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国贸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贸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贸调查报告

第1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联合国贸发组织的《2010-2012世界投资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世界前15个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中,有9个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国位居第一,是跨国公司首选的投资目的地。

9月6日-9日,在厦门举行的世界投资论坛期间,联合国贸发组织的《2010-2012世界投资前景调查报告》显示,跨国公司日益将投资重心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国成为2010-2012年跨国公司首选投资目的地。

不过,在华FDI的投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近期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出口导向的投资比重正快速下降,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正转向内销市场和非制造业领域。

目前,在华跨国公司创造的出口额占中国全部出口额的一半左右,而这些出口大部分是由制造业创造的,因此,在华FDI投资方向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中国出口增速。受此影响,张燕生预计,5-10年内中国或将实现经常项目的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利用外资的事实,不支持所谓的中国投资环境恶化或发生政策变化的看法。”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沈丹阳在厦门表示,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可能会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投资中国成为首选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2010-2012世界投资前景调查报告》,2010年全球FDI流量将逐渐复苏,在2011年和2012年持续增长,分别达到1.3万亿-1.5万亿美元、1.6万亿-2.0万亿美元的水平。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投资环境的乐观情绪不断增加。受访者中62%对未来投资前景持乐观或非常乐观的态度。

调查还发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吸收国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世界前15个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中,有9个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国位居第一,是跨国公司首选的投资目的地。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司长詹晓宁在厦门的上述会上指出,跨国公司日益将投资重心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这些国家对经济衰退的冲击更有抵抗能力,并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在跨国公司的投资策略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吸收外资达到900亿美元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今年1至7月,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9%,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7%。

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沈丹阳认为,中国的投资吸引力没有变化。他在近期厦门、北京的多个论坛上预计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有可能会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中国利用外资的事实,不支持所谓的中国投资环境恶化或发生政策变化的看法。”沈丹阳说。

今年年初,中国美国商会的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71%的美资企业在中国实现盈利,82%的企业对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91%的企业对未来5年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未来10年或告别贸易顺差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在华FDI的投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近期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出口导向的投资比重在快速下降,促进内销市场的投资比重在增加。目前,投资转向非制造业领域的比重正在上升,欧美日韩跨国公司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减缓。

这将使中国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比如在国内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跨国公司更重视国内市场销售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增速会下降,特别是5年内加工贸易顺差会下降,这或令中国的经常项目实现收支平衡,一般贸易在5-10年内可能告别顺差。

今年前7个月,我国贸易顺差为839.3亿美元,同比减少21.2%。

对于海外投资方向调整而引发的贸易格局变化,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需要尽快调整,不能单纯采取扩大出口政策,而应扩大对外投资,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全球配置,同时要加快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

“进口本身有利于增加国民福利。”张燕生说。

而进口亦对经济增长有贡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测算,1987年-2007年的20年间,外贸出口和进口对GDP增长率的年均贡献分别达到2.7和1.5个百分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在9月6日的中国进口论坛上指出,中国将积极鼓励进口,特别是国内短缺的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等,努力扩大自主要贸易顺差国进口,尽可能促进贸易平衡。

第2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市场调研

目前市场上的沙发按照材质主要分为木质、真皮、布艺、以及二者结合四种,木质沙发:直接由各种木材打造,坐垫和靠背上没有任何面料修饰,实用性和环保性比较好,但原木较生硬,舒适感不强,没有人性化设计难以满足现代沙发舒适性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沙发高档品牌主要有以整体家居布置、沙发配套为主的全有家私、皇朝家私、香港富得宝、香港乐其、宜家家私等、以及主营沙发的芝华士;中档品牌则包括吉斯、喜梦宝、世纪博森、伊诺维绅、成都南方等,低档品牌则。

一、XX沙发市场概况:

目前,XX沙发销售地主要聚居在XX大街处银座家居、富雅家居、欧亚商城、东亚商城、清河家具、国贸家具、二印家具城。从产品和品牌档次上看,银座家居、富雅家居属高档品牌的根据地,东亚商城、清河家具、国贸家具、二印家具则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中低档沙发品牌。从经营定位上看,各商城均有自己的差异化定位,知名品牌、高档商品的专卖店向富雅、银座家具城集中;中档及部分专业市场多数集中在东亚家具城;低档商品的批发业务又集中在XX和XX家具城,欧亚则走专业化办公家具路子,与其同一东家的银座家居形成互补,对其他家具商城形成攻击。

市场上的沙发按照材质主要分为真皮、布艺、以及二者结合三种,进驻XX沙发目前市场上的沙发高档品牌主要有以整体家居布置、沙发配套为主的全有家私、皇朝家私、香港富得宝、香港乐其、宜家家私等、以及主营沙发的芝华士;中档品牌则包括吉斯、喜梦宝、世纪博森、伊诺维绅、成都南方等,低档品牌则汇聚了一些来自XX本土和其他各地区县城的小品牌,如XXXX、XXXX等。

三、消费者调查:

1、消费者细分特性描述一(低、中、高档):

a)平民百姓、普通工薪族是是低层次、低价位的主要消费群。他们的要求是:简洁实用而又有现代美感;功能较多,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居住空间;希望中高档次的设计及风格,但价位偏于中低价,心理上能感到物有所值。这一类消费群还是杂牌的天下,因其长于抄袭与模仿,拙于原创与设计研发。因此,它们利用自身的各项成本优势,吸引了广大的中下层次的消费群。

b)中高层次的消费群,这部分消费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城市“白骨精” (白领、骨干、精英)。他们事业有成,思想独立,个性化追求较为明显。对家私的性价比、设计风格、用材、品牌定位较为看重。这部分生产厂家较多,他们各自以自己的原创设计及针对目标消费者的技术研发满足了追求不同风格的消费者的需求。

c)都市新贵或富豪的高层次群体。这部分人居于消费金字塔的顶端。一般都有别墅或宽敞豪华的住房,对家具的要求首先是品牌要与自己的社会或金钱地位相匹配,通常选择的是国际品牌或知名品牌。

2、消费者细分特性描述二(办公、家居):

a)办公沙发消费群主要是经济水平处于中找。购买群也多位于这个群体。经济佳者,由于公司形象或私人喜好的需要,他们看重品牌,因此选择的一般都是知名品牌。经济一般者,则选择中档品牌,既顾及到了形象,又节省资金。

b)家居沙发消费群的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成家立业或将近成家的消费者。对于私人使用物品,他们选择起来相当慎重,不仅注重质量,而且在与室内风格匹配上也花尽心思。由于经济状况的不同,选择的品牌档次亦各不相同。

3、影响消费者购买沙发的主要因素:

访问5人,综合如下:

消费者选择标准——无污染、没怪味、舒适、款式合理、价格实惠

高消费——大品牌

中低消费——舒服、价格便宜

现用沙发品牌——南方、泰新、以及济南本地产布艺沙发

认为现在较好的沙发品牌是芝华士、皇朝家私、全有家私以及一些香港品牌等。

四、沙发产品的未来发展走势:

通过访谈和查找二手资料,有三大走势:

a)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力求创新,国际一体化,简约、舒适成为城市中人们放松压力生活的主题;

b)产品使用方面:力求方便搬运,使用年限减少,色彩和时装化的家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c)品牌方面:由于产品日趋细分,沙发品牌呈两极化发展,知名品牌更加注重其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某些中档品牌则在竞争中淘汰,而那些杂牌、小品牌则依旧利用自己的成本、价格以及地域优势,占据中下层消费区域。

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在校生

(三)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进行网络聊天调查。随机和各大学的学生相互聊天并让他们填写调查表;

3、根据回收网络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购买场所、价格及牌子、月消费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手机月消费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各个同学对手机功能的不同要求,对手机市场进行分析;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三、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一)根据学生手机市场份额分析

(二)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作为学生我对这个群体做了一些了解,对于我们共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手机市场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发产品或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才能够抢占市场。下面我们就来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1、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1)没有经济收入;

2)追逐时尚、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和注重个性张扬;

4)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同学、朋友的影响。

5)品牌意识强烈,喜爱名牌产品;

(三)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准则和特点

通过调查大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6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 5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实际的。

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三)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由本市某大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年7月至8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019户。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大学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专门调查部分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名牌、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32.95%,偶尔换的占43.75%,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本总数的32.3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2.27%,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名牌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不难发现,怎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而对于商家来说,营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饮食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些饮食消费场所和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饮食进行,调查表明,消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消费者认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选择,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费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档的,这与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现将几个主要酒店比较如下:

2、消费者大多选择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围,有一定的区域性。虽然在酒店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例如,长城酒楼、淮扬酒楼,也有一定的远距离消费者惠顾。

3、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如对手抓龙虾、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宫爆鸡丁的消费比较多,特别是手抓龙虾,在调查样本总数中约占26.14%,以绝对优势占领餐饮类市场。

4、近年来,海鲜与火锅成为市民饮食市场的两个亮点,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的消费量也很大。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海鲜的占样本总数的60.8%,喜欢火锅的约占 51.14%,在对季节的调查中,喜欢在夏季吃火锅的约有81.83%,在冬天的约为36.93%,火锅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场,在夏季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本市的火锅店和海鲜馆遍布街头,形成居民消费的一大景观和特色。

三、结论

1、本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还不算太高,属于中等消费水平,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当一部分居民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类产品消费上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并且以白酒居多,红酒的消费比较少,用于个人消费的酒品,无论是白酒还是红酒,其品牌以家乡酒为主。

第3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日元和日股的“跷跷板效应”在9月东京股市再现。从日本东京股市来看,日经指数在8月25日向下击破18000点的心理线之后,盘整中持续走低,9月14日、16日的大幅下调引人注目,随后虽有三天的强劲反弹,但升势很快被22日和24日连续两天的大阴线全数吞没,9月24日收于16871.23点,为三个多月来首次收在17000点以下,是6月9日以来的收盘最低点。

引发东京和华尔街股市震荡的最直接原因,正是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大幅上扬。其中,日元兑美元在9月15日升至103.37:1的高点,为1996年1月2日以来最高水准,这导致东京股市在出口导向型企业股的拖累下走低,日经指数当日收盘重挫485.63点(2.73%)至17291.59,盘中一度大跌4.1%至17058.13点,创1998年10月8日以来最大跌幅。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使出囗商的海外获利严重受损,SONY、本田汽车当日领跌。此后,美元兑日元又在9月22日至24日的三天中分别见103.77、103.51和103.71的低点。

对9月全球主要股市指数增长进行排名,日经指数月涨幅(8月24日至9月24日,下同)为负4.13%,排名第40位;但在以美元计算的指数排名中,日经指数月涨幅为2.52%,位居第8位。同期道-琼斯指数涨幅-7.31%,排54位。

日本经济转强、美国贸易逆差加大为日元坚挺的直接原因

9月9日公布的日本第二季度GDP比上季度增长0.2%,同比增长0.9%,再一次高于预计,即刻引发海外投资者和日本银行大量抛售美元。该数据公布之后的半个小时内,美元兑日元下跌2日元,当日最低达107.55日元。一位美国银行驻日本的交易员表示,“日本政府预测的今年增长0.5%的目标看来可以实现,使市场进一步看跌美元”。

与此同时,9月公布的美国7月份贸易逆差再创新高,达251.8亿美元,是美国商务部自1992年开始统计月度贸易数据以来表现最差的一次。分析家认为,美国贸易逆差扩大,不仅将使美国第三季度GDP减少0.5个百分点,而且使美国财政部短期内不可能对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进行干预。

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形成日元的坚挺之势。分析家指出,美国资本市场获得全球资金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这造成对美国股市、债市的买压,特别是如果更多迹象显示日本和欧洲经济强劲成长,将会促使更多资金流出美国,美元下跌可能会加速。

此外,日元强劲还与日本央行未能有效干预有关。实际上,自9月以来,日本政府虽然多次在口头上表示干预日元,但未付诸行动,特别是外资持续流入东京股市,大大抵消了口头干预的努力。

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在9月24日称,要稳定汇市不是件简单的事,要视日美两国在日元升势上的会谈结果,而与美国官员举行的经济会谈亦相当棘手。此前,日本央行在9月21日于货币政策会议后出人意料地宣布,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先前市场曾预料日本央行通过扩大货币发行量,抑制日元的升势。

市场曾寄望于西方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华盛顿的会议中,就联手干预日元达成共识,但这一希望已落空。美财政部长萨默斯在于9月25日召开的G7会议吹风会上说,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日本政府必须采取一切手段来刺激内需的增长,直至由内需带动的稳固和持续的复苏真正实现为止。分析家表示,只有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亦开始挫跌,引发通胀及股市狂泻,才可能促使美国财政部涉入干预的行动。

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对利率走向的关注一直考验着美国股市,9月也不例外。从9月中旬所公布的数据中,一些投资者似乎又看到了通胀上升的阴影,如9月中旬公布的美国8月批发物价上升0.5%,高于7月的0.2%,另有一些人则担心内需过旺、劳动市场持续紧俏和美元汇率下跌会对物价平稳构成新威胁。然而,美联储(FED)在9月22日公布的经济调查报告中说,美国经济目前仍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但工资压力并未加大,而且各地消费物价也继续保持稳定。 该调查报告将作为FED于10月5日举行下一次货币政策决策例会时的重要依据。事实上,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上涨0.3%,同7月持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部门在内的核心指数仅上涨了0.1%,比上个月的0.2%的涨幅有所下跌。

此外,华尔街股市近期的持续走跌也压缩了FED今年再度升息的机会。实际上,自8月24日FED调升联邦基金利率及贴现率以来,道-琼斯指数已挫跌千点以上。美林证券估计,10月FED应不会调整利率,11月则有升息25个基本点的可能,但考虑到年底迫近千年虫问题恐引发资金流动性问题,加息可能性实际上不大。

欧洲股市略有起色

9月欧洲股市的平均表现好于美股,反映了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基本面出现好转。其中法国股市表现好于英、德两国股市。在未经美元调整的全球股市62个指数9月涨幅排名中,CAC-40指数9月24日收至4540.87点(月涨幅负2.41%)排名27位。9月公布的法国第二季度GDP出人意料地上升0.6%(首季上升0.4%),法国财长卡恩说:“法国经济现正上斜坡,经济放缓已结束”。

德国股市排名45位,DAX指数收至5186.53(月涨幅负4.54%)。德国9月公布的第二季GDP增长较去年同期上升1%,高于上季取得的0.6%年增长率。分析师指出,7月强劲的数据显示德国经济在第2季衰退后,目前开始复苏。德国总理施罗德9月16日在向国会报告时表示,“过去5个月来企业信心增强,而今年失业人数将减少20万人,特别是对德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出口已经明显走出谷底。” 次日路透公布的调查显示,德国股市于年底前料将上扬约5%,至5600点附近。

第4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中国游客来了

“以前,一本护照限购两个包,但是销售情况太好了,通常店里早上刚到一批货,下午就卖断货了。从去年底,LV又出了新规定,一本护照只能买一个包了。”在巴黎老佛爷LV专卖店工作的刘小姐说。

位于东京银座著名的三越百货店内,售货小姐用中文和客人交流的情形甚为平常。付款处贴着“我们欢迎使用银联”的告示,上了年纪的日本管理人员站在门口,给鱼贯而入的中国游客90度鞠躬。

从伦敦的哈罗百货,到米兰附近的一些名牌工厂店,海外商家都满脸堆笑,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

5月,根据环球退税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约合61.3亿元人民币),蝉联法国购物王的称号。

6月14日,胡润百富与亚洲国际豪华旅游博览(ILTMAsia)共同首份《中国奢华旅游市场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称2010年中国内地有九成千万富翁出国旅游,内地旅游者的购物花费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占据全球消费的17%。

白皮书显示,旅游是96万中国富豪最青睐的休闲方式。中国奢华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新富人群财富增长迅速,他们对奢华旅游和奢侈品的需求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及签证方便。

钱都花在哪儿了

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是富豪们最青睐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三亚、香港和云南是富豪最青睐的国内旅游目的地。

胡润百富对463位千万资产以上富豪的调查显示,富豪们第一次出国旅游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美国、澳洲、日本和泰国,其次为新加坡以及意大利、德国、英国等欧洲各国。第二次出国旅游则以泰国、新加坡和日本这几个亚洲国家为主,再次是欧洲。2010年,有九成富豪出国旅游,平均2.3次,出游目的以观光、购物为主。

千万富豪平均年消费占其所有资产的5%,他们平均拥有3.3辆车、3.7块手表。

据环球退税公司的调查报告,法国是外国游客在欧洲购物的首选之地,中国游客所购1/3海外商品购自法国。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游客同一天在同一家商店的消费金额高达1300欧元(约合1.23万元人民币),这比2005年增长了近1倍。

中国将成奢侈品最大“赞助商”

5月,贝恩顾问有限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者协会合作了半年度奢侈品市场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将达到1850亿欧元,如果将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购买力计算在内,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6月9日,中国贸促会和世界奢侈品协会联合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世界奢侈品协会同时2011最新报告,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和豪华车),占全球份额的1/4。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预计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中国连续度过元旦、春节、情人节消费旺季时,就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2011年以来,奢侈品大牌LV、BURBERRY、TOD公布的销售数据均超过了市场预期。中国消费者已经超过韩国、日本和美国,成为LV的顶级客户之一。而来自全球高档奢侈品历峰集团(RichemontGroup)的财务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占历峰集团全球总销售的20%,加上在全球各地的采购总额,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量则占其全球销量的四成。

海外抢购为哪般?

6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会上表示,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包括中高档商品。然而与中国游客海外疯狂抢购的情况相比,国内奢侈品消费增长却并不乐观。世界奢侈品协会6月9日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在国外消费是国内市场的4倍,消费严重外移。调整关税能改变这一现象吗?

经济学家郭凯曾撰文指出,2008年年末,美国经济衰退加剧后,导致原本只在重大节日促销的商店每天都会打折,“一个中国的参观团,进了华盛顿地区的一个高档箱包店,一转眼的时间就把人家店里好几种款式的箱包买光,一个都不剩。不是因为这些人太有钱,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实在是太划算,太便宜了。”

国内消费品价格高于海外,关税也是一个因素。以进口化妆品为例,除了缴纳6.5%~18%不等的进口关税之外,还要缴纳17%的增值税、30%的消费税,累计需要缴纳最高超过60%的税费。除此,还有高昂的过路费、进场费、物流费及国内增值环节的流转税、所得税。有数据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等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加之国内消费市场品质不高、信用低下,中国人更倾向于在旅游行程中购买,甚至是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代购。

我国人均GDP仍然很低,未富先奢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此外,值得我国商家和买家深思的还有,西方产品是否真值得我们“顶礼膜拜”。

第5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1.1从教师和学生专业方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国贸专业的就业方向出发,各个地方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结合本院校专业特色和教师团队的研究领域,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划分,总体涉及贸易理论、贸易实务、电子商务、金融、物流、企业管理等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选择一个确定的学习方向.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应从学生所选择专业方向的职业需求出发,合理区分实践教学内容.贸易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贸易实务、单证实务等涉及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金融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保险业等涉及金融理论和业务的基本技能;电子商务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电子交易、电子商务认证等涉及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和工作原理的基本技能,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1.2从专业基础条件和学校实际资源出发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必须立足各个院校的实际资源和基础条件,具备可实施性,不能够好高骛远、纸上谈兵.当前,各个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基本都配备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紧密围绕校内外各种有效资源,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师生配比、实训基地的容纳力、实习方式和实习内容的科学性、实习周期的有效性和实习教师的全程指导力度,使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做到紧凑、充实、有效.

2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安排

国贸应用型人才教育既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也不需要上升至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国贸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国贸问题的分析能力、国贸实务的操作能力、国贸政策与规则的学习能力以及国贸业务的控制能力.在上述目标的指导下,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应该是立体化和多角度的,在本科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实践教学环节.

2.1课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课程应该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并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课外实践的重点是利用有限的校园资源和空间,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知识运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包括课程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等,将所有的课外实践教学通过学分加以考量,并归入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予以承认.

2.1.1英语实践教学课程国贸专业因其与国际的紧密连接度、英语实用的广泛度,客观上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更严格的要求.除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多地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商务英语水平外,英语的课外实践环节,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英语竞赛来展开,包括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校内英语辩论赛、口语翻译比赛、职场英语口语与写作强化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水平.

2.1.2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能力,包括校内模拟炒股比赛、企业参观、专家讲座、热点问题辩论赛、阅读大赛、模拟商务谈判、全国高校商务技能大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思考,加强主动思考的能力.

2.1.3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国贸专业涉外性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创业指导、演讲与辩论、劳资纠纷风险防范、投资分析与实战技巧、职场礼仪实训、求职技巧、户外团队竞技性比赛等,既涉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又突出经济类学生的专业特点.

2.2模拟实践教学国贸模拟教学平台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完全仿真的国际商业贸易环境的软件系统.模拟实践教学应覆盖在实际业务中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包括进出口实务模拟、外贸单证函电模拟、国际结算模拟、外汇保证金交易模拟、会计模拟、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模拟、投资模拟等.国贸专业课程的实务性非常强,模拟教学平台的运用,改善了以往比较薄弱的专业实验教学环境,改变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各个具有极大操作性的系统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模拟实践教学环节,应加大教师对学生业务水平的有效引导,在实验过程中补充关于国际惯例和技术认证标准的变更,汇率的变动、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等最新信息,以保证封闭模拟平台与真实经济信息的同步性,提高实践效果.

2.3校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程的第三个层次是校外实践,建设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可与当地进出口公司、货运公司、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加强联系,签署合作协议,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岗位实习,或聘请实习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校内培训.校外实践教学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为行动指南,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外贸企业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形式,鼓励创业团队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分别进行调研分析,完成创业计划的市场调查、财务分析、营销策略、风险评估等不同环节.结合国贸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为宗旨,面向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鼓励和支持国贸专业学生与行业、企业联合,找到契合点,推进地方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的发展.不论是直接参与政府、企业的实训,还是以创新创业的方式真实体验外贸业务,整体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熟悉了解今后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了解对外贸业务中的各个流程,找到自身与岗位设置要求的差距,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锻炼工作中的学习能力与公关交际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前就业开辟途径,打牢基础.

3国贸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随着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比重也逐步加大,然而,如何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除了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安排,还取决于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为有效地推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保障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必须增强考核体系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由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环节多、跨度大,考核体系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才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实践成绩.

3.1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模拟实践教学一般以统一考核的方式计入总成绩,由教师确定板块系数;课外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多以独立考核的方式予以评价,规定课外和校外实践教学的总学分,并按照国家级、省级、校级的活动等级给予不同的学分,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参与实践环节,并获得学分.

第6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一、 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主因  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前十位贸易顺差来源地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586.1亿美元,而美国方面的统计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1240亿美元。从两份不同的统计数据说明:2003年中美两国贸易顺差是误差600多亿美元,显然两国统计数字有很大出入。

1、 中美贸易差额统剖析

中美两国统计数字差别如此之大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1)、美国统计时将中国通过香港部分转口贸易重复计算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方面.(2)、美国贸易数据的收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而中国由于_直有出口退税的政策,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中国的进出口数字是比较准确的,而美国由于规定对几千美元小额的数据不纳入统计资料,因此,这一部分也造成无法统计进去。

1999年6月7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报道说:“据美国商务部自己的估计,美国每年有10%的商品出口没有向该部报告,如果把所有的出口都计算在内,1998年美国的外贸逆差只有1010亿美元,而不是政府统计显示的1690亿美元的创记录水平”。

2、 中美贸易逆差是什么原因造成

(1)、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国总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中美贸易问题,197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直实行出口管制政策,美国不能以牺牲美国对安全的考虑而换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但却转过身来对日益增长的中美贸易逆差感到不满,这其实对中国很不公平。

(2)、美国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是贸易差额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尽管对美国存在偏高贸易顺差,但这些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额中的56%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中国正成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削减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的主要渠道之一。

(3)、美国的贸易统计报告并没有将跨国公司汇回美国国内的投资收益计算在内。根据中美商会及其在上海的姊妹商会9月26日联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长达4年的调查期内,美国公司去年的盈利状况最佳。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中,有254家接受了这次调查,其中75%的公司实现盈利,并有10%的公司利润非常丰厚,还有44%的公司回答2002年收入大幅增长。另外,调查还出人意料地发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美国公司2002年所获得的利润率居然高于他们在全球的利润率,而这些美国公司汇回美国国内的收益并未被统计在内。因此,如果包括这一部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基本不存在。

3、 撩开美国对外贸易赤字的面纱

美国的进口大量来自本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生产线,换言之,美国跨国公司从海外子公司输入货物,现实的贸易许多都是公司与公司,而非国家与国家之单证贸易。据美国《巴隆氏》金融周刊数据显示:这类海外子公司1996年的销售额达2万亿美元,在当地市场的销售额占65%,其余35%则输往美国,而这35%在美国外贸统计时均被视为对美贸易逆差。

英国经济学家朱利叶斯就曾经对美国贸易收支统计中,如果加上其海外子公司在当地重复计算,那么,1986年美国的贸易收支就从1440亿美元的逆差变为570亿美元的盈余了。另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5年美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的销售额超过2.1亿美元,加上同年商品服务出口额7940亿美元,几乎达3万亿美元,而外国对美国出口及外国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的内部销售额合计为2.4万亿美元,今天的美国就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贸易顺差国之一了。

美国向国外的出口额和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销售,两者之和2002年达3万亿美元。同期,美国的进口额和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两者之和为2.4万亿美元,因而造成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贸易总盈余6000亿美元,这就是分析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时所应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4、 美国贸易赤字的真正原因

(1) 20世纪70年代,因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两次大幅上涨,加上来自日本及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竞争力和美元汇率之强势,这些都使得美国商品、劳务的贸易赤字在1987年达到1520亿美元的高峰。

(2) 美国恶化的低储蓄率,美国必须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建设资金,即融通资金以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但世界各国要能贷款给美国,它们必须通过国际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来创汇,以积累资金供“美国需求”之用,即美国的贸易赤字反应了美国国内低储蓄率与高投资率之间的“缺口”及其解决办法,或者说,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是其为长期低储蓄率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3) 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扮演的“自己人”角色,即部分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商品回流”。

二、 人民币汇率并非是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加的原因

1、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是全球化趋势

制造业是美国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然而,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产量的缩减,1997年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大约为1960年的16倍,正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利用较少的劳动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成为可能。

调查研究发现,美国的制造业工人并非最大受害者,从1995年至2002年,美国大约削减了200万个制造业岗位,降幅为11%,但同期的巴西制造业人数减少了20%;日本减少了16%;中国减少了15%。制造业人数下降的原因在全世界都大同小异:科技进步和竞争压力使工厂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能够在减少工人数量的同时提高产量,虽然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许多,但全球的工业产值却增长了30%。

中国从1995年至2002年,制造业人数从9800万人降至8300万人,降幅达15%,超过美国的11%,这些都是客观统计数据。

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是全球化趋势。

2、 美国的一轮商业周期结束是失业率增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最突出特色之一。90年代美国就业增长了16%,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5%,是工业化国家中就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随着美国一轮经济周期的结束,情况发生了变化,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为6%,其它工业化国家如法国为9%;德国在10%以上;世界上经济最自由的香港地区的失业率也已超过8%,而发展中国家的显性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就可能更高了。因此,各国政府都面临着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庞大的失业人口的严重问题。

3、 9·11恐怖袭击也是造成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9.11之后,美国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创伤,航空业无疑是受恐怖事件打击最严重的行业。美洲航空公司裁员和联合航空公司裁员2万人的消息则像瘟疫一样传染了整个航空业,一时间裁员风盛行。

仅在2000年第四季度,加州失业率就较一年前增加了14%,达到15.5万人。印第安纳、密苏里、宾夕法尼亚及威斯康星州的裁员人数紧随其后,分别达到了8.1万、6.4万、5万和4.6万人。

从行业来看,传统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业是这次裁员潮的“重灾区”,这两个行业的工作在经济下滑冲击下成了名副其实的“玻璃饭碗”。按照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00年全年美国的裁员人数增加了17%,达到184万人,制造业就占全部裁员人数的42%。

因此,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的汇率机制,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原因。把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原因,说成是因人民币汇率所造成的理由是极不公正和客观的,也是对国际社会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三、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对策建议

从中短期看,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能改变

从长期看,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开放的经济、贸易大国,最佳的汇率制度应该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以动态变化的汇率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但是,当前中国的国情仍然不能这么做。

其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由农村释放出来的多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矛盾之一。如果中国现在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最大,并且升值将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中国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中国不仅无法成为“世界工厂”,连目前取得的良好的制造业发展态势也将出现衰退制造业衰退的第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很可能引发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第7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国贸专业;课程教学

一、专业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专业选修课是指与特定专业相关的供学生自主选修的一类课程的统称。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巩固本专业必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展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在已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或发展需求,选修其他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应掌握基本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还要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如要较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商务礼仪、贸易法规与惯例等,课程涉及面广,体系复杂,选修课的开设极为重要。

然而,国贸专业多数重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都存在诸多问题。

二、国贸专业选修课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

意识决定行为,院校、教师及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影响国贸专业选修课教学效果的根本性问题。首先,院校对专业选修课定位不高,影响教师参与选修课授课积极性。尽管在我国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体系中出现了选修课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院校越来越重视选修课。比如,在选修课程数增加的同时,选修课的课时数却在逐步减少,担任选修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也多为新进的年轻人员,受到院校工作量指标的限定,选修课的授课教师通常要承担3-4门课程才能达标,在教学经验与教学精力上都难保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选修课教师在申报精品课堂、教学奖励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相对必修课教师都处于弱势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年轻教师投身选修课教学效果提升的积极性。其次,学生认真参与选修课的积极性也不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选课的动机不是出于兴趣或需求,而是为了获得学分或盲目跟从其他同学的选择,课堂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定然不高;二是教师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不够具有吸引力,学生听起来乏味,如《WTO》课程中涉及大量贸易协议及规则,内容相对枯燥,学生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机或其他课程学习压力所分散。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挫败了教师授课的成就感,有可能在专业选修课上形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为获得学分“的恶性循环。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课程知识结构和开设时间两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不少以往的专业必修课逐步被划入专业选修课行列,而学分制要求学生修满一定总学分及选修课学分便可毕业,结果不少学生并未选修这些本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就已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才发现专业知识的缺乏。《WTO》在几年前我校教学计划修订中由国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但却屡次因选课人数过少而停开,而课程中的技术贸易壁垒、SPS措施等规则都与常见的贸易问题相关。另外,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以必修课为基础,所以一般选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但此时大部分学生的学分已基本修完,心思主要花在考研或找工作上,选课并认真听课的学生偏少,难以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我系《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就是很好的例子,授课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案例,学生很少主动关注,带领学生在机房进行模拟货代实习,以增强其动手能力,效果也不理想。可以说,课程设置的种种不合理极大约束了专业选修课作用的发挥。

(三)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受学校类型、专业特色等因素影响,各院校相同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程并不相同,选修课教材的统一性及需求量都远不及必修课教材,选修课教材也远不如必修课教材那样多样、丰富。如前所述,从事选修课教学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由于经验、时间及资金的缺乏,撰写或编著相应选修课教材难度较大,不从事这一领域教学的教师又难以找准相关选修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因此,不少选修课程难以找到合适的新版教材。部分国贸专业选修课的教材较为优秀,如《外贸函电》、《贸易经济学》等,但多数课程教材都存在内容陈旧、知识重复、相关配套教与学资源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国贸专业英语》等。尽管“教学”不是“教书”,但作为“教”与“学”的蓝本,要能既反映教学大纲的内容,又引导学生自我的系统学习,合适的教材必不可少。

(四)考核方式较单一

尽管专业选修课考核在考核时间、考核地点、考核形式等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自,但受考核管理制度及材料归档要求等影响,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试卷考试和提交课程论文最常见的选修课考核方式,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想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考前突击知识点或认真完成课程论文来“赢”高分,而仅仅以拿学分为目的的同学也都能以答完试题或简单拼凑论文来“通关”。可见,单一的选修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便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进行衡量,从而难以从考试成绩上对学生在选修课上的表现给予中肯评价,导致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存在助长“混学分”现象的可能。另外,单一的考核方式也难以凸显不同选修课的特色,如《国贸专业英语》应考查学生对国贸专业英语知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若没有口试,“说”的能力则没法考查。

三、国贸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提升专业选修课教学理念

专业选修课教学理念的提升要在院校政策引导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着手,即教师“教”的观念由“简单完成任务型”向“充分发挥专业价值”提升;学生“学”的观念由“简单教-学模式”向“主观能动学习模式”提升。这两种提升的实现都依赖于院校对选修课给予足够重视。首先,院校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除惯常的教学、出勤检查外,应适度体现灵活性,如可采取不局限于教室的讲和学,可适当采取室外交流、辩论或游戏等形式开展课堂。其次,院校在进行精品课堂、优秀教师等的评选时应平等对待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师,在进行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等工作时应考虑选修课难度大、课时少的特殊性,适当给予选修课教师优惠政策。另外,院校对学生选课应出台引导和约束政策,既引导学生根据兴趣或需求认真选课,又约束学生选课后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考核。

(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动态性。专业选修课具有将专业专业必修课中理论知识的加深与扩展同未来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的特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根据教学规律与本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各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学分及开课时间,在先稳定部分科学性和系统性均较强选修课开设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或增开实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紧跟时展的专业选修课。对国贸专业而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结算》、《专业英语》等课程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在课程设置中应具有稳定性;《国际商务谈判》、《WTO》、《国际服务及技术贸易》等课程则应突出动态性。另外,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可尝试与行业或企业协作办学方式。对于国际贸易这样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若能让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界人士参与国贸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本专业所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必定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及市场的需求。

(三)提高任课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其自身素质状况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笔者认为,专业选修课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首先体现在教师认真对待课堂。课前认真备课,课程内容的安排、视频或图片的选择、案例或新闻的接受、PPT的制作等都需花心思认真准备;课中认真授课,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设置疑问与引导讨论等都需动脑筋认真尝试;课后认真辅课,作业的批改、疑问的解答、文献资料的查阅等都需用热心认真辅导。院校作为教师教学的支持,应加强对专业选修课教师培训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师理论功底的培训,如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培训会,或到知名高等学府深造,通过交流与学习,不仅积累了教学经验,还为将来教师编写合适的专业选修课教材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师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如为国贸系教师提供进入外贸企业、海关或银行考察或实习的机会等,以便教师找准教学方向与重点,避免发生“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到”的现象。

(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专业选修课程的考核须体现过程学习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他们明白参与课堂不仅是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联想能力等,还会是他们平时成绩形成的重要依据,以便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笔者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介绍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的新闻、回答教师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及PPT展示等途径,获得参与课堂的相应奖励,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次,专业选修课的期末考核也应灵活变换,如采取试卷与课程论文、文献综述、作业、调查报告、企业实习报告、实务操作、读书笔记等相结合的方式,既考核了学习能力,又考核了动手能力,也充分展示了专业选修课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宋卓斐,冯运莉,李杰. 高校专业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85-86.

[2]王昱沣,陆兆新,史秋峰.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迁移能力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05: 58-60.

[3]曾志红.关于提高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9:42-43.

第8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一)中美贸易差额来自统计方面的技术原因和方法误差

中美两国统计数字差别巨大的原因,一是美国统计时将我国通过香港的部分转口贸易重复计算在我国对美的出口之中。二是美国贸易数据的收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由于美国规定几千美元小额贸易不纳入统计资料,因此这一部分数据无法统计。1999年6月7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指出,由于美国的出口统计不精确,每年有数百亿美元的出口没有列入政府统计,因此美国政府大大高估了美国的外贸逆差。

(二)中美存在贸易差额的主要原因

1.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出口优势是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出口优势是日用品,两国贸易的基础就是交换各自的优势产品。但美国至今不准其企业向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和程控交换机技术及设备、电子元器件及其生产检测设备、先进机床设备、核电站技术设备等。正是美国政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加速了中美贸易差额的扩大。

2.美国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是贸易差额的又一重要原因。根据我国的统计数据,我国进出口额中的56%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调查表明,我国内地已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产品从中国出口到芝加哥口岸,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参与者。“中国制造”只是标明了一个制造地点,实际上等同于“全球制造”,从中获利的是全球各国和各地区的企业。

3.美国的贸易统计报告,并没有将跨国公司汇回美国内的投资收益计算在内。根据中美商会及其在上海的姊妹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中,有254家接受了这次调查,其中75%的公司实现盈利,并有10%的公司利润非常丰厚。调查还发现,在我国市场,2002年美国公司的利润率高于他们在全球的利润率,而这些美国公司汇回国内的收益并未在统计数字内。因此,如果包括这一部分盈利,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基本不存在。

(三)从全球角度核算美国并不存在贸易赤字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5年,美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的销售额超过2.1万亿美元,加上同年商品服务出口额7940亿美元,达近3万亿美元;而外国对美国出口及外国公司在美国子公司的销售额,合计为2.4万亿美元。如此计算,美国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是世界上少数大贸易顺差国。

如果将美国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产品销售列入国际贸易之中,会使美国对外贸易的面貌发生改变。2002年,美国海外分公司销售额超过2.5万亿美元,约是当年美国商品与劳务出口总额(8000多亿美元)的3倍。同年,美国对国外的出口额和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分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销售,合计达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进口额和外国跨国公司美国分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合计为2.4万亿美元,造成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贸易总盈余6000亿美元。这是分析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时所应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四)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

1.20世纪70年代,因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两次大幅上涨。加上来自日本及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竞争力和美元汇率之强势,使得美国商品、劳务的贸易赤字在1987年达到1520亿美元的高峰;1997年为1140亿美元。1998年,因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美国贸易赤字继续扩大。

2.美国的低储蓄率。美国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建设资金,以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但世界各国要能贷款给美国,必须通过国际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来创汇,以积累资金供“美国需求”之用。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是其为长期低储蓄率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3.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分公司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扮演的“自己人”角色。即,部分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商品回流”。如美国从新加坡、爱尔兰、墨西哥进口产品与劳务的相当比重,是美国公司的总公司从其海外分公司进口所为。

虽然贸易赤字在扩大,但美国经济规模亦在扩张。如1994―2002年的美国贸易赤字仅占GDP的1.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有显著降低。

二、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加的根本原因

(一)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

制造业是美国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产值和就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1960年为27%,1970年为24.1%,1980年为17.82%,1990年为17.76%;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1970年为26.3%,1980年为22.09%,1990年为17.96%,呈明显坡状下滑趋势。然而,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产量的缩减,1997年,美国制造业的产品大约为1960年的16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利用较少的劳动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成为可能。

就制造业整个产业来说,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的。1975―1985年,美国按人时产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1985―1995年上升到2.8%;1990―1995年年均增长率更高达3.2%。科技进步使美国产业结构得以变化和调整。1996年,在美国制造业111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中,90%集中在航天业、电器设备、化工、非电器和科学仪器5个高新技术产业中。美国的传统产业在生产和管理上,都已普遍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控机床、统计过程控制及其他先进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就业人数下降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而非美国一家。1995―2002年,美国大约削减了约200万个制造业岗位,降幅为11%,而同期巴西制造业人数减少了20%,日本减少了16%,中国减少了15%。虽然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较多,但全球制造业的工业产值却增长了30%。另外,全球性的生产能力过剩,也是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的原因之一。

这种因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产业结构变化和调整,是由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二)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是美国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最突出特色之一。90年代美国就业增长了16%,年均增长率为1.5%,是工业化国家中就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美国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情况发生了变化。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为6%,法国为9%,德国在10%以上,世界上经济最自由的香港地区失业率也已超过8%;而发展中国家的显性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就可能更高了。因此,各国政府都面临着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失业问题。

(三)“9・11”恐怖袭击是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9・11”事件后,仅2001年第四季度,加州失业率就较一年前增加了14%,达到15.5万人。从行业来看,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业是裁员的“重灾区”。按照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01年美国裁员人数增加了17%,达到184万人,制造业就占全部裁员人数的42%。通过以上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和汇率机制,并不是影响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因素;把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增高的原因说成是因我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所造成的理由是毫无依据的,也是对国际社会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对策建议

(一)从中短期看,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能改变

1.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目前最大经济矛盾之一。如果我国现在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最大,将导致我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产品将失去竞争力;我国无法成为“世界工厂”,已取得良好发展态势的制造业也将出现衰退,其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并将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2.美国GDP将近占世界总量的1/3,全世界货币除了美元之外,容易被它国操纵或被国际炒家狙击,而美元却从未发生过。人民币汇率固定钉住美元后,可使人民币汇率更趋稳定。

3.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人民币钉住美元的稳定汇率政策有许多好处。例如,有利于我国进出口企业有效地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汇率损益,准确地估计成本与收益,便于国际贸易结算,增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和吸引外资的流入等。

4.人民币汇率固定钉住美元,在政治上对我国有利。

(二)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走势和汇率制度选择

1.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当前我国GDP对外依赖度超过50%的情况下,稳定人民币汇率显得尤为重要。汇率的稳定不但是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政治需要,保持现行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这项政策。

第9篇:国贸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人民币汇制改革 人民币升值 贸易效应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制改革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和贸易额以及外汇储备均不减反而大幅增加,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也并未因人民币的升值而改善,且再次掀起要求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的风潮。因此,人民币汇改尤其是由此引发的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效应,以及中国贸易顺差的深层次根源,值得深思。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

1.基于弹性理论的分析

根据弹性理论,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具备改善效应的条件是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其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当EX+EM>1时,其货币贬(升)值可使出口收入的增加(减少),进口支出的减少(增加),贸易收支逆差(顺差)减少,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当EX+EM=1或

2.人民币稳步升值后我国贸易顺差额与汇率变动的数据分析

以上单从理论上分析还不足以有说服力,所以收集了自汇改以来汇率随市场变动与我国贸易顺差额的半年度数据,以此说明我国汇率调整是否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额。

从05年6月开始到12月, 贸易顺差额从106.3亿美元增长到110.1美元,除9月有所降低外,每月的差额都出现增加的势头。但同一时间段,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从827.65/100美元一直下降到807.59/100美元,说明在2005年的下半年,人民币保持稳步升值的趋势.

自2006年1月到11以来贸易顺差额从96.1亿美元增长到229.2美元,几乎每月的差额都出现增加的势头。但同一时间段,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从826.6/100美元一直下降到789/100美元,说明在06年人民币保持稳步升值的趋势,到2007年9月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下降到758/100。但我国贸易顺差额仍稳步攀升,2006年的贸易顺差1765亿美元,比上年增73.2%.贸易顺差继续增高,由此,可得出结论,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贸易顺差额并无显著影响。(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3.我国高贸易顺差的深层次根源的辩证剖析

(1)我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

我国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方面,尤其是劳动力的价格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2002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周工资为22135元,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十分之一,美国的三十五分之一,总体上来说,我国劳动力价格廉价优势仍然可以保持20年,可见人民币的适当升值很难抵消这种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对我国贸易顺差贡献较大,就2006年而言,成员国间纺织品贸易配额的取消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加,是该年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2)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由于中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强比较优势和

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且近年加工贸易已占我国进出口的50%左右,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一项因素,如2006年下半年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贡献率分别是150%和64%。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75%来自产生的“迁移效应”。

(3)内外储蓄率的巨大差异

经济学描述了储蓄与投资之差、出口与进口之差互为对偶关系(S-I=X-M),即储蓄过多会产生贸易顺差;反之,储蓄过少会产生贸易逆差.中、美的储蓄率已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中国近年的储蓄率高达40%左右(2006年为42%),而美国的储蓄率通常在5%以下,有时甚至为负储蓄率(2005年第三季度为-1.6%).麦金农教授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和欧美的低储蓄率是导致中国对欧美高顺差的主要原因,他强调要重视从储蓄率角度来观察失衡问题.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我国的“贫困化增长”,即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已不容乐观,根据中国海关编制的贸易条件指数,1993年~2003年中国的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2%(雷达);陈飞翔认为,2004年我国商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比1995年下降了17%.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上升和进口价格下降,从而使贸易条件改善。根据杨帆等的研究成果:在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条件改善系数为0.37。查贵勇通过对1994年~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比,中国贸易条件将改善0.353个百分比。关于人民币适度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应该是肯定的。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一直走低价竞销的恶性竞争路子,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的外币价上升,会对那些高成本、低效益的企业和产品具有挤出效应;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三、人民币稳步升值趋势下人民币汇率调节政策几点建议

由上文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并不能很好的改善贸易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如果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在“广场协议”后,日元持续升值造成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采取配套措施,避免单纯为了应付我国目前贸易收支持续顺差状况,而采取不断调整汇率的做法.为此,我建议如下:

1.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为发挥汇率调节作用提供制度条件

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稳定的汇率制度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名副其实,促进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科学化.最终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只有这样稳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才有利于货币政策操作,实现内部平衡目标,才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汇率作用机制

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以汇改为契机,一方面,通过进、出口税率调整等措施实现出口产业层次的优化和加工贸易的深化,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借助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开放水平。同时,要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关税、外贸权、融资及要素获得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改变外资利用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这样既可以加强汇率机制对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效果,又可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单向预期。

3.持续扩大内需,配合汇率机制改革

目前国内储蓄率很高决定了内需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地位。内需的扩大,以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条件.只有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才会改变目前国内储蓄偏高、消费偏低的现象,才会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内需不足的问题。内需的扩大,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来自人民群众议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水平的提高。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议价水平,提高劳动力的价格,必须继续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只有内需的持续扩大,才能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功能上作为以调节总量为主的汇率政策,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殷德生: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J].世界经济研究,2004,(11)