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见义勇为感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见义勇为感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见义勇为感想

第1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我社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学习先进典型,弘扬榜样力量。讲述身边好人的励志故事,分享身边好人的道德感悟。我是主持人 XX 。

我们的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正是以正能量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向善的社会道德氛围。

今天的报告会分为听故事、唱歌曲、谈感想、送祝福几个环节。

环节一:听故事 (XXX事迹简介)

请XXX同志上台作报告。

感谢XXX同志和我们分享她的心路历程。爱是一种博大、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爱可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感动也将因为爱而更加深刻。再次感谢XXX同志。

(XXX事迹简介) 请XXX同志上台作报告。

环节二:唱歌曲

请大家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唱《爱的奉献》,请工作人员放音乐。

环节三:谈感想

听了故事,唱了歌曲,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我就先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把------

(为什么?差什么?学什么?)

下面,我也想现场请观众与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今天的感悟。

感悟一: 感悟二:

环节四:送祝福 (安排小学生送花)

(背景音乐《好人就在身边》响起,一直持续到活动结束) 他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却用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写出了闪光的人生,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他们,让这个社会变得不再冷漠,是他们,让这个社会充满着正义,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的报告会,讲述的是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那就达到了我们今天开设本场报告会的根本宗旨。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讲道德,处处学模范,让先进典型的正能量得到不断的传承。本场报告会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阖家幸福,再见!

例文二: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同志们:

今天,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我们在这里举行陆荣飞、彭伟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此,我代表***,向报告团的领导和报告团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在全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县大力实施1356行动计划,强力推进五城联创之际,我县涌现出一大批履职尽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陆荣飞同志、彭伟平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安徽日报、安徽卫视、拂晓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人们分别称他们为最美男教师和最美孕妇。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灵璧县委书记唐庆明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大力弘扬这种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美德。日前,安徽省教育厅授予陆荣飞同志安徽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共青团安徽省委授予彭伟平同志安徽青年五四五四奖章,省文明委授予彭伟平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为深入推进我县创先争优、1356行动计划和五城联创工作的开展,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全县干部群众,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县委先后作出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向陆荣飞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和《关于在全县开展向彭伟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他们临危不惧、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朴实无华、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为此,我县成立了陆荣飞同志、彭伟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各乡镇、机关单位集中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今天,宣讲团来到****举办报告会。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 ................... .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报告团成员作报告。 首先,请******同志的¥¥******同志作报告; .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刚才,报告团的*位同志用质朴的语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满怀深情地介绍了两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激人奋进,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报告团精彩、感人的报告!

第2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题记

旁观,意味着处在这件正在发生的事情之外,无论结局是好是坏,对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什么改变和影响。这也正是作为旁观者为什么比当局者看得更透彻,也为什么更冷漠的原因。

很多时候都能看到报纸上出现“xx地有人落水数十人围观”抑或“xx地有人跳楼数十人围观”字样,却很少看到有多少人去救助落水或跳楼者的。记得前几天社会消息头版登了一条“为救落水女子五人下水三人丧生”,后来很多人议论起来都说那些救人的人死得很不值,至于原因,有的说他们想不到好方法,而还有的人觉得,为可能根本不认识的人丧失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不值得。

于是,我们看到,旁观其实也有很多种态度的。有的会介入这件事,最终由“旁观者”转为“当事人”,而更多的人,选择继续旁观,或走开,继续自己的生活。

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该如何去做,也是我们所必须考虑的事情。旁观不是最恰当的方法,那么,怎样才是最好的呢?

当记者采访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们时,有一个问题是他们当时为什么要跳入水中救人而不采取别的方法。被采访者脸上露出羞愧的笑:“我们也不清楚,当时只想着不能让人就这么死了,然后也没考虑太多……”而那些围观的人们则说道:“他们是一看到有人落水就跳下去了,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他们应该打电话报警就行了……”

当从前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时,他们的情绪以及一切都会融入整件事情当中,而清醒需要的是冷静。所以,围观者所见的真实性远远高于当事人的所感。为什么当局者往往陷入局中,而旁观者常常纵观全局,我想原因也就是在这里。

很多人也正灵活运用了这一点。柯南道尔所着的《福尔摩斯侦探集》中人人熟知的福尔摩斯,便常以自己对案件的敏感和聪慧的大脑破译整个案情。在《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面对着墙上莫名其妙出现的血红“Pache”,他没有踏入这个案犯精心设计的陷阱中,而是跳出案件,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

“Pache?罪犯为什么要写下来这个单词呢?”

“肯定是想引起警方注意。”

……

于是,福尔摩斯没有费尽心思去查被害者的仇敌(德文Pache是复仇之意),而是从门外马车的痕迹,罪犯遗落下的戒指,剥丝抽茧,最终将罪犯抓捕归案。

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旁观者那样平和冷静的心态,用这种方法去处理事情,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一、活动主题:团结互助,服务他人

二、活动目的:

1、改变宿舍楼下车棚杂乱无序、拥堵的状况,让车棚有序化,方便同学存车、取车、护车,构建良好的生活区环境,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2、减少各宿舍楼的积压信件,为收信人省时省力,给同学们提供便利。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志愿事业奉献一份力。

三、活动对象:数计学院08级数本3支部全体成员五、活动地点:数计学院学生公寓

六、活动形式:

活动一,“整顿车辆,服务同学”活动

活动二,“温情送信,服务同学”活动

七、活动内容:

活动前期准备:

活动一:

(1)了解数计学院宿舍楼周边车辆停放相对比较杂乱的地方,并与院保卫部保持联系,商量共建“和谐车棚,文明生活”的相关事宜。

(2)通知本班级志愿者参加“存之有序,取之有道”整顿车辆活动。

(3)选派负责人负责不同的区域,做好准备工作。

(4)安排人员负责拍摄及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活动二:

(1)了解到数计学院生活区宿舍楼管咨询台有堆积信件,与咨询台相关负责人商量“温情送信,服务同学”的相关事宜。

(2)调动本班同学积极踊跃的参加本次活动。

(3)选派负责人负责不同楼层的书信传送工作,做好相关安排。

(4)安排人员负责拍摄等工作。

活动具体流程:

(1)请全体成员在嘉树园门口集中,总负责人做好点名工作以及绶带的分发工作,分配各个小队的工作。

(2)总的成员分成两大组,一组负责整顿车辆的相关活动,二组负责温情送信活动。   (4)请各个小队长将各组成员带到指定的区域,并分配该小队成员的工作。(6)请各个小队长将各组成员带到指定的生活区,领取书信,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

(7)负责拍照的同学做好活动期间的拍摄工作,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活动后期总结:

(1)让每个小队写一份对本次活动的感想,以及收获。

(2)做好相关的后期宣传工作。

八、活动意义:

(1)培养一种这样的精神,那就是做有益于建立和促进相互关怀、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社会

(2)肯定和确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3)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优势,特别是自身的资源优势。

第4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关键词:高中藏语文、阅读、周记、评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写作已经成为当代高中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特别是区内的藏族学生对于藏语的写作尤其成为苦难。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提高藏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给广大藏区教书的老师们起到一点点的帮助。

高一藏族高中生虽然会藏语,但地方语较多, 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几乎成为一种难题。他们抗拒写作,甚至恐惧着写作,觉得那是活生生的折磨。在这个时候作为藏文老师的我们不必着急,我们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给他们读读一些很贴近他们生活的文章,然后一起讨论文章的内容,从中找出常用的一些句子,教会他们以后这种事应该要这样表达会更精彩。如果发现学生不能说出文章的大概内容,我们不妨多读两三遍,直到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听懂为止。这不仅引领他们走入阅读,提高阅读兴趣,而且增加词汇,学会语言的运用。

接下来可以布置写周记,引导他们要写身边发生的事情,强调周记的真实性,比如说:前几天跟朋友发生矛盾的事;昨天在街上看到见义勇为的事件;周末父母来看自己时的欢乐;被老师批评后的感想……这些不仅是生活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以此来珍惜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

交来的周记可能不尽人意,卷面不整洁,格式乱套,语句不通顺……可是,起先我们注重的是这篇周记是不是出自该生的内心,是不是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有没有突出想要表达的中心就可以了。不要修改语句,更不要写出打击学生的评语。我们尽量要做到引导他们,教育他们鼓励他们,比如说:这种事会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你不必太在意;没关系,只要以后改就是了,你依然是个优秀的学生;你的思想让老师都感动了,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使他感受到写作其实只是一种内心的表达,是一种语言上的交流。这样,在以后的周记中我会越来越发现他们渐渐爱上写周记,发挥自己的闪光点,也会欣慰地看到学生对你教学的认可。

光写周记远远达不到高考的要求,也赶不上新课改的思路。所以,当周记写到语句较通顺,思路较清晰的时候就开始学着写作文。别忘了先教会学生写作格式,提出卷面干净的重要性。

基本上每个月布置了两篇作文就差不多,大多数的藏语文老师都带两个班,加起来最少也有一百多的学生,要想把每篇作文从每一个字到每一个句子要认真地改的话,也只能布置这么多了。

认真改完后该写评语了,在这个时候,不能像周记一样总是去找出优点,这样,学生就永远不会有丝毫的进步,只会浮夸、骄傲起来。所以,先说出他的优点,比如说:事件真实,感情真挚;语句较通顺,脉络清楚:格式正确,卷面干净等等,同时也要指出不足点:如果语句上稍微通顺的话会更精彩;重要的细节一定要着重写出,不然中心不明确了;多看看书,积累词汇,加强表达能力,老师相信下次你会写出更动人的好文章……这样的评语有一个优点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缺点所在,同时感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

第5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社会中,处处充满着温暖,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前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的,还需要我们后人的努力维护。然而,这个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部分老年人的道德缺失——好心人的善举被误认为恶意之作。尊重老年人一直是中华美德之一,许多年轻人乐于传承这个美德,但是原本只是做了一件好事,却被受救助者或其家人认为是恶意的行为。因此,政府及其相关人员应着手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还社会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同时也让这种优良的互帮互助的精神一直传承本文由收集整理下去。

一、 道德和法律的冲击——扶不起的老人。

据《公益时报》与搜狐公益联手推出的益调查结果显示,仅6.62%的网友表示会把摔倒老人搀扶起来;近五成的网友表示会帮忙,但不搀扶,打120或报警;26.5%的网友表示,要看情况,如果有人见证,也许会搀扶。这种选择实在有点让人心寒,但是如今,频繁地出现尴尬扶老人事件,也让这种选择变得似乎在情理之中。

(一)部分年轻人推脱社会责任的因素。

一些糊涂案的上演,让原本普通的助人为乐变得不再普通,简单的义举很有可能惹祸上身,被人诬陷,被人讹诈,正是因为这些不正之风,让年轻人在做好事之前变得那么胆怯,他们需要考虑扶完的后果,是不是会被反咬一口。部分落后年轻人原本在思想上的觉悟就比别人落后,如此一来,他们更可以堂而皇之地以之为借口,对于老人摔倒不闻不问,甚至视而不见,这便使得道德的缺失更为严重,在他们心里,搀扶老人靠的不是良知和感恩,而是证据和指南。

而对于原本就有高觉悟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害怕被讹,害怕善有恶报的畸形道德观念,是自私,是贪婪把他们一步步推向了沦丧的道德底线,给了行善者更多的风险。甚至在面对一些善良的老人时,他们也不敢再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在法律上,扶老人不是他们的义务,只是一种善举,他们思想的包袱一直不能被卸掉,生怕见义勇为会惹祸上身,因此他们便会尽其可能地推脱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部分老年人缺少基本道德意识的因素。

有些老年人的行为更是为败坏社会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摔倒的,不仅是老人,更是他们的良知。究其原因,主因是他们较为贫穷,上医院看病太贵。在这群老年人中有大部分是来自农村,他们生活艰苦,不像城市里的老年群体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可以享受良好的政策待遇。

此外,不得不承认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法律不够健全。其实翻开很多类似“彭宇案”的案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和底层,他们在这个世上甚至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他们无权享受任何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生活成本又在日益飞奔,物价水平有居高不下的趋势,这些弱势群体已经被社会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想要改善生活现状,掠夺和欺骗就成了他们的手段,受到社会的保护时,甚至有时连大家的同情心也在偏袒他们。

最后,有些不孝的子女或是常年不在身边也成了老年人讹人的原因之一。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大批年轻人外出打拼自己的事业,很少顾及家中年迈的父母,而这些老人中有些失去了老伴,自己孤独地过着下半辈子。

二、道德和法律的转换——家庭中的角色转换。

(一)家长转换角色——变法官。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义面前,父母必须进行正确的判断,对于“扶老人事件”,父母应该义不容辞地鼓励孩子继续扶,必须扶。在平常的教育中,往往会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做了好事能受到表扬,不做好事也不会受到批评。但是如果在今后的教育中,家长能够把助人为乐当成一种义务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或许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温馨和和谐。

(二)孩子转换角色——变求助者。

在家庭中,孩子渐渐会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让他们能够明辨是非是极其重要的。当孩子拒绝搀扶老人,拒绝做好事时,家长应该让孩子换位思考,站在求助者的角度去考虑。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当时摔倒的是他们,遇到问题需要求助别人,但是身旁的人却置之不理,漠视他们的生命,孩子心里会做何感想?

(三)长辈转换角色——变施助者。

长辈无疑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们应该为年轻的一代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感恩,而不是将别人的爱心化为泡影,反而倒打一耙。长辈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帮助了别人,将别人解除了困境,但是被救者非但不感恩,还要索求赔偿,这不是一件很可笑又很可悲的事吗?当自己的好心被践踏,信任危机不断泛滥时,长辈们的心一定被刺得生疼,所以不要认为“倒打一耙”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因为即使你赢得了金钱,你却输了最宝贵的自尊和人性。

三、法律和道德的统一——解决丢失的社会责任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出现道德指南。

当被问及你是否会扶摔倒的老人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犹豫甚至坦言不会扶?因为真人版的“农夫与蛇”重复上演,这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信任危机,此时,我们心中的天平便应该开始发挥作用。我们应该牢记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要义,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时,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应该坚信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信任,存在温暖。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因此而被颠覆,我们社会的光明面还是多于阴暗面的,冷漠的围观并不是一个年轻人所应有的承担,应将举手之劳变得更加理所当然。

(二)强化完整的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出现法律指南。

第6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关于《今日说法》观后感范文   最近看了《今日说法》中的“奶奶为耳聋孙女踏上维权之路”,二十分钟的节目很快就看完了,看后感慨颇多,有可惜,有钦佩,有愤怒。为一个祖国的花朵以后漫长的时间要在无声世界里度过而可惜,为奶奶对孙女的爱心和执着的行为而钦佩,为医务人员的一个不应有的过错而愤怒。

  这个不应发生的意外其直接原因是因为医务人员的过错而造成的,抛开疫苗接种制度和机制的问题不谈,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管理者,就医院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我还是得出了几点启示和教育。

  首先是一个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的问题。医疗服务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该有严格的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像疫苗注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注射前详细介绍,注射后及时观察是否有问题等等。这些制度应该深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身心,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工作人员对工作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认真督导检查,保证落实到位。

  再次是一个责任心和工作负责的问题。片中的工作人员在对疫苗的应用时间、应用人群等关键问题不清楚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了注射免疫,其工作责任感可见几乎没有。我们所从事的医疗工作是一项事关人的健康和生死的重要工作,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不断对职工加强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这样,在开展每项工作时就不会那么盲目、那么草率,许多悲剧可能就可以避免了,本案例就是明证。

  最后是一个提高工作能力的问题。该案例中的工作人员对注射疫苗的相关知识一问三不知,可见其专业知识是多么的匮乏。我们从事的医疗工作是一项知识密集型工作,知识量大、更新快,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高质量的完成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就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集中学习培训,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自学,总之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利用学习到的知识不断指导日常实践,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引用主持人王小丫的一句话: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再认真一点,再有责任一点,知识再丰富一点,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关于《今日说法》观后感范文

  前段时间,中央台《今日说法》栏目,谈到**省**市,一个小孩掉进污水井里,被摔伤内脏某器官,小孩的妈妈状告市政管理局,市政管理局推到其下属企业市政工程队,市政管理局与其下属市政工程队踢皮球的故事。看后许久,至今让我不能忘怀,摔人前那个破烂的污水井盖和换盖后的封闭场景,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由此我联想到国家的体制问题,此刻政企不是分开了吗为何**省**市的政企还是一家,也想到了在工作中遇到的类似状况,下面我也借题谈谈,我所明白的。

  我们那里各区的市政工程管理局和其下属的市政公司,其实也是一家,在施工中实际的管理人员,也都是市政工程管理局的人员,施工队伍都是挂靠的,这种现象的存在,无形之中,在施工中会出现超多的不作为事件,带来了许多的弊端。举个小例子,若是市政工程管理局下属公司的工程,工地现场肯定是一片狼藉,没有什么地上地下构筑物,一切为了施工,一切为施工开绿灯,该保护的也不保护,该挖坏的,不该挖坏的,都挖坏了。自来水、煤气、通讯电缆等管线部门都是给他们擦屁股背黑锅的,等着他们挖坏后进行维修。我明白的山师东路,历下市政施工的不到两千米的路段,煤气、电缆、通讯都挖坏过,给水管线我明白的比较详细,不完全统计,也挖坏不下30多处次,有的地方是重复挖坏,有的管线明着,他们施工的就能给挖坏,给居民生活,给企业单位,给和谐社会带来的是不和谐的音符。别的我不明白,我明白给水管线都是免费维修的,而且我还明白供水单位每月还得给市政工程管理局必须的资金,做为挖掘路面的修补费用,倘若不然,路面挖掘手续不给办理,就是抢修也行不通,也得罚钱,真是县官不如现管,谁管你企业多大的损失,带来多坏的社会影响,谁管你喝不喝水,用不用水。不说了,说了也白说,还不够生气的,气坏了

  身体自己受罪,且还要耽误工作。————

  5月19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播出了安徽六安陈台小学学生手拉手抢救同学的新闻,令人不胜悲伤。五个逝去的幼小生命,五个破碎的家庭,看着那悲惨的场景,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这件发生在4月26日新闻,我已经读过有关报道,并写了自己的感想,但此次新闻报道再次唤醒我沉痛的神经,我再次提起笔,坦陈自己的看法。《今日说法》节目总结了学校、家庭甚至河道主管部门的各自行为及应负担的职责,我深以为然,但作为一位父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明白这些原因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职责——中国素质教育的缺位。

  我们的教育只是围绕考试,只注重分数,而没有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引导、教育和培训,没有进行相应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从而无法应对各类风险。报道中那位介绍状况并参与救人的孩子能够安然无恙,重要的一点就是会游泳。我的孩子今年15岁,去年到澳大利亚读书,每周的课程里有三分之一是学习社会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全部都是实践课,有一系列的操作资料。比如,人人都要会做饭,要学会游泳,务必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还要积累野外生存的经验以及学习如何摆脱坏人的技巧。一次,她寝室的隔壁房间失火,她不仅仅自己从容脱身,而且还帮忙其他人减少了损失。

  一曲悲歌的话外音

  ——溺水儿童的悲歌呼唤素质教育的春天

  2011年4月26日,安徽六安陈台小学4名小学生在同学游玩不慎落水的生死关头,毫不犹豫伸出4双小手,联手抢救同学,不幸也落入深深的河水之中。而且在其他同学把他们抢救上来后,4个人再次手拉手去挽救最早落水的张猛同学,最后不幸遇难。事情发生后,安徽省礼貌办接到了当地礼貌办的报告,第一时间了解了孩子们的救人事迹,表示:这种精神值得学习,但为了未成年人的安全,不鼓励未成年人救人。邰冬、张义虎、文鹏、张克奥和其他同学用幼小的生命,微弱的力量,验证了社会的良心,展现了时代的精神。他们见到同学落水,不顾自己也不太会水,毅然伸出援手,已然令人感动,个性是在自己脱离危险后,继续留下来抢救先前落水的同学,最终不幸遇难,就更令人心碎。救人的少年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舍己救人的行为应是令人敬佩和令社会感激的。我还应记得2004年7月14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6名中学生勇救落水同学,李全瑞、徐忠宝、李剑明、李泽金、王丙玉等5位同学献出了生命;2009年10月24日在古城荆州,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营救两名落水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英勇献身。

  这些小学、中学和大学生们见义勇为,舍已为人的行为,最大的受益者不仅仅是被救的人,而是全社会。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良好社会风气如何养成,社会的道德体系如何维护。用他们的行为叩问当前社会的一些领域、一些企业和个人,制造毒牛奶、毒豆芽、染色馒头、瘦肉精等置法律于不顾,置道德于失范,是非善恶不分、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见利忘义时有发生,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成为社会公害。我们不禁要问,对照这些同学,我们应如何走向明天。他们的人生还没有完全展开,但他们把正义和道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才是我们应对未来的保障。

  同时,这还是一宗关于留守儿童自身安全的案例,虽然是个案,但却引发了人们对这些孩子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据了解,截止2009年底,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主角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全方位地关心他们、帮忙他们,尤为重要。还有,我们在相关报道上读到安徽省礼貌办的负责同志表示:这种救人的精神值得学习,但为了未成年人的安全,不鼓励未成年人救人。其中,我认为“为了未成年人的安全,不鼓励未成年人救人”值得商榷。我明白,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未成年人往往不明白判定行动的危险性和难度。但在现实中,你还要告诉孩子就应采取什么办法来抢救同学。试想,假如你的孩子应对危险的时候,他或她的同学就在旁边,一句

  “不鼓励未成年人救人”,是不是告诉大家直接放下抢救。反过来,当一个人看到同学处于危险当中,自己首先想到不是救人,而是其它,你不觉得这个社会太可怕了吗《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道德是一个民族素质的灵魂和核心,而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弘扬的,4名少年英雄再次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谈到那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想谈谈如何才能避免这类杯具对此,大家的办法基本是“封闭”。简单说,封闭学校,封闭家门,让孩子“永远”留在房间里。其实,这是舍本求末,要明白此刻的孩子应对的社会危险远远超出了以前,仅靠“封闭”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避免这类杯具,务必要提高学生应对危险的潜力,而提高应对危险的潜力要求我们务必回到素质教育的本位。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引导、教育和培训,使之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应对各类风险。我的孩子今年15岁,去年到澳大利亚读书,每周的课程里有三分之一是学习社会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全部都是实践课,有一系列的操作资料。比如,人人都要会做饭,要学会游泳,务必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还要积累野外生存的经验以及学习如何摆脱坏人的技巧。当初,我还觉得多此一举,此刻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此次事件回头看,陈台小学会游泳的几位同学既保全了自己,又在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位助人,一位落水,五位少年离我们远去了,他们用生命的代价捍卫了人类对道德的肯定,他们的献身精神值得学习,他们的英勇行为不用争议。但毕竟人的生命唯有一次,为生命之树开满幸福的花果,我禁不住高呼,素质教育的春天啊,你能否早一点到来!

  关于《今日说法》观后感范文

  这天中午12点38分我打开中央一台,正好是《今日说法》节目,我和妈妈经常看的。

第7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关键词:热爱专业;良师益友;务实高效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也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我多年来从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经验,认为关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培养学生的专业爱好,让学生“很想学好会计”

很多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并选择会计专业是受家长或初中老师同学的影响,对会计专业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的兴趣爱好、职业方向也没有形成或确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从一入学就要高度重视专业介绍和宣传,让他们了解、喜爱自己的专业。会计属于管理范畴,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进一步延伸还有预测、计划、决策等职能。任何单位或组织,只要有经济活动就需要会计。多年来会计专业的报读人数和就业率都名列前茅,会计师被认为是未来最有“钱途”和前景的职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学好了会计,可以求职谋生;也可以为自己或家庭理财;还可以自己创业成为老板。

很多人认为目前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入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自己对会计专业学习也缺乏信心。中职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纠正错误偏见。要让学生明白,以前文化基础知识差或学习能力差,只代表过去。现在已进入全新的职业专业教育阶段,一定要将以前的包袱丢掉。专业教育的目标方向、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形式等都很不相同,是完全有可能重新开始的。要下决心、树信心过好中职的每一天,学好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做准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经常和学生谈论财经新闻和行业动态。如经济统计数据、财政税收政策、股市外汇房价走势等,又如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会计职称考试、会计人员就业求职等,让学生多关注思考专业问题,训练专业思维,培养专业爱好。俗话说: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我们学校的校训为:做人德为本,立业技当先。在整个中职阶段都要让学生庆幸并坚定自己的专业选择,有学好自己专业的强烈决心和紧迫感。

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教学质量有极大的正相关性。我每任教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坦诚地向学生作自我介绍。说明他们的老师初始学历也仅是大专,后来边工边学,通过自学考试读取了本科。最初仅是会计员,一步一步地考取了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职称和资格。这也说明初始学历并非最终学历,上进心和持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还会介绍自己的工作,除了主要时间和精力在学校任教外,寒暑假常被财政局、工商局等部门聘请对社会上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有时也被商业机构聘请从事培训、顾问、审计等工作。专业教师不仅可以讲授书本理论知识,还可以传授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胜任日后的工作。

良师与益友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与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我公布自己的手机、邮箱、QQ号码和家庭住址,加入每个任教班级的QQ群,管理好自己的QQ空间,欢迎学生访问。有时会与学生分享自己多年坚持冬泳、多次路见危难见义勇为的感想,有时也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家庭生活、社会时政等方面的看法。要让学生感到教师在专业和人格上都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是他学习进步的楷模和宽厚基石。

现在很多中职学生来自农村或城市中下收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状况一般。我常暗中关注任教班级里的“弱势群体”。我在一个共有63人的班里了解到,竟有15位学生或父或母早逝,或父母离异,或因其他原因将父母寄送给别人抚养。他们很多人性格内向,较自卑封闭,学业上随波逐流或自暴自弃。在学习生活上,若对她们格外关注和爱护,会令其感到温暖,成为自爱自信、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三、务实、高效的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步

我认为,在会计专业教育中首先应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社会上的会计证培训一般3个月就可完成。学制三年的中职会计毕业生与他们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基础更牢固,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完善,综合素质更高,发展后劲更强。专业基础包括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技能基础包括珠算、传票、点钞、书法和计算机等方面,通过正确训练才能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这些外行看似枯燥的东西,通过一定训练可以培养专业爱好和入行开窍的成就感。专业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基础掌握好了,学业就会事半功倍;不重视基础,会让学业事倍功半,甚至令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

专业课堂应该设计得丰富有趣。上课应该从复习旧课或社会话题开始,并且可以采用提问或讨论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讲授方式须深入浅出,让学生可以轻易理解又引人入胜。我在上会计课时,一般先认真分析会计对象(经济业务和相关票证),其次讲授会计要素和账户,再次是结合例题讲授会计分录(必须先重点讲透典型分录,再扩展到例外业务的分录,从易到难,触类旁通)。要讲练结合,从最基本、最简单的题开始,让学生先入门,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感,并自然地想学习、挑战更复杂的内容。课堂上教态要亲切灵活,板书要工整有条理,语言要风趣准确,尽可能提高吸引力,让学生很想听(做),听得懂,做得对,并还想听(做)。生动而丰富的课堂,常常令学生不愿轻易请假或睡觉,实在有事没法听课也要请同学录音补听。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专业,各种教学目标终究要落实到如何“做账”?我主张,在会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都应尽量结合实践性内容讲授和训练。首先,平时例题和作业中在用文字描述和表达经济业务的同时,要适当展示相关发票、单据等原始凭证。《基础会计》理论教学结束后应马上进行一次综合实训,精选小型企业某月最典型的若干经济业务进行一次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装订资料等整个过程的手工会计操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化繁为简,让学生尽早感知会计工作的真实全部面貌。以后学期逐步对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个性化的业务模块进行分解式的深入实训,如货币资金业务、存货业务、成本核算业务、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采购和销售业务等。此外,应尽早讲授会计电算的操作。会计软件一方面是专业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专业学习工具。我主张从最简单的金蝶迷你版开始学习,从《基础会计实训》开始,手工核算完成后即用会计软件电算一遍,可以互相验证,加深理解、相得益彰。学生具有初步的会计电算化基础和兴趣后,要结合会计证考试学习金蝶/用友标准版软件;毕业前还要介绍和学习ERP系统,特别是主流软件如金蝶K3、用友T3或管家婆V1.0的主要功能和应用,使会计毕业生可以胜任一般企业的相关会计岗位工作。

第8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关键词:空洞,命题,真情,争鸣,盲点

当今世界丰富多彩,照理说,学生的作文也应该题材丰富,思想活跃。可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或不疼不痒,泛泛而谈之;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或刻意模仿,抄袭例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在分析一堂自己听过的课时冥想苦思。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如此贫乏,平淡,毫无表现力?比如,一个孩子叙述一滴水的旅行。这里本应该讲早春的溪流,讲春雨,讲彩虹,讲平静湖水的轻声排溅。孩子本应该把这一切当做他周围的世界来述说,当做他本人也是其中一分子的自然世界来述说。论文格式。然而我听到的却是什么呢?是一些勉强拼凑的、笨拙的、死记硬背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连孩子自己也感到模糊不清。”①这段话无疑代表了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无奈。

审题是学生作文的第一步,而命题便是教师指导写作的第一步,在笔者的作文教学生涯中,针对学生作文空洞无味、空洞无我、空洞无物的弊端,积累了这样一些命题的经验。

一、命题应具有诱发真情的因素

有了真情,才有美文。古语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脱离了发自内心的感情,文字便成为行尸走肉,文章自然空洞无味。然而,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如凡写优秀教师,必有半夜批改作业的习惯;凡写三好学生,必有“改过自新”的经历;凡写慈母严父,必有“一个耳光”的情节,结果作文写得形式主义,读来索然无味。正如一位学生家长所言:“她(指自己的女儿)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马路,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之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了一个好分”②。

究其原因,长期以来“一切向成绩看齐”的教育思想导致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使命感责任感淡薄,对他人对生活对社会缺乏情感关注。而情感却正扮演着指导认知和活跃思维的作用。学生对某事物有感情,就会努力去认识它了解它,反之则会视而不见。在写作中,情感充沛则思维活跃,文思流畅;情感匮乏则思维迟滞,难以落笔。

为此,作文课的命题,应当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进入角色。“进入角色”在戏剧艺术中就是说饰演者要把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变成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把戏演好。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要将自己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写作文也是这样,那种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旁观者的生活态度,就始终进入不了角色、进入不了情景、抒发不了真情。

因此,以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为例。《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同桌》之类的命题,表达角度比较客观,不利于诱发学生的主观感情。不妨将其改为《给父母的一封信》、《同桌,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命题更有利于带领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在命题营造的与自己的亲人、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情境中敞开心扉,抒发真情。

写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命题也应以当时当地学生比较熟悉的真人真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或是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宜。如《明天我是否能够成材》、《我会不会见义勇为》,让学生把对自身成长的关注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注上来,在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抒发内心独特的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机会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让学生在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情感氛围中真切地展现自我,尽情地倾诉心声,充分地表现才华,将自己熟悉的人,亲历的事,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逼真地、形象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将真情贯注于作文。

二、命题应具备引发争鸣的潜力

“矛盾”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专学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展现自我的意识。然而在学生作文中,却屡屡出现与其年龄特点不相对称的文章,这些文章或思想贫乏,立意肤浅;或口号挂帅,人云亦云,空话套话连篇导致了文章的空洞无我。论文格式。

笔者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就在于很多作文命题没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缺乏驱使思考的动力,学生将作文视为任务来完成,放弃了对思想的培养和追求。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命题应具备引发争鸣的潜力。在作文课堂上,由教师适当地揭示作文命题中包含的矛盾,是引导学生探索作文命题中潜在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发现命题的内在冲突后,可以通过课堂交流或辩论解决矛盾,同时,解决矛盾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必然会引起百家争鸣,从而改变学生对作文命题冷眼旁观的态度,克服空洞无我的弊端。

笔者执教的某班,在某次作文课上遇到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每次期末考试前,总会见到在复印机前排队复印笔记的学生,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在未动笔之前,先提问学生这些复印笔记的同学的学习态度如何,得到的回答几乎是众口一词的“不认真”。论文格式。再提问复印笔记为了什么,得到的回答依然是几乎不假思索的“为了考试”。笔者继续提问既然学习态度差为何又重视考试,课堂出现了片刻沉默,意见分歧开始出现了,某同学答:“为了毕业拿文凭”,另一同学回答:“为了向父母交差”,又有同学答道:“为了面子”,学生的交流热情被激发了起来。

围绕这些不同的答案,课后该班级上交的作文里,学生的论点几乎涉及了教育制度、社会体制、社会心态、家庭亲情、师生关系、中专生心理等各个方面。通过这次作文课上的交流研讨,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很多。

需要指出,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所命题目进行精心的设计,反复的推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挖掘出题目蕴含的深刻的内涵,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还要给学生做一些合理的适当的提示,广开学生的思路,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投“一石”而激起“千层浪”的目的;最后,同龄人的思想和态度,对学生有着最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扮演好组织者导向者的角色,但不是仲裁者。

三、命题应唤起发掘盲点的热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这“至微”在生活中本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是在笔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生活的平淡、枯燥、无味,没东西好写,甚至说什么活的烦,活的累,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空洞无物。其实,生活中缺乏的,永远只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长期生活在某一个地方,对身边的事物就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使其成为体验感情,发掘素材的“盲点”。作为常年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的学生更加如此,这种感觉导致思想与感情的浅薄与匮乏,既而造成文思的枯竭。要突破这一写作障碍,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外,教师在命题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

如一堂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课,将题目要求改为“闭上眼睛写春天”。破除了视觉的禁锢,顿时引导学生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春天。于是,以往的主角“蝌蚪”“燕子”“桃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春天的味道》、《春风――拂过大地的手》、《春之声》、《春天的感觉》等多角度多层面感受春天的文章。

又如一堂作文课,主题为“汉字告诉我们什么”。汉字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每天每时都要接触的事物,但自身其包含的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信息又往往被学生忽略。通过这样的命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或几个有关联的汉字,从其包含的传统文化和人生哲理等角度作文章。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③教师应当在创设作文命题时,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反思,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以往被忽视的,被遗忘的题材被充分地认识和挖掘,便能极大地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避免作文空洞无物的缺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也不妨说“良好的命题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 盈怡《教育时报》1998年1月10日第4版

第9篇:见义勇为感想范文

关键词 :指导阅读 培养习惯 汲取精华 塑造个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读两三部文学名著”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还应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但目前,就教学本身而言存在着两个突出弊端:一是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太少,每学期不足30篇的课文和仅写七八次作文,很难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二是过分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读与练,忽视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语文教学没有与学生的课外读写、课外生活有机结合。要改变语文教育“高耗低效”旧病,就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拓宽教材外延,增加课外读写量;丰富课外活动,密切课内外联系,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创设有利的大环境。作为课堂阅读教学延续与拓展的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核心,扎实有效地抓好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一、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突出发展性,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新世纪语文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基础扎实、修养丰厚、思维活跃、志向高远、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型人才。他们应当精于读、长于写、敏于听、善于说,有丰富的人文修养,有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生存胆识和才干,有自主自立、勇于创新、善于独创的个性品质。这样的人才必须用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人文精品来滋养熏陶,必须通过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然而,据了解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阅读过文学名著的仅有2%,98%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更谈不上外国名家名著了。这样的阅读状况很难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所规定的阅读要求 ,更不用说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精品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特别注重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开展阅读活动,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体验中,发展阅读兴趣,端正阅读态度,培养阅读习惯。对此可这样做:一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知名人,读名著”活动,通过学生收集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如“读书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读书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武装自己”、“读书不光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与读者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去塑造人生”等,让学生在名家名言收集交流中,感悟课外阅读的真谛在于:开阔视野,培养阅读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滋养良好的品德,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规律,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畅销书籍,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哈里波特》等,结合作品畅谈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上行下效”,引导学生读书。三是结合课文延伸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课外自读相关文章,定期组织作品阅读体会交流会。如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组织学生欣赏《水浒传》,开展我喜欢的“一百单八将”讨论活动。这样,读与思结合,读与评相融,既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又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品位,培养了学生好读书的习惯。

(二)突出自主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学习过程。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而,要使课外阅读真正取得实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切实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是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的。把课内阅读教学过程训练的文字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技能,迁移、扩展和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可以弥补课内阅读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在课内阅读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例子”作用,通过例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通常可采用“初读感知,整体把握――细读品味,切己体察――精读吟诵,悉心涵泳”三步自读学习训练法。通过初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细读训练学生的读书思考习惯;通过精读,让学生学会感悟积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课内阅读获得的读书方法,去阅读相关文章。如学习《孔乙己》之后,让学生读《狂人日记》、《药》等小说,让学生在比较迁移中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学习《变色龙》之后,让学生读《一个小官员之死》、《套中人》,在比较阅读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契诃夫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风格;学习了《生命的意义》,就引导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保尔的人格魅力。

二是精读与略读结合。人类文化典籍,浩淼如海;学生的课外时间又很有限。这样,在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就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阅读的“精品”,如何运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去读这些“精品”。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所说:“读书既要精,又要博。有的书要细嚼慢咽,有的书要快读,有的书只要尝尝滋味就可以了”。

在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精品上,可采取三种方法:定期为学生提供精品目录;定期举行阅读精品讨论会;建立班级图书角,根据提供的必读目录,开展“献一本书,读百本书”活动,拓宽学生拥有精品书的渠道,把握学生阅读方向。

(三)突出实效性,促成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感悟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个文化积淀、能力提高和人格发展的过程。积土成丘,集腋成裘,知识只有不断积累才能成为学问;人格和能力只有在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的不断感悟中才能发展。因此,在课外阅读中,要特别强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认真做好阅读的积累和感悟。

一是指导写好读书笔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学期初,鉴于学生不会或不愿做阅读笔记,在阅读课指导上,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读书笔记可以不拘一格:或分类摘录,或综合分析评价;有时可以摘录句子或部分章节,有时可以概括大意;有时可以对文章内容加以评点,也可以记录感想和体会。读书笔记或卡片写得多了,就可以编目录,分类,再进行综合比照。

二是引导学生“每读必写,读写结合”。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是课内的自由阅读课,引导学生针对所读文章的某一方面,联系自己的经验、感情进行思考,或评论,或分析,或感悟,或议或叙,当堂写成完整的小段,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三是定时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阅读进行到一定阶段内,学生必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体会,这时就需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倾吐出来,畅谈读书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教师也可以借此时机了解阅读的效果,指导阅读的方法。在这方面可利用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精彩语段或感人文章推荐给大家,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既可以博采众长,又可以激发学生课外自读的动力,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汲取名著精华,塑造健康个性

对于学生课外阅读中所涉及的长篇文学名著,教师应在“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使其汲取名著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寻找名著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下面就中学生必读的几部名著为例进行探讨。

1、从《西游记》看人的个性价值。

《西游记》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取经故事开始之前)突出的是孙悟空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它背后隐含地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然而,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像孙悟空那样无限发展自己的个性,到处“大闹天宫”,那就不仅会把社会搞成无政府主义的混乱局面,而且还会对他人的个性自由造成很大伤害。这说明人的个性自由要受到社会的一定限制。于是书的第二部分就形象地探讨了个性价值如何在社会意志中得到实现的问题,紧箍咒就起到了化解个性自由与社会意志之间的矛盾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游记》对人的个性价值作了明晰而深刻的解释。“对个性而言,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的尊严和价值,又指出了个性自由得以升华的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过分个性自由的必要性,又提出了如何对这些过分的个性自由进行因势利导,使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间言之,只有在一个人的个性自由服从于社会意志的前提下,他的个性才有价值。

2、从《水浒传》看“义”的人格观念

《水浒传》中以“义”为核心的“好汉”人格崇拜,是将这些绿林豪杰凝聚起来的重要因素。《水浒传》中的“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和今天的“见义勇为”有着相同的实质。可以说打抱不平是梁山好汉的共同人格追求。鲁达拳打镇关西、宋江私放晁盖、李逵大闹忠义堂等个人行为是如此,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群体行为也是如此。②“仗义疏财”。这也是值得肯定并发扬额人格品质。如果说打抱不平是对被损害者生存安全的援助的话,那么仗义疏财是对他们物质经济上的援助。③“勇武阳刚”之气。从人格美感上说,这些绿林好汉崇尚的是一种勇武阳刚之气。作文一种文化因子,他们继承了荆轲、聂政、高渐离等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勇武气概,并予以发扬光大。在他们看来,是好汉就得勇武无比、豪气凌云,丝毫没有脂粉气。鲁智深怒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打闹野猪林;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都是这种阳刚之气的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中,打抱不平和仗义疏财是好汉人格的外在之形,而勇武豪爽的阳刚之气则是好汉人格的内在之神。二者相互依存,构成了以“义”为中心的好汉人格崇拜系统。

3、从《简爱》看人格尊严的维护

小说的最动人之处在于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作者着力挖掘的是主人公精神方面的深刻内涵,这又主要表现在反抗逆境、维护人格尊严、追求独立平等上面。她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从容自若地出现于罗切斯特府上,在那些即使是仪态高雅的贵妇人面前仍不失落落大方、不亢不卑的作派。由于她的自尊自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于世事明达的见解,才使主人罗切斯特与之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可以说,魔力般吸引罗切斯特的,就是简.爱的精神力量。“我是自己的主人”,这就是简.爱的性格。她总在竭力寻找一条能够于社会中不受歧视的、与人平等地行进的道路,为了它,不贪图眼前的或者永久的快乐,为了它,不在乎吃苦、流浪甚至牺牲和死亡。

4、从《边城》看人性之美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他描写歌颂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小说中最优秀的代表作。这是一曲细致幽婉的乡村牧歌,已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小说中的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在碧溪为来往过客摆渡,并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为别人活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靠公家发给的三斗米、七百钱维持祖孙二人的清贫生活。我们从他对他人、对孙女的人伦关系中,可以看到他那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胸襟,并对他这一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表示由衷的敬意。

(二)开辟名著塑造学生健康个性的途径

1、积极向学生推介名著,培养积极的阅读兴趣。既然是名著,就是“经典的”、“审美的”、“历史的”,就有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的定性的高度评价。教师可利用其令人敬仰的高度的评价来向学生推介,打开他们的“期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