进行更为详细透彻的剖析。做好案例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案例教学过程要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这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定位,需以平和与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各种观点。同时,教学环境的辅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案例教室摆成圆桌型更有利于学生参与谈论。其次,在时间安排上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能够参与讨论。教师在案例分析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发言,教师的主要观点可以在课后点评中阐述。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但必须简明扼要。最后,在分析中需尊重每位学生的观点,通过聆听和记录使得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得到同样的重视,切忌忽视、轻视或者歧视学生的观点。尊重学生的观点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类似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者佐证自己的观点,加深学生对问题认知和理解。[4]如果对于学生的“异见”一味采取否定甚至压制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热情。无论是PBL教学法还是案例教学法,都是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和认识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框架的建构,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性能力的发展。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将两者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

参考文献:

[1]聂铁力,梁栩凌.管理理论基础课程的情境教学设计———与美国课题导向教学方式的比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6):50-51.

[2]赖亚曼,蒋学武.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3):424-425.

[3]杨芳.多问题中心建构式案例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12-14.

第4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存在误解,把举例子简单地认为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目的首先要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通过案例要解决什么样的管理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案例专家雷诺慈的教学目标分层法,将案例进行与教学目标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应配合教学内容的进行案例设计,还要考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具体行为表现。

2.案例的选择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要想使得课程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要想案例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选择来选择案例。所选取的案例要具备几个本特征:第一,真实性。切不可杜撰,胡编乱造,案例应当原原本本地描述事实发生的过程。第二,经典性。案例不要害怕老,只要能真切地反映出问题,与课程所讲内容紧密结合,案例中的问题能够发人深思。第三,启发性。案例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学生参与,所以案例要具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思考和讨论的作用。(2)案例的来源。现在教师找案例主要运用一些MBA经典案例,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管理案例,还有一些是国内的经典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自一些新闻、报刊杂志等。一般MBA的经典案例都是从哈佛案例库中选取的,案例中提到的企业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通过商品以及其它媒介获取的一些信息、经典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国内的案例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等三大案例中心,案例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环境,也非常受欢迎,但数量少。最后,案例内容的要注重案例的理论性、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这样,方能保证案例的质量,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解决问题。(3)案例资料的组织整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选择的案例会很长,若不加以整理,会影响课堂效果。课堂时间的分配要注意,切不可让过长的案例占用太多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将案例进行整理,严格围绕教学目标,最好选择短小精悍的案例,信息量也要适当。(4)授课对象的学习准备。授课教师除了自己要准备课程之外,还要注意学生在知识上的准备,这样有助于课程的顺利进行。首先,学校应有较完备的专业图书馆,便于学生查阅资料。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所要准备的知识点。最后,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3.案例的展示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计划好:案例呈现的时间,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一是以例引理,就是先呈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从而从案例中的讨论过程中推理原理。这种做法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管理学决策部分,有一章节是决策的影响因素,可选择一个经典案例,比如迪斯尼在法国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很容易掌握抽象的知识点。二是以理引例,就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原理,后呈现案例。主要作用在于抽选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的讨论

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来。教师可通过分组竞争、自由发言等多种方式组织讨论。通常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时间的分配。除了要注意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分配的时间外,由于学生较多,还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人数以及参与程度。(2)控制进程。教师要发挥有效控制课堂的能力,既要善于控制学生的过度激动的场面,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讨论的主题,尽量减少无意义的争论。(3)点评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就学生所有的讨论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充分的肯行,不足之处也要提出。同时,教师也结合教学目标发表个人的独特的见解。最后,要把案例讨论过程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或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

第5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道路交通总体目标:

车辆管理更加规范,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减少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道路交通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

制订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

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第三阶段:建立长效机制。

继续巩固深化各项工作,并对整治工作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建立长效机制。

第四阶段:总结经验。

认真总结整治工作经验,完善规章制度,巩固工作成果,健全长效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宣传教育。

结合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和2016年“春节”安全生产大检查,重大节假日等重要节点以会议、公开栏、标语、短信、大喇叭、QQ群、微信等方式向广大群众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手册和系列配套规范性文件等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上报相关图片资料);各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定期与机动车业主及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或个别驾驶员谈话全年不少于一次;以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杜绝违法违章驾驶和违法经营行为,曝光严重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提高驾驶员和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

(二)健全台账,创新管护。

1、健全台账,各村建立健全机动车10个台账(驾驶员台账、道路基本情况台账、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交通事故登记台帐、勤务台帐、工作日志台账、交通违法劝导、查纠台账、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台账、道路交通安全信誉台账)。

2、创新管护,村民委员会在本村公开招聘公路养护人员,签订公路养护合同;负责辖区内公路的养护和巡查,对公路沿线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柴草的乱堆乱放、乱晒粮等行为进行劝导,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同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村做好对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考核工作,督促落实了养护任务,确保道路畅通,保证行车安全。

(三)增添农村道路安保设施。

交管办和各村社区于2016年月底前对道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等特别危险路段进行全面排查,提出需安装警示、警告标志,设置波形护栏、防护墩、防护墙、警示墩、警示桩建议。对不能及时设置和完善标志标线的危险路段,落实专人严格值守。

(四)优化机制,形成合力。

各村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定期会议制度(每月一次)、值班制度、宣传教育制度、文明劝导制度,制定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意见、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计划,分解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目标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完善交通安全日常巡查、隐患排查、集中整治、文明劝导、公路养护等运行机制。

(五)突出重点,强化管理。

1、在全面抓好日常安全管理的同时,重点抓好各类节假日、逢场天、车辆流量较大、群众集中活动、学生上学和放学等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劝导和监管。

2、加强对农村公路客运、摩托车、农用车等重点运输工具的安全监管和责任落实。全力配合街道交管办、安办组织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检查。年初邀请农机监理站、交管大队、派出所、司法所召开专题培训会,以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第6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一、生搬教材多,活用教材少

许多青年教师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刻,学情不明,加之教学经验偏少;往往被手中的教材和教参紧紧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知识点,生搬教材中的条条框框,难以突破;忽视课前引言,忽视课后阅读与知识拓展,就教材讲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教材到用教材,务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案设计中,必须从学生的旧知出发,从学生现有学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重构、汇编。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机,只有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使知识与能力源于教材外,又回归到书本中。

二、知识点分析透彻,缺乏系统框架

多年来,很多学校为了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都要求青年教师在备课时,教学案和课件设计必须是详案,如何使教学案和课件充实,成为新教师头疼的大事。于是大量的知识补充、图片展示、习题巩固汗牛充栋。却不知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尤其是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知识延续性和科学性。众多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历史学科的特点、章节、主干知识、单元结构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就知识讲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盲动和被动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谈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比较。

三、概念、史实与史论不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要求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形成历史思维,形成历史答题规范。但反观学生的答题过程,白话文答题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在于一部分青年教师自身就缺乏对历史概念的透彻理解,混淆历史史实与史论,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说历史近代化概念,如果说我们不能阐述清楚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话,学生就会误解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借鉴作用,在教案和课件设计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反映学术动态,融合新史观。而当前主要的历史史观主要有五种:近代化史观(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进程);文明史观(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全球化史观(地球由分散到联系的整体,一般来讲始于新航路的开辟);革命史观(也就是常说的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史观(社会平民的生活习俗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史实与史论,才能使历史学习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变球。

四、缺乏主观题训练,习题讲解不到位

新教师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忽视对习题的重视,其情况一般常见为以下几种:(1)完全没有;(2)有一定设计,主要表现为客观题;(3)有主观题,但在设计过程中缺乏梯度、层次,内容华而不实;(4)不重视学法指导,习题讲解不到位,就答案讲答案。随着近几年中考难度的加深,全国各地对于学生历史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而课堂巩固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手段与方法。因此,对于习题的设计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了一名历史教师的教育水平。因此,历史练习在教案和课件设计中必须有,同时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设计的习题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所设计的习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能够体现出历史学科的递进与传承关系。新课程明确指出: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讲解的组织上要突出互动性,尤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生与生之间开展全面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件设计缺乏实用性

第7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作者:王再礼 王中文 刘继杰

一、活动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到来,人民生活的水平日渐提高。交通工具像雨后的春笋与日俱增,而交通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再加上人类素质及交通意识的淡薄,逐渐导致交通情况的不断变化。虽然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逐渐增多,给人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我校地处“榆江公路”的边缘,校门距公路不足四米,车速快,人流密,交通隐患多,这些不断恶化的交通环境,正在深刻地提醒我们时刻要把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生存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那就要“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知识方面

(1)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常识。

(2)学会简单的调查走访的方法。

(3)学会简单统计方法,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4)认识交通路标,知道交通标志及含义。

2.情感教育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悟安全教育从小抓起,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

(2)通过活动了解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3)通过活动,呼吁全社会都要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注意防范,增强遵守交通责任感。

3.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3)了解交警工作,增进对社会的了解。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活动准备阶段

(1)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组成五个调查小组,每组选出正、副组长,确定组员的分工(如采访员、观察记录员、材料整理员、图表统计员等等)。

(2)请交警走进课堂,进行交通法规教育。

(3)学生观看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事故的录像片,通过真实的例子,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2.活动实施阶段

(1)以小组为单位对“校门前——大桥”路段进行观察统计(按分工观察,合作填充调查表)。

(2)调查表如下:

考察时间:中午12点-12点45分 地点:校门—大桥 考察人:

(3)调查走访:以小组为单位采访警察,了解交通常识。

(4)观察确定路段的标志,了解其含义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见到某种标志该怎么做,加强认识。

(5)宣传交通法规(学生交通安全)。

①行人须知:Ⅰ.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右边)走。Ⅱ.行人不准在车行道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Ⅲ.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Ⅳ.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②乘车须知:Ⅰ.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汽车。Ⅱ.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Ⅲ.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在车厢栏板上,不准跳车。Ⅳ.不准强行上、下车或攀援行进中的车辆。

③骑自行车十不准:Ⅰ.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Ⅱ.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Ⅲ.不准并行、互相追逐或竞驶。Ⅳ.车闸失效时不准上路骑行。Ⅴ.不准撑伞骑自行车、三轮车。Ⅵ.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三轮车。Ⅶ.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交谈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Ⅷ.儿童玩具车不准上路骑行。Ⅸ.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Ⅹ.不准牵引车辆或被车辆牵引。

(6)交流思想:

①怎样才能使全社会的人都来重视交通问题?从我做起,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常识。

②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题撰写综合实践报告。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通过本次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交通安全要从我做起。为真正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结合实践活动,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常识,使其人人知道维护交通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养成文明走路、文明骑车、文明乘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第8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摘要:档案管理是学校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有关档案管理实践教学创新策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实践教学;创新

在国家大力扶植职业教育大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成为新型技能人才的前提。作为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顺利的进行。档案管理课程对于物业、文秘等专业的学生来讲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其在档案管理课、物业档案管理课等课程上,有很强的实践性意义,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创新档案管理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成为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当前中职学校档案教学实践教学中的现状

受传统教学、办学规模、教育理念的影响,档案管理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都比较单一,一方面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开设的专业比较少,档案管理课程也不多,以至于使档案管理没有足够的实践场所,不利于档案管理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忽略档案室在教学中的作用,利用率极低,学校档案对专业教学本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没有充分发挥到档案室在档案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许多中职学校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实践教学中并未设置专门的实验室,教学多偏重于课堂上的理论教授和教学演练,学生并没有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只是向学生进行演示有关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等步骤,学生只能稍稍了解一下,并不能保证学生有能力实际的进行操作,理论讲授完之后,让学生以走形式的样子参观学校档案室,以致于档案管理实践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授讲的档案管理内容范围上,教师多偏重学生档案业务工作授讲演示,在方法上仅仅只是影印一些档案资料,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当不成熟。

二、中职档案管理实践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重视实践,充分利用档案室教学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课程相较其它课程来说,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枯燥繁杂,实践操作的程序也有一定的定势,缺乏灵活性。随着国家不断大力扶植、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档案管理有了新的发展途径。在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单一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新的教学途径,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在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档案室进行教学,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加学生的经历体验,让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档案管理部门管理档案的工作环节,以便让学生轻松掌握档案管理操实践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完成管理档案的工作,实现学生档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档案室的服务作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一举两得,实现双赢。在中职学校档案室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也要注重方法,以便帮助学生安排妥当上课学习和档案管理的实践时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安排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上,课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课余时间、假期时间、和综合实习的实践,让学生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以便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到档案管理技能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对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环节的认知,提高学生管理档案的实践技能,便于学生对档案管理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以促进今后的档案教学顺利开展。

(二)构建模拟档案实验室,确保档案管理教学正常进行

学校档案室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为中职学生提供太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由于档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能随意的当成学生的“试验品”,任学生“妄为”。因此,在档案教学课程教学中,构建模拟档案实验室,成为档案管理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能够为学提供更多时间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实践,借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逐步体验到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大体的任务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平台”和“试验品”,以防止学生直接将学校档案室中的档案进行“摧残”。在构建模拟档案实验室时,首先要配备好档案管理设施,并保证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配备档案办公用品,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便于学生今后开展收集、整理等工作。其次,帮助学生工作收集、采集各种文献资料的档案,并在学校领导同意的前提下,影印部分学校档案管理室的档案,以保证模拟档案室档案资源的充沛,确保学生能够在模拟档案实验室中,有资源让学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为学生大大拓展了档案管理的实践机会和平台。第三,教师要制定专人负责管理模拟档案实验室的一切,以便模拟档案实验室能够更好地得以保存,为学生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三)拓展实训基地,增添学生实战能力

中职学校档案室和档案模拟管理实验室的资源相对来讲,平台依旧狭窄。为了中学生有更好地发展和更强的专业管理档案的实践能力,中职学校应该向校外进行拓展,和相关的单位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构建起学生进行档案管理实习基地体系,以弥补学校档案和模拟档案管理实验室教学的不足。一方面,中职学校和有关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中职学生的实习基地,能够让学生见识到档案种类齐全、数量庞大、整理规范的档案管理基地,对规范学生档案全总分类、档案库房分库、规范化整理等等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有关单位的档案类型和管理策略,丰富学生档案管理的知识,提高学生管理的能力和实战能力,拓宽学生实践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和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平台,让学生学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能管理相关部门的档案,增添中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以便学生今后获得更好发展。

总之,在档案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或突进,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途径,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中职学校培养专项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9.45-49

第9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像的物理意义。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

能力

目标

1、类比位移-时间图像,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从位移图像到速度图像使学生逐渐熟悉数学工具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速度——时间图像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图像的基础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的区别。

教学方法

类比法、讨论法

教具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复习“位移——时间”图像

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问:线段OA,AB表示物体的位移速时间如何变化,物体做什么运动,其直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2.教师归纳总结

(1)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可直接得到位移的大小、正负的变化。

(2)在某一段时间里的直线斜率的大小即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为正,说明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说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前面我们认识了位移——时间图像,我们这节课来认识一副新面孔:速度——时间图像,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学习,类比推理回答如下问题:

(1)如何建立关于速度——时间的坐标轴;

(2)同学们把书合上,当一物体以v=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作出它的v—t图像(学生板演);

(3)从图像中能获取什么物理信息?

学生回答:OA段,位移S随时间不断增大,作匀速直线运动,其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AB段,位移s不断减小,减小到O在负方向位移又不断增大,说明物体的运动方向与OA段的运动方向相反,其斜率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分析:从速度——时间图像这个叫法看,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t轴为横轴,v轴为纵轴,建立坐标系。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不随时间变化,只能是与t轴平行的直线。

从图像中可获得:

(1)速度的大小、方向

(2)从s=vt可获得:边长为v和t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就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即图中的斜线阴影部分)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一个物体做的运动具有这样的特点,同学们细分析所给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出示投影片或让学生看教材)

时刻t/s

速度v/km·h-1

20

5

31

10

40

15

49

问题(1)从出示的数据同学们可看出什么规律?

(2)根据数据作出v—t图像

师:对,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同志们根据这个特点给其下一定义。

生甲:速度改变均匀的运动。

生乙: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地增加。

板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用描点法作出v-t图像如下:

回答: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无论从图表中,还是从图像中都可以看出,速度随时间均匀地增加。师总结:对,这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板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它的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增加,这就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们再看这个图像,v随时间如何变化?

学生讨论得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每隔5s,速度增加约10km/h,也就是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学生作图

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地减小。

师:对,这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板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它

的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地减小,这就叫

匀减速直线运动。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图像(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从图像

中可获取什么物理信息?

引导回答:可以直接从图像中读

出某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还可以看出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归纳: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可以获取:

(1)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2)某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

(3)速度的变化量是正值,还是负值。是正值的话,说明与v方向相同,是负值的话,说明与v方向相反。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一定是均匀变化的,这种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运动接近匀变速,通常作为匀变速来处理。比如:发射炮弹在炮筒里的运动,石块从高处自由下落等等。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与匀速直线运动中的s—t图像的区别。例:

请同学看图,据图分析甲、乙两图中物体在这60s内的运动情况。

点评:图像的形状完全一样,但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却不同。要分析清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看图像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根据图像中的图线找到物理量间的关系,从而再确定它的运动状态。

4、例题精进:

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几个判定,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学生讨论

学生分析并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分析:从图像中直接可看出v的正与负,速度为负,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速度为正,表示与规定正方向一致。且正负只表示方向,而不表示其大小

在0~2s时里,速度越来越小(在负方向上),2s时速度为0,在0~2s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2~4s内物体沿正方向匀加速运动,(t=4s时,v=20m/s)所以选B。

5、巩固性练习P28练习四2

三.小结

1、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的物理意义;

3、能内区分匀速运动中的s—t图像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四.作业P28练习四1

补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