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

第1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他心碎了,怕看又不能不看,就胆怯地死盯着站在河边的黑影。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如果他能走,他一定立刻照着他的心愿做;但是不幸,他的身体跟树木一样,长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的人物、故事,都牵涉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爱国主义精神、仁、智、礼、仪、信等。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是放在教育工作第一位的。因此,将德育与初中历史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展开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做学生们道德的榜样

历史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才能使学生们对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更加的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本文由收集整理师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高度。提高历史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首先,教师应该定期接受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内部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工作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工作综合能力。其次,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感悟历史人物的博大情怀和高尚情操,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历史教师应该定期对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使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反省、不断进步的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二、在历史教育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物值得我们去称赞、歌颂和学习,然而如果只是让学生们从文字上去感觉,那么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比较微弱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历史故事以及自身的演讲,将这种感情渲染出来,提高这种道德情感的感染力。比如,在讲到汉文帝的“文景之治”时,我们可以引入汉文帝至孝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在其二十四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得了一种病,因为不能服食药物,所以这病好得非常慢。汉文帝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母亲,常常泪如雨下,并且日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直到母亲病愈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消瘦了不少。”在这个故事讲完以后,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对自己的父母做过类似的事情?”从而引发学生们深思,以提高他们对“孝道”的认识。

三、历史教育中加强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1)根据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知识。借助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的道德形象,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从而拥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心理标准。初中历史知识中优秀人物们所涉及的道德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忧国忧民、以身殉国的屈原,天下为公、舍生取义的商鞅等。这些道德形象对于学生们道德知识的培养和道德标准的规范化、具体化、生活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2)利用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观念的重要过程,再多的道德知识培养,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内心的感触,也对学生们道德观念的生成起不到丝毫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通过情境教学或者是多媒体教学,增加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情感。

(3)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名言名句,这些语言文

字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历史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怀和伟大情操,同时也带有比较浓郁的情感色彩。比如,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些名人名言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也是非常有效的。

四、历史教育中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第3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人本道德的概念,是将道德回归于人类本身,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其包含了价值取向、为人处世的方式、以人为本的理念等众多方面的内容,是根植于马克思在人的发展理论中提到的“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健康向上的成长,所以对实行的人本道德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帮助学生抵制不良,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人本道德模式的现状

(一)不重视道德的学习

高职学院由于存在着严重的学生就业压力,一直在提升专业课的水平,但是忽视了人本道德模式的构建,不注重学生道德的学习培养。而且随着社会风气,竞争机制,等价交换等的影响,使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一定偏差,现实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学校人本道德模式形同虚设。

(二)缺乏道德意识

由于高校人本道德教育不完善,高职学生部分道德意识严重缺乏。例如,部分学生在公共场合总是会出现不文明现象,插队、占座、乱丢垃圾、对长辈或者是其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等等行为,都是高职部分学生缺乏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

高校人本道德模式在目前看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努力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二、高职学生人本道德模式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误区

高职院校是向高职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高职学生需要在高职院校学习专业技能。但是高职学生的任务并不只是学习专业技术就足够了,还需要学习道德修养、待人接物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目前来说,高职学生的思想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其会认为,只需要学好专业课,其他学科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缺乏远大的理想与责任,对社会现象、国家大事甚至自己周边的事物都缺乏必要的关心。高职学生这种极端的行为,是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与是非观念的表现。如此一来,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后其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人本道德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二)高职学校在人本道德模式上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本道德模式中,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大部分院校依然停留在课堂教育环节。学生单纯听老师讲授理论与规范,难以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认为老师在老生常谈,没有实际价值,从而产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同时,高职院校人本道德模式中,没有重视实践人本道德教育,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获得思想上的成长。这种模式下,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从而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加之,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过着相对独立自由的生活,如果没有完善且行之有效的道德行为规范,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侵袭〔2〕。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高校是社会的雏形,学生在高校中学会社会技能,为将来能够更好地步入社会做好准备。高职学生处在高职院校的象牙塔里,却还是与外面的社会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便捷的网络成为年轻人工作、学习、休闲的主要工具。但是网络上充斥的不良信息,也在时刻不断的侵?g着这些不成熟的年轻人,非主流思想大行其道,越是偏激,越是阴暗的信息反而越多人关注。学校的人本道德模式,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屏蔽,对不成熟的高职生来说不啻于毒药,给高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吧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中职生的人本道德养成。

(四)高职生自身原因

虽然高职学生在生理上已经基本发育成熟,但是在心理上,由于经历的事物不多,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其心志的发育还不成熟。很多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溺也使得其心理不能完全成熟,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遇到事情不能控制自身情绪,普遍意志薄弱。在对社会上事物进行认知的时候,缺乏辨别与判断分析能力。这些心理上的缺陷,让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出现道德认知与行为上的误区,学校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与控制,会使得学生道德品质走向不可知的方向。

三、高职生人本道德的心理特点

(一)强制性与自觉性

人的心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幼儿时期的随意性,到少年时期过渡为强制性。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阅历与道德教育的不断深入,当学生到达高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更多的就是表现出自觉性。这个时期,高职学生会开始注意个人的道德与社会的公德行为规范,关注社会上的正面与负面消息,开始逐渐认识并思考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所以,高职学生这时候心理特点是逐渐从强制过渡为自觉,思想变得越来越成熟,自发自愿的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同时能够按照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日常行为。

(二)不稳定性

由于社会现象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以及文化、经济、传统、社会形态及社会意识等都会对高职生的道德意识产生影响〔3〕。因此高职生心理充满了复杂性。同时,人与人之间家庭背景,所处的社会环境、受到的道德教育、性格因素等影响,让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现象的理解也不相同。这体现了高职学生心理上具有矛盾性的特点。由于学生具备了矛盾性与复杂性两个心理特点,具体的道德心理表现上,学生就表现出道德心理不稳定的特点。在这种不稳定的心理条件下,学生容易被误导以及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其道德心理更加不稳定。

(三)主观性与社会性

高职学生通过社会实习,生活实践的不断深入,逐步步入社会大环境下。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会见识并亲身体会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慢慢的形成对社会现象的独特理解,这种心理现象集中体现出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主观性。同时,高职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中,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心理品质都在不断发展并逐渐成熟,逐渐形成完整的自我和个性。所以,学生道德心理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的特点。

人的心理表现多种多样,高职生处在一个心理发育十分关键的位置,高职学院有义务了解高职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其心理问题,把握学生心理品质,在人本道德模式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道德心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人本道德模式发展的途径

(一)生活实践

高职学校通过对学生的生活实践这条途径,使用人本道德模式,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塑造完善的人格。高职学校将人本道德模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尊老敬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互帮互助等等社会公德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主动设置特定的环境,让学生体会道德情感的作用。用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高职学校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他的道德情志、道德能力,以最后提高道德的自觉性〔4〕。

(二)校园氛围

高职学校的人本道德模式,也应该建立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与道德氛围中。通过在各处宣传栏书写名人名言,道德行为的宣传鼓励等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行为。或者通过安排各类有关人本道德课余活动,例如人本道德知识竞赛、人本道德小记者、课外道德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不止局限于课堂内听老师讲课,真正体会到人本道德对自身产生的作用。积累实践经验,调动学生的人本道德学习的积极性与真正理解并培养自身的人本道德品质。通过优秀的校园道德氛围,让学生真正实现能力与道德的全面发展。

(三)媒体网络

当今的媒体网络技术不断飞速发展,形式与过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利用现代媒体网络工具,将高校的人本道德模式嵌入其中,让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也在接受着人本道德教育。高职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媒体的时间是非常多的,高职学校就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宣传人本道德。从课堂到生活,从线上到线下,立体式的对学生进行的人本道德教育,让学生对人本道德的理念以及行为融会贯通。

同时,高职学校也可以借助这些媒体网络工具,对学生日常行为,以及心理状况进行简单评估,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保证其健康向上的发展和成长。

(四)三方互动

高职学生处在将要步入社会的阶段,而对学生人本道德的培养就有赖于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培养。高职学校对学生要设置相应的人本道德的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同时,安排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今早步入社会,用社会上的人本道德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对学生产生积极地影响。同时与学生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学生在家时的表现进行了解,还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等,关心学生,为制定针对学生的人本道德模式提供参考。只有在三方联动之下,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人本道德教育,构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成长氛围,才对学生人本道德的培养起到帮助。

五、优化人本道德模式的方法

(一)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国外虽然有很多关于优化人本道德模式的理论,可是中国国情与外国还是有所不同的。高职学校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中,关于中国人的道德观教给学生。我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都是有关于塑造人的品格的理论。例如国人提倡的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微言大义,博大精深。内里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智慧与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伟大精神。将传统文化教给学生,不仅能起到加强人本道德品质的效果,还能培养出具有民族使命感的青年们,他们将为祖国发展不懈奋斗。

(二)培养学生人本道德情操

高职学校通过人本道德模式,对学生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主要包括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等良好品质。但是目前的大学生在实践上,普遍出现不文明现象。例如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行为,造成高职院校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改正,提高学生人本道德意识。而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首先学校帮助学生提高意识,重视学的道德教学。第二在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中,注重道德养成教育,通过管理手段,让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将道德情操加入学校的人本道德模式之中,更好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高道德品质与修养。

(三)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人本道德模式的教育中,也不能少了科学文化的教育。目前大部分高职在校生都会在课余时间使用网络,科技正不断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利用科学文化,创造出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学会辨别网上真真假假的传言。在良好的网络氛围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强化道德品质与修养。还可以将科学文化教育加入到实践当中,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修养。学生深入企业,可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主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忠诚之心、感恩之心、合作之心,体验知识转化为成果的成功之心,学会先做人,后做事〔5〕。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对学校人本道德模式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的学生们很快就要进入社会中工作,这时候,高职学校的学生总会出现较大的精神压力。同时,为了输送出优秀的人才,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的人本道德模式,最终还是要培养出专业且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而心理健康对道德品质来说尤为重要,其中,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等一些心理品质也反映出高职院校的人本道德模式是否真的有效。在人本道德模式下,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面对不良信息的诱惑、消极的影响,学生能做到自我调节,自我辨别。再有就是在人本道德模式中,加入心理健康诊断机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与调节能力,从而提高道德品质。

第4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其实,大家都在结网,北岛曾经有一首诗题目是两个字:《生活》,内容却只有一个字:“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确实形象地揭示了某个方面的真谛,作者惜字如金,创作了一首不能再短的现代诗。此诗寓意宽广、深邃,不难体会。

虽然说大家都在结网,但是,由于接法不同,目标各异,结果也就难免千差万别,所以目标和接法尤为重要。愚笨如我,时常考虑这个问题,在知天命之际仍然反思这些,也并不觉得为时已晚。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套用那句老话,甚至可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吧!

前提是必须耕耘。既然耕耘,还是有个目标和方法的问题,其实这是回避不了的。首先,目标绝对应该明确,目标可大可小,可长远,可近期,瞎子摸象不行,就事论事、得过且过也不可。

确定目标之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患得患失。只有明确了凡事必然有得有失,才能不遗余力地去做,千方百计地努力去做好。

前不久,在澳门大学读书的女儿一边准备托福考试,一边还得准备期中考试,在这个过程中,她日渐消瘦,好像有很多体会,其中之一是:“时间再多也经不起浪费。”对于需要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而言,其他的都是在“浪费时间”。于我,仿佛是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慨然若失,唏嘘思之,倍感惭愧,犹如芒刺时刻在背。其实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同样做事,为什么收获明显不同?最为根本的是刻苦努力的程度不同,也就是必须勤奋,跟天才不天才其实没有半毛关系。

关于天才的名人名言早已多极,《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说得极为透彻:“人们对天才有许多定义,有的说天才即勤奋,有的说天才是三分运气,七分汗水,都言之有理。但如果是我,如果浅薄如我都能有机会谈天才的定义问题,我要说,天才即集中时间,即集中精力。”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然而,王蒙却谦虚地认为,人生哲学是天机,不可用语言述说。

天才大概是为做有利于宇宙和人类的大事业而来,芸芸众生如我辈不妨也可以勤奋一些,集中精力,抓紧时间,一件一件地踏实去做。并且,不因其小而不为。比如,收集自己思想中的一些所谓的火花,坚持日久,也许其中能有一两句精辟的话吧!

如果能够不时地采撷意绪上的一些花朵,亦足以慰藉日渐沉沦和麻木的心灵,那就尽力护佑那些卑微的小花吧!恰似流星悠忽一灭地滑过脑海里黑暗的夜空,怎能放过那微弱的光啊!好像早晨起来,偶然发现篱笆墙上的牵牛花挂着露水开放了,面对那一丝丝的欣喜,只能由衷地感激大自然慷慨无私的赠予。

不管昨天发生过什么,明天又会如何,生活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执着于固有的隐蔽的规律。对于这一点,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并且焕发出足够的爱心。无论前人付出过多少难以计算的血的代价,也无论我们或者后人还要继续付出多少血的代价,我们既不能狂躁妄想幻想,也不能冷漠麻木虚无。所谓科学,无非是为了造福宇宙,造福人类,对于人类来说,最为重要的则是尽量减少为了造福所必须付出的沉重的代价,尽量降低社会进步的综合成本和道德代价。到头来,我们总不能让历史日复一日地血流成河吧!在人类无法自我净化的历史的长河里,请尽量减少你我不可饶恕的罪孽吧!人类的历史上必然要写满罪恶和耻辱,以便映衬另外那些灵魂的高贵。只要矛盾存在一日,真与假、美与丑、善良与邪恶相统一的历史,就绝不会完结!道德的评价尽管软弱无力,然而取消道德评价的社会,仍然遥远无期。

杞人忧天也许正是我的笨拙和迂腐,超前的精英看来可能极为可笑,甚至可怜,而在温柔敦厚善良的朋友眼里,不过是觉得这个人傻得有点愚吧。长年在农田里劳作的父老并不认为那笨拙里有丝毫的清高,他们只是有点不解,并且因此不屑。一个放弃升官发财梦想的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呢?这绝对不是逃避,却有着我的无奈和无力的困惑,惟有耐心地学会从容的生活,尤其是要直面生活的痛苦,并用不辞辛苦地劳作化解那些痛苦。

一些简单的,在别人看来甚至是很幼稚的字词或者句子,其中也许包涵着所谓的一些思想、情感或者想法。总之,可能是有人曾经形象地称之为“火花”的那种东西,时常地光顾我心灵的沙漠。我想采集或者记录这些字词成为文字,让他们像雨水一样,滋润涸的心灵和蒙蔽在心灵上的那些随时都会被风吹走的尘土,以便开垦属于自己的绿洲。

在高山、大海、平原、大河之间,在历史的天空下,我是一片从来都没有富饶过的沙漠,贫瘠是我的旗帜和惟一的财富。沙漠里固然是长期缺水,地下也没有宝藏,在这个生命的里,除了收获死亡,你还能够看到什么希望?我想,我应该有自己的希望,那就是经过辛勤努力,在古老的沙漠里,开垦、培育一片绿洲,逐渐接受那些从这儿路过的那些种子,并且引进那些顽强和充满智慧的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直到开花,结出硕果。也许我的思想之树,不能开花结果,那一片一片的落叶,难道就不值得收获吗?落叶一生最优美的表演,也许是在风中飘零的模样。不管是否有人能够闻到,那若有若无的清香!

第5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关键词:高中 课程性质 音乐教育 课标

关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新课程研制组骨干成员认为,普高音乐课程是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相互衔接的,因此,普高的音乐课程性质也用“人文学科”“美育”“必修课”来表述。笔者以为,这样的表述值得商榷,一方面没有解释义务教育阶段与普高两个阶段音乐课程的质性差异,另一方面表述上也不够严谨,因此有必要再做一些思考。

一、对高中音乐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分析

新课程研制人员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的。1.从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导致人与人的广泛接触,进而需要人与人的相互谅解角度出发,认为高中音乐教育能带来并促进人与人的之间的理解。2.从当前社会科技化、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情感越来越缺失的角度谈音乐教育在这方面当仁不让的责任。音乐教育在这方面也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3.从当前科技发展带来道德滑落谈音乐教育的价值,认为“高科技”必然伴有与之匹配的“高情感”才能培养合格的人。且不论这观点是否能成立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用“高情感”跟“高技术”相匹配就能解决吗?在笔者看来,课程解读人员的第一个解释是片面从人的认知角度来阐述,第二个是从情感角度来解释,第三个则从道德的层面来分析。也就是说,解释人员的思维框架是从人的内在心理结构“知情意”来分析的,从这个框架出发,并通过找出当前在这些方面的教育缺失,来指出音乐教育对这些方面的价值。表面看似很有道理,但细细琢磨则有缺陷。从“人”出发谈音乐教育的价值当然是可以的,问题是:这样的解释放在初中阶段不行吗?放在小学阶段不行吗?或者说放在任何有音乐活动的地方不行吗?如此,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高中”的特殊性在哪?显然,新课标解读在这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回答。也就是说,新课标没有突出高中音乐课的特殊性,把特殊性与一般性混为一谈。

二、对现有关于高中音乐课程“美育”性质的讨论

新课程文本的解读人员把高中音乐课程性质解释成“美育的主要途径”。他们的解说思路是这样的:1.从黑格尔的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思想出发,指出美育的价值能发挥完整人格的力量。进而引用教育家的观点(如“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等),进一步验证哲学家的思考的正确性。素不知这教育家的观点其实是根据哲学家的观点推论出来的。用推论而说的观点来证明“前提”起不到证明的作用,只能起补充说明的作用。2.从美育的奠基人席勒开始梳理美育发展“简史”来说明美育是情感教育。提到的著名人物有柏拉图、培根、卢梭、车尔尼雪夫斯基、苏霍姆林斯基以及我国孔子、刘勰、朱熹、梁启超、等。把这么广泛的领域提炼成“情感教育”是否合适?仅以孔子为例,孔子的美育思想真的能称为“情感教育”吗?孔子的美育思想非常复杂,用情感教育来概括他的教育思想未必妥当。这种历史的梳理断章取义,只是提及对自己有利的观点而不及其他,并不严谨,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客观。3.从音乐角度谈情感教育当然是合理的。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任何分析就直接提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显然有失公允。

笔者认为,说音乐课程是“美育的主要途径”这一定位就不妥,难道“美术”不是美育的“主要途径”?准确地说,音乐只能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次,课标解读人员没有直接回答普高音乐教育课程的性质为什么是“美育”这个最主要的问题,只是论述美育怎样怎样,违反一般逻辑。美育再好,怎么证明音乐教育是美育啊?仅仅引用名人名言似乎解读深度还不够。再次,高中音乐课程性质的特殊性仍然没有交代清楚。这跟中小学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没有区别的话,那只要一句话就行了,“关于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请见中小学音乐课程性质的解读”即可。

三、关于高中音乐课程性质是必修课之说的商榷

新课程文本的解读人员对高中音乐课程性质的第三条解读是“必修课”。解读的思路是这样的:1.从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入手,认为现在的普通音乐教育“专业化”了,即紧跟着专业音乐学院的步调。批评不良现象后指出,普通音乐教育是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难道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就不是必修课?就不是文化教育?这是两者划界的根本依据吗?2.课标解读人员还提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形成审美能力。解读人员说高中与初中的区别主要在内容等方面。对此,我们的疑惑是,小学三年级以上的音乐课标内容中就要求“培养兴趣”,到了高年级的标准要求是“提高”,怎么到了高中反而会退到“培养”层面了呢?这似乎体现不出内容的层次和深度来。

除了上述两个解读的批判,笔者认为还有值得关注的问题是:1.既然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规定是“必修课”,怎么又冒出“选修课”呢?这似乎前后矛盾。尤其现实中选修课的比例还更多一些,因此,如此定位不严谨。2.高中既然是基础教育,面向全体的,那么,有相当一部分要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怎样定位呢?学校对此是不是可以不闻不问?把这部分学生推给社会?事实上,许多学校对这些音乐高考生是很重视的,有的学校还以此为特色。事实上存在这批音乐高考生,为什么“性质”的解读里没有一点提及呢?因为课标没有明确提出建议,因此音乐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就无所适从,难免各行其是。作为课标,应该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

四、高中音乐课程性质的“假说”

基础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吴跃华先生提出的高中音乐课程性质应该从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三个维度进行解读是非常有见地的。1.从普遍性来看,高中音乐课程与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大学、专业音乐学院的音乐课程都具有共通性。它属于人文学科。音乐是人创造的,当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仅此说明还不够,强调它是人文学科是为了区别所谓的“科学”学科,至少认为音乐主要不是以概念、数据来表达、思维的学科。这是从音乐教育最广泛意义上来确认的,而不仅仅针对当前的全球化问题、科技发展导致的人性扭曲问题。2.从特殊性角度出发,高中音乐教育是美育课程不假,但这样的划分主要是说明它跟其他学科(如历史、哲学等)是不一样的,它属于美育这个大概念。至于美育是否是情感教育并不是绝对的,凡是被公认为美育理论的,都是美育的理论基础。3.从个体性出发,高中音乐课作为美育课程,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美育课程如语文、美术教育等,也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更不同于初中、小学音乐教育。其性质是综合性的,既有中小学的一些特点(比如有的高中还是在补习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内容),也有普通美育课程的因素(如强调音乐与戏剧等的综合),还有专业教育的影子。

事实上,高中进行技术化的教育普遍存在,与其堵,不如客观承认一些现象存在的合理性。这方面在外国更常见,有些高中音乐社团水准很高。仅仅强调基础属性实际上是对少数有天赋学生的压制,至少是不公。此外,高中的音乐教育还有一般大学音乐教育的性格,即部分高中生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音乐评论,这已经超出一般高中音乐教育的程度了。如此看来,高中音乐课程性质的模糊性和综合性、开放性的鲜明特征就清楚了。

总之,高中音乐课程性质的界定,应真正从事物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也许更有利于性质的确定,也更有利于推动高中音乐教育。高中音乐课性质的论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能激起同行们对高中课程性质的进一步思考就是本文的价值所在,期待同行给予批评!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二――高中音乐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J].中国音乐教育,2003,(09).

第6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 道德教育 发展环境 师生关系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必然冲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深思。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新时期特点、适合中学生特色、符合我校特色的德育之路。

1.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1.1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新建起了亭阁假山、楼道内的名人画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做到让每一个角落都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校园里的丁香园生机盎然,每到晚春芳香浓郁浓荫遮盖,学生在曲径通幽处中看书,总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心智,所以我校实行了班级文化巡展的活动,尤其强调了班级的布置,以创建温馨和谐的“家”的氛围为原则,体现各班特色,要求各班做到“六每”:每个班级有班训、每个教室有图书、每面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闪亮、每个窗前有绿色、每个展板都受益。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1.2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门口特设了两个果皮箱,果皮箱有熊猫吃竹笋、鲜艳的蘑菇等形状,天天擦得光亮如新,旁边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我们设立了温馨关怀牌,如:校门口你会看到“见到你真高兴”的问候牌;操场的一角你会看到“减速!注意安全”的关心牌等等。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3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2.1 构建新型的课堂流程,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求各科教师在备课时要突出情感目标的落实,凸现了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上下一片的德育之风。尤其在思想品德课中,强化学科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结合社会动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如初二学年开设的校园法庭活动、初三学年进行的班徽设计、感动中国人物品评、神州六号资料库等活动都设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活动中得以净化,自悟自得。

2.2 改变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汇集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可以是对学生进步过程的描述或记录、可以是学生在此过程中的照片)、作品、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的评价)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装入成长袋里。成长袋内装入的资料的决定者是学生本人。其目的是 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认识,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首先是在班级明确规定了学生成长袋的项目:(1)目录;(2)学生自我介绍系列;(即自评-各个时期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3)他评系列;(包括教师、同伴、家长和社会的评价)(4)成果展示系列.(自己的作品获或取得成绩,包括:学生背诵过的诗文、平日的优秀作业、自办的手抄报、搜集的研究性学习资料等)在每一项中都含有思想状态、身体状况、学习生活情况三方面,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生活的自信。在操作的过程中,我力求突出学生个性,让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评价小组,自己设计内容的形式,于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7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思想品德;德育教材;回归生活;生活经验

钟晓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博士后

自2003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版)以来,现行各版本《思想品德》教材已经陪伴初中阶段的师生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作为初期探索,各版教材通过较为大胆的革新以及多方面尝试,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为德育课程改革、教材进一步改进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部于2011年底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教材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方面,深化了对“回归生活”德育理念的理解,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新课标,基于现行各版本教材在使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当前初中阶段品德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思想品德》教材的改进应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处理好“生活”“知识”

“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从现行教材的使用中可以看到:在教材致力于生活逻辑展开的同时,教师努力在其中寻找知识逻辑。“回归生活”强调教材内容应紧密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帮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品德问题,但为了方便和应对书面考试,教师仍然不得不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提炼可供讲授的概念化的“学科知识”。此外,作为初中阶段的专设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以促进学生的价值学习和品德发展为根本来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方面内容。教材如何认识和定位生活经验扩展、知识学习、价值学习三方面的关系,影响着教师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品德课堂的展开。

1. 寻找“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

知识镶嵌价值,学生的品德学习离不开知识学习。那么,《思想品德》教材应当包含哪些知识?仅仅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便于记诵和书面考试的内容才是品德学习的知识吗?朱小蔓对品德教材所覆盖的知识范围进行了分类,区分出三种:品德知识、关于品德的知识、有助于品德的知识。其中,品德知识是指需要身体介入的、在品德行为中获得的知识,这类知识承载于教材所设计的行为体验型或实践型活动;关于品德的知识,不仅体现于教材的正文,还包括教材中以链接等方式呈现的品德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有助于品德的知识,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扩展现有的品德生活经验、支持品德学习的其他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的划分,有助于教师明确和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的特点,避免将思想品德课程演变为纯粹的心理知识课等。基于这样的分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识并不都是客观的、抽象的知识,品德知识与学生内在的、主体性的、不断生成的、有价值倾向的生命经验相嵌套,关于品德的知识和有助于品德的知识是品德学习的脚手架,支撑学生品德知识的获得。

2. 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在新课标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教材中每一课的目标定位,需要更多地站在学生角度,反复研究、聚焦初中学生在相关内容领域内所遭遇或将面临的成长困惑、道德难题,避免大而空的道理,致力于帮助学生搭建迈向品德生活的道路。

对此,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既要看到学生的群体,也要看到学生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感受,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是其品德学习的起点,如果充分考虑到学生有个体化的生活经验,那么,教材内容的展开应暗含着一条生活经验的线索:承认、接受不同学生的个体化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分享、相互交流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不同经验之间的碰撞乃至冲突,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个体经验的反思、调整和扩展。这条线索牵引着学生的品德学习,教材的活动设计则是线索推进和价值引导的关键点。

二、着力教材的思想性,

注重学生品德思维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性质。《思想品德》教材不仅要坚持课程应有的思想高度,更要着力实现思想的影响。[1]一方面,“回归生活”的德育,并不是要迎合、迁就、迷失于多元复杂的现实生活,而是以其内在的精神高度来引导、改造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思想性有其高度,但并不意味着思想的空、大、远,需要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问题、困惑的深度相连接,教材需要引发学生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我对话,在不断对话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性影响。因此,着力教材的思想性,需要从顶层设计的思想理念、教材呈现的思想进路、活动设计的思维引领等方面入手。

1. 顶层设计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着教材自身的思想和教育高度

在学习和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教材的顶层设计至少需要以下角度:(1)考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要,特别是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所带来的学生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发展的新特点;(2)考虑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初中学生在逐渐扩展的生活中所遭遇的和将面临的迫切的、真实的、具体的德育问题(这需要反复深入地研讨);(3)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4)考虑小学高年级段与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及其难度的衔接、循环上升;(5)考虑目前品德教师的发展水平以及可能的教师培训;(6)考虑单一、抽象的思想品德条目(德目)与多样、鲜活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之间的差异与关联,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并且将对矛盾冲突的认识及处理视为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关注学生思想发展的过程性与差异性,关注思想引导的有效性。

2. 教材呈现的思想进路引领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材如何避免认识上的表面化、平面化,实现思想性的引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教材内容在其思想深度上应有递进,其呈现路径应能够引领学生的思想认识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学生对某一内容主题的学习可以逐层深入,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较为全面、深刻。对此,教材呈现应遵循一定的思想进路:(1)经验引入(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与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相联系;(2)聚焦主题,正面陈述有一定知识支撑的观点、原则;(3)揭示(或进一步展开)矛盾、深入分析(有递进和扩展、有思想深度),在此基础上,继续正面陈述更为普遍的通则;(4)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根据不同的内容主题,上述四个部分所占份额有所不同,但在每个生活主题的内容中都应有所包含。教材的思想进路为教师具体的教学设计提供思想引导的脚手架,也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明确价值方向。

3. 教材的活动设计引领学生的品德思维发展

初中学生的思想发展离不开品德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学生认知思维发展正从具体走向抽象的特点,以及学生品德思维发展的需要,教材的活动设计有必要加强对品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促进批判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等的发展),引导学生对现行的(流行的)或习以为常的某种现象、观念或思维定式等提出问题、进行反思,引导学生面对生活问题的复杂性,训练多角度思考问题、全面理解和把握问题的能力。对此,活动设计的提问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为师生留有针对真实问题的讨论空间,同时也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引导思维的拓展或深入。

此外,教材的单元导语、课导语的设计也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兴趣和渴望,又不失于简单,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冲击,激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思考。

三、重视优秀的文化传统,

凸显教材的人文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以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并在内容点上增加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

教材改进重视优秀文化传统的品德教育价值,不仅需要在各个生活主题中加强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如增加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人物、故事等的引用、介绍等,更要注重学生历史感的养成。

历史感不可能单纯依靠文化传统的知识记诵完成,它与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命感悟相关联,教材需要挖掘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价值连接,通过较为巧妙的设计(特别是活动的提问设计)帮助学生勾连起现代社会文明发展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精神链条,使学生在完整的历史文化精神链条中发展自身的思想品德。对此,除直接介绍、探讨优秀文化传统内容外,还可以通过生命叙事的方式渗透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使学生通过采访身边的父母、长辈的故事,来获得现实中鲜活的生命叙事,采访、倾听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生命叙事的过程;使学生回忆或记录自己的生命故事,来唤起学生对自身生命历程的体验和感悟。

教材的人文性不仅体现在教材内容中,同时也体现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特别是在教材语言的使用方面。《思想品德》教材的语言表达,隐含着品德教育的基本观念,设计精巧的教材语言能够诱发学生对品德问题的热情和思考,激发学生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我对话。在教材语言的运用上,可以参考以下策略:(1)单元导语,旨在引发学生对单元主题的兴趣和初步思考,带出单元讨论的几个主要议题、单元要点或是核心价值观。单元导语的语言需凝练、吸引人、有思想性、有聚焦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兴趣和渴望,又不失于简单,可有一定神秘感。(2)每一课的导语,需聚焦课的主题,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冲击,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3)正文语言应准确、言简意赅,平和但有力量,减少命令性语句(如“我们要……”“我们应该……”等),表示指导可以改用祈使句、条件句等(如“如果……我们就能……”“我们需要……”“我们可以……”等),体现讨论与对话的姿态,同时应避免过于煽情的散文式。(4)重要的名人名言或古典谚语等尽量融入正文陈述中,其余的则根据学习的需要巧妙而自然地安排,力求通达精神内涵而避免形式化地装点和外贴。(5)链接中的语言,注意避免过于学术化或概念化,对核心概念的解释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使用学生能够明白的语言。(6)活动类型的设计上,用“分享”代替“讨论”,因为“分享”具有更为明确道德的意义。

四、重视品德能力的培养,

增强教材的实践指导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初中学生的品德学习是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等方面相融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品德行为、道德实践并不是品德学习的终点而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如何引导学生由感受、认识落实到行为、实践,是品德课教学的难题。现行教材的调研发现,教师和学生反映教材更多地告知品德的“道理”,却未指明品德的“道路”。对此,基于新课标的教材改进,应着力在讲“道理”的基础上探索“道路”。

首先,教材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行为指导,教材需要避免泛泛而谈的套话,行为指导或行动策略的指向性应具体、明确(针对什么困难、什么问题),指导内容需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方式,具有可操作性。比如,面对交往中的冲突问题,教材的价值引导不仅包括面对冲突的基本价值立场、观念,还应包括在相应立场、观念下解决冲突的具体的行为指导或行动建议。

其次,加强需要学生参与的体验性活动、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在行动中体悟、反思品德学习内容,培养行动能力,既是对现行教材的挑战,也是对目前品德课堂的挑战。通过一二个课时自成起结地完成某一生活主题的学习,远不足以回应初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也难以满足学生品德发展的需要,教材需要反思如何与生活中更广阔、更丰富的德育资源相融整、相联系,如何与学生在完整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学校生活)中的行为相联系等。除了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等)、目前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一些新兴的活动形式也应当引起教材的关注,比如全员参与的品德情境剧、学生合作自创的微电影等。

五、关注差异性,

教材应体现出融合性和开放性

新课标提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教材将要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携带着不同的生命成长经历和个体化的生活经验。教材所面对的差异性,无论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差异还是城乡差异,最终都体现为“人”的差异,即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材关注差异性首先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的承认和接纳,给予其表达的精神空间。在开始某一主题内容的学习之初,教材应当帮助学生在没有明确价值导向的暗示下,运用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讨论问题,这是差异性的起点,也是每个学生品德学习的真实起点。在此基础上,教材才开始对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加以引导。

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接纳、整合这些不同,是教材融合性的体现。《思想品德》教材有明确的道德价值导向,面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这种导向往往难以通过单一的、空洞的说教来完成,而需要通过不同观念的碰撞、澄明,不同生活经验的展示、分享来实现。因此,可以将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视为教材的重要资源:(1)一些活动设计直接指向或引发不同个体经验的表达、分享、交流以及交流之后的共识,这个过程的有序完成就是活动的主要目的,价值导向暗含于活动过程,同时又留有课堂生成的空间。(2)选择不同生活经验的典型,整合于同一组材料中,以供学生分析、讨论等,有助于扩展初中学生个体相对狭窄的生活经验;同时,教材以尊重和接纳的姿态来使用材料,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的尊重、理解,培养与之交流、对话或理性批判的意识和能力。

关注差异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教材的开放性。教材中的部分活动设计应具有开放性,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个体可根据各自情况来完成。同时,在某一主题内容结束时,可以专设一类课外拓展活动,其活动设计有一定的综合性、延展性、复杂性、创造性,供任课教师参考使用,有余力的教师可以组织活动,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自行完成。

第8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中学生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是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1.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所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2.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美国中小学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有如下几类人:有关的医疗专家、健康专家、教育专家(包括教育专家、学科教师、特殊教职人员、资源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家庭成员和学校协助部门等。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我分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我班学生×××徘徊在门外,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于是经常找他闲聊,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找出症结后就能“对症下药”,我与他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提出如下几个解决办法:①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②树立成功意识,不断激励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③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虑成绩的名次;④学会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经过多次的心理疏导,他的情绪终于较为稳定,成绩也稳步上升,2007年高考总分取得627分的成绩,各学科中最高分是语文,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看来,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因篇幅所限,社会因素在此暂不谈及。)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很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

第9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训练――就更像一条受过很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教师欢乐和创造的源泉;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只有真正成功的老师,才能带给学生真正的成功。只有当师生双方感情产生共鸣时,心灵的碰撞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懂得以爱育爱,用追求完美的人格教育人,用不断上进的精神激励人,用高度的责任感感化人,用表扬、鼓励、赞许、认同等鼓舞人;教师要“蹲下来”用“心”跟孩子对话,通过细节培养孩子的耐心,让孩子的心也能静下来。老师不要让学生害怕自己,更不能让学生讨厌自己;要努力让学生敬重自己,更要让学生亲近自己。教师不要轻易瞧不起学生,也不要被动等学生来喜欢你:一味企求学生喜欢,未必能够等到喜欢;先表示自己对学生的喜欢,往往就会引起学生对自己的喜欢。这就是“喜欢引起喜欢”定律。

教师不要试图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你。如果你希望和每一个学生都搞好关系,最后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给学生帮忙,不欣赏你的仍旧不欣赏你。甚至有这样的学生,你帮他十次,九次成功了,一次没帮好,他就记恨你一次,最后你还是得罪了他。相反,如果你认真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2.教师――农业化生产的庄稼汉

教育就像农业生产,既允许同一块地里的作物有差距,又允许在大豆的间隙种芝麻;当阳光、空气和水分不理想

的时候,可以人造温室、人工灌溉,甚至监测土壤、对应施肥。庄稼出了问题,我们不该指手画脚地责骂庄稼,而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对策。教师不必埋怨学生,而要先问自己的能力和态度。多反思自己的教学,你就能找出解决学生学不好的问题的办法。

学生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就像庄稼不在乎你的存在一样,除非你给他一个尊敬你的理由;学生接受你的领导有两大原因:一是你能使他佩服,二是可以从你这里得到利益。你如果不能使他佩服,就让你所提供的东西成为孩子眼中宝贵的礼物――一如阳光、空气和水分对于农作物。

学生花时间来听你的课就是对你最大的支持,所以你要竭尽全力地回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你不要老是站在学生的“上面”和“对面”,要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一如农民深入田间地头;要知道他们最想要什么,最不想要什么,也要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3.老师――“问题学生”的终结者

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和积聚,都是因为要解决问题。”而“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心脏,也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生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关在图书馆也不会用书,锁在实验室也不会有什么发现,更遑论发明与创造。那么是谁造成学生“没有问题”呢?是老师!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习题,既不能启思,又不利设疑,既没有反思价值又缺乏‘对话’功能,学生学习只需要“学答”,而不用“学问”,于是“问题(思索)止于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事实:“问题止于老师”。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广泛,而且善于表达,有时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妥帖”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便终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胎死腹中。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传输知识的过程,还应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教育需要有学生的自主观察、感受、体验、发现和领悟。为不让“问题”止于自己,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又要坦率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采取平等、诚实、开放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讨,一起成长。只要有了自由、宽松地探究问题的环境,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学生出现。

4.教师――“实用主义”的践行者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不是学什么都是有用的,有些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有人预言:人类现有知识到本世纪末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未创造出来。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学力教育取代。只有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生命才能永葆活力。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并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有用知识的方法。教师不仅要把“有用”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有用”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别让很多同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一堆知识垃圾,你还去抱怨他笨,智商不高。

5.教师――“好为人师”的尴尬人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其中固然有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还是教育者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用来分析现在的教育现状,恰如其分。因为一旦成为教师,难免会在学生乃至所有人的面前,扮演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全知全能的角色,以指导者自居,成为“知识代表和化身”,这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既是危险的又是可笑的。今日之世界,知识发展速度惊人,全凭个人的聪明智慧,是根本掌握不了所有知识的,面对孩子,我们的知识总有捉襟见肘的一天,我们不应以弘博的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崇拜,而要以好学深思的精神来获得孩子的尊敬。教师只是比孩子多读了几本书,早读了几天书,仅此而已。

6.教师――“吃力不讨好”的冤大头

有个故事说的是:球迷某甲外出未能看到欧锦赛半决赛的现场直播,于是赶回家去看他妻子为他录下的比赛录像。半路碰到球迷某乙,某乙见到某甲张口就说:希腊队输了。某甲一听大怒挥拳就打某乙,某乙不解,问为何打他?甲答:谁让你告诉我结局,我要自己去看过程。有些话有些事人家压根不想知道,你却喋喋不休硬往他耳朵里灌,这不是有意搔挠人家破坏人家心绪吗?想想那些自修课讲课、大面积辅导、全方位讲评试卷的老师不挨打,真是侥幸。

其实教师更应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反省自己好为人师的职业习惯,既不要迫不及待、随时随地地教育学生,也不要简单地将知识的储存位置强行转移,更不要把课堂变成你的演讲场所。有一个“268=?”的故事。我在北京进修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打来电话说女儿成绩退步了,我心里很着急,可因工作一时又分不开身,便写了一大段关于如何调整心态、改正习惯、寻找错因等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话通过手机发给妻子。当我把花了半个小时辛辛苦苦写好的稿子发出后,收到的却是“你发那么多的问号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我发的不是问号,而是“感叹号”――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呀!第二天上班我把这事跟同事说了,有同事问我:你的妻子用的是不是小灵通?我说是。同事说:“那就对了,一定是你发的内容太多,小灵通无法容纳!”不错,我的手机可容纳268个字符,我只顾尽力满载,却忘了小灵通的容量限制。原来如此!――作为大容量的老师,是不是经常在犯这样的错误呢,在给学生输入一大堆“?”的同时还责怪学生“不识好歹”?

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任务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应该经常反问“到什么地方?”“怎么去?”“到了没有?”如果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识记、技巧性的解法,忽视分析思考的过程、思想方法的渗透,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是零散的、孤立的,教师势必经常忙于拾遗补缺;如果过多强化训练,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缺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发展潜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情感因素的关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是被动的、盲目的,教师就得无休止地鼓励、指引、调节。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是低效的、缺乏灵性的,难免事倍功半。

有位学者是这样描述课堂活动的价值的:“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更不在于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性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不在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不在于学校走廊上悬挂多少名人名言,而在于学生对自己以及对身边的人和事有多少深刻的感受……”

教学最终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收到某一目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教与学的重点是思想的启发,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和分享。有了这样一种价值取向,教师,也许能成为“讨好而不吃力”的鉴赏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