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裂缝防治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

第1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

 

一、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1干缩裂缝:水泥稳定碎石在干燥空气中硬化时,随着水分的减少,体积将收缩变形,每隔一段距离产生均匀的干缩裂缝。水泥稳定碎石产生干缩裂缝的原因与其水泥、水和碎石集料都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混合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起水化反应,消耗大量的水分。水泥含量越高,则消耗的水分越多。另一方面,碎石集料表面也要吸附水,集料中的细料成分越多,表面吸附的水分就越多。再者,基层施工过程中,含水量越大,蒸发散失的水分就越多。因此就越易产生干缩裂缝。

1.2温缩裂缝:水泥稳定碎石由于混合料中有5%左右的水泥,所以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混合料硬化初期,水泥水化放出较多的热量,但散热较慢,因此其内部温度较高,使内部体积膨胀。而外部如遇气温急剧降低则冷却收缩,内胀外缩相互制约,产生较大的应力。一旦应力超过其极限抗弯拉强度,将产生温缩裂缝。温缩裂缝多数是横向分布。

1.3网状裂缝:网状裂缝也叫“龟裂”,它是由于局部弯沉太大,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结构性破坏的裂缝,它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裂缝,如遇下雨,则渗水,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翻浆。博士论文,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初期时仅为网状细裂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纹处基层内部的水分继续蒸发,裂纹逐渐发展成为发散形裂缝。在外力作用下,基层呈塌陷状。这在城市道路中较为常见。

1 4纵缝:如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r早期产生纵缝,一定是施工控制方面引起的。其原因应归结为局部土基压实度或基层压实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但城市道路基层7d养护期满后,如果管理维护不到位,也会产生纵缝。由于基层较厚,采用分层碾压作业。第一层摊铺碾压成型时,其厚度较薄,一般在15cm左右,尽管养护期满,但其承载能力较低。城市道路施工作业面不象公路建设作业面那么单一,本来周围房屋建筑的限制使得施工作业面有限,再加上随道路施工进展,各种工程管线相继进场施工,各分项工程的作业面相互交叉,自来水管、燃气管、电力电信构件等大型重物堆放或重型车辆上路,基层极易被压裂。

1 5荷载型裂缝:荷载型裂缝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则半刚性基层底部发生开裂。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底部裂缝会逐渐扩展到上部,并使沥青面层也开裂破坏。其中超载是造成沥青路面开裂、使用寿命骤减的主要原因。

二、裂缝防治

2.1原材料控制:

(i)水泥: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有足够的时间运输、摊铺和压实,应对水泥的终凝时间有限制,一般需要6~ 10h。。夏季施工时,气温较高,表面层的凝结硬化速度较快,水泥终凝时间应尽可能达到10h;春秋季施工时水分蒸发较慢,终凝时间可缩短至6h。水泥标号不能太高,最好不要超过32.5,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剂量控制范围为5%左右。因为水泥剂量太低,强度难以满足要求;而剂量过高时,混合料的收缩系数增大,裂缝增加。故水泥剂量一定要经过试配并结合现场调试合适之后确定。

(2)石料:石料的粗细直接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平整度和裂缝的产生。水泥稳定碎石的粒料越粗,强度越高,稳定性越好,预防温缩、干缩裂缝的能力越强。但粒料过于粗糙,则粒料间的粘接力不足,一旦车辆上路,表面层极易跑散,使得基层的平整度难以达到验收标准要求。如果粒料偏细,基层强度难以合格。而且石粉含量偏多时,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性增大,裂缝也就增多。因此,施工现场对于集料的级配控制一定要把好关,严格控制粉料(粒径小于0.075mm)的含量。

2.2施工控制

(1)压实度: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压实度的控制是保证强度达到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博士论文,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城市道路各种地下工程管线设施的检查维修井和未能及时迁移的地上杆线给基层的碾压带来了难题。这些结构设施的周围往往是大型机械碾压的死角。尽管面层将采取钢筋加固补强措施,但基层的压实度保证仍不能松懈。为保证压实度达到标准,检查井周围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可比正常路段薄一些,水泥的含量增加1%左右,使用小型机具夯实多遍。再配合路面的井圈加固,以保证井圈周围的路面的工作寿命。

(2)含水量:水泥稳定碎石是水泥与集料的水化凝结硬化的产物。含水量的控制影响到压实度的保证和裂缝的产生。考虑到混合料在运输、碾压过程中还有水分散失,尤其夏季施工时水分蒸发快,施工过程中对水的含量应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含水量过小时,基层表层松散,碾压容易起皮,难以压实;含水量过大碾压时粘轮,表面起拱,而且基层成型后水分散失愈多,形成的裂缝愈多。所以施工过程中含水量要控制适宜。

(3)施工接头:基层在施工过程中留有接头是难以避免的。博士论文,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但接头处往往是应力的集中区,在温度应力、基层收缩应力和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容易诱发为裂缝,从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因此,基层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接头。城市道路路幅宽,里程短,横断面组成复杂,所以,施工组织要科学合理。博士论文,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无论是土路基还是基层,都应保证以完整的半幅断面施工,并且不得少于一定长度,严禁小面积“鸡窝窝”式的施工方式。两幅基层之间的衔接处的松散部位应切掉。两次施工处接头以竖直形式搭接,上下两层接头之间最少错开Im。

2 3养护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由于水分参与了水泥的水化反应,水分的散失将影响其正常的反应,从而影响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强度,特别是夏季施工,气温较高,基层表面的水分蒸发更快,极易产生均匀的裂纹。养护的方法可以采用草袋、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保证基层不直接暴露在外。冬季施工时,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因为强度未形成的混合料中的自由水在气温0 cc以下时结冰,体积膨胀,使基层结构变得松散,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

2.4外力影响:水泥稳定基层是半刚性路面结构,只有2.5—3MPa的强度,在不铺面层时,严禁超重车辆通行,过早通过超重车辆会使水稳基层的结构强度受到破坏,产生不规则的细小裂缝。博士论文,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车辆超载是造成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路政管理部门要加重、加大对超载、超重车辆的处罚和监管力度。而设计人员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要亲自对路线的交通量及车辆组成进行调查,充分考虑到超载车辆的影响,避免出现反射裂缝。博士论文,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

结语:由于高速公路路建设的复杂性和道路本身的特点,使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因素更多。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且水稳定性好的特点,该结构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交通量较大的公路路面的基层。因此,只要在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多下工夫,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个环节,将可以大大的减少裂缝产生。

参考文献:

[1]于红杰,姚艳红.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研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156-157

[2]高晓刚.纤维碎石封层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7-11

[3]马高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探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177-179

第2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的施工裂缝是整个建筑中出现施工裂缝的最重要环节,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现阶段施工工艺尚未完全成熟,加上一些人为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混凝土容易发生形态各异的裂缝,不仅严重影响到建筑墙体的整体美观,也会造成建筑物渗水、漏水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和负荷性能,使得建筑物的刚度逐渐下降,稳定性和耐久性能迅速下滑,进而容易诱发墙体坍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既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又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裂缝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成因分析

六安蓝翔玻璃主厂房内2台玻璃窑炉大型设备基础,东西向长80 m,南北向长50 m,底板厚1.8 m,双层双向钢筋,采用C30、S8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总量8600 m³,必须一次性浇筑成型。在这个工程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的配比和材料质量难以符合标准

(一)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水泥是整个建筑行业中最为基础的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人员素质以及不规范操作的影响,或是来自气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水泥的凝结或是膨胀不正常,水泥的凝结难以符合施工标准。容易诱发裂缝。

(二)原料中含泥量过多。混凝土的质量将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含泥量超过工程施工的标准,不仅很大程度的使得混凝土的质量降低,也难以保证整个墙体的粘合性和稳定性。

(三)骨料和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引起裂缝

由于骨料和水泥中都含有很多的化学元素,骨料多呈碱性而水泥也具有很强的碱性。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当二者与水进行混合时,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硅凝胶。这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膨胀能力;由于硅凝胶的膨胀,很容易对墙体造成破坏,进而容易产生各种裂缝。

(四)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如果水灰比例超过工程标准的要求,塌落度也不符合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在进行原料制作过程中,大量的使用粉砂;这些因素都使得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容易发生裂缝。

2.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管理不严格

(一)混凝士施工不规范

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垫层应适量撒水浸泡,以免混凝土与模板和垫层接触处混凝土失水过多,造成干缩裂缝。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过分的进行振捣,使得一些骨料粒发生沉落,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气被过量挤出。混凝土的表面因水分的泌出而发生竖向的缩小沉落,以及混凝土表面过厚的砂浆层,在水分蒸发之后,很容易构成凝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之后,由于过分的抹平压光超过了相关的操作标准,让混凝土中的一些细小的细骨料不断的漂浮到表层,造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体积发生碳化,并不断收缩,造成混凝土板面龟裂。

(二)施工工艺不科学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的选择不科学,缺乏合理性,很容易造成支座负筋发生下陷。在进行楼板的施工操作过程中,由于楼板的弹性变形和相关支座负弯矩处的混凝土施工强度难以满足工程的施工标准。在混凝土还未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便提前拆模,以及混凝土终凝前便施加过大荷载。这些不规范的操作,都使得楼板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当混凝土强度尚处于早期,其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承受弯矩、压力、拉力、应力等各个方面的力过大时,很容易造成楼板发生断裂;位于大梁两边的楼板会发生一些不均匀的沉降,也使得支座产生过大的负弯矩。如此,便容易形成很大的横向裂缝。

(三)建筑施工荷载超过了设计荷载

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在楼板的局部堆放大量的工程物资,其重量太大楼板不能承受,或者因其堆放太过集中,楼板受力不均导致楼板局部下沉破裂,出现缝隙。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楼板的受力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堆放。同时要注意堆放的技巧不要过于集中堆放,不要堆放在楼板跨度最大的中央,尽量堆放在墙角处,以减轻楼板受力。

3.浇筑后的养护不合理

现在建筑楼板浇筑后的养护方法已经比较落后,这种老式的养护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建筑的需要,所以探索改进新的养护方法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失水情况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作用,如果在水泥的水化作用完成之前,失水太严重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等导致楼板的渗水性过大。

三.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

1.做好科学的设计

(一)对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可通过调整基础的选型进行控制,如采取改用深基础及桩基础等方式以减少这类裂缝的发生。

(二)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弯矩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

2.冷却管降温的措施

这个措施的实施是为了避免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的产生。我们发现在混凝土硬化的阶段,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比较大,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我们可以在混凝土的结构内部先铺埋冷却管路,等到混凝土浇注完成,就进行通水循环的冷却,管内的水流量一般会控制在1.5m3/h。若进水的温度偏高,应加快水流速度;同时需要观察冷却管的出水温度,用来推测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当然,若是大体积的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通过注浆、压浆的工序。通常,我们采取真空压桨的技术措施。

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配比质量

选材及混凝土配比设计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不同。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要注意工程所采用的必须是质量合格的砂、石等原材料,并需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地掺合以及添加工程需要的外加剂。需要正确的运用混凝土补偿收缩的技术。当建筑采用膨胀剂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不同的膨胀效果和不同的品种和掺料。要通过具体的试验来确定材料的最佳配置。

4.认真做好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建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建筑物的管理和保养,避免温差过大或者楼板过于干燥导致裂缝,所以在间隔一定的时间要采取室内喷水的方法解决。

5.实施温控防裂措施

比如,改善骨料的级配,采用一些干硬性的混凝土掺混合料,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加人引气剂或是塑化剂等,减少混凝土当中水泥的用量。夏季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在搅拌的时候,可以适量添加冰水降低混凝土温度;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适量添加温水提高混凝土温度。在炎热的天气下要是浇筑混凝土,尤其是浇注大体积混凝土要尽量的降低浇筑厚度,尽量将厚度控制在500毫米内,便于表面的散热。进行第二层浇筑的时候,需要在第一段的混凝土未发生初凝之前完成。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进行上、下、中各个部位的测温,定时测定内外温度,通过调整和养护的方式降低内外温差。合理的安排拆模时间,要避免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发生急剧的递减。必须加强保温和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注后要及时铺盖一层塑料的薄膜或喷射养护液;另外,应尽量避免在大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四.结束语

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因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加强施工监督,控制施工标准,防止裂缝的出现,保障建筑质量,维护居民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维斌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研究[学位论文]2004 - 天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2]胡硕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学位论文]200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3]宣善宏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期刊论文] 《工程与建设》 -2010年5期

[4]韦昊志 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7期

[5]孙维勇 细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工艺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8期

[6]梁志勇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探讨与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6期

第3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荷载与温度;耦合应力;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n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for a lot of restoration work, the main measure is the board in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overlay asphalt surface, the actual project shows that if the action taken properly,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joints or cracks in asphalt overlay easy to produce reflective crack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fracture mechanics, can be considered mainly due to its internal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racks or joints as the original defect exists due to stress concentration due. Since th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racks and joints can not withstand pulling (bending) stress and shear stress (or shear capacity is low), assumed the asphalt overlay where most of the pulling (bending) stress or shear stress in traffic loads and temperatures under repeated stress, asphalt overlay will produce reflective cracking. Asphalt overlay reflective cracking are mainly two models: shear cracks and open-type reflector reflective crack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load and temperature load of the vehicl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asphalt overlay coupled stress analysis.

Key words: load and temperature; coupling stress; analysis

TU973+.21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是在交通荷载及温度的循环作用下引起路面材料和结构疲劳损伤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扩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起裂阶段,沥青加铺层由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或裂缝处存在的缺陷引起; 第二个阶段为稳定扩展阶段,沥青加铺层在交通荷载和温度应力引起的应力集中点向上发展并贯穿整个沥青加铺层; 第三个阶段为破裂阶段,沥青加铺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尤其是在冬季加铺层表面开始出现裂缝。反射裂缝出现初期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随着雨水或雪水的浸入,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层,特别是裂缝附近的土基含水量加大,甚至饱和,造成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冲刷和唧泥现象,导致裂缝两侧路面面层的碎裂并出现较大的垂直相对位移,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加速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

国内外道路工程界对防止或减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措施仍在试验及探索过程中,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如增加沥青层厚度、设置碎石裂缝缓解层、在沥青加铺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间设置土工布、土工网格、钢丝网或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等防裂夹层,这些措施对防止或减缓反射裂缝具有一定的效果。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及土工合成材料、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或特粗粒径沥青碎石等防裂夹层后,与混凝土板原有接缝或裂缝形成了复杂的复合结构,对于这种结构,目前尚无成熟的研究模型及设计方法,为研究反射裂缝产生与发展的机理,有必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的沥青加铺层内的应力状态进行力学分析。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静力平衡法、断裂力学法和有限元法。由于断裂力学能深刻地揭示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因此采用断裂力学基本原理分析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萌生及扩展原因。但由于断裂力学求解的多为平面应力(应变)问题,且各断裂参数难以确定,对于受荷载与温度共同作用的含夹层三维加铺层路面结构体,要求得一个适用的解析公式有很大的难度。而有限元方法在工程上应用已较为广泛,它可求解任意荷载、任意边界条件的应力情况。在以往分析带路面裂缝结构体时多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这与路面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有较大差异,因此、采用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沥青加铺层在车辆荷载及温度作用下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力学分析研究反射裂缝产生机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一 、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沥青加铺层耦合应力分析

在实际的交通及气候条件下,沥青加铺层往往处于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的共同作用之下,因此有必要对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沥青加铺层受力状况进行研究。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松弛特性跟温度与时间有关,温度越低,作用时间越短,应力松弛效应就越低,而以下进行的耦合分析所采用的温度一般都在-10℃左右,因此,可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松弛特性。本文主要对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普通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的沥青加铺层、设置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沥青加铺层这三种典型结构的耦合应力进行分析。

1.1 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普通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耦合应力分析

路面结构参考温度为0℃,沥青加铺层表面降温幅度分别为-5℃、-10℃、-15℃、-20℃及-25℃,车辆荷载为100KN,分别与不同的温度进行耦合作用分析。主要计算参数为: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hc=22cm,弹性模量Ec=30000MPa; 基础当量模量E0=100MPa; 沥青加铺层厚度ha=10cm,沥青混合料模量Ea为1200MPa计算。车辆荷载与温度耦合作用下沥青加铺层的应力介于车辆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之间,略小于温度应力值,说明在耦合作用中温度所起的作用较大。耦合应力比温度应力略小的原因在于在降温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向上的翘曲变形,使接缝张开,而接缝附近车辆荷载的作用又部分抵消了混凝土板的翘曲变形,因此,沥青加铺层在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的耦合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σ1、σe、τmax均小于仅由温度荷载作用的所产生的应力。

1.2 车辆荷载与温度共同作用下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夹层的沥青加铺层耦合应力分析

路面结构参考温度为0℃,沥青加铺层表面降温幅度为-10℃,车辆荷载为100KN,研究不同模量的土工合成材料夹层对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加铺层的耦合应力的影响,主要计算参数为为: 土工合成材料厚度设定为0.3cm,弹性模量为10MPa~5000MPa;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hc=22cm,弹性模量Ec=30000MPa,基础当量模量E0=100MPa; 沥青加铺层的厚度ha=10cm、模量Ea=1200MPa。含土工合成材料夹层的沥青加铺层耦合应力比温度应力值略小,但比荷载应力值要大。当土工合成材料的模量值从10MPa增大到1000MPa时,耦合作用产生的σ1、σe、τmax急剧减少,说明该阶段土工合成材料对减少耦合应力所起的作用较大,而当土工合成材料的模量值从1000MPa增大到5000MPa时,曲线趋于平缓。耦合作用分析进一步说明了高模量的土工格栅对防止反射裂缝所起的作用要强于低模量的土工布。

1.3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设置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加铺层耦合应力分析

为比较设置不同类型裂缝缓解层的沥青加铺层在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分别对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与同等厚度的普通沥青混凝土裂缝缓解层进行对比分析。路面结构参考温度为0℃,沥青加铺层表面降温-10℃,车辆荷载为100KN。计算参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hc=22cm,弹性模量Ec=30000MPa; 基础当量模量E0=100MPa; 沥青加铺层AC-13Ⅰ、AC-20Ⅰ的模量Ea=1200MPa,厚度分别为3cm及5cm; 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AM-40模量为600MPa,厚度为9cm。对比结构普通沥青混凝土裂缝缓解层模量为1200MPa,厚度为9cm。

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最大主应力σ1、等效应力σe及最大剪应力τmax分别为0.589MPa、0.237MPa及0.134MPa,而在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σ1、σe及τmax分别为0.536MPa、0.257MPa及0.147MPa,耦合应力与温度应力值非常接近,说明在耦合作用中,温度荷载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未考虑温度应力松弛效应)。当取厚度同为9cm的普通沥青混凝土代替这特粗粒径沥青碎石结构层时,在相同耦合荷载的作用下,最大主应力σ1、等效应力σe及最大剪应力τmax分别为0.742MPa、0.340MPa及0.192MPa,后者比前者分别增大了38.4%、32.3%及30.6%,这说明采用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AM-40后,其耦合应力同样小于同厚度的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值。

二、 结论

(1)沥青加铺层最大主应力σ1、等效应力σe及最大剪应力τmax随降温幅度的增加而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温度应力还与沥青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接触条件有关,当降温幅度较大、层间保持连续接触时,沥青加铺层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有时甚至会超过车辆荷载所产生的应力。

(2)在车辆荷载或温度荷载作用下,随着沥青加铺层模量的增加,接缝处沥青加铺层σ1、σe及τmax都逐渐增大,但增加的趋势逐渐变缓。对同一种材料的沥青混合料而言,其模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故气温越低,加铺层内的车辆荷载应力及温度应力就越大,因此,反射裂缝多在冬季产生。

(3)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对车辆荷载应力及温度应力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加铺层越厚,其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效果就越好。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加铺层σ1、σe、τmax及接缝处的弯沉、弯沉差均随加铺层厚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在温度荷载的作用下,加铺层的σ1、σe、τmax曲线下降速率更快,说明增加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对减小温度应力的效果比减小车辆荷载应力的效果更为明显。

(4)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夹层对减小车辆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及耦合应力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应力随土工合成材料模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土工合成材料对减少加铺层车辆荷载应力的幅度较为有限,而它对减少加铺层温度应力及耦合应力的效果相对较好。

(5)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模量低、柔性强、不易开裂的特点,是减少反射裂缝的新型材料。在车辆荷载或温度荷载的作用下,应力吸收层及沥青加铺层的σ1、σe、τmax及接缝两侧弯沉差均随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通过对几种厚度沥青加铺层的应力分析可知,设置应力吸收层后,沥青加铺层各种应力及弯沉差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在加铺层厚度较薄时,效果更为明显。通过设置与未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几种加铺层结构应力对比分析可知,应力吸收层对减少车辆荷载应力及温度应力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6)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AM—40特粗粒径沥青碎石作为裂缝缓解层,可有效地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展速度。通过车辆荷载、温度荷载及耦合荷载作用下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与同等厚度普通沥青混凝土应力对比分析可知,特粗粒径沥青碎石加铺层的σ1、σe及τmax比同等厚度的普通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应力值均有大幅度降低,说明采用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AM-40后可明显改善加铺层结构的受力状况。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8]嘉木工作室,ANSYS有限元实例分析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陈精一,蔡国忠,电脑辅助工程分析ANSYS使用指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10]王瑁成、邵敏,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1]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12]谢康和、周健,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3]郑健龙、周志刚、张起森,沥青路面抗裂设计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4]武贤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5]冯建亚,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开裂破坏规律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6]郭大志、任瑞波,层状粘弹性体系力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7]郭大志、冯德成,层状弹性体系力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8]姜伟之、赵时熙等,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19]贾乃文,粘塑性力学及工程应用,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20]叶志明,各向异性材料与混凝土材料断裂力学引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1]汤林新、刘治军,高等级公路路面耐久性,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2]山西省公路局,公路工程通病分析与防治,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3]王从曾,材料性能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4]王旭东,沥青路面材料动力特性与动态参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5]刘瑞堂、刘文博,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6]朱照宏、王秉刚,路面力学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27黄晓明、朱湘,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原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8]周志刚、郑健龙,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设计原理及工程应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98]乔生儒,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性能,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30]符冠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31]于宝明,反射裂缝研究与旧水泥混凝土道面上沥青加铺层的设计,同济大学博士论文,1991

[32]刘悦,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分析,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33]郑健龙,沥青路面温度收缩开裂的热粘弹特性研究,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34]杨军,格栅加筋沥青路面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

[35]关宏信,土工格栅防治沥青罩面温缩型反射裂缝的有限元分析,长沙交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8

[36]曹东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37]高启聚,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罩面层结构的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长沙交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9

[38]胡长顺、曹东伟等,土工织物在PCC—AC结构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公路,2000.9

[39]曹东伟、胡长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1

第4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处理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具有整体性好和抗渗、抗漏性能强等优点,在近几年的房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却一直困扰着人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裂缝问题,我们只有找准病因,下对药方才能根治裂缝。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相应的综合性控制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

根据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横向裂缝: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当建筑物总长超过40cm时,通常在建筑物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板跨中出现上下贯通裂缝。

2、纵向裂缝: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3、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

4、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论文参考。

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6、顺着预埋管线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混凝土干缩

混凝土具有收缩的特性,产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凝缩”和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发所产生的干缩两部分所引起的体积收缩。而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加水搅拌而成的一种非均质的人工石材,其抗拉强度很低,当收缩所引起的体积变形不均匀或某一部位的收缩变形过大,混凝土互相约束而产生的拉应力或剪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现浇板就可能引起裂缝。

2、温度变化

混凝土与其他材料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释放出较多的热量,混凝土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较慢,混凝土板内的温度较板面高,这使内部混凝土的体积产生较大的膨胀,面外部混凝土却随着气温的降低而收缩,内部膨胀和外部收缩相互制约,在板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从而产生了板面裂缝,也可能深进板内甚至贯穿板底,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防水性和耐久性。

3、外荷载的作用

施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动荷载、冲击荷载,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的集中堆放,使现浇楼板因承受高于设计时所考虑的荷载而出现裂缝。

4、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若混凝土拌合物中含有某些矿物质和有害物质,如粘土、淤泥、细屑、有机杂质等,粘附在粗细骨料的表面,妨碍水泥与之粘合,降低混凝土强度;水泥质量不合格,安定性不良时,混凝土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膨胀,从而使现浇板产生膨胀性裂缝。

5、施工质量

不良施工质量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一是施工缝的留设部位不当;二是酷暑高温期间施工冷缝的产生;三是必要的措施不到位或失效,如模板隔离剂的失效,模板与混凝土粘连;四是拆模过早,楼板受“内伤”。

三、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但它的这一缺点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其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确保使用合格正规厂家的水泥,并认真进行各项性能试验。

2、严把材料关,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3、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二)施工质量控制

1、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2、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3、严格施工操作程序进行,不可只要进度不要质量 。

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并做好交底,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

5、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6、加强养护: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抢赶工期将影响施工人员作业,使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可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论文参考。

7、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cm.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他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论文参考。

2、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灌浆法: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4、结构补强法: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五) 结语

现浇楼板裂缝是住宅工程中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施工过程中较难控制的质量通病之一。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只要施工时加强防范整治措施,裂缝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这要求参建各方主体针对造成现现浇板裂纹的主要工序,制订合理施工方案,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密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工序和工序交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更为有效的避免该问题。

[1]彭圣浩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2002 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建筑工业出版社

[3]纪午生,建筑施工工长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陈昌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通病防治全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5]方承训.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5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字: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施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其施工的相关介绍

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抗震、抗裂能力,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改善构件受力性能和扩大钢筋使用范围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混凝土构件,浇筑时预留孔道,待构件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孔道内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加以锚固的一种施工方法。

2、施工工艺

锚具是结构或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预应力值和结构安全的关键。因此应尺寸准确,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受力后变形小,锚固可靠滑移不超过规定值,并能保证灌浆畅通。锚具的固定位置应准确,如果偏差太大张拉时容易将混凝土拉裂,混凝土浇筑时尤其要注意锚具后骨料的均匀性。

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张拉前出现裂缝问题

张拉前在预制场内混凝土构件出现的裂缝经常是由于干缩和温差造成的。

(1)干缩裂缝

裂缝常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宽度较细,分布不均,桥梁板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有时产生在箍筋位置。有时从构件顶面延伸到构件侧面。干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养护不当,表面失水产生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水泥混凝土约束出现拉应力开裂。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完成后,存放时间长不张拉也会造成裂缝。采用含泥最大的粉砂所配制的水泥混凝土其收缩最大,抗拉强度低,易产生裂缝。过振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使收缩量增大,极易产生裂缝。

(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有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其走向无一定规律,梁板式构件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进和贯穿的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裂缝沿构件全长分段出现。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表面温度骤降是引起表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构件表面气温的下降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而产生较大的应力,使得表面出现裂缝。深进和贯穿的裂缝多由于预制构件温差变形,受到外界的约束所致。新浇水泥混凝土底板与台座有一定的粘结力,当台座产生温度变形时新成型的水泥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往往使梁板出现严重裂缝甚至使梁板断裂。

2、预应力钢筋孔道堵塞问题

发生预应力钢筋孔道堵塞,使预应力钢筋不能顺利穿过预留孔道,影响预应力钢筋张拉,不能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板构件质量。目前,预应力钢筋孔道多采用埋设波纹管,预先把波纹管埋设在混凝土桥梁板预制构件中。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时,将预应力钢束穿入波纹管进行张拉。如发生孔道堵塞会影响预应力筋张拉应力的传递,严重时不能进行张拉,造成预制的桥梁板构件被报废。

3、预制空心板的芯模上浮问题

预应力空心板是桥梁上部常用的形式,长度有16m、20m、25m、30m等芯模,一般采用木制、钢制和充气胶囊等几种。空心板预制无论采用那种形式的芯模,施工中都会出现芯模上浮问题。由于芯模上浮造成桥梁板构件底部厚度增加,而顶部厚度减小,造成桥梁板构件断面几何尺寸改变,上浮严重的将会使预制板报废。

4、水泥浆泌水率过大

导致水泥浆泌水率过大问题的原因有三种:(1)采用了较大的水灰比。不同的水泥配制相同流动度的水泥浆,用水量是不同的,如为达到规定要求而采用较大水灰比,灌浆料会出现较大的泌水。(2)水泥存放时间过长。里面含有了较多结块。用计算得出的水泥用量配制出的水泥浆水灰比将偏大,出现较大泌水。(3)搅拌机搅拌能力差,将水泥浆搅拌均匀需增加搅拌时间.但过长的搅拌时问会导致水泥浆离析,泌水率增大。

5、压浆过程不连续

导致压浆过程不连续的原因有二种:(1)水泥浆数量准备不足;(2)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无备用设备。

压浆过程被迫中止,则需二次压浆,如直接从原来的压浆口进行压浆.见到出浆口有浆液冒出就认为孔道压浆已经灌满,关闭出浆口,其实此时孔道内存住的空气并没有排出,残留在孔道内形成一大段范围的宅隙,即孔道压浆不密实,有害物质容易渗入管道内引起预应力钢筋产生锈蚀。

三、防治措施

1、对水泥泌水问题

在后张法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孔道压浆过程中要做到:(1)制浆用的水泥要新鲜,一定不能含有任何结块;(2)所用的其他原材料如外加剂等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使用过期变质的原材料;(3)必须使用强制性搅拌机拌和灌浆料,避免搅拌时问过长影响水泥浆的质量。

2、对压浆问题

对压浆不连续问题的防治措施有:(1)正确估计水泥浆用量,在实际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排气口、泌水管、出浆口等处的水泥浆损耗;(2)注意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并有备用设备;(3)一旦出现这种中断压浆的情况,应更换压浆口,在第二个压浆口内灌入整个孔道的水泥浆镀,把第一个压浆口灌入的水泥浆和两次灌浆之间的气体完全排出,以保证压浆密实。

3、对芯模上浮问题

对木制或钢制芯模,可在底座两侧设置地锚,间距为lm左右。芯模顶端设置压杠直接压住芯模顶部。在气囊芯模顶部和底部设置一些辅助定位钢筋,用以固定芯模定位钢筋的间距通常为60em。同时,芯模内气体的压力应达到规定的数值,不能漏气,在整个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芯模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硬度。

预制空心板时,也可采用分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来解决芯模上浮的问题。即先浇筑底板混凝土,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但必须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迅速放置芯模、绑扎顶部钢筋、浇筑侧板和顶板混凝土。绑扎顶部钢筋、浇筑侧板和顶板混凝土可从梁板的一端向另一端同时进行。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方法不但芯模上浮量很小,而且混凝土浇筑进度亦较快。

4、对裂缝问题

(1)干缩裂缝

现场施工配制水泥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砂率亦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料中含泥量及过量粉砂。水泥混凝土既要振捣密实又应避免振捣过量。预制构件达到张拉强度后,应适时张拉

(2)温度裂缝

为预防混凝土桥梁构件表面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应控制混凝土构件内外过大的温差,在夏季施工时,优先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在低温时预制梁板构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要过早拆除模板。对空心板等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预制构件和台座间涂刷有效隔离剂,以预防粘结,使构件不受底模温度变化应起的热胀冷缩的作用,在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作业中,应注意保护隔离剂。

5、对孔道堵塞问题

首先应严格检验制造的波纹管钢带的厚度、强度等参数,成形后的波纹管要逐节严格检查,钢带重叠部分是否咬死,波纹管接头是否牢固、密封、漏浆。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振捣棒要避开波纹管,以免振开波纹管咬口处,产生进浆漏浆,在曲线孔道处悬挂附着式振捣器辅助振捣,减少振动棒的操作时间,从而减少振动棒碰撞波纹管的机会;另外,可以在波纹管两侧增加两至三根辅助钢筋,用以隔离振捣棒触及波纹管。

参考文献

1唐明亮 预应力混凝土T梁梁体表面裂纹简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09(16)

第6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最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但填充墙常出现开裂现象,造成使用不便,引起安全隐患。因此分析高层建筑填充墙裂缝的分类与生成机理,加强防范高层建筑填充墙裂缝的控制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填充墙裂缝的控制已经成为整个建筑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高层建筑填充墙裂缝的分类与生成机理

(一)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形式较多,主要有垂直裂缝、水平裂缝、阶梯形裂缝,裂缝多为细小裂缝。在任何墙面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干缩裂缝。我们知道,混凝土结构中常用轻质砌块作为填充墙材料,砌块具有随着含水量的降低产生干缩变形的特征,通常砌块成型后的1个月内收缩变形比较大,以后渐趋稳定。干缩后的砌块在砌筑时,遇水受潮后又发生膨胀,然后随着砌体干燥再次于缩,砌体内部产生收缩应力,在薄弱的部位产生拉裂缝。这类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分布较广,开裂严重的部位主要位于填充墙与梁、柱及剪力墙连接部位。

(二)结构裂缝

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必然产生变形。比如梁跨较大时,会产生较大挠度;建筑较高时,相邻竖向受力构件的竖向压缩变形必然存在差异;建筑物两部分高差或地基变形模量差异过大,相邻部位易产生较大沉降差。结构构件的差异变形,易导致填充墙变形不一致,使其内部产生剪切应力,当其主拉应力超过砌体抗拉极限强度时,填充墙砌体就会沿着主拉应力迹线产生因剪切引起的拉裂缝。

(三)构造裂缝

混凝土砌块在切割过程中,表面会存在松散颗粒和灰尘附着物,抹灰时如不清理干净,将很容易形成“两层皮”,这样日后会有空鼓开裂的隐患。如果混凝土砌块表面凹凸不平,抹灰不均匀,产生收缩不均匀,也会成为空鼓开裂的原因。其主要的主要原因是:(1)设计构造措施处理不当。由于设计人员对砌体材料性质不清楚,对结构变形特征认识不足,对节点防裂构造措施缺乏经验,设计中对防裂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都会在填充墙内部引起应力分布不均,导致薄弱部位开裂。(2)由施工原因引起的填充墙开裂。施工工序、工期安排不合理;砂浆、砌体材料质量的影响。

(四)温度裂缝

主要是由于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的收缩量也不同,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比较规则。由于温度变化比较频繁,墙面出现裂缝后难以根治,只能通过治理以控制其裂缝宽度,使之成为无害裂缝。

二、防范高层建筑填充墙裂缝控制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墙体材料

应优先选用与框架结构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相近、吸水率较小、材料强度较高的砌块或砖作为填充墙的砌体材料,如黏土空心砖、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二)优化施工设计

对高层建筑结构房屋的基础形式的选择,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不均匀沉降,尤其是对进行地基人工处理的框架结构更应考虑不均匀沉降对框架变形的影响,并应计算沉降量,预估框架变形程度,这样可保证在施工时对重点部位予以重点控制。合理设计保温隔热层;合理设置门窗尺寸及材料;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控制好框架的侧移变形。

(三)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1.由于高层建筑砌块体积较大、砌体又设置拉结筋,所以相应灰缝厚度也有所增加,当一面填充墙体砌筑完成时,墙体的自然沉降会逐渐展开,使墙体上部与主体结构的接触处产生裂缝,因此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以便任由填充墙自由沉降变形。

2.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上下层错缝组砌。在砌体砌筑前,绘制块植物区系排列图,确定皮数杆每层砌筑皮数,水平、竖直灰缝宽度,砌块的搭接长度,及不同规格砌块的使用位置等,并且严格控制砂浆饱满度及灰缝的厚度。

3.在墙的高度、厚度、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突然变化处及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4.正确处理梁、柱与填充墙的接缝。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170~200mm。等填充墙砌完并间隔1~10d 后,墙体变形基本完成,再用同砌体同材料的实心砖斜砌挤紧,倾斜度控制在45~60 度,以使砌体与梁板底紧密结合。为保证柱与填充墙的连接,沿墙高每隔600mm 设置拉结筋,且砌筑前一定要排砖,调整好灰缝大小,避免在柱边出现灰缝偏大或过窄,使柱墙连接不紧密。拉结筋必须放置在砂浆中,预埋在柱上的拉结筋如果与灰缝错位时,应将钢筋位置校正或在柱上补焊拉结筋。

5.做好成品保护工作,砌筑后应尽量保证墙体避免撞击振动,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以保证砌体强度能够得到正常的增长。

(四)注重墙体抹灰控制

1.应严格控制抹灰时间,只有待填充墙砌筑完毕1个月后方能抹灰,这样就不会因墙体收缩而引起抹灰层的开裂。

2.墙体抹灰过程:抹灰前应将砌块墙面的灰缝、孔洞、凹槽填补密实、整平、清除浮灰,并用1:1水泥砂浆拉毛墙面。在砌块墙身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交接处,门窗洞边框处和阴角外钉挂10mm×10mm孔眼的钢丝网,每边宽度不小于200mm,在蒸压灰砂砖与砌块处每边100mm宽。将挂网展平,用射钉与梁、柱或墙体连续,或与预埋钢筋点焊固定,网材搭接做到平整、连续、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这样可防止因收缩不均匀而出现的裂缝。抹灰前应对墙身隔夜淋水2~3次,第二次进行基层处理,处理时先用掺107胶的水泥浆刷墙面,以保证抹灰层与基层粘结牢固,随后进行抹灰。

(五)积极运用裂缝修复方法

已经产生的裂缝则必须设法予以修复,否则影响建筑物的观感和使用功能。填充墙的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在裂缝修复时不必强调强度方面的要求,但对温度的反复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对已趋于稳定的裂缝可采用手工直接将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后注意浇水养护。对于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较大裂缝则需与结构加固配合进行。通过修复可提高墙体裂缝部位的抗变形能力,在原裂缝位置一般不会再出现裂缝,如附近有较薄弱环节则可能再出现的裂缝,裂缝修补时可将薄弱环节同时处理。

总之,高层建筑填充墙裂缝的预防与控制,目前将一直都值得关注,因为裂缝带来的问题仍然随处可见。除了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同时要从设计、施工阶段,针对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舍得投入,才能真正解决墙体开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伟超,肖祯雁.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7).

[2]胡煦容,吴文耀.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中国水运,2007,5(8).

[3]滕延民,任建峰,王永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27(6).

第7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字】水稳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水稳碎石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水泥稳定碎石,这是由水泥、碎石、砂以及水等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形成的路面承重结构,这种路面承重结构是底基层和路面层之间的中间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很多的优点,它的强度高、并且水稳定性好。正是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大并且水稳定性好的优点,才使得水泥稳定碎石越来越受到城市道路建设者的欢迎,并且他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过去的很多路面工程的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一直得到很好的实践,但是这种水泥稳定碎石对于施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对其施工还需要有比较好的施工管理环境,如果一旦施工管理不当,就会使其出现裂缝,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

二.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2.1干缩裂缝

水泥稳定碎石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硬化,同时随着水泥稳定碎石的水分含量的减少,其体积就会发生收缩变形,在每一段距离上就会出现一些干缩裂缝。这种干缩裂缝同水泥、碎石、水等这些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些材料的混合中,水泥和水就会发生水化反应,从而消耗一定的水量,一旦水泥的含量过高,就会消耗更多的水分;在另外一方面,碎石的表面也会吸收一定的水分,其中细料成分越多,表面吸收的水量就会增多。

2.2 温缩裂缝

水泥稳定碎石由于有一部分的水泥,因此就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混合料出现硬化的初期,水泥就会放出较多的热量,但是其散热比较慢,所以使得其内部的温度就很高,促使内部的体积出现膨胀,如果外部一旦遇到低温,就会发生体积的收缩。如果应力超过了它的极限,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2.3 网状裂缝

这种裂缝我们也将其称为“龟裂”,这种裂缝的产生是因为局部的弯矩较大,再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就会产生结构性的破坏裂缝,这种裂缝的破坏性比较大,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气,就会出现渗水,并且在外力的作用之下,有可能出现翻浆。这种裂缝在初期仅仅是网状的细小的裂纹,但是越到后期,其缝隙就会越大,到最终就会在外力的作用之下,使得基层出现塌陷状。

三.裂缝防治

3.1 原材料控制

(1)水泥

水泥是保证不会出现裂缝的主要部分和关键。为了使碎石基层施工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运输、摊铺和压实,必须要对水泥的终凝时间进行限制,水泥的终凝时间通常是6到10小时。但是在夏季进行施工的时候,由于气温比较高,就会使表面一层的凝结速度加快,水泥的终凝时间应该尽可能的保持在10小时。在春秋季施工的时候,由于气温不是很高,水分的蒸发较慢,水泥的终凝时间可以尽量缩短,保持在6个小时。同时还要保证水泥的标号不要过高,最好小于32.5R,同时还要使用最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对于水泥的剂量控制,应该保持在5%以内,如果水泥的剂量过低的话,就会使水泥的强度达不到要求,而水泥的强度过高的话,就会使其收缩系数变大,增加裂缝,所以,对于水泥要经过调配并且现场测试之后方可确定。

(2)石料

石料是影响基层路面裂缝的重要因素,石料的粗细程度对于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平整度以及裂缝的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石料较粗,就会使得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较大,而且稳定性较好,当然对于干缩裂缝的防治功能就会提高。但是,如果粒料如果太粗糙了,就会使得粒料间的粘结力不强,车辆一旦上路,就会使路面表层跑散,使得路面基层的平整度不能够达到要求,造成水泥碎石的裂缝增多。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石料的粗细。

3.2 施工控制

(1)压实度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压实度的控制是保证强度达到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面层将采取钢筋加固补强措施,但基层的压实度仍不能松懈。为保证压实度达到标准,检查井周围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可比正常路段薄一些,水泥的含量增加1%左右,使用小型机具夯实多遍。再配合路面的井圈加固,以保证井圈周围的路面工作寿命。在施工中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验时,应对集料筛分,以确定粗骨料的含量,分别选用不同的密度标准。

(2)水量

水泥和集料凝结硬化之后产生了水稳碎石,对于水泥的含水量的控制将会对于水稳碎石的稳定性和压实度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会影响到裂缝的产生。由于混合料在运输和碾压的过程中会发生水分的蒸发和流失,特别是在夏季时的施工更是蒸发快,施工过程中对水的含量应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1% 左右。施工过程中含水量要控制适宜;同时基层在施工过程中留有接头是难以避免的,但接头处往往是应力的集中区,在温度应力、基层收缩应力和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容易诱发为裂缝,从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

3.3 养护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由于水分参与了水泥的水化反应,水分的散失将影响其正常的反应,从而影响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强度,特别是夏季施工,气温较高,基层表面的水分蒸发更快,极易产生均匀的裂纹。养护的方法可以采用草袋、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保证基层不直接暴露在外。冬季施工时,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因为强度未形成的混合料中的自由水在气温0℃ 以下时结冰,体积膨胀,使基层结构变得松散,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

3.4 外力影响

水泥稳定基层是半刚性路面结构,只有2.5~3Mpa的强度,在不铺面层时,严禁超重车辆通行,过早通过超重车辆会使水稳基层的结构强度受到破坏,产生不规则的细小裂缝。车辆超载是造成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路政管理部门要加重、加大对超载、超重车辆的处罚和监管力度。而设计人员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要亲自对路线的交通量及车辆组成进行调查,充分考虑到超载车辆的影响,避免出现反射裂缝。

四.结束语

水泥稳定碎石对于路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虽然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水泥稳定碎石经常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同时,做好裂缝的防治措施以确保路面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合; 贾向磊; 孙利凯 水稳碎石基层裂缝成因及防治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02-01期刊

[2]罗安琪; 刘卫华 浅议水稳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06-15期刊

[3]陈铁军 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1-11中国会议

第8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必须十分重视裂缝的成因、预防和处理,尤其是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并提出了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做好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控制,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 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必须十分重视裂缝的成因、预防和处理,尤其是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最大程度地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原因分析

造成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开裂、渗水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颇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温差过大引起的温度裂缝;荷载过大引起的变形裂缝;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变形裂缝。

1.1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一般是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周围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水化热等因素造成。有关研究表明,当混凝土内外温差10℃时,冷缩值为0.01%,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20℃~30℃时,其冷缩值为0.02%~0.03%,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所以当其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时混凝土就开裂。

1.2 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是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者振动严重等部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错误、承载能力不足、地基沉降不均匀等。

1.3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一般是由于材料缺陷引起的。研究表明,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绝对体积减小,毛细孔缝中水溢出产生毛细压力,使得混凝土产生毛细收缩,由此引起水泥砂浆的干缩值为0.1%~0.2%,混凝土的干缩值为0.04%~0.06%,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所以当其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由此产生混凝土裂缝。

2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防治措施

从微观方面分析,混凝土有裂缝是绝对的,没有裂缝是相对的。所以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防治,就是为了将其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此,在实际工程中应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着手预防和控制混凝土建筑物裂缝。

2.1 设计方面

2.1.1 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基础设计方面可以采取调整基础的埋置深度、地基计算强度、垫层厚度等方法来控制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同一软弱土地基上,应尽量采用同一种类型的基础,否则容易造成沉降量大小不均匀,从而产生危害性裂缝。

2.1.2 合理设置结构缝 设置结构缝的位置和缝宽的选定要适当,构造要合理。可以把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合并设置。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但应考虑高温、冬期、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建筑物,承受反复的温差,骤冷骤热,反复的干湿作用,结构内部不断产生裂缝和裂缝扩展等因素。当结构体型突变或者设置的伸缩缝间距偏大,超出规范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开裂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设置后浇带、改善混凝土级配等。

2.1.3 避免应力集中,合理增配构造钢筋提高抗裂能力 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适当增加附加筋,以增强其抗裂能力。设计人员应重视构造钢筋的配置,选择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要适宜。从设计上说,构造钢筋很重要,结构设计经常忽略结构约束性质,从而产生构造性裂缝。所以,配筋不但要满足结构承载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混凝土正常使用的要求,合理增配构造钢筋有利于提高抗裂能力。

2.1.4 加大保护层厚度 适当加大保护层厚度,可以提高保护层的质量以及密实性,降低其渗透性,予以阻止或者延缓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提高劈裂强度。地下结构保护层厚,要加钢丝网;楼板要布设设备管,也要适当增加楼板厚度。

2.1.5 加设次梁减少裂缝 在现代设计中,现浇板的宽度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而楼板的厚度却不能太大,如果在板下面的适当部位增加次梁,就可以增加板的刚度,减少板的挠曲变形,从而达到不出现危害性裂缝的目的。没有条件设置次梁时,可以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

2.2 施工方面

2.2.1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尽量采用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及中、粗砂,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使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同时应控制含泥量不能超过规范要求。水泥宜选择低水化热、低收缩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性能可靠,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的水化热。

2.2.2 使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减少和避免裂缝 配合比中,在满足配合比规范和混凝土技术指标前提下,宜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和易性。对泵送混凝土,不能单纯用增加单位用水量的方法,来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这样不仅多用水泥,增加混凝土的收缩,而且还会使水化热升高,易引起裂缝。为此,在施工中可渗入适量的粉煤灰或减水剂(如木质磺酸钙、MF等),以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特性。

2.2.3 合理设置后浇带 对于大型混凝土建筑物,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工期的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后浇带设置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后浇带一般间距为30~50m,并应贯穿整个底板断面。后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2.2.4 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捣工作 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小入模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后,要及时振捣,并做到不漏振,不过振。对重点部位可在混凝土振捣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再次排除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握裹力,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混凝土表面多次抹压,防止因混凝土的表面收缩而出现的细微裂缝,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裂强度。

2.2.5 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 首先,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且不应大于25℃,使混凝土凝固时,其内部在较低的温度起升点升温,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其次,采取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等措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降低水化热降温引起的拉应力,减少温度裂缝。

2.2.6 加强混凝土养护 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不同施工季节应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养护方法。夏季施工时,要采用草帘覆盖、蓄水、洒水、喷水等温降方法进行养护;正常气温时,可喷刷养生液养护;冬季施工时,可使用保温材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也可用薄膜养生液、塑料薄膜等封闭料对混凝土保温、保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根据水泥的品种确定,一般来讲,普通水泥的养护时间为14d,矿渣水泥、粉煤灰粉水泥、火山灰水泥及掺加掺和料后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21d。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充分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种种原因基础上,适当采取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把混凝土裂缝控制在建筑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实践证明,只有从原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才能保证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安全、适用、可靠和耐久的要求,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第9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裂缝,墙体,施工

 

1.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裂缝的产生原因及特征

形成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涉及砌块强度等级低、吸水率高、收缩变形大、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与墙面抹灰工艺、地基沉降、温度变化、设计构造、材料及施工质量、工程管理等。最常见的裂缝可按成因分为四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三是设计构造造成的裂缝:四是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裂缝形状特征可分为四种:水平裂缝、垂直裂缝、八字形裂缝及无规则裂缝(如阶梯形裂缝、交叉裂缝等)。裂缝的部位一般在砌块与砌块之间的灰缝处,严重的会产生通体裂缝,外围护墙和内隔墙的竖缝一般出现在框架结构的立柱结合处;横向裂缝不论内隔墙还是外围护墙,均发生在横梁及横向砂浆灰缝处,门窗边部也易出现横向裂缝;八字形裂缝多出现在门窗洞口处;台阶式裂缝主要沿砌块灰缝开裂。

2.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裂缝的防治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砌块材料应按产品标准进行质量验收。砌块强度等级、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对质量不合格或产品等级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用于砌体工程,不得将有裂缝的砌块面砌于外墙外表面。

2)砌筑、抹面砂浆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外,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砌筑墙体时,需按国家建材行业标准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要求使用配套的专用砌筑砂浆与抹灰砂浆。

3)砌体施工方面注意:(1)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2)砌体的龄期应超过28d才能上墙砌筑。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3)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4)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他砖、砌块混砌。(5)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6)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位置应与砌块皮数相符合。其钢筋宜采用植筋方法固定在框架柱上。(7)砌体砌筑时,应严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能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通缝不应大于2皮,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8)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并应至少间隔7d后,采用侧砖、立砖或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约60度,砌筑砂浆应饱满。

4)墙面抹灰施工注意事项:(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舌头灰、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同时对砌块的缺棱掉角、灰缝不饱满等缺陷要进行填补。若采用普通砂浆抹灰,应将墙面洒水湿润,但墙面不应有挂水。(2)采用普通砂浆抹灰时,宜在基层表面涂刷专用界面剂,以利基层与抹灰砂浆黏结牢固。(3)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找平层及面层应有适当间隔时间,底灰强度不得高于找平层、面层抹灰强度。抹灰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时,应采用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对外墙抹灰应作分格缝处理。(4)砼与砌体结合部的处理,应在该部位内外两侧,敷设宽度不小于200mm的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在绷紧后分别固定在砼与砌体的底灰上,要保证网片黏结牢固。(5)抹灰层应充分养护,外墙抹灰时,夏季采用遮阳篷布,避免在暴晒下抹灰;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6)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

5)防止墙体裂缝构造与加强措施:(1)当门窗洞过大时,宜在门窗侧设置防裂构造柱。 (2)当填充墙体超长、超高时,应设置防裂构造柱或配筋带。(3)在内外墙面的抹灰砂浆中掺杜拉纤维或丹强丝。(4)当外墙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时,在砂浆中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6)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与密封措施:(1)普通木门、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15砼块,然后用钉子、尼龙锚柱或射钉弹将门窗连接铁件与砼块固定。(2)木门框与墙体间隙,采用麻刀水泥砂浆或麻刀混合砂浆进行嵌填,要分层填塞密实,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用水泥砂浆抹平。(3)塑钢、铝合金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采用PU发泡剂进行填塞,并在切割成深5~8mm槽口后,内外用砂浆填嵌密实,待砂浆达到强度后,用建筑密封胶封口。

7)墙体暗敷水电管线(包括穿墙套管、线盒、插座等),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开槽或凿洞时,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辅以镂槽器。凿槽开洞时,与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5度。开槽及洞口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敷设管线后的沟槽、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等,应用1:3水泥砂浆填实,宜比墙面微凹2mm,再用黏结剂补平。并沿槽长及洞口周边外贴大于1OOmm宽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3.工程实例

某住宅小区l4栋7层框架。论文大全。填充墙采用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砌筑,采取了以下防裂措施。

3.1砌体施工

(1)墙体锚拉钢筋采取在柱子上使用膨胀螺栓或植筋方法固定。然后焊接钱拉钢筋使其牢固。论文大全。(2)墙体下部使用二皮多孔红砖砌筑。(3)廊体每一次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必须闻隔24小时以上方可继续向上砌筑。(4)墙体砌至梁下口时,必须间隔七天后使用砌块斜砌挤紧。倾斜角度宜为6o度左右,砌筑砂浆必须饱满。(5)顶层和次顶层当墙净长>4m时在墙中加设构造柱,构造柱两边的墙体砌筑时要留马牙搓。(6)留置施工洞口时,必须使用过梁井留置锚拉钢筋。(7)在有烟道的地方,先立烟道,后砌墙。

3.2抹灰工程

(1)外墙抹灰。①在抹灰砂浆中添加杜拉纤维(0.9kg/m3)。②分三层抹灰,每层抹灰时间问隙为24小时,基层厚度控制在3~5mm,第二层、三层厚度控制在7~9mm。③2—5层第二层抹灰完成后,在砂浆初凝之前满铺耐碱玻纤网格布。论文大全。(2)内墙抹灰:①在抹灰砂浆中添加杜拉纤维(O.9kg/m3)。②分三层抹灰,每层抹灰时间间隙为24小时,严禁抹灰一次成活。③所有墙梁、治往交接处使用宽300mm的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沿两边各留150mm钉好铺牢。再进行扶灰。

3.3塑钢门窗框与墙体缝隙处理

塑钢门窗框与墙体间隔每边约1Omm,先用发泡胶填缝,再用水泥砂浆嵌缝,最后在外边打防水胶。

该工程已交工三年,墙体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裂缝,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看出,采取多方面有关防止墙体开裂的技术措施,对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使用功能有其显著效果。但应该看到,消除墙体开裂的质量通病,是一顶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高水平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高水平的管理作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