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生职业规划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与组织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帮助职业规划者真正地了解自己,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艺术类毕业生是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与其他类型专业毕业生有着普遍共性,但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随着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度,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逐年增加。“艺考热”的升温,促使全国艺考生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但社会所提供的岗位却没有同比例增长,以致出现”粥少僧多“的现象。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
造成职业生涯规划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有以下考虑。首先,父母没有做好前期的引导。职业规划并不是在就业之时才开始的,应该在高考填报志愿之时就应该充分考虑。高考填报志愿,多数父母不能给出相应的正确引导,致使在填报志愿之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忽视专业的适应性及就业前景,这可以看做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之一。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好前期引导呢?在网络共享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父母可以多搜集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知,做出初步分析。当然,也可以依靠专门从事志愿填报的部门单位,从中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类型、合适的专业类型以及以后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型。在起点上画好初步跑道,在进入大学之后,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再慢慢调整跑道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一个一个短期规划中,实现其长期规划。
其次,高校艺术生人数急剧增加,造成精英教育下滑,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高校扩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艺考成了一条捷径,成就“艺考热”现象,这就如同让理科生去写意山水,虽然有可能“渐修“取得一定效果,但这种实现可能性能有几分,就不得而知了。
介于以上原因,我们的国家和高校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国家对艺术类教育进行宏观上的改革。当然,学习费用问题首当其冲,让那些具有艺术天分,却支付不起学费的学生进入到大学的殿堂,展开他们的艺术之路。其次,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分化。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将学生分为职业型、专业型和以研究和教育为主的学术型人才。在满足就业需要的同时,同时推动我国艺术文化研究的发展。再次,面对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全面、不健全的问题,高校也是责无旁贷的。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没有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独特性,进行专门指导教育,而是一面盖全,对艺术类学生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
介于此,高校应该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性格特性和就业方向的特殊性“量体裁衣”。第一,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设定为一门必修课,确定学生的价值观,学会用“swot”分析法客观的分析自己、环境、职业生涯,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策略。第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即时毕业生四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毕业生择业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宣传各级政府和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政策;二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典型教育。三要学校加强学生的成功素质训练。如四川大学为了更好的提开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有团委专门指导成立了就业创业促进部,主动的整合就业创业信息资源,定期举办创业策划比赛等。为了强化学术理论和职业实践的结合,还在龙泉建立了多行业实训基地,在基地平台上与各类企业群深度合作,组织学生以企业核心角色参与企业真实运营,得到超越传统实习的优化实训效果。
制定合理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无可厚非的,但主要还是靠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家政策和学校教育指导均属客观因素。多数大学生包括艺术生在内,进入高校的“伊甸园”,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挥霍时间。根本没有意识到对自己今后职业做规划。例如美术学理论方向的学生,由于学习美术理论,技法相对薄弱,但又不及历史学院学生学得透彻系统,对口专业稀少,致使他们在踏入学校时起就充满了自卑心理,毫无规划设计。技法类尤其是设计专业学生,则充满着自负心态,认为高学费就应高有着高收入,高水平的生活。所以,大学生收先应该做的就是用“swot”分析法客观的分析下,自己的优势、劣势、竞争和机遇。
关键词 艺术类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Undergraduates in Art Academies
――Take xx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xx Conservatory of Music as Focus
WEN Qinghao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art academies,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undergraduates in art academies, by using empirical research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and taking of xx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xx Conservatory of Music as survey samples.
Key words art academies; career planning; survey
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是艺术类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将广东省两所最重要的艺术类院校XX美术学院与XX音乐学院作为实证研究的数据获取点。之所以选择这两所院校,主要是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典型性。XX美术学院与XX音乐学院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两所艺术院校,在全国艺术高校中也具有较高影响力。
1 调查对象抽样的基本情况
表1 问卷发放情况统计
表2 抽样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80份,其中XX美术学院发放480份;XX音乐学院发放400份,两个学院共收回726份,回收率82.5%,其中有效问卷598份,有效率68%(见表1、表2)。
2 艺术类本科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的主要结果
对调查问卷所获取的信息,主要依循通过量化数据并赋值的方法进行统计,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关于艺术类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情况: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高达76.4%的调查对象没有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即使在四年级学生中,没有明确的生涯发展规划的学生数量也两倍于具有明确规划的学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艺术院校学生职业规划的整体水平较低。
表3 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情况统计表
第二,学习生活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方面:
(1)自我认知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调查问卷中有三道题涉及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分别是11、23和24题,分别涉及调查对象对自身知识知识和能力优势、不足的了解程度;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自我满意度以及对大学期间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将上述三题分别进行赋值量化,并与之与第29题“毕业以后打算”的统计结果进行交叉表分析(表4,图1)可以看出:自我认知程度良好(310人)全部都有毕业后的打算,可能求职就业、出国留学或考研和自己创业;而自我认知程度一般的学生(230人)中,84.78%有毕业后的打算;没有毕业后打算的学生则全是自我认知程度不好的学生。这说明良好的自我认知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正面导向意义。
表4 自我认知程度与毕业以后打算统计表
(2)自我管理能力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调查问卷中有三道题涉及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分别是14、15和16题。将上述三题分别进行赋值量化,我们可以考察调查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进而考察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见表5)。
从分析看,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占57.7%、就业成功有信心的占61.2%、对未来生活和工作态度乐观的占74.2%,由此表明,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带来较好的学习成绩表现、较强的就业成功信心和较为乐观的未来生活和工作态度。
(3)课外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课外实践(本研究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界定课外实践,包括担任学生干部、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讲座、课外兼职等)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见表6)。课外实践活动频数越高,学生的就业信心越强。
图1 自我认知程度与毕业以后打算分布图
第三,不同类型学生职业生活发展规划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根据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人口学变量(性别、所在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庭成员职业)分析,即将调查问卷第1题至第7题作为影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与其他各题(除第18、21、30和31等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考察人口学变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影响。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
首先,采用因子分析确定各个样本的职业生涯水平。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R647.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87-0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难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最大难题。解决此项问题,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一名就业指导教师,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应该从根本做起,从新生刚跨入大学时抓起,做好对入学新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首要任务应该让学生认清社会形势,了解最新就业状况,并就目前高等医学院新生就业规划这个问题,分析当前医学界就业前景,结合政府、社会、本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探讨出一条为毕业生走向社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挥自身优势的、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的捷径。近几年高校扩大招生,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递增趋势。同样,医学高等教育出现质的飞跃。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优胜劣汰现象更加明显,满足社会对医学界高端人才的需求,同样产生新的问题――医科毕业生就业难
1 目前医科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如下
1.1 毕业生数目剧增,考研的毕业生更是稳增不减。社会竞争激烈,中心城市大医院所要求的学历高,一般都要求硕士、博士以上学历。
1.2 毕业生择业观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中心城市需求过饱和,而偏远地区急需医学本科生,所以造成急剧的不平衡。
1.3 医学生供给结构矛盾,专业供需不平衡。预防、影像学、麻醉学、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等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从而就业率不同,而且差异很大。总体来说就业率下降。
针对以上种种不利因素,我们就从新生开始抓起,同样也需要学校、学生、老师等多方面配合。不仅提高了就业率,也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大学也算是学生最先接触的小社会,所以先从学校做起,建立一套健全的体系来规划医学生的职业生涯。
2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新生职业规划建议
2.1 学校应该合理设置专业。符合今后就业的发展前景,冷热专业相协调,不能因其耗资巨大就将错就错。
2.2 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同时需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做到老师学生共同进步。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实现,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2.3 加强学校与政府及用人单位的合作,珠联璧合,让大学生顺利的走进职业生活。
2.4 为让新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并成功的迈入社会,必须将具体措施落实于实践,诸如从大一开始填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从思想变主动。想大学生广泛宣传有关基业政策与规定,分析就业形势,邀请有关专家来介绍我国的卫生国情,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定期开展一次就业前景分析会,紧跟社会前沿,时刻了解最新动态。开设就业指导课,不仅介绍就业方向,同时还需培养求职能力,例如如何写简历,如何应对面试时诸多的问题等。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加强每位学生就业素质及对就业的重视。除了开展主题活动,就业引导外,还要注意平时能力的锻炼,为人处世的方法原则,对将来步入社会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3 我院职业规划实践情况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在校本科生 就业认知 就业期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医学检验专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政策改革,随之而来的就业等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研究将以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及期望数据为基础,来探索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认识及就业动态趋势,并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针对就业指导方面提出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9~2012级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生,共计480人,抽样调查320人,有效样本是269,样本有效率为84.06%。
1.2 研究方法
对在校生进行就业认知及期望的调查,以及对有效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回顾,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数和百分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2010年~2012年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达到90%以上。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容易的同学占18.22%,情况一般的占57.99%同学,比较困难的占6.32%同学,不了解就业情况的同学也占相当的比例。被调查的在校生中,约有66.91%有过职业规划,其中详细规划的仅占10.00%,没职业规划的占29.00%,同时也存在少数部分人(约4.09%)职业规划由父母决定。
2.2 最主要就业压力来源
社会在发展中每个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都不一样,相应地,专业、学历对于就业的影响也就显现得比较明显。①数据分析最主要的就业压力来源于用人单位门槛太高,占49.44%。其次,有33.83%的在校生认为毕业生逐年增长,供大于求,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就业压力。家庭的过高期望及薄弱的课外实践也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当然,目前女生就业更为严峻也不容忽视。详见表1。
2.3 期望的工作类型
由表2数据分析知道,大部分的同学(78.07%)在未来职业规划中会选择医务工作,这说明了医学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取向。而暂时不工作继续深造的学生占10.04%。除上述之外,报考公务员、个人创业、科研所就职及其他行业也是同学们期望选择。
2.4 期望的医院等级
总体来说,同学们的就业期望大都趋向于三级医院。从2012~2009级,对三甲医院的就业期望呈明显降低趋势,而对三乙医院的就业期望趋势与前者相反。随着在校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相关就业信息的分析了解,以及对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认知,2009级学生的期望的医院等级主要是三乙医院(40.35%),而其他低年级学生更加倾向于三甲医院。
2.5 各年级期望月薪
1999年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显示,“医生”在69 种职业中排行第14。②本专业四个年级同学对工资期望值不同,2012级同学工资期望值较其他年级高,68.03%的同学在经济浮动和物价持续上涨的现状下期望工资待遇达3000元甚至更高。
3 讨论及建议
(1)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近四年的招收人数比全省其他医学院校多。78.07%的同学选择从事医务工作,说明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积累学习,已树立了较牢固的专业思想,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取向。从医院级别的选择期望中不难看出,该专业学生大多期望医院等级是三甲和三乙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医疗人才分布格局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及医疗人才在省市大型医院已趋饱和,而基层医院严重不足的现状。结合医学生特点,计划暂时不工作继续深造的学生占10.04%。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读书来逃避就业压力,造成了就业观的扭曲;同时因为很多学生期望进入大型医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这些医院的门槛要求高等因素使得在校生早有继续深造的规划。
(2)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但来自各方面的就业压力激励该专业学生不断寻找强化自身能力的方法及途径。调查分析,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有无专业技能、外语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社会实践经验等对就业的影响,他们认为其中最需要强化的方面是专业能力(44.61%);其次是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及外语能力。数据逐一分析得知,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是2012级学生认为应对就业压力的最重要的法宝,比例为33.33%;然后再是强硬的专业能力(28.00%)。随着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积累及对社会实际情况的更深入认知,2009级在校生更加重视专业能力,比例占56.14%,而2010级有51.43%的人,2011级有46.27%的人。整体数据说明现在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学习成绩在今后的就业当中不是唯一的标尺, 综合素质才更重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成为了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重要指标,也是所有学生亟待提高的就业能力。
(3)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就业认知及期望的调查分析, 从事医务工作是医学检验学专业在校生最主要的就业期望。因此,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高校在在校学生就业规划中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开设就业专题讲座等)的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学生就业心态的教育,引导在校本科生端正就业心态;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了解社会职业发展和职业素质要求,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服务于基层;结合医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特点,鼓励更多的在校生选择考研、规培等途径缓解就业压力。学校应对就业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尝试性的改革,采用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提高在校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及认知度,鼓励更多的在校生扩大扩细自己的就业规划,为走向更多的社会服务平台做好准备;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就业基地。③
注释
① 北京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能力分析研究——基于2009届毕业生的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12.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规划
近年来,本科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就目前大的就业环境来讲,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职业规划”的长期缺位。现在的社会是不断在发展进步的,竞争日益激烈迫使用人单位不断提升用人标准,虽然社会所提供的舞台是十分宽广,但是本科生如果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也会在漫无目的的求职中被淘汰或者在行业发展中成绩平平。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生应该懂得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的知识。现就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如下。
1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对其认识不足
当前,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为数不多。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了解的仅为1.8%,基本了解的为27.93%,略知一二的为51.35%,完全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却是有18.9%[1]。学校没有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信息和相关知识,加上大学生自己也从不去想职业规划。因此,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根本不了解,甚至极少数大学生根本没有听说“职业规划”这个说法。对职业规划有所了解的,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想规划,但不会规划,使这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无以适从。缺乏对行业、职位详细信息的了解等,体验不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做出的职业规划在文字上显得理想化,具体行动计划上又脱离实际,忽视目标的坚定性和实施的灵活度。
2 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职业规划教育流于形式
有些高校即使给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也不注重结合专业,不注重结合大学生个性特点,为了省时方便只考虑面向整体学生而进行泛泛的职业规划指导。这是造成目前部分大学生职业规划流于形式的倾向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高校领导往往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职业规划
工作没有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指导职业规划的专业队伍缺乏,只是偶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课程或讲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规划教育,没能提供完善的职业规划服务。
3 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是不相关的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观念的误区
职业与职业规划这个在国外从娃娃就开始了解培养的常识,我们却是在大学毕业的前夕才去考虑、关注和学习。很多大学生都会误以为大学是大学,尤其是大一,大二是不用考虑就业/职业问题的,考虑就业/职业的理所当然的时间为大四、大五。认为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是不相关的。职业规划就是功利地为找工作做准备。
4 学校对学生职业规划缺乏动态指导
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应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生理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个人特征及家庭背景的个人资料档案,并以此进行动态辅导。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而实际情况是不少高校只是在学生进入大学四年级后才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把职业规划指导当成了大学生就业前的冲刺工作。
5 职业规划的理想色彩较浓,没有科学、实践的认识,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
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认识模糊,缺乏对其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基本了解,简单地把职业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和学习计划,缺少理性思考与规划,这反映了大学生在职业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之间的矛盾,表明大学生们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真正的认识,缺少实际的实施,这必将影响到他们自我评估错位,不能准确审视自己。自我评估是职业规划过程中的一个起始环节,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估是科学进行职业规划的前提,它对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确立,生涯策略,生涯评估等环节及其连续过程的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目前,很多大学生在自我评估方面是比较片面的,不现实的,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自己,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什么,自己的技能专长是什么,自身的优势弱点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哪些等等。只有一个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才能知己之长,知己之短,知己所能,知己之所不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大学生不能找到理想的职业,不是没有社会需求,而跟学生自我认识较为缺乏,未能从全面的角度对自我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有着很大的关系。
6 择业观多元化,择业意向不稳定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代的变迁给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带来了深刻影响[3]。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格局已形成。但是由于他们对职业价值观的认知处于不稳定和发展的时期,择业观矛盾、并与现实冲突,择业意向模糊善变,表现出各种不适应:或过分看重经济效益任意选择或放弃,或片面看待大城市,不肯屈就,或单以考研来逃避就业压力;不少学生在择业时不知如何决策,跟着感觉走,朝三暮四,择业随意和多变,也让用人单位感到担忧。
总之,职业规划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可以在大学阶段最好最充分地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而准备,那就可以相应地加快个人的职业发展历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就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有利发展也会促进个人生涯的发展[4]。也可以说,在大学阶段规划职业就是为个人人生负责的表现。
参 考 文 献
[1] 孙明.天津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需求分析.中国轻工教育,2008,(4):9496.
[2] 许旷宇.医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探析.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3):310.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障碍
作者简介:张维(1971-),女,天津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学办公室;曾媛(1969-),女,天津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学办公室。(天津 3002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22-01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表现,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工作者的关注。据文献报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约有17%~20.23%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1]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孙勇等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表明,医学生中有一般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高达43.61%。[2]
医生是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职业,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学工作者,不仅要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既关系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与患者的诊疗及社会心理康复有密切相关。[3]因此,全面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1.学习困难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少主动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手机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阻碍,学生对手机的兴趣超过了课堂内容,直接影响到课堂吸收率,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该情况如不能得到缓解,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产生质疑,从而形成自卑心理,直至产生厌学情绪。
2.人际交往障碍
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和心理障碍。一些同学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过分敏感经常与他人发生摩擦和冲突,容易产生压抑和焦虑情绪,从而引发学生的孤独感;有的学生因性格内向、羞与表达、内心情感封闭,从而对社交产生了恐惧心理;还有的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感受,喜欢计较,情绪化严重,易与人发生争执。
3.态度消极
具体表现为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马马虎虎,生活不规律,情绪低落。这类学生从不主动参加社会活动,没有担当,经常牢骚满腹,对社会充满怨言,经常感觉怀才不遇。遇到挫折容易放弃,消极之后无法重新振作,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业压力大
学业压力是造成医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医学是一门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医学生学制长,学习内容繁杂且多以记忆性内容为主,学习内容枯燥。同时医学又是一门终身学习的学科,这些特点都使医学生感觉疲惫,易产生倦怠感。有的学生因不适应沉重的课业负担而出现逃课、学位课程不及格等现象,尤其以男生居多,究其原因在于医学专业偏重于记忆性,而以逻辑思维见长的男生明显不适应。可见,学业压力对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是巨大的。
2.人际关系难以处理
人际关系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在校医学生均为“90后”学生,他们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张扬,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且希望与同学交往,但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尤其是新入学的学生,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生活轨迹,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往往不适应,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导致部分学生选择逃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另外,有的学生将虚拟的网络空间作为情感宣泄的出口。
3.就业压力巨大
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越加困难,医学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医学专业因其学制长,学生在与普通学制本科生的横向比较中倍感压力。同时,医学的专业性强致使就业渠道受到限制。为了回避就业压力,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成为医学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出路。由于考研的压力,致使学生忽视了临床见、实习工作,而这一时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由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重要阶段。见、实习工作的空白又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带来了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
4.社会负面事件影响恶劣
近期不断发生的医患纠纷,一些媒体不客观的报道,都对医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部分学生动摇了从医的志愿。医学生作为未来医患关系的主体之一,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构建未来和谐医患关系有着重要影响。而当前医疗市场环境、社会舆论给医学生,尤其是给临床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身边不断发生的恶性医疗事件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恐慌,对未来的职业定位不再明确。
三、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1.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落实到位,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相应的讲授内容。在学生进入培养基地后,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临床工作的特点,采取案例式教学,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对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缓解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2.心理健康以预防为主
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没有真正形成心理问题之前,及时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将会减少和缓解同学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和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这类学生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特征。部分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为了保住面子,即使经济再困难也不申报助学贷款,这无形中加重了自己的负担。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缓解学业压力
各医学院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同时要做好与其他院校的横向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地与外界交流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还要多组织专家讲座,建立医学生论坛,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临床见、实习的学生也要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病例讨论、读书报告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质素,增强学生自信心。
4.重视见、实习工作
见、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向医生进行角色转换的过渡时期,医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更要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仔细体会带教教师与病患的沟通技巧,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尝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生要尽快适应身份的转换,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让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解除病人的疾患,充分体会做医生的成就感,提高职业认可度。
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医学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如何使医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建立起明确的发展目标,确定合理而现实的定位,是医学院校应该加以重视的新课题。入学新生刚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解放出来,大学初期的新鲜感和自我释放,使学生不会过早关注自己的未来。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入学之始就要建立职业规划的大方向,随着对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和临床工作的熟悉,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此时的医学生还没有社会经验,社会阅历较浅,为此,要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身能力,找准定位,使学生每走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轻学生毕业前的茫然与焦虑。
四、结语
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医学生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并形成合力,逐步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林,车文博,等.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2006,27(5):387-391.
1.1研究对象
选取参与了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PBL-临床科研带教的19名见习、实习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带教期间,研究对象均是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进行一个月轮转的医学生,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八年制在读学生10名,临床型硕士3名,临床型博士6名。所有人员均同意参加本次调查。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研究对象在一月的轮转期间除完成常规的日常见习、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外,还需接受PBL-临床科研带教。消化内科PBL-临床科研带教的方式包括:1)提出问题,以病房中住院患者的临床问题为主,部分与基础医学相结合;2)分组查阅资料;3)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查阅到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4)医学生均接受基本的临床科研培训,譬如科研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及写作技巧等;5)病房主治医师为导师,全程指导医学生。其中科研论文撰写均在接受完1月消化内科轮转后的3~6个月内完成。1.2.2研究方法:一轮临床科研带教结束后,对参与PBL-临床科研带教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问卷分为3个部分:未参加培训前的科研经历、本次培训中医学生的参与情况及培训后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情况。临床科研能力提高情况评价采用自我评分法,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2019年2月借助“问卷星”平台向前述的19名同学发送问卷链接,每个微信号限填1次,问卷为匿名填写,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连续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中位数(极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培训前的科研经历
在参加培训之前,被纳入的医学生认为在科研方面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没有明确科研目标、自身科研技能不足、学业或临床任务繁重、尚未发现个人科研兴趣以及未找到合适的课题组开展工作。医学生最希望通过科研训练提升的能力依次是论文撰写、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表1)。19名受训学生中,有13名学生曾在培训前参与过科研项目,其中仅有1名同学曾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展过课题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19名学生作为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SCI文章有5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有16篇,其中有8名的同学此前从未作为第1作者或共同第1作者发表过文章。
2.2本次培训的参与情况
在本次PBL-临床科研带教培训中,19名学生都参与到了课题研究中。5.25%的学生参与了课题设计,10.53%的同学参与了课题申请书的撰写,73.68%的学生参与了开展调查、实验和数据整理的环节,84.21%的学生参与了论文撰写的过程,10.53%的学生负责子课题的研究。
2.3培训后的临床科研能力提高的评估
培训前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不是很高,且普遍认为科研训练难度较高。经过一轮PBL-临床科研带教后,学生对科研训练更感兴趣(P<0.01),并且认为科研训练的难度也有明显的降低(P<0.001)(表2)。在科研参与度方面,学生在经过培训之后,参与到科研的人数相比于培训前增加了6人.在科研产出方面,培训后医学生的临床科研产出显著增多,截至目前已经有23篇论文被正式发表或录用待发表,其中有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杂志20篇,所有文章涉及到的临床问题都来源于消化内科病房轮转期间的实践。作为第1作者或共同第1作者发表文章的学生数达19人,相比于培训前增加了8人。在自身科研素养评价方面,培训后医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科研能力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临床医学生;临床病理见习;实习现状
1高职临床医学生病床病理见习状况
1.1实习医院的教育意识流于形式
一部分实习医院可能因为去实习的学生是高职的医学生,因而并没有认真教授。还有一些实习医院,以社会医院的临床工作为例,这些医院的专项人员缺乏教导的经验,对医德医风和医者的岗位培训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没有看重起来,没有因材施教。有些老师服务意识不强,还有些老师自身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在带教中未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医德医风方面,带教老师和所在医院有忽视,言传身教做得不到位。更有的基层实习的医院,考试流于形式,质量不达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见习效果的这些种种因素,需要见习的医院先进行教育意识的转变,对教育重视起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不能单单流于表面现象。
1.2需要带教的学生过多
近年来,高职中对医学院的学生进行了扩招,使医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因为人数增多,所以在实习时,老师的负担也跟着增大,这导致带教老师不能对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也不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直接引起了学生的不满情绪,影响见习的效果。由于学生众多,也给见习的医院带来的很大的负担,学生有时的吵闹扰乱了医院该有的秩序和清净,医院对于学生的食宿和安全问题,还有管理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些情况使得一部分医院将过多的实习生拒之门外,这其实对实习生毕业时的工作安排很不利。
1.3高职医学生对见习不够重视
高职医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但是时间却很少,大多数的高职临床医学生都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问题,或者想要专升本,然而考试是以笔试理论为主的,对临床实践技能的涉及较少,所以学生大多注重课本知识,而忽略临床病理见习。还有些学生并不了解见习的重要性,自身目的不明确,又觉得见习不能得到什么知识,也没有什么薪水酬劳,就是打杂跑腿,不愿意与病理医生进行交流,因此对实习的积极性低下。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对见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因为在校期间的基础知识把握不牢,无法将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书到用时方恨少,导致一问三不知使见习很难,见习的成效也不显著。
1.4学生对见习并不满意
高职临床医学生中开展的临床病理见习中能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不单因为见习医院给的机会较少,还因为大部分学生只是问病史写病历走形式,高职医学生的病理临床意识薄弱,在实践中对标本采集甚至对病理情况报告的解读都存在问题,很少有同学去学习临床病理的常规操作。更何况带教的学生太多医院不可能给每个实习生都提供机会动手操作,而且实习生没有执业的资格。因为风险较大,我国也没有关于医学生见习时的规范操作,因此若在见习时有什么疏忽,所造成的医患问题将更加难以控制和解决。种种原因导致见习流于形式和表面,高职学生本来的时间就不多,又缺乏实际锻炼,导致动手操作能力差,临床病理见习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使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时不能转换到医生的角色,无法对医院的现状情况适应下去,导致职业不稳定。
2高职临床医学生中开展临床病理见习的实施
2.1确定参加见习的对象
前文提到,因为学校招收的学生增多,导致见习的学生增多,所以临床病理见习的容纳是有限的,学生可以进行自愿报名,如果人数过多,学校可以择优选取,可以选择部分已经学过病理学的学生参与临床病理见习。经过见习,可以让高职学生明白到临床病理学有多么重要,加强对此学科的重视程度,并能够初步具备解决临床疾病问题的病理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与医患沟通能力,为今后职业发展做准备。
2.2工作准备
一个良好的见习效果离不开见习的前期工作准备,要向学生介绍一下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基本的操作流程,以及它的各种步骤和注意事项,还要指导学生如何与医生、患者或患者家属交谈等。要明确见习生的见习目标,使学生对病理诊断及其技术有初步的感性了解,理解到它的价值何在,了解临床病理医生的地位和应尽的责任义务,并积极配合工作
2.3病理申请单的填写
关于病理检查申请单的填写一定要正确,因为病理诊断师大多只能见到手术后切除的标本,还有一份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检查申请单可以反映患者患病情况和手术情况,但有很多的临床医生并没有意识到申请单的重要,导致其填写内容不规范,对病理诊断师的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所以,在带教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学生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的训练,使见习生了解其重要性,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工作时也能善于写申请单。
2.4病理制片
见习学生可以分组由相关教师从接受标本开始带领观看,观看其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的过程,最后由教师带领观察显微镜下的标本切片,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病理制片的过程是怎样的,也能熟悉病理制片的整套流程,使学生认识到环节不能出错的重要性,不然会影响诊断结果,同时理解到为什么诊断结果要过几日才能得出。
2.5病理诊断工作的熟悉
教师和医院可以合作,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的临床疾病,然后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读片并尝试诊断,使学生了解怎么诊断分析显微镜下的图像得出结果,增强学生的病理诊断思路,激发学生们学习病理并重新复习病理理论课的热情。
2.6切片制作
有的见习生动手能力比其他同学要强,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处理典型的标本,对标本取材包埋,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标本的病变与改变,进一步理解并对病理思维进行正确训练。
2.7冰冻切片
让见习生了解在临床工作中冰冻切片的整体流程,并且认识到冰冻切片其实不可以滥用,因为这会增加诊断师的诊断效果和风险,也会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对患者并不友善,要使见习生正确认识到冰冻切片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它可以使用的范围。
2.8免疫组化室的参观
可以参观诊断室和免疫组化室来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初步接触需要用免疫组化室进行诊断的疾病是什么,了解它的原则和意义,这对他们日后可能要进行课题研究也有帮助。
3高职临床医学生中开展临床病理见习时的体会
3.1理论知识不再枯燥无味
临床病理见习会使病理理论知识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变得更加生动近人,通过见习,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到病理工作中,可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通过见习,学生除了可以了解并亲身参与病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外,还能使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鲜明生动起来。尤其是当带上手套触摸平时只有在课本上才能看到的标本并进行观察时,能够使课本的印象更加深刻。教科书上的内容也会随着见习变得生动丰富,而不再枯燥无味,能够学到学校里学习不到的知识,弥补了学校教科书知识的不足,并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而且,见习生中不乏有理论基础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都比较高,在遇到问题时同学们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者问医师,都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临床病理见习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通过临床病理见习,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方面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建立起专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与良好的医德观念。而且,在临床病理见习时,学生免不了要和医患或者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了解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心理,做到良好的接待,并学会怎么向病人和病人家属解释病理现象及其结果,使病人和病人家属不会因为精神方面的压力而崩溃。总之,可以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同时,学生还可以对病史与其他和病史病理有关的结果跟专业医生进行交流,提高知识方面的素养。
3.3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在见习过程中,虽然见习可以使学习知识变得更直观更生动,但是对教师来说无非也是一个挑战,教师不能单单重复简单知识了,而且他们自己对待病理临床的态度还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变成有规律的好理解的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知识,并且还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工作的认真的态度。
4高职临床医学生中开展临床病理见习时需要改进的方面
4.1时间和人数要求改进
要见习的学生过多对老师和相关医院都会造成负担,因为医院相关病理科的容纳也是有限的,人数过多会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所以见习时间可以与医院协商,进行适当的增多,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通过轮流进入病理科见习,学习知识和经验。
4.2病理理论与临床课程相结合
在见习时,可以多将病理理论与临床进行有机结合,因为临床病理更多是偏向临床,所以只靠理论的知识是不足以使学生进步的,通过病理理论与临床专业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教授学生知识,所以学校可以争取邀请临床科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4.3使临床病理见习成系统
朱熹认为应对儿童及早施加教育,使其成为“圣贤坯璞”。医学生一进入医学的殿堂,就意味着将担负起人民健康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崇高社会责任。学校要想将其培养成医学的“圣贤坯璞”,就应“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建立规章,规范行为”,学校应制订好育人计划,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及早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让学生知晓自己将成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所要经历的一切(包括专业知识的准备,专业技能的获得,职业修养和道德规范形成等),及时让学生知道医学生的培养规格、要求,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进程等;熟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遵守,明白以后作为一名医疗卫生工作者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学校还应及时地在医德医风、心理辅导、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多方面给予指导。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学校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增强其对临床的感性认识和及早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学校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学校的教育、考核、反馈、完善等高效的育人机制。
(二)形象生动,激发兴趣;因材施教,适时启发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圣贤施教,各因其教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主张施教育力求形象生动,激发兴趣;同时要注意区别学生资质的高低,抓住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医学知识信息量大,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知识信息传播途径、手段和方法的快速更新,从业者需要在获取和掌握前人总结的系统医疗知识及技术的基础上,及时将知识更新、重组、提高,这样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所以要想让学生高效掌握和巩固医学知识,各种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讲授法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也是能在较短时间内传授前人研究成果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但是,医学教育授课内容较多,传递信息密度大,在有限的课时中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堂授课时应适时结合应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学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好奇心、求知欲,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使教学的内容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处理下,变得更形象生动,使教学内容形象客观的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有助于学生记忆。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置疑、提问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吸取知识。同时,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另外,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技能要求高,医学毕业生应具备基本的临床经验和临床操作能力,这些都必须在临床教学过程和临床实习中完成。在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环节的中实施导师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诊断能力,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三)穷理为先,力行以终;注重自学,提倡交流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牵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指引者,师之功也。”“为学要自己着力,然亦不可不资朋友之助”。朱熹的这些见解对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倡导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等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的作用在于“: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重点抓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教师的任务在于:“作得个引路的人,作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医学教育应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和小班讨论,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医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来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设疑、释疑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养成相互“学”与“问”的习惯。在医学教学中要配备与之配套的网络学习课件,疾病的案例分析,供学生浏览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循序渐进,知行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技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